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2024-10-20

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精选11篇)

1.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一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 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⑵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ⅱ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ⅲ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点拨: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点拨: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

点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思考:阅读图4.3、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点拨: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点拨:纬度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点拨:海陆位置和地形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分 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主要(树、畜)种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 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布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图4.6)。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⑤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③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4.1。

点拨表4.1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林? 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2.在《地理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点拨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

3.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

(1)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点拨: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③能防止环境污染。

(2)结合《地理2》中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 ②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2.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二

1 区域知识资本的分类及计量

从研究知识资本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出发, 按照知识资本结构中不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综合前人对知识资本结构的划分, 我们将知识资本分为三类: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区域关系资本。

1.1 区域知识资本的分类

1.1.1 区域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 (HC) 就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 为一个区域中对区域内人员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社会福利等价值的凝结, 它表现在蕴涵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区域人力资本是区域知识资本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联系其他资本的纽带, 是区域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基础。

1.1.2 区域结构资本

结构资本 (SC) 指的是一个区域蕴藏在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的不以人为载体而存在的知识资本形式以及维持和实现这些知识资本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资本, 包括对一个区域中城镇居民的生产率有贡献作用的活动、过程, 以及能够实现知识的创造、传播、共享的基础设施。包括物质结构资本、技术结构资本、知识结构资本、制度结构资本。

1.1.3 区域关系资本

关系资本 (RC) 指的是一个区域为实现其价值目标而与其他区域、城市或组织等区域外相关利益体所建立的各种联系。包括外部关系资本和内部关系资本。外部关系资本指区域对区域外相关利益体的影响, 内部关系资本是指区域外相关利益体对区域的影响。

1.2 区域知识资本的定量计量

为了对区域知识资本进行了定量分析, 我们构建了知识资本的函数模型。函数模型如下:

(1) 式就是我们知识资本的函数模型, 它是一个比较函数, 自变量xi, yj, zk分别表示某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资本存量、关系资本存量。f (xi, yj, zk) 最终的结果是三维空间的三个坐标。 (2) 式中的f1 (xi) , f2 (yi) , f3 (zk) 是f (x, y, z) 的三个坐标表示函数, 它们是一元分段函数, 上面有具体的表达式。式中x0, y0, z0分别表示所选区域人力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区域关系资本的平均值。 (3) 式是函数f (xi, yj, zk) 的特例。

2 区域知识资本存量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

由于知识资本按区域的划分存在着不同的种类, 所以一定的知识资本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导致了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知识资本存量结构的差异。为了讨论知识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特别是不同的区域知识资本存量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我们简单介绍了不同知识资本的区域发展战略。

2.1 Hch Sch Rch战略

Hch Sch Rch战略是指某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都比平均资本水平高。但是这样的区域也需要更进一步发展。根据短板理论, 应该找出这三种资本最低的那个资本, 加大这个资本的存量, 让整个区域知识资本存量更大, 更好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例如:美国的硅谷。

2.2 Hcl Sch Rch战略

Hcl Sch Rch战略是指某区域的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都比平均水平高, 是优势。而人力资本比平均水平低, 是劣势。很明显要把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 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多引进高端人才, 特别是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师等。也可以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深造、进修,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进而向Hch Sch Rch战略转化。例如:浙江温州。

2.3 Hcl Scl Rch战略

Hcl Scl Rch战略是指某区域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都比平均水平低, 是劣势。而关系资本比平均水平高, 是优势。很明显要把提高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存量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正如我国的西部, 西部开发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区域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存量不够, 难以带动整个区域知识资本存量的提高。例如: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

2.4 Hch Scl Rch战略

Hch Scl Rch战略是指某个区域的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都比平均水平高, 而只有结构资本比平均水平低。因此, 应该加大结构资本存量为重点组成该区域的发展战略。加大结构资本存量应该从组织结构资本、技术结构资本、文化结构资本、制度结构资本四方面入手来提高区域的结构资本。例如:陕西西安。

2.5 Hch Sch Rcl战略

Hch Sch Rcl战略是指某区域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比平均水平都高, 而只有社会关系资本比平均水平低。因此, 应该增加社会关系资本存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区域中供应商, 销售商和企业之间的协作, 不能各自孤立, 一定要加强合作。例如:泛长三角地区。

