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2024-10-27

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精选18篇)

1.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篇一

《认识PowerPoint》教学反思 《认识PowerPoint》。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Word知识基础上学习的第二个Office办公软件。结合学生实际和本节课的内容及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本节课在知识技能上达到二个目标:

1、认识PowerPoint窗口;

2、掌握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快速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

2、结合以前的Word知识,能够给自己的幻灯片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Office办公软件间的联系和自学、探究学习的乐趣。通过合作学习体会与同伴合作在电脑学习中的作用。

为了达成上面的教学目标,这节课共设置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启动软件;

三、合作对比,认识窗口;

四、自主探究,尝试操作;

五、全课小结,盘点收获。

以欣赏自己班级的电子相册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实际,既能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又为本节课提供了很好的一个任务驱动。第二个环节中,由学生已有的Word知识引出PowerPoint的打开,通过学生在学习网站上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打开PowerPoint的方法,并通过与Word的打开过程的比较来加深对PowerPoint打开的认识,再通过学生演示进行小结,汇总不同的打开方式。学生可以在自主学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合作全面掌握PowerPoint的打开。PowerPoint窗口的认识内容较多,且比较枯燥,这个环节一方面通过网站为学生重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PowerPoint窗口,另一方面,改变单纯识记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已有的Word知识相联系,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Powerpoint窗口和Word窗口的相同地方和不同之处,在查找中掌握PowerPoint窗口的组成,再让学生找出PowerPoint窗口中认识的按钮,细化学生对Powerpoint窗口的认识,并且为下面的尝试操作做好铺垫。考虑到学生已有的Word基础和PowerPoint与Word的联系,在第四个环节中,让学生尝试为幻灯片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内容,通过操作,加深学生对PowerPoint的认识。本节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贴合学生实际的导课和与已有知识对比学习来组织教学,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小,操作较易上手,且内容丰富,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的说明与反思。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这节课从以下几方面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性强,也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本节课中,通过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让学生自己在网站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打开PowerPoint的方法,并通过及时的操作予以验证,打开PowerPoint后,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学习网站来探究PowerPoint窗口的组成,并由此发现PowerPoint与Word的联系,之后,利用已有的Word知识,为自己的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内容,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自主合作,实际操作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知识的迁移。

计算机的软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学习新软件时,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软件的掌握。而且,新的知识经过与旧知识的联系才能更快的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所接受。本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Word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两个软件的相互比较,在对比中掌握PowerPoint的打开方法、认识窗口。并且,将Word中的操作迁移到新的软件中,使学生很容易就能在新的软件中进行简单的操作。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里。

上完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我发觉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本节课内容较多,学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学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件和PowerPoint的切换上不灵活,影响了学习的效里。

二、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描述上语言不够简练,计算机的一些述语没有掌握,与操作的配合上还不熟练。

针对以上不足,我的改进措施是:

一、改进学件的设计,以更利于学生的操作和学习。

二、在平时的课堂中注意学生对计算机术语的掌握,加强描述与操作的配合练习。

三、继续强化自身业务素质,特别是课堂语言的表述能力,力求在准确流利的基础上达到趣味化,生动化。

2.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篇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 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现在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 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 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具体模型。很显然, 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 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 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计算, 而是初步建立“加法”的模型, 理解“加法”的内涵, 并学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加法算式模型, 理解“加法”的意义, 积累建模的活动经验。

2.能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理解5以内加法的口算算理, 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示, 引入模型

1.看图说过程和结果。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1) 动态出示图1。

(2) 在图1中动态插入两位小朋友。 (合成图2)

这个动画片是什么意思? (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又来了2小朋友, 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3) 指名说, 同桌互说。 (充分了解图意。)

2.模型表达。

原来有3个小朋友, 又来了2个小朋友, 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道式子来表示3+2=5 (板书) , 你会读吗? (指名读、齐读。)

3.了解符号的意思。

“+”是什么符号? (板书:加号) 它表示什么意思? (合起来的意思。)

3+2=5是什么意思呢?

4.小结:3和2合起来是5, 我们用式子表示是3+2=5。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能接受的动画片的动态演示入手, 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生活情境转变为日常语言表达, 再从日常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加法模型, 让学生经历加法式子的产生过程, 为下面进一步丰富“加法”模型作准备。

二、变换情境, 丰富模型

1.情景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幅连环画。 (连环出示图3)

(1) 第一幅图什么意思?第二幅图呢?你能连起来说说图的意思吗? (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来荡秋千, 又来两个小男孩, 合起来是三个孩子。)

(2) 这句话的意思,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然后指名说一说。)

(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1+2=3。)

为什么用加号? (把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的环节。因为有了前一个例题作为基础, 所以本环节情境展示由动态演示转变为连环画的静态展示, 减少了“动”的成分, 在“连环”的情境图中, 理解“动”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加法模型的建立, 不是靠一个例子就能完成的, 需要在不同情境下连续理解, 这是学生第一次模仿、建立特定情境下的加法模型。

2.情景二: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棒, 青蛙一家也来向小朋友们学习了。 (出示图4)

(1)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2)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2+2=4。)

(3) 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只用一幅图将动态过程表现出来, 需要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 此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了由两幅图向一幅图的过渡。

3.情境三:

除了青蛙一家, 鸡妈妈一家也过来了。

(1) 图5是什么意思?

