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024-10-02

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共17篇)(共17篇)

1.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一

小班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论文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幼儿一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运用语言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一般来讲思维能力混乱的幼儿,语言表达也缺少条理性;思维能力强的幼儿,语言表达也顺畅自然。发展语言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小班时期正是幼儿口语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加强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正如《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对幼儿口语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幼儿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之一。那如何让幼儿乐意说普通话并且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晨”,早晨必然是孩子一天中最兴奋、最有决定意义的时刻,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时老师则成了孩子们最崇拜、最信任、最想依靠的人,所以许多时候孩子就喜欢把发生在家里或和父母去哪里玩,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等等说给老师听。我想这时细心的老师不应忽视孩子的这一小举动,而是必须及时抓住并利用起这个机会,而这时教师的微笑便也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提炼炉。教师可以用微笑的话语和每一个孩子问好、聊天,如:“昕昕,今天是谁送你来的?”“可可,你的书包好漂亮,谁给你买的呀?”等等,给孩子以信任感,同时也为孩子创造一个乐于说的氛围。渐渐地孩子就开始从被动地说转化为主动地说,从而提升了孩子的表达欲望,使其感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在不觉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发幼儿语言讲述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幼儿观察图片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必须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以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才能大大激发了他们看图讲述的兴趣。为了引发幼儿的讲述兴趣,我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些精美小图片,有时间、地点、人物,让幼儿组合后说一句话。还引导幼儿开展一些制作图书的活动,如让幼儿当小画家,将自己编的作品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制订成图书;或提供一些废旧图片,让幼儿将图片剪下来重新组成一本新故事等,为了丰富幼儿阅读的有趣性,我还引导幼儿运用头饰等将故事的内容表演出来……

三、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1、角色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我经常带孩子们参与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刚开学时,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老师和小朋友,在游戏与老师打招呼:学习说“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模仿扮演喜欢的角色,如医生、菜场的营业员等。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角色与角色之间要发生联系,这时,老师要鼓励孩子去和其他幼儿沟通,互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也要试着作出简单的回答。有时在活动中,孩子们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如争夺玩具等,这时,老师可鼓励孩子动脑筋,想办法,或者提醒他们说一句好听的话:“请你……”,也可鼓励孩子去求助老师:“*老师,我要……”。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说话的欲望就比较强烈,此时说出来的话语也与当前的场合比较吻合,在自然而然中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主题活动:

经常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还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如在学期结束前,请孩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新年的到来,大家都长大一岁了,要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在活动最后大家一起交换新年礼物时,则要求每个孩子都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大家的相互的感染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幼儿都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如“祝你新年快乐”、“请收下我的礼物”等。在这种主题非常明了的氛围中,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高,效果也比较好。

3、区域活动:

每天的区域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内容,他们一边积极思维、动手操作材料,一边讲述,在动手、动脑中使语言讲述显得自然、表达更为完整。例如:我在设计仿编故事《圆圆的是什么呀》时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幼儿感知圆圆的东西→结合形象直观的教具,听老师仿编故事→幼儿看圆圆的东西,根据句式自己仿编→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将仿编的故事录在磁带中互相倾听、欣赏。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幼儿在看看、玩玩、说说中,模仿运用句式,创造性地表达表现。不仅使幼儿的情感、兴趣得到了满足,又激发幼儿的表述愿望,获得成功的体验,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看作一种教育的资源,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有使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

根据主题设计不同的墙饰。如为了使孩子认识常见的水果和颜色,可把墙面布置成一大片果园,里面有苹果树、桔子树和葡萄树,树上挂满一个个色彩鲜艳的水果,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果园旁边是孩子们用棉签画的一串红和小手撕成的菊花,果园旁边设计一列装满水果的火车等。在日常的谈话中,引导孩子们说一说墙面上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孩子们根据墙面上直观的设计能容易地说出: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地从树上落下来了,苹果、桔子、枣子、梨、葡萄等水果丰收了,一串红红红的、菊花有白的,有黄的,有紫色的……还像妈妈的卷发,秋天好美啊!孩子学着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增进对水果和色彩的认知,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使用语言。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水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中积累,逐步养成;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用积极的态度感染每一个幼儿,让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位历史巨人曾说过:“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可以在上面绘画出无比美丽的画卷。”

2.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二

为了使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更有针对性, 根据婴幼儿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本班幼儿的口语发展特点, 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学会倾听,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对语言发展十分有益。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也是文明行为的一种表现。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精力。因为这个时候的幼儿才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方面反复性比较强。为此,我在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总是设计形象有趣的情节吸引幼儿,培养他们倾听的良好习惯。在组织亲子故事《快乐的熊先生》时,我针对故事里面的角色设计好情景,先是出示熊先生的手偶激发幼儿兴趣,紧接着以不同身份、不同语调、不同表情和动作进行演绎。这时,我发现幼儿深深地被老师的生动有趣的表演吸引, 幼儿产生一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愿望,活动既实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条件,使幼儿爱说话

只有让幼儿多听、多看、多说,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词汇,获得语言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 。

我们应给幼儿创造“说话”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我利用一切与幼儿接触的机会,与幼儿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如有的孩子对老师说:“老师,春天到了,花开了,外面真美。”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我们的心里非常高兴。

2.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

首先我们让幼儿深深体会到老师就是他们的大朋友,是他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起先一些幼儿有话不敢或不愿告诉老师,但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如晨间接待是亲切的问候,摸摸小朋友的头等,和他们一起游戏扮演角色等,慢慢的,幼儿就发现老师是很喜欢自己的,在老师引导下,心里有什么小秘密也愿意偷偷和老师分享了,如此幼儿组织语句和叙述一件事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我还经常利用参观、散步或气候变化,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边看边说,如下雨时观察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景象,倾听小雨、大雨的不同声响,还可以让幼儿说说:“你从雨声中想到了什么? ”日积月累,幼儿的口语表达、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现在大多幼儿可以说一句完整的、有条理的话了,如:去小树林玩耍时,然然说:“春天的小树林真美呀。”给植物浇水时,锦昊说:“黄豆宝宝、花生宝宝,快快吃饭吧,吃饱了你就有力气长高个啦! ”

三、通过语言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听”和“说”

我们根据《纲要》目标,要提高幼儿的语言教育实效性,就必须由教师教转变为幼儿主动地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任务。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在传授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鼓励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性。

1.多观察 ,多说 话 。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接形象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花草、人、天气、小动物都有一些变化。”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查找,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的内容,亲身体会,积极发言。在下雪天,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一团团飘落下来,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丽极了。然后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春天,我们带领幼儿种植,首先利用黄豆、花生种子,让幼儿观察,说一说它们的异同。接着让幼儿动手实践,亲自种植,从中得到深刻印象。通过种植,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 在幼儿直接感知中发展了语言。

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

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 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 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 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 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养成习惯,则不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班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 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 ”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耐心引导他们说完整的话,如:在角色游戏“开商店”中利用具体问题引导幼儿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 ”“我要买……”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四、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幼儿听和说练习

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情境。因此,应把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看做是语言教育的活教材。

1.结合一日生活中各个生活环节 ,丰富幼儿相应的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增加对幼儿语言表达的刺激 ,每天有计划地和一两名幼儿交谈,还利用来园和离园的时间和幼儿交谈,并教给他们用相应的词汇向大家相互问候,如“你早”、“再见”等。进餐时,让他们认识饭菜的名称;利用午睡时,让他们认识自己所穿的服饰;还结合幼儿的生活,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数量词。如:件、条、双、个、只等。

2.抓准时机 ,有意识进行随机教育 ,加 强个别指导 。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 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因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语言水平很不相同,有的善于与人交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不爱说话,说不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 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 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言交往任务,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消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3.家园沟通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

