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2024-12-26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共16篇)(共16篇)

1.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一

学习《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心得体会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这门课程由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本培教授讲解,他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大气圈、水圈(含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视为一个整体,探讨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形多重耦合系统。通过他生动的讲解,并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地层学和地史学教学与科研经验,对造山带综合地层学、多岛洋构造古地理和中生代地层古生物领域认识,使我对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课题、方法和内容形成一定水准的认识。

2.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二

一、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围绕主要的科学概念和模型组织教学, 是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儿童改变他们的概念有三种方式, 一是爬梯子式, 一步一步逐步建立, 纵向地发展;二是拼图式, 一块一块逐步拼成, 横向发展;三是训练模式, 一次一次逐步上升, 螺旋式发展。根据儿童学习的规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⑴教师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 确定相对小一点的科学概念。例如, 在“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 上位的大概念是“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 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 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根据这个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的小一点的科学概念可以是:“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有关。”相对小一点的科学概念教师容易把握,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⑵教师把科学概念作为隐含的线索, 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 不能孤立地讲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 一定要把之间的联系讲清楚, 这个联系就是隐含的科学概念“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有关”。教师把科学概念作为隐含的线索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之中, 就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构建科学概念。

⑶教师根据科学概念, 把握教学的重点。当教师根据科学概念组织教学时, 教学的思路就会清晰, 不至于偏离重点。例如, 《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四课, 教材编排的是“北京与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 教材中还编排了世界时区图, 让学生认识时区。有的老师花了大量课堂时间去认识世界时区图, 计算时差。这一课的重点是什么?如果孤立地看这一课的教材编排不容易判断, 但纵观整个单元教学, 根据这个单元隐含的科学概念, 可以很肯定地说教学的重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

儿童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 也是教学的一个难题, 而“地球与空间”知识起源于对大自然观察, 因此, 如果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建构知识, 就必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⑴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通过提问或聊天的方式, 引导学生回想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 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例如: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先跟学生聊聊看到的太阳运动的方向, 问学生:“明明是地球在自转, 为什么看上去却是太阳在运动呢?你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吗?”, 让学生主动回想生活中的现象, 建立原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同时教师也可借此了解学生前概念。

⑵充分地让学生做。学生不仅用头脑学习, 还用整个身体在学习, 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 做起来。例如:讲相对运动, 不仅可以让学生说, 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原地自转, 坐在轮椅上转等活动, 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岩石和矿物, 不能只看图片, 一定要给出实物, 让学生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划一划。教材安排了很多模拟实验,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概念的认知。

⑶充分地让学生看。由于“地球与空间”知识的特点, 很多现象无法在课堂上短时间内模拟演示, 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图片或视频, 充分地让学生感知。例如, 月相的变化, 一方面教师可以提早几周布置学生观察月相, 另一方面,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展示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 引导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讲述星空时, 也应提供丰富的视像资料, 丰富学生的体验。

三、聚焦合适的探究问题

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指出:“思维, 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是教学推进的动力, 合适的探究问题, 能启发学生的学习, 做到“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⑴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例如:讲月相变化, 教师首先讲述了一个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 故事中, 福尔摩斯发现了嫌疑人话语中的破绽———事发当晚是初五, 初五的月亮不会是圆圆的, 从而抓住了罪犯。有趣的故事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观察月亮还可以破案?初五的月亮是什么样子?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再例如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 一开始,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大小形状的岩石,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些石头在哪里采集的?它们为什么大小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光滑, 有的粗糙?它们为什么颜色不同等, 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有助于养成问题意识。

⑵指导学生聚焦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梳理思路、聚焦问题。一是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问题。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探究的问题如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能深入下去, 例如:关于地球的运动, 学生提出“地球为什么会转”, 这个问题显然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家都难以回答,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探究“地球是怎么转的?地球的转动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这样符合其认识水平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二是用有限的课堂时空可以解决的问题。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课一样, 受到四十分钟一节课、一间教室的时空限制,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选择在四十分钟内、在课堂可能完成的问题进行探究。三是选择更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由于小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基本上还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 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 难以开展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筛选,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究。

⑶设置“路障”推进思维。“学贵有疑”, 教师要善于于无疑处生疑, 设置“思维墙”, 让学生遭遇“思维障碍”。例如《谁先迎来黎明》一课, 先引导学生探究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接下来教师设置了一个“思维墙”———出示一张昼夜各半的地球的图片, 在图片上标示了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的ABC三点, 问:这三点现在处于什么时刻?黎明?中午?傍晚?还是夜晚?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说法不一, 在讨论争辩中, 教师倾听并相机引导, 最后学生认识到, 黎明就是从黑夜走向白天的时刻, 傍晚就是从白天走向黑夜的时刻, 位于晨昏线上的B点,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 它是从黑夜走向白天, 因此B点此刻是黎明。这个问题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加深了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认识, 接下来“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课堂要有趣, 学生学习要有味, 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了解学生, 善于设置“路障”, 积极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四、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

由于“地球与空间”科学知识的特殊性和课堂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 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科学教学。

⑴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从空中拍摄的地球, 火山地震爆发时的情景, 以弥补无法亲临现场观看的缺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 查找关于“月球环形山”形成假说的模拟实验视频, 解决模拟实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通话, 与远在乌鲁木齐和纽约的人通话,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时差, 了解其对生活的影响。

⑵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科学阅读不容忽视, 阅读也同样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科学知识相关的的书籍, 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地球的自转”时, 可推荐学生阅读《世界的一天》《环球旅行八十天》。

3.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三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措施;思考

地理中的“地球仪上看世界”教学,在整个初中教育阶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地球仪上看世界”是初中地理入门的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学好“地球仪上看世界”,不仅仅能够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地理提高认识,更为以后的扩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地理“地球仪上看世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难以区分

在进行“地球仪上看世界”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准确理解“经线”与“纬线”之间的差别。由于很多初中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类似地理知识,使得对于地理知识常常出现概念上的混淆[1]。例如,对于经度之间的计算,缺乏立体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

