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2024-08-05

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精选9篇)

1.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一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之浅析

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

管科系2010级旅游管理朱沙沙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之浅析

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

摘要: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民俗旅游,旅游产业的发展。,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民俗。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本文简述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出保护民俗文化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发展 保护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许多旅游企业和旅游开发投资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尝试,特别是开发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

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几点浅见

从我国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搞得比较好的例子来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策划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

在旅游活动上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将游人的游兴推向高潮.其特别之处,或以广场演出艺术或以剧场表演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现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把“民族之林,友谊之林”的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鲜明的内容和主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设计各类的演出和游客参与性强的活动为主,通过表演集中展现民俗文化,或由游客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去仔细品味其中的乐趣。

(二)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

现代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乃至经、贸、商相结合相配套的系统.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营活动。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许多旅游者常常把观赏民俗活动与从事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一箭双雕。真正做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花,贸易结果。”

(三)“雅”“俗”相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艺术表演要注重雅俗结合。雅可以产生差异感、新鲜感与吸引力,俗可以产生市场规模.从经营角度说两者缺一不可。不雅就没有比较优势,没有吸引力,不俗则市场规模太小,经济上不可行。雅与俗的结合有两种途径,雅的节目搭台,俗的节目唱戏.即开辟一些高雅的表演艺术产品来吸引顺客,产生轰动效应,同时,配备俗的表演艺术产品让群众参与提高经济效应。另一种途

径是雅之俗化,即把那些商雅的衷演性艺术产品部分俗化成群众能够参与的艺术产品。

(四)、把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与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

在民俗文化旅游刚刚起步的地方,可优先发民俗文化旅游刚刚起步的地方,可优先发展软件建设,这样既可以较快地形成新的吸引物,又可以较快地积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硬件的建设要根据旅游地总体规划量力而行,要根据民俗文化的要求为旅客提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切忌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只注意建设饭店而忽视了书店,以免失去平衡,妨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保护民俗文化谈几点建议

(一)、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保护其创作者的利益,打击各种不良商业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侵害,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二)、发展民俗旅游,应尊重民俗文化传承人的意见。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应该尊重旅游原住地民众的意愿,征求民俗文化传承人及其参与民众的意见,合理开发,适度利用,尽最大努力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

(三)、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作为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它的受众群体和存在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如,湘西北的还傩愿,缺乏完整的道具、脱离民众的参与、没有祭祀的精神环境,就如没有生活的舞台剧,干瘪而乏味。

(四)、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的生命力与活力。通过搜集、挖掘、加工、整理、引导、指导和扶持等外围工作,保护民俗文化存在、传承与发展的空间环境,使传统民俗文化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发扬光大。

传统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其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结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必能使我国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加强和改进我国民俗文化保护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现在的工作只是其中的分,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我们继续去完成,所以,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应当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传统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其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在利用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本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自身民俗资源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效而合理的开发。使其持久的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9

[2]高俊成《.民俗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3]李飞,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

[4]沈祥祖,旅游与中国文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2.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二

1 民俗文化概述

1.1 民俗概述

民俗是民间习俗和习惯的研究与总结, 也是一种包含了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学科和知识的综合。民俗的研究主要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当地的民众情况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和描述, 从而探索出其工作本质和特点功能, 揭发、演示和传承其的发展规律, 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为人们生活做服务。

民俗主要是依附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情感以及信仰而形成的一种非物质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理论模式, 说到底其也是社会一致性发展的结果。民俗文化的认可与推广有效的增强了民族的精神与认识, 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品格和遵从, 这也是民俗文化的核心要素所在。

1.2 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首先, 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有利于提高游客兴趣。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 形式不拘一格。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 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 有极高的参与性, 满族了游客求新的要求。

其次, 开发民俗文化有利于当地民俗的传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普及, 许多地方性的民俗文化特色已日益衰落甚至绝迹。由民俗文化旅游这种形式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行之有效。

第三, 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处于穷乡僻壤之中, 与外界交流性不强, 经济文化都很落后, 适当的旅游活动参与其中, 可以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 带动其他产业, 解决当地人群就业问题。

最后, 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提高游客的文化层次。在民俗文化旅游中, 游客体验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会增长游客的见识, 提高游客的文化层次。民俗文化伴随着历史、宗教、地理等文化知识相对于单一的景观旅游更吸引游客。

2 满族民俗文化分类

我国北方是我国满族少数民族的集聚地, 也是清王朝的发源地, 因此我国北方具备着丰富的满族民俗文化和旅游特点, 有着极为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和发展概述。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 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满族民俗文化优势,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服饰文化

满族的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表现出浓郁的骑射民族特色.在我国历史上盛行了近三百年。像人们今天所穿的对襟、圆领、开襟的小棉袄, 对襟直翘、对襟圆翘、人字襟、圆领、鸡心领、长身、短身等各式各样的坎肩, 以及体现东方女性体态线条美的民族传统服饰——旗袍, 都是典型的满族民族服饰。现在, 不仅中国人喜欢现代满族服饰, 就连许多来华的外国人也对满族服饰爱不释手。

2.2 饮食文化

满族的饮食习俗, 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 多食猪肉、鱼肉, 喜爱粘食、蜂蜜, 爱喝糊米茶等。民间的风味小吃有慈禧小窝头、清东陵大饽饽、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酸汤子、白肉血肠、萨其玛等。典故的满族菜肴还有努尔哈赤黄金肉、乾隆豆腐菠菜、天下第一菜 (萝卜汤) 等。这些饮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包装和宣传, 一定会得到旅游者的青睐。

2.3 民居文化

传统民居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并遗留下来的, 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真实性, 其历史、文化价值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例如, 作为清王朝的启运地和满族的聚居地, 辽宁地区拥有众多的清代建筑遗存, 不论是“兴京”赫图阿拉城, “东京”辽阳, 还是入关前的“盛京”沈阳, 都写下了满族风情。由于东北地区天气寒冷, 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 尤其注重御寒。“口袋房, 万字炕, 烟筒座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 “窗户纸糊在外”也是满族三大怪之一。

2.4 宗教文化

萨满教是满族人信仰的一种原始的多神教, 是远古时代珍贵的文化“活化石”,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萨满文化的原始性和神秘性,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欣赏价值, 富于观赏价值的音乐、舞蹈、仪式及服饰无不是弥足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 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满族民俗旅游文化开发

3.1 静态开发式

这是以游客静观为主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如满族民俗文化村、满族民俗博物馆等。民族文化村类分为原生式和模拟式两种。原生式的民族文化村因其直接利用原生的民族村落, 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 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

3.2 动态开发式

这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的以特定民俗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 包括民族传统的节庆活动、宗教活动、民族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形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采摘果实和其它的生活、劳作、游戏活动。游客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 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大尽游兴。

结束语

民俗文化主要指的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和文化的统称,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在生活中创造、共享和传承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理念认识等。民俗文化是普通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的物质、精神文化现象。满族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拥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市场, 合理的科学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既可以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又可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进而真正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7.[1]李莉.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7.

