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工作

2025-01-03

亮点工作(14篇)

1.亮点工作 篇一

三大理念结硕果

扎实工作铸辉煌

扎实工作,肩负树木树人使命

创新理念,实现成长成才目标

坚持理念 创新机制 扎实工作 彰显特色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3818人,6个本科专业。学生工作部门下设学生教育科、学生管理科、团委、学生就业科,专职学生工作干部12人。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院学生工作坚持以教育引导学风、以管理保障学风、以就业促进学风,以活动激励学风,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在保障青年学生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评建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色之一:突出思想实际,建立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机制

学院按照“大德育”的要求,针对经管学院学生实际,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经管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预期效果。

1、建立机构,充分发挥党委在教育青年学生中的核心作用

我们成立以二级学院党委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书记总负责,主管学生工作书记协调组织实施,辅导员、班主任负责落实的德育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积极稳妥地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一推荐、一协查、两测评、双谈话、两公示、三审核及严把“三关”等程序。我们每年要发展学生党员200多人,一直以来,发展党员“双谈话”(即党支部书记谈话、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谈话)是我们学院的一个特色,但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每次谈话,陈书记都要亲自和每一位预发展对象面对面交流,一谈就是三四天,有时工作烦忙,只能利用休息的时间。有时一直谈到22:00,甚至连饭都吃不上。也正是由于“双谈话”这一严格程序,才保证了预发展对象过好认识关、过好信仰关、过好素质关,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完善措施,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一是开展“爱心车票”活动。我院始终本着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的教育理念,全方位开展“帮困助学”活动。针对部分学生没有路费不能回家过年,主管学生工作领导看在眼中想在心上,亲自去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学生谋得回家的路费。我们学院连续两年开展了“送贫困大学生回家过春节”爱心工程,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充分认可,并通过电话对学校表示感谢。两年来,我们共筹集资金近20,000多元,其中,有的学生最多获得了往返路费达700多元,真正实现了让所有寒门学子带着学校的关爱和浓浓深情踏上归乡的列车,与久别的亲人团聚。二是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召开了首届“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家长论坛会”,在学校开辟了家长会的历史先河。并以此为契机,为贫困学生募集社会人士的捐款,为他们解决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并将捐助的具体情况以书信的形式寄给所有献出爱心的家长,让其充分了解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爱心与关怀。

3、关爱为本,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是全校最大的二级院系,学生人数尽全校的四分之一,有些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距、经济条件贫富差异、人际交往不适应、情感问题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为了将这项工作真正做实,切实发挥作用,主管学生工作领导陈书记先后邀请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所长郭砾研究员和黑龙江大学心理学系谢念湘教授,在俱乐部从不同角度为我院女大学生举办了专题讲座。讲座意义深远,首次将大学生的“性”行为通过讲座形式公开来讲,为女性之间进行默契交流提供了平台,及时有效地缓解和遏制了个别存在心理障碍的女同学发生恶性事件,促进了我院女大学生和谐环境的构建,培养了女大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四自”精神。在评估期间,我们根据心理健康中心的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系列性的活动,如对心理健康服务部的同学进行培训、定期为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排查危机学生。这项工作得到了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大会上进行点型发言。在评估期间召开的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座谈会中,我院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闫广实老师被指派作为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4、构建载体,以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一是从加大活动的娱乐性向思想性、科技性、知识性、文化性转变,开展品位高、领域广、效果好的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先后成立十支文体活动队伍、“女子打击乐队”、“经济管理学院文工团”等文化活动团体,推出“优秀男大学生评选”、“神算子珠算大赛”、“班歌、寝歌大赛”、“ 校园定向运动竞赛”、“朝阳杯足球赛”等一批在全校有一定影响的经管学院独有的精品活动,拓展了新的校园文化体系。结合学工部(处)对学生文体素质教育的要求,我院于2003年至今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工程,每年召开文体素质表彰大会,表彰涵盖学生学风、科技、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标兵。各类标兵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校园文化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各类针对每个时期的热点开展的文化专题活动,主题明确,思想性突出,构成了我院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二是强调内涵,构筑经典校园文化平台,打造“一鸣惊人”的经管特色。我们在强调普遍参与的同时,着重抓特色、抓质量、抓成绩。多年来,我院不断增强校园文体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校园文体活动有声势、有规模、有效应,达到通过校园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全院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目的。自2003年以来,我们连续多年在校田径运动会取得学生男女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多次获得 “青苹果杯”集体舞大赛、“新生大合唱”的金奖;在全校性的各大活动中成绩斐然。近年来,通过参加各类主题体育文化活动和大量学生文体素质教育活动,为经管学院学生全面成才搭建了平台,我院的学生活跃在校级各大学生组织中,并在文体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备保障。

特色之二:创新工作方法,建立规范学生行为的长效机制

有效的管理是为了进行更好的教育。为此,经管学院从制度入手,狠抓学生日常管理,促进了学风建设水平的提高。

1、成立学风建设课堂纪律督察组。对各班级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纪律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生出勤进行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不良现象,第一时间进行解决。07年上半年,督察组共听课、查课100余次,查到旷课学生150多人次,及大的镇压了学生经常旷课的不良之风。

2、落实“三无两好一高”。结合本院实际,提出了“无违纪,无舞弊,无留级;学生学习风气好,学生思想品德好;学生综合素质高”(即三无两好一高)的学风建设目标。在每一科目开考前,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亲自来到各考场进行考前再教育。在考试过程当中,成立辅导员巡考小组,对违纪学生及时清除考场,并形成严密的处理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为形成良好的考风提供了保障。

3、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在寝室中推行“志、治、智、秩、挚”并制成牌匾,悬挂在每个寝室醒目的位置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五个“字”成为了每一名寝室成员在建设有文明、有品位、有文化的寝室环境过程中“慎独”的一面文化之镜、道德之镜。同时,为了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经常组织专职学生干部深入学生公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学生不按时就寝,熄灯后在寝室内使用电脑和喧哗等严重影响他人休息的现象进行制止。为了杜绝在外包宿上网和租房现象,我们除了利用晚上查夜不归寝以外,还利用早上时间到寝室查,到校门口去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院的寝室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寝室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4、做好后进生工作。每年的降级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针对每个降级学生不同情况,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尽最大限度挽救学生。自2005年9月,我校执行降级学籍处理制度以来,我们在降级学生管理工作中力争做到四个“见面”,即原年级辅导员老师与降级学生家长见面,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及降级原因;现年级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见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就学生教育问题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现年级辅导员与降级学生见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主管学生工作书记与降级学生家长和降级学生见面,对家长和降级学生提出一些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见面”,学生和家长对我院降级生处理工作非常支持和理解。同时,我院还对降级生建立降级生档案,对降级生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降级生的特点,形成降级生分析报告。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院降级学生的管理工作始终平稳有序地进行,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色之三:强调以人为本,建立指导学生就业的双赢机制

就业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最重要的环节。搞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工作的整体稳定,而且也彰显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党委书记、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把就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2007年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会分析就业形势、研究就业工作,坚持每周汇总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就业资金不足等情况,二级学院从院内创收中拿出专项资金十万元全力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党政领导亲自外出组织和参加北京校友会、大连校友会,并充分利用校友会,为毕业生联系工作。

