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2024-12-23

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共16篇)

1.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一

快乐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在教学中,笔者常常运用快乐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快乐教学指的是给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情趣和愉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下面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使学生想学

英语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以静止的方式呈现,有些知识虽然配有彩色的图示,但是图示也是半抽象的静止状态。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难学难懂,而且容易感到乏味无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把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具体形象的情景中。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的关于介绍,打招呼,邀请,劝告,建议,问路,购物,打电话等话题。如果能够把这些抽象对话内容通过设计好的文字、声像材料、直观教具等,并根据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进入角色、投入感情进行交际训练,那么内容的具体化就会让学生感到思路清晰,易于理解,让学生倍感轻松,从而想去学习。

二、教学活动趣味化,使学生乐学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活泼好动,追求趣味性,喜欢模仿,表演和比赛。对于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他们更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由“听讲”变成“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能够把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的活动丰富多样。真实的语言环境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意愿。如在学习“Shopping”一课时,如果单从课文上的插图和教学挂图进行学习的,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而毫无参与的意欲。所以在上课前我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帽子,T恤等方便带回学校的衣物带回来。按照要求,很多学生都把自己干净的衣物带回来,当大家把各自的东西往桌上一放,大家就如同置身于大型的百货公司。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分组,衣物标名后分类,来一个商品“大销售”,学生热情高涨,都努力地用英语进行讨价还价。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栩栩如生的真实情景中进行,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获得乐趣。

中学生喜欢玩,喜欢参与活动,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对话表演、讲故事、玩游戏、猜谜语、唱英文歌等,都是学生感到好玩有趣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At The Clothes Shop 一文时,对话内容很长,语言却很美,如果叫学生背诵,学生会觉得很难。所以笔者把这个布置成作业,叫学生分角色自由组合去表演,并组织表演比赛。学生为了赢得比赛,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排练和准备道具。到了比赛的时候,台上台下,人人努力,个个争先,看者聚精会神,演者惟妙惟肖。学生们精彩的表演使得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乐在表演中,并且背下了课文,教学任务就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了。通过进行趣味性、竞争性、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自我需要,是一种乐趣。

三、教学方法灵活化,使学生爱学

教学方法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语法学习,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毫无方法,只能靠死记硬套了。在学习in the front of 和in front of这两个近义短语时,学生很容易混淆。笔者在教学时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一辆汽车,车里有一个司机,车头外面站着一个女孩,以车为参考目标,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司机和女孩的位置。当学生能正确用英语指出他们的位置时,笔者再以教室外面的树和我们所处在教室的位置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和归纳,从而能真正掌握这两个短语的区别和运用。对于时态的教学,比如在教现在完成时态的时候,笔者会以旧带新的方法展示例句。结合动作,笔者用学生学过的现在进行时态I am opening the door.来比较现在完成时态I have opened the door.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动词open的不同形式。再通过学生做动作,操练现在完成时态的句型,帮助学生强化感觉,形成概念,最后归纳时态结构加深印象,课后以练习巩固知识。教师恰当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让学生喜爱上英语课。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使学生快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来说,生词是一大拦路虎。生词天天记,天天忘;这里记了,转身就忘了。个人词汇量的扩大,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都依赖于长期的大量的实践积累。要想英语富有吸引力,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学英语讲究语言环境,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教具、实物、模型、幻灯、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形象的特征来优化英语课堂的教学。

如在人教版初三的课文里有一篇讲述贝多芬的“The Moonlight Sonata”一文时,笔者播放了“The Moonlight Sonata”,以曲入文。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着在贝多芬这首著名的钢琴曲伴奏下的课文朗读,一边在脑子里做出充分的联想:莱茵河,一轮明月,昏暗的烛光,弹钢琴的女孩,桌旁做鞋的哥哥„„这样的音乐渲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之与文中的兄妹俩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化难为易。优美的乐曲往往能解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有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享受着学习乐趣,达到了乐学和快学的目的。

英语课外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形式,它能起到延伸,扩展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但获取丰富的知识也在意志上得到了锻炼。比如教师可以举行英语歌唱比赛,英语手抄报或者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英文影视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扩大视野,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性情。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来制定课外活动。对于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笔者会选择难度低,比较大众化的活动,例如英语对话表演,英语书法比赛,英文小报制作,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玩英语游戏等活动,普及面较广,人人可参与,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任务加重了,笔者还是在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几分钟进行Daily Report,在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到两节课给学生进行英语表演,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演讲,英语智力竞赛,开展英语角,各类听说读写的兴趣小组等,要求学生的水平比较高,笔者会以小组形式在课外开展。实践证明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技能,扩大视野,让学生在玩中进步。

总之,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 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 黄少真.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法:愉快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12).

2.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的举例, 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即生动有趣, 趣味盎然。数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巧举生动有趣的例子, 往往能在瞬间把学生从离散的自由思维状态引导到恰当的教学氛围中, 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刺激思维, 丰富想象, 激发学习的热情。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前, 先举例“我愿意在一个月 (按一个月三十天计算) 内每天给你1万元钱, 但是在这个月内, 你必须第一天给我1分钱, 第二天给我2分钱, ……即后一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 有谁愿意?”此问题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凭直觉, 学生心里暗想:“我们都愿意, 老师, 你太傻了!”但当他们写出给我的钱为1+2+4…+229分时, 又嫌一项项计算太麻烦, 接着纷纷要求我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于是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顺利推导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从而计算出应给我的钱约为1074万元, 这远远大于老师给学生的钱30万元, 此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震惊, 课堂教学的气氛也随之达到高潮。再如, 在学习“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 可以创设如下情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能顶上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 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 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 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相比较, 谁大?”

