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

2024-07-13

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精选13篇)

1.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 篇一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三、教学方法与学时

1、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法教学

2、教学学时:4学时

四、导课方式 问题导入、案例导入

五、内容讲授:

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法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关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在这一进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自觉性。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法治都是与特定的政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性,不能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的工作,确保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水平,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从严治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

中华文本库

2.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 篇二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要求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二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岗位上形成的举止、风貌、仪表、情操以及应达到的境界。因此,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是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和体验, 使会计人员形成稳定的、能区别职业行为中的善良与丑恶、光荣与耻辱、高尚与卑鄙、诚实与虚伪等方面的内心信念, 并将内心信念运用于工作实践, 在实践中自觉调节个人的行为, 使之符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无论在有人或无人监督的境况下, 都能自觉地按照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行事, 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2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 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如果把全部道德现象看成一个网, 那么, 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就是这个网上的纲和经纬线。而职业道德便是网上的纽结, 连结着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要求。所以对会计人员来讲, 不仅要熟知网上的纲和经纬线, 还要守好网上的纽结, 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使之成为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的会计工作人员。

2.1 职业义务

会计职业客观地要求会计人员承担起本职工作对所服务对象甚至对社会和国家的道德使命与职责, 并在对道德使命和职责、任务的深刻和体验中, 产生一种职业义务感。会计职业道德义务和社会义务不同, 并不是所有社会义务都是道德义务, 只有被会计人员无私地、自愿地接受, 并同自己在工作中对社会、阶级、同志等的个人道德责任感有机地融合起来的社会义务, 才能真正成为会计职业道德义务。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 就在于提高会计人员对本职工作社会责任的认识, 使会计人员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义务感, 能做到没有社会舆论压力、没有他人监督、没有要求获得某种报酬的情况下, 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职业道德义务。

2.2 职业荣誉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 个人荣誉的大小是由他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成绩决定的。这种荣誉是公正的、科学的、合理的。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增强职业荣誉感, 要使会计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社会地位和真正的职业价值, 从而逐步培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尊心、自爱心和廉耻感, 并使之逐渐发展成职业光荣感和自豪感, 以增强职业荣誉感。

3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每个会计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经历、文化素质、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 其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途径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从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总要求来讲, 有其内在相同的地方。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正确认识自我

会计工作人员要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切身体会中去认识自己。如果每个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最适合的工作方式去从事自己能够做好的工作, 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认识自我要通过媒介, 以认识他人为中介, 把对他人的认识当作一面对比镜, 从中更好的认识自己, 努力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注意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虚心向同行学习, 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3.2 严格要求自己

在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个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会计人员的重要特征。会计人员天天和钱物打交道, 管理钱物是会计人员的职责, 但不是会计人员的特权。会计人员只有管好单位财产的义务, 没有私用单位财产物资的权力,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习惯。作为会计人员, 要遵纪守法就必须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经常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把握好是非的界限, 自觉地用各项法律法规和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从点滴做起, 从细微处着手, 划清是非界限, 时时严于律己, 不仅做到自己遵纪守法, 还能促进单位其他人员遵纪守法, 确保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3.3 学会自我约束

所谓自我约束, 就是对事物进行控制和管束, 使之不越出范围。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 就是对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和管束, 使之符合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要求。自我约束包括思想、情绪、言语、行为诸方面, 其中思想上的自我约束决定着其它方面的自我约束。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会计人员在繁忙之余, 要重视自省、善于自省, 严格自律, 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会计人员在守法、护法的同时, 要有理、有利、有节, 既要防止浅尝辄止应付差事, 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 又要防止过犹不及, 损害单位或个人的正当权益, 影响工作的实际效果。要能够平等待人,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不要为浮名而一意孤行。同时告诫自己继续保持振奋向上的精神状态, 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3.4 培养慎独精神

慎独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方法。古人云:“君子慎其独也。”“古之成大器者, 无不慎独。”慎独, 意思是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或在做了坏事也难以被发现时, 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 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 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慎独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以高度自觉性为前提, 要求人们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环境下, 也能够严格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事。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对会计工作人员来讲是无止境的, 可以说生命不息, 道德修养不止。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一个真正懂得“修养”的人, 应该始终抱定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的勇猛精神, 在工作中坚持从大处着眼, 从细微处着手,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 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

3.论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三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各行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是各行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教育职业是人类社会申,一项非常伟大而又特殊的事业。在教育劳动中,教师的思想观点、道德行为、意志品质、仪表风度等都可能被学生认同或模仿,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灵魂只有用灵魂去塑造,情操只有用情操去陶冶,品质只有用品质去培育。因而,发展教育事业需要诸多条件,但最重要、最根本的乃是有一支职业道德修养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个任务,高校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新时期推进高教事业全面发展的1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明天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树立教师理论人格

为了搞好师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政治高度认识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

二、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倡导科学用人机制

除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1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按照“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立足于推动工作,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落实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议制定,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作者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聘任制度。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完善聘任制度,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2.建立奖罚制度。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1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建立监督制度。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组织有领导、教师和退休教师参加的师德巡视制度,设立“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师德进行評价公布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网站,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三、导教师积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因此,应坚持在教育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师德。

四、结语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是1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应对师德建设做出长期规划,并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使师德建设一环紧扣一环地深入下去,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光辉发扬下去,为培育先进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任者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4.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 篇四

领导才能究竟是什么?拿破仑·希尔说:“领导才能就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从广义上说,一个领导者确实能把理想变成现实,但必须加入另一重要因素——其他人。一个领导者不仅应通过自己努力,而且应通过别人的努力实现理想。自以为是领导者却没有人追随,这只不过是空想。

《韦氏新世界英语词典》给“领导才能”下的定义是“领导者的地位或指挥能力、领导能力”。事实上,这个定义会强化人们对领导才能的说明。许多人认为领导人是从他的地位或平衡中取得能力的。他们觉得有地位、有平衡就是领导人。但那不是领导才能的真正本质。一个只会在自己位置的狭窄范围内指挥别人的人不是真正的领导人物。如约翰·怀特所说:“人们追随的不是某个计划,而是鼓舞他们的领导人物。”