2、代学生参加招聘会,替学生投递求职简历

针对我院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世国同志带领两名辅导员携带1000余份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到学生就业意向比较集中的城市参加招聘会,代替学生投递简历。极大地缓解三类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一是解决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面窄的问题;二是解决困难学生就业难问题;三是解决做毕业设计学生就业难问题。通过这项措施,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让毕业生感受到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实行校企联合,共建双赢平台

在2007年就业工作中,我们重点加强了校企联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2007年4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世国同志带领两名辅导员奔赴环渤海地区,邀请用人单位来我校参加招聘会,并对当地的就业形势进行调研。通过努力,成功邀请海外上市公司山东日照昌华海产食品有限公司来校招聘。招聘会当天,有120余名投递求职简历,通过初试,最终确定30余名同学进行进一步面试,日照昌华海产品公司花费近5万元专门派专车不远万里从山东日照接我校毕业生到厂区面试,经过进一步的面试和笔试,一次性签约13名毕业生,其中经管学院毕业生10人。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联系哈尔滨基士得耶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校召开专场招聘会,经过面试笔试等环节,一次性录用我院学生6名。通过此举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方面迈出的跨越性一步,达到了企业、学院、学生的三赢。

4、加强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一是在就业指导方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在俱乐部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主要结合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就业性质与去向、就业的程序和就业准备及技巧三个方面为全体毕业生

上了生动的就业指导课。此外,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还对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就业指导,使毕业生明确2007年严峻的就业形势,熟知就业途径及就业程序,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二是党委书记唐立峰同志专门邀请我院88级毕业生刘劲涛(现任大连开发区人力公司财务总监)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三是我院邀请了中国广告求职第一人李振东于2006年12月12日在俱乐部为毕业生作了《观念影响就业》的专题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对毕业生进行系统全面地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四是就业科在学生毕业一年内负责帮助学生办理改派手续。通过这一服务,不但为毕业生节约了时间,还为毕业生节省了财力和物力,受到广大毕业生的好评。五是为了确保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在学生公寓调整期间,我们打破以往将毕业班学生住高楼层的期间陈规,创新的将毕业班男生全部安排到一楼住宿,这样做法虽然在咨询专家组进校评估和省专家组进校评估期间对我院文明寝室建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是经过努力我们不仅仅达到了文明寝室建设的目标,还有效的防止了毕业生住在高楼层向下抛物以发泄不满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我院毕业生在离校期间无一起严重违规违纪事件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六是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学生宿舍,设立毕业生离校服务岗,做到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在毕业生离校的期间,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毕业生服务,我们连续4年在毕业生公寓门前,由在校生为毕业生提供运送行李的服务,通这些具体的措施,不仅仅拉近了我们和毕业生的距离,还让毕业生感受到了经济管理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稳定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把毕业生工作办公室搬到学生1公寓113室,四名负责毕业生工作的辅导员全部到学生公寓办公。毕业生办公室不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问题、认真排查了各种隐患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掌握了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确保了毕业生平安离校。

特色之四:誓夺评建胜利,实施完成评建目标的责任机制

1、领导高度重视,为预评估提供了组织保证。党委副书记陈世国同志在第一时间召集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对学校会议精神进行了进一步落实,研究、部署评估期间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陈书记带领全体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提前半个月住进学生公寓,全面开展工作,每天晚上10:30在学生宿舍召集辅导员开会,安排布置第二天工作。陈书记身体力行,做到每天和学生一起出早操、一起做早操,和学生吃住在一起,确保学生工作的安全稳定。

2、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落实到位,克服困难,为预评估提供了人员保证。打好评估工作攻坚战。为了把评估工作做好,很多同志在亲人重病,孩子很小需要照顾的情况下,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怨言,没有请假,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光和热。辅导员孙亚鹏同志夫妻都是学校职工,孩子只有三岁,家里新房又正值装修,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将岳父接来装修房子,自己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家。辅导员贺龙军和尹凯丰同志,家住在江南为了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把家搬到了学生宿舍,坚持天天出操。辅导员侯树成同志,脚趾受伤,磨出了血泡,但仍然各个楼层去跑,保证了专家听课和学生能力测试组织工作没出现问题。辅导员张文俊同志夫妻都是学生工作干部,每天从早忙到晚,为了确保评估取得良好的效果,评

估期间很少回家,夫妻有时多日不见。辅导员闫广实同志负责学生工作评估材料及学生座谈会,评估期间婆婆生病坐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将只有13个月只有孩子送回鸡西,在得知94岁的爷爷病危的时,依然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没有提出任何怨言。辅导员吕平孩子很小,在要求所有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入住学生公寓时没有提出任何疑义,坚持每天深入学生公寓。辅导员张瑞同志,刚刚结婚,没有渡过一天的蜜月。辅导员王娟同志,眼睛患有散粒肿,进行了手术,但在评估期间没有请一天假,带病坚持到最后。辅导员李宁同志,住在17舍,经管学院的女同学几乎都住在这里,为了确保安全稳定,她每天休息前都到各个楼层检查,连续半个多月没有在12点之前休息过。管理科年青辅导员左巍和韩永辉,评估工作任务也很重,他们所负责的06级内务要到达军训标准、晚自习的要求也很高。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整日忙碌于学生宿舍和办公室之间,从早忙到晚。

3、抓好双基测试的协调工作并形成具体方案责任到人。接到参加能力测试学生名单后,第一时间通知辅导员,辅导员马上找到该学生,进行面对面通知,进一步确保了双基测试的顺利进行。(计算机(4人)、英语口语(3)、初级会计基础考试(22人))六是抓好晚自习出勤率与质量。辅导员每天深入自习室确保百分之百出勤率。

4、三是抓好座谈会的组织工作。我院学生人数众多,学生被抽到参加座谈会的机率很大,为了确保这项工作能够作细、作好,我们指派专门一名老师专门负责。在学校预评估和省专家组进校之前我们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全体学生每人形成一篇座谈会发言稿,并成立100余人的种子队,分专业进行模拟座谈。在评估期间我院学生被抽4人参加学生座谈会,针对被抽学生的实际情况,负责座谈会的老师第一时间联系并进一步对他们进行培训,保证了座谈会取得良好效果。四名同学在座谈会过程中表现突出,受到了学校负责老师的高度表扬。

2.亮点工作 篇二

会议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过去几年, 得益于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价格的提高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未来,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分享更多收益。

一、农业既要规模化也要绿色产业化

会议提出:要加大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保障口粮安全, 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

●农民观察:农业现代化应政策联系实际

河北沧州农民王长胜办了家农机合作社, 在全县范围内作业, 并参加过多次跨省作业。在他眼里, 发展现代农业, 不仅要实现规模化, 也要实现绿色产业化, 更要政策联系实际。

王长胜:现代农业是一个规模农业, 首先是种植规模, 表现在硬件设施上是连片的、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再就是, 做好有机肥的利用, 绿色和环保的农业。农民的意愿和中央政策完全步调一致的, 关键是中间的落实。现代化农业不能完全按照既定政策, 要一事一议, 一村一议。比如, 我和邻村, 他那里种水稻, 来到我这里就不一定适用。

●专家解读:未来农业主要问题是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八大提出,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 而长期以来, 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未来, 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补齐四化的“短板”, 需要农业生产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

姚景源:农业要由传统农业走到现代农业。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产量的问题, 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就是怎样使农业的产出能在稳定数量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质量和效益, 进而使农民进一步增收, 也就是说, 使农产品有更多的附加值和增加值。这又涉及农业的生产方式和诸多科技问题。应当说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发展方向, 确实应下大气力解决这个问题。

