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7篇)
1.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一
茶园完小2014年春六年级《思品与社会》综合模拟测
(二)学校:姓名: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l5分)
1、大编钟出土于湖北省境内。()
2、印第安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3、华佗采用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四诊法”为病人治病。()
4、我国的资源现状是资源总量大,人均拥有少。()
5、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危害更大,所以要主动吸烟。()
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一1945年,历时6年。()
7、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8、邪教组织不但骗人骗财,还害人性命。()
9、我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10、虎门销烟是林则徐在上海举行的。()
11、吸食鸦片的人容易上瘾,成为废人。()
12、远离战争,渴望和平,已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
13、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14、维护和平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15、京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二,连线。(10分),把两边相关的人或事用直线连起来
1、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A、卢沟桥
2、中国第一长河B、沈阳
3、七七事变C、孔子
4、“九一八”事变D、郭守敬
5、《论语》E、以色列拉宾
6、《授时历》F、毛泽东
7、为和平献身的总理G、彭德怀
8、遵义会议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H、屈原
9、百团大战的指挥I、多瑙河 l0、离骚J、长江
三、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8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提出来的。A、毛泽东B、周恩来
2、新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端午节()
A、每年农历五月五日B、每年八月十五日4、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春天。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六大
5、新天文学说()
A、伽利略B、布鲁诺
6、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毛泽东B、邓小平7、21世纪的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
8、“世界无烟日”是()A、6月5日B、5月31日
五、问答题
1、《中央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
2、张丽丽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失败了,作为好朋友的你,你打算怎样开导她呢?(3
分)
3、你知道哪些与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或法规?(要求列举三部以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3分)
2.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篇二
一、填空
1、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 )和( )又要考虑建筑物的( ),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 )。
2、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 )、( )、( )、( )组成。
3、( )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 ),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 )和( )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 )的需要。
4、人体不仅具有( )、( )、( )、( )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 )、( )、( )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 )实现的。
5、青春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 )和( )。
6、像池塘一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
7、(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8、天文学家把所有的( )以及其中的( )叫做宇宙。
9、( )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 )。
10、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
11、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分为( )、( )、( )、( )四类。
二、判断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 )
2、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生命体都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 )
3、人体的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 )
4、正常成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心率一般略低于成年人。 ( )
5、在大多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 )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物和非生物。 ( )
7、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
8、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号”是1980年发射成功的。( )
9、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 ( )
10、喜欢和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 )
三、选择题
1、任何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层次,以下正确的是( )
A、一幢楼、房间、单元房、墙、砖
B、有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2、暴饮暴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对( )有伤害。
A、肝脏 B、口腔 C、胰脏 D、胃
3、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水草 B、鱼 C、鸭子 D、浮游生物
4、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 )
A、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
B、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C、一只织布的梭子
5、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 )
A、张衡 B、钱学森 C、袁隆平D、李四光
四、实验操作题
1、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请回想游戏过程完成下表。
游戏名称
刺激
感觉
反应
2、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设: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来模拟卫星,用( )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模拟实验结论是:
3、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时,我们通常按照一定的探究过程进行,请回想制作火箭的过程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名称:制作火箭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与预测
制定计划
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
思考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五、实践应用题
1、要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三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从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历史、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名人开始,安排了“引以为荣的家乡”、“缩短时空的通信”、“四通八达的交通”三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主要以河北省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到华北平原等地,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家乡曾了出现的历史名人和革命英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了解现在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引导学生学习家乡优秀人物的品质。同时,通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们,激发他们自觉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材编排了“历史悠久的家乡”、“革命精神照后人”、“值得骄傲的家乡人”、“多样的风俗”、“大家共同出本书”五个主题见容。
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信”。通过让学生了解通信的种类和通信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通信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的发展越来越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人们之间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小,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邮政和电信作为通信的主要部门,辛勤工作着许许多多的人们,教材通过展示“众人托起一封信”的过程,引导学生尊重在通信部门工作的人们,并通过案例的分析,教育学生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教材编排了“通信的种类和发展”、“天涯若比邻”、“感谢你们的服务”、“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温情寄给希望小学”五个主题。
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过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之间关系的了解,感受交通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自觉爱护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的责任感。通过对乘务员辛勤工作的认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同时鼓励学生对交通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胆的想像,并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交通的变化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为我们的国家而自豪。教材编排了“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乘务员辛苦了”、“爱护交通设施”、“我心中的交通蓝图”四个主题。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引以为荣的家乡”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
(2)通过了解通信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和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感受通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遵守通信道德规范。
(3)初步感受交通运输和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2、行为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了解社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够使用常用的通信方式与亲友、同学进行通信联系,培养观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初步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家乡名人的先进事迹,了解家乡的民众等。
(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了解和感受通信与无误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
法律法规。
(3)初步了解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知识、特点以及发展过程,知道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设施的帮助;感受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懂得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懂得怎样使用交通运输工具,懂得爱护交通设施,使学生对交通运输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修改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潜能。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及主要措施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并为学生综合性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有效的支持。
1、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些话题和范例,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创造。
2、精心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启发学生观察图片和周围事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拓展性的学习和探
索。
3、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分析和运用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验、探究的尝试活动,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有创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四、优生的培养及学困生转化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措施:(1)、课堂内外尊重个体。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这种爱又必须是真诚的。打开孩子心里的那扇门,当我们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 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喜欢听教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
也乐于接受。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应该这样要求学生。因而,尊重学生,还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又具个性特征的人。、2、点燃自信、磨砺性格。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很重要,要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重拾信念。
教师要创造、利用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形成性格。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体验困难,让他们亲身经受一下艰难的磨练及痛苦的洗礼。
3、欣赏、鼓励、张扬优点。
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张扬他们的优点,从而感受到成功感。针对学生发展倾向方面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奖励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倾向,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特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长处,都能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在教育过程中让我们永远记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
学困生,就要让他们在接受教育和参与学习的活动中享受平等的待遇。
2、优生的培养:
(1)重点培养,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练习。
(2)隔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比赛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14课时
第二单元 10课时 共计36课时 第三单元 12课时
2、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第二周 第一单元 1课 第三周 2课 第四周 3课 第五周 4课 第六周 5课 第七周 单元检测 第八周 第二单元 1课 第九周 2课
4.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四
一、为校园画张像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合作能力。
3、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并进行组合.
教学重难点: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并进行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你们爱我们的学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为校园画张像》.
新课:
指名让学生读黎明的信。
问:这封信是谁发给谁的?怎样才能让国华看到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生答:给校园画张像.
问:我们的校园那么美,你最喜欢校园的那里? 学生回答
讲:让我们给学校画张像吧!
学生分小组给学校画像.最后把画好的像拼组在一起,展示给大家.
0 师生共同点评画像,教师总结全课.
二、学画平面图
教学目的:
1、认识几个方向,会看平面图,能自己设计简单的平面图 和图例。掌握辩别方向的方法。
2、再生活中能清楚得便别方向。3、增加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画平面图 教学准备:指南针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那几个方向?如果迷了路你能用那些方法找到方向?