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究、研讨, 激发了教学互动,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 贵在得法。”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学生必然感到无趣, 从而没有进一步思考的欲望, 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那结果将截然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力求方法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而不厌,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传统的数学教学, 从概念到概念, 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 势必影响数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 (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 , 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 (如幻灯、投影、电脑图像等) , 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 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 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 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 吸收率高, 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 利用数学史、数学方法论介绍的数学发展规律、创新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时, 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数学史、数学方法论清晰明了地列出来, 配合一些有趣的图片, 以及教师生动娴熟的语言。教学不仅灵活多样并且学习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创造出来了。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许多学生对于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进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数学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用数学,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目前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 处处存在着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 并依照科学性、现实性、新颖性、趣味性、可行性等原则, 编制应用建模专题, 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紧贴社会实际的典型问题, 深入分析, 把知识学习融入建模训练之中, 把数学作为工具来应用, 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精辟地阐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著名教育学叶圣陶说过:“学习是学生的事, 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不让他们自己学, 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教师在快乐数学课堂中是主导者, 学生是快乐数学课堂的主体, 只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景, 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 加上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鼓励、帮助, 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着眼学生心灵的愉快和满足, 学生就会“乐学”数学, 数学课堂就会成为充满轻松、和谐、激发、鼓励和顿悟的快乐学习天堂。

摘要: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 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 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 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 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下去。

3.中学英语快乐教学探讨 篇三

关键词:中学英语; 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37-001

一、构建快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与指导作用,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共同学习、互相提高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是在英语课堂上融入快乐教学理念的基础。当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老师把握课堂的能力要求较高,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教学方法,也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引导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并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收获感与充实感,使学生真正从心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讲一篇关于过生日的小作文时,老师可以提前对学生的生日状况做出调查,并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生日贺卡。等到上课的时候,利用课堂小结的时间提问:“Who has a birthday today?”然后带领其他同学对过生日的学生一起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将课堂变成一个简单的生日“party”;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互相提问:“When is your birthday?”“How old are you ?”等在掌握基本句型且学生表述欲望比较强烈的时机,讲解英语短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其开始写作。在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在获得老师的尊重的同时,也更加尊重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采用快乐的课堂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形容词的教学,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因为“longshort、goodbad、expensivecheap、oldyoung”等,反义词具备较强的可比性,采用分组教学法促使学生在比赛中加深记忆,并学习这些形容词的应用场合。再比如针对节日或者活动等相关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表达出来,鲜活灵动的人物原文对白、活动场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模仿的欲望。此外,老师也可以抓住一切时机在课堂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比如愚人节,课堂初始笔者就告诉学生们:本节课需要听写测试,于是拿出录音机,但是放出来的却是好听轻松的英语歌曲,在学生满脸的惊讶中,在黑板上写下:“Happy April Fool‘s Day!”学生们接下来就是一脸释然的笑,整节课大家都沉浸在课堂伊始的小玩笑中,在快乐的氛围中大大提高了學习效率。

三、设计快乐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主要作用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拓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于快乐教学理念下,中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也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培养其学习自信心。首先,作业设计时老师要充分考虑作业的数量与难度,让学生既感到有一定难度,激发其探索欲望,又能够在努力后完成作业,体验到成就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其次,作业设计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故英语作业也要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水平,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国学习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所以课外作业要以听、说能力训练为主,配合家长利用媒体技术,比如电视、网络等,丰富学生的英语输入量。再次,注意作业设计的分层设计,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英语作业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比如可以采用Homework Supermarket的形式,让学生在“作业超市”中自己选择,并采取一系列“优惠”、“打折”等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有意识的多布置活动类作业,比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文广告、标牌、说明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收集、摘抄这类知识,学会发现,懂得学习。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创造性作业,比如英语小报、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

四、针对作业采用鼓励评价

对学生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以提高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快乐教学理念下,老师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采用优、良、中、差等等级制评价法,简单的一个字就代表了对学生的所有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得“优”成就感也不大,而得个“差”也无所谓。因此快乐教学模式下,要尽量摒弃这种评价方法,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引起学生对自己作业的重视,并且可培养师生情感。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句格式即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鼓励,比如Great、Wonderful、Keep it up等。也可以利用网络上实时聊天工具的表情来做评价,例如作业完成的出色,可以画个竖大拇指的图案,或笑脸的图案;对于未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画一个晕过去的图像,让学生从心里为不认真做作业而感到惭愧等。这种图文并茂的评语,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有趣,而且不会像直接的评价那样伤及到学生的自尊。

总之,大量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教师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快乐的课堂也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不断去探索和创新,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才能真正实现“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武林.让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英语[J]语数外学习:八年级(中旬),2013(11):38

[2]郝芳.谈素质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115

[3]秦小梅.重情感教育圆英语梦——让有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焕发魅力[J]文理导航,2013(17):35-36

[4]余莉.在合作学习中享受英语阅读课的快乐[J]科学咨询,2013(22):143-144

4.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四

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快乐有效的课堂环境

作者/刘春霞

摘 要:中职英语教学中,生源素质欠佳,探讨了通过怎样的评价激励和教学方法改革才能营造轻松快乐有效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中职英语;快乐高效;课堂环境

目前,中职英语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弊端以及生源素质欠佳的影响,学生英语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欠缺学习热情,中职英语教学处于学生能读会写不会说,甚至不会读不会写不会说的被动局面,所以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和把握好评价尺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说、想说,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怎样评价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何种方式制订适合现阶段中职生的水平教学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快乐有效的课堂环境呢?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个性魅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形象和鼓励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良好的教师形象和个性魅力(言谈举止)会牢牢地吸引学生,迅速激活学生的大脑细胞,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他们会很自然地加以模仿。作为教师,平时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要多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材,设计语言情景。

二、优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人人开口说

中职生的好奇心强,又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自然大方地说英语,逐渐提高语言组织的能力。例如在Unit1 Greeting and introduction一课中,课堂开始就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限定2分钟,让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同学,获取对方信息,积极鼓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赛看谁最有潜质做记者,评出NO.1。这种交际性游戏为学生在比较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各种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驱除恐惧心理,让学生恢复学习的精力和体力,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

还有在英语课堂中,重视选择一些优秀的英文台词,中文字幕的好莱坞动画给学生欣赏或者教授英语歌曲,如教给学生一首流行的英文歌曲或者圣诞歌曲,学生会觉得原来学英语这么快乐,同时记得要在这个过程中导入英语知识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分阶段自选

例如,在对单词掌握的要求上,学生可以进行分阶段自由选择。一个单元的单词有30~50个左右,其中有些单词是熟悉的、见过的,有些是学习过的词根,有些是新单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分阶段学习。这对每个单元的阶段性巩固很有帮助,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对后进生强调自我管理与自我进步。

四、把握好评价尺度,重视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分阶段评价过程的跟进和激励

由于评价在教学中具有目标导向、动机激励和反馈调控等功能,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评价标准对学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把微笑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交际训练。②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表达。比如,因为怕错使学生不敢开口,但不要因此不开口,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奖励其点滴成绩,讲究纠错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又不失面子。③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缺乏信心的原因很多,如基础差,学习受到挫折等。如学生在口语很容易犯错的“He is a beautiful girl.”中,教师不要急于制止纠错,学生自己说出来往往他自己就知道不对劲,自动更正,这时就应该对他的改错给予表扬,适度地激励学生,挖掘其潜能。这样,他和其他同学既记住正确的知识,又得到鼓励,效果更好。