2.6 Hcl Sch Rcl战略

Hcl Sch Rcl战略是指某区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都比平均水平低, 而只有结构资本比平均水平高。要提高人力资本就要加大人力资本经费的投入, 调整人力资本结构等方面入手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至于社会关系资本就要加强供应商、企业、销售商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提高社会关系资本的存量, 进而促进区域的经济更快的发展。例如: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就需要用这种战略来发展。

2.7 Hcl Scl Rcl战略

Hcl Scl Rcl战略是指某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关系资本都比平均水平低。例如:我国西部的一些省份, 三种资本都低。通过转化的手段向其他战略转变, 进而按照其他战略的办法来提高区域的知识资本存量, 来促进经济飞速发展。例如:我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区都应该采取这种战略。

2.8 Hch Scl Rcl战略

Hch Scl Rcl战略是指某区域的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都比平均水平低, 而只有人力资本比平均水平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存量, 从各个方面考虑尽量提高区域知识资本的存量。例如:安徽省。

3 结论

本文对区域知识资本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进行了一些研究, 提出了区域知识资本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模型, 并运用定向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 最后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战略, 进而能更好地促进各区域的飞速发展。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川蕾.中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探讨, 2008 (4) .

[2]李民.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型研究[J].科学与管理, 2006 (2) .

[3]赵申, 孙锐.从知识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3) .

[4]陈艳莹, 原毅军, 柏丹.企业价值导向的智力资本分类与管理[J].软科学, 2005 (3) .

[5]刘辉煌, 彭炜.中国区域知识型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J].求索, 2007 (7) .

[6]Nathan M (Ed) .the New Regionalism-Strategies and governance in the English regions[M].Manchester:Center for Local Economic Strategies, 2000:5-6.

3.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三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突出。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全力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本校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学科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与技能,并不断提高设计的创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

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职业能力。

1.校企联合开发,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为了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设计将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上。

(1)职业性

教学过程中以企业实际工作场景为参照组织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扮演职业角色,进行真实项目的策划设计,突出本课程的职业特点。在实训环节中,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参与公司设计部的日常管理和设计工作,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

(2)实践性

按企业工作的实际过程,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书籍设计与制作这一典型工作任务目标转化为菜单、楼书、画册3个设计类别,火宫殿精装菜单等6个典型项目,封面设计等10项基础支持,这些案例来自于企业合作项目等一系列真实工作任务。将学生的作品转化成产品,产品转化为产值,教学中体现“教学做”一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实现课程的实践性。

(3)开放性

课程团队将建设课程网站,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进行有效的学习,线上线下融为一体,提供课程相关的丰富学习案例、学习视频,课内课外自由转换,由此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2.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解示范案例,布置设计任务,学生自由创作,提交作业。作业的案例是虚拟的,没有工作环境、客户要求,也没有检验标准,更加不能进行设计实施,学生很难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而具有成就感。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真实的设计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真正体现工学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

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课程改革贯彻服务区域经济的思想,立足长沙,服务“三湘”,对接“四企”,实现“五改”,基于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的校企合作项目,全方面改革我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

1.立足长沙有特色,服务“三湘”

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自足长沙,辐射周边,服务三湘即“湘菜、湘商、湘旅”,教学案例选取餐饮为代表的“湘菜”行业企业如长沙饮食集团等与我院签订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的单位,选取百货、地产、金融为代表的“湘商”行业企业如湖南友阿集团公司,选取酒店、旅游为代表的“湘旅”行业企业如华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设计服务如产品目录,楼书、招商手册、旅游指南、美食手册等设计需求。

2.校企合作有定位,对接“四企”

从“湖南人爱吃辣椒会出书”到“出版多劲旅,无湘不成军”。厚重的湖湘文化沉淀出了“出版湘军”的美名。目前,“出版湘军”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如增长额和增长率均居全国前8名,一些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5位,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基地。校企合作紧抓“出版湘军”的优势背景,围绕“湘菜、湘商、湘旅”,对接四类型企业,深入课程改革方方面面。

3.课程改革有步骤,实现“五改”