二、新课:(一)、认识平面图
师:指导学生观察动物园的平面图,问:同学们想去动物园吗?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出示课件:动物园平面图)现在,我们来到了动物园门口,这儿有一张平面图,它能帮助我们很快地了解动物园的情况。在你们桌子上也有几张这样的图,仔细看看,动物园里有些什么? 生:动物园里有狮子、老虎、大象、猴子„„ 师:还有些什么呢? 生:有餐厅、岗亭、厕所。生:有绿地、道路、人工湖。
师:真不错。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来,指给大家看看。生:(上台指标记)
师:知道这些标记叫什么吗?(点击鼠标,平面图上出现“图例”二字。)
图例是平面图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能帮助我们快速读懂平面图。生:老师,图的左上角还有一个带箭头的标记。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这个小图标又叫什么呢?(点击鼠标,出现“方向标”三个字。)方向标,也叫指向标,它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始终是北面。
师:现在,我们对动物园有了一些了解。大家想看哪些动物呢?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这样吧,请各组商量一下,选出你们最想看的三个动物馆,看清楚它们分别在动物园的什么方向?(生讨论、师巡视)
师:商量好了,来,请两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你们商量的结果。(教师提示学生:介绍时可以用鼠标点击电脑屏幕,也可以用小棍指大屏幕,生选择了小棍。)
生:我们组最想看的三个动物馆是大象馆、老虎馆、天鹅湖。师:它们分别在动物园的什么方向呢?
生:大象馆在动物园的北面,老虎馆在动物园的东面,天鹅湖在动物园的西南面。
师:谢谢你,让我们随着二小组去看看北面的大象,东面的老虎,还有西南面的天鹅。(师点击出活动画面,适当点拨画面内容。)
师:下面请五小组继续为我们介绍。
生:(点击鼠标)我们组最想看的是南面的熊猫馆、西北面的羚羊馆、东北面的海洋馆。
师:谢谢你的介绍。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点击出活动画面,适当点拨画面内容。
学生对此很有兴趣,两次观看都很认真,不时有欢笑声、议论声。)师:谢谢两个小组带我们游览了动物园,看了这些可爱的动物。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来看懂动物园平面图的?
生:图例。生:方向标。
师:对,(板书:看懂图例,弄清方向)看懂了图例,弄清了方向,我们就学会看平面图了。(板书:看平面图)
(二)、学会辨别方向
师:把实景图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容易看清楚了。要会看会画平面图首先得学会辨别方向。
问:生活中我们有那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说明。做辨别方向的游戏:
师:平面图上也有方向,它和生活中不一样,由于它是一个平面,上面只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所以人们规定了图上的方向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图上的方向)
教师出示光明小学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认识图例和方向,并回答书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三、学画平面图
师:学会了看平面图,下面我们来试着画一画。先看老师怎么画。师:我给大家画一所学校的平面图,这是我曾经读过的小学。(板书:学校平面图)我们学校有教学楼、办公楼、操场、旗台,还有绿化带(教师在图的下方写出名称,边画边介绍)。办公楼我用蓝色表示;教学楼用这样的颜色和形状表示;操场用这样的形状表示;旗台用红色表示;绿化带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这就是图例。它们在学校什么位置呢?我先画上方向标。办公楼在学校的东面,我和同学们经过这里时,从不高声喧哗。操场在学校的北面,一到下课时间,这里可热闹了。教学楼在学校的南面,每天早晨,这里总是书声琅琅。旗台在教学楼和操场之间,操场和教学楼四周都有绿化带,可漂亮了。
师:好了,老师画完了,你们能画画咱们的学校吗? 生:能。
师:别急,咱们一起来想一想,学校的北面是(喷水池),东面是(操场),南面是(校门),西面是(教学楼、办公楼)。
生:西南面还有传达室。生:东北面是体育器材保管室。
师:真不错。下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形作图例,画出咱们学校的平面图。开始吧。(学生画平面图,教师巡视、点拨。最后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平面图在全班展示、点评,促使学生相互学习。)
师:还有些孩子没有画完,没关系,回家接着画。画完后,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伙伴介绍介绍我们的学校。下课!
第三课时
(四)爱护我们的学校
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为了维护我们学校的优美环境,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图上的同学是怎们做的?
学生自由发言
辨析活动:看图说说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文明标志牌。
三、我们学习的场所
教学目的:
1、能画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和路线图,训练学生以路线图为工具与人交往的能力。
2、以路线图为工具更多的了解周围发生的变化,认识更多的人和事。
教学重难点:能画简单的路线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1.校园“探秘”
(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5人一组),两个组为一个活动集体,一个小组的同学先去校园的某个位置“埋宝”,并在纸上画出“埋宝”的位置和路线图,交给另一个小组,另一个小组按照埋宝小组画的路线图去“寻宝”。完成之后,两个小组互相交换。
“活动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整个活动结束后,建议学生写出活动趣闻或活动体会。
埋宝的位置不要太隐蔽,使寻宝小组的同学长时间找不到,要放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以免寻宝同学在寻宝时出现意外。
(2)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辨别方向、画平面图、画路线图的知识,力求让每个小组制作的平面图和路线图都比较准确、规范,使“寻宝”小组拿到地图后能够找到适当的位置。
(3)为了迷惑“寻宝”小组的视线,“埋宝”小组可以将埋宝的位置做伪装。
(4)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本课题内容学习后,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有关地图方面的资料,增加认识,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2.在学校中画路线图
画出距离校门最远的那间教室的路线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中考察,在确定哪间教室距离校门最远后,同学们回到教室,把路线图画下来,方向、图例都由小组的同学研究决定。通过这一活动,训练学生辨别方向、画路线图的能力。
3.画画上学的路线图
我们学了有关平面图的知识,试着画一画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吧。同学们商量一下画路线图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观察书上的上学路线图和图例,想想从你家里到学校多要经过那些公共场所,设计图例确定方向。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辅导。交流作品、互相点评。4.观察上学路上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变化都日新月异,所以要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变化,家乡的变化,要让他们学会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先让学生讨论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然后再让学生去观察,这样他们观察就会细致,会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联想。
在上学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有帮助别人和请求别人帮助的意识,教材只提供了一个范例:大同学在雨天帮助小同学的故事。而在生活中他们遇到的事情,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应该怎么办,大家讨论解决的办法。提倡教师启发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来学习和提高认识。
四、我为校园添绿色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尊师爱校的情感。
2、巩固所学的辨别方向和画平面图、路线图的知识。教学重难点:巩固所学平面图、路线图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向家长和老师了解学校的历史,谁完成了这个任务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二新课:指名学生读课文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几棵老树的历史,谈谈花草树木对学校环境的影响。
认养树木活动: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认养几棵树木,给它们浇水施肥、剪枝除草。
问你对美化校园绿化校园有什么建议,那些地方还需要设计一些新的绿地和设施,用平面图的形式画下来,学生绘制平面图 教师巡视辅导
选出优秀作品,向校长提建议。全课小结。
第二单元 温馨的社区生活
一、幸福生活的地方
教学目的:通过学生了解周围环境与人类甚或的关系,感受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讲: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一定地域生活的人们彼此联系,息息相关。j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幸福生活的地方。二新课:
讲:我们这里是城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学生汇报对周围环境的调查情况 说说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服务场所?他们都有哪些作用?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读书中短文《社区的医生像妈妈》和《诚实的孩子》感受社区的美好生活
问:想想我们的社区里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们有哪些作用?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设施是为了我们服务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他们,不能破坏他们。
向家长了解小区过去的样子新旧对比了解小区的的变化情况。为了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小区还应该增加哪些设施? 学生讨论,填书。教师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
农村的变化大
问;谁的家乡在农村?你们知打过去农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说现在的农村变成了什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读课文《家乡的交通变化大》体会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看图了解农村的服务设施,体会农民伯伯的幸福生活。读诗文《悯农》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惜粮食的道理
教师全课总结。
二、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
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
2、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国外志愿者服务介绍。
2、学生准备:了解所在社区的共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对社区的贡献。
收集一些关于志愿者的活动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2、初步了解社区中志愿者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志愿者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举例说说身边的社区活动。
“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说说你所看到过的活动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看到,举例说明。如:社区的元宵节灯会,妇女节文艺演出等。)
2、看看书中第35到36页中的图画。
“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
(社区英语角、社区联艺会、清理废电池活动、慰问社区老人等等)
3、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同学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参与过的?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讨论)
4、反馈
“你能把当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有条件的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
5、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吗?”(可与4中的问题穿插问)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呢?”
