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13篇)
1.《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一
第一课时 数与形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上第八单元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做一做”1,2。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比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对小学生来说,虽然难点大一些,但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用形解决数的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
(二)核心能力
感悟数与形结合的妙趣,激发应用数形解决问题的热情,养成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及喜爱数学的感情。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研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侓。2.借助图形问题来用数解析图形,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类比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四)学习重点
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推理联想能力。
(五)学习难点 体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计算下面各题。① 1+3= ② 1+3+5= ③ 1+3+5+7=(2)观察上面三各算式数据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师: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师:课题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每看到一个课题,我们都会浮想联翩,看到 “数与形”,你想说什么?
师:就让我们带着对数与形的思考和疑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板书:数 形)
2.问题探究
(1)构建“以形助数” 1+3=()1+3+5=()1+3+5+7=()1+3+5+7+9=()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计算了前面三个算式的结果,谁来说一下? 生汇报。
师:根据这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猜测一下第四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生口答,并说明原因。
师:看来大家已经发现这个规律,大家一起说第五个算式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1+3+5+7+9+11=()
师:这样的算式有多少个?(无数个)
师:这样的算式是无穷无尽,但规律是唯一的,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发现的规律。
生自由发言,学生评价。
小结:连续奇数、和、个数的平方等。(评价)
师:根据你们的叙述我们更改结果,改进版的规律更优化了,整体看,有什么感觉?数学的美就是在这样的规律中体现出来的,但看上去不够完美,谁能看出来? 师添加: 1=()
1=12 1+3=22 1+3+5=32 1+3+5+7=42
师:就算这些算式能呈现出数学的美,但给我们的感觉还是(枯燥),但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些算式也有自己的“长相”,你们相信吗?你们想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同学再次观察这些算式,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能联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从师:看明白了吗?
引导学生推断:1+3=22„„
小结:数有了形看起来是那么直观,没想到数字长这个样。小练习:
1+3+5+7+9+11+13 =()=102(2)构建“以数解形”
师:直观看这个体现出哪种形?(三角形)
引导学生,看形接着画图,让学生自然的运用数来交流和描述“形”。1+2+3+4+5+6+7+8+9=(1+9)×9÷2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到借助数字解析,发现数对于形的作用,谈感想体会。(3)归纳小结
1=1²1+3=2²3²1 +3+5 =
数形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对象,实际统一和谐,它们之间是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应了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板书结合)
(4)回顾学习历程
数论、分数乘法、数量关系、方位、统计„„,其实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思想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谈感受和收获。
3.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数形结合的奇妙,在网上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趣味数字,像花朵数、巧数、金蝉脱壳数,它们神秘有趣,这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1)1+3+5+7+9=()2=()(2)42=1+3+()+()答案:(1)5,25(2)5,7 解析:第一题中共5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就是5的平方,即25。
第二题是4的平方,就等于从1开始4个连续奇数的和,所以填5和7。【考查目标1、2】
2.请你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1)1+3+5+7+5+3+1=()
(2)1+3+5+7+9+11+13+11+9+7+5+3+1=()答案:(1)4²+3²=25 或 3²+4²=25(2)7²+6²=49+36=85 或 6²+7²=36+49=85
解析:本题是例1的变式,需要把每道题分成两个连续奇数的和,再运用例1的规律计算结果。【考查目标1、2】
如(1):
1+3+5+7+5+3+1=(1+3+5+7)+(5+3+1)=4²+3²=16+9=25 第二题的方法同上:1+3+5+7+9+11+13+11+9+7+5+3+1=(1+3+5+7+9+11+13)+(11+9+7+5+3+1)=7²+6²=49+36=85 3.第108页“做一做”2 答案:第6个图形有6个红色小正方形和18个蓝色小正方形。第10个图形有10个红色小正方形和26个蓝色小正方形
解析:从图形的特点可以看出,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红色正方形。蓝色正方形的个数第1个图形:上下红色部分各对应1个,左右各1个,加上第二行左右的两个,即(1+2)×2+2=8个;
第2个图形:(2+2)×2+2=10个; 第3个图形:(3+2)×2+2=12个; 第4个图形:(4+2)×2+2=14个; „„
依次类推„„第几个图形就是几加2的和乘2再加2 第6个图形:(6+2)×2+2=18个; 第10个图形:(10+2)×2+2=26个; 【考查目标1、2】
2.《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二
1.知识与技能。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 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 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 提高科学素养, 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 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 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用具
“生长素的发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课题。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体随时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又能对外界刺激变化做出非常精确的反应:向日葵的幼茎随着太阳转动, 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 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这些都依靠生物体自身的调节作用。那么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是什么?
