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精选10篇)
1.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篇一
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
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面对多样化的化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自身思维,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消化。但就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刻,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育,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客体位置,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与欲望,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低下。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化学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意识。以学习“物质的溶解性”一课为例,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我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实验物质,并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内涵。首先,我为学生准备食盐、白糖、淀粉等物质,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内容,理解和探究实验步骤。其次,在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思考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发现物质不同的溶解性,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化学教学内容的乐趣,又能够体会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化学教学效率的保障,传统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枯燥感,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并在参与中获得学习收获,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关燃烧与灭火知识时,为了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火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燃烧火焰的危险性,同时对火灾的发生情况有更为清楚的认知。然后为让学生掌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我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学生了解不同起火原因需要采用不同的灭火方式,除了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外,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好地保障化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三、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部分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出作业的知识巩固作用,为学生设置大量的作业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无法保障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影响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我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作业内容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重点;二是作业内容分层,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后学习内容;三是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保障学生学习的知识能有效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以“酸碱反应”为例,我为学生设置课后思考问题:“酸碱反应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酸性与碱性物质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酸碱反应的实例?”利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更好地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者,应积极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并不断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尝试与创新,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完成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篇二
对于语用学, 广大语文教师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当初从事语文教学, 拥有的语文学科知识背景主要就是“语文基础知识” (还有文学知识等) , 包括语言学基础, 最多深入到有点语义学基础。而今需要语用学理论来解析课标和指导课程实施, 不言而喻, 我们需要补一课, 学习一点语用学知识。有了语用学理论背景支持, 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与学会语言文字表达。
什么是语用学呢?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从“百度”搜索得到的解释, 倒不失为一种简单化的概念:“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 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 一个是意义, 另一个是语境, 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 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提到语用学, 必然会涉及到语义学, 因为语义学与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两者都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意义, 但侧重点与方向相异:语义学主要研究语言片段 (话语、语词) 的编码意义, 即字面意义、抽象意义;而语用学的重点是研究语境化意义, 即“用意”, 是语言片段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交际意义。这一简单梳理, 就让我们不难领会, 其实, 我们过去在语文及语文教学方面是有较厚实的“语义学基础知识”的。而我们主要缺乏的是语言文字在实际运用中, 在语境化呈现中, 它有怎样的规律, 该用哪些理论去指导我们, 从而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补习语用学理论知识基础, 其价值意义正是基于此。学习掌握了语用学知识, 首先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新课标的一些论断 (结语或语词) , 领会它的语用学背景, 自觉运用语用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学科视界更开阔, 教学行动更理性而科学, 真正实现新课标的愿景:让学生学习好语言文字运用,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标中, 最大贡献之一是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两性:综合性与实践性, 而且两性的定语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对应“实践性”, 几乎是同义对应, 很容易理解。学习语言文字需要在实践中进行, 运用语言文字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这是由语文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但是综合性呢?如果说, 语文学习要剔除杂芜、直取“干货”, 这“干货”无疑只能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的因素自然是超越“干货”之外的“外延”性的因素, 似乎是“非本质属性”。但新课标为什么要将其与本质属性并列为语文课程属性, 甚至还排列在“实践性”之前?难道其价值就是因为语文学习内容必然是综合的?或者就是避免“唯工具论”而必须兼顾语文教育的思想性、道德性等?
