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教育体会

2024-06-23

婚恋观教育体会(8篇)

1.婚恋观教育体会 篇一

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3日 授课地点:中队学习室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授 课 人:xxx 授课内容:军人婚恋观教育

军人婚恋观教育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青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将面临恋爱、婚姻与家庭的问题,恋爱婚姻和家庭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形式。对每一个人来说,恋爱、婚姻、家庭都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稳定。我们的青年同志们,你们渴望爱情、渴望成家立业,你们在思想上准备好了吗?对爱情的内涵和本质理解了吗?作为军人,婚恋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婚恋观呢?为了使大家在思想上、在理论上有所准备,使你在谈婚论嫁之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走好这段美丽的人生之旅,我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军人婚恋观的基本内涵

1.什么是婚恋观

所谓婚恋观就是指人对婚姻、爱情等所持的各种观点和态度。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形成的对对方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具体说,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爱情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二是爱情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内容;三是在爱情中男女双方平等;四是爱情是排他的、热烈的、持久的。

2.革命军人的婚恋观 革命军人的婚恋观,是无产阶级婚恋观在人民军队中的具体表现。它要求军人在恋爱婚姻中,以纯洁的婚恋目的为基础,以志同道合为条件,以事业重于爱情为准则。忠贞专一是爱情生活的重要道德准则。所谓忠贞,就是始终如一;所谓专一,就是只能把爱情奉献给一个人,这是由爱情的排他性的特点所决定的。邓颖超同志说过:“男女的爱情,应该讲究忠实坚贞。爱情不是占有,而应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

二、军人婚恋的几个特点

军人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婚恋生活既有普通婚恋生活的共同特征,又有因服从军事职业要求而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和影响着军人的婚恋取向,即军人在婚恋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其特点是:

1.军人选择恋爱对象的时间和范围有限,具有时限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使得军人的婚恋也有着区别于一般青年人婚恋,突出的表现在军人选择恋爱对象的时间和范围有限。解放军总政治部依据《婚姻法》结合部队实际,专门制定颁发了《关于军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其中就专门对我们军人作了明确的特殊规定。如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服役期内不得结婚等。这些规定是加强部队建设和密切军民关系的需要,也是对我们战士高度负责,每一名同志都应自觉遵守。同时,对于结婚年龄也有着明确的规定,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3周岁;现役军人一律不准与外国人或居住在港澳地区的人员结婚;汉族军人要求与习惯上不同的少数民族公民结婚,必须取得少数民族一方家长的赞同,并在尊重和不违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的情况下才能准许结婚。

2.婚恋双方长期处于两地状态,具有分居性特点。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结婚后分居两地的现象非常普遍,聚少离多,故未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责任,常引起配偶及其家人的不满。空间上的距离,不同程度地会产生感情上的“隔阂”。特别是在遇到一些具体困难时,因为身居两地而使他们无法及时共同面对,埋怨、猜疑日渐增多,共同语言变少,容易产生家庭矛盾,甚至引起家庭破裂。

3.婚恋生活受到军队严格纪律法规的约束,具有纪律性特点。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我军严格纪律的首要内容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要求也必然反映到军人婚恋生活之中。军队严格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对军队婚恋生活的约束,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组织上要对军人的结婚对象进行调查了解,要求军人必须严肃对待婚恋问题,不能因婚恋问题影响工作和训练,不能以姻恋方面的困难为由推进工作安排和调遣,即便在探亲和配偶短暂的相聚期间都必须随时准备归队等。

4.在婚恋家庭中女方承担较多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执行任务的需要,长期面对繁琐的工作,身心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在婚恋的时间和精力上投入相对较少,对陪伴爱人、照顾老人和关心孩子等家庭琐事力不从心,因此,在婚恋中女方要承担着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工作等等,女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很重,这是摆在军人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需要婚恋双方的理解和支持。

5.军人的婚恋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特别保护,具有高尚性的特点。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他们的婚恋比普通的婚恋更多地要求牺牲和奉献精神。军人和他们的配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作出的种种牺牲与奉献,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扬和尊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针对军人婚姻的特殊性,国家专门通过立法手段对军人婚姻加以特别保护。我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我国刑法也明文规定:破坏军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利用职权或其他手段污辱军人妻子的,以强奸罪从重处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运用刑事制裁方法保护军婚不受第三者破坏的法律保障。

三、导致错误婚恋观的主要原因

1.恋爱动机不纯

部分青年官兵婚恋择偶标准上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过分地强调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过分强调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婚恋是不牢固的。而现实中,一些人是可以从对方为自己带来某些方面的满足,或者出于虚荣的心理来确定婚恋行为的。有的刻意追求“门当户对”、强强联合;有的执著追求“门不当户不对”,即:男的希望攀附高干之女,女的希望嫁入豪门,把婚姻作为弥补自身条件不足的筹码,希望借助婚姻来改变自己人生的命运,婚恋则成了他们追名逐利的工具。

2.缺乏了解和担当

一曲《绿军装的梦》曾激起不少青春少女的军人情、军嫂梦。然而因条件所限,她们对部队和军人的了解并不多。加之当前女青年的学历、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愿抛弃自己的工作和现有的事业。婚后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的日子和一人独掌家庭的重担,令一些想当军嫂的女孩望而却步,也给一些军人夫妇的心理、生理和家庭生活等带来诸多困扰,有的甚至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诱惑和家庭的负重,使婚姻亮起了“红灯”。3.婚恋的质量不高

青年官兵正处于事业的爬坡期,长期面对繁琐的工作,身心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在婚恋家庭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较少,对陪伴爱人、照顾老人和关心孩子等家庭琐事力不从心,导致家庭婚姻的质量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结婚后分居两地的现象非常普遍,聚少离多,故未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责任,常引起配偶及其家人的不满。空间上的距离不同程度地会产生感情上的“隔阂”。特别是在遇到一些具体困难时,因为身居两地而使他们无法及时共同面对,埋怨、猜疑日渐增多,共同语言变少,容易产生家庭矛盾,甚至引起家庭破裂。

四、军人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坚持“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服从事业。”

如何确立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仅是军人恋爱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婚姻生活中始终面临的问题。“游离于事业之外的爱情,无异于断了线的风筝。”这句格言讲出了事业与爱情的内在联系。坚持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服从事业,是军人恋爱的基本准则,反映了革命军人崇高的生活理想和个人情感服从革命利益的高尚道德。婚恋生活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更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正如列宁所说:爱情是生活的一方面,但不是全部。人的生存需要爱情,但并非为了爱情生存。军人活着,不仅需要爱情,更需要理想、信念和事业。在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上,必须始终坚持事业第一、爱情次之。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为,爱情与事业是辩证统一的,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是爱情的社会内容。崇高的理想和事业追求才能产生伟大的爱情,爱情因为有了事业的充实才更加巩固和持久。当爱情与事业发生矛盾时,要努力使爱情服从事业,在不妨碍工作、学习的前提下发展爱情,将对一个人的爱服从于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爱,真正实践“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崇高人生追求。

2.以志同道合为择偶的首要条件。

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指恋爱双方有共同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观、价值观。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妻子燕妮说的好:“同志,不一定是妻子和丈夫,但丈夫和妻子应该是同志。我们这里所说的“志同道合”主要是指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终生相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因此,对革命军人而言,志同道合不仅是对军人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是对其恋爱对象的较高要求,军人职业与奉献牺牲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独立承担生活的重负,毫无怨言地支持军人戍边卫国;只有家人给予真诚的信任,深深的理解和热忱的帮助;才有可能当祖国需要军人奔赴战场时,鼓励军人英勇作战、杀敌立功。对军人的伴侣来说,如果没有对军人职业及其崇高志向的理解,没有和军人同样高尚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就很难在生活中与军人相伴始终。

3.严肃认真地对待恋爱。

首先,要谨慎确立恋爱关系。恋爱不仅要对个人负责,也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列宁深刻指出:恋爱牵涉到两个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青年军人在确立恋爱对象时,必须本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全面考虑诸方面的因素,谨慎地作出决定,千万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定夺终身大事。其次,恋爱行为要文明。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求爱要注意场合和分寸,不仅要合中华民族的习惯和道德传统,而且要符合军人身份,切勿粗鲁、莽撞行为,以给对方、给自己造成心灵的刺激和作害。再次,热烈而理智。如果让感情冲破理智的堤岸,发生越轨行为,甚至未婚受孕,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苦恼和悔恨,因为恋爱本身存在两种可能性:或谈成,最后结成百年之好;或者谈不成,最后分手。

