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2025-01-28

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精选8篇)

1.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篇一

案例:明泰公司本月生产A包装物400件,耗用某种材料3500kg,材料实际单元价为0.50元/kg;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标准为6.2kg,每kg材料标准价格为0.40元。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以及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3500kg×(0.50-0.40)元/kg=35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3500-400×6.2)kg×0.40元/kg=408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3500kg×0.5 元/kg-400件×6.2kg/件×0.4元/kg=1750元-992元=758元

案例:本月包装A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1000h,支付工资6000元;包装单位产品的人工标准成本是12元/件,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4h,即标准工资率为5元/h。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6000/1000-5)×1000=1000元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000-2.4 ×400)× 5=200元习题(作业):本月包装A产品400件,发生机械费用1600元,实际工时1000h;企业预算包装能量为500件,即1200h,每件产品包装机械费用标准成本2.4元/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4h,即标准分配率为1元/h。

耗费差异= 1600-1 200× 1 = 400(元)

能量差异= 1200×1-400×2.4×1 = 240(元)

包装机械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包装机械费用-标准包装机械费用=1600-400×2.4=640(元)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成本-预算固定成本

= 业务量 * 实际工时 * 实际分配率 –预算业务量 * 标准工时 * 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固定成本-标准固定成本

闲置差异 =(预算业务量 * 标准工时 – 实际业务量 * 实际工时)* 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 = 实际业务量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1、假设某企业2004年1月份包装甲产品100件,实际耗用A材料11千克/件,A材料实际单价为48元/千克。包装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标准是10千克/件,每千克材料的价格标准为50元。要求:计算A材料的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以及成本差异。

用量差异=50×(100×11-100×10)=5000(元)

价格差异=(48-50)×11×100=-2200(元)

成本差异=用量差异+价格差异=5000+(-2200)=28002、假设某企业2004年1月份包装甲产品100件,实际工时用量为20500小时,实际工资分配率为1.4元/小时。包装单位产品标准工时用量为200人工小时/件,每小时标准工时为1.5元/小时。要求:计算包装直接人工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作业本)直接人工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20500×(1.4-1.5)=-2050 直接人工效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20500-200×100)×1.5=750 直接人工差异=-2050+750=-13003、假设某企业2004年1月份包装甲产品100件,实际工时用量为20500小时,预算产量为110件,包装机械费用预算总额为17600元,包装机械费用实际支出额17000元。包装机械费用标准分配率为0.8元/小时,包装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用量为200台时/件,则包装单位产品的标准包装机械费用为1500元/件。要求:分析计算包装机械费用各种成本差异。耗费差异=17000-110×200×0.8=-600(元)

能量差异=0.8×(110×200-100×200)=1600(元)

成本差异=-600+1600=1000(元)

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篇二

现代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信息的管理, 因为信息革命促使社会全方位的信息化。众所周知,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 包括文本信息、数值信息、时间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信息掌握的数量和质量。在传统手工处理的条件下, 人们无法完成这些多维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判断, 更谈不上科学、详尽、全面的分析, 只有计算机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才使这一切成为现实。

计算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 计算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基础建设, 即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提供基本保证。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有关人和工作信息的采集、保存、分析和处理的全过程, 一般利用数据库技术就能解决。第二, 计算机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层上, 为管理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调用人力资源的有关数据资料, 另一方面, 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 灵活应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形成管理的方案或策略。

除人力资源管理各个部分中存在的大量信息管理工作外, 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关联, 互通信息, 也会产生计算机管理的需求。具体可分为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领域。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外部, 主要是指外部企业或机构应用计算机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的开发与管理, 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人力资源信息的交流。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 主要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信息的开发与管理, 企业各部门之间、部门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流。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单位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社会信息系统正是由一个个部分而构成的大系统。企业与外部社会信息系统的关系就象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的关系一样。一个企业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intranet, 但是, 它是嵌入在internet之中的网中网, 它不失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同时又能十分便利地与internet社会的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因此,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构筑在Internet/intranet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 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又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生存空间, 在异地人员管理和员工招聘等方面正释放着神奇的能量,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能够把一个企业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经营机构连结在一起, 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上级管理者通过网络能及时迅速地了解异地人员的工作情况, 可以一对多地向各个分散的下属机构同时下达指令, 掌控各公司的经营运行状况。同时它还提高了劳务市场的信息流通能力, 为招聘或求职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大大拓宽了招聘和求职者的视野。在网上, 求职者或招聘单位都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查寻或直接相互交流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分布在上海市的上百所劳务市场, 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 雇主与应聘者只需到附近的劳务市场就能获得上海市所有劳务市场的人力资源供需情况, 大大提高了效率, 节约了成本。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是计算机化的管理。

摘要:计算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不仅使人力资源管理从大量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重要的是为了整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品质, 为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和规范地运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信息

参考文献

[1]Mayo, Elton (1960) .The human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NewYork:Viking Press.

[2] (美) 薛恩著.余凯成译.组织心理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7.

[3]鄢琰.组织行为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人才资源开发, 2009.

