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

2024-12-02

客观(精选7篇)

1.客观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分析的关键在于(A)。

A.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状况

B.分析会计估计变化

C.找出会计核算错误

D.修正会计报表信息 2.进行会计分析的第一步是(C)。

A.分析会计政策变化

B.评价企业会计工作 C.阅读会计报告

D.分析会计人员素质 3.短期借款的特点是(B)。A.风险较大

B.利率较低

4.存货发生减值是因为(C)。

A.采用先进先出法

B.采用加权平均法 C.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

D.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成本

5.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利润表的影响是(A)。

A.利润被低估

B.利润被高估

C.基本反映当前利润水平

D.利润既可能被低估也可能被高估

6.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为(B)。A.净负债

B.净资产

C.净收益

D.净流量

7.下列项目中,不影响当期所有者权益变动额的项目是(C)。

A.净利润

B.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C.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D.利润分配 8.产生库存股的条件是(A)。

A.股票回购

B.股票分割

C.股票股利

D.流通股权对价 9.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是(C)。

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10.能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的项目是(C)。

A.无形资产摊销 B.出售长期资产利得 C.存货增加 D.应收账款减少 11.在企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往往是(B)。

A.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B.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C.流入量等于流出量 D.不一定 12.支付的现金股利归属于(B)。

A.经营活动

B.筹资活动

C.投资活动

D.销售活动

13.企业采用间接法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D)。

A.加上投资收益

B.减去财务费用

C.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D.加上投资损失 14.下列财务活动中不属于企业筹资活动的是(D)。

A.发行债券

B.分配股利

C.吸收权益性投资

D.购建固定资产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是(D)。

A.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

B.库存现金

C.银行活期存款

D.银行定期存款 16.总资产报酬率是指(B)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A.利润总额 B.息税前利润 C.净利润 D.息前利润 17.(D)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A.总资产报酬率 B.股利发放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18.(A)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越好,也意味着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越强。A.总资产周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总资产报酬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C.弹性较差

D.满足长期资金需求 19.股利发放率的计算公式是(B)。

A.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B.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C.每股股利/每股账面价值 D.每股股利/每股金额

20.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是利用(C)资料进行分析。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表 D.利润分配表 21.(A)是指股东权益总额减去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的比值。

A.每股收益 B.每股股利 C.每股金额 D.每股账面价值 22.市盈率又称(A)。

A.价格与收益比率 B.每股股利 C.每股账面价值 D.盈余现金保证倍数 23.从资产流动性方面反映总资产效率的指标是(C)。

A总资产产值率 B总资产收入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产品销售率 24.运用资产负债表可计算的比率有(D)。

A.应收账款周转率 B. 总资产报酬率 C.利息保障倍数 D.现金比率 2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速动资产的项目是(B)。

A.应收账款 B.存货 C.其他货币资金 D.交易性金融资产 26.与资产负债率指标之和等于1的指标是(B)。

A.权益乘数 B.股东权益比率 C.产权比率 D.资产长期负债率 27.下列项目中,属于从动态方面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D)。A.流动比率 B.现金比率 C.速动比率 D.现金流量比率

二、多项选择题

1.采取保守的固流结构政策可能出现的财务结果是(ABE)。

A.资产流动性提高

B.资产风险降低

C.资产流动性降低

D.资产风险提高

E.盈利水平下降 2.货币资金存量变动的原因有(ABCE)。

A.资金调度

B.信用政策变动

C.销售规模变动

D.会计政策变更

E.为大笔现金支出做准备

3.企业货币资金存量及比重是否合适的分析评价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

A.行业特点

B.企业融资能力

C.资产规模与业务量

D.货币资金的目标持有量

E.运用货币资金的能力 4.进行负债结构分析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ABCD)。

A.负债规模

B.负债成本

C.债务偿还期限

D.财务风险

E.经营风险

5.股东权益结构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有(ABDE)。

A.企业控制权

B.企业利润分配政策

C.财务风险

D.权益资金成本

E.经济环境

6.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整体结构的财务结果是(ABC)。

A.企业信誉良好

B.资金成本较高

C.筹资结构弹性高

D.企业风险极大 E.存在黑字破产可能

7.应收账款变动可能的原因有(ABCDE)。A.销售规模变动

B.信用政策改变 C.收账政策不当

D.收账工作执行不力

E.应收账款质量不高 8.下列项目中,影响当期所有者权益变动额的项目有(ABC)。A.净利润

B.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C.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D.分配现金股利