4.冷静理智的对待失恋

一是失恋不失志。英国十七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人不能只为爱情而活着,人生还有理想事业,有社会的责任,失恋是暂时的,理想和事业是永恒的,失恋不能失去理想和事业,失恋不能失去信心和志向。“好男儿志在四方”,军人志在报国,假如一时失去了个人的爱,但赢得了崇高事业是很值得的,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一定会重新获得爱情的。由此可以看出,失恋不失志,对崇高事业的追求能唤醒更多姑娘爱慕军人之心,她们会把自己的爱献给“最可爱的人”。

二是失恋不失德。失恋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心理不平衡是十分强烈的,嫉妒、仇恨常常冲击失恋者的理智,但不能由此失去理智,做出愚蠢的举动。有的人悲观厌世,没有爱情就没有一切,走上绝命之路,有的怀着狭隘的郫俗的心理报复对方,或散布流言造谣中伤,或毁坏对方容貌,或残害对方性命。失恋不失德是我们每个同志应有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决不能做出败坏对方名声、伤害对方的傻事,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对方有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力,既然没有这个缘分,就分手好了,爱情不在友情在吗?应该潇洒的说一声“同志,再见”。

三是失恋不失态。我们有一些同志失恋后整天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甚至痛哭流涕,什么工作都不做,像丢了魂一样,失恋的痛苦是能理解的,但是革命军人应该在失恋中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不能因为失去了某一个人的爱就感到“失去了一切”。失恋只是说明不理想、不成熟爱情的终结,这样的爱情不如早吹,勉强的保持不如分手的好,就是发展到结婚也不会有幸福可言,我们要鼓起勇气来展示我们军人男子汉的风度,敢于面对失恋,重新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从中得到宝贵的教训,这样会使你更加成熟,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新的爱情迈进。

2.婚恋观教育体会 篇二

一.不断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管理办法的不断修订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纵观高考恢复三十年以来,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办法就大学生婚恋问题大致经历了禁恋———不提倡恋爱———结婚开除———禁租房———不限制结婚等几个明确的阶段, 其中政策性的文件主要包括: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规定在校谈恋爱不再被明文限制;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婚姻登记条例》, 规定结婚、离婚不需要单位开证明, 这意味着大学生结婚也不必向学校申请, 并获取相关的证明;2004年明文规定学生禁止在校外租房住宿;到了2005年, 教育部再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即可登记结婚, 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执行了30年的在校学生婚禁解除;特别是2005年9月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以来, 2007年7月, 国家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 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生育, 在大学生中以及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显然, 新规定和新意见的颁布是承认和尊重大学生的基本权利的表现, 是教育法治的进步, 我们能直观感受到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人性化。然而, 面对高校放宽学生结婚和生育等相关规定的出台, 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做好在校大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就成为当前高校和计划生育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适时“保护”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爱情“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 它反映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面貌, 纯洁的爱情具有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巨大力量。然而, 大学生处于情感与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 他们的婚恋观不仅受到自身性成熟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若在这个定型的关键时期不加以科学合理的匡正, 未必能形成健康积极的婚恋观。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 中西文化不断冲击和交融, 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婚恋观由“单一标准”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评价体系受到冲击, 现代中国特色的婚恋道德风尚尚未形成, 因而, 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爱情、婚姻和性的困惑, 甚至对任何一种突破传统的婚恋行为都表现出宽容和认同, 普遍缺乏理性判断和责任意识, 有一些青年在婚恋的选择中混杂着明显的商业气息和市场气息。就在当今人追求组建感情丰富的精神型家庭的主流之外, 也涌来了一股由半明半暗到明明白白的浊流, 这就是第三者、情人、婚外恋、试婚等让国人心惊肉跳喘不过气来的现代爱情风暴的怪物, 这股浊流流进社会后不可避免地流进了校园, 影响着大学生。特别是近几年, 许多高校的周边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大量供学生租用的房屋、洗浴中心、网吧等等。所有这些, 为大学生恋爱的异化提供了方便条件。与之相对应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 中国大学生性观念的日趋开放与多元化。北京、上海、西安、昆明等各大城市各大高校就此问题几乎都展开过调查, 无一不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性。如经过对2000多名大学生的网上任意调查, “浙江市都市网”得出的调查结果是:42%的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表示理解和认同, 认为“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 同居未尝不可”,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反对。另有互联网对全国24个省市2000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和调查显示, 对大学生同居表示赞成的占28.14%, 任其自然的占57.16%, 只有13.15%的人明确反对。

然而, 根据爱情和婚姻的规律, 任何婚恋行为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法律、政治和社会道德范畴内的规范, 尽管当代的婚恋观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多元化, 但我们需要提倡的婚恋观应当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而不是盲目去颠覆传统。

3、大学生成长的自身需求

大学生进入青春期, 脑垂体分泌促进性腺激素大大加快, 性腺激素在肌体内积极作用, 年青人的性意识异常活跃。面对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这种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能独立地适应这一变化, 一方面又因碰到一些问题无所适从而希望能获取来自父母、学校的有力指导以走好人生的这一步。据调查, 68%的大学生希望校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性知识讲座、生理和心理咨询, 这无疑反映了大学生要求接受性教育, 包括婚恋观教育的心理。

另外还存在一个事实, 由于大学阶段的恋情尤其是性行为较难获得社会、家长和学校及周围大多数人的认可, 给当事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加上年龄小,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低, 很容易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在压力、阻力和自身道德冲突中, 人的注意力分散, 过多地纠缠于烦恼、痛苦之中, 影响一个人的性情、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纵观媒体报道, 各高校每年因为感情问题而痛不欲生、荒废学业乃至精神分裂、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女大学生未婚先孕问题, 许多调查和报道表明, 在医院接受人工流产、引产的女性中, 未婚女性特别是未婚的女大学生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占总人数的比率上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湛江晚报》的一篇“少女做‘人流’, 谁之过”的报道指出:现在到医院做‘人流’的年轻学生越来越多, 出现低龄化和反复化的趋势特点。女大学生人工流产、引产现象增多, 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一是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个别甚至导致不育;二是影响正常的学业。“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面对性冲动的频繁撞击和性道德的规范, 使他们处在强烈的性需要所致的性失范和痛苦的性压抑的夹缝中煎熬。”但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如何呢?笔者调研发现, 有81.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或“录像光盘”的途径来获得性知识, 只有6.8%的学生表明自己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性知识的。对于2007年7月9日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 高达92%的学生抱怨说“根本不了解, 因为学校没有宣传过”, 被调查学生认为“很欠缺计划生育教育”, 建议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普及婚恋情感方面的知识”、“组建婚恋性方面的社团”和“开辟婚恋情感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而目前一些高校相关公选课的开设, 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 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宁波大学在2007年开设了“性病学”公选课, 听过该门课程的学生说:“不上这门课会是一种遗憾”。哈尔滨工业大学在2008年9月开设的“大学生爱与生命教育”公选课, 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在2007年开设的“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公共选修课, 均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当选修课信息在校园网上登载后, 报名的学生立刻爆满;上课的大教室几乎座无虚席, 不少学生甚至搬着椅子坐在教室的走道上听课。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学生们的观念和行为已经很超前了, 他们自身对于婚恋、生育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 所以高校不能对性教育畏首畏尾了。我们的使命就是给予其正确的引导, 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端正态度, 进而远离不安全性行为, 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若干意见

1、从时间上来讲, 从入学教育阶段就开始“造势”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 是入学后大学生涯的第一课, 起着成才发展的“导航”作用。目前我校的新生入学工作主要是以学生工作部、教务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党委组织部、保卫部、后勤集团和各院系及专业团队等各个部门为支撑, 以入学与适应性教育、国防素质与养成教育、学科专业与职业认知教育、学风建设与学务指导、成长与发展教育、奖励与资助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 其实归纳起来就是校规校纪、思想政治、学科专业三大模块。我们建议借鉴一些国家成功的做法, 把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婚恋道德有机统一起来, 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自新生入学伊始就加以“灌输”。《思想库》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断:“今天能否预见到明天将会发生什么, 将决定事业发展的成败。”由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不太了解, 所以这个时候给他们传递的信息容易在其脑海中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 提前在思想上打了一剂预防针。增强新生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二则, 当今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 任何敏感的话题靠回避是不行的, 只能主动出击, 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任何“堵”或“放手”的做法都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婚恋观。相反, 对于刚刚迈入人生的新起点、新转折的学子们来讲, 适时的婚恋观教育非常具有启迪性, 只有这些为学生们需要、能够启迪人生的新知识, 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 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 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成为内化的素质。在教育的方法上, 不是简单地告诉新生应该如何, 不能如何, 而是应该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剖析, 更多地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思考, 得出自己的结论。

