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共13篇)(共13篇)
1.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一
第一章
绪论
一、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三、安全食品包括哪些层次?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四、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英国C.E.Fisher(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 ① 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② 环境污染。
③ 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如化肥、农药、兽药等。④ 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⑤ 营养素不平衡。
⑥ 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⑦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⑧ 食品掺伪。
⑨ 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⑩ 包装材料。⑾ 过量饮酒。
⑿ 其他。
五、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
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包括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省、地市及县级食品检验机构,加上有关行业部门设置的食品检验机构
(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以及质量管理水平取得较大提高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2)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源头污染越来越严重(3)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4)食品加工过程是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环节(5)新技术、新产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6)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不健全使得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7)食品安全监控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
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组织会员互相检查、参观、评议,相互监督。行业协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广泛收集国外,尤其是贸易对象国和地区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环保要求,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和政府,研究对策,帮助企业解决因“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纠纷,维护企业正当的权益。
(五)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对质检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我国已加入WTO,为排除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保障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要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找出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异,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要注重引进与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AOAC、CAC、FAO、ISO、WHO等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要培养一批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级人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七)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品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第二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如何影响食品安全的?
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针对原料动植物的生产过程。在这些动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吸收(或摄食)、饮水而使环境污染物质进入或积累在动、植物中,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二、原生环境中的食品安全吗?为什么?
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未受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小的环境。
原生环境中的食品并不都是安全的。由于地球结构上的原因,造成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成为生物地球化学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故又称地方病。
三、按环境要素分,环境污染的类型及主要污染物?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物:氟化物、煤烟粉尘和金属飘尘、沥青烟雾、酸雨
水体污染物:酚类污染物、氰化物、石油、苯及其同系物、污灌中的重金属、病源体微生物
土壤污染物:土壤中酚、氰残留;土壤中重金属;化肥;农药;污泥;垃圾
第三章
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
一、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是什么?
遗传原因、过敏反应、食用量过大、食物成份不正常
二、举出常见动物性食品中存在哪些天然毒素。
动物肝脏中的毒素;河豚毒素;贝类毒素;组胺;动物腺体(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胆囊毒素;海参毒素;蟾蜍
三、简述动物肝脏的危害来源以及防止肝脏中毒的措施。
危害来源:
1、肝脏是动物的最大解毒器官,动物体内的各种毒素,大多要经过肝脏来处理、转化、结合和排泄
2、进入动物体内的细菌、寄生虫往往在肝脏生长、繁殖,如肝吸虫、包虫等;
3、动物本身可能患肝炎、肝癌、肝硬化等病。防止中毒措施:
1、选择食用健康肝脏,禁食肝淤血、肿大、表面有白色硬结的病理肝脏
2、肝脏食用前要彻底清除肝内毒物,可反复用清水洗涤,烹饪时加热要充分
3、不可一次过量食用或少量连续食用,防止因摄入过量VA而产生中毒
四、简述组胺的来源、毒性和危害。
来源:
组胺中毒大多是由于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而引起的。
鱼体中的游离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催化下,发生脱羧反应而形成的一种胺类。鱼类在存放过程中,产生自溶作用,先由组织蛋白酶将组胺酸释放出来,然后由微生物产生的组胺酸脱羧酶将组胺酸脱去羧基,形成组胺。
毒性与危害:
人类组胺中毒与鱼肉中组胺含量、鱼肉的食用量及个体对组胺的敏感程度有关。
组胺中毒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潜伏期仅数分钟至数小时。
主要症状: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疼、头晕、脉快、胸闷、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下降,有时出现荨麻疹,咽部烧灼感,个别患者出现哮喘。
五、常见的植物性食品中存在哪些天然毒素,指出对应的植物和毒素。
常见的植物性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毒素:毒蛋白(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苷(甙)类(皂苷、氰苷、芥子苷);生物碱(龙葵碱、秋水仙碱、吡咯烷生物碱、咖啡碱);酶;过敏原;蘑菇毒素;草酸及草酸盐;酚类及其衍生物。
菜豆中毒原因:皂素对消化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其凝血素有凝血作用;它的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均能产生一系列肠胃刺激症状。
生豆浆中毒原因:含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
木薯中毒原因:亚麻仁苦甙经共存于木薯中的亚麻仁苦甙酶或胃酸水解,产生游离的氢氰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发芽马铃薯中毒原因:致毒成分为茄碱(龙葵甙)。对人体的毒性是刺激粘膜、麻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溶解红细胞等。
荞麦花中毒原因:荞麦花中含有两种多酚的致光敏有毒色素,即荞麦素和原荞麦素。鲜黄花菜中毒原因: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本身无毒,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具有毒性并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某些水果的果仁中毒原因:种子或其他部位含有氰甙,苦杏仁甙是最常见的一种氰甙,苦杏仁甙在口腔、食道及胃中遇水,经核仁本身所含苦杏仁酶的作用,水解产生氢氰酸。氢氰酸被吸收后,使人体呼吸不能正常进行,陷于窒息状态。
白果中毒原因:含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尤以白果二酚的毒性较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
柿子胃柿石形成原因:柿胶酚遇到胃内的酸液后,产生凝固而沉淀;红鞣质与胃酸结合凝成小块,并逐渐凝聚成大块;柿中含有14%的胶质和7%的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也可发生凝固,最终形成胃柿石。
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对农药按用途分为哪几类?按化学成分分为哪几类?如何看待农药使用带来的利与弊? 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昆虫不育剂和杀鼠药等;
农药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苯氧乙酸类、有机锡类等;
农药的毒性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或消灭农业、林业的病、虫及杂草的危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使用农药也带来环境污染,危害有益昆虫和鸟类,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同时也造成了食品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应该正确看待农药使用带来的利与弊,更好地了解农药残留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控制农药对食品及环境的污染,对保护人类健康十分重要。
二、农药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直接污染;间接污染;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造成污染;意外事故造成的食品污染。
三、什么叫休药期?什么是兽药残留? 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肉、蛋、奶、水产品等)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兽药残留: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残留。
四、指出造成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兽药残留对人体危害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1)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的有关规定(2)兽药滥用
(3)动物饲料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被兽药污染(4)使用劣质兽药(5)突击使用兽药
(6)使用药物生产发酵的废渣、废水饲养畜禽和鱼类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1)毒性损害
(2)引起过敏反应
(3)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4)菌群失调
(5)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6)激素的副作用
五、食品添加剂按照安全性评价是如何分类的?A1类是指什么? 按安全性评价来划分,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FAC)曾在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讨论的基础上将食品添加剂分为A、B、C 3类,每类再细分为2类。即A(A1,A2);B(B1,B2);C(C1,C2)。
A1类:经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值,或者认为毒性有限,不需规定ADI值者。
六、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使用未经国家批准使用或禁用的添加剂品种(2)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用量
(3)添加剂的使用超过规定范围
(4)使用工业级添加剂代替食品级添加剂
七、举出防腐剂、甜味剂、发色剂、着色剂、漂白剂、抗氧化剂各两例。说明发色剂的发色机理。防腐剂:①苯甲酸(钠)②山梨酸(钾)③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甜味剂:①糖精和糖精钠②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或甜蜜素)③乙酰磺胺酸钾(或安赛蜜、AK糖)
发色剂:①NaNO2 ②NaNO3。
着色剂: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玫瑰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牢固绿等。
漂白剂:①硫磺;②其他亚硫酸盐(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次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
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等。
发色剂的发色机理:亚硝酸盐在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下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很不稳定,可分解产生一氧化氮,并与肉类中的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和亚硝基血红蛋白,从而使肉制品具有稳定的鲜艳红色,并使肉品具有独特风味。
八、指出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
(一)高本底的自然环境
(二)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1、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不合理排放(主要渠道)
2、农业上施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等
3、原料、添加剂、加工机械、容器、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可能对食品造成的污染(食品生产环节)
九、最引人关注的污染食品的重金属是哪些?砷和汞的存在形式分别有哪几种?其毒性大小的规律如何?
