社区服务方案设计

2024-08-07

社区服务方案设计(精选12篇)

1.社区服务方案设计 篇一

活动主题:清除街道乱写乱画

指导教师:邱红梅 国献泉 郭希才张秀凤

地点:河沟村

班级:河沟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乱写乱画现象,人们在房屋、墙壁、电线杆等处写广告、电话号码,孩子们的乱写乱画等,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为次我们决定清除我们周围的乱写乱画现象。教师决定带领学生到河沟村开展清除乱写乱画的活动。

二、活动具体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影响全校师生,影响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起珍爱家园的责任。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乱写乱画”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画等作品。到河沟村清除乱写乱画的活动。

1、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

2、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运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准备阶段

组成研究小组,一起讨论活动方案,相关知识准备,绘制调查表格,预提研究问题,预设活动结果,激发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行动阶段

1、我们到村队、农贸市场发倡议书,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拒绝乱写乱画。

2、我们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以小报的形式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活动,为绿化、美化环境做实事。

3、我们利用美术兴趣小组的优势,绘画我美丽的家乡。

4、我们广泛发动学生出谋划策,征集清除“乱写乱画”的金点子。

(三)反思阶段:

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写出体会或感受。

四、活动要求:

1、以小组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记录。

3、知道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反思、感想等,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五、活动总结

惟有相信学生,真心地为他们营造展现自我的平台,一定是“激情无限”、“创意无限”、“能力无限”、“成就无限”。让我们在活动中,以其稚嫩的心灵从身边的乱写乱画这个特定的角度去初步陋习我们生活的冲击,使我们从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范例】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使得我校德育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热心为学校,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引导队员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做一件好事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主体:

全体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2年3月8日至6月13日。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班级分成若干活动小队,选出队长,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活动时间量为平均1小时/周/人。

2、各活动小队的队长带领队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队长,负责本队学生参加活动的分工和考评记载。公益小队队员根据活动情况如实地填写好活动评分表,不得弄虚作假。

3、以学生活动小队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举行一次“服务社区,公益劳动”为主题的动员课。

2.将学生按个人意向和具体情况确定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家政服务、公共区域劳动、绿化保护、环境卫生、社会宣传等方面,定期开展活动。

3、组织“志愿者”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上下学纪律。

4、组织六年级部学生,在老师的监护下,走进街头、社区清除垃圾广告,消除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等。

5、公益小队队员巡视校园各区域的卫生的保持情况,维持好课间学生纪律,指引学生停放单车,自觉为学校、为同学做好事,做实事(如:自觉去捡校园里、校道及草坪垃圾;制止并教育违反纪律的同学;上课前和放学后派学生看管垃圾池;修理公物;打扫厕所;帮助低年级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

六、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

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七、活动小结: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学校广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社区服务方案设计 篇二

1 WCF服务配置、启动

WCF服务有通过配置文件和通过程序配置两种配置方式。在配置文件方式下,可利用微软SDK提供的配置工具Svc Config Editor.exe实施WCF配置。需要配置的项目主要包括:

(1)WCF服务端

服务端需要配置的项目主要包括:服务配置名称(service name)、宿主基址(host base Address)、宿主开启/关闭超时设置(host openTimeout,host close Timeout)、终端配置名称(endpoint configuration name)、终端地址(endpoint address)、终端绑定类型(endpoint binding)、终端绑定配置关联(endpoint binding Configuration)、终端契约名称(endpoint contract)、服务行为配置关联(service behavior Configuration)等。

(2)WCF客户端

客户端需要配置的项目主要包括:客户端配置名称(client name)、服务地址关联(address)、绑定配置类型(binding)、绑定配置关联(binding Configuration)、服务契约名称(contract)、身份认证类型(identity:user Principal Name/service Principal Name/dns/certificate/rsa)等。

(3)绑定配置

需要考虑的项目主要包括:绑定名称(binding name)、宿主名比对模式(host Name Comparision Mode)、最大缓冲池大小(max Buffer Pool Size)、最大接收消息大小(max Receive Message Size)、消息编码(message Encode)、代理地址(proxy Address)、开启超时(open Timeout)、关闭超时(close Timeout)、发送超时(send Timeout)、接收超时(receive Timeout)、文本编码格式(text Encoding)、事务流(transaction Flow)、本地代理开启(bypass Proxy On Local)、读配额之最大数组长度(reader Quotas max Array Length)、读配额之最大每次读字节数(reader Quotas max Bytes Per Read)、读配额之最大深度(reader Quotas max Depth)、读配额之最大命名表字符数(reader Quotas max Name Table Char Count)、读配额之最大字符串长度(reader Quotas max String Content Length)、可靠会话的非活动超时(reliable Session inactive Timeout)、安全模式(security mode)、消息客户信用类型(message client Credential Type)、开启服务信用协商(negotiate Service Credential)、加密算法箱(algrithom Suite)等。

(4)其他配置

主要需要开启service Behavior Config-uration中的http Get Enabled功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微软SDK中的svcutil.exe自动获取并生成WCF的客户端代理文件。

2 WCF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流程

以回调方法注册以及回调处理的执行过程为例,图1给出了WCF客户端/服务器的常用工作流程。这里,WCF客户端泛指其他进程空间的WCF客户代理,WCF服务器泛指依存于宿主进程的WCF服务。WCF客户端与WCF服务器之间通过相互传递WCF Instance Context对象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3 WCF服务故障侦测及宿主迁移设计

为了解决因WCF宿主进程非正常死亡而引起的系统跨进程通信故障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如何侦测WCF服务故障,以及如何实现既存WCF服务发生故障条件下的WCF宿主进程的自动迁移与数据恢复。图2给出了一个WCF服务故障侦测及宿主迁移解决方案。

在图2所示方案中,三个服务进程都通过共享相同的WCF客户端代码完成与WCF服务端代码的通信。因此,在功能上,三个服务进程都具有启动WCF服务、通过WCF信道与WCF服务交互、WCF静态信息的本地备份以及WCF服务定时侦测的功能。由于三个服务进程相互独立,因此在启动WCF服务的问题上三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也就是说,三个服务进程成为WCF服务宿主进程的机会是随机的、对等的。对于普通Windows进程,WCF服务本身提供的异常机制就可以保证上述竞争问题的同步处理。但对于Windows服务进程而言,我们必须引入信号量等同步机制才能避免上述的竞争问题。

静态信息本地备份是指各个服务进程都会将自身需要在WCF服务中存档的静态信息在本进程内做个备份,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原有WCF服务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重新竞争启动新的WCF服务,并将备份信息重新导入新的WCF服务存档。