再则, 如前所述, 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 价值选择、价值比较的机会大大增加, 人们很容易失去一个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当纷繁复杂的多种言论和社会生活向同学们走近时, 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是非善恶的明确标准, 导致他们处于道德评价、是非评断和思想选择的困境之中。而处于多元文化冲突中的人们会陷入很被动的境地。所以, 我们有必要一开始就占领先机, 向学生传达主流的思想观念, 让他们主动形成健康美好的婚恋观。事后诸葛亮, 永远不如一场好雨知时节。

实践证明, 入学教育直接影响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性转变, 影响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行为养成, 也将影响校风、学风的建设。成功的入学教育能够对新生的大学生活及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甚至能使学生终身难忘和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希望美好的一生之情———婚恋能够伴随新生的入学教育在他们的心灵埋下健康的种子。

2、从空间上来讲, 加强网络教育, 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 无数分析90后大学生特点的文章无不例外地指出当今大学生一个共性而鲜明的特点, 那就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他们对网络超强的依赖性, 他们平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而非电视广播或报纸杂志, 这就要求我们占领网上阵地,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的指导和教育作用, 加强正面教育。如在计划生育网站设专栏, 介绍恋爱、婚姻和性的有关知识, 并与学生平等聊天、讨论,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接受正确的婚恋知识, 而且可以大胆提出自己关心或困惑的问题, 提高教育效果。至于沟通模式, 应采取朋友、伙伴式的师生交流形式, 即教师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或伙伴, 以热情、友好、旁观者的身份和态度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婚姻爱情现象, 以感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关爱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念。

其二, 近十余年, 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数量成倍增加, 新老校区办学现象十分普遍, 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随着我校九月份开学, 部分院系新生迁往首义校区, 建立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网站, 设立生殖健康、在线教育视频、站内留言、电子信箱等多个板块, 做到信息公开, 资源共享, 建立学校计生部门和宣传对象进行直接互通的渠道更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多校区办学带来的工作不便。

其三, 亦是针对我校计划生育工作站现状而言。现有关婚恋及计划生育教育方面的专栏主要分布在校医院主页和心理咨询中心主页。其中校医院主页在“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版块分别上传了健康常识及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文章, 但从点击量来看无论是早期的内容还是最近更新的均不超过100, 尤其计划生育版块的内容最近一次更新还停留在2011年, 可见这些网站在校园影响甚微。至于性常识、紧急避孕、意外怀孕及处理这方面的知识并未出现, 医院设有“紧急避孕室”, 但不知道多少学生知道?问题还是出在宣传这一环节。心理咨询中心的主页确实清新雅致, 内容也很丰富, 尤其在线咨询一项自08年开办以来, 收到了学生两百余条的留言, 一方面说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既然有效果, 就应该想办法做得更好。

2012年学校基于国家宏观的政策背景和我校的现实状况专门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健委员会, 并颁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足见学校对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的深度关怀, 在众多可行方案中,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通过完善网络教育资源来普及健康知识,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3、从内容上来讲应该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是一个知识体系, 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 生命与健康教育; (2) 生殖健康教育; (3)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教育; (4) 婚恋道德教育; (5) 性道德教育; (6) 女生教育; (7) 爱情观教育。

从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学计划来看, 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第六章, 第三节) 这节教材, 是专门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的。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仅有一节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是明显不够的, 学校还应增设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婚恋观念和行为的课程, 具体包括约会, 恋爱, 婚前关系, 性知识, 性伦理, 避孕、生育知识等等。这些观念和知识属于正常的教育范围, 而且也是大学生朋友都需要的知识。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婚姻恋爱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今世界,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 还是发达国家的加拿大、美国, 都把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考生参加考试的年龄限制取消, 招生范围扩大, 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趋向的基本特征,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的状况。换言之, 良好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 高校需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道德教育资源, 特别是挖掘我国传统的婚姻道德伦理中的人文资源, 实现现代整合, 构建起新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 从而发挥新的道德评价机制的调节功能, 确保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向上、具有时代特点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李斓.女儿将来嫁给谁[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2.7.

[2]meilicoco.新时代男女的22个婚恋观[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2.1.

[3]周远忠, 熊承等.中国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和避孕节育现状与需求现况调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38 (5) .

[4]陈小琼, 崔小璐.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1.

[5]窦敏.高校计划生育工作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2) .

[6]郭静, 张爽.北京市大学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及服务需求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

[7]杨景.高校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

[8]杨奇志.高校扩招后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8) .

[9]杨越明.计划生育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2) .

3.婚恋观教育体会 篇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婚恋观问题

大学是促进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场所,不管是在学习方式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面,大学都是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的。这两者的差异点主要体现在大学在环境方面更加复杂,需要学生拥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为成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初中、高中的校园环境比较单纯,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处理简单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来讲,大学生出现婚恋观问题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以及文化的改变。此处的环境不仅是指校园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婚恋观问题不容小觑,也绝不能对此放任自流,要及时地寻求措施对此进行解决。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1、开放化

婚恋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婚恋观的发展变化受到了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持有传统婚恋观的人群大多只剩下中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一代大都拥有更加开放化的婚恋观。现代新式的婚恋观逐渐得到了普及,其中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氛围也发生了变化。此外,外国文化对我國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了影响。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这种途径接触到外国文化,了解更加新潮的思想。在了解外国文化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变化。与往常相比,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更加开放化了。 [1]

2、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问题

大学是促进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场所,但是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谈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的普遍。大学生谈恋爱大多出于情感的需要,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谈恋爱的出发点不纯洁,他们有的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有的则是为了经济利益。打着谈恋爱的幌子进行不正当的行为,不仅对他人、也对自身造成了伤害,更加影响了自己的学业与前途。所以,广大高校应该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方面知识的教育,让他们错误的婚恋观得到纠正,促使自身行为朝着正当化的方向发展,将大部分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促进自身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二、大学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原因

1、环境因素

环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大学校园环境的复杂度远远高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有很多人认为大学与社会并无两样,因为大学是一个教会人们如何在一个大集体中生存下来的重要场所,是学习各项社会能力的基地所在。目前有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到了复杂的校园环境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自己在婚恋观方面出现了偏差。其中,同学之间的影响、不良校风的影响都是促使大学生婚恋观出现问题的重要环境因素。

2、网络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上面信息也良莠不齐,错误、偏激的网络文化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由性,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在各项事务的决策方面也拥有更强的自主性。网络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是极其复杂的。它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消极、偏激的婚恋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致使大学生出现婚恋观问题。并且有很多学生因为谈恋爱而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有些人为了谈恋爱而放弃了学业,不顾自身的前途与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这不仅反映出了大学生婚恋观方面的问题,也反映出了当代有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应当得到及时的教育。[2]

三、纠正大学生婚恋问题的教育途径

1、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能够在纠正大学生婚恋观问题方面产生极大的作用。其中,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在这项工作上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班主任犹如学生的家长与朋友,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对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班主任可以定期向学生普及正确的婚恋观知识,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思想以及行为。此外,班主任也可以进行暗访,找出婚恋观存在问题的学生,并与他们进行谈话,让他们明白错误婚恋观的危害以及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在婚恋观方面存在的疑惑,教师要正确地为他们解答疑惑,督促他们纠正在婚恋观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且要将学习与努力提高自身放在第一位,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3]

2、定期举行讲座

除了教师可以在纠正大学生婚恋观问题方面发挥作用之外,学校定期举行讲座也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学校定期举行讲座就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为学生纠正自己的婚恋观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与途径。学校定期举行讲座可以在普及正确的婚恋观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要想进一步看到实际效果,就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纠正自己的婚恋观问题。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别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大学生的婚恋观。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可以在校内摆点,向学生们普及正确的婚恋观知识,促进大学生婚恋观问题得到解决。这种途径能够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活动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促进自身婚恋观问题的纠正。

3、发挥家长的作用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状况,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家长想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也应当经常与班主任保持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在恋爱方面,家长应当为孩子灌输正确的婚恋观思想,要关心孩子的恋爱状况以及孩子的婚恋观。对于孩子在婚恋观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出他们在婚恋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让孩子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认真对待婚恋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放在第一位,切忌把恋爱当做生活的全部。

【参考文献】

[1]李秀梅,闫聚峰.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6:51-52.