E.库存股增加

9.下列项目属于期间费用的有(CDE)。

A.营业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10.财务费用项目分析的内容包括(BCDE)。

A.借款总额 B.利息支出 C.利息收入 D.汇兑收益 E.汇兑损失

11.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AD)。

A.短期借款增加

B.资本净增加

C.增加长期投资

D.偿还长期债券

E.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

12.从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调增的项目有(BCE)。

A.流动负债减少

B.财务费用

C.不减少现金费用

D.非流动资产增加

E.投资损失

13.下列活动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ACE)。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B.分配股利支出的现金

C.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D.出售设备收到的现金 14.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AD)。A.短期借款的增加

B.支付给职工的现金

C.或有收益

D.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

E.取得债券利息收入 15.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ABCE)。

A.总资产报酬率 B.负债利息率 C.企业资本结构 D.总资产周转率 E.所得税率

16.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CD)。

A.营业利润 B.利息保障倍数 C.净资产收益率 D.成本利润率 E.净利润

17.反映商品经营能力的指标有(AE)。

A.营业收入利润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E.营业成本利润率

18.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ABCDE)。

A总资产收入率 B固定资产收入率 C流动资产周转率 D存货周转率 E应收账款周转率

19.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ABC)。

A收款迅速 B减少坏账损失 C资产流动性高 D销售收入增加 E利润增加

20.存货周转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CD)。

A应收账款增加 B降价销售 C产品滞销 D销售政策发生变化 E大量赊销

21.下列项目中,属于速动资产的有(ABC)。

A.现金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固定资产 E.存货 22.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AB)。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产权比率 E.利息保障倍数 23.下列指标中,可用于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ABE)。A.利息保障倍数 B.产权比率 C.应付账款周转率 D.现金流量比率 E.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三、判断题

1.会计分析是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

(×)2.水平分析法在不同企业的应用中,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问题,即使在同一企业中应用,对于差异的评价也应考虑其对比基础。(×)3.资产负债表中某项目的变动幅度越大,对资产或权益的影响就越大。

(×)4.如果本期总资产比上期有较大幅度增加,表明企业本期经营卓有成效。(×)5.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通常采用水平分析法。

(×)6.固定资产比重越高,企业资产的弹性越差。

()7.负债结构变动一定会引起负债规模发生变动。

(×)8.如果企业的资金全部是权益资金,则企业既无财务风险也无经营风险。

(×)9.如果本期未分配利润少于上期,说明企业本期经营亏损。

(×)10.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过销售收入增长率是正常现象。

(×)11.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一般不应超过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

()12.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不受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13.稳健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资金来源需要由长期资金来解决。

()14.提取坏账准备表明企业实际的应收款项减少。

(×)15.资本公积转股和未分配利润送股都会摊薄每股收益。

()16.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反映债权人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17.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净变动额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所有者权益。

(×)18.送股不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不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

()19.营业利润是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费用及税金之间的差额,它既包括产品销售利润,又包括其他业务利润,并在二者之和的基础上减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

(×)20.息税前利润是指没有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即等于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

()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企业盈利。(×)22.企业分配股利必然引起现金流出量的增加。(×)23.企业支付所得税将引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24.价格与收益比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25.对债权人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26.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27.利息保障倍数是分析现金流量对长期偿债能力影响的指标。(×)

28.对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存在问题的企业,分析速动比率尤为重要。(×)