其实不然。有关语用学的“关联理论”, 特别是“关联理论的交际观”, 揭示了关注语文的综合性实在是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的分内之责。这些理论告诉我们, 交际过程是编码和解码过程:表达者将意义编码成信息符号, 以语码的形式呈现出来;理解者或信息获取者进行解码和推理, 在推理中获得意义。要实现有效的推理, 需要利用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和百科知识, “缺乏百科知识等语境信息, 推理是不可能成功实现的”, “百科知识是以‘积木’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认知环境中”。当然, 百科知识的积累或认知环境的构筑, 是通过多种学习途径共同实现的, 但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 不可能将这些“综合”因素剔除干净, 专攻语文“专业”。事实上, 避开综合而专事“语用”学习 (含理解) 与实践, 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
语文教学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必须同时伴随着百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认知水平的历练与提升。语文课程是绝不存在符号性的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 “唯工具论”的教学是无法操作的。由此可知, 语文综合性正是从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本分”角度必须设定的, 是实现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所必须注重的语文特性。
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 多次强调“联系上下文 (语言环境) ”理解 (推想、体味或推敲) 词句意思,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呢?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获取) 意义, 正是语用学最重要的观点。语用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语言文字的语境化意义, “语境”是其核心词。语用学的“指示语”研究、“会话含意”研究、“前提关系”研究、“言语行为”研究、“语用模糊”研究等, 都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语境化意义而探讨的。语用学关于语境理解的理论知识很多, 难以一一介绍。下面我们以理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一个文段, 来了解一下语用学中的“指示语”知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 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 是你吗?”文段中出现的四个“他”属于第三人称指示语, 一个“你”属于第二人称指示语, 这里“他”和“你”各指的是谁?联系上文语境我们知道是阿曼达的父亲。那“孩子”又是谁?是才七岁、正在上小学的阿曼达。文段中出现了四个时间词, 属于时间指示语, 如“8小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8个小时了。这个文段中所述的事情发生的地点呢?联系上文和本文段可知, 是在地震后废墟中、瓦砾堆中。孩子在哪儿?在“瓦砾堆底下”。这些都有地点指示语告诉我们了。另外文段中还出现了社交指示中的“敬语”———孩子对父亲的称呼“爸爸”, 表明了瓦砾堆底下的孩子与正在废墟中拼命挖掘的男人之间是父子关系。要更深人地理解上述文段, 特别是借此培养学生联系语境而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主要应该抓的关键词是“挖”, 并需要借助全文的“话语/语篇指示”, 通过设置引导深入研读和思考的问题———一父亲究竟是怎样挖的, 为什么挖了后会是那样的模样, 引导学生深人研读文章前面部分, 展开多角度的思维整理, 并通顺连贯地表述出来:挖的工具?挖的对象?挖的动作?挖时的心理?挖时的困难与危险?挖后的形象变化?……这样, 面对这段话, 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就富有成效而扎实了。
由此得见, 掌握语用学的有关语境理解知识, 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新课标在对学生表达的要求标准上, 提出了“清楚明白”“内容具体、真实”。
参考文献
3.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变化 篇三
内容安排次序的调整(如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新课标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提前);具体内容的归并(如第三学段阅读要求由原来的11条整合为8条);内容要求的细化(如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分学段对语文教学各个学习领域的评价要求进行了具体阐述);篇幅明显增加(由实验稿的29页增加为80页)。此外,“附录”中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加了16篇(段);“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体现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这次修订课程标准,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主要立足于“为学生打好3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综观新课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语文课程性质”这一原点、核心概念的科学、明晰、统一的阐释,衍生出一系列自说自话式的、无谓的争论,使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误区和混乱。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倾向于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习得”,因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4次。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规范、能力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将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这对于切实纠正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两个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权威性。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下,面临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利益格局,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利欲熏心等问题,语文作为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该承担哪些任务呢?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求比较笼统;新课标则将其具体化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用优良传统、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将语文课程中蕴涵的人文内涵具体化、明晰化。除此之外,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等部分都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强化主流价值取向引领方面有所体现。
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贯彻新课标时,要正确处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究其实可以理解为始终伴随语文课程的“文与道”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人文内涵,必须始终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绝不能重新陷入两极震荡的思维模式,为了强化“道”,而脱离“文”,“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否则只能是“文”“道”俱伤。
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将原来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并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究竟有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呢?当历经十年课改的种种探索之后,人们静心思考这一问题时忽然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似乎早已有明确答案、本应不成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具体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作进一步强调,并提出“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体会、把握”等具体方法,这恰恰体现了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科学的把握。
此外,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感悟、以统一的解读取代多元的思考以及集体讨论多、个人阅读少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新课标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新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同时,首次明确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读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
四、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大量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人们对汉字的读写和识记长期处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状态中,而且,由于一些人只狭隘地单纯从实用的角度认识汉字书写,认为键盘输入已经可以代替写字,久而久之,不但“提笔忘字”日益普遍,错别字随处可见、全社会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语文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是软任务,不但每周上一节写字课形同虚设,就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指导环节也常常是指导多、练写少,学生真正写字的时间少得可怜!有的教师教学中习惯用播放课件指导写字,即使有教师板书范写,其书写水平也难如人意。
其实,早在1990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通知》,此后,1998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2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意见》,直至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对加强、改进写字、书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思想认识、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研究、考核评价、社会氛围等种种原因,学生的写字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提高,整体书写水平堪忧。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写字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何况“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字的书写相比较,汉字的书写无疑是具有最多的讲究,因而也是最须花费心智的一种活动。与此相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唯有汉字的书写才能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门类之一 ——书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 600 ~ 1 800个,其中800 ~ 1 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 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 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 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五、增强教学评价的层次性——分学段设定明晰的教学评价要求
