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报告

2024-12-06

年度总结报告(精选8篇)

1.年度总结报告 篇一

D23瑞拓人力资源部

07人力2蔡少燕

第八年度用人计划与总结报告

一、年度用人计划

为了更好地配合公司战略的发展,并根据在已经制定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现制定人力资源部在第八年的用人计划。该计划基本如下:

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来确定公司运营过程所要用的人员,具体如下:

人员招聘1、4月份底招入直接生产工人2级160名,辅助生产工人24名;

2、招入销售主管1名,销售业务员6名。人员培训

1、年初将100名1级技术级别人员送去培训成2级技术人员,50名2级技术人员培训成3级技术人员;

2、将12名无职称人员送去培训成初级职称;

3、将4名初级培训成中级;

4、1名中级培训成高级。所有培训在第四个月完成。

第八年加入13名管理人员,其中2名初级职称人员、7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高级职称人员

二、实际用人情况

由于在今年公司在产品P2的研发太迟和认证的未能通过,最终导致生产部未能按原计划实现产能的扩张,所以使得人员安排上未能按人力资源部所计划的,所以公司在第八年里出现了人员闲置的现象,而具体的用人情况如下表所示:

其中人力部门针对相关的生产实际用人,作出如下规划:

招聘:

4月份招聘直接生产工人(级别2级)153人,辅助生产工人17人

培训:

4月份培训

一级直接生产工人升级为二级直接生产工人100名;

二级直接生产工人升级三级直接生产工人50名;

无职称行政管理人员晋升初级职称行政管理人员12名;

初级职称行政管理人员晋升中级职称行政管理人员 4名;

中级职称行政管理人员晋升高级职称行政管理人员 1名。

7月份-9月份培训

二级直接生产工人升级三级直接生产工人130名;

三级直接生产工人升级四级直接生产工人50名。

辞退:

1月份辞退1级技术工人40名;

4月份辞退1级技术工人20名,2级技术工人33名,辅助生产工人17名; 6月份辞退2级技术工人120名。

三、总结

有以上表格可知,由生产所造成的人工成本是巨大的,而在未能很好的部门之间的沟通下,对于成本的增加是无可避免的。出现上述的人员闲置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在P2的研发和工人技术级别的要求上出现了问题,生产部门没有将需要的技术级别要求知会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公司出现人员闲置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制定的计划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由于没有充分的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出现了社会资源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也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出现了人员闲置,说明之前所做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动态性和科学性。因此今后人力资源部要加深与生产部的沟通,共同处理好人员的问题,保证生产的有效性和人员使用的充分性。

人力资源部 第八年度末

2.年度总结报告 篇二

一、总体特征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 江苏地区中央空调市场成熟度是领先的, 其竞争也更为激烈。在其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面临本地区市场的内部竞争, 更有外来地域尤其是上海、浙江市场的辐射, 竞争异常激烈。

从市场容量来看, 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在全国都遥遥领先, 而且地理位置毗邻上海, 消费观念相对超前且较为理性。除了公建项目, 数量繁多的外资企业和私人企业、高端的住宅和别墅群使得苏南中央空调市场容量惊人。2011年, 南京市场项目数量明显增多, 而且在各郊县区域上也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 但南京和周边郊县整体的市场容量甚至不及苏州、无锡地区, 不少品牌在南京市场的销售额仅占据分公司整体的10%。近2年, 以徐州、淮安为代表的苏北市场的项目信息量剧增, 且以水机项目和地源热泵项目居多。而盐城、南通等沿海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引起品牌的重视, 因此不少品牌将这2个地区的销售划归苏州管辖。

对于品牌来说, 市场特征也使得品牌发展形态各异, 外资、合资品牌在苏南地区的表现异常突出, 但是在苏北地区, 国产品牌因其灵活的政策、合理的价格以及贴近市场的渠道, 在市场上“游刃有余”。“东边不亮西边亮, 南方黑了有北方”, 市场总是有机会, 品牌采取错开竞争的策略, 在兼顾中心城市的同时, 在二三级市场“风生水起”不失为明智之举。自2009以来, 江苏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呈现出稳步增长势头。2011年, 江苏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容量约为74亿元, 同比增长21.3%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相对于其他市场, 江苏市场的包容性很强, 每个品牌都能分到大小不一的“蛋糕”。目前已进入江苏市场的品牌已不下100家, 竞争十分激烈, 呈现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竞争局面。

总的来说, 2011年, 江森自控约克、美的、格力、海信日立、东芝、天加、奥克斯等品牌增长明显, 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34%左右。目前, 水机品牌、日资品牌以及国产品牌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 在市场上各分得一杯羹 (图表3、4、5) 。

各品牌的竞争除了表现在打“价格战”以外, 还表现在对渠道网络的争夺上。进入江苏市场比较早的品牌往往有着比较稳定的直销和经销网络, 而很多由家用空调行业介入中央空调行业的企业一方面则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与传统中央空调品牌展开渠道争夺,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其家用空调的渠道网络, 对于有意向转型经营中央空调的经销商给予充分的技术和政策支持。

三、产品格局

2011年, 江苏中央空调市场的产品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多联机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 (2) 水机市场份额较为稳定; (3) 水/地源热泵市场增长明显; (4) 常规产品表现中规中矩。

多联机方面, 大金继续领跑市场, 海信日立、东芝突飞猛进, 三菱重工市场表现活跃, 美的、格力、海尔等国产品牌市场增长明显。总的来说, 海信日立、东芝和美的等品牌继续蚕食了大金的份额, 但大金在家装市场上的优势仍很明显, 海信日立等品牌也在加大对家装市场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且收效明显。水机方面, 江森自控约克表现明显好于其他水机品牌, 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紧随其后, 盾安表现可圈可点, 天加、国祥、申菱等品牌发展稳定。水/地源热泵产品增长明显, 克莱门特、枫叶能源、美意等品牌表现不错。受国家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等因素的影响, 该产品在江苏尤其是苏北市场上的项目“接二连三”, 甚至蚕食了其他热门产品的市场份额。单元机、模块机等常规产品格局相对稳定, 国产品牌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在该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其他产品如溴化锂的市场表现平平, 并没有带来惊喜 (表6) 。

浙江市场

一、总体特征

作为华东重镇, 浙江经济发达, 二三级市场也非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浙江市场整体容量达69亿元, 成为继江苏市场后的全国第2大中央空调大户, 同比2010年增长32.7%, 成绩喜人 (图表1、2) 。

近年来, 浙江商业地产逐渐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在商铺热销后, 写字楼也在房地产市场掀起新一轮投资高潮。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背景下, 商业地产行业的机会愈发凸显, 写字楼、零售物业和旅游度假等商业地产形势普遍乐观。商业地产的兴旺, 为浙江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2011年, 延续2010年下半年整体经济环境大好, 工业项目、市政项目以及民用项目均明显增多, 为浙江市场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另外, 2011年上半年部分主流品牌上调了产品价格, 增幅普遍达10%~15%, 也进一步拉动了整体销售额的提升。

二、品牌格局

各品牌在浙江市场的操作模式不一样, 有的品牌统一归杭州管理, 有的分浙南和浙北2处管理, 有的在杭州、宁波、温州设有办事处, 有的则是在很多城市都设立了办事处。近2年, 大部分中央空调品牌除继续深耕杭州市场外, 不断对宁波、温州、金华等二级区域市场加大力度, 慈溪、义乌等三级中央空调市场也得到显著发展。

2011年, 包括大金、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海尔、松下、三星、LG、三洋空调等日韩系多联机品牌一马当先, 保持了快速的增长。特别是海信日立在浙江房产、公建、家装等各个领域齐头并进, 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水机方面, 仍以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4大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总体说来, “国进外退”是趋势。2011年, 外资品牌在浙江区域占有率大约为61.2%, 国产品牌占有率约为38.8%。其中美的、格力作为国产“家电派”越来越强势, 2大品牌市场占有率达24.7%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2011年, 多联机无疑是浙江市场上最耀眼的产品, 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产品。其中大金依然是浙江多联机市场的代表品牌, 占据了多联机领域近半的份额。东芝、海信日立、美的、格力、三菱重工海尔、三菱电机等品牌表现也十分强势。随着市场上多联机品牌越来越多, 多联机市场的空间更大。而离心机、螺杆机、模块机等水冷机组的市场份额比较稳定, 略有增长, 中高端市场还是由传统的4大美资品牌把控, 树立了较多的样板工程, 国产品牌中美的、格力取得了明显进步。水/地源热泵市场发展依旧平平, 由于浙江地形复杂, 山体较多, 水/地源热泵产品的使用受到限制。

2011年宁波作为试点城市后, 为浙江水/地源热泵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项目同比往年多了很多, 但在经历了几个失败的案例之后, 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图表6) 。

上海市场

一、总体特征

作为华东的重要区域, 上海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海不仅是国内品牌的重要阵地, 更是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所以在上海市场云集了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美意、艾默生、瀚艺、三星、世图兹、富田等众多品牌的总部。尽管经过多年的历练, 但市场竞争仍异常激烈。

据调研, 上海市场高度饱和, 受“后世博”效应的影响, 除了一些基础公建项目和改造项目外, 上海市区能发展的项目少之又少, 很多品牌和经销商都将目光盯向了上海外围市场。如上海的宝山区、嘉定区和浦东新区还有很多项目待开发, 此外离上海较近的昆山、太仓等地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有的经销商已经开始向湖北、陕西、重庆、内蒙古、甘肃等二三级城市发展, 跳出上海这一“圈子”抢占外地的中央空调项目。同时, 还有经销商选择跳出暖通这一“行业圈子”, 在以中央空调安装、销售为主的情况下, 另辟蹊径, 投资房地产市场、环保节能市场、高科技电子类市场等。

2011年上半年, 由于上海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家装项目成为上海中央空调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但是下半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很多项目停工, 中央空调市场受到了消极的影响。由此, 2011年上海中央空调市场总容量基本与2011年持平, 销售量为47亿元左右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的包容性造就了品牌的纷杂, 众多小品牌和新进入市场的品牌都能在该市场找到立足之地。而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长期相抗的局面, 在很长时间内很难打破, 以日韩、欧美为主导的外资品牌仍占较高的占比。

综观整个上海中央空调市场, 大金、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等传统“老字号”品牌仍处于“大佬”的地位。大金虽然在上海市场仍保持着较高的占有率, 但是销售量有所萎靡。以美的、格力为首的国产品牌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许多“给力”的项目使得国产品牌的占有率达到了30.8%。值得一提的是, 美的2011年在上海市场销量位居国产品牌第1名, 年销售规模突破了4亿元。再者, 以大金、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为主的日系品牌把多联机市场牢牢地“抓”在了手中。其他品牌如TCL、奥克斯、志高、双良、荏原、希望深蓝、扬子、LG等均在上海市场分得了一杯羹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机型方面, 包括数码涡旋、变频多联在内的多联机一直占据整个上海中央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2011年该类机型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上半年迅猛增长, 下半年随着房地产的萎靡发展势头缓慢。海信日立、美的、格力、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等表现抢眼, 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水机产品凭借自身的产品特点在上海市场仍有较大的市场刚性需求, 且需求在不断增长, 但增长速度不如多联机。模块机产品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水/地源热泵在上海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黄浦江周围区域, 但其在上海的推广难以突破, 虽然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但是增速较慢, 表现较好的品牌主要有开利、美意、WFI、克莱门特、台佳等。单元机产品格局相对稳定, 表现较好的品牌主要有美的、格力、海尔、志高、奥克斯、扬子、TCL等。而溴化锂产品在该市场除了2010年世博会前夕比较火之外, 此后就一直没有起色, 市场表现较好的主要有双良、荏原、远大、LG、开利以及大连三洋等 (图表6) 。

安徽市场

一、总体特征

2011年安徽中央空调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同比2011年增长了88.9%, 市场容量达到17亿元, 增长速度是市场总体增幅的3倍 (图表1、2) 。

突飞猛进的销售业绩, 给各中央空调品牌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整个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综合而言, 2011年安徽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美的、格力2大生产基地的建立带动了国产品牌进一步抢占该区域市场的动力; (2) 安徽市场主要划分为皖南、皖北、皖中3个区域, 其中, 皖南和皖中的市场容量占比达到了71%左右。这是由于皖南的芜湖、马鞍山经济发展迅速崛起及皖江经济带的腾飞给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众多的项目, 此外, 皖中的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 受众多品牌的青睐, 分公司、办事处大多设立于此, 继而辐射到了周边的区域; (3) 以蚌埠、阜阳、淮北为代表的皖北市场逐渐起步, 煤炭、化工、电厂等工业项目成为主力增长点, 此外, 由于皖北地质条件较好, 水/地源热泵产品在淮北、毫州地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品牌格局