(2)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3+1=4。)

(3) 这里的3表示什么?1呢?4呢? (让学生明白4表示4只鸡, 其中有3只小鸡和1只母鸡。)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静态实物图, 合起来的两部分是1只母鸡和3只小鸡, 这里的“4”代表4只鸡, 是对母鸡、小鸡的统称, 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抽象。

4.情景四:

图6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由实物过渡到方格模型, 提高抽象程度。

5.情境五: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图7吗?这里的2、1、3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计数单位从“个”到“群” (捆) , 扩大了加法模型的应用范围, 加法模型的适用性得到了加强。

6.情景六:

在我们生活中用“加”表示的例子也有很多。教师请学生走到讲台前, 要求学生:说说老师每次请学生上台的过程及现在一共有几人, 再用算式表示。

(1) 老师先请两人上台, 再请一人。 (2+1=3)

(2) 再请一人上台。 (3+1=4)

(3) 再请一人上台。 (4+1=5)

7.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几件不同的事情, 为什么都可以列成加法式子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系列活动, 从情境图到生活中的事例, 目的是丰富“加法”模型。通过小结, 异中求同, 突出“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这一本质属性。

三、解释模型, 根据模型求解

1.1+4=?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会用圆片摆一摆这道算式吗?4+1呢?

生集体操作, 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摆的。

2.2+1=?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这道算式的意思吗? (师课件提示:它可能是2个_ 和1个_ , 合起来是_ _ 。)

3.直接算出得数。

出示算式:

1+4 2+3 1+1 2+1 3+1

3+2 2+2 1+3 4+1 2+1

设计意图:一个算式就是一个模型, 是对某一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抽象的结果, 它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 从模型出发, 想象具体的、不同的情境, 是对模型的深刻理解过程。对于1+4=?4+1=?这一计算问题, 启发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去解决。最后通过一组题的练习, 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回顾总结

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 你知道“加”是什么意思吗?

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充分体会分数的含义;(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理解1/2的含义,并理解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实现的。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学具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水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中秋节,老师要把月饼分给小朋友。请思考后回答:8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2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

师:看来,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的月饼用咱们以前学过的整数1、2、3、4……没法表示,这就需要咱们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分月饼的活动,其实是在体会以前学过的数——整数的特点: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让学生在分月饼的过程中产生对分数的认知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1)认识月饼的1/2

师:首先,大家还是回到那1块月饼上来。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学生会说半块)

师:那半块月饼是怎么得到的?你会分吗?(指名说)

师:老师来试一试(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半)

师:可是这半块在数学上该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谁知道?(指名说,对知道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

师:那么这个1/2表示什么呢?

师:(电脑演示)一起来看,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左闪动)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1/2。(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这一份(指课件左边半块月饼)是这块月饼的1/2;那(右闪动)这一份可以用1/2表示吗?

师(小结):看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块月饼的1/2。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可是二分之一应该怎么写呢?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写。先写中间的一条短横,表示平均分;然后在短横的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最后在短横的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将数具体化,全面展现1/2的产生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成了他们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分数的读写、意义等知识点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生成,流畅自如。

(2)折长方形纸的1/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月饼的1/2。瞧,这是什么?(出示长方形纸)你还能找到它的1/2吗?

师:明白了吗?开始!

(生活动,师指导;学生展示不同的折法和画法)

师:明明折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

师(小结):看来,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加深了学生对1/2的认识和理解。

(3)判断图形的1/2

师:现在明白了1/2的含义了吗?现在老师考考你。

师(小结):无论是一块月饼、一张长方形纸、一个多边形,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图形,判断是不是1/2。在动脑想、动眼看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出学习思维的全过程。

2.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分数大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1/4,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指名回答)

师:老师也用图形表示出了几个分数(在黑板上贴出1/3、1/8),我表示出的是几分之一?

师:你会写这些分数吗?(指名写)

(1)比较1/2与1/4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涂色部分,你认为1/2和1/4这两个分数哪个大一些呢?为什么?(指名说)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从图上看1/2有这么大一块,1/4只有这么小一块,所以1/2比1/4大,你们同意吗?中间可以用哪个符号?一起读一读。

(2)给分数排排队

师:现在你能给黑板上这几个分数排排队吗?(1/2、1/4、1/3、1/8)

(学生到前面给分数排队后,师生评价)

师:通过刚才我们给分数排队,你发现了什么?(前后位4人为一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

师(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表示的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表示的就越多。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1/2、1/4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说说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先比较1/2、1/4的大小后,给几个分数排排队,学生更愿意比了。

三、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为了奖励你们的出色表现,老师决定带你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我们出发吧!(伴随音乐,屏幕出示游乐园图)

师:同学们,游乐园里可真热闹啊!请你仔细找一找,有没有刚刚认识的分数朋友?(指名回答,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师:快看,游乐园里正在举行游戏比赛,想参加吗?

游戏一:你认识我吗?我是涂色的部分,给我起个名字吧!

游戏二:比眼力。

师: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判断之前先想一想,听老师喊“准备、出示”再出手势,明白吗?