教师活动1:展示向光性图片引课。
学生活动1:指出向光现象的特点, 思考: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归纳发现。
教师活动2: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 但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 引导人们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
简介 (多媒体) 在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从1880年至1934年, 前后经过五十四年的研究, 最终发现了生长素。我们不仅要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实验过程和逻辑思维特点, 更要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学生活动2:自学课本P46-47
今天我们不局限于课本,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 一起来探究一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知识点一:生长素五大发现实验
(一) 达尔文实验
实验1: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2:切去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既不生长, 又不弯曲。
实验3: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4: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教师活动3:设问:
(1) 1组和2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和尖端有关。
(2) 1组和3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3) 3组和4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更充分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课堂活动1:
如何确定以上“推测”的正确性?我们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论证。
回顾必修1——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尤其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提示:通过达尔文4组实验现象设置合适的探究题目, 注意自变量的选择。
学生活动3:设计“实验报告” (由学生补充完成。)
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过程: (强调变量的设置)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4:提出3个探究实验题目, 由学生分组完成。
☆探究实验一
题目: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能对单侧光刺激做出反应。
提出问题:胚芽鞘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 向光弯曲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二
题目:探究与胚芽鞘向光弯曲有关的部位。
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
实验材料:胚芽鞘、刀片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提出问题: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单侧光对植物的哪一部位起作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方?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三
☆探究实验三
题目: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
变量:锡箔片罩盖部位分别为胚芽鞘尖端或胚芽鞘尖端下方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锡箔帽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学生活动4:和老师一起尝试设计实验, 初步体会变量的确定及实验过程的分析。
(教师点评上述实验中用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通常只能有一个变量, 如果实验结果不同, 就说明是由这一变量引起的, 这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5:提问:尖端感光, 尖端下方弯曲生长,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方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达尔文之后, 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学生活动5:自学教材, 理解分析。
(二) 詹森实验
结论:该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能透过琼脂传递到下部。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方。
思路分析:
借助达尔文实验思路 (尖端及尖端下方) 将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方”用琼脂隔开。考查尖端与尖端下方物质运输的联系。
(三) 拜尔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面一段分布不均造成的。
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路分析:
无单侧光刺激下, 尖端放在切面一侧造成生长素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 也出现弯曲生长现象。
说明:尖端放置在切面一侧相当于单侧光刺激。
总结:尖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如果尖端确实通过产生某种物质来影响下部生长, 那么这种物质应该可以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中, 从而使该“物质”具有与尖端同样的效应。——温特实验
(四) 温特实验
教师活动6: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提问:如果实验就这样完成, 你是否有质疑?