对照实验稿,新课标“评价建议”条理更加清晰,提出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和“教”两个方面,语文课程评价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功能——多重;方式——多种;主体——多元和互动;特点——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既承认语文评价的多种功能,又指出要突出其中的“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功能各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日常评价,多用正面评价,评价设计突出可行、有效);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重视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体现在5个学习领域和三维目标方面)。
新课标对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的评价要求更加具体,层次清晰,具有较强的区分性和操作性。详见下表: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新课标还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在学习方式方面,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意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 明确了学习方式中包含的具体内容。针对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了“联系”“整体”的思想:“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着眼于不同语文学习活动之间)、“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课内与课外、学语文与用语文之间)、“整体发展”(着眼于三维目标的整合)。提出“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肯定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
2.总目标中增加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等内容,体现出新课标已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阅读(积累)等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3.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体现了对实用阅读策略的关注。
4.在对教师的要求方面,归纳起来,教材层面:增加了“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表明对教材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予以高度重视,要求教师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法层面:增加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的内容,尤其是增加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这也可看作是对过于注重教学生成、忽视教学预设的一种反拨)。
5.将实验稿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改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标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新的对话主体,旨在强调在教学中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文训练,都要注意体会、体现教材编者的意图,要避免不尊重文本、随意“超越”,忽略语文的课程意识、价值导向的现象。
6.新课标专门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作了说明。要点:①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于形成语文应用能力和培养语感,而不在于掌握语文知识本身;②教学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是“指导和点拨”,而不应是“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③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要与具体语言实例结合,而不应是单纯的“记忆”语文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实验稿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新课标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表明新课标的制定者试图回应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课程内容模糊不清的诘难。但笔者认真阅读新课标第二部分之后,觉得与实验稿相比变化不大,课程目标与内容仍不够具体、明确。这是否再次说明:语文课程内容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4.新课标解读 篇四
建幸福校园
从“仰视”到“平视”的蜕变 ——浅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这次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科的读书汇报,与领导和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让我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通过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次读书活动的一些收获。
一、从理论上提升了自己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认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后,我认识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公民,它不仅就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还有我们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等,这些方面的事件折射出我们教师责任之重大。民族的希望在于孩子,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身边的同事们认识到开设《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2.提升教学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如设计的意图,资源的开发等,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中的资源,儿童家庭和社区中的资源,自然界中的资源等都能为本课程提供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优化课堂结构,还有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应注意的问题及怎样去做,都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指导。品德与社会课不光要上,还要有课堂实效,孩子的成长需要“感动”,有效教育的支点是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艺术创新最难的是打动人的心灵;学术创新最难的是启迪人的思想;教育创新最难的是改变人的一生。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二、在实践中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关心你,爱护他”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四月初我在参与式培训中讲授了《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每日的衣、食、住、行需要的生活用品是怎样来到我们生活中的。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教学要求,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各行业,并对各行业调查。使其了解各行业的种类,并把它们分类。运用学生每天面对教师的职业吸引学生走进各行业的话题,学生汇报家长及其身边的人的职业,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主题。紧接着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初步了解家庭成员及周围人所从事的职业。愉快的采访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交流、记录、归纳能力。通过采访使学生了解各行业的种类,并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我国现有行业的种类。学生汇报采访记录并让学生自己分类,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观察生活小组讨论:从课桌的生产说起,讨论一张课桌的生产过程与那些行业有关系。让孩子们明白各行各业的重要性。通过身边同学周围人们对他们职业的对话,引导学生知道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是正当的,都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都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我们要尊重他们。让孩子们反思思考: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一团糟。体会劳动者是辛苦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行业。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总结出要尊重、感谢他们。我们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通过小组合作议一议 :“有人认为,当科学家、工程师就光荣,当服务员、清洁工就低贱,你是怎么认为的?”把教学目的的两个重点设计成两个讨论题,而且这些讨论都来自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作用,尊重学生主体,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深入到学生的小组中进行辅导,又可以照顾到后进生,也可面向全体,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把课标的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又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畅谈理想: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学生想成为哪一个行业的状元。畅谈理想,并向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让孩子们做到知行统一。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达到课标要求。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格局不会改变,变化的是目标与过程的与时俱进。教材的编写思路更拓宽了,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了。留给我们教师与学生思考的空间也更大了。它真正地完成了从让人“仰视”到“平视”的蜕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注意自身角色转变,让自己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教育者变为研究者,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与新版课标一路同行!谢谢大家!
