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2024-07-24

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12篇)

1.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

塔水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工作汇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规范团场中小学预算制度,管好用好“两免一补”资金,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的一项重要决策。塔水处党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于2006年成立了塔水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2007年又下发了《关于财务预算管理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下发后,处党委也非常重视,组织相关成员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学习,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严格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标准

1、建立了贫困生界定、公示、申请、上报制度。各学校对单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尽可能做到真正每贫困的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

2、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学校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将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在全处范围内进行公示,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凡是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一律不再收取教科书费用。

二、执行情况

1.各学校主要领导认真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要求,周密研究此项工作开展制定了计划。

2.抓好宣传、动员工作

为了让教师们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各校专门召开动员大会,把为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与当前的形势相结合,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结合,与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相结合,同时采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两免一补”的有关政策。如利用班会和广播在学校进行广泛宣传,还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广播“两免一补”政策,做到让“两免一补”政策、补助方式、申请程序、补助办法、补助额度等家喻户晓,有效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印发告家长1500余份,让每一个学生的家长和连队干部、职工都能知道和了解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使贫困生的“两免一补”工作,真正成为 “阳光工程”。通过这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2006年,我处为178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4240 元,2007年,为131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2445 元。

三、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为保证教师合理收入,确保教师队伍稳定,我处坚持每年给教师发放年终奖金、精神文明奖金、教育教学质量奖金,每年33 万多元。教师年平均奖金为6500元,工资按月打到卡上。

四、06、07年学校年基建投入情况及大额设备和维修费投入36万元。

五、预算管理方面

塔水处在预算管理开展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结合我处实际情况,制定并印发了《塔水处预算管理实施办法》、《塔水处预算会计管理、核算办法》等文件,详细制定了预算管理的范围、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及工作任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预算的分析和考核办法等规定。塔水处中学按照处文件规定,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按处预算管理办法进行操作。

2、学校在07年预算编制上基本是按“两上两下”预算编制流程,首先是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教务、总务及财务参加的预算编制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共同讨论研究制定学校收支建议计划,在编制过程中,首先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家底进行统计清查,对人员经费按定编情况和教职工的档案工资予以保证,对学校公用经费按兵团下达的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进行测定编制,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按160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按190元,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相关定额比例分解细化到公用经费的各个项目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中对住宿生生活补助是按对贫困住宿生每人每天1元钱进行编制。对收入预算按前两年平均水平进行测算编制,以保证预算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团对学校的预算经费能保证及时足额下拨。

3、在预算执行方面,学校能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没有出现超预算现象,对预算内的资金拨付,能按授权审批权限程序执行,对预算外资金使用,都严格按程序,由单位写出书面报告,经单位领导、处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审查联签后再进行付款,能按月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在公示栏中进行公示,充分发挥了民主理财和监督作用。

4、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培训工作:在06年5月25日给学校下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讲座资料,并发放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书,要求学校自已组织培训学习。存在的问题:学校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合理,预算编制过粗,不够细化,对部分公用经费没有统一的定额标准,特别是对专项公用经费如仪器、设备购置配备标准是多少不清楚(按照“普九”达标要求应是多少)。学校领导对预算管理认识还不到位,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基本是学校会计编好后,学校领导小组人员只是过一下目,没有尽到责任。学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预算未编制进学校预算内,使学校预算不够完整。

建议:希望师教委加大对学校领导人员的预算管理培训学习,将预算管理真正落到实处。附:2007年新机制经费单位情况表

塔水处教育科

2007年7月23日

2.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二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存在不足

各级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问题是该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机制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而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中央与各省以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制定的责任划分模式基本相同,而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方式,没有考虑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各地区间的教育差异,反而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一般由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配套分担,但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为了减少配套资金,故意低报生均杂费和公用经费标准,造成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较之前普遍减少。其次,地方各级政府不落实或未能足额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尤其是不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机制”中要求各级政府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将其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账,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县财政滞留义务教育各项经费而导致不能按时拨付学校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定额定项的学校预算制度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学校预算是在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编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事先确立了学校生均拨款定额和经费支出项目,学校所做的收支预算都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展开的。由于省级核定的生均杂费和公用费用普遍较低,按照这个标准向农村学校拨付,导致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债务化解难度加大、自主发展缺少经费支持、绩效管理缺少激励资金。