[2]王大钊,金彦,保积红. 青海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53-157.

4.婚恋教育总结 篇四

3月下旬,总队部署开展了“培养高尚婚恋情操,共建和谐军人家庭”主题教育,中队召开支委会和全体军人大会等形式,层层搞好思想发动,引导全体官兵充分认清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青年官兵大多处在婚龄阶段,无论结婚与否,对男女关系问题都很敏感,加之社会上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丑恶性观念的影响,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就很容易在这方面出问题。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帮助官兵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积极主动地做好官兵的思想道德和婚恋观的教育。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总队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并紧密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举措,狠抓教育成果转化。

(一)广泛动员,明确责任,强化组织领导

中队于3月29日组织召开会议,传达了总队文件精神,明确了“培养高尚婚恋情操,共建和谐军人家庭”主题教育的任务目标。认真研究制定了《“培养高尚婚恋情操,共建和谐军人家庭”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储志杰同志为组长,于水旺同志为副组长,阚永坤、孙国容、陈刚为组员的活动领导

-1-小组。并要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严格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严格按照分工,具体指导,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确保教育活动的质量。

(二)搞好教育准备,深化学习讨论

中队将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共建和谐军人家庭”主题教育放在首位,及时让官兵掌握有关婚姻等方面的知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对官兵进行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婚恋思想。采取集中学习和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全体官兵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总队编发的《专题教育辅导材料》,时刻警醒保持良好生活作风,做到遇婚恋挫折能够正确对待,遇婚恋矛盾能够冷静处理。另外,收集近年来涉及官兵婚恋的典型事例,以案析理,教育引导官兵严格遵守法纪和道德规范。并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官兵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等主题开展专题讨论,人人谈体会、人人说感想。(三)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集中对部队官兵生活作风、婚姻恋爱等情况进行一次重点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良倾向。在全中队范围内对已婚官兵逐一进行谈心排查,在谈心过程中引导官兵切实增强化解自身矛盾和自我承受能力,更好地处理

-2-在感情、婚恋、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避免因婚恋挫折引发心理问题或事故的发生。通过谈心全面细致的了解掌握官兵在处理家庭与工作方面的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官兵解决实际困难。最后,针对谈心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梳理汇总,研究制定了措施与对策,对存在婚恋及家庭问题隐患的同志委派结婚时间较长的干部班长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并适时的欢迎家属来队探望,稳定官兵情绪,排除问题隐患,有效防止因婚恋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确保部队内部安全稳定。

(四)把婚恋观教育贯穿到“两个经常性”工作中去。

管理是一种“硬教育”、教育是一种“软管理”,二者不可偏废。在解决官兵婚恋问题上,中队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思想教育和运用法规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管理并重,疏导与堵塞并举。在抓管理时,注意从思想教育入手;在做思想工作时,注意依据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抓好行为规范。同时,随着士官的数量逐年增多,在士官中发生婚恋问题的比例也在加大。为此,中队及时纠正了重干部轻战士的现象,切实把干部、士官的婚恋教育和管理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定期对干部、士官的婚恋情况进行调查摸排,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确保不出格、不激化、不违法。

5.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篇五

政治教育教案

题目: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目的:通过学习,汲取XX事件教训,引导官兵树立新形势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进一步端正对婚恋的根本态度。

内容:

一、当前部队少数官兵在婚恋问题上的主要不良表现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三、军人在恋爱生活中的具体要求

授课:杨扬

方法:集中授课,班排讨论 时间:2小时 地点:俱乐部

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结合实际进行讨论。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了官兵思想的解放,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队官兵。下面,我们从当前青年官兵婚恋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学习,进一步认识消极腐朽思想侵蚀的严重性、危害性和我们严加关注的必要性。

一、当前部队少数官兵在婚恋问题上的主要不良表现

根据个案分析和现象归纳,部队在婚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恋爱为幌子,享受“情爱快餐”。恋爱是两性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建立婚姻家庭的第一关和起点站,本来是件严肃的事情,但在部分中却很不严肃。他们把恋爱视为“情爱享受”和“性爱享受”,只谈恋爱不结婚,而且搞“快餐式恋爱”。有的搞“三角恋爱”甚至“多角恋爱”,“四处撒网”,从一开始就不专一;有的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谈一个换一个,像走马灯似的,谈的对象以班排论,还自我吹嘘“恋爱专家”;有的未婚同居;只谈恋爱不结婚,过“情人”生活;有的以谈恋爱为名,玩弄女性。某部一名少校军官陈某,个人条件好,很令女孩子喜欢。谈的对象不少,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三天不见,又是一个新“拍拖”。但总不见他提出结婚。一次他终于在“玩爱”中翻了船与某公司的漂亮女职员谈恋爱,不久便发生两性关系,后发现女方生活作风有问题,想罢手时,被女方闹到了部队,反映他恋爱中的一些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二是对待婚姻喜新不厌旧,搞婚外恋。个别官兵经受不住女色的诱惑,当“花花公子”,一有机会就寻花问柳、沾花惹草;有的喜新不厌旧,在婚外设立“感情驿站”,既不丢掉“根据地”,又在外面开辟“新战场”,找“情人”、“过把瘾”;有的和昔日的恋人“藕断丝连”,旧情重拾;有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外面偷偷搞“金屋藏娇”。某直属连队副连长已有妻室,但却与地方一有夫之妇勾搭成奸,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某团排长刘某经常不假外出,搞婚外恋,结婚才7个月,便在送家属回家的归队途中,在火车上与南宁市某公司女职员萍水相逢,两人一见故,从此,两人经常书信来往和电话联系,并在书信中以夫妻相称。后来,在其妻临时来队并有身孕的情况下,刘不悉心照顾,却专程跑到南宁与“情妇”鬼混。

三是个人生活不检点。个别干部、战士精神空虚,违反部队规定,出入酒绿灯红场所寻求刺激。有的与地方女青年打情骂俏,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身份与打工妹和“发廊妹”拉拉扯扯,还有极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玩弄女性。前几年某营一名教导员以介绍一名女青年学开车作诱饵,多次与该女青年发生性行为。另外,部队官兵与地方女青年乱拉乱扯而发生的事故案件也屡见不鲜。仅去年,某部就有12名官兵因此受到纪律处分,占受处分人数的38%。某团二连战士毛某刚分到连队没几天,就拉上了驻地村庄的女青年,毛为了和女友在一起,擅自离队带女友到县城游玩,连队干部找到他后,因害怕受到处理而服药自杀。前几天通报的XXXX事件中,某士官因喝酒后调戏他人女朋友,最终导致血案的发生。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上述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官兵身上,但都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受腐朽思想生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文化也沉渣泛起,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打而不绝。军营不是生活的真空,由于受“酒绿灯红”的侵蚀影响,少数思想基础不牢、觉悟不高、自控能力差的官兵盲目效仿、体验,追求享乐和所谓的“潇洒人生”。近几年来,部队发生的婚恋观方面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不玩不乐,一生白活”,“何不潇洒走一回”、“守一个老婆太老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爱过就忘却”等错误思想和所谓“现代爱情观”的影响所致。