课程改革循序渐进有步骤,一改教学团队、二改教学模式、三改教学内容、四改教学资源、五改教学考核。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加强调校企合作的深入性;更加落实教学改革的完整性;更加发挥产教融合的效益性。

专业要对接行业,课程要对接岗位,服务区域经济的要求促使课程改革必然要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专业特色,承接设计服务项目,引入教学,促进教改。在服务教学的同时,可以获得教学改革实践所需的资金,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使得课程改革落得实处,更好地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提升专业在行业、企业中的美誉度。

4.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四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熟练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及其国土整冶与可持续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图读图熟悉北方地区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提高空间定位的能力。结合各种图示资料,提取信息分析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区域问题,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学生区域地理基础比较差,学习中国南北方差异时,对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要进行详细复习。

3重点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难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中国北方地区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感性地认识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主学习]

1、学生课前完成学案“落实考基”,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2、小组合作,完善填空部分的答案。

3、小组代表质疑,其他小组答疑,完善知识体系。

4、课件展示本节知识体系,教师板书。

[课堂检测]学生完成“巩固提升”选择题1~7题。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答案,并分析质疑。[合作探究]

探究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呈现黄土高原景观图,各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代表分析并展示答案。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2、教师点评,总结答题模式,展示答案。(1)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④开矿

(2)危害: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3)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探究2:华北地区的河流洪涝灾害多发,试分析黄河、淮河、海河多洪涝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1、呈现华北地区河流水系图,各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代表分析并展示答案。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2、教师点评,总结洪涝灾害的原因和治理模式,展示答案。(1)原因:

①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②下游泥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 ③支流多,干流水流不畅;④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治理措施:

治理黄河的措施:①上游修水库;②中游治理水土流失;③下游加固堤防。

治理海河、淮河的措施:①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②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③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探究3: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分析该地春旱、盐碱严重的原因及其对策。

1、各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代表分析并展示答案。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2、教师点评,总结干旱发生的一般机制及防御,展示答案。

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雨带未到,降水少③生产生活需水量大,特别是农业用水量大增。

措施: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建设水利工程,调节跨流域的径流量;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④发展节水农业;⑤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盐碱:原因: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③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

冶理: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探究4:比较分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1、各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代表分析并展示答案。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2、教师点评,总结比较类综合题和农业自然区位的分析模式,展示答案。(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黑土肥沃;②夏季日照长,光照充足;③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病虫害少,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①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②受寒潮影响大;③西部风沙威胁大;④且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森林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2)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面积广阔;②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③秋季晴天多,光照条件较好;④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多风沙、盐碱和旱涝(夏涝);中低产田较多。(3)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①黄土疏松;②光热条件较好;③开发历史悠久。不利条件:①水资源紧张,②水土流失严重,③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学案第12题。小组合作讨论,代表解析并展示答案,师生共同点评并总结解题思路和答案。

[课堂小结]投影展示本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强调重难点。

1、位置和范围

2、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

5.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五

作者/安虎森何文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关键词区际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累积过程区际一体化差异化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 )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范文《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2年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因为规模收益递增,因此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品的生产,也就成为该产品生产领域的垄断企业并成为该产品的专业化企业。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必然促使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此时,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在专业化生产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消费时的成本大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该产品时的成本,则此时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可能出现相互分割的两个或多个市场。反过来,如果贸易成本低,在专业化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的成本低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时的成本,则此时就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意味着,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则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此时生产活动和人口是分散分布的;如果贸易成本很低,则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即在某一中心区位集中生产并向各市场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各种生产活动和人口将高度集中在中心区位,该中心区位就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区。那么,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贸易成本的变化为什么会促发区域结构的变化,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

6.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六

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1).

[4]李本和.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建设,(01).

