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景抒情作文(精选5篇)
1.初中写景抒情作文 篇一
我奶奶的家乡,可以说是桥之乡。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桥,不过那里的桥,不像我们现在城市里的桥一样,建造得那么精美,那么宏伟高大。
我奶奶的家乡那里的桥,都是用竹板或石块构造成的,建造简单,但十分坚固。然而,每逢我去奶奶家时,我都要在那边的桥上玩上好一段时间,不如说,让我天天玩,也不觉得厌烦。
一条条用竹木板做的桥,横跨在河岸上,河里则是有许多鱼儿在嬉戏。它们时而跳出水面,好像在向从桥上经过的人们问个好,打个招呼;它们时而在吐泡泡,好像正在为水面增添几分色彩:它们时而在水中,跳起那它们独有的舞蹈,那优美的舞姿,使从桥上经过的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到赞叹!
那澄清澄清的河水,清得可以看见河中沙石的水。给周围的坏境增添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色彩,也足画一般的美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河边的杨柳就如淑女一般。常常捧着那面大镜子,不肯放手——梳着自己那又长又美的长发。一阵风吹过,那长长的头发随风飘了起来,柳树姑娘们,好像正在得意的展现自己的美。“你比我美,我比你美。”大家都陶醉在一片欢笑中┅┅
这么热闹的场面,当热缺少不了,鸟儿们那优美动听的歌喉,清爽而又干脆的歌声迎面送来,好像在为这么美的村子增添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让那些每天辛勤劳动的村民们,得以精神上的休息……
如画般美的地方呈现在我们眼前,但又如此艰辛,劳作的画面也出现在我的眼前。
美,辛苦。这正是这么辛勤劳作换来美的成果……
2.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策略浅探 篇二
[关键词]写景抒情 教学策略 散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26
小学语文教材在中高年级选编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这类文本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清幽深远,通过对真实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深切的情感,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相融相合。教学这类文章,怎样紧扣它的文体特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创设意境,铺设鲜活画面
(一)想象中再现画面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的思维沉入文本的画面展开合理而大胆的想象,将语言所承载、凸显出来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如,教学《田园诗情》的第二自然段时,可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在想象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意识融入其中,以自己的心境观照文本情境,有效缩短了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体悟作品的精妙境界奠定基础。
(二)联想中感受画面
儿童是凭借形象、色彩和声音思维的。写景抒情类文本中的很多词语都具有鲜明的画面感。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鲜活的词语,并用直观化的语言将这种画面呈现出来,这样更易于学生沉入意境中。如,教学《田园诗情》的第三自然段,教师为学生播放了《赛马》的乐曲,并以激情的语言渲染,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万马奔腾的情境中。乐曲的旋律、教师语言,让学生与骏马融为一体,享受到体验的愉悦。
二、体悟情意,品析语言神韵
(一)品原味,感受神韵之概貌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命体验,不要将教师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教师要将学生带入文本中,让他们对文本形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感知内容。如,教学《九寨沟》一课,教师先揭示课题,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眼前浮现的画面;然后,学生展开文本初读,感受课文留给自己的初步印象,形成对文本的粗浅认知;接着,学生再次自主阅读,梳理文本的写作顺序;最后,在概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将文本内容浓缩成标题,使他们形成对九寨沟的整体认知,同时将文本的内在神韵根植在他们的意识中。