2011年在各方面因素的刺激下, 安徽中央空调市场的各个品牌迎来了春天, 在各地普遍受房地产低靡影响的大趋势下, 各品牌在安徽市场依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美的、格力为首的“家电派”一马当先, 在互相竞争中, 互相促进, 占据了37.5%的市场份额。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等表现中规中矩, 占比达到了15.9%。日韩系品牌中, 大金、海信日立由于进入市场较早, 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星随后纷纷入市, 打基础攻渠道, 随着安徽家装市场的不断升温, 也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 本土品牌合肥天鹅、扬子仰仗地理优势, 在该市场的销售业绩斐然, 这也与当地政府的推崇和消费者的信任度密不可分。

作为华东区域最为落后的1个市场, 安徽的市场地位已经越来越受品牌的关注, 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占有率在逐年发生变化, 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44%, 到2010年的58%, 再到2011年的61%, 可以看出, “国进外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安徽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中央空调市场, 拥有相对稳定的产品格局。在安徽的中央空调市场, 各产品属于百花齐放, 虽然受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但2011年大多数产品都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上升。

其中, 离心机、风冷螺杆、水冷螺杆以及模块机组成的冷水机组的总销量与2010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 但是市场占有率与2010年相比略有下滑, 表现较好的有美的、格力、江森自控约克、麦克维尔等品牌。多联机品牌则是大金、海信日立遥遥领先。而水/地源热泵产品在淮北、毫州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市场占有率与2010年相比增长0.9%, 连续2年的市场增长率充分肯定了水/地源产品的发展空间。此外, 以工业为主的皖北市场对溴化锂的需求较为稳定, 这也带动了溴化锂产品在该市场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 荏原、日立冷机深耕市场, 树立了芜湖融汇化工、安徽大瑞橡胶、明光市中医院等一系列样板工程 (图表6) 。

在“十二五”规划中, 安徽将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 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建成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 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促进皖西地区开放发展, 着力打造成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可以预见, 2012年, 一系列政府项目的推进和民用项目的上马又将给安徽的中央空调市场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广东市场

一、总体特征

回顾刚刚落幕的2011年广东中央空调市场, 年初还是把酒言欢, 岁末却是阴霾笼罩。这1年, 中国经济跌宕起伏, 楼市先热后冷, 股市更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而处于下游产业的中央空调市场同样是“此起彼伏, 波澜壮阔”。

由于2010年亚运会、2011年大运会的举办, 广东广州、深圳2地主力市场得到了提前释放, 大型项目较往年相比明显减少;另外, 201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却异常低迷, 这对家装中央空调领域影响颇大。不过, 由于广东上半年市场销售火爆, 弥补了下半年市场颓废的局面。从区域方面来看, 由于广东一级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二三四级市场的优势正在发挥。近2年, 随着各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 经济欠发达的粤西、粤北等地区的中央空调市场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据统计, 2011年广东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达到62亿元, 同比2010年46亿元增幅较大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受到民用以及工业用项目的刺激以及区域优势, 国产品牌继续在广州市场发威。美的、格力在广州市场发展不分伯仲, 市场份额仅次于大金。除此之外, 传统欧美品牌也把持着广州市场近30%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 广州日立冷机在广州表现非常抢眼, 其市场占有率正在逐年提升, 包括广州日立冷机在内的10大品牌在广州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进一步证明了广东市场较高的品牌集中度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 离心机组200 RT以上的大型螺杆机组市场方面由于格力、美的等品牌的兴起, 正被渐打破江森自控约克、开利、麦克维尔特灵、日立冷机的垄断地位。多联机方面近年来广州高档住宅小区、公寓、别的迅速发展, 多联机产品在广州市场发展和增长较为迅速, 连续多年成为场占有率最高的机型。末端方面, 广以末端产品生产为主的中央空调厂家多,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价格战愈演愈烈表现比较好的品牌有麦克维尔、国祥西屋康达、天加等 (图表6) 。

福建市场

一、总体特征

在2010年的报告中, 福建是华南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 由此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华南区域的整体占有率。2011年, 福建市场继续延续了2010年高增长的态势, 依然成为华南区域增长率较高的市场。

近年来, “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展开使得福建整个中央空调市场迸发出了活力。2011年, 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市场以及以福州、泉州为主的闽中北市场共同发力, 进一步提升了福建中央空调市场容量。据统计, 2011年福建市场容量为22亿元, 同比2010年增幅达到22%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2011年, 福建市场的品牌格局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 (1) 9大品牌进一步拉开了与中小品牌的距离, 美的、格力的销售排名再度前移, 而9大品牌中也有个别品牌已经出现小幅下滑; (2) 大金、东芝、三菱电机、海信日立、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等外资、合资品牌频频发力, 定位高端的品牌受市场的青睐程度得到提升; (3) 国祥、东元等台资品牌凭借大批忠实的经销商鼎力支持, 销售额稳步增长; (4) 传统的水机品牌表现中规中矩, 在离心机和螺杆机产品方面的光芒依然独占, 其中麦尔维尔表现出众, 位居4大品牌第3位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2011年, 福建地区房地产市场相对于全国而言, 属于比较坚挺的1个区域。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坚挺, 日韩系品牌在福建地区多点开花, 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金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引领整个福建市场的多联机产品发展。国产品牌阵营中美的、格力表现出众, 其销量及增长率旗鼓相当。另外, 海信日立、三菱电机、东芝、松下均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图表6) 。

由于缺乏大型市政项目支持, 2010年福建市场离心机和风冷螺杆机组产品市场占有率首次出现了下滑, 而这种趋势2011年依然在上演, 市场占有率与2010年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水∕地源热泵产品在福建市场上发展过缓, 样板工程也不是很多, 但是已经引起了一些品牌的重视, 福建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 土壤也适合采用该技术, 其前景值得期待!

湖南市场

一、总体特征

2011年度湖南中央空调市场总体市场容量约为15亿元, 与2010年相比增长42%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一系列公建项目的稳步推进 (图表1、2) 。

综观2011年, 湖南中央空调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1) “长株潭”是湖南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作为“中部崛起计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 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主的长株潭地区依旧是湖南市场的主力市场, 大量的工业项目、政府公建项目和铁路、轻轨项目给中央空调品牌带来了众多的机会; (2) 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消费者思想较为保守。在长沙市场, 高档的精装修楼盘均价在12 000~13 000元, 如配套了大金、美的等多联机空调的万科、保利等高档楼盘。而普通的高档楼盘在8 000元左右, 如配套家用空调的中海地产楼盘项目。但是这种精装修楼盘相对较少, 这与当地经济水平相比一线城市还较为落后有关; (3) 在公建项目上, 如酒店、商场、超市等项目中, 设计师一般推荐甲方采用比较频繁的是水系统产品, 如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等。

二、品牌格局

2011年国产品牌“驰骋”湖南市场, 仅美的、格力这2个品牌就在该区域市场占有40.8%的市场份额。欧美系品牌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4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4%。“国强外弱”的趋势在湖南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以大金、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三星、LG为首的日韩系品牌在该市场也有稳步的增长空间, 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保守, 导致了定位高端的日韩系品牌的“战斗力”不如国产品牌。特别是在湖南的二三线城市, 奥克斯、志高、TCL、天加、盾安、国祥等品牌努力根植于该类市场,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2011年, 湖南中央空调市场的产品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多联机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 水机产品仍保持着较高的占有率; (3) 水/地源热泵、单元机市场增长率稳定。

据调研, 冷水机组、多联机、溴化锂、水/地源热泵、单元机、末端产品依然是湖南市场的主导机型。其中, 冷水机组由于受专家、设计院的推崇, 再加上进入市场较早, 所以拥有较高的“人气”, 占据了湖南市场30.7%的市场份额;溴化锂产品则由本地品牌远大遥遥领先, 这是由于当地政府保护本土企业所致;多联机在湖南市场的占比日渐上升, 大金、海信日立表现较为抢眼, 东芝、美的、格力等品牌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其市场容量还是不如冷水机组。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 水/地源热泵在湖南受到了用户的广泛亲睐。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当地政府推崇污水源热泵技术, 并建议对采纳节能技术方案的用户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 力争推动污水源热泵技术发展。

调研中, 许多受访者表示, 对于中央空调领域, 2012年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但也将会是品牌发展的好阶段, 品牌应该抓住机遇深耕渠道, 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图表6) 。

湖北市场

一、总体特征

近2年, 隶属华中的湖北经济快速发展, 中央空调市场迅速升温, “火炉”之势明显。受2010年下半年经济向好形势影响, 湖北2011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迅速, 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3季度开始, 受制于全球经济及国内宏观调控、通胀压力及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 湖北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脚步逐渐放缓。整体而言, 上半年极为“火”, 下半年虽放缓但仍在前进, 所以, 湖北2011年中央空调市场的容量相比2010年而言, 仍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表1、2) 。

省会城市武汉继续是湖北整体发展的重点, 5 80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 高档楼盘精装配套、老城区改建、政府工程新建, 使得武汉中央空调容量迅速扩张。另外, 经过几年时间的部署, 各品牌开始重视外围城市并大有收获, 是湖北市场发展的一大进步, 各品牌在湖北市场的整体占有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品牌格局

品牌众多, 但分化较为明显。除个别品牌在武汉、黄石、十堰等多地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大多数品牌都以省为单位, 只在武汉设立分公司。因为整体发展水平不如华东各重要城市, 一些不出名的小品牌甚至是杂牌军也能在湖北市场寻求到发展空间。

江森自控约克、特灵、麦克维尔、开利美系4大水冷机品牌仍为主流, 有较大的优势, 但市场份额明显下滑。其中在武汉设有工厂的麦克维尔, 产品线齐全, 价格适中, 天时地利人和, 成绩斐然;大金因为进驻时间早, PROSHOP店零售优势, 在湖北多联机市场目前仍是“龙头老大”, 海信日立、东芝、三菱重工等外资品牌也各有出色表现;国产品牌迅速崛起, 美的、格力近2年在湖北市场市场占有份额稳步提高, 令人欣喜。专家预计, 依托家用空调的网络系统, 以美的、格力为代表的“家电派”市场优势将在今后的市场中继续凸显。此外, 还有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品牌在湖北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如天加、盾安、奥克斯、志高等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机型分布有所改变。2010年以前, 水系统项目在湖北市场占大头, 多联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今, 经济高速发展高档楼盘精装配套、老城区改建、政府工程新建, 湖北市场的中央空调容量迅速扩张, 多联机因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得到众多业主的亲睐。据统计, 多联机在整个湖北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占有率约为35%。溴化锂机组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运行费用高等缺陷, 正逐步退出武汉市场, 仅在湖北二三级城市保留一些占有率。另外, 响应节能减排号召, 加上政府补贴, 水/地源热泵技术在武汉甚至全湖北都有超越性发展 (图表6) 。

河南市场

一、总体特征

河南是中原经济中心, 自2009年6月至2011年底, 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先后批复建设10大新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个,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2011年, 河南GDP总量稳居中西部第1位, 公共、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投资建设, 中小型商业项目大幅攀升,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带动了河南中央空调市场的大发展, 在全国市场中的占有率也有所上升。

据统计, 2011年, 河南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整体市场容量再创新高, 同比2010年增长42%。2011年上半年, 河南中央空调市场整体容量增幅较快, 下半年, 受国家房产政策调控的影响, 刚刚兴起的家装市场虽有所发展, 但整体容量明显减小, 不少拟定或动工项目“停下脚步”, 开始“观望市场”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中原文化讲究“包容性”, 即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这点在河南的中央空调市场的品牌格局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河南市场上的中央空调品牌繁多, 高、中、低档次的品牌都包含其中, 大大小小的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之外都有生存空间, 并在市场上各占据一席之地 (图表3、4、5) 。

2011年, 品牌格局略有变化。格力继续在河南市场上领跑市场, 美的2011年整体发展比较稳定。日系品牌方面, 大金2011年表现突出, 在家装市场上“独领风骚”, 整体销量突破亿元大关;海信日立通过2011年的努力, 在多联机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大金;三菱重工紧随其后;东芝、三菱电机自2010年新设办事处以来, 加大了对市场的服务和渠道开发力度, 销量同比2010年增长率都超过50%。传统的4大品牌, 江森自控约克、麦克维尔、开利、特灵在大型水机市场依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顿汉布什等品牌市场上升空间加大。从品牌销量上看, 格力、美的、大金、江森自控约克4大品牌都跨入了“亿元大户”。

此外, 海尔、天加、盾安、惠康都在河南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不难看出, 随着对市场掌控力的加强以及对渠道的深耕细作, 国产品牌在河南市场的占有率明显要高于国内其他一些成熟区域。

