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2024-11-18

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共13篇)

1.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一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有幸参加本次综合实践远程学习,特别是学习教师心理如何减压,听了迟教授的幽默直观生动的案例,收获之多,特别是教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不能把压力带回家里和孩子或家里人“分享”这样会影响家庭和谐的氛围,我们应该学会认识生活的变迁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方便和快捷,但不是夺走了丰富的心理感受,换来的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压力带来的动力,那么你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每天过的很精彩。以上是肤浅的体会,请学友们多提建议,谢谢!

通过学习教师心理调试与辅导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调节心理压力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学会了如何排解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和压力,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调节好心情,带着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把书较好,让学生把书读好,继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得更加快乐开心幸福。

这些天通过网上学习与培训,使我不断成长,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听了讲座,收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教育,让我觉得轻松愉悦,这可能就是心理学所特有的魅力吧!我对“幸福心态”的学习很感兴趣,下面就幸福心态谈谈自己体会。

一、改变态度的心态。我们每个人对特定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形成对他态度,这种态度受已有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越熟悉的人、事、物,态度就越坚决。这往往会影响自己的幸福,特别是使你不高兴的人、事、物,所以改变态度至关重要,你的态度改变了,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就会见到快乐的阳光,你就会感到幸福。

二、保持乐观比较的心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充满比较的时代,主观和客观都在比较,比票子、房子、车子、孩子„„我认为都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影响,基本的需求是每个人都有的,但需不需要比较,怎样比较,就需要你摆正心态,要乐观的面对现实,并乐观的进行比较,要建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

三、善于妥协的心态。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别人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让别人理解你你首先要理解别人,当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错了,要在提高自己移情能力的同时学会妥协,妥协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如果你能心平气和的妥协,你就不会在纠纷或是非跟前受伤害,你就会处理好棘手问题,就会有幸福体验。

四、境随心转的心态。我们每天都要置身不同环境,有喜、有悲、有忧、有愁„„都会给自己的心情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影响。如果我们能以开心的心情应对一切,你就会影响你周边的人,你和你周边的人就会创造一个开心的氛围,就会改变环境。这样你所处的环境就会随你的心情而改变,太阳也会因你而升起。

五、随时放下的心态。我们要学会忘记,学会谅解和宽容过去。来到世上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也不要认为有什么是你的。不要拿过去来惩罚自己,也不要过去来表奖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砍,也没有不落的星。平常要放稳、放平、防空,你才能具备随时放下的心态,才能为幸福奠基。

六、积极思维的心态。积极的态度会建立积极的心态,人活一生不能一事无成,不能待老时而为无为人生而悔恨。要培养自己积极的思维,不怠慢事业、生活和家庭;要想事、做事、成事,不断创造自身价值,不要留下什么遗憾。

以上是我对幸福心态的感悟,可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理解,我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领悟和修练,为自己幸福、他人幸福、社会幸福添砖加瓦。

健康是幸福的源泉也是生活的财富。在当今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健康概念及健康标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解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今天,学习了《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我有了深刻的体会。教育事业是教育人的事业,培养人才的教育者更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身心健康的人才,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所以,在全面提升人们素质的今天,我们教师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提高。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才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投入到教学活动去。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一定能给自己的学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干一行爱一行。(2)放下权威与学生沟通交流。(3)劳逸结合。(4)保持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5)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6).培养良好个性。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教学中,作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学生言行举止榜样的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远离体罚、冲动、喜怒无常、语言暴力等一些不良的行为,并做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反省、评价自己,勤奋学习,以心养智。

既然我们教师选择了这个职业,承担着这个光辉的使命,那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和保卫者,同时让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享受这个岗位提供给我们的成功和快乐。

通过学习教师心理调试与辅导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调节心理压力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学会了如何排解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和压力,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调节好心情,带着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把书较好,让学生把书读好,继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得更加快乐开心幸福。

通过视频观看了《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的多个讲座,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看教材,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使我深刻的意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但会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更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啊,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当心累时,我们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试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教育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教育工作中,不迁怒于孩子,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同时不将工作中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我还学会了几种解压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学习转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松法。这些都给了我借鉴作用,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认识到,保持这种心态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这也将直接地影响到我的学生们,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进步。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受益匪浅、感想颇深,使我对教育有了一个崭新的,更全面,更深刻认识。

《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近期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心理调适与辅导》这门课程,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在心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因为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是德育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所存在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才能促进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所谓素质,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人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的内在根据。从素质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素质是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发挥个体的潜能。

第三,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具体体现在:(1)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2)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而意志薄弱、厌学、自卑、动机缺乏等心理行为问题,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4)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5)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第四,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探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培养一代心理健康的新人。

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发表者:伍燕嫦 发布时间:2012-03-15 19:27 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点,使每个学生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每一位老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孩子自由地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机会,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更从容,更出色。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世界存在着千差万别。教师要从心理学角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对多动症、厌学症、焦虑症等作矫正性指导,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学习喜悦和快乐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与父母无话不谈,但长大后,不少孩子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与父母的碰撞越来越多,常认为不被理解,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样,不受太多的约束。他们为证明自己长大,说的是大人话,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赶时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裤装酷扮靓,神态表情像大人一样深沉、冷峻„„然而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不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这样那样的错,与家长的矛盾大,因此会陷入苦恼、孤独和痛苦之中。

我们除了和学生面对面谈心外,还用写信、上网聊天、打电话等形式与孩子沟通。当学生做错了一些事的时候,不要表现出对她很失望,也不能说很难听的话去指责他,要耐心教导他有时候可以在班上开展活动就是让同学说说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优点,让学生的心里自信一点,不对自己失望,很多的机会可以适当的给一些成绩中等,不起眼的同学,老是把机会给成绩好的同学,会让他们觉得老师不注重他们,有的同学会认为老师偏心,也让他知道自己也不是那么的默默无闻。不过,对于不同的同学让然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过最重要的主要还是沟通,有时候,骂人只会让他们对自己更失望,不过也不是一味的去“宠”他们,总之都要适量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健康有益的沟通、对话等形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来自学习、交友、生活、身体、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烦恼和痛苦。