给认真学习的学生一定的特权,对于已经会自己拼读单词的`学生,免除抄写单词或者减少抄写遍数的方法,在一些学习积极性不大的班级和学生中有着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脑子灵活不爱读书的学生为了不用做作业而努力朗读单词的情形,让笔者很欣慰也很惊讶。

五、给予表扬鼓励,洋溢情感活力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学习语言的潜伏期。课堂上他们也许不善于表达自己,说出的话语也许言不达意,但如果教师注重了此时对学生的评价,静静地等待,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期盼的微笑,则会激励学生去说,即使他说错了,你也以同样的等待、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微笑去激励他,我想教师的这种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心态以及无声的评价不仅激励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更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以及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了。

笔者在课堂上常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赞赏。“good!”“great!”“You are so clever!”或拍拍他的肩膀,给予肯定的微笑。甚至,面对调皮学生的“捣乱”,我会对他说一串很流利的英语来逗他唬住他,鼓励他跟从课堂节奏。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到了爱意,我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步的期待,逐步消除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他们渴望再次表现自己,想积极地参与课堂,哪怕只是做一个不说话的手势表演,他也很想尝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也不是一日之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耐心地去教,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学生就有信心和恒心把英语学好。

5.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五

摘要: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应当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没有变,任你如何在操作层面上的创新、实验都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艰巨性要有清醒认识和充分思想准备;真实活动、动态生成地“用教材教”的课堂教学,以及“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教师上下求索。

关键词 :课程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主动学习

一、引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时势的变迁,是有进无已的。办教育的,就要按着时势而进行„„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本着世界潮流的趋向,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大凡改制之时,非旧制遭过分之厌恶,即新制得过分之欢迎。”“在这以前,中国有点盲目地模仿外国。最初,为了学习新的,就抛弃了一切旧的。现在,中国已经逐渐认识到,旧的未必一定就坏,新的也并非必定就好。”

“新课改”成了教育改革的前沿用语,每一次教改浪潮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旋律,而主旋律都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皈依。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艰巨性要有清醒认识和充分思想准备;没人能给现成答案,只能靠大家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研究。

人们在对传统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批判的同时也没有放弃致力于生动活泼课堂的建构与追寻。可以说,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成了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真实的生动活泼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参与。叶澜老师在论述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时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皮亚杰在论述发现法教学时认为,儿童只有对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在自我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对东西有真正的理解和有所创造。这才能表现为积极的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快乐学习、积极体验。

二、“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敢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勇于自我创造。它是直接经验习得和间接经验学得的完整而有机的融合的教学过程。它以英语主动学习理论为依据,探求皮亚杰发展认识论与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的精要,遵循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英语

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英语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构建的原则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贯彻,涉及到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渗透和转化。探索构建“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英语主动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跃上新的台阶,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操作上的依据,便于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也可称为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我们重视模式构建的策略体系的研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及英语主动学习理论,对不同课型作了大量的考察,不断的探索,反复的研究,初步构建成“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模式构建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即实践——认识——研究——实践——认识——研究,每一循环,模式研究工作就进一步获得改进和提高。在模式构建中,我们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主体实践”和“主体认识”两个层面,形成模式各环节操作的内部结构。“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的反复循环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力度,挖掘了课题研究的深度,使模式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⑴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指通过教学设计,激发主体持久的兴趣,把求知变成内在需要,为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中,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对主体的吸引力越强,教学活动中主体反应 就越强烈。这一环节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①主体实践方面,要做好“呈现问题”的工作。引发学生注意,教会学生观察,通过“呈现问题”,将呈现的内容(图片、文字、物体等)转化为主体的“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使即将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更加流畅、和谐。实施策略:重视教师主导作用,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呈现的内容及目标。力求提供直观的,接近生活

实际的、幽默的引人入胜的材料,以缩小主体与知识客体的距离,激发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教学活动。②主体认识方面,要做好“求知导向”工作,激励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实施策略是重视引导主体根据呈现内容展开思维,同时激发情绪迁移,使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

在教学Book One 107时,为了使学生对学好单元复习课有必要的心理准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①显示投影片:Jim’s aunt has a sister.She is not Jim’s aunt.Who is she?②启发学生猜出谜语Jim’s mother, Mrs.Green.③组织学生谈论 Mrs.Green,使学生自觉复习旧课引出新课,④再次让学生谈论Mrs.Green,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兴趣激增,情绪高涨,如:Mrs.Green has a friend.Her name is Qin Hong.What does she do?She’s a nurse.Where does she work? She works in a hospital.这一教学活动,贴近教材和生活实际,且引人入胜,趣味无穷。

⑵创设情景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使学生清晰地认识理解表象,产生言语交际的一种向往之情。

教学中,通过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大脑对表象产生能动的反映。这一环节同样包含了主体实践和主体认识两个层面:①主体实践方面,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充分观察、细心体验,即“感性接触”,它包括情景创设方法、手段、目的、意义。实施策略:教师必须设计好文字材料,声象材料,直观教具等。力求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感性接触活动。②主体认识方面,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在感性接触的同时,通过大脑对表象的能动的反映,使主体对表象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主要策略是让主体在起初或模拟情景中,理解和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

如在教学book one l74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有关“shopping”的语言,进行言语表达,创设教学的活动:①把讲台当作柜台,用精美的剪贴充当“货物”,a glass of milk,a bottle of orange,a cup of tea,cakes,apples,oranges……②师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③引导学生着重掌握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What would you like?等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由“感性接触”到“理解表象”,进而运用学到的语言材料尝试交际性操练,充分展示了主体的能动作用。

⑶启发引导

这一环节是指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从而认知和内化语法规则,使感性集训升华到理性认识。

这一环节也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①主体实践方面,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以形成熟巧,增加感性认识。主要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针对重点语言材料,句子结构,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②主体认识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到了“理性升华”。“理性升华”不应局限于机械地模仿,更应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即灵活、正确地运用。主要策略是让主体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归纳出规则,并利用语言规则,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