(二)入其里,感受神韵之真
写景类散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将主人公自身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阅读这类文本,就需要寻其形、入其里,在“活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画的意境。如,教学《黄果树瀑布》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想象,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相机聚焦文本中的核心词语,激活他们的原始经验,并进行拓展补充,这样使文本蕴藏的内在神韵丰满、厚实。
三、迁移训练,促进语言生长
(一)传神语词中探寻
写景类文本的语言精妙、传神、妥帖,值得学生深入品味、辨析,是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学这类文本要将品析的重点放在一些传神的动词、形容词中,让学生感受这类词语对描摹客观事物、表达情意的作用。如,教学《槐乡五月》时,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槐花香味的语句,然后体会“浸”字形成的多种独特的韵味。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意识到在景物描写过程中,适切、准确的动词往往使语言表达得更加生动。最后,教师设置填空题,引导学生填写具体传神的动词。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增长。
(二)形神链接处探寻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在形式上自由活泼,不受表达方式的限制。 在这种表达形式下,散文的语言显得韵味十足。根据这样的文本特点,我们可以确定语言学习和练笔的价值点。还以《田园诗情》一文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的语言灵巧工整,在对称之中又富有节奏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表达美,还要学会运用这种表达特点,把它作为本课语言的生长点。同时,通过运用,学生能进一步体验到荷兰的悠闲、自在,真正达到“言”“意”双得的目的。
总而言之,依据文体特点展开教学是走进文本内核的最佳路径。教学写景抒情类文本,就要紧扣文本之景和作者之情的链接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沉入文本进行感悟、体验、迁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3.初中写景抒情作文:想你的夜 篇三
或许我们的爱来得太快,快得让我来不及躲闪,已经再也不想离开。却越发察觉到自己对你沉沉的依?赖。我是幸福的,因为有你爱我爱得如此精彩,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更加是幸福的,因为有你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
生命的开始是哭,而我的开始是你,是你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感情也可以经营得如此美好。真的一?度以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去爱,却是你让我读懂了自己,也让我重新拾起对爱的信心,真的好谢谢你,把我领到了春意盎然的.春天,因此我的世界里便不再有雪,心回暖了,痛也随之渐渐走远了,你给了我快乐,你的爱在滋润着我,陪伴着我,在白日里,更在每一个想你的夜晚。 ?
认识你以后,我开始用你的眼睛去看世界,但好笑的是,我发现自己的眼里却够看到你,那么不如就?这样吧,让我投入地爱一次,给自己希望,也给爱情光芒。很想一生一世陪伴在你的身边,不过,我会告?诉你,我一定努力!因为有了你,就有了爱的动力,是你让我体会到,付出是那么值得,因为点滴的付出足矣获得双倍的快乐,自己的快乐,和另一份带给你的快乐,而那种快乐的感觉,真好。 ?
今晚的夜色格外迷人,独自坐在家里,重复播放着同一首歌曲的CD,仰头是满天明亮的星,闪烁着向?你诉说着是我对你的情,相信此时在另一个边的你,也一定能够感受得到,但这一刻突然好想让你知道 ,我也在象你想我一般想你。。。。。 ?