《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心得

发表者:刘金朋 发布时间:2012-03-28 09:14 学了这门学科,使我明白了它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2.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二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来自社会、学校、学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最基层也是最直接的实施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伴随着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之一。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其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到高校稳定局面的长期保持。目前,学术界多从宏观角度入手探讨如何维护和促进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帮助辅导员有效地应对和消除心理问题。本文从辅导员自身出发谈一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实践表明,辅导员承担着工作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双重压力。其中,有职责不明确带来的心理疲劳、厌烦;有紧急而繁琐的工作带来的紧张、压抑;有竞争加剧带来的烦躁、脆弱;有人际交往带来的孤独、抑郁;有对前途迷茫带来的焦虑;有职业价值难体现带来的心理挫败等等。因此,调适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尤其重要。

一、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需要用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工作讲的是奉献,凭的是热情,靠的是实干。正确的心态是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更当作一种“甜蜜”。

承认“负担”,其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秀综合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其二是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更是一种“负担”。其三是辅导员的工作需要细致而深入,个人的精力常常会因为工作的投入而影响家庭、生活、情感的维系。

而“甜蜜”则是众多辅导员的体会:当忙碌一整天,晚上筋疲力尽、头晕脑胀的时候,收到学生的一条短信息“老师,您辛苦了,记着早点休息呀”;当工作上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会看到学生留言“老师,您要注意身体,不要生病哦”;当遇到节日,会收到学生的贺卡和小礼物,手机里的祝福信息几乎爆满……这些细节虽然对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无济于事,却能带来无限的欣慰和力量。

能累中作乐,苦中找甜,这与其说是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还不如说是辅导员必须保持的一种健康心态。

二、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辅导员肩负着培养新时期健康、合格建设人才的重任。辅导员应该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工作当成光荣的终身职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并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专家。

辅导员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赤胆忠心、淡泊名利、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自身价值的体现,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自觉摒弃各种世俗观念的影响,建立起心理平衡,甘于寂寞,埋下头颅,爱岗敬业,专心致志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养成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精神。切忌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种跳板,一个过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以坚定的信念,始终保持爱业、敬业、乐业的状态,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其次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切实为学生办实事。此外,在工作中,辅导员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坚毅的意志品格,在顺境面前不松懈、困难面前不气馁、压力面前不低头,无论在工作中遇到顺境还是逆境、成功还是失败,都能沉着稳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困难。

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常常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同时也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处于经常性的游离状态,容易导致焦虑的发生。工作繁忙的辅导员更应该学会与人沟通,以诚待人,不丧失自我的同时又不标榜清高。对别人的误会与不理解也要冷静看待,并始终以大气的胸怀包容他人。此外,“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学会借助团队的力量,处理各种问题和困难。当然,这是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之上。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信任,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除了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外,还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紧张,两者之间矛盾不断升级,甚至要“划清界限”,那么,辅导员的工作也就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了。故辅导员要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政治上是旗帜,在学业上是导师,在品行上是典范,在情感上是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广结人缘,和谐愉快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四、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

学生工作无小事,但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才不会导致工作起来忙乱无序。人忙乱无序时情绪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工作效果,甚至影响思维判断和心理健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的精神,高校辅导员主要任务应该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在现实中辅导员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却花在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学生党团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更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如此繁琐的事情,要求“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按轻重缓急处理工作,做到忙中不乱。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分清楚常规工作和临时工作、重点工作和次重点工作,按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地处理自身的工作,确保工作忙而不乱。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显著,竞争日益激烈,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和“现在学习永远不晚”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要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逐步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减少挫败感、自卑感,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工作自信心和自豪感。二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防止因知识匮乏、知识陈旧和能力不足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和行为堕钝。

六、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因职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呼吁政府、社会、高校共同来重视和关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调适辅导员心理健康出谋献策,进而推动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北京: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4.

[2]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M].广州:辅导员制度的设计与选择[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3.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三

关键词:辅导员 “90”后 入学心理

国家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大一新生进入高校教育环境后,陌生新奇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开学之初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情绪。而在这一阶段,辅导员只要从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加以健康正确的引导和心理教育工作,学生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将能得到最大体现。

一、“90”后新生入学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一新生面对陌生的高校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心理压力[1]。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地区,对于大城市的生活并不熟悉。面对英语和计算机等科目,一些学生并不能得心应手,考试成绩与当初在地方学校相比落差较大,加之大城市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使得这部分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

2.陌生的生活环境可使学生产生心理落

差。大多数“90”后学生生长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家庭环境中,从小接受家长“温室”般的疼爱。但是进入大学生活后,衣食住行都需要学生自己亲手解决,生活环境的差异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有些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汉语生疏,在沟通交流上难免存在困难,拙劣的汉语口音多多少少成为其他学生茶余饭后的谈资,使得他们羞于开口,或变得日渐内向沉默。

3.对所选专业知之甚少。大学学习科目中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大一新生入学后对于所选的专业基本上没有了解,对于所学科目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并不深刻。当前的高校教师通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学”,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机会甚少。此外,大学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这与高中的学习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由于对所选专业的不了解从而产生放弃或转专业的念头。

4.生活自理能力差。家庭是孩子最初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2]。父母的教育方式、言行举止、溺爱程度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心理健康。“90”后有大部分人属于独生子女,这部分群体受到家长过度溺爱,形成了叛逆、自私、任性的性格。这部分学生入学后面对截然不同的学校生活,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极差,面对困难往往表现出逃避、不知所措的行为,因而在心理上产生抗拒、怨恨的心理。

二、高校辅导员调适“90”后新生入学心理途径

1.明确心理辅导内容和职责,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高校辅导员除了要管理大一新生的入学日常事务之外,还必须肩负起新生入学的心理辅导工作。辅导员要深入新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掌握大一新生入学时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立足于“90”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明确好大一新生入学心理辅导的内容和计划。

2.灵活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完善跟踪调查工作。辅导员在进行新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心理咨询技巧。比如在心理访谈环节中,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因情利导,对于一些腼腆、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要利用共情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心中所想。此外,辅导员要密切关注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做好跟踪调查工作,避免出现心理扭曲。

3.完善新生档案,深入了解新生家庭背景。新生入学伊始,辅导员就要着手建立学生基本情况档案,并要认真细致地研究这一档案,及时补漏新生未填的信息。此外,辅导员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深入了解新生的家庭背景。这样能方便辅导员在做心理健康访谈时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打开学生的心结。

4.构建互联网交流平台,关注特殊学生。“90”后大学生生活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是他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师生交流环境,比如利用QQ群、BBS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并利用网络聊天的方式让学生更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互联网交流平台的方式对于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联系、增进彼此情感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一新生首先接触的教师,必须重视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确心理辅导的内容和职责,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善于灵活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完善跟踪调查工作。此外,辅导员必须建立起新生管理档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新型交流平台,关注特殊群体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虎挺,成斌,毕新胜等.浅谈高校辅导员做好新生入学工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商界,2010(196):152-153.

