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共13篇)(共13篇)
1.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一
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本文将翻转课堂引入到高等数学柱面的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1-0066-002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flip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ylinder of the higher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to flip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ur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can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 Small class
翻?D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提问,答疑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多媒体资源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将微课和翻转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开始了十几年。可汗学院与加州洛斯拉图斯学区合作,利用教学微视频和课堂练习系统进行翻转教学,系统能快速捕捉学生被问题卡住的细节,使教师能及时进行帮助。在国内,也有大量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南京师大朱宏洁在论文《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中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由来、发展、内涵与优势。华东交大梁海峰在论文《大学数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介绍了翻转大学数学的实践情况。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与发展中心发起了《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由此,将出现大量、系统的面向中国大学生的数学教学的优秀微课资源,将成为翻转教学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丰富优秀的微课视频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
高等数学是大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且较抽象,很多学生数学基础不好,学习时觉得枯燥无味,上课时师生交流不充分,学生学习不用功,上课不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失去信心,最终成绩不理想或不能顺利的通过课程考试。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兴趣,重拾信心,以提高成绩。下面以高等数学中柱面这个知识点为例,论述了如何将翻转课堂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阶段
1.1 教师准备活动
第一,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选择柱面这节内容,柱面的形成用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会让学生对柱面有个直观的认识。另外可以在视频中加入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柱面图形,提高学生自学的学习兴趣。
第二,明确教学目标,柱面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柱面是怎么样形成的,掌握柱面的方程,柱面的准线,母线,会画出简单柱面的图形。
第三,制作教学视频,即微课,这步是翻转课堂的关键,视频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自学的学习效果,视频应短小精悍,有吸引力。一个视频的时长控制在5-10分钟内,视频重点讲解方程x2+y2=R2在空间表示怎么样的曲面,并且将圆柱面的形成动态的展示出来。
然后在视频中指出圆柱面图形中的准线和母线,最后给出柱面的一般方程。
1.2 学生活动
教师把制作好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交流平台,例如qq群,学生在课前自行观看视频,自学柱面这节内容,学习时间和进度可以自己掌控,在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可以先做记号,也可以跟同学讨论交流自行弄懂,教师会在课堂上答疑解惑,学完以后做课后习题P31的第8题和第9题。课堂教学阶段
2.1 分组讨论,协作学习
将全班42位学生分成7个小组,然后给出以下几个问题,让他们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起来回答问题,小组其余成员可以补充,检验课前自学视频的学习效果。
问题一:方程x2+y2=R2在平面和空间分别表示什么图形?
问题二:柱面x2+y2=R2是怎么样形成的?
问题三:什么叫做柱面的准线,什么叫做柱面的母线?
问题四:柱面的一般方程是什么?
问题五:画出方程y2=2x所表示的曲面?
问题六:指出方程-x2/4+y2/9=1在平面和空间分别表示什么图形,并画出空间的图形
问题七:指出方程y=x+1在平面和空间分别表示什么图形,并画出空间的图形
2.2 答疑解惑,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用来解决学生课前自学中产生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叫别的学生起来回答,然后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有问题的集中讲解。
2.3 归纳总结
最后教师可以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点详细讲解,由于学生已经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所以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加深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反馈
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谈论发言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师通过综合的评价情况获得有益的教学反馈信息,为今后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利用微课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实现教学资源的传递与共享。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微课可以老师自己制作,也可以利用其他的优秀的微课,利用翻转课堂体现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化,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而教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最终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数学内容多,课程难度高,基础学生较差的学生难以掌握。另外,有些学生自觉性差,自学能力欠缺,所以也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进行,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课研究,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转,寻找更适合当今情况的教学模式才是更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2]梁海峰.大学数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6(4):16-17.[3]李玲,昌国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5(2):123-128.[4]景怡光,程培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世界,2016(4):48.
2.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二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 调研目的和内容
调研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分析佛山市中小学微课开发的现状, 深入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了解中小学教师对微课开发的真实需求, 为佛山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微课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为佛山市下一阶段中小学微课的开发提供合理建议,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调研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教师应用微课的方式和效果、教师对微课的需求以及教师对微课开发的建议与意见。
2. 调研方式和实施
本次调研以网络问卷为主 (问卷网址http://www. sojump.com/jq/1219368.aspx ) , 访谈为辅。调查对象为佛山市参与首届微课比赛的中小学教师共242名, 最终有效问卷为213份, 问卷总体有效率为88.01%。
二、调研结果分析
1. 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分析
⑴微课的主要拍摄人员 / 单位
微课主要由学校信息技术老师拍摄 (60.68%) ;其次, 是同科组教师 (25.73%) , 如图1所示:
可知, 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承担了微课拍摄的主要任务, 原因主要是取决于其工作职能, 因其有着较精湛的拍摄技术。当然, 也有约四分之一的教师的微课是由同科组的教师拍摄的, 这种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同行互助的工作性质。从调查中, 笔者还发现, 8.25 % 教师其微课是聘请专业公司进行拍摄, 足以见得, 该学校对微课的重视。当然, 也有个别教师 (3.4%) 自己拍摄微课。其拍摄的方式一般是单机拍摄, 该方式比较灵活, 操作性较强。但明显的不足是, 镜头没有切换, 显得刻板, 没有生机。在专业的微课评比中, 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拍摄方式, 尽可能选择更优的方式, 优化视频拍摄效果。
⑵微课的拍摄方式
大部分 (53.88%) 教师使用的拍摄方式是单机拍摄; 而双机拍摄则相对少一些 (39.81%) 。此外, 仅有个别教师使用三机拍摄 (4.37%) 和智能录播系统 (1.46%) (如图2所示 ) 。
这反映了大部分微课是单机拍摄而成, 鉴于此, 镜头的画面相对单一;而双机拍摄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室, 不同的授课内容, 可以选择不同的机位, 有效地捕捉有用的画面, 因此双机拍摄的效果相对理想很多。三机拍摄和智能录播系统的选用, 仅仅是个别条件优越的学校才会选用的拍摄方式。主要可能是考虑到设备价格昂贵的问题。
⑶微课后期制作或编辑的软件
大部分 (57.08%) 教师知道自己课例后期制作或编辑的软件, 其中36.45% 教师选择会声会影作为主要工具软件, 其次是格式工厂 (14.49%) , 最后是premier (5.14%) (如图3所示) 。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根据工具软件操作的难度程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软件。从操作难易程度而言, 会声会影相对于格式工厂和premier, 要相对简易很多, 适用于非专业视频编辑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对于格式工厂的使用, 由于在佛山微课网 (http://hudong.fsjy. net/) 提供该工具的使用指南, 因此有教师也会采用该软件进行编辑, 但从数据中可知, 选择该软件的教师并不多, 据采访, 中小学一线教师平时对视频编辑接触不多, 故不熟悉, 更不专业。
当然, 39.32% 的教师不清楚他们的课例后期制作或编辑的软件是什么, 据访谈得知, 大部分文科教师, 如语文、英语等教师基本没有参与课例后期制作或编辑, 原因主要为以下2个方面: (1) 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 (2) 视频后期的编辑主要由学校的信息技术科组的教师完成, 而他们基本不关注后期的技术问题。
⑷教师参与微课后期开发的情况
鉴于笔者对微课的评比活动组织者胡铁生老师的访谈以及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得知, 大部分中小学的学科教师不擅长视频剪辑, 并没有参与视频的编辑工作。因此, 该题设置时, 只对微课后期编辑的辅助环节如字幕的确定等作出调查。调查表明, 在微课后期编辑中, 教师主要参与的环节是“确定主要教学环节的字幕” (83.5%) , 其次是“确定片头片尾的字幕” (65.53%) ;“确定视频时长”和“确定画面显示效果”所占的比例相当, 分别是56.8% 和54.85%。 (如图4所示) 。
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 即教师主要参与的并非技术性工作, 而是教学环节、片头片尾的设计以及视频时长的确定, 同时, 在剪辑过程中, 教师与剪辑的成员一起共同确定画面的显示效果。鉴于此, 从侧面也反映了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 平时对视频的加工较少。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的需要, 在活动开展前期开展相应的视频软件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⑸教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教师认为自己的微课质量普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视频画面不够清晰 (45.15%) ;镜头一直对着老师或学生, 缺少变化 (37.86%) ;配套资源不齐全 (36.89%) ; 主要教学环节没有提示, 缺少字幕 (36.41%) ;以及声音不够清楚 (29.61%)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教师对自己的微课不够满意的原因所在 (如图5所示) 。
其原因分别是:①画面不够清晰可能是拍摄设备性能问题或者是拍摄者技术问题, 尤其是摇、移、推镜头的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②镜头一直对着教师或学生, 缺少变化, 主要是由于是单机拍摄, 捕捉课堂教学全景之余, 很难再捕捉教师/学生的特写, 因为镜头画面单一, 缺乏变化;③配套资源不齐全, 主要是因为部分上传的微课缺乏配套资源, 如教学课件、教学反思、专家点评、学生反馈等, 观众在看微课时, 如果能够有更多的配套资源给予补充与充实, 将更有助于观众从全局上把握该微课的精髓;④主要教学环节没有提示, 缺乏字幕, 原因是教师缺乏微课制作的经验, 没有对主要教学环节进行文字的提炼, 没有附上字幕加以解释说明;⑤声音不够清楚, 可能存在原因是视频拍摄设备音频采集功能不够完善;也可能是课堂教学环境不够理想, 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如打铃的声音等。鉴于此, 微课的授课环境最好在专用的多媒体课室。