(二)学生学习方法较为落后

在进行基础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过于依赖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到地理学习的关键:文字记忆加上图片记忆。另外,由于很多小学对于与地理相关的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方法上的学习。并且,不少小学单纯认为与地理相关的教学内容不属于小学教育的范畴,导致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面对新知识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进一步加大了地理学习上的困难。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是地理教学的关键,只有较高的积极性才能避免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抗拒心理,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另外,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旦调节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学习。但是,基于目前家长对地理学习认识的偏差,对于地理学习的认识性不足,往往会打击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地理学习在自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四)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现在,很多地理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但是,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地理教学课件的使用,缺乏自主创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基础能力的理解。另外,在初中有很多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重视以及教学环境的变化,传统教学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以及学生心理状况的问题。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课堂上氛围僵硬,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降低了地理学习的效率。

二、初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方法创新措施

(一)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立体思维的建设

地理“地球仪上看世界”教学的关键一点在于学生思维由平面到立体的建设。因此,首先应该让学生加强对平面地图的理解,科学控制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立体思维的建立。其中,能够起到非常好效果的是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能够全方位、多层次表现出地图与地球的变化。尤其是在太阳直射点的教学中,通过对教学视频的合理利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于此要点的认识。

(二)注重课堂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记忆

在地理“地球仪上看世界”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丰富课堂实践。教师可以进行地理学习小组的划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利用多种地理学习辅助用品(如:地图仪、地图册等),展开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地图仪的使用方法与自身发现的奇特妙用,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对地理““地球仪上看世界””的理解认知。

(三)加强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推广,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掌握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地球与地图”的教学过程中,敦促地理学习优秀的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同时,教师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讨论会,逐步加强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有效利用。““地球仪上看世界””中,对于大洋与大洲、自然环境以及世界大家庭应该进行着重讲解,通过图片、视频、情景模拟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巩固[3]。

(四)加强对家长互动,提高社会对地理教学的认识

地理教学组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展开互动,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呼吁家长对于地理学习的高度重视,敦促家长加强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扩展学习与指导。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依靠驾驶显然是不够的,加强教师、家长与社会多层互动与合作,才能纠正社会对地理教学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地理教学在课外活动上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具有的优势,课外活动可以充分与博物馆、天文馆等多机构的合作,充分扩展学生学习范围,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积极性。另外,学校也可以加强与图书馆的合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地形、地质资料的收集,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勘测,从多种层次提升学生对“地球与地图”的学习效果。

结语:

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是一项十分考验教师专业素质内容,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上的创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与水平。同时,教师应该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合作,促进自身整体水平的提升,充分将“地球与地图”课程讲好、讲活、讲透,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汪琴.浅析在初中地理兴趣培养中有关谷歌地球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182-182.

[2]孙秀蘭.构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提高地理学习效率[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5):283-285.

[3]黄煜.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地图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4):67-68.

4.观看流浪地球心得 篇四

寒假,我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票房高达40亿的电影。它的剧情令人记忆犹新。

地球本来是围绕太阳转的一颗行星,可是太阳因为膨胀将会吞噬地球,联合国决定将整个地球带走,离开太阳系。为此人类在全球制造了1万多台很大的推进器和转向机,帮助地球改变转向,并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将用时25到达宇宙里的新家园。途中因为木星对地球的吸引力加大而使地球向着木星撞过去,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地球不撞到木星。全球政府发布通知让各国救援队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地球灭亡。中国救援队在最危急的时刻想出了一个办法:木星上有很多氢气,点燃木星氢气,让爆炸的力量推开地球。为此其中几位队员在执行任务中丧命,还有几位身受重伤,历尽千辛万苦,可惜已发射的火力离木星还差五千公里。就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宇宙飞行员决定点燃空间站增强火力,可是国际政府让他放弃地球。这位飞行员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亿人类还是将飞船引燃,引燃氢气并且光荣牺牲了。

我最喜欢电影中的“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正是因为有了希望,主角才能和队友们一起拯救地球,改变人类绝望的处境。我们只要有了希望的话,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吗?就像是地震后的父与子,如果父亲没有“儿子还在等我”的希望,他不可能在废墟处坚持挖掘了三十八个小时;如果儿子没有“父亲还在找我”的希望,他不可能镇定自若的在废墟中保护着十四个同学度过暗无天日的三十八个小时。希望,卓实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5.《只有一个地球》读书心得 篇五

据科学家预测。以地球为单位的40万千米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而且科学家设想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成功,也是遥远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长期给人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感到十分气愤。

地球本来多么美丽,但就是我们人类毁了他,人们为了利益,砍伐树木。导致经常引发泥石流。还有工厂的污水排放到河里,让小河变的又臭又脏,矿物资源被人挖的一干二净。

6.《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篇六

内容标准: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树立探索地球奥秘的远大理想。

2.通过动画演示、计算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并能够感知地球的大小。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虽然难度较大,但意义极大。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地球和月亮一样大大小小的星球,它们美丽而又神秘,而能够孕育生命的就是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体,而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让我们伴随这首敕勒歌穿越到亘古荒凉的年代,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大地。

学生齐读《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反映出了中国自远古以来很长时期人们对大地的认识,同学们请看注释。

古人眼中的天和地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视野范围狭小,于是人们便把看到的想象成整个大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一些善于观察的人发现海上来去的帆船在视野中的范围是发生变化的,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又产生了质疑:大地到底是个平面还是曲面?让我们动动手,做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师生配合做帆船行驶的实验,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野中的帆船发生的变化。

看来我们的实验结果解答了古人的质疑,大地并不是平面,而像一个倒扣的盘子,于是就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这个认识比天圆地方有了巨大的进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变化着。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同学们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月食成因和过程的视频验证。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 可是有人对这个结论产生怀疑。其中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学生先思考,后讨论。再相互交流、教师总结。面对怀疑,如果你是亚里士多德会怎么做?