其实,“领导才能”的最佳定义是:“领导才能就是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应是能影响别人、使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与他一起工作。他鼓舞周围人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功迈进。

领导能力首先表现在一个人的个性和他的洞察力——他作为一个人最核心的东西。研究领导才能的专家费雷德·史密斯说:“领导人物走在队伍前面,并且一直走在前面。他们用自己提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并乐意别人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他们。”好的领导人物是能不断成长、发展、学习的人。他们愿为之付出代价: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加技巧,发挥潜能而做出必要的牺牲,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别人所敬仰的人。

有良好品质的可信赖的人更有可能成为领导人物。但光靠良好的个人品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与人沟通的能力。领导人物应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关怀别人,学会与人交往和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个性、理想、与别人沟通和激发别人积极性的能力是构成领导才能的基本要素。领导者的特征

一般说,世界上有两类人:一是领导者;二是追随者。当你开始工作时你就要选择是愿成为该行业中的领导者还是成为一名追随者。二者补偿差别是很大的,跟随者不可能有理由期望得到和领导者一样的补偿,尽管很多人希望得到这样的报酬。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五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的各种权利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教书和育人)(单选)

(二)确立的依据

1、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

2、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 教师劳动过程的证

2、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3、是教艺术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单/判)

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过程的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单

(三)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

/判)

1.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3、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而且也间2.教师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接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

线和基本纲领,把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

4、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教师的爱是取得领作为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

3.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按照国家的信任的方式出现时,学生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政策、法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积极的情感体验。(判)教师的爱最终的效果是让每一个孩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身体力行,更重要的是要向广大青少年子都走向成功,可以说成功是衡量师爱效果的最终标尺。进行宣传教育,把他们培养成遵守国家政策、法律的合格

(二)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简答/多选):(了解)建设人才。

第一,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4.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执梁。

教,要求教师从严格执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依法第二,教师的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办事。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第三,教师的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二、廉洁从教:

当今社会教师职业为什么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三大重

(一)涵义: 廉洁从教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正确处点)

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牟取私利,(一)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作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继承传统师德中有价值的成分。其次,要借鉴和吸收世界

(二)确立的依据1.廉洁从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我国各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最后,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同经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

济建设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2.廉洁从教是教师奉献

(二)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精神的具体体现3.廉洁从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三)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四)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生

(三)廉洁从教的基本道德要求1.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产力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很大。从师德的起源来2.发扬奉献精神3.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4.自觉抵制看,使得的产生首先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生产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发展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师职业道德拥有了比以

三、团结协作

前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一)涵义:所谓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五)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要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关

(六)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共同促进教育

(七)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事业的发展。

(八)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确立的依据1.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第二讲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2.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精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 神文明建设的需要3.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件4.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三)团结协作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关心集体、服人,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和从领导2.谦虚谨慎,尊重同志:谦虚谨慎,尊重同志是从规范,它涉及理想、感情和行动多个领域。教师职业道德,个人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团结协作的基础和出发点。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3.相互学习,相互帮助4.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风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

2、影

四、尊重家长

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德形成(一)涵义尊重家长是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中和发展,是受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正确认识教师职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业道德与社会经济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关系,弄清教师重视家长教育的作用,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互相支职业道德的阶级性,了解现实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基本要求是:求,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教师职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业道德的社会本质,充份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

不训斥、职责学生家长。

(二)确立的依据1.这是由教师第一,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教育利益,使教师职业道与家长之间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德的客观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学校教的传声筒2.尊重家长是为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成长环境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标准,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的需要。尊重家长,平等相待,这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保持内容和要求。(理解)

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的基教师职业道德虽然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但是作为础保证。3.尊重家长是化解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交互作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途径

尽管社会精神文化因素不能直接决定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三)尊重家长的基本道德要求1.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水平,但却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系。方式:1),.家访;2),召开家长会;3),组织“家影响,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长委员会”4),举办家长学校。2.尊重家长,不挫伤家长

3、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判)教师职业道德是社的感情。3.加强沟通,密切合作。4.保持与家长在教育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要求和教育方法上的一致。5.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表现,根植于道德基础之中,反应着道德对教师职业的专家长。6.教师要防止与家长交往的庸俗化门化影响和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所具有的第四讲 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共性表现在:(多选)相对的独立性。本质的阶级性。历史

一、爱岗敬业的继承性。现象的一致性。(多选)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

(一)涵义: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是社会主义职业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道德规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要忠范现象。二是道德意识现象。三是道德活动现象。

诚和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其次,区别:一是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的状况有所不入到教育事业,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基本要求同。二是二者使用的范围不同。

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

4、教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性和继承性: 共同性,是指不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性主要表

(二)爱岗敬业规范确立的依据(简答)1.爱岗敬业是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维护教育和教学秩序所必需祖国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根本要求(单/判)2.爱岗敬业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上具有共同性。第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承担使命的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二,对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具有共同性。第三,3.爱岗敬业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正是这种教育科学规律和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行为的要求具有共同平凡的劳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教性。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性,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自身师通过爱岗敬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聪明才智转化为受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教育者成长成才的素质,并通过学生来实现人生价值。4.(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其他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

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础。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既是人民教师应遵循对性是指向教育的,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师德的灵魂。爱岗敬门体现和专门要求。

业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三)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热爱教育、热始终贯穿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要求。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是爱岗敬业对教师的情感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对教师爱岗敬业的目的要求。3.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改作业,不敷衍塞责4.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段。

言论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二、热爱学生

二、教师这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涵义:热爱学生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正

(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在教师的教育活动实践中,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等等,对教师的教

(二)确立的依据(简答)1.热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育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能重要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利益关系,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教育任务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道德情感是师生交的圆满完成。流思想的纽带,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2.热(1)动力功能:当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被不断遵循、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热爱学生、诲认识、体验,最后内化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时,它便成为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一种内驱力,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动约束、激励的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3.热爱学生是作用,经常地、习惯地、自动地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供精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