设计意图:练习创设了教师带领学生去游乐园玩这一情境,习题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层次清楚,趣味性强,并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

4.小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2元彩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0.50元日记本3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平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三、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一):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二):我会填。

5.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五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然后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小兔子分西瓜,在分西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西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然后产生了用心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明白,构成健康、用心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潜质。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后,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构成的。然后再从辨别阴影部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然后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透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用心动脑探索,从而初步明白分数所表示的好处。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

3、带给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我不仅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数学活动,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比如,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二分之一时,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一样的折纸涂色方法,却能够得到同一个分数;再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一半,这样就扩充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本节课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透过直接操作认识明白分数。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心探索。课一开始我用小兔子分西瓜的故事对“如何表示半块西瓜”这一新的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猜想。这样设计,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储备,重视了生活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力,尊重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意识,使课堂成为多层面、交互式活动的窗口,探索成果异彩纷呈,学习热情高涨。

6.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例

1、例2。

【课标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掌握初步的画图技能。

2.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并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现实。

【教材分析】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学生学习角的相关知识的起始课。教材利用角在实际生活中的丰富 “原型”,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同时通过认角、找角、做角、折角、比角、画角等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角,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例1呈现了主题图中的剪刀、钟面、三角尺3种实物,并标出了实物中的角,以此展现了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的三种不同形状的角,让学生感受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并通过做角、比角使学生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特点。例2以两幅动态的图展示了画角的步骤与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练习八的1、2、3、4、5题是与本课相关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对角的认识、理解角的构成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学情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图形中的角到底指的是哪个部分,还是有些模糊,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学中通过认角、找角、做角、折角、比角、画角等一系列的活动,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角的特点、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空间观念。3.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组成和角各部分的名称,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教学设想】

课标指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1.联系生活基础,直观感知。

教学中,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联系知识基础,操作感知。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领学生初步认识角,同时通过认角、找角、做角、折角、比角、画角等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多角度加深对角的认识。

3.联系学段特点,互动感知。

结合低年级学生乐于交流、表达等特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尺、圆形彩纸

通过使用三角尺,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在让学生指、摸三角尺上的角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角的特点。在新课伊始,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练习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习题的内容,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组带有角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角用它独特的美装点着人们的生活。【教学过程】

一、走进校园,找出角

1.出示三角形,学生说说它为什么叫三角形。

2.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主题图,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一找角。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和校园生活情境图,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找角,初步感受角,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互动活动,认识角

活动一:认角

1.课件出示钟面、三角尺、剪刀图片,从图片中抽象出角。2.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角,同桌互相介绍角。

3.让学生把找到的角介绍给大家,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预设:学生用手指角的顶点或者是指角的边。

指导:学生指角的顶点时,教师把这个顶点画在黑板上,问学生“.”是角吗?告诉学生,这是角的一部分,是角的“顶点”。

学生指角的边时,教师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问学生这是角吗?告诉学生,这也是角的一部分,叫做角的“边”。

预设:有的学生会用手掌盖住角的两条边所夹的部分,有的同学会从一条边用弧线划到另一条边。

指导:让学生根据两种情况比较一下,哪种指角的方法好?告诉学生通常我们指角的方法。

4.让学生一边指一边用角各部分的名称向大家介绍角。

5.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三个角,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重点引导: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意图:在让学生指三角尺上的角的过程中,明确正确的指角的方法。在介绍角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活动二:找角

1.课件出示图片,找一找上面有哪些角?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设计意图:通过找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体会角的特点,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三:变角

1.观察教师演示:活动角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2.思考:活动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

重点引导发现:角的两条边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3.找肢体上的角,让角变大或者变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活动角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让学生找身体上的角,并活动身体使身体上的角变大活变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知识点。】

活动四:折角 1.用圆形纸折角。

2.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你折的角的顶点、边、角。3.小组到前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做的角。

预设问题:有的学生会说自己折出3个角。

指导辨析: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提升认识: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才是角。

【设计意图:折角的活动,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角的特点,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强调,使学生明确,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才是角。】

活动五:比角

1.拿出“做角”活动中自己做的角,与同桌的角比较一下,看看谁的角大(学具中同桌两个同学的圆的大小不同)?

预设问题:学生会认为边长角就大。

思考: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角比同桌的大。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讨论:哪种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好?

演示用重叠法比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比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同时初步学会用重叠法比角。】

活动六:画角

1.学生指挥,教师画角。

2.学生独立画角。3.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在画角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画角的方法。】

三、智力闯关,熟悉角

在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后面分别藏有不同的题目,带领学生进行闯关游戏。1.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并说清理由。2.数一数图形中各有几个角。3.聪明小法官:

(1)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大。

(2)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设计意图: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角的认识、理解角的构成特点,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四、畅谈收获,欣赏角

1.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欣赏四组图片。

7.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对小学“数学广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教材编排的“数学广角”采用生动有趣的、以解决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问题的形式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数学广角”的教学不同于应用题教学

“数学广角”的一些内容虽然来自传统应用题,如“鸡兔问题”、“植树问题”,但不同于传统的应用题。传统的应用题也注重联系实际,但主要是作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呈现的大多是答案唯一的问题,缺乏开放性;传统的应用题也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但主要是看能否解答书上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缺乏实践性。“数学广角”更强调体验和抽象的过程,呈现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而是需要积极思考,不断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实验、抽象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学习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力求通过解决学生容易接受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素材和思维空间。如,通过上衣和下装的搭配问题渗透排列与组合思想;通过学校常见的参加兴趣小组的统计渗透集合思想;通过为家里来的客人沏茶渗透最优化思想;通过植树、邮政编码渗透数学建模及编码思想等。无论是这些例题的情境还是习题中蕴含的信息,无一不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解决这样的生活问题不但能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使我们认识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三、掌握“数学广角”教学的学段性