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自己的结论,但苦于没有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这也成为他最大的遗憾。直到1519年,著名的航海家麦哲伦用实际行动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地平和地圆的争论。让我们跟随船队一起来环球航行。

播放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后,学生查阅地图找出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麦哲伦航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呢?请同学们看视频。

播放视频。

你最佩服麦哲伦的是什么?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看来同学们从麦哲伦身上学到了很多。而此时,老师产生了一个质疑:难道环球航行证明地球只能是球体吗?请同学们举出反例。

看来要确证地球是球体,只有看到地球的真面目。看,这是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是一个以蓝色为主,色彩绚丽的美丽星球。不仅如此,人类还登上太空,看到了地球的全貌。最早登上太空的是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那么你知道乘坐神五的中国航天第一人是谁吗?随后,聂海胜、翟志刚等人分别随神

六、神七先后登上太空,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也想做远征太空的勇士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神

九、神十的宇航员中能够看到同学们的身影,那时候,你不仅是全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我们桓台人的骄傲!

到此,人类已经确信地球是球体。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事例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看来,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从这一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同学们感悟都很深刻。其实人类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看看老师给你的动画能不能给你一些提示。

动画显示,学生回答: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四万千米。教师解释:毛主席诗词中的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地球赤道周长四万千米的真实写照”。如果给地球做一件漂亮的衣裳,该用多大的布呢?这需要知道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记住这三个数据,比一比谁记得快。下面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看谁记得准。

同学们果然记得又快又准。下面让我们通过计算和对比感受地球的大小。1.利用谷歌地球测量桓台到北京的直线距离,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是直线距离的多少倍。2.标准操场的长度为400米,赤道周长相当于多少圈操场的长度? 3.如果将地球缩小成篮球大小,就相当于篮球缩小成小米甚至更小的物品。

同学们此时有什么感慨?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还会是个庞然大物吗?请同学们看视频。现在同学又会产生什么感慨呢?

地球在宇宙中很渺小,渺小的微不足道,但它却像母亲一样孕育了人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祝她永远健康、美丽、青春永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相对人类很庞大,而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学们学会了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相信同学们能够把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参照大屏幕回顾梳理一下。

我记住了哪些知识? 我学会了哪些技能? 我悟出了哪些道理? 师生交流收获。

本节课结束后,两名好学的同学意犹未尽,各自回家百度了一下地球的形状,分别获取了以下信息,请同学们阅读感受一下。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探究——地球测量结果既然存在诸多差异,为什么卫星发回的地球照片却是一个圆球体?

7.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七

1 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专业中数据结构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笔者对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8所院校的地科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该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与专业应用脱节

笔者对上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的基础信息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见表1),发现8所学校的地科专业成立时间比较晚,集中在2002年至2006年,而且依托学科多为地质学、勘察技术、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计算机学科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目前大部分从事数据结构教学的教师来自于计算机学科,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缺乏的是如何把数据结构同其本专业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误认为学习数据结构仅仅是为了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而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没有直接联系。

1.2 学生的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

数据结构就教科书的内容而言,主要介绍一些算法,理论性强,大部分算法只给出主体的部分,通常采用伪代码、C语言或者类C语言描述,如果没有很好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在上机实践中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2]。目前,地科专业学生不重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导致其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影响其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践。

2 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2.1 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由表1可知,8所学校地科专业的专业特色各不相同。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2.2 注意前导课程的复习

针对学生计算机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在数据结构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如数组、指针、函数(特别是指针做函数参数)、结构体等[3]。然后,对刚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前几个算法给出完整的程序并加以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算法和源程序之间的关系。

2.3 协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关系

为避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不一致而导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差的情况发生,需要保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一致、编译平台一致。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编译平台环境中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完整程序去检验算法的能力。

3 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3.1 加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

首先需要加强地科专业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力度。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为数据结构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扎实的应用基础。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微调,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几章“数据结构”的基础内容,在数据结构课程正式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复习一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使两门课程内容顺利过渡和衔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使两门课程融会贯通。

3.2 培养学生算法验证能力

在第一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理解数据结构基础理论,具有算法验证的能力。简单地说,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对于学习数据结构的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理解数据结构中的各类定义,抓住研究数据结构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在研究一种数据结构时,要掌握它的逻辑和物理关系,逻辑关系在其定义中阐述,物理关系在它的存储结构中说明。另外,数据结构学习一定要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代码实现,虽然有时候学生理解算法内容了,但是实现上面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解决这些困难会帮助学生提高算法验证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3.3 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之上,学生还必须具备专业应用能力,将数据结构理论灵活的应用于本专业领域。对于地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后续课程和以后的工作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数据结构理论,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习的排序问题的算法,以及基本的树、图等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功,无论是在数据库还是网络中,都将作为基本知识来运用;同时,通过B+树、Hash等高级数据结构的学习,也对学生今后数据库的学习影响颇深。根据这种情况,在这一模块的改革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专业特色调整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地球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数据结构理论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明白数据结构课程在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加入位图、遥感图像、DXF文件、MIF文件、SRF文件等常见图像或图形文件结构和四叉树、八叉树等二维和三维图形数据文件存储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结构的真正内涵并能活学活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数据结构与专业相结合方面的课题研究,如“基于V T K技术的三维地层可视化研究”项目需要将专业知识、数据结构理论、数据库理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交叉融合,学生参与此项目既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布置相应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这些课题,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据结构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4 结语

本文对地科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本文所述课程改革方案能够尽量培养和提高地科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算法验证能力,数据结构理论的专业应用能力。

摘要:本文顺应信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结合河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八所院校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困境,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数据结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国能.培养地质学IT人才加速地球科学信息化——关于设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1),15-16

[2]谢莉莉,李勤,傅春,张荣新“.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7),23-26

8.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八

关键词:油气地球化学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27-01

油气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研究地质体中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演化机理、阐述油气的分布规律,并用这些知识指导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及其有关的沥青矿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由地质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是探讨油气成藏、分布规律和评价油气勘探前景依据的重要原理和方法。油气地球化学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应用课程之一,如何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培养适应当代石油工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了重中之重。由此,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加强实验课程的改革优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成为教学工作的另一突出问题。

