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共10篇)(共10篇)
1.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一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调查
1.您所在的年级 [单选题] [必答题]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2.您是否有担任过班干,团干等职务? [单选题] [必答题] ○ 有
○ 没有
3.您的政治面貌 [单选题] [必答题] ○ 共产党党员
○ 共青团员
○ 其他党派宗教人士
○ 无党派,无宗教信仰
4.您是否知道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关键词。[单选题] [必答题] ○ 我能背出来
○ 我知道几个
○ 完全不了解
5.您是是否认同我们国家与社会都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单选题] [必答题] ○ 是
○ 否
○ 没想过
6.如果下面12个关键词任选三个,您觉得哪三个价值观是我们社会或者国家必须的?题] [必答题] □ 富强
□ 民主
□ 文明
□ 和谐
□平等
□ 公正
□ 法治
□ 自由
多选 [ □ 爱国
□ 诚信
□ 友善
□ 敬业
7.您觉得哪些方面对你的价值观影响最大 [多选题] [必答题] □ 朋友圈子
□ 个人经历
□ 新闻和社会舆论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8.您如何看待我们国家社会现在的价值观? [单选题] [必答题] ○ 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价值观
○ 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 现有的价值观需要改正
○ 我没对这个问题思考过
9.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以及认同的教育? [单选题] [必答题] ○ 我认为很有必要
○ 没必要
○ 我不关心
10.您觉得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意义大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意义重大,能提高我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 意义不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 我不关心这个问题
11.您认为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必答题] □ 个人价值取向
□ 教育科普力度不够
□ 社会已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
□ 社会贫富差距以及不公平问题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12.您认为学校开展的毛概,思修课程对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大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影响非常大
○ 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 没什么影响
13.您认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选题] [必答题] □ 电视广播等媒体
□ 报刊杂志等纸媒
□ 网络等新媒体
□ 校园或社区活动
□ 课程教育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14.你认为我国社会目前哪些需要亟待提高 [多选题] [必答题] □ 富强
□ 民主
□ 文明
□ 和谐
□ 自由
□平等
□ 公正
□ 法治
□ 爱国
□ 敬业
□ 诚信
□ 友善
提示:限选四项
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二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大学生
一、前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内外部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正在遭受极大冲击。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国家也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审视和解读他们价值观的特点和态势,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价值观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和对象
本文采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查问卷(黄莉,邹世享2010),选取四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875份,回收有效问卷823份,问卷有效率为94%(见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与开座谈会为辅的方法,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题目的分析,从高职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来解读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三、结果与分析
本文从调查的数据和该问卷的四个纬度来分析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认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即国家民族认同感强。有18%的学生不赞同“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根本指导作用”这个观点,据调查结果显示政治面貌为非党团员占大多数;有10%的学生不同意“科学发展观能够统领各项工作”这个观点;访谈“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这一观点时,有76%的大学生持赞同观点,也有16%的大学生持否定观点,其中女生基本都愿意,政治面貌为团员90%以上都愿意。这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想观念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的主流,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有54%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这一观点持肯定意见,还有80%的学生赞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其中,男生认同感比女生要高,68%女生对上述观点持赞同意见;政治面貌为党团员的有80%持赞同意见,生源地为城镇有64%。从样本的特征来看,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很多同学没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的题目上,否定意见占40%,另外还有45%的学生赞同“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民富国强就行”这观点。这说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高职院校有必要深化教育方式。
(三)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调查结果与分析
有70%的高职院校大学生高度认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观点,样本特征无太大差别;有84%的大学生赞成发扬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这表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品格及自强意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但有些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也会有消极情绪,约9%的大学生赞成“及时行乐”,其中生源地为城镇占70%,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八荣八耻”的提出,但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思想盛行。青年学生高度认可社会主义传统美德,有8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大力发扬“以和为贵”、“厚德载物”、“义利统一”的理念,样本特征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观点上,54%的大学生持赞同观点,政治面貌为群众赞同比率略低于党团员群体。在选择职业方面38%的赞同应“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也有32%的人认为应“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男生选择赞同的比率高于女生。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愿意服从国家利益。
四、研究结论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念坚定,其中政治面貌为党团员比政治面貌为群众的信念更坚定,在专业特征、性别、生源地上无显著性的差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成果和未来是比较乐观的,其中男生和理科类专业的同学比女生和文史类专业同学赞同率高,生源地来自城镇的比农村的同学赞同率高。
高职院校大学生都表现出甘于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积极进取,通过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发扬创新创造精神。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各种思潮冲击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思想,个人主义和狭隘团体主义严重。
五、建议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力量在学生思想认识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中去,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树立榜样,坚定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用高水平有特色的活动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沉淀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深层次心理结构中。
参考文献
[1]黄莉,邹世享.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王学梦.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3]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7).
3.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三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熟练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处于转型期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让其融化理解于内心,外化为真正的实际行动,发挥其引领社会的正能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辽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是坐落于铁岭新区的一所新兴高职院校,处处充满朝气与活力,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先进设备和崭新的建筑楼群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方便。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最为重,诚信教育待加强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近年来“道德滑坡事件”频频出现,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小悦悦、碰瓷儿等事件表明社会上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然而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历年大学外语等级考试作弊、替考事件,研究生考试泄题等事件也表明诚信教育缺失的严重性。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德才兼备的。
正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精神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学院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重视,考试前让学生签定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对考试中抄袭、替考和作弊事件绝不姑息,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在平时的思想政治课中,思政部教师也会根据教材中的学生诚信教育方面给予深刻的解读,并适时放些有关诚信教育的宣传片,让大家直观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二、新形式下的孝道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诠释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孝道文化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为此,学校为让学生真正理解何为孝道,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家在理论和实践中真正理解其内涵。
1.倡导《铁岭市职业院校学生“孝行”十个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10月,辽宁省铁岭市教育局以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的讲话精神作为行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南,将“孝道”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引领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吃苦、学会感恩,从每件小事做起,培养其奉献意识、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等高尚品质。
为此,教育局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制定了《铁岭市职业院校学生“孝行”十个一》,即每天问候一次父母,每月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主题跟父母聊天一次,父亲节或母亲节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在父母生日送给父母亲手制作的一份生日礼物,每月读一篇感恩的文章,每学期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向父母展示一次,节假日给父母洗一次脚,节假日给父母做一次饭,节假日每周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节假日每周帮父母洗一次衣服。
学校将《“孝行”十个一》的具体内容制作成宣传海报,贴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挂在每个班级的墙壁上,内化为每个学生的日常行动。学院各系为激励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孝道精神,特组织了学生心目中的“最美学生”评选活动,通过演讲的形式和平时的表现来选出公认的“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最美学生”,以此来升华每个学生的孝道情感,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更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传承国学经典《弟子规》,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在心中