4.写景抒情作文教案 篇四
【课型】作文
【年级】八级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
2.学会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大自然中感悟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作文。
【教学难点】
如何在景物中感悟道理
寓于景物之中,的陶冶和美的享
时一味地堆砌优
的描绘常常违反
一、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散文的知识点。导入写景抒情散文。写景贵有情。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将感情才能做到情景交融,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情操受。但不少同学认为写景作文的“美”就是优美语句多,因此在练习美语句。这样的作文让人初读以为是篇好作文,再一细读却发现其中 事实,缺少真情实感,情、景分离,互相矛盾。
二、新课导入
<一>什么是“写景抒情散文”
胸臆文。
借景抒情、布》。
<
1.抒情文按其成分构成情况可分为:写事抒情文、写景抒情散文和直抒写景抒情散文的目的也是抒情,但这种抒情主要是通过写景来完成的。情景交融是写事抒情文的主要抒情方式。例如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二>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使笔下之景栩栩如生,令人如临其景呢? 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世间万物,各具特色。即使是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季节、时间里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只有把握了这些特征,笔下的景物才可能有特色,才可能传神。而要把握景物的特征就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多方的比较、深入的思索,只有经过一番由浅入深的思维活动才可能认识并把握景物的特征,才可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景色。
选好观察角度,安排好一定的顺序。
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正视、斜视、平视,人们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来,或从整体到局部、或由远及近、或从大到小、或由高到低、或从上到下、或按时间的推移为序、或以空间的转换为线索,2.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作者的主观感受,一旦融入了客观
景物之中,景物即变得有了灵性起来;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在具体行文中应自然而然地将此融会进去。事实也确是这样,同一景物由于观察、写作时的心境不同,展现在笔端的景色也就各异。
3.扣话题,多次点话题
4.引诗句名言,彰显文采
5.要有情调,一开始就要设法奠定抒情基调
总之,描写景物,须抓住特征,安排好描写顺序,融情于景,才能使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如临其景。
三、范文欣赏
一朵小花
古清生
面对一朵小花,我能对它说什么呢?今年北京的春天,总共下过两场半雨,且只是略略地湿了下街道,因而干燥的景况是可想而知的了。干燥的春天,沙尘飞扬,街的花坛上,那土便是水泥灰一般,一丁点儿的湿润也没有。这当然让我对北方的植物产生一种深刻的同情,要在这样的土地上生长,开花,并把生命的枝丫努力地探向天空。这又是要有怎样的坚韧呢? 独自由南国漂泊到京都,在这里度过如许孤寂的时光,夜夜孤灯长伴,青春便沿着书页字间飘移,生命化做行行抒情抑或并不抒情的文字,只把日子过得如北国的大地般荒凉。只把心灵来叩问,人的一生,是应该如何地度过呢?我为什么要如此地奔波而不屈地寻找那极目难眺的远岸呢?伴我只有京都月华,它柔凉而明净,轻轻地在窗前铺展一方,引我乡思无限。而这些时日,文稿卖得不多,口袋里常常空空如也,以至于挤压去我本来可能获得的诗情。没有诗情也罢,甚而令我连丁点儿的游兴也无,想想那毫无湿润的土地,令我的心灵也干渴。