王红慧 2013年9月10日
创精品学校
建幸福校园
小学品德与社会读书汇报
5.体育新课标解读 篇五
(一)指导思想不同
(二)目标体系不同
(三)结构不同
(四)学段不同
(五)内容标准不同
(六)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七)评价方法不同
(八)教学要求不同
二、课程性质的定位与课程 标准的新理念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展放在主体地位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学习领域与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
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三)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知道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
(二)运动技能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知道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水平二)
了解所练习的运动动作,观看体育比赛(水平三)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观赏体育比赛(水平三)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二)初步掌握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一)
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水平三)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水平二)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危险的方法(水平三)注意运动安全(水平四)
4.获得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在野外条件下的基本技能(水平四)参加集体野外生存生活活动(水平五)
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生存生活活动(水平六)
(三)身体健康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一)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二)
能够在学习、运动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三)
2.发展体能
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水平一)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水平二)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水平三)
发展速度、有氧能力和灵敏性(水平四)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水平一)
描述身体特征(水平二)
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三)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营养卫生常识(水平三)
(四)心理健康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要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水平二)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水平三)
2.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尊与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水平二)
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水平三)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体验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水平一)观察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水平二)
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水平三)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水平二)
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水平三)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水平四)
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乐趣(水平五)在体育活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水平六)
(五)社会适应
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与体育道德 在游戏活动中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水平一)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和关爱以及与社区活动的联系(水平三)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水平三)
五、实施建议
(一)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1.正确认识与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2.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订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3.针对各校实际编制学校课程教学方案
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2)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二)教师教学方案的制订
1.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
3.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
4.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
一般采用教学单元的形式进行
小学低、中年级可采用复式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可采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1.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 2.组织教学的灵活性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2.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4)使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强调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从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入手,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2)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及创新精神,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3)应改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学生的模仿和接受学习,师生之间是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4)关注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1)重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6.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 篇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着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够把握教学的核心,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怎样让自己拥有独特的思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我觉得解读小学英语新课标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课程标准》是曾经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过去,把为教学提供依据放在首位。现在,将教材编写依据提到了首位。可以认为这是依照课程开发、实施的操作顺序排定的。即编写教材在先,开展教学其次,然后才是评估和考试命题。在加大教材编写自由度的同时,降低了《课程标准》作为日常教学依据的作用,以致我们的教研部门,不得不组织老师们研究《课程标准》的细化问题。《教学大纲》为国家标准,是绝大多数师生经过共同努力能够掌握的内容,能够达到的要求,不宜再从中划定“及格”范围。《课程标准》中“具体目标”的实际水平与原《教学大纲》相似,其整体仍然属于一般水平,准确地说属于中等至中等偏上水平。
一、了解标准 让教学有的放矢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首要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学会如何学习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多元化国际交流增多增强世界意识),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树立新的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材料 决策教学环节)
倡导体验途径(感知 体验 实践 参与 合作探究 建构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注重过程评价(提倡过程性评价方式)
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 网络 音像 报刊等 举课例)
4、课程目标结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听 说 读 写)语言知识(语音 词汇 语法 功能 话题)情感态度(国际视野 祖国意识 合作精神 自信意志 动机兴趣)学习策略(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文化意识(文化知识 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5、目标总体描述:一级(三、四年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二级(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6、具体内容标准:
语言技能(听 说 读 写)
一级 目标描述:
听做 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4. 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词语;
6. 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
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和短句。
玩演1. 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
读写1.能看图识字;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视听 1.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
2.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二级 目标描述:
听1.能在图片、图象、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 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1. 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1. 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4.能演唱英文歌曲30 ~40首(含一级要求);5. 能看懂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语言知识
二级 目标描述: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词汇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有字母构成的。