当今,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关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很多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以我校资源勘查专业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环节深入剖析当前在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经历和体会,初步探索出适合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1 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院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有岩石残余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和可溶有机质的抽提及族组分分离,岩石中干酪根的制备分离方法和显微组分鉴定;气相色谱分析及图谱解释;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地化方面的基础实验,了解仪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实验功底。但由于场地有限,配套设备严重不足,以及大精设备管理制度,都导致实际上课通常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以可溶有机质的抽提及族组分分离为例,实验周期时间长,从样品的制备到最终完成饱和烃、芳香烃的分离整个耗时在一个多星期,需要学生长时间在实验室观察,注意每一个实验过程,这样实验效果才能达到。但受教学学时数的限制,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这也就造成之前谈到现象产生,一个综合性质的实验变成一个纯粹的演示实验,无法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无法满足实验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2.1 加强实验教材建设

本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运用,细化已有实验课程内容,适当分割安排,增添实验课时,做到知识点少而精,提高学生每次课当堂的完成率,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2 参与准备实验,调试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验人员事先准备好实验后学生才进入实验室由指导教师完成相关内容,其实一个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也相当重要,很多细节的处理都是课堂没法展现出来的,导致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真正自己做实验的时候容易出现简单错误。通过对学生分组,按照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分批次轮流参与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2.3 重新定位开放实验,放开时间及范围

开放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放性实验在我校已经陆续开展多年,目前以实验教师、任课教师设出开放性实验题目,供学生进行选择。选择好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来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但收益人群有限。通过重新定位开放实验的含义,可以结合该院科研任务较重的实际情况,积极联系相关硕士、博士生导师,让本科生提前参与进入相关科研团队,做一些基础实验部分工作。这样既扎实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让同学们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得到锻炼。并且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增加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同时本科阶段进入团体,对于将来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及时不考研直接工作,对于学生也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此外,实验室除了安排正常上课,其余时间全部面对本科生及研究生开放,建立相应的预约机制。

2.4 大精仪器用于教学实验

该院的科研设施是依托四川省天然气地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平台,有多套大型仪器,例如:色谱质谱仪、同位素质谱仪等,平时只对教师、研究生开放,主要用于科研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科实验教学,尝试全面对本科生使用,开展一些相关的实验课程,充分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对地球化学实验课直观的印象,从而形成比较完备的实验教学内容。考虑大精设备的维修成本的问题,做好仪器的使用操作说明手册的编制工作,做好使用记录。

2.5 建立虚拟仿真实验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S”(GIS、RS、GPS)集成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打造一个具有高度共享的地球化学信息采集、集成、虚拟、到实验操作、分析、预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化学反应过程可视化、数值算法过程动态化、虚拟仿真实验网络化”。真实实验与虚拟实验互相补充,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丰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以建立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烃演化模式为例,虚拟实验能提供一个动态的仿真环境,模拟地质体中的油气的生成过程,再现有机质在地质体中所经历的物理和化学演化过程,使得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可以全程参与推导成烃模式、评价成烃潜力以及资源量的计算工作。这是一个对课堂知识消化的过程,也是弥补现有实验设备条件不足的很好途径。

3 结语

经过这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加强了素质教育,增强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促进了从传统模式到创新型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进来,申家年,薛海涛.关于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几点思考——以我校地球化学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8):224-226.

[2]陈玉燕,洪乃刚,范伟国.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18-19.

[3]杨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28(1):

62-65.

[4]胡守志,李水福,阮小燕,等.“油气地球化学”新一轮课程教学体系建设[J].内将科技,2011(2):59,66.

[5]赵永刚,时保宏,王晓梅,等.石油院校石油地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106(4):64-65.

[6]李坚,卢绮雯,蔡冰.浅谈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的管理与使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38-39.

9.《流浪地球》观后感心得 篇九

是啊,人类是感性生物,同时拥有理智。但天平倾向哪一方,谁也说不准。我只知道,如果永远保持理智,刘培强应该已经飞向宇宙深处,地球也将融入木星,不复存在。

影片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片段,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人——刘培强,屏幕上的他一直非常镇静,冷静地请求通话,冷静地确定定位,冷静地劝服联合团组织……然而他冷静的面容下,难掩焦急。

飞船撞上冲击波的那一刻 ,他笑了,镇定地走向死亡,走向一条以死亡换新生的不归路。

对于刘启,他没有乞求谅解,连解释也没有,他没有说爱他,,却可以为他把命交给渺茫的希望;他没有说想他,却固执地守着曾经的约定;他不奢求得到什么,却从不吝于付出。

10.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 篇十

这本书主要写了19世纪末,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与人打赌――在八十天以内环游地球。然后,他就和仆人利用多种交通工具从伦敦开始环游地球。在这个旅程中,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最终,他们用了79天环游了地球,完成了任务赢得了两万英镑的赌注。

我心想: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在福克先生那个年代,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合上书本,福克先生鉴定果敢,锲而不舍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许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古时候,人们就梦想有一天能飞上蓝天,感受那种温暖。如今,几百年来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当大家鸟瞰大地时,应该会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而自豪吧!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要想害怕,因为你还没做,还未感受到所谓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自信是发动机,是一种力量有了自信你可以去超越自我,去冒险。福克先生就有这种自信,而正因为他有这种自信才能赢回那两万英镑。

11.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十一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会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寻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体;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其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通过图释、简述、对比等方式认识经纬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分布规律、特征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学习,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使其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难点: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判读,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

【新课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时至今日,在自然界能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讲授新课】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阅读教材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学习“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便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成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即“天圆地方”。

(2)学习“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了大地不是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即“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3)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模拟“海边看船”,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请去过海边的同学交流亲身体验。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无变化。

*观察图1.4,根据月食照片推测地球的形状。

*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实证,能不能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是否还能举出一些其它例子?