WCF服务定时侦测是指引入定时器间歇性的查询WCF服务的状态(如图1中的定时侦测线程),如果发现WCF服务无法连通,则可判定原有的WCF服务已经发生故障,此时即可以重新触发WCF服务启动/注册流程,从而实现WCF宿主的迁移。定时侦测在实现上可以采用定时调用WCF服务接口的方式实现。也就是说,WCF服务端实现某个接口专门用于提供WCF客户端查询调用服务,如果WCF客户端不能在定时接口调用中获取WCF服务的服务响应,则可判定此WCF服务已经失效,此时就必须重新启动一个WCF服务,并提取本地备份的静态信息重新注册,从而完成WCF服务的宿主迁移。

需要指出的是,图2所示的方案可以通过宿主迁移设计来自动恢复WCF服务静态信息,但却无法找回因故丢失的动态处理数据。而事实上,这类动态数据的不可恢复问题是任何方案均不可规避的。对此,工程实践中我们只能试图寻找故障率最低的宿主服务进程,最大限度的降低WCF服务的故障率及损失,从而提升整个产品的系统性能。

4 实验结果分析

在表1所示系统环境下,对比常用的WCF Net Tcp Binding和WSDual Http Binding,我们分别从WCF服务启动、WCF接口调用、WCF回调操作几个方面对前文所述方案的系统原型进行了一些性能实测,实测结果如表2所示:

(均值±标准差,单位:ms)

表2中,本进程是指WCF服务宿主进程与WCF客户端进程为相同进程的情况,跨进程是指二者不是相同进程的情况。测试结果可以看出,Net Tcp Binding方式在WCF接口调用和WCF回调操作方面要低于WSDual Http Binding方式,这与常规的预期是相悖的。另外,从WCF接口调用和WCF回调操作方面的对比来看,本进程与跨进程操作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但WCF回调操作的系统用时在各种情况下都要远远高于WCF接口调用,这说明,WCF回调机制在方便了系统开发的同时,却增加了系统的运行时通信负担,是以牺牲小部分系统运行时的性能换取的敏捷系统开发时间。

5 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套WCF服务的宿主迁移解决方案。通过对WCF服务的配置、启动以及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方式的介绍与分析,给出了具体的WCF服务故障侦测和宿主迁移解决方法,有效解决了由于原宿主非正常死亡等所带来的整个系统无法工作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比两种WCF服务常用绑定协议的实测结果,颠覆了旧有的Net Tcp Binding方式一定在性能上优于WSDual Http Binding方式的学说。

摘要:文章给出了一套WCF服务的宿主迁移解决方案,介绍了WCF服务的配置、启动以及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方式,有效解决了由于原宿主非正常死亡等所带来的整个系统无法工作的问题。最后,通过此方案系统原型的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颠覆了旧有的NetTcpBinding方式一定在性能上优于WSDualHttpBinding方式的学说。

关键词:WCF,宿主,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卓彬,张璟,李军怀.一种面向消息的服务契约开发方法研究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25(8):99-102.

[2]Lowy J,Vasters C.Programming WCF Services[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体系结构[EB/OL].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733128.aspx

[4]学习WCF(5)——学习Binding的使用[EB/OL].http://www.cnblogs.com/gaoweipeng/archive/2009/07/15/1522847.html

[5]WCF深度绑定[EB/OL].http://msdn.microsoft.com/zh-cn/magazine/cc163394.aspx

3.社区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系统设计 篇三

【关键词】服务系统设计;工具;社区电动汽车租赁

一、服务系统设计概述

(一)服务系统设计简介

系统设计注重方法的系统性和创造性。它的价值在于为用户和服务提供者提供交互方式和需求解决方法。它的目的在于,从客户角度看,服务接口是有用的、可用的和可取的;从服务提供者角度看,服务是有效的、高效的和可取的。

服务设计发生在逆向过程当中,首先预期什么样的体验是服务对象希望的体验,之后为这一预期进行设计并使之得以实现。作为服务的设计者,是为问题制定和编排方案——即便这个问题目前并不存在。他们观察需求并理解需求,并将可行的方式进行转换,从而将它们融入未来的服务当中去。成功的服务设计应该有效实现以下3个结果:(1)创造的服务能够被运用到市场上去;(2)人们喜爱这一服务;(3)为服务提供者创造良好的商业意义。

服务系统设计(PSSD,Product-Service System Design)是系统设计和服务设计的融合,其基于以人为本和科技创新的理念,关注人的需求,适用于在较高的社会文明条件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服务系统设计中,用户处于核心位置,其原因简单明了:它直接关注用户真实需求从而明确系统用途和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方便系统设计和发挥系统效用。

(二)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工具

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工具包括情绪板(Moodboard)、海报(Poster)、故事板(Storyboard)、系统网络图(System Map)、客户旅程图(Customer Journey)、角色模型(Personas)、利益相关者模型(Actors Map)和动机矩阵(Motivation Matrix)等。

1、情绪板(Moodboard)

情绪板是一个提供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可视化工具,可以突出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它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拟定整体环境的图片,图片需要描绘场所、参与者和解决方案。

2、海报(Poster)

海报是具有易吸引人关注的方法,它可以描绘一个简单的内容丰富的故事等,集成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描绘和渲染主题,进而展示服务设计的特点。

3、故事板(Storyboard)

故事版是将使用过程通过一系列按照顺序进行排放的图片来展示的方法。故事版展示每一个接触点发生的行为和发生者之间的关系。

4、系统网络图(System Map)

系统网络图是一个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服务系统组织的方式,其中涉及不同的参与方,参与方之间在系统中产生包括材料、信息、金钱等的联系。

5、客户旅程图(Customer Journey)

客户旅程图用以明确参与者的角色和作用。每一个旅程图上都应有对应的用户需求和用户感受,且应当着重完整呈现客户旅程图的内容,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一个图上。一个产品中可能会有多个客户旅程图,即有不同需求的客户角色对应不同的客户旅程图。

6、角色模型(Personas)

每一个角色模型都是一个虚拟人物,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一个角色模型拥有其所代表群体的群体属性。

7、利益相关者模型(Actors Map)

利益相关者模型展现的是参与系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展现系统服务及其背景的方式。

8、动机矩阵(Motivation Matrix)