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操练运用——归纳规则

如在教学Book Two l72时,利用该课情景,教学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和had better(not)do sth.时,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①出示投影:医生在给一位胖妇女检查身体,并说:If you want to be thinner and healthier,you’d better not eat too much and you’d better take more exercise.②出示投影,套用句型示范及操练:

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you’d better……

if there’s a lot of traffic,you’d better(not)……

③点破规则,着重强调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和had better(not)do sth.句型结构。

④通过句型套用操练,增强感性认识,逐步达到自动化的习惯。

⑤引导学生操练,认知和内化规则,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⑷积极探究

这一环节是指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对语言材料加工分析,在实践中,发展主体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解决问题,获得规律性认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探究过程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环

节同样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①主体实践方面,要重视“积极思维”,激励主体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开展对问题材料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实践活动。主要策略:教师设计问题或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争论、辩论,提倡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性思维能力。②主体认识方面,要做好“认识规律”工作,即主体在进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实践活动时,主体对客体同时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主要策略:在对语言材料探究的实践与认识中,增强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探究结构。

教师设计问题:“was the queue jumper really a queue jumper?”“why did the

other people laugh at the woman?”……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启发他们一问多答,探索认识规律。又如在教学book two l72时,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学生对医生提出让Mrs.brown减肥的办法深感赞同,有的学生突发奇想:“can we help her find another way to make her have meals but not get fatter?”于是在争辩中激活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⑸言语交际

这一环节是指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机械地运用语言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主体必须积极作用于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加强运用语言的交际性训练,使语言学习过程交际化,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环节也包含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①主体实践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运用是指用英语叙事、对话、交流思想情感,也就是根据打招呼、介绍、邀请、可能、不可能,喜欢不喜欢、请求、劝告和建议、问路和应答、购物、打电话等功能基础上进行交际活动。“运用语言”可联系实际加以拓展,适当融入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训练内容,以开阔视野,激励情意,激发思维,敢于创造。主要策略:教师设计的交际训练必须有层次性:1)机械性操练,指在帮助学生熟悉新的语言项目,培养快速反应能力。2)意义性操练,旨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的语言项目,增减运用语言表达实际意义的能力,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交际的过渡。3)交际性操练,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信息沟”的模拟情景中,由操练的说转为交际的说。②主体认识方面,必须促进主体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即主体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进行巩固、运用、拓展,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要策略:1)积累经验。在分层次“运用语言”实践中,引导主体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2)拓展创造。在提高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创造”,促进主体在创新意识、自主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用多种手段创设语境,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以看图说话、语段写作、续编课文、智力训练等形式,进行具有“信息沟”的交际训练。现仅以“课文续编法”略举几例:

1)book two l62设计问题,why did liu mei leave the hospital quickly?

2)book two l98设计问题,if you see a traffic accident,what should you do?

3)book three l10设计问题,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通过这样的交际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

在模式构建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学模式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排斥灵活性,相反,教学模式应根据年级的高低、课型的不同采取适当变式。这种变式,一方面体现了对不同课型特色的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不同教法的探讨。教学模式宏观的稳定性与微观的灵活性,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在模式构建的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主体积极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极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认识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在设计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时,我们始终遵循了主体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使模式构建顺利进行。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应当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没有变,任你如何在操作层面上的创新、实验都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现时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实活动、动态生成地“用教材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教师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陶行之《现代教育理论》[M].1985.【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探究之二.教育研究,2002(10).【3】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M]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

999〕9号文件

【5】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6】黎平县洪州中学教师,英语课堂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黔东南日报电子版,[J/EQ],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50123388/,2009-05-01/2010-03-02

6.关于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六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并且在经过对问题开展一系列讨论之后,得出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将语言学习和社会真实交际活动融合在一代起,并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结论。关键词: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 前言: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而言,其学习过程均不可与特定语言环境脱离关系,这点同样对于英语学习也生效,因此语言环境的缺失成为了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在英语的学习中就有必要开创多渠道去全面构建优秀的英语学习环境,并且确立一个完善的英语学习环境系统。如此对于启迪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拓展英语素养等意义重大。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展,无疑给解决英语学习环境的问题带来了全新的曙光。

一、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念 1.理论基础

体验式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应当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其中的学生作为认知事物之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反应的同时,可以慢慢地树立起相关知识点,以此来使自身的认知能力获得提升。该理论对于学习的过程格外重视,并且把有意义的学习当成是真正的学习,而学生则通过主动参与其中来建构属于个人的个性化知识库。该理论还强调教师对学生只允许起帮助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要求教学过程中插入情景的创设和分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我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主张

作为如今教育学研究、实践中的一类主要思想,它所提出的诸多主张早已被人们广泛认可。其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心思想内容、注重学生的认知经验、提倡发现式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以及强调学习的互动等研究,现在已经纳入英语教学的有效范例中。体验式英语教学主张把学生摆在语言教学的中心位置,并且强调学生必须拥有的个人需要以及个性自主的学习风格,把合作式学习嵌套进入教学方式中,将课堂真实情境反映出校外社会现实。3.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实施

体验式学习最初用于培训,之后广泛应用于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是要让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真实有效的交际活动体验,培养语言使用技能并使其足以应用到实际沟通里。这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有关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自身为主体的各种学习活动,即可感受到所有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而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就不再是授课主体了,其主要负责组织整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引导和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师可按照教材、大纲的不同,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与众不同的教学优势,创造出更多教学形式结果,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而有实效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

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体验式教学这种模式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然后考虑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教师也不再只是负责知识的传递,更应该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在有效互动中,学生可以持续不断地汲取知识,并且达到上一层次知识水平。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而体验一般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体验情景的真实程度是引发学生对新知体验反应的关键所在,因此真实性在英语课堂中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场境、语境均应真实,即使是虚拟的或模拟的,也应符合真实情景,把强化学生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2.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的施行,主要做法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性别、能力来进行若干个小组的编制。而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其明确的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使预期的学习目标在课后努力完成。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把每个学生进行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以及内在的动机相结合。在此之前还必须遵循的原则,即为多方面的因素使其融洽配合。但合作学习也绝不是单纯的小组活动,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出来的真实学习情境。在对语言教学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我们得知互动本身就是掌握学会交流沟通的快捷办法之一。互动这时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增加接触目的语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语言的输出机会。3.搭建学生的语言体验平台