语法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 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 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 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情感态度
二级 目标描述: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学习策略(基本学习策略)
二级 目标描述:
1. 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 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 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 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 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 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 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9. 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汗词典。
文化意识
二级 目标描述:
1. 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 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 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 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 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 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二、追求方法 让学生学会读写
1、读的方法
(1)字母
(2)单词
(3)意群
(4)句子
2、写的方法
(1)描一描
(2)抄一抄
(3)连一连
(4)练一练
(5)赛一赛
举例略。
三、关注细节 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1、读的细节
(1)教师范读
(2)欣赏语料
(3)情景对白
(4)重视文本
2、写的细节
(1)板书引路
(2)写法指导
(3)评价激励
7.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篇七
2003年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当适当地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的推动作用,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一、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数学的基础地位,数学教育成为中学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现阶段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由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计划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这样教师有责任在其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地加进一些数学史的知识,使学生学习、了解数学史。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1、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把握它的真义,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智力水平。
严格说来,对数学某一内容要深刻理解,掌握其真实含义,只有结合这些内容的历史考察,才能得到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认识。学习数学史,对纯数学理论学习起到的独特调剂作用,不仅增加数学史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人文素质。
2、激励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学习数学史,了解前辈数学家对科学、生产、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对后来者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柯西、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希尔伯特等大数学家十几卷、几十卷的不朽巨著,在思维世界筑起的丰碑,被后来的学习者赞叹和敬仰,并受到永远的鼓励。阿贝尔、伽罗华等青年数学家的杰出成就,更能给青少年以极大的激励。
3、了解祖国数学的辉煌成就,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在数学的发展史上,特别是在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都有过重大的贡献,突出的成就,处于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序言中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由此可见通过学习数学史,学生能加深对中华灿烂文明史的了解,更深的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智慧的民族,她不仅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未来也会更加辉煌。
4、学习数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作风。
数学上的一切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取得的,都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如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坚持真理,潜心钻研,算出∏是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数,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比国外得出同类值早一千多年。在当时的条件下获得如此成就,所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同时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值得学习,其谦逊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牛顿就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所见的比笛卡儿要远一点,那就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因此,学习数学家们的精神作风,对青年学生有极大的教育作用。
5、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了解教材中一些基础知识的起源与发展,有利于向学生说明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有利于数学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数学史本身就是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数学史在教学中的现状
在多年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对数学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有所实践。但是也应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是有所认识,但是很少在教学中实践,或实践得不够,主要表现在:
1、历史原因或教师的来源不同。
许多教师没有学习过数学史,有的教师只是选修或自学或以其它方式学习过一些内容,对数学史的掌握程度不够,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
2、“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阻碍教师教授数学史,由于高考数学卷子并不出现有关数学史的内容,教师自然就把这方面的内容删减,学生对数学史的重视程度也很低。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对数学史引起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
因而不可能在教学中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数学史教育。
4、实际情况复杂。
有时候由于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太多,或者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即使有所准备也难以实施。
三、加强数学史教育的几点设想
数学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讲授数学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教学内容,可以在一下几个方面设计数学史教学。
1、选择介绍数学分支的产生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一些数学分支如微积分的产生,是人类巨大的财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将微积分的创立誉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微积分的一个部分“导数及其应用”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之选修系列1的内容之一。导数的概念和方法的建立经历了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可以介绍十七世纪时笛卡儿、费尔马、巴罗等数学家的微分学前期工作和牛顿、莱布尼兹的工作和事迹。由于微积分的大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作为课程内容出现的也不多,因此,此段内容的讲解可以将重点放在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微积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轨迹以及微积分在数学中的地位和微积分的发明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可以举一些微积分的例子说明。
2、选择介绍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千古谜题或悖论,激发探索欲望。
阿贝尔和伽罗华是在中学时代就很喜欢数学、并在青年时代就对数学作出了很大贡献的数学家。他们从解决五次以上方程的根式解问题出发,经过努力成为数学中重要学科近世代数的创始人,利用近世代数的理论可以解决流传了二千多年未能解决的谜题一几何作图三大难题。这一段内容可以突出故事性和思想性,并可以介绍3次和4次方程的根式解问题及其解决过程,而几何作图三大问题与模块2《古希腊数学》中的尺规作图部分承接。
3、选择介绍数学思想方法及其产生背景,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数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的地方,便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方法。如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选修部分,平面解析几何中蕴含着数与形的结合。历史上解析几何的发明是变量数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近代数学崛起的两大标志之一。这一部分内容思想性很强,而从数学的角度又比较容易为高中学生理解,所以可以作为重大数学创新产生的背景、思想、方法和意义的较完整的和典型的史例。同时,解析几何创始人特别是笛卡尔的事迹与精神(对科学真理和方法的追求、科学怀疑精神等)也是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材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收集有关资料,分析、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四、结束语
现代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培养理性与人文关怀同时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数学史教育将为高中数学课程注入一股新的空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汪晓琴、韩祥临:《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科学出版社.2002.