我们不忘及时和家长沟通, 让孩子在家中也有一个语言发展的好的环境,如要求家长给孩子讲一些简短的故事等,过几天让孩子来园给大家表演讲故事, 对于敢于大胆讲故事的我们还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样下次孩子就有了更大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会结合相应的教学主题让家长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带孩子去做客多与人用语言交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快发展。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三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是家长、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家、园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造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非常重要。

3.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三

关键词:兴趣;生活经验;体验;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发展幼儿语言的任务,其核心是发展幼儿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培养幼儿正确的语音,是教会他们掌握语言的物质外壳;丰富他们的词汇,只是他们掌握语言的建筑材料;只有教会幼儿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排列词,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语音、词汇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思想,真正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所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阶段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

那么,怎样提高发展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在此,根据积累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口语交往

虽然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下,每个幼儿都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但实际进行语言交往的机会的多少,差别却很大。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交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给孩子敢说的语言氛围

从晨检活动开始,教师会和蔼地询问:“你和爸爸妈妈今天谁先起床的?”“起床后你做什么了?”“早晨吃得什么饭?”“今天高兴吗?”等问题。进入教室后,教师会询问:“你准备去哪玩?”“玩什么?”“和谁玩?”等问题。

2.给幼儿愉快的谈话经验

要想让幼儿爱说话,就要让幼儿体验说话的乐趣。让孩子拥有这种经验非常重要,孩子天生爱说话,因为说话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由于这种基本欲求得以实现,所以幼儿能够通过学习说话享受愉快的经验。

3.做一位好听众

为了让孩子了解说话的快乐,成人应该当幼儿的好听众,每当幼儿说话时就要鼓励幼儿。倾听幼儿讲话时,要不断地点头说“喔,原来是这样”以此作为回应,当幼儿的最佳听众。如:早晨孩子来幼儿园兴奋地对老师说:“老师,昨晚我梦到你了?”“喔,是嘛!梦里还有谁?”“还有很多小朋友。”“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一起做大轮船。”“是嘛,区角活动时老师和你一起做轮船好吗?”“好!”孩子又很兴奋地将师幼之间的这些对话告诉了别的孩子。

4.家园协调一致

要与家长达成语言培养的共识,请家长积极配合,与教师步调一致地进行语言培养。

5.提供多种语言交往的情景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为诱饵提供各种语言交往的情景。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交往;幼儿与幼儿的语言交往;幼儿个体与幼儿群体的语言交往等。这样孩子可以充分地掌握语言信息材料,可以充分地练习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符号。

6.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良好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为此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说话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幼儿,更要想办法激发他们说话。我们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了解这些孩子的喜好,并请家长将孩子在家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找一些善谈的孩子与他们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体验说话的乐趣。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说话做好铺垫

幼儿口语表达不好,有时是因为语言发展迟缓,有时却是因为生活的贫乏,无话可说。丰富的幼儿生活,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不仅要使幼儿的幼儿园、家庭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还要经常带幼儿出去走走,多看一些,多听一些,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如:多带幼儿去公园、动物园,边玩边说,认识大树、小花、小草、各种动物、公共设施等。新奇的事物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讲述这些新鲜的见闻,自然就能促使他们多讲话,而且讲述他们这些新鲜的见闻,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谈话的乐趣。

在此成人要注意,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他们乐于反复讲述。因为成人良好的态度是鼓励幼儿说下去且说得好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对于幼儿在讲述中出现的错误,成人要积极地纠正,切忌不能取笑。

三、组织口语训练的活动

1.看图说话

小班的幼儿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观察的范围比较窄,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出于了解事物“是什么”的阶段,所以开始为由而选择图片最好以单幅的、色彩鲜艳、内容简单的为好,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如:经过半年的训练,幼儿可以一次观察讲述四幅图,能简单说出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什么样的话?等等。

2.讲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

小班的孩子喜欢角色鲜明的故事,尤其喜欢模仿故事里的角色语言。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选择了《拔萝卜》《小马过河》《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妈妈》《萝卜回来了》等故事,并利用离园时间进行故事表演,幼儿非常感兴趣,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都能自己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了。

3.说儿歌

小班幼儿说的儿歌应该是短小、顺口,内容应该是浅显易懂,形象要鲜明、生动。如:《小熊过桥》“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4.绘本的特殊作用

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的口语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良好的阅读,在准备学习读、写方面也能起到不少特殊的作用。怎样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呢?绘本占有特殊的作用:第一,绘本蕴含了大量的细节让孩子去观察、发现,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以及预测故事的能力。第二,绘本比较能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很多优秀的绘本都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在读和自己相关的故事时才能够引起情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第三,绘本的画面比较优美,不同画风也能够给孩子提供多种的美感体验。第四,对于幼儿,尤其是小班的幼儿来说,进行阅读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绘本当中幽默、诙谐的故事,可爱的人物形象,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都能够让孩子体会寻找与发现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阅读是孩子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石,很多其他学习能力都是凌驾于阅读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才能够愿意去学习任何知识,愿意去认识世界。

绘本教学的灵活应用于教学,使孩子的口语表达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很乐意与老师、同伴交们交流。幼儿园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能引导他们进行绘本阅读讲述活动,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想象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把绘本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进步提高。同样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绘本的阅读是要通过亲子共读来完成的,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与情感,完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

四、培养幼儿的其他几种能力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培养幼儿对话的能力

3.培养幼儿讲述的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讲话习惯

“一言可以兴邦”,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日常琐事,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孩子的口与能力的发展是成就其一生事业的重要才能。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障碍,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障碍。我相信,日积月累,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

4.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四

《纲要》指出,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且喜欢与同伴交流,知道在与别人对话时要轮流发言,还能用短句进行讲述事件的经过,并能使别人听懂。对于我们大人来说说话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我发现对于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来说,却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的时候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要我象猜迷语去猜测很久,小班的孩子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常常是只会哭,不肯告诉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就算是几个比较会说的也最多说几个单字,想要他们把事情说清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了让小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这一个非常重要又关键的时期真正学会说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好的学习本领,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记得在刚刚开学一个星期的时候,我班有一个叫姚瑶的小朋友因为环境的变化,对我们老师和阿姨都感到陌生的情况下,姚瑶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一个人含着泪水坐在小椅子上不出去玩,当我们走过去和她说话时叫她和小朋友坐在一起的时候,她只是用含着眼泪的眼睛看着你,对你对她说的内容连点头摇头的反应都没有,更不要说坐到小凳子上听我讲故事了。

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别的幼儿都在教室外面活动,他们开心的在外面玩着圈和皮球,我隔着玻璃看见姚瑶在教室里面盯着梦子手里的皮球,满眼都是羡慕,我马上拿了一个新的小皮球走进教室对姚瑶说:“姚瑶,我们来玩皮球。”姚瑶一脸紧张地看着我,我笑着没有说话,只是把皮球滚到了姚瑶的脚边,姚瑶看着皮球动也不动,我又笑着说:“姚瑶,请你把球滚给我好吗?”姚瑶看了看我,眼神有点犹豫,我笑着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张开了自己的双手,姚瑶终于蹲下来把前面的球一推,球滚到了我前面。我马上笑着说:“谢谢姚瑶哦!”这时,我看到从来没有笑过的姚瑶竟然对着我笑了笑,我马上说:“姚瑶,我还要玩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外面玩吗?这里太小了!”姚瑶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我走过去,轻轻地拉起她的手说:“来,我们和小朋友一样到外面去玩。”姚瑶竟然没有反抗,任我拉着她的手到了教室外面。那天,我在和她玩球的时候不断地和她说话,虽然他没有回答我,可是她在玩球的活动时一直在开心地笑,,玩球的结束后当我让他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时,她竟然也没有反对,乖乖地坐在了小凳子上。在以后的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总是有意地和她多玩玩,还特意的去摸摸她的小手,亲亲她、抱抱她,常常用亲切的语言和她交流,经过一段的时间,姚瑶终于会在我和她说话时回答我的问题了,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还能够在全班的小朋友面前念新教的儿歌。姚瑶在宽松的自由活动中变得愿意与人交谈了。