最引人关注的污染食品的重金属有铅、镉、汞、砷等元素。元素砷和砷的硫化物几乎无毒;砷的氢化物(AsH3)毒性很大,但在自然界极少见;3+5+通常As的毒性强,砒霜(As2O3)是无机砷化物中毒性最强的;As及有机砷的毒性弱,As5+的毒性仅为As3+的1/5。As3+毒性较As5+强的原因,其一是认为As3+与-SH基有很强的亲和性,可阻断大多数的含-SH基酶,而As5+只有在体内还原成As3+后才起阻断作用。二是As5+更易从体内排泄。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毒性大小规律为:AsH3>As3+>As5+>R-As-X。
汞化合物又分为无机汞和有机汞。汞与烷基化合物及卤素可以形成挥发性的有机汞化合物,如甲基汞、乙基汞、丙基汞、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等,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
十、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及控制措施。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来源
(1)用作食品添加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允许用于肉及肉制品生产加工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
(2)环境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在植物体中的富集: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水、土壤和植物)中。由于矿物燃料和化肥等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得大气中富含氮氧化物NOX。微生物的根瘤菌及植物的固氮作用,构成了植物体硝酸盐的重要来源。
(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体内转化与合成:研究表明,植物体中的硝酸盐和摄入人体的硝酸盐都可以在各自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可以由机体内源性形成。
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控制措施(1)控制土壤污染(2)制定严格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标准(3)合理的食品储藏、加工方式(4)其他控制方法(合理饮食)
第五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六章
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的评价
第八章食品生产中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2.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二
一、食品物性学的学科地位
《食品物性学》又称食品物理学, 主要研究食品及其原材料的物理性质, 具有与《食品化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是食品学科领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食品及其原材料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食品物性学涵盖了比物理学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更复杂的知识体系。食品物性学的发展从单一的食品流变学基础, 到食品质构, 和目前较为系统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的基本物理学特征、力学特性、热特性、光学特性、磁特性等相对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2,3]。在我国,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食品物性学课程体系, 第一部教材是1998年李里特教授编著出版的《食品物性学》, 目前国内食品物性学教材还包括李云飞教授等和屠康教授等人编著的几个版本的教材。物理科学领域的学科理论及其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食品物性学知识结构体系的不断更新、向前, 所以物性学又是一门充满潮气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学科, 已成为食品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以食品物性学相关理论为基础, 也诞生了食品科学的若干研究方向, 如以光学特性为基础的食品无损检测、以流变学理论为基础的食品高分子和胶体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以物性学理论为基础的各种食品保鲜加工技术等。目前, 全国大部分设有食品专业的院校以将食品物性学列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和食品相关硕士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二、食品物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
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 食品物性学的总课时数为33, 其中理论课时数为24, 实验课时数为9, 并将其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而作为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 旨在让学生学习食品物理性质及其与食品品质的内在关系、食品物理性质表现的内在规律及基本理论、学习食品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学习如何利用食品物性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并最终服务于食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另外,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及实践, 希望学生加深对相应物性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熟悉物性学测定的基本方法, 各种测定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并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学生应用物性学知识与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食品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两个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方案有所不同, 但二者具有相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这也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教学中各种弊端的出现。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物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物性学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感官评定等课程为其学科基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两个专业, 虽然这些课程都在开设, 但是部分课程课时量不同, 如前者食品工程原理的课时数为48, 后者只有32;食品感官评定对于前者为必修课, 而后者为选修课。不同专业学生的各种基础课教学目标不同, 同时相同专业学生对课程选择种类不同直接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 并造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如下问题:
1.食品质量安全专业选修食品物性学的人数偏少。据统计, 近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质量安全专业选修食品物性学的学生数均不足该专业总数的1/3, 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受到学分的限制, 部分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选修课程过多, 学分已达到培养要求, 在参加专业课程选择的时候选择余地较小, 因为按照学校相关规定, 不鼓励本科生超学分选修课程, 并且具有相关控制措施, 使这些学生无法选择包括食品物性学之内的许多专业选修课。二是由于部分学生惧怕学习食品物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不同, 导致相关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学习食品物性学时接受能力不高、学习压力较大, 因而放弃选修该课程。三是因为部分学生渴望拿到高的考试成绩, 而选择容易掌握、理解并且容易拿到较好考试成绩的课程, 而对于食品物性学这样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的课程表现出“不喜欢”。这应该是应试教育大环境所导致的结果, 高校校园里, 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与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的获得以及保研资格的取得等各种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被迫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其“喜欢的”课程。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对食品物性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单纯地从物性学相关知识对食品安全保障的作用方面来讲, 有很多现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建立在物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如以物性学理论为基础的食品品质检测, 各种光谱检测手段和无损检测手段等都是直接和间接衡量食品安全性的依据。另外, 研究性大学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其重要目标, 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批学生将要选择求学深造, 进入科学研究的大门。多年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毕业生最终选择攻读研究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以上。食品物性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是食品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一切种类的食品及其原材料, 物性学知识的储备也是食品科学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需要对此熟练掌握并运用。从这个角度考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同样的物性学技能。
3.课堂气氛不活跃。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面前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积极投入到课堂内容中, 思维活跃、积极思考;而后者的课堂气氛总体显得较为沉闷, 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专业在基础课程设置和部分课程课时数的有所差异。如前所诉, 食品物性学的相关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感官评定等, 学校培养方案两个专业的学生在这些课程的授课要求方面存在着差异, 导致了不同专业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进而出现两个专业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时不同的课堂表现和课堂气氛。
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物性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对于食品物性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相关问题,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1.调整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及授课要求。根据“重基础、宽口径”, 培养符合型人才的教育精神要求, 各高校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表现在开设较多的基础课门数和课时数等方面, 而压缩专业课的教学, 表现在减少门数种类和课时数等方面。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专业, 需要开设多门相关基础学科如食品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课程, 但学生毕业要求的总学分是一定的, 只能取消部分专业课或压缩课时数来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 导致形成学生知识面虽然较广, 但基础欠扎实的特点, 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带来压力。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结合相关教育精神和人才培养的社会的要求, 进行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改革,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探索制定适合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教学与学习的食品物性学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由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基础课学习阶段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 两种专业的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存在着差异, 对两个专业进行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必然存在不合理之处, 需要任课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来量身定做适合该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
3.积极鼓励引导学生, 认识食品物性学学习的重要性。不少学生抱着修学分、拿成绩的态度学习食品物性学, 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该门课对其专业技能的形成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还有不少学生因为基础薄弱, 课堂讲授时不能够积极随着教师的思路分析思考, 在课堂表现较为沉闷, 学习效率低下, 长期下去只能放弃学习, 只求应付考试即可, 对这类学生应该结合大学的教育特点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通过相关资料自学有关基础课程, 以提高食品物性学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郭钦, 徐斌, 崔恒林, 姜松, 董英, 马海乐.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以江苏大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5) :85-86.