8.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篇八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62-1一、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加强课堂与实际的联系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表明教学应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将学生自身的典型案例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丰富课程资源,使思想品德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完整地把握其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和为了生活这三个方面内涵,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坚持以生活为本源,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学生生活相融合;坚持通过生活学习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让学生过好他们的课程生活,并促使其过一种美好的生活。“纯道德的生活”是不复存在的,道德学习离不开生活,道德学习的本质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室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需要不断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面向初中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面向初中生有意义、感兴趣的问题,面对社会发展中新的科技成果,使教材的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身边的资源、本地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取和补充。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教材,不随意处理教材,甚至抛开教材,使教学无目标,成为无序的随意活动;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唯教材是用,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恰当地补充新的教学资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并且把这一过程变成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化和自我德行成长的过程。
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新课标明确提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帮助学生回忆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特有的情感体验;可以借助教材的美文,与学生一起品味文字的情感意蕴;可以借助教学媒体,引导学生领略影音的情感魅力。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和领悟到善美情感和精神境界的妙趣,会使其由此对正确的价值观予以认同并心悦诚服,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道德教育需要寓学于行、需要躬行教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在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四、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研究项目、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通过调查、谈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设计并完成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选择采用、吸纳模仿、研究探索、讨论质疑、体验分享的过程。
需要明确的是,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硬灌,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误区。也就是说,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学生的随意学习。
五、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也包括学校外的教育资源,它是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
9.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九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创设情境,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三、拓宽外延,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四、注重评价,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10.解读2013年新课标卷作文 篇十
解读2013年新课标卷作文:
贴近现实生活,弘扬时代正气
——哈三中办公室主任,语文高级教师,高考指导专家谷学锋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解题分析
今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不大,出题思路比较规范,题型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考生答题心态也非常稳定。而今年语文的作文题贴近生活,朴素动人,让人眼前一亮,引人深思,让广大的考生真正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表达。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能让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件和现象进行生命的思考,以小
见大地考察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语文教育“体察丰富社会生活,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回归,是比较成功的作文命题。今年我省的作文题,从命题形式上看,是新材料作文,体现了保持相对稳定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考察的还是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养成的阶段,高考作文不仅是作文教学的一根指挥棒,而且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根指挥棒,它必须将广大考生引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航向上来。今年作文的立意,我们从材料中可以体会到:增进同学情谊,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我们就会逐渐走向成熟。积沙成塔,积水成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同学关系”的材料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分析题目,反映了很深广的社会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不容易跑题和偏题,学生无论从哪个侧面进行体会和感知,都能有话可说。因为材料中的事实只是繁华人世的一个折射,学生更可以在此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谈做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记住,高考只有最佳立意和次一等立意之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跑题,考生千万不必总觉得自己的作文跑题,自怨自艾,而影响后面的考试。
题目特点
1、一脉相承,难度适中。回顾近几年课标卷的作文,2010年考查了“人才成长的规律”,2011年考查了“大国的崛起”,2012考查了“船主和船工”的故事,2013年考查“同学关系”的材料。可以说,近年来的作文题在审题上难度都不大,体现了高考命题保持稳定,稳中求变的原则。
2、贴近生活,有话可说。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很明显,这道作文题切合了近一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事件,如复旦大学学生在寝室投毒等事件,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反思同龄人应如何相处的问题。在导向上,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价值引领,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所以,材料开始就以优美抒情的文字抒写同学关系,“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