二、展示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
1、出示活动计划
“看一看这个暑假活动计划,你对哪项活动最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分组讨论,提交方案
“如果你是这个暑假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你将怎样组织安排这些活动呢?接下来,请你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制定一个最好的活动方案,然后我们评选出一个最佳的活动设计方案。”
3、展示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
“请你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制定计划?”
三、初步了解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1、简要介绍什么是志愿者。()
2、介绍一些国外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西班牙志愿者服务,共建单位荣誉册等。详见《教师参考用书》第10页。)
3、鼓励学生参加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去。
“你愿意成为志愿者吗?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吗?你愿意把爱撒满人间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愿意,希望大家能多参与到其中去。”
四、布置课后作业
1、收集一些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2、收集一些我们社区的志愿者的相关活动情况。
3、整理你自己参与过的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情况。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鼓励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中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与志愿者以及相关服务的资料。
2、介绍“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情况。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应尽的义务,下面我们来看看‘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情况。”(书中第18页)
3、“你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
二、知心姐姐的话
“有的同学很想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1、提出问题
“书上是3个小朋友他们想做好事,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困难。”
(有一个小朋友做了几个垫子,想送给敬老院,又怕有人笑话。社区组织拔草劳动,有一个小朋友很想为社区服务,可有不敢主动去报名,他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小朋友很想为社区做点贡献,他有该怎么办呢?)
2、分4人小组讨论
“假如你是这几个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假如你是知心姐姐,你又会怎样回答他们呢? 你在活动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也请你和大家说说,让同学们来帮帮你”
3、讨论后集体交流
4、填写书中第19页中“知心姐姐的话”。
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社区活动的情况,让我们对自己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做一番回顾。请同学们填一填,写一写。”
1、自己根据整理的情况资料填表格,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2、与组内同学交流,请同学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
四、总结
1、“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如果你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遇到困难,你将怎么办?”
2、说说你今后打算。
三、文明的社区生活 教学目的:知道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文明公约,维护社会环境,做个文明有教养的人。对不良行为能做出自己的正确评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讲:我们的社区环境这样的优美,秩序这样的的井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新课:
辨析活动
(一):他们做的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看图,说图意,评价图上的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教师小结:学校有学校的的规则。社区有社区的公共秩序。我们应该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辨析活动
(二):良好的公共秩序靠大家共同维护,建设文明的社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应该怎么办?
学生看图说图意,评价对错。教师补充
编个小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如何做个文明小公民。读书中的短文,谈谈你的感想。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让我们制定文明公约
辨析活动
(三)我们的社区如果是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看图,说图意,辨析对错。教师小结
讲:为了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制定了文明公约,让我们来共同遵守吧!
学生读文明公约,说说制定文明公约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了解一下最近社区有那些新闻,向同学们汇报。想想你为社区做过哪些事情,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你还应该为社区做哪些事情,也写下来让大家今后监督你去完成。
四、感谢社区服务者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更深对社区服务者工作的了解使学生能更深的了解他们为社区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工作,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并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调查访问了解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认知目标:知道不同的社区工作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己的应该做才是尊重他们了解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社区劳动者在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不同的社区工作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尊重他人的工作,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假如没有他们„„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对为我们服务的社区劳动者进行调查访问,感受到社区劳动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身边的这些服务者们。(出示课件:堆满垃圾的小区一角)你们知道这时我们需要谁为我们提供服务吗?你能想象得到,假如没有了清洁工的劳动者,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学生回答后,师出示课件)接下来,请你们想象一下,假如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
(出示课件,可把填空换成教材85夜的三幅图)假如没有小区保安劳动。假如没有理发师傅。假如没有了农村科技人员。„„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谈话:通过刚才的想象,现在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估计:①我们离不开这些服务者。②他们太辛苦了,我要对他们说声谢谢。③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对策:出示小区满是垃圾等图片,并说明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过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对未来如何畅想?是他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使社会洒满阳光!
活动二:情景表演学会谢谢
1、谈话: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以前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劳动者的存在对我们有多重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该怎样做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4、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
(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学生表演)
5、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
6学生小组讨论:以自己的方式向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画画,表演等形式)
7、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8、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为你提供服务的社区服务者表示感谢。
五、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
教学目的:通过为社区设计蓝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为社区的未来提建议,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社区的发展靠大家的智慧和努力,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应该为社区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新课:
活动(1):为社区的发展提合理化建议 学生先讨论发言,再把好的建议写下来
活动(2):设计发言提纲,在班内里开展“我是社区负责人”的演讲活动。
活动(3):为社区设计美好蓝图。
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为社区未来的居住环境,服务设施,娱乐场所,教育设施等进行设计。
学生设计蓝图,教师巡视 表扬优秀作品 教师总结全课。
第三单元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一、认识自然
教学目的:体验大自然养育了人类;自然灾害既是客观存在的又与人类的行为息息相关;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活动要从我做起。
教学重难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图画问:图上有什么?给你什么感受?生答
二、新课
第一课时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
出示几幅大自然美景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欣赏。
讲:大自然给了我们广袤的土地,清新的空气,茂盛的森林,温暖的阳光。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提问: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
读书上的小诗体会大自然的恩惠,说说大自然不光属于我们还属于谁? 学生回答:还属于动物和植物。
教师小结:对动物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和我们共有一个家园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第二课时 自然灾害 将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好处,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比如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特大洪水。
谈谈你对这两次自然灾害的了解
生回答,教师补充。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他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保护生存环境
读课文《钓鱼》说说这篇课文给了你什么启示?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问:为什么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除了自然的原因之外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是重要原因。人类的那些行为对自然环境有影响呢?