二、让农民进城买房:农民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城镇化, 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 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扩大有效需求, 消化库存, 稳定房地产市场。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 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 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农民疑虑:进城买房很不现实

来自湖南永州的农民工张剑, 在深圳打工将近10 年了, 如今他已经做到了一家杂志的编辑, 月薪6 000 多元。他自认已经进入白领行列, 但是说起在深圳买房, 他还是觉着很不现实。

张剑:就目前的形势看, 农民工在城里买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城市里提供的都是环卫工、快递等低工资的工作, 普遍工资不高。鼓励我们在中小城市买房, 但中小城市没有就业机会, 很多人在县城买了房子, 但还是要去深圳、广州打工。能就业的地方, 如深圳, 一套房子300 多万元, 我们买不起。

荫专家解读:政府应想办法帮农民进城买房

能就业的地方, 买不起房子;买得起房子的地方, 又缺少就业机会。这是城镇化过程中一对现实的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指出, 要解决这一矛盾, 需要政府出面, 探索提高进城农民工购买力的途径。

叶兴庆:政府在这中间能起到什么作用?一是尽可能地把进城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范围。可以用住房公积金、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 帮助一部分对未来有稳定预期、愿意在城镇生活的农民, 让他们有购房的能力。第二, 农民配置农村的宅基地、农房, 在城市买商品房时能够相应地扣减土地置放金, 这样就能够降低农民在城里购房的成本。上海、重庆很多地方也在做, 这是政府帮助、提高进城农民房屋购买率的很重要的创新性做法。我想这方面应该有这个潜力。

中国著名房地产专家、清华北大MBA总裁班教授陈俊认为, 帮农民进城买房, 这是把市民和农民一视同仁的表现。

陈俊:政府帮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的举动, 表明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当作刻不容缓的大事, 已经把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和平等对待农村、城市居民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了。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这10 年来,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庞大的消费群体。特別是新生代农村居民大都受过高等教育, 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帮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可以大大增强城市活力, 可以增强各个城市的差异化。

三、精准扶贫+ 社保兜底:7 000 万人可脱贫

会议提出:要保障民生, 兜住底线。要扩大有效供给, 打好扶贫攻坚战。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荫农民困惑:扶贫扶不对人

四川郫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扶贫是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让农民廖万平看不懂的是, 个别地方的扶贫“扶富不扶穷”。在他看来, 扶贫不仅要有针对性, 更要找对人。

廖万平:真正贫困的, 没有指标, 家里有楼房的, 偏偏有名额。大家对这个不太满意。真正贫困的, 应该从物质上和技术上, 政府有指标的话给予帮助, 派技术人员指导怎么干、怎么从贫困中走出来。还有个事不平衡, 以我们这儿为例, 吃低保的就不能有扶贫, 如果贫困户吃了低保, 又有扶助, 就会有人眼红, 造成矛盾。

荫专家解读:可以精准帮扶和社保兜底

今年的中央扶贫会议提出, 到2020 年, 要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 所有贫困县“脱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 要精准帮扶, 兜住底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指出, 通过精准扶贫和社保兜底, 7 000 万人如期脱贫应该不是问题。

李国祥:首先一定要把这部分人准确界定下来, 给每个家庭建立档案, 根据贫困户家里的资源条件, 对其进行扶贫, 这就叫做精准扶贫。从全国来看, 应该有5 000 万人可以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 让贫困家庭能够脱贫。还有2 000 万人, 他们的家庭没有劳动力, 或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不管再怎么扶贫, 也很可能仍然达不到脱贫的标准。这部分的人口就要靠社会保障来兜底了, 可以通过提高最低保障标准, 提高养老金发放的标准, 还可以相应的增加资产收益的补偿、补贴标准, 让实惠保障的功能, 保障这2 000 万人如期脱贫。

3.2015年北京市档案工作亮点 篇三

一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局级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好每一阶段的任务,坚持边查边改,严格正风肃纪,通过专题教育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二是加强新形势下档案人才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研究新形势下档案人才建设的策略、明确档案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可行性措施。该课题同时被列为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三是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和轮岗交流力度。年内,市档案局(馆)一次性选拔任用和轮岗交流干部共计31人,占全部在职干部的13.8%,是自2007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以来,涉及人数最多、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其中,选拔任用干部15名,轮岗交流干部16名。

二、围绕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加强档案法治建设

(一)落实市政府折子工程,规范全市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工作。“完善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跟踪反馈和监督检查”,是北京市政府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市档案局是该工作的主责单位。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10月,北京市档案局制发了《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行政决策档案的内涵和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及归档范围,为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确保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二)大力推进档案法制建设。一是全面梳理行政职权事项。形成了行政权力清单,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制定《北京市档案局制定规范性文件程序规定》。规范全市档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三是修订《北京市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及《北京市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应用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档案行政处罚行为,为全市档案机关依法、适当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供重要依据。四是进一步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市档案局对2014年执法检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20个市属单位进行了复查,同时开展了新一轮档案执法检查,推进档案法律法规落实到位。

(三)大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借助动漫、知识竞赛和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首次推出了《档案连着你和我》法制动漫。作品以真实案例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讲述了丢失档案等4个档案违法违纪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档案违法违纪行为。该动漫作品同步在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北京档案学会微信公众平台、区县档案局和部分市属单位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举办全市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在《北京档案》刊载试题,组织档案法制知识竞赛,宣传《档案法》和《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积极组织,百姓踊跃参与,收到有效答题卡165761张,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

三、围绕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做好档案利用查阅和开发

(一)围绕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积极提供档案利用查阅服务。为2022年冬奥会申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及全市干部档案核查等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积极提供档案查阅服务。

(二)京津冀档案局(馆)首度合作办展,成功推出“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于“国际档案日”当天在北京市档案馆正式推出,这是北京市推出的第一个抗战主题展。该展从三家档案馆400多万卷馆藏中精选出500余件抗战档案资料,以铁的事实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实记录了三地英雄儿女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截至10月底,接待观众1.2万余人。展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及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均以较大版面和时长进行了报道。新华每日电讯和北京电视台拍摄的《伟大的贡献》中都展现了该展览中的展品。

(三)编辑出版《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该书获得“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历史地理类出版基金资助,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精选自北京市档案馆馆藏,以原档影印和整理点校互证的形式,再现了1946年至1947年间,河北高等法院和各地方行政部门为配合国际调查,采取法律手续,通过实地取证,获得的700余份日军侵华暴行调查材料,真实反映了“七七事变”后,日军对华北地区的狂轰滥炸,在京津冀地区强征掳掠、荼毒百姓,强奸妇女、使用毒气、滥杀无辜的罪行。

四、抓住重点,全力做好档案工作的指导

(一)全力保障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的档案业务指导。北京市档案局(馆)努力做到“四及时”,即:及时指导各重大活动临时机构建立“三级责任制”,及时指导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跟进业务指导,及时将档案接收进馆,为2022年冬奥会申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2015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亚信非政府论坛首次年会、北京对口支援西藏拉萨等13项活动和工作做好档案服务。同时,接收了一批档案,如,6月中旬,亚信非政府论坛首次年会形成的441件档案已接收进馆;12月上旬,冬奥申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纪念活动筹备机构、2015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活动组委会形成的档案将接收进馆。