然而,这一天我走在街的花坛旁,我忽然发现,这干渴得如同水泥灰的泥土,居然萌出几点新绿,且自信地开出几朵小花,黄灿灿的小花。它们在春天的阳光照临下,竟是透着那么一份惊喜,它们的根就扎在这块毫无湿润的土地上。它们,是以怎样的毅力在这样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呵?我索性停下步来,俯身凝视着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着,因它的缘故,我发现阳光要美妙得多。这样一朵小花,它有两片小小的叶子,像两只举起欢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茎,极绿,在春风吹拂里颤栗不止,它整个的形像微小而精致,令人不忍触碰。它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生命,一朵开放在春天里的小小花朵,它猛然地让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强大。在如此干燥的土地上,扎根,吸收到哪怕一丁点儿的养份,极顽强地生长出来,还绽开小小花朵,捧起即便是这样微小的颜色,微小的喜悦,但它终是这春天里的花朵的一种呵!它的呈现,妩媚了我心头的枯燥的北国的春天。
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头的冷寂和积尘,它把这一捧小小的美丽托送给我,它让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们的生命,究竟有没有一朵小花强大?有它的从容而饱含激情?有没有它那么一点点亮色?我还呼吸到小花儿的淡淡的一缕清香,它在阳光里暗放。终于是看得久了,我用心灵轻轻地抚摸它,我的心刹时也芬芳,即便北国这样的土壤,它亦是要养育一种花朵呵,所谓的荒凉,原来竟是心灵所生,真正的土地,也总是会有花朵的,会有这样小小的花朵。我就用这朵小花拂去我孤旅的疲惫,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里,让我的文字也暗香浮动。
【欣赏优美语句,并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对生命的思考】
人面桃花
山中的春天最惹眼的莫过于花儿了,而开得最热烈和最有味道的,莫过于那一树树艳美的桃花了。
尤其是北方的桃花,它们是早开的,甚至比绿来得还早。那桃花的开是张扬的,开得多,开得密,粉红粉红,大片大片,半坡半坡的。桃花的开是风情的,灿烂的横陈在早春的阳光里。桃花是属于乡野的,桃花是不大在乎 采摘的,也是 不登大雅之堂的。
不知怎么的,桃花的感觉会和妖娆联想在一块。记得《白蛇传》中有一幕,那场面在桃花的飘落和纷飞中是迷离和梦幻的。拱桥,绿水,还有几瓣桃花在水里打着旋儿;青石路上,花木扶疏,桃花的花瓣随着两个美貌妖精飞舞着,一个妖身着白色,另个妖着水青色。因为两个蛇妖刚幻化人形,两双桃花眼,媚媚地打量着人间,两只软软的脚被她们鱼尾般拖着,摇摆腰身,左左右右,窈窈窕窕,扭呀扭地学人走路。两个妖精,几树桃红,摇出万种风情,实在迷煞人了。
北方的春来时,难免叫人觉得景色不缤纷,地上也贫瘠。但是在这个春时,才发现平山有个叫温塘的地方,那里蕴涵的情趣是一点也不比江南差的。那里的桃花水、那里的桃花坳、那里的桃花女。
桃花开、东风起时涌出的温泉水,在那里,被祖辈的人们称为桃花水。虽说那温泉四季可用,但还是以桃花开时的泉水最贵,有“一日桃花浴,三生无炎凉”的传说。因此每年的桃花一开,方圆百里的人们都会齐聚那里,有的留恋忘返,有的一住就是个把月。据说有个闺名叫米米的女子年过古稀而红颜不老,就是因为常洗桃花浴。
这个有着桃花水的温塘,古时的皇帝来过,达官贵人来过,用的是官塘;但是来得最多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用的是当地小户人家提供的小塘,但那桃花水的源头却是一样的。桃花坳中有露天塘,古时的女子用过。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幅景象,风摇桃花,花瓣陆续地飞在塘面,水面上或许还会飘着大红亮漆的木盆,盆中温着一壶酒,女子藕般伸胳膊,翘指捏手杯,慢慢啜。仰躺在满是落花的桃花水中,温润的泉水开始静静滋养肌肤,泉水热热的,酒叫女子醉醉的,那脸恐怕也会桃花一样的绯红吧。
桃花孕育出的浪漫是会叫人产生无限惆怅的。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代才子崔护邂逅桃花女的故事。一年的春天,崔护考进士,末中,在长安城郊南庄游玩,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个女子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春天,崔护又来到那人家,只见柴门紧闭,一树的桃花还像那年一样的盛开着,但是那女子却不知在何处了。
多么痴情的寻访,多么深刻的怀念。桃花又开,故人又来,前缘却不在了。美丽的往往是残缺的,叫人深切怀想的往往又是结果惨淡的。唉!这般残缺的美搁在心里面,浓得叫人怎能化得开啊,那就怀揣着这份哀愁这份无奈低低吟唱罢: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欣赏这篇文章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引用诗词让文章更有文采。】