生答师小结 指导填书
我们的家乡四季有哪些自然灾害?设计调查提纲,撰写调查报告,了解自然灾害情况。
读书上短文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说有哪些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再写下来。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和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和无私,他给了我们许多的东西让我们生存。我们应该爱护她,保护它,不能破坏它。否则他就会用自然灾害来惩罚我们,给我们以教训。
二、防止火灾
教学目标:
态度:认识火灾的危害,能够意识到预防火灾的责任。体验消防队员的辛苦以及其他人在火灾发生时的协同互助精神。
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具有防火意识,能够消除火灾隐患。知道怎样报火警。
知识:杜绝引起火灾的行为,知道报火警的方法。思想教育要点:
教学重点:认识火灾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防火意识。教学难点:了解报火警的注意事项。教法选择:调查法表演法讨论法
教学具准备:录象资料相关新闻报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火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谁能告诉老师你所知道的火有那些用途?请同学自由发言
(做饭,取暖,照明等)
看来火对于我们的确很重要,但是有时火却给我们带来另一幅画面。
二、图文交流、感知体验
1、播放相关录像资料,提出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的说。
2、出示相关火灾的文字报道,并读给学生听。
3、分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发生火灾的原因,感受火灾带给人类的危害。
4、师生交流,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
三、案例分析、深入感悟
1、火灾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年都有许多儿童被火灾夺去生命。同时因儿童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也不在少数。下面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下面两个事例:
2、实物投影出示教科书中两个案例,并读给学生听。1)让学生试着想下去,接下来会发生„„ 2)造成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四、了解火警、拓展延伸
1、设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怎样做?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2、通过学生发言引出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让一位学生试着表演拨打“119”的情景。
3、从上一位同学的表演来找出不足之处。让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设想的空间。
4、师生共同总结拨打“119”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再让同学试着表演此情节。
五、首尾呼应、警钟长鸣
1、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再次感悟火灾的危害。
2、谈收获感悟。
3、教师小结,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火!附板书:
防止火灾 火灾:财产身心生命 拨打“119”
1、说清火灾发生的详细地点,是何引起。
2、留下联系电话,姓名。
3、说清火势大小。(不准假报火警)
三、当灾害来临时
教学目的:
态度: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提高灾害来临时的保护意识;能力:学会灾害发生时的逃生办法,懂得自救和互救。知识: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的逃生办法。
教学重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特别是地震的一些逃避办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教学难点: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办法。使学生懂得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二、教学准备: 学生:记者行动
1、查阅、了解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针对不同的灾害来临时,查阅(或走访家长、邻居等)怎样逃生?
3、走访自己的家长,邻居或亲朋,有关1976年唐山地震的故事,了解地震知识,逃生知识等有关资料。
教师:
1、结合抗震30周年,查找地震资料。
2、结合林西2.14特大火灾查找有关火灾资料。
3、查阅其他灾害资料。
4、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教师:灾害看似和我们很遥远,实际呢?
2、播放课件中flash动画。
3、看完动画后教师提问:“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学生回答。
5、当学生回答出灾难可能随时发生时,教师提问:“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请小记者回答。教师给学生鼓励、表扬,肯定他们的积极发言。
6、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回答(可以画画,可以摘抄,可以网络下载,还可以口头回答等。)
7、教师课件给出板书:“
2、当灾害来临时”
8、课件给出水灾图,提问:“这是什么灾害”
9、学生回答。
10、教师课件给出板书:(一)水灾(1)、小记者们介绍水灾的状况和原因。(2)、根据学生的发言叫学生评论后,教师点评。
(3)、教师不失时机给积极当“小记者”的同学以表扬。鼓励他们的踊跃发言。
(4)、教师问:“那我们怎样自救互救?”(5)、教师课件给出板书“我们怎样自救互救?”(6)、学生小组讨论。
(7)、根据自己的资料和讨论情况班内发言。(8)、教师找学生评论后,根据情况点评。
(9)、学生自由读课本73页中的故事,教师找学生朗读。(10)、教师问:“听了刚才的故事,你想说什么?”(11)、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说出“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11、课件给出地震图,问:“这是什么情况?”
12、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地震”
(1)、课件给出: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你们的长辈经历了这场震惊人寰的灾难,小记者们,把你采访的故事告诉大家好不好?
(2)、学生讲出自己采访地震中的故事资料。(3)、教师课件给出板书:“地震中怎样逃生?” A、课件出示书中74页的四幅图,叫学生讨论对错
B、学生回答出对错,教师发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已有资料的逃生办法。
注意:课本给出的藏在桌子底下的方案不是很好 因为桌子中间承受力比桌子两边承受力小。C、教师:你还有哪些逃生办法? D、学生讨论。E、班内发言。
F、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叫学生点评。G、小组讨论表演
H、学生评价刚才的表演。I、教师点评。
J、师生共读75页“创造生命的奇迹”故事。
K、找学生阅读,读后班内评议“为什么会有‘创造生命的奇迹’的故事”
L、引导学生学会“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一定要镇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放弃!”
(4)教师提问:“地震有没有前兆呢?”(5)、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发言。(6)、教师根据时间出示一些歌谣。(7)、课件给出地震知识的FLASH。
四、作业设计:
1、分类整理水灾、地震知识资料,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2、分类整理其他灾害资料,你有什么办法预测,制止这些自然灾害吗?写出来。
四、模拟游戏——争取生存时间 教学目的:1,通过模拟水灾中的逃生和地震中的避难的活动,来巩固水灾中的逃生和地震中的避难的方法2,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巩固水灾中的逃生和地震中的避难地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两个模拟游戏-争取生存空间,看谁在灾难来临时逃生的方法最正确。
二、新课:
1、教师出示水灾中的逃生的课件,演示水灾发时的情景,让学生选择逃生的方法和工具,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学生回答
评选出最佳答案填写在书上。
2、在教室中进行地震中的避难的模拟游戏
教师:同学们假设现在发生地震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纷纷选择躲避地方法
游戏结束师生共同评价刚才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选出正确的做法加以表扬
5.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五
第二单元 缩短时空的通信
第三课 感谢你们的服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通信行业的劳动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要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与人平等交流的能力。
3.初步了解邮电局为人们服务内容,以及通信行业劳动者的辛苦工作。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信件是通信的一种,那么一封信是如何由远方来到我们的手中的,它们途中经历了那些过程?我们今天就和信件一起来旅游。
三、授新课
1.众人托起一封信
(1)常用的通信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那些通信方式是最常用的通信方式,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写信仍然是人们常用的通信方法。
(2)一封信的投递的步骤
引导学生思考:一封信怎样从遥远的外地送到收信人的手中,这中间要经过那些环节?请学生结合课本说说小小一封信从寄到收信人到,中间经历了那些步骤:盖戳——分拣——装袋——运送——盖戳——分拣——投递。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作用。
2.为了千家万户的亲情
组织学生参观邮电局,拟定参观计划。经济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参观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观路线,请家长带领学生自己参观、采访,或学生自愿结合等形式,无论那种形式,都必须有计划。最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3.收集通信行业模范人物的事迹
结合阅读教材呈现的故事,教师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例反映农村邮递员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结合他们日常的体验,谈谈通信行业为人们带来的方便。
四、课后小结
6.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六
(一)知识目标上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和古代通信的种类。
(二)情感目标上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现代通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三)行为目标上让孩子们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正确选择相应的通信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导——参与 ——合作——交流”这种合作学习高效导学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深挖教材,驾驭教材之上。因此,这节课我改变了“以书为本”的观念,活用教材、延伸教材的内容。在学生知道了现代和古代的通信方式之后,我又让学生畅想一下未来的通信方式还会有哪些。教材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体验,挖掘他们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探究现代通信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体现品社课程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本节课在探究通信环节体现教学内容生活化。比如“请你帮帮忙”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正所谓“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还有通信给你生活带来的方便等问题都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最终应该是学生的生活,这些问题使教学效果很好地应用到了学生的生活, 把文本内容转化为学生可接触的生活实际。
不足之处:
1、在本课的实践中我清楚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还有待加强。上课时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角度要多元。在课堂评价上应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7.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七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1.可爱的地球
教材简析:
(1)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设计安排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地球的重要内容。本课分“从太空看地球”、“神奇的陆地和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动一动”等系列活动从地球形状、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2)重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是本课蕴涵的一条主线。“地球日”资料卡片是本课中人地关系最直接的展示。教学中要将“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研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是为了热爱地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将学生带入对地球的科学探索之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4.收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材料。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意。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从太空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从而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感知地球,从而培养热爱地球之情。
教学难点:感知地球是一个球形,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课前准备:
1.做好小帆船,为“海边看船”做好准备。2.每一小组带好一个地球仪。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地球,我们美丽的家。
2.导入课题:太空大无比,地球如一粟。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地球是美丽的,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因为她养育了我们人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地球。
二、初步感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2003年10月15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升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对他的儿子说:“我看咱们美丽的家了!”这儿的家,就是指地球。
2.看图思考: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在月球表面看,地球是怎么样的?