[2]林丽霞,茹正开.谈新生教育中辅导员的准备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25-26.

4.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四

个体心理辅导中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区别及调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在高等学校的普及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在高等学校开设心理卫生课与专题讲座,开展团体训练与个体心理辅导使一些学生走出了心理误区,改变了心理行为,适应了生活环境.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往往容易出现学生对辅导老师的`移情和心理依赖现象,本文结合个体心理辅导的工作实践,对移情与心理依赖的基本特征、正确地对待移情与心理依赖者、认清移情与心理依赖的正负效应等进行论述.

作 者:崔建华 韩伟  作者单位:150080,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心理咨询与人才测评中心 刊 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年,卷(期): 8(1) 分类号:B84 关键词: 

5.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五

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除了直接影响的生理健康状况外,还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水平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体现着精神文明水平。心理健康影响社会安定的发展。人体是一个整体,身心功能紧密相关,互为因果,这是现在全面健康概念的出发点。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一个人只有全面健康状态,才能维持身心平衡的协调稳定,消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幸福、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追求心理健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不夸张地说,维护心理和谐,学会心理调适是一个关乎个人生活、组织效率、社会进步的话题。心理健康是一种习惯,心理健康是一种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心理健康是可以培养和造就的,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并完善的。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心理状态。所谓心理和谐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对内能悦纳自我、平衡认知失调、化解心理冲突,对外能适应社会、调整挫折反应、化解人际冲突。心理和谐要靠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是指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心理与行为障碍时,自我调整认识或行为以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调节、缓解和排除障碍,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6.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六

试卷满分:100

一.判断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不仅影响政府的公众形象与威信,还会损害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

A.正确

B.错误

2.公务员工作压力来源的主要因素为领导因素、工作本身因素、工作中人际关系因素及职业生涯因素。同时,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舆论因素给公务员带来的压力。()

A.正确

B.错误

3.根据认知论的观点,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就在于再造合理的认知体系。()

A.正确

B.错误

4.心理异常无法通过自我干预痊愈,需要求助于专业的精神医学工作者进行干预和治疗,也属于心理咨询的氛围。()

A.正确

B.错误

5.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

A.正确

B.错误

6.一个公务员,他肩负着处理国家事务的职责;作为子女,他肩负着孝顺父母的责任;作为家长,他肩负着照顾孩子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的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这种角色冲突属于角色内冲突。()

A.正确

B.错误

7.积极情绪可以拓宽人的视野、敞开人的头脑和心灵,使人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A.正确

B.错误

8.内控性格的人,更多地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机遇、运气、社会背景、任务难度、他人及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听天由命,由外界主宰。()

A.正确

B.错误

9.公务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其所掌握和行使的是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是来源于公众的,公众才是公共权力的真正所有者。()

A.正确

B.错误

10.智商包含的是像口头表达、逻辑思维、记忆力等能够通过各类考试证明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是感知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同理心”,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视角,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A.自我觉知

B.自我管理

C.社会觉知

D.关系管理

2.冲突为工作导向的,是()。该冲突对团队完成任务和团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受到鼓励。

A.人际冲突

B.任务冲突

C.思想冲突

D.关系冲突

3.强迫症属于()的一种,主要是指个体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

A.神经症

B.自闭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4.()指的是公务员所担当的职责以公民的公共权利为基础,同时能够支配公共资源,对整个社会具有广泛的支配力和影响力。

A.公共性

B.尊荣性

C.群众性

D.代表性

5.现实中,公务员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开方便之门,或为了保持与上级的融洽关系而放弃了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他们在()发生角色冲突时所选择的不当行为。

A.“公共人”与“社会人”

B.“经济人”与“社会人”

C.“公共人”与“经济人”

D.“经济人”与“独立人”

6.行政执法职位的公务员须冷静、平和,处世温和、低调。基于上述的分析可知,擅长与人打交道的社会型和总是遵守规章,按照常规、计划行事的()的人比较匹配该职位。

A.社会型

B.传统型

C.企业型

D.研究型

7.()的人通常喜欢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

A.社会型

B.传统型

C.企业型

D.研究型

8.()则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

A.管理型政府

B.创新型政府

C.服务型政府

D.学习型政府

9.()往往是由角色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造成的,例如,公务员在扮演国家公职人员这一角色时,其上级、下级、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人都会对他有不尽相同的期望与要求,其本人也同样有自己对这一角色的理解,然而这之间必然会存在不一致,势必产生矛盾与冲突。

A.角色内冲突

B.时间冲突

C.角色间冲突

D.空间冲突

10.就公务员工作而言,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可体现在(),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迅速落实到个人的行动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务员的个人工作效率。

A.增强工作中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及范围

B.减弱工作中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及范围

C.增强工作中的凝聚力的集中程度及范围

D.减弱工作中的凝聚力的集中程度及范围

11.()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被动地遵循外部规则,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的一种动机类型。

A.外在调节型

B.摄入调节型

C.认同调节型

D.内部调节型

12.《伊索寓言》描述的“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就是一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酸葡萄效应”。

A.自我欺骗

B.逃避

C.合理化

D.反向作用

13.人际关系和谐。一是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二是人际交流中要独立思考,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三是()。

A.相互帮助,乐于为他人排忧解难

B.互敬互爱,有较强的积极情感关系

C.人际交往当中注意宽以待人、积极主动和坦诚

D.心智共享,相互理解

14.()是指因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如性格差异、价值观不同、认识缺乏统一而造成的冲突,表现为成员感觉到彼此之间的不一致或不协调,进而产生紧张、愤怒、敌意或其他负面的情绪,属于个人情绪导向。

A.人际冲突

B.任务冲突

C.情绪冲突

D.关系冲突

15.()是指我们关于逆境存在时间及其对个人影响的持续性的认识。有些人总是认为困境将遥遥无期地存在下去,且认为挫折对自己产生持久的影响。

A.“控制”

B.“归咎”

C.“延伸”

D.“忍耐”

16.斯托茨认为,逆商包含了四个关键因素,即控制,归咎,延伸和(),简称为CORE。

A.执着

B.自信

C.忍耐

D.独立

17.()是指根据领域中的要求不同,边界可以自主地扩张或收缩的程度。例如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