定额的学校经费分配机制使得学校发展缺少资金支持。实行学校预算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可支配资金主要是财政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拨款,但这两项在当前保障机制下并未显著增加。另外,学校预算将在校人数作为公用经费拨款的唯一依据,忽略了学校规模、原有办学条件和基础、地理条件等差异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公用经费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定项的学校经费使用机制使得学校缺少自主发展制度。首先,缺少债务化解机制。农村学校债务主要是“普九”债务和危房改造债务。而学校预算支出项目中除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外,尚没有学校债务偿还方面的预算,沉重的债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自主发展也无从谈起。其次,缺少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学校运行效率,是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支出范围中缺少灵活机动的绩效管理激励资金,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从长远来看,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学校效率低下,也会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外流。

二、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的建议

(一)明确各级政府主体投入比例,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

在中国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转变办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用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及时足额供应。同时要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即中央和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共同承担80%左右的经费,地(市)和县级政府各承担10%的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委托县级财政进行一并管理,由县级政府视实际情况安排使用。

县级财政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首先要确保全年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对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增教育经费和执行中超收安排的教育经费,应当主要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切实做到公开透明,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强化县级政府“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公用经费筹措力度,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统一各类公用经费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方便农村学校编制年度预算,统筹计划公用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依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减少挪用公用经费的现象。国家要根据农村教育教学的需要,加大公用费用筹措力度,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在制定经费拨付标准以及实际拨付过程中,应首先确定维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行的最低基本开支,避免出现虽然公用经费达到按生均标准、却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现象。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是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进行补偿的制度,其接收对象一般为县级政府,是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规范当前的转移支付制度,把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增加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减少税收返还形式的补助金额。同时要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决策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在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监管,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一是要高效地执行义务教育经费年度预算,使教育经费发挥有效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三是要严格落实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保证中小学健康运转。着手构建义务教育经费财政监督体系,目的是加强“三个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加强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学校内部的监督。在监督中互相配合,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用到实处。

(四)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较少、规模较小或办学成本高的村办学校,可以考虑将其撤并到就近的其他学校,同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每年拿出一定经费来逐步扩建校舍。要进一步做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师资格考核,合理配备教师。这样,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可建立教育发展基金,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

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师支教工程,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现象。通过城市教师到农村代职教学和城乡教师交流互换,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等活动,切实解决农村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尽快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要的音乐、体育、美术、图书馆和配套的实验室等相关软硬件建设,同时改善学校食堂、厕所、活动室等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根据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的带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要将教师津贴和绩效工资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的预算,同时要明确规定中央和各级政府所负担的比例。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首先要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将改善教师住房所需资金纳入学校校舍改造项目范围。其次要提高工资水平,实行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甚至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要为农村教师解决其家庭生活、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立足农村,安于本职工作,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何广前.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9,(22):39-40.

[2]熊晓花.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业会计,2007,(2):20-21.

3.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三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对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经费保障机制的运行质量。现阶段,我国各省及其以下各级政府所制定的义务经费责任划分模式大致相同,而该种划分方式却没有将农村义务教育与各区域间的教育差异以及其自身的特殊性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此外,一般情况下,是由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担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而分担比例却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没有进行量化。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降低配套资金,有时会将公用经费或是学生人均学杂费标准低报,这就导致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减少的现象发生。再者,部分地方政府不能足额落实或是不落实本机财政配套资金,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率低的现象以普遍存在。

2.缺乏健全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政府进行义务教育拨款还不够公开透明,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直接经办人以及少数决策者知道,这就难以对经费拨款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就为贪污腐败的不良现象提供了温床,并助长了不正之风,使得以往教育经费被挪用、滥用等现象屡禁不止。

3.缺乏行之有效的预算制度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学经费的预算是于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也就是先由财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對学生人均经费支出项目以及拨款定额进行明确规定,再由学校在此框架下开展收支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为,省级所核定的公用费用与生均杂费都比较低,如若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就直接生搬硬套,就容易致使农村学校农用经费不足,绩效管理与自主发展都受到制约,并逐渐加大农村学校的债务化解难度。此外,预算管理与采购行为相脱节,导致采购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对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1.明确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与县政府的主体责任