调查还显示, 选题不太合理 (4.37%) 并非微课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可这么认为, 大部分教师的选题经过深思熟虑, 他们对自己的选题比较自信。
综上分析可知, 微课内容选择的依据多样化, 可以是教学重难点或教学的某个环节等;大部分微课是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 采用单机或者双机的方式进行拍摄。这些微课由信息技术教师或者授课教师本人进行编辑, 使用的软件主要是会声会影。教师认为自己的微课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视频拍摄技术不足导致的。即, 从技术方面而言, 视频的拍摄、制作及编辑技术是制约当前微课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2. 教师应用微课的方式和效果分析
⑴教师对微课的应用方式分析
教师应用微课的方式主要包括点播 / 查看、评论和下载。调查显示:①大部分教师有时会点播 / 查看过自己和他人的微课, 占43.2%;可以看出, 教师会自主查看他人的微课, 以借鉴、学习他人的成果。②教师偶尔会评论他人的微课, 占39.81%;而从不评论他人的微课的比例也占相当的比例 (占34.95%) ;说明了一部分教师会评论他人的微课;而一部分的教师, 不会对其进行评论, 原因主要是微课平台功能单一, 尤其是互动的功能欠缺。③大部分教师会下载他人的微课, 占34.95%; 与此同时, 从不下载他人的微课的教师也占了一部分, 占20.39%;说明了大部分教师会将适用于自己教学的微课下载, 学习;教师从不下载他人的微课, 原因主要是网速不够稳定以及微课资源质量不高的问题。
⑵微课的应用效果分析
调查显示, 大部分教师 (占86.89%) 认为微课的应用效果体现在有利于同行交流借鉴,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76.7% 的教师认为微课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62.14% 的教师认为微课可以提升学校的科组教研和校本研修水平;51.46% 的教师认为微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还有50% 的教师认为微课有利于促进区域网络教研水平。 (如图6所示) 。
以上数据表明了微课的应用效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科组教研以及区域网络教研等。这几个方面均从教师自身以及学校的层面出发, 原因是以下3个方面: ①微课主要适用于教师自身反思教学, 在观看自己的教学课堂中,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②微课还适用于同科组教师之间听课、评课, 在观摩优秀微课过程中, 同行交流借鉴, 提升学校的科组教研水平;③微课也适用于区域网络教研, 教师围绕某个主题, 以微课为主要教研对象, 展开研讨。
此外, 数据显示, 31.55% 的教师认为, 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相对于微课对教师的促进方面, 对学生的作用体现得相对薄弱一些。但是, 学生也可以在学校或者在家里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尤其是,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主要特点, 利用便携式载体如手机等,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 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
⑶教师对微课应用的满意度分析
调查显示, 大部分教师对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持肯定态度, 认为较好的占比例为54.85%;认为很好的占32.04%;也有持中立态度的教师, 他们认为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一般, 占比例为12.62%。以上数据表明, 微课对教育教学是很有价值的, 未来要多加推广应用 (如图7所示) 。
⑷影响微课应用的因素
目前微课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尽管某些名校名师的特色微课在集中展播期间的点击率很高, 但目前主要以学校或老师个人应用为主, 微课还只是大部分用于不同老师或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观摩学习阶段, 对老师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大, 但难以吸引学生。笔者将影响微课应用的因素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目前微课资源处于建设阶段, 尽管已征集的微课作品已有1700多节, 然而数量还不够丰富, 并不能大部分满足教师的需求;其次, 微课作为新生事物, 尚处于建设期, 同时, 其宣传力度不够, 有部分教师对其并不了解, 故应用并不普遍。
自从微课征集、发布至今, 时间较短, 目前依然主要处于建设期间, 佛山市教育信息部门对其的推广应用还不够深入, 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基本属于自发行为;目前主要以学校或老师个人应用为主, 对老师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大, 但较难吸引学生, 这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一定的关系。微课的应用效果主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科组教研以及区域网络教研等;大部分教师对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持肯定态度。
3. 教师对微课的需求
⑴对微课的资源类型需求
教师期望提供的微课分类检索和查看方式是多样化的, 其中, 大部分 (92.72%) 教师认为微课要按照学科类别进行分类检索;其次是按某种微课类型分类 (42.23%) ;再次, 是按获奖级别分类 (38.83%) ;当然,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外, 其它的分类方式, 如按多种微课类型 (25.24%) ;按学校名称 (13.11%) ;自由开放标签式 (8.74%) 等 (如图8所示) 。
⑵对微课的组织方式需求
笔者对开放题进行整理, 得出教师对微课的组织方式的需求主要是针对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 分别是①突破传统上交光盘的形式, 通过网络上交作品, 既低碳又高效;②改变传统评审方式, 提供网络实时在线关注的机会, 既公开又透明。此外, 教师还希望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力量开发具有实际意义的微课培训项目, 如对微课的理念、视频课例的拍摄与后期加工技术等;条件许可的话, 还要发掘先进典型和筛选优秀案例进行示范和引导。
⑶对微课的应用方式需求
教师对微课的应用方式的需求是: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微课的宣传推广力度, 尽可能让佛山市的中小学教师都获悉微课的活动事宜, 并积极参与其中;其次, 微课可以应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对新入职的教师而言, 可以根据微课进行自主地、高效地学习, 吸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经验, 博采众长;再次, 微课可以用于开展专项应用研究, 如校本研究、区域网络教研等;最后, 根据学生的需求, 为学生推送所需资源。
三、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研究结论
⑴微课的开发方式和途径呈多样化, 但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 质量有待提高。在技术方面, 视频拍摄和编辑技术是制约教师微课质量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微课是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单机或者双机的方式进行拍摄, 这些微课由信息技术教师或者授课教师本人进行编辑, 使用的软件是会声会影, 编辑使用的功能主要是制作片头片尾以及添加转场特效等[4]。微课的拍摄与编辑过程见表1:
⑵佛山市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应用方式较为单一, 效果还没有完全发挥, 急需推广和引导等。
就微课的应用方式而言, 自从微课征集、发布至今, 时间较短, 目前依然主要处于建设期间, 佛山市教育信息部门对其的推广应用还不够深入, 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基本属于自发行为, 尽管微课在集中展播期间的点击率很高, 特别是名校名师的主要学科的有特色的课程, 有些微课近千人次。但目前主要以学校或老师个人应用为主, 具有随意性、缺乏指导, 微课还只是大部分处于不同老师或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观摩学习阶段, 对老师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大, 估计还很难吸引学生。
就微课的应用效果而言, 其效果主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科组教研以及区域网络教研等。这几个方面均从教师自身以及学校的层面出发, 原因是以下3个方面: (1) 微课主要适用于教师自身反思教学, 在观看自己的教学课堂中,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 微课还适用于同科组教师之间听课、评课, 在观摩优秀微课过程中, 同行交流借鉴, 提升学校的科组教研水平; (3) 微课也适用于区域网络教研, 教师围绕某个主题, 以微课为主要教研对象, 展开研讨。
2. 对微课未来发展的建议
⑴对微课开发的建议
微课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教学设计、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场地的选择与布景以及一系列的技术[5], 如视频课例的拍摄与后期编辑等等。大部分微课的教学设计规范, 但缺乏设计分镜头脚本的意识。众所周知, 分镜头脚本是拍摄的基础, 是解决拍摄重难点、确定拍摄过程, 相关技术方案的过程, 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笔者经过对研读文献以及对教师的访谈后, 制作简要的视频拍摄脚本的基本格式, 供中小学一线教师参考。一般而言, 分镜头脚本包括镜头、景别、拍摄内容、拍摄方法、解说词以及备注等具体技术细节。分镜头脚本设计样稿, 见表2。
此次微课的整体质量不是很高, 教师对其不满意之处, 主要在于微课的拍摄、编辑等技术制作水平。一般而言, 课堂拍摄的方式主要可分为3类, 分别是实验实训教学型、理论讲授教学型以及探究式教学型[6]。一般来说, 在教学实践中, 具体要采用哪种方式或是相结合, 要根据课程不同性质和使用目的灵活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
同时, 对教学内容的编辑过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首先是导入采集的素材并对其整体把握, 继而进行剪辑, 在剪辑过程中要遵循镜头组接原则, 镜头组接有“动接动、静接静”的一般原则;同时, 视频的剪接要符合微课的时间要求 (5 ~ 9分钟, 不超过10分钟) 。最后, 要“包装”教师形象[7], 如:个别画面主讲教师表情不自然、出现一些小动作等等,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一是用学生镜头进行替换;二是用同步的多媒体课件镜头进行替换。
⑵对微课应用的建议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微课的应用革新了教育教学的方式, 针对不同的群体, 如教师、学生并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运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微课为教师提供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 为研究课堂教学、激发教师自主反思,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如Sherin等利用视频俱乐部 (video club)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
第二、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和跨区域教研。建立微课资源库的目的在于将教研所需的资源集合在一起, 形成巨大的学习平台, 为校本教研和跨区域教研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国外, Armstrong等人[10]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视频的协作学习模型, 专家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这些微课进行经验交流, 进行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 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落后地区, 不同区域的教师通过观看或下载优质的微课资源, 就此展开网络形式的教研方式, 两地的教师通过微课, 就教研方面的问题展开交流, 相互帮助, 共同发展, 真正达到了缩小差距的目的。
第三、作为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的载体。微课的开发应扎根于现实课堂, 着力探索与现实课程的有效整合。一方面, 根据课程知识点谱系, 开发专题式的微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 把专题式微课合理地运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 如课程引入、核心概念的讲解、探究学习以及课后练习等过程, 如此, 微课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教学支持服务, 同时也是符合目前课程内容精细化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 为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不同推送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 学生运用移动学习终端观看微课, 鉴于微课具有微型化、碎片化的特点, 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神解决学习难点和疑点, 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岚岚.佛山“微课堂”网上受热捧[DB/OL]http://www.citygf.com/FSNews/FS_002008/201107/t20110704_1835766.html, 2013-5-23.
[2]李晓玲.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 点击率破五万[DB/OL].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5/19/content_6962446.htm, 2013-5-22.
[3]陈昕宇.5分钟一节的微课你上过未?[DB/OL].http://news.163.com/11/0519/05/74D4RU2U00014AED.html, 2013-5-23.
[4]王蕾等人.在探索中超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佛山风景[J].广东教育 (综合版) , 2007, (12) :25.