A.渗透性

B.灵活性

C.交换性

D.沟通性

18.()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的共同倾向性看法或意见。

A.人际关系

B.职业发展

C.社会舆论

D.工作责任

19.()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A.性格

B.气质

C.脾气

D.个性

20.CALM在英文中是“冷静”的意思。C(change)指的是改变,改变()的状况。

A.工作认知或工作负荷过重

B.压力源或期望值

C.合理期望

D.管理资源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建构功能是指积极情绪能够使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并得到更多的助力。

A.获得较高的评价

B.获得良好的人脉资源

C.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耐挫性

D.获得较好的收入

2.当我们遇到工作压力困扰时,会有不同的反应:()。

A.消极情绪产生

B.敌对情绪产生

C.悲观情绪产生

D.厌世情绪产生

3.睡眠紊乱又可以分为()。

A.原发性失眠症

B.原发性嗜睡症

C.与呼吸有关的睡眠障碍

D.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4.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可分为四种:()。

A.指示型

B.推销型

C.参与型

D.授权型

5.当工作压力大时,身体处于长期紧绷疲惫的状态,(),周边漂移错觉的效果尤其明显。这就是工作压力会影响认知能力的一个表现。

A.频繁眨眼

B.失眠、多梦

C.视线难以专注

D.注意力无法集中

6.慢性压力是人们长期处在一种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是长期累积,最后导致()。

A.心理问题

B.精神障碍

C.情绪崩溃

D.代谢障碍

7.人格障碍,常见类型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等。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表演型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分裂型人格障碍

8.工作压力并非一定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适当的压力可以()。

A.提高注意力

B.增强机体活力

C.提高工作绩效

D.失眠失调

9.压力可以根据外部事件是突发性的还是累积性的分为()。

A.急性压力

B.慢性压力

C.突发压力

D.积累压力

10.根据国内外的实践,员工援助计划能够为员工带来的心理上的改变有:优化工作情绪,(),克服诸如抽烟、酗酒、吸毒、网络成瘾、行为拖延等不良现象。

A.提高工作积极性

B.增强自信心

C.有效处理人际关系

D.增强适应力

11.公务员工作压力来源的主要因素为()。同时,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舆论因素给公务员带来的压力。

A.工作本身因素

B.领导因素

C.工作中人际关系因素

D.职业生涯因素

12.公务员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能,主要表现为()。

A.心理健康影响公务员行政能力

B.心理健康影响公务员工作效率

C.心理不健康会引起工作倦怠

D.心理健康影响政府形象

13.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歪曲的反映。因此心理异常的人在()方面是欠缺的。

A.认知能力

B.人际交往

C.环境适应功能

D.家庭生活

14.人格是由三个层面整合而成的:()。

A.“心力的平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平衡状态的人格结构

B.“对人生的统一性态度”,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一致性

C.“客观的自我认识”,即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与意见

D.“对压迫的抗衡”,即对挫折的忍受程度或自我强度

15.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冲突时可以采取以下五种策略:竞争、回避、()策略。

A.妥协

B.迁就

C.强制

D.合作

16.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17.睡眠障碍主要分为()两类。

A.失眠

B.睡眠紊乱

C.嗜睡

D.类睡眠

18.心理不健康状态又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分裂

19.人在正常条件下可以做一个高尚的人,人在非正常条件下——例如被迫做了奴隶或是被禁锢做了囚徒——依然可以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行径,才是激起人们积极努力、奋发进取、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潜能的最坚实基础。

A.愉悦

B.明朗

C.哀伤

D.忧郁

20.公务员具有()这三种不同的角色。

A.“社会人”

B.“经济人”

C.“公共人”

7.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七

一、以趣促学

“以趣促学”,是指教师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立足点,以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来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情景,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达成。

在历史课堂上会发现,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吸收也比较快。但当有的历史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时,课堂气氛就会比较沉闷,部分学生往往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热情不高,甚至心理上有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加料再加工,使其变得有趣些,适时调适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如学习必修1第13课《鸦片战争》时,有关《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若这样设问:《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有哪些?提问下去,可想而知学生大都会没什么反应,甚至部分学生还有默默的“非暴力不合作”心理。因为学生认为教材上有现成的答案,只要就着读一遍就够了,又怎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心理,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但若重新设计问题,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你认为如何快速地、科学地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呢?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发探索,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再总结学生自己解决的好方法加以点评,这是个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过程。

通过增强学习兴趣,调适学生学习的不良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以思带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历史教学中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现象,但众多的历史现象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往往蕴含着隐性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由于历史学科在当下高考制度下的地位不高,部分学生存在不重视的心理和轻视的想法,不少学生的历史学习还停留在历史现象的感性层面,认为历史只要记记背背就行了。学科的重要性不强,这是对历史学习的误解。其实历史学习不是想象的那样“死”,高中历史更多的强调在掌握历史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高中历史学习如果不善于逻辑思考,就只能浮光掠影地学到历史的皮毛。

必修1第13课《鸦片战争》,有关《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有一些学生心理上不以为然,觉得很简单,因为教材上全有现成的答案,信心满满的样子。看似很简单的知识但不一定简单,越简单意味着挖掘思维的空间越大。这个知识点,其中就有很多容易出错的概念问题,如“银元”和“白银”有什么区别吗?“香港”和“香港岛”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呢?这些问题教材里没有现成的答案,都需要进行概念的比较解释,才能搞清楚。这一连串提问下来,我发现那些学生没那么自满了,心理状态有了些微妙变化。有的学生若有所思,有的学生拿起词典查找,有的学生讨论起来。一个看似没有思维含量的知识点,通过挖掘拓展思考的空间,带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通过增加思考性的问题设置,调适学生学习的不良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

三、以励帮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把脉学生的心理状态,调节学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高中生的心理活动很有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如他们情绪表现较为强烈,遇到挫折容易气馁,独立性和自制力不如成人稳定。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以正面激励为原则,调适学生学习的不良心理。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细心分析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遇到困难多鼓励。特别是学困生,有的往往在学习上““破罐子破摔”,自我放弃,一点学习的欲望都没有。有的可能还会提出一些问题,但问题往往比较幼稚,教师不能严厉批评或冷嘲热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无论什么样的回答,教师首先应给予鼓励,肯定学生付出的思考,然后进行适当的引导。尤其对有创建性的问题,更应给予激励和表扬,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在历史课堂之外,教师可以与学困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友情。在心理上多多鼓励学生,挖掘其非智力因素之外的学习潜能。教师可以辅导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试的必备技巧等等。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促成学生自己内心的激励,帮助学困生进步。

