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2024-08-15

运动损伤产生原因(11篇)

1.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篇一

一、图片展示

常见的缺陷有9类,分别是: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坑、包以及压伤。

二、冲压件缺陷原因及预防 1.冲压废品 1)原因:

o o o o o o 原材料质量低劣;

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

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或者没有保证条料按一定的间隙送料; 冲模由于长期使用,发生间隙变化或本身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 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位置发生相对变化; 操作者的疏忽,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对策:

o 原材料必须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符合(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

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一定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处理;>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o o o

o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送一定要用合适的工位器具,否则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

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清洁,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2.冲裁件毛刺 1)原因: o

o o o 冲裁间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 冲模工作部分刃口变钝;

凸模和凹模由于长期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2)对策:

o 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

在安装凸模时一定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间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

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

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 冲裁件剪裂断面允许毛刺的高度

冲裁板材厚度>0.3>0.3-0.5>0.5-1.0>1.0-1.5>1.5-2.0 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 生产时允许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 3.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 1)原因: o

o

o o o 有间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凸凹模间隙过大及凹模刃口带有反锥度时,或顶出器与工件接触面积太小时产生翘曲变形)。

2)对策:

o o o o 冲裁间隙要选择合理;

在模具结构上应增加压料板(或托料板)板材与压料板平面接触并有一定的压力; 检查凹模刃口如发现有反锥度则必须将冲模刃口修整合适;

如是由于冲裁件形状复杂且内孔较多时剪切力不均匀增大压料力,冲裁前就压紧条料或者采用高精度的压力机冲裁;

板材在冲裁前应进行校平,如仍无法消除翘曲变形时可将冲裁后工件通过校平模再次校平;

定时清除模具腔内的赃物,薄板料表面进行润滑,并在模具结构上设有通油气孔。4.冲裁时,冲裁件的外缘和内孔精度降低尺寸发生变化 1)原因: o

o

o o o 定位销,挡料销等位置发生变化或磨损太大; 操作者的疏忽大意送料时左右前后偏移;

条料的尺寸精度较低过窄过宽送料困难使其难以送到指定地点,条料会在导料板内前后偏移则冲出的工件内孔与外形前后位置偏差较大。5.零件弯曲时,尺寸和形状不合格 1)原因:

o o o 材料的回弹造成产品不合格;

定位器发生磨损变形,而使条料定位不准,必须更换新的定位器;

在无导向的弯曲模中,在压力机上调整时,压力机滑块下死点位置调整不当,也会造成弯曲件形状及尺寸不合格;

模具的压料装置失灵或根本不起压料作用,必须重新调整压料力或更换压力弹簧使其工作正常。2)减少回弹的措施: o

o o o o 选用弹性模数大屈服点小的力学性能较稳定的冲压材料; 增加校正工序,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

弯曲前材料要进行退火,使冷作硬化材料预先软化后再弯曲成形;

若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形状变形而难以消除;则应更换或修整凸模与凹模的斜度,并且使凸凹模间隙等于最小料厚;

增大凹模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减小凸模与工件的接触面积; 采用“矫枉过正”的办法减少回弹的影响。o o 6.弯曲件弯曲部位产生裂纹 1)对策:

o 消除弯曲区外侧的毛刺,毛刺会造成该区域的应力集中,减小弯曲变形量;清除此区域的毛刺;

有毛刺的一侧放在弯曲区的内侧;

弯曲工件时最好使弯曲方向和材料的纤维方向(辗轧方向)垂直; 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在质量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圆角半径加大; 弯曲坯件表面要光洁,无明显的凸起及疤痕;

弯曲时采用中间退火工序,使其消除内应力,经软化后的弯曲很少产生裂纹; 弯曲时对于大型弯曲件一定要涂以润滑剂,以减少弯曲过程中的摩擦。7.弯曲件在弯曲过程中的偏移 1)原因:

在弯曲过程中坯件沿着凹模表面滑动时,会受到摩擦阻力,若坯料两侧的摩擦阻力相差较大时,坯件会向摩擦阻力较大的一侧偏移。>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

2)对策: o o o o o o

o 形状不对称的弯曲件,采用对称弯曲成形(单面弯曲件采用两件对称弯曲后再切开)。

在弯曲模上增加弹性压料装置,以便在弯曲时能压住坯料防止移动; 采用内孔及外形定位形式使其定位准确。8.弯曲件表面擦伤 1)原因及对策: o o

o 对于铜、铝合金等软材料进行连续作业压弯时,金属微粒或渣滓易附在工作部位的表面,使制件出现较大的擦伤,这时应认真分析研究工作部位的形状、润滑油等情况使坯件最好不要出现微粒及渣滓,以至产生划痕;

o 弯曲方向和材料的轧制方向平行时,制件表面会产生裂纹,使工件表面质量降低。在两个以上的部位进行弯曲时,应尽可能的保证弯曲方向与轧制方向有一定的角度;

o 毛刺面作为外表面进行弯曲时,制件易产生裂纹和擦伤;故在弯曲时应将毛刺面作为弯曲内表面;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弯曲部位出现冲击痕迹。对凹模进行抛光,加大凹模圆角半径,可以避免弯曲件擦伤;

凸凹模间隙不应太小,间隙太小会引起变薄擦伤。在冲压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模具的间隙的变化情况; o

o o 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太大时会产生零件表面擦伤,因此在保证不受回弹的影响的情况下,应适当的减少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

为了使制件符合精度的要求往往使用在底部压料的弯曲模,则在弯曲时压料板上的弹簧,定位销孔、托板和退料孔等都会压制成压痕,故应给予调整。

9.弯曲时坯件孔的位置发生变化 1)原因: o

o o o 孔的位置尺寸不对,(弯曲受拉变薄);

孔不同心(弯曲高度不够、毛坯发生滑动、回弹、弯曲平面上出现起伏现象); 弯曲线和两孔中心线不平行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高度的部位在弯曲后呈现出向外张口形状;

靠近弯曲线的孔容易产生变形。2)对策:

孔的位置尺寸不对严格控制弯曲半径,弯曲角度以及材料厚度;对材料的中性层进行修整和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以及凸凹模适当均匀; 孔不同心原因的措施; 确保左右弯曲高度正确; 修正磨损后的定位销和定位板;

减少回弹保证两弯曲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 改变工艺路线,先弯曲校正后进行冲孔。o

o

o

o 呈现出向外张口形状对策

弯曲时应保证最小弯曲高度H(H≥R+2t t材料厚度R弯曲半径);

改变加工零件的外形,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去掉小于最小弯曲高度的那部分。

o 靠近弯曲线的孔容易产生变形措施

在设计弯曲件时要保证从弯曲部位到孔边距X大于一定值 X≥(1.5—2.0)t t弯曲板料厚度;

在弯曲部位设计一个辅助孔来吸收弯曲变形应力,可以预防临近弯曲线的孔变形,一般采用先弯曲后冲孔的方案。

10.零件在弯曲后,弯曲部位产生明显的变薄 1)对策:

o o o 弯曲半径相对于板厚值太小(r/t>3直角弯曲)一般采用增大弯曲半径;

多角弯曲使弯曲部位变薄加大,为了减少变薄尽量采用单角多工序的压弯办法; 采用尖角凸模时凸模进入凹模太深使弯曲部位厚度明显减少。11.拉深件凸缘在拉深过程中起皱 1)原因:

o 凸缘部位压边力太小,无法抵制过大的切向压应力;而引起切向变形,因而失去稳定后形成皱纹。材料较薄也较易形成皱纹。

2)对策:

o 加大压边圈的压边力和适当的加大材料的厚度。12.拉深件壁部被拉裂的原因及预防 1)原因:

o o o o 材料在拉深时承受的径向拉应力太大;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 拉深润滑不良; 原材料塑性较差。