2.客观 篇二

1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新闻客观性是所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使命所在, 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一直以来, 我们所要追求的新闻客观性, 是相对意义上的客观性, 是客观真实和主观相结合的相对客观。新闻是新闻从业者搜集、整理新闻资料, 并用主观语言予以展示, 这一过程中融合了新闻从业者的主观意愿, 这也使得新闻客观性具有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对于新闻受众而言, 最想看到的是对事实予以真实还原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生命在于客观,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要尊重客观真实, 忠于客观真实。新闻从业者对客观事件所作出的能动性反映就是新闻报道, 从这一角度来分析, 不管如何强调突出新闻客观性, 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主观倾向都是无法避免的;媒体属于社会组织的一种, 任何媒介组织都拥有自身风格和倾向, 从而给新闻从业者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绝对意义上的客观只可能停留在梦想层面, 实践中几乎无法实现新闻报道的绝对客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新闻客观性, 只是不必追求绝对层面的客观, 努力实现相对意义上的新闻客观, 即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客观即可。相对意义上的新闻客观是给新闻从业者提出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达到这一标准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新闻报道的意义和价值, 并且这一要求在实践起来难度并不大, 只要努力、注意控制主观情绪就可以实现。但长期以来, 经历数代新闻从业者的努力, 新闻客观性效果依旧无法令人满意, 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并且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这种局面恐怕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

2 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新闻客观性挑战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能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新闻学也和其他很多专业一样, 最初并不是一个专业而只是一个职业。从一个职业转变成一个专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 理性主义的出现是新闻从职业变成专业的哲学基础。理性主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它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更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而在新闻学的发展中, 客观性显然以一种理性的姿态使其具备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 客观性原则成为理性主义在新闻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准则。新闻客观性原则促进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进程, 使新闻学也能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充满理性色彩。简言之, 新闻客观性的历史作用就是促进新闻从一个职业到专业的转变,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 网络新闻的吸引力使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新闻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发布, 其及时性及交互性更强, 信息量更为丰富, 实现了新闻资讯的高速流动, 但是随着人们对网络新闻熟悉程度的越来越高, 其自身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中最受质疑的就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 从事该项工作的并非只有新闻记者, 只要愿意,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这也是导致新媒体时代新闻客体性遭受质疑的一大主要因素。

对于诸如传统新闻网络版、商业门户新闻网站以及政府机构新闻网站等专业性质的新闻网站而言, 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新闻客观性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网站新闻标题及专题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网站的主观性及创造性, 但在制作新闻标题及专题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新闻客观性。不管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广告占据着生命线的重要地位, 广告商判断网络媒体的投放的重要指标就是流量, 也就是页面的浏览量, 受此影响, 网站经营者为提升流量就会在制作新闻标题和专题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非常规的作法, 从而导致新闻客观性降低的后果;第二, 网页中新闻的高度及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其不客观性。对于网站而言, 浏览首页与二级页面的人数及所产生的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从这一角度来说, 放置新闻的位置及时间会对新闻客观性造成影响;第三, 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客观性, 而传统媒体是网络新闻的一大重要来源, 这就意味着网络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原本就不客观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迅猛扩展, 发布新闻的渠道相应增多, 既有利用公共资源的专业性质的, 也有社区网站、在线聊天等非专业性质的, 也就是说, 只要愿意, 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 这也导致了新闻客观性问题。首先, 普通网民都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爱憎分明, 对于事件的报道无法做到绝对真实的还原事实真相, 多多少少都会融入自身的主观情感, 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其次, 网民在发布新闻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网站,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客观性。例如, 论坛中被加精或者置顶的帖子, 会吸引更多的网友关注, 一旦这些帖子与客观真实性相背离, 就会对新闻客观性造成负面影响;最后, 新闻发布者并不能保证做到面面俱到, 这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新闻客观性。

除此之外, 网络新闻还存在其他信息来源, 比如当前比较流行的P2P软件, 也就是广播域电视在线直播, 在线直播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新闻同步同效, 表面上看, 将网络与电视很好的予以了融合, 但是还要看到其有可能给新闻客观性造成的威胁, 因为目前部分电视新闻自身客观性就值得怀疑, 在转化为网络直播新闻的过程中, 会经过剪辑, 剪辑人员的主观倾向会不可避免的融入其中, 其不客观性将会更加显著。