8.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八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学习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00-01

1民办高校重视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的意义

200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已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特殊群体,他们与一般大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不同,主要是学习心态自卑,缺乏心理优化。学习心理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才能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认识、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调适,是民办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在学习动机上给予教育、学习意志上给予培养、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从而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上树立信心,做到快乐学习、刻苦学习、科学学习,提高成绩,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

2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整体状况

就民办高校大学生总体的学习情况来看,入学时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学习还是努力的,学习进步还是明显的。不少学生说:“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并不能代表我的一生。”“努力是最重要的,我自己的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过去已成为历史,曙光就在前方,拼了。”“珍惜大学的机会,要用加倍的努力,找回已失去的时间。”因此,不少学生刻苦勤奋,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并通过计算机二级、外语四六级考试还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或就业到很好的单位,还得到了单位的好评。但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急待通过学风教育予以解决,特别是心理教育更显得必要和重要。经过对近5000名大学生的学风问卷和多年跟踪的调查,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2.1 情绪不定,委曲求全

他们中很多同学对于进入民办高校就读已经能够适应,问卷中有42%的同学认为正常。但仍有较大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被录取到民办高校,于是很想不通、不满意,感到委屈、无耐。有的学生讲:“熬过了痛苦的七月,却迎来了黑色的九月。”到校后不安心,甚至等机会想转学等。

2.2 认识清醒,但强调客观

如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53%是不满意的,问卷中“如果你感觉现在大学学习生活不适应,多为何原因”,有39%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控力较差,未有好习惯”,有13%的学生认为“家庭条件不好,为学习、生活费用发愁”。

2.3目的不明,动力不大

通过调查问卷和平时谈心教育,可以看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着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功利性。问卷中“你的学习直接动力多来自哪一种原因”,有38%的同学是为父母而学。另有3%的同学根本没有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学生不会有强大动力,表现出时好时差,时紧时松,不会有持久的毅力,搞好学习的很难。

3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调适对策

3.1重视学习目的的教育

学习目的的教育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学风是大学生学习能否取得成效的条件,也是能否成才的关键。民办高校针对学生在学风方面表现出来的缺乏信心和自卑等突出问题,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有效的心理教育,树立起崇高的学习目的,鼓起学习热情,快乐地投入学习。

3.2注重学习意志的培养

学习意志的培养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做到刻苦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祖国发展、为人民幸福作贡献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要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只有知识才能使自己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刻苦学习、主动学习。其次是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关,不断提出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是就业的需要,是个人成才的基础,这样就可以不断培养学习兴趣。第三是建立必要的制度。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证学习的措施,如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方式磨练自己,强迫自己做重要的、有意义的事,依靠集体力量磨练意志,用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来督促自己等。

3.3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问题,除了要加强学习目教育和学习意志培养外,同时还应优化学习心理,实行科学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这样才能从实际操作层面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达到学的自觉、学的坚持、学的有效的境界。

学会学习需要多方面的教育指导,从心理教育角度来看,主要是要优化学习心理,调控学习心理障碍,要在调适学习心理障碍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⑴克服学习动力不足。就个人而言,这种缺乏表现为无知识要求,如因厌倦而逃避学习。大学生要通过培养专业兴趣,增强责任心来提高自信心,改善学习的心理状态。

⑵调适过多的学习焦虑。焦虑表现在想学好维护自尊,但又没有信心,心理压力大,产生焦虑反应。大学生要正确评价自己,不把学习好坏看得过重而产生无奈、焦急,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来改善情绪。

⑶调控习得性自暴自弃。自暴自弃表现为学习连续失败而产生的无助心理和从此放弃努力的行为缺陷。大学生要正确对待学习的成败,分析失败的原因,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承受挫折能力,不断增强上进心。

⑷ 培养优良的学习品格。在学习中要培养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坚毅的学习性格、求实的学习作风、创新的学习意识。

⑸ 调整学习方法。中学时的学习方法表现为被动的、依赖的、应试的,而大学生主要是实施适应大学要求的科学学习方法,突出表现为主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如学会听课勤于思考、善于自己安排时间、注重实践应用敢于创新、学会科学用脑等等。只有在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优化学习心理的基础上改进学习方法,才能使大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成长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编号:08FD302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阮玲.广西民办高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2]王蔚.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自我调节 [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

9.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篇九

保基乡中心小学

胡德丽

2014-9-14 我于2014年9月13日听了谢玉明老师《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的讲座之后,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新的认识:倦怠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因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可忽视并应有效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教师职业的现实压力

过去当教师,再苦再累也算是个“铁饭碗”,但随着“末位淘汰制”的试点及其推行,使得各级各类学校间激烈的竞争不仅体现于学科教学,而且渗透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本人的学历进修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评职称前的各种达标要求,令教师疲惫不堪。我们深感当年稳固的“职业安全感”已不存在,我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可能称职。因此,在校园里,不少教师都做到了事事不松懈,时时争第一。

2.作为社会人肩负生活重压

教师是社会上普通的一员,虽然近年来教师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还需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并且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了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全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家长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责备甚至殴打教师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因此,教师不得不面对种种社会压力的困扰。

二、如何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2、品味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3、广交朋友,寻求社会支持。

4、坚持体育锻炼,应对压力困扰。

另外,社会、学校在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有必要将对教师的要求与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结合起来,为教师排扰解难,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把教师作为关怀的主体予以高度关注,而不仅仅将其看成是为了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客体。只有使教师每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也就是说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会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及社交技能,而这些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也是由教师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内容所决定的。

10.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卷7 篇十

1.以下因素中,不属于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的是()

A、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双重压力 B、人事制度的改革

C、社会事件与个人生活事件的冲击 D、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

2.职业压力可能造成三种消极的个人后果:生理症状、行为症状和()。

A、思维方式 B、心理症状 C、经验缺乏 D、知识缺乏

3.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中,有3份基础文件,他们就像人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不属于这三份基础文件的是:()

A、职业倦怠 B、职业生涯简历 C、职业生涯现状分析 D、职业发展规划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是说人际交往中应注意:()