二、注重在讲故事的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让小班的孩子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就必须让孩子积累一定的词汇,孩子词汇的积累不是靠一个活动或几个活动就可以完成了,而是需要在各类语言活动中不断丰富积累的。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很少,所以他们的词汇也很贫乏。因此,我注重在各类语言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参加了大班组的讲故事比赛活动后,我们班的孩子就特别喜欢听故事和自己学讲故事。散步前的一段时间就成了我班的讲故事时间,每当孩子们自己上来讲故事时,我就让他们先要向大家问好,再要介绍自己是哪个班的小朋友,今年几岁了,故事的题目是什么。而每次我自己讲故事给他们听的时候都会说:“今天,我讲的故事是……。”等我讲完了故事,我会要求孩子们说一说今天我讲的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上去讲故事都不会自我介绍,只会说一个题目,这时,我会一句句地教孩子们说完整话,让孩子知道话要说完整。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模仿,他们现在上去讲故事都会这样介绍:大家好,我是小(1)班的XXX,今年X岁了,我给大家讲的故事叫X。有的小朋友还会加上一句:希望大家喜欢我。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这一语言活动,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各种有趣的事情,还增加了词汇量,说话清楚了,完整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三、注重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的孩子模仿能力强,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因此,我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开设了两个娃娃家和好几个活动区域。

在一开始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在娃娃家只知道要扮演娃娃家的妈妈或者是娃娃家的爸爸,而且在游戏时也不会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就是在娃娃家走来走去,要么就是“妈妈”给“爸爸”吃东西这样的肢体语言。于是我在幼儿玩过游戏后请幼儿回去观察爸爸妈妈在家要做些什么事情,在吃东西前会怎么说。在玩游戏时我又以客人的身份去做客,和他们在游戏时交谈,引导他们在游戏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做的事情。还生成了“小主人、小客人”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开展“鸭哥哥请客”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游戏时知道怎么去做好娃娃家的主人和客人,怎样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游戏的乐趣,更重要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5.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五

幼儿期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的口语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我尝试着做了如下探索:

一、教师与幼儿应该平等对话,让幼儿敢说。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叙述的话语多,幼儿是忠实的听众,或者附和一声“是”或“不是”。即使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也往往会出现教师不断地提出“对不对?”“好不好?”等问话,幼儿连声不断地附和回答“对!”“好!”等,这是幼儿不假思索地“齐声合唱”。在这里,教师成了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告知者”,而幼儿成了教师的“应声虫”和“依赖者”。久而久之,幼儿就成为只会判断对错的“机器人”,该自己想的也不去想了,该自己表达的也不敢表达了,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也都会受到限制和损害。

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是互为平等的“对话”伙伴。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与教师对话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和孩子交流时,假如你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你;在幼儿游戏时,如果你洋溢着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会拥着你七嘴八舌地说说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只要你耐心地指导、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你就像自己的妈妈,他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儿来。在学习活动中,你试着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敞亮”出来。假如你把遇到的困难或要解决的问题抛给幼儿,他们一个个会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孩子的天真无邪在你的不经意中就会流露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以发展,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提升。

二、鼓励幼儿个体间的平等对话,让每个幼儿都喜欢说。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占主要内容,鼓励幼儿个体间的平等对话,形成生生互动,这是一种良好的人际资源,让每一个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都喜欢说。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这样的镜头屡见不鲜: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的确是规范有序,训练有素,在这“驯化式”教育中,幼儿像温顺的羊羔任你控制、塑造,没有了个性化的交流和个人情感的体验;在分组游戏中,往往是教师硬性的指定某某幼儿(这样的幼儿在老师的眼里是聪明的,大胆的,能干的)来担任主角,或唱、或跳、或说,长此以往,形成了个别幼儿的优势地位和“霸王行为”,致使大部分的幼儿处于被动、劣势,失去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如何指导幼儿语言发展所提出的内容要求之一。幼儿在幼儿园主要以活动为主,如游戏活动、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应当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的方式。不同的组织形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不同的条件。在集体活动中,儿童有时与教师沟通,有时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儿童之间的交谈往往比较充分,他们会凭着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与讨论,既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乐趣。在个别

活动中,儿童和教师或同伴单独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这对于那些不善于在集体场合与人交谈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种适合他们语言表达的机会。“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地自选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促使幼儿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和鼓励下完成,这样,他们在自然的接触中产生大量的对话和合作,每个幼儿都会变的富有生机和健谈。

各种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和语言交流形式,不但为儿童口语表达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儿童体验到不同交往情景里有不同的交往行为。如:面向集体讲话时,声音要响亮,在个别交谈时,声音要轻些,在小组活动中既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又要倾听同伴的话。

三、让周围熟悉的环境与幼儿产生对话,培养幼儿有机会说。

创设适合培养幼儿创造性语言的物质环境,让环境与幼儿产生“对话”,成为幼儿学习、表达、探索的剌激物和桥梁,为幼儿创造说的空间。儿童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玩、爱画、爱制作,让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墙饰活动中来,激励幼儿去想、去说、去做,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园的活动区角是每个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最好去处,在这里,他们乐此不疲,教师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如自然角饲养的小白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幼儿在观察、照料的过程中,可以描述它的外形、行动,交流喂养的好办法,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发展了语言。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摸、去看、去闻、去听,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这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每个孩子会像小鸟唧唧查查地,和小草说,和蓝天说,和自己的同伴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眼里发现的每一个新奇的东西。如今的孩子对动画片百看不厌,教师充分利用融动画、声音、文字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给孩子展示富有童真、童趣的情景,让每个幼儿在入情入境的环境里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表达语言。

四、指导家长与幼儿平等对话,让幼儿想说。

在现代家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口语表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每个独生子女,是几代人掌心里的宝贝,拦拢在家,惟恐出门摔着、碰着,缺少了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与沟通;来自社会竞争的压力和对孩子的过分关注,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早早让孩子接受“学业”的教育和“各种兴趣小组”的培养,在孩子面前,时常表现出焦虑、烦躁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消极影响下的孩子变的胆小、内向、害怕与人交往、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还有许多家长习惯把一个“好孩子”的标准定位于孩子的“听话”,越是听话的孩子,越是好孩子。家长把孩子当作听话的工具,很少给他们表达自己观点与意见的机会。

6.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六

一、说话氛围,激发说话欲望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新鲜事物,小学生都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师在起步阶段注意引导,努力创造说话氛围,消除学生怕说错,怕说不好的顾虑,保护好他们的说话欲望,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我们就迈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给他们上第一课时,我不忙着上新课,也不向他们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向学生出示了许多生活中的英语:chocolate(巧克力)、CD(光碟)、jeep(吉普车)、WC(厕所)、sofa(沙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体验成功感,没想到自己没学过英语,居然还会说不少的英语单词了。让他们感觉学英语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从而增强了他们说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针对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语,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

朋友见面说什么?Hello,Hello是您好。

朋友告别说什么?再见再见是ByeBye。

感谢别人说什么?Thank you Thank you 是谢谢。

对不起请说I’m sorry.Sorry sorry 是对不起。

熟人见面How are you?回答请说Fine,thank you.

第一次见面How do you do ?回答还是How do you do ?