动机矩阵主要展现两方面的信息,第一是系统参与者将为系统带来什么,第二是系统参与者需要系统提供什么。

二、基于服务系统设计的社区电动汽车租赁服务设计

(一)服务模式界定

通过相关研究,我们总结出人们对电动汽车认知的四大特点:1)可以接受使用电动汽车;2)目前不会考虑个体购买电动汽车;3)对电动汽车如何充电提出疑问:4)对电动汽车安全产生质疑。

针对这四大特点,我们最终设定,电动汽车通过租赁的方式提供给社区住户;由社区物业负责包括充电和维修在内的电动车日常维护服务;保险公司以为用户提供保障为基本目的参与到整个服务系统中。

(二)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系统设计

通过桌面调研、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相关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建立了角色模型。

其后需确定参与到整个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物业、用户、电动车厂商、物业卡系统和保险公司等。基于此我们制作了利益相关者模型和动机矩阵。

绘制整个系统的客户旅程图。

而用户的详细使用过程则以故事版的形式体现。

三、结语

基于服务系统设计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本文试对社区汽车租赁进行了服务设计。我们认为服务系统设计的理念先进,它注重服务和方法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将其运用到社区汽车租赁中去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本文只是抛砖之论,服务系统设计方法的广泛运用和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难点和盲点,需要后来者的研究和尝试。

4.社区服务日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为动力,以“关爱老人、为老服务”为活动载体,进一步逐步改善和提高老年群体保障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此项工作从20XX年3月起至20XX年8月底基本结束,结合社区老年人的需求,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方法进行,采取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了解老年群体的需求,让最广大的老年群体受益。重点开展以下系列活动:

1、开展送政策、送服务进社区四项活动。一是梳理、汇编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民政政策法规特别是老年人有关规定,送政策、送服务。二是组织有关人员,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档案。三是组织老年文艺演出队走进老年公寓、敬老院,为老年人演出。四是组织一次老龄工作座谈会,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活动。

2、加快为老服务基础服务项目建设。一是在社区开展日常生活服务,计划要推出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开展家电维修、管道维修、上门送煤气、代购物品、雇请保姆等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设家庭病床,由社区医疗服务站提供各类医疗服务,对重点对象进行定期专访,做到送医送药上门。二是在送温暖上下功夫。组织建立青年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社区医疗志愿者等队伍和各种互助小组,对生活有困难、行动不便、病残和身边无子女照顾的老人,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居家老人提供帮扶措施。三是满足老年人学习、活动和文化等需求,充分利用社区休闲场地,实现资源共享。

三、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发挥社区优势,共享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要落实领导责任,认真抓好组织落实。社区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委员为直接负责人,抓具体落实。

2、坚持统筹兼顾。结合实际,围绕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确保社区业务工作与为老服务专项行动同步推进。

5.社区志愿服务方案 篇五

一、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

开展社区群众性、公益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每月不少于3次。开展“参与志愿服务、共享美好生活”主题服务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宣传设施、广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每月定期更换社区内的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精神文明知识。

二、提高社区志愿服务水平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负责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工作,结合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的活动主题,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定期对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进行业务、理论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三、挖掘辖区内资源,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要充分利用辖区单位资源,发挥资源共享;同时挖掘社区志愿者人才资源,采用传、帮、带等形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

四、活动步骤:

1、以“弘扬志愿精神,建设文明光华”,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活动为主线,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服务活动的开展,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2、以文明礼仪、文明乘车、文明出行、文明劝导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居民在生活中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提倡井然有序的公共秩序、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

3、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文明法规,倡导党员团结社区居民,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为党旗增光辉。

6.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经学校研究,指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教研室,组织指定活动方案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协调与家长、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领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学生活动的评价、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确保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 任:鲁 冲 副主任:王淑明

成 员:张永强 刘凌云 尹曙光 王照锋 韩 辉 各班主任、副班主任、各社团指导教师

三、实施目标

我校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生活,服务邹平,面向未来,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服务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议和发展服务,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实施原则

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

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活动评价

1、评价原则:一是注重学生参与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原则,三是综合而全面原则,四是激励学生原则。

2、评价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学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3、评价形式:一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二是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三是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四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六、教学内容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内容包括: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校外学工学农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活动及其他社团实践活动等。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整合校内外资源,协调设立多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积极组建各类社团,多种渠道为学生打建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根据需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每组不少于5人。每学年总数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活动后及时记录《邹平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等班级统一记录,德育处确认;社团活动、学工学农、社会调查等小组活动,由活动小组记录,相关社团指导教师、家长、社区等签字盖章,德育处确认。活动记录及时上报,一学年统计一次。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包括参加学校或家庭附近的社区文化宣传活动、社区文明建设活动、帮助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及其他公益活动。

社区服务一般由学校、班级组织或学生自主安排,学生自主安排的社区服务活动小组,每组不少于3人。社区服务除学校、班级统一安排外,一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分散进行,每学期2个工作日(16小时)。学校、班级统一安排的服务活动由班级记录、德育处确认,记录《邹平一中学生社区服务登记表》;学生小组自主安排的,由小组记录,社区盖章,交德育处确认。

七、学分认定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必修6个学分:高一年级国防教育一周,考核合格计2个学分;其他类型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合计至少两周时间,经评价考核,合格者计4个学分。社会实践活动学分,由德育处根据活动记录初步认定,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7.社区中心设计实践 篇七

社区即一定数量的人口所生活的一定的地理区域, 人们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 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社区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娱乐、文化、社会事务的场所, 也是社区地方政府办公及开会的地方。社区服务中心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服务的场所。

2 项目简介

此项目建设基地位于南京河西新城楠溪江东街与嵩山路交界处, 基地西北方向为仁恒G53项目 (高层住宅小区) , 东侧为规划城市景观广场。基底呈规则的矩形, 建设用地面积为10957平方米。建筑功能为仁恒社区中心 (社区管理、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服务设施等) 、商业、老年公寓以及酒店式公寓等。 (如图1所示)

根据河西规划导则, 河西新城已建和待建建筑多数沿街布置, 保持沿街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本方案充分尊重城市规划, 高层建筑沿楠溪江东街和嵩山路布置, 呈“L”形布局。同时尽力促使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互动融合, 丰富城市空间。图2为社区中心总平面图。

3 社区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又称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建筑, 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 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建筑和环境成为有机结合体, 使能源在建筑及其所处环境之中有序而高效地循环使用。遵循尊重自然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形成人、建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环境, 达到自然、经济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生态建筑的提出, 使人们的视野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思想, 这也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狭小的建筑空间追求景观空间最大化可能是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缺失加剧, 市民对绿化景观的渴望和亲近自然诉求明显。本方案基地位于仁恒G53项目东南侧呈矩形, 空间较为局促, 在建筑中引入多层次的景观空间, 追求景观空间最大化, 是本案设计的关键因素。这个地块裙房分层了三个体块分布在南侧、西北侧和东北侧。三个裙房屋面均为屋顶花园, 建筑群之间通过底层架空, 二三层用人行桁架连廊将内院景观打通, 使得建筑布局做到窗窗有景, 步移景异。图3为本方案景观绿化分析。