语言的学习,无非就是对于这门语言的各方面应用,这也与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十分符合。体验式教学更加重视意志、品格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且把能够使学生的内在得到日益强化的力量摆在教学核心位置。其教学和训练方法的特征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在体验中提升。为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为学生打造语言学习展示平台。首先是在课堂层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语言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是在课外层面,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各类英语演讲、英语朗诵、英语话剧等竞赛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最后在国内国际交流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国际交流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锻炼、体验、适应和提升,这样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和自身表现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

对于体验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研究所用的时间还不算长,这也是为什么还存在着许多许多仍需研究的问题。单单只论其教学时间的话,学生在进行情境体验或交际活动等时,就不得不荒废大量课堂上的时间,这也势必将对其他教学内容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该问题的解决,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还有就是学生的交际活动问题,目前尚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模式和方案。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真实有效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培养语言使用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这种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应该适量,避免出现其他教学时间的浪费。参考文献:

7.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七

一、跨越时空激活文本

现代的英语课程学习追求知识技能和情感素质的共同培养,关注人性的良好发展。利用电教手段,如音像、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摆脱课堂教学时空的束缚,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促进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气氛中感知与思维,心情愉悦地投入学习。

1.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积极、愉快地去学习。小学生好奇心强,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静止的文字画面用形象直观的动感画面展示出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扩展,开阔学生思维。如第一次教学牛津英语3A第一单元中动物单词时,我利用书面上的动物图片展开教学,学生对记忆动物类单词的兴趣也比较浓厚。然后,再次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动物乐园》的课件,首先用静态设置了一个动物园的画面,将小猫、小猴子、大象、斑马、小鸟等各种动物制成三维动画,再模拟各种动物叫声添加上声音,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猫儿“喵喵”,便脱口而出“cat”;听到小狗“汪汪”便说“dog”;听到小鸟“喳喳”便说“bird”;听到猴子的声音便说“monkey”;听到大象的声音便说“elephant”……这样集动静、音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他们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学得不亦乐乎。

2. 营造氛围维持兴趣。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不能说,不能动,而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可以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营造起良好的氛围,维持浓厚兴趣。例如,小学牛津英语3B Unit 11 A good idea这一课要求学生学会fishing, running, swimming, rowing等单词。学前,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猫和老鼠去海边钓鱼”的VCD,学生个个都目不转睛,趣味盎然地欣赏着。那活泼有趣的画面、古灵精怪的动画配音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于是,随后的课堂活动就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一个个充满激情、充满童趣地争相扮成卡通中的“猫”和“老鼠”,创造性地去练,去演,去说,并很顺利地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在这样融洽和谐英语氛围中,学生把语音与词的语境意义直接联系,智力得到一定的开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更乐得去学。

二、增强趣味优化操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在学生有一定障碍的知识点上,设置一些对话、游戏教学软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在解答中使之得到辅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习疲劳降低,从而走向愉快地学习,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1. 简化新知巩固记忆。

5B教学人体部位名称时,我设计了一队卡通人物做早操的课件:小朋友,到操场,做早操;点点头,head, head头;摸摸脸,face, face脸;擦鼻子,nose, nose鼻子;闭眼睛,eye, eye眼睛;张开嘴,mouth, mouth嘴;捏耳朵,ear, ear耳朵。通过这样简易上口的chant,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能很快地学会说。

2. 观察体验快乐实践。

电化教学手段提供的刺激多样,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因此,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在情境中探究发现,理解事物本身,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理解,通过同桌或小组间的合作,培养其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如在教学小学牛津英语4B Buying fruit时,我设计Nancy和Mike来到果园中,看见一棵棵果树翠绿欲滴,生机勃勃,丰硕的果实缀满枝头,闪着诱人的光泽。两个人高兴地在林间穿行。Nancy:What are these/those?Mike:They’re pears/grapes……对话依此类推,并设置重复钮和静音钮,让学生跟读或配音。栩栩如生的画面极富感染力,能动地、立体地呈现语言的音、义、形以及语境涉及的相关内容,动静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踊跃(下转59页)(上接54页)练习,感性认识较快地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交际意识得到增强。

三、减少机械操练,加深理解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但我们目前的教学条件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养成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但是,长期单一的听说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英语便便再难提高。这时,电教手段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避免了单调、机械的重复,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地不断冲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

8.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八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多年来的教学活动中,我感觉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开动脑筋編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9.享受成功,合作,快乐的英语课堂 篇九

案例片段

(一)思考的问题:

1.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处理“肥胖”的艺术 案例片段描述:

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肥胖”。

片段一,老师甲在讲到 English for China Book Ⅱ Lesson 70 中的stop sb.from doing sth.时,让学生来造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Student: My mother often stops me from eating meat.Teacher: Why? Student: Because my mother says I’m too fat.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很难为情,但老师下面的一句话马上将气氛缓和了过来。Teacher: But I don’t think you are too fat.You are strong.片段二,老师乙在教前一课Lesson 69时,组织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看病”对话,想找一位较胖的学生来担任“患者”,有一位长得胖呼呼的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于是发生这样一段对话:

Teacher: Ok!Who will act the sick people? Any volunteers? Student: I will.Teacher: Good!I think you are fat.You are the right person!当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一脸的尴尬,一个劲地挠脑儿。

教学反思: 两位老师在处理一个相同的话题时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毋庸置疑,前者的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后者的处理则会对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时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这种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创建一种和谐的语言活动氛围,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地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享受成功快乐的英语课堂。在课上,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感态度,建立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案例片段

(二)思考的问题:

1.如何将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案例片段描述:

我在教学Junior English Book 2 Unit1时设计了以下三个片段。片段一,为了引出“birthday”这一话题,我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acher: Excuse me.When is your birthday? Student A: On February the eleventh Teacher: Do you know your father’s / mother’s birthday? Student A: 片段二,在谈到切蛋糕庆祝生日时,我这样问道:

Teacher: Now Ann will cut her birthday cake into pieces.Who do you think should get the first cake?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Ann, 有的说Ann’s father,有的说 Ann’s mother„„。片段三,在最后布置回家作业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开放性任务,让学生回家以后,调查家里人的生日: Members Birthday Father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Sister/brother 教学反思: 关于父母的生日,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关于把第一块生日蛋糕分给谁,多数学生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以及教师有意布置调查身边亲人生日的作业,都是为了通过有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教育,教育学生心中要有他人,学会关心他人,营造一种快乐的爱的氛围,把课堂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一种宽松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将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案例片段

(三)思考的问题:

1.如何保护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 当学生说:“I love you!”时

案例片段描述: 在一次公开课上,学的是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Ⅱ Lesson 51时,当老师要让学生根据书上的图画,猜测Ann的朋友在送礼物时会对Ann说什么话,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Student A: Ann!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I hope you like it.Student B: Ann!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I hope you will be happy and healthy.Student C: Ann!Here is my birthday present.Happy birthday to you!Student D:„

这时男生E突然举手,站起来说: I think Ann’s friend LiLei will say,“Ann!You are beautiful.I love you!Here’s my present.I hope you like it.”

