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2024-09-15

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2篇)

1.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走完了大大学一半的路程,这将意味着我们马上步入社会了。社会,对于快要毕业的我们来说,又是那么陌生。陌生的世界总是有待于去探索,况且以前我们只知道一些书本上的理论。哲学上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在这个漫长的暑期我便去了华硕电子厂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

选择的地方,是工厂。我认为这是一个对于目前状态下的我很适合的地方,无论是从能力的角度看,还是适应和目的的角度。这种嘈杂的环境中,每个人做着自己的事,每处一道不同的程序。我需要做的是插件、洗PCB板、丝印、检验„„一天下来,一直不停的在走,很累。下班后回到家,倒在床上,似乎我已不是我,我已属于另一个世界。这种累是这近二十年以来,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几乎在责骂自己的自找苦吃,可工作还是要干,该坚持的必须坚持。何况我这已经是所谓的技术工作,而那些做体力工作的工人们,又该是何等的辛苦,这些,我不敢想象。

经过体检、面试、发厂牌、工作服等等,最后我被分到了制造课。一开始不适应,厂区里面好热噪杂,我真的有点吃不消了,我们那条线生生产华硕电子的老线别(新线别开始的线速比老线速慢),而且还不是试产,每天都要有产能。前端的组装成机,我们后段是测验电器的各项功能是否pass,厂里的里面的好多都是短期工,有的站别坐,有的站的我那一站是测验产品的功能。而恰巧我负责这站坐下的机会少,而我也是短期工不熟练,一天下来一个字累,所以就打退堂鼓了,但想想我不能这么轻易就放弃,累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出来打工挣钱的,不是出来享受的,不受点苦受点累怎么能体会到社会的不简单呢!终于,我坚持了几天,我真的吃不消了,脚和手都很痛,尤其是脚,当时疼的真想哭,动一下都是痛的钻心,还好下班能洗个热水澡解乏。在流水线上,一天要测试好多台电器,慢一点就在流水线上流下去了,不过上班了这么多天,我也就慢慢的习惯了,脚一开始疼到后来就没知觉了。呵呵,这一点很令我欣慰。

一条线上的员工是一个集体,各条线每周每月都有评比,这也关系到大家的绩效,我们从白班转到夜班时,好多人不适应,特别是我们短期工,但是产能没有减少的迹象,一夜下来我们的良率下降了,一夜的努力都白费了,而我们都要振奋,要去赢得我们的荣誉,大家一起努力,成为鹰一样的团队,所向披靡,团队才是整条线赢得成功的关键。

每天上班、吃工作餐、下班,回去睡觉,这样的日子我也渐渐习惯了,每次不想干的时候我就用鼓励自己,李乐乐,你是个男人,你一定要坚持到底,况且还只要你上班就有钱拿,到时候,就可以把一学期的生活费给挣够了,这样就可以为家里减轻一定的负担了。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我有认识了很多人,交了好多朋友,我也在外面尽量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维护我们大学生的形象,和那些看不起我们大学生的人做斗争。干了一个多月,我挣了将近2000块钱,公司领导也认同我的工作。

我懂得如何去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变化,身边接触的人完全换了角色,相处之道也完全不同,要学会快速适应一个新的环境;2)其次,我在就业心态上有了很大的士改变,以前总想着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知道找工作不容易,很多事情只有走上社会才能接触到。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机会的到来,应该尽快丢掉对学校等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在学校不仅好好学习专业课,还要了解一些专业有关的发展方向;3)我认识到“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但随着相互的了解、包容合作分歧会减少,开展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在学校做项目也离不了团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在一起努力,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要善于与人交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遇事应沉着应对自己不会的事应该多虚心请教他人;工作中不能总想着自己得到了多少,要问自己付出了多少,你做的事别人都看在眼里。

懂得了在一个团队里,个人能力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大家力量往一处去,才会比别的团队或集体更出色,团结力量大就是这样吧。在大学里何尝不是这样啊,只有同学在一块儿组建团队,才能更好的获得成功,而不是一个人去比赛,是团队的合作更为重要。一个出名的公司其创新产品不都是团队的功劳吗?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很多锻炼,更新了观念,吸收了新的思想与知识,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更加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

2.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

大学生到底怎么了?从采访中可以看到,“交了很多好朋友”、“可以提高交际能力”之类的想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利益的需求,相反,学生们“看得很开”,他们似乎将这种受骗打工的经历当成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从暴露出的大学生社会判断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不完善的缺陷来看,社会实践,特别是对大学生步入社会有益的社会实践的开展势在必行!党和政府,特别是高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材,通过实践服务社会。

一、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不足。

自从1993年有了青年志愿者式的社会实践以来,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主要形式是照顾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为“三山”等老少边穷地区做知识扶贫,捐图书,有时给农民开展一些讲座等。但是,这些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参与缺乏广泛性。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面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相应措施。

2、活动开展缺乏连续性。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坚持下去,而是因教师、领导、能力、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断断续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目前,社会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纳入完全的教学计划之中,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

3、组织层面缺乏规范性。社会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程度比一般课堂教学复杂、细致得多,涉及教师、学生、场所、经费、教学安排,以及相互协调、培训、考核等环节和因素。因此,必须要在组织层面进行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考虑。

4、活动结果缺乏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何完成具体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等,尚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同时,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辨析与答疑,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新形势。

1、实践对象的要求发生了新变化。以往开展实践活动主要以服务农民为主,他们的期望值相对较低。如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他们视野更加开阔,信息更加灵通,对实践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我们社会实践活动能提供更多的能促进当地生产、生活发展所需的服务项目。

2、实践的覆盖面发生了新变化。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偏远农村为主,如今随着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其覆盖面已波及到了农村、街道、社区、企业等多个层面。

3、实践主体的心态发生了新变化。以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以义务奉献为出发点,报着去支援、帮扶、救济服务对象的想法开展活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完成任务式的心态。如今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更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培养社会竞争力、寻找就业机会等,从而变得更加主动、积极、用心。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思路。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高校可以尝试逐步把社会实践纳人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设计每学年实践教学环节,并把社会实践内容直接纳入教学计划中,统筹安排,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领域和规模,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学习教学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机统一,形成规范,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做好基地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完善机制,需要加强基地建设,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就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性。高校需要通过共建社会实践的载体——实践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形成长期的阵地依托。

(三)针对社会需要开展实践服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要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就必须针对社会急需的或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从基层的实际需要出发,扎扎实实地开展服务。高校在组织开展组队实践活动中,需要遵循“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每一个实践团队在组团之前派人对拟开展的活动地区或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摸清实际需求,推出“订单式”服务,确立服务项目。前期工作做得越细、调查研究搞得越深,对服务地区的实际需求把握得越深,实践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就越明显。服务越具体、越直接、越深人、越扎实,活动就越受欢迎,越能坚持长久,青年学生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就越显著。

(四)坚持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形式

在开展实践活动中,高校可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学校优势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特长,注意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情况,从不同角度,分层次分类别的方式,开出实践菜单,满足青年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如研究生,要努力提升服务层次,增强活动成效,更多的是以开展科学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和政治优势,提高服务层次,切实为地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建立科学完整的活动考核评价体系

重视和加强社会实践教育,需要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实践能力的考核,需要建立合理的实践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活动结束以后,高校可以考虑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应该作为学生评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和“推优”的重要条件。可以考虑采取实践活动学分制、发放社会实践合格证书、注重社会评价、回收评比实践报告等形式,切实推进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可以考虑对参与指导实践活动的教师,在计算工作量与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落实,形成制度。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实践教育的氛围,扩大实践成果的辐射效应,树立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风气。

四、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推动地方发展的重大意义。

1、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推进基层思想的解放。青年,永远是思想最解放、观念最活跃、热情最高涨的群体。在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大潮中,通过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引领这股最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爆发力的力量深入到基层,可以极为有力的推进基层政府和群众思想解放,从而为全社会的思想解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学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通过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可以很好的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从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推进地方文化的繁荣。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好的人文、历史文化优势。通过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将繁荣的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群众文化相结合,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高校一家的责任。大学生是全社会的资源,就好像他们是你家、我家、他家的孩子,社会各界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只有全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

摘要:大学生是全社会的资源, 就好像他们是你家、我家、他家的孩子, 社会各界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机会。从暴露出的大学生社会判断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不完善的缺陷来看, 社会实践, 特别是对大学生步入社会有益的社会实践的开展势在必行!