学生活动6:讨论本实验目的:验证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引起的, 而不是由琼脂块本身引起的, 完善实验。
课堂活动2:
实验步骤:
1.取10个新鲜的胚芽鞘平均分为A、B两组, 切去尖端;准备两块大小相同的琼脂块M、N;
2.将切去的尖端置于琼脂块M上, N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 把M、N各均分为5块, M放在A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N放在B组的一侧;
3.将两组胚芽鞘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预期结果:A组:朝向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 B组: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教师点评:本实验设计有两个关键:
(1) 如何验证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 实验处理应将尖端与下部分离;能否找到一种吸附该物质的基质, 该基质应该有相应的特点, 即吸附物质并向下运输。
(2) 强调生物实验的对照性原则。
结论: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思路分析:
设置对照实验, 对比尖端产生的“某物质”在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对生长是否有影响。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五) 郭葛实验
教师活动7: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
直到1942年, 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IAA。生长素的发现, 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 通过几代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完成的。
学生活动7:总结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关键点
向光性
——→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尖端感受光刺激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
——→分离鉴定这种物质
知识点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教师活动8:展示多媒体, 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8:归纳: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造成向光弯曲。
课堂拓展: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向日葵、萝卜等做向光性研究的时候, 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的IAA浓度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结果发现两侧的IAA浓度基本相等。这样就无法用生长素的机理来解释向光性了, 另一种可能原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生长抑制物 (可能是黄质醛) 在向光一侧积累, 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 引起向光性。
根据本节所学有关知识, 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盆景方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 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不可能短期完成, 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默默地听,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低下,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 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以下教学特点:
1.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参与, 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提供部分实验材料, 并着重介绍第1次接触到的材料及用具, 使学生理解材料及用具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由学生对比分析做出选择或由学生思考提出替代性实验材料 (如有的学生提出用盖玻片代替云母片) 。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2.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的过程中, 实验的分析假设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假设是否正确应该用实验来证明而不能凭空臆测, 从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思考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 设计了10多个实验, 从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3.《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优化或者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用文字或者图示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流程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我为本课设计了两大核心内容即“评价流程”和“优化流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流程的定义和流程设计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评价流程优劣的简单意识,但这种评价还没有从流程设计的目的出发,甚至对流程的优化还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比如往往会简单地以为优化就是环节越少越好等。鉴于教材中使用的流程案例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我选择了4个学生相对熟悉的流程案例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并把本课内容作为一节承上启下的过渡课,既是对《结构与设计》的承接,也是为《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的学习做铺垫。我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切入教学,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优化意识,再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流程评价的科学方法,使学生明确优化的目的,在提出流程改进设想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技术素养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简单评价生活中的流程。
2.能优化生活和学习中的流程设计。
3.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流程设计和优化的一般过程。
2.通过“学案导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流程优化过程,初步获得流程优化意识。
2.理解技术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具及学案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及文字,制作PPT,准备学案(内容见下文)。
设计意图:设计“银行取款流程”“淘宝购物流程”“汽车安装工艺流程”和“化学高考流程题”4个案例作为本课的教学案例,意在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与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直接相关的生活、生产和学习等方面,在身边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现流程问题,分析讨论流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流程优化的方案,切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流程设计的目的,感受流程优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四个活动。
(一)导入新课环节
案例1:银行取款流程的优化
PPT出示银行取款今昔对照情景图(见图1、图2)以及下列银行取款流程图。
师提问:比较前后两种取款流程,银行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流程改进?改进的目的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师追问:ATM机出现以后,取款流程又有了哪些方面的改进?
师提示:注意从流程的含义看待前后两种取款流程,利用流程设计的目的和影响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来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流程改进。
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分析的结果:现在的银行取款流程,取消了“领取款单”和“填写取款单”两个环节,并由“(取款者站着)排队等待取款”变为“从排号机领取号码”后“按号码等待(银行叫号)取款”。从银行角度来说,减少了人员配置和纸张浪费的成本,减少了取款环节,节省了时间,服务更加人性化,总体上提高了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对于取款者而言,减少了取款时间和站着排队的劳累等。
ATM机出现以后,就银行而言,人力、物力、财力更加节约,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就取款者而言,更加方便快捷,基本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设计意图:在案例分析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技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为人服务的。之所以要进行流程改进是因为对现有流程的不满足,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从成本优化、工期优化、工艺优化等角度做铺垫。
(二)概念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下面三个问题:(1)什么是流程优化?(2)流程优化的目标是什么?(3)流程优化的内容是什么?
2.深度把握概念内涵,强化“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
(1)定义: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不断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2)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3)内容:工期、工艺、成本、质量等。
(4)流程优化的步骤:分析流程的现状;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改进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掌握以上三个问题的核心内容,既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又可强化学生对流程优化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全面思考与分析,尽量减少内容遗漏。
(三)活动探究环节
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流程优化的现实意义。
【活动一】生活应用
案例2:淘宝购物流程的优化
课件出示“双十一”淘宝购物图文。
提问:用户登录淘宝账户后购物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画出流程图。
追问:用这个流程在“双十一”能抢到心仪的商品吗?画出优化后的流程图。比较前后两种购物流程,说说你在什么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优化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nlc202309081536
小组讨论:根据自身经历参与小组讨论,提出抢购攻略,并画出抢购流程图。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改进后的流程比原来的流程多了几个环节,但结果是抢到了商品、降低了成本,也就是说,改进后的流程实现了成本优化,达到了流程优化的目的,提高了效率。
【活动二】地方特色素材分析
案例3: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安装工艺流程的优化。
提问:现在的安装工艺流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内容是什么?优化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原来的流程是人工安装,现在的流程改用机器人安装,优化了工期、工艺、成本、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
【活动三】挖掘学科素材
案例4:制取1mol Al(OH)3的流程。
思考探究:
(1)通过对三种方案中所消耗的酸碱量进行比较,从耗材角度思考,可以得出哪种方案好?