神力量,使教师在职业行为中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履行

(三)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关系爱护全体自己的职责。

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教师与学(2)调节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具有调节生的关系2.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3.保护学生的合法的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是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通过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来实现的。

三、严谨治学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

(一)涵义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学习、钻研业务过程中,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

(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不仅

(二)严谨治学规范确立的依据1.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内在的客观要求2.严谨治学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

(三)严谨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1.树立优良的学风,不断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教师职业学习新知识2.刻苦钻研业务3.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有要求。

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试问)

四、为人师表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涵义: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在集体主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义原则指导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

(二)确立的依据1.为人师表是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教意为人民服务。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教师职育规律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行为取向的客观要求,使教师要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是社会主义道的基本原则在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师表的内容包括“学为人师”和“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反映。

为示范”两个方面。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准则,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但并不等于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必须做受教育者的表率。2.的教育事业

为人师表是由我国教育的任务决定的3.为人师表社会主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的教育事业

(三)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教师要模范遵3.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2.严于律己,作风正派3.以身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则,注重身教

(二)教师职业道的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重点)1.教书

五、锐意创新

育人(目的)2.为人师表3.献身教育

(三)教师职业道的(一)涵义(判断)锐意创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不要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既广泛传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2.教师职业道德承前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内容,做到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3.教师职业道

(二)确立的依据(简答)1.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德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忠诚于人的迫切需要2.锐意创新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民的教育事业”,正确体现了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的互关系,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一

(三)要求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2.努力丰富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贯彻。自己的创造力3.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4.博采兼纳相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知识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几个重要范畴

第五讲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及其修养

1.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教师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个人、团体或组织依靠社会德责任感的支配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履行的对学舆论、内心信念或传统习惯,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生、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任务。道德义务不以获得某所做的善恶判断,并据此对好的行为加以支持与赞扬,对种权利为前提,而是以奉献和牺牲精神为前提,是从内心不好的行为加以反对和批评。

信念出发的。道德义务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一)依据(单/多选)教师职业履行的义务,如未履行道德义务,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道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好的动机责和良心的责备。

产生坏的效果,这种情况通常叫做“好心办了坏事”,伦理2.教师的良心所谓教师的良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学上把它称为不具有道德价值的善良行为。坏的动机产生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好的效果,通常叫做“歪打正着”,伦理学上称它为有道德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3.教师的公正所谓教师的公正,是价值的非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动机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与效果的辩证统一。所以,确定教师的动机与效果的善恶,系,公平合理的解决各种矛盾。还应该从以下几个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一是必须坚持用4.教师的幸福

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观点进行道德要求,充分发挥道德评第三讲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价的引导作用;二是坚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一、依法执教(重点)

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为要求;三是坚持

(一)涵义: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防止以眼前利益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标准:凡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教师行为,就被认为是善的;凡是偏离或违背统治阶级利益的教师行为,就被认为是恶的。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整体要求,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单选/判断)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准。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勤奋钻研,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等,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标准。

(三)方式(简答/多选)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进行的。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所持有的倾向性的看法、态度和情感。2.内心信念;内心信念,是指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强烈的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统一,是以个人据以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心动机和其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多选)内心信念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发生作用的,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首先是道德认识;其次是道德情感;再次是道德意志。3.传统习惯传统习惯斯之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或价值标准。

(四)作用(单选/判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为对人民教师的行为选择施以重大影响。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规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向。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影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点三)

(一)概念及意义:? 1.所谓“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特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提高自己,发展学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六个方面的修养。(简答)如何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论述)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理想也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有着重要影响。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实现职业道德理想,就必须正确对待职业选择问题。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最初阶段。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多选)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使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5.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单选/判断)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六

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取以及在工作上到达何种成就的向片和追求。

二、教师职业职责

教师的职业职责主要体此刻以下四方面:

第一,务必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社会负责。

三、教师职业态度

四、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职业纪律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理解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第六,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五、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刻苦钻研业务。

第二,懂教育规律。

第三,具备必须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六、教师职业良心

首先,人民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其次,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因此,我们能够说,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七、教师职业作风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用心,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八、教师职业荣誉

7.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问题探讨 篇七

一、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会计人员是会计秩

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 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1.1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 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1.2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 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 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 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近年来, 西方管理学界、尤其是会计学界, 也越来越认识到伦理的重要性, 在不少会计著作中提出伦理是“最基本的会计原理”。可见, 会计道德伦理、会计精神文明建设已经不只是我国在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分析

2.1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 目前在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集体单位的会计人员中, 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占47.07%, 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占60.26%。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 这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

2.2职业纪律松弛在实际会计工作中, 为实现单位目标,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常将单位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 有些会计从业人员甚至缺乏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职业纪律, 丧失了作为一名会计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的违背原则, 放弃职守;有的知情不举, 通同作弊;有的铤而走险, 监守自盗。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路我国会计界先贤潘序伦先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有精辟的见解, 他说:

“会计的职业道德应以品德、责任、业务技术三方面合一体”;“一曰公正, 二曰诚信, 三曰廉洁, 四曰勤奋”

因此,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广大会计人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教育, 帮助广大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鼓励和引导广大会计人员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做假账, 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借鉴、继承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是我国会计道德建设鲜明的道德标志。在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中, 必须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赋予我国传统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对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是极有意义的。从古至今, 讲道德、讲诚实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8.浅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篇八

关键词:职业道德;关爱学生;爱岗敬业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对于学生来说,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所起的教育作用往往是巨大并且深远的。教师是学生们心中高尚人格的不二代表,在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包括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时代与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要完成时代给予的伟大使命,就必须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的同时,也更要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教师和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知法守法,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而且教师是一个有知识,有先进文化素养的施教群体。我们要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应该如何爱国、怎样守法,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应该做到。

(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一个人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在我们国家许多农村地区,虽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经济也很落后。但是仍然有很多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三)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自己所教学生充满着爱的激情,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来感染学生,学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上的每一堂课和每一次的课后辅导答疑,包括自身的一举一动面对的都是学生。这些行为和接触都会在一个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这就是说,在教书育人问题上,教师一定要自觉地和主动地有心为之,并且要做到日积月累和坚持不懈。