3.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

主题词:院校合作校企合作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寒暑假临床见习

中国分类号:R245

院校(校企)合作构建开放式针灸推拿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中,利用院校(校企)合作平台开展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寒暑假临床见习活动是实现开放式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院校(校企)合作积极为学生创造临床见习条件,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到医院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活动[1],也以此实现临床实践教学的“时空开放”。

一、院校(校企)合作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寒暑假见习的实施

(一)院校(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寒暑假见习平台

学生见习的主要场所是见习医院,学校首先应该积极推进院校(校企)合作见习基地的建立[2]。见习基地分三步走,第一步与学校所在市区的医院合作建立见习基地,满足学生在学校周边进行寒暑假见习的需求,并因见习基地临近学校,利于学校管理和研究;再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优质的见习基地,满足省内学生就居住地附近完成见习的需求;第三步在省外寻求高级别的医院合作建立见习基地,满足省外学生见习需求。做到专业学生人人有见习医院进行寒暑假的见习。更鼓励学生由学校出具见习医院联系介绍信利用自己和家庭的人脉关系自行联系见习医院,以此结合学校、家长、学生多方力量的参与做好见习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二) 院校(校企)合作编制分阶段的寒暑假见习指导书

学校联系相关见习医院拟定院校(校企)合作协议,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按学生前期已学的专业课程和后续即将学习的专业课程,共同编写循序渐进的分阶段见习指导书,使学生有目的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去见习。针推专业学生在校两年间三个假期的见习指导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针灸推拿专业大一上半学期的第一个寒假期间,结合学生第一学期还没有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第二学期即将学习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情况,指导书要求学生在见习时主要了解医院的工作环境、针推专业的医疗服务范围及相关工作流程,观摩带教老師诊治全过程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感受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树立职业的职业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通过见习进行直观扎实的专业思想教育,并为第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做好准备;第二阶段是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大一的下学期的暑假见习中,学生已完成第二学期的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即将进行第三学期的课程诊疗技术的学习,指导书要求学生在见习时主要了解针灸科常见针灸推拿技术和常用诊治方法,为第三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做准备;第三个阶段是在大二的上学期结束的第二个寒假见习中,结合第三学期所学的诊疗技术课程和第四学期即将学习的临床治疗课程,指导书要求学生在见习时主要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学习收集病史、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病历书写的格式和要求,并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部分治疗实操,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临床实习做准备。见习指导书中三个阶段见习的每项见习内容均要设计出学生填写见习见闻、见习心得的相应表格,要求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填写,既是对学生见习的指导,也是对学生见习提出的要求。

(三) 院校(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寒暑假见习的指导与管理

对学生寒暑假见习的指导与管理主要来自学校和医院两方面。首先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见习管理制度对学生实施管理。规定见习医院的资质、见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流程,明确见习医院、学校和学生三者见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等。学生的见习应先由学校教务处和各系部进行组织动员、岗前培训,并派发介绍信,学生再持介绍信到联系医院进见习事宜。系部和教师注重对学生寒暑假见习的指导和管理,在寒暑假之前会组织专题班会,向学生讲解见习的重要性,如何有目的的联系和选择见习医院,如何完成见习指导等。对学生讲解见习的注意事项,向学生发放寒暑假见习指导书,要求学生按见习指导书要求完成见习报告。学校同时委托学生把见习指导书交予带教老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见习指导。而医院对学生在见习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按照院校双方编制的见习指导书要求的严格进行见习指导,并且指导完成相应见习报告并由带教老师做好对学生见习的鉴定,盖医院相应科室章。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中专门设置寒暑假专业见习课程及学分,并设定为必修课,从学校层面对见习做了硬性要求,督促学生必须参与寒暑假的见习,保证临床见习工作保质保量的推进。

二、院校(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假期见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在寒暑假见习时应该按照相关见习指导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见习结束后由医院带教老师在见习指导上鉴定意见,学生撰写见习报告等。专业负责人或者专业导师对学生的见习报告进行审阅评价,并转换成相应的成绩学分数,同时这个分数与相关课程考核中的平时成绩考核相结合,共同构成相关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对在见习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假期见习的顺利实施并且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学校、医院、系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需要通过院校合作建立见习基地、编写操作性强的见习指导书,在具体实施见习工作中完成指导书的各项任务,共同展开学生见习结果的评价,总结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针灸推拿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成为培养高技术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朱国兴,赖维,陆春,等.皮肤性病学预见习探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5:3-4.

[2]周仕轶,杨 川,胡一梅,等.基于中医学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见习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15(1):3-4.

4.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系部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

年级:2011级班级:2班姓名:江子青学号:2011211647

实践单位: 黄山市金信财税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实践时间: 2014年7月9号至2014年8月8号,共31天

这是我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作为即将步入大四,即将走向社会工作的我,心情是复杂的,既对就业充满些许激动又掺杂些许迷茫。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环境。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我,决定到财税代理公司实习,参加实践。在这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我实习的公司是黄山市金信财税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企业登记代理、记账代理、税务代理、企业(投资、管理、策划)咨询等相关业务的中介服务公司。该公司部门有办公室、经济业务部、财税代理一部、二部、咨询培训部。有幸我被分配到经济业务部。经济业务部主要从事公司财务,资产管理、收费管理、业务拓展、企业登记项目申报、验资审计评估、商标代理等。

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获取了不少新知识也巩固了许多老知识。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自感学的比较扎实,初出茅庐,面对真正的实践,一切问题迎面而来,才发现原来自己不会不懂的是那么多,在学校的自信瞬间化为零,深刻明白学习永远不能停,一定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

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实习体会。

一、抓住每一次机会主动学习

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只要按照学校安排好的课程表去上课,按照老师给我们的要求去完成,结合课外读物进行学习,基本上就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在工作中,情况就不同了,没人会来告诉你,需要学点什么知识,没有提纲,也没有课本。工作中一切要用的知识都得自己找。一开始是按照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去补充,接下来就是对可能有用的知识进行自学,加强自己的职业嗅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关于这一点,上班第一天就体会到了。刚来上班第一天,基本上就是帮忙复印复印东西,拿些资料夹之类的,虽然是些简单的工作,但从中获取的信息量还是可观的。比如老师们让你复印东西一般都会让你复印好几份,就可以想一下为什么要复印多份。一般都是为了来存档,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原来公司对于客户资料都有备份的步骤。再比如,从公司资料夹的内容上面也可以看出公司大概从事些什么样的服务。从事这些业务需要准备什么,比如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注册登记证等等。在多元化的知识社会里,比的就是信息量。主动学习就是从每一件小事中获取信息,考虑到方方面面。

二、不懂就要多问

从第一天实习开始,每个实习生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看似复印一件简单的事情,真的做起来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我应该双面打印还是单面打印,复印完了要不要用订书钉订好等等。有些问题,甚至在我们自己看起来都是笨的,于是我们就不敢问别人,而是想办法自己琢磨。可是问题毕竟在那里,简单点的事可以不问,复杂一点的事自己就琢磨不出来了。我记得申报企业地税时,申报财务报表时要填写,刚开始不知道,年度报表每季度的年初额要一样,开始就填错不知道修改,焦急之时只能问老师。记得还有一次,领导让我去银行打印企业业务回单,结果两个卡打出来的都是一个公司的,有个卡有时还不能用,试了很多次,一直不行,最后只能厚脸皮问银行工作人员,在她的帮助下解决了一切问题。还有一次去国税局拿增值税发票抵扣,税务方面的知识学得不好,公司指导老师交代任务没听清楚就去了,我先是按照老师写给我的纸条,把该问的问题问了,办公人员也很是不理解我说的,之后心里更是没底,因为自己什么都不懂,不完成任务就回去交代很不负责任,于是我硬着头皮,赖在窗口,问着一个个“白痴”的问题,不仅把问题给问了,还免费上了一节有关税务抵扣知识。总言之,遇到不懂的时候千万不能碍于面子,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总会耽误很多时间很多事,不懂就要多问。

三、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想说的规矩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上班制度,包括上班时间,着装;一个是工作资料的专业性,整齐性。每一个公司都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不能迟到早退。要按时上班,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另外的规矩是从平时的工作中看出的。

平时让我们整理个文档,发现老员工就是比我们整理的整齐;写篇文章,老员工排版会把页边距也改到精确,看上去就专业;我深深地体会到,事务所员工身上的细致和专业精神。订文档、页边距也讲规矩的他们,体现出来的是专业、耐心、一丝不苟!