三、产品格局

2011年, 水机市场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其中江森自控约克、麦克维尔的销量持续递增。随着大金、海信日立、三菱重工、东芝、三菱电机等主流多联机品牌对市场的不断推动, 多联机市场在2011年增长明显, 但由于后期房产政策调控对楼盘配套项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户式中央空调的销量受到波及。据了解, 河南开展节能审查工作已有3年的时间, 水/地源热泵市场销量持续走高, 2011年12月, 河南省政府继续下发“节能减排”的政策通知, 未来, 该产品还将受到市场“热捧”。溴化锂市场基本持平, 但已淡出民用市场。风管机、单元机市场潜力巨大, 格力、美的、奥克斯等品牌占据了该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图表6) 。

北京市场

一、总体特征

2011年度北京中央空调市场是后奥运时代取得较大增长的1年。由于奥运建设提前透支了北京中央空调市场特别是大型基础建设的中央空调项目, 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 使得在2008年后的2009年和2010年2年的时间内, 北京中央空调市场发展一直徘徊不前。但是2011年度虽然和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一样, 受制于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但是北京市场仍然交出了让业内非常满意的1份答卷。本年度北京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销量达到了近40亿元的水平, 较2010年度近31亿元的销量增长了29%, 与全国市场的整体增长率保持基本同步 (图表1、2) 。

2011年度北京中央空调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家装市场低迷, 商业地产升温。 (2) 政府项目减少, 工业项目增加。 (3) 渠道竞争非常激烈。

较大的市场容量加之大型项目层出不穷使得各大中央空调品牌都对北京市场非常重视, 每个品牌在当地都扶持着几家规模不等的经销商;与此同时经销商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据统计当前北京中央空调市场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工程商数量近600家, 如此众多的经销商又分别在各个行业交织着不同的人脉关系, 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市场渠道商家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有业内品牌人士认为协调北京中央空市场的渠道商家是1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二、品牌格局

和其他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一样, 北京中央空调吸引了众多品牌的角逐, 几乎稍有知名度的品牌在北京市场都设有办事机构或营销中心, 而且对北京市场的投入力度都比较大。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品牌在北京市场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北京中央空调市场品牌竞争非常惨烈。与此同时, 北京市场又是1个对品牌依存度较高的市场, 几大合资品牌及主流国产品牌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许多典型项目的竞争往往都是集中在几个大品牌的竞争中。

品牌方面, 凭借较高的营销投入、完善的渠道布局出色的产品, 大金多年来一直把持着北京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且竞争优势明显。2011年度大金在北京市场取得了8.5亿元以上的销售业绩, 占据了市场1/5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海信日立、三菱电机、东芝、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几大日系品牌也有上佳表现, 本年度日系品牌整体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江森自控约克、开利、麦克维尔、特灵4大欧美系品牌的销售额都在2亿元以上, 其中江森自控约克的表现最为抢眼;格力、美的2大巨头2011年度在北京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不错, 2大品牌合力拿下了北京市场近16%的市场份额。海尔2011年度也取得非常不错的业绩, 三星本年度在北京市场也收获了6 0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

在品牌阵营表现方面, 北京市场可以说是外资品牌的天下, 国产品牌方面只有美的、格力和海尔等大品牌表现抢眼。本年度外资品牌在北京市场的总体销售额占有率超过60%。而在品牌整体表现方面, 北京市场的集中度近年来明显提升。2011年度包括大金、美的、格力、江森自控约克、开利、麦克维尔、特灵、海信日立、海尔在内的9大品牌整体占有率达到了69.5%, 拥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 近年来北京中央空调市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品格局, 各类产品的市场占比波动相对较小。和其他成熟市场一样, 多联机、冷水机组和单元机依然是当地市场的三驾马车, 其中尤以多联机的表现最为抢眼。2011年度北京市场多联机产品的总体销量接近15亿元, 其整体市场份额达到了36.5%, 而在具体产品上, 尽管数码涡旋多联机产品的比例有所提升, 但是其市场基数依然较低, 变频多联机依旧是绝对的市场主角。

冷水机组2011年度北京市场整体实现了11.4亿元的销量, 其市场整体占有率达到了28.5%, 占有率与2010年基本持平但绝对量有明显增长, 究其原因主要是2011年度北京市场的大型项目建设较少。在具体产品方面水冷螺杆机组在北京市场的销售一直非常靠前, 由于北京市场大型基建项目较多, 因而过去几年离心机在北京市场的销量增长非常快, 但是2011年度离心机在北京市场要比2010年逊色一些。与此同时, 2011年模块机在北京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风冷螺杆机的销量也呈现持续走低的走势。

水/地源热泵机组尽管拥有节能优势, 但在北京市场的表现多年来一直落后于全国市场2011年度北京市场水/地源热泵产品的整体销量约为3.2亿元, 占其整体市场8%左右的市场份额, 比2010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溴化锂机组2011年度在北京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7亿元, 其市场占有率相比2010年小幅上涨。单元机和末端产品的表现相对稳定, 2011年度分别取得了3亿元和5亿元的销售额。

天津市场

一、总体特征

天津, 简称津, 地处华北平原, 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随着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 天津开始以成为中国北方经济支柱为发展方向。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刺激下, 天津地区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相应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11年, 天津市场约有18亿元, 同比增长38.5%。纵观整个天津中央空调市场, 其市场容量增长迅速。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以后, 包括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商务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滨海高新区、南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临港工业区、滨海旅游区等在内的新区功能区开发建设成为了天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众多的国内外优质企业的入驻, 为行业带来了众多的工业项目, 这使得天津中央空调工业项目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此外, 随着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大量开发, 带动了多联机市场的飞速发展。其中, 较为典型的为天津海河沿岸为数众多的商务楼盘和高档住宅区项目。

天津市场和其他市场相比, 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品牌方面, 各品牌在市场推广、渠道开拓上倾注大量的物力财力, 都是为了加大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另外, 采用价格竞争手段进行市场抢占也是普遍的做法, 这使得市场竞争显得尤为残酷。经销商方面, 天津市场上经销商众多, 但各家综合实力层次不齐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在天津市场上, 林立众多的中央空调品牌, 每个品牌在天津市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从天津中央空调市场市场销售来看, 冷水机组的江森自控约克、特灵、麦克维尔、开利4大品牌实力依旧, 顿汉布什、天加、国祥、EK、瀚艺市场发展强劲;以多联机销售为主的大金、三星、美的、格力、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以及三菱重工海尔等品牌上升势头力度强健。从国有品牌和外资品牌在市场销售额增幅对比来看, 2011年国产品牌占比为42%, 外资品牌占比为58%。从近3年内外资销售额占比对比表中不难发现, 国有品牌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此外, 天津中央空调市场各品牌之间竞争往往以价格为竞争手段。由于各品牌价格空间透明化, 因而市场竞争也就自然显得惨烈。品牌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渠道营销网络反面, 各品牌充分调动自身的优势资源关系, 都在努力夯实、巩固、细化、发展自己的经销商网络体系 (图表3、4、5) 。

河北市场

一、总体特征

河北作为以水系统产品为主的中央空调市场, 就2011年整体市场容量而言在华北区域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这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2011年, 河北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约为13亿元, 较2010年增长30%左右 (图表1、2) 。

综观2011年, 河北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由于河北地理位置特殊, 为了更好的细分市场, 很多品牌在耕植河北市场的时候, 或将办事处设在石家庄, 或设立在唐山, 有的品牌甚至将该市场划归到北京或天津办事处进行统一负责。 (2) 针对不同的区域, 各品牌对该市场的销售策略有所区别。如唐山、秦皇岛等地经济较为发达, 所以采用的品牌相对比较高端。保定、廊坊相对比较落后, 所以二三线品牌在该类区域的销售占很大优势。 (3) 尽管河北市场整体容量在全国范围来看不大, 但是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让人瞠目结舌。很多品牌或经销商为了拿下更多的项目, 拼“价格战”较为严重, 导致恶性循环, 使得竞争秩序紊乱, 市场亟待规范。

二、品牌格局

2011年, 国产品牌在河北市场的表现让业内绝口称赞, 仅格力的市场销售额就为2亿元, 而美的也有1.6亿元的销售量。日系品牌如大金、海信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等在该市场的销售业绩差强人意。这与河北地区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和对多联机产品的了解程度有莫大的关系。在2011年河北市场上, 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了外资品牌, 达到了58.8%。此外, 由于河北主要以水系统为主, 欧美系品牌如江森自控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等在该市场发展比较稳定, 树立了一系列样板工程;随着更多品牌的进驻, 盾安、天加、奥克斯、志高、TCL、富而达、美意、WFI等品牌在河北市场均占有一定的市场容量, 并将在2012年加大市场投入力度, 共同开采这一“金矿”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虽然目前房地产调控幅度增大, 但就河北市场而言, 由于单价相对不高, 所以虽然高端楼盘都在大篇幅的做广告, 如买楼盘送大礼包、送精装修等, 但是河北精装修房中涉及安装家用中央空调的楼盘较少。2011年度河北市场多联机品牌销售中, 国产如美的、格力以产品价格占优势, 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大金、海信日立、东芝、三菱重工、三菱电机等由于定位高端, 在该市场发展缓慢。富而达、美意、克莱门特等水/地源热泵产品受到了很多商用项目和公建项目的青睐, 如许多地级市或县区的医院、宾馆项目中都开始使用地源热泵产品, 这跟当地政府的推崇密不可分。再者, 唐山、秦皇岛作为工业大市, 2011年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 在大型的项目中大型冷水机组和溴化锂机组占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传统的4大品牌外, 双良、荏原、远大、希望深蓝等溴化锂品牌服务于各个焦炭、化工、医疗行业, 给河北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图表6) 。

山东市场

一、总体特征

山东, 可以说是北方市场甚至是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其潜藏的巨大市场容量一直为各品牌所觊觎;另一方面, 由于山东林立了众多的中央空调生产企业, 因此为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综观2011年, 山东中央空调市场同比增幅为34.6%, 整体容量为35亿元为历年之最。究其原因, 国家大力进行经济发展, 推进公建项目设施。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大型工业项目增多。此外, 房地产市场虽然受到国家政策调控, 但是由于房地产项目配套的延后性, 因此, 房地产市场项目也为山东市场容量的增大贡献了一部分力量。正如之前所提到的, 由于山东市场潜藏容量巨大, 遍布众多中央空调市场企业, 一方面, 本土品牌与外来进驻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 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在山东市场竞争力度非常大。由于中央空调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2011年, 山东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呈现强者愈强, 弱者不弱, 百花齐放的市场局面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2011年, 活跃在山东中央空调市场的品牌繁多, 各自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由于受到了当地政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再加上自身完善的售后服务及品牌影响力, 以海尔、海信日立为首的山东地产品牌取得了让人艳羡的销售成绩。江森自控约克通过市场的开拓、销售关系网的渗透, 2011年又一次成为了山东中央空调市场销售额的领军品牌。此外, 开利、麦克维尔、特灵以及本土品牌LG、顿汉布什、OAK、贝莱特、富尔达表现非凡。多联机方面, 海尔、海信日立、大金、三菱电机、东芝、三菱重工等在2011年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从国内外品牌市场占比来看, 2011年外资品牌由68%的市场占比下降到60%, 而国产品牌则由32%的市场占比上升到40%, 同比市场占有率增幅达25%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产品方面, 在山东GDP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 山东市场多联机机组和冷水机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产品。多联机产品方面, 2011年在山东市场增幅达15.4%, 在所有机组总销售量中占比达32.3%。山东中央空调市场冷水机组2011年在全省总销售额中占比达28.6%, 同2010年相比略有增幅。水/地源热泵方面,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支持, 再加上本土品牌的优势, 使得外来品牌及山东本地产水/地源热泵产品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溴化锂机组方面, 虽然2011年市场销售额在增加, 但是其在市场上占有率却呈现缩减的态势, 2011年山东市场占有率为8.9% (图表6) 。

四川市场

一、总体特征

近几年,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四川、重庆等西部城市带来了活力, 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上日程, 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也随之逐年递增。2011年, 四川中央空调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受宏观调控和行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第4季度的市场表现稍显不佳, 但整体市场容量达到16亿元, 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40%以上 (图表1、2) 。

2011年, 四川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市政工程、商业地产、餐饮娱乐等项目层出不穷。同时,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来了诸多住宅别墅项目。除了公建项目和地产项目, 大批量工业项目的上马也给中央空调市场带来了“福音”。当然, 市场的繁花似锦少不了品牌驻当地办事机构的辛勤耕耘和当地经销商的成长壮大。可以明显看出, 近3年, 四川在全国中央空调市场中的占比显著提升。

二、品牌格局

2011年, 四川中央空调市场的品牌格局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有些品牌以突出的表现或多或少的改写了整体格局。总的来说, 美的、格力、江森自控约克、麦克维尔、海信日立、东芝、盾安、天加等品牌的销售取得了明显突破, 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图表3) 。