(4)结合阅读材料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5)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承转: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阅读图1.2“地球的大小”,用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在描述地球大小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实际上北极半径和南极半径还不相同。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从图2.1可以得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分组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已见,教师评价总结,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有充分了解,并且从中接受到相关科学观教育,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承转: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在这个家园中生活,需要了解它的面貌。例如,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它们分别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小组讨论:地球仪和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表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参照图1.6“制作简易地球仪”,按课文P4活动1给出的操作步骤制作地球仪。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

纬线和经线

阅读图1.7“简易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习地轴、南极和北极点、纬线和经线。

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

地轴:地球自转轴。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思考下列问题,填写表1。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比较不同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观察地球仪,阅读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思考下列问题,填写表2。

(1)经度和纬度是如何划分的?经度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纬度以哪条纬线为起点?

(2)找出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看看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是怎样排列的?

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

在地球上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结合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说明它们是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在地球仪上找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承转: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利用经纬网定位

阅读图1.14“经纬网”,学习经纬网的概念。

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组成的网。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方便导航。因此,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经纬度度数,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1)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台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

(2)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影剧院里找座位一样,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类比经纬网,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你帮助小明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必须注明经度是东经或西经,纬度是南纬或北纬。

在地球仪上,按表3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按表中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课堂小结】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度数找出它们的位置,也可以利用地球仪或地图确定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但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必须注明经度是东经或西经,纬度是南纬或北纬。

12.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十二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宝音图群 (锡林郭勒杂岩) 、古生界二叠系, 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及新生界第四系。

下元古界宝音图群 (Pt1by) :是区内出露最老地层, 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片麻岩、二云片岩、变粒岩及大理岩透镜体的一套变质岩。主要分布于乌套海巴彦高勒、达青牧场一带, 呈北东向展布, 厚度大于917米。

下二叠统大石寨组 (P1d) :呈北东向延伸, 分布于阿斯哈图—双山南部。为一套长石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夹凝灰砾岩的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火山岩组合, 厚度大于2211米。

上二叠统林西组 (P2l) :分布于白音乌拉、密透、北大山一带, 主要为一套粉砂岩、炭质板岩、粉砂质变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砾岩的陆相细碎屑沉积岩组合, 厚度大于3756米。

中侏罗统新民组 (J2x) :仅见于双山煤矿一带, 岩性为黑色泥岩、含炭质泥岩、粉砂岩、砾岩夹煤层。属含煤陆相湖盆沉积, 出露厚度大于333.5米。

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 (J3mk) :本组为一套以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主的酸性火山岩, 分布于双山煤矿一带, 厚度大于537米。

第四系 (Qh) :分布较广, 多见于沟谷洼地, 由冲洪积物、亚砂土、风积砂组成。

2 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分布广泛, 岩浆活动强烈, 从华力西中期至燕山晚期都有较大规模的活动, 岩石种类较多, 基性至酸性均有产出。

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 (äï42) :分布于维拉斯托—呼仁布登一带, 呈北东60°方向展布。其规模较大, 在长约90公里, 宽约10余公里范围内断续出露。

燕山早期侵入岩 (ã52) :出露于北大山一带, 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石英二长斑岩, 受北东向断裂控制, 区域上呈北东向分布。

测区内脉岩也较发育, 各时代地质体中不同程度均有分布。脉岩种类繁多, 其中以花岗斑岩、流纹斑岩、闪长玢岩分布最广。

3 构造

本区传统大地构造位置划归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 隶属于两个三级构造单元, 区内北部为西乌珠穆沁旗复向斜东段南翼的一部份, 南部为米生庙复背斜西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构造体系图》将本区划归天山—内蒙—大兴安岭弧形构造带中。

3.1 褶皱构造

本区褶皱构造以北东向为主, 主要见于米生庙复背斜, 展布宽约60公里, 沿乌套海—米生庙—达青牧场—阿拉腾郭勒公社, 延伸横贯全区, 复背斜中的二级初次结构面由北向南发育有三处:

3.1.1 复背斜北西翼在跃进煤矿一带, 由哲斯组, 大石

寨组构成了一个轴向北东的复式向斜与由北向南第一挤压断裂带重合。

3.1.2 复式背斜中部在乌套海—米斯庙一带, 发育了轴

向北东的挤压带, 平均宽10公里, 出露长50公里, 组成了挤压带之单个背向斜, 多为斜歪或同斜褶曲。

3.1.3 复背斜南东翼在上二叠统北大山组中发育了轴向60°的前毡铺复式向斜, 宽10公里, 长18公里。

3.2 断裂构造

区内由北向南可以划分出三个挤压断裂带。

第一带, 展布于苏通—跃进煤矿—格根庙一带, 宽10公里, 北东向延伸达35公里, 以冲断层.斜冲断层.压扭性断裂及张扭性断裂为主。

第二带, 展布于跃进大队—猴头庙—新庙一带, 宽7公里, 延伸长约40公里, 以正断层及压扭性断层为主。

第三带, 展布于乌套海—达青牧场砖瓦厂—哈麻白音乌拉一线, 宽约15公里, 自南西向北东展布, 长达60公里, 其中分南西.中段.北东三个段。南西 (乌套海—密透一带) 以断裂群为主的表现形式。中段 (密透至林西—西乌旗公路) 以片理挤压破碎带为主, 北东段 (西乌旗公路—哈麻白音乌拉) 以糜棱岩带与断裂群共生之混合形式出现。南西段, 主干断裂为维拉斯托北斜冲断层及密透北冲断层派生北东冲断层及北西张性及张扭性断裂。中段:以挤压破碎带, 片理化带及糜棱岩带为主, 北东段:表现强烈挤压糜棱岩带。