5.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五

“技网开来”含义有三,一是指我小组本次实践工作主要针对黄冈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网络教学,二是与我小组所学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相联系,三是指通过大家的努力将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生活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净化思想,通过实践总结收获,所学所感,真正做到继往开来。

团队制定了“就近方便,按需组队,点面结合,小型多样,突出重点,重在实效”的活动原则,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出成果”的方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采、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由湖北经济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q0741班发起,以黄冈中学为活动基地,范围涉及黄冈中学新老校区,活动历时十天。此次活动全方位了解了黄冈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建设情况,通过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提出建议等方式为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出谋划策。具体活动成果总结

准备充分

在出发前开了多次会议,会议上我们确定路线、住宿、相关人员的联系和一些背景材料。会议紧张有序,九人围坐在三清园的长桌,大家会前已准备好材料,有序的提出相关问题,大家积极踊跃的解决着问题,基本问题提出整理后就合理有效的分工,朱怀德主要负责全队的协调运作及宣传工作,刘强、余洋负责出行路线及住宿等,刘素云、周君、汪超负责采访及当日的整理工作等,江宁负责联系预约相关人员,宋辰负责后期的论文总结等的整理,韩风姐负责摄影及即日的宣传工作。我们的准备很是充分,几乎在出发前所有基本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分工协作、准备充分的重要性。

近距离接触专业知识

第一次全方位、近距离的进出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对黄冈中学的微机室、语音室、软件资源中心等我们真正的嗅到了我们专业知识的味道,那气派的新校区的实验楼昭示这其气息技术教育的强大。调查期间我们活动小组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黄冈中学也提出了些许愚见,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内心里大家感到一种欣喜,欣喜所学终于为所用。

团结协作

调研考察期间队友们互相帮助、各司其职、互相协作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深深的感悟到了老师常说的一个网络工程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真实的社会当中解决任何一项繁琐事情不是都需要团结协作吗!实践当中为了节省开销我们小组在队友余洋家里住,思想汇报专题并且我们的饮食完全是由刘强同学和其他几位女生料理的,每餐都给我们弄的很丰盛、很可口,让大家感到了家的味道,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大厨”刘强的拿手好菜“油焖冬瓜”,是它让我们顶住酷暑下的饥饿,还有余洋同学的奉献,他豪爽的将偌大的个房间全部交给了我们这支调查小组,他让我们难忘,不仅是这些,还有他那“久经沙场”歌喉,每次疲倦时大家会果敢的抛弃mp3等叫他为大家唱上一曲,颤抖的声音不停捶打着我们疲惫的肩膀,我们感到很惬意。还有很多很多,韩风姐不停的捕捉着每个人的瞬间,汪超认真的模仿着各场合人物为大家更好的准备采访等,周君、刘素云总是那么细心,她们会关注大家的每个细节,总是由她们提醒大家。江宁、宋辰更是搞怪,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二人总是一动一静的都大家开心,让大家忘记一天的疲惫。大家深深的关爱着自己的队友,这里沁着很浓厚的.友谊,昭示着团结的力量。

文化底蕴感悟

那是在七月七号的一天,我们活动小组在黄冈中学的老校区进行采访调查等结束后,我们来到校门口,大家聚到一起简单的整理一下大家搜集记录的资料,这时从校门外蹒跚的走进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老奶奶走到我们的一位队员身后停了下来,老奶奶驻足认真的观看着队友身上的实践服装上的字迹,那是我们湖北经济学院实践队伍的服装上的共有校训“厚德博学经世济民”,老奶奶有条不紊、一字一句的解释着这句校训,老奶奶转身要走,队友要搀扶老奶奶,却被老奶奶拒绝了,老奶奶说:“你们忙吧我不用!”,老奶奶边走边说着:“经世济民经世济民······”,大家一时间惊呆了,没有想到这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会有这么深的见解,不时间让大家感到了黄冈这一革命老区所渗进当地人骨子里的精神文化。

6.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六

一直就想着在某个暑假里一定要自己出去闯一闯锻炼一下自己,于是下定决心选中了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本想与高中的好友一起结伴去外省找个工作干干。不料我们学校比她们的学校放假都晚许多。最后只落下我一个人了,放假后我急忙忙一个人拖着行李疲惫地回到了想念已久的温暖家中,妈妈大老远就站在汽车站的那头等我了,见我下了车一路小跑着过来接我:“崽啊,回来了,瘦了。”

我幸福地笑着:“没瘦呢,胖了!”就这样我回到了温暖的家里,在家里我紧凑着忙了一些事情呆了几天,跟妈妈说好了我的暑假计划,为了争取能有更多时间在外支配,急匆匆地简单打包了行李去一次远程的短期旅行,收获自然是意想不到的。

那日记着姐姐说的地址独自一人踏上了远行的路途,十几个小时的汽车真的让人受折磨,吐得昏天黑地的还得在估计快要下车的时候嘱咐跟车员千万一定提醒我下车,过了一会儿姐夫的妹妹来接我了,真不好意思我在他们那里无聊地呆了一个星期,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而姐姐们又要工作没时间陪我,一个星期后我和我的高中好友联系好了,我一个人又跑到了深圳找工作,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不放弃,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挣我人生中的第一笔钱。那日到了深圳一切进厂的程序便开始了,忙碌而疲惫,过了几天我带着一种好奇而兴奋的心情开始工作了,这是一个玩具厂,众多人中我被分配到了流水线上给芭比娃娃缝小辫子。黑色八月由此开始了,第一天由于不会而被拉长吹鼻子瞪眼地骂了好几次,哭了,我忍了。第二天又被骂又疲惫又哭了,真的好恨那像母,夜叉一样的拉长。

一天工作十四个小时没有一分钟的休息,累到半夜一身的疲惫与委屈却只能躲在床上的角落里偷偷流泪,手被针扎的好痛,看着妈妈问候的信息真的好想好想家,想放弃回家算了,可是想想不能被白骂了两天,想想爸爸妈妈的辛酸一再地给自己打气,咬紧牙关我好不容易熬过了十五天,十五天里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持,学会了适应。

离开时当我领到自己亲手挣的一千七百块钱时,真的是无比的高兴,工作室的那些辛酸都忘却了,挣钱真的好难呀,从那时我才明白爸妈的辛酸,我就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好好地学习适应社会,一定要找份好工作,一定要好好报答养育之恩。

7.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七

1 调查概况

调查组根据当代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实际情况, 参考相关的调查问卷, 制定出了这份问卷。问卷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阅读的态度、阅读倾向与对校园阅读活动的评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204份, 有效率为92.7%。调查对象为赣南两所高校即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 涵盖理工和文史各个专业。所收回的问卷都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的, 数据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由于有的问题出现了多选的情况, 所以统计的数据有时总和大于204份, 为保证客观, 均如实统计。

2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2.1 阅读态度

对问卷第一题“你认为课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的生活学习状态如何”的统计结果显示:103人 (49%) 即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生活是轻松随意的, 32人 (15%) 是无聊空虚的, 64人 (30%) 认为是充实有意义的, 选择忙碌而又计划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少, 只有12人 (6%) 。由此我们对赣南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大多数学生缺乏紧迫感与竞争意识, 学习与生活过于松散。在大学的学习阶段, 课外有大量的时间和丰富的资源可供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而自主与独立的安排规划课余生活的意识与能力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学习需要一张一弛的调节, 然而过于懒散随意的生活节奏容易打乱积极上进的步调, 正如“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才能保证对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

图1是对大学生们喜爱的课外活动的统计。

从图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观看影视与网上冲浪的学生加起来比例过半, 只有64人 (19%) 选择了阅读。据调查, 手机、MP4, 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成了大学生们必备的消遣工具, 不少学生在课余时间用电脑下载电影、听音乐、看网络小说、聊天、玩游戏, 影视节目更是因其生动时尚的声画所带来的直观的视听冲击受大学生的青睐。在快餐文化的盛行与网络文化的冲击之下, 传统的文学阅读甚少有人问津, 只有很小部分的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的享受读书。