4 交通设计

建筑交通的协调主要考虑综合体位置、周边路网、开发强度和综合体出入口的匹配程度。首先, 根据建筑综合体地理区位及使用性质研究综合体交通品质要求, 分析城市主要地方到建筑之间便捷交通联系的可能和需求。建筑的交通吸引和产生量对周边主要交通通道的冲击程度, 判断综合体建筑选址是否合适。如果选址合适, 还需要从周边路网整体出发, 研究周边路网对影响建筑体交通出入的路段及关键节点, 对这些路段及关键节点进行优化或调整管理措施达到不仅提高建筑体交通出入便捷, 又不影响城市的整体交通。

建筑内部交通设施平衡设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 动静交通平衡, 综合体建筑内部的道路面积占建筑基地面积比例, 停车场面积和建筑物的面积、停车场的种类 (地下、地面、路边停车) 比例及时集中还是分散布置。 (2) 综合体是交通出行的端点, 以非机动车、不行为主的交通在综合体建筑内部交通占有很高的比例, 需要系统的研究其分配交通空间, 在道路设施和路权分配上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人非混用车道) 进行合理平衡。图4为本方案动态和静态交通分析图。

4.1 动态交通分析

人行流线:由于社区中心主要人流来自西北侧仁恒G53住宅小区、西边嘉业阳光城小区、东边万科金域缇香小区等, 前往经济型酒店和老年公寓的人流主要从楠溪江东街和嵩山路的入口进, 净菜超市、社区中心和社区医疗卫生等入口的从入口广场内部人行景观可达到, 内外人流不互相干扰。建筑底层为方便到达各个功能分区, 局部底层架空。

车行流线:楠溪江东街和嵩山路的人行入口和车行入口分别独立设置, 满足城市规划对机动车入口设置远离城市道路交叉口距离的要求, 同时避免人车相互干扰切车库入口就设置在入口处, 后勤车流从地块北部嵩山路进入, 避免了对地块南部人流主要出入口的干扰, 做到人车分流。

4.2 静态交通分析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主要采用地下停放, 同时结合地面景观设置少量地面临时停放处。机动车停车位共设置286个, 其中地面停放42辆, 地下停放244辆;非机动车停车处共设置1280量, 其中地面停160量, 地下停1120量, 符合南京市建筑物配停车设施标准与准则。

5 建筑空间分析

基地西侧与东南角的广场聚集人群并将他们引导至建筑群之间的步行商业空间, 建筑群二三层的桁架连廊与步行商业空间行成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空间, 丰富行走在其中的人们的感受, 西侧的叠水与人行踏步将人群引导至屋顶院落。疏密的布局将嵩山路街角东侧的规划广场与步行商业街和基地西侧广场链接, 形成空间的渗透, 一直连接至仁恒社区西侧的住宅商业街, 这些开放的空间共同组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空间秩序。图6为建筑空间分析

6 建筑形体

本案充分尊重城市规划, 建筑沿楠溪江东街和嵩山路呈“L”形布局。同时尽力促使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互动融合, 丰富城市空间。本案将老年公寓与经济型酒店沿嵩山路和楠溪江东街布置, 为便于老年人看病康复, 将医疗类社区医疗与老年康复中心结合老年公寓设置。北地块功能主要为社区服务设施, 菜场与其他功能适当分离。同时尽力促使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互动融合, 丰富城市空间。围合的立体内院, 形成谦逊、内敛的空间形态, 也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内部公共活动空间, 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建筑立面以简洁现代的风格为主, 两栋楼呈线性布置, 采用连续的竖条窗形成统一的肌理, 辅以局部纯色装饰线条;建筑以有规律的的竖向矩形窗为主要特征, 结合建筑不同朝向与内部功能赋予不同的韵律变化, 或“渐变”, 或“重复”, 从而达到整体有机统一、虚实相映, 局部生动多变, 不拘于形的独特风格, 体现出简洁大气亦不失灵动别致的现代审美趣味。图7为沿楠溪江东街、嵩山路转角的立面效果图。

7 结束语

时至今日, 仁恒社区中心也即将竣工, 通过对这次仁恒社区中心设计的实践, 项目组成员获益良多。

8.社区服务方案设计 篇八

关键词:老有所为 城市社区 接触点 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049-03

1 概述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面对这一形势,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必须要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落实“老有所为”理念,应该让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贡献。

不同于以往主要运用于企业或品牌产品的经营概念中的接触点概念,此处用接触点概念来探索以老有所为为基础的新的适老服务形式。接触点概念并不是特指“接触”,而是广义上人与整个服务系统的互动。接触点是互动的每一个点,可能是内部与外部的,或可视的或不可视的。接触点在服务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服务流程中各部分的重要节点。从接触点入手对“老有所为”进行设计,无疑是对城市社区适老服务新的探究形式。

2 社区“老有所为”设计机会缺口分析

2.1 社区老年人生活情况分析

UCD (user-centered design)是建构关于生产适合用户需求的,并能对用户有效的和可用的产品系统。运用UCD的思维方式对老年人用户进行研究,以城市社区老年人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展开调研。期间,将会运用群体文化学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用来观察记录,并分析社会状况。从而寻找设计接触点,再由接触点来找到设计的缺口和机会。

笔者选取了城市社区50位健康老人为调研对象,3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55-64岁有21位,65-69岁17位,70岁以上12位;41位表示身体健康良好,9位患有常见疾病身体欠佳;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有14位,中学程度有23位,小学毕业的有8位,其他5位没有接受正规教育。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调查走访这50户社区老人家,得到一定的数据和资料,选择性的列出了5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况、职业、每天的日常生活情况等内容(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社区老人大部分的生活范围较窄,一般都是在社区范围内活动。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生活圈子大,生活内容相对丰富;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生活圈子比较窄,大部分局限在自己的家和社区中,最多也就是在社区周围活动。因此,对于社区老年人来说,社区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场所,也是接触点的主要发现场所,因此社区开展一些针对于他们的服务十分必要。