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三、探究学习1——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师述:历史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由于受人类活动空间的限制,人类最早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园地
方说。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对地球的形状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出现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16世纪的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球状形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拍回的照片又进一步印证了地球是球体。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飞行,使人类能给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到地球,更直接地印证了地球是球体。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① 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②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
纬网和经纬度。
③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5.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相机播放视频。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6.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四、探究学习2——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认识大洋大洲
① 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② 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2.从地球仪上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3.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4.观察东西半球图,思考:
①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找到七大洲四大洋在哪里?
②比一比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谁的大,再比一比东西两半球的陆地面积哪个大?
③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赤道,比一比南北球的陆地面积哪个大?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5.神奇的陆地
师述:地球上的陆地经历了亿万年的沧桑演变,形成了今天高低悬殊、千姿百态的地表景观。
① 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② 分小组讨论:
(1)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③ 你海知道哪些关于神奇的陆地的知识? 6.神奇的海洋
师述: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地方,成千上万生物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
① 介绍你所知道的神奇的海底世界。② 考考你:
A 海底深处美丽的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珊瑚是一种海生腔肠动物。
B 以下哪些东西是海洋为我们提供的?馒头、鸡蛋、白菜、带鱼、黄鱼、扇贝、海带、紫菜„„
C 你知道海底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它与陆地上的最高点相差多少?——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太平洋西侧,叫马里亚纳海沟。它的最深点——查林杰深渊的最大深度为11034米。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陆地最低点--约旦死海的水面。低于地中海面392米.海洋最深深度--马里马亚纳海沟(太平洋)位于太平洋上-11034米...相差11034+8848=19882 D 你对保护和开发海洋对于人类有什么现实意义? ③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五、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
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课外活动
1、搜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2、准备模拟环球旅行。(介绍麦哲伦环球旅行沿途的地理事物)
3、准备“地球知识知多少”竞赛。
4、独立完成《学习指导》第一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学习指导》第一课情况反馈
2.揭题:从刚才简单的作业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是美丽的,地球更是充满了奥秘,她吸引着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去探索、揭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第三部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二、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旅行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谁是世界上第一个环球旅行的人吗?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2.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介绍麦哲伦环球旅行。
——说一说麦哲伦环球旅行的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州出发,经过哪些大洋,途径哪些大州,最后到达哪里。3.说说麦哲伦环球旅行的重要意义。4.活动——我是小小环球旅行家
要求:参考麦哲伦当年环球航行的线路,模拟一次环球旅行。以小组为单位,课前
查找相关资料,担任小导游,介绍沿途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比一比,哪个小组了解得多,哪个小组介绍得好。
三、研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1.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环球旅行 2.教师介绍 ★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十五世纪初叶著名的航海家。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第一次从永乐三年
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二万七千多人,船舶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后七次所经国家凡三十余国。这样的空前壮举,较之葡萄牙的达•伽马由伊斯兰教徒导航横渡阿拉伯到达科泽科德早八十多年,也加深了中国和所到各地贸易和文化交流。而郑和远航对东南亚地区的开发,贡献尤大。
★ 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 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
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 四.活动——我爱地球妈妈
1.地球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可以根据P6页上的提示,相互出题提
问,以此增加本课的信息量。
★ 地球是从哪里来的? ★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 ★ 什么船队首次环球旅行成功? ★ 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哪? ★ 世界的脊梁是指哪? ★ 大洋最低的地方在哪?
2.小组分角色朗读“地球,我的母亲”。
3.集体阅读“世界地球日”资料。教师介绍近几年地球日的主题。
2.从世界看中国
教材简析:
(1)本课分“中国在哪里”、“哇,这里太美了”、“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三个板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了解中国:①从全球角度看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地理概况。②中中国内部了解区域差异,了解自然环境的丰富多样。③从中国看周边邻国。
(2)了结国情,认识国庆是是本课的一条主线。对东北、华北、海南岛、江南水乡的概括认识,是认识中国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资料卡”、“读一读”、“做一做”等内容和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真实的中国。
(3)本课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进一步树立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信心。教学中要将“我爱祖国”的概念贯穿始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开发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邻国关系。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3.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师述:有个欧洲瑞典的小朋友迈克,他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来到 东方神奇的国度——中国旅行,他希望在中国能找一些小朋友做他的中国导游,以便他能更好地度过这次中国之旅。
同学们想为迈克做一次导游吗?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导游,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1——中国在哪里 ★ 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根据迈克的要求,小导游通过世界地图向迈克说明中国的地理位置,教师在学生介绍以后播放相关的视频(教学光盘)
小导游让扮演迈克的学生说说中国的地理位置: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扮演迈克的同学随之又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小导游想办法让迈克知道大小,可以是通过看世界地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瑞典是欧洲的一个国家,当然是比中国小得多了;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迈克:喔,我相信了,中国确实比瑞典大。
★通过“中国小档案”再次让迈克知道中国幅员广大。1.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2.读图练习: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
3.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教学互动2——中国特色游
1.根据中国地形图,设计几条迈克的旅游路线:将旅游路线按东北地区、海南岛、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顺序设计。
2.各区旅游,了解各地的地理特点、自然风光等。【东北地区】
① 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学习东北地区内容,知道东北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
② 了解: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朝鲜族。
相机知道:东北三宝是什么?