孝道文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是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当心中想起这样的经典,都会感慨古人的智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弟子规》全文是“孝道文化”的具体体现,要求学生不论在家,还是出门在外,都要遵守礼仪和规范,注重培养其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学院努力创设文化氛围,教室墙壁、走廊、校园的宣传橱窗、条幅都会悬挂与《弟子规》相关的孝道故事,学校的LED显示屏也会滚动播出《弟子规》的全文,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其文化熏陶。学院各系根据实际情况,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弟子规》晨读、书写其全文、《弟子规》内容讲解、《弟子规》诵读之星评选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展辉煌,技能优势突显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知识底蕴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本科院校,但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点也不差,甚至在一些方面强于本科学生。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就为学生习技能的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笔者学院的学生训练刻苦,在学院领导重视的前提下,各专业的教师带领本专业的学生披荆斩棘,在比赛中发挥出平时的训练水平,多次在国家、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中获奖,尤其是高职的汽车营销赛项,学院学生获得过国家级一等奖;创业比赛也获得过省级二等奖,其中学院的“丁丁书法教育培训中心”和“沐沐哒复式甜品”两个创业项目已经被批准运营,正式成为为社会服务的场所,实现了创业的梦想,更为学弟学妹们未来的就业拓宽了新的途径。比赛既为学院增添了荣誉,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这样的比赛经历也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正如辽宁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写的一样:崇德尚技,励志笃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做到公平、公正与民主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日常的有效管理引导和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公平、公正、法治、民主的目标。在评优选先、班委会和学生会选拔任命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重视大家的话语权,信息公开化,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推动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对学生奖学金的评选既要重视考试成绩,也要衡量其综合素质的表现,二者相结合,结果公开化,为学生之间的公平、民主竞争奠定基础,也进一步践行了诚信教育。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年轻的高职院校,正朝着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目标迈进,目前发展速度迅速,招生人数和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学院的许多举措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如贴近学生兴趣的社团组织,表现自我才能的迎新晚会和元旦晚会,学会感恩教育的养老院慰问演出,为学生就业着想的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与德国合作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学生就业的绿色同道——校园职场,学生心理障碍释放的场所——心理咨询室,学生技能展示的平台——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学生兴趣特长展示的舞台——演讲、书法、歌唱、篮球、足球、辩论比赛等等。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正在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特色的道路,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式多样,各具特色,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自身水平。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使学生通情达理、明辨是非,为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奠定了基础。
4.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四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64-2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原则
1.1 整体规划
从大局出发,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因素,进行整体设计。
1.2 全员参与
在学生层面,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在教师层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学生内心。
1.3 有机融合
1.3.1 思政课三门课程融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3.2 思政课部与其他部门融合
思政课部与学工部、团委等部门有机融合起来,在工作计划、活动安排与开展等方面互相通气,齐心协力,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3 课内与课外融合,理论与实际结合
思政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学工部、团委活动有机融合,用理论指导实际,通过实践增强对理论的理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3.4 形式多样
摒弃单纯的说教,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校内外实践多彩化。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寓教于参与中,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
1.3.5 贯穿全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实施,不局限于高职高专所要求开设的三门思政课程,而是所有教育教学中都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局限于某一年级,而是涵盖学生三年的学习全过程。教学与实践内容
2.1 内涵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它从个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方面强调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也是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国家和社会层面是个人层面的环境保障。
2.2 学习宣传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核心价值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宣传教育: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理论水平;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中国梦”主旋律;③深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为国家发展和个人成才奋斗;④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明是非,辨美丑,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思想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风尚。
2.3 实践活动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打造学校品牌为导向,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各分院、社团特色,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开展行为践履。
2.4 行为规范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履以及日常价值观表现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评比考核中之中,使“三个倡导”的教育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口、入心,并内化成学生的基本的道德情感和自觉行为。
教学与实践步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与实践贯穿三年大学生活,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员参与,有机融合,形式多样。
3.1 宣传发动
3.2 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
目前很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教学与学生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的缺陷:一方面思政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学生活动缺乏足够了解与参与,影响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各院系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很多,如有思政教师参与和理论指导,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有效。
3.3 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活动
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注重理论学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注重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提高教育实效;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长效机制。
3.3.1 课堂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内在联系,如三门课程中关于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主理论体系、国家形势发展等方面本身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在课程标准的制定、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教案与讲稿的编写、课程考核等方面要突出强调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案例、视频素材的选取等方面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3.2 主题班会或讲座集中学习探讨
利用主题班会或讲座,采取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
3.3.3 校园环境熏陶情操
①主题板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着重于强化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法制、纪律观念,诚信意识等,通过理论规范学习、典型事例教育、法制教育等形式,使学生自觉树立文明形象,遵守校规校纪,诚信参与奖助学金评定、考试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守法公民。
②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电子屏等,树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评选“感动校园学生人物”、“校园励志之星”等,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创先争优”先进分子等一起进行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与倡导。用科学的理论引领学生,用先进的事例鼓舞学生。
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空间,在网页内容上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通过创办网页加强教师理论素养,同时也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与空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全时段的教育氛围。
3.3.4 文化活动形成共鸣
①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电影比赛,以“文明校园、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以随手拍或自编自导自演等为主要形式,知荣明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志愿者。本活动同时也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表演道德情景剧,作为模块实践任务列入课程考核。
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比赛,发动所有学生参加,通过书法、绘画、剪纸等多种形式表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理解,评选出获奖作品并进行装裱和大范围张贴,既发展了学生爱好特长,体现当代大学生良好风貌;又营造高尚的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时刻处于“核心价值”的潜移默化熏陶中,用学生作品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更有说服意义。
3.3.5 校外实践拓展
①继续加强和改进“三下乡”活动,拓展服务时间和范围,打造学生社会服务平台,树立学院文明形象。
②继续加强和改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爱心教育、学民共建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五个基地挂牌并长期联系,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学校与社会协作,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抢占网络这块阵地。“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主动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创办独立的、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网站为教师教育、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维护网站,辅导员、思政教师等参与参与消息发布和论坛维护,并创新栏目,提高吸引力。
总结提炼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实施要求和步骤,认真总结,及时总结。
4.1 例会小结
通过召开教研活动会和工作例会,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深入查摆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待人、日常行为、遵章守法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活动成果。
4.2 总结
每学期末或每学末,每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撰写调研报告,汇报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内容为分析分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施情况、展示过程参与,汇报工作成绩,总结先进经验,研究问题对策。各个部门撰写部门教学实施活动总结,总结提炼本部门的特色典型、先进经验,反思不足并提出改建建议。
4.3 表彰考核
表彰典型: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教师和学生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并作为考核的依据;对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和宣传,逐步形成分院特色、部门特色,共同打造学校品牌,将经验、成果和典型事例列入员工绩效考核、学生操行评定和部门、班级考核。对于组织、参与不利以及产生负面影响的要帮助、扶持、改进,不以考核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共创良好学风、校风、社会风气为归宿。
4.4 成果发布
5.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五
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学
院:测 绘 工 程 专
业:测 绘 工 程
班
级:1420501-Z 组成成员:
姓名: 李阳靖
学号: 201420050138 姓名: 王 敏
学号: 201420050108 姓名: 王 赟
学号: 201420050128
2016年6月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
一、调查实践背景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重要思想,阐明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根本所在。在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上,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第二,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并对它作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逐步丰富发展的.就其内容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就其地位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具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务实性、“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时代性、“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人民性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是高校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主持的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才能保证主渠道的畅通。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于是我就“关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问卷。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以及祖国的伟大复兴。