2)对策:

o o o o 减小压边力; 加大凹模圆角半径; 正确使用润滑剂;

选用素行较好的材料或增加工间退火工序。13.拉深件底部被拉裂 1)原因:

o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使材料处于被切割状态。

2)对策:

o(一般发生在拉深初始阶段)增大凹模的圆角半径,并使其圆滑过度表面粗糙度要小一般Ra<0.2µm。

14.拉深零件边缘高低不平及有褶皱 1)原因:

o 毛坯与凸凹模中心不合或材料厚度不均匀,以及凹模圆角半径和凸凹模间隙不均匀(凹模圆角半径太大,在拉深的最后阶段脱离了压边圈,使尚未越过圆角的材料压边圈压不到起皱后被拉入凹模形成口缘褶皱。

2)对策:

o 冲模重新定位,校正凹模圆角半径和凸凹模间隙使其大小均匀后再投入生产(减少凹模圆角半径或采用弧形压边圈装置即可消除褶皱)。15.锥形零件或半球形零件拉深时腰部起皱 1)原因: o 在拉深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加之压边力太小,凹模圆角半径又太大或者使用的润滑剂太多。使得径向拉应力变小使得材料在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失去稳定而起皱。2)对策:

o 增大压边力或采用压延筋结构,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使材料厚度稍微加大。16.拉深件表面产生拉痕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原因及对策:

o 凸模或凹模表面有尖利的压伤,致使工件表面相应的产生拉痕,此时应将压伤表面进行修磨或抛光即可;

凸凹模间隙过小或者间隙不均匀,使其在啦深时工件表面被刮伤,此时应修整凸凹模间隙直至合适为止;

凹模圆角表面粗糙,拉深时工件表面被刮伤,此时应将凹模圆角半径进行修磨打光;

冲压时由于冲模工作表面或材料表面不清洁而混进杂物从而压伤了工件表面,因此在拉料时一定要始终保持凸凹模表面的清洁,坯料拉深前一定要擦拭; 当凸凹模硬度低时,其表面附有金属废屑后,也使得拉深工件表面产生拉痕,因此除了增加凸凹模表面的硬度外在拉深时还要时常检查凸凹模表面即使清除其遗留下的金属废屑; o

o

o

o

o 润滑剂质量差,也会使拉深工件表面粗糙度加大,这时应使用适合于拉深工艺使用的润滑剂,必要时应将润滑剂过滤后再使用。以防止杂质混入而损伤工件表面。17.拉深件拉深直壁部分不平整 1)原因及对策:

o 凸模上没有设计和制造出通气孔,使其表面因压缩空气而变形,出现不平整现象,此时必须增加通气孔;

材料的回弹作用也会使拉深工件表面不平,最后应增加整形工序; 凸凹模间隙过大致使拉深难以被拉平,此时必须将间隙调整均匀。

o

2.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篇二

1.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思想上认识不足, 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运动伤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体育运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加者在思想上缺少对运动伤害的认识。他们对运动损伤一知半解, 有的人认为运动伤害不能避免, 有的人认为体育课的运动量很小, 不会导致运动伤害。这些人的想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错误的地方, 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改正学生们的错误观点, 使他们了解运动伤害, 并且可以提前预防运动伤害, 或者在伤害过后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运动伤害带来的危险。

1.2 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没做准备活动

大多数运动伤害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有效的减少运动伤害。可是,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经常忽略准备活动而直接进行体育活动, 这大大增加了运动伤害的产生。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对准备活动的重视, 高校应当定期安排培训来让学生和老师了解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爱护自己的身体, 养成锻炼的习惯, 提高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调查表明, 没有进行准备活动会在更大程度上导致运动损伤。

1.3 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1]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还可能被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比如, 天气因素, 锻炼场地, 器材的先进程度等。当学生进行运动时, 天气因素会影响学生运动的心情和效果。天气太热或者太冷都对运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天气太热学生容易中暑, 天气太冷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减慢学生的反应速度, 造成运动伤害。学生进行运动的场地和器材等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场地不平使学生容易摔倒, 运动器材老旧容易坏掉, 使学生在运动时跌落、摔倒等。

2.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2.1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想减少运动伤害, 高校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对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 学会科学有效的锻炼。坚持正确的运动原则, 比如坚持锻炼, 不过度锻炼, 学会自我保护等。教师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教授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2.2 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量, 应依训练内容、比赛情况、个人机体状况、气候条件等来确定。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正式运动。准备活动要充分, 有针对性, 既要做一般准备活动, 也要做专项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最后部分内容, 应与即将进行的运动紧密联系。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 一定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在训练课中转项时, 应补充做转项准备活动。在运动间歇时间较长时, 也应在运动前再次做好准备活动。机体兴奋性较低时, 或气温较低, 肌肉韧带较僵时, 准备活动要充分些。有伤的部位, 准备活动要小心谨慎。要研究准备活动的科学安排, 有些研究表明, 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运动的间隔, 以1~4分钟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与量, 以20分钟左右、或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微出汗为好。国外曾有人研究大腿后群肌肉损伤与准备活动内容安排的关系, 提出赛跑前的准备活动先做跑是错误的。其认为, 一般广泛采用的以慢跑开始, 接着进行以伸展练习为主的体操, 最后进行快速跑的这种准备活动, 对改善大腿后群肌肉的机能作用不大, 因而提出赛跑前的准备活动应先由力量练习开始。其具体方法是:先做动力的或静力的力量练习3~5分钟, 然后再做由脚踵开始到全脚着地的慢跑3~5分钟, 最后再进入伸展运动和快速跑运动[2]。我们认为, 在准备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力量练习 (针对易伤的肌肉) , 对于提高肌肉温度, 改善肌肉功能很有好处。此外, 在准备活动中进行肌肉伸展练习, 对预防肌肉拉伤很有效。

2.3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在对抗性强的体育课上, 学生应当更加注重自我保护, 因为在对抗性强的体育课上学生更容易受伤。在初学者学习新的或者比较难的动作时, 学校应当安排教师在身旁保护, 或者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除此之外, 学会自我保护也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了解到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 比如说应当保护好脑袋的安全, 在对抗时尽量增加缓冲作用等。

2.4 加强医务监督并注意设备的安全卫生

对于那些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 定期的体检必不可少。伤病初愈的学生应该遵守医生的意见来进行体育活动。学生应当在体育运动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出现非常疲劳, 或者局部肌肉酸痛等反应时减少运动量, 或者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 对运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该在运动时穿适合的服装和鞋子, 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并且在身上不能佩戴尖锐或者坚硬的物品, 以免扎伤、碰伤自己。

2.5 加强师资建设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体育运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要寓教于乐,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带给学生快乐, 减少伤害。体育教师要改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能够把知识教授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来培训体育教师, 还可以使教师外出接受培训, 学习到先进的知识和有效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卢昌亚, 曹可强.大学体育[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篇三

摘 要 针对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特别是优秀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达到较高水平后常出现的“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训练中顺利度过“高原期”的对策。从而有效促进运动员健康成长和提高专项运动水平。

关键词 高原现象 体育训练 技术动作 高原期

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来自于长期刻苦的训练。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技术、技能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技能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也并不是直线性的,往往是先快后慢,继而会出现停滞不前,有时甚至有所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运动员所处的这个阶段被称为“高原期”。