③ 师讲解: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海南岛】
①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转入海南岛的学习。
②出示椰子林、橡胶林的图片,介绍海南岛特有的热带海洋风光。③ 思考:在东北和海南岛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不同?——生产时间长短、种植的品种、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等
【黄河流域】
①播放《黄河颂》,揭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②介绍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壶口瀑布、华山、华清池、西安兵马俑、延安宝塔山、黄土高原的窑洞、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八达岭长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
③讨论黄河的功过。【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
播放《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相机介绍江南风光。②
总结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特点——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③ 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④ 展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商业、城市建设的图片。⑤ 欣赏古人对江南的赞誉——《忆江南》。
四、谁不说俺家乡好
1,师述:刚才大家带迈克游览了我国四个不同的地区,发现中国地区间的地形、气候、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多样的自然环境,为我国发展的多样化的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刚才我们欣赏了古人对江南的赞美诗句,其实,我们江南还有更多的值得夸耀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说说。
2.夸夸我们自己的家乡。
3.播放《康定情歌》,指名朗诵“溜溜的跑马山”。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的邻国,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存普通的一员。
2.知道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到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3.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能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1.中国行政区地图,地球仪。
2.收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景观图片、民族服饰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2.看中国行政区地图,找出日本的位置,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我们的邻居
1.中国的邻居有多少?中国的邻居可分哪几类? ①指导学生按顺序在地图上把14个陆地邻国一一找出来。东边:朝鲜
北边:内蒙古、俄罗斯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边: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尼泊尔、不丹、印度 南边:缅甸、老挝、越南
②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韩国,说说它与朝鲜相比,与我国的相互关系有什么不同?
朝鲜与我国有领土直接相邻的部分,韩国也是中国的近邻,但与中国没有领土直接相邻的地方,知识隔海相望,像这样的邻国,称隔海相望的国家,是海上邻国。
③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海上邻国,并说说它们分别与我国相隔哪些海洋。
海上邻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2.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其中自己比较熟悉的邻国与它们的首都。
3.看世界地图,比一比,日本和美国距我国的距离哪个更远。4.什么是比例尺?阅读“小百科”。4.自古到今,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
提出观点:有人说,世界变小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介绍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三、完成《学习指导》第二课。1.
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3.我们互通有无
教材简析:
(1)通过本课的教学,达到以下两个标准:①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② 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2)本课通过“‘中国制作’走向世界”、“我们身边的进口货”、“互通有无,由来已久”、“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葱”四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
(3)本课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他们不熟悉的事物。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将某些内容具体化。教师还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但不一定直接给出答案,激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表明自己的见解,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经济互通有无 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货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
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的,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
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信息资料。
2.调查身边的进口货,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它表明这件东西是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现在国外许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1.主题新闻发布会: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教师讲解图表的有关知识,请学生借鉴课本第16页的表格,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
2.阅读《圣诞老人中国造》。
讨论: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
3.指名朗读《我在美国逛超市》。
同桌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
讨论: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美国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第17页《我在美国逛超市》,其他同学注意听。
2、同桌之间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
3、讨论: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国外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
【老师提示:小学生黄奇和姨妈的交往背景是我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若干年前的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与现在有较大差别。姨妈给黄奇家带东西,反映的是当时国内居民收入低,市场物资匮乏的状况,姨妈从国内买东西带往国外,反映的是国内用品的质量和款式
与美国市场相同或相近并且价格低廉。】
三、学习“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1.教师出示几件来自其他国家的物品。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来自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的饮料、荷兰的奶酪、西欧的巧克力、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家用电器等。
2、学生整理产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品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包括物品名称,品牌,产地,调查方式等。
3、前后座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调查报告。
4.比较讨论:你在调查中有没有发现有些商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产自不同的国家?
例如飞机,电脑。
5.了解“外来词”。
①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除了调查报告里提到的进口商品之外,我们每天使用的汉语里,有些词语也是“进口”的。
②阅读课本中的《咖啡——汉语中的外来词》。③归纳课文中提到的外来词语的几种来源。
④根据外来词语的来源,结合课前的准备,你还能够找出几个汉语中的外来词吗?把你找到的词汇列出来。
⑤互相交流所找到的汉语中的外来词,比一比谁找的多。
⑥结合日文中出现的诸多汉字等现象,讨论:汉语中有这么多的外来词语,汉语又渗透到一些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四.总结
师:“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世界,我们为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感到无比自豪。“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的商品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准备:
1.查找张骞、马可波罗等人的历史故事。
2.调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家乡的产品销往国际史上的报告。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谈谈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看法。
二、学习“互通有无,由来已久” 1.自主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段落。
对照插图,说说:“丝绸之路”连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看法。
2.分组朗读课文《马可波罗在中国》和《郑和下西洋》。(1)在文中标出体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词”。
(2)故事会。请同学走上讲台,讲讲收集到的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人的历史故事,其他同学注意聆听。
(3)讨论: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举动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对我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在今天看来,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你认为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到今天的理由是什么?
3.教师小结:中国早在西汉就已经引进了外来词语,我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在很早就开始了。
4.海峡两岸的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①
师述:我国和外国自古就有往来了,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人为加强我国和外国的联系做出了重大贡献,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2005年距离郑和首次下西洋已有600年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之举,600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的青年又开始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② 自由阅读《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③讨论:在交通便捷的今天,你赞成用郑和当年所采取的方式重走“郑
和下西洋之路”吗?有机会你会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台湾海峡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这反映了我国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先人在对外交往中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学习“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
1.师: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英文名称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了,面对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一些外商想方设法地在产品的规格、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量等问题上做文章,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
2.同学朗读课本第22页《小华家的大蒜》,其他同学注意听。3.讨论: 小华家大蒜的遭遇说明什么问题,参与国际竞争要注意哪些事项,说说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第22页新闻链接《美国大蒜向中国大蒜低头》 5.讨论:你听说过类似的新闻吗?这些新闻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明确:激烈的市场竞争遵循着优胜劣汰的法则。6.阅读课本第23页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简介。7.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8.根据你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了解,谈一谈你认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何在。
9.讨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何在?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你认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可能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你觉得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10.教师总结并进一步发问:针对以上影响,你觉得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互动五
11.请同学朗读课本第23页《家乡来了“洋专家”》
12.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你感到家乡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中国和世界互通有无由来已久,我们要把前人在对外交往中的探索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加入WTO之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外经济交流一定会出现“双赢”的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各国会进一步增进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2.完成作业
昨天上了第2课《从世界看中国》,我原来设计的是情景导入(师述:有个欧洲瑞典的小朋友迈克,他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来到
东方神奇的国度——中国旅行,他希望在中国能找一些小朋友做他的中国导游,以便他能更好地度过这次中国之旅。
同学们想为迈克做一次导游吗?),但想来想去还是感觉不满意,于是在反复思考以后这么开始了我的新课——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看一样物体、景观,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致,其实看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中国人看自己的国家和外国朋友看我们的国家、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放眼世界,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板书课题:
1、从世界看中国
也许是诗歌的魅力,也许是学生天生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态,总之,这堂课学生特别的投入,课堂气氛融洽,一堂课下来,我的心情非常好。而更令人快活的是,铃声响起,正好是我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我听到一学生轻声说:“巧得来,正好打铃。”当然,更多的学生是意犹未尽!