二、调查实践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调查实践主题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四、调查的意义及重要性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当代知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个特殊的群体,无疑给这个时代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他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他们步入社会后对整个社会的引导;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以及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调查对象
东华理工大学大学全体学生
六、调查内容与形式
网络问卷调查
七、调查实践目标
(一)初期目标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
(二)中期目标
开展好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寻求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使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终期目标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中的指导地位,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
八、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具体包括调查问卷题目的确定,活动计划及活动安排。
具体人员安排:
C同学做好相关的会议记录 制定走访调查问卷表
具体人员安排: A同学就会议记录的提纲,题目,进行整理,做成word文档(包括排版等工作)
B同学在问卷网上生成网上问卷
C同学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同时帮助A,B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后续工作是拍摄照片
3、确定走访对象,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的合理均匀分配
具体人员安排:
确认走访对象后,就每个层次的人员进行走访,这部分工作由三个人就个人社会资源进行平均分配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完成调查报告。
具体人员安排:
A同学就网上问卷的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做成word文档; B同学完成调查报告;
C同学查找资料,对A和B同学的成果进行检验考核,并改正。
5、资料整理,装订,打印工作。
(二)活动实施阶段
1、按原定计划各小组领取调查问卷分头行动,走访寝室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回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3、召开总结会议
(三)活动总结阶段
整理汇总各寻访小组统计数据,召开总结大会,进行分析讨论。
【实践内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本小组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调查问卷,并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为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调查结果】
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共青团员所占比例为8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55.52%的人选择了学校、家庭教育,33.14%的人选择了新闻媒体,11.33%的人选择了听取讲座、参加讨论会;61.19%的人认为开设各类思政课程十分有必要,37.39的人认为较为必要,绝少部分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在看到一则消息后,有96.32%的人选择了根据消息内容判断真假;对于认为那种因素对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最影响力的题目中,私有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影响占了大多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有21.81%的人选择了爱心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75.07%的人选择了社会宣传活动;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道德模范评选和学习实践活动;53.82%的人认为家庭教育对自己有影响,认为学校教育有影响的占了37.68%,其他的只有8.5%。
【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 】
根据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果。第一,大学生虽然大部分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它的了解还很少,并且大家对它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第二,大多数的同学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当要求到自己身上时,会表现得十分犹豫,尤其是涉及到自身的实际利益时。第三,大学生希望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同时也认为它的提出对整个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都有帮助。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第一方面是国家层次上,调查表明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强烈,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很模糊。当代大学生依然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是值得发扬的。但是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却依然了解不多。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第一,老师上课对这种思想解释的太深奥,同学们对这种思想理解的还不深。第二,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出在同学身上,大家不喜欢听这种和现实一点也不接轨的思想,导致了今天对它不太了解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便是文明、和谐。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方面是社会层次上,调查表明我们这个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差的距离还很远。主要原因也分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的不正之风导致了贪污腐败,“拜金”,讹人等现象,这些方面和我们国家的政治法律有关也和现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有关。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强,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不会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个人层次上,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是极其热爱的,对于扶老人和取款机取款事件大家的反应不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敬业、诚信、友善大家做的还不够。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有一部分不愿意扶老人?主要因为近期出现了老人的讹人事件,大家惧怕了。为什么老人会讹人呢,可想而知,由于年老无劳动能力无法担负药费,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制定一套切实解决老人医疗问题的法律。可是就算没有我们也应该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们。而对于取款机事件,它所隐含的是诚信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弘扬诚信的美德,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是这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
【调查分析及建议】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我们都知道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弊端,比如经济发展仍以粗放性模式为主;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贪污腐败问题层出不穷等等,这些制度的深层次问题当然不是我们能解决了的。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上台后,已经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实行简政放权,打击贪腐等措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要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带领我们走向进步,国家就应该更多的做这些造福民众的事情。例如建立一套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更多的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等等。只有整个社会的人民幸福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才能够实现。
其次,为了杜绝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学校更应该担负起义务和责任。学校应该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形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着学生干部和党员多参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每个班级也应该定期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日活动,让这种良好的氛围充斥在每一个同学身边。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利用报纸、电台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同学们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我相信“拜金”现象不单单是由于学校的教育出现问题,也是家庭出现了“教育事故”,也是各种媒体的不负责行为造成的。针对这些,父母应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而且对于媒体,更不应该倡导那种反面的行为。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是否践行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了解国家的最新动向,积极践行认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要贯彻落实的纲领,我们应该认真详细阅读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含义,同时在思想上就不排斥它,并且认真落实它。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认真规划自己的每一天,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站在正确的位置看待身边乃至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对于社会上缺乏信任的现状,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应该好不犹豫的去做,相信只要做了,社会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调查结论】
首先,我们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6.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问卷调查分析 篇六
高校布衣
为了真实的了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具体现状,我们对##6所高职院校的1750名在校学生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内容分为三类:校园文化认知调查、校园文化作用调查、校园文化期望调查,在调查最后我们还征求了被调查者对自己所在高职院校今后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议和要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50份,回收问卷14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85%。
1、学院校园文化现状调查
(1)对“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认识
对于“校园文化”概念本身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师生对于校园文化认知的现状。在问及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意识”这四个选项时,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意识”,25%左右的人认为是“校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10%左右的认为是指“第二课堂”,20%左右的认为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行为规范”,不难看出,占绝对多数的人对于校园文化本身的理解并非停留在浅层次上,他们看到了校园文化更为本质的内涵和特征所在,在他们看来,举办校园文化并非仅仅就是多举办些校园文化活动,搞活第二课堂,规范师生行为,而是要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最终形成校园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
在问到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理解时,有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包涵了“校园建筑外观和环境设施”、“校园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校园整体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全部三项内容,这反映了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还是相当全面的,能够从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全面把握校园文化概念内涵。当问及这三项中哪一项是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时,回答依次占到了10%、10%、80%。这种选择与他们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2)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理解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此点我们专门调查了高职院校师生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认知和作用的理解。当问及作为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有多大时,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只有3.5%左右的人认为“不是很重要”,这说明占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充满了期待。我们将“你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设计成如下四个选择项:“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营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学习氛围”,回答依次占到了16%、20%、42%、22%,这一结果反映了他们对于高职教育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还是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的的认识还是较为清晰的,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接受高职教育还是有着明确的自我目标认识和自觉的成才期望。