7.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篇七

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架有人类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软实力”。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一个区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具有深层次的动力支撑作用。

1 关于区域文化的内涵

何谓区域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其一,以文化空间组合为特征的地理人文科学说。即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科学。持此种认识的学者认为,中国不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且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点。所谓区域,在这里是一个很宽泛的人文地理概念,它既可以以地理环境划分,又可以以人文背景划分,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的。

其二,一定文化的时间、空间互动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强调,“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关系网络是理解区域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基本视角。因为任何关于“空间”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范围之内,同样,任何关于“时间”问题的探讨也必须和一定的“空间”相关联,即不存在脱离具体地理空间的时间,反之亦然。此类学者运用美国学者怀特的名著———《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中的观点:对于区域文化而言,时间是事件之间最原始而基本的关系,即区域文化是时间积淀之结果。同时又吸收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专家的观点: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历史事件依据一定的地理空间而发展,地理空间因历史事件的发生而有意义。进而提出了区域文化是一定文化的时间、空间互动关系网络的论点,并对“地理人文科学说”提出了异议,认为将区域文化的研究称为“历史文化地理”,实有点画蛇添足。

其三,文化的空间分类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指出,所谓区域文化,则是文化的空间分类,是类型文化在空间地域中以特定人群为载体的凝聚和固定,区域文化研究的工作就是研究文化原生形态和发展过程的以空间地域为前提的文化分布。它将具有相近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征的集结作为单独的认识对象,然后进行历史的和文化学的分类和归纳,从而重建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此类学者们援引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的观点:“文化区的划分往往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归宿。”认为区域文化是以文化空间区域的划界为目的。

其四,社会文化子系统说。持此种认识的学者认为,一般而论,只有民族才是文化承载的主体,一个民族只能有一种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人种血缘、历史传统的差异,民族文化确实又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在民族文化总体制约下,可能在生产、生活方式及心理素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从而具有了某种“准文化”性质,人们称之为“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指以独特的人文及自然资源为纽带,从而形成的带有明显地域特征且独具系统性的社会文化子系统。所谓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潮汕文化等等,都属此类。

上述关于区域文化内涵的研究论点,对于我们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区域文化本质属性,具有开拓视野、启迪思路的重要作用。

2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的内容

区域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因而区域文化的研究内容亦涉及领域。就此,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区域文化研究不仅仅限于文化领域,而是物质、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文关系的“泛学科”领域;不仅仅限于学术领域,而是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现实、未来的所有社会实践领域;不仅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而且愈益深入到物质生产的核心领域之中。

具体而言,研究区域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文化不再是生产与事物的“坚实世界”的一个装饰性附属物,它与世界一样是“物质性”的。从此种意义上讲,区域文化实际己经成为现实经济、政治、教育、生活制度与传统历史风物、考古遗迹等因素的整体概念了。

区域文化的研究目标,乃在于重建业已消失的社会史和文化史,借用人文地理学中流行的术语,就是重建历史区域的文化景观。其间,比较重要的层面主要有文化的自然地理基础;政区基础、制度基础;学术文化和意识形态;观念文化;风俗文化;文化遗迹等。通过运用文化学方法,展开文化实体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色研究,并拓展及于人文自然环境、政区、制度、学术、风俗乃至人物、思潮等文化实相各个层面,从大量事实中用描述的方法展现文化景观,揭示文化历史性变迁。此外,还可以进行行政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行从文化视角探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文化发展战略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对于生产、工作、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都能够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 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在中华主导文化整休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的。也就是把一般的、民族的有关文化的观点、原则、规律、理论,应用到区域文化中来。区域文化繁荣与否,事关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区域文化对区域政治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大前提下,尊重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包容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表现方式,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地建设美好家园。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管理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及企业品牌的深层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区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支撑力。此外,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文化产业在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实现文化资源的循环使用、形成新的增长点、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提升区域的文化影响力、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从某种意义看,文化产业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是继传统产业之后出现的新的支柱性产业。

区域文化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掘、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文化,丰富区域发展内涵。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实质上也就延续了地方文化的血脉,这对于打造区域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要素与现代社会要素交错、共存,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进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条件。

区域文化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助于在艺术创作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发展上不同品种和业态的积极创新,进而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区域文化对区域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凝练、宣传、继承优秀的区域文化,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相伴而生,相依而存,进而在全社会实现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吻合,以实现从单纯的环保向构建新的绿色文化的转向,并通过自然生态文化的建设,来影响与推动区域人文生态的建设,从深层次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

4 关于我国区域文化建设应注重的问题

在文化已经成为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发展的软实力的当今时代,“今天的文化就是每天的经济”亦愈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就我国的现况而言,在各地竞相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省域均把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大发展的重要途径,纳入本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导战略之中。要使区域文化建设取得理想成果,发挥应有作用,应当注重六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准确提炼和把握本地文化的特征与精髓;其次,应深入探求和梳理本地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内在规律;第三,应站在全国和世界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区域文化的价值;第四,应把区域文化创新和发展作为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五,将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机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最后,应从哲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学、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美学、艺术等多领域、全方位去研究与建设区域文化,进而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活虎.我国区域文化竞争力概念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9,(11).