(五)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会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意识。同时,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行为,它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这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教师这样一个特别的职业者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终身学习,我们可以说它是每一个教师的权利,或者说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一种使命,同样也可以说是教师职业幸福的一个源泉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不竭的动力。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特征。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状况和教师自身修养水平不仅仅关系到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学生自身的思想状况甚至一些行为举止,通过这些影响从而也会对社会利益产生一些影响和效应。

(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已经逐渐成为统一的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当前,有很多国家都从自身国情出发,积极开展一些教育改革和实践研究活动,希望能培养出适合今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二)是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在求学阶段的人比较容易通过自身所获得的知识来形成一个初步的对自身和对周围世界环境的一种认知观点,在这个比较关键时期,教师毫无疑问地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如果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不过硬,除了影响学生个人发展之外,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对学生本人和社会起到无法估量的负面效应。

(三)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有一些教师的年纪比较轻而且经验较少,同时在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才能逐步完善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品质。教师只有在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和专业能力前提下才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更好的育人育己。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的途径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应该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艰苦锻炼来养成的。我认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应该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一)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应该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先加强自身的道德认知教育,应该努力学习现代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然后再外化为自身的行为来作用于社会。只有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来作为自身行为的指导,才能提高自身行为的自觉性。

(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效果的唯一标准,教育工作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所形成的基础,教书育人也是教师最基本的一个实践活动,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也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锤炼而成的。

(三)自觉让职业道德内化

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地按照职业道德修养准则来要求自身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作用,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自觉的让其职业道德内化,真正的实现职业道德从他律向自律的一个转化,实现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来适应现代化教师的需要。

总之,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道德素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长期不懈的艰苦磨练,紧紧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得向前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包竞生.关于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6

[3]张波.浅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及途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4]吴朝武.析新时期职业道德修养[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 篇九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为人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提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

10.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教师的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而影响。

所谓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即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修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可见,教师在行为实践中,不断加强、完善职业道德,并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行为,即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规范的升华。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品德方面,要具有以身作则、甘为人梯的精神;二是专业知识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专业发展及教育服务;三是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教书育人,严谨的科研态度致力于专业科研。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尤其是处于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的高校中,学生更是对新鲜社会事物、环境有着先天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因此,对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高校教师,更应当在这种大环境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对大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对高效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从而不断指导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

所谓道德教育,既是通过道德理论和模范事迹的学习,不断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学习,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和理念内化于心。从而延展到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将外显的观念不断内化,指导自身素养的形成。

2、加强专业学习,并将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发展,各方面专业知识也在有着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延展性上,高效教师都要进行良好的把握,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授予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于实践。

可见,加强专业学习,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负责,更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表现;加强专业学习,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3、加强科研能力,促进学科专业研究

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出色的科研能力,更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落实与专业理论研究中。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及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从事科研活动。因此,科研是高效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的第二大任务。当今高校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科研素养可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对大学生有重要影响的职业素养。可以说,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水平,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加强科研素养,既是在高校教师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4、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直接体现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忱。教育教学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对教学的工作的投入上,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极大地工作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高校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寻找幸福感,努力将教育教学工作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的一部分,逐渐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三、小结

由此可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思想的完善上,更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外化的过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但要懂得职业道德的范畴,更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实践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内化于心;用职业道德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按照师德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11.浅谈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篇十一

一、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基本内容

(一)職业道德的定义

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在职业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为从业者和社会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一旦形成,对调节职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行为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职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职业,由于职业对象、职业责任、职业要求不同,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也不尽相同。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文化工作者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职责。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如何,不仅关系个人品德修养,而且关系文化创作生产实践,关系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做道德品行为的示范者。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就是忠诚于党的文化事业,对工作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知难而进。(2)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是履行职业道德的实际行动,也是从业人员忠于职守的具体表现。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没有熟悉的业务技能,没有真才实学,就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很难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3)关心集体、团结协作。集体主义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表现人与人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上应该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关系,作为每一个职工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二、文艺工作者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

1.敬业爱岗,善于学习。

每个职业对社会承担着一定的职责,文化工作者的职业是高尚的,岗位是光荣的,“精神食粮是生产者”就是最准确、最高雅、最光荣的称号。我们应该为从事如此的职业而自豪,为拥有这样的岗位而欣慰。所以我们要更加虚心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习好的精神,好的作风、好的方法,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升华,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2.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文化工作的成功也要不断创新。要对得起“精神食粮的生产者”的光荣称号,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做到对创造、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来促进文艺精品和精神食粮的产生,就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把我时代脉搏,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激发热情,突破自我,发展自己。把每一次成功当作新的起点,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有吸引力。

3.服务人们,乐于奉献。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方向。也是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文艺工作者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能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职业责任心。邓小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们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只有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把为人们、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最为最大的乐趣,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是否高兴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文化工作和文艺作品质量的标准,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地位。

三、职业道德的修养

(一)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职业道德意识的修养。主要是通过对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评价和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以及职业道德的改造,来获得职业道德知识,形成职业道德意识。这就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重要途径。(2)职业道德感情的修养。主要的培养高尚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情,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对待服务对象、对待同事,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这正是“一个幸福给大家分享就变成很大的幸福,一个痛苦给大家分担就变成很小的痛苦”的道理所在。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

12.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 篇十二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 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及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面对会计界的现状, 结合《会计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

(一) 恪尽职守, 爱岗敬业

会计人员规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完成历史赋予会计人员的重大使命, 会计人员必须正确认识会计职业, 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 还要努力学习业务, 在业务实践中增长才干, 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为优化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二) 诚实守信, 保守秘密

会计职业是与钱、财、物直接打交道的特殊职业, 诚实可靠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品质。诚实, 就是要讲真话, 做真事, 不欺骗, 不说谎。可靠, 就是要始终把握好自己, 保持客观公正立场, 不为任何利诱所动, 旗帜鲜明地抵制错误思潮, 敢于抵制歪风邪气, 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因此诚实可靠的品质对会计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三) 廉洁自律, 遵纪守法