2.2 探寻“老有所为”接触点和设计机会

对前期调研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采用面向对象的任务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建立老年人用户使用产品的生活场景,由对老年人生活场景的建立,分析了老年人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并且通过对老年人的生活特点进行归类和划分,分析出了几个主要的接触点,如图1所示。以老年人为圆心,以社区生活为圆周,得到了社会和社区,社区人和社会人士几个主要的接触点。社会人士和社区人又分别分为上班族、儿童、孕妇和其他老年人。对这5个接触点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设计突破口。见表2,列举出了10个老有所为社区服务的设计机会。

2.3 筛选“老有所为”接触点的设计机会

上述得到的一些社区服务设计机会,需要进一步对其从开发的时间和财力、开发的可能性、潜在的需求规模、潜在的创造力和团队成员的潜在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筛选。笔者通过构建机会权衡矩阵(见表3),分别由研究小组成员4人进行打分,每一列代表一个接触点设计机会,每一行代表相应的各个接触点设计机会的不同准则。每个机会的衡量准则分为由1(低)到3(高)不同的级别,每个准则的重要度也分为1(低)到3(高)不同的层次。得到的相应的机会值分别与准则的重要度相乘,然后将得到的每个机会的总值进行比较,得分较高的3-4个机会将成为筛选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机会。据此,最终得到了4个最优的设计机会,分别是机会1、机会3、机会4和机会6,以下将由此展开深入分析,对“老有所为”适老服务模式进行多元化探究。

3 “老有所为、老有所慰”的接触点服务模式设计

在老有所为的服务模式设计中,用户体验将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策略开始聚向用户体验,而不再局限于硬件和实体。而其最终的表现形式也不单单只局限于硬件和实体的展示,而是对整个服务流程的设计与阐述。硬件和实体只是整个服务流程的一部分,或一个具体的接触点。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设计流程,更能凸显接触点的潜在价值。

3.1 社区“拼桌行动”服务设计

现今社会,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一个人的饭不好做,也不值得做,这就造成了一些独居老年人平时吃饭凑合的现象,不利于身体健康和营养的摄入,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饮食。由此,凸显出了“拼桌行动”服务系统的重要性。

根据之前分析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的接触点,最终设计出了“拼桌行动”服务系统。“拼桌行动”就是由社区提供场地,参加这一“行动”的老年人每人在自家做一道菜,聚在一起就能够凑成很丰盛的一桌菜,图2是“拼桌行动”的整个服务流程图。流程图运用研究和设计有效交互的系统化方法-PNC方法来表达和创建,这里,图中的服务提供商是指服务提供者,包括社区和老年人;顾客是指服务的接受者,即社区老年人;独立交互是指社区老年人独自执行的部分,即在自家做一道菜;直接交互指的是老年人之间见面共餐的交互过程;图中的代理交互则是除非直接交互外,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交互的部分,这里是指涉及与线上信息进行交互的步骤,例如在线或电话预定的部分。

nlc202309051744

在此服务系统中,社区为老人们提供线上服务系统(含网络与终端设备)。参加拼桌的老人可以在线上发布自己今天要做的菜肴,发布自己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浏览别人的信息。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选择自己今天将要拼桌的对象,双方在线上确定好拼桌时间。等快要到约定好的时间,各自拿着自己做好的一道菜去社区提供的拼桌地点一起共进午餐;吃完饭之后再各自拿着自己的餐具回家。整个线上服务系统也由社区提供,老年人可先在线上自愿组合,预选自己想要拼桌的对象及要品尝的菜肴。在拼桌现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拼桌对象或变更拼桌对象。

在这个服务系统中还会给拼桌的老年人一些时髦的头衔,头衔取决于老年人拼桌的次数。拼桌的次说越多说明那位老年人的人气越高,手艺越好。例如头衔分别可以是美食达人、金厨达人、御厨达人等等。头衔在增加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为选择拼桌对象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参考。每个月评选出来一个最佳拼桌对象,得到此头衔的老年人社区会给予相应的奖励,等等。

“拼桌行动”在解决了老年人日常饮食问题的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降低了他们的孤独感。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情感。

3.2 社区“以老育小”服务设计

根据之前分析老年人和儿童之间接触点的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家庭,双方都要上班,小孩子的照料存在问题。由于居住空间小,没有力怯把孩子的爷爷奶奶从老家接来照顾小孩,也没有条件聘请住家保姆照料,父母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一些早教机构。但是,一些早教机构可能并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安全问题、教育问题都让父母对一些早教机构产生不信任感。有的家长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自己的父母照看。

社区“以老育小”服务系统的建立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社区负责统计可以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并把他们的信息发布到社区提供的社区线上服务平台上。需要照看孩子这项服务的父母可以在线上选定自己心仪的照顾对象,并且在线上或线下联系对方,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相互约定好照看周期与时间段。在约定好的时间点,孩子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同社区的老年人家里,由老年人来照顾孩子。当家长下班后,再把孩子从老年人家中接走。照看孩子的劳务费可以定期通过线上支付给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并可以对其服务进行评价。与“拼桌行动”类似,系统也可以评选出育婴达人,并开展育婴经验交流。图3描述了“以老育小”服务系统流程。

在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和我国香港,社区均设有由社会工作者担纲的儿童照顾和活动中心。在当下中国,则迫切需要相关的服务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以老育小”服务系统以社区为平台,在解决年轻父母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些健康“空巢老人”的孤单感,身边有孩子陪伴,也会多一些快乐,同时满足了“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两方面的需求。

3.3 社区“帮饭”服务设计

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反映了现在年轻一代真实的生活。在很多大城市中,外来上班的人数占城市中上班族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外来人员平时很少自己做饭,更难吃到可口的家常菜。一是没有时间去外面吃,二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三是外面的饭菜再怎么好吃,都没有在家里的那种温馨感。另—方面,有一些“空巢老人”平时孩子都不在家,吃饭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孤单,空有一手好厨艺无处施展。

分析老年人和上班族之间接触点,寻找设计机会,最终设计出的社区“帮饭”服务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图4,社区收集一些可以提供这些服务的老年人的资料,例如擅长的厨艺、菜肴、风味、价格等信息发布到服务系统线上平台,并附上图片。需要此项服务的年轻人事先通过线上与提供服务的老年人联系,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约定好“帮饭”时间。年轻人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到老年人家中就餐。社区为“帮饭”服务系统提供支付终端,年轻人用“帮饭”系统中专门支付卡支付相应的费用,老年人有专门的刷卡机。