[2]郭永航.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

[3]李宁.国内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比较[J].学海,2009,(06).

[4]邹广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特征分析及实现途径[J].宁夏党校学报,2008,(05).

[5]何瑶,李婕.“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6]肖向东.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7]郭丽芳,牛冲槐.三晋文化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09,(04).

[8][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9]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8.区域金融如何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篇八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古典学派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众多西方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摸索。尽管有学者指出部分研究过分夸大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积极而又紧密的联系。国内学界往往在整理回顾了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层面,金融发展确实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了协调和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在于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而引发的要素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动。但是立足微观区域视角的一些研究并没有支持上述观点,有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能只是经济增长的内生结果。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始终是没有打开的“黑箱”。

就传统意义而言,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主要采用财政、税收等非金融手段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但是这种调节存在严重的挤出效应和非市场化效应,难以切实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伴随着中央深化改革举措的不断推出,立足市场机制、包括资本市场建立和健全区域的经济运行系统就成为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

区域金融影响经济运行的机理分析

区域金融作为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运行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本身就是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伴随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必将直接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之一。但是立足以一、二产业发展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在自身赢利、创造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职能应该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和扶持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发挥上述功效的关键在于明确金融系统作用于区域经济的立足点、明确作用的方式和路径、解析内在的机理。

立足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实体企业提供资本,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融资是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而资金短缺又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运作,发挥金融系统的融资功能,将直接决定区域金融系统是否有效。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是配置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信贷压力不断扩大、IPO步骤放缓,而企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引导企业分层次地参与“地区股权交易”“新三板”等场外业务和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场内业务,借助小微贷等金融产品,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实现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等转型升级要务,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的内源性增长。

立足生产性的金融服务开发,为流通环节提供推动力,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枢纽。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金融系统还为整个经济系统提供服务工作,特别是立足商贸、流通环节,金融的作用非常重大。流通环节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金融在支付工具、信用担保、保险对冲、融资租赁等众多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价值链的整合,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新型流通金融服务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衔接生产与流通的枢纽,成为新的增长极。

立足自组织的金融系统建设,为区域经济提供动力,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金融系统的服务功能依靠的不是政府的主导,而是涵盖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服务与中介组织,以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发展银行、城镇合作银行为主体的银行金融组织,以券商、投行、基金公司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以地区股权交易平台、股交中心、新三板、期货、现货交易平台为代表的金融平台组织,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构建成为区域金融系统。系统内部能够依靠市场机制,联合企业形成自我供给、自我完善的自组织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立足安全性的金融防范系统,为区域经济化解危机,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面对地区经济之间的落差,资本将会自发寻找套利的空间和机会,国际资本的“热钱”、国内众多“产业基金”都会对地区的实体产业、地产、消费品等众多领域带来冲击,形成物价上涨,引发经济波动,甚至造成经济泡沫,为经济发展带来威胁。而此时,金融防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金融政策制定、金融监管系统的运行,保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将是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

结论

区域金融体系构建与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迫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流的经济、金融领域更为关注金融调节行为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数量联动关系,关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内在联系,而相对忽视微观金融系统内部的机理,使得当前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理论依据,其效果必然与目标相距甚远。本文力图对区域金融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产业发展、维护区域经济稳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多方面。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以及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掌舵人”,而不是“船夫”,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规划、协调、调控与监督职能,针对现有的金融发展瓶颈,大力发展金融组织,推进企业资本化运作,组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维护金融系统健康、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9.设计院区域发展战略 篇九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以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为主线,以“抢机遇、定规划、办试点、促发展”为着力点,坚持不懈的扬资源之长、举项目之旗、走招商之路、用服务之力,积极探索区域发展新路子,努力谋求发展新起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刻领会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的精神实质,全面积聚实施“一统三分”战略的精神斗志