会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会计人员应公私分明、廉洁自律, 正确处理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应清醒地认识到, 为国家集体勤俭理财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另外, 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把法律与制度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 严格实行会计监督, 依法办事, 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人格, 努力为国家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

(四) 客观公正, 如实反映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做好财会工作的必需条件。做好会计工作, 无疑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 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地方, 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财会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与反映, 其本质特征体现为“真实地反映”, 离开了实际发生的客观经济去进行会计处理, 无论技能多高, 只能是造假。

(五)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基础, 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会计人员要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职工作, 坚持准则, 认真履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 如实反映单位的经营成果, 只有完整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才能客观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否则危害极大。朱镕基同志“不做假账”的警训, 直接指出了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

(六) 提高技能, 精通业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经济体制并存, 财务工作专业性强, 涉及面广, 近几年又不断有新政策、新准则出台, 这些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 向书本学习, 向社会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 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与考核, 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会计实践、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及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 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

(七) 当好参谋, 参与管理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 会计管理工作范围逐渐扩大, 遍及整个社会经济领域, 会计工作的这种广泛性, 决定了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应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的业务流程, 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提高企业效益出谋划策, 协助领导决策, 当好参谋, 参与管理。

(八) 强化服务, 搞好管理

财会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财会人员的服务功能, 因此, 会计人员要树立优良的服务意识, 认真热情地服务于职工, 服务于企业, 服务于社会。会计管理必须围绕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 应充分利用会计工作所反映的信息, 如资金周转率、投资收益率等财务指标, 积极提出建议, 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的主观因素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 为社会提供会计信息。近年来, 会计信息失真案例频发, 虽然其导致因素很多, 但会计人员的“内因”不过硬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 为了小团体的利益, 毫无顾忌地提供假账;为了满足个人物欲, 利用职业的便利条件, 暗中对钱财进行疯狂的侵占;特别是当会计信息产生了经济后果, 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会计信息生产者往往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 置道德于脑后, 冒着风险, 去夺得那一份“风险收益”。因此, 由于会计人员道德因素而引发的案件不在少数。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因素

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虽有会计人员的自身因素, 但客观的环境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2002年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的调查结果, 较为实际地说明了会计假账的客观原因。课题组在对三个行业587位高层次财会专家、教授的调查问卷中问:你认为目前假账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毒瘤”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当官的要“政绩”;B.企业当头的要“业绩”;C会计人员要“饭碗”;D.注册会计师要“钞票”。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 形成假账的主要原因因素排位及数据是:A.“政府当官的要政绩”, 分别占33.61%、30.25%及39.68%;B.“企业当头的要业绩”, 分别占44.54%、36.97%及36.19%。可见, 许多人认为假账的原因与“政绩”、“业绩”有直接关系。因此, 领导不正确的政绩业绩观, 也是假账屡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设想

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各种财经会计法律、规章、制度之中, 但在强调运用会计法规、法令、纪律来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时, 仍必须辅之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此, 早在1996年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 就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概括起来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保守秘密、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强化服务、参与管理。因此, 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一) 注重会计诚信品质的养成

2001年, 朱镕基总理向全国会计人员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 对于广大的会计人员来说, 坚持诚信为本, 就是要求立足会计实践, 诚实守信。讲诚信、重操守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 它要求会计人员始终把握好自己, 保持客观公正立场, 不为任何利诱所动, 真正从思想上认清、从行动上自觉抵制做假, 共同树立起会计诚信品质。

(二) 坚持工作原则, 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自觉地用法律约束行为

会计行业的规则是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遵纪守法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重中之重, 它既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起点, 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底线。坚守原则、不作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不允许走“捷径”, 不守“规则”所形成的会计信息, 必然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信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坚持原则、依法办事, 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借助法律保护自己, 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积极作用。

(三) 不断学习, 更新业务知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 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 会计工作将由“报账型”逐步转为“管理型”。从1993年国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分行业会计制度, 到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再到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一系列会计法规、制度, 都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努力掌握。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现行新会计准则颁布后, 许多新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 新的理念需要我们去实践, 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地接受后续教育, 自身的业务知识及鉴别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才能适应新时期的会计工作。

综上所述,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会计的立身之本。一个会计人员, 只有视诚信为生命, 具备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优秀品质, 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才是一个合格的会计, 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3.0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十三

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概述 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p24 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p31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概念p35 职业道德也被称为行业道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与人们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准则和规范。换句话说,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p36 内涵:

基本内容:p37 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p37 2.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p38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p39 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p4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44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步入高等教育职业殿堂的必修课(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资源(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熟是高校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科学理念:p48

一、以人为本,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

二、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三点)

三、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 境界:p55

一、职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职业,为谋生的手段;对工作尽职尽责;获得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安全感

二、事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事业,为发展的手段;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获得教师职业的满足感、成功感

三、志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志业,为人生的目的而非手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获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幸福感

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师德的公益性原则p59

一、师德公益性原则的内涵:p59

二、师德公益性原则确立的依据p61 1.“公益性”是高校组织的特殊属性

2.“公益性”是高校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p62 3.“公益性”是高等教育产品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p63 公正性原则

一、师德公正性原则的内涵p64 首先,其次(四

点)

二、师德公正性原则的依据p67

1.教师的教育公正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p67。2.教师的教育公正是学校组织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劳动的客观要求p68。3.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教师威信确立的重要资源p69。4.教师的教育公正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p69 人道主义原则p70

一、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p71

二、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p72

1.遵守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p72。2.奉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坚守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必要基础p73。3.践履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合格与否的最基本尺度p75。4.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p76 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p77

一、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内涵p77

1.关于主体性本质的探讨(三点)p77。2.关于主体间性的思考p78。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四点)p79

二、师德主体性原则的依据p80

1.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p80。2.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p82。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的需要p82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p90

一、依法执教、廉洁从教p90

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三点)。2.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p94。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意义。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p97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四、严谨治学、探寻规律p101

1.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意义。2.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要求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和美德境界p105

