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的设计(精选12篇)
1.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一
空间柔性结构的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对于一类由中心刚体和挠性臂构成的.空间柔性结构,采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空间柔性结构控制器,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所设计的控制律可在控制柔性结构位置的同时有效抑制其高频振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作 者:万海轶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七研究室,北京,100083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0)分类号:V24关键词:空间柔性结构 振动控制 变结构控制 稳定性分析
2.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二
1 钢结构的应用优势
钢结构的应用优势, 具体表现在:1钢结构自重轻, 布置灵活。相比其它建筑材料, 钢结构在同等跨度和负载情况下, 自重较轻 (约为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左右) , 且便于运输和吊装。钢结构的最大跨度可达48m左右, 且在梁高相同的前提下, 钢结构的开间可比混凝土结构的开间大55%左右, 布置更为灵活, 能够满足厂房建筑设计的大跨度要求。2钢结构拆、装简便, 工期短。钢结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 梁、屋架、柱等可由专业化金属构件厂生产, 质量安全、可靠。在现场组装时, 只需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相关的螺栓和紧固件, 为房产施工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 同时也缩短了工期。
2 工业厂房的钢结构设计
2.1 防火设计方面
相比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更容易受温度变化影响, 防火能力较差。因此, 要加强对钢结构隔热和防火设计的重视, 确保工业厂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证工业生产的稳定进行。相关设计人员应对工业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进行明确区分和定义, 确定厂房的防火等级。同时, 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 使用达到防火等级的钢构件, 最大限度避免火灾对钢结构的毁灭性影响。当前, 为提高钢构件的耐火极限, 通常以钢结构表面涂覆防火涂料的方式, 确保钢结构厂房的防火等级。除此之外, 设计人员还要多角度、全方位分析, 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比如合理设计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 以便厂房发生火灾时对人员的紧急疏散, 将火灾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2 防腐设计方面
钢结构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在大气中容易被氧化, 发生腐蚀, 潮湿的环境使其氧化加剧, 钢结构腐蚀更明显、更严重。钢结构腐蚀使得构件截面缩小, 表层局部产生锈坑, 受力时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使得钢结构的寿命明显缩短。设计人员要结合工业厂房的具体环境, 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和应对措施, 最大限度防止钢结构腐蚀情况的发生。当前, 我国钢结构防腐蚀主要通过在钢结构材料外面覆盖防锈防腐涂料来完成, 将氧气、水蒸气、氯离子等腐蚀因子与钢结构相隔离, 从而实现对钢结构的有效保护。在进行防腐材料涂刷时, 要针对不同部位的防锈防腐要求, 改变涂料的厚度。
2.3 抗震设计方面
抗震设计是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在地震多发的地带, 必须加强钢结构的防震设计, 切实提高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能力, 使厂房具备较高的抗震性和安全性。设计时, 钢结构的布置应均匀对称, 结构传力应明确有效, 以减少震动对厂房的破坏。同时, 应选择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 确保屋架与屋面板, 屋架与柱子之间的连接可靠, 避免节点破坏。此外, 还应加强柱与墙的拉结, 通过适当的高宽比调整及减震方式, 最大限度提高厂房的抗震能力。
3 工业厂房钢结构施工时要注意的问题与措施
3.1 地脚螺栓的埋设
地脚螺栓的稳定与否关乎到钢结构工业厂房的稳定性, 它的精确度与否关系到钢结构定位, 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做好地脚螺栓工作, 将轴线位控制在两毫米左右, 标高为五毫米左右。在施工时, 可以将平面控制网的轴线投测到柱基础面上, 全部闭合, 保证螺栓的精度。
3.2 吊车梁系统的安装
进行吊车梁系统的安装时, 要按照规范, 从柱间的支撑跨进行安装, 可以在柱间支撑安装连接后构成稳定的空间钢度单元, 在对端部截面的吊车梁底部安装时可以调整垫板。当进行制动板和吊车梁的连接时, 可以先进行吹拧, 然后铺整。
3.3 构件的堆放
进行钢结构工厂厂房的建设时, 需要的构件很多, 占用的空间较大, 如果不合理地堆放, 就阻碍构件的安装使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 甚至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将急需安装的构件照需要吊装的顺序进行直接堆放, 后使用的放在下面, 不急使用的放在外面, 进行存放的时候应该进行专人的管理, 并且做好供货清单的记录。
4 工业厂房钢结构施工时保障施工质量的措施
4.1 高强螺栓的安装
高强螺栓的安装包括两个步骤:首先, 构件初始就位时先用临时普通螺栓固定;校正之后, 再将普通螺栓替换成高强螺栓, 最终拧紧。在工业厂房中, 钢结构件间的连接绝大部分是通过高强螺栓实现的, 由此可见高强螺栓的安装在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性。
对于高强螺栓日常的管理、使用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高强螺栓日常的管理要保证连接板接触面的平整。若接触面不平整时, 可以根据接触面间间隙的大小酌情处理。例如, 间隙小于1.0mm可不处理;大于3.0mm时, 要加垫板, 并对垫板两面进行喷砂处理, 使安装的摩擦面处于干燥状态, 以满足摩擦系数的要求。应根据厂房中使用的位置, 领取相应规格、数量的高强螺栓, 尽量避免当天高强螺栓的剩余, 若有剩余, 要将高强螺栓放在包装箱内。2高强螺栓在安装时, 要轻装、轻卸, 利用光头撬棍及冲钉对正上下 (或前后) 连接板的螺孔, 使螺栓自由进入, 不能将螺栓强行穿入, 否则会损坏螺纹以及改变扭矩系数。
4.2 钢结构的安装校正
在立柱、梁安装完成后, 要及时进行安装校正。进行钢结构的安装校正时, 要考虑到风力、地形、日照等多种因素。在钢结构中, 每完成一个构件的安装后, 就要进行校正。若检查出现问题后, 要采用千斤顶进行校正, 校正完成后, 要及时进行加固。
4.3 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工艺
工业厂房钢结构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焊接工作, 但是由于施工中焊接环境条件复杂, 焊接的质量难以保证。为了确保钢结构的焊接质量, 要由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焊接, 以达到接焊缝的设计要求。根据焊接的相关规定, 立柱、屋架、梁等要采用一、二级焊缝, 不能有咬变、缺口、裂纹、焊瘤等缺陷。在焊接完成后, 要对焊缝进行一级行无损检测。
5 结语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厂房的建设, 高质量的工业厂房建设对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及工人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钢结构设计以其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成为当前厂房设计中主要的设计方式。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 要综合考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以便保证厂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促进厂房建设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将奇.钢结构在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 2015 (1) :113-115.