礼貌用语要切就记,小朋友争做好儿童。

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用英语向我,同小朋友,同自己爸爸妈妈打招呼的要求,并对实行这个要求的学生给予取一个英文名的奖励。学生兴致极高,很快,校园中“Hello,Miss Lin .” “Thank you,Andy.”的招呼声此起彼伏,用英语说话的氛围基本形成。不出一个月,学生就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这大大增加了他们说英语的机会。

另外,平时和学生相处,我注意尽量用英语,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这样,不仅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许多书本上没有过的日常用语也早已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日常用语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渐渐发现小朋友之间那些粗话、脏话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礼貌的用语。

二、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口语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回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自然大方地讲英语,逐渐提高语言组织的能力。例如,在教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want?―I want ---时,我设计了Who is lucky ?的游戏。拿出已准备好的一个颜色转盘,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选取一种颜色,转动转盘,看指针会停在哪个颜色上,最后给猜队的那个组予以一颗五角星的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双方的通用语言只能是英语,对于犯规的要予以一定的处罚。这样,学生们积极投入,思维敏捷,极大程度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真正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

在上PEP Unit 3 My friend 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guessing game : I have a friend ,he is a quiet boy.He is thin but strong ,he has big eyes but small mouth .He likes English.Who is he?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纷纷举手猜他是谁。此外,学生们还踊跃举手,要求自己描述让其他小朋友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猜老师,有的猜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还有的甚至猜起了动物,水果等。

三、利用CAI,活化口语能力

英语专家C.E.Eckerley在论述英语教学时说:The teaching of English differs from the teaching of many of the other subjects in the school curriclum,we learn it in practising it.语言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要想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运用各种CAI创设情境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运用CAI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效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特点,创设出扣人心弦的图文并茂、生色俱全、生动形象的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动脑等多种器官并用的学习活动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更自觉、更有趣得进行英语的语言交流。

四、指导会话表演,提高口语能力

&nbs

[1] [2] 下一页

p; 教材中的语言既规范又口语化,表演会话对于语言知识的积累有其独到之处,既可再现会话情况,又可强化语言的记忆储存。我在教学中狠抓朗读与表演,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自由会话。表演时,辅以适当的道具,相应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恰当的语调,既能防止因疲劳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又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如〈〈剑桥少儿英语〉〉第一级上册UNIT 13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____Hi,Mum!

____Hi,Tom!Hi,Perer!

____What’s for breakfast?

____Come and have a look.Do you like them?

____Great!I like sanwiches.

____And I like hot dogs.

____Thanks ,Mum.

____You are welcome.

指导这段极其生活化的对话时,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分角色让扮演Mum、Peter和Tom的三位学生上台表演,看看谁是最佳演员。小孩子门为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个个声情并茂,表演得像模像样。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台上是演员,台下是观众、评委。学生们表演着各自的角色,各尽其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与愉快地掌握了这段对话,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口语能力。

五、现场看图说话,注重表达能力

看图,或者看物说话,我采取让学生自己说,教师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当教师用完整、连贯的句子示范后,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外。如:一次我拿了一只可爱的小狗玩具,让学生看狗说话,学生们你一句,他两句,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概括、总结,把精彩的句子综合起来。于是,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口头作文,题目各种各样,如:“Thw nice dog”, “My friend”, “Do you like him?” 很是精彩。

六、给予表扬鼓励,洋溢情感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正确的教育与惩罚无缘。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与潜能。在英语课上,我一贯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于发自内心的赞赏。“Good!”, “Great!”, “You are so clever!”, “Good job!”或点点他们的小鼻子,给予肯定的微笑。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了老师的爱意,我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步的期待,逐步消除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都渴望再次表现自己,总回将小手自信地举起来。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我逐渐体会到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给英语课堂带来的活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的提高。另外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练习。

7.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探索 篇七

一、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

作为老师,不仅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还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及时引导幼儿,才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在语言游戏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 游戏是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教师可通过语言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发展口语能力。

1.创设语言游戏,矫正幼儿口语发音

苍南地区受闽南方言的影响,幼儿普通话水平较低。 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语音游戏,注重培养幼儿听音、辨音和准确发音的能力。 例如,方言中,蝴蝶的蝴会读成fu,飞读成hui。 我设计了“ 小采购员”游戏,在我开的商店里,有和蝴发音相近的玩具:蝴蝶、葫芦、各种花、大灰狼等。 我先用正确的语音介绍商品,让幼儿看清发音口型,再让幼儿充当小采购员来购买必须说清“ 我买一只蝴( hu) 蝶”,语音准确才卖给他。

2.创设语言游戏,丰富幼儿语言词汇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要从丰富词汇入手,于是我设计了能帮助幼儿积累词汇的游戏。 例如,游戏“ 太阳和小花”中,小姑娘来到美丽的花园后,说了一句话。 我神秘地说“: 谁能猜出小姑娘说的是什么? ”这时,幼儿积极动脑,回答多种多样“: 有好多花。 “” 好多美丽的花。 “” 这花真漂亮! ”班上有一位女生,说得很好,她说“: 花儿五彩缤纷的,可真美! ”幼儿间的踊跃交流,丰富了彼此的词汇。

3.精心设计教学,鼓励幼儿个性表达

我尝试用图中求“ 异”的讲述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看图讲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用图多变,力求图中求“ 异”。 以 《 小老鼠的派派笔》 为例,进行“ 你说我猜”游戏,让幼儿选择一幅图片,讲述图片的内容,让其他幼儿猜一猜他描述的是哪一幅这既增强了幼儿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其他幼儿的参与性。 接着让幼儿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排列图片,再装订成一本书,讲一讲这个完整的故事。( 2) 续编故事,提供想象空间。 以《 老猴的鬼把戏》 为例,先让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然后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为什么不玩指针游戏了? 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怎么办? 老猴为什么不让大家玩指针游戏了? 通过引导,使幼儿充分想象,编出故事的发展经过及结果。 在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 还使幼儿的自信心、想象力、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也为幼儿的自由构思创设了良好情境。

4.运用角色游戏,培养语言交往能力

让幼儿通过“ 爱心医院”“ 生活小馆”等模仿活动,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在“ 爱心医院”中,老师有意引导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怎样与病人对话,对老人和小孩应该分别说什么话。 看谁说得最好听、最恰当,从而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三、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准备了多种材料供幼儿操作演示, 并开辟了语言角,让幼儿的口语能力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发展。 例如,提供一些场景的背景图,请小朋友任选几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指偶,一边游戏一边讲故事。 老师引导幼儿“: 你选的是什么小动物? 这几个小动物从什么地方来,要到哪里去? 他们会遇到谁? 发生什么事? 后来怎样?”……幼儿可以结伴,也可自己在摆弄、操作中练习编讲故事。

四、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实践的摇篮, 我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语言活动加以因势利导,使其规范化,目的化,并有规律地持续进行,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语言专题活动。 ( 1)“ 我是大嘴”:在每周末或节假日相对固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沟通和交流,评一评、说一说。 例如,针对话题“ 男孩和女孩”,幼儿可以通过交流,了解男孩、女孩的爱好的异同之处,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对话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 ( 2)“ 小小播报员”: 幼儿模仿电视中 “ 新闻报道”的方式向幼儿播报自己看到 、听到的有关内容 。

五、结束语

经过以上探索实践, 孩子的语言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日常活动中,随处可见幼儿开心地谈着、笑着,有着讲不完的话题。 二是提升了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幼儿的讲述始终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 前后比较连贯,词汇运用恰当。 同时,幼儿语言的逻辑性加强了,说话更有条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营造口语表达氛围,丰富幼儿口语库,设置宽松交流的语境,使孩子们想说、敢说、乐说、会说。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如何把握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以语言活动、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探索适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实际发展的语言活动、形式和方法,通过在活动中训练、在训练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可以切实、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8.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八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与成型最关键的时期,而口语能力的培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人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三至六岁期间统称为幼儿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人类在幼儿时期身心、思维的发展和成长更为迅速和显著。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交流都必须通过口语表达来完成,老师的教学过程也必须通过口语表达来实现。幼儿期是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广大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多说话,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教师也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氛围;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促进幼儿语言健康地发展。实践证明,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创建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口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幼儿时期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幼儿时期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成型的最佳时期和最重要时期,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口语表达能力的能力又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宽松的交流氛围,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使幼儿充分实现"敢说,爱说,能说",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幼儿时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优势