对“你认为在大学期间阅读重要吗?”的问题, 85人 (41%) 认为很重要, 108人 (53%) 认为比较重要, 只有极个别同学认为不重要或者无所谓。总体看来,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对阅读作用的认知很高。在看待读书过程一题中, 128人 (62%) 选择了很享受, 36人 (18%) 认为枯燥无聊, 27人 (13%) 选择可有可无, 14人 (7%) 觉得负担很重。这一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领略到书籍的魅力, 享受读书的快乐, 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从这两个问题来看, 当代大学生能认识和肯定读书的重要性, 对阅读是尊重和认可的, 态度普遍端正, 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只要加以恰当的鼓励, 完全可以激发出他们出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除课本外你每年看课外书的数量”方面, 65人 (30%) 在3本以下, 84人 (39%) 在3至5本, 33人 (15%) 在5至10本, 35人 (16%) 在10本以上。大部分学生课外书的阅读数量偏少是客观的事实, 这也再次表明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对于“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 图2的调查数据显示, 70人 (32%) 认为不知道读什么书, 57人 (26%) 不知道怎么去读书, 62人 (28.5%) 认为读完后没什么收获。还有不少的学生反映的好书太少, 书的质量太差, 市场太混乱, 或者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好好读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在文学阅读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困惑。大家基本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在阅读中能享受到乐趣, 但在将阅读进行到底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对于读什么书, 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目标, 至于怎么读, 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激励, 迷茫的情绪导致了阅读实践的低效率。对阅读的目标和方法缺乏合理的认识, 文化意识薄弱制约了大学生们的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情况也揭露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教育者在文学阅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的不足, 素质教育的执行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很多工作还是流于表面与形式。因而学校与教育者迫切需要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惑与需求及时做好导读工作, 培养良好的阅读氛围。

2.2 阅读倾向

在“读书最主要的载体”方面, 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偏向传统纸质图书, 百分之二十七的学生选择网上阅读, 百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将网上资料打印后阅读。由此看来赣南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仍然以纸质阅读为主, 对纸质书籍的需求量较大、利用率较高。

在学生课外书籍的来源方面, 从图3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图书馆, 部分同学会在网上阅读或者去书店购买, 只有少数会向朋友或者租书店借阅。受经济条件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限制, 购书的同学不多, 借阅是书籍的主要来源。从学生的主要阅读载体到课外书籍的来源, 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开展阅读文化的主体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学生的强烈需求, 图书馆应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增加馆藏书籍数量, 及时购买最新书籍, 保证提供优质足量的图书以及相关的延伸服务, 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利用, 给学生们的文学阅读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

在大学生对阅读书籍的选择方面,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们选择的实际读的、应该读的和喜欢读的书籍之间的比例有一些差别, 这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他们在阅读目标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在实际读的和应该读的选择中, 文学类书籍约为百分之四十, 比例在各类书籍中都是最大, 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们对人文知识的重视, 读书时能够自觉的偏重文学类的书籍。娱乐消遣类书籍的比例在读与应该读之间的差别最大, 实际中读的人不少, 比例紧随文学类书籍高达百分之三十, 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应该读太多。这说明大家能认识到此类消遣文化的书籍多读无益, 但是在自我控制与约束方面有待增强, 要坚定明确读书的目标, 对课外阅读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同时对应该读的书籍中, 应用技术类、专业用书和科普读物的比例中都有所提高, 尤其是应用技术类上升幅度最大, 这也反映了学生们普遍对实际应用能力与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而“文理兼通”也正是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中。从更细化的最喜欢阅读的书籍的选择数据来看, 总体上大学生们阅读兴趣多样且范围广泛, 对各类人文知识方面的书籍表现出较为均衡的兴趣。

在条件受限只能在考试书籍和热门现象书籍之间一本的情况下, 从图4可以得知, 高达百分之六十二的同学选择了考试书籍。可见大学生阅读日渐功利化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对物欲的崇尚和对成功的追求影响了阅读的大环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社会对个人的专业化要求越高, 功利化阅读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们看的更多的是教材、考试辅导书等对考试、升学或求职有直接用处的书, 而那些与精神领域和人文素质方面有关的书, 由于与自己短期追求目标关系不大就不得不被放弃或者忽略。片面的强调学以致用而忽视精神追求, 将导致视野上的狭窄, 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每人列出自己的书单中的前五本书中, 从统计数据看来, 文学作品居多, 以经典名著与流行文学读物为主。最受欢迎的的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可见大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仍然充满敬意, 其次受欢迎的是《平凡的世界》、《张爱玲文集》、《围城》等现当代文学作品。欧美文学名著《飘》、《简爱》、《傲慢与偏见》等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从统计还能发现一些青年作家如安如意、郭敬明等的作品如《安如意全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重门》在年轻的大学生中也比较流行。总体看来, 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中, 中外书籍比例均衡, 文学经典与消遣读物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并驾齐驱。

2.3 对校园阅读活动的评价

在对“大学校园的读书氛围”的评价方面, 高达百分之六十六的同学认为读书功利性太强, 百分之十六的同学认为氛围很差且没什么人看书, 百分之九的同学觉得氛围很好大家都喜欢读书, 还有百分之九的同学表示不清楚。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大学校园的读书氛围不满意, 这再次印证了大学生阅读功利化趋势的事实, 同时也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专业的细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工具化, 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人文意识更为弱化, 实用主义则大行其道。若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 知识体系狭隘的“有知识没文化”大学生在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行之不远。

由图5可以看出对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 百分之四十一的同学不满意, 百分之二十六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 百分之二十九的同学基本满意, 只有百分之四的同学非常满意。对校园阅读氛围与读书活动的不满, 是教育者的疏忽与失职。阅读活动开展力度不够, 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有类似的活动, 对促进大学生的文学阅读也就无从谈起。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或者疏远对象。高校应把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力争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关于为提高阅读率可采取的措施, 从图6可知, 89人 (35%) 支持学校开展书籍导读活动或者互动知识竞赛, 69人 (27%) 赞成开设必读名著鉴赏课程, 64人 (25%) 建议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35人 (13%) 同意出台相关政策开设阅读日。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们对阅读相关的各种指导活动需求很强烈, 也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对“理想中完美诗意的阅读状态”的描述中, 不少同学希望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 全心身的享受读书的过程, 忘我的沉浸在文学作品中。可见总体上当代大学生仍然对阅读满怀期待, 渴望在阅读中放松、享受与进步。

在“你希望学校多举办什么样的读书活动”方面, 108人 (53%) 希望举办读书讲座, 46人 (25%) 选择主题班会, 43人 (21%) 赞成举行征文比赛, 还有7人 (1%) 建议开展读书导读等活动。在“给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策划推荐一些丰富有趣的活动”的回答中, 还提出了不少创意十足的好建议, 如举办名著阅读竞赛, 书籍交换会, 作文大赛, 诗歌朗诵比赛, 重现书中情节的表演大赛, 读书手抄报展评, 开办读书角, 开办网络虚拟版与校园生活版的书虫论坛, 创建读书与写作结合的社团, 创办报刊等各种活动。学生们普遍对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寄予了厚望, 期待能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集体阅读活动, 建立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从而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充实大家的校园生活,

3 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 我们发现赣南大学生在课外文学阅读中对阅读作用的认知度比较高, 基本上也都保持着正面的阅读态度, 阅读兴趣普遍呈广泛多样化。但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与教育体制的影响, 不少的同学阅读自主性与积极性不足, 课外文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在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倾向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一, 认知高, 实践少。虽然大学生普遍意识到课外文学阅读的重要性, 但是付诸实践有难度, 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都十分有限。大部分同学知行难以统一, 毅力与恒心不够, 自我约束力需要提高, 有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二, 读书不得法。有效的阅读需要一定的目标和技巧, 不同的种类还需要不同的方法。但是不少学生的阅读目标不明确, 自我要求不够高, 反思领悟能力有限。在大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中普遍存在不得法导致阅读效果不佳的情况。主动积极的思考, 提高阅读效率和改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的阅读。其三, 功利性过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精神危机在校园中亦有泛滥之势, 加上重专业、轻人文, 重就业、轻学业等实用主义的影响, 不少学生更为关注谋生的技能, 所读的书中专业教育类书籍居多, 人文书籍比例甚少, 最终致使知识面狭窄, 文化底蕴欠缺, 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观。当代大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活动需要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 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

摘要:通过向赣南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发放课外文学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针对阅读态度、阅读倾向和对校园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本文在对问卷数据仔细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辨明赣南高校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实践的现状, 明确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特征与需求, 探析大学生阅读中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以期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的课外文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文学阅读实践,问卷,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石亚军, 赵伶俐等.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卢艳兰, 张在喜.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刍议--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

[4]沈玉.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报告[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5]王淑玲.大学语文课程问卷调查报告.高校论坛, 2012 (1) .