A、学会宽容谦让 B、把握人际距离 C、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D、避免刻板印象

5.情绪心理由三个因素组成,分别是情绪体验,情绪生理和()。

A、情绪分类 B、好情绪

C、情绪行为 D、坏情绪

6.人在危险紧急意外事件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化称()

A、情感 B、心境 C、激动 D、应激

7.对心理障碍的预防,可以采取多种预防措施,下列描述错误的事是:()

A、有效管理压力 B、自我调整

C、自然而然、随遇而安 D、寻求专业辅导的帮助

8.小李总是抱怨、否定、指责自己,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感到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你认为,他存在哪种自我意识偏差()

A、过度自卑 B、过度自负 C、过度追求完美 D、自我中心

9.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喝酒 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

10.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上的关系。

A、心理

B、态度 C、效应 D、归因

11.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

A、焦虑 B、恐惧 C、情感脆弱 D、情绪低落

12.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不包括()

A、超我 B、本我 C、镜我 D、自我 多项选择题

1.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

A、自卑感或内疚感 B、心身障碍和精神神经症 C、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病

D、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 2.工作倦怠存在哪两个方面的原因:()

A、资源的消耗 B、自我要求严格 C、外在要求的增加 D、没有自信心

3.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中,有3份基础文件,他们就像人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份基础文件 3 是:()

A、职业倦怠 B、职业生涯简历 C、职业生涯现状分析 D、职业发展规划

4.以下哪些是健康家庭关系的表现()

A、健康的婚姻关系 B、自己当家作主 C、良好的亲子关系 D、和谐的原生家庭

5.不合理信念有三个特征,分别是:()

A、绝对化的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情绪、认知和行为 D、糟糕至极

6.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压力应对时,个人层面的压力管理包括:()

A、及时地反省自己 B、有效时间管理 C、积极寻求支持 D、提高自我“免疫力”

7.以下哪些做法对促进人际关系是有帮助的()

A、认识自己 B、绝不自高自大 C、绝不抱怨 D、不要说谎、失信 8.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A、外部事件 B、生理状态 C、情绪的生理基础 D、认知过程

9.教师小王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其他教师的长处作比较,结果越比越没了信心,请问小王犯了什么错误?()

A、自我认识上有问题 B、自我评价上有问题 C、社会比较不妥当 D、自信心不足

10.下列哪些是有积极意义的人际互补关系?()

A、施虐狂和受虐狂 B、独立性强和依赖感重的人 C、脾气急躁和有耐性的人 D、内向和外向的人 判断题

1.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不属于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正确错误

2.了解自我、并自我肯定,是悦纳自己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也个人很好的立身处世的基本能力。

正确错误

3.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资源消耗大于所获得的资源补充导致的。

正确错误

4.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明在夫妻关系中,我们要和谐融洽,促进家庭的稳定和发展,就是要做到“能批评就批评”。错误

5.情绪的宣泄有直接宣泄和间接宣泄两种,间接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

正确错误

6.心理障碍就是人格障碍。错误

7.压抑是积极的心理防御方式。错误 8.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

错误 主观题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正确的自我意识有哪些具体体现?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2、建立合理的目标

3、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4、摆正自己的位置

5、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6、学会换位思考

2.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内在人格因素

(一)气质与人性特征

(二)情感与冲突

1、情绪、情感因素

2、心理冲突

(三)个体认识方式

(四)个体早期经历的影响

1、成长经历与家庭氛围

2、早期依恋关系

二、外来压力与应激

(一)重大或突发生活事件

(二)日常生活琐事

(三)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

(四)社会文化的作用

三、其他

(一)现代人的孤独感与心理健康

(二)挫折与心理健康

(三)现代人的快乐感与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的基本方式的有哪些?

(一)学习适应

1、以学应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学习习惯化,生活化

3、培养开放的学习态度

4、学习学习,也就是说在没有教师指引的情况下,自己也懂得去学习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适应

1、主动适应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2、表现出对他人、同事的尊重与关心

3、在具有挑战的工作中体验乐趣

4、积极参与工作团队的活动和游戏

(三)生活适应

1、快乐而又积极,真诚专注好生涯

2、培养良好习惯,习惯造就成功

3、超越自我,走向和谐与自如人生

4.什么是职业锚?职业锚有哪些要素?

职业最佳定位也称为职业锚,是一个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涯实践中通过内外部条件、因素的比较,自觉主动选择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和能够作出最大贡献的职业定位。职业锚有三要素:

1、职业兴趣:职业心理学家认为,选择职业,兴趣比能力更重要。它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2、职业能力: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是影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活动效率的主要因素。

3、职业价值观:要确定并追逐自己内心的召唤是不容易做到的,每个人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克服自身的恐惧和自我怀疑,还有来自他人的否定。

论述题(10分)

在生活中你可以如何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一、立足根本,树立健康人生观

(一)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以平静的心态看自己,以欣赏的心态看他人

(三)适当的物质追求

(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助人为乐的心态。

二、活在当下,体验幸福

(一)停止抱怨,享受当下

(二)活在当下,享受生命 1.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方面 2.有度量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

11.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篇十一

一、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經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

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人格缺陷。

1.自我同一性混乱。

有许多同学在毕业、择业的时候,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因此,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职业消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的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盲目从众,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

依赖,是指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没有进取精神,只是依赖父母或老师、学校,甚至只等职业送上门而不去积极争取。一些毕业生自己不去找工作,只等着父母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甚至还怀恋过去那种统包统分的制度,希望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当别人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时就大发脾气,抱怨父母或学校。还有不少毕业生由家长陪着参加供需见面会,职业的好坏完全由父母决定,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

2.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自主择业给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自由及通过竞争获得理想职业的机会。应该说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期望与认可的。但当大学生真正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也有许多人表现出缺乏信心、缺乏勇气,求职时战战兢兢、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不敢大胆自荐。结果是有压力没勇气,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竞争实力,错过机会,在竞争中陷入了不战自败的境地。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及没有“关系”的同学就更容易出现不敢竞争、不敢尝试的问题。

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一方面与大学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有关,另一方面更与许多大学生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就业挫折有关,如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只找那些把握大的职业,而对竞争强的工作不敢问津,害怕求职失败遭受打击。

3.自卑与自大。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就业中的自卑一般产生于以下一些情况:首先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会自惭形秽;再次,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奖励、证书、成果一大堆,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我贬低;最后,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后也会自怨自艾。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如有的大学生自以为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满腹经纶,任何工作到手中都可以出色完成,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四处吹嘘,一旦出现变故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身上常见的人格缺陷,在就业中的表现都是对自己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交织的现象,如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容易自大,一旦出现挫折就自卑;一些大学生虽然对自身条件比较自卑,但是真正遇到用人单位时却又表现为自大,要价很高。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就业中的偏执心理有不同的表现。①追求公平的偏执。大学生要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感到气愤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心理阴影。②高择业标准的偏执。大多数毕业生对求职有过高的期望,不过多数人能通过在就业市场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和接受当前的就业现状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但仍有大部分大学生固执己见,偏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择业标准,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③对专业对口的偏执。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伸缩性、适应性,只要是与专业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问津,只要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这样就人为地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

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連面试也不敢去,常常一开口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如有位大学生在面试结束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拿给他一支烟,他不仅当即拒绝还气愤地说:“我从来都没有这种恶习!”

