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2024-07-23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精选13篇)

1.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一

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一、企业会计方面

1、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2、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3、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4、关于会计披露问题的探讨

5、试论会计监管问题

6、关于会计要素有关问题的探讨

7、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8、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9、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10、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

11、重要性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

12、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13、论会计信息的可信性

14、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信性

15、论稳健原则

16、存货管理问题初探

17、试论存货计价与存货控制

18、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19、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20、长期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研究)

21、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

22、试论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23、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探讨

24、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25、关于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26、关于会计准则建设的初探

27、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二、审计方面

1、论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

2、关于会计事务所内部管理的研究

3、论风险导向审计

4、验资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

5、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6、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7、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

8、政府审计模式比较与选择

9、论审计信息质量

10、论审计风险及管理

1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2、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13、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14、论我国审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15、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16、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7、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8、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9、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20、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21、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方面

1、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

2、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3、加强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

4、本、量、利分析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5、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6、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7、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探究

8、责任会计的研究

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10、标准成本的研究

11、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12、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3、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14、关于敏感性分析的研究

15、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

16、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17、试论降低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率的关系

18、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19、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相结合问题的探讨

20、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

21、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分析的研究

22、制造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四、财务管理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公司治理与财务重构

5.、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6.、如何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

7、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8、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9、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10、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研究

11、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

13、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五、经济法律方面

1、一人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2、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

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思考

4、公司法出资形式法律问题研究

5.、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司法规制若干问题研究

6、论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7、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8.、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于治理

9、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10.、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11、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的探讨

12、论债转股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六、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的探究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探讨

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

8、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网络会计研究

10、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2.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二

(一) 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专业胜任能力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及能力。就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而言,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 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才能。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CGA) 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的总和。 南非公共会计师和审计师委员会 (PAAB) 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以本国和国际上的标准完成会计师和审计师所期望完成的任务和角色的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CICPA) 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实务工作环境中按照设定的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

(二) 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

为推进全球会计职业的发展, 2003 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陆续发布了涉及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准则。按照相关准则, 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构成。 其中, 职业知识包括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IT知识等;职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交流和交际技能、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等; 职业价值观包括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坚持持续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保持可靠性、责任性、及时性以及谦虚和尊重的行为、遵守法律和法规等。

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提出的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为基础, 根据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内涵的认识, 本文构建的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如下:

1.职业知识。 具体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外语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

2.职业技能。 具体包括: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 (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 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

3.职业价值观。 具体包括: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 正直客观价值观、 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针对实务界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 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 共收到有效答卷296 份。 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5.61%, 女性占54.39%;被调查者学历 (或学位) 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1.15%, 本科占85.14%, 硕士占3.72%;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3.72%, 事业单位占12.5%, 工商企业占69.59%, 社会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等) 占10.14%, 其他占4.05%;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 年者占62.5%, 5-10 年者占22.97%, 10-15 年者占10.81%, 15 年以上者占3.72%。

(二) 实务界对职业知识的需求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重要 (5 分) 、比较重要 (4 分) 、一般重要 (3 分) 、不太重要 (2 分) 、不重要 (1 分) 。 在就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 以均值衡量重要性, 以标准差衡量趋同度 (下文同) 。

问卷结果表明, 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 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 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管理学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金融学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外语知识、统计学知识、人文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 说明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 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 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管理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人文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艺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外语知识依次递减, 说明实务界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 财务软件及EXCEL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 而对于外语知识、 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

(三) 实务界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按照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 (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 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 但总体差异度不大, 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 按照实际操作能力、 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 (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 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 说明实务界对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 而对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

(四) 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的需求

由表1 可知, 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 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 但总体差异度不大, 均值较高, 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 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 按照诚信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 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 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 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针对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 共收到有效答卷283 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6.64%, 女性占53.36%;被调查者学历 (或学位) 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0.95%, 本科占84.1%, 硕士占4.95%;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4.59%, 事业单位占17.67%, 工商企业占66.78%, 社会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等) 占7.77%, 其他占3.18%;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 年者占61.84%, 5-10 年者占23.32%, 10-15年者占10.25%, 15 年以上者占4.59%。

(二) 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好 (5 分) 、较好 (4 分) 、一般 (3分) 、较差 (2 分) 、很差 (1 分) 。在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 以均值衡量优劣、以标准差衡量差异度。

问卷结果表明, 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处于“一般”状态, 掌握程度按照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人文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外语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 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职业知识程度的看法差异较大, 差异度按照人文知识、管理学知识、外语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经济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统计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金融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艺术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依次递增。

(三) 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现状分析

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处于“一般”状态, 其程度按照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 (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 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技能的看法差异较大, 差异度按照交往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创新 (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 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增。

(四) 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由表2 可知, 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处于“一般”到“较好”状态, 其程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价值观的看法差异较大, 差异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依次递增。

四、结论

上述调查研究显示, 就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而言, 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 对财务会计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 而对于外语知识等基础工具知识、市场营销等相关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 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对应用能力及人际交往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 而对创新、领导能力、规划管理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 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 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就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而言, 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具备的职业技能、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均处于一般状态, 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实务界的需求。 这说明在会计本科的教学过程中, 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 还应进一步强调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 同时, 还应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培养具备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学生, 满足社会的需要。

摘要: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分析了实务界对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及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现状。

关键词:专业胜任能力,需求,供给

参考文献

[1] .莫磊.基于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2007.

3.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三

【关键词】 课题研究 会计学毕业论文 研究性教学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是本科学生完成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士学位论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也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每况愈下,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以提高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教司《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管理卷)》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围绕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1、学生茫然选题,应付了事

毕业论文的选题需要学生抓住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学习体会和能力选题。但是,很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笔者对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业2007和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随机抽取200份作为样本,分析得之:企业管理论题占34%;会计选题占38%,其中传统课题如会计舞弊、会计政策等占一半,新兴领域选题如国际会计等仅11篇;审计、电会方面论题占16%;会计实务方面论题仅占8%;其他分布在金融等领域。企业管理论题多是因为该部分论题资料多,部分学生抄袭拼凑了事。财会新领域的论题少是因为这方面的论题很难联系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因此会计专业本科生较少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挑战性的论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在于不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欠缺,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更谈不上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认真程度不够

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拿出极大的精力去联系工作和备考研究生,导致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查找资料、与指导老师的沟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认真实践调查了。同时,毕业论文只是相当于一门课程,对就业和考研影响不大,因此有不少同学视毕业论文如“鸡肋”,临阵磨枪,应付了事。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靠教师两三个月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而且,有些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过于简单,另外,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招生急剧扩大,而教师人数,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增加,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精力有限,与学生沟通不够;有些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也比较欠缺。