首先,在幼儿阶段,幼儿在语言能力的学习过程中心态是轻松的,童言无忌,因此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在学习时心态不会紧张,把学习的过程看成一种娱乐的过程。其次,在幼儿时期,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幼儿对外部事物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环境和氛围比较自由和宽松,没有固定的学习任务,学习方式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学习获得乐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更有意愿去模仿和学习,同时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产生良好的影响。老师有可以寻找最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教学和训练,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为进入小学学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复杂的工作,在对过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幼儿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教师在日常教学是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想说、敢说、愿说。因此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所处周围现实的人、物及自然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通过感官的感知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学习。比如:幼儿刚入院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可能导致幼儿变得孤僻,容易脱离群体之外。此时,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把握幼儿的心理,多与他们亲近、沟通,让他们逐渐融入园内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有些幼儿的表现欲很强,想说、愿说,但是羞于表达,缺乏自信,不敢说,怕说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耐听的倾听他们的回答,鼓励他们多想一想,多说一说,让他们放下心里包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语言表达信息主要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获得,因此,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必须与认知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对感官的刺激获得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观察和倾听的意愿,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并且进行讲解和启发,进行实践教学,给幼儿创造条件,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带领幼儿春游时,让幼儿对自然环境环境进行观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启发,发现树木、花朵、温度的变化,总结春天的特点。此时,幼儿很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树立勇于表达自己的信心。

3.培养幼儿多说的积极性

语言能力的重中之重在于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为幼儿创造"说"的环境,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建立亲密的感情,激发幼儿表达自己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幼儿亲自参与进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氛围活泼起来。也要克服"说的好多说,说错了不让说"的做法,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给每一个幼儿"说"的机会,说的好给予及时的表扬,说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及时的帮助更正并给予鼓励,让幼儿多加练习,在"说"中学说。

4.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讲礼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礼貌包括行为礼貌和语言礼貌,而且缺一不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教育幼儿尊敬他人。不管是对待长辈还是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在交谈时都要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能够主动、热情、大方的打招呼、问好、道别;与长辈交谈时会使用敬语;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是要回说"请您帮忙";得到帮助以后要说"谢谢";在妨碍别人是要会说"对不起"。其次,教育幼儿在别人说话时要不插嘴、不妨碍,耐心听完他人的讲话,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讲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要语速适中,吐字清晰。最后,培养幼儿注意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遵守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

三、小结

9.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九

我在教学中发现,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低下,缺乏说话欲望和激情,说话缺乏条理、不流畅、表达不清等,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居住不集中,除学校外,学生缺乏利于交流的环境,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每天都在地里劳作,即使有空跟孩子说话,都是些安排干活的地方口语。尤其近年来大量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学生无人关心,孤独失落的小学生沉默寡言,缺少自信,不喜欢交流。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会抢着发言,到了三、四年级,就不敢或者不喜欢发言了,到了五、六年级,老师点到名字也懒得发言了。农村小学生缺乏口语交流的良好外界环境,农村小学校园缺乏激起学生发言天性的良好氛围,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激发口语表达兴趣,让学生产生说话的动机和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已经可以从别人的动作、姿态、声调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传达出生理上的需求,如饿了、渴了、想上厕所。希望这些基本要求会获得满足,渐渐地也会说出心理的需要,如不明白的事想问清楚、希望老师提问自己、需要同学帮助自己等,当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渐强时,也会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阅读课文时会说出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好恶,然后经由教师和同学的反应来肯定或修正自己的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进行说话,根据小学生争胜好强的特点,采用“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就给谁戴红花”的方法,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扮课文中的角色表演,鼓励站在台前当众表演,习惯成自然后便逐步提高要求,人人都讲,训练面由窄到宽,中下生讲得不够准确、流畅时,教师或学生可以马上更正、补充和鼓励,大家都能得到提高。让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提示的是非问题,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一个接一个热烈发言,很多学生都想用自己的意见说服对方。口语表达情景中,语意清晰,获得别人的称赞,因而增强自信,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个个争着讲话,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得到提高。

其次,创新口语表达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模仿说话,从低年级抓起,可以设计一组意思基本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子,教师先说,再让学生仿说。可以引导学生仿电视中的某个人说话,要求做到干净利落,富有表情,特别引导学生仿正面人物说话。

10.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篇十

一、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方式,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

二、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1、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故事书,我们要有选择的帮孩子挑选故事书。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大、文字少。故事简短、有趣易懂的儿歌和故事。小班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从而影响了倾听。

其次,可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

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幼儿对鼓励很敏感,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和表扬是我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家长可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2、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于的关键。

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如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以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我们会给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儿歌、故事、轻音乐的录音等;在幼儿散步或外出参观时,让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等)、倾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的叫声、蝉鸣、虎啸等)、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汽笛叫、喇叭响、自行车清脆的铃声等)……,幼儿听后,引导幼儿模仿、讲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例如上周,我们小二班开展了“会唱歌的车子”,活动中我选择了三辆有代表性的车子如消防车、警车和救护车。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学学车子唱歌的声音,了解这些车子对于我们生活的不同作用。

(2)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

(3)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倾听习惯养成的榜样

11.论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我是一名小镇上的幼儿教师,我深知农村的孩子条件差,家庭教育跟不上,接触外边的新鲜事物很少,让孩子从小就对学习产生兴趣,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我逐渐总结出了有效提高幼儿口语表达兴趣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让我在教学中提高孩子口语表达更加得心应手。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呢?应该选择一个与幼儿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突破口。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語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该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该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

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话题也就越多。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

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看图讲述

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

2.拼图讲述

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3.绘画讲述

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四、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儿歌、绕口令、小品、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又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五、让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语言得以发展

每当发现班级的幼儿在语言方面较为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让孩子想说,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然的交流、沟通里得到了发展。

1.让孩子想说

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地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到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2.让孩子敢说

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3.让孩子会说

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学。比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2)在游戏中学。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总之,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馥. 浅谈幼儿语言的培养能力[J]. 群文天地, 2012(11).

[2] 廖贵英. 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J]. 才智, 2010(30).

12.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切入点应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 引导孩子表达的愿望, 给他们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提倡多说多讲。

(一) 家庭是幼儿日常活动中最主要环境, 还有, 目前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因此, 在家庭生活中这几点是家长需要注意而且做到的:一是同孩子说话时要注意用适中的语速, 较为清楚的口齿, 声调需温和亲切。二是为了使孩子有规范化的语言, 需要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给孩子。

(二) 耐心倾听孩子地诉说是父母教育中的核心, 在孩子的只言片语中去理解把握孩子的思想, 以及理解孩子的意图,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对话环境要积极创造条件。

进入幼儿园后, 为了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 因此教师务必要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积极地创设一个良好环境。

(一)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年龄小的孩子, 理解能力低, 教师要孩子的话必须清楚和易于理解的准确, 连贯和规范, 未来孩子们掌握更多的词汇以及口语, 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 为儿童提供一个“舞台”, 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与幼儿应该平等对话, 让幼儿敢说。教师与幼儿是互为平等的“对话”伙伴。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与教师对话的关键,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 参与者, 指导者和帮助者。同孩子交流时, 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 如果你弯下腰或蹲下, 拉着孩子的手, 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 纯真的眼睛说话, 他就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全告诉你;