二是个人道德水准低下,追求感官刺激。前面提到某团排长刘某为了追求享受,忘记了夫妻之情,在家属临时来队并有身孕的情况下,抛开妻子不照顾,不假外出跑到南宁与情妇鬼混,哪还有道德可言?刘在检讨书中分析思想根源时写道:“由于自己忽视了思想改造,崇拜金钱,追求享乐,导致了现在的下场。当时,我认识女青年李某,正因为她身居闹市,又有钱,又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她为人大方,对我关心备至,我被这些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人、一个有了家庭的人。”某团一机关干部与一个女青年谈恋爱,不久就发生性关系,后来感到这个女青年不理想,就抛弃不要了,转而又与另一个女青年谈恋爱。由于该干部把自己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被前面那个女青年告发,后来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是法纪意识淡漠。有的官兵认为,生活作风不检点,是生活小节,无伤大雅。还有的认为,与“相好”的人同居,她有情我有意,不碍别人的事。孰不知,作为党员干部、革命军人、乱拉男女关系,与他人姘居、通奸不仅是道德品质败坏问题,而且是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有的干部不是不懂法纪,而是明知故犯、铤而走险。某人武部一名干部,在已经存在合法婚姻并有妻儿的情况下,另求新欢,与驻地一离婚女性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并与自己的妻子闹离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某干休所政委,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未经调查和请示报告,擅自叫本所办事人员为一志愿兵出具结婚证明,结果致使这名志愿兵发生重婚问题而受到开除党籍和除名处理。他们都身为共产党员、军队干部,受党教育多年,有关政策法规和党纪条规,应该是清楚的,但他们我行我素,违反规定,教训是深刻的。

个别干部在婚恋方面发生的问题,无论是对部队和单位建设还是对个人成长进步,其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败坏军人形象,影响部队声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问题历来就是不光彩、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党纪军纪所不容的。有的干部在部队偷情不方便,就到地方租房进行偷情;有的干部是在按摩院或“情妇”的床上被当场抓到的;有的被女方丈夫找上门来,在其扬言“部队要准备好二副棺材”的恐吓声中,吓得面如土色;有的谈恋爱不严肃、很随便,谈了半天,原来女方是有夫之妇,甚至有的是“三陪小姐”。这些丑行严重玷污了军人的光辉形象,在地方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损坏了部队的声誉。

其次,破坏婚姻基础,影响家庭幸福。由于乱搞男女关系,势必严重伤害妻子的心灵,导致婚姻危机甚至家庭破裂。有的官兵乱搞男女关系,染上病毒,不仅自己身体搞坏,还连累迫害了家人的身心健康,使家庭出现难以弥合的裂缝,给子女的心灵了也带来创伤和阴影。

第三,葬送了个人前程,影响个人进步。由于婚恋方面发生的问题,不仅是思想品德败坏的问题,同时还违反党纪政纪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严重问题,因此,发生问题的这些必定要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劳教和判刑,不仅使个人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某团原副连职管理员童某参与嫖娼,被撤销干部职务,取消上尉衔,按士兵退伍处理。还有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领导干部,因为男女作风问题,不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而且被降职、撤职,有的转业回地方后也难以削除影响,不光彩的阴影始终环绕在身边,挥之不去。

三、军人在恋爱生活中的具体要求 有一首诗说的好:

说我们是牛郎织女,我说是也不是

也是牛郎织女那样思念,也是牛郎织女那样相盼 也是隔着地上的“银河”,也是一年一次相见 不是牛郎织女那样被人拆散 为祖国为人民我们心甘情愿

熟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一定年龄的人需要恋爱结婚,这是自然规律,但恋爱不是迷迷糊糊随心所欲,军人在恋爱中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才能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选择称心如意的对象,获得甜蜜的爱情。

(一)坚持爱情与事业的统一

爱情与事业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既不能主张爱情至上,为爱情而活着,也不能极左地讲为了事业不要爱情,我们强调的是两者的统一是以事业为主导的统一。是实现人生价值积极的统一。爱情与事业犹如人生之船的两支桨,缺一不可,但是比较起来不能并列,是有先有后,有主有从的。

1、在先后顺序上应事业为先,爱情为后

成就事业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首要之举。一般来讲,人应先有一个好的职业,然后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这是社会上人的生活中的客观要求。如果我们过早的涉入爱河(早恋)会牵扯耗费精力而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一般情况下,在中学处对象都很难考上大学,大学期间搞对象成绩都是一般。把爱情当做头等大事放在第一位的人势必把全部精力倾注于爱情,两鬓斑白一事无成,通常也不会获得美满的爱情。例:在遥远的西沙群岛,有位战士对部队生活感到寂寞厌倦,对工作和周围的一切失去了热情,他把全部的感情都融注在给女友写信的字里行间。当他得知岛上生长着几棵相思树时,便不惜攀援绝壁,采了几百颗红豆随同那脍炙人口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寄给了千里之外的女友。想不到女友把那些红豆原封不动退了回来,并在信 写到:一个不热爱生活,不热爱自己岗位的人认会想念了会真正地去爱他的朋友,哪怕你把全世界的相思豆都寄来我也不稀罕。”捧着这封信,小伙子羞愧难当,把所有的红豆抛进大海,重新认识生活,从平凡具体的工作一点一滴的做起刻苦磨练自己。一年多过去,他不仅立了功,入了党,而且被评为学岛爱岛标兵,当他再次给女友写信时,女友在回信上赫然醒目地写下了7个字“速寄一颗红豆来”。可以看出,姑娘也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所以如果我们把事业和爱情纳入同一个系列而进行先后比较的话,那么应当是先事业后爱情,陈毅元帅也说过“不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我就不结婚”。40多岁后才成家。

2、在主从关系上以事业为主,爱情为辅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处理爱情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这时也正是事业起步有待深入发展的黄金年华,爱情与事业交织在一起,二者的关系应是兼顾考虑、突出重点,爱情重要,事业更重要。爱情与事业对一个人来说都是永恒的,都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事情爱情和婚姻终身大事,处理不好,就会使人的一生充满忧虑的苦恼。爱情虽然是终身大事,但不是头等大事。如果把爱情看得至高无尚,那么就会失去人生的正确目标,在事业上暗淡无光,所以说爱情、婚姻是终身大事,但它并不是头等大事,是一个人事业中起长期作用的因素。正如列宁所说:“爱情是生活的一方面,并不是全部,除爱情之外,还有更高的追求就是事业。”正如一句名言:“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由此可见,爱情与事业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在实际处理两者关系时,我们不赞成苦行僧式的禁欲主义,也不赞成爱情至上的个人主义,并且坚信,男人事业成功了一定会获得爱情。

(二)以志同道合为择偶的首要条件 大家知道,婚恋择偶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一辈子的大事,她将陪伴你的一生,直到人生的终点,这样的事情不能草率。两个人一辈子互相爱慕,和谐,这客观要求两个人要有共同的语言。维系两个人一辈子互相爱护同舟共济的条件很多,如情趣一致,爱好,性格相同,共同的利益,老一辈的管教,社会的压力等等。哪个条件最首要?这就是两个人要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的语言则不能同知,不能同知就不能同心,这样怎能走到一起。而现实中,在恋爱时男女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我包装的现象,易使在择偶中失误,把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作为条件,结果是不协调中埋藏着危机,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做到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外在、内在条件的关系

目前在我们青年人当中有一种现象,单纯的追求外表,把是否有漂亮的脸蛋,美丽的眼睛,白晰的皮肤,优美的曲线,苗条的身材,风流的体态作为择偶的条件和标准,只要漂亮好看一切都可以,这种只注重容颜,不求内在心灵的择偶条件是不正确的表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女双方相貌上的相互愉悦确实是爱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说英俊潇洒的当代青年军人也完全有理由找一个容貌体态漂亮的对象,但如果只注重外表不讲品德意志这就不妥了,要知道,人的长相差异是父母生而使之的,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遗传和变异之规律,可以说并非都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再说“红颜”终不能到老,容貌上的美丽在人生中毕竟是短暂的,岁月的刻刀必然会无情地在每个人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把爱情建立在重“色”或唯“色”至上,就象一把稻草,火燃的急,熄的快,最终将带来无穷的痛苦和悔恨,如被列宁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诗歌的太阳”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次舞会上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亚相识,普希金为娜塔丽亚的美丽娇艳而倾倒娜塔丽亚为普希金的名声和地位所吸引,他们很快结婚了。婚后娜塔丽亚热衷于舞会,宴请和奢华的生活,对普希金的诗毫无兴趣,普希金为了赔她参加舞会和社交活动无法安心写作,债台高筑,后来水性扬花的娜塔丽亚与宫廷卫士宫丹特士发生了爱昧关系,普希金不堪受辱,与其进行决斗,在决斗令声还未下,丹特士就先开了枪,俄罗斯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因爱美而早早殒落了。-我国早有“娶妻不娶色”“择夫择德不择貌”的古训。比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出人意料地娶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氏为妻,但她聪明过人,温柔 贤慧,为诸葛亮成为政治家,军事家起了重要的作用。沙俄的彼得大帝娶了一个乡村女子,她不但是一个贤妻,还是一个聪明的皇后,事实说明,外表美,容貌上的漂亮只能悦目,是一时的,内在的美则可以赏心是永恒的。奥斯 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表,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古希腊的柏拉图曾劝导当时的青年人说:“应该把心灵美看得比形体美更为珍贵。”从而我们得知选择对象要以内在美为首要条件。当然,如果能够找到外表漂亮而且心灵又美的恋人是最好不过的了。若是德才学识与容貌不能两全时宁可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容貌平常但心里美者,也不要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林中的小鸟美在嘴,山中的老虎美在背,军人的妻子美在内”希望同志们把握关键性的问题,找到一位心美貌美的如意恋人。