“数学广角”在每一个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以“操作实践”为主,这是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储备的数学知识比较零碎,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第二学段要求以“抽象建模”为主,这是考虑到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第一学段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来展开探究,从中体验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初步培养他们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第二学段要在继续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抽象建模”的要求,不仅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数学模型,还要努力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有序的、严密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数学广角”内容的编排强调利用直观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感悟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比如,二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摆数字卡片和握手的情境,主旨是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排列组合;三年级上册教材利用连线的方式呈现搭配衣裤的有序思考;三年级下册教材利用集合圈把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达出来、利用天平的原理帮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四年级下册利用线段图揭示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五年级下册利用列表、画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抽象地分析如何找次品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利用实物、教具、图表等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8.《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八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现在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具体模型。很显然,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计算,而是初步建立“加法”的模型,理解“加法”的内涵,并学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加法算式模型,理解“加法”的意义,积累建模的活动经验。

2.能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理解5以内加法的口算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情境演示,引入模型

1.看图说过程和结果。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①动态出示图1。

②在图1中动态插入两位小朋友。(合成图2)

这个动画片是什么意思?(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③指名说,同桌互说。(充分了解图意。)

2.模型表达。

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道式子来表示3+2=5(板书),你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3.了解符号的意思。

“+”是什么符号?(板书:加号)它表示什么意思?(合起来的意思。)

3+2=5是什么意思呢?

4.小结:3和2合起来是5,我们用式子表示是3+2=5。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能接受的动画片的动态演示入手,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生活情境转变为日常语言表达,再从日常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加法模型,让学生经历加法式子的产生过程,为下面进一步丰富“加法”模型作准备。

二、 变换情境,丰富模型

1.情景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幅连环画。(连环出示图3)

①第一幅图什么意思?第二幅图呢?你能连起来说说图的意思吗?(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来荡秋千,又来两个小男孩,合起来是三个孩子。)

②这句话的意思,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然后指名说一说。)

(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1+2=3。)

为什么用加号?(把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的环节。因为有了前一个例题作为基础,所以本环节情境展示由动态演示转变为连环画的静态展示,减少了“动”的成分,在“连环”的情境图中,理解“动”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加法模型的建立,不是靠一个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在不同情境下连续理解,这是学生第一次模仿、建立特定情境下的加法模型。

2.情景二: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棒,青蛙一家也来向小朋友们学习了。(出示图4)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2+2=4。)

③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只用一幅图将动态过程表现出来,需要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此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了由两幅图向一幅图的过渡。

3.情境三:

除了青蛙一家,鸡妈妈一家也过来了。

①图5是什么意思?

②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3+1=4。)

③这里的3表示什么?1呢?4呢?(让学生明白4表示4只鸡,其中有3只小鸡和1只母鸡。)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静态实物图,合起来的两部分是1只母鸡和3只小鸡,这里的“4”代表4只鸡,是对母鸡、小鸡的统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抽象。

4.情景四:

图6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由实物过渡到方格模型,提高抽象程度。

5.情境五: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图7吗?这里的2、1、3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计数单位从“个”到“群”(捆),扩大了加法模型的应用范围,加法模型的适用性得到了加强。

6.情景六:

在我们生活中用“加”表示的例子也有很多。教师请学生走到讲台前,要求学生:说说老师每次请学生上台的过程及现在一共有几人,再用算式表示。

①老师先请两人上台,再请一人。(2+1=3)

②再请一人上台。 (3+1=4)

③再请一人上台。 (4+1=5)

7.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几件不同的事情,为什么都可以列成加法式子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系列活动,从情境图到生活中的事例,目的是丰富“加法”模型。通过小结,异中求同,突出“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这一本质属性。

三、 解释模型,根据模型求解

1.1+4=?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会用圆片摆一摆这道算式吗?4+1呢?

生集体操作,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摆的。

2.2+1=?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这道算式的意思吗?(师课件提示:它可能是2个 和1个 ,合起来是 。)

3.直接算出得数。

出示算式:

1+4 2+3 1+1 2+1 3+1

3+2 2+2 1+3 4+1 2+1

设计意图:一个算式就是一个模型,是对某一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抽象的结果,它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模型出发,想象具体的、不同的情境,是对模型的深刻理解过程。对于1+4=?4+1=?这一计算问题,启发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去解决。最后通过一组题的练习,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 回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你知道“加”是什么意思吗?

板书设计

加法

3 + 2 = 5

加号

9.《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设计

赵秋生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4,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0.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

吴云/2015.09.2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40页的内容。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运用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动手中思维、观察中分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三角板(师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这个你们认识吗?(出示三角板)生:三角板。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板吗?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图形中的角。1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三角板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生:找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我们看到剪刀里有角、钟表里有角、三角板里有角,这些物品中都有角,我们把角取出来,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师:对,孩子们说的很好,它们都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一起到数学王国里来认识角。

师:请你拿出三角板,摸一摸这个角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师:这个尖尖的点只是角的一部分,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师:那角除了有个顶点,还有什么?(两条线)摸一摸这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滑滑的。

师:这两条我们叫做边,请跟老师读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3、寻找身旁物体表面的角

师:很好,同学们都认识了角,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很多的角陪伴着我们,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5、游戏“变角”,体验角的大小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教室里的有很多的角,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活动角,请出你们的活动角!