3.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篇三

关键词:人力资源;云计算;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大数据

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多少年来,隨着计算科学、信息科学、运筹学、系统论等理论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力资源从原先的事务管理、数据管理发展到为不同的管理层人员提供不同精度、不同寿命、不同频率的信息,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海量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处理功能,并融合了云计算技术数据计算的方式方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1 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 世纪60 年代末期。这个阶段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数值计算,如:计算工资等;

②第二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初。这个阶段数据库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而解决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但是,由于管理学理论发展缓慢,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并没有纳入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中,因此人力资源数据的采集和产生的信息存在片面性和不科学性;

③第三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期,这个阶段计算机得到了普及,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学相关理论都有了长足发展。因此出现了以管理学理论为系统需求,以现代信息科学为实现手段,以数学、运筹学为算法,以哲学、系统论为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数据源存在异构化,从而造成数据共享程度不足;

②非结构化数据量日益增多,缺乏高度的管理;

③现有系统管理功能单一,其在人才测评、薪酬绩效改革、人才招聘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面窄。

2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模型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来源较为广泛,存在数据量大,种类繁多,异构化数据多等特点,因此很难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工业流程系统那样具有统一的规范性,因此,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数据计算的方式方法构建平台模型,从而实现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

通过图1可以看到,该平台是由数据采集层、通讯支持层等7层组成。

数据采集层的目的是采集招聘,生产,营销等过程中等的数据,这些数据有结构化的,也有非结构化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换后送入通讯支持层。由于系统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将数据“堆垒”或“混合”,而是按照要求将一定的有着相互关系的要素要求进行必要组合和转换,因此就需要数据采集层提供足够“质”和足够“量”的资源。

通讯支持层是将数据采集层采集来的数据送入“云端”,该层的重点在于通过拓扑设计和软硬件的支持实现自适应自组织特征的网络通讯。

由于从云端传来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异构性,这就需要通过该层完成异构数据的同构化处理,从而实现向高层传输数据的“标准化”,该层建立了支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统一访问的专用集成数据的中间件。

系统应用层是由招聘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薪酬管理系统等组成,在横向综合方面,信息平台可以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到一起,在纵向综合方面,平台可以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到一起,同时该层还通过下一层提供的各类算法服务、专家支持服务、报表模板等为管理人员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频率、不同精度的信息。

决策支持层整合了各个层次和各个节点的数据,提供了优化数据整合等服务,进而实现为最终用户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3 关键技术研究

3.1 数据挖掘应用

大数据技术侧重的是海量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处理;而云计算技术侧重的是数据计算的方式方法。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量大、类型多,因此,在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信源和信宿也越来越多;由于海量的信源和信宿数目,系统中所产生的信息也会很多,即会产生大数据;要想在这些大数据中提取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用高可扩展、超大规模的云计算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来支撑:

数据挖掘的过程,是一个大量循环的过程,它分为:采集、调整、修改等步骤,如图2。在数据挖掘过程分为了3个不断进行着采集、调整、修改与循环的阶段,这个循环会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即:

①数据预处理步骤:包含数据清洗、集成、选择和变换等4个过程;

②数据挖掘步骤:通过众多的数据挖掘算法(如:基于划分的算法,Apriori算法等),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知识发现;

③评估与表示步骤,包括了知识表示阶段和模式评估阶段。前者是指使用可视化和知识表示技术,向用户展现挖掘的知识,后者是指根据某种兴趣度量来识别表示知识的真正有趣的模式。

该信息平台采用了广义知识挖掘、关联知识挖掘、预测型知识挖掘、自定义数据挖掘算法等4个类别的方法:

①广义知识挖掘:被挖掘出的广义知识可以结合可视化技术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示给用户。

②关联知识挖掘。

③预测型知识挖掘: 主要的方法有经典的统计方法、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④自定义数据挖掘算法:用户可以通过此接口将自己编写的算法保存在平台上, 供日后使用等。此接口使得平台具有更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图2 数据挖掘过程

3.2 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决策支持系统将对数据挖掘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计算,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本系统由决策信息资源池、决策信息分析平台和决策信息服务实施组成,如图3所示。

决策信息资源池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来源,是决策支持信息是否有效的基础,其数据的质量、反应速度将极大地影响到整个系统。资源池包含了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数据资源池。其中,计算资源池负责系统的计算功能,并由其中的服务器、工作站、PC机进行组合和协调工作;存储资源池是将多个磁盘阵列、磁盘和其它存储设备进行互联和虚拟化,形成统一的存储机制;数据资源池来源于云下,并经数据挖掘,异构数据同构化处理后进入数据资源池。

决策分析平台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①数据分类:将决策信息资源池传来的数据进行分类和索引;

②数据加工:将数据分类后的数据进行重新整理、组织和集成,送入计算机资源池或存储资源池;

③决策解释:向用户提供统一、集成、共享的标准环境,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决策过程。决策分析平台采用人机结合分析的方式,将收集的信息经过各种处理,实现有序化、层次化、系统化,并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数学方法、数学模型将信息转化为所需的决策纲领用于员工考核目标的设置、薪酬的发放等等。

决策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周期性服务和随机性服务,周期性服务是按照用户要求提供的年报表、月报表等等,往往出现在高层,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中长期目标提供支持,随机性服务是根据环境变化、随机事件做出的快速反应。总之,决策信息服務主要是根据决策信息需求,将大量的数据转换为分析报告、图表、表格等多种形式传递给用户。

4 结论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综合了管理学、信息学、系统论、运筹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应用和尝试。实践证明,该系统平台的投入使用,打破了原有系统功能单一、决策能力差、管理思想不明确等缺陷,实现了众多数据的广泛协作和综合应用,满足了管理体系中不同管理者对于决策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QIN Lele, ZHAO Xin.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logistics park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J].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2012.4(23):112-120.