德性发展

一、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条件p108

1.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3.教师自身的主管因素是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要求p110 首先 其次 再次 最后 美德境界p111

1.求生之有我境界; 2.执迷之忘我境界 ;3.超越之升华境界

/ 7

第五章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

四、高校教师与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p188

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及作用;

第八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涵p12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p200 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从事学术型研究活动的主

1.致知与践履 :致知——学习践履——实践 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

2.内省与慎独: 内省 慎独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

高校教师职业美德功夫“觉解”的阶段p210 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1.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2.陶冶炽热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p122

情感 热爱学生 钟爱本职工作;3.磨炼坚忍的职业道德

一、追求真理、学术至上: 1.献身学术 2.持之以恒

意志、勇敢、自制力、果断性、坚持性;4.强化规范

二、严谨求实、学术诚信: 1.严谨治学 2.实事求是 3.的职业道德行为责任感、规范性 诚信第一

三、勇于探索,学术创新:1.勇于创新 2.勇于探索 3.第九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 注重继承 4.理性怀疑

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对高校教师师德提出新

四、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1.相互协作 2.公平竞争 的要求,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背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价值p133

景下角色的嬗变 1.德性升华了人格的境界 2.德性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对高校教师师德提出 的新要求?(貌似应该答师德规范,不懂)第六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市场化对教师的新要求?国际化对教师的新要求?大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类型p146

众化对教师的新要求?p238 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p151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背景下角

一、利益交换中的道德规范p151:1.诚实守信 2.义利

色的嬗变?(没有明确答案,只能分别表述)兼顾

市场化下的嬗变?(我理解为功利化下的嬗变)P-

二、义务履行中的道德规范p154:1.遵纪守法 2.承担

222:1.过分追求“知识人”的培养,忽视学生人格塑责任

造。2.过分追求个人学术造诣,忽视教学过程反

三、奉献取向中的道德规范p157:1.造福人类 2.追求

思。3.过分追求个人经济价值,不重视社会利益。公益 3.维护正义

国际化下的嬗变? P 230: 1.由知识学习的命令者转

四、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p162:1.以

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2.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服务校内为主 2.正确处理利益冲突

知识体系的建构者。3.由知识的权威、“供应商”转变高校教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p162

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师益友。

第七章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 大众化下的嬗变? P238:从知识的垄断者转变为学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内涵、类型p172 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之角色转换,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内涵: 为以尊重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具有教育性、规范性和复杂性的特学生发展为中心,突破专制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点。首先,高校是社会 其次,第三 的师生关系。类型: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背景下应该遵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2.教师间的交往以及教师循的师德规范(没有明确答案,只能分别表述)与领导间的交往;3.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 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p174 范? P-223: 1.克服功利化倾向,恪守公益性原则 2.转1.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职业目的 2.高校教师在变传统角色,树立服务意识 3.树立竞争观念,发扬合人际交往中获得职业幸福 3.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推作精神 进职业发展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p176 P-231:1.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更新传

一、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道德规范p176: 1.尊统教育理念,吸收国际先进文化 3.增强教学反思能力,重信任学生 2.理解接纳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 4.公正对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待学生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

二、高校教师与教师交往的道德规范p183:1.融于集P-238:充分尊重学生民主权利,贯彻公正、公平原体,荣在集体 2.尊重互敬,平等互谅 3.取长补短,竞则;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要争共进 重视学生能过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从

三、高校教师与领导交往的道德规范p185:1.服从支而使学生达到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生成和提升。

持领导 2.理解支持领导 3.配合协助领导

===

/ 7

简单题

什么是教师职业良心?其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1)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2)具体要求有:①有着强烈的教育信念;②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教书育人的含义及其要求:

教书育人既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又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教书育人的过程,就是教师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书的内容;

2、把握育人的方向;

3、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如何把握育人的方向: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人师表的含义、意义及其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品德修养、待人处事、教学科研、治学精神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整个职业道德体系的显著特征。

为人师表的意义: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教师劳动的圆满完成。

1、教师劳动的任务决定了其表率性;

2、教师劳动的职责决定了其示范性;

3、教师劳动中威信的树立决定其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

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

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

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1、教师的道德和师表作用影响民族素质的提升;

2、教师的道德和师表作用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

(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拥有健全的人格。

(三)要身体力行。教师公正的含义及其作用

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教师公正的内容:

1、坚持真理;

2、秉公办事;

3、奖罚分明。

教师公正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形成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

3、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人生目的含义及其作用:

人生目的含义是指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决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即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影响着人生的根本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人生价值。教师职业素质:

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的职业人格、专业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在一般生理条件合格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后天学习、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主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敬业精神:

就是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种出自从业者内心的,从情感上对本职工作深深的爱恋;从行为上愿为本质工作倾尽全力,尽职尽责;在效果上始终追求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所追求的在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和职业结果等三方面的完美统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人格的高尚性2.道德目的的明确性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4.道德内容的全面性。5.道德影响的广泛性。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1.恪守底线2.注重私德。包括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良心、职业道德理想。3.追求境界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1.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2.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向导。3.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4.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包含专业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素质两大方面。专业文化素质:1.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2深厚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素质: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2.创新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自我调控能力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教育公平原则2.教育诚信原则3集体主义原则4.人道主义原则

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1)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第四,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教师的劳动虽然不直接以生产物质产品的形式投入整个社会生产,但是却以培养生产力当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

/ 7

3)教师的劳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受到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他未来的发展方向。道德人格及其构成的五要素。

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3分)。作为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的有机结合(3分)。其中道德认识和和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关键,道德信念是核心,而道德习惯是道德人格的全体和最后完成 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或表现。

一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了解和信任学生,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二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三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四是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求恒,严中求细。

论述题

论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作为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伟大工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首先,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所谓学生的“向师性”,就是说,大凡学生都有尊重、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都希望教师能热情地、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其次,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劳动。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劳动手段在很多方面体现于劳动者主体,即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本身。这种教育手段是建筑在教师平日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上的。最后,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在教师的劳动中,知识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是劳动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性特征。首先,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教师本人即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其次,教师分析教材、演习教材过程具有示范性。总之,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是由教师“导师”的角色定位、学生“向师性”的角色心理以及教师的劳动手段决定的,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性特点,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