一、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及特点认识“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体育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我国著名学者对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优秀选手的研究揭示“高原现象”的发生率达69%。且通常在从训后的6-8年时出现,出现“高原现象”的运动员的年龄为20岁。“高原现象”的持续时间为一年半到两年间.为了更好的理解“高原现象”,我们首先认识运动技能的形成的几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运动员对某种技术的学习经历一个从不了解到逐步了解的过程;身体从一般素质基础向为技术服务的专项素质过渡的过程;技术动作从基本动作经过基本难度动作向高难动作过渡的训练过程。在这个阶段,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心理、身体素质还是技术动作都只是一个准备、认识和过渡的阶段,对该项技术还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因而该阶段成绩提高的速度较慢。

(二)迅速提高阶段

由于运动员对技术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有了初步的提高和掌握,且在训练中勤于动脑,积极训练,成绩会明显提高。在这个阶段运动员情绪非常高涨,信心非常强,自觉性非常高,有强烈的练习欲望,有利于积极掌握运动技能。

(三)高原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很慢,甚至停滞不前或下降。很多运动员由于在高原阶段长期看不到自己的明显进步而信心不足,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降,有的运动员过早的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不利于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克服高原阶段

进入高原阶段的运动员要多给自己打气,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运动员,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挫折极易产生动摇。因而此阶段运动员一定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顶住各种舆论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同时积极配合教练员找出影响自己进步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克服顽症从而走出“低谷”,使训练成绩再次得到提升。

对于我国运动员来说,水平不高的原因除了我们科学化训练水平有限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许多运动员不能顺利的通过“高原阶段”。随着我国现代科学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帮助运动员顺利度过“高原期”,不致使他们从“高原阶段”跌落下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树立信心,作“坚持一下”的努力,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给国家节约人才,避免造成人才的浪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认识并重视“高原现象”这一客观存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以提高训练的效果,使运动成绩步步提高,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从技术、生理、身体素质、心理等诸多因素分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技术方面

运动成绩提高到一定的阶段,要想有新的提高和突破,就需要改变旧的技术结构和完成动作的方法,否则成绩就会停滞不前。由于运动员某些基本技术的掌握不过关,制约和限制了难新动作的掌握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局部动作注意过多,缺乏对动作的整体观念,或是由于改进某一技术环节,使技术的整体性暂时失去平衡;另外,一些运动员习惯于一些旧的动作,而这些旧的技术动作又是过时的、落后的技术,但又形成了动力定型,动作的改进比较困难,这些都是“高原现象”产生的技术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教练员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他们中的很多是由运动员退役后任教的,他们具有教学训练经验。但是在训练方法上他们往往采用一些传统的模式,因此训练方法较难得到创新,致使训练难以达到教学训练创新的要求,这也是运动训练中产生“高原现象”的重要原因。如:跳高项目,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想继续提高成绩难度就会更大。技术上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必须仔细的观察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分析技术上的缺点,认真改进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二)生理方面

身体素质是提高成绩,掌握新技术动作的基础。运动成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技术的要求不相适應,成绩指标就一时无法突破,也会产生“高原现象”。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往往身体素质较差或不全面,灵敏和协调素质较好,但力量素质却跟不上。另外身体素质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可盲目冒进,急功近利,而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也会更加的完善,从而适应发展技术的要求。

(三)身体素质方面

运动员对运动兴趣的减弱,躯体和精神疲劳、伤病等的出现也是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因素。运动员经过多年的专项训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病,都会使其对运动训练的兴趣减弱。如排球运动员的膝关节、肩关节的劳损;网球运动员的“网球肘”等难治难好。易复发的顽固性的伤病,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更多的是痛苦的体验。由于许多客观现实的原因致使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营养和运动训练后的恢复重视的程度不够,致使部分运动员因营养不良和训练后的疲劳而体力不支、精神状态欠佳严重地影响着训练成绩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心理方面

一些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正视困难,盲目夸大前进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一遇挫折就产生畏惧情绪,以至灰心,甚至绝望而阻碍其运动成绩的提高,使一些运动员过早的退役;相反,另一些运动员技术进步快、受表扬的机会多,从而产生盲目乐观,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心理承受能力欠差,一旦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外界的舆论,也会导致成绩停滞不前。这两种原因都是运动员由于对遇到的困难不能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而使成绩裹足不前。还有运动员怕苦怕累,在长期枯燥的强化训练中,由于整天重复同样的练习,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下降,从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另外,由于运动员性格上的差异,有些运动员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同其他队员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尤其是得不到领导和教练的尊重和平等对待,心理上就会对运动的兴趣下降,产生情绪低落等悲观失望的现象。而训练的主动性和投入程度降低,必将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高原现象”的出现往往给我们的训练与教学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有些运动员会错误的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该项运动的极限,产生悲观失望、消极对待、信心动摇甚至退出该项运动的想法。有些教练员也会产生一些急躁情绪,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埋怨,对待处在“高原期”的运动员,甚至盲目的加大运动的负荷量,不加分析的淘汰处于“高原期”的运动员。这种急躁而不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只能给训练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还有可能会毁掉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三、顺利度过“高原期”的对策

(一)教练员和运动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通过不断学习,接受新信息,尤其是现代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在运动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运动员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理论上去分析运动训练中产生“高原现象”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方法指导运动和训练,使训练的全过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战胜自己在前进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出现高原现象时,运动员要客观的分析这一困难,既不过分夸大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又不盲目乐观、骄傲自满、低估困难。要树立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迎难而上,并最终战胜困难。另外运动员要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艰苦的训练中寻找乐趣。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处理好同其他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关系,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训练环境中,运动员之间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作为教练员应当注重做好思想工作,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运动员,帮助运动员消除一切不良的思想和习惯,激发他们训练的激情和自觉性,从而满怀信心的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实现个人的价值。

(三)加强基本技术训练,提高技术动作质量

高难性的动作是以基本技术动作为基础的,因此运动员要想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注重基础技术训练,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基础技术动作,从而达到提高技术质量的目的。纵观近代大型体育赛事,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高难动作不断涌现,作为我国优势项目的体操和跳水更能突出地显现出这一特征。由于技术动作相当复杂,且是由许多技术环节组成的。要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不仅要求运动员正确的完成每一技术环节,还要使每个技术环节做到合理完善的结合。在训练和比赛中真正做到既有注重各技术环节的改进的意识,又具有注重各个环节间的连接的整体观念。对于一些旧的不合理的习惯动作,教练员要耐心的指导,使其改正,从而建立正确的先进的技术概念,尽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要打破旧的动作的动力定型,可能会出现运动成绩的暂时停滞、甚至下降,但是惟有如此新的先进的技术动作才会出现,运动成绩才会真正得到最终的提高。

(四)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运动训练中要合理的安排负荷的量度和强度。训练和比赛后的恢复要积极合理,消除疲劳争取达到超量恢复的目的,同时在训练和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饮食,注重各种营养的搭配。全面身体素质的提高,要求教練员和运动员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不要过早的进行专项训练,只有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适时的进行适当的专项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在专项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协调发展中相互提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说明“高原现象”的产生是体育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人的“生理极限”,必须正确对待。需说明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训练中都会出现“高原现象”,如果技能的结构较简单,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高,就不会出现“高原现象”。尽管“高原现象”是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对运动员来说只要能够正确的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不退缩,多动脑,认真对待,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安全度过“高原阶段”从而登上运动技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王惠民,任末多,李京城.张力为编译心理技能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赤潮产生的原因 篇四

近海养殖向水域中添加大量的饵料,导致在内湾、浅海区中无机态氮、磷酸盐和铁、锰等微量元素增多,给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内湾、浅海区水体交换能力差,海水利用率高,封闭性强,水体循环速度慢,使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是赤潮生物滋生繁衍的优良环境,是赤潮的多发区。