我们非常关注当前高职生的自我认同度。调查显示,在踏进高职院校校园后,就自我认同度而言,“感觉一般”的占到绝大多数,比例接近70%,只有不到3%的被调查者“觉得非常自豪”,但也有6%左右的人选择“无法自豪、甚至自卑”。实际上,现代高职学生的校园自我认同度离不开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整体评价,以及他们自身对于高职教育的理性认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看待和评价还是“较为正常”的,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社会还是“比较看不起高职教育”的;同样有超过半数的人自己“还能正常看待”高职教育,也有16%左右的人自称“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社会整体评价氛围确实制约了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度,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进入校园之后正逐步树立对于高职教育的信心。
(3)对高职院校环境设施和校园景观设计的意见
景观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问及调查者对于自己所在高职院校校园建筑和环境设施总的评价时,21%的人认为“很有特色”,24%的认为“较有特色”,46%的认为“一般化”,其余的认为“没有什么特色”。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在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和景观设计最突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的独特性”,而“最薄弱的环节”则是“雕塑太少”、“绿化太少”等等。当问及“您对自己所在高职院校院校园环境和景观设计总的方向有何建议”这一问题时,近42%的人选择认为应“不断增强高职特色氛围”,而只有25%和27%左右的人分别认为应
“努力建成绿化环保型院校”和“不断增强人文艺术氛围”,从此点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还是能够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出发来看待和确定校园景观设计的总体方向。
(4)对学院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看法
校园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运作体现了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当问及“您对自己所在高职院校院各项学生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总的评价如何”时,近45%的人认为“一般化”,近35%的认为“比较完善”。调查显示,68%左右的被调查者在评价自己所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方面实施成效时,认为现行制度还是在“有些方面形成约束力”的。值得注意的是,当问及“您认为哪一项学生管理制度最可行、最成熟和最完善”时,在所列举的近十项管理制度中,“学生入党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学生综合测评制度”依次排在了前三位;而同样问及“哪一项学生管理制度最欠可行,也最有待完善和成熟”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生刷卡制度”、“学生晨跑制度”和“学生晚自习制度”。通过调查,我们深刻的感觉到,高职院校院各项管理制度尤其学生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而这些深层次问题往往又与我们的管理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5)对高职院校院校园整体精神和价值导向的评价
校园文化在观念层面表现为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氛围。为了全面了解高职院校院师生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神的理解,我们首先设计相关选项调查他们对于所在高职学院历史和性质的具体认知状况。调查显示,只有4.3%的被调查者是“很了解” 所在高职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校史沿革的,而超过半数的人只是“略有所知”,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很不了解,但很想了解”。
现代高职院校只有以独具特色的职业理念和职业价值导向才能真正凝聚成体现学院整体风貌的校园精神。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师生成员尽管对于这一校园精神充满期待,但无论是从他们对学院历史的了解还是对学院的现实认知来看,大多数人都未能真正受到学院良好职业氛围的熏陶,尤其是具有自身学院特色的职业价值导向的熏陶。一方面,客观上与这些高职院校升格不久,各项建设正处在规划初期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主观上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相联系,因而我们相关的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大,效果自然不够明显。所以当我们最后问及“您认为所在高职学院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否已经形成”时,有三分之
一的人认为“尚未形成”,而60%的人只是认为“略具雏形”,这种选择还是相对客观的。
2、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知特点分析
这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以一、二年级为主。他们进校的时间虽不长,但对校园文化建设十分关心,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能直截了当的通过答卷来反映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这里可以归纳出他们的一些认知特点。
(1)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本质的理解及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的认同是比较准确的,说明这项建设已引起他们的关心和重视。从40%的学生选定“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意识”的表述项,而25%的学生认为是“校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和10%的则指“第三课堂”的选项就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长远作用是理解和认可的,对校园文化建设与自身的关系的认知也是客观的,这就为高职院校今后深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2)他们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建设重点的理解是比较确切的;但学生自我认同度却不高,需要在增强他们信心上下功夫。有45%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仅3.5%的人为“不是很重要”,两者比例为100:8,说明学生认识相当统一。有4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这与国家.社会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基本相符合,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重本科、轻高职;重学历、轻能力等消极因素,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部分对高职教育“感觉一般”,仅有不到3%的学生感到“非常自豪”。这种心理状态和自我感觉无形中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遏制他们积极投身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参与度。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加强高职学生的特长适应度和前景教育,帮他们树立爱学校、爱专业等方面的正确观念和靠自身努力成才的观念。
(3)他们对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景观设计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比较清晰,而且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在制度文化方面,尤其是涉及自己的行为规范,往往认为院方管理过严、过细,希望少一些制度化的约束。他们迫切希望和期待高职院校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形成,“略具雏形”是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校园精神现状所作出的评价选项,这是客观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求新、求实、求真的健康追
7.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述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应坚持的道德准则与核心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主要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的民族精神, 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所构成的价值观念。应用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中, 既是满足教育目标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途径[1]。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一) 高职院校认知的偏差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我国产业发展也由现阶段技术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能够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职业人才的便为高职院校, 其要求对学生培养的重点应集中在职业素质方面。从许多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 传授的内容主要为职业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技术等, 并未重视德育工作方面的开展。
(二)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已开始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应用, 但由于所选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难以深入人心。通常在讲授关于思想法律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内容过程中, 大多教师受教学学时或其他因素影响, 多将内容集中在理论层面。而且高职院校教学本身更注重职业性, 而教师有限的职业经验很难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此出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等想脱离的情况。另外,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入适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特别针对理论内容较强的思想政治内容, 若单纯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 将很难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 多元文化的冲击
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念成型阶段。但在多元文化时代下, 许多学生面临价值思潮时很难客观、理性的处理问题。当出现道德困惑状态时, 便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导致高职院校中面临严重的精神道德危机。也因如此,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将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据相关数据统计,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 大约80%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的因素多来源于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与多元文化的冲击[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发挥的策略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能够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精神方向得以引领, 如同西方思想学家多诺休对价值观的解释, 其认为社会中统一价值观的缺失是造成道德大杂烩局面的重要因素, 甚至对社会的存在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一) 教育理念的树立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与道德素养两方面。教学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首先要求院校与教师充分认识其应用的必要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对以往完全集中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观念进行改变, 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并融入教学方案以及教学任务中。
(二) 教学方式的改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应以良好的教学方式为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需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中要求的与时俱进精神, 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适时引入相应的案例, 通过案例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 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所在。同时针对以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也可适时采取情境构建以及其他如辩论的方式, 或利用多媒体方式促进学生对职业素质方向的掌握, 发挥个人价值观念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
(三)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阶段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点与时代特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应对学生主体个性的尊重, 避免利用完全灌输思想的方式影响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内涵与实际作用, 获得学生的接受与认可。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会自发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学习与生活中[3]。
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学生向正确方向前进的必然途径。在实际引用过程中, 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并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如教学理念的树立、教学方式的改善等, 以此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并为社会提高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 要求高职院校中需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当前多元文化影响下, 使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树立受到一定冲击, 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发挥其引导作用, 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以及如何正确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同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路径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2 (01) :82-85.
[2]余芳, 刘蕴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融合培养研究——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视角[J].现代企业教育, 2015, 11 (02) :307-308.