[2]QIN Lele, YIN Shaoqing, DONG Ganghui.Study on college English test (CE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system data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2014,9(8):137-148.

[3]秦乐乐,刘卫.考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0,27(4):10-13.

[4]许云峰,张妍,赵铁军.基于云计算的商业情报采集系统[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33(2):161-165.

4.财务管理学 计算题类型总结 篇四

计算题:风险与收益、股票的内在价值、资本成本、现金流量(2012.1)

计算题:资本成本、现金流量、财务杠杆系数、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11.10)计算题:现金流量、货币的时间价值、EBIT、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11.1)计算题:货币的时间价值、折旧、债券的价格、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10.10)计算题:风险与收益、销售量的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财务杠杆系数(2010.1)计算题:货币的时间价值、财务杠杆系数、现金流量、EBIT(2009.10)计算题:资本成本、EBIT、债券的发行价格、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09.1)计算题:货币的时间价值、成本、财务杠杆系数、现金流量(2008.10)

计算题:股票的估价、EBIT、现金流量、风险与收益(2008.1)

(1)货币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1.华丰公司正在购买一建筑物,该公司已取得了一项10年期的抵押贷款1000万元。此项贷款的年复利率为8%,要求在10年内分期偿付完,偿付都在每年年末进行,问每年偿付额是多少?(PVIFA8%,10=6.710)

解答:假设每年偿付额即年金为A,则

A× PVIFA8%,10=1000 A=1000 / 6.710 =149.031 万元

2.某人准备购买一套住房,他必须现在支付15万元现金,以后在10年内每年年末支付1.5万元,若以年复利率5%计,则这套住房现价多少?(5分)(PVIFQ5%,10=7.722)

解答:房价现值=150000+15000×7.722=265830 元

(2)风险与收益的计算

3.假设华丰公司准备投资开发一件新产品,可能获得的报酬和概率资料如下:

市场状况 预计报酬(万元)概率

繁荣 600 0.3

一般 300 0.5

衰退 0 0.2

若已知产品所在行业的风险报酬系数为8%,无风险报酬率为6%,计算华丰公司此项业务的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

解答:期望报酬额=600×0.3+300×0.5+0×0.2=330 万元

标准离差= =210

标准离差率=210/330×100%=63.64%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8%×63.64%=5.1%

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6%+5.1%=11.1%

风险报酬额=330×(5.1% / 11.1%)=151.62 万元

(3)资本成本的计算

4.华丰公司现有资本总额3000万元,其中长期债券(年利率9%)1600万元,优先股(年股息率8%)400万,普通股1000万元。普通股每股的年股息率为11%,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假定筹资费率均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成本。

解答:债券成本=9%(1-33%)/(1-3%)=6.2% 普通股成本=11%(1-3%)+5%=16.3%

优先股成本=8%/(1-3%)=8.2%

加权平均成本=6.2%×(1600/3000)+16.3%×(1000/3000)+8.2%×(400/3000)=9.8%

5、华丰公司准备筹集长期资金1500万元,筹资方案如下:发行长期债券500万元,年利率6%,筹资费用率2%;发行优先股200万元,年股息率8%,筹资费用率3%;发行普通股800万元,每股面额1元,发行价为每股4元,共200万股;今年期望的股利为每股0.20元,预计以后每年股息率将增加4%,筹资费用率为3.5%,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3%。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多少?(7分)

解答:长期债券资金成本=6%(1-33%)/(1-2%)=4.102%

长期债券比重=500/1500×100%=33.333%

优先股资金成本=8% /(1-3%)=8.247%

优先股比重=200 / 1500×100%=13.333%

普通股资金成本=(0.2 / 4)/(1-3.5%)+4%=9.181%

普通股比重=4×200/1500=53.334%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4.102%×33.333%+8.247%×13.333%+9.181%×53.334%=7.363%

6、华丰公司现有资金200万元,其中债券1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100万元(1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今年股利1元/股,以后各年预计增长5%)。现为扩大规模,需增资4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140万元,年利率10%,发行股票260万元(26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股利政策不变)。所得税率30%。计算企业增资后:(1)各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2)各种资金的成本。(3)加权资金成本。

解答:(1)债券比重=(100+140)/600=0.4 股票比重=(100+260)/600=0.6

(2)债券成本=10%×(1-30%)=7% 股票成本=1/10+5%=15%

(3)加权资金成本=0.4×7%+0.6×15%=11.8%

(4)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的计算

7、华丰公司资本总额2000万元,债务资本占总资本的50%,债务资本的年利率为12%,求企业的经营利润为800万元、400万元时的财务杠杆系数。

解答:经营利润为800万元时的财务杠杆系数=800/(800-2000×50%×12%)=1.18

经营利润为400万元时的财务杠杆系数=400/(400-2000×50%×12%)=1.43

8、华丰公司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负债总额为2000万元,负债利息率为10%,该企业发行普通股60万股,息税前利润75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1)该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收益。(2)如果息税前利润增长15%,则每股收益增加多少?