4.网络连接你我他
教材简析:
1.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编写的。相关内容标准是“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2.本课设计有着突出的时代气息,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盗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神通广大的网络日益紧密地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区别于以往信息传播工具的特点,学会把网络和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
来,正确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
3.本课在教学时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接触网络,对网络有直观的认识。
4.教学时要注重实际。对于我们这儿比较富裕的地方的学生来说,网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但学生平时接触的多为网络游戏、聊天等,对于网络寻医、网上追捕逃犯、网络给贫困地区孩子带来希望等内容缺乏关注。教师在教学时要拓展学生的视野,看清网络的全貌,认识到网络的真正意义所在。让学生知道网络是“双刃剑”,理解家长不放心孩子上网的心态,从而密切亲情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同时学会自我保护,在思想上筑起“防火墙”,重视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沉迷于网络,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避免掉进网络陷阱。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网络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产服务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引导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登录不良网站,不沉迷于网络,养成文明健康的上网心态和习惯。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与交流,查找资料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让互联网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
免误入歧途,掉进网络“陷阱”。
4、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也隐含了很多陷阱,我们要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盗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神通广大的网络日益紧密地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区别于以往信息传播工具的特点,学会把网络和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正确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网络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2.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准备一个网络上的故事。
2.准备网络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师:《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本来不为人所熟悉,但它以Flash的形式,借助网络传播之后,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通过这首歌的遭遇,我们可以窥见网络的力量。
板书课题:网络连接你我他
二、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1.自主阅读课本P24内容。
你能体会到课文中的宋伯伯为了能和女儿在网上交流,突击学习电脑和上网时的心情吗?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
讨论:不同的交流方式相比,网络有哪些好处。
2.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
3.阅读《国际互联网》。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网络时代的特点,你会首选哪个词呢? 4.阅读《我与网络一起成长》。
网络故事会:你听说过网上有趣的故事吗?你和网络之间产生过故事
吗?
交流故事。
5.阅读《网上寻医》《网上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进一步认识网络。(1)阅读课本第27页小故事《网上寻医》《网上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2)网络作用知多少: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把你能想到的网络作用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网络的作用你们知道多少。
(3)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预言一下,在不远的将来,网络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说说理由。
(4)网络与我:
① 师述: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它们哪些地方吸引你呢?请从这些网站中挑选出你特别喜爱的推荐给大家。
②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用的网址。③ 你利用网络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
④ 讨论:假如突然离开了网络,你认为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改变吗?如果会,你觉得那将会是哪些方面的变化?
⑤ 讨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哪些?你是如何从中受益的? ⑥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把网络和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变化填在课本第27页的表格中。
7.朗读《网络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你是怎样理解教室里写的那段话的? 8.阅读《网上幽默》
如果你的家长不支持你上网,而你又非常想利用网络做些有益的事情,回家之后,你会怎样给父母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误入歧途,掉进网络“陷阱”。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教学准备:
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每人找出至少一个网络“陷阱”。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网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便利。谁来说说?
过渡: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也有一些负面消极的东西。
二、了解网络的负面影响
1.我看“电脑热”
① 阅读课本第29页《我看“电脑热”》。
② 思考:在网络上,你都爱做些什么?你玩网络游戏吗?如果玩的话,玩游戏占用了你多少时间?
③ 请玩过电脑游戏的同学谈谈:你经常玩的电脑游戏是什么?你喜欢电脑游戏吗?它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④ 如果要客观地评价一下网络游戏给你带来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2.网络“陷阱”
① 自主阅读30到31页的内容。
② 找“陷阱”。结合课前准备的关于网络“陷阱”,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网上的不良行为?
全班同学将这些找到的“陷阱”进行汇总。③ 教师补充网络陷阱
④ 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有关系吗?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能不能全部归咎于网络呢?
⑤ 我们有办法避免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吗?
三、避免陷阱
1.师:假如你在我们班校友录上看到陌生人自称是我们班的同学A以前的邻居,向大家索要A的具体联系方法,你会怎么做? 2.填陷阱。师:在网络上和在现实生活一样,也要懂得自我保护,网上有许多“陷阱”,也话不经意间你就会陷了进去,讨论:你知道通过哪些途径
可以避免这些“陷阱”吗?
3.、请你在纸条上写下避免网络“陷阱”的办法,回家后,把纸条贴在电脑的旁边,提醒自己,上网的时候应当提高警惕。
4.复习四年级下册学过的“网络文明公约”。
5.讨论:为什么我国有关部门要规定“国内游戏厅禁止中小学生进入?” 6.为了坚决执行这一规定,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请你献计献策。
7.全班同学合作,写一封遵守网络公约的倡议书。
四.表演短剧:
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孩子和家长的角色,扮演家长的学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说出不支持孩子上网的理由,扮演孩子的同样要以充足的理由,努力说服家长支持自己上网。
5.地球在“发低烧”
教材简析:
1.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编写的,相关标准是①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②
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2.本课重点突出,这一课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地理、气候、能源等方面的知识,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本课的知识点是要求学生知
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意识到地球继续变暖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掌握“温室效应”的原理,通过自主探究,更好地反思我们不当的生活行为。
3.本课借地球“发烧”这一形象的提法,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不当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地球之间本应具有的和谐关系。提醒大家反省自己的行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关爱环境、关爱地球。
2.行为与习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重在行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能、绿化等“小事”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3.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4.过程与方法: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对地球继续变暖后果的合理想像、探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多种途径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
意。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意识到地球继续变暖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掌握“温室效应”的原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
2.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地球在“发低烧” 1.播放视频《北极熊的忧愁》
2.师问:北极熊为了什么忧愁啊?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视频回答。3.教师小结:因为环境冷,北冰洋表面结了厚厚的冰。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海冰是它们捕捉栖息的海豹和海象的平台。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 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川正在逐渐融化,冰架在崩塌,覆盖在北冰洋上的巨大冰面在逐年缩小,就像我们眼前的冰块受热发生的变化一样。这样下去,北极熊将怎样活下去呢?
4.再问:地球为什么会变暖? ① 阅读P34第一小节
② 揭示课题:
地球在“发低烧”
③ 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时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④讨论:地球“发低烧”了,习惯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北极熊,在地球上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⑤ 集体朗读课本第34页《环境警报》,注意语调。
⑥ 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全球气候变暖以来环境发出的警报。
⑦ 交流课前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候气候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
二、可怕的预言——假如地球继续变暖
1.思考:一个人如果高烧不退,很可能会危及生命。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阅读P35资料,并观看视频——可怕的预言。
3.教师小结: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十分严重,它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酷热、持续干旱、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都与气候变暖有关。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4.阅读课本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和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
5.师述:如果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经过若干年后,地球将会使什么样子的呢?阅读P36《珠穆朗玛峰没了》
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
6.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地球气候持续变暖,经过若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交流以后把答案写在《学习指导》第5课的第二题下面。】 7.有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地球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许多著名的城市,例如伦敦、纽约、东京等都将从地球消失。你能猜猜这是什么原因吗?