[2]贺友桂.西部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购物品开发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2]贺友桂.西部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购物品开发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3.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三

[关键词] 景宁 畲族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即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间工艺等。畲族在我国散居于闽浙赣粤皖等省,浙江省约有17万余人,大致分布在丽水、金华、温州、杭州等,其中景宁为我国维一的畲族自治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调查

1.歌俗

畲歌是民间文字和音乐的结合体,人们在祭祀、待宾、婚礼、节日或平时生活劳动中,以歌对话。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还有二声部重唱是我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歌词多衬词与虚字,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浙江畲歌按歌词内容分为:(1)长篇叙事诗歌。追述民族来源、迁徙和历史大事,篇幅较长,有《高皇歌》、《麟豹王歌》、《盘古歌》等。其中以《高皇歌》流传最广,以反映本族的斗争历史,歌颂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为主。(2)杂歌。形式自由,可长可短,数量极多,富有艺术魅力,歌颂劳动和爱情,多即兴创作。(3)小说歌。又称“全连本”,畲民叫“大段”,约有一百多种。多取材于汉族民间的神话传说、章回小说、评话唱本,代表作《钟良弼告阻考》。(4)风俗歌。主要有《嫁女歌》和《哭丧歌》。畲族无论嫁女或入赘,都要长夜盘歌。男方请来好歌手“赤郎”和“行郎”(抬花轿的),与女方歌手通宵对歌,考察对方的唱歌能力。(5)功德歌,又称祭祖歌,做功德分“做阴”、“做阳”两种,死人丧事追荐亡魂的叫做阴,平时祈福禳灾的叫做阳。

2.舞蹈民俗

畲族舞蹈风格独特,形式丰富多采,形成和发展受山歌、宗教习俗和劳动生活的影响。其早期形态是一些为祭祀而编排的仪式舞,和图腾信仰、祖先崇拜及民族起源传说合成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老的宗教性仪式舞蹈“做聚头”,是印记着畲族始祖业绩,衍生出原始宗教性礼俗并融进部分道教文化的祭祖长舞。畲民长期依山而居,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直到明清时期仍处于重要地位。舞蹈中的“猎步”就是摸拟祖先狩猎时忽快忽慢忽躲闪的情景而形成。畲族舞蹈中最典型的“悠荡步”、“座蹲步” 动作与山哈们居山生活中挑担登山或扛木头的姿态完全一致。

3. 游戏竞技民俗

(1)打尺寸。参加者两到六人,一人持木棍站在画好的圈内,木棍击竹条飞前,其他人在前场奔接,接到者可得一定“尺寸”。未接住的竹条被拉起后向圈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或用棍击出,若未接住或未击出,则投者得胜,持棍者换人。如竹条投落圈外或被击出,其落点经丈量后,按距离远近给持棍者一定尺寸。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得到规定尺寸或得尺寸多者为胜。(2)畲家拳。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 、削、托、拨、踢、扫、跳等。进攻多用拳肘,防守常用前臂和掌,具有“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畲拳中还有点穴绝招。(3)操石磉。即推石块。石块扁圆底光滑,大者百来斤,小的几斤至几十斤不等。比赛地点一般在石铺的路面上,两组各一个人站在自己的石块上,其余组员二三人推拉站立石上者,使他足踩的石块猛撞对手石块,谁的石块被撞后滑到路边便输。(4)节日登高。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三和秋高气爽的九月九高山上举行,最先到达指定地点者为优胜。待都登上山,盘歌开始,歌手各显身手,气氛活跃。

4.民间工艺

(1)刺绣。畲族妇女喜欢在衣领、袖口、衣襟和围裙上刺绣。花纹有写实的自然纹和变形的几何纹。生活用品上装饰刺绣图案的有枕套、帐帘、童帽、鞋面、肚兜、五谷包、烟袋等。绣品色彩对比鲜明。(2)彩带。即花腰带,精致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分两方连和蓝底白花。内容有十二生肖、铜钱帮、五字带等,流行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3)竹编。主要有斗笠、线篓、火笼。从选材到喷漆需几十道工序。斗笠堪称一绝,以五彩九重篾编织而成,竹篾细若发丝,上层有220至240条之多。从上面看有斗笠燕、三层檐、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花纹。既精致轻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红绸带及各色珠,更加耀眼夺目。(4)纺织。以往畲民织布用木制手工织布机(暖锯)织成麻、棉、生丝布,染青或蓝,裁成衣裤、拦腰(围裙)等。

二、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构想

协调和加强景宁各乡镇合作,促进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1.组织旅游路线

(1)畲乡风情游:以休闲娱乐的形式展开,满足游客观光兼参与娱乐的需求。路线从鹤溪镇-大均乡-大际乡-澄照乡。景点途经双后岗畲族村、惠明寺、大均古街、时思寺等,游客参观畲寨、茶艺、婚俗表演,与畲民对歌共舞,购买工艺品等,深刻体验畲族风情。(2)畲族文化游:满足游客求知需求,进行畲族风情、地质地貌、动植物繁衍考察游。路线从鹤溪镇-大均乡-梧桐乡-鸬鹚乡-沙湾镇-标溪乡-大际乡-景南乡-东坑镇-澄照乡。景点途经畲乡风情旅游中心区、大际休闲度假区、宗教乡土文化旅游片、小溪下游生态旅游片,对畲民的历史及生活、民间游艺、宗教信仰等进行全面探索,了解畲族文化。

2.建设畲族文化广场

畲族文化广场在整体设计上,凸显畲族风格,保持民族特色,使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在文化载体上,集畲民生产、生活、岁时、信仰风俗及文娱于一体。比如开辟畲族文化橱窗、风采画栏、文物展示台等,展示畲族历史资料和地方名人资料,展示农具、猎具、妇女头饰、彩带、木屐、草鞋等物品,展现畲族整体风貌。在文化形式上,在民俗方面做深婚嫁仪式、学师仪式文章,体现畲族亦歌亦走的“行嫁”与情趣盎然的“借镬嫁”及其迁移史的全过程;民歌民舞方面包含狩猎舞、插秧舞、听樵舞和月圆舞等;民族体育项目方面有打尺寸、操石磉等,使整个文化广场,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静物设置与文娱活动交相辉映,历史、民俗、文艺、竞技、歌舞有机结合,显现深厚的畲族风情。

3.开发旅游纪念品

开发独特的满足游客心理需求的纪念品是开发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以畲族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考察的切入点,重点调查村寨的文化与生活状态,寻找与旅游纪念品有关的工艺形式与内容,对他们的手工工具、器具、乐舞道具等用品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手工艺的原材料、加工工艺、技术内涵技艺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并以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开发旅游纪念品。对彩带、刺绣、雕刻、竹编等手工制作工艺的考察和调研,除了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其造物思想、价值尺度、文化内涵、审美理想、加工技艺等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思想的进行理论总结,建立传统手工文化的档案和资料库,为今后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