2.海温和盐度

一般赤潮发生于水温20℃~30℃的海域中;赤潮海域的盐度一般为27‰~37‰。

3.气象因素

通常赤潮出现于闷热、风平浪静的夏季。

4.海流

5.呕吐产生的原因 篇五

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病变如胃炎、幽门痉挛、胃粘膜脱垂、球部溃疡、急性肠炎、肠梗阻等疾病;也见于食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贲门失驰缓症以及急性阑尾炎、肝炎和胆道疾病。

2.中枢神经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诸如精神过度紧张、疲乏、强烈的情绪波动,令人厌恶的气味与景象等,常可引起呕吐,临床称这类呕吐为精神性呕吐或胃神经官能症。脑震荡、脑内肿物、脑积水、颅内出血、脑炎及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引起呕吐,这种呕吐称为喷射性呕吐;又如尿毒症、急性肝坏死、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阿狄森氏病危象等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亦影响呕吐中枢造成呕吐。

3.反射性呕吐

6.产生猝死的原因 篇六

1、猝死原因一:疯狂减肥,很多人为了自身形象要求而减肥,大大损害了身体的免疫功能,反复减肥还易损害胃和心脏,这点需要特别注意,为了健康因该合理减肥,以免发生猝死!

2、猝死原因二:抽烟喝酒,许多人公众形象良好,但为了熬夜和应酬,也不得不烟不离手,酒不离口,不少女人也不例外。过量烟酒,会导致血管痉挛,也可增加心脏病突发的危险。

3、猝死原因三:各种压力,压力使人们易产生紧张、焦虑、愤怒情绪。经常情绪不稳,好激动,会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使血压升高,引起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猛增,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脏病。

7.运动损伤产生原因 篇七

1.1 选题依据

短跑是一项典型的速度项目,成绩的高低直接受到速度的影响,因此,有效的提高度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使短跑运动水平有所突破,闯过速度障碍关,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有关运动训练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400米运动员速度障碍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查阅与学校体育教学、裁判法等方面并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上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相关的资料,将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作为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2.3 辩证分析法

通过辩证法分析速度障碍产生原因与突破训练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

3.1.1 造成速度障碍的主观因素

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固定的训练方式,造成训练方法单一、片面,使训练显得枯燥和没有生机;在开展新的训练时,需要一定的过渡期,然而在实际的训练中,教练将过渡期忽略,一味的追求绝对速度的发展,只重视成绩的提高,导致动作时间特征过早的稳定,从而产生速度障碍。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正是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心理特征及生理特征都比较独特,此时,如果受到外界刺激或者承担过程的训练负荷,会给青少年运动员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大、自信心差、过分紧张等。

3.1,2造成速度障碍的客观原因

忽视对运动员的规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对身体全面训练不够,专项训练过多过早;力量发展不平衡;偏重下肢力量的训练,忽视躯干上肢的力量训练,这样使大腿肌与小腿肌、上肢肌躯干肌与下肢肌、主动肌与对抗肌难以得到平衡发展。

3.2 防止和克服速度障碍的措施

3.2.1 形成新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

现今,运动场都已经采用塑胶跑道,为了更好的适应塑胶跑道的特点,短跑技术提出了缩地支撑时间的理论,这样一来,新的技术就形成了,所谓缩短支撑时间,是指蹬地迅速前摆、下压、后伸,以使脚速达到最大化,使落脚点较靠近身体重心投影并最大限度减小腿的运动幅度,最终将频率加快。

3.2.2 动员更多的运动神经参与工作,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在大脑皮层中,存在着运动中枢神经,该神经具备兴奋与抑制转换能力,为了在训练中有效的提高这种能力,就需要将原有的速率定型打破,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一般来说,可采取的手段有牵引跑、顺风跑等。

3.2.3 平衡发展力量

短跑需要整个身体的协调配合,而且协调要非常的快速,为了提高身体协调运动的速度,就需要将相关肌肉协同的效率进行有效地提高。根据短跑技术的实际特点,来对运动员力量进行合理训练,就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3.2.4 结合专项发展爆发力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如果运动员的力量能够发挥的更大,那么运动员的步幅和步频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过,人体的力量与肌肉运动速度成反比,因此,运动员在学习新技术时,与爆发力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专项技术训练提高爆发力。

3.2.5 提高运动员的柔韧素质

通过柔韧性训练,运动员的肌肉伸展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越长,表现的力量也就越大,通过提高柔韧性,可提高肢体的运动幅度和关节灵活性,加大动作的速度和力量,提高步幅和步频,根据人体肌肉韧带的生理特性和短跑运动的特点,我们必须重视柔韧训练,特别要提高髋关节灵活性,为提高跑速创造条件。

3.2.6 速度训练要掌握好强度、距离、间歇的变化

在速度训练中要经常变换训练强度和距离,这样可以使神经肌肉兴奋与抑制的转换现象获得广泛发展,能形成对各种刺激应答性运动反应的精细分化能力,为提高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创造条件,同时也要注意训练间歇中的变化。美国伯尼尔·戴尔曾提到:在我们所有速度训练中都强调放松,我们也强调短跑训练间歇中的变化,这可帮助避免以同样强度的重复训练有可能产生的一种停滞现象。

3.3 突破速度障碍的训练方法

3.3.1 音响信号法

在训练时,利用宏亮有节奏的加速音响信号,使运动员按信号的节奏努力保持频率,以突破已成定型的动作极限速度。在进行动作重复训练时,要保证运动员的兴奋性始终与最初相一致,一旦出现降低的情况,就要将训练停止。比如,运动员在教练击掌快慢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

3.3.2 疾速下坡法

运动员在短跑时具有动作惯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其转移到速度上。运动员在下坡跑时,频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加快了速度,当切换到平跑时,其频率比正常情况跑时高17%。

3.3.3 极限速度训练法

极限速度训练法属于专项训练中的一种,通过极限强度训练,速度性的运动项目成绩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甚至有时提高的比率为100%。不过为了避免速度障碍的形成,就需要对训练强度进行恰当的变化。

3.3.4 放松训练法

目前,肌肉放松训练一般采用的手段有:惯性跑;中速跑;下坡跑;跑格;弹性跑;加强肩、髋、膝、踝各关节柔韧性练习,这是肌肉放松的基础;心理训练;理疗和药疗等。

3.3.5 牵引训练法

这种训练可给运动员身体重量提供附加速度。它包括两种:

第一,人工牵引。借助人工条件使体能不断增长,打破速度素质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的情况,以达到消除速度障碍的目的。实践证明:通过训练,使牵引者发展了力量,被牵引者的速度素质会有一定的提高。

第二,机械牵引。借助摩托车、汽车以及电动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使运动员突破最大速度的稳定。

3.3.6 游戏法

在速度训练中,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的方法,通过游戏,运动的情绪可以被有调的调节到最高涨的状态。同时,游戏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动作的变化,可以有效的避免出速度障碍[4][28]。

3.3.7 全面训练方法

训练中应该狠抓全面训练,加强力量、柔韧、耐力等素质训练。根据相关的资料,在避免速度障碍过早出现的措施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便是进行身体训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身体训练还可以将运动员的潜能激发出来,有效提高运动成绩。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速度障碍表现为速率和步幅的定型。通过了解速度障定义和速度障碍的实质,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分和过度,恢复不好等,对身体全面训练不够,专项训练过多过早;放松能力差,柔韧性差;训练负荷安排不科学,能形成有效的训练刺激;青少年还未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也比较薄弱,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退缩;当运动员处在敏感期时不注意发展运动员的全面素质发展,过早的进行专项训练,导致出现错误动作。

4.2 建议

综上所述,在训练过程中,针对速度障碍实质、产生原因以及克服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形成新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与运动员更多的运动神经参与工作,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力量发展要平衡和结合专项发展爆发力;掌握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和重视恢复和心理训练;提高柔韧素质,为提高技术和专项训练水平打下基础;强度、距离、间歇的变化都是速度训练的影响因素,因此要良好的掌握,同时,还要注重有氧训练。提高最大速度,相应发展速度耐力;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闻勇.突破速度障碍的途径和方法[J].体育学报,2001(4).