(五)就业心态问题。

1.过度焦虑与急躁。

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是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击、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工作时,有追悔莫及,甚至毁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

2.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

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3.攀比与嫉妒。

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

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更有甚者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畸形心态在用人单位面前造谣中伤、打小报告。

4.抑郁与逆反。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

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求职。比如当别人为其推荐某工作单位时,总是抱有戒心,别人讲得越多他越不相信。当求职失败时,不总结自己的问题,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改正,在以后的求职中依然我行我素,听不进任何批评与建议。

5.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

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于是,一些毕业生把别人的获奖证书、成果证明等偷梁换柱地复印在自己的自荐书里,而且自己明明没有当什么干部,也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照着别人的写上,甚至胡编乱造一番,以至有时在用人单位收到的自荐书中一个班竟出现了五六个班长。还有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经过现场实践考核或试用时就马上露出了原形。

有的毕业生签约比较早,往往在离毕业半年前或更长时间就落实了单位,这时就容易出现懒散心理,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没有什么可以担心了,应该松口气、歇歇脚了,于是学习没了动力,组织纪律散漫,考试仅仅追求及格,毕业论文只求通过,甚至长期旷课、上网、夜不归宿。还有极少数大学生因此受到学校的处分,严重的甚至被开除或勒令退学,找到的工作也因此丢了,悔之莫及。

6.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

由于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某些专业、学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各种不满心理,比如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靠自己,就业靠关系”,还有些同学出现了对专业、学校的抱怨、贬低。

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还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不良行为有故意旷课、夜归、喝酒、起哄、闹事、损坏东西、打架对抗、进行不良交往、行为怪异、过度消费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有的毕业生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慌、消化紊乱、神经衰弱、血压升高、身体酸痛、饮食障碍、失眠。

行为与生理反应的失常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就业心理失常的表现,出现这些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或寻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如果你遇到了就业心理困扰,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原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可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也将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抢先到这样的地区去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的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三)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许多同学通过亲身的求职活动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不像自己以前想象得那么高,并容易出现各种失望、悲观、不满情绪。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外,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有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自己。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要注意机遇的时效性,在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不能犹豫,也不要害怕失败,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

(四)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五)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应该说这些人格缺陷是产生这種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没有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这些问题还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带来困扰。因此,有关问题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时也不必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恼,因为很少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六)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12.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篇十二

1. 过度焦虑与急躁

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却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

2. 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另外有些大学生自视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3. 攀比与嫉妒

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

4. 抑郁与逆反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求职#

5. 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

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于是"一些毕业生把别人的获奖证书$成果证明等偷梁换柱地复印在自己的自荐书里"而且自己明明没有当什么干部"也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照着别人的写上"甚至胡编乱造一番"以至有时在用人单位收到的自荐书中一个班竟出现了五六个班长#还有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经过现场实践考核或试用时就马上露出了原形#有的毕业生签约比较早"往往在离毕业半年前或更长时间就落实了单位"这时就容易出现懒散心理"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没有什么可以担心了"应该松口气$歇歇脚了"于是学习没了动力"组织纪律散漫"考试仅仅追求及格"毕业论文只求通过"甚至长期旷课$上网$夜不归宿#

6. 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

由于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某些专业$学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各种不满心理"比如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靠自己"就业靠关系&"还有些同学出现了对专业$学校的抱怨$贬低#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还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不良行为有故意旷课$夜归$喝酒$起哄$闹事$损坏东西$打架对抗$进行不良交往$行为怪异$过度消费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有的毕业生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慌#消化紊乱#神经衰弱#血压升高#身体酸痛#饮食障碍#失眠!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 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缘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 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己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使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3. 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 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5. 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

6. 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13.心理调适与辅导学习体会 篇十三

9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何种感情障碍易伴发明显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尿频等症状(c)(A)情感淡漠

(B)情绪低落

(C)焦虑

(D)情感脆弱

2.事实表明,(b)是人格面貌的归宿(A)认识

(B)意志

(C)情感

(D)理性

3.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是(B)(A)顺从性

(B)适应性

(C)稳定性

(D)隐忍性

4.“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A)(A)宽容原则

(B)尊重原则

(C)互利原则

(D)保持原则

5.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包括(B)、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

(A)自我实现需要

(B)本能需要

(C)情感需要

(D)利益需要

[分值:1.0]

6.关于人格的描述正确的是(B)

(A)人格是一成不变的(B)人格整体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因素之间完全存在着差异

(C)人格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表现出相对稳定和不断变化的特征

(D)人格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分值:1.0]

7.“顺其自然”也是森田疗法的疗法原则之一,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原则是(D)(A)(B)(C)(D)

随遇而安

清静无为

随心所欲

为所当为

[分值:1.0]

8.(C)是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A)信念

(B)理想

(C)世界观

(D)价值观

[分值:1.0]

9.“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说明要正确认识(A)心理.(A)(B)(C)(D)

[分值:1.0]

10.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D)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A)10%

(B)20%

(C)30%

(D)50%

[分值:1.0]

11.心理问题成因中不包括(C)

(A)生活环境

(B)经济环境

(C)饮食

攀比

虚荣

嫉妒

自卑

(D)竞争程度

[分值:1.0]

12.(A)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意识

[分值:1.0]

13.小张由于工作拖拉迟交了单位的设计方案,领导问责,他撒谎家里出了点事情耽误了,这属于典型的(B)

(A)恐惧心理

(B)逃避心理

(C)虚荣心理

(D)浮躁心理

[分值:1.0]