[2]罗辉.钢结构工业厂房设计分析[J].电子制作, 2015 (3) :260.
3.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三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设计优化;研究分析
引言
针对建筑进行评价的指标比较多,同样的,针对建筑性能评价的指标也多种多样。一般的来讲合格的、高质量的建筑,外观应当是美观且大气,同时整个房屋建筑的基本结构完整、质量上乘,所使用的材料也相当考究。针对房屋结构设计的质量好坏、水平高低进行评价,对于整个建筑功能性的发挥以及整个建筑的后期使用均有着巨大的意义。所以,有必要针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对传统的设计理论进行优化和改良,以现代化的审美标准来提高房屋结构设计的水准,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和相关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理论分析
房屋的结构设计,专业性较强,并且还有极强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征。一般的而言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之时,需要考虑多项指标,不仅需要对美学指标、建筑使用功能的价值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结合设计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指标。建筑的功能性价值,指的是能够为人们所提供的最为基础的使用价值,诸如保暖、遮风挡雨、抵御外界的温度变化等等,而建筑的美学性指标,则主要侧重于整个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美观性和外观的整体性,保证各个细节的搭配合理、房屋的设计形式协调大气,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对于设计人员而言,结构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也正是在上述四项理念的指引之下,设计人员需要从众多的设计方案当中选取最为科学、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实现设计的项目目标。
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优化理论,主要的优化对象是房屋建筑的设计结构和设计的模式理念等,鼓励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设计工艺、科学的设计观念,保证最佳的设计效果。同时现代建筑的内部结构一般都很复杂,要想将各种复杂的部件有机的、完美的整合在一起,难度较高。具体一点来讲,建筑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案需要将房屋的外围设计、房顶的设计、房屋细节部位的设计等等进行综合研究,同时需要很好的考虑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布局形式、整体设计的样式、建筑局部受力情况、价格指标等等,注重结构设计的社会效益、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周边的环境效益。在保障了整体建筑结构稳定的前提基础之上,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力求设计方案创新、大胆,设计思想超前,敢于在实践当中渗入的探索和改良,对基本的房屋结构设计优化方案进行不断的分析,结合其他工作人员的意见,不断的寻求设计上的突破。
对于房屋建筑来讲,平面结构应当平整且简洁美观,可以很好的反映和体现出建筑的对称性,尽可能的减少房屋刚性结构标准以及房屋平面建设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房屋建筑局部部位承受的力量,确保房屋可以在承受巨大压力之时不至于出现结构扭曲的情况。在充分的分析并且满足居住人员的基本要求基础上,设计者还应当对建筑的承重结构进行细致的设计,采用贯通竖直的设计形式来增强房屋在侧向以及竖向方向之上的承受能力。最后,还需要考虑到房屋建筑的材料要求,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经济要求。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化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可以使得房屋的实际使用价值大大提高,同时可以实现建筑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升值,进一步的节省建筑原材料的损耗,有效的保护了周边的环境,为居住者创建了一个优美和温馨的家园。现代化的建筑项目讲究的是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尽可能的节省开支、减少材料损耗,在确保了美观耐用、扎实稳定的基础上,全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客户的功能需求,将是所有建筑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和理念不同的是,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房屋建设成本进一步降低,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对布局形式和平面设计进行优化,并且对房屋内部各个不同的组成单元、组成部分进行巧妙的设计和重新组合,可以使得各个独立的部分各自之间紧密的衔接起来,发挥出共同的作用。同时,在对局部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的同时,还可以使得建筑的安全性达到全新的标准。所以,房屋结构设计优化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讲,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
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一方面需要对设计结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同时,还需要决定计算方式,根据事前分析的结果,选取最优秀、最适合的设计程序,保证设计质量。
3.1房屋结构模型的设计
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基本的、初步的结构模型。第一个阶段是选择变量,在一般情况之下一些常用的数据指标,诸如预期建设生产的损失参数、结构设计的目标参数、房屋的价格参数以及房屋建筑的结构可靠性参数等等,是重要的变量指标,同时也是房屋结构设计当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环节。设计人员应当采用考虑因素比较少的并且变化幅度较小的指标作为主要的衡量参考指标,这样整个房屋结构设计优化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工作强度也会随之降低,设计者也就可以更加准确的找寻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第二个阶段是确定相关的设计函数,设计者应当在大量的函数和指标当中确定得出与房屋的钢筋尺寸以及横截面积最为相应的一组函数指标,并且对各个组别的函数性质进行分析,力求降低工程成本。最后一个阶段是针对结构设计的条件进行衡量,由于房屋建筑自身的特点,对于耐用性和结构稳定性要求严格,所以设计者需要对房屋整体构架的稳定性、房屋尺寸、结构刚性、局部受力限制、房屋结构墙体的缝隙限制、结构变形限制、整体构架的体系规格系数、单元零件的规格指标、结构确定程度以及构件的可塑性等等进行分析。在实践之中还应当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分析、比较目标和约束条件,保证结构设计可以得到优化、可以符合相关需求。
3.2选择最优程序及统计分析
设计者在完成了上述模拟设计的工作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选择最优设计程序,力求保证程序可以有最为齐全的用途、最为完善的功能、最为高效的运转效率等。最后,则需要对上述分析的结论进行统计和研究,认真的衡量、慎重的比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可忽视人事利益、经济利益、施工材料成本以及各个施工技术之间的联系,站在综合平衡的角度之上,在节省了成本的同时,不可以忽视技术的改进,避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技术创新方面的各项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有严格的技术保障。最终的决策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实践当中,美观性、舒适性、实惠性、耐用性和安全性是最为基本的设计原则,也是最为重要的设计指标,设计人员应当结合现有资源,合理的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建筑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明.浅析建筑中结构设计优化以及建筑电气设计[J].现代工业,2012(6)
[2]王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节能措施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2.2
4.地下结构的主要设计规范 篇四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3)《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6)《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49-92
(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 版)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1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12)《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
(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
(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花的结构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只是目标:举例说出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解刨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各种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粘贴花的各部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刨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同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配以歌曲“栀子花开”的视频,动态展示各种花开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形状、染色和大小,并适时结合花篮内的鲜花提出问题:花的形态各异、五颜六色、大小不一,但起结构和功能却基本相同,那么他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是咋样的呢?以此设问,导入新课。看实物,学新知。大屏幕出示自学探究问题,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花的各个部分名称及其 功能。
2、学中做,做中学。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镊子,使用镊子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镊子,用镊子夹住被解剖物的基部,向下用力。(2)解剖方法,由外向内解剖,把花的各部分结构依次整齐的摆放在一张白纸上。(3)正确适用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上下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放大的物象。(4)横切与纵切,横切指垂直于方向切,纵切指纵切指沿着生长的方向切。
3、学生分工合作,动手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解剖、观察花的结构,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4、动手做,展个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粘贴形式分工合作粘贴换的各部分结构,并在班内展示其创新作品。
5、课内小结,反思评价。
小结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1)本节课你对自己的总体评介是(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理由是:——本节课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好?他在那些方面 表现好?