[3]王瑞元.运动生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黄希斌.关于短跑速度障碍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

[5]王锦.短跑速度障碍成因及其克服[J].体育论坛,2002(4)

[6]刘超.对于速度障碍的产生,防御与克服的研究[J].体育科研,1997(1).

[7]王志强.对于短跑新技术理论的综述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报,1997(3).

8.“屈原否定论”产生原因初探 篇八

在对“屈原否定论”的产生原因进行探究前,有必要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外“屈原否定论”做一简要梳理。

一、二十世纪以来中外“屈原否定论”梳理

经今文学大家廖平首倡“史无屈原”之论。廖平于1906年作《楚辞新解》,认为只有“《渔父》、《卜居》,乃为屈子自作”,其他则为“屈子所传”。至1921年刻印的《楚辞讲义》,则愈走愈远,变本加厉,说:“《秦本纪》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即《楚辞》也。”从而全面否定了屈原其人与屈原作品的著作权,成为本世纪最早的“屈原否定论”。

20年代,胡适对屈原是否有其人提出怀疑,认为楚辞不全是屈原所作,有很多乃是汉儒伪托屈原之名所作。胡适否定屈原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史记》本来就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第二,传说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会生在秦汉以前(因为‘战国以前不会有奇怪的忠臣概念’)。”[胡适进而提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

其后,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卫聚贤《离骚的作者——屈原与刘安》均提出淮南王刘安是《离骚》的作者,楚辞作于汉代。不过卫聚贤认为伪造屈原的人是汉初的贾谊,他曾写有《吊屈原赋》。

50年代前后,朱东润发表了一组关于屈原及楚辞的论文:《楚歌及楚辞》、《离骚底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赋”》。朱东润主要从《汉书》《汉纪》等文献资料着手,提出楚骚的作者乃淮南王刘安及其群臣。

国内的“屈原否定论”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前半页,自1951年的一次讨论之后,国内再不闻有持“否定论”者。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日本学界“屈原否定论”尤盛。首先是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文学部的冈村繁博士,他于1965年发表了《楚辞和屈原——关于男主人公和作者之间的分离》一文。文中说:“汉代以前的楚辞作品,不是把屈原当成作家,而仅仅是当成忠臣来对待的。”“《离骚》、《哀郢》均非屈原的自作,不仅从抽象的道理可以这样说,就是从内容和表现方面也可以找到纠正的证据。”

白川静肯定在屈原之外还有些作者,但不是冈村繁说的“具备能够创作楚辞那样需要高度修辞技巧的文学作品才能的诗人”,而是“楚巫集团”。他在其《中国古代文学》之第一部中说:“屈原是从王族中推选出来掌握楚国祭祀仪式的圣职人物。《史记》说屈原任三闾大夫,三闾为司王族屈、景、昭三家之职。屈原大概是掌管宫廷祭祀仪式、统领楚巫的人物。”

综上所述,“屈原否定论”在时间上主要盛行于二十世纪,在空间上主要是在中国学术界和日本学术界这两大“阵地”。在中国,清末经学家廖平首先对屈原以及屈原对《楚辞》的著作权进行了全面否定,成为本世纪最早的“屈原否定论”。其后胡适在其读书笔记《读楚辞》中提出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从而否定了屈原其人,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屈原是否确有其人以及《楚辞》作者究竟是谁”的争论。其后何天行、卫聚贤等均认为《楚辞》乃汉代人所作,屈原也系汉代人伪造。朱东润也撰成楚辞研究论文四篇认为楚辞作者乃刘安及其群臣。在日本学界,尤其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屈原否定论”尤为盛行,其中以冈村繁、铃木修次、白川静、三泽铃尔等人为代表。

二、中国学界“屈原否定论”产生原因初探

“屈原否定论”何以在上个世纪前半页的中国盛行?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它既有一些非人为的客观原因,同时又交错着复杂的、难以确定的主观因素。

首先,这与当时的学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其一,清朝是我国学术史上的繁盛时期,不仅在传统的学问上有所精进,而且新兴起了一门学问——考据之学。清朝文化高压政策下,考据学尤盛。在此基础上,对于“屈原”这一在历史上本来就缺乏文献记载的人物是否确实存在必然会产生怀疑,因而“楚辞研究,实脱胎于清代乾嘉诸老,发端于清末民初。”首倡“史无屈原”之论的廖平就是清末经今文大家。其二,上个世纪20年代,在古史辨派影响下,疑古之风盛行。胡适就是疑古派的典型代表,他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但他往往将假设作为他论证的前提,同时也作为其论证的结果,因而不免有臆断、自说自话的嫌疑。

其次,总览前文关于“屈原否定论”的梳理,中国学者否定屈原的论据大都包括以下三点:其一是《屈原列传》矛盾甚多;其二是先秦史书中没有提到屈原的名字;其三是《资治通鉴》中未写屈原事迹。这三点归为一点:关于屈原的文献史料不足,这是“屈原否定论”之所以盛行的一点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汤炳正在《〈屈原列传〉新探》中指出了今本《屈原列传》中存在的首尾失据、叙述矛盾问题,并对其作了考证。且不说仅以此作为否定屈原存在的论据是否站得住脚,关于屈原的文献史料十分稀少确是事实。正史中唯一有关屈原的记载仅限于司马迁的《史记》,还因矛盾重重、问题多多而不足信。而朱东润之所以认为楚骚作者乃刘安及其群臣,也是在《汉书》《汉纪》等几部有限的史书上的零星记载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第三,持“屈原否定论”在学界毕竟不是主流,为什么独这些人否定屈原的存在?这又与个人学术价值定位、评判态度等主观因素有关。比如胡适,他虽是学贯中西、学术涵养极高的大学者,但他本人并未涉足楚辞研究。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乃是因其对“王逸直到洪兴祖”注释楚辞中出现的迂腐、比附、说教不满,但是他犯了矫枉过正、欲罢不能的“惯性”错误,本意是否定王逸、五臣、洪兴祖的牵强比附,却直接连原作者一起否定掉了。此外,以研究考证小说见长的胡适,插足楚辞研究,纯属在隔岸观火时,偶然兴起,凑一凑热闹而已,毕其一生,此后再未提起。由此可见其提出“屈原否定论”时带有随意性、偶然性。

三、日本学界“屈原否定论”产生原因初探

日本学界盛行“屈原否定论”主要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客观因素有关,同时又掺杂着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等主观因素。

首先,日本学者之所以会提出“屈原否定论”,这与中国学界对屈原研究不充分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政治上正处在极“左”时期,对文化等采取偏激的态度,全盘否定,在政治高压下,学术界也一片荒芜,无人敢问津。亲历这段历史的楚辞学者汤炳正说:“在‘文革’中,不仅研屈无缘,且性命难保……这时期,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该死的死了,该病的病了,该流放的流放了,天下渐渐太平,而我也得以请假在家养病。其时,我对那本劫余的残本《楚辞》,只能抚之以慰情,未敢展卷而畅读。这不仅是因为政治气氛压人……”可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屈原的生平与思想很难有深入的研究。有些无根误说,陈陈相因,长时间未得到改正;在某些问题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较为确定的看法,等等。