(三) 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进行随机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1.在晨间活动时注重个别谈话, 个别引导交流

教师要充分利用晨间接待的时间, 把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 抱抱他们, 抚摸他们, 亲亲他们, 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 跟他们个别说说、聊聊, 让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满足, 慢慢地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

2.在散步或远足时的进行语言教育

午间在幼儿园内散步或到园外远足时, 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活动。先启发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 再鼓励他们提问想知道或不了解的事物或现象。

(一) 音乐活动中进行语言训练。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需要有帮助理解音乐听觉能力很好的音乐感;同时它又是语言艺术。因为他的音乐情感, 情感体验需要用语言表达,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音乐。让孩子们理解音乐的意义, 也让孩子有一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 使他们可以讨论彼此, 相互启发的去欣赏音乐。

(二) 美术活动中进行语言训练。关注班级展示墙上的画, 一般只是把平时画的比较好的孩子的画挂在墙上, 为了给更多的小朋友把画挂在墙上的机会, 应当常常变换墙上的画作, 绘画美术课能够有效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三) 表演游戏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

1.自由选择角色, 画动物头饰

(三) 结合小孩子的思维方式,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动物联欢会”的情景就变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个角色, 画头饰上。在一个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氛围, 激励他们在绘画活动中的想法和感受去更多的交流, 将为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和表达可以提供依据和准备。

2.随音乐模仿表演, 说动物趣事

结合日常生活并融入音乐等有趣的游戏活动是可以大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的, 让幼儿跟着音乐模仿表演, 讲述幼儿自己所了解的动物趣事。在“联欢会”开幕式上, 让幼儿们带着有动物绘画的头饰, 跟随着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 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孩子们逐渐的进入到角色当中。当音乐停下, 孩子们的兴趣在于活动中, 让他们以动物的身份讲解动物的故事, 在这个阶段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大家面前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样一来, 不但他们自己的见解被运用语言表达了, 满足了自己的表演需要, 还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相关的知识。

(四) 生活艺术中渗透语言训练。每天, 幼儿之间, 幼儿与老师之间都有频繁的言语交往, 都需要用语言来实现相互交流, 从而达到信息交换和指导的目的。

在早期的阅读活动中幼儿有一些识字的技能, 会随着阅读活动的增加, 逐渐积累学习和生活经验。

做新闻剪报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活动, 在整个流程中, 以及一系列的活动中会给幼儿提供完整的锻炼机会, 让他们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 掌握学习与讲诉内容的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 不论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要把握这个阶段, 抓住一个“勤”字, 多说多练。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设计各类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着重培养幼儿交流的能力;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交流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 一旦没有把握住将对孩子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幼儿老师必须重视幼儿阶段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务必有义务地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提供尽量完善的教学工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成长氛围。只有这样做, 幼儿才能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晏.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章妍.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2 (21)

[3]梁聪.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DB/BC].http:www.0605.com/aificl/2010/7/07/15241/.3.ht

13.小班幼儿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篇十三

3-4岁幼儿是掌握语音、学说普通话的关键期。幼儿已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语言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儿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韵脚,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但也经常出现“唱”儿歌、拉长声音等不良现象,为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我们在小班儿歌教学中,进行了朗读能力的练习。

1、培养朗读兴趣

幼儿的情感容易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常因环境的改变而不适应,表现为胆小不敢说话。所以,首先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话。教师通过和幼儿交谈、做游戏、讲故事、欣赏儿歌等,使幼儿产生信任感。稳定了幼儿的情绪,也锻炼幼儿开口说话,当幼儿对教师有了感情后,就可以考虑进行朗读练习了。

其次,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简短、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开始,教师要耐心启发,具体指导。如儿歌《珍珍的家》,先启发幼儿对照自己的家,知道自己的家里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布娃娃等,然后把珍珍换成幼儿自己的名字,使幼儿有一定的亲切感,自然地将对家庭的爱意和依恋表达出来。

再次,教师恰当的鼓励是打开幼儿大胆朗读的金钥匙。及时、恰当地鼓励,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朗读,避免一开始就给幼儿挑毛病,否则会使幼儿对朗读失去兴趣。此外,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学起来就会兴趣高昂,学得快,记得牢。如学儿歌《太阳》前,我先让幼儿在户外感受太阳的温暖,又通过光盘让幼儿了解到太阳对动植物的作用,幼儿学起来自然效果明显。

2、了解人物性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已能够进行初步的朗读了。但由于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朗读技巧,朗读时语气平淡,语调平直。因此,要注重帮助幼儿了解儿歌中的人物性格,使幼儿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时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如《学习小黄鸭》,帮助幼儿了解小白鸭是娇小的,读“我最小,我要先吃”时,声音要奶声奶气;小黑鸭以大自居,读“我最大,我要多吃”时应粗声大气;小黄鸭懂得谦让,语气要轻柔,使幼儿能很好地揣摩和表现四只小鸭不同的性格。我们还通过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重音对朗读的影响,通过练习,幼儿朗读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3、帮助幼儿体验作品感情感

在朗读中,教师要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幼儿的情感能随主人公的遭遇迁移,设身处地的展开思维活动,能像主人公一样在紧张的时刻感到畏惧,在取得胜利时感到轻松和愉快。如朗读诗歌《小熊过桥》,读到“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时,注意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时的紧张心情。读“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时,声调要高,声音要强,读得要快一些,让幼儿体会小熊害怕不敢过桥的心情。读“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时,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幼儿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能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的感染力、表现力。

4、在朗读中学习语言

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会从中学到大量新的词汇。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勇敢、诚实、光荣等)以及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如盼望、焦急、兴奋、激动、满意等)。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材料,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5、组织好朗读评价

14.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篇十四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孩子没有掌握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年龄偏小,小班都在三岁左右,在自理时都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是教诲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到,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会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为了让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我们小一班进行了“幼儿自立能力培养”的训练,在一系列活动中,严格遵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三岁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了,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的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培养儿童生活自理的意义还不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自幼培养独立和不依赖成人的性格。小班的生活能力是独立用勺吃饭、用杯喝水、会漱口会洗手、会用水吞药片、会扣大扣子、会自己睡觉盖被、会大小便、会用卫生纸擦鼻涕„„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帮助下幼儿独立的做就可以渐渐学会,贵在放手让幼儿练习,开始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浪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幼儿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家长们的包办代替只能养成幼儿的笨手笨脚,还要利用儿童好模仿的特点,鼓励儿童模仿大人的生活。除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外也可以利用游戏加以辅助练习,如扣扣子练习就可以让幼儿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妈妈的衣服练习解扣、系扣,给娃娃穿衣服,用勺给娃娃喂饭等。在培养生活能力时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进餐时就要养成饭粒不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讲故事的好习惯,又如睡觉前要小便,脱了衣服放在固定地方,不蒙头睡觉、手里不拿东西睡觉等好习惯。

二、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高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三岁幼儿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吃饭、洗手、刷牙等。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造必要的合理条件: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在低矮的柜内„„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如教幼儿洗脸的顺序: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际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

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的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三、教育孩子懂得劳动要创造财富