复习各部分名称:我们一起看到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师:老师看见你的角的边比老师的角的边更长,你的角的边比老师的角的边更短,我们做的活动角的边有长有短,是不一样的。

师:老师张开两边形成了一个角,再张开,又是一个更大的角。师:你能像老师这样变出一个角吗?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变角”的游戏 师:你能变一个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吗?

比较角的大小:他的角的边更短,但是张开的口更大,谁变的角大啊?

虽然边更短,但是角张开的口大,角就大。

你能变一个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吗?

比较角的大小:他的角的边更长,但是张开的口更小,谁变的角小啊? 虽然边更长,但是角张开的口小,角就小。

思考: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口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口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小结:要想角变大,就把两条边打开,口张大一些;想角变小,就把两条边缩回来,口变小一些。

小结:我们看角大角小是不是看它长得多长啊?对了,不是,而是看它张开的有多大,张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得越小,角就越小。

(四)画角。

过渡:既然我们知道什么是角,你想知道怎样画角吗?你认为怎样画角呢? 观看课件演示画角,师再请孩子说师范画一个角

小结:画角时要先画顶点,再用尺子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请你打开书第39页,看到例题2,照着例题2 完成做一做第2题。在边上画一个角。

请两位同学板演,同学们都画好了,请看黑板上上同学画的,画对了吗?画得好看吗?好,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师:今天二(1)班小朋友表现真厉害,老师要奖励你们,不过要得到老师的礼物,你们得接受挑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我会认(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师:不错,挑战1成功了,挑战2可有难度了,开始吧!

2、我会填

3、我会数(数数下面的图形有多少个角?)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挑战成功了,一起来欣赏角。

4、欣赏角

四、课堂小结,知识升华

有了角,我们的建筑物更加的漂亮了,角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送一首口令给你们,让你们能更好的记住今天这节课的知识。

教后反思:

1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12.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三)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识小数。

1. 创设超市“社会小调查”情境。多媒体展示:超市调查情境图。

师:昨天,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多媒体展示:两张记录单。

师:看得懂吗?(懂)你更喜欢哪张记录单?说说你的看法。

师: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我们研究。

多媒体展示:凸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

2. 初识小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5.98、0.85和2.60这三个小数。

师: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5.98、0.85、2.60)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

师: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小数点变红。

师:“.”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小数。

1. 小数读写学习。

(1) 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师:谁来读一读。

(学生指名读, 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

(2)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5.98元、0.85元、2.60元。

2.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谁知道, 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板书:5元9角8分、0元8角5分、2元6角0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3.小练。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

多媒体展示:几元几角几分的题目,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

4.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1)生活举例

师: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数呢?

(学生畅所欲言, 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 老师加以肯定。)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 一起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展示:书上第91页的第2题。

师: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想知道李老师的身高吗?(想)我的身高是1米63厘米。

板书:1米63厘米。

师:猜猜李老师的身高1米63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师: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李老师的身高1米63厘米为什么能用1.63米表示。

(2) 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的米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

师: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对了, 1分米是1米的, 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多媒体展示:1分米=米=0.1米。

多媒体展示:3分米长的线段。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3分米=米=0.3米。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0.7米吗?上来指一指。

(3) 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

师: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

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

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师: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0.18米)

板书:18厘米=0.18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

板书:米、分米、厘米。

5. 巩固小练。

师:现在知道老师的身高1米63厘米为什么能写成1.63米了吗?

多媒体展示:丽丽测量身高的情境。

师:有位小朋友在测量身高,我们去看看。

师:丽丽的身高是1米20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是多少米?

师:如果有位小朋友的身高是1.42米,那是几米几厘米?(1米42厘米)

做一做:

1元是10角,7角是()元, 还可以写成()元。

1元是100分,7分是()元, 还可以写成()元。

1米是10分米,5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1米是100厘米,55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P94的古今小数。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

(三)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五、教学反思

备这节课,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会读,没有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学小数。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

课上好后感觉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不能讲出。课后想想,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达到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这个练习做过后,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现在回想一下,也想不起什么地方可省,由于高度集中精神,以至于上课时自己讲了些什么现在也记不得了。

1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

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后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

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最后教师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教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体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学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

(二)教学例1

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教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

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

“每盘放几个?”

“是不是每盘同样多?”

“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

(四)巩固反馈

1、做课本中第46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的第(1)小题,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要分多少个球?怎样分?让学生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然后在书上填写算式,并指名读出除法算式。

2、做练习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指名读出除法算式,再让学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说完全。

第2题,先指名读算式,再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填出得数,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课堂教学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最基本含义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了解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分才能平均分。通过学生多次操作,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介绍“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时,用除法计算。把除法算式的读法、除法算式的含义与具体操作紧密联系起来。

在巩固反馈时,再一次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新课

1、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分?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完成。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xx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出示预习单:预习第13页例4:

1: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每盘应放几支?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能表示出来吗?

2:说出自己所写算式的含义。

3:写出的算式怎样读?中间的符号叫什么?

二、自我检测

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

(一)读一读

12÷3=416÷4=418÷2=9

(二)算一算、说一说。

10条鱼,每个鱼缸放2条,需要几个鱼缸?

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熊,每个小熊分几个?列式解答。

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2、如学生未有问题,教师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

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列式计算?(平均分时,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数。)

四、教师讲评明确知识

针对交流进行引导:

1、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2、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针对性作业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

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

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

比赛规则:

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

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

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

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

14.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活动、拼摆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难点:能理解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你想到游乐园去玩吗?