具体来看, 江森自控约克和麦克维尔2011年的市场表现优异, 其中麦克维尔凭借自身品牌、产品和价格的优势在医疗项目中频频中标, 开利和特灵的表现稍逊一筹。大金在多联机市场上依然保持了第1的位置, 但来自海信日立、东芝等品牌的挑战不容小觑, 尤其是海信日立在经过了前期的市场铺垫后, 销售额直逼大金。国产品牌2011年在四川市场上的表现值得肯定, 尤其是美的和格力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 在离心机、多联机、模块机、单元机等产品领域都获得了诸多订单。值得一提的是, 天加、盾安、顿汉布什等品牌的销量增长明显。总的来说, 主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使得中小品牌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品牌集中度越来越强 (图表4、5) 。

三、产品格局

2011年, 四川中央空调市场的产品格局呈现出几个主要特征, 即水机市场继续增长、多联机市场再次突破、单元机市场有所上升、水/地源热泵市场开始起步, 其他一些机型产品如模块机、溴化锂的表现较为平稳 (图表6) 。

由于四川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 水机市场获得了上升空间, 4大外资品牌、美的、格力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商业地产、高端住宅和家装市场的强势需求下, 大金、海信日立、东芝、美的、格力等品牌在多联机市场“如鱼得水”, 其中大金在家装市场上坐稳了头把交椅, 海信日立则以工装项目取胜。美的、格力等国产品牌凭借渠道优势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单元机市场上取得突破, 这2个品牌的急剧增长给单元机市场带来了利好。相对于国内一些市场, 四川的水/地源热泵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大部分经销商缺乏操作此类项目的经验, 2011年, 该产品在项目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品牌竞争激烈。

重庆市场

一、总体特征

重庆素有“小香港”之称, 其繁华程度在西部12个省区中屈指可数。重庆建立直辖市13年来, 紧抓机遇,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利好的经济形势使重庆中央空调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2009年以来, 基础建设日趋升温, 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中央空调行业迈入了1个相当繁荣的时期。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 2010年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关于两江新区, 重庆已经树立了宏伟的目标:到2020年, 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万亿元、全市70%~80%的直接引进外资项目将由两江新区完成, 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发挥核心和引擎作用。两江新区的设立, 可谓为重庆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可以预见, 未来重庆中央空调市场蛋糕更具诱惑力。据统计, 2011年重庆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为14亿元 (图表1、2) 。

二、品牌格局

近年来, 重庆办公楼、高档住宅小区、公寓、别墅的迅速发展, 为多联机等产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面对迅速壮大的市场空间, 众厂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据调查, 近阶段从已中标和正在招标的项目来看, 金额在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的多联机项目不少, 而且增长势头仍在持续。从品牌层面来看, 海信日立、大金等日系品牌呈现上升趋势, 而国产品牌中美的、格力增长迅猛, 增幅超过日系品牌。韩系、欧美系品牌表现平平 (图表3、4、5) 。

三、产品格局

多年来, 4大品牌占据着冷水机组产品市场绝对的市场份额, 而伴随着国产海尔、美的、格力3大品牌生产基地的建立, 3大品牌充分利用渠道销售网络和政府资源, 使得“家电派”在重庆的表现可圈可点, 成为离心机市场一股新军, 逐步打破了重庆市场离心机项目被4大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局面。其中, 美的离心机表现一枝独秀, 2011年仅重庆市场出货近20台 (图表6) 。

近几年来, 重庆溴化锂产品市场可谓是忽上忽下, 2004年以前, 重庆溴机市场份额占比年均超过9%以上, 双良、开利、远大被誉为溴机市场的三驾马车。2005年起, 重庆溴机市场份额开始萎缩, 直至2010年年底, 重庆溴机市场才略有起色。2011年, 重庆市场溴机项目较往年相比逐渐多了起来, 对此, 部分市场人士持有谨慎态度, 认为“复苏”一说尚早。

3.年度总结报告 篇三

关键词:海洋柔性管道 端部接头 防弯器 浮筒 设计技术 分析技术 制造方案

Abstract:Offshore flexible pip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quipments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in ocean production.This repor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from the units in 2013,which focuses on 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 including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end fitting design, bend stiffener design and buoyancy module design.According to the design basis,design schedule and methodology,we hold the technology about conceptual design,material design and basic design.Focusing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Lazy-S configuration under 1500 meters dep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we finished the global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s,and gave the design scheme,results and relative drawings.The technical research of cross section analysis and end-fitting analysis is also presented.Basing on the failure modes of every parts in different load cases,we proposed the relative design criteria,and then we develope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s models. The stress under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quantified and the fatigue life is estimated,and thu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pipes and design technology are verified.Focusing on the goal pipe,we gave the analysis with the technology abov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meets the criteria which means the design of flexible riser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The technology research of offshore fle 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for marine has been focusing on internal carcass layer equipment and pressure armors equipment and tensile armors equi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structural style of the end fitting has been researched,and the formation of drawings and manufacturing plans has finished.The manufacture plan research of auxiliaries of flexible pipes is presented, including bend stiffeners and buoyancy modules.Based on the structure,we gave the requirements of relativ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s.Finally,w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ntegration,consequently,gave the manufacture plan of auxiliaries.The research plan of this program in this year was finished successfully and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flexible pipes and auxiliaries are mastered.

Key Words:Flexible riser;End fitting;Bend stiffener;Buoyancy module;Design;Analysis;Manufacture plan

4.2007年度总结报告 篇四

1. 产能的提升,在2006年制一部又引进了3台CM402,虽然搬出了3台CM88与CM20,但是我们的产能提升了,达到了1100万点每天,且更换了新设备使我们生产的品质、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并且对线别也进行了不同配置,采用了2+1连机模式(2台CM402加一台三星机)。

2. 人员的调整:生产线第一次调整为三班,主要因为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以及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与学习。确立了制一部的高素质团队要求,非中专以上学历不能进入制一部工作,选用人才的宗旨为:有责任心、认真,有学习精神。管理队伍贯彻值班经理制度,四人分别担负人机物法重责,保持每天二十四小时有主管在现场理事。

3. 去年不良率与批退率目标值制定为0.16%、2.8%,不良率达成率为33%。批退率达成率为43%,在批退率方面,前三位批退项目分别为:空焊 22.17%,损件18.7%,G/F上锡 13.04%,为使不良率的控制和批退率达到目标,我们现在设定只要AOI测试或生产线上连续出现不良率超过3%或连续出现同一种问题4PCS以上,就马上进行停线改善,直到生产品质正常再开始连续生产,同时我们加强监导与宣似印板员擦拭钢网的技巧,间隔以后,金手指上锡批退有大幅度的下降。

4. 在成本控制方面,我们对人力成本及物料管控方面有加强,对于人力成本从间接人员单纯的拿加班费改为以考核为主的激励机制,物料管控方面从辅助物料的使用跟踪,以及需求分析、验证,杜绝浪费。生产物料方面对超领必须注明原因、线别,以及追查其相应的责任人。

5. 设备方面出现了几起重大的异常,其中有:CM88撞断NOZZLE有两次,CM402撞断NOZZLE,以及CM402 许多HOLDER过滤网破损,这说明了设备技术人员对这些设备安全问题了解认知不够,别外也表明了上线作业人员的相关作业能力培训的不够,以致异常出现。因此也对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安全方面的培训,以及加强了生产线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识教育,设备安全操作规范,以追求零故障的目标。

6. 物料方面重新整合,主要是分成两块:一部分负责备料,点料和退料的工作;另外一部分主要负责产线的机种换线。同时实行物料条码管理,物料成套发料至生产线运做方式。

07年计划 1.06全年SMT總産能爲279809萬點,目標産能為476336萬點,全年平

均機器稼动率爲59%,07年的稼动率60%以上;生产稼动率在98%以上 2.06年与批退率目标值制定为0.16%、2.8%,07年的不良率与批退率目标值制定为0.15%、2.7%;

3.07年的成本计划是按照每月2%的比率下降,年终总的成本下降20%以上; 4.物料的控制07年计划是CHIP零件超领降低到0.6%以下,二极管,三极管,电感领比率下降到0.2%以下,集成块和珍贵的材料原则是不可以超领,如需超领时必须注明原因和责任人,比率可控制在0.03%以下; 5.耗材库存管控07年计划:生产耗材每月固定统一购买,尽量做到每月库存能够及时使用,不会造成积压;设备耗材库存针对金额不同可以设定A,B,C之耗材和使用频率设定库存数量比率;

6.员工每月流动率尽量控制在3%,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品质不良率; 7.每人每月务必上1节课程,一年上12节课程以上,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员工工作素养;

8.专业的技术人员每月务必学习3节以上,特别是专业课程,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或外部培训;

以上是制一部的年终总结和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

制一部

5.年度总结报告 篇五

一、 硬件方面

1、 实现了整个公司虚拟网有效管理,整个公司所有的网络已经全部划分为5个单独的网关每个部门或楼层独立划分为同一网关,这对于公司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虚拟网的调整管理后已完全杜绝了网络一台掉线,造成整条网络断网及病毒大面积的传播,从而保障了各个客户端的工作及数据的安全。

虚网的划分管理现实了部门之间的数据安全,杜绝了不相关部门随意访问和数据泄漏时间的发生。访问智能基于本公司内部之间的访问。

2、 实现了网络安全权限的管理。

对于外来的电脑设备的接入也起到了相应的安全管制,任何一台外来电脑没有获的网关和IP的设置都将无法连接网络。

自从对公司内部所有电脑和服务器的MAC地址的绑定,有效的对网速加以严格管理。造成不必要的网速流失,而影响工作质量。

3、 部门网络、电话线路的改造。国庆期间,在业务大厅整理同时,对各部门的网络、电话线路进行了组建和整改,并对网络线路重新进行了标识以确保线路的可识行和安全性。

4、 对电脑外设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公司内打印及传真机耗材使用较大。为了保证各部门耗材短缺和各设备正常使用,每月对各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及统计每月使用量,月初统一采购。既能减少耗材成本开支,和耽误不必要的工作时间。

软件系统方面

1、 金蝶K3系统。软件是建立在硬件的基础上,从接任工作起对金蝶和服务器系统逐步深入,本人对这套软件的使用也进行了相应的了解。先后对服务器的安全设置也做了相应的设置和维护。定期升级杀毒。保证服务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2、 饭卡机的维护。为了避免每月饭卡机能正常时候,每月底主动对饭卡进行收回,给予充值和数据采集。因此能够使饭卡机数据能够进行实时下载和查询。

3、 电话和电话交换机的管理。在各个部门的需要下。对每个部门的电话号码和开通权限。保证各个部门的电话正常使用。对业务部充值电话,并在充值同时记下,做为统计。

二、 存在的不足

虽在分析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上,也清醒的看到在组多方面的不足。由于刚刚接受工作,对各个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外加又兼职带做计划,对网络和服务器管理疏忽,出现IP冲突、网络中断、和服务器中毒导致金蝶无法正常运行。给各部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以后在这管理方面应该加大监管,从而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6.年度销售总结报告 篇六

一、与基层供销社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20xx年度依据“统一形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的“六统一”标准,建成了郭里集、周营、阴平等3家农资直营门店。门店规范统一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由集团公司统一核算,贵诚农资公司对配送、质量、价格统一管理。直营店营业用房面积达100-200平米。店内农资商品分类整齐摆放,明码标价,并建立了销售档案;对农户推广会员卡制度,跟踪服务,今年元旦公司定做了一批挂历,对持有公司会员卡的农户进行挂历亲情宣传,把农户迅速培养成贵诚的忠实客户。**年建设加盟店42家,其中乡(镇)级加盟店6家,村级36家;乡(镇)级加盟店最小面积100平方米,最大达300平米;村级家门店最小60平方米,最大200平方米。

二、开展农技服务,推广配方肥的生产使用

**年,公司充分发挥贵诚农化中心的为农服务的职能,广泛开展侧土配方。中心测土面积在20xx年的基础上,又扩展了榴园、金寺、税郭三个乡镇,326家农户,扩大侧土配方施肥面积2700亩。测土配方品种由小麦、玉米扩大到果树、蔬菜。

为了更好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公司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掺混肥生产厂,购买符合国标的筛分机、电子自动配料系统、掺拌机、电子计重封包机等设备,并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筹建、当年验收、当年投产。在此基础上,配备测土配方施肥专用车辆,使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配备与连锁经营相适应的农化服务设施等,随着“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的完善,以农化服务为核心的新型农资经营与服务体系大大降低农资销售成本,改变了传统落后的“一买一卖”的经营模式,农民从中得益。从而增强了农民的信任感,培养了一批忠诚客户,提高了贵诚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三、发挥集团优势,推进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为使农资供应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实现公司农资物流配送规模的不断提升,新建了峄城、台儿庄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每个中心建有中转库房超出2300平方米,并配备相应的装运设备。贵诚公司经营网络在区域范围内的乡镇覆盖率达到了60%,直营店配送率为100%,加盟店配送率为40%,主要商品经营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0%,发展空间很大。