(2)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方案的隐患大,为什么?
提示:工业氨水的制取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3)从能耗角度分析,哪种方案是高能耗方案?
提示:工业CO2制备来自石灰石的煅烧。
(4)从原料、能耗和安全角度综合分析,哪种方案好?
设计意图:从一道经典的化学流程题,得出流程在优化过程中要多指标、多角度去分析考虑,突出重点,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活动四】拓展延伸
提供一些经典流程优化案例的文献、图片、视频的网址(略)。
点评:本节课从生活案例“银行取款”入手,结合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流程优化的概念、目的和内容,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学科知识的再学习,以解决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理念“立足于生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四个活动设计,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体会流程的不断优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技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以人为本”的技术思想。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几种常见课型中,技术理论课因内容比较枯燥,不太容易受学生的欢迎。但是,本节课将4个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案例贯穿在教学活动当中,以案例分析推动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学生原本对“流程优化”似懂非懂,往往会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具体环节的减少、平行、交叉实现工期上的优化,而本课的设计有意识地将技术与工艺的优化引入案例当中,对这一理论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度加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透,进而掌握更加全面、深刻的学科知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设计者原本是由化学实验员转岗担任通用技术教师的,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她将化学高考实验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题引入到通用技术的课堂当中,实现了从化学理论课到通用技术课的华丽转身,既符合通技课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需求,很是耐人寻味。
(本教学设计在“2014全国通用技术年会教师技能比赛”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责编白聪敏)
4.《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四
(一)学习目标
1.语言(1)积累重要的词句;(2)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2.语文常识: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及相关知识; 3.阅读:
(1)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如及时性,真实性等),找出标题、导语、主体等,分析新闻的基本结构;
(2)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4.写作:
(1)给新闻拟标题;
(2)能拟写简短新闻。(补充)
(二)学习目标详解
1.语言:(1)积累重要的词句;(2)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1)积累重要的词句
溃(kuì)退 泄(xiè气 督(dū)战 业已 芜湖(wú)荻港(dí)歼灭(jiān)要塞(sài)锐不可当(dāng)
【辨析】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摧”与“催”的辨析
“摧”含有毁坏、破坏、折断、挫败、讥刺、伤等意思,如摧残、摧折、无坚不摧、摧枯拉朽等
“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催促”(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如“催他来信”、“催你回家”等;另一种是“促,使”(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如催生、催眠等。
下列几则病例即是把“催”误用为“摧”。那一大段 描写真是摧人泪下!急如星火的“羽檄”带来了战斗动员令,幽并游侠摧马扬鞭,跨 越堤防,飞肥启妒方。我久久地站在绣工旁边„„在倾听劲摧花事的表的脚步。
“横”的辨析
①横渡:强调一扫千钧、势不可挡的气势。②蛮横(hèng):强横不讲道理。
③横行霸道:这里指蛮横,孔武有力,不讲道理。④我自横刀向天笑: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决心。⑤野渡无人舟自横:随意,闲适。
⑥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突兀,不协调。
(2)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
(1)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分析“已”、“广大”、“正”的作用。【解析】“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已经突破敌阵;“广大”表明占领地区的范围;“正”表明进击正在进行中。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解析】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牢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又”两词具有嘲讽意味。汤恩伯过高评价了东面防线的牢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既嘲讽了汤恩伯的盲目自大,也表现了作者自豪得意之情。
(3)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解析】“之”字体现了语言的精炼性,“亦”说明敌人的溃退在意料之中,“甚”说明敌人的抵抗的微弱甚至在意料之外。情感的丰沛,充分显示了作者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稳操胜券的骄傲得意之情,文言文词汇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精炼、庄重。
2.语文常识: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及相关知识;
(1)本文两篇短文都属于新闻体裁,它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事实。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消息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它们有共同之处:
一是新闻的共有特点,即: A.及时性,报道必须迅速及时。
B.真实性,所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绝对真实的,容不得任何虚构、夸大。C.简明性,语言要简洁、精练,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事实。
二是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消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背景和结语有的是隐含在主体里面,有的则是省略的。
三是消息的要素和记叙的要素相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
消息的标题通常由主标、引标、副标三部分组成。引标在上,字体往往小一些;主标居中,字体较大;副标在下,字体稍小,并且大多在前面加破折号。一则消息有的三标齐备,有的没有引标,有的没有副标,只有主标是必不可少的。
3.阅读:(1)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找出标题、导语、主体等,分析新闻的基本结构;(2)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1)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找出标题、导语、主体等,分析新闻的基本结构。