2、正确处理本质条件与非本质条件的关系

我们找对象要找十五的月亮,不找十五的云彩。

现在有些人把票子,位子,老子,当作主要条件,却忘了关键的首要的条件、本质条件——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品质修养,这些才是产生真挚纯洁爱情的思想基础。双方以美丽的容貌为主的一旦春去貌失时,就会产生厌感,发生矛盾,断然而去,如果像有的同志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想幸福离不开钱,把目光盯在对方的工资待遇,父母地位,家庭经济条件上,而钱一但花光、物一旦用尽,爱情的根基就会失去,一旦经济条件由好变差,爱情就会出现危机、分道扬镳。特别是军人,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朝朝暮暮,缺少浪漫情调,婚后两地分居,缺少家庭的温暖,感情交流不便,流动性大,生活不稳定,条件艰苦,而且还可能遇到生与死的考验,因此,只有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才能适应于军人,所以我们每一名同志在选择对象时一定要抓住主要问题才能真正获得长远、甜蜜的爱情。

(三)恋爱行为要道德

恋爱行为是否文明健康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平,下面讲四个方面:

1、表达爱的方式要讲场合和分寸

表达爱的时候注意场合和分寸,即要合乎中华民族的风俗和道德传统,更要符合军人的身份。现在有一些人在公共场所依偎、抚摸、拥抱、接吻,在大庭广众之下过分的亲昵;还有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打情骂俏,举止轻浮。爱情的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健康文明,有的低级庸俗,有的高雅幽美,有的浅薄丑陋。采取何种方式表达和交流感情,反映了恋爱双方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品德的高低。有的同志可能认为,“如何表达感情是两个人的私事,别人不能干涉”。此话差矣,爱情表达确实是恋人之间的事,但并非不与别人发生某些关系。两个人的举止必然要作用于周围,作用于他人的视听感官,因此说它具有社会性,这样就必然产生道德要求。主要表现:恋人的举止行为要符合民族的传统道德习和社会公德的文明要求。如果你在大街上大声喊“我爱你”,人们准认为你精神不正常。就是说恋人如忽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这种道德关系一味地我行我素,必然会在人格和道德上降低,变成令人作呕的人。例:公共汽车上来了对光彩照人的情侣,男的仪表堂堂,女的妩媚秀丽,乘客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对情侣脚跟还未站稳便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起来,乘客们摇着头叹着气说:“不自尊哪!”。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尖锐地批评这种人,他说,“一个人把应当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秘的不可分侵犯的感情拿出来示众,是一种愚蠢和下游的行为。”所以我们军人在爱情的交流和表达上要文明高雅,体现中华民族的道德和礼仪更要体现出军人的修养和尊严。

2、恋爱举止端雅

恋爱中良好的行为举止,为爱情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因为它反映了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明礼貌的水准。现在有的人与对方牵线,就用粗俗露骨的语言去捎带人家,美其名曰,姑娘最爱坏男孩,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有的与姑娘刚见面就轻浮,粗鲁地急于拥抱接吻。就是恋爱压马路也在不断升级,60年代并肩走,70年代手拉手,80年代肘挎肘,90年代头靠头。以上种种举止不端的行为是对爱情的玷污,有失人的尊严。拥抱,接吻,触摸是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用直接更明白的表达方式——身体语言的表达形式,刚刚相识就急于拥抱接吻是违背爱情发展规律的。用粗鲁的语言捎带对方是对爱情的调戏,有失人的尊严。

革命军人在恋爱活动中要自觉培养高尚的情趣与恋人一起谈理想,谈人生,交流工作经验,开展健康的娱乐活动,举止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端庄文雅,不死板拘束,要热情而不放纵,活泼而不轻狂,严肃自制而不轻慢冷落,既有自己的军人气质,又有自己的恋爱风度,一身正气满腔热情,恋爱不失英雄色,这样方体现出军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文明水准。

3、热恋中要理智

真理与谬误,痛苦与幸福,痴爱与怨恨,有时就隔着一道栅栏。

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进入热恋期,双方亲密无间,时隔一日如隔三秋,随着双方感情的发展成熟,每个人都会产生那种心旌摇动,如醉如痴的感觉,在这个阶段,用拥抱接吻来传达爱都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我们要善于控制感情的闸门,不能失去控制,突破道德的禁区,“禁果”不可吃。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一些青年人性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加之社会上对性道德评价的宽容,社会舆论的淡化,导致婚前性行为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地方已屡见不鲜,在部队有,在军校学员当中也有。例:某部队有这样一位战士,自幼爱好文学,入伍几年在大小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部队推荐他考军校,成绩考得也不错就在等通知的空挡,他请假回家探望热恋中的未婚妻,由于长时间的分别,一见面两个人的欲望都像浸了油的火焰稍纵即燃,终于有一天,感情的激流冲开理智的闸门,闯入了禁区偷吃了禁果。事发后两人为行为的失控感到后悔和不安,但是在感情与理智的较量中,一次次败下阵来,多次闯入性的禁区。假期满后,这位战士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到军校报到了。可是不久接到未婚妻的来信,告知她已经怀孕,让他速回家完婚,否则,将无颜面生活下去。怎么办?回家完婚,要被学校除名因为学员在学习期间不许结婚,不会去完婚,未婚妻一旦承受不住社会舆论压力,万一有个好歹……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真不知道该往那里走,他舍不得军校,那是他成长的摇篮,事业的起点;他舍不得未婚妻,那是他生命的支柱,爱情的伴侣,整整一夜他几乎没和眼,想起当初,他真后悔……这样的事情在我校的学院中也有发生。爱情,是人类感情中最美好最纯洁的,保持热恋中的理智,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对方的尊重,如果你真心爱她,就不能做有损她人格的事情。同志们知道,按法律规定,性生活只属于夫妻间的权力,恋爱阶段发生性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同时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社会道德的制裁。如果是本能、狂热和疯癫的自然情欲的释放,就是把人类高尚而纯洁的感情降低到了动物自然生理本能状态,柏拉图有句话说的好,“真正的爱情就要把疯狂的或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况且在恋爱期间没有认真的态度,主动向对方提出非分要求或企图以性行为占有对方赢得爱情是不道德的。同志们,当你在热恋中感情之火燃烧起来时,千万不要忘记泼上一瓢理智之水,要记住拜伦的著名诗句“爱情是纯洁的,爱吧,但要爱得不越轨。”

4、对恋爱关系要负责 当一个人与对方确立恋爱关系后,即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对方负责,而不能干那种损人利己的事情。现在有些人利己主义严重,负责精神很差,基本上有这样情况:是吹灯族与陈世美并存,一方面,是社会上一些姑娘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讲“实惠”,讲“享受”,吃不了嫁给军人的苦,与军人谈恋爱没有浪漫情调,甚至有的确立了恋爱关系,但一听说边防站岗,有牺牲危险,就收回“非你不嫁”的誓言,提出“吹灯”,中断与你的恋爱关系。吹灯现象不少见,不支持你工作、不爱你的事业的人就是“黄了”也值得,在这不多讲了。主要讲第二种现象,军中“陈世美”。这种现象在很多时候都存在,当兵时在家找了一个对象,感到配不上人家时就百般殷勤,可是当他考上了军校,自我感觉良好身价倍增时,就嫌弃原来的恋爱对象,断绝来往,例:90年入学的一个学员入学不到一个月就提出与对象分手,结果未婚妻搞到学院,经工作无效被退学处理。还有千里迢迢来到学院以死殉情,更有甚者与对象发生性关系,造成女方怀孕8个月之久提出分手的丑剧,给社会、军校及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有恋爱时间长达8年之久,毕业以后宁可花上近万元的“青春损失费”,不顾一切要分手。这种当战士时找故乡的姑娘,上了军校提了干,情况变化了就重新进行“选择”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是与军校应具有的品德不相适应的。这样做与古代陈世美中了状元做驸马、抛弃了结发妻子并有儿女的秦香莲没什么两样。一个人的职务变了,工作地点、经济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如果每发生一次变化就要从新选择对象,更新爱情,哪里还有什么爱情可言。恋爱自由,在恋爱期间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是要受到道德法庭的审判,会受到众人的鄙弃。我们作为一名军人,青年中的精英,在恋爱中要树立高尚的情操,作到自尊自爱,要负起恋爱的责任,要么就别恋爱。