(2)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有哪些?(3)本节课你学会的学习方法有哪些?(4)对于所学知识,你还有那些疑问?
6、连接生活,学以致用。
在教学评价时我创新检测形式,通过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巩固、内化所学知识。
7、拓展创新,推荐作业。
为了进一步拓展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教学实际,我给学生推荐的作业是:进一步探究“花的结构”,如有的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话粉的形态结构,还有的学生探究使花散发香味的结构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探究报告为主线,围绕花篮内的鲜花开展探究活动用鲜花作为奖品将给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个探究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先方法后能力,先基础后提高,先教材后拓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学案案例]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1)了解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和过程。
(2)说出植物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及其结构特点,重点是成熟区的结构特点。
(3)根据“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观察课本的插图,说一说移栽幼苗和大树时为什么都要带土?跟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植物的根是从哪里吸收倒是和无机盐的?土壤溶液的浓度对植物的根吸收水分有影响么?你认为根葱土壤溶液中吸收到水分的以条件是什么?
(3)根据课本中根尖的结构图,认识根尖的结构,并回答:跟间的结构包括————、——、-------、和--------。四个部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他有-----------,扩大了跟的吸收面面积。(4)观察蚕豆的根毛,估计一下根毛的数量,小组分析讨论:根毛与跟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
(5)植物的根是怎样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又是如何运送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的疑惑是--------------。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探究植物吸收水分的条件:用白砂糖拌西红柿 时,西红柿会流出大量的汁液,这是怎么回事?想一想,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周围睡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关系?尝试设计一个探究方案证明你的 想法。材料用具:萝卜、浓盐水、清水、烧杯、尺子、镊子。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1)当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2)
()
()
根尖的结构{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场所)
()
(3)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浓度
,土壤里的水分就会渗入到
,再向
逐步渗入,最后进入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分生区
B、成熟区
C、伸长区
D、根冠
(2)将有些萎蔫的青菜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硬挺了一些,这是因为()
A、细胞吸水
B、细胞失水变紧密
C、细胞壁加厚
D、细胞活动旺盛
(3)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植物萎蔫的原因是()A、根毛细胞液浓度降低
B、根毛细胞液浓度升高
C、土壤溶液浓度过高D、土壤溶液浓度过低(4)学案内容
6.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六
【引言】
怎么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一直是化工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是采取单一的直线职能制模式,还是采取“核心+外部”因素模式,如何避免因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优化组织结构,对化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华恒智信所提出的化工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案,对组织结构优化,运营模式调整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客户行业】化工行业
【问题类型】组织结构优化与运营模式调整
【客户背景及现状问题】
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
位于东北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农药生产基地
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初期,由某化工有
司控股,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以月,内。限公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咨询,2007
年10月,公司改制,与化工有限
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
公司分离,股权转让,法人变更,由中英两大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购买,公司名称不变。
目前的组织结构模式是典型的直线职能制模式(见下图)而非适应多项目的运营模式。其组织结构模式在核心人才培养的机制建立方面有待完善。为了实现组织运营效率更高的多项目运营模式,该公司缺乏配套的人才、流程、结构与责任安排,因此容易形成领导关注的项目效率高,反之则很低的局面。
目前,该精细化工公司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组织结构
(1)组织绩效低。目前组织结构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需求、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决策速度慢,决策不能高效落
实。存在明显过多的冲突,部门间因组织程
序的相应标准不明朗,各部门目标未能有效服从于企业整体战略。
(2)组织对外界感受力差。组织结构不能创造性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度反应。部门内主动性不足,部门间横向协调不够,工作热情易泯失在部门消耗之中。
(3)组织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内部资源利不足,造成一定的设备及人员的阶段性闲置及工作度不饱和。而相对时间内局部设备及人员的使用紧张。
运营模式
(1)技-工-贸的传统化学工业运营模式受到多重局限。技-工-贸的运营模式需要拥有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需要技术储备与技术能力,且在发展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否则无法实现产业化和利润贡献。
(2)贸易后置不易实现利润及投资回报。贸易放在最后则公司实现利润及投资回报时间较长,资金成本高,企业经济附加价值不高。
【华恒智信分析】
为了准确发现该公司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方面的主要问题,华恒智信专家顾问们进行多次地深入调研与访谈,并结合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华恒智信专家认为该化工有限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部核心要素
该化工公司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资源获取能力的进入壁垒。因此对该公司外部整体发展前景看好,进入壁垒集中于高投入、研发能力、生产设备、以及与行业内顶尖企业的合作关系。然而,依据与外部环境要素而建立的局部竞争优势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较高的进入门槛,依然可使竞争激烈程度下降。
内部核心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核心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激励管控能力,客户满意度和研发创新能力。该公司仍然缺乏创新型研发人才,也未建立起专业化、高效的管控团队,最重要的是尚未形成客户满意度的保持方法,这些都影响其形成难复制的竞争优势。
【华恒智信解决方案】
华恒智信顾问专家前期与该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调研,并认真分析该公司的问题本质后,为该公司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一、完善组织结构
一个较为合理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帮助企业适应所处的环境变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增加企业对外竞争力,同时有助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1、建立尽量简单化、再简约化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层级中尽量不超过四级;
2、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职责、将各项职责落实到岗位,责任到人。
3、围绕以流程服务为导向的职能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制
度将各项目职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4、提高各级管理干部能力水平,安排合格的管理干部到位。
二、贸-技-工运营模式的战略转型
(1)贸-技-工运营模式的特点
1,贴近市场与发展需要,重点
关于客户需要实现资源整合;
2,以客户需要实现技术的研究
与产业化更新,整体投资风险小;
3,可以在资金不断积累中实现的发展路径。
(2)贸-技-工运营模式引入的关键
1,前期需求资金不高,但需要对客户需要的把握;
2,贸易为龙头,可以实现技术与产业化与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和学习; 3,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模仿,应该着重提高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