社区“帮饭”服务系统的建立,在“老有所为”的同时也方便了年轻人,既解决了年轻人的饮食问题,也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3.4 社区“宠物托管”服务设计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宠物,有的还不只一只。但当主人出远门的时候,对这些宠物的照看就成为了问题。—般人都是选择寄放在朋友家,来回接送很是麻烦。一些人选择寄养在宠物店,很难保证宠物能得到好的照顾。一些人干脆选择把宠物直接锁在家中,—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了。

分析老年人和上班族之间接触点,发现了老年人和社区家养宠物之间的设计机会。图5所示流程图提供一种社区“照看宠物”服务的思路。社区把能够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的资料发布到社区服务系统上,有宠物的主人需要这一服务时就可在线上查找到可以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双方在社区提供的线上服务系统中达成共识之后,再约定好需要老年人照看的数目、时间段和一些具体的问题。根据自己的要求,双方找得到可以合作的对象。所需要交付的费用也由双方去谈,宠物主人提前线上支付费用。在约定好的时间就可以把自己的宠物送到老年人的家中。服务完成之后,再把自己的宠物接走。

此服务系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有所为”的需求,还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些自己养宠物的老年人来说,也具有—种趣味性。

4 结论

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研究和分析,找到“老有所为”接触点和大量的设计缺口。基于设计接触点的理念,本文提出了基于城市社区服务系统的“拼桌行动”、“以老育小”、“帮饭服务”、“宠物托管”等服务接触点设计构想,在这样一个服务系统中社区负责“老有所为”服务平台运行与管理,服务提供方是有老有所为意愿的社区健康长者,服务的对象有年轻人、孩子、宠物,也有老人。尤其是“拼桌”与“帮饭”除上文叙述的外,服务对象还可以是一些年龄更大、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老年人,这种低龄健康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接触点”还很多,社区服务平台的良性运营模式、社区服务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希望本文能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系统的建立提供一些思路,在关注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使“老有所为”落到实处。

9.社区文明社区点位创建方案 篇九

一、创建主题

创文明社区

建和谐宜居家园

二、创建标准

(一)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

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三会一课”等制度有效落实,社区党组织有效调度社区各类工作力量,统筹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社区党组织有效领导基层治理。

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治理架构,组织动员志愿者、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力量配备有效增强,日常运转高效。

(三)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大力支持小区、院落成立业主委员会、院管会,基层群众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拓展,鼓励居民群众有序参与自治。

(四)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面达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全部完成。

(五)社区环境优美和谐。

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居民群众的活动空间和场所有效拓展,社区文化氛围浓厚,社会风气向善向好,社区治安秩序良好。

三、创建内容

(一)总结探索社区治理机制。

经调研、论证,总结提出**街道**社区治理“双五”模式,即五区四级联动,五位一体服务。

1.五区四级联动。

(1)五区管理。在横向上,按照商品房、安置小区、老旧楼栋三个类别将社区划分为五个片区进行分类管理。每个片区成立一个片区党支部下设不同数量的居民小组。联街的7个单位和驻区的3个单位分别进入相应片区形成片区党建联盟,共同管理片区。

(2)四级联动。在纵向上,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业委会/院管会。社区党委下设5个片区党支部(包括“三员一长”即网格员、保洁员、文明劝导员、居民小组长,以及驻区单位和联街单位,5个片区党支部下设19个居民小组,19个居民小组下设23个院管会或业委会,由社区党委牵头,在居民代表中推选出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和院管会/业委会成员实行双向任职。同时,分级建立19个居民小组微信群,5个片区党建微信群,1个社区党委核心微信群,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3)联动模式。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监委主任每个月到各个院落召开两次“三接访”活动,面对面听民情、解民忧。各片区党支部在社区党委的统筹安排下,每周分片区分院落轮流召开一次群众说事会,由居民小组长、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热心市民负责收集民情民意,汇总到各个党支部,党支部对收集汇总的问题加以分析研判,分流处理,支部能够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迅速汇总上报到党委,由社区党委进行协调解决。社区党委严格按照“24小时处置法”要求,对支部上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在24小时内进行解决,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通过电话访问或者派专人上门的方式进行回访,确保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措施在一线落实,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支部,难事不出社区,重大事件不出街道。

2.五位一体服务。建立四站一中心(儿童服务站、就业服务站、文化娱乐服务站、便民服务站和矛盾化解中心),构建“惠民、利民、便民”三民服务综合体,提高儿童关爱、就业培训、文化娱乐、惠民办事、矛盾调解五类服务。

(1)儿童关爱。在社区设立儿童服务站,邀请巾帼志愿者、一小老师、社区工作者、辖区居民志愿者进驻服务站,在每天下午、周末及节假日全天,针对辖区居住的适龄儿童,开展课后辅导、书法/舞蹈/绘画兴趣培养、心灵开导等志愿服务。

展示内容:儿童作品、荣誉、成果等内容。

就业培训。在社区设立就业服务站,邀请返乡优秀农民工**在社区开办制衣生产培训,带动辖区失业人员、待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可留培训基地上班,也可推荐到其他地方就业。从2018年建站至今,已培训输出劳动力900多人,200多人成功创业。此外,社区还根据辖区居民就业意愿和自身特长,建立台账上报就业局,由就业局组织开展电脑、会计、美容、电焊工等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并推荐到相关就业场所进行就业。

展示内容:培训情况、就业情况等内容。

(3)文化娱乐。为丰富社区文娱活动,关心关怀社区老人,在社区设立文化娱乐服务站,供社区文娱爱好者和社区志愿者开展舞蹈、象棋、打乒乓球、钓鱼、唱歌等文娱活动。在每年九九重阳节联合志愿者组织辖区老人开展系列活动,通过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聊天等方式既关心照顾老人,又拉近邻里距离。

展示内容:文娱活动开展情况、照顾老人、开展老年活动等内容。

(4)惠民办事。在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提供低保救助、医保购买、特困救助、大病救助、退役军人服务、廉租房公租房的救助、创业补贴申请、临时困难救助、政策解读等服务一站式办理。整合原农贸市场,引进社会力量,开办社区便民超市,满足周边群众日常生活购物需求,并针对辖区低保、五保等困难家庭,办理优惠卡,提供优惠购物服务。

展示内容:办理各项业务流程、提供的各项资料等内容。

矛盾调解。在社区设矛盾调解服务中心,配置专职工人5名(中心主任一名,成员四名),每天轮流坐班了解居民诉求,调处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台账,分类处理问题,小事由调处成员直接处理,随时销号。大事通过社区党委讨论,24小时内协调处理并销号。社区党委无法处理的事件上报上级党工委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由中心专职工作人员进行适时跟踪,并向通过电话或者实地走访的形式进行回访。