新闻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体,它往往要记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应该把新闻的六要素搞清楚,这样有助于掌握全文。由于新闻的特殊性,其六要素的交代方法也与一般记叙文不同,它往往在导语中就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事实,点明主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导语就交代了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时间未交代是因为电头里已经明确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六要素是: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如何(结果):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2)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如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做到“三看”:一看标题,二看导语,三看主体。
比如,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标题”可以看出“何人”“何事”“如何”。从“导语”可以概括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并且总领全文,交代下文将从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具体叙述新闻的内容。再读主体部分内容,通过划分层次可以具体把我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中路军渡江情况;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东路军渡江情况。之所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报道,是因为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4.写作:(1)给新闻拟标题;(2)能拟写简短新闻。(1)给新闻拟标题;
一般来说,给新闻拟标题重点要交代何人何事。
比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概括交代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2)能拟写简短新闻。
“能拟写简短新闻”,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在结构符合新闻的“倒金字塔”文体
结构特点;二是在叙述方法与内容上,要写清楚新闻的六要素。
二、教学参考
(一)教学建议
1、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一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要求迅速快捷的反应社会生活中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件或现象。它的形式短小精炼,可以短到一句话或几十个字,内容应具备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也称为五个w。常用的结构方式为倒金字塔式。即报道的内容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便于读者选择性阅读。完整的结构形式有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构成。
2.既要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要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放在新闻单元的第一篇,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但是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意新闻体裁特点。同时我们还要读懂新闻的内容,所以新闻的特点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
抓住新闻特点,与把握新闻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讲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既要讲全,又要突出重点,重点应该抓住导语。
正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学习两则新闻,应该引导学生提高三个基本认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3.适当介绍背景资料。
两则新闻,需介绍整个渡江战役的概况,背景资料一介绍,新闻中许多内容就容易弄清楚了。例如后一则新闻说到的和平协定,知道了背景,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4.要引导学生从两则新闻的特色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大量四字句的运用,使文章简洁而有力。大量运用四字句是本文文字的一个显著特色。全文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四字句的运用使该文言简意赅,生动而有气势和力度,引导学生领会学习四字句的妙用。两则新闻都有特色,要引导学生钻研,汲取营养。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学习新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四、教学方法
1.圈点勾划法:预习生字词,在文中圈点勾划。
2.查阅资料法: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学生每人准备阅读一份当天的报纸。
3.比较阅读法:运用课内外的新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更进一步学习新闻的写法。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先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
二、自主学习
1、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前三部分是主体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明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可有可无;
背景,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传播性
2、给下列字注音 芜()溃()荻()
3、解释下列词语 经营: 溃退: 摧枯拉朽: 突破:
4、熟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这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
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3.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五要素”并分析消息的结构。五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教师明确: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1949年2月1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为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
⑴ 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
⑵ 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分析消息的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教师明确:
本文的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篇消息的导语只有一句话:“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句话包括四个新闻要素:何日(21日)、何人(解放军)、何事(渡)、何果(过长江)。接下来,在主体部分交待了地点(芜湖、安庆之间)。至于何因,即为什么要渡江,消息中没有说,也没有必要说,因为人们都知道是为了消灭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所以,有时候一个新闻事实的原因是不必交待的。还有一些新闻事实的原因和结果一时弄不清楚,初次报道时是没有办法交待的,如一场大火,一个盗窃案件。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问题探究:品味语言。