[6]郑义鑫.论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三江学院学报, 2009 (6) .

8.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德 调研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其不但应学习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更应争当道德模范。而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贴近生活实际的。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大学生们每一天的生活。因此,有必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作调查了解和分析。

由于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因而从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的表现上可反映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

据调查显示,总体情况而言,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较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一、大学生文明礼貌方面的表现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有54.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会将手机调成振动,其余被调查者均表示忘记或没有人有提醒自己不会这么做。同样有5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如果在公共场合中看到有人不符合文明礼貌行为是会选择视而不见,仅有2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强行阻止,另有4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说自己会口语提醒。走在校园里,经常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的同学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各个教学楼后也会零星地发现若干垃圾;有的同学满口脏话,开口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像一个大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有的同学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还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昵,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的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有的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另外,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潮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妆艳抹、服饰怪异等等。文明礼貌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据另一项调查84.54%的大学生表示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二、大学生助人为乐方面的表现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大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在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受访大学生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被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从调查数据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会去献血。

三、大学生遵纪守法方面的表现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法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一是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较欠缺,据调查,对我国法律体系很了解的仅占2.8%,了解一些的占64%,还有近25%的人称不了解。在被问及是否知道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时,能答出6项以上的只有12.2%。常言道,知法才能守法,大学生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往往由于不懂法而错失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机会。二是大学生对涉法问题的认知较模糊,比如对“抓住小偷后围打”,仅16%的同学认为打人不对,84%的同学认为“小偷作恶人人可以打之”,而对于个别学生因盗窃同学财物而被处罚,大部分学生又选择了“放过他们”。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涉法事件以及新闻媒体报道的案例往往未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与思考,仅仅根据事件的表象情绪化地发表极端评论,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法律认知的不成熟性。三是大学生遵纪守法意志较薄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四、大学生环保意识方面的表现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究其原因,当今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时尽量逃避。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

综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如何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是大学生应思考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http://www.51edu.com/lunwen/yyw/diaochabaogao/2559085.html.

[2]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和改善——商务礼仪实用知识论文.百度文库 - wenku.baidu.com/view... 2014-07-06.

9.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九

我还记得第一天,那个炎热的午后,我们第一次踏进麦子店国际社区,几经波折找到国际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叶超师姐的介绍,这个有着华丽公寓的社区不再是神秘的外国居民居住地,我们看到了居委会为了使外国居民真正融入社区、参与到社区公共建设的努力。

还有与外国居民真正面对面地交谈的那个上午,他们对于社区的组织的活动、社区提供的参与路径表现出的关注以及满意。他们闪着光的眼神,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声,给了我们关于这次实践主题更直接却又深刻的理解。

而在这些实践的记忆中,最辛苦的还是收集问卷的那些下午。被拒绝过无数次,却也有热情的一声“没问题”。汗如雨下却坚持着的时候,同伴递来的一瓶水就足以冲淡炎炎夏日。我们共同努力着,相互扶持着,在这样的辛苦中与我们的实践共同成长。

在这次的实践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国际社区的了解。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已有两年,我们正在努力地习惯着这个包罗万象的大城市。在贸大,我们已经感受着国际化的气息,而对于国际化的北京我们的了解却不够多。国际社区作为国际化的代表,给了我们关于国际化最典型的认知。

同时,我们对于各种调研方法的运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往的我们都是在书本上学习,而这次,我们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查找资料,采访,设计问卷,整理数据。这些方法不再是书本上的几段文字,也不再是老师口中的一次教诲,它们真正成为帮助我们进行调研的工具。

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割麦子小分队由法学院和国际经贸学院的成员组成,也是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的组合。不同学院和不同年级的我们,在实践中有着更多的交流,更深的了解。再困难的任务一起努力,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成为亲密的朋友,也成为互相帮助的战友。

10.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篇十

系部名称: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学号: 实践单位: 实践时间:

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加强自身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我们观察、了解、认识社会的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获取书本外的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是一扇认识和观察社会的窗口。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为将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在暑假来临的时候,很多加强班、兴趣班培养班都开始了招生,艺园艺术培训在中心设置了钢琴、电子琴、吉他、绘画、街舞等方面的培养班,大部分老师都是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但是很有资质很有责任心的学生,培养班面向不同年龄的人招生。我在培训中心担任助教工作并帮忙招生。

刚开始的招生工作是二十天里比较辛苦的几天,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每天早上都要很早到琴行,开始搬桌子、椅子、音响等设备,等到街上人比较多的时候,每个兴趣班的老师都会现场表演,吸引路人的注意,达到宣传效果。正值仲夏,每到中午大家都热得受不了,尤其是还要表演、解答前来咨询的家长的疑问的老师,因为在室外,没有空调没有遮阳伞,但是大家都能融入到这个氛围中没有退缩,甚至没有人躲在教室里面吹空调。虽然大汗淋漓,但是这种想要尽力做好事情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弱。但是要做好这份工作,不是仅仅只有热情就可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耐心,大部分家长看到老师的表演都会过来咨询,例如学费、课时、可以学到什么程度等等,每个家长的疑问都要逐一解答。虽然有兴趣来咨询的家长比较多,但是看到我们年龄都比较小担心没有经历和资质却又充满了怀疑,往往向对方说明了半天却没有争取到名额,每次来咨询的人最后表现出没有兴趣走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遗憾和失落,因此,所有的老师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表演,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来消除大家对教课质量的怀疑。

虽然尽力去做好所有的工作,但是想要所有有兴趣前来咨询的人都报名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暑假刚来,报名的人并不多,为了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有兴趣的人都能进一步了解艺园的实力,负责代课的老师参加了“澄城县大学生文艺选拨比赛”,为了能够晋级,老师在课后抓紧时间联系,还有助教也不放松,尽自己全力做好后勤工作,在排练时间安装好音响、协调好场地等任务,演出的时候在后台要调好音乐,帮忙演出的老师安排好服装。

在开课之后,助教就要每天协调好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打电话通知上课的学生。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到教室检查音响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卫生环境是否良好,把上课要用到的乐器搬到教室并且排好,课后重新检查,每天的工作比较单调简单,但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去做,不管是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去对待,尽自己努力去做好。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并不长,要做的事情也相对简单,但是在与周围接触学习之后,也懂得了很多。不管是简单还是困难的,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并且得到一定的成果,因此,作为新手,就应该向经验丰富的人虚心学习,学习别人做事的方法和思路,并和自己的对比找到差距,这样才会进步。同时,当别人对自己提出意见甚至批评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另外,在社会上实践之后,也学到待人处事的一些方法技巧,不管是做事还是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必须主动、积极。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多沟通,对别人做到真诚坦率,多关心别人一点,同时也会收获很多。打工的日子有苦有乐,因为在琴行今本都是同龄人,大家相处都很融洽,收获的不仅仅是很多关于打工的感受,还有一段回忆、还有朋友。

11.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一

关键字:中职生;异性交往;艺术活动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青春期的头等大事。中职的学生已步入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既要面临成长的困惑,也要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很显然,学生很迫切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如何开展中职学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采取什么样方法能够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形式是学生能够接受甚至喜欢的呢?通过对我校情况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实施性健康教育。

学生迫切的需求决定了实施性教育的必要性。我校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所生活的环境都在压抑或者故意回避孩子们对自身变化的好奇和困惑。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开课既不太正常,对于与性教育相关的内容又没有得到落实,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性健康知识的贫乏。据学校卫生室调查所知,有38%的学生在学校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性知识教育。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呈不均衡状态,对性生理知识的了解多于性心理知识;男生懂的比女生多。与之极不相称的是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极度渴望。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期,年龄大都在16~20岁之间,恰同学少年,性意识的产生自然而然。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渐渐成熟,他们愿意甚至渴望与异性交往。再加上中职的学习压力比中学减轻了许多,活动的丰富使学生们与异性接触机会增多。然而,不少学生没能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出现恋爱行为,甚至发生婚前性行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生理及心理发育所带来了困惑。一般来说,女生倾向于普及性的性知识,男生则倾向于性安全教育知识。一旦学校性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需求,他们往往只能从交友、阅读书刊、看影视录象、上网等渠道,通过自学方式来获取。然而,网络及一些非专业的杂志中介绍的性知识,存在着非科学性的东西较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中职学生,分辩能力较差,极易形成一些错误的性观念,从而贻害终身。