3.简述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食品安全教学 改革和思考 问题和现状
中图分类号:TS20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80-01
食品安全是当代社会和人们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暴露,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高校在进行食品安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食品安全专业的教学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社会对食品安全教学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各个高校应对食品安全教学进行反思和改革。
1 食品安全课程的课程特点
食品安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指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食品,对食品中所添加的添加剂、有毒物质等内容进行研究,使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食品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改善,提升食品的卫生安全质量,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可见,食品安全学是一种具有非常高综合性、知识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科目,教学的内容涉及到许多学科产业和领域,包括毒理学、微生物学、化学、食品卫生与检验、流行病学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学生在进行食品安全学的学习时,需要做到对食品的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食品生产开发等多领域的知识。
2 食品安全学教学的问题
2.1 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在当前的食品安全专业的教学当中,大部分的教师是学习食品安全学的学生,并且在学习得到一定的成就和认可后进行授课和讲解,这些教师具有非常高的理论知识储备,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的理解都非常细致,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这类教师并没有特别多的实践经验,无法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和对食品安全教学进行实际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重的脱节于食品安全的工作和社会的大环境。
2.2 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食品安全学教学的教育形式,还处于传统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即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教师进行课下学习和作业安排等。这种方式固然能够使学生得到非常多的有关食品安全学的知识,但是这种枯燥和单调的教学形式却在无形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2.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机会不多,实践能力不够
当代的许多高校多开设了食品安全学的课程,这些高校中,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进行食品安全学课程的教学资质和安排实践能力,许多学生在类似的高校中接受了四年的教育,却无法在实践和工作中熟练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成为了“纸上将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其食品安全专业的运用能力不成正比,学生在进行工作或实习期间需要重新摸索,对学生的求职就业,以及食品安全学的教学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3 食品安全教学的改革思考
3.1 组建固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针对当代高校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需要各高校将大学期间的课程专业教师统一进行授课规划和考核,将食品安全教学教师队伍中需要进修和提升的教师进行再培训,对那些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教学素质较低的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对那些经过培训和考核后依旧无法达到标准的老师剔除出教师队伍,保证食品安全专业教师队伍的师资配备力量。针对食品安全各个学科的不同的学科特点,在社会上聘用一些具有非常高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外聘教师,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外聘教师对工作经验的介绍和实际经验的探讨,使学生能够理解食品安全专业的工作方向和未来趋势,并且能够使学生切身的感受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2 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随着不同的教学形式以及不同的教学科技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或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课堂上,成为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和直观的学习知识的方法,而在食品安全学专业的学习中,也要将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教学融汇进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和系统的学习知识,也可以改变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全部都是枯燥无味的学科知识的问题。除了教学手段,教师更可以通过不同的授课方法进行更加生动的授课,例如:当教师讲解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全体学生进行“如果你早上喝包酸奶,吃个蛋黄派,再泡包方便,请大家估计下你早上吃了多少种食品添加剂”的提问,并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和自由的发言,最后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可以得出“早餐所吃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多达二三十种。”的结论,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并改善了课堂氛围,提升了教学效果。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当前的食品安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更加倾向于使学生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对学生在食品安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特别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或实践。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积极的在社会上寻找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或实验室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进行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的工作的实践,这不单单能够提升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成果,还能够提升学校学生的就业率。是一项十分有用且重要的措施,在学生无法做到实践前,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模拟实践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实践和模拟实践,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专业学科的教学,需要从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并且对教师队伍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探讨,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锻炼,并且能够为我国的食品安全行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荣发,钱月霜,黄光荣,潘家荣,刘明启,刘光富.浅谈《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2,02:23.
[2]裴颖.对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42-43.
[3]罗登林,徐宝成,刘建学.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4:74-76.
4.酒店管理主要学什么 篇四
每所学校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侧重点不同,所以开设的课程也都不尽相同,但主要课程都是差不多的。
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有:酒店业通论、酒店品牌管理、酒店服务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酒店商务英语等。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仅是学习理论是不够的,每个学期还会适量给学生安排实践环节,像是酒店管理软件实训,酒店岗位综合实践,酒店业调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5.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五
1 一般资料
患儿,女,13岁,汉族,因“乏力、恶心、呕吐20 d”于2009年6月21日来我院。患者于2009年5月30日无明显诱因地开始出现困乏无力、恶心、呕吐,进食后即出现呕吐,于当地医院查血生化:ALT 429 U/L, AST 1 105 U/L;HBV抗原阴性,抗HCV阴性,当地医院以“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收入院,给予保肝降酶治疗10 d,疗效欠佳。于2009年6月19日转某传染病医院,入院后患者有咽痛,无发热,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升高,血生化:ALT 580 U/L, AST 1 256 U/L,考虑存在感染,给予头孢美唑钠抗感染、胸腺五肽调节免疫治疗及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保肝降酶治疗。而后患者乏力,心悸,心率快,2009年6月20日9∶00查心肌酶:CK 1 933 U/L, CK-MB90 U/L, AST 851 U/L,肌钙蛋白0.9 ng/ml,诊断为心肌炎,为进一步诊治,于2009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时患者纳差、恶心、呕吐,追问病史患者有四肢无力1个月,进行性加重,伴肌肉疼痛,无发热,查体示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脏肋下未触及,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Ⅳ级,感觉未见异常,腱反射对称性减低。复查血生化:ALT 479.2 U/L, AST 664.8 U/L, rGGT 514.9 U/L, CK 1 112.2 U/L, CK-MB 71.70 U/L,肌钙蛋白0.063 ng/ml。结合患者双下肢乏力等表现,建议排除心肌炎后,应考虑多肌炎的可能。后行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肌电图提示呈现肌源性损害,自身抗体检查结果示抗Jo-1抗体阳性,经风湿科会诊诊断为多肌炎,给予甲强龙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2 讨论
多肌炎为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肢体近端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2]。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诊断多肌炎除了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以及颈肌、咽肌、呼吸肌无力,逐渐加重,典型的皮疹之外,还要结合以下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肌酶:绝大多数患者在病程某一阶段可出现肌酶活性增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3]。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以CK最敏感。肌酶活性增高表明肌肉有新近损伤,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因此,肌酶的高低与肌炎的病情变化呈平行关系。而本例患者却因ALT、AST升高,第一次误诊为肝功能不全,后因CK酶学升高,再次误诊为心肌炎。 (2) 肌红蛋白测定:多数肌炎患者的血清中肌红蛋白水平增高,且与病情呈平行关系,有时先于CK升高。 (3) 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在多肌炎中的阳性率为20%~30%,对肌炎诊断不具特异性。抗Jo-1抗体是诊断多肌炎的标志性抗体,阳性率为25%,在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60%。 (4) 肌电图: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肌电图异常,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在肌肉轻微收缩时出现短时限低电压多相运动电位,最大收缩时出现干扰相。 (5) 肌活检:因肌炎常呈灶性分布,必要时需多部位取材,提高阳性率[4]。
对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对不典型病例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鉴别。本例患者2次误诊,与临床医师过多依赖生化检测,而没有充分结合病史及查体体征进行分析有关。
摘要:多肌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 但其临床表现形式各异, 常常会导致误诊。本例多肌炎患者由于多种酶学升高, 在外院2次被误诊为“肝功能异常”、“心肌炎”, 然后送我院, 经肌电图和自身抗体检查后确诊, 提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 不能过多依赖生化检测, 而需要充分结合病史及查体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肌酶,多肌炎,误诊
参考文献
[1]陆亚华.酷似原发性多肌炎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5, 9 (10) :635-636.