让孩子知道家里的一切东西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如电视机是用钱买的,钱是爸爸妈妈天天辛苦用劳动得来的;小朋友的新衣服、玩具、图书等都是劳动得来的;农民伯伯通过劳动种出粮食、蔬菜„„为了加深印象,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劳动创造财富这个道理,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劳动,利用废旧材料做一件有趣的玩具„„使孩子懂得每样物品都是劳动创造的,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小班幼儿自立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立的正确方法,应简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学习洗手,如果让小班幼儿独立去完成洗手这一基本动作,往往会看到孩子不仅没把手洗干净,反而把衣服给洗湿了,有的幼儿借此玩水,甚至连裤子鞋子也弄湿,有时也把同伴的衣服鞋子打湿,所以我们在教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的时候,自己先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首先卷衣袖-开水龙头-淋湿手-擦肥皂-洗手心、手背、手指,用力搓一搓-开小水把肥皂泡冲干净-关水-擦手-挂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分批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并把洗手的过程自编了洗手儿歌“打开水龙头,卷起小袖口;浸湿小小手,擦上香香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十指交叉搓一搓,冲洗小小手;毛巾擦一擦,挂好小毛巾,亲亲小香手。”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情绪愉快的完成了洗手动作,避免的幼儿因玩水弄湿衣裤的现象。每天的反复练习,饭前便后洗手,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了。刷牙:将牙刷浸湿-挤上牙膏-用口杯接水-漱一下口-先刷门牙,后刷两边,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接水漱口-把牙刷冲干净,刷头朝上放入口杯中。还可配合刷牙儿歌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小朋友们讲卫生,早晚都来把牙刷,先刷门牙后两边,从上往下一二三,里里外外刷干净,接水漱口冲干净,刷头朝上放杯中,张开小嘴口气新。”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小朋友们轻松愉快的把牙刷完了,并按一定的顺序,每天早晚刷,习惯就成自然了。

五、通过教学活动,以语言指导行动,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在学扣扣子时,幼儿两手不协调,不是扣不进洞眼就是上下对不齐。为此,我园小班开展了一系列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扣扣子比赛、叠衣比赛。首先老师定出活动目标,掌握扣扣子、叠衣的正确方法,然后老师做好活动准备,编一个故事或儿歌,每人准备一件带扣子的衣服,最后老师有表情完整的讲述故事或儿歌,一边讲一遍示范,并且穿插提问题,比一比谁的衣服扣得整齐且动作又快„„

六、增设自理区巩固自理能力

准备一些幼儿游戏动手操作的材料,用布贴游戏练习扣扣子、瓶子盖拧开再盖上,自制小衣服练习折„„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不断练习巩固,所以中小班若开设自理区,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大有好处。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孩子在劳动中,任何一点成功和进步成人都要给于赞许和鼓励,这是保持孩子学习劲头的必要条件,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在鼓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正如古人所言:“数子十过,不如夸子一功”。经常的夸奖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比如幼儿自己扣上了扣子,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给于肯定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提高自信心,成功的时候愈多,自信心愈强,劳动就愈容易成功,成人应特别注意和充分应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多指点,多给其成功感,以增强自信心。

总之,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来研究探索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且要组织多种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为幼儿的生存搭建平台,同时在劳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5.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十五

一、语言词汇的积累是口语表达的基础

2~4岁是孩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词汇量增加较快,组织语言的速度变快,句子长度增加,因此家长也要和孩子多练习对话。其实,在1岁到2岁期间,孩子也在理解语言,吸收语言,并在内心对语言的形式进行着语言组织工作,家长也应让孩子多接触语言材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不管不问,以为语言会自然而然地学会,但也不要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强迫孩子,应为孩子提供学习语言的有利条件,帮助幼儿正确学会语言的积累和表达。

孩子进入5~6岁时已基本掌握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进行日常对话了,家长要进一步丰富扩充孩子的词汇,让孩子学说较长的句子和较难的句子,并帮助孩子组织语言描述事物和现象,扩大孩子文字覆盖面,可以让孩子说儿歌讲故事说顺口溜、绕口令、背诵唐诗宋词,描述一件事情整体结构来丰富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言语就会充实而生动。在孩子刚学说话时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进行词汇教育。放学回家路上,逛商场和公园,参观博物馆时可以教他学习形容各种人物、事物、动物,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能使孩子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思维的发展,有时会出现词汇贫乏、用词不当的现象,父母要加以纠正。教会孩子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的本领是培养孩子口才的关键。从表面上看,难度似乎大了,但只要内容是孩子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经父母巧妙的启发,孩子是能达到的。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才能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词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口语表达环境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去培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氛围和创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鼓励幼儿让幼儿自己说,愿意说,想说,敢说。

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支持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内向不愿开口的幼儿,更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还应该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如何指导幼儿语言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之一是:“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例如:早上幼儿入园的时候,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状态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简单对话。

由于幼儿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所以当幼儿到幼儿园的时候,周围环境以及人事的变化都会让他们感到格外陌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安全感以及分离焦虑,容易变得孤僻不愿说话,甚至会出现情绪的极度不稳定,时常哭闹。此时老师应该善于观察幼儿的每一举动,将他们的位置尽量安排到更靠近自己的地方,以便时刻给予他们亲近和关爱,更是方便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以此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在与这些幼儿说话的过程中,老师要始终保持和蔼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语气,潜移默化地减弱和消除幼儿内心的陌生感和胆怯,让他们逐渐在“受重视”的体验中感受到情绪上的满足并开始对老师萌生好感,一旦情况好转,老师要立即把握时机,更主动地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鼓励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事讲给老师听,并不时对他们讲话的内容给予肯定和表扬,技巧性引导幼儿进行同伴间的交流,直至敢于在班上大胆举手发言。总之,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首要方法。

三、让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

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游玩后的谈话,教师围绕游玩途中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游玩途中所发生的事和一些印象来说话。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有突出性,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根据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过春节”的谈话,就必须在春节来临,特征比较明显的时候,幼儿对春节进行了观察和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以从节气、气氛、人物表现以及人们的服饰和庆祝场面等交谈,将春节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节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利用幼儿讲述、复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胜于谈话的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包括:①“看图讲述”。这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②“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③“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除此之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复述是检查阅读理解,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在口头表达方式中,复述是很重要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转述事情,讲故事,说大概都要用复述,在此应该调动幼儿积极性和思维集中性认真听仔细记。比如讲故事给幼儿听前,可以提几个故事中的问题调动幼儿的兴趣,之后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突出重点关键词,让幼儿发散想象力地想象画面,这样更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复述,不管幼儿是否复述恰当,教师都应该以积极鼓励的态度让幼儿有信心有勇气地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6.浅谈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 词汇 说话能力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教师在这一时期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让他们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将会使其受益一生。要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丰富词汇,重视词语教学,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幼儿掌握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质量,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能够充实生动。大班孩子已经五六岁了,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成长,活动范围会逐渐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但是,由于中班和小班时期,幼儿掌握较多的词汇是实词,还没有学会多少虚词,加上理解的局限性,造成了幼儿连贯性口语表达能力不足,特别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容易理解和表达清楚。为此,必须在继续丰富幼儿诗词的同时,重视并加强虚词的教学。

在语言建筑材料——词汇中,诗词好比砖和瓦,虚词则是石灰和水泥合成的粘合剂。缺少了粘合剂,再好的砖瓦也难以砌成见识壮丽的高楼大厦。但由于虚词含义抽象,幼儿掌握运用很不容易,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经常、反复的练习。例如:有一名幼儿在游戏中故意打别的小朋友,我会在指出他的错误的同时对其进行“批评”,之后我问全体小朋友:“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他?”要求幼儿回答:“因为他打人了,这是很不好的,所以老师要批评他。”老师紧接着会说:“如果他以后改正了,就会是一个好孩子。”又如:××小朋友爱学习、爱劳动,本班幼儿都很喜欢她,我就会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不但爱学习,而且爱劳动”等句子。我还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有意识的强化幼儿对“因为”“所以”“如果”“就”“不但”“而且”等虚词的使用。为了丰富幼儿词汇和提高他们组词联句的兴趣,我采取了如下几种游戏活动,效果显著。