3、学生完成过程草率,论文质量堪忧

不少高校只是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环节,导致学生平时在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较少,普遍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基本功,调查显示:有55%的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格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编号、字体与大小、行间距与缩进、中英文标点等方面。现在,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正面临着广阔的改革空间,论文写作素材和案例是极为丰富的,但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空话废话居多,没有实践意义。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模式,学生的会计论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二、课题研究模式的内涵和在会计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

研究性教学法是用类似于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突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以知识的学习为手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模式是研究性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模式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1、课题研究模式的意义

课题研究模式是指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活动。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都是由学校或者院系的团委来负责,难以纳入到教师的科研教学体系中去,活动开展的好坏局限于学生和团委老师的科研水平。而高校硬件设施完善,如图书馆、网络资源、期刊等,课题研究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尽大效率的利用高校资源。

2、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条件

高校教师一般都肩负着某些科研项目,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可能。让会计学生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思想火花,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对会计理论研究前沿和会计实务有基本的涉及,对会计论文的选题、写作流程有基本把握。当然,为保障该模式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通过经费划拨、个人捐赠和企业赞助的方式全方位的予以赞助;制定相关政策,对相关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上的认定,对于指导学生获得成绩的老师给予额外奖励,以此吸引优秀教师的参与。

3、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经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69年就开始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几十年来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些高校也已经将研究性教学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效果明显。如:清华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和“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等。湖北经济学院也早在2006年即开展团委主办的“科研实践”和“大学生科研立项计划”,本科生参与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担任研究助理,其实质就是课题参与模式的实践形式,但这些计划大都针对工科和金融、劳保等与社会调查联系紧密的专业学生,会计专业学生参与较少。

通过本次对会计本科生的调查显示:6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科研方法的缺乏;25%的同学认为主要困难是在选题和提供科研条件上,90%的学生认为平时科研活动欠缺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由此看出,课题研究模式的运用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题研究模式的程序设计

课题研究模式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能力,进行相应的实施方案,以完成相应的实施目的。

1、第一学期:入学教育阶段(启发阶段)

学生入校后,教师可以以借助参观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活动,让新生初步了解会计专业的社会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此阶段,可以将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让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会计知识根底、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底,是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学生接受了这种教育,就会从思想上重视它,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学习与毕业论文的写作联系起来。同时,可以邀请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老生畅谈科研体会,激发低年级学生的科研信心。

2、第二学期到第八学期: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在该阶段,学生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1/3学时采用公开讨论课、分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的形式,围绕课程内容讨论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会计的前沿问题,强化会计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研究性的思维能力。经常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充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第五学期开始:课题选择与导师确认阶段

选题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教师统计自己的在研课题,也可收集其他可供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者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课题的选择应适当浅显。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加以指导,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让学生们在参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4、第六学期:课题开展及专业课补充阶段

在本阶段,教师针对课题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有目标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收集课题研究必要的相关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必备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去科研部门,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引领学生将课题研究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对课题必需的专业知识,提前自学,让学生参与课题时感受专业学习的乐趣。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题开展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的进度与计划,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兴趣修改课题的研究方向,甚至重新选定课题或自定课题。

5、第七学期:课题研究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课题时,要注意阶段性检查研究的进度,及时调整研究目标,对于重点难点部分,给予更多的指导意见。该阶段非常强调研讨交流模式,研究小组首先确定研究讨论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在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中大多开设“seminar”(研讨会)的课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6、第八学期:结题及撰写毕业论文阶段

研究完成后,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其他形式交流研究成果,并对不同意见进行探讨。作为研究的一个总结性环节,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在这阶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后,要求学生把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要求研究报告要有理论、有实践、有数据、有新的学术观点或分析研究结论。学生在总结课题研究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就可以形成毕业论文。

当前,经济的发展使会计专业表现出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研究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模式给会计专业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师生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能“水到渠成”。

(注: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研究模式在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阎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进[J].会计之友,2009(1).

[2] 陈兵:论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3).

[3]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4.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四

理论类

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中国企业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营销意义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整合营销在中国市场的实现途径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浅谈大市场营销观念对企业的实用价值 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论消费心理预测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论市场渗透策略 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市场营销的理论渊源销售管理体系分析

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谈销售计划制定的客观依据

论销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为某企业设计销售管理体系 谈销售管理中结构组合问题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对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思考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工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商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代理(经销)商的心理特点

我国不同职业和收人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不同性别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 如何确定推销对象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推销成功的技巧分析 传销与商业成本 为什么要禁止传销活动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重视市场调查,拓宽新产品销售渠道 如何克服市场壁垒 对市场分割问题的探讨 民族商业的适度保护问题研究 商业组织形式新探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关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问题 建立新型批发体制的构想 论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高消费利弊分析

全球市场的形成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 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如何构建有效而畅通的营销渠道 如何加强营销服务的整体内涵 商品认知价值分析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试论市场整合营销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试论以非价格竞争制约价格竞争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新型关系 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物流的价值与物流信息系统 营销服务成本与顾客成本解析 中国式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路向与对策 现代企业国际营销战略及措施再探讨 论企业定价工作的市场化问题 从汽车销售谈代理制与集团经营 新产品投放市场和策略 服务营销与企业竞争 试论商标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试论营销再造

现代企业定价目标——顾客满意度 浅谈企业营销市场化标准及实现途径 服务营销新模型 论名牌的特征及产生条件 从整体产品出发创造名牌产品 日英企业营销战略比较与启示

营销道德初探

现代企业营销活动中信息作用的探讨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 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管理 谈谈服务企业的品牌营销 营销的新理念与推销员的素质 论虚拟市场营销

动态联盟超越竞争的新模式 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客户关系管理(CRM)问题 中外营销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网络广告理论与应用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 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问题探讨 品牌策略探讨 广告创意策略探讨 各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报告 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关于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 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网络营销刍议

WTO框架下的服务营销 关于服务营销文化 公共与品牌形象的塑造

关于品牌运营的几个问题 试论城市营销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与对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对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知识经济下的我国企业营销创新浅议 提高市场占有率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与改造 论营销渠道模式转型 论企业的网上病毒性营销策略 浅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市场创新 企业绿色营销探析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营销社会化刍议 新产品试销评价方法研究 应用类

XX企业(产品)的市场调研 XX企业(公司)CI设计

XX企业(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设计

XX企业(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555555555 5555 3

XX企业广告案例分析

XX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XX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XX企业经营方式的运行与评价 XX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 XX企业(公司)多角化经营之路 XX企业(公司)投资项目评价与分析

XX企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XX企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XX企业(公司)策划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XX企业(公司)企划案例研究(点评)XX企业(公司)电子商务实施方案与评价 XX企业(公司)促销方式评价

XX企业(公司)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XX企业(公司)营销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XX企业(公司)XX产品企划案 XX企业(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XX企业(公司)营销案例研究 XX企业(公司)广告效果评价 XX企业(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XX企业(公司)XX调查报告 XX企业(公司)XX产品分渠道研究 XX企业(公司)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

5.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五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WTO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入世后,两岸三地投资经贸关系发展研究