3 网络时代新闻客观性的重塑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客观性面临质疑和挑战, 对此必须及时进行一场彻底而深入的改革, 为新闻逐步逼近客观真实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重塑新闻客观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不断坚定用于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并完善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有效机制。对于每个新闻从业人员而言, 要在内心树立起不断追求新闻客观性的意识, 真正认识到新闻客观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并非一件易事, 虽经数代新闻从业者的不懈努力, 效果依然无法令人满意, 对于当前的新闻从业者而言, 还要坚定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念, 并在这条道路上勇敢的走下去, 这不仅是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要求, 对于非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而言, 也要将新闻客观性作为发布新闻信息的一项重要的制约条件。对于那些毫无公信力而言的网友, 曾经采取过将其账号予以封闭的作法, 但实践证明, 这种作法的效果十分有限, 因为对于内心没有新闻客观性意识的网友来说, 获得一个新的ID并非难事。在笔者看来, 可以对那些非专业的新闻发布者采取较为缓和的应对措施, 同时配合以强硬的约束措施, 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等。大众是新闻的最终消费群体, 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面向大众的, 大众对于新闻报道是具有选择性的, 所以,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可以从新闻受众群体入手,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积极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的同时, 对新闻报道进行监督, 这对于提升新闻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新闻客观性是一种相对而言的客观性, 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性是无法实现的, 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要对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予以关注, 尽可能的减轻主观性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 新闻从业者要对自身的主观意识予以主动控制, 在进行新闻采编及报道的过程中尽量的不融入自身的主观意愿;其次, 新闻从业者要熟练掌握新闻报道技巧, 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直观的语言, 让受众一看便知, 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及政治修养;最后, 新闻机构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要积极配合新闻从业者, 给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提供有利外部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 新闻的客观性是其永恒的职业使命, 永远的追求目标。随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新闻客观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重塑新闻客观性势在必行, 一方面, 要不断坚定用于追求新闻客观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并完善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客观性所追求的是相对客观, 要重视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尽可能控制主观意愿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年生.新闻价值是事实价值与认识价值的统一——与《新闻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一文商榷[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2]李红娟, 吴凡林.新闻报道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3]崔雪茹, 王菲.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论西方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的歪曲报道[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4]陈沛芹.论新闻客观性规范与国际媒体的对华报道[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5]田永刚, 宫欣旺.第三者眼中的原生态报道——试论新闻客观性的异化[J].陇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3.采取客观分析态度 篇三

《外国民族学史》的俄文原版出版于一九七八年。它是作者八十高龄撰写的一部供苏联大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专业使用的教科书。这部著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考察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民族学的发展史,逐一介绍了欧美民族学的各种流派,分析了五十四位各派代表人物的基本著作和主要理论,并作出了评价。

这部著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把民族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力求阐述民族学同当时当地主要社会思想流派的联系。作者认为,各种民族学理论的出现和斗争、各种民族学流派的形成和交替,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过程和斗争的反映,民族学的发展是与社会和意识形态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作者在评述民族学的各种理论和流派时,注意紧密联系其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在《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一章中,作者一方面揭示了民族学是在殖民贸易的发展后,为适应殖民者掠夺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科学的巨大进展,以及进化思想的影响,对这一学科迅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对民族学史上的各种流派和理论采取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只有深入探讨和正确评价各种思想和流派,才能阐明民族学发展的历史。如果将民族学史上交替出现的各种流派和理论全盘否定,或对某种积极因素视而不见,使民族学史成为一部谬误堆砌的历史,那就谈不上科学的历史观。即使一些流派总的说来具有反动倾向,但在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往往也可以发现应予肯定的因素。因此,必须把思想流派同各个学者的科学活动区别开来,他们的具体研究可能对科学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对博厄斯(一译鲍亚士)学派、功能学派及社会学派的评价就贯彻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因而使人比较信服。功能学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体系趋于解体时,为适应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新理论,就其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该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曾到非洲等地做过大量的民族调查,著作很多。从其研究内容来说,功能学派把重点放在各族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现状上,这就使其著作不仅有认识上的意义,而且有实践和应用意义。作者实事求是地指出:“功能主义奠基人的著作为殖民主义当局所利用,这一点不应当归罪于他们。他们本身根本不是为这种目的所鼓舞的。”正是由于作者坚持了对各种思想流派持客观分析的态度,才使本书成为一部比较信实、科学的民族学史。

本书译者汤正方,从事民族研究和翻译工作数十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特别注意准确地反映作者的意图,文字力求确切、精炼、朴实。在使用专业术语时,照顾了非民族学专业读者的接受能力。此外,书后还附有主题索引与人名译名对照索引,为读者检索提供了便利。