**年底公司在“枣庄贵诚农资有限公司台儿庄分公司”的基础上,改组筹建“枣庄贵诚台儿庄农资有限公司”,其股本结构为:枣庄贵诚农资有限公司占52% , 台儿庄区供销社占20%,泥沟、马兰、邳庄三家基层供销社占18%(各占6%),经营者占10%。

四、积极参与金网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农资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公司在市社、集团公司的重视支持下,先后完成了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项目、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农资经营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农化服务中心项目等五个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申请。目前已到位资金70万元。

**年,公司还主动应对金融风暴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对贵化公司违反合约造成损失的案件进行了诉讼,并配合法院等部门及时冻结了该公司300余万元的账面存款。现在一审胜诉,已进入二审程序。

五、20xx年工作重点

20xx年公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为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价格大幅度的下滑,公司出现了亏损。其次,网络建设产品浸透力不够,许多加盟店仍停留在挂牌子上,合作方式松散。因此20xx年我司要重点做好一下工作。

1、强化网络建设,抢占发展先机。随着市场经济的横深发展,各行各业利润趋于平均化,现代物流、信息流加速了利润平均化的进程。竞争的结果,谁拥有了终端客户,谁就拥有了市场,拥有了利润。因此,我们要强化网络建设,抢占发展先机。把“贵诚农资”的门店办成农民购买农资商品的放心店,首选店,农业生产的后勤保障店。

(1)20xx年初,全面完成“枣庄市台儿庄区贵诚农资有限公司”组建和开业工作,并以此为依托组建直营店,加盟店。积极配合*团公司组建大型农资物流中心。

(2)枣庄市南四区原有54个(现有33个)乡镇,1386个自然村。除街道外,可建20家直营店,22家(乡镇级驻点直销)加盟店,500家村级加盟店。

(3)对现有的阴平、周营、郭里集三家直营门店进行提升改造。严格按照“六统一”标准,把“贵诚农资”门店建设成农资产品“4S”店。从门头设计、店面装修,店容店貌,店员衣着与精神面貌,店内商品种类、商品陈列等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通过三家直营门店发展“会员农户”1000家。

(4)对加盟店采取品牌渗透,驻点直销的管理模式,变松散型为紧密型,彻底扭转只挂牌子,不供货的形式主义。

2、强化品牌意识,铸造企业形象。品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支柱。在企业品牌建设上,我们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公司总部、农化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门店形象、员工精神面貌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提升,争做一流。在产品品牌建设上,把“贵在真诚”的企业经营理念贯穿到所有生产、经营的农资商品中去,让“贵诚农资,假一赔十”的承诺,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努力打造优质优价的“贵诚”牌掺混肥料产品品牌,让农民买的放心,用的实惠,为服务三农作出新的贡献。

3、以服务为核心,带动企业发展。公司的定位是“为农业服务,帮农民增收,促企业发展”。“服务出效益”是我们公司的长期发展策略。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措施,强化服务体系是我们公司创新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服务方面,新的一年公司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以公司BB肥生产为主线,全面做好测土配肥、肥料检验、农技培训、信息发布、基地示范、农超对接“六项服务”。

(2)在农业产业化推进服务方面,规划在峄城、台儿庄、薛城区三个区四个镇选取1000亩大田,由公司租赁生产经营,聘请种植能手开展吨粮田与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同时,选取200亩石榴园、200亩土豆,100亩西瓜,100亩蔬菜,聘请种植专家开展有机绿色水果、蔬菜种植示范,实施农超对接,加速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7.2009国内粮油市场年度报告 篇七

一、2009我国小麦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 2009国内小麦市场回顾

1.2009年小麦生产情况

2009年我国小麦连续第6年取得丰收。综合有关部门数据, 预计2009/2010年度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58亿亩, 同比略增。其中, 冬小麦3.34亿亩, 与上年基本持平, 春小麦2 400万亩, 较上年增加。预计2009年国内小麦总产量约2 300亿斤, 较上年增加2.3%。

2. 2009年供求情况

单位:亿斤

综合相关部门信息, 初步预计2009/2010年度我国小麦总供给量约11 525万t, 总需求量1 0480万t, 年度结余1 045万t。今年, 我国部分小麦产区因降雨造成小麦质量下降, 一部分小麦仅能作为饲料和工业用粮, 造成2009/2010年度饲料和工业用小麦消费数量小幅上升。受政策因素影响, 小麦出口量保持低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1-10月份, 我国累计进口小麦60万t, 出口0.82万t。预计2009/2010年整体供需环境宽松, 年度结余继续小幅增加。

3. 2009年市场情况

(1) 价格整体稳步走强

在国家粮食市场调控政策支持下, 今年小麦市场价格稳步走高。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 12月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1 953元/t, 较1月份均价1 752元/t上涨201元/t, 平均涨幅11.47%。受小麦价格稳步走高影响, 面粉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据监测, 12月特一粉全国交易均价为2 612元/t, 较1月份均价2 359元/t上涨253元/t, 平均涨幅10.72%, 整体涨幅略小于小麦。

(2) 托市小麦收购政策执行到位

今年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在5月2 1日至9月30日执行, 共收购托市小麦4 004.6万t, 虽然托市收购量同比减少198万t, 但总量依旧巨大, 巨大的收购量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托市拍卖引领市场走势

2009年, 国家共举行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会46次 (截至12月9日) , 有效地保证了我国小麦市场供给, 确保了我国小麦市场价格稳定运行。全年累计投放托市小麦1 599.7亿斤, 累计成交635.5亿斤, 总成交率39.73%, 每周平均成交13.52亿斤。

单位:亿斤

4. 影响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1) 宏观经济向好, 市场环境良好

2009年, 世界经济形势逐渐从经济危机中复苏,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向好。粮食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较大, 与宏观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 二者相互影响较为深远, 经济走势明朗, 给粮食市场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背景。

(2) 调控政策主导市场

2009年小麦市场的稳步走高与国家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密不可分。为提高农民收入,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保持市场稳定, 国家大幅提高2009年托市小麦的收购价格, 三等白麦及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斤与0.83元/斤, 分别比去年提高了0.1元/斤及0.11元/斤, 提价幅度在13%以上。提价幅度是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以来最高的一年。

(3) 灾情提高农民种植成本

2009年小麦生产一波三折, 首先是春季小麦主产区的旱情, 冬小麦主产区连续3个月无有效降雨, 小麦旱情严重, 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抗旱的情况下, 农民的种植成本增加, 惜售心理加重, 间接推动了小麦价格。

(4) 局部供需矛盾, 质量等级造就地区麦价差别

由于区域性供需差别及小麦质量等级的不同, 国内小麦价格区域性差别普遍存在, 小麦较高价位主要集中在我国小麦生产的黄金地带, 如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中北部。区域价差较大现象的存在, 除受小麦质量等级影响外, 主要还是区域投放量与需求量的不均衡所导致。虽然麦价较高地区不断拉动价格较低地区上涨, 但受供需、运费、质量等因素影响, 地区间差价现象将长期存在。

5. 国际小麦市场形势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 今年全球小麦总用量预计为6.55亿t, 高于上年用量6.447亿t。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1.924亿t, 高于上年库存1.913亿t。2009年全球小麦产量为6.558亿t (包括杜伦麦) , 低于上年的6.846亿t。世界小麦供应相对充足, 对价格上涨不利, 全年市场行情宽幅波动, 探底回升。

(二) 2010国内小麦市场展望

1. 2010年生产和供求形势

综合有关部门数据, 今年小麦播种面积较去年持平略增。总体来看, 主产区冬小麦顺利播种, 当前苗期正常, 如果后期主产区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明年小麦仍能获得丰收。

受经济增长及人口变化因素影响, 2009/2010年度小麦口粮消费总量平稳略增, 人均口粮直接消费仍呈平稳趋势。在口粮消费结构中,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农村人口口粮总量呈递减趋势, 城镇口粮呈递增趋势, 优质小麦需求有望增加。

2.2010年小麦价格展望

在国家收储政策及市场供需等多方因素交织影响下, 连年的丰收并没有给市场价格造成压力。国家已经确定2010年托市收购底价, 较2009年小幅提高, 这也显出政策稳步提高市场价格的导向。逐步好转的经济面, 稳定的政策及需求的拉动将对2010年小麦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预计2010年小麦市场价格将呈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态势。一方面, 国家库存充足, 2009年新麦仍没有大范围投放市场, 后期市场存在一定的供给压力;另一方面, 由于2010年托市小麦收购价格小幅提高, 一等白麦为0.94元/斤, 托市收购价格及托市销售底价的提高不断抬升市场底部空间, 显现出调控政策“稳步上涨”的导向。综合分析来看, 2010年小麦市场底部得到提升, 高价区域受到压制, 整体仍维持高位平稳格局, 预计市场将整体价格在0.95~1.05元/斤左右。

二、2009年我国玉米市场回顾与展望

2009年, 中国玉米市场表现抢眼。2008年末2009年初,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国内历史性大丰年的双重压力下, 玉米价格由延续几年的牛市翻然转熊, 价格大幅下跌, 随后, 国家不断加大临储收购力度, 从而拉动了国内玉米行情的涨势。从第3季度起, 由于国家掌握了较多的粮源, 国内玉米牛市再起, 整体价格创造历史新高。在新季玉米上市后, 国家又出台了更强力的托市政策, 加上雪灾、通胀等因素的影响, 临近岁末的国内玉米出现反季节上涨。全年价格涨幅之大, 政策力度之强, 供需矛盾之突出, 均为历史少见。在此, 我们回顾2009年国内玉米生产形势和市场行情, 并展望2010年走势, 以供参考。

(一) 2009国内玉米市场回顾

1. 国内玉米生产

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预计增加, 黄淮海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略增。预计2009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4.54亿亩, 较上年增加800万亩, 增幅1.8%。今年东北地区玉米生长情况并不理想。因春旱, 黑龙江玉米播种受到影响;6月份,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部遭遇低温阴雨天气;8月份, 东北部分地区又出现严重干旱, 预计东北玉米产量明显下降。黄淮海地区和西南、西北玉米长势总体良好, 有望丰收。预计2009年全国玉米产量3 150亿斤, 减幅5.1%。

2. 国内玉米市场

(1) 价格走势

年初, 因金融危机冲击, 国内玉米价格处于谷底, 整体价格较奥运前下跌了约300元/t。在国家公布第3批临储玉米收购计划后, 行情开始稳定, 并出现小幅反弹。2月上旬, 国家又制定发布了第4批临储玉米收购计划, 使临储玉米收购计划总量达到4 000万t, 从而有力地刺激了市场, 价格出现一路上涨。到4月份, 国内玉米整体价格上涨幅度达到200元/t, 接近2008年同期。5月份, 由于临储收购结束, 同时华北出售玉米为小麦收购做准备, 国内玉米价格出现短暂弱势。6月份起, 随着养殖和加工需求的触底反弹, 玉米市场进入消费旺季, 价格缓慢回暖。7月开始, 涨势更加明显, 主要是由于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玉米库存, 使市场流通粮源紧缺, 同时养殖业需求规模进入历史高峰。到了9月份, 国内整体玉米价格一举超过2007年底创造的历史高位。10月份, 随着新粮的不断上市, 价格承压, 有所回落, 但仍高于上年同期约100元/t以上, 并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11月中旬起, 华北、江淮出现了严重的雪灾, 随后新年度的国家临储玉米收购和补贴政策制定并公布, 引发市场再度大涨, 至12月份, 国内玉米整体价格再次接近9月份高位, 广东港口重回2 000元/t以上。

(2) 临储与拍卖

从2009年7月21日起, 为了增加国内玉米供给, 同时降低国有库存数量, 国家启动临储玉米拍卖, 并在9月15日启动了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截至12月1日, 2009年国家累计投放到拍卖市场的玉米已经达到约4 470万t, 累计成交量达到1 493.7万t。累计成交量约占临储玉米总库存量的40% (包含部分2007/2008年度结转临储粮) 。截至12月1日, 2009年国家累计投放到拍卖市场的跨省移库玉米已经达到约289万t, 累计成交量达到约91万t。