华恒智信专家认为本着现有资源情况,推荐以贸技工为主的发展之路是符合该化工公司较佳的选择,也有利聚焦内部资源与要素,实现上下发展目标的一致。
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调整是化工企业的一大难题。在该案例中,华恒智信顾问转接团队针对化工企业,分析了该企业的内部及外部核心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案,以及贸-技-
7.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建筑设计水平也不断提高。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资源的日益紧张, 这都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剪力墙结构的应用, 才能满足实际要求。剪力墙本身的刚度较大, 整体性也较好。剪力墙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同时它的价格成本也比较低廉, 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混凝土建筑中。在人们对建筑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 加强剪力墙的应用, 加强对剪力墙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剪力墙结构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的剪力墙主要指的是那种在建筑物中竖向承载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 同时还承担着竖向荷载以及水平地震作用的一种墙体。通常情况下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针对剪力墙的布置首先要能够满足建筑本身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相较于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本身具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而这样的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物中。
剪力墙结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优点是它本身的侧向刚度较大, 缺点是间距要受到限制。这样一种建筑结构是不适合布置在大空间的公共建筑中的。在剪力墙设计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那就是对于单片剪力墙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避免长度过大。剪力墙的长度如果过大的话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 剪力墙长度过大, 周期就会变短, 如果地震力太大的话就很不划算。此外剪力墙长度过大且高细的时候, 剪力墙本身就会呈现出脆性, 这对于抗震是非常不利的。一般情况下, 在设计过程中, 如果剪力墙本身的长度过长时就需要用楼板或者是小连梁把它分成若干墙段。墙度高宽比不得小于2,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质量。
2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正如上文所述剪力墙结构本身要承受竖向荷载。竖向荷载本身是由结构自重和楼面荷载通过楼面传递到剪力墙的。竖向荷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表现形式是墙肢内的轴力, 另一种就是连梁产生的弯矩。针对竖向荷载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受荷面积来进行简单计算。针对水平荷载的计算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运用有限元的方式来进行科学计算。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科学估算受力情况, 而后根据受力情况来进行合理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本身应该是双向布置形成空间结构。剪力墙布置的关键在于要保证力的均衡。要通过把刚度中心与建筑物中心接近来避免出现扭转效应。在实际布置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当剪力墙本身的抗侧刚度过大的时候就会造成自振周期的过大,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大墙体间距的方法来有效降低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剪力墙的合理布置是关键。做好这项工作是提升高层建筑水平的重要措施。
3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专业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着多个步骤。因而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之前必须要了解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步骤。针对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墙肢的长度和厚度;其次是科学设计连梁;再就是合理设置边缘构件;最后就是地震荷载以及各种内力、位移的计算。接下来就来详细分析这一过程。
1) 墙肢长度和厚度的选择。上文详细分析了在剪力墙设计过程中剪力墙的长度是不宜过大的。因而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墙肢长度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针对墙肢长度的选择不能超过8 m。墙肢长度过长所造成的后果已如上文所述。这一点是我们在设计过程需要引起格外重视的。一般情况下跨高比是要大于6的。
针对墙体厚度的选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能够保证剪力墙刚度和稳定性。一般的住宅建筑的填充墙厚度一般保持在200 mm, 此时剪力墙也应该设置为200 mm。对于那些没有地下室高层住宅的设计一般基础埋深选择在2.5 m以上, 墙体高度是5.0 m以上, 此时再按照1/16的比例来确定墙厚就很有可能大于填充墙的厚度, 这显然是不利于高层建筑的设计的。因而我们必须要采用专业的方法结合建筑实际情况, 严格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技术规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 科学设计连梁。所谓连梁主要指的是连接墙肢与墙肢之间的梁。连梁本身不仅能够起到连接墙肢的作用, 同时又由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发生变形导致连梁产生内力, 最终会使得连梁本身对墙肢产生约束作用。连梁对墙肢结构本身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连梁的设计。
针对连梁的设计重点是要关注连梁的跨高比以及截面尺寸这两个指标。连梁刚度如果过大时就需要折减。针对剪力墙的设计我们根据有关标准是很难实现折减配置的, 因而此时就需要通过允许其适当开裂从而把内力转移到墙体上从而来达到折减目的。在折减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这就是折减系数。一般情况下当防裂度较低时就需要少折减一些, 防裂度高时就需要多折减一些。但是无论怎样折减, 折减系数一般是不能小于0.5的。只有不小于0.5才能保证连梁承受竖向荷载能力。在今后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此外为了减小连梁刚度可以通过增加剪力墙洞口宽度的方式来实现。结构整体刚度的减小, 地震的作用也将会减小, 因而连梁承载力也就有可能不超限。混凝土等级的提升,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提高混凝土等级就会有可能使得连梁的抗剪承载力不超限。总的来说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 合理设置边缘构件。在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边缘构件的设置是一个重要内容。从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有约束边缘构件的矩形截面剪力墙和无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相比有着明显优势, 极限承载力有了显著提升, 比无约束的提升了40%。边缘构架通常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边缘构件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当墙体平均轴压比不小于规定值的多层房屋一般设置的是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 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 底部加强部位, 相邻上一层轴压比小于规定值的多层房屋剪力墙, 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总的来说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设置。
4) 地震荷载以及各种内力、位移计算。在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如果主体结构本身布置简单, 那么就可以运用空间协同平面框架来进行计算分析。当主体结构平面布置复杂的情况下就是采用空间分析程序来进行内力、位移分析。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坚持简化计算原则。在计算底盘的长宽的时候需要结合主体结构本身的长度和宽度来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这两者是要成比例地来进行设计的。
4 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做好这一项工作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 剪力墙结构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剪力墙结构本身具有多种优点, 在建筑结构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而加强对剪力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剪力墙结构的概念, 剪力墙的布置, 最后分析了剪力墙的设计原则。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不断提升剪力墙设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ID:000983]
参考文献
[1]王国宏.浅谈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J].江西建材, 2013, 33 (5) .
[2]杨睿.刍议高层建筑剪力墙的连梁设计[J].山西建筑, 2013, 39 (35) .