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国际贸易创新与中国外经贸的发展

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论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美国对我贸易保护及我国的对策

出口骗税问题的剖析及其防范

中国倾销与反倾销问题的案例研究

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出口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探讨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

影响中国贸易条件诸因素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出口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

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中印两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我国技术引进的新特点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贸易磨擦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我国企业 FDI 的区位选择分析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风险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入世保护期满后我国零售业的竞争策略

论国际贸易中的售后服务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与我国贸易发展

文化和地理因素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

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隐忧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WTO体制下的国内轿车厂商出路

浅谈教育服务及贸易

中X边境贸易发展研究

国际商务的经营和跨国公司的管理

论政府禁令对进出口贸易合同的影响

论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问题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

APEC与WTO框架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服装出口与绿色贸易壁垒

关于技术贸易壁垒及其对温州外贸发展对策的影响

全面认识“入世”以后的知识产权问题

入世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技术转让中的价格确定问题

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应诉策略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如何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的政策机制

浅析贸易自由与反倾销的关系

浅析贸易自由与保障措施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对外贸易法的新突破――自然人的经营主体资格与作用

当代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发展趋势及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中国引进外资战略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石油战略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外资流入的影响因素与外溢效应

美国条款与我国应对策略

WTO特别保障措施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纺织工业的未来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战略

中国外贸依存度问题

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贸易摩擦

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及东道国的政策干预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分析

美元贬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反倾销预警机制的构建

分析我国当前的贸易形势

社会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试论倾销与反倾销的关系

审视纺织品贸易摩擦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外贸易发展

如何看待我国新外贸法

中国如何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中美贸易中的政治因素

如何看待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如何看待中国是世界工厂问题

我国外贸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理论探讨

如何看待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国别经贸关系研究(中美中欧中非中俄中韩等)如何发挥原产地规则的作用

如何看待替代国选择问题

如何看待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

分析我国外汇储备问题

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研究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WTO多边货物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分析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 浅析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人民币汇率演变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贸易摩擦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反补贴调查对中国贸易影响

纺织品受限原因

FDI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探悉

东亚奇迹原因探究及启示

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剖析

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关系

对外贸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外贸企业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及防范

WTO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

中国如何利用WTO成员国地位防止别国滥用反倾销

我国发展境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探讨

如何建立我国产业部门的有效预警保护机制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浅谈中国某个服务行业(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WTO服务贸易倾销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跨国收购与兼并的利弊分析

试述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后,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框架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对策

当前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

科技兴贸战略

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入世对我国外商投资结构的影响以及相关效应分析

WTO与中国电子商务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效果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双向作用分析

构筑东亚铁三角——发展中日韩贸易

分析海运提单的风险及防范机制

中国第三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

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启示

关于对外贸易理论的若干思考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中易犯的错误——关于关税的多面改革及对高技术产业的补贴

维护国际贸易中科学技术的公平竞争—第二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启迪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WTO启动后的世界贸易

WTO与广东企业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我国政府行为选择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研究

国际贸易中动植物卫生检疫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我国对新型贸易壁垒SA的对策

SA贸易壁垒与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再造

知识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外贴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以出口补贴政策为例

中国对外贸易中遭遇的专利壁垒及对策

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争议

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则与中国的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分析

东亚国际贸易合作及其影响

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局限性和现实性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意义

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其应对举措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

APEC框架下的区域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浅析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模式和路径

日本的东亚经济合作政策浅析

发达国家实行“有条件的”开放服务市场原因分析

开放服务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其他国家对服务贸易采取的保护措施对我国的影响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服务业优势

为什么说美国专利商标局提高专利收费是美贸易

壁垒中新型的非关税形式

我国外贸出口经营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外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弊端及其改革

外资会不会冲垮民族经济

试析经济增长中的外经贸因素

对话反倾销的国际比较

世界贸易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与政策 外贸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促进

论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

中国——欧盟贸易关系回顾与前瞻

论亚太经济合作与中国经济发展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前景

世纪中欧经贸关系前景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势

世界两大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信用证的独立性与当事人权利义务探讨

论进出口贸易的风险与防范

略论国际保理服务与我国贸易实践

WTO条件下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跨国公司的资迅系统营销网络的发展

跨国公司与中国制造业基地

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政策

我国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对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理论政策的研究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 APEC挑战WTO 外贸企业财务问题

东亚地区双边自由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

东亚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中国企业应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前景

论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

论我国进出口市场的变化

论东北亚经济合作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

全球FTA发展新趋势与中国的FTA战略

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引资对策

论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合作联动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与前景分析

东亚区域性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

欧盟东扩论

评欧盟(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

中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美国新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欧盟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美国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提升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国际营销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国际营销中的绿色壁垒研究

网络营销的应用问题研究

企业促销战略研究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无单放货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于倒签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于预借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提单的运输合同属性问题

关于海运货物灭失及损坏有关问题

国际贸易结算支付方式的选择及运用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评估

出口信用保险浅析

无船承运人法律地位

CIF合同初探

常用贸易术语比较

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代理制度的变革与我国外贸公司发展前景探讨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欺诈胁迫与重大误解问题探讨

1、我国服务贸易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2、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

3、我国外贸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

4、加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5、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研究

6、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因及对策

7、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

8、河南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QDII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0、中部崛起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1、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

12、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

1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思考

14、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5、新型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分析

16、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7、区域贸易安排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与挑战

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

19、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效应分析 20、国际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

21、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22、贸易顺差:通货膨胀的诱因分析

23、欧盟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启示

24、标准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影响

2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

26、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

27、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

28、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29、全球电子商务模式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30、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31、河南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32、河南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对策研究

33、河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4、河南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5、河南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6、河南进口贸易的发展前景分析

37、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38、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39、试析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40、CEPA对河南省外贸发展的影响

41、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42、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43、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

44、“10+3”框架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45、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46、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47、对外贸易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

48、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研究

49、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 50、论FDI与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51、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影响分析

52、试析对外贸易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

5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探索

54、中印外贸发展战略比较浅析

55、河南省跨国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56、河南省出口农产品(食品)绿色营销问题分析

57、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58、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59、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提升问题研究 60、我国对外贸易协调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61、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62、西方对华出口贸易限制的新动向研究 63、我国通货紧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64、我国贸易救济问题研究

65、涉外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

66、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 67、中国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研究

99、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100、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及其现实影响 6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69、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70、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途径 71、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2、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73、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74、试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营销定价关系 75、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6、浅析中美经贸关系

6.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六

说明:

1、本次选题题目不作规定,请各位同学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并协商确定自己的选题内容。

2、所提供选题仅供同学们参考之用。

附录: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2、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的发展

3、对女大学生“急嫁”现象的理性思考——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4、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5、企业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6.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资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分析

7.奖酬分配的公平性及激励功能分析与研究

8.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本关系研究

9.企业招聘中的风险回避问题研究

10.企业组织文化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12.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13.前夕企业公平与员工绩效的关系