[2]张科蓓.皮肌炎和多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J].中国综合临床, 2008, 24 (3) :286-288.
[3]蔡怡华, 郑捷.血清肌酶在评价皮肌炎与多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中的作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 (4) :260-263.
6.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六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同一个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异也非常之大,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内的学生差异也很大。笔者曾多次对所教的高一新生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初中阶段所在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而另一些则根本没有用过计算机。相当一部分城市学生家庭购买了计算机,这些学生早已掌握了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主要内容。学生之间的学习需求差异也很大,下表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题目:你现在最希望学习什么软件?(2003.9)
从这个小调查中可以看出,我校高一新生大部分希望学习Flash动画制作,而我省规定的高中信息技术结业考试纲要和推荐的教材中均无此内容。换句话说,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要求学,而要求学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难题。
二、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方式传统化倾向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科教学理论不成熟。有的任课教师是转行从教的,还有的教师是近两年高校毕业后从教的,教师的教学理论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新课程下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指定领域。它并不同于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法与传统学科的教法不同,它要求更多教法的创新和学法的创新。现实的情况是,不少教师仍把它当做一门课来教,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里听讲。一些教师在讲软件操作时甚至是一步步地讲操作步骤,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教师采用这种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把知识嚼碎后再喂给学生,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扼制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当前,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仍然普遍采用了传统的学科评价方式——统一考试。相当一部分地区还在进行笔试,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践性、操作性,强调学生的操作实践。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只能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而不能是传统课程中的知识传授者。在信息技术的课程评价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不能像传统的学科考试那样重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比如让学生完成一件电子作品,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像,自由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知识,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重视过程评价和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更能注重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引导,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进步。
近几年,我省高中开展了结业统一考试,根据学校的上机条件采取笔试和上机考试两种方式。从试卷和考试纲要来看,两种形式的考试都非常重视知识点的考查,学生只要用一段时间来死记硬背就能过关。上机考试的题目大多也是客观题,学生只需用鼠标选择答案即可。再加上全省使用同一个考试纲要、同样的试卷,不仅条件较差的学校感到难教,就是条件好的城市重点中学也感到非常难教。甚至出现了一些平时上机操作能力很强的学生结业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平常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很高的怪现象。这就使结业统考的评价偏离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长期下去必将强化信息技术教育的“应试”倾向。
三、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目标认识的偏差
尽管开设信息技术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懂得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掌握获取、加工处理和发布信息的基本技能。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目标是不认同的。在他们看来信息技术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一进机房,想的就是游戏、聊天,根本不愿意听老师讲,也不愿意主动地去研究信息技术的其他应用。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健康地上网,引导中小学生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学科学习和研究成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下面是笔者在所教班级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这个结果与国内许多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我国广大中小学出现了一次校园网建设的高潮。但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没有明确,基本是以学校投资为主,向学生收取上机费为辅。近年来,由于中小学实行严格的收费制度,收取上机费名不正、言不顺,一些地方已经取消了向学生收取上机费。政府不投资,学校不能向学生收费,一些学校由于没有经费来维护计算机房的正常运转,只好停止开设信息技术课,机房关门了。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必须让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操作。而购买计算机投入很大,一个60台计算机的机房一次投入要二三十万元,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一个机房学生用上5年几乎就报废了,每年的折旧就是五六万,到了第三年就要开始维修,维修费每年还得一两万。这么大的投入如果不靠政府,不收取上机费,学校从何来钱?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政府投资的。政府应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
我国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起步晚,加上地区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重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缩小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合格的、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10
[2]教育部教基发[2000]35号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3]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7.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得不透。
理论学习不够。平常除了参加单位组织安排的一些集体学习和必读篇目的学习外,平时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自觉性不够,忙于事务性具体服务工作多,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理论的少。
2、工作创造性、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农村工作是一门严谨、责任心较强的工作,也需要创新。我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既有的制度、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但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亮点不足,创新不足,特点不突出,成效不够明显。
3、宗旨服务意识不牢。有时缺乏服务意识,习惯用定势思维去考虑问题,没有站在基层农民角度去思考,思想上、行动上还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根源
通过开展“学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活动的学习,经过认真查摆和深刻反思,认为个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
1、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工作中总是认为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到内派工作的特殊性。
2、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由于自已日常的工作较多,每天上班总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逐渐放松。
3、服务意识不足。我的工作对象是特定的基层人员,平常认为相互间比较熟悉,有问题都是电话进行沟通解答,在主动服务意识、靠前服务意识做得不够。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不断学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提高农村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工作。
2、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二是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
3、筑固宗旨意识。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宗旨意识。
8.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学习时间四年,学位为工学学士。专业课程较重,在工科中比较累,我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临床医学是大学课程中,课程较重的两个专业。大概是工作比较好找,而且电气类对工作经验要求高于学历,所以考研人数不多,读研人数也不多。(三峡大坝坝体,kaku版权所有)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葛洲坝附近的500KV换流站,三峡的电也要经过这里,kaku拍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葛洲坝部分外景,kaku拍摄,版权归kaku)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场论、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工程电磁场、数据库程序设计、电机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可视化程序设计(Delphi或VC++)、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发电厂动力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发电厂电气部分、热力发电厂、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远动与调度自动化、最优化方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集成电路保护控制与信号、CAD设计、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每科专业课都有十几个学时的课程设计或相关实验安排、去电厂电站等地的生产实习(例如我们专业去三峡、葛洲坝等地)、毕业设计(例如我的基于VB与matlab集成技术的信号与系统分析软件)。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检测与转换技术,专业英语,图像处理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1.机械设计基础,这个说实话,我到毕业也没用上,我们电气主要是学一些电量的东西,机械设计基础我建议你PASS掉吧.学一些机械构造什么杠杆啥的.用小沈阳的话,那个真不用学.2.检测与转换技术,我感觉这个应该属于电气行业,比较偏控制方面的,我们的专业基础课程有门叫现代检测技术,我估计和你这差不多,这个主要就是将非电量的测量,像力,温度,流量之类的测量通过像热敏电阻啦霍尔元件什么的东西转化为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为电量测量非常好用,给你打个比方吧,我们热敏电阻知道吧,就是温度变了电阻值也就变了,这样你在那电阻两边通电压测电阻两边的电流或电压就知道你温度变化了多少度.这课还有个重点就是A/D,D/A转换.所以建议指数5星(五星满)3.专业英语不用说了直接5星!至少你给知道啥叫DC MOTOR
AC MOTOR
CURRENT
VOLTAGE 等等等等
以后工程上会用到,因为工程软件没中文的.4.没学过,我学强电的估计没啥用.5.PLC吧,你要是偏控制,告诉你这应该是专业课不是什么选修.你说的可编程控制原理就是PLC,用过继电器没,其实就是开关,只不过它一给电就能按你要求开断,还有时间继电器.一个继电器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吧,就能控制几组电路,所以很不方便,一个工厂给用个千八百个吧,要是都连起来那可费老事了,所以现在我们用PLC来代替大规模的继电器,PLC有好多品牌,不知道楼上的你门校用哪个.学吧你要自动化的这个不会找不到工作啊呵呵.推荐质数5星.6.电子设计自动化,没明白讲啥.我学电机的,本体设计,就学过电力电子,估计你那个就是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的结合吧,还是比较偏控制.推荐指数(不详)7.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看到这我像问下楼主是自动化的吧,要不怎么这么多自动控制的东西.这个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是好多学校自动化考研的专业课考试或者是面试科目,对于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学习一点用处没有.但这是我们大三的专业基础课,我考65,其实就是啥也不会.所以看楼主是啥方向的,要是自动化的要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哪些证书比较有用?