4.幼教客观评析论文 篇四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教师必须研究创新教育,自身就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一个创新的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园教师在思维和行动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呢?这是幼儿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就如何激励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上创新作了大里的研究。研究表明,教育活动的设计不仅是教师能力的反映,而且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思维方法。同时,适时地正确评价教育活动,这将给教师增加创新的活力之源。正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说: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阶段。

当然,教师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的创新有它一定的规律性。《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手段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师创新教育的典型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开展评价,启迪教师,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教育活动似乎也可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因为教师有熟练的指挥棒,孩子围在在这支指挥棒周围,秩序井然地答问,答完教师事前准备的问题,教学过程也就定时完成。

如:在大班散文诗《落叶》的欣赏教学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设计中幼儿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次设计是教师完整的朗诵后再让幼儿说出秋天的变化?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着见了把它当成什么?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小朋友们的回答都是已听到的诗里零星的内容,教师提问也围绕粉诗欣内容,这就使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第二次的活动设计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指导幼儿看图时,特别注意指导他们仔细观察,之后就组织他们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这时幼儿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不仅从课本上获得了应了解到的常识,而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许多多诗歌以外的东西。如:树叶落在沟里,小虫看见了,有的说小虫把它当成小船,有的说当成摇篮,有的说当成小床,当成汽车,当成地毯等等。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可见,不同的理念必然出现不同的教学行为,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与此同时,评价教育活动的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当然,在评价教育活动时,必须尊重教师。首先可以请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设计作自我评价,对教师的大胆设想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即使在实际活动中效果并不是理想的也要对教师的创作和创新设想给予肯定,要保护教师的创造热情,允许教师尝试错误。同时在组织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结合所评价的活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使教育活动评价也饱含着极强的创造性,使之成为活动的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显然,这样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其组织与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就(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语言教育的指导而言,它必须充分地体现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上述可见,教育活动的评价不仅直接形响着教师的学习行为,而且将给教师带来观念的变化。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评价,实际就是对教师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学习,理解《纲要》,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的实践活动。

因此,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界定目标设定的科学性。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向,缺乏创新的目标必然导致歇守陈规的教育活动。科学的教育目标应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着想,应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是幼儿教育活动的要素,遵循规律的教育活动应该把薄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教育形式反映着一定的教育规律,基于幼儿身理、心理机制发展的现状,幼儿不可能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还必须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

5.客观自我评价 篇五

崔浩:“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踦?区之地,僣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恃山崄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

所谓既得陇,复望蜀,在蜀汉方面,获得陇右不仅可以打破曹魏对蜀国的包围,还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关中。反之,陇右控制在曹魏手中,不仅可以屏护关中,还可以从侧翼包围汉中,并且直捣蜀汉腹地。(邓艾灭蜀,正是以陇右为基地,蒙哥攻蜀,也是从甘肃陇山出发)

6.辩证客观体现民意突出个性 篇六

正面宣传要辩证客观

新闻规律要求新闻报道要全面、真实、客观。新闻报道如果只宣传成绩而看不到问题, 只盯住领导而不关注百姓, 只目光向上而不反映民情, 这样的报道不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长期以来, 由于新闻理念的错误, 正面报道已经陷入模式化、片面化、狭隘化的误区。只对领导负责、只对上级负责、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 使得很多正面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的工作简报, 成为一些领导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成为一些领导会议和出行的日记。虽然这些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很大的篇幅, 但传播的效果往往很差, 老百姓并不买账。

正面报道如何让老百姓喜欢,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报道理念, 转换思维方式, 要以辩证客观的态度进行报道, 既要看到成绩, 也不回避问题;既要看到眼前, 也要看到长远;既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要做好人民的喉舌。

以经济报道为例, 近年来我们的新闻总是在讲河南的经济总量连续几年稳居全国第五, 我们是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工业大省, 这些报道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人心, 但是对于河南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媒体则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 特别是对河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没有明确的舆论导向。河南固然是经济大省, 但还不是经济强省, 河南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想要缩小这些差距, 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南不能总是依靠煤、电、铝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力量发展低能耗、环保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方向, 也是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虽然目前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但是却没有理由不把它作为保持经济增长的最优和最终解决方案去努力。