(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一是制发文件,统一标准。京津冀三地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意见》,为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制度。二是以会代训,明确目标。组织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座谈会,向有关建设单位人员宣讲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精品工程、争创一流档案工作”的目标。三是加强指导,提高水平。组成工作团队,重点检查了北京新机场等项目档案管理情况,提出整改建议,促进了项目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推进市属国企档案工作。积极适应国企改革新形势,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推进国企档案工作,得到国家档案局经科司领导的肯定,认为“有创新、有突破、抓得实”。一是加强经验交流与推广。与市国资委联合召开市属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市属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推广经验,部署工作。二是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积极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在本系统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扎实推进国企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一是在两办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提出档案管理的要求,保证了档案工作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部署、同开展。二是市农委、市档案局联合制发《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并做好宣贯工作。三是通过电话、调研、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五)制发《北京市机关档案工作指南》,推进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进程。历经两年半时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北京市机关档案工作指南》。该《指南》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受到机关单位的普遍欢迎。

五、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市和区县档案馆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档案数字化任务。截至2015年10月底,市档案馆累计数字化档案207万卷册、7175万页。

(二)稳步推进北京数字档案馆(北京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需求调研,进入系统程序设计阶段,预计2016年底正式上线运行。

(三)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提出制定《北京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体系》等9项标准规范,目前已完成《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档案数字资源编码规范》《档案目录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

六、新馆建设持续推进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全市10个区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东城区新馆建设年底前封顶,海淀区新馆进入内外部装修阶段,丰台、西城、朝阳、通州、平谷、顺义区已确定新馆建设用地,房山区档案馆已确定在原址扩建,昌平区新馆建设进入规划方案报批阶段。

七、“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七届“档案馆日”活动取得新突破

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动活动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京市档案局(馆)邀请德国海德堡市档案馆馆长彼得·布鲁姆来京做档案学术报告,并协商联合举办奥运档案展览事宜。活动期间,北京市档案馆还与德国斯派尔中央档案馆签署了档案交接协议。二是活动扩展为京津冀三地档案部门的区域联动。三地联合推出了抗战展览,联合举办了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联合召开了《京张铁路百年轨迹》出版座谈会等。三是活动成为全市档案部门的共同活动。活动期间,北京市和区县档案馆统一开放档案,统一开展宣传。许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通过一级单位组织活动,带动二级单位,并向所属三级单位延伸,使“馆日”活动扩大到全系统,甚至全行业。四是拓展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北京市档案局(馆)与市徒步运动协会、大兴区人民政府联合组织了“档案与你相伴,健康随你同行”全市档案系统干部职工徒步活动,1500余人参加。

八、“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

经局(馆)长亲自审核、局(馆)长办公会审议,确定了“坚持求真务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拓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的原则。从主要业务处室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编制工作起草组。起草组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全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起草了“十三五”规划框架,启动了规划撰写工作,目前完成了初稿,现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九、着力解决两个难点问题,完善档案数字化副本和电子档案接收工作机制,提高进馆档案和档案目录质量

今年,市档案局(馆)成立工作组,着力研究解决“档案数字化副本和电子档案接收管理”和“进馆档案质量标准”两个难点问题。经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论证分析等前期阶段工作,目前已研究制定《接收传统载体档案工作流程》《征集档案工作流程》《北京市档案馆传统载体档案进馆质量标准》《接收档案数字化副本工作流程》《接收电子档案工作流程》等文件,为进一步完善档案接收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进馆档案和档案目录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十、全市党的文献编辑和档案编研成果目录实现网上共享

4.工作亮点 篇四

1、坚持课前一分钟养成教育和课后一分钟安全教育;

2、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一月一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3、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了大型的健美操活动;每周二、四下午二节课后组织一、二年级进行拍篮球和跳绳活动;3——5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参加形式多样的少年宫活动。

4、安全工作:强调“严”,注重“实”,坚持“恒”;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勤”即口勤、腿勤和眼勤;

5.街道特色亮点工作 篇五

新签约30亿以上重大项目“**新天地”。街道深挖产业支撑空间,深入践行“妈妈式”服务,从项目对接、投资签约到落地开工,主动靠前、全力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包装推出**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及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顺利完成与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签约,项目总投资31.5亿元。目前,旧城安置房地块已全面开工,**新天地1、2、3号商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完成入库和开工。**新天地将成为具商业购物、绿色居住、文化体验、休闲旅游、时尚创意为一体的复合型街区。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截至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

小商品市场改造升级即将全面完成。小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总投资10亿元,最后一期改造工程——老市场西区块改造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自主谋划投资额超5000万元以上项目进展迅速。全年开工建设自主谋划超5000万以上项目4个,其中**村民安置房及村集体留地项目年内完成桩基工程,**新天地3号地块、5号地块完成土地出让并开工,**村安置小区建设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完成招投标,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此外,**龙头王地块成功出让,**城市广场北侧地块完成政策处理,***村集体留地项目开发顺利招商,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并开工建设,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践行“妈妈式”服务理念联系帮扶机制。街道紧盯主要指标,着力聚焦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深入开展“五问入企、五心服务”“三服务”活动。健全联系帮扶机制,建立班子领导机关干部结对联系企业、主要领导定期走访座谈企业家、重点企业问题难题“一事一议”等机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96个;对每个企业制定增长计划,将计划分解到每月,班子带队每周每月跟进指标。前三季度8项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区各镇街道第一。

破解新路村民“建房难”。街道党工委将**村安置小区建设列为今年的破难攻坚重点项目,组织村两委、驻村干部、街道城建线合力攻关,在完成政策处理和各项报批手续的同时,把全村土地统一征收到村委会,彻底解决“队队硬户户硬”问题。安置小区总建设用地38879平方,建筑面积62496平方,共456套房屋,其中一期154套、2万余平方米预计年内动工兴建。

2020年思路:

6.德育安全工作亮点 篇六

土门关小学以“和谐教育”为引领,通过课程教化、环境感化、活动内化开展德育、安全系列教育活动,切实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及学校财产安全。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机制

(1)提高认识,完善组织机制。我校教师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德育管理责任制,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工作规划和方案。学校明确提出“德育工作为学校工作之首”的口号,领导带头,人人参与,形成统一行动和全体意志。

(2)落实责任,完善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学校德育工作要点》,按照基本要求,将德育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

二、活动开展情况:

依照《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及系列活动安排,我校开展以下德育系列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落实班主任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规范值周评比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身边先进教师、优秀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严格执行《国旗法》,强化国歌、国旗、国情教育。国旗下讲话做到有计划,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切实落实好课前唱一首歌活动,让校园充满歌声。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开展送法进校专题讲座。强化小学生法纪教育,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和犯罪工作和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教育工作。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展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观看有关教育片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疏导作用,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安全方面:

一、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方面:

1、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工作,贯穿到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做到常抓不懈。学校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对全体教师组织安全知识培训的同时,各年级、各班利用班会课、健康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法制讲座、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创建校园安全文化特色,营造温馨氛围。学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中的安全教育宣教内容,设置了安全教育橱窗,班级黑板报安全教育专栏,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在楼道内设置警示提示语言,用温馨的话语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达到了好的教育效果。

全覆盖、无间隙的管理,确保了学校的安全。

二、强化排查整治,提高安全发展能力。

加大校内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认真落实中心校月排查工作,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及值班教师,对学校各个部落进行核查,包括校舍设施、消防设施、用电用水设施、学生活动场所设施等方方面面的检查,重点加强校内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针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由学校统一督导,全部落实整改。