艺术教育是符合我校特点的必然选择。艺术教育能促进中职学生性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基础, 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促使大部分学生提高对性别美的感受力、激发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性审美经验、提升性审美能力。另外,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艺术教育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教育和熏陶的,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它不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我校的中职学生都比较好动,他们都有一定的艺术爱好,如能加以良好的引导开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促进他们性心理的发展。此外,艺术教育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进行互动学习。就目前来看,中职学生所学的专业互不干涉、泾渭分明,例如幼教班基本上都是女生,而汽修班基本上都是男生,这导致了学生间不同性别交往面狭窄,对异性不了解的情况,尽管有老师们的授业解惑,但是没有过多实际的经验,好奇的心理油然而生,这是不利于学生性心理发展,而艺术活动恰好能提供一个平台增进男女生的了解和交往,破除彼此的神秘感,缓解紧张感,调剂精神,从而使中职学生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中职学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校特点决定了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开展性教育。我校是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从师资上讲,有国家级特级教师的美术学科带头人,有专业的艺术教研组,并且各位专业艺术教师在全市乃至全国的教学教育比赛中成果丰硕,从硬件上讲,我们有专业的舞蹈教室、钢琴房等配套设施,这为我们开展性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二)研究目的

了解目前职校学生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

探讨艺术活动教育在职校学生中培养正确性健康意识的应用效果。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职校生正确的性健康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生命体本身成长规律,懂得真爱自己,尊重他人,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异性交往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好处。社会交往互动理论认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只有在与异性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才可能卓有成效地完成。男孩惟有从女孩的眼里才能读出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女孩也只有同男孩充分交流才能获悉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人的一生注定要在两性世界中度过,要获得处理好两性关系的必要技能,适应相应的社会规范,青少年就必须与异性交往而非隔离。如果这种交往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感情便能有一个正常的释放和寄托,这个阶段的爱便也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反之,爱就只能成为空谈而不会有什么作为了。但是,异性之间的交往并不等同于恋爱。

2、实践意义

①王磊等人有关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发展特点研究中,发现职业高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显著高于普通高中,而且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与异性相关的冲突矛盾占很大比例,2009年门头沟区发生的学生故意伤人事件证明了这点。

②大多数中职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我校的特点是寄宿制学校,90%的学生来自外地,并且在学校居住,恋爱比率也逐年攀升,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都增加了我们管理学生的难度,如何更好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索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性健康教育方式势在必行。

③我校是以艺术为特色面向全国招生,从师资上讲,我校拥有以国家特级教师朱德友为领头的美术专业组,有师资力量雄厚的艺术组,因此幼教专业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只有发挥我们的特色,才能为我校的德育教育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前测选取2013级高一年级学生共101人。后测过程分为两批,第一批《青少年异性交往问卷》等三份问卷同时施测,选取97人,男生49人,女生48人,第二批施测《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表》。

(二)研究工具

由课题组老师提供的《青少年异性交往问卷》、《学习倦怠问卷》、《scl-90》部分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表》(高中版)。

(三) 实验过程

1、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充实自己的阶段

参加全市性健康教育培训;多次在校内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推动课题进展的研究会议;多次走出校门,前往海淀区、石景山区、怀柔等兄弟学校学习听课;课题组成员还多次邀请张玉梅等专家进校知道,与我校课题组的全体认真参加首师大、性教育学会联合组织的历次专题培训会,并及时将相关内容向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传达;课题组非常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多次邀请专家来我校进行专题辅导。例如:礼仪比赛时请张玉梅老师和史红老师莅临指导,开现场会的时候也请了各位专家提前来校观摩。

2、健立健全学校性教育领导机构,实施全方位协作教育

从2011年初开始,学校成立了由教学副校长牵头,德育处、团委、校医室、校心理咨询室、艺术组等部门参与的性教育管理网络。同时,召集了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同时又是市区级骨干教师组成了强有力的科研队伍。通过前期制定的周密计划,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即教学副校长负责统领全局、组织协调各方工作,心理咨询室负责性教育课程的教学及活动计划和安排,德育处负责整体进行性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并做有关性法制教育的安排,团委负责组织学生活动拓展相关活动,艺术组负责渗透性教育理念进行艺术活动的指导与组织,校医室负责普及性生理知识。精心的组织需要规范的过程管理,这一切的协同工作,从而保证性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抓住课堂主渠道,结合学科教学,渗透青春期性健康知识

2014年2月到6月期间,学校为配合课题,特意开设心理课程,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12课时的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安排参照中国计生协《成长之道》,我们对内容做了稍加的修改和增减,普及了性生理、性心理的内容。这七个班的学生包括幼教专业、汽修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中幼教专业三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其余班级做为对照组,计划做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侧的比较,因此在5月份时,我们利用一个早晨的时间对所有班级施测了《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问卷》。9月份,这批学生在升入高二之后,老师通过《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渗透性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幼儿性别化的发展时,就讲了性别角色意识的发展。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利用学校的健康课把有关性教育的内容加进去,让学生科学的认识两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除神秘感,从而正确认识和对待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变化。

在专业文化课中渗透性教育,在讲到幼儿性别角色意识发展的内容时,拓展了性别意识发展的内容;在美术课教学中,通过学生人体美术作品欣赏,摄影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性别美,正确对待性别差异;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人体结构积极渗透交往之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渗透性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性健康意识。

4、结合我们的理念,各部门合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特色活动

理念一:距离产生美---校园集体舞。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适当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得到异性同学在学习上的帮助,促进人格全面健康的发展和健全。校园集体舞的开展为中小学生的异性交往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在跳集体舞过程中可以增强交流,提高心理和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交往中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营造健康向上的交往习惯,培养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这些集体活动既可以满足男女同学正常的交往需要, 增加男女同学接触和了解异性的机会, 也可以使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迁移兴奋中心, 投向集体怀抱。同时, 还可以寓教于活动中, 教育学生注意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度, 以及交往的方式、举止、时间、地点等要适合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程度。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温馨的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激发异性同学间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 从而把异性同学之间的吸引力转化为班集体团结向上的凝聚力,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

理念二:男女有别的性教育---礼仪比赛。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也是个性的教育,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除了有生理发展的差异还有心理发展上的差异,但是我们的教育不是强调差异性,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完善个性,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性,礼仪教育对于学生塑造男性美和女性美,增强美的辨识能力,提高对美的认识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我校每年都组织全校的礼仪比赛,参赛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情景剧表演,有礼仪示范表演等,比赛中我们看到有展现男人粗犷之美,也有展现男士绅士之美,而女生则会尽量表现出淑女的气质,言谈举止中所散发出来的脉脉温情强烈动人。真正感受到了性别之美,并感觉同学之间相处好像一下子就变得礼貌起来了,这种形式的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提高了审美情趣,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何乐不为呢?

理念三:深度决定高度的性教育----辩论赛。性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广度即有关性知识的普及上,还要体现在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上,思考越多,记忆越深刻,认识越清楚。校医室的广度教育体现在定期的对学生的生理状况、身体状况做调查,比如月经期,同时还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艾滋病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并根据情况进行讲解;深度教育则体现在,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小册子《美丽青春》,书中以故事的形式对青春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讲解,学生自己翻阅讨论学习,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为宣传艾滋病的防治,还举办了有关艾滋病教育的辩论赛,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理念四:树立规范的性教育---法制教育。重视性法制教育,以规范的社会标准来约束学生。坚持发展性教育与防止性犯罪相结合,加强正面引导,提高其自制力。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性心理、性行为,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本学年度,德育处请了辖区派出所的所长担任法制副校长,请他来给学生一共四次的法制讲座,这样为学生开展性法制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理念五:音乐也可以诠释的性教育。除常规的教育外,校团委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交往。中学生好交往、重友情,情感有时带有矛盾性和两极性,友谊迅速发展,出于性发育和对未来的向往,男女生总是要想办法交往,渴望接触异性,包括身体上的接触,这是青少年不可缺少的心理需求。但是,在异性交往中有时会遇到困惑,目前中学通常的活动方式还很难满足男女生交往的需求,如果没有适合校园生活特点的活动,学生就必然要到社会上寻找替代品。唱歌比赛、跳舞比赛,可以是缓解青春期压力的一种好方法,可以给少男少女提供一个在阳光下交流的机会。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评分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退缩性人格的分数较高,其次是交往失调、偏执、过度防卫,经过一年的教学后,各维度的分数有所下降。