解答:(1)DFL=750/(750-2000×10%)=1.364

EPS=(750-2000×10%)×(1-33%)/60=6.15(2)每股利润增加额=6.15×15%×1.364=1.25 元

13、某产品预计年销量为6000件,单件售价150元,已知单位税率为5%,预定目标利润为15万元,计算目标成本应多大。

解答:目标成本=6000 × 150 ×(1-5%)-150000=705000 元

15、某产品预计销量可达8000件,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成本7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计算:(1)可实现利润额;(2)保本点销售量;(3)利润增长1倍时的销量。

解答:(1)可实现利润额=8000×(12-7)-25000=15000元

(2)保本点销售量=25000 /(12-7)=5000 件

(3)利润增长1倍时的销量=(25000+15000×2)/(12-7)=11000 件

16、华丰公司生产甲产品,每件售价1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固定成本为400000元,税后目标利润为335000元(已知所得税税率为33%)。请回答:(1)为获得税后目标利润,企业至少应销售多少件产品?

解答:(1)税前利润=335000/(1-33%)=500000

保利销售量=(400000+500000)/(150-100)=18000 件

(5)存货的经济批量的计算

9、华丰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每生产一件该产品需A零件12个,假定公司每年生产品15万件产品,A零件的每次采购费用为1000元,每个零件的年储存保管费用为1元。(1)确定A零件最佳采购批量;(2)该公司的存货总成本是多少?(3)每年订货多少次最经济合理?

解答:(1)A零件最佳采购批量=60000

(2)该公司的存货总成本=12×150000/60000×1000+60000×1/2=60000

(3)订货批次=12×150000/60000=30(6)现金流量的相关计算

11、华丰公司准备买一设备,该设备买价32万元,预计可用5年,其各年年末产生的现金流量预测如下:

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年份 1 2 3 4 5

现金流量 8 12 12 12 12

若贴现率为10%,试计算该项投资的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并说明是否应投资该设备。

解答:净现值=8×0.909+12×(3.791-0.909)-32=9.856﹥0,方案可行

现值指数=「8×0.909+12×(3.791-0.909)」/32=1.308﹥1,方案可行

38.某公司准备新增一条生产线以开发新产品,该生产线共需要投资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垫支流动资金50万元,以上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预计该生产线使用寿命为6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期满有净残值12万元,同时可全额收回垫支的流动资金。该生产线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使用期内预计每年可获销售收入为125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25万元。若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

已知:PVIFAl0%’5=3.791;PVIFA10%’6=4.355;PVIF10%’6=0.565 P289-298 要求:(1)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2)计算项目年营业净利润和各年的净现金流量;(3)计算项目净现值,并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8.(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300-12)/6 = 48(万元)

(2)该项目年营业净利润 =(125-25-48)*(1-25%)= 39(万元)第一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39+48 = 87(万元)第二至第五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第一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87(万元)第六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87+50 = 137(万元)

(3)该项目净现值 = 87* PVIFA10%’6 + 50* PVIF10%’6 – 350 = 87*4.355 +50*0.565–350 ≈ 57.14(万元)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所以可评价该项目可行。

(7)债劵的发行价格的计算

26、(1)华丰公司发行优先股面值100元,规定每股股利为14元,市价为98元。要求:计算其投资报酬率。(2)华丰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利息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要求:计算①市场利率为10%时的发行价格。②市场利率为12%时的发行价格。③市场利率为8%时的发行价格。

解答:(1)投资报酬率=×100% =14.58%

(2)①当市场利率为10%时,发行价格为:发行价格=100元

②当市场利率为12%时,发行价格为:发行价格=88.61元

③当市场利率为8%时,发行价格为:发行价格=113.42元

(8)财务分析相关指标的计算

19、华丰公司1998年流动资产利润率为28%,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次,销售收入15000万元。计算:(1)销售利润率;(2)1998年的销售利润;(3)1998年流动资产平均数额。

解答:(1)1998年流动资产平均数额=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15000/4=3750 万元

(2)1998年的销售利润= 流动资产平均数额 × 流动资产利润率=3750 ×28%=1050万元

(3)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 /销售收入=1050 / 15000 × 100%= 7%

20、华丰公司19×7资产、负债的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元

项 目 金 额 项 目 金 额

现金 12,000 短期借款 500,000

银行存款 320,000 应付票据 80,000

应收票据 280,000 应付帐款 1200,000

应收帐款 980,000 应付工资 1000,000

固定资产 2320,000 预提费用 98,000

累计折旧 380,000 应交税金 48,000

原材料 600,000 长期借款 600,000

产成品 880,000 其他应付款 164,000

要求: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并按目标标准进行简单的评价。(长期负债中不含一年内到期的债务)

解答:流动资产 =(12,000+320,000+280,000+980,000+600,000+880,000)=3072000

流动负债=(500,000+80,000+1200,000+1000,000+98,000+48,000+164,000)= 3090000

速动资产=3072000-600000-880000=1592000

即付资产=12000+32000=44000

资产总额=3072000+2320000-380000=5012000

负债总额=3090000+600000=36900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3072000/3090000=0.994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1592000/3090000=0.515