展示内容:通过调解的处理事件结果以及图片等内容。

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

按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方案》要求,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备、环境氛围更温馨、载体活动更丰富、服务供给更贴心,以优质服务凝聚居民群众,让居民群众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治理工作发生的积极变化。特对**社区实施亲民化改造,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1.社区阵地外侧院坝

(1)具体规划设计

一是拆除腊味品集中熏制点、烧烤摊,规范后侧理发店、麻将馆。

二是积极向教科体局协调,增设健身设备。三是更换四周围墙展示栏。四是在右侧院坝和后侧院坝增设休闲乘凉亭两处,在每个凉亭内部部规划石桌、石凳,供社区居民休闲纳凉。

(2)经费预算

纳凉亭及内部设施:***元

2.社区一楼便民服务大厅

(1)具体规划设计

为切实做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将一楼便民服务大厅行政化、隔离式办事柜台改造为开放式、互动式柜台,拆除原有的部分设施(柜台、墙上制度),增加办公桌椅一套,来访人员两套,墙面进行适当地文化宣传装饰,将大厅原有的电子显示屏移到外墙,进行滚动式播放制度、政策等。

(2)经费预算

服务台拆除、乳胶漆翻新、拆除外运、办公桌椅、灯具、椅子(大厅):***元。

3.楼梯及走廊文化展示

(1)具体规划设计

增加城市记忆相关元素,用城市老照片、**社区相关产业企业发展老照片、绿色植物等进行展示,勾起居民共同记忆,用本地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感染群众、凝聚群众,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2)经费预算

照片等元素材料费:***元

*楼楼梯口房间

(1)具体规划设计

将原有的桌凳搬离,在房间内增加两套圆桌及椅子,四周墙上制度拆除,更换为城市记忆相关图片点缀,在楼梯进门右侧规划靠墙式小书架,增加相关书籍,供居民阅览。将此处打造为集书吧和调解中心于一体的功能室,实现一室多用。

(2)经费预算

两套桌凳、书架共计***元。

5.文化服务站(休闲娱乐室)

(1)具体规划设计

增设沙发、空调、圆桌、床铺、书架、书籍、液晶电视、象棋等文化娱乐设施,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社区居民文化娱乐活动。

(2)经费预算

沙发、空调、圆桌、床铺、书架、书籍、液晶电视、象棋等文化娱乐设施共计***元。

6.儿童服务站

(1)具体规划设计

根据儿童课程安排,适当增加小型书桌、凳子、收纳柜、书柜、玩具等物品,在外墙悬挂儿童作品展示,内墙适当进行装饰点缀。

(2)经费预算

书桌等物品增设共需***元。

7.二楼露台

(1)具体规划设计

打造休闲活动区域,文化石地板,留足够空间供老人休闲,喝茶,儿童下棋,玩耍,外墙面文化宣传装饰若干。

(2)经费预算

文化室、桌椅等物品共需***元。

8.其他经费共计***元

(1)所有房间的绿植

(2)所有上墙点缀的装饰、广告、展板、标语

(3)整体改造人工费

9.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所需经费共计**元。

(三)社区阵地周边规范化修补

10.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方案 篇十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德育工作,全方位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素养,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准备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

通过本次的文明礼仪进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人人争当“社区文明礼仪之星”,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

二、活动主题:

学文明礼仪 做文明使者

三、活动对象:

巨化一小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3月21日下午3:30~4:30

五、活动地点:

巨化花径村社区

六、活动内容:

1、争做“卫生礼仪之星”:

六年级一共八个中队,由其中的六个中队争做“卫生礼仪之星”。带着垃圾袋和手套,清洁社区草坪上的垃圾。

2、争做“宣传礼仪之星”:

由六年级的一个中队争做“宣传礼仪之星”。在花径村社区的门岗发放巨化一小的文明礼仪三字经。

3、争做“美化礼仪之星”:

由六年级一个中队争做“美化礼仪之星”。美化社区的橱窗,在社区橱窗里贴上由我校六年级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文明礼仪手抄报。

七、活动准备:

1、事前发动每个中队准备5份精美的文明礼仪手抄报;

2、布置每位学生准备垃圾袋、手套(或一次性筷等);

3、准备分发的文明礼仪三字经宣传卡片、礼仪生绶带;

4、准备抹布、图钉等美化橱窗的工具;

5、提前与花径村社区做好联系、沟通;

11.社区服务方案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商业;大数据;服务设计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backgrou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igence community, big data and service innovation, researching community business strategy and servic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the Internet+ new format and promot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of public’ comprehensively, making field research of community commercial format an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commerce and big data, O2O and intelligence community ,using the theory of service design, and analysising a number of cases about community commercial service design. Community commerce development must apply new technologies, embrace new changes, change business ideas and services, rely on the Internet+,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build a new community commerce model to achieve a shared location and information, common participation more latitude service and design innov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Key words] Internet+;Community commerce;Big data; Service design

基金项目:2015年无锡市科协重点软科学研究课题(KX15-A-06)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生着改变。尤其是无线互联技术与物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创新与新兴业态发展成为新的经济热点。Uber、Airbnb、滴滴快的等新兴科技公司的崛起,对社会商业形态以及人们的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人们对于使用权与所有权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体验经济与共享经济成为时代的旋律,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说:“现在是共享经济时代,年轻人应该租房而不是买房。”而SOHO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创办了SOHO3Q,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商业正借助“互联网+”成为“O2O—线上线下”的主战场,其中社区商业的服务设计也成了设计领域重要的关注点。

一、社区服务与社区商业服务

社区服务可分为社区公共服务以及社区商业服务。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1]。从该论述出发,可知发展社区功能,是政府主导的福利行为,主要通过政府投入以及居民参与。但社区商业服务在运作机制、提供主体和服务对象上都不同于社区福利服务和社区公益性服务。国外的社区商业更多是以购物中心形式存在。在中国,社区商业服务主要依托社区商业企业和个体商家,如餐饮类商家、家政清洁类商家、维修类商家、医疗康复类商家等,主要是指市场组织或个人为满足社区成员生活所需,在社区范围内提供的带有营利性质的商业化属地型服务,社区成员需付费才可享受这类服务[2]。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商业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小区附近的商业机构,也应该包括我们经常使用的58到家、京东到家、美团外卖以及各种团购APP等网络服务,他们同样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这两类社区商业服务不能够割裂,只有相互打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线上线下(onlineto-offline)O2O”,才能更加人性化,才能够让生活更加便利。这种“O2O型商业服务”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供送餐、一站式购物、上门陪护等便利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图1)。