由此可见, 用辩证思维指导新闻报道, 以理性的态度审视报道对象, 以发展的眼光加强舆论引导, 对于正面报道来说尤其重要。

典型报道要彰显人性

典型报道之所以不被老百姓所喜欢, 是因为典型报道的观念出了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提到典型报道, 就是要报道人物高大的一面, 不要报道他普通的一面;要多说他的优点, 不要说他的缺点;要突出他的功绩, 不要说他的问题。如此一来, 典型人物报道的简单化、脸谱化、神圣化使典型成为人们敬而远之的“神话”。“高”、“大”、“全”作为典型报道的惯用手法而多年不改, 造成典型人物形象脱离了群众, 脱离了实际, 脱离了生活。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典型报道的底线, 而超过了这条底线, 过分拔高和美化, 只能显得虚假而没有生命力。

那么, 如何克服典型报道中的弊端, 如何使典型人物更有亲和力, 如何在典型报道中体现人的精神和风貌, 省委书记卢展工讲的“三平精神”应该是我们塑造河南新时期典型人物的基本原则。“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三平”的着眼点是“平”, “平凡”、“平静”、“平常”, 并不是平庸, 而是平凡中的奇崛、平凡中的伟大。“三平精神”是河南人的精神, 是对生命价值的创造, 是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正是由于这种精神, 那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险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 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 用自己满腔的热情, 为河南增添了光彩, 树立了河南的良好形象。

典型报道要挖掘潜藏在普通人身上人性的光辉。比如“感动中国”的魏青刚、洪战辉、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等, 这些平凡而质朴的河南人, 在中原这块厚重的土地上,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一种不朽的精神。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中原经济发展, 必须有一种精神感动和支撑千千万万的河南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典型报道在发现、挖掘、塑造、宣传河南典型方面使命艰巨, 意义重大。

舆论监督要体现民意

舆论监督难的原因之一是媒体缺乏对政府的监督。其实, 政府也和人一样, 有优点, 也有缺点。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帮助政府少犯错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正常情况下, 政府是权力的拥有者和执行者。政府的所作所为应该代表民意, 为百姓谋利益。但是,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精细, 机构庞杂, 造成部门权力分割、冲突、膨胀、扯皮, 使得民意的实现遇到不少困难。而百姓由于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 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甚至遭到侵犯。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 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沟通, 另一方面要做好舆论监督, 特别是后者。舆论监督的目的并不是与政府作对, 而是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 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行。由于舆论监督代表的是一种正面的社会力量, 表达的是民意, 是老百姓的声音, 它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 舆论监督除了有监测环境的功能之外, 还可以有序地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和管理权, 让公民参与政治, 起到制衡政府权力的作用。今年人代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创造条件批评政府”, 笔者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 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政府愿意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的意见, 体现了作为人民政府的开明和气度;另一方面说明媒体要充分反映民意, 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毋庸讳言, 目前政府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比如百姓反映的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等, 媒体不能回避这些问题, 而应该积极反映问题。特别是要敢于揭示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作为行为, 要把百姓的声音真正反映出来, 督促政府在运作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时期的舆论监督对于化解各类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增强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做好自我创新。

新闻创新要突出个性

新闻创新难在什么地方?难在缺少个性。随着媒体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选择媒体的多样化, 媒体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困难。现在, 已经不是媒体的卖方时代, 而是受众选择的买方时代;不是媒体产品的稀缺时代, 而是媒体的品牌时代。媒体竞争已经不是信息的多和少、快和慢, 而是信息的质量与品位。

媒体品牌的打造最重要的是要有个性。千人一面, 千部一腔, 千篇一律, 低层次的重复, 只能让观众和读者厌烦。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呼唤新闻创新, 创新成了媒体最流行的词汇, 但是真正有影响的、有品位的报纸、广播、电视则少之又少, 原因就在于缺少个性、缺少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7.客观理性看待他 篇七

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不想去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

他从骨子里是不是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

三个局限性

李绍先 首先,传说他的政治遗嘱要交权给卡杜米,如果这一政治遗嘱属实的话,就带有个人发泄的性质。阿拉法特用传位给政治上更强硬的卡杜米的方式,报复以色列在最后几年中对他的有意忽视和排斥。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他死后顺利运转的难题。