8.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八
摘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培养卫生职高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在综合文明素质上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对待工作及患者更加具有耐心,能够进一步地和患者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去缓解医患关系。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卫生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卫生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培养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所在,也是对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所在。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医疗卫生尤为重要,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鉴于我国在医疗研究方面还不足以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拟,并且在医疗行业缺少相关人才,在学校的比较上高职院校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更有压力,因为高职院校在很多的教学设备、后期分配上都和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差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培养卫生职高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在综合文明素质上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对待工作及患者更加具有耐心,能够进一步地和患者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去缓解医患关系。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发展的核心所在,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作为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应该更加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与学习,他们所要面临的是毕业之后快速地投入到不同医疗行业进行工作。医疗卫生方面的课程较重,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又会减少,对于文明素质方面的培养也比较薄弱,可是日后的工作是需要与患者接触,作为医护工作者而言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高的文明素质。此次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明素质的培养进行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来达到培养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文明素质培养,减轻自身的压力,达到综合提升,更好的投入到我国医疗事业中。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是对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目标所在、了解自己如何能够更好的从事这个行业。这对学生的影响重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了学生日后在面对临床工作時,面对病患时的心态问题,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职业价值观的加强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促进了卫生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日后从事医学卫生方面的工作需要学生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项发展,需各个方面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后,将心理素质、医患关系的沟通、临床技能的掌握等等这些进行同时学习。此外,也是培养出创新性的医务人才的要求。卫生职高院校的学生重点的学习偏向于技能的操作,在毕业后重点是进行工作,而面对患者身为医务工作者要学会创新与变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创新性医务人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的内容与观点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此次研究主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加强爱国、敬业、和平、友善等优秀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并将这些优秀品质很好的运用到日后工作中。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深刻的理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材进行编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通过教材的系统性学习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使其加以提高;其次,在学习之后,要指引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转化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真真切切的让病患感受到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耐心、敬业、友善等优秀的品质,帮助缓解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最后,将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执导的文明素质的培养进行反思与总结,通过他们的反馈来研究文明素质的培养的效果。此次研究中,将学生进行临床的见习,通过在见习过程中前后对待患者的态度、沟通能力等的对比来观察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此外,对于研究的效果,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前后采用同一份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根据前后调查结果的差异性对比来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的有效性。文明素质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而且此时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对于研究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研究的主要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的引导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引导学生做到将敬业、友善、互助等多种优秀品格运用到临床的操作中去,不仅仅学会加强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更是加强了面对病患时的耐心、友善等方面的意识,对待病患愿意更多的接触与交流,不仅仅帮助患者治疗身体上病痛带来的折磨,更是通过交流与沟通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加上调查问卷的访问结果也表明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具有明显效果。
四、学生文明素质培养的策略
1.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把核心内容说出来,大学生对于政治思想的接触太少了,学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很多外国思想的进入;经济的发展导致学生各种的腐败思想与不良行为;网络的发展,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这些都是对于学生文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后要做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迫在眉睫。
2.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鉴于学生对于思想的不了解,学校要从头开始,运用创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在解放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卫生高职院校不仅仅是要培养一批对我国医疗事业有贡献的医务人员,更是一批有良好文明素质的社会人民。卫生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思想领域的提升,让学生拥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高职院校都会有相关思想课程,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底,让学生接受并且认同这一观点,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思想,坚持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从而加强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是占主体地位,所以要求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位置,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知识。利用课堂的多媒体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真实案例等多种形式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基础上,学校可以在多种途径中加强对于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校、校外家长的力量,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树立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后走入社会从事医疗行业,是社会当中重要的的一部分,只有怀揣的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为患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创造出自身的价值。不仅要让他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要让他们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其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社会。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卫生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此次研究的目的,克服在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作為教育者要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进行教育,来帮助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的文明素质进行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学生做爱国,敬业,友善的医护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临床技能运用融为一体,加强学生的敬业,友善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菊.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刘冰冰,黄作友,刘嘉. 卫生高职类学生就业特征及优势的分析与思考——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为例[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6:59-64.
[3]孙杰.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4]周古月.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陆夫,周楠. 当代技工院校学生文明素养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为例[J]. 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11:44-47.
9.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 篇九
调查类型:研究性调查
调查目的:研究本校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共同提高调查对象及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以及研究生,其数量各六十,男女比例为1:
1.。
地点:a 宿舍 随机选择一栋宿舍楼,晚上7点30到9点30.,敲门进入宿舍,一舍两份,填完后马上收回。50%
(1)图书馆自习室 25% 可靠性85~95%
(2)图书馆阅览室 25% 可靠性 85~95%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分层抽样)
调查时间:2007 10-12月
调查背景:(导言)
小组成员分工明细:
统筹:王晓超
问卷设计:朱先栋
信息及技术支持:徐俊岭、刘浩
数据分析:第一角度:朱先栋
第二、三角度:张宝力
统稿校核及打印:王晓超、张喜成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