4.构造和加强民族氛围

景宁畲民的汉化现象非常严重,民族语言几乎失传,除大型的活动场合和节会外,平时几乎没人穿民族服饰。要进一步发展民俗旅游,就要做浓民族氛围。广泛收集畲族文物遗存,设立专门研究机构,组织社会各方力量收集研究、挖掘创新畲族文化;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在建筑装潢、穿着、饮食、歌舞、民风上体现畲族气息,努力營造一个有声有色的畲族氛围,使来客看到的是畲村畲乡,听到的是畲语畲歌,吃到的是畲饭畲肴;有效利用营销宣传, 邀请各界知名人士访问,通过刮大《畲山风》、唱红畲族歌、办好风情节等形式和渠道,进行畲族历史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畲族历史文化的内在美,倾心畲族历史文化,使景宁成为知名的畲都。

5.创建品牌

创建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景宁县虽有丰富的游艺民俗旅游资源,但缺乏叫得响的品牌。景宁县可以打造以舞蹈《畲山风》、歌曲《美丽的畲乡等你来》等为代表的畲族文艺精品,创树“畲族三月三歌舞节”为品牌节目,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一样;打造以彩带、竹编品、雕刻等为代表的畲族手工艺品牌,形成特色明显、个性独特的畲乡品牌系列。

参考文献:

[1]辽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探析[EB/OL].http://219.216.225.17/liuyan/15.doc

[2]畲族歌舞[EB/OL].http://www.lsnews.com.cn/2004-08-16/ca68024.htm

[3]畲族网[EB/OL].http://www.shezu.net

[4]沈毅:畲族彩带[J]. 浙江画报, 2001,(2):184

[5]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旅游管理, 2001,(1):66-69

4.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四

一、充分认识闽东畲族音乐教育资源

畲族民歌是在畲族人民社会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歌俗文化,伴随着畲族风貌的真实写照流传至今。建国以来有多位学者对畲族音乐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单从畲族民歌搜集情况来看,早在70年代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收入畲族民歌209首,80年代宁德地区群众艺术馆整理编辑的《闽东民歌精选》对闽东方言区的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等地的畲族民歌有相当数量的采集。在此基础上,以围绕畲族民歌形态研究的课题也多种多样,有的是深入实地体验研究畲族人的生活,有的是借鉴其他民族的音乐作比较分析,还有的是对畲族文化历史价值的解析等。对其民歌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歌词、衬腔的研究;音乐特点、基本规律的研究;民歌分类的研究;音乐结构的研究;复调特点的研究等,成果丰硕。

以宁德市畲族歌舞团为主的音乐工作者为了宣传畲歌积极开展新畲歌的创作,一些研究畲族音乐的学者、作曲家为畲歌创新付出了努力,积累了一批优秀畲族风情的音乐剧目,如《祥瑞畲乡》,《山哈魂》,其中不乏富有畲族元素受到大众喜爱的通俗歌曲和传统器乐,既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受到大众的喜爱。为畲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能成为畲族音乐学习的宝贵资料,让古老的畲歌发挥时代作用。每年由宁德市艺术馆组成的编辑委员会,深入山区征集民歌,并邀请专业音乐工作者整理编写工作。树立传承畲族音乐文化的使命感

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音乐文化,畲族音乐种类丰富,有多类不同风格的山歌,歌舞,器乐曲,但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种种原因,这些深厚底蕴的民间音乐文化即使在本地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大学生们对于畲族音乐更是既陌生又好奇,对其认知仅停留在一些观看文艺演出时看到的畲族服饰和一点零星的感性音乐认识。由于畲族古老的民俗和畲族民歌中独特的假声、衬腔等演唱风格,在时代变迁的潮流中很难融入当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地方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往往在进行正常教学大纲的音乐学知识授课之外,没有在本土特色音乐文化教育上下功夫。

为了能够在地方高校中开展较为系统的畲族音乐教学,编写合适的教材是当务之急,可以选取代表不同地区音调特征的,不同演唱方式的,不同题材的传统畲族歌曲,如经典的《拦路情歌》,二声部的《时节歌》,对唱的《解放歌》等,让学生对畲族民歌各个体裁、题材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应选编一些当代创作带有畲族民歌元素的新作,如歌曲《再唱山哈传家宝》,儿童歌舞《小小山哈本领大》,民乐合奏《畲山随想曲》等,注重音乐作品曲调民族性和通俗性融合,让学生接触一批这样优秀的“新畲歌”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身边的地方音乐艺术。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带领学生积极到当地畲族村、有关文化工作单位,开展采风活动,精选一部分歌曲编入教材,同时配上音响视频资料,并撰写畲族音乐文化及入编歌曲的介绍,达到拓展音乐视野,提升个人音乐素养的目的,也为畲族音乐的传播做出必要的贡献。

二、高校中的畲族音乐教学模式建构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文化的挖掘成为各地政府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旅游业的旗帜,畲族音乐被赋予了新的社会功用。在游客聚集的景区上演畲族主题的大型晚会剧目,政府主办的三月三歌会,旅途中畲乡的对歌、祭祖等音乐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无论是在其他专业学生中还是音乐学专业学生中,校园中的畲族文化活动往往过于强调音乐的“实用”功能,忽视了对畲族音乐本体的关注和了解。导致大学生作为学习者并没有真正走进畲族音乐,没有从理性出发系统认识畲族音乐文化的来龙去脉。

为使学生从本体出发认识畲族音乐,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可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和舞蹈形体课程中融入4课时左右畲族音乐文化和舞蹈的学习,还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畲族音乐文化和畲族舞蹈的选修课,开展包括畲族音乐的畲族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聘请当地畲族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授技艺,与学生们交流,当地的畲族歌舞团体也可安排校园专场演出,让在校师生真切体会到畲族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也可另设畲族音乐为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学习畲族的基本风貌和关于畲族音乐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学唱各种不同类型的畲族民歌,使学生拥有畲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具备民族音乐素养,培养出具有表演,传承,研究和创作畲族音乐的人才队伍。同时学校积极搭建与当地民族艺术团体及相关文化单位人才相互输送的桥梁,使培养的人才能够较好的适应文化旅游产业需求和对中小学音乐地方音乐教育需求,形成高校音乐专业与文化特色产业互动机制的良性循环,凸显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办学特色。

摘要:福建省宁德地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丰富的畲族民间音乐资源,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对地方经济的扶持发展,畲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已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笔者从畲族民歌研究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在高校中的畲族音乐教学实践,对于畲族音乐如何融入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尤其是畲族民歌的教育形态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闽东,畲族音乐,高校,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耀华,陈新凤,黄少枚.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8.

[2]李晨.畲族民间音乐.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12.