[5]林宇峰.精品课程课堂实录的录制方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4) :14-16.
[6]胡铁生, 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11) :67.
[7]王彤.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制作[J].教育信息技术, 2008, (2) .
[8]鲍建生等人.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1)
[9]吴祥恩等人.基于视频案例的拍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8) .
3.高中政治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篇三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特点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61
随着中学校园信息化的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自主化。“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而且为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将微课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不仅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理念的突破提供指引,也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新思路。
高中政治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支持学生在线和移动学习的课程。它对高中政治课程的延伸,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热情。
一、高中政治微课的特点
(一)集中性。高中政治微课的开发基于某个知识点或者主题,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精炼,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知识点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它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补充课堂统一教学的不足,基于微视频对个别学生的薄弱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巩固。
(二)共享性。微课利用电脑和手持设备观看微视频,查阅课件,共享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交往平台上共同学习、分享学习经验。这种共享不仅是微课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是微课资源制作过程的共享,学生可以参与到微课资源的设计和制作中。学生对生活的敏锐触角为微课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动力,开发过程的共享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高中政治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一)编写资料卡。高中政治课程体系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国际关系这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知识点多,相应的微课资源种类也多。为每个微课资源在开发之初制作资料卡,有利于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找到资源。
(二)选择主题。一般会选择课程中的重难点和易错易混点作为微课资源的主题,有时为了拓展和补充课程内容也会选取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主题。在选取时政热点作为主题时,要注意微课程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而并非热点本身。
(三)结构设计。根据主题确定内容,力争以最佳的内容结构,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对哲学生活可以采用故事的方式,以增强趣味性;对政治制度等理论可以采用链接时政要闻的方式,以增强时效性;对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涉及计算类的问题可以采用手写板方式,注重推理的过程。总之微课的设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选择灵活多样的结构和呈现方式。
(四)录制微课。这主要有教学录像型和屏幕录制型。教学录像型利用摄像机记录教师的教学活动,制成教学微视频,可以通过后期视频编辑将学生活动插入进来,展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形式对教师的形象、口才、教学水平的要求较高。屏幕录制型利用屏幕录制软件记录计算机屏幕上展示的内容或者软件操作过程,同时将教师的点评和讲解的声音录制下来。这种形式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目前可以免费使用的软件有屏幕录制专家等。
三、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应用的情况分析
(一)高中政治课堂开展微课的积极因素
1.微课有利于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通过网络提供微视频学习资源,可以在课堂外帮助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对重难点和易混淆点通过微视频点播进行巩固。而且在课程之初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85%的学生愿意尝试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2.微课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4%的学生认为微课资源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方面作用明显;67%的学生认为微课资源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帮助。从调查中可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微课对学习有帮助。
(二)高中政治课堂开展微课的困难
1.需要专业的网络平台。在高中开展微课迫切需要专业的网络平台,因为目前主要是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在群共享中下载微课学习资源,这种方式提供的资源只能是临时性的、少量的,而且要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还需要多媒体、校园无线网络、手机或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设施和设备的支持。
2.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由于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计算机技术上有欠缺,通过一线教师个人的努力很难形成系统的微课程。这就需要组建微课程开发的团队,发挥不同教师在教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分工合作,共同建设。
4.初中英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篇四
一、微课的特点 1.微教学
微课,即微型学习课程,主要特点是微教学。它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确定独立的教学目标,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视频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如阅读回答问题解题策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重点语言点的讲解、语法释疑、易混淆内容的区别和练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一般为5~10分钟,通常不超过20分钟。微课不是整堂课教学的浓缩,也不是教学片段,而是一段短小而完整的教学呈现形式。此外,微课的目的不是替代课堂教学,而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微课可以是课前“先学”,或课中“解决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习成效”,或课后“补充资源,强化重难点”。总之,微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巩固和提升,为方便学生查漏补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典型性
(1)典型的教学内容。微课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服务于课堂学习,通常选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学生需要提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
(2)典型的教学方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微课教学成效,教师往往会选择精美的图片、短小的视频、精当的讲解、多样性的活动来设计微课。
二、初中英语微课的制作流程 1.选取内容
微课制作的第一步是选择教学内容。微课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点、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要求和教学进度,选择微课制作的内容。2.教学设计
微课虽然时间不长,但也需要有独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件等,有时也需要板书设计。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设计好微课教案和教学课件。3.脚本撰写
脚本是微课的教学用语。为了降低微课录制的随意性,教师(尤其是新手)最好将微课中的每一句课堂用语,包括导入语、过渡语和指令语等等,在录制前写成脚本。录制时对照脚本,可以防止错误,减少录制的返工率。
三、初中英语微课的应用
拓展延伸。通过拓展活动把英语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谈论“当谈到长大的时候你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观点和看法;教师自编诗歌,旨在让学生在诗歌欣赏中增强英语语感,同时升华情感,帮助学生了解长大意味着自己照顾自己,担当起责任。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短文填词、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不会解题的现象,制作了解题策略指导的微课,收到学生的欢迎。
四、结束语
5.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五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微课受到了许多教育人士的关注。为此,本文依据相关理论研究,首先对初中英语教学微课概念及其对初中英语教学作用做了简单概述,然后总结探讨出一套在课堂中具体的设计制与应用方法,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并能够辅助传统教学,使学生从中受益。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设计制作;应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时代”随之降临。其中,无论是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都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此一来,“微课”也应运而生。对于“微课”,它不仅是教师所青睐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提升学生积极性的新型学习方法。为此,本文从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一、关于“微课”的概述
所谓微课,指的是将课本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利用视频记录授教过程,将某一章节内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资源理念作为重点指向,凭借其完整。简短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由于初中英语对许多中学生而言接触的时间很短,因此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很低,再加之学习英语的主要时间是记背单词,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乏味的感觉。而在对英语微课数据型资源建立后,就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大大的提升。微课不仅使初中英语课堂枯燥的氛围得以缓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其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而且能够使教师更加熟练的掌握教学知识。此外,微课具有教学目标清晰、指向性明确、内容短小精炼、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其逐渐成为师生喜爱的教学方式。
二、初中英语微课的设计制作方法与应用
视频制作是微课的最终表现形式,与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源不同,微课可以将文字、声像等元素融入进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微课的特点与教学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制作与应用。
1、英语教学课堂前 在英语课前,英语教师要利用微课制作出英语课堂视频,使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与难点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教师在微课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将学生带进课堂,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为此,教师要利用微课设计一分钟左右的视频,这个视频可以搞笑有趣,也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还可以是学生间的互动对话,即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有课程相关的所有内容。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微课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互动的微课应用设计可以通过成语接龙、开放式问答、猜谜语等方式进行。
2、英语教学课堂时