1.“滚雪球”游戏。这一游戏是以一个词为扩散点教学词组练习,帮助幼儿记住词语,提高用词能力。如以“水”字联词,先从水的来源进行联想:河水、泉水、井水、江水、海水、自来水等等;其次从水的用途联想:洗脸水、洗衣水、洗菜水、浇花水、开水等等;再从与水有关的物品联想:水瓶、水盆、水枪、水桶、水床、水车等等。

2.“接龙”游戏。这个游戏是让一位幼儿随便谁出一个词,然后请其他幼儿想出一个以这个词的词尾作为下一个词的词头的组词,尾首二字音同、形可不同进行组词接龙。如:花生——生活——活动——动物——物品等等。

3.“对词”游戏。“对词”也就是说同义词或者反义词,并由词扩句。例如:老师说“安静”,幼儿对“静悄悄”;在让幼儿说“静悄悄”的反义词“乱哄哄”等等。

4.“词汇开花”游戏。这个游戏使引导幼儿以字组词,并连词成句。如以“花”组成词“花朵”,再连成句子“爸爸喜欢种花”“花园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等句子。

二、在学习词汇的基础上培养说话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的用词能力,我听过观察、实践等方法让幼儿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去用词。如:为了理解“花丛”一词,我会带幼儿到花园观察花丛,使幼儿知道“丛”是聚集的意思,是由许多东西凑在一起。并引出“草丛”“树丛”等新词,进一步启发幼儿说出“小兔在树丛中捉迷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等句子。在日常教学中我训练幼儿说话的方式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1.卡片造句。为幼儿准备一些卡片,先将卡片的面朝下放好,游戏开始后,随便选三张卡片翻开,然后用这三张卡片上的东西造成一个句子。如:三张卡片分别画着树、小猫、球,这个句子就可以造成“一只小猫崽树下面拍皮球。”进而鼓励幼儿用所学过的形容词将句子修饰,如“一只顽皮的小猫在高高的大树下快乐地拍皮球!”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幼儿最细化的语言游戏。

2.视态训练。让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和同伴的表情动作(即哑语)进行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说完整,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

3.实物训练。幼儿自小有想看、想摸、想听、想学的要求,采用实物做教具就能满足这种心理要求,诱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如:在桌子上放桔子、苹果等水果,要求幼儿从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自己的想法教学说话练习,孩子们就会说出:“桌子上放着又红又大的苹果,我想它一定很好吃。”等等。

4.“小医生”游戏。这个游戏使教师根据幼儿平时口语表达中容易出现的毛病,向“小医生”提供病句,请他们“医治”。如:“他们两个来了”“今天丽丽来我家,她十分有礼貌,我妈妈十分喜欢她”等病句,在帮助幼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改正。

三、在创编故事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单板第二学期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运用自己感知过的和学过的知识进行故事续编和创编,这样不但能增加词语的应用机会、发展想象力,而且可以有效训练其听说能力。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创编故事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1.拼图讲述。在幼儿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让按照要求用这些图形组成画面,再根据画面变出故事,这样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就可以发展表达的连贯性和培养思维逻辑。

2.阅读欣赏在讲述。给幼儿每人一本图书,并准备一套幻灯片,让书中的故事随着音乐逐步展现给幼儿,然后再让幼儿观看图书,感受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在此基础上请幼儿创编故事的不同结尾教师给予指导。

17.多管齐下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篇十七

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第一核心。培养幼儿最初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基础,感受节奏是一种艺术享受,能帮助小班的孩子更好地理解简单的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对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及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是很有好处的。好的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身心健康。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节奏感的形成还有待培养。绝大部分幼儿无法正确地合拍感受乐曲的节奏。为了帮助初小班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活动,体会简单的乐曲节奏,教师要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初步感知,奠定幼儿一生对音乐的感受基础。

关键词:节奏感;打击乐器;感受能力

一、培养幼儿最初的节奏感是奠定幼儿音乐感受的基础

陈鹤琴提出: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泉源,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对其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能表示一首歌、一个舞蹈、一个律动的性质,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节奏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节奏活动是幼儿音乐创造能力培养的起点和突破点。因此,牢牢抓住节奏感的培养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从小班开始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尤为重要。而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自制力差、情绪性强,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

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孩子难以理解,但孩子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孩子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同时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帮助幼儿通过感受节奏的变化来感受音乐更是获得审美体验最好的途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集中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节奏是很重要的。

二、从寻找声音的活动中培养对声音的敏锐性并且让幼儿初步接触节奏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要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让幼儿感知大自然和生活的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小班的幼儿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就能很好地挖掘幼儿节奏感培养的一大途径。

节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就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使他们认识到音乐节奏从生活和大自然转化而来。小班幼儿年龄小,但同样存在对美的追求和对音乐的感受、对节奏的体会。生活中的节奏无处不在。如:午睡上下楼梯时也有不同的声响,上楼的“踏踏踏踏”,下楼的“答答答答”;下雨了,雨滴打在铁皮雨遮上有“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起风了大树“哗――哗――”的声音。这些音乐都是小班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具有直观的声音形象和视觉形象,因而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这些奇妙的声音蕴含着节奏。如:XO XO、XX XX、X―X―

把节奏教学渗透在一日生活中,抓住可教学的机会,看似抽象的节奏也能轻松地在幼儿的手中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常引导孩子玩找声音的游戏。本阶段的尝试是与家长配合同期进行的,首先从让幼儿听声音开始,体会各种声音的节奏,有快、急的,有缓、慢的等等,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好途径。

由于在本阶段有了家长的协助,幼儿对于寻找声音和兴趣和模拟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兴趣愈加浓厚,并反应在幼儿的活动中。孩子记录、比较发现不同的声音有着不同的节奏和感受:“我上楼下楼都是一样的XO XO呢!”“真棒,小雨打在幼儿园的铁皮雨遮上和家里的窗户上也都是一样的XX XX!”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发现。“可是我家的雨声是X-X-X-X-哦!”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生活中就能轻松地找到!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模仿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见,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寻找节奏是让幼儿感知、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的有效途径,可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幼儿了解的基础上组织音乐游戏是很容易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孩子听着声音试着把声音说一说、拍一拍,用小铃、小鼓摇一摇,孩子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较好的节奏感受。

三、将听觉和运动结合,培养小班幼儿的节奏感

动作在孩子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孩子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孩子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节奏的培养离不开动作,对幼儿来说除了口说、手拍及一些形象性的语言节奏外,还可以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感受不同的节奏。因此,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拍手、拍腿、叉腰、踏脚、摇动、敲打、走、跑、跳等动作都是幼儿喜欢的并较容易掌握的动作。

让孩子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孩子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而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自制力差、情绪性强,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需要老师的引导。因而,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幼儿喜欢的小动物,用模仿小动物运动的形式,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节奏。如:拍拍手就可以有“XXXX XXXX”和“XO XO”……小朋友玩变小象就能握紧双手用“X――X――”的节奏表示大象鼻子甩来甩去。于肢体动作中体会到了节奏。同时在打鼓游戏中幼儿还感受了强弱声音的变化。

可见,节奏能力提高了,孩子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也就加强了,更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和表现

通过节奏教学,不但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孩子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在听完乐曲后,让孩子边听边敲打,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是提升幼儿节奏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在活动中感受和体会,节奏乐活动是小班幼儿重要的音乐教育活动之一。针对这一点我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有节奏地尝试敲击和演奏。首先,为幼儿提供了小铃、领鼓,先让幼儿在敲打中感受各种乐器的声音。如:小铃清脆、大鼓浑厚、碰铃是长音、木鱼是短音。了解各种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然后引导幼儿感受乐器敲击的节奏美。接着我尝试选择节奏感有代表性、比较分明的乐曲来进行打击乐教学。慢慢地在有节奏的乐器敲击中小班幼儿感受了声音的变化,体验了粗浅的节奏变化规律性,从中体验了节奏活动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萌发了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节奏教学,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秋季学校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