今年初召开的全市三干会,在我市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其核心标志是正式确立了“一统三分”发展战略。全市三干会召开之前,陈书记等领导同志于正月初九(2月3日)到竹溪对“三农”工作进行了调研,首次提出“发展分区域、区域分产业、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并要求竹溪先行一步、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全市三干会分开之后,陈书记在省、市相关报刊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推进“一统三分”战略的思路。

竹溪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抓好全市三干会精神和陈书记在竹溪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的学习、贯彻、落实。一是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学习贯彻全市三干会精神、陈书记在竹溪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的热潮。县委及时把陈书记在竹溪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整理出来并印发全县,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认真深入的学习讨论,全市三干会召开之后,县委及时召开四大家领导联席会,传达贯彻全市三干会的精神,并在随后召开的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上,对贯彻全市三干会精神和陈书记在竹溪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积极实施“一统三分”战略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迅速展开区域规划编制等相关工作。陈书记到竹溪调研之后,县委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区域发展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专门办公室,及时启动全县区域规划编制等相关工作。区域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区域规划编制等相关工作进行研究,进一步廓清了全县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三是迅速将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督促各单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力以赴的开展工作。

在学习贯彻全市三干会精神和陈书记在竹溪调研时的重要指示过程中,全县上下一致认识到:“一统三分”发展战略,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高层次加快区域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竹溪作为一个边远山区县,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很多,推动竹溪的发展必须走“一统三分”的路子。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发展目标、发

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措施搞明确,用规划凝聚干群的精神斗志、推动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城乡,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长期坚持“扬资源之长、举面目这旗、走招商之路、用服务之力”的发展方法不动摇,不断加大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服务发展的工作力度;必须长期重抓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加大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促成了思想的高度统一,也为各项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全县上下激发了空前旺盛的精神斗志,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激情,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二、迅速启动科学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实施“一统三分”战略的明确纲要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以规划确定方向,以规划推动工作。把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作为实施“一统三分”战略的关键环节,依托武汉大学和市直有关部门为技术支撑,反复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目前,《规划纲要》基本成型定稿。

(一)分区域规划,划分三大功能区。根据国家、省、市对竹溪的功能定位,我们提出建设“畅通竹溪、人文竹溪、生态竹溪、能源竹溪、宜居竹溪和特色竹溪”的总体目标。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地域接近性、资源相似性、产业趋同性的原则,把全县分为率先发展示范区、特色资源开发区和生态旅游建设区。

1、率先发展示范区。主要以305国道为轴线,东起县河西

至关垭,区域内分布县河镇、水坪镇、城关镇、龙坝乡、中峰镇、蒋家堰镇等6个乡镇,占全县20%的版图面积、60%的人口、70%的经济总量。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通过实施百里长廊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功能,引导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增强对鄂渝陕毗邻地区的辐射作用;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提高公路通达水平,逐步实现通组达户;加大村庄改造和环境整治,在305省道沿线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的农村新型社区。力争到2015年,把该区域建成“一线穿六珠”的城镇带、辐射全县的交通枢纽、优势工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中心、生态环保先行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成百里绿色长廊、百里产业长廊、百里文化长廊和百里文明长廊,在全县实现率先发展。

2、特色资源开发区。主要以“水天路”和“兴界路”为轴线,区域内分布新洲乡、兵营乡、天宝乡、鄂坪乡、汇湾乡、泉溪镇、丰溪镇等7个乡镇。该区域资源富集,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梯级开发汇湾河、泉河及万江河流域的水电资源,有序开发以板石、古生物大理石、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加快开发以农林特为主的绿色食品资源。进一步整合水电、矿产开发企业,规范开发秩序,到2015上,初步建成全省小水电基地、十堰矿产工业基地。不断优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扩大茶叶、烟叶、魔芋、板栗、油桐、中药村等优势农产品产业规模,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板块基地。