三、学校安全疏散演练日常化。

7.崇左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亮点纷呈 篇七

一、农机装备总量增加, 农机装备结构优化

2010~2011年, 该市争取国家和省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分别为9534万元和488万元, 带动农民投资31780万元, 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2.78万台 (套) , 受益农户达2.3万户。到2011年底, 全市农机原值达14.5亿元, 农机总动力193.2万k W, 拥有拖拉机7.9万台, 分别比2009年底增3亿元、40.4万k W、3.1万台, 分别增长26.1%、26.4%和64.6%。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的农业机械增长迅速, 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460台, 比2009年底增1993台, 年均增长28.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447台, 比2009年底增294台, 年均增长96.1%;甘蔗种植机保有量达到53台, 甘蔗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17台, 实现零的突破。

二、农机作业水平提高, 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农机化发展逐年快速推进, 农机作业水平迅速提高。2011年, 全市农机总作业值21.8亿元, 比2009年增加9.5亿元, 年均增长36.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7.2%, 比2009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7.3%, 比2009年提高10.4个百分点。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44.3%, 比2009年提高8.5个百分点。

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加强,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甘蔗生产是该市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 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是该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 该市大力建设机械化示范基地, 推动土地流转, 促进了深松整地、精量播种、节水灌溉、高效收获等一大批增产增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两年, 全市共建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42个, 面积767hm2;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29个, 面积413hm2;节水灌溉面积2.08万hm2。示范基地的建设, 辐射带动了全市农业生产方式由人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发展。2011年, 水稻机耕面积6万hm2、机插面积4466hm2、机收面积2.53万hm2、甘蔗机耕面积11.5万hm2、机种面积1067hm2、机收面积86.7hm2。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 幅射带动作用明显

8.亮点工作 篇八

健全街道、计生站、社区三级服务网络,环境更佳、服务更优。新建高标准计划生育服务站3处,并统一配备服务设施,实现“八统一”(即统一标识牌、办公桌椅、档案柜、B超检查床、床单、枕头、枕套、药具箱)。并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培训、岗位大练兵、知识竞赛、模拟操作,提高技术服务队伍的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和提升,办公环境幽雅温馨,服务热心周到,更加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计生站为依托,街道办综合协调服务的无缝覆盖工作新体系。

了解居民需求,提供贴心服务。开通“阳光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建立电子信访平台,采集居民计生需求信息100余条,通过汇总和分析,建立了“一条龙”服务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居民提供集中服务37次,特色服务1600人次。认真兑现国家的各项奖励政策,采取直通车的方式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38.8万元、奖扶金12.2万元、特扶金3.7万元,发放率达到100%。并在桥南、桥北社区建立了计生服务站,满足群众就近接受计生服务的需求。

拓展服务内涵,提供系列化服务。积极举办新婚、孕产期妇女培训,开展优生促进和母亲健康工程,提供降低出生缺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提倡母乳喂养等咨询培训服务。举办新婚孕期培训班22期,受益对象1860人。免费婚检1130对新婚夫妇、免费发放叶酸1451人次;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服务,计生站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爱心服务队,进社区、进院落、进家庭,为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检查、孕环情检查,不仅为育龄妇女健康撑起了绿荫,而且实现了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管理向服务转变。

热心打工生活,服务流动人群。坚持“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以关怀、关爱为出发点,在整合社会力量,成员单位联动的基础上,实行“大综管”和“以房管人”,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考核,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实行均等化服务,形成了落实“五项责任”、建立“五项制度”、把好“五项关口”的工作机制,使流动人口在服务中得到关怀,在关怀中得到温暖,在温暖中接受管理的流动人口管理“一盘棋”工作格局。

9.党建工作亮点 篇九

XX街道近日召开组织工作例会,会议强调了2012XX街道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向:

(一)坚持以创新带动发展。党建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工作方法创新带动服务工作创新,在党员管理、党组织建设、党群工作开展上坚持科学发展,服务为先,创新党费收缴机制,变收缴过程复杂为清晰,大大改善党费收缴台帐管理难度。同时在发展党员工作上坚持“发展一个预审一个,发展一个负责一个”,进一步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和严格化。

(二)坚持以品牌“创亮”推动党建工作“特色化”。XX街道党建工作坚持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服务基层发展要求,街道所属八个社区的党建品牌已具有广泛影响力,如:XXXX。街道党建品牌建设将继续向着“服务基层建设,创出特色亮点”发展,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精心谋划,积极引导,做亮做强基层党建品牌,朝着更加深入群众心里,更加满足群众需求,更加符合发展要求不断前进。

(三)打造“创先争优”活动的特色示范区。XX街道在本创先争优活动中将开展“三线并进”工作,做到以服务发展为根本要求,在街道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中,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标兵队”等服务先锋,做好“立足本职岗位,展我XX风采”等活动;做到以服务基层为根本手段,推进社区服务科学化、惠民化发展,进一步优化社区干部队伍配置,推动社区共建共享工作,汇多方力量于一体,聚多方资源于一地,做大做强社区服务工作;做到以服务企业为特色亮点,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追踪体制,切实以企业需求为服务导向,扎实推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率,打造一只

10.民政工作亮点 篇十

二是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按照“明确一个定位,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三大服务体系,注重四个结合,落实六大任务”的试点工作思路,区民政局在三教镇利民村、云龙村大胆进行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形成了“2+3+N”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得到了市民政局、国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会提供了现场和示范样板。

三是救灾救济工作做到了三个“第一”和四个“统一”。面对今年“7.17”洪灾造成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民政局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使救灾救济工作做到了三个“第一”和四个“统一”。(三个“第一”即是第一时间到达灾情现场,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第一时间上报灾情情况,工作总结《民政工作亮点》。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集中安置点也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值班人员、统一为灾民安排食宿、统一为灾民发放生活必需品、统一为灾民进行医疗预防保健,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注有书读,使灾区群众得到了较好的安置与安抚,确保了灾区群众人心稳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是建立四大制度,便民服务举措进一步加强。第一是建立了便民服务巡回现场办公制度。第二是建立了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实行了领导包片、科室联线、机关干部联系点的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并落实了责任,建立了考核,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干部的作风转变。第三是建立了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第四是建立干部绩效考评制度。

五是壮大了“两翼”,多方筹措资金。1—7月,全区福利彩票已发行1400多万元,渝西片区排名第一。永川的慈善事业发展步伐也在加快。通过召开全区慈善工作大会和开展“慈善双日工资捐”、慈善公益等活动,使社会慈善意识进一步增强。目前,永川区共募集各类善款168.33余万元,开展慈善公益活动9场次,救助各种困难对象1350余人次。

11.亮点工作 篇十一

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拓展。1-6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8.0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9.78万人次,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70.16%、68.44%、79.95%、82.97%。城镇登记失业率3.01%,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49个百分点。

加强政策创新,激发全社会就业创业活力。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8条政策措施,在鼓励企业开发新岗位,扩大就业容量;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面,实现了政策的创新和突破,使广西就业创业政策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启动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启动第二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现场比赛评定,给合格选手颁发职业技能证书。推动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打造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南宁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将建成立足南宁,服务广西,辐射东盟,集职业技能培养评价、研究交流为一体的国际性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柳州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将通过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促进西江经济带沿线的市、县(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换挡升级。