由于各变量最高均分为5,我们可以从表2看到前测中,问题最多的前5项是规范失

调、抑郁、多疑、过分害羞、方式不当,后五项分别是外部动机不当、敌意、功能失调、内部动机不当以及攻击。虽然施测时间是高一下半学期,学生们对于职业高中的生活有了一定的适应,但是由于性别比例失衡,学生交往范围窄,机会少,使得他们与异性交往的时间大大减少,这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需求是不相符的,部分同学能很快的适应生活,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拓展人际交往圈,而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异性朋友,也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由于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技巧, 就出现方式不当甚至以反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异性的关注, 还有一些同学或是压抑自己的心理需求,拒绝异性交往,于是就产生了抑郁、害羞等情绪。另一方面,职业高中的学生相对普通中学学生社会经验丰富,在处理情感问题上可能更有经验,所以攻击、嫉妒等问题少一些。后测中问题分数由多到低分别是敌意、规范失调、过分害羞、退缩、功能失调、冷漠、过分关注、多疑、抑郁、攻击、嫉妒、内部动机不当、择友标准失调、方式不当、自卑。

表3说明了通过一年的教学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的比较,从表里可以看出在内部动机不当、冷漠、嫉妒、敌意、多疑、攻击、退缩、过分害羞、功能失调这几个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5),

虽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让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到了如何与异性交往的方法,但是学生本身的成熟,以及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观念的差异,人们对异性交往抱有成见, 观念陈腐, 行为无法规范, 交往场地少, 形式单一, 造成不少学生不得不到另辟蹊径,由此附带产生的动机不当、方式欠妥,由于不了解产生的敌意等负面心理依然存在,这些均很不利于健康向上的交往。

表3 各个项目前后测对比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表

我校还协助首师大老师完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表,这份调查表包括CBCL(无计分)、儿童创伤问卷(CTQ-SF)、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RBQ(无计分)、PDQ/ZKPQ、YRBSS(无计分)、BIS、CES-D、SES量表、儿童多维焦虑量表、**MASC。

调查了370人,年龄覆盖15-24岁,其中父母健在的学生比例占96%,但是父母一方死亡的占到7.2%,离异12.4%,单亲15.4%,再婚的占到15.1%。

其中儿童创伤量表中,我们可以从表4看出情感忽视的平均值最高,说明我校的学生成绩不好有很多相关因素影响,其中很重要一点是她们较少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一旦有关注就是关于她们的分数,而家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不知道孩子的情感需求,教育也就无从下手了,性教育就更是举步维艰了。通过此调查,我们对学生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截取部分题目的调查情况。(更多的问卷结果都在附录里)

三、本课题的特色

寓教于乐。编排过程中吸取舞蹈中比较有趣的一些动作和形式,赋予其教育内涵,因此除了娱乐外,还承担着一定的教育作用。 有的父母担心会不会由此造成孩子早恋,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集体舞这种方式可能对早恋带来更积极的作用。因为进入青春期的男女生之间的交流是不可能被人为割断的,如果强行阻止,他们就会选择一种别人发现不了的形式来接触,而这才是危险的。早恋是一种封闭的关系,而友谊是开放的关系,在跳集体舞的过程中,大家不能垄断舞伴,而是不停地交换,这就在同学之间构成了一种广泛的接触,既可以缓解青春期的躁动不安,也不会造成男女同学之间封闭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规避男女生单独相处可能造成的风险。

树立标兵。例如我校的礼仪队为全校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们不仅是学校礼仪的标兵,而且长期为区教委等单位提供礼仪服务,形成了有专人负责、专人培训的礼仪表演队,为我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四、反思

1、辅导很必要

通过学生的上课反应,我们发现学生非常欢迎,他们很关注这个话题,而且有些学生对部分事情的看法相对成熟,超出我们的想象,当然他们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如果老师能从正面引导,使他们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2、辅导目标的确定

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末期,有普遍的心理特点,另外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学生对于事件的看法和知识也是参差不齐,什么样的辅导方案适合这个年龄群体,目前没有定论,那么依据大纲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可以在基本理念传达的时候,适当加入让学生思考未来生活的内容。

3、辅导形式的思考

心理辅导课,以自然班为辅导对象,人数适中,依我校的情况可以开展女生专题也可以开展男生专题,但是根据我校情况,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些许困难,男生班的困难程度更大,这对于老师是个很大的挑战,不好控制课堂,也害怕引导不好会起到负面作用,所以男生的教学比较的保守。

后记

在艺术教育的广大舞台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吹拉弹唱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赞美;在艺术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学生们可以通过琴棋书画实现自己对知识的渴求,挖掘自身无穷的才华潜力,完成自我人格的完满塑造。而这些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学习兴趣的激发,行为习惯的规范,异性交往心理调节的需求,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

感谢总课题组给我们机会参与课题,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有很多反思和收获。作为老师,能够和孩子们共同经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能够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是一件幸福的事,同样也是责任重大的事,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观念,乃至于影响他们的一生,所有的课题组成员正是秉承着这样的态度,尽心尽力地完成我们的课题。未来的日子,课题结束不意味着教育结束,好的经验我们还会继续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题的完成还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为我们铺平道路,排除困难,提供财力、人力、物力,没有他们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每一步将会举步维艰。最后,感谢我们自己,一路走来,大家携手并进,顺利的完成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文利.1988~2007: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综述.调查研究版,2008,3:50-57.

[2]李玲.浅议中等职业学校的性健康教育.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2009,8(398).

[3]王丹.普通高中实施性教育的初步尝试.

[4]董金平.青年探索,青少年性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常见问题及对策,2000,4(44).

[5]赵双玲,高尔生,楼超华. 上海市高中生异性交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31.

[6]宋桂荣,程然,李晓枫,马莉,高晓虹,张翠莉.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

[7]朱红,刘安波.高中生恋爱与性心理的性别差异研究.保山师专学报,2008,27(4).

12.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二

(1) 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 组织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职教育是省委、省政府推进藏区经济发展, 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维护藏区、实现藏区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2009年, 四川省委、省政府、教育厅多次发文要求各职业学校加强学生感恩励志教育, 要求各职业学校要充分运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9+3”学生的期望、关爱及英雄模范事迹, 教育广大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珍惜学习机遇, 牢固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立志成才的远大志向。

(2)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教职成[2000]1号)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立即组织内地中职学校藏区新生开展军训与入学教育的通知》 (川委办发电[2009]37号) 等国家教育教学工作方针与文件精神。

(3) 现在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富裕起来的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急功近利、追求享乐、重利忘义等相继蔓延, 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90后”的一代, 感恩意识缺失, 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 只顾索取, 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许多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 普遍缺乏爱心和责任感。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教师的教导之恩;更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没有“感恩”, 更不要说付出乃至奉献了。总而言之, 现在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由于感恩意识缺乏, 不少学生出现厌学、厌世、逆反、抱怨、浮躁、虚荣、无进取心、无同情心、无责任感等问题。因此, 社会各界对感恩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 职业教育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非常重要的阶段, 学生可塑性大, 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刚养成, 如果不及时纠正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 时常表现出感恩情怀的缺失、不知感恩的情形。这让广大民众意识到培养中职学生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 加强中职学生的感恩教育更是当务之急。作为中职教育机构、教育者必须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这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5) 职业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世纪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来看, 要充分发挥感恩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优势和作用, 加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 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 深入浅出”, “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7) 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后, 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纷纷开展了“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

(8) 感恩教育现在虽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注意, 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为感恩教育载体的研究, 如:专题活动、学科渗透、社会实践等, 仍缺乏具体可行的、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案和方法, 相关研究的文章也仅仅是散见于报纸杂志。当前对大学、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感恩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较多, 实践性经验较少, 特别是“9+3”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尚属空白。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 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 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 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非, 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 通过开展具体实在的感恩活动, 逐步培养“9+3”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研究, 把感恩教育作为“9+3”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找到进行“9+3”学生感恩教育更有效的途径及方法, 从而使其树立起高尚的道德追求,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 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并通过恰当的途径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达到使“9+3”学生都学会感恩的目的。从而使其更加珍惜学习机遇, 勤奋学习, 牢固树立报效祖国、立志成才的远大志向。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牢固的树立扎根藏区并努力工作的思想, 从而促使“9+3”学生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

(2) 通过积极探索“9+3”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新手段, 建立新机制、新方法, 拟定以“学感恩、知感恩、会感恩”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 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和积极感恩。通过对“9+3”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 更有利于“9+3”学生在校养成和增强感恩意识, 知道感恩, 形成感恩行为。