现金比率=即付资产 / 流动负债=44000/3090000=0.014

资产负债率=负债 / 资产=3690000 / 5012000 =0.736

该公司短期偿债能比较差,长期偿债能力也比较差,该公司可能会面临债务危机。

21、某人以15000元购进华丰公司债券,两月后以16000元售出,购入和售出时分别另支付手续费60元和68元。计算本债券投资收益额及持券期间的收益率。(5分)

解答:债券投资收益额=16000-15000-60-68=872 元

持券期间收益率=872 /(15000+60)×100%=5.79%

22、华丰公司濒临破产,现宣告破产清算。已知清算过程中,发生清算费用35万元,财产变现损失为60万元。该企业变现前财产价值为755万元,负债为800万元(其中有担保债务240万元,无担保债务为560万元)。计算无担保债务的偿还比率。

解答:无担保债务的偿还比率=(755-35-60-240)/ 560×100%=75%

25、华丰公司1994利润总额为116,000元,资产总额期初为1017,450元,其末数为1208,650元;该企业实收资本为750,000元;销售收入为396,000元,销售成本为250,000元,销售费用6,500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6,600元,管理费用8,000元,财务费用8,900元;所有者权益年初数793,365元,年末数为814,050元。

要求:计算企业该:(1)资产利润率;(2)资本金利润率;(3)销售利润率;(4)成本费用利润率;(5)权益报酬率。

解答:平均资产总额 =1113050元 资产利润率=×100% =10.42%

资本金利润率=×100% =15.47% 销售利润率=×100% =29.29%

成本费用总额=250000+6500+6600+8000+8900=280000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41.43%

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题 篇五

1、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

2、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问题研究

4、中小企业人才战略研究

5、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7、IT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及问题研究

8、人才选择与招聘浅析

9、企业如何实施有效培训

10、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

11、绩效考核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研究

13、企业如何有效实施薪酬管理

14、营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15、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1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17、企业招聘面试中存在的问题解析及应对策略

18、我国经营者年薪制问题研究

19、企业中“跳槽”现象的原因及举措分析 20、企业如何开展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

21、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22、对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考

2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

24、新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5、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26、员工招聘与面试技巧探讨

27、我国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研究

28、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流动问题研究

29、浅析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30、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31、员工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探索

32、浅谈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33、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选择

34、员工培训的激励性

35、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36、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

37、浅谈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38、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激励对策

39、浅议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 40、企业员工差异化激励探析

41、员工激励的技巧探析

42、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员工激励机制分析

43、用双因素理论有效激励员工

44、浅析企业核心员工的非薪酬激励

45、员工激励方式的探讨

46、绩效考核工作之我见

47、绩效考核的障碍和对策研究

48、浅谈工资薪酬在经营管理中的激励作用

6.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

A.写实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C.人力资源开发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析法和()

A.趋势分析法B.管理者继任模型C.德尔菲法D.回归预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A.20%B.10%C.15%D.25%

6.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A.人力资源过剩B.人力资源浪费C.人力资源不足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A.报纸B.广播电视C.杂志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

A.能力测试B.人格测试C.成就测试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A.人力分配规划B.调配规划C.晋升规划D.招聘规划

10.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

A.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B.比奈-西蒙量表C.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11.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信度变化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低D.信度低效度高

13.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工具是()

A.图表评定法B.交替排序法C.配对比较法D.强制分布法

14.360度考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A.信度B.效度C.可接受度D.完备性

15.失业保险所属的员工福利类型是()A.企业福利B.法定福利C.生活福利D.有偿假期

16.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企业有义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并要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

A.能力B.知识C.工作时间D.积极性

17.将人的资质作为确定等级结构主要依据的薪酬模式为()

A.计件工资制B.绩效工资制C.技能工资制D.职位工资制

18.目前在激励员工方面应用最普遍的员工所有权形式是()

A.员工持股计划B.股票期权计划C.收益分享计划D.利润分享计划

19.作为决定培训需求起始依据的是()

A.任务分析B.绩效分析C.培训计划制定D.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

20.成人学习的最好方式是()

A.老师传授B.老师传授为主,自学为辅C.被动学习D.自我学习

21.巴甫洛夫通过教会狗听到铃声后做出分泌唾液反应的研究得出的理论是()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有限条件反射理论

22.人与职业相匹配理论的提出者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霍兰德D.帕森斯

23.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是()A.控制行为B.尊重人C.提高绩效D.品牌认同

24.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A.绩效面谈B.绩效辅导C.绩效沟通D.绩效改进

25.企业文化的灵魂和企业的旗帜是()A.企业哲学B.企业价值观C.企业精神D.企业目标

26.第一个把人力看做资本的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B.阿奎那C.亚当•斯密D.李斯特

27.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28.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A.事务性机构B.简单服务性机构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D.生产与效益部门

29.马克思称之为用“饥饿政策”进行人事管理的阶段,其人性假设的基础是()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强制手段B.人是经济人,是为了吃、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

C.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劳动D.人不只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有社会责任感

30.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是()A.提高才能,增强活力B.提高学历,增加效益C.提高觉悟,锻炼意志D.加强保健,增强体魄