针对于缺乏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所导致的经费运行无法保障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将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与县政府主体责任予以明确,通过采取这一措施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运行问题。

(1)明确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首先,各地方政府在面对较为紧张的财政资金情况下,为了有效地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地投入应对财政支出进行一定的优化,以此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以及确保及时投入。其次,各地方政府应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制定出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配套的机制,并根据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予以明确。就当前我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投入来看,4个级别的政府即中央、省级、地(市)以及县级政府是其投入的最主要来源,这其中前两级政府承担起约80%的经费投入,而后两者分别承担10%。最后,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安排中,目前主要实行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教育情况统筹安排该经费使用。

(2)明确县政府主体责任

为了切实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充分地使用,将该经费的管理者县政府主体责任进行明确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首先,确保每年所拨付教育经费增长必须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县政府应将执行中超收安排教育经费与新增经费纳入下一阶段投入中。最后,强化县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明细社会公开,通过这一的方式不但能够使得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在社会监督下得到良好落实,同时更有利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效地使用。

2.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款与使用过程的监督工作

第一,国家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各地区及其下属乡镇的义务教育拨款透明度。第二,应健全我国义务教育资金管理制度,并要求各级政府定期将义务教学详细拨款情况进行公开,将教育经费的拨款公开化与透明化,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监督。第三,应强化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督力度。学校应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标准与范围,并每隔一段时间将学校的收支情况进行公布,一旦出现私自挪用或滥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应及时进行责任追究。第四,应积极结构件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第五,应实行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制度。

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筹措力度

首先,针对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义务教育各项公用经费制定统一的标准,不仅能为学生进行年度预算的编制提供便利,而且还方便对公用经费的使用进行统筹规划。除此之外,各级财政部门还能够根据农村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公用经费被滥用或挪用的情况出现。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可以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合理加大公用经费的筹措力度,并保证能够确保农村学校的基本开支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聂劲松,彭天文,陈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2]于相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7,(1)

4.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

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具体安排我市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今春开学后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按新的机制运行,市政府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教育战线如何抓住契机,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新机制的建立,确保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顺利健康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振奋精神,不负使命,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央下大决心、斥巨资实施的这项“千亿工程”,将彻底改变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不清、保障范围较窄、保障水平低偏、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国务院从构建体制机制入手,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分项目、按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担,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是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的治本之策、长效之举。对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持久的推动作用。全市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头等政治任务来完成,认真学习领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和内容,把全国、全省的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吃透、吃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全省的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上来,振奋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相互促进财政等有关部门,团结一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工作措施和办法,倒计时安排工作,一抓到底,把好事做好、做实、做细,确保今年春季开学时,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顺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目标,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尽快送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新机制的顺利启动和建立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迫、要求很高。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新机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将惠及到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既要把学杂费免到位,又要把寄宿制学生生活补贴落实到位,不漏掉每一所农村学校、教学点,不漏掉每一个项目,不漏掉每一个学生。到今年春季开学前,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必须全面启动新机制,还要着眼于长效机制、长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机制能够有效启动和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需的各项经费就有稳定的保障,事业就会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新机制如果无法如期启动和建立,甚至出现工作疏漏和失误,影响的不仅仅是少拿一点钱的问题,而是影响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千百万农村孩子的未来,影响到教育系统甚至党和政府的形象。中央这项改革首先在西部地区启动,四川是一个教育大省,在西部省份中居于重要地位,我市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对于全省推进这项改革,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刻意识到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责任落实在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务必将各项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出成效,确保我市新机制顺利启动和运行。

一要狠抓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机构,由“一把手”负总责,加强对这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通知》和省上的要求,与财政部门一起,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制定本地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和省上确定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分制订好各项工作计划,按要求分步实施到位,确保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圆满完成。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二要把握好政策,保证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学杂费。保障每一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学杂费,是顺利启动这项改革,保障整个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按照中央和省确定的免学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严把政策关,逐一核实,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确保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不漏地享受免学杂费政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坚决杜绝该免而未免的现象发生。