另外,全区上半年新增10个县级和142个乡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开展项目建设,全区开展此项工作的县、乡镇分别达到62个、645个。各地市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定、创业培训、就业公共服务等均取得成效。

扎实推进社会保障重点改革工作,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底,全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 99.09%、102.03%、109.15%、97.05%、105.89%、98.39%。

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牵头起草了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可操作的政策支撑。起草《广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实施方案》,为实现全区医保“一卡通”打下坚实的基础。拿出实招为企业减负,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将广西失业保险总费率暂由3%降至2%。同时,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给予该企业及职工上年度缴纳的失业保险费50%作为补贴,并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补贴扩大到所有依法参保缴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举全区人社系统之力推进医保“一卡通”工作。为了解决异地就医人员医疗费用结算难、“垫支多”、“跑断腿”等问题,全系统上下群策群力,采取统一“一个规范”、建设“一卡一库一平台”、升级改造一批读卡器等有力举措,“一卡通”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6月底,全区实现互联互通的定点医疗机构有1443家,占全区2472家定点医疗机构的58.4%,持卡人可在已实现互联互通的定点医疗机构持卡直接结算,优化了服务,方便了群众。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到月人均2043.41元,相比上年月人均增加197.3元。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人均38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后参保失业人员每月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每档提高16%-2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75元提高至90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引智工作,高层次人才进一步聚集。上半年,积极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遴选出30名广西“十百千”人选,并向国家推荐10名“百千万”人选;实施人才小高地提升工程,遴选出6个第六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实施北部湾重大人才工程,遴选出12个项目作为第二批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人才项目;实施博士后人才工程,向人社部推荐18家单位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职称评聘结合试点改革调研工作,推进卫生系列职称改革工作。执行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50项,起草4个引智管理办法,新评审遴选13家自治区级引智示范基地和单位,开展10项重点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加强公务员管理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开展全区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四级联考工作,全区共计划招录公务员10400名,参加考试13.6万人。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务员考录制度,首次将乡镇机关定向招考优秀村(社区)干部等“生产一线”人员工作纳入全区四级联考,采取单独命题、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的方式,实现人岗相适。推进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截至6月30日,全区已审批符合晋升条件28385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规范。全区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工作基本完成。截至6月底,区直部门和市县补发 2014年10月-2015年6月的调标增资部分已基本兑现到位。从7月起,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将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正常发放。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工作扎实推进。我区从2015年1月1日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向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工作补贴。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工作进一步巩固。《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于2015年7月1日起实施,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立法,从制度上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为。及时有效处理大量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上半年,全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当期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9598件,涉及劳动者10716人。当期审结7269件,结案率72.03%;涉案金额15625.66万元。加大劳动监察案件查处力度,1-6月,全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追讨劳动者工资待遇10.15亿元,涉及劳动者9.04万人,其中,追讨农民工工资待遇近8.67亿元,涉及农民工7.7万人。

nlc202309041710

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广西人社系统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以此为契机,全区人社系统积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入厅党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着力抓好改善民生的人社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项目的调研,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上半年共对1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审和备案,对1053件非规范性文件和函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13件。深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组织全区系统干部开展学习《宪法》、涉及人社工作的12部法律、33部行政法规及100多部规章,积极推动我区“法治人社”建设。扎实落实推行权利清单制度,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我厅揽获2014“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群众最满意政务服务窗口”“信息报送工作优秀单位”等3项荣誉称号。

下半年全区人社系统重点工作任务 :

一是强力推进桂政发〔2015〕29号文件(就业创业“桂八条”)的贯彻落实,制定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办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和业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稳步推进众创空间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二是加快社保“一卡通”工作步伐,年底基本实现全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互联互通,发放社保卡达到1000万张,持卡人可在全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即时结算。

三是加快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力争年底建成一批创业园并实现农民工入园创业。农民工创业园在项目选址、场地面积、农民工开办企业数、农民工入园率、企业开工率等方面必须符合规定。

四是全力抓好广西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工作。让大赛真正成为展示我区当代农民工技能风采、打造广西劳务品牌的重要平台。

五是扎实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是加强乡镇一级的平台建设。同时,要明确经办人员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按标准进行考核验收。

六是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快推进“五险合一”经办资源整合。

七是创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八是创新和提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就业能力。

(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中心供稿)

12.亮点工作 篇十二

海洋工作成绩显著

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提高。立足实际、强化统筹, 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推动海洋产业科学发展。一是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试点任务。对《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试点任务》中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参与的25项、牵头的13项试点任务, 落实责任到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 采取有效措施, 定期督促跟进, 加快推进落实, 圆满完成年度试点任务。二是加大重点项目海域使用审批服务力度。全年申请围填海用海指标550公顷, 优先保障重大基础建设和重点海洋产业用海需求;配合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召开3次专题工作会议, 研究解决了征地征海资金缺口、道路改线、拆迁补偿等问题, 确保国家深海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三是创新涉海领域服务手段。发挥海域使用权融资功能, 帮助青岛港投集团等3家企业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119.5亿元, 较2010年净增超过100亿元, 抵押贷款额占全省的92%。

推进区域用海规划建设, 科学管海用海水平实现新提高。加快国家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建设与推广, 推进集中集约用海, 转变管海用海方式。一是加强集中集约用海规划管理。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上报, 先后规划了“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聚集区”等四大海洋经济产业区;编制了《青岛市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以及三平岛等四个单岛保护规划, 圆满完成海岛普查和标志碑设立任务。二是深入推进海域使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2011年度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胶州湾部分岸线整治修复、鳌山湾岸线综合整治修复、三平岛生态建设和修复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海洋局批准;上报《青岛市“数字海洋”信息框架建设方案》, 完成了6个沿海区市共计693宗海域权属历史数据、新增用海权属资料、海洋功能区划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的整理、入库及上报工作。三是规范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坚持“三不审批”原则, 严格执行海域使用项目审查报批程序, 全年共对90余宗用海项目进行海域使用权证书年审工作, 征收海域使用金2.58亿元;截至2011年, 全市累计审批工程用海项目152宗、累计征收海域使用金21.6亿元, 征缴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海域使用权证书年审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海域使用确权发证率均达到10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新提高。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发展。一是全面推进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增加了主要海水增养殖区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严格执行海洋环评制度, 开展海洋生态损害补偿赔偿办法相关调研工作。二是加强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修编《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青岛市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青岛市海洋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海冰、浒苔、海浪、风暴潮、日本地震引发核辐射等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工作;打捞海域浒苔1178吨, 被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授予“浒苔应急先进集体”;着力推进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海洋灾害警报手机短信平台建设。三是大力推进海洋公益项目管理和海洋保护区建设。推荐申报3个海洋科技项目、5个海洋公益科研专项和3个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设立胶州湾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站, 对文昌鱼和大公岛两个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基础调查和生物多样性评价数据采集;全市海洋保护区总面积已达到150多平方千米, 优良水域面积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98.8%。