4 区域矿产特征

本区产出的矿产主要为:Fe、Sn、Cu、Pb、Zn、Ag、Mo、Au、莹石、水晶、石灰岩、红柱石、煤等。矿化点均沿北东向构造带分布, 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高、中、低温热液型, 矿床成矿元素种类多, 伴生元素多。在区域上成矿元素具有分带性, 工作区分为地球化学铁元素区 (西乌旗幅西南角) 及亲铜元素、钨钼族元素地球化学带。该带位于巴音乌拉—达青牧场—阿拉腾敖包农队断裂南, 该带以Ag、Pb、Zn、Cd、W、Sn、Mo、Bi、B、F、As、Sb、Li、Be等元素含量高, 是寻找Ag、Pb、Zn、Cu、W、Sn、Mo成矿的有利地带。内蒙古地勘九院及我院均在此带找到银多金属矿体。

5 工作区成矿带地质特征

工作区位于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之中南段的哈尔楚鲁图—巴彦高勒—道伦达坝—哈日根台成矿带上 (见附图1) 。该成矿带长200余公里, 宽30—40公里, 总体走向北东40°—50°。出露地层以古生界地层为主体, 上覆小面积中生界地层, 而新生界地层则分布于山坡低洼处。地层总体走向40°—50°, 地层形成紧闭线性褶皱, 轴向北东50°, 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 表现地层、岩体沿北东方向展布, 断裂构造为北东40°—70°走向, 主构造面为压扭性, 同时还伴生有北东向构造派生的北西和南北向断裂构造, 构造规模相对较小, 构造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岩浆活动分为三期:即华力西中晚期.印支期及燕山早期和晚期。与华力西期岩浆岩关系密切的矿产有Fe、Cu、Pb、Zn、放射性矿产;与印支期岩浆岩关系密切的矿产有莹石、Cu矿等;与燕山期岩浆岩有关的矿产有Fe、Cu、Pb、Zn、Ag、W、Nb、莹石、水晶、放射性矿等。

该带产出的矿产以多金属、贵金属为主, 成型的矿山五座。即哈尔楚鲁图银锌铜矿, 拜仁达坝银铅铜矿、维拉斯托银锌矿、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沙布楞多金属矿及宝日格斯台铅锌矿。有前景的矿点不少于五处, 即维拉斯托银铅锌矿点 (或矿山) , 石林银铅锌矿点, 哈日根台铅锌矿点, 珠力科银矿点及乌尼克吐锌矿点。拜仁达坝银矿、维拉斯托银矿、珠力科银矿均围绕密透—巴音乌拉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周边分布, 受相同的成矿因素控制, 可视为同一矿田的不同矿床。

6 地球物理特征

通过全区8.64平方公里的高精度磁力测量, 发现了三处磁异常 (见附图2) 。工区磁场特征比较简单, 分为南东与北西两个区域, 南东侧为负磁异常区域, 北西侧为正磁异常区域。正磁异常区域有局部异常叠加现象。三处异常均呈宽面状, 并且异常的西侧都没有封闭。磁异常幅值不高, 平均值为40n T, 异常最高值160n T。根据物性测定及异常检查, M1异常为复成分砾岩引起, 其北侧的负磁异常为构造破碎带引起。M2异常面积较大, 其中出现了一个高值圈闭的小区域, 异常最高值16 0 n T。根据物性测定结果, 结合异常检查情况, 推断该异常与砂板岩中的岩浆活动, 即脉岩频繁出现有关。M3异常位于测区的北端, 西侧没有封闭, 异常呈面状形态, 异常幅值较小, 其间有局部的单点异常出现, 根据物性测定分析, 结合地表异常检查工作, 推断该异常区域是凝灰岩区域内频繁出现的花岗斑岩脉、石英岩脉等脉岩的综合反映。据此, 在激电测量时特别注意脉岩区域的激电异常。

激电面积测量主要分布在磁测区域的北侧变窄的区域内 (见附图4、附图6) 。通过3.44平方公里的激电面积测量工作, 发现了三处激电异常。DJ1异常位于测区的中间偏北部, 在M3异常内。异常呈面状展布, 矿化背景为5%。异常规模为 (约) 700米×550米。极化率最高8%。异常区内出现多个独立的小区域。异常区显示中等电阻率特征。根据物性测定分析, 结合地表异常检查, 推断该异常为区内的蚀变花岗斑岩脉和褐铁矿化凝灰岩引起。DJ2异常位于测区的北东侧, 北东侧没有封闭。异常最高值7.8%。呈面状展布, 可见规模1000米×400米。由三个独立的异常组成, 分别为DJ2—1、DJ2—2和DJ2—3。DJ2—1呈条带状, 根据物性测定分析, 异常区显示低电阻率特征结合。地表异常检查, 推断该异常由褐铁矿化凝灰岩引起;DJ2—2在DJ2—1的北侧, 与DJ2—1起因一致。DJ2—3异常位于测区的最北端, 异常呈条带状, 走向近东西。极化率最高值7.8%。异常区显示中等电阻率特征。根据物性测定分析, 结合地表异常检查, 推断该异常由铅锌矿化带引起。并通过激电测深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中阻高极化特征 (见附图18、附图19) 。

DJ3异常位于测区的南部, 异常呈宽带状, 走向北西, 异常的走向两端没有封闭, 极化率最高值16%。异常平均宽约500米, 呈低阻特征。视电阻率最低不到10Ù.m。异常区均被第四系覆盖, 根据异常特征, 结合2007年验证类似异常的结果, 推断该异常为沉积地层 (煤系地层) 引起。

7 地球化学特征

2007年, 勘查区的南区、北区分别进行土壤测量 (见插图1) 。北区圈出异常3处 (见插图2) , 主要位于测区南部。Ⅵ号为新发现的异常, 异常规模大、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Ⅶ、Ⅷ号异常与勘查区的矿化体基本吻合, 向南未封闭;南区圈出异常1处 (见插图3) , 主要位于测区南部其特征简述如下:

Ⅴ号异常:位于测区南部, 呈北北东向展布, 面积0.08Km2, 元素组合为Sn-Zn-Ag-Mo-Cu-W-Au, 其中Sn元素呈条带状展布, 最高值是521×10-6, 平均值46.49×10-6;Zn元素最高值是144×10-6, 平均值84.63×10-6;Ag元素最高值是0.72×10-6, 平均值0.20×10-6;Mo元素最高值是1.75×10-6, 平均值1.04×10-6;Cu元素最高值是83.2×10-6, 平均值29.85×10-6;W元素最高值是4.98×10-6, 平均值3.06×10-6;Au元素最高值是2.6×10-9, 平均值1.46×10-9。

该异常浓集中心较明显, 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 异常具有一定规模, 组合元素较多 (7种) , Sn单点含量高。是寻找Sn的有利地段, 应须进一步验证。

Ⅵ号异常:位于测区北中部, 呈南北向展布, 面积0.47Km2, 元素组合为Pb-Zn-Ag-Cu-Mo-As-Au-Wo3, 其中Mo元素呈串珠状展布, 最高值是2.19×10-6, 平均值0.91×10-6;Zn元素最高值是814×10-6, 平均值170.27×10-6;Ag元素最高值是4.4×10-6, 平均值0.24×10-6;Pb元素最高值是871×10-6, 平均值92.35×10-6;As元素最高值是570×10-6, 平均值34.84×10-6;Wo3元素最高值是4.48×10-6, 平均值1.80×10-6;Au元素最高值是3.4×10-9, 平均值0.97×10-9;Cu元素最高值是103×10-6, 平均值22.84×10-6。

该异常浓集中心明显, 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 异常具有一定规模, 组合元素较多 (8种) , Cu-Pb-Zn-Ag单点含量高。南部与灰黄色流纹斑岩有关, 北部与地表两条矿化蚀变带 (2、3号) 相吻合, 且与物探异常基本吻合, 是寻找Pb-Zn矿的有利地段, 应须进一步验证。

Ⅶ号异常:位于测区北东部, 呈南北向展布, 南部未封闭, 面积0.18Km2, 元素组合为Zn-Cu-Pb-Cd-Ag-Hg-Mo-Au, 其中Zn元素呈串珠状展布, 最高值是361×10-6, 平均值117.22×10-6;Cu元素最高值是68.5×10-6, 平均值23.10×10-6;Pb元素最高值是563×10-6, 平均值112.63×10-9;Cd元素最高值是1.93×10-6, 平均值0.34×10-6;Ag元素最高值是1.16×10-6, 平均值0.27×10-6;Hg元素最高值是0.04×10-6, 平均值0.02×10-6;Au元素最高值是3.7×10-9, 平均值1.07×10-9;Mo元素最高值是1.54×10-6, 平均值0.90×10-6。

该异常浓集中心明显, 单元素异常吻合性较好, 元素组合较多 (8种) , Ag-Pb-Zn单点含量高。与地表矿化蚀变带 (10号) 套合较好, 有望找到比已知矿化体规模更大、更富的矿体。该处是寻找Ag-Cu-Pb-Zn矿的有利地段, 应先安排工程验证。

Ⅷ号异常:位测区北偏西, 呈椭球状, 南西未封闭, 面积0.07Km2。元素组合为Cu-Au-Zn-Pb-Cd-Ag-As-Mo, 其中Au元素最高值是6.4×10-9, 平均值0.97×10-9;Pb元素最高值是1235×10-6, 平均值78.28×10-6;Zn元素最高值是425×10-6, 平均值130.66×10-6;Mo元素最高值是1.51×10-6, 平均值0.87×10-6;Cd元素最高值是5.03×10-6, 平均值0.54×10-6;As元素最高值是1923×10-6, 平均值99.14×10-6;Cu元素最高值是135×10-6, 平均值18.38×10-6;Ag元素最高值是4.45×10-6, 平均值0.26×10-6。

13.只有一个地球个人读书心得 篇十三

我们的地球,看起来光泽度、全透明、若隐若现,是那般的美丽壮阔。地球还像妈妈一样,不遗余力地为人类出示各种各样資源。殊不知,人类不用控制地采掘及随便毁坏自然资源,乱用化工品,使自然资源越来越低,还导致一系列生态灾难。比如:的超大洪灾,吞没的、冲毁的房子及死、伤的老百姓多得数不胜数,许多的人都失去家人、无家可归这还并不是由于大家很多毁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的严重危害。

生物学家早就证实,在以地球为管理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畴内沒有合适人类定居的第二个星体。因而,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破坏地球后再移居。

确实,大家的这一地球太可爱了,另外又太非常容易粉碎了!我们的地球即然那么美丽可爱,那大家为何要去破坏它呢?再说了,大家只有一个地球,这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佳园,假如破坏了它,大家别无好去处。因而,大家一定要竭尽全力去维护地球,基本建设地球、美化地球。使我们人类的唯一的佳园地球,此后越来越更为美丽可爱、生机盎然,尽快惠及于大家人类吧!

14.世界地球日活动心得通用 篇十四

20-年10月10日是全国第-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希望唤起全社会关注精神健康,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促进公众重视心理健康。

10月10日上午,在区卫计局组织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康宁精神病医院、区柔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工作人员在-区24米街广场举行了-区“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围绕“心理健康,社会和谐”的宣传主题,通过悬挂条幅、设立咨询点、发放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卫生问题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让群众直观的了解精神疾病,接纳精神病患者,让治愈患者能够顺利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在宣传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体检活动,组织-区康宁精神病院专科医师、心理咨询师接受现场群众精神疾病、心理健康问题、睡眠问题等常见问题的的咨询。

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均利用逢场,在人群密集场所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咨询活动。此次活动出动共使用宣传车23辆、悬挂大幅主题标语23幅、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群众心里咨询150余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场参与宣传活动的群众达1000余人。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对精神疾病、心理卫生问题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等有了深刻的了解。

15.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心得 篇十五

地球运动的综合考查是历年高考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光照图的应用在高考中占较大比重,且高考试题不断地推陈出新、灵活多变,因而地球运动便成为“考场杀手”,挫伤考生的自信心,影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教师巧用“侧视光照图”分析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将隐含、抽象的文字或图像信息变得直观、具体、明朗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打开解题突破口。下面就两道例题简要说明“侧视光照图”的具体应用。