31.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岗位系列称作()A.岗级B.岗等C.岗类D.岗系

32.划分岗类、岗群、岗系的依据是()

A.工作繁简难易B.工作的责任轻重C.所需人员资格条件D.工作性质

33.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A.根据企业现在人员结构状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B.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C.找出企业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D.根据市场变化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34.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

A.关键人员B.一般人员C.临时工D.一线工人

3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是()

A.用人所长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C.因事择人原则D.德才兼备原则

36.具有“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体验深刻”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

37.生产产品的有效作业时间是指()A.工人的纯工作时间B.工人从上班到下班之间的时间

C.工人的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吃饭、休息时间D.工人在企业逗留的全部时间

38.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劳动分工的实质是()

A.劳动简单化B.劳动专业化C.劳动连续化D.劳动个性化

39.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各工序生产能力的合适比例关系,这是生产过程的()要求。

A.连续性B.平行性C.协调性D.交叉性

40.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A.相互交叉,互为依存B.二者是一回事C.组织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D.二者没有关系

41.“魔鬼”训练是一种()

A.内化型训练B.外化型的逆向“挫折”训练C.外化型体能训练D.外化型顺向训练

42.以提高员工分析和决策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属于()A.技能培训B.知识传授培训C.态度转变培训D.工作方法改进培训

43.从性质上讲,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属于()

A.常规教育B.学校教育C.继续教育D.基础教育

44.绝对标准考核就是()A.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的人B.用同一尺度衡量相同职务的人

C.用不同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D.用不同尺度去衡量同一职务的人

45.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精神,使其工作热情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出内在潜力。这种激励形式称为()A.正激励B.负激励C.内激励D.外激励

46.期前激励就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公布任务指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这种激励主要适用于()

A.工作周期长,任务不易明确的项目B.工作周期长,任务比较明确的项目

C.工作周期短,任务很明确的项目D.工作周期短,任务不明确的项目

47.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使其改变行为方向,这种激励是()A.内激励B.外激励C.正激励D.负激励

48.津贴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手段,它分配的唯一依据是()A.有效劳动时间的长短B.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C.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的高低D.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大小

49.在实行工资制度的情况下,能反映职工实际可以交换得到的商品和服务量的工资是()

A.货币工资B.名义工资C.实际工资D.实物工资

50.公共福利是指()A.社会要求提供的福利B.法律规定必须提供的福利C.员工要求提供的福利D.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

51.在劳动过程中,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福利待遇B.改善劳动条件C.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D.保障劳动者权益

52.“目标一致理论”认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人员就不会流动。提出该理论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库克B.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C.日本学者中松义郎D.美国心理学家勒温

53.美国学者卡兹通过对组织寿命的研究,认为组织内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成果最多的最佳组织年龄区为()A.0.5年-3年B.1年-3.5年C.2年-6年D.1.5年-5年

54.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类型是()

A.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B.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险C.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D.子女抚养型养老

55.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根据职工本人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时间确定。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B.24个月C.18个月D.30个月

5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每一起劳动争议实行()即行终结的法律制度

A.一次裁决B.二次裁决C.三次裁决D.四次裁决

57.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被称为()

A.适龄就业人口B.未成年就业人口C.待业人口D.就学人口

58.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教材是针对谁来说的?()

A.对企业决策层B.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C.对一般管理者D.对一个普通员工

59.主张集体奖,而不主张个人奖。这是哪种假设的思想?()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的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60.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A.企业人B.环境C.文化D.产品

61.各种字词的联想测验技术属于哪种心理测评的方法?()

A.纸笔测验B.量表法C.投射测验D.仪器测量法

62.在人力资源流动中提升、降职和平级调动属于下面哪种形式?()

A.自然流失B.退休C.跳槽D.内部变动

63.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

A.获得成本B.开发成本C.使用成本D.保障成本

64.学术界经常提到的评价中心法是人力资源选拔的哪种方法?()

A.心理测验法B.面试C.知识考试D.情景模拟与系统仿真

65.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首领以让贤的方式把部落管理权传递给后继者方式是()

A、原始贤能制B、禅让制C、世袭制D、世卿世禄制

66.清代诗人顾嗣协著名诗句描述的以下哪个人员甄选原则:()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用多苛求。A、因事择人原则B、德才兼备原则C、民主集中原则D、用人所长原则

67.()假设试图以各种经济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68.()是人本管理的第一项基本要素。A、组织人B、管理环境C、文化背景D、价值观

69.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

70.()被西方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A、舒尔茨B、丹尼森C、杜拉克D、贝克尔

71.()指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A、职位B、职等C、职称D、职级

72.要求应试者对各类信件、便笺等进行处理,并作出决定,制定计划、组织安排、要求合作、撰写回信和报告的情景模拟方法是()A、分析模拟B、角色扮演C、管理游戏D、文件筐处理

73.()是为了补偿额外和特殊劳动消耗而发给的劳动报酬。

A、工资B、奖金C、津贴D、福利待遇

74.现代经济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是()

A、自然资源B、资本资源C、人力资源D、信息资源

二、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本 人本管理 激励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招聘 培训 员工考评 薪酬管理 社会保障制度 职业生涯

三、简答题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工作分析的流程是什么?

定员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员工招聘的途径包括什么?

员工甄选的程序是什么?