注册电气工程师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9.六大国家级新区主要领导 篇九
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10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
1982.10~1984.09 上海市南汇县周浦中学教师、团委书记;
1984.09~1990.02 共青团上海市南汇县委副书记、书记,南汇县三墩乡党委书记,南汇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0.02~1992.05 上海市南汇县委常委、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2.05~1995.03 上海市南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1995.03~1998.07 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1995.05~1998.06 援藏任中共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委副书记、上海市第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
1998.07~2000.09 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2000.09~2003.03 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2003.03~2003.07 上海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2003.07~2007.02 上海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兼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党组书记;
2007.02~2007.05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黨组书记;
2007.05~2008.02 上海市委常委(2007.05.28当选)兼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8.02~2009.05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2009.05~2009.06 上海市委常委、“联合工作”党委书记、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2009.06~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袁桐利
男,汉族,1961年8月生,天津市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0.12~1983.10天津远洋公司机工;
1983.10~1986.11共青团天津市武清县委干事、常委、副书记;
1986.11~1991.09共青团天津市武清县委书记;
1991.09~1993.08天津市武清县汊沽港乡党委书记;
1993.08~1994.06天津市武清县杨村镇党委书记;
1994.06~1997.12天津市武清县副县长;
1997.12~2000.10中共天津市武清县委常委、副县长;
2000.10~2002.12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常委、副区长;
2002.12~2008.03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副书记、区长(2001.03~2004.01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2008.03~2008.05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书记、区长;
2008.05~2011.05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书记;
2011.05~2012.05天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第一副书记(兼),武清区委书记;
2012.05~2012.06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
2012.06~2013.02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
2013.02~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凌月明
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江苏吴县人,研究生,经济学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09~1983.08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08~1985.08化工部科技局干部;
1985.08~1986.08中央讲师团吉林分团吉林化工学校支教;
1986.08~1992.01化工部科技局干部;
1992.01~1992.06化工部办公厅干部;
1992.06~1994.12化工部办公厅副处级秘书;
1994.12~1996.06化工部办公厅正处级秘书;
1996.06~1998.04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正处级秘书;
1998.04~1999.12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1999.12~2002.12重庆市委副秘书长(1999.09~2002.08福建师范大学经法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2.12~2005.01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2004.03~2005.01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
2005.01~2007.02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02~2008.01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
2008.01~2008.04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长寿区委书记;
2008.04~2013.04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6.05~2008.09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3.04~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兼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舟山市委书记孙景淼
男,汉族,1958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74年11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
nlc202309040813
1974.11~1979.02 浙江省萧山县头蓬公社知青;
1979.02~1981.02 杭州纺织技工学校读书;
1981.02~1983.09 杭州第二棉纺织厂南织车间工人、团总支书记;
1983.09~1985.07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青干班学习;
1985.07~1985.09 杭州第二棉纺织厂北织分厂党总支副书记;
1985.09~1988.09 共青团杭州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调研室主任;
1988.09~1993.09 共青团杭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
1993.09~1995.01 杭州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95.01~1997.06 杭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副厅级)(1995.05~1997.02浙江大学党政干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工程专业学习);
1997.06~1998.03 中共淳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副厅级);
1998.03~2002.04 中共淳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副厅级)(1998.09~2000.07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领导干部政治经济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2002.04~2002.05 中共杭州市委委员,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正厅级),淳安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2.05~2007.02 中共杭州市委委员,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2007.02~2008.02 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常务副市长;
2008.02~2011.03 浙江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2011.03~2013.01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13.01~2013.02 浙江省副省长;
2013.02~ 浙江省副省长、舟山市委书记。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森洙
男,汉族,1961年11月出生,甘肃永登人,研究生学历,198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3月参加工作。
1977.03~1983.04 永登县西槽公社干部;
1983.04~1986.10 永登县委农工部、经济部干部;
1986.10~1992.11 永登县红城镇副镇长、柳树乡乡长、党委书记(1991.09~1993.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理论专业学习);
1992.11~1995.01 永登县农牧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
1995.01~1996.01 永登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
1996.01~1997.11 永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997.11~1999.07 永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8.09~2000.09兰州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1999.07~2000.01 永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2000.01~2002.05 永登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2.05~2005.11 榆中县委书记(2004.09~2005.01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学习班学习);
2005.11~2006.01 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榆中县委书记;
2006.01~2011.04 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11.04~2011.11 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
2011.11~2013.04 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2013.04~ 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
广州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
男,汉族,1965年1月生,河南偃师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1981.09~1985.07 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化工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07~1988.06 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
1988.06~1992.06 借调到共青团中央研究室编辑处、调研处工作(1987.09~1989.07南开大学政治系在职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2.06~1993.06 共青团广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维权中心主任;
1993.06~1994.02 共青团广州市委研究室主任,秘书长;
1994.02~1998.07 共青团广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1995.02~1995.05在广州市委党校局级干部班学习;1996.12~1997.07广州市企业改革工作队化工系统工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1998.07~2000.05 广州市农业工委副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
2000.05~2003.02 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副书记(2001.08~2002.01在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3.02~2003.03 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
2003.03~2004.09 中共廣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
2004.09~2011.01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党委书记、局长(2007.03~2007.06在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级班学习;2009.12~2011.01兼亚组委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部部长;2008.10~2010.12中山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在职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1.01~2011.02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2011.02~2011.11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
2011.12~ 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10.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十
一、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一) 计算机网络存在漏洞
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过程中, 网络漏洞极易导致计算机受到来自不同网络的攻击,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若不及时地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极易导致计算机被病毒感染或者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和资料泄露, 对计算机用户的资料、经济、精神等多方面信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 网络黑客入侵网络
网络黑客是指活跃于计算机网络上的一类计算机能力较高的人。主要是通过非法入侵的手段入侵计算机, 导致用户或者企业的资料、数据被窃取, 植入病毒, 计算机受到严重的损害。网络黑客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网络入侵能力, 通过远程搜寻目标, 先对目标进行试探性的攻击, 再根据计算机做出的反应制定攻击计划, 按照攻击计划完成攻击过程, 窃取用户的资料、隐私、密码、账号等内容。网络黑客在入侵计算机网络时, 还会导致计算机出现死机、瘫痪、自动下载以及速度变慢等现象。
(三) 网络存在诈骗行为
网络最大的特性就是开放、自由, 在计算机网络中, 通过聊天平台、聊天工具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很多人会借此机会来展开诈骗。通过制造诱骗陷阱、制造虚假网站、网络发布广告等方式引诱用户上当, 谋取钱财等其他利益。用户很容易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中, 并遭受到巨大损失, 有一部分人甚至受骗了还仍然坚信不疑。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对措施
(一) 增强计算机的防火墙效果
计算机防火墙是指计算机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一道无形的屏障, 对于保护计算机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计算机防火墙可以过滤计算机的各种代码、程序以及来自其他网络的危险因素, 同时还可以防止病毒或者网络黑客入侵计算机网络。用户要安装最新版本的防火墙, 并严格注意防火墙提示的各种预警信息, 有助于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同时, 用户要根据防火墙的提示, 及时地更新计算机防火墙, 保证最新的病毒也可以被防火墙识别。
(二) 安装并应用计算机杀毒软件
安装并应用计算机杀毒软件是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有研究表明, 当前计算机的杀毒软件并不能完全消灭病毒,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病毒还是可以识别、灭杀的, 并能有效地防止病毒继续扩散。计算机用户应当主动安装并应用计算机杀毒软件, 定期对计算机中的程序等进行扫描, 确保计算机中没有病毒潜伏。计算机用户应当深刻认识到安装并应用计算机杀毒软件是当前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查杀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手段。
(三) 网络访问权限的设置
网络访问权限的设置是否科学、是否合理都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内部信息的安全性。计算机网络如果不设置访问权限, 网络黑客就可以直接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攻击, 侵害用户的计算机, 窃取用户重要的信息、资料。但如果访问权限的设置过于严格, 则会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因此, 要正确地设置网络访问权限, 在兼顾网络安全性和流畅性的同时设置最优的访问权限。其次, 计算机网络人员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全面监控, 一旦发现可疑的网页或者网站, 要立即对其进行锁定, 并及时地做好网络端口的维修和检查工作。
总之,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负面产品。正确地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危害性以及安全隐患, 并对其进行有效、准确的分析, 通过教育和技术两个层面全面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技术方面要加强计算机软件的杀毒能力、网络防火墙的防护能力以及正确设置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权限。教育方面要通过网络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引导电脑黑客正确的应用自身的计算机能力。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 并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以及用户应用不当等因素, 导致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 对个人以及企业本身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当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隐患,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海龙.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隐患及主要应对措施[J].中国新通信, 2014 (13) :123-124.