当时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都笑了,上课的老师先是一惊,然后马上微笑着给了学生一块橡皮,并且说:

10.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呼 篇十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和统一。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也随之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成为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和教师们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将逐渐被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和接受,它将成为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走向。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2.1 教学内容的泛化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2.2 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2.3 教学层次的低下

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而且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的、定格的关系,教学层次始终上不去。

2.4 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或预设过度或生成过多。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劳累、学生上课倦怠、求知欲望不强、学习的效果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既有“教”的活动,也有“学”的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3.1 课前准备方面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道德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每位英语教师应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专业水平,熟练的现代教学技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是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备课时教师们应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花大气力研究教材,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备课时还须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质,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另外,英语教学枯燥乏味,应多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学生增添教学活力。

3.2 课堂教学方面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继续向上的动力,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了有利于练习学生“用英语思维”,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爱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中类似或模拟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用具并借助多媒体组织教学,从而将抽象的语言与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体现人文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将课堂活动设计得有层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充分活动的机会。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必须突出目标性,围绕教学目标, 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遵循可行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加强课堂教学治理。教师在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教学活动的同时,必须加强课堂教学治理。科学的治理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效益的保证。能够改进教法,施行分层次教学治理,进行目标教学治理,积极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维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

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3 课后练习方面

精心设计练习,做好课外延伸。练习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方法,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必须通过课堂内外的大量练习来巩固已学知识。教师布置练习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要注意全面性,要处理好“质”与“量”关系。坚持写教学反思。反思给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这里可以进行教学后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奇思妙想、自己的教学研究等记录下来,这些日积月累的第一手材料,不仅是教师成长的宝贵财富,也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反思更是成就教师、发展教师、完善教师的必经之路。结束语

11.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快乐教学;英语;四个环节

G633.41

快乐教学法是遵循人的认识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获取知识与能力。课堂是教师开展快乐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有感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并创建了课堂快乐英语的策略,它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一、快乐的导入

导入,作为新授内容呈现的第一步,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下是笔者两种方法:

1.歌谣导入法。音乐可以陶冶性情,提高素养,激发兴趣,營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如在教学How are you?时,一上课我就开始放歌曲Hello! How are you?让学生迅速进入了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歌谣有节奏有韵律,富有动感也深受学生喜爱。

2.情景导入法。直观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景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景导入的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如在教What can you do?时,我事先安排让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机器人,作出相应动作让其他学生猜,从而学习clean,cook,sweep等新单词。

二、快乐的体验

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与动力。学习的成功率越高,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学习效率也越高。

1.提高教学艺术,为学生建立体验成功的平台。英语教学艺术的内涵有三点:一为“准”,即要把握住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二为“优”,即教法要优,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投入学习;三为“实”,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落到实处。寄予期望,增加学生成功的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指的就是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有巨大影响。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总是肯定鼓励性的反馈,他就能加倍努力,将教师对它的期望内化为学习上的动力。

2.分层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快乐教学力求重视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平等,给每一位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这需要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与成功握手,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快乐的评价

学生最大的快乐在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成功的学习再受到老师积极的评价能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评价作为英语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作为英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评价。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只要学生努力了,进步了都是成功,都该值得肯定。传统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多元评价,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去。如课堂上让学生点评某位同学的回答或者小组讨论某个回答正确与否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多次评价。体验成功,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受到批评,会使他们变得心灰意冷。因此,课堂教师要以鼓励评价为主,开展多次评价。让每个受到挫折的学生都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学生回答有误时。我这样说道:Well,think it over.

3.自我评价,自我欣赏。学生不仅要别人评价,更重要是自己进行自我剖析。列如:就学生自己所回答问题满意程度,哪部分回答较好,哪部分回答不够理想。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在老师的点拨下进一步对问题感悟理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快乐的延伸

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的快乐教学不足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因此,开发利用课外的有效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得益于课外生活,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

1.作业的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对学生来说,通过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师来说,布置课堂与家庭作业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①作业量的控制讲究合理性。快乐学习绝不提倡教师搞题海战,过量的作业不仅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②英语作业要突出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把“玩”渗透到作业中去,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写写贴贴的作业,让学生做贴纸,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具。

12.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的实施探讨 篇十二

一、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学习英语这一外门语言知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这也与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而采用英式教学模式有关,在英语课堂上,只是重复的练习单词发音、背单词、学习语法和做练习题,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机械沉闷。不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口语表达能力更是一般,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或背诵整篇课文。长此以往,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十分不利,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放弃对其学习,充分说明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应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学习更为复杂的英语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知识是快乐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二、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通过歌曲与表演的结合方式。在小学教育阶段,大部分小学生都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爱玩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快乐教学法,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部分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歌曲与表演相结合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快乐教学方法,并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歌曲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把相应的歌曲带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而小学生还比较喜欢表演,展现自己,所以可以给歌曲中插入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关于身体部位单词时,可以使用这首儿歌:鼻子nose脸face,耳朵ear嘴mouth。手hand,脚foot,手指finger腿leg。头部head眼睛eye,身体body健康多。小学生在表演这一儿歌时,可以用动作表现各个身体部位,从此实现快乐学习。

2.通过声音与动作的结合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单词和语法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动作与节奏的相配合来进行,将说话的声音、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以此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并且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这种声音与动作相结合的快乐教学模式,也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在学习“cat”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说“喵、喵、喵是cat”一边表演猫的动作;在进行“dog” 单词教学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说着“汪、汪、汪是dog” 并且表演狗的经典动作;再如学习“car”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说“嘀、嘀、car、car”,同时手握方向盘状,进行动作表演。通过这种边说变做动作表演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单词学习中去,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记忆。