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要做到听、说、读、写这四点。听指的是听教师读解并看幻灯片听录音,因为学生在听英语时易走神,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全神贯注,认真仔细。特别当学生不专心听讲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进行时刻提醒,让学生不易走神。学生在听后,要跟着教师或录音读,知道是否发音准确必须要读出来。读可以是重复性的,还要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单词,写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一些较难记忆的复杂词汇,只有依靠写来进行辅助记忆。在听、读、写过后,学生还要将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吸收。但由于学生较易对新学习的知识点遗忘,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一些当堂练习时间,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以此使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3、英语教学课堂后
课堂学习过后,要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复习。如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复习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复习视频来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此外,还要利用微课使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凭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进行检测。并要做到课后的评价与反思,从而更好地将教学质量提高起来。
4、具体教学案例
具体例如,对于牛津版的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教师要对整册教材事先进行研读,以此找到适合微课制作的教学主题。与此同时,在对主题的二次处理中,要将学生的学习难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将微课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以广州牛津版的“Travel”这个单元为例,总结出教师如何寻找微课的主题。像正确使用并列连词and、but、so 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设计微课。一是导入设计。通过展示优美的图片与旅游相关的情景,并借助背景音乐调动学生对该节微课的兴趣;二是重点呈现。在情景中,教室首先要将带有并列连词如and、but、so的句子巧妙地提炼出来,重点呈现出新课所需掌握的知识,并能够使学生通过这些句子将专有名词找出来,接着结合专有名词来讲解出语法句型。然后,在具体情景中放入语法知识,通过情景使学生对语法进行理解,最终掌握语法;三是巩固练习。在讲解完语法知识后,要设计相应的对比练习。但注意的是,在练习中要将一些对比性强的题目进行一定的呈现,从而达到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法的目的;四是课堂总结。总结对于语法的学习来说是最关键的。教师要在结束微课前对本微课进行总结,通过简短的总结手段使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微课与课堂教学最特别的不同之处是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虽然不能直接接触,但是教学依旧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认识与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微课中得到更好的学习。结束语
总之,作为生动、形象、直观及清晰的微课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呈现出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学习模式,而且能够形象化、情景化、趣味化教学,最终使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优化,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到高效的教学课堂的目的。本文从“微课”的概述入手,对其概念与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以供参考。参考文献
6.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六
摘 要: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对某一个课堂难点或者教学重点进行集中剖析和讲解的教学形式,其以短小精悍、易于传播、可反复播放的特点被老师及学生所关注和接受。翻转课堂将“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完美实现“一对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本文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详细说明了微课在机械基础课堂中的实施过程,最后对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机械基础
随着微视频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新传统教学理念的在中职教学中已达成共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中的“翻转”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教学时序的翻转,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第二层是课堂角色的翻转,“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多年的机械基础教学中,笔者不断在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着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以传统的老师讲授式教学为主。为了使中职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各中职学校也在不断探索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这些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都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需要专注地听讲才能理解其教学内容,若有一个知识点疏漏就会对后续内容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填鸭式教学对于一些专注力和自我约束力不高的学生,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之间个性差异的存在,不能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学习,使传统教学中不便重复学习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知识传授很难实现分层教学,更无法让更多学生对课堂知识点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因此需要不断进行改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
2.对微课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对微课的权威界定,很多人认为微课就是微视频、微课程、微课件、课堂实录。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有点太片面,因为微课跟这些概念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认为微课是一种以短视频为载体,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按一定结构组合成可视化语法,并在网络上传播的教学资源,在设计上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选题上聚集重难点,突出要点。为了减少学生在线下自学的时感到枯燥,效率低下,微课设计都是短小精悍,保证在10分钟内,讲解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样可以使学生省时省力,效率最大化。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有很多不容易理解的抽象化的知识点,如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轮系的传动比等。为了突破这些碎片化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微课”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将机械基础课程各知识点进行分解细化,将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转化成微任务,让学生带着微任务去学习思考。另外,利用“微课”中的图像、文字、音频的刺激,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讲解,并且具有可重复播放的优势,根据学生个性需求进行学习,直到完全掌握知识点。
3.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the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将若干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学生在上课前根据自己的计划自主完成与本课程相关的微课学习,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完成的情况进行互动交流、作业答疑和协作探究,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学生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同时可在网上提出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教师必须提供微课,最好能做到在线辅导;第二阶段是课堂的“消化吸收”,课中教师通过网络或交流中提前了解到学生相关问题并给予有效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第三阶段是课后的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有好多内容跟日常生活知识相关,学生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学习,深化到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点评,以满足学生将固化的知识得以个性化拓展。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优势在于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方便学生反复学习和复习,可以把在课前自学时遇到的疑问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指导,还可以从家长、同伴或老师那里获取帮助,在课堂上将会有更多的同伴协作学习。对教师角色转变来说,教师从讲台上的权威变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翻转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二、基于微?n的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1.课程分析
该课程是一门机械类基础知识和设计制造相结合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与传动等多方面内容,为以后从事机械行业进行专门化训练打好基础,了解机械行业总的技术特征,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技术创新意识,具备机械行业的一般工程素质。
2.课前环节
(1)教师活动。第一,开发课程资源。微课视频的制作要确保有趣、有效。机械基础里的很多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如四杆机构急回特性、曲柄存在的条件等,如果做成微课形式让学生观看效果更显著。微课视频的可互动性、视觉效果、学习时间不长等优势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视频播放进度还可以按需调整,以适应不同基础程度学生的学习。
第二,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主要有三大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指南,第二部分是学习任务,第三部分是困惑与建议。
第三,发布教学资源。在上课前几天,教师把做发的微课和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家长微信群、学生QQ群、公共邮箱、校园网站等方式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第四,收集问题与评价。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随时发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个别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线上或线下交流解决或教师在线解决,收集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网上学习每个知识点所获得的经验值和自主检测的得分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第五,制订课堂辅导计划。根据学生课前自主检测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对错误率较高题目重点分析,找出哪些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上存在什么问题。在课堂上针对重点进行讲解,对于普遍比较薄弱的知识点再制订统一的讲授计划,使课堂讲授的效率更高。
(2)学生活动。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指观看老师课前提供的微课,按照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同伴互助学习,互相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第二,自主检测。学生根据自主任务单的要求完成相关测试作业,并且将答案上传到平台,便于老师收集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课堂辅导计划。翻转课堂中的课前自主学习不是传统课堂上的“预习”,而是自主的深度学习。
第三,反馈问题。学生在自主深度学习中发现问题或提出困惑与建议并上传。反馈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也便于老师根据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教学活动。
3.课中针对性的知识内化