8.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八
关键词: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 设计优化
1 引言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房屋结构设计技术不断发展,而房屋结构中建筑结构的设计市场越来越庞大。对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后,能加强房屋的使用性,更有利于人民的居住,改善居住的环境。因此,要想在庞大的设计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时候,就需要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创新设计理念,根据房屋所处的实际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设计优化方案,争取采用最低的造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果。同时,房屋结构建筑的设计优化还能提高使用者的居住环境和水平。因此,对于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是目前建筑的最重要的目标。
2 目前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目前的房屋结构设计优化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其中在优化过程中,只重视建筑尺寸的优化,在给予指定材料等建筑方面的要求后,优化只在建筑的表面进行,完全忽略了整体设计的优化。而这种仅仅满足尺寸方面的优化对于整个建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很多设计人员表明,建筑结构的优化需要的是合理的方案和布局,其中,表面的尺寸完全可以依靠计算机计算精密的数据,在实际的构建中符合数据就可以满足了。而且还有另一个关键的缺陷,就是在目前的建筑结构中,它的目标还不能满足建筑结构优化的需要。在设计优化的时候计算出来的结果只是一种理想主义数据,实际在实际的情况中,由于限制因素和变量效果等的影响,很难将这些数据应用到实际的建筑结构优化中。很多时候,建筑的设计方案和布局结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就因为计算方面的不足,导致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建筑结构目标。
3 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理念
在对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长期探讨中,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也有自己的理念。其中优化设计理念包含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房屋建筑具有安全性能,建筑能够反映人类的进步文明程度,能够保障人们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建筑的安全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无论优化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建立在安全性能的前提之下,一旦一个建筑优化的连安全性都保证不了,那么这个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带来很大的灾难。第二个方面是可用性,建筑在表现美观的同时,设计优化的主打理念还是建筑的可用性,功能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带来舒适的感觉。第三个方面是建筑结构的优化需要保护环境,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不高,造成我国目前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的时候,设计合理,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排水等具有污染性的系统要做好环保的防护工作。第四个方面是可用价值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中,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降低建筑的实际可用价值。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理念的真正目标是用最少的钱却能打造出最有价值性的建筑。
4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做任何事情有了目标和理念之后,在实际操作中都要讲究方法。因此,对于建筑结构如此重要的事情也需要一套详细的方案。
4.1 建筑结构的整体优化方法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的整体結构上和房屋建筑的部分结构俩部分的设计优化。其中对于建筑的部分优化有很多方面,例如屋顶的优化,围护的优化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不仅仅需要建筑设计者运用自己所学的精心设计,还得考虑到适用性能和造价等问题。在优化设计的时候,还必须进行实地的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进行设计优化。对于建筑的整体性优化来说,优化好的建筑要确保整体牢固,如果发生突发状况,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或者没有,这样优化出来的建筑是最好的。因此,在设计优化整体的时候,需要能够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例如,地震是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在构建的时候就应该提前在建筑中加入一些避免降低地震的措施。在房屋结构的构建材料钢筋是降低地震破坏力的主要材料,因此对于钢筋与钢筋的接头距离应该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构建,这样才能够整体对建筑进行设计优化。
4.2 建筑设计优化的细节方案
当建筑的整体优化方案确定以后,需要细致的对建筑的细节问题进行研究。在建筑结构的不同部位对于负载的要求不同,就算负载要求相同,但是因为在同一部位的材料数据等各种参数也不相同,因此,就造成了对建筑细节的优化设计方法不同。而且在这些细节的问题中,很多实际的数据是不能通过计算机等机器计算的,完全需要的是人工计算,这就为细节的优化设计带来了很多的难度。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优化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计算细节优化的各种数据,学习国外的先进方法,结合我国本身自己具备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我国自己的建筑优化方法。而且,在材料使用具体来说也属于细节,在构建之前应该对材料的使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用的材料也要根据情况回收利用,节约建筑设计优化的成本费用。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也要提高,目前我国的建筑水平还处于落后的阶段,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多向国外学习,引进他们的先进水平和经验,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要注重均衡,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需要俩边平衡,具有美感。
5 总结
很多人都认为建筑是固体艺术,建筑师的设计优化方法能够赋予这个建筑物灵魂。因此,我们的设计师应该对未知失误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实际的建筑构造中去。对建筑的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探究,经济价格适用,建筑结构的优化能够符合使用者的要求。而且,设计师不论再怎么对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和设计,都要在保证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之下。
参考文献
[1]李飞.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6期
[2]冯涛,张玉洁.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9期
9.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篇九
贺云燕
一、教学内容
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教学分析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较少地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学法和学生的情感、能力及发展方面的需求。比较地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致使学生疏于观察,难于发现,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生物学科教学中知识性、实验性较强的特点,适度地引入 “引导—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寻求课堂教学方式中主动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之间的一种互补,一种结合,实现既打好学生的基础,又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使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本课从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需求两个方面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有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参与对课本知识的形成和实验设计的实践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现象和生命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较高,学生在初中生物、地理中已经涉及到相关内容。从教学内容上看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能领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3)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培养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
六、教学难点
营养级的概念及初、次级消费者的概念。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探究式”的方法,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融比较、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组织学生根据课程设计逐步深入教材的内容,达到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目的。八 教学设计思路 1.首先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加以区分,突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指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课题。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清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然后还要研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即营养结构)。
2.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时,首先结合教材中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最后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如下)。
3.对于生物成分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大功能类群在生态系统的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因为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进行初级生产,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解者在生态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大约90%的陆地初级生产量都需分解者的分解功能归还给无机环境,供生产者再吸收;消费者则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对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生态系统内部最重要的联系是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由此引出食物链的概念,阐明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一方面观察食物链之间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并列举出最长及最短的食物链,由此来强化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
对于营养级的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每一条食物链都包括几个环节,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可作为一个营养级。然后以一条食物链为例,分析该食物链上各个环节的生物属于哪一营养级;再引入食物网(同上)中判断某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生物(如杂食、肉食动物)可以同时占有几个营养级别;同时指出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为后面生态系统功能的教学打下一个伏笔。
5.最后总结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讲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请大家回忆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几大类?举例说明。
3、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问切入正题:
1、这些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新授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下面我们就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观察与思考:(1)找出池塘中有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
答:阳光、水、空气、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养料,热能、温度、石子等。
再思考:这些成分都没有生命,那么它们能不能不存在呢?
答:不能。
引导回答: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水、空气等为生物提供必须的物质。所以,这些没有生命的成分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我们把这些成分称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它们是生态系统必须的成分之一。
(2)请同学们从池塘中找出自养型生物?
温故知新:什么是自养型生物?
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根据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将新陈代谢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异化作用根据是否需要氧,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
答:硅藻、栅藻、团藻,以及其他水草等。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归纳: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几乎都有绿色植物制造出来。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
思考:假如生态系统中没有这些生产者,那么对这个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答:其他生物也将会死亡。
归纳:所以说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种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
延伸:只有绿色植物才是自养型生物吗?