随着学识的积累,我们这群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的队伍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蜕变,日趋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堕落。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题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他的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题的价值选择,所以对主体自身,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主题均有重大影响。
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并附带价值取向的调查,以便做好自己定位,为以后扬帆上海做准备。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内容太复杂不专一,未能通过可行性论证。于是一次以价值取向为主体的社会调查开始了行程。
本着求实求益求教的态度,以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尊重客观事实,不“唯上”“唯书”,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为纲领性原则,我们作出如下报告:
正文部分:
第一角度:职业价值观调查
作为社会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生存,劳动才能生存。一个人所从事的劳动种类就可以狭隘的定义为他的职业,因此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次调查的第一部分就是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自1995年开始,国家就逐步确立了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与学校推荐相结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目标模式。
职业价值观是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理论。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需要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评价。
下面结合我们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1.你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A计算机 B网络技术 C实用技术
(大学生对现代实用技术与职场能力培养和思想素质与理论素养训练的态度)
2.你的择业目标是
A关注社会 B关注个人发展
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坏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习惯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出于对党、政府、祖国与人民的爱,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昔日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如果说前几代人习惯于把小我融化到大我中以感受奋斗目标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却更乐观于把小我从大我中分离出来以定位自我的人生目标。面对日益竞争和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1998年,丁雪红老师对大学生职业动机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后发现,大学生最关心的是能力和挑战等自我实现因素。1999年,凌文泉等人对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后发现,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符合自己的兴趣、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等自我发展因素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3.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中(1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2回报家庭与社会)这两种体现社会价值取向的选择比例只有19.8%,而(1适应社会找个好工作生活的更好2证明自己的价值3出人头地)这几种体现个人价值取向的选择比例达到38.5%。这两个数据的对比表明个人本位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形成,大学生择业具有明显的自我倾向。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深刻的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变革;另一方面,它有击碎了一些美好的东西,阻断了一些优良的传统,从而使一些人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误区。基于此,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特点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价值观体系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们自信,朝气,独立,个性张扬;我们也迷茫,叛逆,惶恐,自我崇尚;我们关注社会,平和宽容,不会在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去做那些需要被他人看见的“好事”,也不会因为和自
己的想法不一致就跟我们周围的人“你死我活”;我们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重视自我的发展,我们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我们是新世纪的年轻人,我们的一切都带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4.您的择业标准及您在择业时所关心的因素:
A学习条件B权力、地位升迁机会C经济收入D工作环境地点E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F职业风险
5.您希望到______地区工作
A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 B农村
大学生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但在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职业价值观变得功利、务实,职业定位追随市场感觉。大部分学生开始把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非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愿意为之倾付心血的事业。1996年,北京大学团委的调查结果显示,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高达73.3%。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考虑最多的因素”调查中,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70.24%的人最关心权力、地位升迁机
会,65.88%的人希望工作舒适、地点好,61.39%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只有12.37%的人表示不在乎职业风险;同时绝大多数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部分大学生仍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影响,轻视工厂的实际技术工作,向往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去工作。这些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是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大学生择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成分单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名声是大学生们择业最看重的因素,国家机关、科教文卫、国营大厂是青年最想去的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利益群体分化,曾经被归入另册、被认为可有可无的一些就业领域开始吸引大学生择业的目光,求稳怕变、重视“正统”的就业观念遭到冲击,大学生择业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丁大建、高庆波在“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首选”调查中,33.1%的人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27.4%的人选择大型国企,19.7%选择科研、学校、医院、新闻等事业单位,13.5%选择政府机关,2.5%选择自己创业,1.6%尚未考虑好,0.4%为其它。另外,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价值观念开始被摒弃,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开始根据自己发展需要而“爱一行,干一行”,如果职业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勇于放弃,重新选择。
综合以上题目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强烈对比:
首先,个人本位职业观对比于社会本位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个人的独立自主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敢于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自我意识、成就欲望、自我责任明显增强,这无疑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市场经济犹如一柄双刃剑,它在造就大学生独立自主择业意识的同时,也使相当部分大学生择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表现出在择业时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需要,关注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营造,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择业意愿,不惜一切手段,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对高校传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带来了强烈冲击。
其次,竞争性职业观对比于以和为贵价值观。“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它容易导致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竞争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多年的校园生活都是在各自为战的学业排名中度过的,他们体验最多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忘记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忘记人类社会是靠人与人的协作而不断取得进步的。因而造就了一大批个人能力极强而团队协作能力很差的毕业生,使他们本人和企业都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2004年,在企业人才需求专题研讨会上,美国毕益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称:“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过强,与别人的磨合能力差,会造成整个团队协作出现困难。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确实,具备“团队精神、品行好、敬业精神、沟通表达能力”,是不少外企录用人才的标准。
再次,多元化的价值观对比单一价值观。在我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居主导地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统一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点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各种思潮的涌入,大学生思想观念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之中。在信仰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大学生信仰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且由于媒介和刊物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学说,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学说;加上对党内某些党员贪污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以及对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使大学生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尽管报效国家,造福人民仍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共识,但在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走好人生道路的问题上,许多大学生则陷入迷惘,有的甚至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这大部分人中,有的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当官作为一生求职的奋斗目标,崇尚权力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出名作为职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的认为择业是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坚持“报效祖国”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总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了多元的不稳定态势。