5.扎坝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篇五

关键词:民俗旅游;扎坝;走婚;开发与保护

一、扎坝地区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一)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扎坝走婚

扎坝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地处高原,地势险要因而交通比较落后。受外来文化干扰较少。因而一直保留着 原有的“男女不结婚”的习俗。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了,和泸沽湖走婚不同的是扎坝男子走婚时必须爬房子。扎坝的男子在17岁左右便可以恋爱,就是当地人说的找呷益(即恋人)。那里的男子从小就开始训练爬房子的技巧,找到中意的女子,如果女子愿意和他建立走婚关系,他就可以就爬女家的房子,夜晚到女呷益家走婚过夜,第二天早上回到自己母亲家里。走婚是秘密的,如果男子第一次走婚是从大门而入,男子就会受到女子及其家人的鄙视,如果他攀爬的技术不够好没能爬上女子的房间,也只能望房兴叹,不能与意中人走婚。对于扎坝男子而言,呷益一生中基本上是固定的,然而也有一个男人同时有多个呷益。这种夜聚朝离的走婚,只建立在双方感情的基础上,不带一点政治背景和财富的利害关系,也不受神权和族权的束缚,超然物外。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建立走婚关系的,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不允许走婚。

(二)语言民俗

扎坝人虽然属于藏族,但是扎坝的语言不同于康巴藏语和安多藏语。以前许多语言学界的专家到那里去研究,并著书立说。对扎坝语的来源,他们各有不同的观点。

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从扎坝土语中最基本的词汇和发音上研究,离奇发现扎坝土语与古代的西夏语非常相似,1882年,英国学者巴卡尔提出了扎坝话属西夏语系的假说[3]。上海复旦大学语言系龚群虎教授对扎坝语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却认为扎坝语是藏缅语系中比较古老的古藏语的一种[4]。

(三)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扎——扎坝臭猪肉

“陈猪肉”是扎坝人钟爱的美食,它和臭豆腐的出名方式差不多。都是由于其味道怪异味道香美而出名,人们习惯称之为臭猪肉。他的制作过程是等猪长大后,用绳索把猪勒死,在其胸开一个小口将猪的心血脉弄断,使肉中的血全部流回到内脏中,再把内脏从小口中取出,并填上五谷缝合,后用灶灰和红色土堵住猪的七窍,打足气,埋在麦糠中十几天吸干猪肉的水份,最后取出整只豬将其挂在厨房的房梁上自然烟薰而成。猪肉悬挂的年限及多少也成为当地衡量贫富的象征。

二、扎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现状分析

(一)扎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扎坝地区目前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扎坝民居以及走婚民俗、扎坝的地区臭猪肉等美食等为主。扎坝地区客源市场开发现状在国内,形成了以成都、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的客源市场。对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要以成都为中心,配合它的名品旅游资源,借用、分流它的部分客源,把这一区域开发为一级客源市场。临近各省以及我国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可作为二级客源市场进行开发。

扎坝地区国际客源市场主要以日本,韩国,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可作为道孚县扎坝地区的一级客源市场,对来扎坝地区旅游的国外游客进行统计,可知东南亚以及欧美诸国是扎坝地区的二级客源市场。扎坝地区国际旅游市场开发要遵循稳住一级客源市场,积极开发二级客源市场的原则。

三、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影響以及对扎坝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旅游开发对扎坝民俗文化的影响

1.民俗旅游开发为民俗的保护和传承有很大帮助。现在以寓教于乐为目的游客越来越多。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文化同时增长一些知识为目的,扎坝当地为就会满足旅游者的这些需求,多方位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同时更深的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的精华[5]。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到扎坝的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扎坝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2.外来文化内袭。旅游活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坝地区民俗文化也将受到外地旅游者带来的其他文化和不同观念的冲击,使扎坝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久而久之,当地的民俗文化也许将被同化,对外吸引力也将随之下降[6]。目前扎坝已经有不少家庭不再走婚,而是和外面的人一样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长此以往这种独特的走婚民俗也许会像古代的东女国一样消失。

3.扎坝民俗文化发展环境受到冲击。扎坝地区的文化环境最明显的特征是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别有一方天地的文化特色;扎坝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会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从而恶化扎坝民俗文化发展的环境。

4.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扎坝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淳朴性。在扎坝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扎坝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出现。例如扎坝的臭猪肉现在变成一种当地随便可以买到的商品,然而在以前这是当地扎坝人接待来客的最高礼仪。只要给钱好像什么都能买到一样。这种观念也将会影响当地老百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来热情淳朴的居民也许会为了钱而变得惟利是图。

(二)对于扎坝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1.开发民俗旅游要做到保证其“原汁原味” 。在一味地追求效益的时代,一些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对当地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各种开发,从而造就了许多的“伪民俗”。因此对于扎坝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尽量保证其原滋原味不要过度渲染,例如对扎坝走婚民俗政府不要过度开发更不要带游客去参观走婚过程之类的,不要影响扎坝当地人的正常生活,坚持适度原则[7]。

nlc202309081352

2.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扎坝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又是民族地区因而安全问题成为游客关心的首要问题,为此,扎坝政府要加强对扎坝相关景区的治安管理既保障游客的安全又合理维护当地人的合法利益,同时尽量保证当地人的正常生活不会受到旅游的过度影响。

3.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突出民族的特色,避免雷同化。这在一个项目的开发十分重要的。如果邻近两地民俗相近且都开发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则会使两地竞争增大,且极有可能导致双方冲突的发生或者对两地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不利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长期发展。扎坝的民俗旅游开发尽量不要与邻近的八美,九龙甚至是阿坝州的一些景区相同,同时道孚县扎坝走婚民俗开发要与泸沽湖的走婚民俗开发区别开来,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8]。

4.大量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民俗旅游資源开发与保护相关的专业人才对当前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人才”缺乏是当前民俗旅游的重要问题。因此,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解决扎坝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的重要措施。

5.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该采用多管齐下同时开发的方式,并且注重创新。在国家的旅游开发的政策之下,扎坝地方政府应该多管齐下进行多种形式的民俗旅游开发,如建立扎坝民俗保护区、开发扎坝民俗博物馆以及举办与当地民俗相关的节日和比赛等并结合扎坝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实际进行合理的创新开发。

结论: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它是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不是化石,一但失去就不是弥补的问题[9]。用研究保护的理念进行开发,做到开发就是为了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开发与保护民俗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遗留下的文化,我们庆幸赶得上可以体验。泸沽湖走婚和扎坝走婚都是我国目前少见的母系氏族文化现象,我们在对其好奇对其进行探索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的保护,利用对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来实现对其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对扎坝民俗的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会因保护与传承扎坝的民俗旅游资源而骄傲与欣慰,因為我们保护的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更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巴兆祥.试论民俗旅游[J].旅游科学,1999(2).

[2]梁钊韬、张寿祺.试论民俗形成的社会根源[J].1998(5).

[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

[4]陶立瑶.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5]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7).

[6]王明煊.中国旅游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5]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刘彦霞、孙美.吉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视角,2005(4).