今天,“开心游乐场”里真是热闹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小飞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数学信息(每架上坐了3个小朋友,有5架小飞机),提出数学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学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3+3+3+3=15

2、出示小火车主题图,提出问题: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列式:6+6+6+6=24

3、观察发现: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数相同)

4、出示过山车主题图,提出问题: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个人?列式2+2+2+2+2+2+2=14。发现:加数很多的情况下,列加法算式很麻烦,(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

2+2+2+2+2+2+2=14 7个2相加

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乘法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相同的加数)7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7×2又表示什么?(7个2相加)

5、请你把刚才的这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15

3×5=15

5×3=15 6+6+6+6=24

6×4=24×6=24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P48做一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写加法算式。4个2

3个4

5个3

2、完成做一做第2题钥匙图

3、完成做一做第3题,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补充练习: 写出乘法算式 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了这个“开心游乐场”,你们玩得开心吗?那你有什么收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我们可以用乘法解决。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P49练习九第1、2、3、4题。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15.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篇十五

一、在观察操作中丰富学生的表象

【教学片段1】分—平均分—认识分数。

利用学生分月饼的情境,明确:两个人分两个月饼,1个人分得1个,“1个”就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展示整数“1”)

师:如果1个月饼要公平地分给两个人,那又该怎么分呢?一个大一个小公平吗?

生:不行,不公平,要一样多。

师:想一想,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分得一样多的分法叫做什么?

生:平均分。

师:分得一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这平均分得的半个月饼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那么要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一个新的数表示这“半个”吧!

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是一半,是两份中的1份,现在我们就用“1份”这个词来表示“一半”。一半是其中的1份,另一半也是其中的1份。你们看,这里还有一个同样大的月饼,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示分之前情况,贴在下面,用“2”来表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上面贴分之后的情况,用“1”来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

师:同学们,在左边的同学手中有一个西瓜,在右边的同学手中有一个三角形,你们也像老师一样分一分,公平地分给两个人。

学生操作,集体展示。

师: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这是其中的1份,另外半个也是其中的1份。我们再拿出一个一样大的西瓜,用刚刚的办法来表示,用“2”来表示平均分成两份,用“1”来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

生:三角形也可以用“2”来表示平均分成两份,用“1”来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

师:请你们观察这几个实物或图形,观察这几个数,都是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1份,这样表示还挺清晰的。可是2和1这么写好像又会和整数混在一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和整数区分一下?

生1:加个逗号。

生2:加个括号。

师:如果我们给它们加上个小横线,这不就区分开了吗?这个数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分数”。(板书)

师: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分数可特殊了,只有在平均分的时候,才可以用分数表示。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是半个,是整个月饼的一半,是两份中的1份,我们就用分数1/2表示,另外半个也是1/2。

师:想一想,小横线可以表示什么呢?“2”又表示什么?“1”又表示什么?

生:小横线可以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1份。

师:把1个物体,像月饼、西瓜、苹果等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用1/2表示。

概念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抽象出某一类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在教学时,注重从学生所熟悉的感性材料入手,分月饼、分图形,利用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物体的经验,三组数据形象地对比,从整数引入分数,让学生既从内在意义上,也从外在表现上初步感知“分数”,把新的认知起点与旧有的经验联系起来了。学生还通过板书感受到了“分数”在人类历史中的形成过程,为后面介绍分数的历程埋下了伏笔。

二、在类比思考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片段2】涂一涂、比一比。

师:实物中有1/2,三角形中有1/2,你能不能也在其他的平面图形中折出1/2呢?请你拿出彩纸,自己动手折一折,然后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2,并用1/2标注出来。学生动手折。小组交流展示(图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么多的图形,为什么阴影部分都能用来表示1/2呢?

生:虽然它们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但是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1份都能用1/2表示。

师:所以这块阴影部分就是这个圆形的1/2,而这个正方形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2,它们的“主人”可不同啦,一定要说清楚。

【教学片段3】折一折、画出“几分之一”。

师:生活中不仅有1/2,还有许许多多几分之一。你还知道有哪些几分之一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现在就请你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折一折、画一画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几分之一,记得要标出你折的分数。

学生折后,集体交流:折的是几分之一?是怎么折的?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对“平均分”后产生的分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安排了一些富有思维性质的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从图像中、直观感悟分数的大小,获取直接的经验。在认识1/2时,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图形的1/2,而是选择不同的图形来让学生动手操作表现它的1/2,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直观地体会到“为什么图形不同,但阴影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

三、在概括反思中增进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只有通过概括,为概念下好定义,学生才能运用推理、迁移来继续学习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先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呈现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从“分”到“平均分”,再到“分数”,从“二分之一”再到“几分之一”,一系列展现学生生活经验的环节促进了概念的建立。接着,让学生总结分数的含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说出分数的含义确实有些难度,因此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 ,采用课件 展示分数 的概念“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份,其中的1份就能用分之一来表示”,让学生能够模仿着说,再自己说,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帮助理解概念的含义。最后,举例生活中的分数,了解分数概念的演变历史,建立起分数的概念与已有的相关整数概念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串联起系列概念,为后面继续学习其他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6.初步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 篇十六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乘法,是学生运算概念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本课教学我们从写加法算式导入,以一组加法算式为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及乘法的本质,感受乘法在计算中的简约、简便。在新授后的练习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挑战性学习任务,现简述如下。

一、任务说明

(一)任务及目标

1.任务内容

2.任务目标

(1)能正确根据直接提供的“相同加数”列乘法算式,能主动、创造性地制造“相同加数”列乘法算式,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与掌握。