1.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其中主观的立场和观点是渗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的。同样的事实,如果由失败的一方来发表新闻,则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找出本文中带有记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吗?并加以简要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估计学生能找出“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英雄式的战斗”这些词语,并能分析出其中的骄傲自豪感,教师只需完善与丰富即可;该题也结合了“词句品味”。)
明确: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胜利者的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
⑵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自然景观的描述,而“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这可以说是在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
⑶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挡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比较阅读,品味“简洁”。
将本文与以下这篇消息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可以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文本通过PPT或投影展示,也可以事先印出来发给学生。)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波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侯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选自《东北日报》,1949年4月25日)
(二者都写同一件事,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对进攻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写。但没有《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简洁之美。)
比较、明确:
相同之处:两则消息写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1日晚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
不同之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重在详细地描写了我军渡江的情景,特别加入了语言和场面描写。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用了不到200字简洁、明了、生动地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概貌。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极为简洁,言简意赅,只有不到200字,但是具备了“五要素”和消息结构的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而且叙述层次清楚,一目了然。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总体面貌;主体分成三个层次展开: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同时又不失生动,如用了一系列的四字句: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风平浪静,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形象地再现了战斗的情景。四字句音节短促,与所表达的解放军攻势的迅猛、凌厉相得益彰。
对于这样一件重大的具有历史性的军事行动,本来可以有更为丰富,甚至有更加复杂的情景描述,但是,文章却嘎然而止。一连串文言色彩很浓的词语的运用,不但符合新闻文体的简短明快的规范,而且便于表达作者高瞻雄视不可一世的气概。
五、课时作业
1.从今天的报纸中挑几则新闻,找出其中的“五要素”和一H,指出消息的导语、主体、结语等结构。
【参考答案】略
2.预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参考答案】略
5.《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五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通过亚洲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章在设计安排上试图体现强化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加强联系性,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说明地理问题和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以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欧洲西部地区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归纳突出欧洲西部位置特点、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关系等问题。本节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在教学中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查阅地图,找出主要国家,通过画旅游线路图,加深对国家名称和位置的记忆。发达的工农业:结合旅游线路设计中提到了欧洲西部的主要工业产品,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资料,得出欧洲西部制造业发达的特点;通过学生讨论欧洲西部的食物特点,会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学生设计旅游线路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通过旅游项目竞猜活动,加深对主要旅游资源的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读地形图、气候图的方法,七年级学生认知能力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学习欧洲西部气候特点及其对畜牧业和园艺业的影响时,每组讨论归纳,由中等生作为中心发言人,进一步培养其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性强的问题先由一般学生回答,尖子生点评,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段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生活环境、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欧洲西部等国家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欧洲区域组织缺乏了解,如欧盟。另外,旅游时学生的最爱,不但对旅游景点感兴趣,而且可以根据爱好,选择并设计旅游路线。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8
2.举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及教材图文材料,说出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能解释气候对欧洲西部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读图片和资料,通过课堂活动,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重难点】
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欧洲人的餐桌,同学们看到了欧洲人餐桌上都有什么食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为什么?接下来教师展示两张欧洲西部的著名景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现代化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任务1