三要认真指导农村中小学做好预算,建立健全规范的预算制度。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入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是建立新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改革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极其重要的基础。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将农村中小学的一切收支由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统一编入财政总预算,经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和方法上努力适应改革的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预算工作。

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现在起,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汇总、审批。要正确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把预算做全面、做规范。预算的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部纳入预算,既要预算“吃饭运转”需要的钱,也要预算“建设发展”需要的钱。预算的数据要实,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依据、标准并符合国家规定,收支平衡,不留缺口。预算的安排要详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和项目,有的还要细化到具体时间。预算的使用要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预算编制审定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努力落实预算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给学校。

四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新机制的各项专项资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不得用于偿还以往债务。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各自发挥应有的效益。不得将公用经费用于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对以往一些地方和学校通过收费解决教职工福利待遇的问题,要报当地政府另行统筹解决,严禁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我省制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切实保障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要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室用房、除教职工住宅以外的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危房改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现状数据库,建立校舍定期鉴定等制度,科学确定校舍折旧期限,对已到折旧期限的校舍要进行重点监控,作为每年校舍维修改造的重点项目,切实保证校舍安全。

五是要立足新的起点,着眼于未来,要把建立新机制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实施“两全普九”工程,是我市“十一五”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为“十一五”期间全市全面实施“两全普九”,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各区县要把建立新机制与农村义务教育未来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认真规划。要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千方百计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和改造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内特别是区县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进程,充分发挥学校在当地推行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的示范作用,用新的视野和要求来规划学校的软硬件建设,通过学校建设带动和辐射农村文明建设。

六要全面清理收费项目,严格禁止乱收费,确保春季正常开学。新机制的建设,为从根本性治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机制建立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项目、分责任有了保证,要求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对学校来讲,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认真落实新机制的同时,要全面清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收费项目。如果乱收费治不下来,新机制就难以建立,教育处于被动的局面就难以改变,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哪个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乱收费问题,就要旗帜鲜明地追究当事者和直接主管领导的责任,出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的地方和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寒假前,一律不准再向学生预收下学期学杂费。从今年春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按“一费制”规定的额度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和寄宿学生住宿费。不得向学生收费统一购买教学辅导材料和学具,不得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校服、卧具。对向学校搭车收费和乱摊派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决抵制。

三、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新机制的建立,解决了多年来教育急需和希望解决的突出问题,也对教育管理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建立新机制这个机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新的全面发展。

(一)进一步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老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住建立新机制的有利时机,认真分析老师队伍的现状,探索建立不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新机制、新办法,努力造就一支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一是严格编制管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需要。认真执行《四川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办法》,合理确定农村中小学校的人员编制。根据布局结构调整和学生生源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农村老师队伍补充机制,学校出现编制空缺时补充,严禁出现缺编不补现象。同时,要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超编聘用人员,对各类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必须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二是合理配置老师资源,建立中小学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要结合中小学教师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调整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以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定期轮换交流制度,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建立城区新任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限制度,鼓励城区教师在编制、工资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农村学校服务。城区中小学新任教师,没有到乡镇及其以下农村学校支教服务的经历,不能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各地要采取建立农村教师津贴制度和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等措施,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和大专毕业生到古叙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中小学任教。

三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要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推行新聘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入口关。坚持从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用(任)教师。各区县要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制定符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职工聘用(任)制实施办法,加强教职工聘用(任)制实施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聘用(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要全额由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对在职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工作。

四是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考核与培训制度。农村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考核工作意见》、《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等规定,建立和健全师德建设责任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学校校长为本区县、本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思想道德素质。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需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规定,农村中小学校每年要拿出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培训计划,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足额纳入预算,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教师培训质量。

(二)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保证农村学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的同时,注重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使之更加适应农村实际,贴近农村孩子需要。农村义务教育不仅要满足农村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和升学的需要,也要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改革农村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农村学校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针对农村学校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适当增加和渗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鼓励和引导经济贫困家庭子女选读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三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要严格课程管理,减轻学业负担,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要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各项管理制度要在校内张榜公布,作为规范管理的依据。校长要从严治校,依法担负起全面管理学校的职责。

四是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校长要督促财务人员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管好用好学校各项资金。学校预算、决算以及每季度的财务报表信息,要在全校显著位置予以公示,接受全校师生和当地群众的监督。