3、角度宽泛,容易发挥。作文虽然仍是材料作文,但是不再是"故事性材料”,而是“现象表述材料”与“数据性材料”的组合。今年高考所给材料只有现象与数据,不再被给予明显的褒贬判定,也不流露任何是与非的倾向,这样就降低了审题的“门槛”,每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丰富的学生生活经历,谈同学关系,谈如何维护友谊,谈竞争与互赢,其实都在材料范围内。材料还提到“增进同学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从这个角度,考生可以写“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珍视同学情谊”等。也可以多向思维,全面思考,联系社会现实,进一步谈到如何面对和看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情冷漠的现象,引导人与人之间更应看中真情、珍惜友谊等。
4、关注提示,准确立意。材料给了多方面可以确定的立意:第一、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创新书信等体裁。第二、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第三、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既可以单一角度深入,也可以重点抓住两到三个角度深入阐释。
5、合理联想,综合把握。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因而缺乏说服性。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系的正面作用。
6、辩证思考,挖掘深刻。由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同学与同学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亲人与亲人之间,都会出现感情淡漠,忽视身边真情等现象,而这段材料重点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珍视真情,展示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做法也是对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竞争至上、利益至上”思想的有力的批判。考生可以重点谈同学关系,进一步引申到社会现实,批评社会上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从而正反论证,表现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
延伸意义
高考作文题目不仅是一道作文题,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向导。2013年我省高考作文,把考生从故事哲理类材料写作中解放出来,让大家能够静静地注视身边的生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美好人性,蕴含的人生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作文”与“做人”。高考作文
不应该是八股式的套作仿作,更不应该是夸夸其谈的政治论文;它是美的享受和传递过程,是美的火种的播种和孕育,是对人生、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提醒未来参加高考的高一高二学生:首先,平时要多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关注社会热点,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记住,无论是故事类的材料,还是现实类的材料,都反映的是一个人基本的人生态度,因此从大的层面讲,作文不仅考查的是“作文”,更是“做人”。其次,同学们要多读书,多练笔,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作文要写成功,关键在于多读书,多练笔,积累大量的素材,要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只有多读书,多练笔,并且内化为一种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将作文写得深刻而有韵味。
稿二:
从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看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
1、高考作文的变:
高考作文题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1977年—1979年:政治色彩浓厚
上世纪七十年代,受“文革”和改革开放初期影响,高考作文题政治色彩鲜明。1977年高考分省命题,黑龙江省的作文题为“每当我唱起《东方红》”,当年湖北省的作文题为“学雷锋的故事”;1978年全国卷作文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年作文题是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高考作文题,以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1980年—1989年:聚焦社会热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作文命题开始聚集社会热点。如关注人才问题(1981年的《毁
树容易种树难》),关注环境污染问题(1985年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学校受污染的情况),关注社会风气问题(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题)等。
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逐渐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
1990年——1999年:关注社会道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命题向关注社会道德转化。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议论文;1993年:就“帮人补课要不要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1995年:议论文《鸟的评说》;1997年:根据两则助人为乐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这一阶段我国处在深化改革时期,高考作文命题转向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修养品行,关注精神空间。
2000年—2011年:体现人文关怀
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题开始向关注人本文化转化,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2001年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2年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作文等。这阶段反映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2004年-2012年:摆正人生态度
从2004年开始高考卷不再全国统一,命题可谓色彩纷呈,但考查学生对待社会人生的积极态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特色并未改变,从2010年“人才成长的规律”,到2011年“中国的崛起”,到2012年的“举手之劳”,再到今年的“看待同学关系”,都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无论是故事类的材料,还是现实类的材料,都反映的是一个人基本的人生态度,因此从大的层面讲作文不仅考查的是“作文”,更是“做人”。
4、高考作文的不变:
——始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
——始终没有统一明确的答案
——无论是过去的治国理政之策,还是如今的人文关怀,考试的核心考的始终是人的认识、视野和胸怀。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新课标10-04
高中英语新课标06-11
2023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网友版:高中生涯是回忆,更是财富09-19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前预习试题及详解(沁园春 长沙)06-28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08-27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07-31
高中化学化学键笔记09-18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体会07-01
教学随笔高中化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