14.企业信息沟通模式比较研究

15.合作型群体下企业职工行为分析

16.陕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17.陕西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18.陕西社保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取向

19.陕西省的失业保险问题研究

20.陕西省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21.西安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2.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23.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24.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25.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26.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7.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28.劳动资源开发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29.西安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30.企业人员测评体系的构建

31.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2.根据案例评定企业内部的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

33.变革中的劳动就业环境

34.基于战略的(或目标管理的)企业绩效管理设计探讨(可以具体到某一企业)

35.(某组织)中层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知识类员工等)绩效管理研究

36.研究类组织(或研究团队、以团队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37.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3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研究及应用

39.(某一行业,如保险业、金融业、教育业)的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估、技校管理)设计研究

40、x企业员工福利方案研究

41、x企业进行工作分析(设计、评价)的设计方案

42、关于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43、x行业(企业)非法定福利项目的分析与设计

44.销售团队的薪酬方案分析与设计

45.当前人才招聘的问题和趋势

46.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人本管理

47.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48..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分析

49..论企业人才招聘的新渠道——网络招聘

50..试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51、试论变革时代公司领导人应具备的素质(可以结合一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也可选取不同种类的典型样本进行统计归纳)

52.试论人力资源系统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可以单个或若干案例分析,也可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调查统计归纳升华)

53、试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外包制(也可以案例或调查的方式完成)

54、试论高科技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试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的关系

55、试论构建最佳高层领导团队的对策

56.高等院校薪酬制度改革探析

57.试析陕西高科技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

58.国有大(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调查

59.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

60.中外合资企业的薪酬管理实践研究

7.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七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 特别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以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为标志, 我国会计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 并在国际会计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更是对我国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良好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而当前我国所培养的会计本科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相对紧缺, 这与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有关。西部民族高校由于其所处地域、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的限制, 导致其会计人才的培养条件和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知名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也相对整体低于其他知名高校。为此, 根据西部民族高校的实际, 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构建适宜的、有特色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寻求提高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是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教育改革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一)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考虑到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因此, 在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上, 以湖北民族学院近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为样本, 即2006年至2010年毕业的会计本科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所设计的14个问题共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方面的需求状况与能力要求;二是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包括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状况以及与其能力要求的差异;三是用人单位对提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三)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主要是以电子文本形式发放, 发放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 并要求被调查者在2011年11月10日前将电子调查问卷发回到问卷所附的电子邮箱之中。回收调查问卷共92份, 经过筛选剔除无效的调查问卷18份, 有效问卷共74份。

用人单位的类型与性质不同, 其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74家被调查用人单位其类型与性质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被调查用人单位中企业单位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 占到83.78%, 非企业单位仅为16.22%, 这与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整体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 亦即相关调查研究对于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一)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注重的内容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 不同的岗位可能其注重的内容不同, 亦即其条件有所差异。通过调查可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注重应聘人员的方面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看重的是实践经验即工作经历, 其所占比例为72.97%;其次为专业知识, 即招聘岗位与应聘者的知识背景是否相符, 其所占比例为45.95%;最后是专业技能, 即应聘者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 其所占比例为35.14%。对于毕业生来说, 会计实践经验往往很缺乏, 但可以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仿真实验和顶岗实习或见习予以弥补, 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侧重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如果面对的是应届会计毕业生, 则其关于实践经验的要求往往很难满足, 但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侧重, 这种侧重对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在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内容如表3所示。表3表明, 被调查用人单位初次使用会计本科毕业生时考虑个人实践经历的仅占24.32%, 不同于招聘一般会计人员时首要考虑的即为工作实践经验。此时, 综合素质成为用人单位初次使用毕业生时的首选, 其所占比例为54.05%;其次是岗位需求和个人能力, 即考察毕业生的个人能力能否胜任所招聘的岗位,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7.84%和35.14%。因此, 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 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其综合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注重其个性培养, 加强其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 用人单位关于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要求

被调查用人单位使用毕业生时首先考虑的是其综合素质, 则其对这些素质的要求相应地成为提高会计人才素质的首要内容, 是用人单位在使用毕业生时除了专业技能以外综合素质的表现。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如表4所示。表4表明,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人才的素质要求首要是爱岗敬业,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89.19%;其次是团队精神和道德诚信, 所占比例分别为81.08%;再次是终身学习能力, 其所占比例为75.68%;最后是遵纪守法, 所占比例为64.86%。因此, 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锻炼和道德诚信品质的形成。

(四) 用人单位对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会计本科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往往是从基层做起, 从初级做起, 而其能否从初级走向中级乃至高级, 顺利进行职务的晋升, 则取决于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因此, 用人单位对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技能的要求, 是培养会计人才必须要考虑的, 其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 在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方面, 用人单位首先要求其必须能进行日常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其比例达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91.89%;其次是能掌握会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78.38%和70.27%;再次是能正确办理纳税申报等税务事项, 其比例为被调查用人单位的67.57%;最后是能胜任财务管理的一般工作, 如财务分析等,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54.05%。而对于纳税筹划和审计则要求较低,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仅分别为29.73%和32.43%。因此, 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必须加强学生以下方面的技能, 即单位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财务软件的操作、办公软件的应用、纳税申报等税务事项的办理。

四、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一)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评价

表6反映了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居于什么等次, 能否适应相应岗位的要求。从表6可以看出, 54.06%的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比较符合其工作岗位的要求, 并且62.16%的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具有了一定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毕业生的素质状况反映了其综合职业能力, 可以从总体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予以表现, 其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 在评价等级里满意比例等于或超过“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是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团结协作精神、诚信度、工作适应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54.05%、48.65%、62.16%和48.65%, 说明会计本科毕业生这些方面的素质较高。在用人单位评价为“不满意”的首先是开拓创新精神,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13.51%;次之为奉献精神其比例为8.11%;最后为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5.41%。

(三)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足方面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足方面的评价, 反映了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时需要重点强化或改进之处。

(1) 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的方面反映了其最强的职业能力内容, 而表现最差的方面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需要重点考虑的职业能力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评价, 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表8表明, 在用人单位看来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的是敬业精神,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总数的62.16%;其次是知识结构, 比例为43.24%;再次为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比例分别为37.84%和32.43%;最后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 其比例均为21.62%。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差的方面, 首先是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56.76%和48.65%;其次是实际操作, 其比例为37.84%;再次是组织协调和外语能力, 其比例均为29.73%;最后是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18.92%。可见, 从用人单位所评价的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的排序来看, 会计本科毕业生敬业精神很强, 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很欠缺, 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组织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2) 会计本科毕业生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如表9所示。由表9可以看出, 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首先是创新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56.76%;其次是业务能力和社交能力, 其比例分别为32.43%和29.73%;最后是综合素质, 比例为24.32%。