(1)教师角色的转换。颠倒之后的课堂,改变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教师角色从教学主体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学生来做学习的主人。课前学生对知识点已大概熟悉,在课堂上就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在机械基础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按自学的理论知识制作成作品,在课堂上将作品进行展示。教师详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3)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关系不平等。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中以同学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探索交流为主,在问题讨论中都是师生之间在平等的互动。同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而且有助于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强了学生对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摆脱传统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4.课后巩固提高
学生根据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自我评价和积极反思,教师则可以根据课堂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再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前的各种教学资源,把每次课的微课都上传至网络平台,建成整个机械基础学科的微课资源库。这样的网络资源库便于学生在课后自己在线学习或下载,对薄弱知识点多复习和总结,做相关的自测题,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在线留言提问,教师及时对问题进行解答。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1.没有电脑和网络怎么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电脑,还有一些地区的学生在家里也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用翻转课堂时,先在课堂时间里用大屏幕播放微课,让学生根据观看微课内容去做笔记。每2~3分钟停顿一下,并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就其中的关键内容稍作讨论。视频播放之后,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互相协作,去发现一些教师没有讲而他们自己能够发现并且自己能够学会的知识,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习。等到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通常会有几分钟的时间去总结这堂课,再放一次微课的视频。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针对听课时所遗落的部分或者不懂的问题做笔记,这样一堂课下来,整体的效果也不错。
2.如何赢得家长支持
翻转课堂是全新的方式,也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如说服家长让孩子回家看视频等)。让家长接受教师的理念,理解这么做的目的,和家长探讨怎样可以做到更好,这些工作非常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尽早赢得家长的支持,不但能使教学实施更顺畅,甚至会从家长们那里得到启发。具体做法如下:初期通过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达成理念统一;中期可用电话、邮件沟通等方式进行效果反馈;末期用可用调查问卷、做家长的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总结反思。
3.课堂中学生保持沉默怎么办
很多教师在翻转课堂之初最大的担忧就是学生的沉默。教师满腔热情,学生一言不发,课堂气氛冷清实在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对此教师要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沉默?据此,可作以下分析。首先,一些学生的沉默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但不说话并不意味着不思考。这种情况可以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进来,如找一些除了?f话以外的表现方式,让他感觉到自身的参与。其次,还有些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是担心被大家认为愚蠢。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多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对于感觉起来很愚蠢的恐惧感。另外还有可能是感觉自己准备不够充分,这时教师需要在提问前确保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铺垫,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还有很多。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除了要揣摩学生的心理,教师也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发言积极的学生建立一些奖励制度,还要通过问卷、谈话或者线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4.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有以下几点措施:首先是自主学习内容难度的选取要恰当,减少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中的学习障碍;其次是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划路径,保持学习资源的连贯性,至少让学生在连续的一个章节内尝试自主学习,以便形成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最后最重要的两个模块是微课和反馈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微课做得生动有趣,有交互式的教学过程,还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微课是翻转课堂和自主学习的核心,但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没有合适的练习,再好的微课也只能发挥一半功效。
5.翻转课堂上需要的一些辅助教学技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需要提升一些辅助教学技巧。
(1)提问技巧。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学会用问题来推动学生的讨论,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从开放式的问题开始,逐步地把问题的范围缩小,最终直击问题的关键核心的地方。还可以围绕着问题开展一些相?P的活动。
(2)倾听的技巧。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听出学生发言的主题是什么,主旨是什么,还要听出他的话外音,在倾听时还要一些眼神的交流,让他感觉到在被倾听着,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3)回应技巧。有研究表明,老师在回应之前,如果沉默5~10秒,学生就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回应时复述一些关键点引用学生之前的回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回答受到了重视,回应时还可以追问一些新的问题。
(4)观察的技巧。上课时,教师在教室中不停走动,观察学生动态,听取学生之间的对话,进行记录或者录音,及时提出一些问题。
(5)指导的技巧。指导时,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指导的意图和想法,一定要等待、保证学生都安静之后再提供指导,可以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同时提供指导,在给指导的时候,还可以向学生做一些示范的动作。
(6)鼓励的技巧。要采用肯定的语言,要肯定学生的成就。
(7)干预的技巧。发现学生的理解不对,这时要及时干预,给予正确的反馈;发现学生理解太片面或想歪了,要及时干预,澄清这个问题。学生打破了课堂的规则,教师要及时干预,强调课堂规则。教师一旦发现了问题,需要立即进行干预。
四、小结
本文分析了机械基础课程现存的问题,笔者阐述了对微课的理解和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实施,最后对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策划好教学方案,精心制作微课视频,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才能全面促进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让机械基础教学迎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7.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七
翻转课堂理念应用在设计类专业课程中是非常适合的。经调研发现, 大多数学生认为理工类课程如高数等课程难度大, 自主学习效果不佳, 理解不透彻, 故理工类课程不适用于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恰恰符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 设计类课程内容知识点较为零散、难度系数小, 适合将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形式, 学生通过短时间看视频学习即可将知识点消化。设计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创作, 课上学生将主要时间放在作业、创作作品或小组讨论, 老师则针对学生创作提供个性指导, 促进艺术创作思维的拓展。
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 在通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学生提前看材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的基础上, 结合微课的特点, 结合以生为本的原则、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原则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课程特征, 构建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课前知识获取、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环节的设计三个部分。将课前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步:
1. 设计导学案。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 形成适合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活动指导方案。
2. 制作和设计微课。在“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目标分类学”的指导下, 结合具体内容, 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 由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课程难度相对专业艺术课程难度低, 适合制作成微课。微课简短生动, 易懂, 非常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同时将创建的不同课程的微课资源库上传到网络平台中, 可为高校师生下载和应用, 实现资源共享。
3. 课下自主学习设计。课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边看微课边完成导学案; 老师可以根据微课内容设定一个主题, 在主题下对学习方法和主要学习的内容给予建议, 这样, 让学生在课前学习时, 避免了选择知识的盲目性, 还有了一定的梳理。之后在课前学习中, 通过网络平台等手段学习微课, 查阅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使学生的知识提前被无意识的架构起来, 通过自己的方体体会了艺术。
4. 课堂的知识内化环节分为五个环节: 合作探究、自主创作、释疑拓展、练习巩固与自主纠错、反思总结。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是学生和老师的知识内化过程, 老师带领学生探寻艺术的风格,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辨析每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风格、特点、差异等, 还可以小组协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艺术创作,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思路、指导和纠错等。
5. 课后环节的设计。在课后的测试与反馈中, 是一个巩固学习的过程, 在教师的提示下,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反馈, 就课中的重难点尝试设计问题, 学生有意识的探究问题会出现在哪些环节。最后的探讨与反思部分, 着重形成课程的整块记忆, 记录下来的疑问, 会在这个环节与教师、同学一起解决问题, 适当的涉及该主题下如何进行实际教学的建议。这样的上课方式, 不但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起来, 还能让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将网络等社会资源利用起来, 形成一个课前课后的有效学习环境, 学习还可能通过网络将自己课下创作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里, 在网络平台里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讨论等课下教学活动, 也能够使高校学生在专业教育课程中收获更多。
综上, 在我国, 大多数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模式仍是传统的授课方式, 微课程以视听呈现方式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为新形式下的大学设计类专业课程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同时也成为了近几年全球广泛推崇的新的教学方式, 它给当下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带来了曙光。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全球广泛推崇的新的教学方式, 但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中的案例较少。本文结合翻转课堂的发展及微课的特点提出一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设计策略, 给我国当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微课,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婷.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高中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014.36-37.