(3) 国际市场情况

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 预计2009/2010年度世界玉米产量达到7.901 7亿t, 较上年度减少146万t。预计2009/10年度世界玉米消费量达到8.0327亿t, 较上年度增加2 778万t。预计2009/2010年度世界玉米期末库存达到1.324 1亿t, 较上年度减少1 303万t。预计2009/2010年度世界玉米出口量达到8 408万t, 较上年度增加324万t。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国际玉米价格暴跌。2008年年底低点较7月份高点下跌幅度过半。从2008年12月份起, 由于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期大幅减少, 且技术上修正前期跌幅, CBOT玉米价格出现熊市反弹, 至2009年6月份达到年内新高, CBOT玉米价格指数涨幅接近50%。但此后由于天气适宜, 美玉米单产水平预期大增, 总产预计增加, 加上国际需求疲软, 给市场带来强大压力, 市场在7-9月份二次探底。10月份起, 随着整体通胀预期加强, 国际商品价格普遍出现上涨, CBOT玉米价格涨回400美分/蒲式耳左右。由于南美和美国均大幅增加了大豆面积而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2010年国际玉米走势预期将强于大豆。随着通胀率迅速提高, 原油价格反弹较快, 玉米消费预期也将得到迅速恢复。如果南美地区在生长季节出现灾害天气, 将推动国际玉米牛市的出现。

单位:亿斤

(二) 2010国内玉米市场展望

1. 理性情况下, 12月中下旬农民开始集中卖粮, 华北价格回落, 东北价格满涨, 春节前粮源充足期东北价格略高于托市价运行。这种情况下可能走势最为简明, 全年大体上三阶梯一路向上, 收购风险最低, 预期回报率最高, 早期抢收为宜。

但上面理想情况发生的几率在降低, 另一种初期过热的行情概率已经初具优势。短期雪灾行情如果引发农民更加惜售, 并由政策公布引发东北农民的惜售联动, 收粮主体信心受到鼓舞, 投机成分加重, 再加上降雪、运输等条件协助, 华北黄淮价格难以下跌, 并直接拉升东北价格超越托市支撑边际, 向拍卖高压位靠拢, 奠定了全年的高价基础。这种情况如果出现, 情况最为复杂。华北短期行情可上可下, 有必要适度采购, 加强风险控制。而东北仍然适宜采购, 因为至少长期来看获利空间可能较大。同时, 企业有必要在期货套保方面有所作为。

2. 几项季节性周期的低谷阶段均指向春节前后。尤其是前期过热, 将导致春节前后农民卖粮压力的增大。同时, 春节后运力有可能趋于宽松, 更有利于企业的采购和备库存。

3.3-4月份随着粮源的明显减少以及火车运力的相对宽松, 华北粮源的季节性减少, 东北收购竞争加剧, 超越托市支撑边际的可能性较大。从第二阶段起, 从市场心理上讲, 对政策效力、粮源供给能力看得更清楚。市场观望、怀疑的态度会大为减弱。

4.5月份, 托市结束, 国家补贴落实给企业, 会使一些粮源放出, 加上华北为小麦收购而出玉米, 可能形成阶段性弱势。不宜出粮。

5.6-7月份, 价格向临储拍卖成本过渡。8-9月份, 在通胀预期、收购成本抬升基础上, 很有可能创出新高。但具体上涨幅度要视前面所述几项不确定条件的实际发展。

三、2009我国稻米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 2009国内稻米市场回顾

1. 2009稻谷生产情况

受国家大幅度提高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以及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影响, 2009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小幅增加。预计2009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约4.49亿亩, 同比增加0.1亿亩, 增幅2%。其中早籼稻播种面积0.88亿亩, 中晚籼稻2.42亿亩, 粳稻1.19亿亩。受播种面积增加影响, 2009年国内早稻、中晚籼稻丰收, 粳稻虽局部减产但总产仍小幅增加。预计2009年国内稻谷总产3 900亿斤, 同比增加62亿斤, 增幅1.6%。其中早籼稻产量665亿斤, 中晚籼稻2 053亿斤, 粳稻1 182亿斤。

2. 2009年稻谷供求及库存变化情况

从需求情况看, 随着人口的增加, 我国口粮消费继续保持稳中略有增加态势;饲料用粮方面, 因今年国内早稻价格一直高于玉米运行, 替代作用削弱;而受金融危机影响, 工业用粮预计略有减少;受以上因素影响, 预计2009年国内稻谷消费量3 655亿斤, 同比下降35亿斤。

从进出口情况看, 受出口配额等政策限制, 2009年国内稻谷 (大米按70%折算) 出口量预计22亿斤, 同比减少5亿斤;因国内稻米继续增产, 预计2009年国内稻谷进口量7亿斤, 同比减少约1亿斤, 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3.2009年稻米市场情况

(1) 价格走势

2009年, 国内稻米价格总体高于2008年水平运行, 但“粳强籼弱”较明显。据中华粮网监测, 12月末全国中等早籼稻平均收购价1 827元/t, 较年初上涨43元/t, 涨幅2.7%;中等晚籼稻1 907元/t, 较年初上涨41元/t, 涨幅2.2%;中等粳稻2 226元/t, 较年初上涨338元/t, 涨幅17.9%。标一早籼米全国平均批发价2 771元/t, 较年初上涨131元/t, 涨幅5%;标一晚籼米2 904元/t, 较年初上涨58元/t, 涨幅2%;标一晚粳米3 043元/t, 较年初上涨217元/t, 涨幅7.7%。

受临时收储政策、东北稻米外运补贴政策、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大幅提高、政策粮拍卖较迟、市场需求旺盛而流通粮源紧张影响, 新粮上市前, 国内粳稻米价格总体震荡攀升, 并于临储粳稻开始拍卖前 (5月) 、新粮上市前 (9月) 创下价格最高点;10月新粮高开上市后, 因大规模收购尚未展开, 粳稻米价格小幅回落, 后随着国家政策明朗、收购主体积极入市, 粳稻米价格再次持续攀升。

单位:亿斤

(2) 政策性收购情况

2009年7月下旬以来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相继启动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截止9月30日, 2009年国内最低收购价早籼稻累计收购277.4万t, 较06年托市收购量减少96.3万t, 较0 8年临时收储早籼稻收购量增加166.7万t。

受大米需求不振、籼稻持续低迷、新季中晚籼稻丰收价格走弱影响, 9月底后安徽、湖北、四川、河南、江西、湖南相继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收购, 截止12月25日, 2009年国内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累计收购552万t, 较2006年同期收购量增加67万t, 较2008年同期临时收储中晚籼稻减少19.5万t。

另外, 今年国内粳稻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及去年同期水平, 粳稻大部分地区未启动托市收购。截止12月25日, 2009年国内最低收购价粳稻仅安徽收购了1 020 t。

(3) 政策性稻谷拍卖情况

截至12月31日, 2009年国家累计拍卖政策性粳稻1 326.4万t, 成交量852.22万t, 成交率64.3%, 总成交均价2 107元/t, 其中最高成交均价在8月份, 达到2 219元/t, 主要是由于新季粳稻尚未上市, 市场出现东北粳稻即将停拍的谣传, 企业竞拍积极性高涨。

自7月23日起, 国家开始向市场投放2008年收购的南方临储籼稻, 但由于2009年新季籼稻已经上市, 市场供应充足, 价格较低, 而临储稻谷拍卖底价较高, 企业拍卖积极性持续低迷, 市场成交清淡, 且成交价基本为拍卖底价。截至12月31日, 2009年国家累计拍卖政策性早籼稻114.5万t, 成交量3.44万t, 总成交率3%, 成交均价1 950元/t;累计拍卖政策性中晚籼稻1 166.43万t, 成交量66.96万t, 总成交率5.7%, 成交均价1 990元/t。

4. 影响2009年稻米价格因素分析

(1) 政策因素

2008年国家稻谷临时收储政策持续到2009年3月31日, 在此期间粮库收购十分积极, 支撑了国内稻价高位趋涨。

2009年春节前国家出台了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 各品种均较2008年有所提高, 此举不仅提高了农户种稻积极性, 也将2009年稻米价格整体托起在高位。

2008年东北稻米外运补贴力度大、持续时间长, 受此支撑, 东北稻米外运数量大幅增加, 同时因价格、质量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2009年国内粳米消费量继续增加。2009年东北秋粮大量上市后, 12月1日起, 国家继续对东北稻米外运实施补贴, 东北产区粳稻价再次上涨;综合来看, 运补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东北粮农卖粮难问题, 同时支撑了粳稻价格高位上涨, 但同时粳米大量南下, 也对南方籼稻米销售形成较大程度的打压, 导致2009年国内稻米市场出现明显的“粳强籼弱”格局。

据统计, 截至3月31日, 国家累计收购临储早籼稻约111万t、中晚籼稻800万t、粳稻524万t, 受2008年国家大量收购临储稻谷影响, 2009年国内政策性稻谷拍卖对市场依旧有着重要影响。新季粳稻尚未上市前期, 市场流通粮源紧张, 国家政策性拍卖成为粳稻市场主要粮源, 其成交价格一路成为市场价格的“风向标”;政策性籼稻直至7月23日才开始拍卖, 一定程度使得上半年南方籼稻粮源略有偏紧, 支撑了籼稻价格保持高位, 但7月份后各品种籼稻已陆续上市, 加之拍卖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拍卖市场对籼稻总体影响十分小。

(2) 供需因素

2009年国内稻谷市场供需情况主要表现为“前紧后松”、“粳紧籼松”。上半年, 临储稻谷较迟拍卖, 市场流通粮源供应偏紧, 7月份后南方籼稻大量上市, 籼稻米供需状况扭转, 且因2009年籼稻丰产, 下半年籼稻米市场呈现明显供大于求现象。在新粮未上市前, 国家对粳稻投拍量有限, 市场价格持续攀升;10月份后新季粳稻陆续上市, 有效缓解了供需状况, 但因收购主体入市积极、农户惜售心理强、东北因灾优质粮源同比减少, 市场供需仍呈偏紧态势。

(3) 其他因素

益海、中粮近两年来制定了全面进驻米面市场的战略计划, 2009年纷纷在辽宁、江苏、安徽、四川、江西等布厂, 另外中储粮在北京也建立了三河米业, 且目前以上企业主要以进军粳稻米市场为主, 其对粳稻米的强劲需求也很大程度支撑了今年粳稻米价格高位运行。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内稻米价格整体走低, 后期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 CPI持续上涨, 11月份由负转正, 同比涨0.6%, 加之物价整体上扬, 国内通胀预期加强, 市场普遍看好稻谷后市, 2009年11月份后, 国内粳稻米价格出现反季节上扬, 籼稻米受此拉动也保持趋升态势。

(4) 世界大米市场形势

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数据, 2009/2010年度世界大米产量4.34亿t, 较上年度减少1 200万t;消费量4.36亿t, 较上年增加120万t;2009/2010年度世界大米产量略小于消费量。全球大米期末库存继续下降, 预计为8 946万t, 较上年度减少210万t。

2009年, 因经济危机影响, 加之2008年水稻主产国均实现丰产, 国际米价整体波动不大, 且在2009年新季稻谷上市之际, 价格季节性小幅下跌。但进入11月份后, 受印度干旱、菲律宾风灾影响, 全球稻米产量预计下降, 有关方面预计国际稻米价格或将达到2008年全球粮荒水平, 受此利好, 国际米价开始持续上涨。

(二) 2010国内稻米市场展望

1. 2010年稻米生产和供求形势

2010年, 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 且对种粮补贴力度继续增加, 加之目前稻价保持稳中趋升态势, 国家多次明确表示明年将继续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 预计受以上利好因素支撑, 2010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总体将较2009年略有增加, 不过受农业地有限影响, 增幅预计不大。其中, 籼稻因2009年市场价格持续低迷, 价格低于2008年水平, 农户积极性有所下挫, 但预计为稳定稻谷面积, 国家有可能在春播前出台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提升农户种稻积极性, 加之南方地区种稻比较效益依然较高, 预计明年国内籼稻种植面积仍将稳中略增。2009年国内粳稻价格震荡攀升, 农户种植效益增加, 预计受此支撑, 2010年国内粳稻种植面积仍将小幅增加, 且安徽等南方地区, 可能会出现粳稻挤占籼稻种植面积现象。

如果2010年农业生产气候正常, 预计国内稻谷产量也将随播种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另外, 我国稻米产量连续6年实现丰收, 据中华粮网预计, 2009年国内稻米期末库存将达5 467万t, 达到近年来较高水平。综合来看, 2010年我国稻米市场供需总体将保持宽松状态, 不过“粳紧籼松”的状态仍将延续。

2. 2010年稻米走势展望

2010年稻米总体供需宽松, 其中籼稻库存高位, 明年的生产情况总体看好, 市场供应明显大于需求;粳稻因陈稻库存基本消耗, 2009年产粳稻增产趋势不明显, 加之市场需求旺盛, 益海、中粮、中储粮等大型企业原粮需求量大, 市场供求预计仍然偏紧。政策面, 受2010年国家将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08年临时收储稻谷拍卖底价高位设置的支撑下, 明年国内稻价仍将保持高位;其次因国际大米库存低位, 预计后期价格看涨, 受出口环境利好, 预期2010年国家有望加大南方陈籼稻的出口力度, 消化连续增产的高库存。