另一方面,中日文化背景本来就存在差异,尽管日本有很多精通古代汉语的专家,但毕竟是少数,因而在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著作尤其是像楚辞这样比较古的文学作品时难免产生偏差。比如三泽铃尔在其《屈原问题考辨》一文中说《离骚》“有时只句以押同韵,有时完全不押韵”,又说:“屈原的屈,与橘树的橘字音相近。关于屈原的来历传说,恐怕是从战国末期到前汉初期宫廷中的《楚辞》诗篇吟诵家为了说明自己演奏的歌谣的起源,作为一种传说的神话而创作的。”由这些话看来,作者似乎尚未弄清《离骚》中的“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是由《九章》窜入,《离骚》的乱辞作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可采用较灵活的句式;至于将“屈”同“橘”联系起来,更是附会之说。

第三,日本盛行“屈原否定论”也与其楚辞接受史有关。中国的诗歌在日本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唐诗,尤其是唐诗中比较通俗易懂的白居易的诗。古代日本人比较熟知中国最早的诗,应该是苏武的诗,而对于屈原及楚辞,日本人则较为陌生。

9.环境犯罪产生的原因 篇九

一、环境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环境问题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涉及高度的科技背景。许多环境上的危害行为或产品往往是在长年累月后才被发现。同时在对环境污染行为举证中,对生产行为和客观上存在的人身或者环境恶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上也格外困难,举证时我们常常发现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了法律问题而是涉及到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待证明课题,并且很多是其他学科中就现有的研究水平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答案的证明问题。因此也无法在审判中以明确证据出现来认定被告人应负法律责任。另外,理想的环境品质的设、环境影响的评估、环境改善的认定等,也涉及科技水平的衡量标准。在环境质量标准没有出台之前,环境决策者的决策难免会有偏差。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的科技标准等直接影响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在国家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急速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迅猛提升,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工具的出现,使得大自然在人类面前似乎变得柔弱了很多,人类运用科技能力能够对自然进行各种破坏和掠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获取生产原料和场所,世界各国的生产者都采用大规模的垦殖、采矿以及砍伐树木等方式对自然进行掠夺并且丝毫没有修复的意图。同时,为了经济利益和效率,各国普遍将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料和垃圾不加任何处理的排入自然中,形成了全球性的严重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污染,而且环境污染发展的速度迅速超过了自然环境破坏的速度。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生产了大量的化学品,人工摄取的化学品的种类与日俱增,而其中不少是有毒、有害及难以降解的生物化学品。这些化学品进入环境,在环境中扩散、迁移、累积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各种污染物质或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或在特定气候条件下造成危害,最终损害体健康,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犯罪就是在工业化运行的过程中相伴产生。

二、环境犯罪产生的外部原因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增多,经济全球化倾向日益明显。由于全球经济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差距日趋加大。落后国家要发展经济,追赶发达国家,就要依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经济技术合作带来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不发达国家当作生产基地,将本国污染环境的公司、企业纷纷搬迁到合作国家,以牺牲合作国家的环境来达到双方合作的目的。

而经济落后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无奈只得同意这种条件。另外,发达国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较早,他们珍惜本国的环境资源,相应的在本国境内规定了处理废料和垃圾的立法,使得在发达国家境内处理废物的成本异常昂贵。因此很多的生产者和不法商人就想到了将发达国家的废物出口到外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丢弃,转移环境污染源。他们勾结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无良公民,不顾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海关监管,里应外合地将发达国家的垃圾、废物进口入本国进行违法处置,污染本国的环境。这一相互勾结的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生产者在本国处理废料和垃圾的费用,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相当一批犯罪人选择这类途径。同时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为这一类环境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也是环境犯罪产生的一大诱因。

三、环境犯罪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犯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论建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理论对犯罪进行分析,会产生不同的犯罪原因学说,如基于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犯罪的社会学原因说,基于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犯罪的经济学原因说,基于心理学理论可以得出犯罪的心理学原因说,等等。此处采用经济学原理对危害环境犯罪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从一个方面说明危害环境犯罪产生的内在机制。

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学理论不仅包括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犯罪的理论观念,还指犯罪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例如饥寒起盗心,贫困产生犯罪都被视为最古老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19 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犯罪是经济条件的产物,“即都产生于相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狭义的经济学理论仅指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犯罪现象的各种理论观念。经济学是人类如何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上为满足其欲望而做选济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引入法学领域.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济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产生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经济分析法学,上世纪 60—70 年代以后,这门学科日趋成熟,现在美国法学院已将其作为正式课程,只是称谓各异,有叫法和经济学,又有称法经济学的,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称谓。所谓经济分析法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具体的法律、法律现象、犯罪现象,其中包括犯罪发生的原因,犯罪与刑罚等刑事法学问题的理论。经济学是以假设人类是有理性且为最大利益的追求者为前提的。同样,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犯罪原因,也是假设犯罪人是具备足够理智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人,犯罪人都是理性的计算者,犯罪前都进行利弊的权衡,得失的计算。当然,这种情形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犯罪,有的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前并没经过仔细考虑和利弊得失的权衡,仅凭一时心理的冲动或来源于外界环境较强烈的刺激,激情犯罪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相对而言经济犯罪、财产犯罪、职务犯罪、利用高科技条件的犯罪人在犯罪前,往往会权衡犯罪行为的得与失。很多环境污染都是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也就是说行为人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污染环境,而是进行生产经营行为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对于行为人而言,处理污染的费用要是很高的话,他们就会偷排,不处理污染,这种典型的经济思维对于我们分析其污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当我们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对危害环境的犯罪进行分析,把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犯罪问题研究时,可以这样假设,犯罪是行为人在固定的一个条件下,对各种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后,作出的一个理性选择,其中各种不同谋利方式既包括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的谋利,也包括以犯罪的方式的谋利活动,亦即犯罪行为人把合法途径同非法途径所可能获得的收益和要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采用非法途径更易达到其目的,则选择实施犯罪。同时,犯罪人会对不同的犯罪形式进行比较,选择更有利可图、最易实现其犯罪意图的犯罪种类及方式。正如波斯纳所言:“由于犯罪对他的预期收益超过其预期成本,所以某人才实施犯罪。”

那么,犯罪人在实施前要计算哪些成本呢?(1)犯罪的机会成本。每个社会主体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该主题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犯罪行为上,就必然会减少其从事合法行为的时间,而这个合法时间以及从事该合法行为的精力,就是行为人所失去的机会成本,因为合法行为同样会给行为人带来利益;(2)犯罪的刑罚成本,行为人违法犯罪后,受到刑罚所带来的成本,包括关押在监狱的各种损失,直接减少的收入、名誉上的各种负面影响带来的其他损失等等。如犯罪人被判处财产刑、被囚禁期间无工作而减少的收入等就是有形损失; (3)准备犯罪的费用,也就是为了实施犯罪行为而进行准备所支出的除时间以外的其他费用,如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而支付的费用。以上三项构成犯罪的预期成本,可表示为:犯罪的预期成本=犯罪的机会成本+刑罚成本十预备费用。

根据成本支出与行为实施的关系理论,可以认为实施某一行每付出的成本愈小,实施该行为的可能性愈大,据此可推论出,犯罪的预期成本越低,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看来,获得利益的机会就大,因此,实施该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就大,源于犯罪实施的可能性与犯罪的预期成本成反比。利润也是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行为人能够从实施犯罪行为中获得直接的利益和间接的各种满足,直接的利益包括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的金钱、物质等,间接的满足包括精神上的满足。犯罪的预期利益越大,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某种具体犯罪的预期利益就越高,实施此种犯罪的可能性愈大,实施犯罪的概率大小是与犯罪的预期利益的大小成正相关的。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要想减少污染,就必须建设良好的排污设施,而建设排污设施的费用高就必然导致企业主不想投资进行处理,而不投资建设高标准的排污设施,就必然会导致企业排放污染物超标或者直接非法排污。所以,企业主的这种思维就必然会促使行为主体实施该类犯罪的可能性增大。