五是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始终把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校长、教师、管理人员的安全岗位管理责任制,制订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各种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杜绝一切不安全隐患。

四、强化责任,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当地财政、计划、审计、督导、纪检、监察等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一是加强审计,把监督落实在每个环节中。要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列入重点审计内容。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和考核、农村贫困学生的鉴定以及中小学的收费情况等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一级抓一级,一直抓到基层的每一个农村学校的教学点。要建立和完善监督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二是加强宣传,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每一所农村学校教职员工,每一个农村家庭和学生都了解、掌握这个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督政,督促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督导工作,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综合或专项的督导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要把与新机制的有关各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重点检查县级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要通过督导和其他各种检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顺利落实到位。

同志们,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全市教育系统要从大局出发,认真履行职责,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这项改革取得成功。

5.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民生,将教育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一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将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我校成立了理财小组、财务管理小组、经费预算编制小组通过成立领导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协同配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有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民生工程一堂课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通过“民生工程

一堂课”的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及宣传画、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内涵、主要措施等具体内容,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参加培训

积极参加中心校组织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培训会议,认真记录。回校后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二次培训。

五、加强备用金管理

积极与中心校联系,按时拨付备用金并按预算进行开支,为学校开学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六、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精神,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没有另立项目收费。为使收费公开化,透明化,学校在校内建有收费公示栏,在橱窗的显眼处张贴了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公示。

2、积极宣传收费政策:让广大学生及家长及时、充分了解收费政策。把党和政府制订的“义保”改革这项惠及数以千万计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

3、本期学校将教育局准入校园的教辅资料的名称、单价和服务单位在校务公开栏中如实告知学生和家长。由学生或家长填写自愿申请表并在申请表中签字。学校与具有教材

发行资质的发行部门联系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从中牟利。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准入的其他类教辅资料一律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在市场上购买,学校不提供代购服务。

七、切实加强经费预算,严格规范收支管理

1、按上级标准做好学校经费预算

根据经费机制改革精神,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生均经费,标准是小学525元/生/年,初中725元/生/年;

2、进一步严格经费支出手续

学校根据区财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建立了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努力确保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历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资金的落实到位。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八、经费改革实施顺畅,学校运转良好有序

由于经费收支规范透明,资金保障有力,预拔及时,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全面步入正轨,从未出现任何乱收费的人和事。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朝着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

裕安区独山镇中心小学

6.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六

苏政发〔2007〕27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经费保障方面,不少地方政府投入责任不够落实、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迫切需要从完善机制入手认真加以解决。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4号)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和有利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则,从增强县级财政平衡能力出发,调整完善省对县、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从体制上与乡镇脱钩。通过省级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补助结合、县级财政依法统筹安排,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规范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二、抓好免收学杂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67号)精神,确保免收学杂费的政策落实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位学生。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保证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接受义务教育。对免费提供课本所需资金,经济薄弱地区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地区由县级财政承担。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0元标准列入预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住宿费由学校负责免除。

三、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收学杂费后,所需公用经费由政府财政全额承担。省里制定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并逐年提高,确保提前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从2007年起将免收学杂费补助资金和原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归并,2007年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230元、初中每生每年350元。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按照不低于省定基准定额和免学杂费前公用经费支出标准的原则,制定本地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省财政按照免收学杂费的补助比例安排对经济薄弱地区的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县级财政在预算内足额安排。

四、健全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要严格执行教师工资和地方补贴发放的政策规定,将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县级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在同一县域范围内,按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和省标补贴,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进一步落实教师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切实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五、构建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各地要把校舍维修改造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真正实现校舍维修改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各县(市、区)可按照省定农村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学生人数、使用年限、维修改造价格等因素测算,根据新增危房当年消除的要求和校舍维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可通过教育费附加安排、在公用经费中列支和专项资金安排等多种途径筹集。各县(市、区)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校舍维修“以奖代补”机制。

六、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要求,切实加强县级预算管理。学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由县级财政、教育部门及学校共同组织实施,统一政策,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以学校为预算编制基本单位,将学校各项收支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并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办理资金支付。

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收费管理。各地要对改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确保改制的民办学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和“四独立”的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和收费管理规定,只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应由学校负担的费用,各项合理开支要纳入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进一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确保不出现“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和“先收后退”现象。