加强执法效能建设, 依法行政能力实现新提高。坚持“依法管海、依法护渔”, 推进依法行政, 严格行政执法。一是加强海洋渔业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普法进社区, 送法到基层”和以“蓝色青岛, 海洋振兴”为主题的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开展文明执法窗口创建活动, 对173项行政处罚权进行量化和细化, 确定行政处罚职权263项、违法行为阶次1581个。二是加强海洋监察执法。开展“海盾”“碧海”“护岛”等专项执法行动;联合海事、公安边防、海警等部门开展了“青岛市整治非法采挖海砂海上联合执法行动”, 查获盗砂船8艘、罚款160万元;全年海洋执法检查1157次, 出动车船1200余车/艘次, 查处违法用海57起。三是抓好执法装备和队伍建设。完成1500吨、1000吨、600吨级海洋执法船的招标采购工作, 建造3艘海岛执法艇;开展了执法队伍军事体能训练和执法实务培训, 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加强海洋宣传和海洋文化建设, 全社会海洋意识实现新提高。以增强全社会海洋意识、提升海洋公益服务水平、建设特色海洋文化为目标, 全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一是拓展海洋宣传工作的宽度和广度。丰富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门户网站相关栏目内容, 积极宣传海洋政策法规及海洋工作动态;利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海洋动态》专栏, 每天早上播报海洋工作专题新闻;通过青岛电视台《海洋预报》节目, 每天播报青岛近海和各大海水浴场水文预报信息及海浪、风暴潮灾害预警报。二是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精心组织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和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活动, 联合青岛电视台设立《乡风海韵》栏目、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设立《关注蓝色国土》专栏, 利用田横岛民俗祭海节、红岛蛤蜊节等地方涉海节会, 宣传海洋知识, 推进海洋文化建设。

海洋工作任务艰巨

2012年, 全市海洋工作要实现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15%、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15%的目标。

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做好服务,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一是加大涉海项目建设扶持力度。抓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试点任务落实, 完成好海洋与渔业部门牵头和协办的25项试点任务。努力争取围填海用海指标, 帮助涉海企业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 探索利用海域使用金调节海洋产业结构的新方式。二是深入推进“数字海洋”工程。完成海域动态管理业务化运行平台延展建设, 将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监执法等业务单位数据纳入系统信息平台建设, 及时做好海洋经济运行的监测、评估和信息发布工作。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兴海。完成编制“十二五”海洋科技规划, 做好海洋公益性科研项目和海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管理。落实推动海洋生物产业新项目的有关政策, 搞好海洋生物产业新项目调研和申报。

强化管理服务职能, 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一是搞好涉海专项规划。编制《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青岛市滩涂保护与利用规划》《青岛市海岸带海岸线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强化海域使用管理。完善项目用海审批程序及海洋环境评审机制, 做好用海项目审批服务, 确保全年用海项目办证率、海域使用证年审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实现100%。三是提高岸线整治和海岛保护管理工作水平。争取崂山区岸线整治工程、胶州湾部分岸线整治修复项目、鳌山湾岸线综合整治修复项目开工建设, 重点推进灵山岛、大管岛等有居民海岛利用, 实施三平岛等无居民海岛试点开发。

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力度。扶持6个沿海区市配备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对主要入海口、排污口、重点海域、重点开发区和工程用海区的海水及沉积物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严格控制入海排污总量, 及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二是提高海洋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完成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和灾害性天气手机短信平台建设, 优化风暴潮漫滩预报模式, 组织开展风暴潮警戒潮位核定工作, 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平台发布海洋灾害预警信息。三是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重点海湾、海岸带、海域、海岛环境整治修复工程。编制《青岛市海洋保护区规划》, 加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力度, 加强已建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 开展选划新的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 (海洋公园) 调研。

加强执法效能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加强海洋与渔业法规建设。做好《青岛市人工鱼礁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工作, 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的宣贯和普法工作。继续开展海洋与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创建活动, 扎实做好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二是提高海洋执法监察水平。加大对胶州湾、前海一线及周边海域的执法巡查力度, 重点开展“海盾”“碧海”“护岛”专项执法行动, 加强对重要陆源排污口及盗采海砂、私挖海泥等行为的日常执法巡查。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加强执法队伍廉政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1500吨、1000吨、600吨级海洋执法船建设进度, 积极推进国家维权执法保障基地维修改造项目。

13.基层办亮点工作 篇十三

一、组建健康团队

2012年5月,省卫生厅正式下发《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的意见》(苏卫农卫„2012‟3号),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都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方式的转变。2012年7月,县卫生局下发了实施方案,在汤沟、五队、孟兴庄、三口、张店、硕湖、北陈集七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工作。为了保证健康管理团队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基层办开展督导下乡考核工作,我县健康管理团队工作已经全面在扎实有序开展。

二、“示范乡镇卫生院” 创建通过省验收

今年初,孟兴庄和汤沟两卫生院被县卫生局确定为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工作目标,基层办根据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标准,将创建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到各责任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指导和督查工作,对卫生院相关责任人进行对接培训,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创建动员、创建推进、创建落实、创建整改,10月26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三、荣获“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 称号

根据年初工作目标,基层办紧紧围绕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创建工作,成立了农民健康工程领导小组,签订了责任书,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限,强化目标责任,召开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推进专题工作会议,通过情况汇报,寻找差距,解决突出问题;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切实加强对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工作的狠抓落实,通过平时督查、季度考核、信息反馈,进行工

作促进,稳步提高,于11月22日接受省卫生厅验收,12日19日苏卫农卫(2012)20号省卫生厅公布通过。

四、星级卫生院创建

14.罗屯乡亮点工作 篇十四

罗屯乡位于鱼台县西北部,与金乡高河镇接壤,全乡34个村,3.1万人,5.5万亩耕地。近年来,乡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自我加压、敢于创新、突破难点、夯实基础”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谋思路,立足实际打基础,创新载体抓落实,力促全乡工作跨台阶、上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乡、市级文明乡镇、市敬老模范、市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建设民生大厅,打造阳光政府

乡党委政府不断探索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政务公开、服务公开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构建民生服务工作大平台。2008年,乡党委政府筹措资金80余万元建设了民生服务大厅,2011年投资20余万元高规格装修了民生服务大厅,高标准设计了“党务政务公开栏”,配备了电子显示屏,作为进行党务公开的主阵地,对亟需公开的和群众要求公开的内容即时公开,构建起民生服务工作大平台。

服务大厅实行规范运作,阳光操作,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义务监督员,认真开展对服务大厅的监督,从根本上减少了人情审批的土壤和条件,可以说是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的产生,真正把“公开、公平、公正”落到了实处,有效制约了

权力滥用,服务大厅从领导到办事人员的作风大为转变。今年以来,服务大厅已登记办理各类事项485件,其中即办理346件,日平均办结事项4件,事项办结率与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称民生服务大厅成了干部群众的“连心桥”。

二、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营造和谐罗屯

乡党委政府以加强群众工作,关注民生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建立了完善的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一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负责的综治办、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全乡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乡分管领导担任综治办主任,并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同时实行综治、司法、信访、调解、安全、民政、社保、户籍、警务、土地管理等部门集中办公,创新了“一个中心对外、各类矛盾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综治工作体系。二是各村建立了综治组织网络,设立了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指导本村各个网格的事务。三是按照各村区域划分建立了“十户四员”制度,每十户设立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网长一名,并在小组内设立法律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信息联络员。规模企业也建立综治工作站。截止目前,我乡共有671个网长,农村覆盖面达100%,已安装监控点3个,警铃721个,建立监控室3个。全乡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大网,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网格化