二、社区商业业态及服务模式

(一)我国社区商业业态发展及服务模式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以万达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和以万科为代表的住宅地产迅速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社区。这些现代化社区和传统居民社区已经有明显的区别,传统居民社区更加人性化,注重基本生活的服务,具有单一、小型、生活化等特点,比如大饼油条早餐店、水果摊、药店等;现代化社区更加注重商业,趋于大型化、高端化、品牌化、综合化,各种服务和商品一应俱全。万达试图通过组建飞凡网打造全球最大的O2O开放式电商平台,拥有飞凡APP,畅享万达广场上网宽带免费、店铺实时导航、停车自动缴费、餐厅远程排队以及移动支付五大贴心服务[3];万科的社区商业“邻里家”有银行、超市、药店、洗衣店等社区商业配套,2014年重庆万科首个邻里家社区万科城“邻里家”正式开街营业[4]。

12.商业服务综合体建筑规划方案设计 篇十二

(1) 整体统一性:整体统一性就是要求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各个建筑的风格需要一致, 使得建筑外部和局部空间和城市空间能形成一体化的效果。

(2) 功能复合性。城市综合体内的建筑群体功能互补, 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集购物"娱乐"办公"居住等生活场景在内的完整的生活场所。

(3) 交通立体化的效果。城市综合体需要优越的交通环境和地理位置, 为了避免一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地块内几种的人流"车流导致车人混杂的拥堵状况, 所以城市综合体通常都会采用立体化的交通模式。

(4) 时空连贯性。城市综合体中建筑的规模较大, 形成较大区域或几个衡区的连续, 在区域的范围内隔断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

2 当前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状况

当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逐渐拥有了完整城市街区的特点, 它不同于在城市当中的密集区的建筑物群, 同时它也是有别于多功能的建筑, 它是各个部分之间优化的组合并共存且向着城市功能的复合化的产物。据相关数据表明, 2012年1-6月份,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96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0.0%。其中, 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1.2%, 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7.1%, 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5%。商品房销售额23313亿元, 同比下降5.2%。其中, 住宅销售额下降6.5%, 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1%, 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5.4%。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潮流之中,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 俨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今, 在我们不少发展城市都陆陆续续提出了对城市升级的理念:其第一步就是以改造城区和打造商务城区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二步是从当前开始以打造新城区为主要发展方向。

3 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要点

3.1 和谐性设计要点

和谐性是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相似和谐:新建筑和旧建筑所呈现的风格要相一致, 同时追求新建筑与旧建筑逻辑上的协调, 主要做法是在颜色细部轮廓上使之发生联系, 建立统一的面貌。

(2) 逐变和谐:在新建筑和旧建筑中可以使用中性元素, 采用相应的方法促进和谐统一。那么, 这类中性元素不仅能起到建筑的延接作用, 还能开敞空间绿化自然的水面地势, 达到环境连续性的效果。

(3) 对比和谐:新风格建筑和旧风格建筑之间可以形成明显的对比, 以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同时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达到统一。

3.2 整体性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 对城市空间有较大的影响力也是那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 大型商业综合体通常都是位于一个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 就其本身渲染力而言, 主要是由平面"立面"自然环境和环境等构成的。所以, 在规划设计中, 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协调好交通空间和城市的建筑环境, 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建筑和地理环境;在环境上要协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形态上要协调功能与空间风格特色;在功能上必须以建筑为主体, 构建城市内外相联系的空间;在地理环境上则与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

3.3 人性化设计要点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包含了居住、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 而且建筑面积巨大, 为人提供的居住休闲工作娱乐的空间, 所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要本着“以人为本, 人性化设计“的思想, 并以人们生活体验为出发点, 全方位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4 开放空间环境设计

开放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规划中所特有的, 它也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构成部分, 与此同时, 在现代综合体以卧街区的开发模式, 把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街区单元, 进行组团式的开发, 从而获得整体的功能组合效益, 以达到更好的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和开发的需求。

3.5 经济性分析

城市开发与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而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以商业利益为主的经济体系在城市发展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 尤其是在交通空间设计中时更需要对其经济适用性进行深入评估。交通空间作为是城市综合体的辅助空间, 虽交通空间不具备收利功能, 但是交通空间对商业建筑经营有直接的影响, 它能确保每个商铺都能拥有最大的临客流界面, 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客流。

4 工程实例—以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为例

4.1 工程概况

某商业综合体位于二环路与某大道交叉口, 东北侧为住宅小区, 建设用地呈英文字母“L“的形状, 相邻某大道长210米和二环路长220米, 而且沿二条道路的交叉口还留有公共绿地, 整个用地东北侧地形低, 西南侧高。

4.2 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要点

(1) 空间的布局

该项目是集酒店"办公"住宅"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因此, 在其设计的过程当中, 就需要设计人员不断的参考各自功能特点, 进行合理的布局设置来实现有机组合, 并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 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日常的各种需求。

(2) 功能的分布

该综合体建筑平面呈字母“L”型布局, 根据一二层的布局特点, 我们将其功能定位为商场, 而在“L”型交叉处我们把它设置了百货, 那在其两侧处就设置商业店铺, 最终形成以百货为交汇中心的商业布局。

在三到六层的功能设置情况是考虑到商场内部之间的互动, 以及各自独立交通系统的需求, 这样就给商业综合体的整体运营带来了便利。

六层以上还搭建了三座塔楼, 在北侧的是居住的房子, 西侧的是办公的房子, 在后侧设有酒店, 这样就避免了人流之间的互相干扰。地下室有大型空间, 主要设有车库"设备"用房, 通道流线顺畅且做到了车位的合理布置。

(3) 交通流线分布

交通流线布置是商业综合体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为有效组织商业建筑的外部交通, 应尽量在建筑周围设置足够的人流"车流集散空间和缓冲空间, 使其作为室内外的一种过渡, 避免同城市道路发生冲突。在交通流线布置过程中, 结合项目所处城市地理环境, 以及整个城市交通流线分布, 不但要清晰, 而且需要应用通畅, 从而满足了各方的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对合理应用城市空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虽然, 我们国家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上跟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设计理念。希望在今后的实践当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做好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工作, 营造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当前发展的现状, 探讨其设计要点, 并加以实例分析。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现状

参考文献

[1]李蕙聪, 喻鹏以综合体为新式表现的商业建筑不断寻求商业与空间最大和谐共振[J]安家, 2010.08

上一篇:孩子餐桌:5款粗粮早餐食谱下一篇:校园安全图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