八、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领导。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政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市、县(市、区)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负责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各级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各级财政、教育、审计、监察、价格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家庭困难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列为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高度重视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地要参照本通知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二○○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教育 农村 经费 机制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7.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七

在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中,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认真履行义务教育职责,加强经费管理,扎实开展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及群众的好评。现将学校贯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学校首先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率先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统一了思想,强化了认识。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实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该项工作在我校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畅通渠道

一是认真开好了校务会、行政会、教职工会、学生会、家长会,大力宣传“一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让学生及家长和社会了解了党的惠民政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二是学校利用橱窗办了专题宣传栏,对该政策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等向广大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新机制改革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三是制作了收费公示板,让学生、家长开学时明明白白交费。

三、扎实推进,坚决杜绝乱收费

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通过发放宣传单、公开收费公示板等,让家长了解了党的惠民政策和收费标准。2012年学校严格按照收费标准只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716名学生享受了“一免一补”。2012年春季,学校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免收了学杂费和课本费,只收取作业本费(每生20元),根据濉溪县中小学代管经费管理办法(暂行),新华书店委托我校代收基训费(学生自愿),医保中心委托我校代收学生医保费(学生自愿)。另外,学校加大力度治理了乱收费,通过检查,学校没有老师为学生代购教辅资料现象,更无自立项目乱收费现象,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总之,我校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由于认识到位,措施得力,严格按照上级精神加强管理,扎实推进,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做实做好,真正办成让家长满意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德政工程。

8.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八

固镇县九湾小学 2013年2月

九湾小学2013年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部署,围绕服务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成效,引导全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为我校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成立组织机构 建立管理制度

要成立义保经费改革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义保经费改革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的成立与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加强学校财务监督,增强财务开支透明度,确保一方平安,规范使用公用经费,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各校要将这项事关学校稳定与否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

二、严格公用经费使用范围 规范公用经费使用程序

1、公用经费的使用范围

国家拨给我们那么多公用经费,对于它的使用情况不可能不闻不问,一定会加大公用经费使用的审计力度。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经得起师生监督,开出的原始凭证要经得起任何部门的审计。严禁将公用经费用于偿还债务、旅游、人员工资等方面。切实把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拨给我们的公用经费用在刀刃上,向教学业务管理、教师培训、师生取暖、教学资料印刷、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采购、图书资料购置、教学软件课件、课桌凳更新、校园及校舍日常维修维护等方面倾斜。

2、公用经费的使用流程(程序)

每次审批合理合规的、手续完善好的原始凭证都要遵循下列使用流程: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学校报账员——中心校报账员——中心校校长——中心校报账员——中心校会计中心——县会计局——学校报账员——中心校报账员——刘集农行营业所——学校报账员。即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对学校当月出具的原始凭证进行逐张审核,学校报账员把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过的、手续完善好的原始凭证报给中心校报账员初审,再报给中心校校长复审,学校报账员将中心校校长复审过的每张原始凭证进行修剪,并在填写好《原始凭证封面》一或二装订好后再报给中心校报账员,中心校报账员报给中心校会计中心审核,中心校会计中心主任与中心校报账员一道报给县会计局审批盖章,学校报账员再来中心校填写审批过的《原始凭证封面》一或

二、对每张原始凭证进行编码、做好流水账,中心校报账员分科目录入、做好纸质及电子版当月收入支出汇总表、出具转账支票、填写好进账单、赴刘集农行营业所将学校从中心校账户支出的金额转到学校报账员特办的农行卡上,学校报账员持卡赴刘集农行营业所提取。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学校支出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加强学校货币资金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代收费的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三、广泛宣传义保经费政策

1、新学期开学,学校用黑板报、小广播、横幅、标语、学习园地、政务公示栏、例会、教师会等宣传工具或途径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学习培训,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内容、推进措施和最新进展情况,宣传我县和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和实施成效等。

2、利用学校宣传专栏张贴“2012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知识问答”、“学校2012春秋二季开学收费通知”,接收社会和全体学生家长监督,向全校学生家长发放“致全校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使我国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3、通过多种媒体积极开展民生工程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宣传报道学校开展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