模式。

三、开展工作承诺,转变干部作风

2012年3月召开了“我工作,我承诺”工作会议,科级干部、中层干部、村支部书记代表在会上分别从从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做了具体的承诺。牢固树立了“维护稳定是干部的本能,抓好党建和计划生育是干部的基本职能,发展经济方显干部水平”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循“忠于职守、用心用力、少说多干、狠抓落实”的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务实、高效、精细、一流”的工作标准,牢记宗旨观念,密切血肉联系,深入工作一线,到群众到企业需要的地方去,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同时,乡党委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真心关爱干部、严明纪律要求,做到靠实践识别干部、凭实绩使用干部,营造了“只有工作压力、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乡村两级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四、实施“双百”人才,储备后备人才

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对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型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型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按照一村至少3名的标准择优筛选,报乡党委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由乡党委备案,纳入“双百”人才信息库重点管理、跟踪培养,同时注重从青年致富能人、外出务工青年能手、农民经纪人、科技示范户、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为罗屯乡经济发展和

村级组织储备后备人才。

五、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牢固树立“罗屯要发展,招商是关键”的理念,切实做到“用好的政策招商,用好的环境留商,用好的服务稳商”,把招商引资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是牢牢把握“全力上项目,力促新跨越”的目标要求,重点培植棉花加工、纺织企业,尽快形成集聚型规模优势,确保今年全乡达到8万纱锭,力争达到10万纱锭、织布机200台。二是建工业园区,给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平台。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地上附着物已经清理完毕,园区道路路基建设正在施工。力争做到一年有雏形,两年有项目,三年有起色。三是强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去年实施全体机关干部交招商引资风险金的基础上,今年进行了修改完善。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缴纳风险金2000元,必须完成地方级税收4万元;中层以下干部缴纳1000元,完成地方级税收2万元,目前,全乡56名干部缴纳抵押金74000元。实施周汇报、月公示制度,每月在一楼大厅进行公示。四是坚持以商招商。在全乡基本形成了以滨州,安徽界首、河南尉氏、菏泽的企业群体。

附:参考材料(摘自《今日鱼台》)

用心用力谋发展 少说多干抓落实

——罗屯乡“双提升”活动纪实

“孩子上户口,新农合、新农保办理,不用麻烦书记乡长,便民服务大厅一站搞定!”在全县开展的“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决策执行力”活动中,罗屯乡党委、政府把“双提升”作为融情于民、致富于民、方便于民的“民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百姓致富为基点,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呈现可喜局面,收到丰硕成果。

服务一站式

“两年前为大儿子办结婚证和生育证时,到村里、乡里跑了几个部门,花了几天时间才办完;如今为小儿子办结婚证和生育证,把户口簿和身份证等手续交给民生服务大厅,半晌就办好了,这民生服务大厅真是方便啊!”该乡大闫村的闫社古一边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刚办好的证件,一边高兴地说。

4月中旬,记者走进罗屯乡便民服务大厅,行政、民政、财政、计生、农经等10余个窗口一字排开,涉及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该乡以惠民便民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

落脚点,始终把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把大厅工作人员的作风纪律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中心工作,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着力构建公共便民服务体系。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去年该乡又投资20万余元,对大厅进行了改建、装修,更新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配备了财务管理软件,明确专人办理各项补贴业务;设立了信访接待、民政救助、汽车摩托车下乡、粮食直补、新农合、新农保、劳务技能培训及输出、法律援助、户籍办理等9个服务窗口,将各项惠民业务集中在大厅办理,有效解决了涉农服务项目多、机关办事程序繁琐、群众办事难等突出问题,倾力打造周到热情的服务平台。

大厅成立以来,接待群众11000余人次,办理各种事项6200余件,接受政策咨询2200余人次,发放小麦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194万元,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58万元,民政抚恤金40万元,低保、五保 106万元,新农合补助420万元,发放农村养老金160万元,真正架起了党的惠民政策与老百姓之间的桥梁,让农民尽享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

承诺公开晒

“我承诺,今年硬化沈集至骆庄1000米公路,实现各村组道路全部硬化,主要街道安设路灯,方便群众昼夜出行……”3月21日,该乡沈集村党支部书记王常义在“我工作,我承诺”会

议上郑重 “亮”出了承诺。据了解,像王常义这样公开承诺的还有副科级领导、总支书记、部门站所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等100余名干部,他们纷纷晒承诺,表决心,力促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扎实做好机关党员干部管理工作,该乡把开展“我工作、我承诺”作为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双提升”活动的重要方式,制定了“我工作,我承诺”活动制度,每位党员干部从思想、工作(包括工作目标,工作作风等)、纪律等方面进行实事承诺,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意识高度,拓展党员干部的眼界和视野,使党员干部为谋发展、促跨越提供更加可行及实用的好思路和金点子。

该乡还采取定性与定量、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机关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年底对干部践诺进行考核,将干部的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对完成好的重奖,对完成不好的扣发绩效工资,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务实苦干、全力赶超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把铮铮誓言落实到行动中。

骑车接地气

“叮铃铃……”4月18日一大早,随着一串串自行车铃声地连续响起,该乡所有包村干部骑上乡政府配备的“专车”,向所包村进发。这是该乡创新服务机制,改变干部乘车进村工作不深入、干群关系不融洽现象的又一举措。

“骑自行车进村工作,干部轻车简从的形象深得民心,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贴近了,为民解忧更务实了。”该乡主要领导如是说。

机关干部骑自行车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施工一线,面对面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真正做到了干部往下访、方法为下想、事情在下办,在最短的时限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金清线罗屯段年久失修,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600多万元进行了重修;去年的大旱和大涝,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抗灾自救,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对全乡的排灌站进行维修,对主要的地下排水沟进行了疏浚,对桥、涵、闸进行了重修。

“面貌变不变,领导是关键”。在每一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都深入第一线,亲历亲为,以身作则;在急难险要的关键工作中,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以务实苦干的作风,带动和影响干部群众,全力全速推进工作,抓好落实。

全力上项目

“很多地方都是我们打电话找领导要求帮助解决困难,现在可不同了,乡党委政府主动给我打电话,还经常来企业调研,现场解决困难……”该乡苏源纺织公司经理吴云深有感触地说。

该乡以改善环境为重点,营造服务的高地、政策的洼地,— 8 —

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从项目立项、环评到一切证照和相关手续都由机关干部帮助办理,形成了企业围墙以外的事情都有政府代办、全程跟踪,一条龙为落户企业服务的机制。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视客商为亲人,利用节庆日多次对投资者进行回访,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项目进度,举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不断丰富 “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新内涵,千万百计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放心、舒心、安心”的投资环境,使项目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该乡还以“零距离、零关系、零障碍”为目标,引导干部树立“在政府上班是服务企业的干部,到企业帮扶就是企业的亲人”的思想,设身处地为企业解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扶持企业发展的意见、办法,对重点企业实施保护,打造创业的“乐土”,营造企业的“温室”;规划建设了占地36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地上附着物已经清理完毕,园区道路路基建设正在施工。近两年,该乡仅基础设施投入就达100余万元;《罗屯乡招商引资奖惩办法》的出台,全乡56名干部缴纳抵押金74000元;坚持以商招商,由科级干部牵头组成的6个招商工作组,重点围绕培植棉花加工、纺织企业,力促形成集聚型规模优势,确保今年全乡达到8万纱锭,力争达到10万纱锭、织布机200台;全年新上项目14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个,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

风清气正好扬帆。该乡以 “提升行政效能、提升决策执行

上一篇:2022年励志名言个性签名下一篇:兼职代理报关 (求职兼职报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