3 . 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此时,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就应该加强与其互动,吸引其学习,可以通过眼神、动作或悄悄话等方式来实现。小学英语教师在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发出声音时,应该把英语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来判断或财政其中所蕴含的英语知识,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短语、语句等;或者是由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且发出相应的声音,让教师来猜测英语单词或短句。 通过加强师生的互动,可以使教师的尊贵地位得以放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生不再对教师产生惧怕心理, 感觉其平易近而、和蔼和亲,并且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的轻松愉悦,释放学生压力,放松心情,促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而学生则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

三、总结

13.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十三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中,往往存在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听课热情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若在课堂上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则可有效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英语课堂上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方式。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0-02

前言:小学生比较好动,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听教师的单方面知识传授,若适当引入一些游戏,引导其在玩中学、学中玩,则可帮助其富有兴趣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恰当应用游戏教学模式是本文的关注重点。

一、在小学英语课上应用游戏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游戏教学,学生可富于兴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有趣情境,丰富学生体验,并引导学生主动而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3.锻炼口语,培养思维

学生可通过主动进行游戏,培养自身口语水平,同时,在不断表达中,学生可逐渐学会准确表达个人情感、观点,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塑造个性、锻炼能力

让学生参加课堂上的游戏,有助于塑造热情、主动、开朗的性格,并培养其探索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人际合作能力,等等。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策略

1.应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1)设定活动目的

教师可设置活动游戏,清晰活动目标,以带领同学学习、交流某一语言话题,并引导同学在进行某任务时将课本知识应用出来。

(2)激发兴趣

教师应致力于游戏任务、话题的趣味化,以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进来。

(3)游戏的开展

接下来,教师、学生应共同完成游戏,其中,教师不仅是游戏的组织人、引导人,还应在游戏中充当裁判;学生则要主导着整个游戏活动的进行。

(4)情境设立

在清晰活动目标、主题后,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并布置相关任务。

(5)进行讨论

教师应对学生科学分组,并布置小组任务、引导进行小组讨论。

(6)表达呈现

接着,各组学生应当向老师及其他同学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表达、展现。

(7)奖励评价

教师应当及时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并给与适当的评价及奖励;另外,当各组对其成果进行展现时,可由其他同学给与评价,教师也要做出恰当总结、评价,纠正不足及表扬优异表现[1]。

2.各类游戏教学模式介绍

(1)竞争式听力游戏教学

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往往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效果,为此,教师可采用竞争式游戏教学法,其方式为:①确定听力材料,教师可围绕课本单词、语句,设计表格;②教师让学生填写表格;③学生在填写后进行答案核对;④师生评价,学生先评价,并在合作中修正答案,然后老师进行总体评价。

如,BINGO(宾果游戏),教师可将含9个格的空白正方表格发给各同学,然后,把一些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随便讲其中9个词填于各自表格中,接着,教师开始随意朗读黑板单词,当学生表格中某单词被老师读到时,可进行标记,若有学生的标注形成一条线(斜行、竖行或横行),可说“BINGO”,即胜利。

(2)诊断式单词游戏教学

将此法在用在单词教学中,可有效助于学生对单词记忆的不断加深,其具体方法为: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一些单词的卡片;②将某张卡片迅速拿走,让学生答出拿的是哪张卡片;③学生自评,教师在学生闭眼时拿走某卡片,再让学生睁眼回答“What’s missing?”,让学生回答,教师可再次重复以上过程,以不断复习各单词[2]。

(3)探究式语音游戏教学

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老师的情境引导下,主动学习、探索,不仅锻炼了方方面面的思维能力,也拓展了其学习方法,同时,在教师的肯定、鼓励中,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积极了。具体步骤有:①教师事先将需要练习句型找好;②教师用英语发出指令,让学生回答、以进行对话演练;③进行师生互评。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通过不断主动探究,其能力、体验均得到了拓展。

(4)练习式语法游戏教学

通过应用此种教学模式,学生可在趣味化的游戏练习中,将所学知识不断巩固记忆,教师也可从中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及时做出合适指导,其步骤有:①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定出上课目标;②在课上,教师安排抢答、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学生通过参与掌握语法知识;③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进行适当查缺补漏;④教师做出评价。

下面举一教学案例,在进行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第1单元至第4单元语法复习时,因语法并不多,教师可将对单词类型及疑问句问答的复习做为重点内容。在游戏教学中,①教师可先进行热身复习,包括a.Free talk;b.进行热身游戏游戏,如,可将学生分组,教师告诉各组第1排同学单词,此同学迅速耳语将此单词告知第2排同学,这样依次往下传,最后,由最后一名同学到前面将此单词写出来,等等; ②复习语法,包括a.教师用英语展开提问,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如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等等;b.教师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③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留作业。

三、结论

在小学英语课上应用游戏教学法,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其创造力、想象力、交往能力等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状况,科学设置游戏,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迅速掌握单词、语法,并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4.快乐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篇十四

一、“快乐教学”课改目标:

1、教师上课充满激情,教学方法、课堂模式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把握教学的灵活性,针对性,以故事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达到教师乐教的目的。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通过课改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辅相成,当堂完成作业,达到学生肯学、乐学、愿学的目的。

二、“快乐教学”课堂模式:

小学部快乐课堂“一二三四”教学模式,即一个目标: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目的;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个基本点:以快乐学习为主线,以趣味驱动为途径,以激励评价为手段;四个环节:快乐课堂四步曲。

1、快乐课堂四步曲:

第一步——课前快乐激趣,营造轻松氛围。(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2)巧妙设疑,激发欲望;

(3)趣味复习,铺垫引新;(4)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第二步——课中快乐探究,创设学习情境。(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冲突。

第三步——课止快乐练习,当堂巩固提高。

(1)闯关练习,阶梯训练;(2)趣味练习,乐中巩固;

(3)分层练习,关注全体;(4)当堂检测,体现实效。

第四步——课后快乐总结,体验成功乐趣。

学生总结:(1)知识总结,畅谈收获;(2)学习评价,方法提升;

教师总结:(1)知识梳理,构建网络;(2)小组评比,总结激励。

2、小组学习三步曲:

前奏——让学生明确合作的要求,即做什么和怎么做;

序曲——引导合作交流前,教师必须留有“空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独

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使小组合作时充分展示新的理解

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实效;

进行曲——组内分工,交流评价,全班汇报,教师点拨。

3、实施“快乐课堂”教学模式要遵循十大原则:(1)主动性原则;(2)趣味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独立性原则;

(5)合作性原则;(6)开放性原则;(7)创造性原则;(8)差异性原则;