6.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六

关键词: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县域经济

一、民俗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涉及农村经济的问题,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县域经济不同于国民经济,不能去实现小而全的经济,而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赣州作为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具有发展客家民俗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沉淀,其造型独特的客家建筑、美妙的客家山歌、风味独特的擂茶等客家饮食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节庆活动无不吸引着大众目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不仅能满足大众“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更能让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赣州客家民俗资源的开发价值

赣州客家地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客家“新、奇、特”的民俗差异性,形成了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赣州的客家民俗经过漫长的沉淀和积累,在赣南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事象,盛大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服饰和手工艺品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赣州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如客家山歌,有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一曲《十送红军》便是从兴国客家山歌中演化出来的,阐述了客家人的革命胸怀。

1.从文艺民俗的视角来看,赣州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丰富多彩的灯彩,山歌对唱,唢呐表演。采茶戏、舞龙灯、舞狮、打花鼓、踩马灯等丰富又独特的文艺民俗。客家文艺在旅游中有很高的价值,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易于游客接受。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陶冶情操。因而,赣州客家文艺民俗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客家文艺民俗的独特魅力,满足审美和体验的需求。

2.从饮食文化旅游价值来看,赣州地区有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赣南的擂茶别具一格,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都是久负盛名,至今传盛不衰的传统食品。

3.从民居建筑的开发价值来看,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别致,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围屋”大多依山傍水,讲究风水和园林绿化,它们是客家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天圆地方”、“天人合一”观念的独特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农耕习俗、婚嫁习俗、特色民俗服饰、传统手工艺纪念品制造等,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具有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客家围屋多集中于龙南、安远、定南等县;宗教庙会活动多集中于石城、宁都县;门榜多集中于上犹县;客家山歌、唢呐多集中于兴国和于都县;客家食俗、婚俗等则在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加快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大大促进赣州县域经济发展。

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1.阶段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优势表现不明显,与梅州客家民俗旅游、成都洛带古镇客家民俗旅游相比,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高,特别在交通、住宿等基础旅游接待服务硬件设施上存在很大差距。客家传统节庆活动、婚嫁习俗以及农耕作业的游客参与性活动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受到景点相似度和交通因素的影响,游客会首选其他地区的客家民俗旅游,另外,配套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二次旅游的动因。

2.除主要知名客家建筑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外,其他偏远地区或私人建筑除主人自己修葺保护外,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不少客家民房被遗弃和破坏,特别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宗祠建筑破坏明显。

3.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在当地受到外来文化入侵明显,民俗民风有淡化趋势,由于赣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粤、闽、湘地区临近,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多,返乡后带来的外族文化对本地客家民俗影响也很大。

此外,由于赣州地区盛产橘子和柚子等水果,农家乐旅游发展很好,当地居民对客家民俗旅游开发观望明显。在宣传方面,赣州地区對发展客家民俗旅游力度不够。

四、加快赣州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得有效完善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手段,政府和相关企业(特别是政府)应该加大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有效保持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风情,同时加强邻近区域的旅游合作,政府的大力宣传力度,加大对赣州客家文化品牌的建设。

1.不断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由于赣州客家地区多处在山区,经济较为落后,交通设施不发达,因而制约了客家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客家民俗旅游,就必须把进入景区、景点的路修好。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为了使客家地区的民俗旅游持续发展,加大景区的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加大赣州客家文化宣传。客家大本营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客源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广东的潮汕、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不少海外的华侨客家人来到大陆客家地区祭祖、寻根,是一股重要的旅游客源。对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者来说,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在这方面,政府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如最近在中央电视台里就有“赣南老家,梦里故乡”的广告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一些固定的节庆活动,制作一批品位较高,各具特色的宣传图画或手册,向海内外广泛宣传推介。

3.加大对客家民俗风情的传承和保护。在对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理应突出传统性、古朴性、乡土性,真实反映客家民俗的历史和文化。

4.加大资源的开发,满足游客参与体验。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的最大魅力,开发赣州客家民俗中个歌舞戏、庙会活动、擂茶的制作、手工艺品的制作、种植和采摘瓜果、节日民俗活动等,让游客参与到故事中去,同客家人共同游戏、生活和劳作,让游客在客家山村、山寨、围屋中小住数日,从而对客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亲身体验,对客家人的文化加以了解,过一次异乡情调的生活,让游人流连忘返。

此外,加强闽粤赣区域合作,避免景点相似及重复性建设带来的景点吸引力降低,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内耗,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客家民俗旅游服务。

总之,赣州各县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加大对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断改善相应的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旅游品牌建设,可促进其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强.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J].赣南师范学院报,2004.

2.刘烈辉.浅析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文化特征[J].时代文学,2008.

7.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七

民俗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民俗资源的保护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民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给民俗旅游资源带来了勃勃生机。

民间庙会又叫庙市。民间庙会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一种, 与当地的历史、人文、风土、民情都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传统的民间庙会是依附于特定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而发展起来的集宗教祭祀、娱乐游艺和商贸交易于一体的民俗活动。

一、民俗资源保护现存在的问题

1. 人才资源缺失

就河北新乐伏羲庙会为例来说,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 是新乐市何家庄附近伏羲台的盛大庙会, 而这个庙会的中心, 实质上是围绕三皇之首的人祖伏羲的公祭盛会。原来民间庙会可以看到的舞龙舞狮戏曲等民间艺术是日趋减少, 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趋于老龄化, 传统文化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城乡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对于民俗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得当, 使之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政府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措施实施以来, 没有适龄人员去传承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民俗资源的发展一直处于走街串巷的买卖, 人才资源的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2.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应用不得当

2014年春节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 300年古镇发生大火, 千余房屋被毁, 损失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资源不能够挽回了, 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为什么千年古镇因为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在大部分具有丰富民俗资源的地区, 人们将民俗资源加以利用来开发民俗旅游, 收入的增加、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但是对古镇重开发轻保护的意识往往容易被忽视。只知道利用民俗资源发展民俗旅游, 不知道如何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 然后是规划, 包括老百姓盖房子, 都应该进行管理, 哪儿可以盖, 哪儿不能盖, 需要盖什么形式的, 都应进行管理, 最后才是开发。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河北新乐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 如“四最、四奇”, “四最”为最早的人工灌渠金水河开凿地、华夏民族第一个家庭组成地、伏羲甲历起源地、先天八卦发明地伏羲画卦台。“四奇”为伏羲台人祖树叶、红绿半边的剌孩草、千年古树“槐包槐”、人间奇景“槐抱椿”, 多不胜数的资源如何进行整合、规划、开发, 是当下势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民俗旅游资源相配套的设施规划

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村、为新乐文化旅游开设一个对外交流的门户, 充分展示河北新乐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贵州多彩贵州城即是展览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多彩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云南的民族村, 主要是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苏州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民俗文物, 调查民俗事象, 研究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俗类博物馆, 这些配套设施可以供游客对当地的民俗及传统文化赏析, 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 保护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推动当地文化、经济、宗教等具有特殊的意义。