培训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在这些方面员工进行培训?

员工考评类型有哪些?

员工考评的功用是什么?

薪酬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薪酬有哪些基本功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以及解决劳动争议的具体方法。

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

四、论述题

试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工作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

试述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试述薪酬制度的主要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在劳动安全方面,员工有哪些职责、权利和义务?

7.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篇七

关键词:云计算,计算机,软件,实验资源管理

前言: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伴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利用,云计算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软硬件资源可以按需分配给终端用户或其他设备,实现资源共享,省略了下载步骤和本地保存,减少运行成本,提高了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提高了对其管理的时效。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理解,而较为权威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资源共享池。在管理上,云计算提供的资源不需要与服务商进行过多的交互,就能被迅速提供,并且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来管理。简单的说,就是一种资源共享技术,这种技术需要计算机通过网络技术分享服务器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将终端计算机和存储器解放出来。以上定义为全面的广义的定义,而狭义的定义,则把云计算解释为一种方式:按需要在网络上获得资源,且资源可被扩展搜索,达到收集资源的目的。这种网络称为“云”。这种资源共享方式让使用者感觉资源可以无限扩展,可以按需查找使用,且使用时间不受限制,按需付费。

2 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管理的优势

2.1 较快的资源更新速度

以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通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对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催生了大批的芯片、软件开发技术群,使得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功能、使用环境越来越复杂,软、硬件的更新与使用领域的深入互为催化剂,使得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更新速度不断提高。

2.2 较广泛的资源使用领域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使用领域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与产业,导致高校计算机教学面临许多的困难——专业多样性,知识点多样性,这要求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不仅需要覆盖足够多的专业,还要多样化研究,以使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计算机软件实验资源。比如计算机编程的主流实验软件C语言、C++ 等,在专业课程设计、期末测评方面,要做出不同的要求,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比如有学习软件工程的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对软件实验资源的要求就不一样,所以在设计和研发计算机软件时,要特别重视功能的多样性。

3 云计算为计算机与软件实验管理提供的优势

3.1 解放CPU,提高计算机使用性能

在云计算概念中,云是互联网的比喻,云计算更是不同于终端计算机的运算模式。根据其运算方式,云计算可以利用的资源包含互联网络、商务机器(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软件和其他各类网络技术服务。如此多的信息技术资源运用到云计算中,使得终端计算机的计算(运算)能力得到解放。终端计算机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就可以使用户取得想要的数据。

更简单的说,云计算技术是计算虚拟化的技术,不需要在每台终端机器上安装所有的工作软件,减少了步骤、节约了时间,降低了软件成本。可以使计算机终端的使用者通过网络,访问虚拟主机(服务器),虚拟主机已由开发商提前设定好参数,使用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安装操作系统,直接获得想要的资源——实验软件资源或操作系统,降低了管理成本,缩短了管理时间。在个性化方面,云计算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版本的操作习惯,满足使用者的多样性喜好,不仅能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还可以在资源使用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3.2 数据保护更安全、数据使用更方便

计算机信息数据极易被复制和修改,在实验数据的使用方面,要特别重视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证软件实验的成功。云计算在计算机与软件实验的运用,其表现形式很像现在各信息网络公司推出的云盘。笔者为苹果手机用户,苹果公司有一款软件——i Cloud,i Cloud是苹果公司推出的基于云计算的一种软件和用户数据的存储方式,通过云计算方式,在特殊加密的安全前提下,实现手机与苹果公司服务器数据同步,例如把手机通过数据线等与电脑连接,从电脑向手机传输数据(数据同步),比如照片,除非再次连接到电脑,否则手机中的照片将无法删除,其他软件也是如此,这就保证了苹果手机内部数据的安全性。在方便程度上,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把手机连接到i Cloud,就可以实现手机软件、资料的整理、修改和存档,安全方便。云计算在计算机软件实验数据上的应用与此类似,避免了软件在终端计算机多次安装带来的安全问题和完整性问题。

4 云计算在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管理的实现

云计算由是计算机终端、互联网络和服务器等,按照通信协议,系统的连接在一起实现的,构建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管理平台,需要熟悉并整合四层软件、硬件设备——云终端系统层、云终端系统管理层、利用到云计算的虚拟机系统层、硬件系统层。其中硬件系统层为基础,包含各类连接设备。如PC机(个人电脑)、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这些是管理平台得以实现的硬件基础,一般是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将PC机和服务器进行连接。

硬件设备安装好后,第二步就是将虚拟层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这里需要参照服务器的参数和技术性能,安装数目不等、性能不同的操作系统,然后依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上安装不同的工具软件和操作平台。而管理和维护虚拟计算机,就要用到虚拟机管理系统,利用管理系统,构建若干个虚拟计算机集群,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

实验数据的管理、软件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则要用到系统管理层。在实验室、教学、研究领域,系统管理层通过云计算平台,实时记录登录者的登录情况、使用范围等情况,达到保护实验数据和软件资源的目的,另外,防火墙等技术软件也被利用到了系统管理层,以此来达到抵御网络攻击(黑客)行为。

用户的登录需要云终端系统,即云终端登录系统。作为软件,在PC机端安装云终端,就是把云终端系统安装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面。此目的在于方便用户在个人电脑上可以进行云终端访问实验资源。实现真正的云计算实验资源管理。