4、做好2013春秋二季免费教科书登记表,做好2013年春秋二季免费教科书的登记造册工作,安装好图书室消毒设备,做好循环用书的消毒工作,及时做好各年级的循环用书发放工作。

四、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摸底,了解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安排帮扶教师,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根据留守儿童的表现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共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以及定期开放“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建立健全《义保经费工作档案》

为彰显我们的工作印记,学校要落实一名《义保经费工作档案》管理员。具体负责义保经费工作的材料整理、统计、汇编、归档、存档工作。各校义保经费工作档案管理员要有责任心、耐心、乐于奉献的精神。切实把学校的义保经费工作档案建立的尽善尽美。

固镇县九湾小学

9.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汇报材料 篇九

尊敬的省教育厅督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今年上半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将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我县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教体、财政、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成立领导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协同配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制定印发了操作性极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以及享受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及补助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县财政局、县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省市政府《实施意见》的精神,就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免收学杂费、公用 1

经费支出管理、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先后印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有效地保障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县电视台、报纸、《教育》专刊、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全县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发放《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及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内涵、主要措施等具体内容,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一)确保预算充足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预算是基础,经费是关键。我县根据县情实际,建立健全了新机制下规范的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的工作程序,组织、指导基层学校据实、科学规范编制预算。2010中央、省安排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机制资金1343.3万元(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1003.9万元、免费教科书313.5万元、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25.9万元)。我县财政在打齐打足人员经费的同时(工资、各项津补贴和福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落实了县本级各项配套资金83.1万元(其中义务

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57.2万元,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25.9万元)。

(二)确保支出规范

为规范公用经费支出,我县及时转发了省财政厅、教育厅《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

[2007]198)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严格使用公用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通知》(教秘计[2009]240号)文件。同时,县教体局与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学校严格按照“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厉行节约”原则,根据补助标准和学生人数分(学)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确保做到义保资金不挪用、不挤占、不截留。全县各学校相应制定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

(三)确保拨付到位

1.公用经费拨付:为完善公用经费拨付程序,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我县将全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在3月、5月、9月、11月分四次拨付。截至6月10日已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565.42万元,其中县本级57.182万元,有效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超额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公用经费530.6万元的拨付任务。

2.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拨付:今年上半年,我县共拨

付资金25.99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拨付12.99万元)。

五、齐抓共管,强化监督

县政府每年将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投入情况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从县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作为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10.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十

免除学杂费,受惠千万家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免除学杂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免除学杂费,体现党的关怀

免除学杂费,体现党的“三农政策”

政府资助贫困生,好好学习快成才

贫困家庭读书郎,没钱也能上学堂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一、两免一补的含义是什么:

1、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3、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是多1、2011年小学每生每年525元,2、2011年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包集镇中心小学

11.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十一

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为了搞好这次审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审计对象

全市各镇(办事处、区)中心学校。若因工作需要可延伸到所属中小学。

二、审计范围

2007年1月-2008年6月中心学校财务收支情况。若因工作需要可延伸到以往。

三、审计内容

1、新机制专项资金运行情况(财政下拨的中小学生免杂费资金、免课本费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两免一补”专款是否按标准及时拨付到所属中小学);

2、解决寄宿制学校“三难”问题资金和校舍维修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是否实行资金直达建筑商

帐户,有无截留、挪用、套取资金等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业务处理);

3、用款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4、借款管理情况;

5、备用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6、所属核算点资金管理及运行情况;

7、预算执行情况;

8、账务处理情况(是否按新会计科目分校进行了正确的会计分录及帐务处理);

9、软件运行情况(能否熟练使用配置的财物核算软件,帐证、帐帐、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同时记录有

纸质的辅助帐薄);

10、财务管理与监督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挤占、截留、挪用所属中小学资金情况,现金管理是否规范)。

四、组织实施

此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教体局统一组织下进行,审计共分三个组,具体分工如下(第一位为审计组组

长):