山城喜雨
重庆自古有山城的别称,也自古就有雾都的别称。虽然山城也好,雾都也好,都不完全是重庆的独享专利,但山城重庆、雾都重庆的说法,时常是联袂而行,对世界来说,都是通俗惯用的。
对于山城的重庆来说,我是很喜爱的。许多大城市因其地理情况,居住在大城市中的居民要想登登山,享登临的乐趣,那是要走出闹市,走出繁华,倍受一些旅行的准备和劳累才得以实现的。独有这山城重庆,对于要享受登临的乐趣的人来说,似乎是家常便饭那样的容易。枇杷山,正好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汇合的要道,朝天门是个龙头,接下来解放碑是个龙的颈子,接下来七星岗是龙的肩,过来就是枇杷山了,彷如巨龙蓄力高耸的背脊,在渝中半岛上高高矗立。从南面的菜园坝、石板坡沿步道拾级而上,可以到枇杷山的制高点。从北面的山城第三步道也可以登临其制高点。缓缓而上,花上二十来分钟,身上刚好有汗意之时,登顶了。向南可以俯瞰南山山系,享受无限风光在远峰的感觉。可以俯瞰南坪繁华的街市,看第一座长江大桥,看菜园坝长江大桥,看蜿蜒而来的美女般的长江,体味长江似乎穿城而过的对重庆相濡以沫的润泽。向北面,可以俯瞰人民大礼堂金碧辉煌的穹顶,可以俯瞰江北观音桥商圈的车水马龙,可以俯瞰嘉陵江大桥、渝澳大桥相依相偎静卧嘉江之上。向西可以遥看鹅岭的优雅娴淑。夜晚的枇杷山,更是一个欣赏山城万家灯火的绝好去处。大礼堂在灯火中,玲珑剔透,金光洋溢,颇具王者之气势,坐在那里,镇
守着这美丽如画的山城重庆。两江上彩虹卧波,姹紫嫣红的车灯又似乎流成一条一条的霓虹之河,彩虹下面,长江和嘉江像两条流动的镜子,将山城无限的夜色尽蓄其中,波光粼粼,给人堂皇迷离的感觉。倍感这就是人间烟火,并由此而生的温暖。
但是,我这里并不是想要激情倾诉山城那种城在山中,山在城里的这种得天独厚的重庆条件,我只是想讲讲山城的春雨。
雨对于山城重庆来说,并不是一个专利,也不是一个稀罕物。雨对于山城重庆来说,太平凡不过了。秋雨、冬雨、夏雨,除了2006年那个特别的夏天,近五十天没有一丝雨星之外,在重庆的历史上,似乎从来就不缺雨的光顾的。秋雨也好、冬雨也好,无非在山城重庆原本多雾潮湿阴冷的日子里来个提高而已,将冷、将湿、将阴沉进行了一个提高,给人更加冷、更加湿、更加阴沉的感觉。夏雨对于山城重庆来说,有时滂沱如倾盆,到处稀里哗啦的流淌,在山崖上,在屋檐边,在高低不平的坡上,形成一股一股的浊流飞泻进长江,飞泻进嘉江。给燥热的山城带来一点凉爽。因此,山城重庆的雨原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无非就是一场雨而已。
但是,今年这几天的雨啊,确实让我有无限的喜悦和发现。杜工部在成都对川西坝子里的春来夜雨尤为喜爱,在他的《春夜喜雨》里,对春雨随风潜入的无尽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而且,天明时分花重锦官城的那种喜悦,完全是这场好雨的润泽浇濯。春雨对于山城重庆来说,无疑也是那样让人欣喜的。
傍晚,因为雨的到来,天色似乎提前黑了,但重庆是不夜城,天黑只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很快各种灯光相继燃放,照亮了山城的夜晚。雨在什么时候落下的,也不是一个重要问题。深夜,很多上夜班的人流逐渐平息,街道上汽车少了,夜晚这时才算是姗姗来临,夜安静下来了。突然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打在窗户的遮雨棚上,忽大忽小,忽强忽弱。这时,这个好雨就潜入了山城的寂静的夜晚。
听着这雨,听着这雨拍打窗户的声音。心中想到,明天早上还会继续下吗,观音岩的步道应该被冲洗得一尘不染,很久不见的树叶的鹅黄的嫩绿应该能够绽放在枝头,带着这种对夜雨的瞎想,听着这噼啪打窗的声音,进入梦乡。
早上起来,雨一般都会停了。走出门,感觉空气很凉很透肺腑,就像甘泉润进干渴已久的喉嗓之中,很有怡人的质感。坐上车,经过两路口,上清寺,嘉陵江大桥,在观音桥站下车,沿路都感觉很滋润。在观音桥下了车后,站台旁的三株硕大的银杏树,在它们光光的树干上,似乎已经在绽放出鹅黄的嫩绿来。走上观音桥的天桥,向建北路打打望,城市印象那个穹顶静穆在清晨的雨意中。向两路口方向望望,急救中心的银色的球形屋顶静穆在清晨的雨意之中。一阵清风,从嘉江里吹过来,吹在温暖的脸上,实在很爽。这时的渝中半岛,似乎都静穆在雨后的清晨里。那里的鳞次栉比的高楼,仿佛成了一大片深林,几乎都在和雨后的浮云携手迎接着黎明的到来。此时的山城重庆,变成了一个水墨的山城了。天是蓝黑的天空,浮云是黛青色的浮云,黑白分明的一栋一栋大厦,显得如此分明错落,显得如此端庄雅致。在雨的清晨,山城重庆是一幅自然的水墨画,淡定了一切的铅华,褪尽无限的装扮,还了天然之美。
我走在人流熙攘的人行道上,感受着山城春雨带来的愉悦。对生活,我又充满了无尽的希望。突然有一种冲动,很想拉了路人的手一起高呼:重庆,我爱你!