[2]史玲华, 张玉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8) :418, 420.
11.税收学复习思考题 篇十一
第一章
1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怎样理解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3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4如何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
5为什么说税收本质是这一种分配关系
6对税收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第二章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2如何理解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3如何理解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4税收对劳动收入的影响可以从那几个方面理解
5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6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第三章
1简述我国古代的主要税收原则思想
2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思想是哪三条?尤斯迪的税收原则有哪些内容? 3试述亚当斯密的税收思原则
4瓦格纳的税收原则主要有哪些内容?
5分别说明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6试评价税收公平原则中的利益说和支付能力说
7从理论上存在那些提高税收效率的途径
8比较亚当斯密的平等原则、瓦格纳的社会正义原则和现代税收公平原则的差异 9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10我国应如何实现依法制税
第四章
1税收政策的目标有那些
2简述实现总供求均衡的税收政策手段
3简述经济结构协调的税收政策手段
4简述经济稳定增长的税收政策手段
5简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手段
6如何协调税收政策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1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2衡量税收负担体系的指标包括那些内容
3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4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如何影响税负转嫁?
5什么是税负转嫁的绝对转嫁论和相对转嫁论?
第六章
1简述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增长趋势
2分析我国税收增长趋势并说明其内在原因
3简述影响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对税收增长趋势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4简述税收预测的概念和作用
5简述税收预测的基本原则、一般步骤、基本方法
6简述税收预测在我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1简述税收风险的主要表现和特征
2简述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3简述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4简述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5简述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
第八章
1简述税收成本的概念
2简述税收成本的分类
3简述影响税收成的因素
4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优化税收成本的看法
第九章
1以征税对象为标准,税制分为哪几类?各类税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现代世界各国主体税有哪几种模式,各自有哪些特点,影响一个国家主体税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税制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税制优化过程中应当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4如何实现中央税和地方税结构的优化?
5根据税制结构优化理论,试对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
第十章
1什么是商品劳务课税,与其他课税制度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2我国现行商品劳务课税种有哪些?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说增值税一种新型的商品劳务税?其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4商品劳务税制在制度要素的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5简述商品劳务课税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1所得税如何能促进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如何正确认识所得税稳定经济的作用?怎样理解所得税的经济增长效应?所得税有哪些特征?你在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有哪些认识?各国在对资本利得征税问题上有哪些不同处理?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各有什么优缺点?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时,通常要考虑从中扣除哪些方面的费用?
9分析说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选择理论界关于所得税完善发展的问题有哪些典型的设想?
第十二章财产税有哪些类型?财产税有哪些特点?资源税有哪些作用?试述我国资源税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简述行为税的意义试述我国固定资产方向投资调节税开征和暂停征收的原因 第十三章什么是社会保障税,分析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意义 2 简述如何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分析世界各国纷纷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原因,说说其理论根据 4 试述我国开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5 分析遗产税开征的意义及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是否成熟 第十四章什么是税收管理如何税收管理体制概念现行分税制中税收收入是如何划分的?什么是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种类有哪些?哪些人应办理纳税申报?对纳税申报对象有何规定? 6 试述发票管理规定税款征收的方式有哪几种我国税收法律责任包括那些?
9简述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的含义
第十五章简述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2简述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12.税收学思考题1-8 篇十二
一、名词解释
1.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2.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4.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5. 税收职能:是指由税收本质所决定,内在于税收分配过程中的功能。
6. 税收筹集资金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从社会成员处强制性地取得一部分收入,为政府提供公共品,满足公共需要所需物质的功能。
7. 税收资源配置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在市场对经济资源基础配置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政策、制度,对市场所决定的资源配置,在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不同的私人部门之间进行重新组合安排的功能。
8. 税收收入分配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格局的功能。
9. 税收宏观调控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度,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功能。
二、问答题
1.试述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
答: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提供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兴建公共工程,举办公共事业等。
2.试述国家征税的依据。
答: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也就是行政管理权,可以对其行政权力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和经济组织征税,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具体有哪些形式特征?
答: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4.税收如何产生?
答: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国家的产生;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
5.在税收发展过程中,征收形式有哪些变化?
答: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形式基本上以力役形式和实物形式为主;
在自然经济向商品货币经济过渡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对土地课征的田赋长期以农产品实物为主;
到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税收的征收缴纳形式都以货币形式为主。
6.在税收发展过程中,税制结构有哪些变化?