引导回答:只要能够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生物都称为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它也是生产者。
(3)池塘中还有哪些其他生物?
答:鱼、虾、小甲壳动物、螃蟹以及其他一些浮游动物等等。思考:这些动物从同化作用角度来看,属于哪一种新陈代谢类型?
答:异养型生物。因为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归纳:动物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自己不能制造,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消费者”。启发:根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次序,又可以将消费者分为若干个级别。举例: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其实虾米吃的是浮游植物)归纳:虾米吃浮游植物,虾米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植食性动物,叫“初级消费者”。
小鱼吃虾米,小鱼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肉食性动物,叫“次级消费者”。大鱼吃小鱼,大鱼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叫“三级消费者”。随着捕食关系的逐渐上升,消费者的级别也逐渐增高。
练习:虫吃植物,鸡吃虫,人吃鸡。这一种关系中,分别说出消费者的级别? 思考: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引导归纳:像蜜蜂采蜜,可以将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和受精工作。有些消费者也可以传播种子。这就是消费者的一些重要作用。
(4)思考:生老病死是生物的一种自然现象,那么,在这个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一些残枝败叶都去哪了呢? 引导回答: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了。
归纳: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菌、细菌等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被绿色植物中重新利用。我们把这些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假如说没有这些分解者的话,那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5)请学生起来归纳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相应的代谢类型和作用。完成表格。
(6)我们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作用来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和关系如何?(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如何验证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呢?(实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一下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如:生产者)的地位如何?(学生设计、交流)师生共同归纳: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指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试着练习:
1、根据下列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老虎吃狐狸,用箭头写出他们的关系。(强调:箭头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写出这条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的成分。
3、这条食物链总共有几种生物?
归纳:一条食物链上有几种生物就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草到老虎总共有四个“营养级”。
设问:那么怎样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呢?
答:生产者总是对应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对应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对应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对应第四营养级等等。
归纳: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必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没有分解者。举例:有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 练习: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态系统简图,数出图中有几条食物链?分别一一列出。答:9条。(1)草─→兔 ─→ 狐
(2)草─→兔 ─→ 猫头鹰(3)草─→鼠 ─→ 猫头鹰(4)草─→鼠 ─→ 狐
(5)草─→鼠 ─→ 蛇 ─→猫头鹰(6)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
(7)草─→昆虫→蜘蛛 → 吃虫鸟→猫头鹰(8)草─→昆虫→青蛙─→ 蛇 ─→ 猫头鹰
(9)草─→昆虫→蜘蛛 → 青蛙 ─→ 蛇 → 猫头鹰
观察:
1、猫头鹰在不同的食物链占有几个营养级?
答: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归纳:各种生物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是不同的营养级。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
2、猫头鹰可以吃哪些食物? 答:兔、鼠、蛇、吃虫鸟
3、昆虫可以被哪些生物吃? 答:吃虫鸟、蜘蛛、青蛙
4、青蛙和蜘蛛是什么关系?
答: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归纳:一种生物可以吃几种不同的食物,同一种生物可以被几中不同的生物吃。因此就使得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提出食物网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就叫食物网。
知识拓展:是不是只有通过捕食关系才能构成食物链?
草 → 兔 → 狐 → 虎(捕食链)马→马蛔虫→原生动物(寄生链)植物落叶→蚯蚓 →节肢动物(腐生链)
归纳:捕食链、寄生链、腐生链都是食物链。
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思考:假如食物链中某个环节安生了变化,对其他生物有影响呢?例如:上图中猫头鹰减少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引导回答:直接影响是鼠和兔,然后再间接影响其他生物。总结:所以我们必须爱护我们的生态,爱护我们的家园。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请学生自己写一组食物链。CAI课件(展示)后给予评价,并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以及营养级的判断。(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判断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是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激发学生兴趣,幽默课堂气氛)。实际上,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食物网。例如: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网上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的增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的数量越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则相对稳定。这又验证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我们要珍爱生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生物,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健康发展,也是我们常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主要沿着这条渠道进行。课堂小结
讨论
(学生):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的理解?
教师提示学生:从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者的关系,从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角度来回答;开放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真正领会本节的内涵。
②人类作为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应该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共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把课堂解放出来,让学生思维的翅膀真正的飞翔起来。
十、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和无机盐等)
2、生产者(主要成分):主要是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4、分解者:主要是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10.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本节内容通过放映蜂窝、鹰的身体等结构图,通过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让学生进行压力试验,如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试验、鸡蛋或乒乓球承压试验等,通过有趣的小试验,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不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结构受力分析,不要求画结构的受力图。教学重点是结构概念,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应力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
1、了解结构的含义。
2、从力学的角度了解结构的概念。
3、了解结构的类型,能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4、通过学习“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等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无处不在的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图,分析蜂窝、鹰的身体的结构。要求学生说出蜂窝、鹰的身体结构的优点在哪里。
1、结构的含义
结构的本质:物体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力,结构是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可用来抵抗引起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力。简单地说,结构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这便是结构的本质。让学生阅读案例: 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让学生思考:
⑴阅读案例以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⑵为什么要研究结构?
2、为什么要学习结构?
系统的功能对其结构有着绝对的依赖性。所以有人说,结构不仅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更是事物特性的依据。
在自然界,相同的物质,不同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特性的现象处处可见。⑴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
⑵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 ⑶化学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不同(色素); ⑷同样的六个字“这个人表现好”“这个人好表现”,但因排列不同,就形成了一褒一贬; ⑸用同样的材料,做出的结构不同的小板凳就会有不同的特性,有的稳,有的不稳;
⑹各种材料组成结构可以使“死的”材料变成“活的”机器。如:发动机、电子计算机„„ 结构不合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桥断、屋塌„„所以我们应学习结构,将来去创造结构。
3、什么是工程结构?