第二角度 消费方式
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大学生们在学校里究竟是怎样支配他们的金钱,也是我们很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6.心理合理的消费状态是:
35%的学生认为够花就行,14%的学生以定出消费计划为准则,而51%的学生希望每月都有赢余以共自己支配。
7.如果有一大笔钱,你会如何使用:
30%的学生想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18%的学生有周游世界的梦想,13%的学生想捐给慈善机构而15%的学生要把钱存到银行另有24%的学生选择其他使用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都渴望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事实上无法得到满足或许这就是大部分学生选择“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原因吧。
此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仍处在消费者的姿态,没有利用资源创造财富的主动性,当突然拥有大笔资金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思考着如何利用拥有的财富资本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怎么去消费。这也体现大学生的理财信念 职业信念不是很强,应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更应该在大学里培养我们的自主性,而不是好逸恶劳的恶习。
8.你一般都会去哪儿购物?
50%的学生选择百货商场,22%和24%的学生选择专卖店和特色店,只有4%的学生会去一般的小店。大学生是介于普通消费者和时尚消费之间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更倾向于去百货商场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可以算得上是80后的时代代表,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在消费方式上也更趋于多样化,也更加注重心理层面的消费。调查中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中高档商品,将近一半的人会选名牌,这对于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们来说,无形中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这也极易滋生爱慕虚荣的风气与攀比风,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试想同一宿社中的上下铺两人,一人动不动就花一两千元去买双鞋,而另一个只能花二十来元去地摊上买双来穿,常此以往不出问题才怪呢。
9.当身无分文时,朋友去玩,你会怎么做呢?
65%的大学生选择婉言谢绝,然而有35%的大学生会借钱消费。或许这的确有点难以选择,毕竟朋友相邀嘛!或许这也得看是哪种朋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金额,但是从第八问的结果显示,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占到了不应该达到的比例。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消费理念仍趋于传统,超前消费的比例仍不是很大。同时也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人民的传统的消费理念,已经开始受到西方消费观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的确超前消费能使我们今天的生活更舒适一点,如果无节制的超前而没有严格的预算的话,就会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就像现在一部分大学生由于预支刷卡,而不能及时还款,而遭遇不必要的麻烦,成了„卡奴‟不说,个人的信义也留下了污点。
第三角度 时间支配与行为方式
时间在衡量一个人的观念方面是一个天才。主要从 个方面来设计题目:学习自主性,时间利用效率,时间利用方式。
10.以下活动占你课余时间的比例:
学习: a.写作业 1.8% b.到阅览室学习新课程或看书 10.7%
锻炼: c、参加社团或学生组织的活动 2.8%d.社会实践或兼职 2%左右
休闲生活:d.和同学玩 56.5% e.谈恋爱 5%左右 f.上网 20%上下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就不得而知。现在大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竟如此出奇的少,并没有在大学校园这片圣土里学到真本领,白白浪费了四年青春。
11.你有自己的目标吗?______
(a)没有;(b)有,但不十分明确;(c)有,非常明确。
尽了几成力去完成它?______
大概9%的人没有目标。89%的人有但不明确,多数没有尽全去实现它。力只有2%左右的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一直努力去完成它。事实也表明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大都出自这2%的人中,看来拥有明确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a)非常不满意;(b)不满意;(c)较满意;(d)非常满意。
4%的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78%的不满意,只有15%的较满意,非常满意的只占到3%左右。有此看来大多数人,对生活有着新的期望,希望改变现状。
大学里最充足的莫过于时间了,但以上的调查表明,大学里的时间合理有效充分利用的实在不是很好,绝大多数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归根揭底是没有成就感,自己又不创造机会去实践,这也和目标不明确有关。学生的主观方面占有很大因素,但也说名我国的教育制度在教育 监管 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方面还不是十分完善。
综合以上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职业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
第三,培育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在现代社会,竞争是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但学会与他人合作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因为21世纪科技发展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创新人才将以一种集合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10.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调查问卷 篇十
2012140610212网经一班冯莉
同学您好:
我们小组正在做有关于大学生情感生活状况的调查。感谢您能从百忙之中抽点时间来参加我们此次调查。您的答案将成为我们调查结果的重要依据,希望您能认真填写。如果选项中没有您心中的理想答案请您在空白写出(既在问卷题目的空白处填写)。
你的性别:A男 B女
你的院系、专业:________________
你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你来自: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你的经济情况:A很宽裕 B比较宽裕 C一般 D较困难 E很困难
下面,请根据您目前宿舍人际关系的状况,如实做答下面的问题,请在符合你情况的选项上打钩。
一、个人生活与学习
1、你每个月的生活消费是多少呢?()
A500左右,仅满足三餐和日常必需品的消费。较为节俭。
B1000左右,理性消费不会浪费。
C1500左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购买少量贵重物品。
D2000以上,家庭条件很好,注重物质生活。
2、用于娱乐的消费占生活总消费的多少呢?()
A10%以内,很少花钱娱乐,很少购买高额商品。
B20%以内,适度消费丰富业余生活。
C没有计划,想消费就消费。
D超额消费,甚至借钱消费。
3、你的学习状况是怎样的?()
A基本不会主动学习,除非完成作业。
B有学习的意识,但难以约束自己。
C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或金钱用于学习或提升个人素质,但没有计划。
D有计划的学习与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坚持。
4、你的业余生活是怎样的呢?()
A宅在宿舍玩电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B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但有较丰富积极的业余生活。
C有很多爱好,积极参加业余活动。
D生活丰富,是各类活动的焦点。
5、你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吗?()
A没有目标。
B有目标,把学习学好,找一份好工作。
C有很多目标暂时没有确定将来的努力方向,要看情况。
D有很明确的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二、舍友的情感关系
6、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你如何看待别人的饮食习惯?()
A不能接受,并且反感。
B能理解大家的饮食习惯,但是习惯吃自己喜欢的口味。
C尊重别人的饮食习惯,并且愿意尝试不同的口味。
D不认为有饮食区别,大家都是一家人。
7、你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是()
A.非常不满 B.不满 C.无所谓 D.满意 E.非常满意
8、你认为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如何?()
A.很重要 B.重要 C.无所谓 D.不重要 E.一点也不重要
9、你认为你和舍友相处得怎么样?()
A.很融洽 B.融洽 C.平淡 D.经常有矛盾 E.矛盾激烈
10、你对室友的为人处世方式是?()
A.很看不惯 B.有点看不惯 C.无所谓 D.比较理解 E.很能理解
11、你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和舍友交往而感到苦恼吗?()
A.经常会 B.会 C.有时会 D.很少会 E.从来不会
12、你会因为舍友的缺点或不足而嫌弃他(她)吗?()
A.经常会 B.会 C.有时会 D.很少会 E.从来不会
13、你发觉自己无意中伤害了舍友,你会很快的承认错误并道歉吗?()
A.不会,因为不是故意的 B.偶尔会 C.视情况而定D.会,因为错了 E.一定会
14、你认为宿舍中的“小团体”对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伤害程度为()
A.非常大 B.比较大 C.一般 D.比较小 E.根本不影响
15、曾给舍友过过生日吗?()
A不愿意参加和自己关系不好的舍友的生日。
B没有和舍友一起庆祝或庆祝舍友生日的意识。
C会和自己的朋友与舍友一起庆祝。
D邀请舍友一起过生日成为宿舍传统。
16、宿舍会经常聚餐吗?()
A好像大家很少一起吃饭。B偶尔的遇到了会一起吃。C定期的或者遇到节日或由纪念意义的日子会聚餐。D经常大家一起去吃饭。
17、舍友病了你会怎么做?()
A病了就病了呗,和我无关。B关心下舍友。
C曾主动给舍友提供帮助,关心舍友的身体。D有人生病了大家都很关心
18、宿舍里大家有一起卧谈吗?()
A从来B很少有C偶尔有D经常有,聊得很开心
19、宿舍的重大决策怎样解决?()
A大家都不关心,非得解决时才不得不解决
B大家比较关心,但没有一致的意见
C大家很关心,但是不能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意见
D大家一起想办法,集思广益
20、宿舍长在宿舍是怎样的地位呢?()
A是个吃苦的职位,觉得干脆不要宿
B有宿舍长,但是大家很少听取宿舍长的调遣
C宿舍长有义务维护和谐宿舍生活环境
D宿舍长很有威信,大家很尊重
21、假如更换宿舍成员你愿意吗?()
A最好把关系不好的换走B无所谓,没想过
C没必要更换。D坚决不同意
三、个人情感
22、亲情、友情、爱情哪一种您认为更重要?()
A亲情B爱情C友情
23、您是否经常一个人去食堂吃饭?()
A是的,我经常是一个人去吃饭B不是,我总是和固定的几个朋友吃饭 C不是,经常和不同的同学一块吃饭D不是,我很害怕一个人吃饭
24、您在大学生活中感觉到孤独吗?()
A常常B偶尔C从不1925、您有()
A很多朋友,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B很多朋友,只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不包括恋人)C很多朋友,没有关系特别好的D只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E只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F没有朋友
本问卷采用个别发送法,先按抽样框对问卷进行编号,按年级和性别把问卷分成六份,然后俺宿舍进行发放,交被调查者填完后立即回收,本次调查共发送问卷120份,回收117份,回收率为97.5%。对于缺失的问卷用白纸代替,所以问卷填答没有废卷。
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能否树立好情感价值观,能否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源泉。而宿舍人际关系更是大学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也最敏感的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关系到大学生活的诸多方面。本文对宿舍人际关系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做出些许思考。
关键词:情感价值观人际关系行为认识