15.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十五

1 游戏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游戏要求学生,即游戏的参与者,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时的反应、回答和表现,这不仅使学生训练了自己的记忆力,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还能提高他们连贯语言表达的能力。

游戏引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趣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课堂上可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找朋友、击鼓传花等。在活动时强调学生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需要集体配合和体现合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游戏的种类很多,目的都是会话

做英语游戏是指把英语和游戏结合起来,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竞赛性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氖中学习英语。通过做英语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母。词汇和语法和课堂紧张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1)字母游戏:

教师把字母卡片发给学生(24人),让学生以含有相同音素的字母读音排队,A,E,I,O,U分别为排头。

2)单词游戏:

拼词:学生分两组或四组,一组说出某个单词,另一组相应的人把它快速拼出来,并说出中文,对一个得一分,错一个不得分,看哪组得分最高。

3)句子游戏:

组句:事先规定句型,将黑板分成两部分,分两大组,每组分两小组,如练习的简单句型则一组造主语,另一组造谓语;然后看是否正确。如:He is singing.对一题得一分,如做复合句,则一组造主句,另一组造从句,如:I'll tell him when be comes back.

4)猜谜:

—人站到前面,环顾四周,确定谜底是某一物品,然后说Isay with my little eyes,something beginning with B.

Can you guess what it is?Is it"bed"?No.Is it"box"?No.Is it"blackboard"Yes.

5)数字游戏:

位号:教师依次说:Namber Two,ROWl,是谁的座号,谁就站起来。

3 游戏在课堂中原则

1)游戏有一定的目的性。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当每个课堂游戏实施之后,教师都要以总结通过游戏学生学会了什么。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

2)游戏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戏有一定的参与性。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全体学生“动”起来,争着承担游戏的每一个角色。

4)游戏要有新颖性。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5)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4 英语课堂中游戏的设计组织

儿童学习英语是否有成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魅力。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便是儿童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本文对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组织以及游戏的设计作一探讨。

1)歌曲在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来说,机械的记忆英语单词会令他们感到枯燥,产生厌烦心理,进而会减弱他们的学习热情,得不偿失。唱歌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果能利用会唱英文歌曲达到记忆单词的练句型目的,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小学生都有一种学会英文的歌曲感到很自豪的感觉,从而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实物卡片在游戏中的利用价值

说到教授单词,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位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锻炼孩子们用英语思维,尽量避免母语的干扰。因此利用实物卡片来教授单词和学习句型不失为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抽象知识形象具体化

很多英文的文字是跟文化紧扣的,学习该国的语言,便不能不了解该国的文化,可怎样增进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呢?我认为应该把抽象的文化知识具体化。

4)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喜欢表扬与鼓励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在适当的声合肯定他们,激发他们潜藏的力量,每一节课都要对那些作业做的好、积极发言、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并发给一张动物卡片以示奖励,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肯定,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随之高涨。

16.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探讨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快乐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

引言

受我国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将英语学习仅仅是理解为是完成学习任务,甚至是被动的接受,未能从心中对英语学习就产生主动的积极性;而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英语教学也基本上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方式,在课堂中扮演着严厉的导师形象,将检查督导、批评教育等当作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唯一方式。这造成高中英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状态,学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中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无法体会到英语本身所带来的各种乐趣,无疑,这对英语教学效果的保持,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应高度重视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求变,将各种创新式教学模式,如快乐教学法等引入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整体现状。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无论教学模式怎样改变,学生永远都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高中英语老师不应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分数的高低,而应教会其应该怎样学习英语。英语老师应充分尊重每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赋予其学习的主动权,应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将因材施教的要求贯彻都实处。教师应时刻将保持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和技巧,吸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会获得快乐的。英语老师应充当起领路人和解惑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轨迹参与到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对英语学习提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式教学目的。

2设置生动的教学场景

设置好生动的英语教学场景,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应多用幽默的语言、新颖的教学方式、富有时代感的英语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化教材内容。英语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而应将其作为语言所具有的艺术性充分发挥出来,向学生们展示出英语的美感和趣味性。通过不断活跃课堂氛围,能够抓住学生们的眼球,促进其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培养良好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教师应主动设置一些问题场景,允许学生通过参与其中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解答学生们难以理解的要点、难点,多对学生们的进步持肯定表扬的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学习的乐趣。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高中英语教学也应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和理解,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应主动从高高的讲坛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领路人、人生的导师,真心实意的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搭建起平等的人格碰撞和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英语老师平时同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接触,更加容易掌握学生的真实所想、所感、所悟,更加容易引领其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对每一名学生,英语老师都应秉持着关爱之心,都应该热情的为其解答各种问题。特别是要将目光集中在那些对英语学习存在缺陷,学习兴趣欠佳的学生身上,应多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多赋予其回答问题、表达看法的机会,这样才能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

4培养积极的进取心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那种老师只要讲、学生单一听的藩篱,将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的开发出来,浓厚英语课堂的氛围,破除厌倦、懈怠、乏味等极易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限制。为此,英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大胆探索,实施分组教学等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英语交际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老师可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同学生展开积极的英语互动交流,既密切了师生关系、浓厚了学习氛围,也把握了学习的实际学习状况。同时,高中生所具有的年轻人的求知欲和争胜心,使其往往都希望在探讨中探索知识的真谛,寻求同伴对自身见解的认可,这种进取心的养成,對维持良好的英语学习状态,是非常好的,

5拓宽教学内容

创新力培养是英语学习中始终不变的精髓,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教师不应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在英语的实际运用中去发现英语的技巧、问题和美感,去找寻适于自身特点的英语学习方式。例如,老师可让学生观看原音电影、听唱英语歌曲,达到理解英语运用环境、了解外国风土人情、锻炼听力语感、养成正确用语习惯的目的;可以安排学生记英语日记、写英语短文等方式,实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锻炼英语逻辑思维本领的目的;还可邀请外国人同学生展开英语交流会话,达到锻炼学生英语会话能力、提升交际本领的目的。以上方式的采取,都是对英语教材内容的有效拓展,都能够达到既提高教学效果,又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

6结语

高中英语老师必须认识到,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必须在英语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摒弃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的各种弊端,大力倡导推广快乐教学法的应用,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情,这对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果,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顾东娟.学习快乐的英语--兴趣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1.02

[2]任姝燕.高中英语教学中快乐教学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2012.08

上一篇: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下一篇:申请国外专利有哪几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