从行为机制看,绝大多数危害环境的犯罪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加工行为的产物,也正因为这一特性,使得我们在定性犯罪的问题上容易产生困难,因为生产行为本身是对社会有益的,而一旦追究刑事责任,就必然会使得生产行为受到重要影响,因此,对行为人予以刑事处罚的几率就降低了。从危害环境犯罪主体的角度看,行为人付出的刑罚成本相对其他传统意义上的犯罪要低得多。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1)公众对危害环境犯罪的容忍认可。社会公众一般不会对危害环境犯罪具有普遍、强烈的谴责,有的连什么是危害环境的犯罪都不知晓,更谈不上对该类犯罪否定性评价;为数不少的社会公众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从心理上予以承认,认为这类行为的发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2)刑事司法部门对危害环境犯罪查处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主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理应受到同等重视,现实中,政府部门往往更偏重发展经济,觉得对危害环境行为的刑事化处理会影响该地方经济发展进程,对该类危害行为主体施以刑罚会挫伤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危害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状况不很完善。立法是司法的先导,科学完善的立法是保障司法有效运作的重要手段,立法上的缺陷往往导致司法实践的被动。我国现行刑法对危害环境罪的规定,很不完善,够的重视,致使其没能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运作起来,这一切都导致了危害环境犯罪者面临较低的刑罚成本。

危害环境犯罪者(主要指污染类犯罪)只需要不作为就足以导致环境污染的发生,该建设环保设施的不建设,导致污染未经处理直接排向自然中,这时犯罪就构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类危害环境的犯罪具有不作为犯罪的特点,而从整个行为发生的机理看,又不是典型的不作为犯罪,如生产企业不安装防污设施或不改进防污能力很低的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就自然排到大环境中去了,这一行为的前半部分是不作为,后半部分又类似作为犯罪。从该类危害环境犯罪形成的过程可得出,犯罪者付出的预备费用很低。破坏生态资源的犯罪者只要简单倾倒,抗拒环保行政监督犯罪的实施者只需编造虚假的环境保护文件和数据即可实现,因而,其预备费用也很低。

以上三项(危害环境犯罪的机会成本、危害环境犯罪者面临的刑罚成本、实施危害环境犯罪的预备费用)都很低。行为的低成本是任意行为者实施行为前着重考虑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就增加了实施该类行为的可能性。危害环境的犯罪者都能从实施危害环境的行为中获得巨大利益。比如,应当要积极防治污染、安装环保设施的而没有安装的,这里显然就节约了安装环保设施的成本,进而利润提高;破坏生态资源的犯罪者能从各种破坏资源的行为中获得物质及精神的满足;抗拒环保行政监督的犯罪为获得有形或无形利润提供了条件。各种危害环境的犯罪都能给行为主体带来较丰厚的利润。

综上可见,实施危害环境的犯罪行为因为能够获得巨大利益,而同时面临刑罚的几率很小,就必然导致行为人去铤而走险,因此也必然导致环境犯罪的高发案率。

四、环境犯罪产生的社会学原因

犯罪学者对危害环境犯罪的研究只是近10 余年的事,对该类犯罪原因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借助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危害环境犯罪的原因就更少了。追根溯源,在于对危害环境犯罪的研究面临许多困难。首先,人们的思想观念束缚了对该问题的探索,许久以来,人们通常把大多数危害环境的行为仅作为违反行政法规而应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看待,没有把危害环境的行为作犯罪处理,致使类危害行为逃避了刑事制裁,也使研咳嗽背て谝岳春鍪恿硕愿美辔侍獾难芯俊F浯危:肪车姆缸镉氚琢旆缸锛胺ㄈ朔缸镉心承┫嗨浦Γ云浣醒芯浚唤鏊璧拇罅烤涯训玫铰悖到缫膊辉柑峁┯泄卮右嫡卟环ㄐ形淖柿希蝗醚芯咳嗽苯哟テ笠滴募笠祷疃灰灼毓猓繁P姓喽交厝狈ο低车目晒┎慰嫉钠笠荡右登榭龅鹊龋硬煌嵌任:肪撤缸锏难芯可柚昧苏习V皇怯捎诮┠昀次:肪撤缸锶战テ捣保现匚廴净肪呈录灯捣⑸碳优当取松筒勐┯汀⒉ㄋ雇逦廴臼录螅从嗟难д呖即邮挛:肪撤缸铩⒂绕涫歉美喾缸镌虻难芯俊

西方国家的犯罪学者早已运用社会学原理对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如犯罪原因的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化过程理论等。社会结构理论侧重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与社会中主要机构的相互关系探讨犯罪原因,认为导致行为人犯罪的原因不是个体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影响,该理论倡导者反对把犯罪看成是个体生理因素导致的或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社会化过程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体的人与社会不同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正常人也许因为同辈或社会的压力、缺乏良好的教育、司法官员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而实施犯罪行为。西方国家的学者已开始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危害环境的犯罪进行研究,如有人提出用犯罪行为论(Theories of Criminality)及犯罪论(Theories of Crime)对危害环境的犯罪进行解释。犯罪行为论是传统社会学理论的一种,其目的在于用社会环境的观点解释犯罪行为,解释了为何某些团体的人员比其他团体的人更有实施犯罪的倾向,这种理论的倡导者认为以下因素是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根源:因被剥夺达到其人生目的之合法手段所受的挫折感、对犯罪价值观与规范的学习与模仿、正规组织(formal institutions)如执法机构及非正规组织(informalinstitutions)如家庭、宗教、职业中介机构等对社会控制功能的削弱或丧失。

犯罪论近年来才开始在犯罪学论着中出现,犯罪学者米褐尔·格弗蕾德逊(Micheal Gottfredson)及塔维斯·核斯齐(Travis Hirschi)指出,犯罪行为论与犯罪论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行为论以犯罪人为研究的着眼点,重点探讨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犯罪论则以犯罪为重心,着重探讨有犯罪倾向的人在何种条件下容易实施犯罪行为,它把犯罪看成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特性的事件,这类行为(指犯罪)会在特定时间、地点发生,实施该行为的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专长。

用以上两论解释危害环境犯罪的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危害环境犯罪的实施者主要是从事可能影响境要素结构、成份的生产、加工的人们;这些人中有的因其合法的追求目标通过正当途径难以实现,在外部条件影响下实施了危害环境的行为;有些人是由于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的毫无拒斥的接受、学习实施了危害环境犯罪的。在此,我们采用西方犯罪原因社会学理论中的紧张理论(Strain Theory)及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Study Theory)来解释危害环境犯罪发生及蔓延的原因。

紧张理论认为在同一个社会区域中生活的人群,虽然因为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每一个社会区域中都会存在中上阶层人群和下层社会人群,但是这两类人群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应当是基本一致的。只是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因经济状况较好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中上阶层很少产生紧张感;但是下层社会的人群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有限而很少能够以合法的途径达到理想的生活目标,这一人群会由于合法途径的封闭而产生紧张感,这时候这一人群一部分会选择以违法甚至犯罪的手段达到期望值,另一部分人群可能会选择消极的放弃原本理想的生活目标。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Morton)总结了几种在面临各种目标与方法的困境时可能采取的适应形式,即一致性(Conformity)、改良(Innovation)、逃跑主义(flightism)和抗议(Rebellion)。

1.一致性。当社会中的自然人或单位树立了与其自身条件相符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的目标时,一致性就出现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里,这是一种最普通的社会适应性,如果社会中大多数人不确立一致性的生活方式,社会就会动荡不安。