五、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完善

(一)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建议

用人单位对于会计本科生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 其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由表10可以看出, 根据用人单位对于会计本科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的统计, 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中, 首先需要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70.27%;其次是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分别为54.05%和51.35%;再次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分别为48.65%和37.84%;最后是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为27.03%。另外,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劳动态度方面的培养也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一定比例 (18.92%) 。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改善的建议

对于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改善, 用人单位认为应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结果如表11所示。在表11中, 用人单位认为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的改善, 首先是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70.27%;其次是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为59.46%;再次是加强协作能力的训练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均为35.14%;最后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比例为24.32%。因此, 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 专业实践能力的加强是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方面,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高包括组织协调、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管理能力。

(三)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专业实践的建议

会计实践主要涉及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课程。对于专业实习, 全部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很重要, 而且校内的模拟实习或实训不能替代企业实习。对于专业实践课程, 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如表12所示。表12表明, 会计本科最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是企业会计模拟实训和税务会计实训,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75.68%;其次是会计电算化实训, 其比例为54.05%;最后是会计单证填制实训, 其比例为37.84%。

六、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然而西部民族高校要提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并在全国众多高校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断地探索并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必然的选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是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如何建立起提升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则是急待解决与完善的现实问题。

会计职业能力包括的内容众多, 这些也构成了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具体表现。灵活地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 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之所在, 也是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交际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是会计专业技能之外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是会计本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可将这些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职业能力, 即大多数专业、大多数职业都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 (含外语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团队合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 这一层次的能力可通过高校设置的通识课程与第二课堂来培养与提高;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能力, 即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 主要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予以实现;第三层次为专业深化与拓展能力, 即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 包括专业创新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方向课程予以实现, 不同西部民族高校可根据其实际有选择性地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模块, 如中小企业会计模块、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块、税务会计模块等, 这也能从不同方面体现不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 《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 《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3]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1期。[3]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1期。

[4]陈玉荣:《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6期。[4]陈玉荣:《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6期。

[5]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基础:职业要求标准的变迁与影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5]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基础:职业要求标准的变迁与影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8.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八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某普通高校7个理工类专业为样本,涉及628名2007届本科毕业生。

二、调查内容

根据笔者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感受,考虑舆论对本科论文批评的角度,选择的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接受论文任务前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学生是否愿意取消本科论文、选题心理、如何看待“抄袭”、是否重视开题论证环节、完成论文的障碍及对答辩的认识。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28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从统计结果看,确实有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1.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承载了考核毕业生学位资格的功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检验,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知之甚少,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13%的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前对毕业论文意义一无所知,25%的学生是在二、三年级时通过学长对毕业论文有一点了解,1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过相关常识,27%的学生在选题前通过参加讲座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要求;23%的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具有考核学位资格的功能;76%的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2.学生对“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舆论认为本科论文质量不高,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调查对象中,只有32%表示如果学校政策允许,愿意多学两门专业课来顶替论文学分。看来舆论的呼声只是旁观者的看法,多数学生并不愿意取消本科论文。

3.学生选题心理

调查样本中只有19%的学生愿意自拟题目。选题时56%的学生把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选题的第一因素,24%的学生选题时考虑就业或考研复试的需要,20%根据对指导教师的好恶、题目的难度选题,存在“拈轻怕重”倾向。

4.学生抄袭心理

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调查显示,7.8%的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抄袭,64%的学生基本知道什么是抄袭,但是不知道如何界定抄袭;32%的学生意识到抄袭属于学术道德问题,抄袭可耻,40%的学生表示可以适当抄袭,但不要太过分,28%的学生认为抄袭是无奈的选择。

5.学生对开题论证的认识

对学生来讲,开题论证是接受老师集中指导、同学相互学习的好机会,然而调查显示,当就业面试机会与开题论证时间冲突时,63%的学生选择不参加开题论证,足以说明学生不重视开题论证。如果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或成绩评定标准中没有必要的约束,开题环节的功能会打折扣的。

6.学生完成论文的过程

为加强对论文写作过程的监控,很多院校设计了任务书、开题报告、开题记录、中期检查、教师评语、答辩记录、成绩评定、指导记录等近十种表格,其中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填写。调查显示只有21%的学生按部就班填写表格,其他学生均有一定程度的拖拉现象,套表的监控作用被弱化了。

7.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障碍

很多学生在完成论文时常常遇到一些障碍,调查中37%的学生认为最大障碍是知识功底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20%的学生抱怨实验(上机)条件不好,15%的学生感到指导教师太忙,具体指导某一个学生的时间很有限,另有28%的学生认为图书资料太少。看来本科论文写作的障碍有超过六成是来自于师资、图书资料、实验条件等。

8.学生对答辩过程的认识

72%的调查对象认为每个毕业生都有必要参加答辩。在答辩环节中,由于分组的偶然性和不同组别老师掌握的尺度差异,某篇论文在A答辩组只能得到“中等”,其论文水平可能比B组的“良好”还高。69%的学生表示在乎成绩的高低,希望能够把握好平衡,成绩要尽量合理。为了保证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客观,有的院校实行答辩回避制度,指导教师不得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36%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对指导教师的约束,有助于成绩评定的公正性,45%的学生则坦然表示指导教师是否在场没关系,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论文的质量。

四、建议

1.加强早期基础教育和开题前教育

为保证学生对毕业论文有充分的认识,应对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和开题前教育。基础教育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渗透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逐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二是要为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科技写作基础》选修课,弥补理工科学生在应用写作方面的不足。开题前教育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意义,鼓励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中;二是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规格要求、成绩的评定办法,把“抄袭”降到最低限度。

2.严格筛选毕业论文题目

组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小组,对指导教师提交的建议题目进行认真筛选。通过筛选至少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督促指导教师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建议题目或建议方向。二是保证论文题目的质量。将那些大小、难度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题目精选出来,要控制专业学科论文和教育学科论文的比例,不设综述性题目。三是组织学生旁听题目筛选过程,使学生对建议题目有所了解,从而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

3.做好毕业论文的硬件保证

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机房等。对于一般院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在硬件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缺口,学校方面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毕业论文的硬件保证。

4.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监控

为保证论文质量,首先要挑选业务水平高、有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毕业论文中的重要问题和步骤,既要指导到位,又要防止“越俎代庖”;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飞行检查,防止毕业论文写作“前松后紧”现象,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正常进行。

5.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严把答辩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是学生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二是按要求撰写毕业论文;三是每一份毕业论文必须由两位以上教师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四是二级学院(系)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管理,对答辩小组成绩最低者进行严格复议或二次答辩;五是实行“盲检”制度,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答辩资料和学生论文进行匿名随机抽检,防止个别教师不坚持原则给“人情分”。