一个献身国防、忠心报国的革命军人,迟早会赢得真正的爱情,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碧血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军威国威振奋; 十年夫妻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

讨论题:年轻人在择偶时,是选择生活型共同语言的还是选择事业型共同语言? 拓展阅读:士兵读本 p207、p208、p209。

编写人:XXX

6.婚恋观调查报告 篇六

恋爱起步价:男性月收入高于6000,女性月收入高于3000

虽然说恋爱不能太物质,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是爱情和婚姻的保障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恋爱起步价“水涨船高”,很多人纷纷感概“谈不起”、“娶不起”,物质基础也成为单身男女们“脱单”的一大阻碍。

所谓恋爱起步价是指单身女性对理想男友收入的最低要求,在对理想的另一半收入要求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层要求各不相同。其中女性认为理想伴侣的最低月薪为6701元,80后女性和70后男性对恋爱起步价要求最高,分别为6993元和3545元,90后对恋爱起步价要求偏低,为6534元。各个地区的数据显示,华南地区的男性和华北地区的女性恋爱起步价最高,其中,有房也成为很多女性结婚的硬性条件,不能降低。

除了恋爱起步价男女双方有各自的标准,结婚后谁掌管经济大权?另一半的工资卡要不要上交?这些都是常见问题。调查显示,在另一半工资卡是否上交的问题上,74%女性的态度是不主动、不拒绝,即自己不会主动要,但如果男友主动给自己也不拒绝,其中2%的女性会主动向对方要工资卡。而自愿交工资的好男友只有20%,42%的男性会等着对方要时,才乖乖交出,月薪过万的男性最希望金钱自由,不肯交出工资卡的比例最高。华南女接收男性工资比例最高,不同年龄段中,80后女性管钱欲最强,78%的女性会主动要或接受对方的工资卡,华北男性在各地区不愿交工资卡比例最高。

对此,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在爱情和婚姻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单身男女在爱情中也越来越现实,房子、车子、票子成了了很多人结婚必不可少的“三大样”,不同地区的恋爱起步价不一样,主要还是受地区经济和男女双方家庭条件的影响,90后对恋爱起步价的要求相对偏低,是因为90后相比80、70后,对待爱情的态度更加坚定、有个性,不喜欢受外界环境和家庭的影响。“而女性对另一半工资卡的态度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喜欢在爱情里掌握主动权,喜欢去主导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无论男女,择偶都看重年龄和外形条件

女敬财男敬色?择偶标准不止这么简单

除了恋爱起步价,报告也对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择偶标准进行了梳理,调查显示,女性和男性找对象这件事上日趋一致――双方都把“颜值”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在针对男性的调查中,女性的“年龄”最受关注,占比高达68%;“外形条件”其次,占比64%;排在第三位的是“婚史”,占比53%,相应的,“是否有小孩”占比52%。男性最不关注的是“有车”,仅有1%的男性对此有要求。

在针对女性的调查中,男性的“年龄”同样最受关注,占比高达61%;“外形条件”和“收入”并列第二,占比60%;排在第三位的是“有房”,占比46%。女性最不关注的是“宗教信仰”,仅有6%的女性选择这一项。

如此看来,这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看脸的时代”。各位帅哥美女们在婚恋市场上的优势显而易见。

如果遇不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该怎么办?56%的女性和44%的男性认为爱情就要宁缺毋滥,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将就。其中,女性年龄越大越不愿降低条件,究其原因,是由于自身条件及物质条件逐渐优越,很难找到各方面都合适的,她们索性不屈尊迁就。

7.婚恋观教育体会 篇七

蒙古民族女子的家庭教育在蒙古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曾经培育出诃额伦兀真、唆鲁禾帖尼别吉、孝庄文皇后等杰出的女性。这些聪明的慈母、贤妻激励着我们去研究蒙古民族少女的教育发展情况, 包括婚恋观教育。

1. 在礼教上:注重“德育”, 培养“淑女”形象

德育主要是养成式教育, 通过家庭的熏陶从日常行为出发, 从身边事情出发, 将女性的温柔敦厚、深明大义、勤俭持家等优良道德传统代代相传。教育是以家族兴旺为基础, 其中, 穷人家对子女的教育是有关待人、处事以及礼仪等道德上的教育, 富裕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多一些有关财产、属民等事情的教育。这些道德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高标准严要求能够影响人一生, 如要求女孩见到老年人称呼:“爷爷、阿巴、阿巴嘎、哥哥, ”遇见老的妇女要叫“奶奶、额吉。”[1]47;要记住客人的长相、穿戴、马的颜色和鞍具的样式, 不许向别人吐唾沫和甩鼻涕, 说话要和蔼干净[1]169;女孩处处的应该像淑女, 走路迈步轻而稳, 不要惊动已经休息的羊, 这才像姑娘[1]117;平时做活也要讲究规矩, 年轻女子搓麻绳时, 如有家兄、叔、伯或外人进来, 就要停止搓绳, 放下裤腿, 用衣服遮好, 否则, 被耻笑为无礼貌等。[1]124

2. 在生活技能上:为好出嫁需“苦练”本领

蒙古族学习针线活儿主要是元朝统治时期受到苏州手刺绣的影响。从那时起, 有钱的蒙古官员从苏州买来姑娘, 养在家中专司针线活儿。[1]125因而, 汉族关于姑娘心灵手巧、勤俭持家的一些评价标准就融入到了蒙古族社会中去了。从女孩的生活出发, 她们从小就接触小布娃娃、荷包等, 而这些恰恰是通过做针线活儿完成的。从五、六岁时, 女孩在母亲、姐们的指导下做布娃娃和荷包;十岁左右就要学会纳袜底和做各种各样的荷包;十五、六岁时要学会做裤子、纳鞋帮;还要教会拿剪子裁剪衣服。[1]124做好针线活儿对女孩最为重要的是好出嫁的影响评价作用的出现, 因此, 不论是穷人家, 还是富人家的女孩都要好好学习针线活儿。如果家里的母亲对针线活不精时, 要找个精通的女人, 拜为姐姐向她学学。谁家的女孩做得好, 就能找到好人家出嫁。所以, 家庭 (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 都十分重视女儿的针线活儿, 因为学好针线活儿不仅可以改变家庭状况, 而且可以攀上好人家迎娶。通常女孩的针线活儿做出来的要叫大家议论评说。如果是穷人家孩子被议论评说针线活儿做得好, 那么一般情况下富户就会来请她上门常年做活, 这样她就可以得到粮食、布匹、肉等生活用品来改善家庭状况。

3. 在性教育上:适时进行生理知识教育

女孩儿像花一样, 成长、开花、成熟都有规律, 生儿育女乃天意。女子出嫁的年龄为十七岁到二十一岁, 男儿娶媳妇年龄为十八到二十五岁。如果女的超过二十一岁, 男的超过二十五岁, 就被认为超过了婚龄。[1]27因此, 家庭都要在一定的年龄段适时进行生理知识教育。蒙古族生存的地理因素、等级制度决定了家庭生活条件差异性很大。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家庭, 女人一直做的是细软活, 主要就是针线活儿, 手指纤细而柔软, 指甲也似竹笋, 女孩婚恋观教育一直都在进行, 女孩十三岁要学习烧茶、做饭和针线活儿, 十八岁要告诉她们生儿育女的责任。生活条件差的家庭, 女孩要承担繁重的劳动, 双手皮粗如树皮, 食指指肚有的开裂, 由于劳动女孩生育知识教育比较晚, 十七岁到二十岁间要集中学习针线活儿和结婚的知识。因此, 男子十八岁、女子十七岁定为宜婚年龄, 要选个“全人”当中间人去女方家说亲。