但在静穆中,我还是克制了这种情绪,因为,正在其间,孕育着无限的活力和希望。
【从这篇文章中欣赏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赞美自己的家乡。】
四、板书设计
写景散文
1.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3.扣话题,多次点话题
4.引诗句名言,彰显文采
5.要有情调,一开始就要设法奠定抒情基调
五、作业布置
5.鉴赏写景抒情作文 篇五
汽车在颠簸了几个小时后,在西湖的风景区停下来了。刚下车,我的疲倦转眼不知去向,只留下好奇与欣喜。西湖实在太美了,美得让人沉醉,美得让人痴狂。不管是拂面而来的清风还是弥漫身旁的花香,都是温柔的;不管是蔚蓝无比的晴空还是波光潋滟的湖水,都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冒雨游了一遭瑶林仙境,对里面的岩石很为惊奇,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我们来到西子湖畔,这种感情愈发强烈。
我到西湖是来寻梦的。早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就领略了西湖的美艳。如今,我亲眼见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确实令我大开眼界,世间竟有如此秀美的神奇。
漫步在苏堤,在并不宽阔的林荫道上行走,到处可见盛开的桃花,红的像,粉的像霞,它们都在温暖的春风中尽情舒展婀娜的身姿,如同一位位妆扮入时的杭州美女子。一路上鸟鸣不绝,它们荫蔽在宽大的树叶上。听见婉转悠扬的鸣叫,抬头却寻它不得,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这便是西湖的魅力所在。
乘船进入湖心小岛上,我可以近距离接触西湖水,她清澈透明,波澜不惊;远处的水泛滥着白光,近处的水拍打出涟漪,简单而和谐,美得自然,没有任何装饰。西湖水把来到西湖的各种思想全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她的游客。她波光一闪,嫣然一笑,便永恒地定格在我们地记忆中。
岛上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鸟语花香,映着青山,傍着绿水,美丽之极。各种花儿都争着开放,为这美丽地世界增添一分娇艳。一朵花,就是一朵怒放的生命,所有的鸟儿都齐声高唱,每一句鸟鸣都是一段和谐的乐曲。
青苔小路,从古至今让人踩踏,高树奇石一如既往地让人尽情地抚摸。这里向左可远观雷峰塔。我见过雷峰塔的琼楼玉宇,不知白娘子一切可好?这塔已不是鲁迅先生已论再论的雷峰塔,而是钢筋结构,金碧辉煌地耸立在青山绿水之间。向右可见一实心铁塔,如同西子一般和雷峰塔遥遥相望。
梦总是美的,西湖必我的梦境更美,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也让人感觉沉重。西湖的潋滟迷失了太多的人的心志让它们停滞不前;西湖的淡抹浓妆消磨了太多的人的信念,寻梦于青山绿水之间。
西湖,一个梦境,离我如此亲近,恍惚间又离我远去。
1.写景抒情作文评语
2.有名的写景抒情散文
【初中写景抒情作文】推荐阅读:
草原写景作文初中07-17
校园一角初中写景作文09-10
作文700字初中写景09-20
初中写景作文:小雨点儿11-03
写景作文400字「初中」12-05
初中写景作文600字:秋景08-18
初中写景作文:夏天的感觉11-18
初中写景作文:走进小鸟天堂01-12
初中写景作文:最美的画面02-05
初中 写景作文:校园的四季风光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