9.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九

1、论军事统筹的起源与发展

2、论我军军事统筹学的现状

3、论军事统筹理论对现代军事实践的影响

4、试论军事统筹理论与军事实践的关系

5、论军事统筹科学的发展趋势

6、试论军事统筹与军事运筹

7、论军事统筹与军队管理的相互关系

8、论军事统筹理论对系统科学的影响

9、试论军事谋略

10、关于军事统筹对象的几个问题

11、论军事统筹活动“大统一”的实现

12、试论军事统筹、统筹规则与统筹安排相互关系

13、论军事统筹基本原理相互关系

14、论广差异全相容规律在军事统筹活动中的意义

15、论军事统筹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6、试论我军军事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7、论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军队发展战略的新调整

18、试论信息化条件下领导者统筹素质的提高

19、试论军队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统筹问题

20、论军事教育训练与军事统筹的关系

21、论军事后勤与装备建设中的统筹价值

10.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十

一、题目的重要性

1.题目是论文的总纲:如果一篇文章象一张网,则题目就是纲,纲举目张,就是说看了论文题目,就能窥见全篇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所在,也可以说题目对论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是纲,也可以从课题的完成过程中显示出来,就是说要紧紧围绕题目作文章,在引言中提出问题,方法中解决问题,结果中回答问题,讨论中评价问题,始终围绕论文的主题、中心,即总纲进行,这样的论文才能文题一致,主题突出,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题目是读者判断是否该阅读该文的依据:当今医学期刊种类繁多,每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数十万篇。读者一刊在手,往往先看目录中的题目。因题目高度概括论文主要内容,准确反映论文内容,故看了题目就初步知道是否符合科研或临床工作的需要,从而决定是否应该详细阅读它。由此可见,题目是指引读者阅读的航标。

3.题目是文献检索的依据:当前知识爆炸,文献爆炸,要有效地阅读科技文献,首先依赖文献检索,在手工检索工具中,如美国的《医学索引》(IndexMedicus)、《现刊目录》(CurrentContents)和我国的《中文科技目录.医学卷》等都只标明论文的题目,读者只能根据题目判断文章内容,然后决定是否收集和阅读原始文献。此外,题目常是关键词的重要来源,而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中都是根据关键词查找文献的。

二、确定题目的原则

1.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符合其深度和广度:论文内容包括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而论文题目仅一句话,不可能反映如此多的内容,一般仅反映主要研究对象、方法、目的或结果。例如,“血清CA125测定在卵巢内膜异位囊肿中的诊断价值”,血清CA125测定是研究方法,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是研究对象,诊断价值是研究目的。所谓准确,就是恰如其分地描述,不能夸大或缩小,更不能名不符实。如将上述题目改为“血清CA125测定在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虽然并无错误,但范围和深度明显被夸大了,将比较局限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扩大为范围较广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又如,“围产期心肌病”一文的内容实为12例围产期心肌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而题目被夸大为一本专著的名称。显然,这一题目没有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范围、深度和广度,亦为欠妥的题目。

2.客观、含蓄地描述研究结果:一篇论文中结果是主要的,由结果升华到结论更是可贵的。在题目中,一般不具体提结果和结论,而只作客观地、含蓄地描述。常以价值、意义、影响及观察等词进行描述。例如,“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诊断的价值”,“妊高征患者尿酶变化的意义”,“克罗米酚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及“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至于真实的结果和结论如何,留待读者自己去阅读和评论。

3.简明醒目,引人入胜:确定论文题目,还应该力求简明、醒目,引人入胜。所谓简明,就是文字简炼、易懂。一般中文题目,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而英文题目的词数尚无统一规定,部分杂志规定以14~15个词或84个印刷符号,或一般不超过两行为妥。一般不设副标题,但在不可能简短的情况下,为了补充主标题内容或强调某一重点,可考虑加副标题。例如,“几种矫治臀位方法的比较:附168例臀位分析”。所谓醒目,是指引人注目,能吸引读者产生非读不可的兴趣。要达到醒目,必须要靠内容的新颖。例如,“氨甲喋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题目中单次肌内注射比以往分次肌内注射简单而新颖,能吸引读者阅读,如将题目改为“氨甲喋呤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27例报告”,虽无错误,但未突出“单次”的新颖性,且例数也不多,就不能达到醒目和引人入胜的效果。此外,论文的样本数大者,也可在题目中突出病例数以吸引

读者。例如,“2000例围产儿心电图监测分析”。当然,题目不宜与其他文献雷同,使用大号、异体或黑体字排版,亦为达到醒目和引人注目的手段之一,但吸引读者主要靠创新性。

4.正确用词:论文题目由精心选择的词汇组成,一般仅为一个短语、词组或一个完整的句子。确定题目时应注意用词恰当,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并尽可能流畅易懂,避免使用空泛和华丽的词藻,避免错别字、俚语和已淘汰的术语。如:将囊肿写成“肿”,预防写成“予防”,阑尾炎写成“兰尾炎”,剖宫产写成“剖腹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写成“妊娠毒血症”。题目中应尽可能少用非公认的中文缩略词,如人工流产写成“人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写成“功血”,金属单环写成“金单”,一些容易被误解的英文缩略语也不宜用,如“CHD”(冠心病)易被误解为先天性心脏病。特别应防止题目中罗列一连串的外文缩略语,只用几个词加以连接。题目中偶尔出现的中、西文姓氏,有习用的中文译名者写中文译名,否则写原文,姓后不加“氏”或“’S”,如“阿狄森病合并妊娠6例分析”,“Turner综合征合并常染色体平衡易位一例”。此外,尚应注意题目内一般不加标点,10以下数字均用汉字,10以上数字则用阿拉伯数字。如为英文题目,常省略冠词,除第一个词或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外,其他均小写,也可除虚词外,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大写。

三、确定题目的方法与技巧

1.从论文设计的三大要素中确定题目:科研设计的三大要素为对象、处理和效应,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一般而言,论文题目也由此三部分或其中两部分构成。例如,有人以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肿瘤、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癌基因P21及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率,发现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并与癌症病人的生存期有一定关系。该项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研究方法为免疫组化法测定P21及p53,结果为表达率,故题目可确定为“癌基因P21及抑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如考虑题目太长,超过20个字,也可改为“P21及p5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

2.借鉴参考文献确定题目:写论文前,作者都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每篇文献都有不完全相同的题目,作者可选择与自己研究内容相近的论文,借鉴其题目特点,确定自己不与之雷同的新题目。

3.将重要的关键词组合即成题目:关键词最能直接反映文章的内容,如能恰当组合,往往就是文章的题目。例如,“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癌中乳头状瘤病毒”,就是将3个关键词组合起来的,其研究对象为宫颈鳞癌,方法为原位杂交,目的是观察组织中乳头状瘤病毒。4.反复推敲:文章写完初稿后,还要对题目进行反复推敲,看是否符合确定题目的原则,是否准确反映了文章的内容,是否简练醒目,引人入胜。最好请同事阅读,提出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需与编辑部、编委商榷,力争做到一篇好文章有一个好题目。