综上预计, 受政策强力支撑, 2010年国内稻米价格总体将高于2009年价格水平运行, 但因2009年社会粮企粳稻收购积极, 库存较常年充足, 价格大涨受限, 而目前籼稻米跌无可跌, 后期上涨可待, 预计2010年国内“粳强籼弱”格局有望较2009年减弱。其中, 粳稻米价格因供求偏紧、市场看好、各类粮企2009年粳稻收购成本高位等支撑, 预计后期走势看好, 总体将保持继续上涨态势;籼稻米因供需宽松价格难以大涨, 不过受最低收购价预计上调、临储拍卖底价支撑、市场预期较好、出口环境有利等支撑, 价格总体仍有望上涨。另外, 2010年国内稻米走势在重点关注国家政策、稻米生产情况的同时, 也需注意国内经济通胀程度。

四、2009我国大豆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 2009国内大豆市场回顾

1. 现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向上态势

受国际大豆市场行情上涨和国内利好政策支撑影响, 1-12月上旬国内大豆价格整体震荡走高。其中, 1-4月份, 因国际大豆价格低位运行、需求前景偏弱, 国内大豆均价震荡下行, 3月中旬跌至3 370元/t的年内低点, 市场交易整体清淡;从5月份开始, 受国际大豆价格持续反弹、政策利好和养殖业复苏等因素提振, 现货价格明显上行。进入第四季度, 在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国内减产及政策性收购继续实行的影响下, 国内大豆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据中华粮网监测, 2009年12月末全国三等油用大豆收购均价为3 785元/t, 较年初的3 496元/t上涨289元/t, 涨幅为8.3%;港口分销均价约4 000元/t, 较年初的3 550元/t上涨450元/t, 涨幅为12.7%。

今年以来大商所大豆期货价格在大豆收储政策的支撑下呈“阶梯式”上行走势。其中, 连豆走势与CBOT大豆在下半年出现分化, 连豆明显强于CBOT大豆。年初, 大商所最近交割期大豆期价3 225元/t, 至12月末涨至4 148元/t, 涨幅达28.6%。

2. 2009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减少, 产量下降

预计2009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33亿亩, 较上年度减少800万亩, 减幅5.7%。由于播种面积下降和东北主产区遭遇干旱、低温阴雨天气, 2009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预计2009年全国大豆产量290亿斤, 较上年减少21亿斤, 减幅6.8%。

3. 国际市场情况

据美国农业部2009年12月供需报告显示, 2009/20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约2.50亿t, 同比增加1 558万t, 增幅6.6%;消费量为2.34亿t, 同比增加117万t, 增幅为0.5%。2009/2010年度世界大豆市场供应充足, 产销平衡有余。

2009年上半年, 受南美大豆减产、美陈豆库存降低及需求增加等利好因素支撑,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BOT) 大豆期价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三季度以来, 经济形势的好转和通胀预期的加重致使大量热钱流入商品市场, 对豆类期货价格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美豆需求强劲增长、原油价格走高等也为价格上涨提供了较强动力;今年美国大豆产量预期创历史纪录, 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价格上涨空间。因此在多空双方博弈下,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CBOT) 大豆持续宽幅震荡走势。至12月末, CBOT最近交割期大豆期货价格约10.40美元/蒲式耳 (约合382.04美元/t) 。

4. 中国前11个月大豆累计进口情况量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 中国11月份进口大豆2 887 796 t, 较上年同期减少12.91%。2009年1至11月期间累计进口37 770 752 t, 同比增加10.65%, 已经超越2008年全年大豆进口量。

另据统计, 中国11月份出口大豆18 101 t, 较上年同期减少59.82%。2009年1至11月期间累计出口324 882 t, 同比减少21.65%。

5. 临储收购与拍卖情况

自2009年7月21日起至11月25日, 我国共进行18次临时存储大豆竞价交易会, 均以3.75元/kg (三等) 的价格进行拍卖。累计投放量为84.113亿kg, 实际成交1.397亿kg, 总成交率约1.66%。由于拍卖价格高于市场价格, 临储大豆始终不被看好, 整体成交状况不佳。

2009国内大豆市场特点:

1. 国际市场价格上扬支撑国内大豆价格

随着对进口大豆需求的不断增加, 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将使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市场行情变化所左右。因此, 国内大豆市场价格除了受自身供需基本面因素影响之外, 国际大豆市场走势对其影响至关重要。受全球经济形势稳健恢复、美国陈豆库存紧张以及需求旺盛的因素影响, 2009年以来国际大豆价格震荡上扬。

2. 国际海运费反弹助涨进口大豆成本

由于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乐观, 刺激了各地进出口贸易增加, 作为航运业晴雨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BDI) 继续大幅反弹。据监测, 截止到12月上旬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达到3 902点, 较年初的821点大幅飙升375.3%。市场各方普遍认为, 冬季粮食和煤炭运输将会带动市场需求, 支撑BDI指数4季度仍维持相对高位。同时, 原油期货维持在80美元/桶附近, 也对海运费有一定的支持。至12月末美湾至中国港口国际粮船运费价格达到67.4美元/t, 较年初上涨44.1美元/t, 涨幅188.8%。进口成本的上升对国产大豆价格将起到一定支持作用。

3. 国家调控政策继续影响大豆市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农业生产形势, 研究部署做好秋冬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宏观调控, 稳定市场价格, 保护农民利益, 继续实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完善操作办法和机制。11月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新国标三等大豆临时收储价为1.87元/kg, 收购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 引导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入市收购, 对指定的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费用补贴0.08元/斤。另外, 当市场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临时收储价格一定幅度后, 中央财政适时停止补贴。

与2 0 0 8年政策相比, 2 0 0 9年临储大豆收购价格出现提升, 并鼓励东北地区大豆加工企业参与收购, 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收购补贴。收储政策的出台, 对于国产大豆而言, 无疑是一个利好。由于不用再为国产大豆的销售而过分担心, 多数市场人士看涨大豆价格。多主体参与并给予收购补贴, 说明国家有意保护大豆现货价格, 进而保护农民利益, 也表明了国家对于大豆价格的态度偏向积极。受政策利好影响, 今年国内大豆底部将得到整体抬升, 收购市场也将更趋活跃。

4.养殖行业回暖, 带动大豆需求

由于大豆的主要副产品——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 所以国内大豆需求主要来自于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在国内整体经济回暖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2009年第二、三季度国内养殖产品需求逐渐恢复, 价格反弹。其中9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达到历史高位, 养殖业饲料需求向好。进入第4季度, 养殖户补栏继续保持积极, 养殖业需求规模有望向2008年较高水平回归。另外, 进口的下降导致鱼粉供应趋紧, 致使部分饲料厂提高豆粕的比重。整体来看, 需求回暖对国内大豆价格构成了支撑。

注:200720/08年度指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消费年度, 依此类推单位:千t

5. 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提振大豆市场行情

进入4季度, 在多种利好因素作用下, 国内油脂市场出现一轮单边上涨行情。至12月上旬, 国内3大品种食用油出厂价格较年初涨幅均达到10%左右, 并已经传导至终端零售市场。由于豆油价格大幅上涨, 国内企业加工利润较好, 收购大豆原料积极性提高, 进一步提振了国内大豆市场行情。

6. 农民惜售给大豆价格带来支撑

由于受到今年东北地区大豆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种植成本较高以及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继续实施的影响, 东北地区大部分农民对新季大豆价格报以较高的期望值, 其心理价位普遍在3.90~4.00元/kg, 与目前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开出的收购价格有一定差距, 因而存在较强惜售心理, 销售普遍不积极。产区农民强烈的惜售心理导致大豆上市量减少, 支撑了大豆价格。

供需平衡说明:

2009年国内大豆市场需求趋旺, 受到国内实体经济复苏、国际油价上涨、国内畜禽存栏率处于相对高位等因素影响, 自今年2季度开始国内大豆市场需求趋旺。预计2009/2010年度国内大豆消费量约5 250万t, 同比增加150万t, 增幅约2.94%。其中, 压榨量为4 250万t, 增幅3.53%。

2009年国内大豆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由于今年国内大豆减产加之需求趋旺, 绝大部分的国内需求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根据海关总署统计, 1-11月全国大豆进口量3 777万t, 较去年同期增加11%。估计全年进口量达到4 100万t, 超过2008年全年3 744万t的进口量, 再创历史新高。

(二) 2010国内大豆市场展望

1. 2010年生产和供求形势

为确保国内大豆产业安全, 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 发布一系列鼓励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稳定大豆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连续两年在东北三省一区实行政策性大豆收购, 有力地支撑了市场价格。预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2010年我国大豆生产能力有望逐渐恢复, 播种面积料将较2009年有所回升, 但受制于土地资源有限和种植收益相对较低影响, 其整体增幅有限。

随着经济形势稳健复苏, 2010年我国大豆消费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由于2009年国内大豆减产, 绝大部分的国内需求要依靠进口来满足。估计2010年大豆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

2. 2010年价格展望

新年度东北大豆临储收购政策的出台, 为市场夯实了价格底部;经济形势稳健复苏及终端需求逐渐向好, 继续有力支撑2010年大豆市场。与此同时, 政策规定当市场价格超出临储收购价格一定幅度时将暂停收购, 限定了价格上涨的顶部。总的来看, 2010年国内大豆市场整体行情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 预计价格将在临储收购价附近窄幅震荡。另外, 庞大的进口量决定了国际大豆价格和海运费波动仍是影响国内大豆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所以仍应予以关注。

短期建议:目前仍处于美豆出口销售旺季, CBOT大豆上行还未结束, 可能春节前后还有一轮反弹的行情。若做短线考虑, 应在目前积极出货。2010年3月份前后, 南美洲大豆丰产, 市场供应压力凸显, 大豆价格届时可能出现调整, 可适量补库。

后市关注要点:

1. 国际市场行情变化

由于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供应一般在3月份以后, 此前全球供应仍依赖美豆市场;而今年南美大豆丰产前景较为明确, 在全球大豆供需预期宽松的大背景下, 2010年上半年大豆市场行情上涨将面临一定风险;在下半年, 假设美国2010年达到或小幅低于2009年的产量水平, 那么全球大豆市场供需将会偏紧, 美豆上行可能加大, 进而支撑国内市场。所以, 来自南美大豆产区的天气情况, 全球经济复苏的状况, 2009/2010年度美豆播种及原油、美元走势等, 都将是我们关注的题材。

2. 通胀预期增强, 大豆后市趋涨

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 11月份CPI同比上涨0.6%, 由负转正。市场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由于通胀预期增强, 近期国内物价水平出现整体上扬, 特别是包括大豆在内的油脂油料市场因大量热钱流入而大幅走高。随着通胀预期持续升温, 预计大豆后市仍将趋涨。

3. 后期大豆进口需求将减少, 但幅度有限

因需求增加, 预计国内12月和明年1月大豆进口将创下高位。其中12月份国内大豆进口有望达到48亿kg, 高于6月的纪录高点, 2010年1月进口量也将维持在12月的水平。在新的临储收购政策影响下, 今年东北大豆虽然减产, 但预计进入市场的大豆数量将高于上年。另外东北三省一区有资质的大豆压榨企业也将得到政府给予的收购补贴。受此影响, 后期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可能减少, 这将有助于减轻国内市场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4. 临储大豆收购政策将加速东北地区大豆加工业的整合步伐

按照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政策, 中央财政按每吨160元的标准对规模较大 (具备年5万t以上大豆压榨处理能力) 的加工企业给予一次性定额收购补贴, 这将加速东北大豆加工业的整合步伐。补贴后三等大豆收购价格为3 580元/t, 以黑龙江油厂为例, 按7 500元/t的四级豆油出厂价和3 480元/t的豆粕价格来估算, 油厂理论加工利润可达287元/t, 比无补贴的油厂提高140元/t, 其利润空间十分可观。预计一些规模小的加工企业由于没有补贴面临可能被淘汰的境地, 而一些资本雄厚的加工企业可能被吸引到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大豆加工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五、2009我国油脂油料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 2009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回顾

1. 2009年生产情况

整体看国产油料总量较上年略有减少。受2008年国内油脂油料行情大幅震荡, 农民种植油料收益小于预期, 尽管国家加大对大豆和油菜主产区的补贴力度, 部分地区油料种植面积仍略有下降。据中华油脂网预测, 预计2009年油菜面积10 500万亩, 较2008年增加了900万亩, 油菜籽总产量在1 300万t左右, 较2008年增加135万t;受花生播种面积减少影响, 2009年我国花生总产量预计在1 271.5万t, 较上年下降11%左右。