工程结构是指能承受和传递外加载荷的承力系统,包括杆、板、壳等构件及其组合体。也就是说,工程结构可以是单个的构件,如:一根杆,一块板,一条绳,也可以是一个由不同构件组合起来的组合体。如:一座桥,一张桌子,一架飞机等,它们都可以叫做工程结构。技术课主要研究工程结构,简称结构。
4、几个重要概念
⑴铰接:桁架全由三角形组成,接头全为旋转接头,称为铰接。⑵架构:物体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
⑶构件:组成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
二、结构与力
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一)受力形式
工程结构承受的外力有各种各样,但以它们对结构的影响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拉力:结构承受拉伸时,作用在结构(经常称为拉杆)上的力是一对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拉杆轴线重合的集中力,方向背离杆的底面。其受力实例是吊车的吊绳。
2、压力:结构承受压缩时,作用在结构(习惯上称为压杆)上的力是一对方向相反,作用线与压杆轴线重合的集中力,方向指向杆的底面。如液压机的顶杆工作时就是受压。
3、剪力:结构在受剪切时,结构所承受的力是分别作用在构件相对的两个面上,方向相反,作用线错开微小距离的两个平行力。连接剪刀两个部分的销钉在剪刀工作时就是承受的剪切力,其受力模型如图。
4、扭转力:承受扭转的构件一般都称为轴。它承受的外力是一对作用在轴两端面内,转向相反的力偶矩。
5、弯曲力:承受弯曲载荷的构件,一般称为梁。梁在承受弯曲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其中一种载荷叫做弯矩。它是作用在过梁的轴线且与横截面垂直的平面内的力偶矩。其作用力是使梁产生弯曲变形。
(二)结构受载荷实例:
任何结构承受的外载荷,都是拉、压、剪、扭、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工程结构的主要功能就是承受和传递各种形式的外载荷,保证结构的可靠工作。
1、秋千的吊索,主要承受拉力;
2、桥梁的桥墩,主要承受压力;
3、连接齿轮和轴的键,主要承受剪力;
4、汽车方向盘的轴,主要承受扭力;
5、单杠的杠体(上面的横杠),主要受弯力;
6、吊扇旋转,吊杆主要受扭力和拉力;
为了保证结构的正常工作,这些构件必须有对于主要载荷的足够的承载能力。这是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典型结构分析
1、单杠结构分析
⑴各部分名称:杠体,立柱和拉杆。(为什么做成这样的结构?)
⑵杠体的受力与变形:杠体总是朝着人体所在的瞬间位置的方向上发生弯曲。——弯曲力 ⑶立柱、拉杆的受力与变形:
立柱:静止时受压力;当人在运动时,对立柱产生弯矩m,使立柱弯曲变形。——怎样做才能保持单杠稳定? 拉杆:人在运动时,拉杆起到辅助立柱抗变形作用。
2、棚室屋架结构分析
⑴棚室荷载与立柱受力:永久性荷载(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荷载)和可变性荷载(随情况变化而变化的荷载)。
⑵梁的受力:梁的上部,受压力,材料被挤压;下部,受张力,材料被拉伸。防止弯曲变形大的方法:增加支撑点。⑶拱结构的应用
拱结构:中间高四周低,呈弧形的曲面。
应用:在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物多采用拱结构。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承载,又美观。
三、常见结构的类型(从力学的架构与形态考虑)
1、实心结构
⑴实心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房屋的墙体、水库的大坝、古代的城墙等,都属于实心结构。
⑵几何特征及受力:几何外形简单,通常有杆(柱)、板、体等之分。它的受力特点是能承受较大的力,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2、框架结构
⑴框架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教室的门窗常用木框架,蔬菜大棚的棚体、建筑用脚手架、输电铁塔等都是框架结构。
⑵组成:由梁、柱、杆、管等组成,也有用板件组成的。这里的杆或板,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管材。
⑶几何特征及受力:几何外形较为复杂,其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依据功能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可以设置成不同框架的组合。
3、壳体结构
⑴常见物品:饮水杯、文具盒、装甲车、油罐、鸡蛋、西瓜„„
⑵结构特征:壳体内空时,受力合理、形态稳定。壳的几何形状有折线式(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的、圆弧形的和拱形的等。
⑶受力特点:壳受冲击力时,外力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变形。
4、组合结构
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结构大部分都是组合结构,如:大坝都是拱形和实心结构的组合体;圆顶大厦的顶部都是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的组合(又叫球形空间桁架结构)。⑵结构的类型种种:缆索结构、桁架结构、空间桁架结构、球形空间桁架结构等。⑶组合结构的受力:复杂(这是大学结构力学将要学习的)。
11.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建筑结构设计
前言
城市化的建设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建筑结构设计已经满足不了现任化的需求了,因此,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是时势所趋。再者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的方法来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1.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和作用
1.1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应用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局部结构设计和总设计这两方面。在建筑工程结构总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化设计的有:建筑物顶部系統方案的设计、外围护栏结构方案的设计、建筑基础结构方案的设计和建筑结构细部的设计等。对这几个主要的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布置、受力和整体结构的选型及造价等各种的影响因素必须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的效果。为了达到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在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要全面分析建筑的实际情况,不同位置的结构设计要选择与之一致的优化设计方法。
1.2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实践价值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是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经济学意义的。在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中,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法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法,这样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通过合理地运用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并是整体的建筑结构得到一致的协调,既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成本,也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提高了建筑的美观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价值,体现了建筑的经济学意义。
2.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组成部分
对房屋建筑工程来说,优化结构设计在实现房屋建筑的价值方面上提供了支撑和帮助。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体现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优势。而房屋结构设计优化的具体步骤有:
2.1计算方案必须是最优秀的
在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存在复杂多样的问题,例如多约束、多变量的非线性优化的问题等。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对有约束性的优化问题要转化成为无约束性的问题来进行求解,这样才能选择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2.2建筑结构优化模型
2.2.1合理选择设计的变量
正常情况下,设计的变量是以主要影响设计要求的因素作为参数,其余影响因素的则作为预定参数,例如只要按照结构的要求或局部性的设计就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不会对设计要求造成大影响的、变化范围不会太大的等因素。通过这样使计算、设计及编制程序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2.2.2目标函数的确定
确定目标函数时,选择的一组截面几何的尺寸、失效概率、建筑钢筋的截面积等都必须要符合预定条件的,这样就可以使总费用得到最低限度的降低。
2.3最终结果的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方案的结果,从而得到最为优秀的设计方案。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为了节省投资的成本,很多开发商往往忽略了要进行设计优化的步骤,对优化设计带来的好处不重视。开发商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不要只顾单边的利益,不能存在蝇头小利的想法,所以,在进行建筑结构优化的时候,不能存在片面的强调节约和不重视技术的要求等情况,否则会让建筑工程达不到预想的功能;也不能只重视技术而忽略经济方面的考虑。这样会造成设计浪费的情况。
3.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在建筑建构设计中的应用
3.1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师要积极参与设计
优化设计的方法应用在现实的建筑结构施工中不仅仅是降低工程的造价,而且还能够改变建筑的适用性能。所以,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参照模型结构优化的设计和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来进行。但现在很多早期的程序设计者们在建筑阶段不参与到建筑结构设计中去,这对于建筑设计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增加某些程序的设计难度,使建筑总投资的成本增加了。因此不同的建筑类型选择的结构和设计方案也是不一样,为了确保优化设计的方法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必须在程序开始时就要参与结构优化,这样才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开端。
3.2优化设计对实际建筑结构问题的处理
由于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中固然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要优化建筑结构就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如果使用结构优化设计的手法不当,那么就会破坏建筑结构,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也常常会出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所以需要有效及时的进行解决。对存在于优化设计中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力度。