2. 民俗旅游资源相配套的民俗活动

在新乐独特的伏羲文化等传统元素基础上, 整合优势资源, 聚集相关产业, 融合伏羲文化等特色和现代理念, 融合当代人消费需求和今后消费的发展趋势, 涵盖河北新乐的歌文化、舞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元素, 运用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活动。新乐是河北的西瓜之乡、花生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 推出如田园式的农家采摘乐, 在农家采摘, 在农家烹饪的生活等。贵州2014年新春佳节期间, 贵阳孔学堂秉承“古为今用、传承教化”宗旨, 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举办多次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送祝福为主旨的贵州书画大家“写春联、送春联”, “说书”、国学讲座及民俗表演和群众文艺演出等, 其中, 有舞龙舞狮、猜灯谜、花灯、地戏、踩高跷、猴鼓、布衣长号、芦笙、敲腰鼓、扭秧歌、杂技、魔术等民俗表演, 有相声、口技、双簧等“出神入化”的曲艺节目, 有京剧折子戏, 有舞蹈、歌唱、小品、诗朗诵等文艺演出。这类民俗旅游资源相配套的民俗活动近年来引起了不少旅游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并获得很高的认同度。

民俗资源记录了历史的年轮, 凝结了几千年来的智慧与结晶。民俗资源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紧紧相依, 非常密切的一个整体。民俗资源的保护对于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梁润.《我国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

8.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篇八

关键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模式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 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1]。以民俗为文化资源, 展开民俗文化旅游, 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目前, 民俗旅游已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 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3,4]。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 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陕北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类型划分, 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一、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民俗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相一致, 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其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社会风尚、传统节庆、特种工艺等内容。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考察, 可以解读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文化特征, 亦即地域异质性或区域性赋予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独特的吸引力。

陕北是一个地域范畴, 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陕西北部, 包括延安、榆林两市25个县 (区) 。陕北在历史上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 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造就了陕北浓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热情奔放的陕北秧歌、高雅别致的榆林小曲、唱腔委婉的陕北道情、独具特色的陕北说书, 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泥塑、剪纸、绘画等, 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体系, 革命传统文化、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陕北剪纸已多次在国内外艺术节展览, “延安五鼓”已经参加了多项社会重大活动, 陕北民歌王享誉全国。陕北民俗文化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 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并通过心理的、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5]。经过详细的田野调查, 根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 并分析了各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的可开发内容 (表1) 。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一)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最著名的就是陕北民歌, 其中信天游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歌唱形式。陕北民歌粗犷质朴, 《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等都名扬四海。陕北秧歌、唢呐、腰鼓、二人台、山曲、酒歌等各具特色, 石雕、柳编、剪纸、泥塑、纸扎、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与最美好的希冀。陕北剪纸以其艺术特色和古文化价值被誉为“群芳之母, 民族之魂”, 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专家们已有定论, 陕北是中国黄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 它的民间文化释放出黄土风情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 窑洞文化独具魅力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各省、自治区的土地上, 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多达4 000多万, 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窑洞建筑在陕北存在历史悠久, 2004 年在陕北吴堡县发现的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后寨子峁遗址”, 证明在4 500 年以前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窑洞[6]。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 体现了不同的风格, 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和接口窑。窑洞上可以行人走马, 可以走载重大车, 古人有“车马还从屋上过”的诗句。随着陕北旅游业的发展, “游大漠风情, 住窑洞宾馆”已成为游客们旅游的目的之一。

(三) 饮食服饰独具特色

陕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 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 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陕北饮食的多样性最富盛名的是一料多做和多料多做, 不仅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可加工食用, 而且各种蔬菜甚至野菜也都可炮制成食品。经过炮制成的陕北小吃特别多, 如油糕、米酒、碗砣、剁荞面、饸饹、烩菜、肉勾鸡、炖羊肉、羊杂碎、拼三鲜等, 无不色香味美, 吊人味口。许多味道独特、醇香可口的地方小吃和民间传说, 形成了具有陕北风情的饮食文化, 颇受人们欢迎。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 头包白羊肚手巾成了陕北男人的突出特征。

(四) 岁时节令丰富多彩

陕北人爱过节, 且有很多讲究, 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 初五迎财神, 初六小年, 初七“人情”, 十五元宵节。此外还有正月十六“燎百病”、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五、六月六、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 “熬冬”、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等传统节日, 在陕北都是异常热闹, 保存着一些古朴的风俗。特别是陕北人过春节十分隆重, 节前十多天, 人们就忙着购年货, 做年夜饭,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将窑洞装饰一新, 窗户、门扇要贴上窗花和对联。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程式化, 是对同类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民俗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同 (或类同) 的措施, 通过共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共同问题、共同措施、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即可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程式化的事物——民俗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 包括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和区域开发模式。

(一) 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1. 集锦荟萃, 发展演绎。

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 它提供给旅游者的不仅是那里的物质建筑,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旅游者获得愉悦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条件, 成功的例子如云南民族村、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翠精华、有所取舍”的指导原则, 很好地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8,9],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将各地民俗文化集中在一起向旅游者作集中展示,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的需要, 让游客在较短时间、较少路程内就可领略到原本需很多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在这种民俗文化村里, 从业人员接受过专项的培训, 能较好地展示民俗风情, 旅游者也不会干扰到居民的生活。其缺点是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应, 过多的虚拟和移植, 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满意度。陕北可依托延安、榆林等大中城市, 选择较好的区位, 建立 “黄土文化民俗村”、“陕北文化民俗村”等大型主题公园, 作为综合性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集中呈现陕北各地民俗精华。内容以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饮食习俗、居住民俗等为主, 对游客进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设计, 让游客参与体会其中乐趣。开发过程中注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 做到“继发性真实”。

2. 复古再现, 文化沿革。

对现以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搜索、整理、建设、再现, 还原或部分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或传说中的状态, 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 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如美国利用所掌握的民俗资料, 在波士顿附近办了一个“活人博物馆”, 仿照当年格式兴建房舍、棚圈、碉堡、菜园等, 再现了300多年前移民村中欧洲移民的生活, 现已成为著名的世界旅游点。香港九龙荔园, 耗资千万, 修建了一座“宋城”, 生动反映了我国宋代都市的风土人情, 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在完整的真实的历史空间里, 全方位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幻景, 展示活历史, 成为众多的遗产场所开展旅游的重要表现手段[10]。陕北有很多这样的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旅游地, 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发源地, 《东方红》歌曲发源地等。《三十里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歌, 同时也是个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三十里铺》发源地是歌中“四妹子”送“三哥哥”参军之地, 现遗貌尚存。这些地区具有复古再现式开发陕北婚俗的潜力。婚俗旅游开发可从两方面来挖掘, 一是采取模拟表演的形式, 组织国内外游客参加新人的婚礼, 品尝当地的茶食糖果、婚宴上的美酒佳肴, 身临其境领略各地千姿百态的婚礼仪式;二是采取实践的方式, 即组织青年男女参加婚俗旅游, 按陕北别具一格的婚俗举行婚礼。