2.改良。当社会中的个体树立了为公众所接受的生活目标,但又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实现时,改良便出现了。默顿指出:几种社会适应模式中,改良与犯罪最为密切,渗透于各种形态的社会中。要获取成功的需要使那些缺乏经济优势及机会的人身负重担,以致他们只能采取不合常规的适应模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逃跑主义。逃跑主义者拒绝接受为社会公众接受的目标与手段,通常是在个体树立了社会可以接受的目标,但获取目标的途径却被剥夺的情形下产生的。这种人要么很遵守道德习惯,要么没有能力使用非法方法,他们以退却的形式逃避失败的痛苦。抗议。默顿指出,这种适应模式涉及对为社会所接受的目标与手段的选择。它是典型的革命化,这种革命化要求现存社会结构的实际变化,并且要求具有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目标及信仰等。默顿的理论模式因其范围和准确度而受到赞扬,它把失范行为与控制社会行为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为分析犯罪产生的原因提供了可资操作的思路,用该理论分析各种社会犯罪现象,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原因,还能为防止犯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

默顿紧张理论中的某些规则可以用来解释危害环境犯罪发生的原因。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追求目标。所有进行社会生产、加工的企业,都以获取利润为目的;都想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取收益的目标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方能求得目标的顺利实现,否则,则会出现紧张状态。

以竞争为特点的市场经济要求高质量产品及低成本投入,在激烈的竞争中,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了很多生产主体特别注意的因素,而安装防污设施、改进排污装置,无疑会增大生产成本,面对大量的增进防治污染而产生的非生产性开支,各生产主体会感到竞争压力的存在(就产生了紧张)。为避免压力,获取丰厚利润,有的生产、加工主体不愿进行改进防污、排污设施的投资,或者在办理生产、排污许可时,虚构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夸大事实真相,以欺骗手段获取各种许可证件,导致非法、超标排污的产生,形成危害环境的犯罪。这一点正印证了默顿紧张理论适应模式中的改良。再以废料的制造、处理为例,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废料处理费用的增加必然增加生产性成本,成本量的增大会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在此情形下,生产主体因感到紧张而采取非法措施进行废料处理,形成危害环境的犯罪,如某药厂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废料,需要使用55加仑装圆筒,每个圆筒成本约在125美元左右,其他行业使用圆筒,每个成本约在550美元,因为花费大,当然会减少盈余,有时甚至使企业丧失竞争能力,想继续生存的公司,则会在紧张中想出花费较少的处理方法,即以违法犯罪的方法处理废料。美国玛勒公司(Mahler Operations)从事石油工业的生产已有30余年的历史,经营管理4家废料油再制工厂,生产的再制润滑油约占全美总生产量的6%,拥有较好的声誉。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现该工厂实施了与有毒废料相关的犯罪行为。追查该厂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在于1976年美国颁布了《能源护及其再生法规》(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该法对有毒废料的处理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使处理有毒废料的成本异常昂贵,企业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许多不道德的企业主为得到利润,不惜以身试法,所谓“夜间倾倒者”(Midnight Dumpers)即以低于市场价承包处理有毒有害废料的公司在全美境内出现,有些有毒废料生产者偷偷将废料藏在旧油中。有些再生产者则利用含有多氯联苯及其他有毒废旧油制造燃料油;有些不道德的燃料油消费者(房屋出租者)贪图便宜,购买这些廉价但可燃性很低的燃料油使用。这些燃料一旦燃烧会产生更多的毒物,并通过烟囱将这些毒物扩散到空气中。

10.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篇十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

(二)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快感,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禁区。

(三)外界管理的原因

1.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网络“把关人”的相对缺失

11.桥梁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篇十一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一、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垒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

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不考虑,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例如两桥拱脚设计时常用布置“X”形钢筋、同时削减该处断面尺寸的办法设计铰,理论计算该处不会存在弯矩,但实际该铰仍然能够抗弯,以至出现裂缝。

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研究表明,受力构件挖孔后,力流将产生绕射现象,在孔洞附近密集,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在长跨预应力连续粱中,经常在跨内根据截面内力需要截断钢束,设置锚头,而在锚固断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裂缝。因此,若处理不当,在这些结构的转角处或构件形状突变处、受力钢筋截断处容易出现裂缝。实际工程中,次应力裂缝是产生荷载裂缝的最常见原因。次應力裂缝多属张拉、劈裂、剪切性质。次应力裂缝也是由荷载引起,仅是按常规一般不计算,但随着现代计算手段的不断完善,次应力裂缝也是可以做到合理验算的。例如现在对预应力、徐变等产生的二次应力,不少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均可正确计算,但在40年前却比较困难。在设计上,应注意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当不能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对于较大孔洞有条件时可在周边设置护边角钢。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异呈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但必须指出,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是结构破坏的前兆,其原因往往是截面尺寸偏小。根据结构不同受力方式,产生的裂缝特征如下:

中心受拉。裂缝贯穿构件横截面,间距大体相等,且垂直于受力方向。采用螺纹钢 筋时,裂缝之间出现位于钢筋附近的次裂缝。

中心受压。沿构件出现平行于受力方向的短而密的平行裂缝。

受弯。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区边沿开始出现与受拉方向垂直的裂缝,并逐渐向 中和轴方向发展。采用螺纹钢筋时,裂缝间可见较短的次裂缝。当结构配筋较少时裂缝少而宽,结构可能发生脆性破坏。

大偏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和受拉区配筋较少的小偏心受压构件,类似于受弯构件。

小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和受拉区配筋较多的大偏心受压构件,类似于中心受压构件。

受剪。当箍筋太密时发生斜压破坏,沿粱端腹部出现大干45°方向的斜裂缝,当箍筋适当时发生剪压破坏,沿梁端中下部出现约45°方向相互平行的斜裂缝。

受扭。构件一侧腹部先出现多条约45°方向斜裂缝,并向相邻面以螺旋方向展开。

受冲切。沿柱头板内四侧发生约45°方向斜面拉裂,形成冲切面。

局部受压。在局部受压区出现与压力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短裂缝。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抗拉强度时即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

年温差。一年中四季温度不断变化,但变化相对缓慢,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桥梁的纵向位移,一般可通过桥面伸缩缝、支座位移或设置柔性墩等构造措施相协调,只有结构的位移受到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例如拱桥、刚架桥等。我国年温差一般以一月和七月月平均温度的作为变化幅度。考虑到混凝土的蠕变特性,年温差内力计算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考虑折减。

日照。桥面板、主粱或桥墩侧面受太阳曝晒后,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由于受到自身约束作用,导致局部拉应力较大,出现裂缝。日照和下述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

骤然降温。突降大雨、冷空气侵袭、日落等可导致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但因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而产生温度梯度。日照和骤然降温内力计算时可采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不考虑折减。

水化热。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厚度超过2.0米)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内外温差太大,致使表面出现裂缝。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限制水泥单位用量,减少骨料入模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并缓慢降温,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加快散热。

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易出现裂缝。

预制T梁之间横隔板安装时,支座预埋钢板与调平钢板焊接时,若焊接措施不当,铁件附近混凝土容易烧伤开裂。采用电热张拉法张拉预应力构件时,预应力钢材温度可升高至350℃,混凝土构件也容易开裂。试验研究表明,由火灾等原因引起高温烧伤的混凝土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随之下降,混凝土温度达到300℃后抗拉强度下降50%,抗压强度下降60%,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80%;由于受热,混凝土体内游离水大量蒸发也可产生急剧收缩。

小结:

上一篇:青春祖国成长主题班会下一篇:第四届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