(2)借助几何直观,初步渗透分解、合并的数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设计说明

在小学阶段,我们把乘法的意义理解为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这个意义的理解需要把握两个本质属性:一是相同加数是几,二是有几个相同加数。教材在这一课的练习中,为学生提供的写乘法算式的材料一般都是“成品”,即“相同加数是几”和“有几个相同加数”都是可以直观看出来的。这样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一味这样的练习,最终就成了机械解读,我们认为价值不大。尤其是从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以及学生对乘法意义本质属性把握的角度看,这样的练习材料的挑战性不够,学生“站着就能摘到桃子”,显然无法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度以及对乘法本质属性的关注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这一课练习的后续环节,改变了学习材料,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1.将“桃子”从一个高度调整为不同高度

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桃子”(练习)摘取的难易程度发生了变化。①和②两个“桃子”学生站着就能摘到,③和④两个“桃子”一些学生需要踮起脚尖,⑤这个“桃子”学生需要跳一跳了,⑥这个“桃子”则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弹跳力”才行。“桃子”高度发生变化,意味着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

2.将结果从封闭唯一调整为开放多元

教材上的练习,“相同加数是几”和“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般是封闭唯一的,如3盘梨,每盘4个,就是3个4,学生不会有开放多元的思考方向。而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我们将结果从封闭唯一调整为开放多元。例如②可以是理解上的开放多元,即3个6和6个3,也可以是2个9等等,④和⑤就更明显了。这样的变化,为乘法本质属性的凸显和学生思维的激活提供了可能。

3.将过程从机械解读调整为个性创造

结果的封闭唯一,导致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成为机械解读,即学生只要关注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即可,过程沦为模式。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我们将对材料的解读过程调整为个性创造。如⑤这个材料,学生需要自主创造加数,可以是1,2,3,4,6任意数。⑥则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将1个苹果移到3个苹果的那个盘子中,创造相同加数“4”。这样的形式,为后续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算中的合并、拆分埋下种子。

4.将形式从单一观察调整为手脑并用

教材上的练习,学生通过单一的观察行为就能找到答案,并且这种观察行为逐步走向模式化,学生思维的兴奋度不高。在这个挑战性任务中,我们把形式从单一的观察调整为手脑并用。例如③这个材料,4个5,4是直观的,5是隐性的,需要学生思考,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雏形。④和⑤这两个材料,需要圈一圈确定相同加数是几,再数一数有几个相同加数。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任务教学

本任务教学从课件呈现任务开始(说明:在之前的练习中,学生已经明确这种练习形式——写乘法算式求总数)。

第一步:请学生观察课件上呈现的信息,明确任务要求。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印有挑战性任务(练习二)的练习纸,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解决任务的情况及进度,同时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算式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想法,为后面的交流做好铺垫)。

第三步:反馈,做好组织教学——学生要关注交流的过程。

反馈媒介:实物投影或电子白板——便于表达想法、厘清过程、凸显本质。

反馈顺序:依题目序号进行。

①和②只要讲清“几个几”就行,其中对②会出现不同的理解,需要借助“分一分”“圈一圈”来直观理解。③的难度在于对“羽毛球每个5角”的理解,因为“几个几”在此题中已经不直观了。学生在独立解题过程中,一般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迟疑,思维的兴奋度开始得到激发。对④学生一般会4个一组来分,教师可以追问“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借助“圈一圈”帮助理解。⑤是开放的,在反馈2种方法之后,建议教师问问学生“你一共能写出几种”,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思考”。⑥是在⑤的“二次思考”的基础上展开的,即使学生一开始没有想到⑥的解法,此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借助刚才的“二次思考”来完成任务。

17.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七

【教学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本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做一做”,练习第1、2题及补充题。【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的情境,初步认识小数。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能识别小数,会正确地读、写

一、两位小数。

4、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目标】

1、大胆想象,类推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3、增强对大自然及珍稀动物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感受数学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各部分在价格和长度中的含义。【教学关键】: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教学准备】:课件等。

一、情景导入。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啊,发现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老师摘录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酷儿饮料

2.5元

奥利奥饼干12.12元 可乐,4.05元,酸奶,2.60元。师:观察这组数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没有。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3.认识小数点(指导写法)。

师:我们知道在分数中有一条直线,叫做分数线。猜猜看小数中的小圆点叫什么呢? 生:小数点

师:猜的真准。他就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师:他的家就安在数字中间的左下角。

二、探索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读写小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数是小数。老师又有新问题了。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试读第一个小数。生:指生读刚才的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小数的时候发现。小数点左边的读法和右边的读法一样吗? 生总结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按照我们学过的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从左至右一个一个的依次读出。就像我们读电话号码一样。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师:诶,懒羊羊什么时候也来到了超市里。看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想必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他有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他说说看。懒羊羊:我不知道这些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价格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 生:指生报价格。

师:小数点左边的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

生作答,教师相机板书:元

分。2)出示课本上的商品价格表,学生独立完成。师:你想说说那种商品的价格? 生:指生汇报

师:再次巩固小数各部分表示什么?

2)在你的铅笔盒里或者是课桌上找找那里还有小数存在。2.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适时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用小数可以表示价格。小数还能不能表示其他的数量呢?你还想用小数来表示什么呢?