3、生态旅游建设区。以十八里长峡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向坝、源2个乡镇。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秦巴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珙桐、红豆杉等保护完好的珍稀特种资源,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开发十八里长峡生态旅游业为核心,外联堵河源头、巫溪、神农架风景名胜,内联摩崖石刻、关垭、偏头山林木公园,这里将成为省级风景区,并加快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分产业布局,培植优势产业带。依据区域功能划分,立足县域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优势产业带,一是坚持“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思路,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其中,茶叶以水坪、县河、汇湾、新洲、兵营、天宝等乡镇为核心区,建设板块基地,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延长茶叶产业链。到2015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产量5万吨,产值15亿元,带动2万户7万人增收,建成湖北茶叶强县。烟叶以向坝、桃源、丰溪等乡镇为核心区,建成湖北茶叶强县。烟叶以向坝、桃源、丰溪等乡镇为核心区,稳步发展老烟区,逐步扩大发展有潜力的新烟区,到2015年,全县烟叶面积达到6万亩,产量0.75万吨,产值1亿元,带动3000户1万农户从事烟叶生产。生物质能源以油桐、油茶、为重点。到2015年,生物质能源产业基地规模达到50万亩,产值1.5亿元。

在重点抓好上述三大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魔芋、贡米、中药村、养殖、蔬菜、林果、生漆等特色骨干增收项目。到2015年,全县生态资源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140万亩。

10.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篇十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具体策略1: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具体策略2: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具体策略3: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

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具体策略4: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具体策略5: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具体策略6: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2)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省级财政要完善对下转移支付政策。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相应完善农业、人口、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

(3)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4)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11.区域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 篇十一

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增长极理论提出后,许多国家从城市与周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把其看成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如何制定与实施增长极的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有哪些缺陷?本文作者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增长极之基

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的理论基础源自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1950年,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首先提出“增长极”概念,他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正面论述了“增长极”对自身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忽视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Myrdal,1957)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理论,弥补了增长极理论的这一缺陷。他认为,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非均衡现象。这种非均衡发展会引起“累积因果循环”,使发达区域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区域更慢,从而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形成区域性二元结构。据此分析,欠发达区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经济,缩小区域差距。

缪尔达尔认为,增长极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流效应亦即极化效应;另一种是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我国在“三线”建设时期,大批从沿海或内地迁至三线地区的一些现代化企业在当地并未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出现产业结构联系中断,各种资源要素无法扩散,只能形成“孤岛經济”。究其原因,主要是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区位条件,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撑,相关产业的互动等。

聚焦增长极

制定与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干预,政府通过资源集中,对某些区域、某些产业与行业及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投资,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带动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一般而言,这些主导部门通常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正面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少数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禀赋较好,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的地区,通过重点产业与大型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辐射转移。在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进一步的发展使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增长极发展模式主要应用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支配效应。增长极上的产业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也就是说,增长极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会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累积循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极化效应。即增长极周围区域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增长极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增长极的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必然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同时存在、作用力相反的效应,是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区域扩散的趋势效应。增长极规模扩大之后,扩散的力量大于极化的力量,必然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与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极之战

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关键是要进行区位选择与产业选择,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中心。

区域选择。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应选择那些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较完善,投资环境较好,发展潜力与空间较大的中心城镇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

产业选择。增长极的形成离不开大型推进型的主导产业。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技术先进、成长空间广阔、市场容量大、产业链长,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使之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政府政策支持。对于欠发达区域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毫无疑问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一些优惠与扶持政策上,如土地、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培育企业家群体。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在一个地区内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很重要,这实际上是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即创意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而非简单的投资或消费拉动。

改善投资环境。增长极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各类优质生产要素的进入,才能产生经济的极化效应。因此,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

增长极缺陷

增长极理论提出后,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从城市与周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把增长极看成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成效也并不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中心与其它区域的强烈反差的“孤岛经济”现象,即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很快,增长极之外的区域仍然徘徊不前。

增长极发展模式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培育增长极的过程中可能加大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因为增长极的培育和成长有一个过程,在起始阶段,极化效应很强,周边地区生产要素流向增长极,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会加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增长极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一般都会大于扩散效应,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或大型推进型产业的极化作用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区域,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区域与周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而扩散效应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欠发达区域总是难以容忍的,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紧张的社会关系。

上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下一篇: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顾问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