3.3 积极配合协调好各单位的工作
要将优秀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变成现实的话,施工单位必须要与各种单位例如建设单位、机电安装等的管理单位做好相互协调的工,并一起探讨建筑优化的措施和方案,使施工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因此,施工人员要服从单位领导的安排,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设计人员要参与结构设计及和施工的全过程,这样只样优化的方案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4.总结语
作为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灵活运用结构设计优化的技术,帮助建筑企业实现这个目的。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了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企业应该采取合适合理的方法来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飞.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6期
[2]杨华.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设计[J].规划与设计.2012,12(26):56~58
[3]冯涛,张玉洁.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9期
12.股权结构的设计 篇十二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逐渐重视, 新的技术以及理念也在不断地被应用于其中,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引起了建筑行业新的变革与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就是采取先进的设计手段及理念,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完整的、合理的优化设计, 将使用空间最大化,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结构设计与构件之间, 结构与结构之间的空间布局。这也是检验建筑结构工程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工程师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理念上, 而且对于其结构设计的经验总结也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对于工程师的设计手段又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 建筑工程设计师不仅仅要掌握专业的设计理念, 同时还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将设计理念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其更上升一个合理的高度, 此时设计理念就尤其的重要, 在整个建筑结构中必须完全的充分体现出来。
2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2.1 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
结构设计优化主要体现在房屋工程总体设计以及局部设计当中, 在房屋建设分布设计中,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结构基础方案的优化、房屋建设的优化、围护方案的优化、结构设计的优化等一些列优化设计都离不开结构设计优化的整体布局与设计, 在整个优化过程中, 还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工程情况, 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总结, 将其设计优化的整理理念可以充分体现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 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前提下, 进行经济效益的结构设计优化, 进而达到节约经济的目的。
2.2 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实践价值
在进行结构设计优化的过程中, 必须从其长远的利益出发, 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完全的在整体建筑结构中有所体现。不能只顾眼前的建筑结构设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这样很容易导致在使用中, 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失衡。在传统的设计理念里, 采用其结构设计优化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的成本降低至5%~30%左右。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 利用材料的性能可以有效的将其建筑结构优化的各个部门得到很好的协调, 在满足建筑规范的前提下, 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的目的。
3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性的关系
3.1 结构设计与用地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高层的广泛出现, 更是缓解了城市用地的紧张情况。结构设计的优化更是完善了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及标准, 房屋总体高度的不断增加, 进而使房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 用地的使用面积并不是随着层数的逐渐增加而相应的减少。
3.2 结构设计与造价的关系
建筑层数对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有直接影响, 但影响程度对各分部结构却是不同的。屋盖部分, 不管层数多少, 都共用一个屋盖, 并不因层数增加而使屋盖的投资增加。因此, 屋盖部分的单位面积造价随层数增加而明显下降。基础部分, 各层共用基础, 随着层数增加, 基础结构的荷载加大, 必须加大基础的承载力, 虽然基础部分的单位面积造价随层数增加而有所降低, 但不如屋盖那样显著。承重结构, 如墙、柱、梁等, 随层数增加而要增强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这些分部结构的单位建筑造价将有所提高。
3.3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经济性的关系
住宅的层高直接影响住宅的造价, 因为层高增加, 墙体面积和柱体积增加, 并增加结构的自重, 会增加基础和柱的承载力, 并使水卫和电气的管线加长。降低层高, 可节省材料、节约能源, 有利于抗震, 节省造价。同时, 除降低层高可以减少住宅建筑总高度, 缩小建筑之间的日照距离, 所以降低层高能也取得节约用地的效果。
在相同建筑面积时, 住宅建筑平面形状不同, 住宅的外墙周长系数也不相同。显然平面形状越接近方形或圆形, 外墙周长系数越小, 外墙砌体、基础、内外表面装修等也随之减少, 并且受力性能好, 造价会降低。考虑到住宅的使用功能和方便性, 通常单体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多为矩形。
4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1 直觉优化 (概念设计优化) 技术与建筑结构设计
对于同一建筑方案, 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布置设计;确定了结构布置的建筑物, 即使在同种荷载情况下也存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中设计参数、材料、荷载的取值也不是惟一的:建筑物细部的处理更是不尽相同, 这些问题是计算机无法完全解决的, 都需要设计人员自己作出判断。而判断只能在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指导下,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进行, 这便是前面所说的概念设计。因此, 概念设计存在于设计师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4.2 概念设计处理的实际建筑设计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很多外在因素是难以控制的, 尤其是地震这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 对于建筑结构来说, 破坏性是不可估计的。故此, 在进行实际建筑设计时, 必须充分考虑其建筑结构的地质特征, 采用概念处理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将其存在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 分析其建筑阶段所受到的各种危险因素, 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 在建筑施工中注意刚度均匀、对称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采取延性的设计原则, 它可以有效的防止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突发性破坏力, 同时还能有效的减少地震的部分压力, 消耗一定的能力, 减少破坏。
5 结束语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建筑师总是希望通过建筑物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力求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结构师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当然应该敢于挑战新的结构形式, 使建筑师的意图得以实现。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在基本满足建筑师设计意图的基础上, 平面布置应尽量规则, 对称, 尽量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差异;使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致产生太大的扭转效应。竖向布置上,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使竖向承重构件上下贯通;能不使用转换层的就应避免使用, 以减小结构分析和设计上的困难, 另外也不经济, 还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竖向刚度最好不要突变, 而要渐变, 否则突变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会出现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 这对结构抵抗水平动力荷载是十分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张炳华.土建结构优化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34-36.
[2]汪树玉.结构优化设计的现状与进展[J].基建优化, 2007:12-13.
[3]王光远.工程结构与系统抗震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35-37.
【股权结构的设计】推荐阅读:
股权结构设计案例11-0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07-17
砖混结构的设计总结08-28
公司股权方案设计06-19
花的结构教学设计08-31
虚拟股权激励方案设计11-15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08-06
设计建议书的金字塔结构08-16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设计10-05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及点评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