生:生1 生2 生3···(生想用小数来表述什么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回应)

师:同学们,它虽叫小数,可是它的功能可以点也不小啊!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吧。师: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 分米 米···

师: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出示课件1米)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师: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1厘米=1/100米=0.01米。

3厘米=3/100米=0.03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现在老师再增加点难度,看同学们还会不会。

18厘米=18/100米=0.18米。

总结:分母是10的小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小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

师:任意说一个厘米数或小数。学生作答

师:想不想考考你的同桌。你也任意说一个厘米数和小数,同桌同学作答。

3)用小数表示身高。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厘米数都没有超过一米。现在老师再增加点难度。超过一米的该怎样用小数来表示。我们的身高就超过了一米。4)表示长度的时候,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的是?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第二位表示的是?

(三)练习巩固(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是否会熟练使用小数。1)完成P89做一做。(学生自主完成汇报

集体订正)2)完成P90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汇报

集体订正)

3)猜谜语读、写小数。(长颈鹿、非洲象、鸵鸟、丹顶鹤、珠穆朗玛峰)

4)今天我当小老师。

三、拓展阅读:“你知道吗?”,培养学生的祖国自豪感,了解数学发展的奥妙。

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量一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告诉他们,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板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元角分

1分米=1/10米=0.1米 1 2.1 2元 读作:十二点一二

3分米=3/10米=0.3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2.6 0元

1厘米=1/100米=0.01米 4.05元

3厘米=3/100米=0.03米.5元

18厘米=18/100米=0.18米

18.《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八

紫岩小学 唐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孩子们,这是哪儿?(游乐园)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喜欢)

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有的小朋友在坐小飞机,有的小朋友在坐小火车,有的小朋友在坐过山车,还有的在骑木马……)他们玩得真高兴!

其实,游乐园里还藏了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去探究,好吗?(好)

二、新课探究

(一)教师指导学生找信息、提问、列式,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1)明明今天也来到了游乐场,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坐小飞机。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3个人)有几架小飞机?(5架)

(2)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课件: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板书:3+3+3+3+3=15(人))

(3)观察为什么都是3呢?(因为每架小飞机上坐3个人)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圈)

有几个3相加?(板书:有5个3)(1个3、2个3、3个3……)

(4)小结:每架小飞机都坐了3人,有5架小飞机,所以有5个3。

(二)学生自主研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游乐项目,按照刚才研究小飞机的方法,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研究小火车的举手,研究过山车的举手,还有旋转木马呢?先请研究小火车的同学先来汇报。

1、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1)你观察到什么数学信息?(每节车厢里坐6个人,有4节车厢)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怎么列式?(板书:6+6+6+6=24(人))是几个6相加?(板书:4个6)

(2)每节车厢坐了6人,有4节车厢,所以是4个6。那如果增加一节车厢会是几个几相加?(5个6相加),再增加一节车厢呢?(6个6相加),再增加一节呢?(7个6相加)同意吗?

小结:那也就是说,有几节车厢就有……谁能完整地说?(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6相加)

2、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除了有研究小火车的,还有研究过山车的吗?

(1)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每排有2人,共有7排)

(2)提出的问题?(过山车共里共有多少人?)怎么列式吗?(师板书:2+2+2+2+2+2+2=14(人))等一等,老师没听清楚,你说的几个2?(7个2)

(3)你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太长、太麻烦了)老师和你有一样的感觉。

7个2相加都有点麻烦,那如果是10个2相加,20个2相加,100个2相加呢?你又有什么感觉?(更麻烦了)

(4)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黑板)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我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课件)

(5)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4、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认识乘号、读法。

(1)以 “2+2+2+2+2+2+2=14” 这道题为例,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是2×7=14或7×2=14。(板书:2×7=14或7×2=14)这里的2表示相同加数,7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我们来数一数:1个2、2个2、3个2……7个2

(2)(指着“×”)你认识这个符号吗?它叫乘号(板书:乘号)(读2次、写2次、板书:×)。(介绍乘号的由来)

(3)乘号在乘法算式里读作“乘”,这个算式读作: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4、你能把上面两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3+3+3+3+3=15 用乘法怎么表示? 板书:3×5=15或5×3=15 3表示,5表示

6+6+6+6=24 用乘法怎么表示? 板书:6×4=24或4×6=24 6表示,4表示

5、孩子们,今天游乐园里除了小飞机、小火车,还有过山车,还有哪一项娱乐项目呢?(课件:旋转木马)谁研究的?

(1)提问——列加法算式(课件:3+3+3+2)

(2)这个算式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加数不相同)

你有什么办法吗?(提示:这里只有2个人。)(增加1人;减少2人)(3×4;3×3)

6、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草莓)。说说你观察到的信息?谁能列式?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7

15+15+153、按要求摆一摆。

(1)一次摆2根,摆4次

(摆好后问是你摆的几个几,课件出示4个2)一共有多少根?课件出示算式。

(2)摆6个2(问你是怎么摆的?直接增加2根)一共有多少根?课件出示算式。

(3)摆10个3需要多少根小棒?(这次我们不摆你能直接列出算式吗?加法算式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算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算式写成两种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比较简便。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乘法,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15(人)3×5=15或5×3=15 ×

2×4或4×2

2×6或6×2

6+6+6+6=24(人)6×4=24或4×6=24

4个6

2+2+2+2+2+2+2=14(人)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个2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乘号

3+3+3+3+3+3+3+3+3+3

10个3

3×10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下一篇:《美丽的北海公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