(3) 在对“9+3”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 促成学生感恩行为和习惯的较快养成, 并以此为契机, 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健全的人格素养的形成。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知恩图报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提倡的道德行为。中国自古以来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很多古训用精炼的语言告诉了人们怎样去感恩。很多西方国家设立“感恩节”来提醒人们要知恩图报, 不可忘恩负义。正是根据这种指导思想和鉴于当前的现实, 我们提出对本课题的研究, 就是希望能找到感恩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并把这一成果在全校及社会中推广应用, 营造校园感恩文化, 促进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形成。通过一些具体的感恩活动的开展, 培植感恩文化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 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 我国青少年德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客观也存在着空洞说教、内容抽象、不贴近青少年生活等问题。全国很多省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反思和积极创新德育的新思路。

随着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很多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纷纷把感恩作为德育的切入口, 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一些社会机构也自发开展感恩文化的推广, 社会反响强烈。现如今, 国内很多省市、机构和学校在感恩教育研究上作了很多探索, 如:在上海, 学会“感恩”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初中生守则》;在黑龙江, 已开始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有“尊重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 通过“尊重”找到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结合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全国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河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蓬中学独生子女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感激教育”;孝丰镇中心小学的“孝文化教育”;江苏淮阴师范附小的“生活教育”;丹阳师范附小的“情育课程”;江苏海门市开展的“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调查与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策略研究”;湖州市德清县英溪小学的“孟郊故里学校‘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建德市一小学开展了“一所山区希望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巨化第一小学开展了“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的策略研究”等, 都在感恩教育研究中作了探索。在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切入点的前提下, 通过少先队活动、学科渗透、教职工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 以班级生活、集体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过程中,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三大环境背景, 开设相应的探究活动,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健全学生的人格。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 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 使更多学生感恩的心升起, 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同时要让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 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省内, 射洪县职业中学正在开展“感恩教育研究暨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 乐至中学曾开展过感恩教育的研究。

以上感恩教育的研究和本课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使学生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 养成感恩的习惯。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综观全国各地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 存在一些遗憾。

(1) 主要是以开展感恩教育的活动为主, 形式和内容比较雷同。喊口号、走过场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如何把感恩教育深入地、长久地开展下去, 还没有得到有效研究和论证。

(2) 如何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开展全社会感恩教育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3) 感恩教育是一种有关心灵、情感和灵魂的教育, 需要培养大量感恩教育种子教师队伍, 但如何培养是过去课题研究中没有引起重视的课题。

(4) 一直以来, 感恩教育主要聚焦于孩子、父母和教师之间的感恩文化研究。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恩文化研究却很少有人进行。

(5) 全国开展感恩教育的学校虽然很多, 但缺乏交流平台, 不利于感恩教育的经验总结、成果展示和推广。

(6)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我校德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如何通过感恩教育实践, 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整体德育体系。

(7) 如何确认感恩教育在德育中的核心价值?如何确立感恩教育在校本德育体系的办学特色化中的价值和作用?如何确立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的价值和作用?这些比较专业的德育课题, 当前还没有系统涉及。

(8) 感恩教育的内化手段研究还是个难点。

(9) 学科教育与感恩教育的整合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经系统地查阅、检索和复习国内外大量的文献, 从21世纪初我国开始出现以开展感恩教育为专题的教育教学研究, 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研究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感恩教育的学校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如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但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领域中施行感恩教育现处于起始阶段, 从省内外研究感恩教育的情况来看, 研究的报道极少;但以中等职业学生“9+3”学生为研究对象, 开展感恩教育, 在“9+3”学生中尚未见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公开报道。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缺憾。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知恩教育研究。引导“9+3”学生充分认识并感激党和政府、社会的关心和关爱, 感激教师的教诲、父母养育、自然的赐予、同学间的互助等。进而把“感恩”的情感延伸到爱党爱国的崇高境界上, 从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 为祖国多一份贡献, 延伸到爱班爱校上, 爱教师与广大人民上。

(2) 感恩、施予意识培养和途径研究。引导“9+3”学生做一个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 进一步懂得如何去热爱党、祖国和人民, 如何去承担民族未来的责任, 如何去回馈社会、报答父母、敬重教师、敬畏自然。有了感恩之心, 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 进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自立、自尊意识, 形成健全的主体人格。应积极探索、总结感恩、施予途径。

(3) 感恩教育形式的研究和感恩活动的开展。通过感恩故事 (叙事) 、班级感恩活动开展情况 (案例、报告) 、学校感恩活动开展情况 (案例、报告) 、“我所知道的感恩故事” (叙事) 、我是怎样看待感恩的 (论文) 等具体活动的开展, 总结出适合“9+3”学生感恩的方式、方法, 寻找进行感恩教育的创新方法与途径。

(4) 感恩行为的规范和感恩文化的培植研究。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对待党和政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和工作、对待师长、对待父母及亲人、对待自我等。通过以“孝”为先的人伦文化、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学思想、自觉自律意识与奉献精神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宇宙思想研究, 培植感恩文化。

5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 开发适合“9+3”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资源, 构建具有“9+3”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

(2) 初步建立起“9+3”学生感恩教育理论, 形成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内容体系。

(3) 研究具有操作性、科学性、实践性的“9+3”感恩教育操作方法。

(4) 通过开展具体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逐步培养“9+3”学生的感恩思想与意识;促成学生感恩行为和习惯较快的形成。

(5) 探索对“9+3”学生感恩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最终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6) 成功的案例, 形成的经验、教育形式、实际的操作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广泛的推广价值。

6 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本研究以活动为核心,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并辅之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

7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09年10月~2010年3月) :组织课题论证、申报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 进行课题申报;邀请专家、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向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申报。

第二阶段 (2010年4月~2012年1月) :课题研究、实践阶段。

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按照研究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内外社会实践活动, 聘请省、市的科研专家定期对课题运作进行指导, 总结相应研究成果:感恩叙事、典型案例、感恩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开展的相关活动文字、图片与录像等实录、论文等。

第三阶段 (2012年2月~2012年6月) :课题结题阶段。

在第二阶段实验、总结的基础上, 进一步充实课题研究成果、总结经验,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举办论文集、故事集、案例集、教学设计汇编、感恩活动开展情况实录等研究成果展示, 邀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总结推广。

8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 对课题研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2) 本课题由赵斌副校长负责领导, 教育研究室负责业务指导, 由学生科、“9+3”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赵斌同志曾从事多年学生管理、教学管理, 现任我校副校长, 具体分管学生科、团委工作, 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心理, 在开展感恩教育等德育工作中具有丰富的经验。

(3) 本课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强、水平高, 特别是前3位主研人员都曾参加过多个课题的研究, 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际研究能力。邹世凌同志曾主持研究并完成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分别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赵斌同志、贺生同志曾主研完成《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该课题获四川省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同时还参与学校其他6个课题的研究。

(4) 本课题由专职教育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科“9+3”管理办公和班主任4部分人员组成, 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坚强的领导核心、丰富的理论作为支撑。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研究成员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有助于本课题的具体实施。

(5) 本课题的研究有四川省卫生学校学生科“9+3”管理办公室这一平台, 每年均招收100多名“9+3”的学生, 利于开展各种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6)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感恩教育都非常重视, 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

9 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1) 负责人:赵斌、邹世凌。负责领导、指导、协调整个课题的各项工作, 研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工作。

(2) 主要研究成员。

(1) 贺生:负责课题研究设计, 撰写各种研究报告等工作。协助问卷设计和调查、具体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开展。

(2) 刘薇:负责设计所有调查问卷、预调查和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协助团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工作。

(3) 黄萍:负责设计课外、团队实践活动方案并具体实施相应的活动, 收集相应资料、撰写相应的实践活动报告, 协助调查等工作。

(4) 王建鹏:负责购买、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设计课内实践活动方案并具体实施相应的活动, 收集相应资料、撰写相应的实践活动报告, 协助团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调查等工作。

(3) 其他研究人员:王莉、刘峰、任振薿、刘琴蓉及“9+3”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协助本课题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调查等工作。

1 0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提供的形式

(1) 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实践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

(2) 实践方案:包括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各种方案等。

(3) 反应实施感恩教育的光盘、软件、课件以及录音、录像、教具、学具等。

上一篇: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个人体会下一篇:企业年终晚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