答:税收在税制结构上经历了由古老直接税为主体向间接税为主体,并由传统间接税为主体向现代直接税为主体或现代间接税为主体的发展过程。
7.试述税收的主要职能。
答:税收有四个主要职能:筹集资金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宏观调控职能。
第二章 税收原则
一、名词解释 1.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或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行政状况的基本标准。2.税收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以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3.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经使社会效用达到最大的状态。4.税收中性:是指其不仅包括税收不应使消费者遭受额外的效率损失,还包括税收不应对一切经济活动产生影响。5.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税收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税收收入,从而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6.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在充分取得税收收入的基础上使税务费用最小化。7.税收成本:是在实施税收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耗费。8.征收成本:是指税务部门实施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所投入的各项费用。9.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出付的费用和代价。
10.社会成本:是政府各部门、团体等为协助制定、维护、执行税收政策,组织完成收入而耗费的各项费用。
11.经济成本:是指在实施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过程中对经济资源所产生的效用损失。12.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前的负税水平均衡。
13.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税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
14.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税制如何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15.税收稳定原则:是指税收征收所引起的经济影响要达到稳定目标要求,包括减少经济波动和经济平衡增长两方面的目标要求。
16.税收自动稳定机制:是指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机制。
17.税收政策抉择: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作出的税收政策变动及其选择。18.扩张性税收政策:是经济出现萎缩时政府采取的税收政策。19.紧缩性税收政策:是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的税政策。
二、问答题
1.试述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威廉.配第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
2.试述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的主要内容。答:亚当.斯密提出税收的四项原则为:
(一)平等原则;
(二)确实原则;
(三)便利原则;
(四)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3.试述亚西斯蒙弟的税收原则理论的主要内容。答:西斯蒙弟提出了以下税收原则:
(一)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二)不能以总收入为课税对象;
(三)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
(四)税收不可驱使资本流向国外。
4.试述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原则为:
(一)财政政策原则,包括收入充分和收入弹性两项具体原则;
(二)国民经济原则,具体分为选择税源和选择税种原则;
(三)社会公平原则,具体分为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
(四)税务行政原则,具体包含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三项原则。
5.试述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现代西方税收原则为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6.影响税收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税收成本的主要因素有税收制度、征管制度及税收环境。
7.税收自动稳定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税收自动稳定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税收随经济的增长、衰退而自动增减,从而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即在经济的繁荣时期,税款收入因税基的增长而上升,但税收的自动增长又使经济扩张趋于缓慢;在经济萧条时期,税款收入因所得与销售的减少而自动下降,但税收的自动减少又使经济活动的收缩趋于缓慢。
8.税收政策抉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税收政策抉择的主要内容是扩张性税收政策与紧缩性税收政策。
第三章 税收负担
一、名词解释
1.税收负担: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一定的经济负担,一般以税额与税基或相关经济指标的比值来表示。
2.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
3.税负归宿:是税负运动的终点或最终归着点。
二、问答题
1.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家职能范围、经济政策、财政收入渠道。
2.税负转嫁主要有哪些方式?
答: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3.税负转嫁取决于哪些主要因素?
答:税负转嫁主要取决于税种、价格、供求弹性、课税范围等因素。
4.画图说明税负转嫁与供求弹性的关系。答:略。
第四章 税收效应
一、名词解释
1.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反应。
2.收入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为了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必须减少现期消费,从而相对提高储蓄在个人收入中的比重。3.替代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纳税人近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成本,从而改变其选择。4.储蓄:
5.投资:是企业或个人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6.消费:
二、问答题
1.试述生命周期模型。
答:生命周期模型将时间分为现在和将来两个时期,个人的收入不仅取决于现在的收入,还取决于将来的收入,而个人把所有的收入配置在这两个时期消费,以求得效用最大化。
2.试述影响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通常取决于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个人收入水平愈高,可供储蓄的资金愈多,则储蓄率愈高;同时,对储蓄收益率而言,储蓄利率愈高,对储蓄人的吸引力愈大。
3.试述利息税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答:利息税对个人储蓄的影响为:一方面,利息税降低了现在消费的机会成本,这会增加现在消费并降低储蓄,这就是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利息税减少了总收入,使未来消费的目标更难实现,可能导致个人增加储蓄来保证未来消费,这就是收入效应。因此,征收利息税将会导致储蓄的变化是由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起支配作用,但具体到个人是增加还是减少,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偏好。
4.试述工资所得税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答:从静态来分析,工资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它对个人实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对工资所得是否征税及征税的多少,会影响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并影响个人的储蓄率。
5.画图说明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答:略。
6.试述税收影响投资的因素分析。
答:税收影响投资的因素分为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税收优惠对投资的影响;折旧方法对投资的影响;税收对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
7.画图说明商品税对纳税人在消费方面的效应。答:略。
第五章 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
一、名词解释
1.税制结构:是指国家根据集中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要求,设置各个税种从而形成的相互协调和补充的税收体系,即是指在整个税收体系中,主体税、辅助税和补充税及其要素之前相互联结、相互协调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2.税制要素:是税法或税制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税收原理、税收知识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税收理论分析、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的基本工具,是税收的基本范畴。
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直接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4.负税人:是指税款的实际负担者。
5.课税对象:又称课税客体,是指税法中所规定的征收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即确定对什么的征税。
6.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7.税基:又称课税基础,是指建立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8.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9.累进税率:是就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10.名义税率:是指税法所规定的税率,即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11.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12.纳税期限:即缴纳税款的期限,不同的税种,其纳税期限是不同的。
13.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时开始征税,未达到这个数额就不征税。14.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15.直接税:是指纳税人不能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税种。16.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够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税种。17.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和金额为计税依据课证的税。
18.价内税:是税金构成价格的内涵,作为课税对象价格的组成因素的税种。
19.中央税:又称国税,是由一国的国家政府或中央一级政府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税。20.地方税:是由一国的地方政府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税。
21.税制结构模式:是指由主体税种特征所决定的税制结构类型。
二、简答题
1.按照税收形态标准,税收如何分类?
答:以税收的形态为标准,税收可分为劳务税、实务税与货币税。
2.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税收如何分类?
答:以课税对象的不同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和行为税以及特定目的税。
3.试述单一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的特点。
答:单一税制的政策出发点是:税制单一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同时征收范围、征收费用相应也小,并且对简化税制具有积极作用。单一税制也存在很多弊端,如课税范围太小,无法实现普遍课税;税负分配单一不合理,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单一集中征收易使税源枯竭;阻碍经济发展等。
复合税制的优点在于:选用的税种较多,课税面较宽,而且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能够使收入具有弹性,税负也趋于公平,且能保证国家财政需要。
4.试述税制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答:税制结构的设计应以税收原则为标准,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税种的配置问题;(2)税源的选择问题;(3)税率的安排问题。
5.画图说明“拉弗曲线”的含义。答:“拉弗曲线”原理说明: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税率与税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6.为什么说所得税是理想的主体税种?
答: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强调所得税在宏观经济调节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而淡化流转税在财政收入和调节产品供求结构方面的作用。
7我国应选择什么样的科制结构模式?
答:我国税制结构应选择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目标模式。因为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目标模式符合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实际,是中国税制结构模式发展的必然进程。
8.我国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在商品课税方面,陆续开征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一些地方的工商税收取代了原有的工商税,并修订了关税。(2)在所得税方面,陆续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健全了所得税体系。
(3)在财产和资源课税方面,陆续开征或恢复了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盐税。
(4)在行为税方面,开征了烧油特别税、筵席税、建筑税、国有企业奖金税。
(5)在地方税方面,开征或恢复了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6)在涉外税收方面,陆续开征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9.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所得税、流转税和其他税种。
第六章 增值税
一、名词解释
1.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增值额:是指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价值额。
3.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
4.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务),且从事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5.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6.进项税额: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7.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8.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二、问答题
1.根据对资本的处理方式不同,增值税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根据对资本的处理方式不同,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2.增值税有哪些优点?
答:增值税的优点有:
一、消除重复征税;
二、促进专业化协作;
三、稳定财政收入;
四、有利于出口退税;
五、保持税收“中性”;
六、强化税收制约。
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如何划分?
答: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4.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哪些项目?
答: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都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5.增值税低税率适用哪些范围?