① 学生思考、交流 ②归纳小结: ——
地球变暖,致使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川和高山冰川部分融化,融化下来的水流向海洋,从而使海平面持续上升,致使这些国家城市面临上涨海水的入侵,甚至会遭受灭顶之灾。
③ 【学生交流以后把答案写在《学习指导》第5课的第三题下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绿化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能将身边节能、绿化等“小事”和保护地球环境的“大事”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分力。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阅读“温室效应”,理解其原理。2.收集、回忆见到的任意砍伐、摧残树木的现象。3.完成P38、39填空。
一、复习导入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逐渐变暖,由于地球的不断变暖,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酷热、持续干旱、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都与气候变暖有关。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那么,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地球变暖是谁的责任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
地球在“发低烧”
二、探究学习——地球“发低烧”谁之责 1.资助阅读“温室效应”的原理解说。2.讨论: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
3.那么,地球“发低烧”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P37页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加,树木被大量砍伐,所以归根结底,地球发烧和人类的活动有关。
4.指名朗读《绿色的眼睛》。
讨论:你见过任意砍伐和摧残树木的现象吗?当时你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怎样的?
5.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小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我们人类对地球“发低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行动起来——地球“退烧”我有责
1.针对上述这些行为进行讨论: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① 学生各抒己见 ②看哪些方法比较可行。
2.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为地球早日“退烧”而努力。
6.天有不测风云
教材简析:
1.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重“我是中国人”的要求编写的,相关标准是“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2.为了达成上述相关要求,本课突出重点——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知道古往今来方式的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是人类难以避免的挑战。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灾害成因的探究,得出人类对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加剧难辞其咎,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3.本课为了让学生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引用了大量的史事,教师教学前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通过各种传媒进一步了解历史。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可忽视,灾害无情人有情,人们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是我们要学习的。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3、知识与技能: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
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专题调研、灾害自护演习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知道古往今来方式的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是人类难以避免的挑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自然灾害成因的探究,得出人类对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加剧难辞其咎,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3.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教学准备:
1.查阅书籍资料,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2.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3.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大自然的另一份面孔”。
2.教师配乐朗诵:人们常用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来讴歌大自然的美景。但人类赖于生存的大自然并不总是风和日丽、温和可亲,也常常摆出另一副面孔:有时乌云密布,有时狂风大作,有时赤地千里,有时地动山摇,有时疾病流行„„当大自然的变化危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时,就成了自然灾害。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
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通过这课的学习,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知道自然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等等。
二、了解自然灾害
1.阅读《地震孤儿的故事》,并了解相关知识。① 阅读《地震孤儿的故事》
②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资料:地震真是怎么回事?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
③ 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对?——相机阅读P48小知识“地震发生时应
该怎样应对”,并完成“学习指导一(2)、(3)
④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2.自然灾害知多少。
① 除了地震外,自然灾害还有哪些种?
A 请同学们走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B 齐读P41“自然灾害种类多”作为小结。② 自然灾害的分类。
A 阅读P41“小百科”,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B 观看视频“自然灾害多”,使学生对各种自然灾害有一个直观的印象。C 完成“学习指导一(1)、三。4.明白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①师: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2004年底,海底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顷刻之间夺去了约20万人的宝贵生命,我们也有同胞在海啸中遇难,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和自然灾害打过交道。
②搜索你的记忆,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如果听过或看过,请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③师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自然灾害。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续不断,人类遭遇到的自然灾害数不胜数。至尽,日益强大的人类,仍旧未能走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
福”的阴影。
④ 分组朗读课本第42页《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
⑤师:自然灾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带来的后果常常使人类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大量宝贵生命的丧失,社会和许多家庭多年积蓄的财产损失殆尽,一言以蔽之,无论古今中外,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极大。据统计,全球自然灾害每年使大约25万人丧生,造成物质损失不计其数。亚洲是受恶劣气候条件邮箱最为严重的地区,全球43%的自然灾害和80%的受灾人口都集中在这儿。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难以避免的。
⑥ 阅读P43上面的资料,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⑦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⑧ 讨论: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
三.总结延伸
师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多数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演化所造成的,但是,也有些自然灾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有些自然灾害则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加剧。那么,人类哪些行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形成?请同学们课后进行查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的一些行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形成;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2.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准备:
资料查阅:有哪些人类行为可能会加剧自然灾害。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述: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总会遇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难以避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自然灾害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有些自然灾害则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加剧。人们把人类对环境破坏而造成的自然灾害,形象地称为“人祸”。
二、探究学习——天灾之中有人祸 1.阅读《是天灾还是人祸》。
2.讨论: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
完成P44 3.你的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如果有,把它
写出来。
三.体验行动——天灾无情人有情
1.师述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
2.观察44页右下角图案的构成。
说一说,你觉得设计者设计这个图案的意图是什么? 3.集体朗读《一封未能发出的信》。
讨论: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锤炼升华。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4.阅读“手拉手,心连心”的内容。
你曾经为灾区的小朋友献过爱心吗?除了捐款,还能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呢?
5.阅读:《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在书上画出国际减灾日的具体日期,并且记住它。
6.朗读《海滩小天使》。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感觉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险应变知识的重要性了吗?
四.自护实践——防护知识知多少? 1.仔细阅读P49 2.给同学介绍一下,遇到某一自然灾害应该怎么做?
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办?
遇到暴风雪应该怎么办? ……
3、讨论: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结束谈话
师:天灾无情人有情,灾害发生时,我们大家要团结一心、自护与互助,积极应对,减少损失,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7.许多物种消失了
教材简析:
1.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重“我是中国人”的要求编写的,相关标准是①“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②
“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意。”
2.本课通过对生物千奇百怪的外观、特殊的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引导学生认同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知道动植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许许多多的生物时我们人类可爱的朋友。
3.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大自然中生物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多样性;在大自然的生物大家庭中,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需要和谐共存的状态。但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挤压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树立以生物为友,善待生物,与其
他生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4.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为物种的保存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行为与习惯: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3、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4、通过收集资料和动植物的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有许多可爱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对许多物种构成威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其他物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
教学准备:
1.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2.完成P54“小调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人类和许多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些动植物种类繁多,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这么生机勃勃。今天,我们一起来解释我们身边的朋友。
板书课题:7 许多物种消失了 二.展示活动:多么可爱的朋友 1.播放视频“多么可爱的朋友”
2.“猜猜它是谁”:介绍准备好的某种动植物的相貌、习性、本领等,可以展示有关资料;台下学生猜。
3.学当小科学家、归类。① 学当科学家,为动植物分类。
②阅读课本P49、50、51,说说书本上是如何来分类的?——按照“千奇百怪的外观”、“特殊的本领”、“助人为乐的品质”等归类。
小小科学家: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某一种动植物与众不同的特点。5.结识新朋友。
① 师述:通过刚才同学的介绍以及阅读书本,你又有了哪些动植物朋友?
② 谈谈“你喜欢它的理由”。
6.辩论坛:总结并组织讨论51页提出的问题。
有人认为保护动植物只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有用,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动物就不用保护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探究发现: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推荐阅读: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07-23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09-01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09-03
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1-20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06-25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08-1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远亲不如近邻 2教案 鄂教版06-22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06-09
冀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1测试题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