[2]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2012.12.
[3]罗天兰, 王忠华.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2014.90-92.
[4]孙媛.我国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2006.1-2.
8.微课的主要特点与微课资源的开发 篇八
关键词:微课;特点;开发;利用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课程标准并结合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
2.平台建设。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 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 “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老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微视频(指微课——笔者注)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如果从广义教育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则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广西师范大学郑小军老师把它归纳为“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比较微课与微课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微课是教师授课的电子浓缩版或曰课件的改良版,与十多年课件教学的结局那样并不撼动传统教学方式与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微课程则体现课程改革要求,并且支持正在酝酿中的第三代课程改革。从学习模式上来看,微课程更接近于MOOC。MOOC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选修MOOC可以取得学分,可以充实生活与职业生涯,“教育成为了人们基本的权利”(Coursera创始人达芙妮?科勒语)。微课程是与教学方式融为一体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与未来的高等教育可能接轨得更加无缝一些。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微课程中的资源与微课的呈现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微课需要跳出技术与浓缩课的藩篱,走向微课程,在课程视野观照下,思考“微视频”的功能定位,使之与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殿波,薛苏秦.“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5).
[2]高尚德.“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J].文化新技术,2013,(05).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4]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课堂教学研究,2013,(05).
9.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论文 篇九
纵观各高校教育者对于微课的研究,多集中在设计、开发、制作等或强调形式,或强调理论方面。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总数超过一万件[1]。胡铁生老师对参赛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指出:“能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先进微课教学设计理念指导的微课作品仍然缺乏。”[2]微课这样一个时髦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模式,是否能引入到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件“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呢?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教学中已有多年经验并得到验证,它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学习,使所学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3]。我们以建构主义为切入点进行微课设计的探索并尝试在教学中运用。
2理论背景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定义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4]。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4]。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5]。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4]。
2.3微课程
黎加厚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6]。微课设计项目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李亦莉王晓(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微课程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综合黎加厚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6],可以归纳为下面三个原则。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微课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水平、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二,选题应以解决难点、重点、易错点为导向。选题时,可以选取一个独立的小话题作为切入口,把内容讲通讲透。要针对学生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入手,一个微课只解决一个问题,与问题无关的内容坚决不用。第三,设计要紧凑、突出重点。录制前规划好教学方案。任何多余的话语、画面或不合适的停顿都会削弱微课程的效果。
3微课在课堂中的实践
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是此次改革的核心。这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7]。《要求》引发了教学模式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走入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了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我们尝试将微课引入高职课堂公共英语教学中。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模式对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尝试以上述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路指导我们创作微课程。
3.1微课选题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教学观认为,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我们的选题要求在新的场景中,学生能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再进一步建构新的知识。在公英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商务用餐中宾主坐席的安排总是持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而且从开始讨论到结束,学生对话题兴致很高,经过老师分析讲解,学生的满足溢于言表。而且,学生对于就餐的坐席安排已有自己的一些经验,因此,决定以此为题。《新职业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的BusinessMeals就成为我们微课设计的蓝本。接下来要设定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西方商务宴会中座位安排的相关原则。2)能力目标:能把西方商务宴会中座位安排的相关原则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商务宴会实际情景当中去。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参与任务了解中西方在商务宴会礼仪上的文化差异。
3.2微课设计
用ABC公司作为课程的背景,以情景演示法导入,以具体的任务――坐席安排,即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作为学习的动力,将学习的过程寓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和讲解法来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商务聚餐坐席的安排。本微课在设计上运用了PPT、真人、道具以及喀秋莎软件等技术手段让课程模拟度更真实,充分体现了现代英语高职教育的创新性。3.3微课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该微课程安排公英学生以2~3人为一组进行课前准备的学习及问题的讨论。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对商务就餐坐席安排及三原则掌握的情况,学生基本都能很流畅地说出正确答案。课后对150多名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反馈,超过95%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比课堂学习更有趣,收获更多。
4结论
这一次的尝试结果是喜人的,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微课作为课题学习的预习、导入部分,如何能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第二,由于微课的选题、设计、制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精力,以区区数人之力不足以将微课普及到公英全程教学之中。因此,只能期待将来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参与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进展说明[EB/OL].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02).
[3]赵延清,贾云宏.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5):4.
[4]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周军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倡导的教学模式.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5):2.
[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04).