3. 原生自然, 文化保留。

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民俗特色保留较好的地域中, 选择一个最为典型, 交通便利的村落开展旅游接待活动, 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 以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吸引旅游者。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普埃布落印弟安人居留地内的陶斯部落, 由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较为“原汁原味”而吸引了大批游客, 该村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观光与民族文化研究基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 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11]。其优点是投资少, 让游客有真实感, 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平均分配给村民, 难以保证村民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 不唯利是图。陕北农村经济基础较差, 民风民俗保存较为完好, 原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应系统的规划境内民俗文化典型地域。可以从中选择那些富有特色而又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村落, 采用这种开发模式, 把整个村落当成一个天然博物馆, 将村落里的民居开辟成家庭旅馆, 由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方式。购买当地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给旅游者提供最原生、最淳补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因地制宜的结合民俗文化特色形成自然生活村、劳作园等为主题的自然形态旅游点。

4. 主题附生, 提升价值。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 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民俗主题餐厅, 民俗主题酒店, 民俗博物馆, 民俗旅游商业活动街区等。一是开展民俗民情窑洞旅游[6]。发动当地民众, 修整出一些特色的窑洞, 经营窑洞客栈, 极力营造陕北风情, 如挂上串串的红辣椒, 串串的玉米棒, 贴上红窗纸、窗花, 布上炕围画。游客可以吃着油糕、喝着滚烫的米酒, 听着信天游和陕北民歌, 看着墙上黄土作家的艺术作品, 让游客体验睡土炕、剪窗花、纺线线。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步行街。步行街两边店铺的店面、招牌、旗幌、家具、摆设体现陕北风情, 风格按当地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和保留。把陕北的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相融, 开发民俗纪念品, 如草鞋、拐杖、根雕、鞋垫、刺绣、茶壶等。现场看泥塑、面塑、石雕、砖雕等制作过程, 同时提供游客尝试机会。搭建简易舞台, 请民间艺人或当地百姓在这里表演特色舞蹈、曲艺、民歌等, 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陕北民俗文化, 领略米脂婆姨的多才多艺。三是整合陕北特色小吃, 建设民俗特色饮食街。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 形成品牌特色, 如“米汁如脂”的小米系列:钱钱饭、和和饭、云瓜饭、麻汤饭、绿豆米汤等, 还有羊杂碎、杂豆稀饭、凉粉、焐枣、米脂油糕、米酒等。另外, 还可加工成速熟食品, 游客除了在此品尝外, 还可买些带回去送亲人朋友。

5. 短期展示, 动静结合。

大型活动与节庆旅游以民俗文化的展示为特色, 将民俗文化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4], 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的动态开发。节庆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的精华, 是该地区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如山东潍坊人民却充分利用了历代善制风筝、喜放风筝这一民俗事象, 创造出一个风筝节,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 带动了潍坊市外贸、工艺、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原生态演出是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对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全新编排, 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

陕北首先要扩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 继续隆重举办“到陕北过大年”、正月十五灯会等项目, 系统开发出以“过大年”为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 逐渐扩大声势办成国际性的规模, 产生类似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的效应。每年举办一次“陕北民歌节”、“陕北国际民间艺术节”、“陕北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 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 实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陕北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是很好的原生态演出内容, 可以扩大陕北的知名度, 吸引客源[12]。逐步推出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那样的大型演出剧目, 使陕北之旅成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快乐之旅。

6. 实物凝聚, 保留记忆。

在民俗旅游中, 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 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因此, 旅游纪念品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陕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绚丽多彩, 开发民俗旅游商品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已经开发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服装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 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3]。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 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 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 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当通过别致的、差异化的设计, 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旅游资源, 其表现符号应当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 民俗旅游区域开发模式

1. 综合性开发模式。

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对游客吸引力大, 区内有较大交通干线通过, 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域, 开发后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背景条件较好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多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延安、榆林是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条件便捷、区域经济背景最好的地区, 在这两地可考虑采用综合性的开发模式, 全方位开发陕北剪纸、陕北秧歌、陕北窑洞、陕北小吃等各类优质民俗旅游资源, 建成集陕北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大成的旅游中心地, 利用旅游城市功能齐全, 旅游网络枢纽点的地位, 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较丰富的优势, 集本区域民俗文化于一身, 成为民俗文化景观荟萃地。

2. 特色性开发模式。

这类地区资源有一定特色, 区内交通通达性好, 资金短缺是制约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 属于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 应尽快开发。可通过自筹资金、国家扶持、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选取开发潜质最大的区域启动市场, 近期优先开发优良级的、潜力大的旅游资源, 增设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项目, 如民俗工艺品、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窑洞等。如陕北安塞县的民间艺术历史渊源, 被文化部命名为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剪纸艺术之乡”、“腰鼓之乡”, 被专家称为保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可在安塞实施特色性开发模式, 优先开发剪纸、腰鼓、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 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 提高黄土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3. 耦合型开发模式。

以民族文化资源为辅助性资源的旅游区, 重点应考虑民俗旅游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的配合, 以此来确定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中的地位及开发的方式。民俗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文物旅游、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相映成辉, 发挥多种资源结合的综合优势。陕北地区可以民俗文化为基线, 做到俗、红 (革命遗产) 结合, 俗、绿 (自然生态) 结合, 俗、古 (历史文化) 结合, 静、动 (参与性活动) 结合的四结合观点。将民俗文化风情的基调融入山水景观、红色旅游中, 在观“俗”的同时, 领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壮美的塞上风光。如陕北的黄陵、宜川可将民俗文化融入, 增添民俗旅游项目, 丰富旅游者行为层次。

4. 保护性开发模式。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质量高, 但地区经济不发达, 可进入性尚不太好的地区, 现阶段采用以保护原生民俗文化, 针对特殊需求客源市场为主的该种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突出, 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远离客源市场, 而失去近期开发的价值, 应以保护为主, 留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如陕北的佳县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发源地, 目前佳县剪纸共有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各类花色品种2 000多种, 中、小型剪纸精品12类2 180多种, 部分美术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享有“中国一绝”的美誉。但是佳县地理位置偏僻, 经济基础较差, 目前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 重点保护好剪纸等民间工艺, 不致失传。

参考文献

[1]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 1997 (2) :37-39.

[2]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 开掘真民俗称.民俗研究, 2002 (2) :5-9.

[3]陈南江, 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7 (10) :37-39.

[4]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 2002, 28 (4) :45-48.

[5]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 1997, 12 (3) :16-19.

[6]白凯, 吴成基, 苏慧敏.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 (6) :76-79.

[7]邹统钎, 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 2003, 17 (4) :7-10.

[8]姜樾.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 1993 (4) :92-94.

[9]敏慧.中国民俗文化村[J].民族论坛, 1991 (4) :14.

[10]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J].思想战线, 2004, 30 (2) :82-87.

[11]宋兆麟.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J].民俗研究, 1995 (1) :42-45.