二、例题解析

例:2008年全国卷Ⅰ中的8—11题,对地球运动中的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考查。寻找解答第11题的突破口,要善用“侧视光照图”,将复杂、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简单的点、线、面,将其直观、具体地反映在图像中,分析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正确思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高考考点:晨昏线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由题中文字信息可知, Q点为日出或日落时刻, 下面以Q点为晨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即日出时刻为例进行分析。依题意, 假如选定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为5∶30, 春分过后,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半球移动,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大, 北半球昼渐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原来5∶30日出的地方逐渐提前到5∶30之前日出, 则Q点在北半球将沿经线向南移动。而在南半球地方时为5∶30的经线位于夜半球, 所以每年3月21日—6月22日, Q点在北半球沿经线向南移动,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同理每年6月22日—9月23日, Q点则沿经线向北移动。春秋分前后, Q点移动至最北, 在这段时间, Q点在北半球往返于一个区间, 如图甲所示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半球地方时为5∶30的经线位于夜半球, 而南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9月23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南移, Q点沿经线向北移动, 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 直射点返回,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小, Q点沿经线向南移动。春秋分前后,Q点移动至最南,在这段时间,Q点在南半球往返于一个区间,如图乙所示:

从图乙可看出,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一个回归,该交点就沿该经线在赤道至极点之间移动。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 而其他时间则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 其移动的范围越小, 在12时和0时的时候,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 (参考答案:D)

三、方法点拔

地球运动的高频考点是其地理意义的灵活应用,如光照图的变形变式、昼夜现象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计算问题,在解题时要抓住地球运动规律,理清答题思路,掌握基本技巧,可简单归纳为: (1) 地球运动要以“二分”、“二至”日的日照图为基础。在解题时把各种有效信息回置于日照图中,然后进行分析解答。 (2) 日照图中分析地理现象的动态变化要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为突破口,动态分析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晨昏线的周日与周年运动规律。

四、回顾反思

16.与地球说再见 篇十六

霸王龙(6 500万年前已灭绝)

在北美岩层,研究者发现了霸王龙化石。据化石资料显示,霸王龙时代可追溯到麦斯里希特阶末期——白垩纪时期的最后300万年,大约6 850万年至6 550万年前。它与最后的恐龙类共存,恐龙类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亡。经鉴定,研究者发现了30多种霸王龙标本。其中一些标本有非常清晰的骨架结构。研究人员从中发现了软组织。大量的化石材料对生物学的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包括生命史、生物力学。

爱尔兰大鹿: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大约公元前5700年灭绝)

爱尔兰大鹿又称为巨鹿,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它们生活在亚欧大陆——从爱尔兰到贝加尔湖。从最新知道的物种残骸来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00年。巨鹿因强大的体型(肩约7英尺,即2.1米)而闻名,尤其是它的鹿角,在鹿科类动物中是最大的,可达3.65米长,重量可达90磅(即40.8千克)。我们对巨鹿灭绝的原因分析仍然集中在鹿角,甚至有人假设,巨鹿的巨大鹿角限制了雄性鹿穿过森林地带或是其他不适应行为而导致灭绝。作为陆地物种,假设它已经适应了环境的变化,那么可能就会和人类一样,进行了演变。

穴狮:曾经是活在地球上最大的狮子(2 000年前灭绝)

穴狮是狮子类中已灭绝的亚种,这个亚种是狮子类中最大的一类。1985年发现一只雄性成年穴狮,肩高大约1.2米,身长为2.1米,无尾,和现代狮在体型面积上无多大区别。这只雄狮甚至都没有其他亚种标本大。因此,这种猫科动物大约比现代狮大5%~10%。在武木冰期,即大概10 000年前,这种物种濒临灭绝。不过,还是存在一些迹象表明,直至2 000年前,这个物种曾出现于巴尔干半岛。

欧洲野牛:一种大型牛(1627年灭绝)

欧洲野牛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公元13世纪,欧洲野牛范围局限于波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和东普鲁士等地。人类的捕杀使得其数目下滑,捕杀被禁止,但1564年时仅存38头。最后仅存的一头欧洲母野牛,也死于1627年波兰的森林公园。它的头骨被瑞士军部所取,至今是斯德哥尔摩兵器馆的所属物。1920年,德国动物园管理员试图育养出欧洲野牛,但结果都无法与真正的欧洲野牛完全相像。

斯特拉海牛(1768年灭绝)

1741年,在白令海的亚洲海岸附近被博物学者乔治·斯特拉发现。斯特拉海牛能长到25.9英尺(约7.9米)长,成年的斯特拉海牛一般有3吨重。它看起来有点像海豹,但拥有强壮的前肢和鲸鱼似的尾巴。斯特拉海牛曾经在北太平洋海岸、日本的南部、加利福尼亚活动。从它最后群体灭亡的速度来看,很有可能是人类的到来。现在还有关于海牛的零星报道——就像来自白令海和格陵兰岛的动物,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在当今世界可能还幸存着小群体特斯拉海牛。当然这个观点到目前为止是没有得到证实的。

大海雀:所有海雀科鸟类中最大的(1844年灭绝)

大海雀是海雀类中唯一不飞的物种,体型巨大。来自大西洋,站立大约30~34英尺(约75厘米)高,重5千克。这种不飞的大海雀是海雀类中最大的物种。它腹部是白色的羽毛,背部是光滑的黑色羽毛。在过去,大量的大海雀在加拿大东部、格陵兰、冰岛、挪威、爱尔兰和英国不远处的诸多岛屿上生活。但是还是逃不过被捕杀而灭绝的命运。从弗罗里达州贝冢中发现的残骸表明,它们在冬天都会不定期地往南飞。

斑驴:半身斑马,半身马(1883年已灭绝)

上一篇:节能减排会议下一篇:难忘的一件事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