运用地图及教材图文材料,说出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能解释气候对欧洲西部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创设旅游情境,以小明的欧洲西部旅游的所见所谓为主线,来学习欧洲西部现代化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小明在暑假期间进行了一次欧洲旅行,品尝了欧洲西部的特色美食,也领略了当地的美景风光,当然,一路走来,小明也有许多疑惑。接下来,我们跟随小明感受一下欧洲西部特有的风土人情,并帮助小明解惑。
首先是品尝美食环节,此环节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来展现,更形象直观的让
/ 8
学生感受欧洲西部的饮食。
下面我们进入交流解疑环节,我们品尝了欧洲西部独特的美食,这里有牛排、披萨、奶酪、红酒等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欧洲西部的饮食习惯和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很多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由此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欧洲西部的畜牧业。
对比欧洲西部的牧草与我国的牧草,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我们可以总结出,欧洲西部的牧草水分含量高,这种草适合生长在降水较多,水源充足,气温年较差小,光照弱的环境里。我国的牧草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片面积小、叶面内卷等。用以减少蒸发,保护新芽渡过寒冷的冬季。
/ 8
适宜的气候和优质的牧草促使欧洲西部具有发达的畜牧业,牧草被欧洲人称为绿色的金子,欧洲西部的农业也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产值也较高,如:英国占70%以上,法国和德国也高于50%。
当然,发达的畜牧业离不开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比如现代化的乳产品生产过程,每个牧场有一个专门的挤奶棚,每天自动动作。挤出的鲜奶用大容器储存并加以冷藏。每天由运奶车将收集到的牛奶运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厂加工。
接下来是合作探究环节:阅读相关材料和地图,归纳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
材料:多汁牧草生长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盛行偏西风,风从大西洋吹来,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草场面积广大。英国、法国的草场面积分别占本国面积的1/2和1/4。
(1)读图,指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
/ 8
在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上,同学们描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范围,得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北纬40°~60°。
(2)根据伯明翰、汉堡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状况,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伯明翰、汉堡两地的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下,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分配均匀。
(3)读图,归纳本区的地形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标出欧洲西部主要的地形区,并总结出欧洲西部地形、地势的特点。
地形:平原为主,山地南北分布,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地势低平,世界平均海拔最低。
通过我们的交流解疑和共同探究,下面,到了成果展示环节了。同学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梳理总结出任务一的成果。
任务2
读图片和资料,通过课堂活动,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品尝了欧洲西部的美食,了解了欧洲西部发达的畜牧业和独特的气候,接下来,跟随小明一起来畅游欧洲西部吧,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
/ 8
游业。
这一过程,我们主要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欣赏欧洲西部的风景名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领略了西班牙的阳光海岸和斗牛,在浪漫之都法国我们观看了普罗旺斯、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在英国我们欣赏了伦敦大本钟、塔桥和白金汉宫,另外,我们还去了风车之国荷兰、股罗马斗兽场意大利,阿尔卑斯上滑雪,参加了德国的啤酒节。
初步了解了欧洲西部的独特风光之后,下面我们进入合作探究环节,请把老师展示的图片与相应的国家链接起来。
/ 8
最后,在教师运用启发式讲授方式,和同学一起总结出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主要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两个维度进行梳理总结。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 8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6.《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六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除法估算(教材第30页例9和第31~32页练习六第4~7题)。【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除法估算,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3.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并体会在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2.复习乘法估算11×18。
3.变换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估算。
(1)每排摆11张椅子,摆了18排,最多能坐多少人?(2)每支圆珠笔11元,买18支大约要准备多少元? 小结:在利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新课讲授】
1.估算223÷4的商在哪两个数之间。
20与30、30与40、40与50、50与60、60与70、70与80 引导学生利用口诀方便地估算出结果: 可以把223看作200:223÷4≈50 可以把223看作240:223÷4≈60
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通过口诀估算出近似的结果,我们就很快地知道商在50和60之间。
2.教学教材第30页例9。(1)出示第30页例9情景图。18个箱子够装吗?
(2)阅读与理解,明确题意。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够装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交流。(3)分析与解答。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尝试,讨论交流、汇报。(4)汇报方法。
可以把182看作180:180÷8≈20>18 不够装。可以把18看作20:20×8=160<182 不够装。
(5)回顾与反思。
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与交流、汇报。
引导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除了要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外,还要注意选择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更精确。
【课堂作业】 1.估算下面各题。
83÷9≈
178÷8≈
178÷6≈
质疑:后两题的被除数都是178,为什么有时看作160,有时看作180?
小结:在除法估算时,要根据除数确定把被除数看作什么数来估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1)小明4分钟跳绳282下,小英6分钟跳绳357下,平均每分钟谁跳得多?
(2)229位老师参加一日游,现在安排了4辆客车接送,平均每辆车大约要载多少位老师?
小结:在运用除法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31~32页“练习六”第4~7题。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
估算(2)
例9: 问题18个箱子够装吗?