答:对于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按13%的低税率计征增值税:
一、粮食、食用植物油、鲜奶。
二、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三、图书、报纸、杂志。
四、饲料、化肥、农药、农膜。
五、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货物:农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
6.简述混合销售行为及其税务处理方法。
答: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7.简述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及其税务处理方法。
答: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对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按各自适用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对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按适用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如果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8.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哪些项目?
答: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产生的税额。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运用发生的税额。
五、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免税废旧物资产生的税额
9.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哪些项目?
答: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六、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第七章 消费税
一、名词解释。
1.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的环节征收的一种税,它以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属于流转税的范畴。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二、问答题。
1.消费税的独特调节功能如何体现?
答:消费税的独特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纠正不良消费行为上,它可以对社会认为应该加以限制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高额税收,体现“寓禁于征”的精神,如对烟、烈性酒等消费品征收高额消费税,起到限制其消费的目的。
2.消费税有哪些特点?
答:我国现行消费税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
二、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三、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的征收方法;
四、税率具有较大的差别性;
五、属于价内税。
3.消费税的税率有什么特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根据不同应税消费品的具体情况,分别规定了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税率形式,还对某些特殊消费品的税率适用作出了具体规定。
4.用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纳消费税如何处理?
答: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原材料加工成应税消费品,允许在计算产品消费税时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扣除原材料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
5.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答: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除连续生产以外其他方面的,应于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
6.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如何规定?其退税额如何计算?
答:出品货物退还消费税的政策只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并直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以及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的应税消费品。
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的政策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或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免征消费税,不予办理退还消费税。
对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依照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
对于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应依照货物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
7.试述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纳税地点。
答:
一、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1)纳税人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当天。
(2)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3)纳税人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纳税人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二、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三、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四、纳税人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1)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向纳税人核算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体经营者外,由受托方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代收代缴消费税税款。
(3)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4)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5)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在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分支机构所在地
缴纳消费税。
第八章 营业税
一、名词解释。营业税:
三、问答题。
1.营业税有哪些特点?
答:营业税有以下特点:
一、征税范围为销售劳务和无形资产、不动产,税源广泛;
二、税负低,税率档次少;
三、简便易征,税收成本较低。
2.简述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答: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为:
一、交通运输业;
二、建筑业;
三、金融保险业;
四、邮电通信业;
五、文化体育业;
六、娱乐业;
七、服务业;
八、转让无形资产;
九、销售不动产。
3.对从事安装工程作业的计税依据如何确定?
答:从事安装工程作业,安装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营业额包括设备的价款。如果设备由发包方提供,承包方只是提供安装劳务,营业额不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如果设备由承包方提供,与安装劳务一并收款,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
4.《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营业税减免优惠有何特点? 答:《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以下项目免征营业税:育养、婚姻介绍、殡葬服务项目;教育服务项目;文化活动项目;农业服务项目;残疾人员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
5.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纳税地点如何确定?
答: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6.纳税人承接的工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纳税地点如何确定?
13.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 篇十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企业信用
一、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障碍
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工作面临着许多障碍, 综合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企业素质障碍。
中小企业大部分没有摆脱家族式经营, 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企业成长波动大, 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往往依赖创业者的个人智慧和经验, 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简单, 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 导致信用等级普遍较低, 制约了企业获得贷款。
2. 配套服务障碍。
目前银行要求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方式为抵 (质) 押方式, 但有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原始积累有限, 虽有合理的融资需求, 但因无法提供有效的抵 (质) 押担保而无法取得贷款。办理抵押物资产评估登记手续涉及工商、房产、财险、法律公证处等多个部门, 程序多、手续繁、费时长、收费高, 也阻挡了中小企业担保之路。
3. 信贷体制障碍。
商业银行在信贷配置上, 信贷资源存在向国有企业、向大户集中的倾向, 忽视对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扶持, 对中、小客户关注不够、支持不够, 贷款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配置失衡。银行信贷标准高, 与中小企业经营业绩特点不相匹配是制约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4. 信用信息障碍。
部分中小企业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小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加大了银行贷款审查工作的难度, 甚至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失实、报表失真,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资信质量真伪难辨, 为防范风险只好从紧发放贷款。
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1. 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建设是关键。
中小企业要注重诚信建设, 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要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切实做到有借有还、按期还贷, 杜绝不良信用记录。规范企业财务, 加强内部管控, 改善治理结构。要规范自身经营管理行为, 建立和完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调整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 实行转型升级, 进行自主创新, 掌握核心知识产权,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改进金融服务环境。
要引导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对市场前景好而目前遇到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 要依据政策给予贷款重组、展期等多种形式帮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 要量身定做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 优化信贷业务运作流程,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行贷款“一站式”审批, 精简审批环节, 提高审批效率,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放开金融机构准入条件。鼓励设立中小金融服务服务机构,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完善风险投资体系等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大力发展民营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的特点, 加快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建设。
3. 优化融资配套环境。
各级政府要主导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制订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出台具体奖惩措施,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操作相结合的原则, 将现有的担保机构正常、规范地运作起来, 增强服务功能, 同时要积极鼓励支持创办担保公司。要整合信用评级体系, 建立多种形式的信用评价体系, 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 逐步统一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规范企业信用的等级评定工作, 建立相应的档案信息库供金融和中介部门查询及决策参考, 提高中小企业申贷效率。
4. 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
中小企业要密切主动加大与地方政府、金融部门沟通, 适时通报企业项目概况、投资进度、生产经营状况等, 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金融部门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动态监测制度, 及时了解掌握中小企业融资动态, 落实相关措施。政府继续通过召开银企协调会、银企座谈会、银企项目推介会、银企项目融资对接会等形式, 进一步加强银企沟通, 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政府部门及时指导企业了解融资方针政策, 协调做好企业融资工作;相关部门加强组织培训, 对中小企业业主和财会人员进行财税和金融知识培训, 帮助企业建立和规范财务报表, 将提高企业素质与改进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5. 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评级要科学。商业银行要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评级、授信制度, 在指标体系的确定上, 加大定性指标权重, 在评级中引入违约率指标, 反映企业对金融信用和商业信用两个方面的格守程度。二是利率政策要灵活。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确定上应授权贷款行灵活掌握, 采取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上浮, 结合综合业务的回报率, 也可以执行较低的利率水平。通过灵活、合理的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 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通过风险溢价弥补贷款损失, 而不是简单地针对某一笔贷款失败追究责任, 从而充分调动各级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三是担保方式要放宽。在还款保证上, 优先选择容易变现的有价证券质押、流动资产质押、房产和土地使用权抵押以及优势中小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保证, 对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小企业应扩大信用贷款比重。四是征信管理要到位。在人民银行现有企业信用信息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企业征信范围, 整合税务、工商、司法等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 记录企业纳税情况、合同履约、遵守法律等情况, 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周正庆.完善创业机制推进创业投资与创业板市场发展[J].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2[1]周正庆.完善创业机制推进创业投资与创业板市场发展[J].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2
[2]王庆明.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J].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6, 5[2]王庆明.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J].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6, 5
【国家安全学”主要思考题】推荐阅读:
国家主要领导排名08-26
国家公务员面试主要题型介绍08-1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10-15
CNAS秘书处主要职责: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08-21
煤矿主要安全措施11-09
国家安全形势10-10
国家中等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8-17
国家安全法07-17
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07-28
新食品安全法主要修改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