1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B)

(A)人格的他控性

(B)人格的稳定性

(C)人格的可变性

(D)人格的自控性

[分值:1.0]

15.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A)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罗素

(C)马克思

(D)赫尔巴特

[分值:1.0]

16.(B)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A)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

17.“双重人格”、“人格分裂”是指一个人失去了他人格的(D)。(A)稳定性

(B)可塑性

(C)社会性

(D)整体性

18.“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A)的表现(A)复杂性和矛盾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生理性

19.在行为上,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同与自己想法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属于什么性格的人(A)(A)狭隘性格

(B)急躁性格

(C)火暴脾气

(D)脾气好

20.与人交流的误区是(A)

(A)人们在耐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话语之后,常常不注意给予对方充分的回应

(B)以沟通双方的内心世界为目的,尊重对方

(C)在交流中保持敏感与自省,言语恰当

(D)听比说更重要

21.(C)疗法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A)行为疗法

(B)支持性心理治疗

(C)生物反馈疗法

(D)家庭治疗

22.“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要描述是(C)(A)强迫症

(B)自负

(C)抑郁症

(D)躁狂症

23.人格的特征不包括(A)(A)人格的不可塑性

(B)人格的社会性

(C)人格的整体性

(D)人格的稳定性

24.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不是产生诱因的是(D)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25.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A)作用。(A)补偿

(B)求实

(C)转视

(D)变通

26.没有强调休闲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是(C)

(A)闲能生慧

(B)心宽体健

(C)心无旁骛

(D)心宽体胖

27.“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是(A)的表现(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28.精神分析疗法不适用的症状是(B)(A)焦虑症

(B)行为障碍

(C)抑郁性神经症

(D)心理创伤

29.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B)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不变的 30.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D)(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

(D)以上都正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ABCD)的结果。(A)器质性损害

(B)功能性损害

(C)心理损害

(D)器官损害

2.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是(ABC)(A)乐于助人

(B)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C)乐于与人交往

(D)交往中积极态度少于消极态度

3.忧郁症患者可出现(ABCD)(A)言语减少?

(B)思维贫乏?

(C)抑郁性思维?

(D)情感淡漠

4.与人交流的误区有(AC)

(A)把交流看成与人竞争的方面

(B)自己讲的太多

(C)调动自己的感情交流

(D)本着尊重他人、真诚沟通的态度

[分值:2.0]

5.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有(ABCD)

(A)个别晤谈

(B)角色转换

(C)行为矫正

(D)心理测量

[分值:2.0]

6.下列哪些是健康咨询所涉及的内容(AD)

(A)情绪障碍

(B)人际关系不和

(C)中年及更年期人际冲突、情绪失调,工作及家庭负荷的适应

(D)各类心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以及性功能障碍

[分值:2.0]

7.一个人对挫折的心理感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AC)。(A)心理素质

(B)处事能力

(C)心理健康水平

(D)魅力

[分值:2.0]

8.哪些构成完整人格的一部分(ABCD)

(A)心理素质

(B)道德素质

(C)知识

(D)能力

[分值:2.0]

9.交流沟通的目的是(ABCD)

(A)与人竞争的一个方面

(B)沟通双方的内心

(C)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关系

(D)促进双方成长

[分值:2.0]

10.自我调节是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它包括(BCD)

(A)主体与客体的调节

(B)同化与顺应的调节

(C)主体结构中各种系统的调节

(D)部分经验与总体经验的调节

[分值:2.0]

11.塑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人格包括:(ABCD)

(A)现代科学意识的陶冶

(B)超前创新意识的激发

(C)全面开放意识的加强

(D)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化

[分值:2.0]

12.下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中,哪些是属于人本主义的方法?(BCD)

(A)放松疗法

(B)交朋友小组

(C)来访者中心疗法

(D)支持疗法

[分值:2.0]

13.缓解焦虑的放松方法有(ABC)

(A)调息放松法

(B)纵情想象放松法

(C)肌肉放松法

(D)摔物品放松法

[分值:2.0]

14.情绪的调节方法有(BCD)

(A)逃避现实

(B)经常运动

(C)自我调节

(D)情绪日记

[分值:2.0]

15.人的情绪丰富多样,最基本的有(ABCD)

(A)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

[分值:2.0] 16.有关挫折的内郁的压抑反应主要表现为(ABC)

(A)冷漠

(B)焦虑

(C)逃避

(D)幻想

[分值:2.0]

1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义(ABD)

(A)读书时要做笔记

(B)因为脑子再好,也有忘记的时候

(C)伟人都有这些习惯

(D)笔记可使你加深理解

[分值:2.0]

18.中国专业技术人群的心理压力,具体到各个职业,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ABCD)

(A)工作内容

(B)人际关系

(C)薪金待遇

(D)工作环境

[分值:2.0]

19.对于不怕吃亏,甚至甘愿吃亏的人,下列哪些说法是恰当的?(BC)

(A)他们一定是人际交往中的弱者

(B)他们往往有较好的自我评价

(C)他们往往更自信

(D)他们一般都很自卑

[分值:2.0]

20.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ABCD)

(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

(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C)有幸福感

(D)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分值:2.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是)2.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否)

3.后天环境是造成狭隘性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原因。(否)

4.合理变通的方式中的升华是指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是)

5.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不会影响着国民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否)

6.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在各种心理问题中是对人的伤害最严重的

(是)

7.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是)

8.激情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否)

9.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行,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是)

10.情绪是人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是)

11.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学校。(是)

12.幻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所以应杜绝幻想。

(否)

13.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

(是)

14.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是)

15.咨询师发现求助者之所以会陷入困扰,是他的价值观与大多数人不同,那么,咨询师有责任改变他的价值观。(否)

16.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自私(是)

17.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是)

18.扩大交往是矫治狭隘性格的有效方法。(是)

19.人能够容忍别人对他们的索取甚至一定程度的侵犯是有修养、脾气好的表现,值得称道。(否)

20.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是)

21.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个体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发展并在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的一系列有异于病人的心理特征。

(是)

22.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是)

23.心理和思想两者含义不同,但内在的联系,它们同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24.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否)

25.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的缺陷(是)

26.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的意识与行为

(是)

27.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咨询员对来访者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是)

28.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是)

29.人的面部表情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与先天遗传关系不大。(否)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鉴定评语下一篇:读《巴尔扎克的手杖》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