1、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有感情、有理智、有个性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年龄特征不同、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教师既要按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多异性。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教师如果没有高度的聪明才智,不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无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

2、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既要使学生将来能承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与自然作斗争,又要使他们能够承受现有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合格人才的培养,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无限量的时空要求。教师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具体说来,就是无上下班的明显界限,无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

3、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

1、教育是一个创造人才的过程。

2、教育是教师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3、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四)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因为教育周期长,所以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较长时间地处于一种潜在状态,要待学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和做出贡献以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才能显现。谈谈你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认识。

⑴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⑵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①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各自具有其特殊性,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和现实的教育基础。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通过不尽相同的方法、途径,确保每位学生不断发展,使其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的社会人。

②表现在对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的不断创新。教师立足现实,不断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不断发现和利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信息高速度公路和多媒体等技术、设备的进一步普及,更需要教师去创造性地运用。

③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在教育中,时常会出现事先难以预料的事,要求教师必须随机应变,化不利为有利,机智地采取措施,而不拘泥于原计划。

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一名教师,为什么必须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

⑴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⑵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对事业、对工作、对学生和对集体方面。

①对事业:忠诚热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应自觉认识到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这一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育事业中追求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生命意义。

②对工作:精益求精。只有这样要求自己,才能更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并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③对学生:真心热爱。这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向道师的感情桥梁。

④对教师:团结协作。这有利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能够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进行连贯、协调教育。(可就每个要求联系实际,也可选其中一、二个要点联系实际谈)。论述师爱的教育意义,如何去爱学生?

首先,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是出于教师个人的狭隘情感,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的责任

/ 7

感和事业心的具体体现。师爱有其鲜明的特点,即: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因此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其次,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一方面,师爱能转化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原动力,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师爱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教育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它需要教师情感的参与,这就是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无私、宽厚、高尚的爱,是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和社会进步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激励自己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应该做到:首先,全面了解学生。教师要做到,一是了解每个学生。二是全面了解学生。三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其次,热爱所有学生。再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最后,严格要求学生。一是要严而有爱。二是要严而有格。三是要严而又方。四是要严而有恒。

热爱学生的含义、意义及其要求?

教师热爱学生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底线。

1、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2、热爱学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

1、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2、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

3、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

4、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5、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1、要深入了解学生;

2、要充分尊重学生;

3、要始终信任学生;

4、要严格要求学生;

5、要平等对待学生。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爱人民、爱祖国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的直接贯彻和具体要求,而且它还是教育工作本身的内在要求,是教育规律的要求。热爱学生既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又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所强调的是这样两个字:师爱。

(一)师爱的教育意义。首先,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一是目的性。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而产生的深厚感情,是教师职业要求的高度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但自觉,而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师爱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成才、走正道,确切的讲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广泛性。从师爱的内容上看,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或其他某一方面,而是要关心其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关心学生。三是科学性。师爱必须体现教育规律的要求,而不是随意而为。正因为师爱具有的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因而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其次,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一方面,师爱能转化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原动力,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期望,是激励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诲人不倦的教导,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师爱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有师爱之情,就会时刻把学生挂在心上,就会为学生的进步而欣慰,为学生的退步而焦虑,为学生的错误而痛心,就会毫无保留地为学生献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教师对学生无私、宽厚、高尚的爱,是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和社会进步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激励自己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二)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首先,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深切地热爱学生,对学生了解得越深,爱得也越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是随着相互了解的深入而加深的。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不能只了解个别学生或一部分学生,应广泛地接触学生,密切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言行和情绪变化,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全面地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健康状况。三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点、缺点、爱好、才能,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热爱所有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平的,不是爱个别或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尤其要注意对那些存在着各种缺点的后进学生,不能嫌弃和歧视,而要怀着高度的责任心,给他们以真诚的爱,引导他们上进。再次,严格要求学生。教师热爱学生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一致的。一是要严而有爱。二是要严而有格。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标准要适度。三是要严而有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千差万别,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善于找出最适合于他们个性的方法。四是要严而有恒。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持之以恒,不该时严时松。教师职业劳动的快乐和幸福可能有哪些?或你个人将会从哪些方面体验和感受到教师的快乐和幸福?或论述教师职业幸福的内容。

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第一,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应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的前提条件。离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们要获得幸福是不可能的。精神生活的高尚和充实是幸福的重要方面。只有用健康的精神生活支配、统帅物质生活,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境界。教师只有既重视物质生活,又重视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会知难而进,献身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二,教师职业幸福观,应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人的幸福只有把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和谐的结合起来,才会是完善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人在为集体、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就直接或间接的使自己的幸福得到实现。没有集体的,社会的幸福,也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个人的幸福。

第三,应强调创造与享受的统一。幸福并不排斥享受,但是无产阶级所讲的享受,是以劳动、斗争为基础的。这种幸福不是个人物欲的满足,也不是自私的精神享受,而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体验出来的那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它比在生活中的任何其他享受都更丰富、更深刻、更持久。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如何理解“德-得”相通的本质?

两层含义:1.《论语集注》中所说的:“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其义是说我们应当将做人所应该遵循的各种原则和规范内化于心并且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2.许慎说讲的:“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为,凡是道德的行为,它一定是有益于他人,使他人有所“得”。同时道德行为主体也会在道德追求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使自己也有所“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得”的确是相通的。两层含义的统一,事实上就是一个人“德性”与“德行”的同意,内在“德性”决定外在“德行”,外在“德行”表现内

/ 7

在“德性”。

敬业精神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意义。

三方面:1.敬业精神对于我们满足自我生存的物质需要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2.敬业精神会丰富我们的人生内容,充实我们的现实人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感知幸福与快乐的源泉。3.高度的敬业精神还是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有效的途径。你如何看待《知识精英:利益的获得与声望的下降》?