第一组审计人员:陈启华 马国林 高尚莲

被审单位:板桥中心学校 孔湾中心学校 郑集中心学校

第二组审计人员:刘晓政 邓德军 连凤国 许秀丽

被审单位:流水中心学校 王集中心学校 鄢城中心学校

第三组审计人员:徐化应 杜遵云 李贵珍

被审单位:刘猴中心学校 雷河中心学校 小河中心学校南营中心学校

五、时间安排

7月7日至8月7日,审计组完成对各镇(办、区)中心学校的财务收支审计任务。具体审计时间安排

如下:

7月7日至11日,被审单位:板桥中心学校 流水中心学校 刘猴中心学校

7月12日至18日,被审单位:孔湾中心学校 王集中心学校 雷河中心学校

7月19日至29日,被审单位:郑集中心学校 鄢城中心学校 小河中心学校 南营中心学校

7月30日至8月7日 汇总审计情况,提交审计报告。

六、审计要求

此次财务审计时间紧,任务重,原则性强。因此,各审计组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这次审计工作,严守审计程序和审计纪律,强化组织纪律和责任意识,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

各中心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对照审计

12.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篇十二

从#年开始,国家对西部地区农村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党和政府关心农村教育,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重要举措,是关心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对于###这样一个纯农业的贫困县来说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为保证这项机制的深入贯彻落实,###纪检委、监察局、纠风办会同财政、审计、教育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深入各农村中小学校调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22所,在校学生9328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中小学学生8744人。

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县财政严格执行自治区规定的经费补助标准,于2月28日将#年第一学期公用经费、学杂费补助共计59万元全部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和学校帐户。其中学杂费补助资金39.5万元,按县城中学130元/人,县城小学和农村中学100元/人,农村小学70元/人的标准予以补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公用经费19.5万元,按中学60元/人,小学50元/人的标准予以补助,已全部拨付到位。价值73.4万元的免费教科书在开学初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6.01万元已于4月份全部拨付到位。1月-6月,县财政公用经费补助共46万元,其中41万元用于玉尔其乡中心小学建设工程。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县主要领导及时听取县教育、财政部门的专题汇报。成立了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纪检、监察、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成员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负责具体工作。并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对资金划拨、补助标准、纪律监督、违规处罚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

2、加强培训,正确把握“新机制”精神

首先,教育局举办了由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和学校财务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学习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管理办法》(财教[#]5号)等文件精神。其次,各学校迅速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领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和内容,深刻领会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大意义,准确掌握其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增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多种形式宣传到位

一是从县到局到校多层次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管理办法》及《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二是利用县有线广播电视进行宣传,老百姓晚上打开电视就可以了解这一新的优惠政策。三是利用宣传品深入乡镇、村进行宣传,特别是学校在开学报名做到了“四有”,即有墙报、有横幅、有标语、有张贴画,并向每一位学生发放宣传卡片。

4、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的有效落实,把上级经费落实到位,使广大农村孩子和学校都能公平地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县纪检监察、财政、教育等部门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要求各

学校严格按自治区统一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执行,并将免费项目、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向社会进行公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除按规定收取作业本费外,没有收取其它任何费用。

三、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年1月-6月,县财政共拨付公用经费59万元,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6.01万元,伙食费2.7718万元。各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合计46.1726万元,其中:办公费25.9829万元、水电费3.4189万元、电话费0.8813万元、维修费

4.1607万元、加油费0.6798万元、差旅费0.6026万元、培训费2.3043万元、劳务费0.7619万元、复印费0.7516万元、图书资料费0.4159万元、奖金0.047万元、办公购置费1.5631万元、其他费用4.6022万元。

从使用情况来看办公费、培训费、水电费、维修费支出较多,图书资料费、奖金费用支出较少。没有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和发放教师工资补贴、教职工福利等方面的开支。

四、存在的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宣传力度不大,个别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此项经费的拨付渠道、使用范围不清楚。

2、对一些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教学办公用品及设备的采购,没有向县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教育局自行购买。

3、公用经费使用情况透明度不高,大多学校没有将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向师生和群众公开,缺乏社会监督。

4、公用经费的使用没有建立独立帐目,与业务经费、预算外收入等资金混在一起,不能体现专款专用。

五、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使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2、要加强对教师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配套规定、办法等,进行认真学习、吃透精神,严格执行。

3、各学校要严格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建立公用经费使用独立帐目,便于管理和监督。

上一篇:学问与智慧 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下一篇: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