4. 在日常文化生活中:通过古今之歌、写诗、对字头塑造女子婚恋观

从古至今的许多歌来看, 这些歌都很有教育意义。它作为一种风俗, 记录了蒙古族交往、习性, 以及对问题的判断、取舍, 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人生。这些歌曲在喜庆之事演唱或者寄存于母亲教给女孩针做活儿的过程讲述风俗、古今之歌、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之中, 这些知识既属于道德教育, 又是婚恋观教育。其中有表达对爱情、婚姻的美好向往, 有对不法婚姻 (包括通奸) 唾弃, 反应了当时对女子婚恋观的塑造。

写诗、对字头也是塑造女子婚恋观的重要内容。如“有缘不分远近, 两相情愿事竟成”、“遇到了有缘人, 心中就有了底。”、“如果喜爱, 猴子也美, 如果相中, 讨饭人也俊。”、“好挑剔的姑娘, 可能会遇上瞎子。”[1]72等。

此外, 蒙古族不持贞操观观念, 婚恋观上更具包容性。社会上沿用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和嫂子续婚这一传统。[1]28

二、蒙古族女子婚恋观教育理念的目的

虽然父母对生男生女没有性别歧视, 并认为生女孩是福, 阿珠莫尔根歌曲中描述道“生女孩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1]91但是女子一进入婚姻便成为家庭的“贤妻良母”, 要遵从伦理、相夫教子、任劳任怨, 忍受着“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承担的责任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1. 在家庭生活中要求遵从礼教, 甘当贤妻

蒙古族通过对少女的孝顺、礼法伦理和家政等方面的教育, 极力地渲染出所谓“贤妻”, 无形的透露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结婚时, 女方的送亲的长辈们都要到新媳妇的房中祝颂:……要听从教诲, 对父母的名誉要保重, 天命如此不可违。[1]33结婚后的三天里, 新媳妇要最早起来, 扒灶台里的灰, 点火烧水对茶, 清扫屋子, 见到公婆要问安。这些主要是来说明自己家娶得儿媳妇不是懒婆娘, 能给家族带来幸福、吉祥。女儿三天后回门, 祖父母和父母及长辈们要教育女儿:“异乡人, 嫁出去的人, 石头落到哪里就在哪里落稳;不要违背公公婆婆的话;要和女婿和睦相处……”[1]32等等, 给以许多教导。

日常生活中, 对当媳妇的人礼节多而难。如在婆家对公婆、伯、叔、兄、姐都要有礼节, 对他们要在起、站、行、迎时, 请安、问好, 还要装烟、满水。……平时, 儿媳要忌讳公爷和公爹的名字。[1]46

2. 在劳动生产中要求勤劳朴实

蒙古人的妇女素质很好, 很少有懒人, 从蒙古族过日子情况来看, 听天由命并懒惰, 靠天赠物而不懂各种技术, 不懂经济和生产的深刻道理……, [1]112因此, 生活贫困。近代蒙古族人搞生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牧业;一种是农业。靠牧业生活的人们, 挤奶的事都是女人的事, 炒米推米安排吃的东西, 也都是妇女的事, 她们劳动量大而多;男人的活儿轻, 比较懒, 活不多。[1]111农业区的蒙古族, 男人要干农田的活儿, 女人干家里的活。

3. 在入户、继承、一夫多妻制中昭显出妇女地位卑微

女子不计入户口册。平时, 分在册的男人和不在册男人, 自古规定各户之长子记入男丁之册, 女儿和别的男丁不计入册。[1]18蒙古实行长子继承法, 包括领地和爵位, 女子没有权利的。在家庭方面, 旗主诺彦基本上都与满族王公结亲娶了公主、格格做夫人, 如果满族夫人不生育, 有时把小夫人生的孩子说成大夫人所生, 这样就可以继承父业。[1]33

一夫多妻制。一个旗主每天除吃、喝、玩女人以外, 什么事也没有。虽有结发之夫人, 却与使女丫环们胡搞, 生男儿后收其母为闲散夫人, 让儿子给原配夫人当儿子, ……。这些女仆、丫环到二十岁就退还其家嫁夫。如果被诺彦看中, 并与其交往而怀孕, 就叫她另住一房, 如果生男孩就把这个女奴收为妾夫人;如果生女孩就收为姬, 不称夫人。[1]108女子需要维护、维持婚姻, 没有自由离婚的自由。

这一婚姻、恋爱观教育是封建“男权”社会在生活中的体现, 是女人坚守“贤良”、“妇道”的零散的生活式教育, 使她们忍受着各种艰难困苦, 甘愿做家庭的“贤妻良母”, 不去计较个人得失、社会地位, 默默地推动社会一步步的发展、前进。

摘要:在近代中国, 远在内陆的蒙古民族广大女子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在家庭教育中涉及到的有关婚姻、恋爱方面的知识, 是其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蒙古风俗鉴》记录了蒙古女子婚恋观教育的理念, 目的以及在礼教上, 在生活技能上, 在性教育和日常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女子,婚姻,爱情,《蒙古风俗鉴》

参考文献

8.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 篇八

您的性别是_A_A男;B女;您谈过几次恋爱_C_A没有;B1次;C2次;D3次或以上;

1.您对恋爱的理解是:(A

A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B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C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D不必考虑太多

2.你认为自己平时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A)*

A非常喜欢并愿意B愿意正常交往C不喜欢也不讨厌D害羞,不太愿意E不喜欢也不愿意

3.你对未来伴侣最看重的是哪方面?(可选择您认为最重要的2项):(BD)*

A兴趣B人品C事业D感情E相貌F家境

4.如果您遇到喜欢的人,您会主动追求吗?(A)*

A 会大胆主动追求B 会有所暗示C觉得不好意D不大看好感情,喜欢不喜欢不重要

5.目前你周围的同龄人谈恋爱的多吗?(D)*

A没有B有个别C有一些D很多

6.您现在的恋爱状态是:(A)*

A正在谈恋爱B曾经有过恋爱经历C处于观望状态D暂时不准备谈恋爱

7.您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B)*

A一段真挚的感情B顺其自然C只是游戏D没概念

8.你认为大学恋爱的目的是什么(F)*

A丰富生活,排遣寂寞B积累经验,体验人生C身心需要

D寻找生活伴侣E他人影响F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

9.关于谈恋爱的事情是否会和父母说?(A)*

A会B不会C看情况

10.你觉得恋爱会或者已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可多选)(E)*

A浪费了学习时间B失去了很多朋友C失去很多自由D增加了消费开支E没有影响

11.您认为您每月的恋爱消费是多少可以承受?(D)*

A 100~200元B 200~300元C 300元以上D 从未计算过E 不定

12.当恋爱双方产生矛盾是,您会:(C)*

A因为爱对方而妥协退让B决不让步C斟酌考虑D其他

13.您的爱情观是什么?(B)*

A 一生只爱一个人B随兴而为C可同时爱多人D 不轻易爱一个人

14.假如您失恋了,您会怎样与过去恋人相处呢?(A)*

A分手以后还可做好朋友B分手以后不再系C 没经历过D说不清楚

15..你会不会只为爱情结婚?(C)*A是B不是C说不清

16..你对裸婚有什么看法?AA赞成B不赞成C说不清D可以接受,但自己不会

17.你认为“门当户对”合理吗? BA合理B不合理C说不清

18.你认为婚房由哪一方提供?AA男方B女方C双方共同负担D可以在外租房

19.婚后能否接受和对方的家人一起生活? BA能B不能C无所谓

20.你对大学生校外同居或婚前性行为持何种态度?A

A赞成B不赞成C说不清D可以接受,但自己不会

21.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你认为你的恋人(现有或将有的)会成为你的终身伴侣吗?(A)*

A会的B不会C顺其自然D没有经历

22.您认为维持婚姻最重要的因素是(多选,不多于三项):(DE)*

【婚恋观教育体会】推荐阅读:

从《非诚勿扰》看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09-09

上一篇:西风颂赏析英文下一篇:《王之涣 宴词》阅读答案附赏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