其次,主要表现在晚年在受到各种各样制约的情况下,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当年阿拉法特从戴维营回到加沙的时候,受到巴勒斯坦人的热烈欢迎,据说有50多万人,可以说是万人空巷。那一场面完全不像是和谈失败,而是凯旋归来。很多分析家认为,在失败的戴维营会谈中,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人的领袖,没有从巴勒斯坦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勇敢的决定,而是较多地考虑了个人的声望、名誉、历史地位。据说,当时无论是巴拉克的和平方案还是克林顿的提议,其内容对巴勒斯坦人都是非常有利的,在今天看来甚至可以说是求之不得的。戴维营和谈失败后,巴以冲突已成必然。在沙龙参观圣殿山后,巴以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认定,正是阿拉法特利用沙龙“参观圣殿山”这件事发动“阿克萨起义”,而起义开始之后又控制不住局势,最终造成了日后难以收拾的局面。

最后,还表现在他晚年,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和平进程出现了一定的机会,如“路线图”出笼,阿巴斯、库赖被推举出来。但他始终不改变统一领导的方式,始终不愿意放权,结果坐失和平良机。

信奉兄弟之间不阋于墙

殷 罡 阿拉法特的“过”在于他没有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例如早在约旦期间,巴解组织成员哈巴什提出建立大巴勒斯坦主张:要先解决约旦问题,解放约旦河东岸,再解放西岸。哈巴什不断地和约旦军队发生冲突,并试图刺杀国王,所以巴解不可能不被约旦赶走。到黎巴嫩后,阿拉法特又重复了在约旦的错误。1978年和1982年以色列两次入侵黎巴嫩,第一次借口是五个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从海法登陆,抢了一辆公共汽车,走一路杀一路,快到特拉维夫时才被制止。第二次是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刺杀以色列驻英国的大使。这两件事不是阿拉法特策划、领导的,也不是他同意的,甚至是他所反对的,但最终受到惩罚的是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整体事业。

1994年阿拉法特回到巴勒斯坦的土地,建立起一支一万多人的巴勒斯坦武装警察部队时,他的错误又显现出来。1994年11月,哈马斯第一次和法塔赫游击队员改编的巴勒斯坦警察部队发生冲突,双方伤亡100多人。阿拉法特完全可以利用这次冲突取得对加沙的绝对控制。也就是在确立了和平目标,以政治和平解决的方式回到加沙之后,阿拉法特反而没有彻底地控制住内部倾向于暴力、倾向于恢复武装斗争的运动,这是导致他晚年凄凉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骨子里愿意放弃武装斗争吗?

王锁劳 阿拉法特为什么十年时间都没有解决哈马斯和杰哈德这两个激进派别的问题?以色列认为阿拉法特是要在自己公开放弃武装斗争后利用这些激进派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色列还认为阿拉法特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武装斗争,只不过是用合法的手段掩盖起来,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戴维营和谈失败后,他脱不开与阿克萨起义的干系,他想要借此发泄一下巴勒斯坦人的情绪。想不到后来失控和导致今天这个局面。可以说,阿拉法特从骨子里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这也可以从他毕生迷恋军权中看出来。在国际大背景下,他不得不放弃武装斗争,但他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不过,阿拉法特至死也没有公开说过要再次拿起枪杆子进行武装斗争的话,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另一方面,主张进行武装斗争的阿克萨烈士旅是否得到了他的默许和军费上的支持?阿拉法特一死,阿克萨烈士旅就改名为“阿拉法特烈士旅”,是不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以色列难以找到和平伙伴

王锁劳 在中东地区看一个人和事,还得看他的对立面。谈阿拉法特,就不能不谈以色列。特别是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后,他的所作所为一步一步地导致丧失和平的机遇,离不开以色列的因素。拉宾遇刺后,以色列和平呼声越来越弱。这也迫使阿拉法特考虑:我和谁谈?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执政的几年更使阿拉法特寒心。中东和平“路线图”推出后为什么不成功,阿拉法特为什么拒绝放权,可能就是他认为沙龙和布什都不是和平伙伴。我认为,2002年6月布什讲话宣布阿拉法特出局,推出“路线图”计划时,阿拉法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结束了。他也意识到,一旦自己放权,其他人做出的举动是否会有利于自己的名声。

阅读背景卡杜米现象

上一篇:长沙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介下一篇:“讲文明,懂礼貌”演讲比赛主持词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