会计选题

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关于会计披露问题的探讨

3.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4.试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5.会计监督职能之我见

6.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7.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8.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9.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1.现金流量表分析

12.新所得税法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13.会计信息披露

14.企业偿债能力评析

1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16.关于合并会计报表有关问题的研讨

17.关于现金流量表有关问题的探讨

18.企业资产变现能力探讨

19.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研究

20.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21.关于资产计价的研究

22.关于资产减值问题探讨

财务管理

1.论企业理财目标

2.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4.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5.现金流量表分析研究

6.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7.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决策

8.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审计

1.试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

2.对关联交易的审计

3.论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及意义

4.论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

5.论会计出现错弊时的审计连带责任

6.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

7.审计执法不严的成因及对策

8.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透析

会计电算化

1.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思考

3.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的新启示

4.试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5.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57.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274.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277.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292.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293.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310.会计电算化犯罪的防治研究

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6、论审计风险及去防范

13、计算机在银行业务工作中的应用

11.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十一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主要采取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本科生毕业论文经历选题、开题到撰写完成交由指导教师审查、通过答辩等各个环节,据此认定被考核的学生是否符合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由于毕业论文能够训练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案例分析、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够在检验大学生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毕业论文一直是大学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学理论掌握情况、能否运用法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但是,当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以论文为主要方式,而且多为理论性研究论文,学生的论文存在无问题意识、无创新观点等问题,教材表述式和资料堆砌式的论文较多;毕业论文拼凑、应对甚至抄袭的情况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学专业本科生的评价标准,也影响着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及其社会评价,甚至有人提出取消法学本科教育。

二、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法学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要求相对较高。笔者认为,改善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的办法就是设定更为多元的考核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使其能够按照兴趣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考核方式。结合我国法学教育的现实,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探索。

以个人考核与团体考核为标准,可以将毕业考核分为“独立完成型”和“团体协作型”。

第一,“独立完成型”可采取调研报告、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写作等方式。

调研报告方式较适用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如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类的选题。同时也适用于法理学中人权保护情况、宪法实施问题等须要进行社会调查、联系实际情况说理的选题。与毕业论文方式相比,调研报告重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结论,更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调查的方法、手段,以及通过一手资料对实际情况的进行总结和分析。表面上看,理论难度比不上论文,但是它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专题研究方式较适用于对特定法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如消费者反悔权问题、证券交易合适性原则等等。专题研究要求对具体问题的产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域外借鉴等作详细研究,由一点向纵深挖掘。与毕业论文方式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务实性,更能突出学生对问题细节的考量。

案例分析方式即以现实生活中影响较大、较为典型案例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说明法理、论证制度、提出建议,进行法律分析,较适用于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专业的选题。作为毕业考核方式的案例分析不应局限于法条的解释和适用,而是应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既有案例对法律适用的疑问和挑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律文书写作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选择的一种较具特色、也较符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考核方式。法学专业的技能教育“既是一种职业操作技艺培养,也是引导学生像法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的逻辑训练”。法律文书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法律文书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各种法律文书,所以留给学生选择空间也较大。学校也可以根据不同法律文书的难易程度和考察重点,对作为毕业考核方式的法律文书写作进行一定质与量的限制,如限定在公诉书、判决书、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中选择。

第二,“团体协作型” 可采取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专项项目等方式。

近年来,模拟法庭已作为法学专业必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各法学院校普及开来。“模拟法庭的建设与运行使其充当实训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应为理所当然”,时也可为考核方式多元化提供必要支持。以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方式,可由教师指导学生挑选典型案例,由即将毕业学生自愿结成小组,准备相关材料、分饰法庭或仲裁庭的各方主体。在“考试”过程中可通过考察学生们的起诉书、判决书、辩护意见以及模拟法庭程序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理是否准确、法条运用是否得当,证据与使用是否正确等判断参加学生是否符合合格标准。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也是对学生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法律实务能力的一种检阅。

法律援助专项方式可以看成是高校法律诊所教育成果的考察和延伸。目前,我国法律诊所案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自己承办的案件,一是与当地司法援助组织合作获得的法律援助案件,而且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后者的数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法律援助指国家通过一定的专门机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确需法律帮助的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扶并减免费用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近几年来,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活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通过诊所教育向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既使学校获得了法律教学的实践渠道和案源,使学生充分参加了案件处理过程,提高了其法律实务技能,又为需要帮助的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节约了司法资源。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可以通过法律援助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学生法学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的水平。当然,是否要通过这样方式进行考核首先应当由学生自愿选择,由于法律诊所课程一般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大四上半学期结束,所以学生可以申请以自己处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作为毕业考核方式,学院批准后,可以指派考核教师对该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跟踪考核和指导,综合学生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的标准。

参考文献:

[1]2006年“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部分大学校长的建议。代小琳.教育部酝酿明后年取消部分大学本科专业[N].北京晨报.2006.7.18.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2012,(04) .

[3]王琳. 浅谈模拟法庭教学法 [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4]刘晓兵.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04).

[5]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5).

12.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十二

1 研究对象

本院2006级护理本科生59人, 高中起点, 男生5人, 女生54人, 年龄22岁-25岁, 所有学生都在三级以上医院进行毕业实习, 并在结束临床毕业实习后, 返回学校参加统一的毕业考试。

2 方法

2.1 毕业考试的原则

2.1.1 以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实习计划为依据;

2.1.2 考试体现综合性, 包括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应用能力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全面考核;

2.1.3 结合国家护士执业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要求, 力求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

2.2 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2.2.1 理论综合考试

采用闭卷笔试方法, 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同时包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测试。以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基本内容为蓝本, 包括《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与《儿科护理学》课程内容, 题型采用护士执业考试题型中的A1和A2型题, 二者的比例为1:1从学院题库中随机抽取。其中综合试卷组成比例为:《护理学导论》试题占10%, 《基础护理学》试题占20%, 《内科护理学》与《外科护理学》试题各占20%, 《健康评估》、《妇科护理学》与《儿科护理学》试题各占10%。共200道单项选择题。

2.2.2 综合护理技能考试

考试的方法、内容和形式, 采用三站技能考核法。总的要求是结合口试, 考核学生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 如人际沟通能力、应急问题处理能力、应用护理程序及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行为规范等。内容包括理论考核的所有应用知识和能力。并模拟真实病房的情景。每站考试时间10分钟, 全场考试时为30分钟, 每位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依次经过各站点接受考试。基础护理技能以模拟人为操作对象, 收集资料与专科护理技能, 则由教师扮演病人角色进行真人实体考试。考前集中培训主考教师和助手, 预先制定每站, 每题的评分表, 各站固定主考教师和助手, 每站的评分结果及时输入电脑, 进行统计学处理。三站技能考核方法包括:

第一站: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取《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16项操作项目, 学生以抽签的形式, 选取一项为操作项目, 教师按评分标准给以打分。第二站:收集资料与专科护理技能, 我们从综合案例库 (选取的比例为:内科与外科护理各占30%, 妇儿护理各占20%) 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100个, 学生也是以抽签的形式, 选取案例, 并对教师进行评估与诊断, 案例中涉及的技能操作, 要求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操作。第三站:撰写护理计划。学生在完成第二站的收集资料及技能操作后, 按照案例问题的要求, 回到指定的教室, 进行书写护理计划。

3 结果

每位学生的毕业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即理论综合和护理技能综合, 分别以百分单列成绩。

4 讨论

我院于2006年首次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如果毕业考试采取向专科生一样的单一的理论考试模式, 且考核内容仅为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 这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导致学生只重视书本理论知识, 不注重护理技能及应用能力的训练, 违背了我院护理学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即培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国内外护理实践表明, 单一的理论考试既不能代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素质的增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因此, 强化考试功能, 使考试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符合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整体护理为主线, 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构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平台, 将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贯穿考核方案中, 建立既具有突出专业特点, 综合性强, 可操作的毕业考试模式。

我院护理学本科的毕业考试内容体现了护理学科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理论综合考试中, 我们调整卷面题型和结构, 取消了以往的概念、填空题、简答题题型, 应用实际病例分析和综合性试题, 在护理技能考试中注重对护理操作技能, 人际沟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等考核, 从而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我们认为, 综合性毕业考核模式, 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毕业考试的模式也引导学生重视临床实践, 重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引导临床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重视护生护理技能的规范化训练[3]。今后在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贯穿以问题为中心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逐步完善毕业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韩斗玲, 汪娩南, 陈丽华等.护理学专业毕业考试的改革与实践[J].护理研究, 2006, 20 (14) :807.

[2]韩斗玲, 汪娩南, 陈丽华等.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毕业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9:603.

1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篇十三

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关于会计披露问题的探讨

3.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4.试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5.会计监督职能之我见——以XX企业为例

6.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以XX企业为例 7.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以XX企业为例 8.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9.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0.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1.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探讨——以XX企业为例

12.浅探中国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13.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4.企业偿债能力评析

1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6.关于合并会计报表有关问题的研讨 17.关于现金流量表有关问题的探讨 18.企业资产变现能力探讨 19.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研究

20.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以XX企业为例 21.关于资产计价的研究 22.关于资产减值问题探讨 23.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24.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决策 25.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26.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可具体谈某一准则)27.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以XX企业为例 28.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29.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 30.浅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31.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以XX企业为例

32.破产清算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比较 33.企业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及其协调 34.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5.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3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37.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8.会计委派制问题研究

39.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监督的关系探讨 40.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

41.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42.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4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44.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45.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 46.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47.或有事项会计探讨 48.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49.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50.非货币交易会计问题研究 51.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52.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5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54.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55.企业会计税收筹划实证研究 56.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57.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探讨

58.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问题探讨 59.质量成本会计探讨 60.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 61.现金流动会计探讨

62.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助理问题探讨 64.行为会计问题研究 65.政府会计问题探讨 65.金融企业会计研究

66.通货膨胀会计研究

67.发展虚拟经济所面临的财务与会计问题 68.论科技革命与会计改革的关系 69.关于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70.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71.××公司的应收账款分析 72.××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73.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74.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探讨

75.从××集团谈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76.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77.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 78.成本—销售量—利润相关分析 79.小企业代理记账探讨 80.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 24.浅议企业税收筹划

81.从“××会计造假案”谈会计诚信问题 82.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措施 83.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

84.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85.谈加入WTO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影响 86.对新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几点思考 87.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症结与对策问题的探讨 88.企业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 89.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90.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 91.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 92.关于股份制企业的账务处理 93.谈谈加速折旧的原理及其方法 94.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95.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96.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97.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98.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99.中西方会计要素的比较研究 100.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101.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102.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03.权责发生制有关问题的探讨

104.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105.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研究 106.企业兼并的若干财务问题 107.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08.企业应如何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109.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换的利弊 110.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制度之股利支付 111.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应用 112.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影响 113.浅析我国会计改革中的不足 114.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115.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116.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117.《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118.关于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119.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120.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121.关于会计准则建设的几个问题

122.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123.试论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124.正确认识我国股票市盈率——从市盈率之争说起 125.资产重组与国有资产流失的财务视角 126.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刍探 127.会计实习形式之比较

128.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129.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性思考 130.企业会计报表的粉饰 131.售后服务的成本管理 132.土地使用权核算的思考

133.对“后进先出法”作为存货计价方法的思考 134.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135.试论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136.论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137.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及其协调 138.中小企业利润操纵之原因分析 139.会计信息的经济分析

140.浅析财务会计报告应披露的信息 141.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142.浅议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失真 143.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144.对企业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145.对会计发展历史的探讨 146.会计对象问题探讨 147.会计要素问题的认识 148.会计核算方法问题研究 149.会计内部组织机构问题研究 150.发挥会计的内部控制作用的思考 151.对会计职能问题的探讨 152.损益核算方法问题探讨 153.会计复式记账问题探讨 154.对会计账户分类的认识 155.对企业账簿体系问题的研究 156.对财产清查问题的探讨 157.对账务处理程序问题研究 158.论会计内部控制 159.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 160.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161.新会计制度的看法 162.网络条件下的会计资源共享 163.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164.农村会计人员的现状及其教育 165.公司治理中的股权激励机制 166.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

167.企业财务报销制度的思考 168.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关系问题 169.资产评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70.企业债务重组及其策略 171.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运用 172.资产评估结果入账难的成因及对策 173.虚拟企业中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174.从融资风险谈企业的举债经营问题 17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思考

176.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177.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及筹资决策 178.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179.如何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80.企业的股利政策的选择及实施

181.××市(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82.从“××”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8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184.新会计制度下会计报表的分析和应用 185.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86.企业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 187.论会计与经济效益 188.西方财务会计体制浅见 189.财务的本质、职能研究 190.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91.对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评价 192.对建立会计报表体系的探讨

19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194.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 195.浅谈商业性会计软件

196.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 197.农村财务会计制度规范浅析 198.标准财务软件推广难题探讨 199.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探讨 200.浅谈会计中介服务

201.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202.关于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探讨 203.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研究 204.固定资产核算的探讨

205.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206.关于某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207.谈谈企业的对外投资管理

208.关于××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的研究 209.关于××公司会计制度建设问题的研究 210.浅谈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 211.谈谈如何编制好合并会计报表 212.投资决策方法研究

213.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214.刍议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215.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216.浅谈小公司的财务管理 217.解决企业资金紧缺问题的探讨 218.试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219.浅谈增值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0.关于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221.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新问题--人力资源会计 222.从“××会计造假案”谈会计诚信问题

223.从资产的传统计量模式向综合资产计量模式发展的探讨 224.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225.对财务报表分析相关问题的探讨

上一篇:网吧组建与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关于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