10.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微课的应用探讨 篇十
内 容 摘 要:近年来,微课是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其蕴涵的教学价值较大,在各科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运用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中段数学教学,并且在不少小学中段数学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对于微课的应用作重点分析探讨,并且提供了部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略尽绵力。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 应用
微课指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合理运用。由于小学中段数学教学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采用微课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弥补教学中的一些难点与疑点,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主要特点 1.目的明确,主题突出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由于微课是采取一个个微视频为教学载体,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中段数学知识难点或疑点上,可以聚焦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中段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率。2.素材广泛,内容丰富
微课的微视频素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由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来提供,也可以作为学校体验活动由小学生来提供。所以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对于微课的应用,素材来源十分广泛,内容较为丰富,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3.师生互动,发散思维
微课能够很好地让师生通过视频来进行有效互动,教学素材整理、教学过程展现以及课后知识巩固都可以通过有效互动来实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还能够推动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
4、“微课”学习的可行性
“微课”学习的工具和环境正在向着大众化发展。“微课”学习,一般都是利用电脑或者平板进行学习,电脑已经普及,进入了千家万户。另外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目前,每家都可能有一两部智能手机,并且现在的智能手机配置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俨然就是一个掌上电脑,可以很流畅地播放各种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同时,有的老师利用“微信”中的公众帐号进行学习,也进一步扩展了“微课”学习的空间。且“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一般时长为5—8分钟左右;教学内容较少,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网上资源丰富,情境真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特点都让“微课”学习成为可能,且十分可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具体运用 1.小学数学课程的微课制作
小学中段数学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不少学生对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一般,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太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限于各种条件,往往难以启发学生,而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劣势,教师可以自由使用多种方法与技术来制作微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微课制作,应该更加专业化、技术化和趣味化,可以合理利用一些电子特效或动画卡通等,不再是课堂上纯粹的实录片段。例如“位置与方向”教学中,教师制作微课教学内容时,应该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图形绘制,在图形中标示出两个位置之间的相对方向,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直线连接,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2.小学数学微课的课前使用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课前使用微课,要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的引导者。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会对数学教材中不少知识点产生疑问,但是也无法把握哪些知识点是学习重点。此时应用微课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答疑解惑,为其学习新知识、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预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对于小数的加减法,有的学生就无法理解在计算小数点后面数字时需要对位。如6.85-3.2,正确答案应该是3.65而不是3.83,这就是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将这些错误认识扼杀在萌芽阶段,并且借助微课正确理解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3.小学数学微课的课中使用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活动中,课中运用微课,要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者。数学学习不仅是掌握数学知识,还包括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还应该通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数学素养。4.小学数学微课的课后使用
在小学中的数学教学中,课后使用微课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向深处拓展。需要注意的是课后使用微课要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升华或延伸,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与系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更加具有灵活性、创新性与深刻性。
三、总结
11.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
根据以往的教学研究,我们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技能型的课程中具有强大的优势,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创新色彩,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以课前学习阶段为实施重点,通过以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因此,本文特以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索引用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合理制定教学设计,录制微课视频
学生在课前阶段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上传在网络学习平台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课质量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录制难易适中,内容适度的微课视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微课和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技能型的专业,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因此,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更需要注意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全面发展。在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应该考虑微课视频体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内容数量。在录制微课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相关事宜。结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且考虑到微课的时间限制(一般微课在10分钟内)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深度使学生容易理解课程内容。在录制微课时,应用手势和相关道具,增加教学效果,引起学生注意力,保障学生能切实有效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效。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机电课程的练习题,检测学习的成果。
二、为学生提供自学报告书,辅助学生学习
学生在进行课前自学的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学报告书,辅助学生学习。学生结合自学报告书上的内容,逐项进行学习。利用自学报告书学习是培养学生构建学习体系,培养学习策略的一种方法。自学报告书是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用自学报告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根据自学报告书规划的学习内容,结合微课视频,有条不紊的进行学习,逐渐找到自学的学习规律,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自学报告书也能帮助学生检测其自学的学习成果。学生在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后,自觉完成教师提供的自学报告书,解答上面的相关问题,检测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上课的内容。实际上,自学报告书相当于学习与测验相结合的有机体,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解答自学报告书的问题,检测学习成果。通过检测的成果,加强薄弱项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
三、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在线交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QQ、微博、微信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当代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引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实时沟通,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上的问题,以及生活上的困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研究机电课程的重难点,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在线交流也使一些不敢问问题,过于羞涩的学生,能够有效与教师沟通,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也增加了教师对这类学生的了解,为这类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内容,尽量使学生们都能够有所发展,学到真正的知识。随着师生交流的不断增加,教师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也能为学生遇到的生活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或者建议。师生在线交流有利于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决定课堂教学内容
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的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总结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不易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解决。在解决完学生课前遗留的问题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但不多加干涉,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最后,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上,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沟通与老师进行实时沟通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再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自测习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的巩固新知识和旧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和网络学习平台上的检测结果,总结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在课上进行集中讲解,巩固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扩大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瑛.关于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职业,2015(12)
[2]赵庆娜.微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
[3]夏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5(12)
12.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微课,中学音乐教育,应用研究
微课,又叫做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微课模式,由于依托现代化多媒体科技,呈现出了诸多优势,受到年轻群体,尤其是中小学生及其教师的欢迎,在课堂中被广为采用。本文将探讨微课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微课应用的现状
微课是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各教育领域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来充实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今,微课在我国各教育领域、不同学科阶段得到推广使用。微课程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物,尚处于不断研究与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而微课在音乐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更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中学音乐教育中微课教学的特点
1. 微课教学时间相对较短
微课之所以称之为微课,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微”,即微课以“微小”著称,主要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呈现。这也是所谓的“浓缩就是精华”。一般来说,时长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喧宾夺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属于发展阶段,学习规律也在不断地培养中,对于一堂四五十分钟的课堂,中学生未必能完全吸收课堂知识,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课。而微课程简要短小,以教学视频为核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就提高了,课堂吸收也就比较充分,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
2. 微课教学内容相对较少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繁多,课堂所占用的教学时间也比较宽泛,难免会出现学生思想不集中的情况。而微课教学的内容比较精简、视频播放时间也比较短,教师在制作微课教案时精心选题、制定计划,微课教学的主题突出,教学重难点明确,学生的积极性易被调动起来,精神集中,课堂的气氛浓烈,课堂节奏也随之加快。
3. 微课教学资源的选材多样
音乐微课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而且对于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也大有裨益。音乐微课可选取的题材是广泛多样的,比如可以是讲授音乐的基础知识,可以是乐器的认识和使用,可以是深入剖析音乐教材,也可以是赏析音乐片段,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或是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践训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纸上谈兵。
4. 微课教学资源情景化
利用微课音乐视频,使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播放音频,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具体、典型的教案,完整地再现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至其中,调动各种感官,在真实可感的案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教学效果,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对知识掌握得也会更牢固。
三、微课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 拟真教学,寓教于乐
微课由于综合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穿插入相关实践内容,模拟现实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中体验音乐的内涵和魅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交响乐时,由于条件限制,传统课堂中不可能出现完整的交响乐团,而运用微课后,不但可以穿插交响乐团的表演,还可以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必要的讲解,让学生互动式体验交响乐器,从而加强音乐教育的趣味性、互动性。
2. 重点突出,印象深刻