5 总结

综上所述,云计算作为新兴的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管理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等实验资源管理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云计算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并有效保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解放服务器与PC机的运行与存储压力,减少了服务器的购买或租用成本。云计算实验资源管理的应用也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到操作系统的不同,以保证其在不同的操作环境和运作环境下得以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邓德胜,盛均全,周芳.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构想[J].当代教育论坛,2008(1)62-64

[2]梁起,傅维华,黄华珍,等.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319-321

8.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 篇八

关键词:教学资源平台;资源共享;云计算

信息化战略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坚持不懈的发展路线,我国高职院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逐渐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教学资源缺乏统一规划,教学资源的分割、离散、孤立和匮乏严重;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率高,共享应用程度低,带来了计算机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投资大,造成偏远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因此如何对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成了减少教学成本,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首要问题。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它将一切可用信息和资源均封装成服务,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PC、PDA、手机均可在线查看"云端"的各类资源。这种对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方式正是高职院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所需要的。

一、云计算的教育应用

首先,云计算可以创新高职教学资源建设,无限整合国内外和各院校的特色高职高优质数字化资源,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进而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字化资源建设分布“校际失衡”与重复建设问题;同时可以创新高职资源平台建设,通过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共享”“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服务模式,搭建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臺,通过提供对终端设备的跨平台、多样化支持,进而可以解决目前高职教学资源“校校分散建设”“资源孤岛”问题,从而能够推动高职院校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后,可以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云计算技术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能够保证数字化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运转良好,同时可以利用云技术的服务提供优势,开展基于资源平台的虚拟仿真学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从而改革教学过程,提高资源应用水平。

二、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平台优点

(一)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云服务能大大节约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即硬件设备)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因此高职院校通常需要投入巨额的经费来购置硬件资源。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将分散在各高职院校内的硬件资源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对外提供服务,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各个高职院校硬件设备经费的投入。

(二)构建教学资源云服务能有效实现资源整合。教学资源云是利用云平台所提供的虚拟机服务,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部署到云服务端,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并且按照实际教学需求,动态地将教学资源分配给学习人员,做到定制学习的目的。开发基于数字校园云平台的云桌面环境,采用权限控制机制,向不同受众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教学资源云服务。

(三)构建教学辅助云服务能有效降低教学成本。教学辅助云主要是将教学辅助相关资源与软件进行整合,并将其放在云服务端共享,避免各高职院校重复购买教学辅助软件的浪费。对校园云平台需要提供的教学辅助服务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如办公类、工具类、影音类、图形图像类、开发类等。教学辅助云平台所支持的常用软件,可以使绝大部分教学辅助类相关工作在云端完成,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辅助云服务。

(四)教学、学习方式方法多样化,提高教学质量。云计算技术让网络教学、学习方式方法灵活便捷,资源和应用工具随时随地随需从“云端”获取,学生可通过多种终端设备随时浏览资源、练习所学内容;老师可在云端备课教学等操作;打破传统客户端电脑版本要求、软件安装要求。云计算让教学、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软件硬件等限制。数据存在云服务器端,其有专业安全防控措施容灾机制、冗余存储等技术,数据存储安全。减少文件的重复存储、误删除与非法拷贝;避免木马、病毒或设备损坏等造成的数据破坏、丢失。

三、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平台设计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集成、分布式和经济性的特点,尝试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体系标准”“共享机制”与“应用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共享、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尝试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职教育资源平台“物理架构体系”和“服务功能体系”。

(一)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平台顶层架构设计。(1)以云计算模型的动态基础架构为支撑。硬件基础设施主要有服务器、存储阵列、光纤存储交换机、磁带库等设备组成。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这些设备整合为统一的资源池,提供计算、存储、在线备份等基础服务。采用这种动态基础架构模式,可实现按需弹性扩展、资源动态迁移、零宕机服务、动态负载均衡,并达到绿色节能、高可用性等目的。(2)以J2EE平台开发B/S架构的软件系统。采用JSP+Oracle+Linux的开发模式,各应用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均基于SOAP接口通讯,交换数据格式采用XML作为基本格式。这种架构既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又提供了良好的兼容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有效地实现海量资源和分布式资源的整合。(3)以用户为核心的一站式服务。采用Web2.0等网站先进设计理念,以用户为核心,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和一站式服务模式,强调用户体验和交互,全面实现用户对服务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支持移动终端访问,支持二维码扫描等。

(二)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平台主要功能设计。1.公共服务功能。教学资源云平台以应用系统为支撑,以教学资源为内涵,主要为四类用户(学习者、教学者、职业院校、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对不同用户采用“公共平台+个性空间”的模式提供相应服务。公共平台主要以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资源管理系统、行业/职业信息采集系统等应用系统为支撑,提供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工具、信息推送、统一通信和人才服务等服务。2.面向不同用户的功能设计。为充分体现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本平台在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对教学者、学习者、职业院校、企业等四类用户分别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可由用户进行个性化需求定制。

【参考文献】

[1]孔祥杰,杨卓,夏锋,余辰笛.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

[2]王秀秀,武和平.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学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6)

[3]祝智庭,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4]赵子云,左明章,邓果.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

上一篇:《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典型教案下一篇: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