近年来,由于宿舍内部关系不和谐造成的众多高校惨案,复旦大学的投毒案的余悸仍在心中回旋。这使得宿舍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使我们思考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真的丢失了吗,我们还能找回吗,怎样找回。本文从大学生宿舍生活这一小点切入做问卷调查,并对此进行分析,得出对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建立的建议。
情感价值观关系到许多不同的情感与以及对于情感的处理,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研究大学生寝室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是人际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关系,对于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树立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个人在寝室的日常行为:矛盾的处理方式,关心室友,室友关心自己,向室友提建议室友的态度;个人对寝室关系的认识:对待矛盾的态度,矛盾摩擦处理的态度,对室友不满时表现,意见不一时表现,自己对室友的包容心。对于首次背井离乡的大学生来说,宿舍的意义不仅仅是个安身之所,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宿舍关系需要用心经营尤其是注重交流方式与内容的选择。舍友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学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宿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宽松的场所,也是信息沟通最不受拘束的渠道,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行为与情感的晴雨表。
整理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随着年级的增大,在处理寝室的日常行为上更加理智;男女生在寝室日常关系处理的方式大相径庭。朋友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矛盾男生倾向于直接说出来,而女生大部分是闷在心头,由此看出男女宿舍关系之间有一些差;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和自己舍友之间的关系不错,挺满意的,只有少部分是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碰到自己不喜欢的类型的室友,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选择不漏声色,只求大家和平相处的方法。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分析:
一.男女性格差异问题
虽现如今社会已属开放社会,男女之间的性格早已不再是定式,但根据这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我认为,男女性格上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男生较女生来说,性格相对开朗,热情,善于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寝室关系,该研究者认为长期以来“人际关系敏感”一直是大学生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寝室关系进行调查。认为,我国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1.生活空间狭小,一个寝室住4-8个人。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临近个体之间一旦超越了一定的界限,相互困扰就会增加,摩擦就会加强。2.缺乏交流技巧,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3.经济文化背景也妨碍寝室关系的正常发展。我国各地区、各城乡经济文化发展都不平衡,这造成不同寝室成员的经济能力和道德修养程度也不同,生活习惯也有差异,这势必会引起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城市与农村学生进校时的心理问题就有明显差异。4.中心角儿的转变,许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是群体关注的核心,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中心角色”,但是在大学,有一些学生会脱颖而出,继续成为群体关注的中心角色,而另一些同学,自然成为普通角色。如果一些角色落差很大的同学共处在一个寝室,也容易形成比较,从而引起很多方面的心理问题,轻则对自己的经历有许多抱怨,因能力欠缺而自卑,于是畏缩不前,重则导致忧郁症状,厌学厌世。5.已有的心理症状,影响寝室关系良性发展。有些同学在进入寝室这个集体时,滋生的行为就已经带有明显心理症状,例如: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等,这些症状有时会干扰寝室其他成员的正常生活作息,从而影响寝室关系的发展。
二、人际交往能力差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计划生育使得大多数学生为家庭的独生子女,学生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喜欢攀比求异,普遍性格孤傲,好胜。在人际交往上常常出现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宿舍内关系恶化,又因自身的任性,不懂得认错与退让,导致宿舍内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这与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也是非常不符合的。我认为,应该锻炼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大一的不如大三的人际交往能力好。大一和大三两个年级,一个刚踏入象牙塔,还残留一些高中时不着边际的幻想和那份天真和不谙世事;一个已经在大学这个半社会的环境中度过了三年,阅历丰富而特别现实的“社会人”。两者的处事方式自然存在很大差异。大一年级的寝室人际关系可以比喻成“高中生活的延续”,较多保留高中的那份稚气和纯真;大三年级的寝室人际关系则可以被看成“入社会前的演练”更多的形势所迫而使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理智和现实。
三、个人性格问题
与高中相比,宿舍同学往往来自不同的地方、名族,有不同的语言和饮食习惯、家庭经济背景。爱好与兴趣及价值观也各不相同、男生和男生之间、女生和女生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发现,大多同学是热情开朗的或者文静型,冷酷寡言的有少部分,性格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宿舍的人际关系,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有困难时,一部分选择诉说,一部分选择不会,有相当部分视情况而定。当与室友产生矛盾时,大部分都会直接说出来,也有一些同学直接闷在心里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当向室友提出建议时,耐心的倾听并及时改正的占46%,有所改变但很快又恢复老样子的占47%,怀恨在心的占5%。这三个问题都与个人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乐观型的同学比较善于诉说,文静型的比较善于倾听等等,因此改善宿舍人际关系,有必要在性格方面有些改变,多诉说多倾听有利于改善宿舍人际。宿舍人际关系跟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由第五题,当年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困难时,会不会选择诉说?选择诉说的,男生:女=9:25;不选择诉说的,男生:女生=20:1视情况而定的男生:女生=21:24。说宿舍购买公共物品时,绝大部分都是共同商议的,而且寝室也很少有分帮结派的现象,当室友有自己不喜欢的类型时,绝大部分选择不露声色、只求大家和平相处,可以看出宿舍环境大体是和谐的。提高大学生宿舍满意度,就需要多理解、多包容、多沟通、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以及相互关心。
根据以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从建立良好室友关系的角度具体提出建立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建议:
(1)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与舍友相处
①以诚交友是建立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前提基础在大学生宿舍交往文化中,为人处事能否以诚为本是评价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舍友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以真诚相待的根基,若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相互帮助与支持。真诚是交往的潜在力量,能够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人际交往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一旦丧失真诚,做人做事也就丧失了原则。
②以诚交流,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基本保证如果自我意识和独立感过强,过分强调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别人。所以,大学寝室中应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共建友谊、相互尊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尊严,进而抬高地位,提升威信,获得更多成员的信任和认可。
③以诚劝解,豁达、大度,培养宿舍成员之间的心理互容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心理互容应多看他人长处,多肯定,少责备,从而彼此信任、互助互利、和睦共处勿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融入集体大家就会正确认识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博采众长,丰富提高自己。
(2)在相互宽容的基础上,创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①多理解舍友的难处,提倡同宿舍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心理的最脆弱的,他很希望有大家来帮助他,即使是一个笑脸,一个眼神,在受帮助的学生心理也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宿舍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对于建立起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多谅解舍友短处,倡导宿舍成员的互相尊重精神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足与缺陷,大学生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人的个性除遗传因素外,主要还受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对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宿舍成员在交往时不能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正确认识自我,坦然面对自己和舍友的缺点和错误,是奠定自己成功交往的基础。大学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在这期间存在着各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面对舍友不足,大学生要学会尊重与宽容别人,只有宽容和谅解才能使宿舍成员间的各种偏见和误会消失。面对宿舍中引发的各种矛盾与纠纷,舍友成员间都要敞开心扉,相互理解,宽以待人。所以,尊重他人,谅解舍友短处,是化解矛盾的心灵钥匙。
③多赞扬舍友长处,倡导宿舍成员的互相学习精神如果同学被你赞扬,他会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他也一定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而恰恰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大学生要学会欣赏、赞美他人,每天至少说一句让人感觉舒服的话,比如:“你太棒了!“你这个发型很好看!”这种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快乐”会消除人际关系的僵局,使寝室关系变得融洽。
对调查问卷研究反思,由于条件的限制自编的问卷虽经多次修订但在信度和效度方面还可能存在问题调查过程中的一些偶然因素也可能对大学生产生一些暗示本次调查仅针对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大学生某些问题在其他院校可能不存在另外问卷的数量比较小在可信度和代表性方面有所欠缺。同时个别参与调查的被试度不够端正较难获得有效的信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我个人认为,为了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寝室,定期的开些寝室会议和组织聚餐聚会也会是很容易增进室友间友谊的,有一些共同的经历,感情才会更加牢固。大学环境中,如果不善于交流会失去很多机会,同时也会导致自己无法与他人协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思政课师生关系调查报告07-24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07-10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10-06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07-19
高职院校课程审美性大学语文论文08-26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论文07-20
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08-20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2-01
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论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