理解:1.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精英已经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他们在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方面做得很出色。2.一些知识精英已放弃了理想以及自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蝇营狗苟于个人私利,在社会中丧失了道德权威。2.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知识精英更应当充当了望哨和社会良心的角色,更应该跳出自己的“专业”,积极介入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没有权利只埋头经营自己的蝇头小利。3.在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微不足道,联系上层和下层主要靠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知识精英。如果知识精英们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仅满足于一己之利的获得,则国家堪虞美、民族堪忧。辅导员职业素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

1.辅导员的道德风貌影响学生道德西瓜的养成2.辅导员的性格气质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3.辅导员的兴趣与专长影响学生学习倾向4.辅导员的仪表风度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5.辅导员人格魅力的艺术性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人格异化的表现及其警示。

表现:1.道德败坏,不顾廉耻,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人伦底线。2利欲熏心,金钱至上,滋生了严重的金钱拜物教思想。3.利用学生,追名逐利,全然不顾旅行教师的基本职责。4.心浮气躁,方法粗暴,丢失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具有的仁爱之心。警示:自写。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一、热爱学术、追求真理:1.严谨治学,探索创新2.不怕艰辛,奋勇前进3.甘于寂寞,淡泊名利4.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1.尊重科学事实2.不弄虚作假3.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

三、学术自由、民主平等:1.自主地选择研究方法,自由地表达学术观点。2.平等地参与学术活动,享受学术资源3.开展合理的学术批评,允许为自己申辩。

四、谦虚谨慎、团结协作:1.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2.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3.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搞内耗,克服文人相轻的弊病。

五、服务社会、造福人类:1.研究的手段、过程及结果都不能损害社会利益2.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学术效率3.不垄断学术成果。

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一、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标准:1.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一般标准:两个层面:社会标准和职业标准。有学者根据两种标准中核心内容的差异,将之分别称为道德行为标准和道德心理标准。

二、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具体标准:1.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2.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3.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4.率先垂范的榜样精神。

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的人格定位与教师现实人格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

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必须实现“道德之师”与“学问之师”的统一2.教师必须实现职业活动内的“言教”与职业活动外的“身教”统一3.教师必须实现“德之自修”与“德之助修”的统一。以上三个方面深刻说明了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必然决定了我们如果想要当好一名教师,就必须具有优良的个体人格。高校教师的最大乐趣和幸福是什么?联系自己或教师队伍中的实际,谈谈这些乐趣和幸福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当教师有许多乐趣,如劳动环境之乐,学校是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场所,环境相对规范有序,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劳动方式之乐,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劳动,自由度较高,可以享有更多的思想自由的乐趣;劳动对象之乐,教师的劳动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朝气、活力和创造力。(3分)但教师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是:一是得英才而教之(2分);二是通过自己的教育劳动使学生在成长或成才方面取得明显的变化、发展和进步(4分);三是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把自己人生或事业的成功或成就归功于教师的劳动,并能够长久地记着和感谢老师(3分)。而要成为这样的老师,就必须是一个知识渊博、职业道德高尚的人。真正能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留下深刻印记的不仅是老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思想、品格和作风(4分)。可举自己或别的老师的例子说明这一点(2分)。高校教师与社会交往有哪些道德要求?

第一,文明礼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处处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做出道德表率。第二,校内校外平易近人,以高尚情操影响和净化社会。教师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尊重每一个人,行为要有示范作用。第三,在校内甘为人梯,在校外也以为他人服务为乐事为己任。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热情为社会服务,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第四,谦虚勤奋,以人为师。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善于向社会学习。不能自我满足,自以为是。第五,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塑造教师职业的美好形象,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伟大、最辉煌的事业,引人类走向光明。高校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风度?

风度是以人的全部生活姿态所提供给他人的一种综合形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风姿、风采、风格、风韵等都是风度的具体表现。风度依赖人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外在形式,也与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相关。具体内涵有: 第一,教师要“稳重”。教师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有博大高深的知识涵养,沉着冷静的性格气质,成熟稳定的思想情绪,进取自强的人生态度,要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第二,教师要“可亲”。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热情和希望,要给予爱抚和关切,对学生表情温和、态度诚恳,面孔慈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教师要“有识”。教师应该有着渊博的知识,包括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为什么说教师的劳动是复杂劳动?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决定的。(6分)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与人之间有着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差异,用一个标准、方法、要求对待不同的学生是难以奏效的;从教师劳动的内容上说,既有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开发,又有思想品质的教育,还有审美情操、劳动习惯、健康心理等方面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劳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教师的劳动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有些教学和教育的内容(如思想品质的教育),对有些教育的对象(如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反复进行,耐心细致,6 / 7

长期坚持。同时,教师劳动的对象、内容、过程都是动态地不断发展的,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分)

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人生价值的理解。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贡献和奉献。人生价值可以通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科学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等多方面的途径或形式表现出来。(2分)教师的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教育价值来体现和实现的。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价值。(5分)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自己的素质就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3分)教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端正工作态度,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3分)。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和作用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高校教师,不能仅仅成为已有知识的“传声筒”,不能仅仅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要进行学术研究,进行知识创新,做一个“学术人”。学术人的角色本为决定了高校教师应将学术研究作为基本工作,高校教师的这一职责既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所赋予的,亦是当今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高校教师“学术人”的功能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基本职能,学术研究是重要职能,社会服务则是从学术研究这一职能中衍生出来的第三职能。而三者之间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展开的,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为教学提供知识支持,研究中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知识深度和广度、创新能力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成才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又能促进社会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动力和基础。一言以蔽之,学术研究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学术人”的作用

大学的任务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进行学术研究。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学活动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甚至本身就是大学教育活动意义之所在。只有在共同的研究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达到既发展科学,又培养科学人才的目的。高校教师“学术人”角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学术研究、教师生涯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术研究。怎么看待论文署名的“搭便车”现象: 1.学术道德规范的必要性: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学术研究、教师生涯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术研究

2.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是:追求真理,学术至上;严谨求实,学术诚信;勇于探索、学术创新;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上一篇:常州有什么大学文科下一篇:阳光课间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