微课由于时间短暂,因此所含有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和集中。这就有利于教师突出重点,也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尤其是中学生,让他们长时间单纯欣赏音乐,特别是高雅的音乐,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微课短小精悍,很好避免了这一点。
3. 便于运用,互动性好
由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体软硬件设施的普及,使微课的制作和运用都十分便捷。教师在课后上传微课视频和相关课件,即可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对于课时有限,对自主学习以及学习兴趣要求较高的音乐教育而言,十分有利。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论坛获得同事、学生对于微课的评价,从而改进微课的制作。
四、微课在音乐教育中的设计原则
在前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的经验,归纳出微课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一,深入浅出、碎而不散。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征,但在设计过程中不可一味追求短小,将知识点裁切得过于细碎而失去了课程的完整性、统一性与相关性,一旦音乐课堂呈现无序状态,学生就容易迷失学习目标。
第二,筛选资源、强化针对。诚然信息化让音乐课堂的素材无处不在,但网络上的许多素材良莠不齐,而学生又缺乏去芜存菁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需精心准备,筛选最适合课堂,同时也能最完善呈现课程特征的素材进行编辑。
第三,把握主线、适度创新。教师在采用辅助音乐教育时,需要把握好主线目标,对于教学创新适度应用,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本末倒置。
五、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流程
微课虽然短小,但制作微课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并不比传统备课过程少。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时,音乐教师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才能将课堂的精髓凝练在微课中。本文以高中音乐教材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赏析课程”为例,研究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流程。
1. 筹备阶段
第一,完成教学设计,制定目标。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就在于微课需要在至多10来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呈现。虽然微课本身不受时间限制,但中小学生课下完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把握好音乐课堂中微课的使用,以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教师预先写好微课教案,完成镜头设计和时间规划。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全曲演奏时间较长,将其完全制作成微课视频需要划分不同部分,对于音乐课的课时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需要精心筛选内容。
第二,准备教学器材。微课的制作材料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种,硬件又分为录制设备和教学设备。录制设备可采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录像机、平板电脑等,教学设备则包括乐器、白纸或录屏工具等;课程制作的软件则根据不同使用习惯,可以采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movie maker,或专业软件如会声会影、AE等进行后期编辑。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已有名家演奏的音频,因此可使用专业软件会声会影将选段编辑到微课内容中。
2. 制作阶段
第一,准备视频、音频、图片等电子资源。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多方面地向学生呈现课堂相关内容,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内容突出。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所需要的动画、音频、图片及电影剪辑等,将其去粗求精,选取整合,适当使用。音乐微课中的图片与音频并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视、听觉感官并用,从而进行全方位学习。不一样的感官感受,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以《梁祝》为例,所需的电子资源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全曲音频、动画片、“化蝶”动画、梁山伯墓图片、作曲家、演奏家照片、越剧《梁祝》选段、照片唱词等。
第二,录制教学音频。音乐课堂中微课呈现的内容多种多样,可选择的题材有基础知识的讲解、技能技巧的训练、音乐教材的解读、音乐片段的赏析等。教师可以根据教案设计,按照不同的题材内容,灵活选取不同的录制方式,比如音乐片段的现场弹奏,或者导入名家的选段,或者音乐技巧的表演示范等。例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是奏鸣曲式的结构,教学重难点则是从欣赏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录制音频时可以简要地讲解奏鸣曲的结构知识点,让学生对奏鸣曲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梁祝之间的淳朴爱情、梁祝故事的悲剧色彩等涉及乐曲中情感变化的内容则需重点渲染。
第三,后期制作。微课的完善对后期制作的依赖性较大。微课的完善主要是片头片尾的处理。对于录制好的素材,教师需要按照教案与脚本精心编排,使之紧凑有序,才能保证微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的。同时,对于下载好的电子资源,后期制作、剪辑可以提升音效音质、画面效果,突出重点,增强微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对于本节微课的制作,则可按照导入———《梁祝》动画与故事背景简介,呈现——简介协奏曲及奏鸣曲式结构等相关知识,巩固———协奏曲结合动画赏析,提升———结合越剧唱词分析曲中感情变化,反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提出对协奏曲的感受,对相关素材进行编辑。
3. 使用阶段
第一,课堂应用。制作好的微课应用于音乐课堂中,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式。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在课堂开始的15分钟呈现本节微课,然后利用剩余时间与学生互动并赏析《梁祝》全曲,还可以欣赏越剧、动画片等其他形式呈现的梁祝音乐,体验其中音乐表现的不同手法与音乐感情的相同之处。
第二,反馈评价。学生从音乐课堂离开,并不代表微课已经结束使命。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传微课内容,便于学生巩固复习,也可以与其他教师、学生进行互动,加强沟通,听取改进意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音乐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微课使用后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据此调整微课的使用模式。
六、音乐微课的创新之处
1. 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微课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上不是笼统地教授知识点。音乐课堂是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学科,而且在鉴赏诗歌方面,如果学生能欣赏到原创,对于课堂的吸收会更有效。中学生喜欢尝试新事物,比较容易接收和学习新的东西,无疑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深得学生的喜爱。教学方式的焕然一新,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习效率便提高了,教师也能更好地把控课堂。
2. 音乐实践上的创新
音乐微课可以弥补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所潜藏的这些弊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或技能的掌握不熟悉,就可以利用闲余的课下时间通过音乐微课视频进行系统地深入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对于教师来说,微课可以拓展教师的校本研修。教师可以接收其他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微课中的不足,进而对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完善自己的微课。
七、结语
微课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由于微课在国内起步较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于音乐等技能类学科的微课应用研究还需要近一步的深化和探讨;由于我国对于教育资金的大力投入,许多城镇的中小学均已配备使用微课的多媒体终端,从而为微课在课堂中的实践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13.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篇十三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把新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笔者就微课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浅出地探讨,希望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策略
教师工作的重心在于“授业、解惑”,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授业、解惑”这是千百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古时候的私塾会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如在教育启蒙阶段,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因人因时、灵活掌握开设“短学班”与“长学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上传授知识、学生分组讨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联网教学等多种方式来提升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
一、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效应易通过微课得到成倍扩大
微课是一种借助于视频这个主要载体以远程的方式进行普遍教育的形式,它所面临的不只是一个学生、一群学生,而是全国范围内听课的学生,它的效应将通过微课这个平台成百、成千的扩大,因此视频所记录的该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这就对录制微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理又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很熟练,而在我国微课的实际运用中,只要有录制设施,任何人都可以录制,甚至有些人并没有取得该方面的教师资格。这不仅没有达到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反而会产生以讹传讹的恶性循环效果,从而降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二)微课内容过于生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微课优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地方就在于其形式的创新性,不受实际课堂的限制,能够以多种方式吸引高校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然而,在我国高中地理微课的实际运用中,微课并未能呈现丰富的内容,而是把现实中的枯燥课堂照搬到荧幕上,内容生硬、单调、乏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反而因其缺乏现场交流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大大地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制作指向性不明确
微课既然是辅助现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途径,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然而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具体实践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没有能够很好地区分现场教学和微课的内容,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用微课的形式来表达,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用微课就一定优于现场教学,两者的混淆不仅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相反只会降低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缺乏现实生活的根基,教学内容失去立足点
高中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这门学科,必须基于具体现实情景,立足于现实根本,从现实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热情。但是在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渗透中,如果只是单一地通过依靠微课的形式去完成高中地理的教学,那么就会使得高中地理失去现实生活的根基,使教学内容失去立足点,让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奥妙。
二、提高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建议
(一)重点内容突出,讲解更有针对性
现有课堂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也会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
一、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将课堂内容进行全面消化,借助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时,笔者制作了微课进行教学,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按一条主线“对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展开,突出重点城市的形成、布局以及城市不同的功能区,语言精练而简明,讲解更有针对性。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最佳时间为十分钟,所以教师在课堂播放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可以将重点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制成精彩的片段,力求用最短的时间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
(二)结合实际生活,实现微课因地制宜
课本所涉及的知识大多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不能从自身的角度去体会书本中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让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走下课堂,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此外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当制作结合实际的微课视频,形成系列微课程。这样一来,既能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压力中释放出来,也能使之更关注学生、更关注教学本身。如在教学“地域文化与人口”时,笔者鼓励学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析对比来体验与自己城市相关的地域文化与人口关系。
(三)注重教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借助现代视听技术,运用微课视频可以反复观看教师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重点,从而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例如在讲授“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建议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师事先制作好的,利用水、浴缸、泡沫模拟洋流形成的视频,进而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洋流形成的三大要素,并布置下一环节的探究任务: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洋流分布状况是怎样的?如何绘制简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主探究、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并由此掌握所学知识。
(四)为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指向
没有方向的帆船只会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永远到不了彼岸;没有指向的微课只会迷失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海洋里,永远提高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为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指向,明确区分好应用微课教学效果更佳还是应用现场教学效果更佳,取长补短,两者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竞相迸发火花,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笔者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改变了原本沉闷死板的教学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好这一工具,让它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服务于课堂。
?⒖嘉南祝?
[1] 董艳.高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推荐阅读:
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结题报告07-30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6-18
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0-10
(教育科研)《校园网校园网的应用与开发研究工作报告》08-05
优秀论文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09-18
安卓应用开发期末考试06-11
移动应用开发要学什么10-08
技术成熟度评估在航空材料开发中的应用09-27
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