9.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九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化现状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思想观念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文化长期处于零散的原生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鄂尔多斯民俗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加大了对各类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仅2008年,全市景区建设投入1.51亿元[2]。成吉思汗陵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察罕苏力德祭祀等一大批民俗文化旅游精品被开发并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每年在鄂尔多斯市内各旅游景点演出达2 000余场次,观看的中外游客约200万人次,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3]。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也已逐渐显现,民族文化得以挖掘、保护、传承,生态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在民俗产业化发展方面,鄂尔多斯市采用多元化投资、企业化运作、科技化开发、科学化管理、立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开发形成了以成吉思汗陵祭奠、查罕苏力德祭祀等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社会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产业前景广阔。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业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 开发与转化的思路不统一,开发无序性严重。

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各个地区思路并不统一。许多地区混淆民俗文化产业与民俗文化事业的关系,民俗旅游开发中要么单一的以民俗保护、复原为目标,忽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产业开发价值;要么过多地关注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重开发轻保护,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出现了“伪民俗”的不良倾向。由于思路不统一,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就出现了无序性的问题,重复性开发、破坏性开发状况严重,最终导致的是民俗文化的流失或变异。

2. 产业转化环境欠佳,产业地位不高。

由于民俗文化产业化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专门的策划人才,较长时间运作后才可见效益,而鄂尔多斯经济以能源、化工等为支撑,见效快,回报率高,因此政府和企业大多不愿涉足于民俗文化产业,导致民俗文化产业地位不高,产业转化环境欠佳。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在产业转化中存在着创意、市场、观念等重重壁垒,影响了其旅游效应的发挥。

3. 开发模式陈旧、雷同,产品创新性不强。

在民俗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上,鄂尔多斯更多的是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缺乏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模式。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技术上,存在雷同性强、创新性差的问题。旅游界流传的“一首歌、一碗酒、一条哈达、一堆石头”正是这一问题的写照。民俗旅游开发差异不明显、产品区分度不高、科技含量低、艺术性不强、丰富度不够、参与性低等问题已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的对策选择

(一)协调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关系,统一开发思路

民俗文化事业注重保护传承,与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开发并不矛盾,但需要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应制定一套包含多级指标、评估方法、评估分值等内容的“民俗旅游资源评估指标体系”[4]。通过这一体系科学定期地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评定,界定出“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宜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和“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从而明确开发内容。对于不宜开发的民俗资源,要侧重于挖掘、整理、考证、保护、传承,等评估为“限制开发”或“可开发”后再面向市场;对于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适度开发,条件成熟后再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对于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重,摆脱拿民俗文化事业中保护与传承的标准来衡量民俗文化产业中创新与利润标准的错误思想,加快推进这部分民俗旅游资源进入现代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开发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旅游产品存在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大众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民俗文化事业的指导来解决。产业化民俗并非将民俗文化整体彻底地产业化,只是提炼了民俗中可开发的元素,同时将不可开发的元素保护起来,以此实现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培育产业转化环境,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针对产业转化整体环境不佳的现状,鄂尔多斯市应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型企业具有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示范作用与辐射作用明显,可以较好地带动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途径能够实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促使一批小规模的民俗旅游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集中。

要将鄂尔多斯民俗研究与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优先开发艺术含量高、市场操作性强的民俗资源,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对于鄂尔多斯而言,应该加强成陵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婚庆民俗旅游产品、马文化为切入点的游牧生产民俗旅游产品、那达慕为代表的游艺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产业转化,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提高产业品质

创新是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动力。要改变以往鄂尔多斯民俗开发中到处“蒙古包、手把肉、草原白酒喝个够”的状况,将视野扩展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民俗旅游产品丰富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结构。对鄂尔多斯市各地区民俗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各地区民俗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从而形成产品的独特性。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民俗本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将时尚元素、科技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俗旅游之中,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民俗旅游中,必须重视创意竞争策略的运用,加强挖掘文脉、提炼文脉、升华文脉的过程,创新民俗旅游开发的主题。

(四)科学选择开发模式,重视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模式必须考虑到民俗所依赖的环境背景。脱离了环境背景的民俗是失真的民俗,其生命力是脆弱的。民俗依赖于草原游牧,因此以“民俗移植”为基础的“集锦荟萃型”模式[5]并不适合于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社区参与型原生自然式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已成为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地区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居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社区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不进行任何加工改造,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目前,鄂托克旗正在以此模式打造鄂尔多斯最大的草原文化旅游区。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中很大一部分属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难度较大。因此整合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加强民俗文化的物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要将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有机结合,发挥多种旅游资源聚合优势,从而提高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加强形象策划,加大营销力度

生态学上有一原理:没有任何两种生物占据同一生态位,否则竞争会导致其中一个种的消亡[6]。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民俗旅游开发。定位雷同、形象雷同、产品雷同,最终导致的是恶性竞争,因此在产品定位、形象策划等方面必须采取错位竞争策略。要在分析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形成个性形象,并根据定位、形象及客源市场选择营销手段,通过营销推进鄂尔多斯民俗旅游产业化进程。

三、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的意义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节庆民俗等,是鄂尔多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其中,祭祀民俗和婚庆民俗最具特色,极富开发潜力。祭祀民俗包括敖包祭祀、成吉思汗祭祀、拖雷祭祀、苏力德祭祀等;婚庆民俗即鄂尔多斯婚礼民俗,是几百年来传承于鄂尔多斯蒙古族中的婚礼形式,舞台化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已成为鄂尔多斯重要的旅游品牌。对这些优势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并积极地进行产业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鄂尔多斯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开发,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鄂尔多斯拥有茫茫草原、浩瀚的沙漠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凸显。但以资源垄断性而言,鄂尔多斯民俗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鄂尔多斯将旅游形象确定为“一代天骄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快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化步伐,既可极大地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促进旅游资源多元性开发,实现民俗旅游产品与草原、沙漠、历史旅游产品和谐发展,又有助于旅游业朝着可持续、和谐方向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消费内容,增加旅游情趣。通过民俗旅游开发,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和触摸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民众生活,感触到当地的民俗民风,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旅游目的,从而提升旅游内在品质,达到较高的旅游层次。

3.有利于促进鄂尔多斯旅游经济水平的提高。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西南部,蒙古族聚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不但可以变文化(下转181页)(上接150页)优势为经济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牧民经济收入,而且能借此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旅游财政收入。以2008年为例,全市全年接待旅游者达498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 225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创汇690万美元[7]。

4.有利于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蒙古民俗是鄂尔多斯市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挖掘、保存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本民族人民了解和熟悉祖先创造的悠远历史文明,还可以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要坚持保护与传承依赖于挖掘和利用的观点,合理、有序、良性的进行蒙古民俗旅游开发和产业化运作。

四、小结

由于地处中国北部边陲,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使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较为完整,体现了原生态的美。为了在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至上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指,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听取当地社区居民的意见,坚持社区居民优先参与当地旅游就业的原则,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获利者。同时,保持民俗的原有文化内涵,民俗资源的产业化不以蒙古族特有文化的消失为代价,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鄂尔多斯地区旅游经济优势。

总之,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相互贯通融合,实现多元化发展,力求凸显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岩.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4):16.

[2]鄂尔多斯市旅游局.2008年全市旅游工作总结[Z],2009.

[3]鄂尔多斯市文化局.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规划[Z],2009.

[4]王光文.内蒙古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J].实践,2006,(1):23.

[5]徐文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60.

[6]邹仁爱,陈俊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6,(5):36.

上一篇: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下一篇:广告公司设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