2. 2009年需求及库存变化情况

2009年大豆、油菜籽等油籽进口大幅增加, 油籽加工量提高, 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量增加。预计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量1 700万t, 同比增加150万t, 增幅9.7%;进口量800万t, 同比减少15万t, 减幅1.8%;总供给量2 500万t, 同比增加135万t, 增幅5.7%。预计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2 450万t, 同比增加100万t, 增幅4.3%。分品种看, 2009年豆油消费量1 000万t, 占总消费量的40.8%;菜籽油475万t, 占19.4%;棕榈油600万t, 占24.5%;其他食用植物油约375万t, 占15.3%。

3. 市场情况

(1) 2009年价格走势

进入2009年以来, 在国内外众多市场因素的影响下, 上半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呈暴涨暴跌行情, 整体价位上移。根据中华油脂网监测, 上半年价格走势以3月份为分水岭, 在1-3月份国内主要食用植物油市场行情弱势调整, 其中1月份受春节需求旺盛的支撑, 食用油市场普涨, 但随着节后需求转淡、供应充足推动了食用油是在2、3月份的下行, 但经过弱势调整之后, 4月份开始, 外围市场的走强增加了食用油市场的上行动力, 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均开始了震荡上涨行情, 4月、5月的上涨幅度较大, 6月份受现货市场需求不振影响, 现货市场报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 震荡运行行情持续了整个第3季度。整体看3季度食用油市场行情较2季度略有下调, 食用油需求整体偏淡, 油脂供应较为充足。进入4季度, 受美豆出口态势良好, 美元指数走低等利多因素的支撑, 美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四季度国内油脂现货市场不断跟盘上涨, 12月份受国家即将调控食用油市场的影响, 及部分贸易商备货已经结束, 食用油期货市场震荡上涨, 现货市场挺价意愿强烈, 其中一级豆油全月均价在7 800元/t左右, 环比上涨400元/t;四级菜油出厂报价8 400元/t, 较上月上涨300元/t左右;24度棕榈油市场报价全月均价在6 400元/t左右, 环比上涨350元/t, 整体看, 一级豆油的涨幅相对较大, 菜油和棕榈油市场也较上月大幅上涨, 但国内食用油需求整体清淡, 油脂供应较为充足。

(2) 政策性收购

综合考虑去年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变化及今年油菜籽种植成本等情况, 按照保证农民基本收益和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 确定今年油菜籽托市收购价格为每斤1.85元。范围包括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湖南、河南、贵州、江西、青海、陕西、浙江、甘肃、重庆、内蒙古、云南、新疆、西藏等17个油菜产区。其中, 冬播油菜产区托市收购期限为2009年6月1日至9月底;春播油菜产区为2009年9月1日至12月底。计划收购量500万t, 截至12月25日, 已经完成托市收购405.9万t。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大豆 (国标三等) 的收购价格为1.87元/斤, 收购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 并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参与收购, 对企业符合规定收购的大豆, 中央财政按每斤0.08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的定额费用补贴。国家实行敞开收购和鼓励多主体参与收购, 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和方便。

整体来看, 今年国家出台的托市收购政策, 弥补了去年收购政策中的不足之处, 收购主体增加, 并结合市场现状, 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而且油菜籽收购数量大幅增加, 大豆采取敞开收购, 增加了收购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对市场起到底部支撑作用。

4. 主要因素分析

(1) 外围市场的影响力度加大

2009年的食用油市场, 整体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尽管好转, 但还不稳定仍不乐观的大环境下运行的。原油、美元指数是影响我国食用油期、现货市场的重要因素。3月份之前全球经济危机仍在持续, 商品市场悲观情绪严重, 美元指数创下新高, 而国际原油在2月下旬才有所企稳, 国际豆类市场震荡走低, 带动国内食用油期现货市场跟随外盘低位震荡, 外围市场对植物油市场的影响一直在加剧。

(2) 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 稳定食用油市场, 增加对食用油市场的调控能力, 2009年, 国家进一步建立、完善食用油国家储备体系, 对食用油市场的政策性调控力度继续加大, 托市收购油菜籽500万t, 并敞开收购国产大豆, 对市场起到托市作用;另一方面, 国储食用油数量大幅增加, 增加了国家对食用油市场的调控能力, 价格大幅上涨, 国家同样可能通过抛售、轮储等方式来控制价格的上涨幅度及空间;另外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 改善国内进口与国产食用油之间的竞争关系。下发关于进口菜籽实施紧急检疫措施公告, 要求自2009年11月25日, 贸易商签订进口油菜籽贸易合同前, 应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目前, 获准对华出口油菜籽的国家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尚未获得油菜籽输华检疫准入资格的国家或地区, 由其官方检验检疫部门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提出油菜籽输华申请, 并提供油菜产区油菜茎基溃疡病等有害生物发生、控制措施等技术资料, 经中方专家风险评估, 并确定检验检疫要求后, 方可允许进口, 对我国油菜籽产业和菜油市场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为了保护我国油料和食用油市场的安全, 预计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仍会不断加强。

(3) 加工企业操作谨慎

2008年食用油市场的暴涨暴跌, 让国内不少油脂加工企业损失惨重, 2009年食用油国际、国内市场的连动更加显著, 影响加工企业的因素愈加复杂, 市场走势相对去年较为平缓。对加工企业来说, 不管是原料的采购, 加工进展的安排, 还是下游产品销售, 都可以看出国内油脂加工企业经营态度更加谨慎, 以规避市场频繁震荡可能带来的风险。到目前来看, 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去年较好, 部分大型油脂加工企业的盈利状况明显好于去年。

(4) 植物油市场供应充足

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 1至10月食用植物油累计进口量为678万t, 较2008年同期的604万t增加12.1%。可以看出, 今年国内食用油供应较去年更加宽裕。需求方面, 在经过近年来消费需求不断上涨的积累之后, 国内油脂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终端消费者的消费态度也更加理性, 基本未出现抢购现象。

(5) 国际市场形势

欧洲及日本等国家的升息预期使得美元承压, 受美元走软的刺激, 原油维持近期高位盘整。整体看今年外围市场环境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震荡走高, 美元指数不断下调, 周边金融市场氛围利多等因素刺激CBO豆类价格的上涨, 船运费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我国油脂油料的进口成本, 但受油料种植面积, 天气等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 整体看, 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震荡运行。

(二) 2010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展望

1. 2010年生产和供求形势

为加快油料生产的恢复发展, 增加有效供给, 稳定市场价格, 2009年, 国家大量收储油菜籽和大豆, 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2010年将继续实施油菜良种补贴, 并继续实施油菜临时收储政策, 增加了农民对后期油料种植收益的信心, 加上农村劳动力状况大大改善, 种植成本略有降低, 为油料播种面积的增加提供支撑。农业部从2008年起已经组织实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 力争到2010年油料面积比在2008年目标3.46亿亩的基础上, 再扩大2 080万亩, 平均亩产提高10kg, 总产提高14%。预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2010年油籽播种面积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而消费方面,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2010年我国食用油消费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 2010年市场价格展望

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相当明显而广泛, 但还存在就业市场不振、消费意愿不高以及信贷市场紧缩等问题, 加上迪拜债务问题悬而未决, 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 但预计将会在200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恢复, 预计将会对商品市场形成有效支撑。可以肯定的是, 2010年食用油市场走势仍将受全球经济市场走势的左右。预计2009/2010年度全球油籽产量为4.286亿t, 大豆、油菜籽和棉籽产量的增幅大于葵花籽和花生产量的降幅。因此国际油脂油料市场供应预计宽松。

8.全球腐败状况2005年度报告 篇八

“腐败纪念碑”大揭秘

全球工程建设项目每年涉及腐败的资金约32万亿美元。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涉及范围越广,腐败程度也越严重。“透明国际”的报告专门列出全球6宗大型工程,揭露有关国家工程中存在的严重腐败现象。报告指出,这些本来就不应动的工程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未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并且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及社会问题。这6项分别是:

1.投入20亿美元的菲律宾“巴丹核电站”工程。该电站建在活跃的地质断层上,如果投入运行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核污染。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后,该电站未生产过一度电。承包商承认,工程资金中有1700万美元以佣金的形式进入了已故总统马科斯一位朋友的腰包。

2.世界银行支持的阿根廷—巴拉圭边境“亚西雷塔水电站”。该工程花费严重超标,水电站经济效益差,日常运行尚需依靠政府补贴。据巴拉圭国家计算总局负责人称,工程中约18.7亿美元的资金使用“缺少合法文件的支持”。

3.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巴贡水电站”工程。该项目的开发权由当地的一名木材承销商和沙捞越州州长的一位朋友共同所有。目前这一项目仍在为寻找消费者而大伤脑筋。

4.乌干达“布加加里大坝”工程。世界银行及相关政府正在对这一工程展开反腐调查。承建工程的挪威建筑公司英国分公司承认,曾在项目招标过程中向乌干达公务员行贿。

5.非洲莱索托“高地水利工程”涉嫌行贿200多万美元,

6.投入达5亿美元的德国“科隆垃圾焚烧厂”建设项目涉及的贿金则高达千万美元。

伊拉克与“历史最大腐败丑闻”

“透明国际”的报告认为,腐败在混乱与变化过程中最易滋生。历经战乱洗礼的伊拉克已经步入重建进程,但腐败问题仍是伊拉克恢复元气的劲敌。去年5月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58%的伊拉克人听说重建过程有腐败现象,32%的人相信美英占领当局的相关官员有腐败行为。

伊拉克商人几乎众口一词,称行贿受贿影响了政府的各项运作。美军驻巴格达总部门前,要求惩治腐败的示威群众不断,逊尼派对美英占领当局及地方政府存在的腐败现象怒不可遏,而参与重建的外国劳务人员更是声称他们目睹了“无处不在”的腐败行为。报告认为,虽然在未经核实之前不能轻信这些指控,但仍有理由可以相信,伊拉克高层在重建过程中可能存在腐败行为。

报告指出,伊拉克相关部门对国际社会注入伊拉克的资金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关部门及国有公司在使用资金过程中甚至连最简单的开支目录清单都没有。资金的使用不受控制,为腐败分子大开方便之门。另外,伊拉克前政权的“腐败遗产”还未清除,新的经济政策又开始出现。在私有化步伐加快、国际社会减免伊拉克巨额外债的过程中,腐败分子中饱私囊确实有机可乘。报告强调,伊拉克的反腐任务极其艰巨,战后最初几年特别需要采取严厉的反腐措施。在大批重建资金真正到位前,应确保项目招标过程中的透明度,对石油收入采取有效管理。对于伊拉克来讲,最重要的是立即采取行动打击腐败。否则,不但无法确保伊拉克成为美国总统布什设想中的“民主亮点”,还会成为“历史上最大的腐败丑闻”。

全球腐败排行榜

“透明国际”从1995年起开始发布世界各国腐败情况排行榜,通过调查、分析及综合世界各地商界及公众对当地腐败情况的专业看法,总结出“清廉指数”,并依此对各国进行排名。

2004年,芬兰以9.7分的成绩稳居全球廉洁国家榜首,而仅获1.5分的孟加拉国和海地排名最后,并列第145位。

2005年度报告还对40个国家和地区的腐败情况进行了总结,所涉及的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有大国,也有小国,有政治上稳定的国家,也有社会动荡的国度。报告特别指出,国别分析主要是对该国或地区2004年腐败案例进行分析,并不代表该国或地区的腐败程度。

报告关注中国近年的反腐工作,看到了中国在打击腐败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并认为中国2004年的反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国在反腐斗争中加强了同国际机构方面的合作及双边合作。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打击高级官员腐败的举措受到了普遍欢迎。

报告同时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几年,相关建筑及服务项目将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价值上百亿美元的商业机会,奥运场馆及交通设施建设将是反腐的重要领域。

建立远离贿赂的世界

“透明国际”指出,尽管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惩治腐败,“透明国际”正式推出一项公共合同最低准则,呼吁各国政府及公司加大力度打击行贿受贿,确保公共合同招标过程及各项开支的透明度。

该准则多达13条建议,其中包括要求各国政府及公司制订严格的行为准则,防止招标机构及工作人员腐败;建立相关机制以鼓励检举腐败行为并保护检举人的利益。建议还对如何保证公共合同的公开竞标、开支的公开审核、公众监督及将违规公司列入黑名单等进行了明确阐述。

“透明国际”还借发表年度报告之机再次呼吁世界各国积极参与“透明国际”推出的“真正公约”,拒绝行贿。建议将工程招标过程中违反协定的投标人列入黑名单。目前,这一公约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得以推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多边发展银行也开始对这一倡议表示出兴趣。

“透明国际”指出,公司的股东、专业贸易团体及民间社会机构均应为打击腐败而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各国政府要在反腐斗争中承担起主要责任,采取实际行动确保公共基金使用的透明及公平合理。

上一篇:关于印发《河南科技大学财务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下一篇:邮政业标准化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