可以把182看作180:180÷8≈20>18 不够装。
可以把18看作20:20×8=160<182 不够装。
在运用除法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教学反思:
7.《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七
知识与技能:
能用大量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能解释实际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想象描绘出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将会出现的情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认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体会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 木块一个, 木板一块, 毛巾一条, 砝码两个, 圆珠笔芯3~4支。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玻璃杯、筷子、米、果酱瓶、毛巾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一上课就板书“摩擦”两字, 并开门见山地提出:“大家知道摩擦吗?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有关摩擦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
总之, 摩擦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摩擦的知识。
【新授】
一、感知摩擦, 提出问题
活动: (请大家一起来体验摩擦) (1) 脚压着地面向前滑动; (2) 用手压着桌面向前推或向后拉; (3) 用一只手紧握住另一只手, 试着把被握住的手拨出来或插入。
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感受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得出:
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 在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提出问题:关于摩擦, 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讨论、交流:摩擦分哪几类?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确定本节课研究课题。
二、介绍摩擦力的存在、产生原因、分类
1.摩擦力的存在: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接触面上,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物体表面凹凸不平, 发生相对运动时, 互相啮合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碰撞而阻碍相对运动 (引导学生用拳面体验) 。
3.摩擦力的分类: (结合拉不动讲台、用力拉动讲台、垫上圆木棍或装上轮子移动讲台三种情况)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经验回忆:用手推着自行车走, 感知滚动摩擦力的大小。用手捏住自行车的两个闸, 并推着自行车在同样的路面上前进, 有什么感觉?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比, 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验证你的说法吗?)
活动: (学生实验检验) 先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移动;再用弹簧秤拉着垫有圆珠笔芯的同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移动, 比较两次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后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得出结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进行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可能与物体间压力有关, 可能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表面大小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 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很复杂, 对摩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 其中一些问题至今还在探索之中。今天, 我们在课堂上只对其中的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想?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发言。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一个, 若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 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于压力的变化引起的, 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呢? (运用控制变量法)
3.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前,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弹簧秤。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巡视, 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 几个小组公布实验数据, 共同分析得出: (1)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继续探索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小结巩固】
1.应用内化知识:鞋底、自行车许多地方有花纹, 就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打开矿泉水瓶要用力捏紧就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那么, 泥鳅很滑怎样才能捉住它?参加拔河比赛时, 怎样组织我们班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2.创新发挥想象:摩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那么, 假如没有了摩擦,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共享 (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将不能用绳子打结;开动的汽车将停不下来;微风一吹, 火车便动起来……)
3.归纳整理提高:通过本节课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现在你能利用筷子将这杯米提起来吗?
【作业布置】
8.《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八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3节第一课时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对象分析。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如今各学校实际教学环境及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电脑及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另外借助一定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1)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4.情感与态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小明家居住在某小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平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
[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更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平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2.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2]要研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我们必须会画角的平分线,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平分线。出示仪器模型,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平分线。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E是∠BAD的平分线。
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3]把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平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提问,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设计意图]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4]作一个平角∠AOB的平分线OC,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请学生说出直线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一个45°的角。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独立作图思考,发现直线AB与CD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作特殊角的平分线,让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特殊角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教学内容5]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动手剪纸,折叠,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折叠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后,在班上交流:第一次折痕是角的平分线,第二次的折痕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它们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下面进一步揭示“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好铺垫。
[教学内容6]如图: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角及折纸形成的三条折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
[整合点2]利用多媒体直观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用文字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并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把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3.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7]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图1,P在射线OC上,PE⊥OA,PF⊥OB,则PE=PF。
(2)如图2,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一点,E、F分别在OA、OB上,则PE=PF。
(3)如图3,在∠AOB的平分线OC上任取一点P,若P到OA的距离为3cm,则P到OB的距离边为3cm。
[教学方法手段]用多媒体展示判断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请学生举手发表见解,教师予以肯定、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辨析来理解和巩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内容8]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课前引例中的问题:
问题:引例中两条管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理由是什么?
[教学方法手段]再次展示引例情景,用抢答的形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教学内容9]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EB=FC。
变题1: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且BD=DF,求证:CF=EB。
变题2: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BC=8,BD=5,求DE。
[整合点3]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变革。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证明思路,再鼓励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证明过程,教师点评一题多变及一题多解。
[设计意图]为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的一项活动。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利用多媒体对一些边进行变色,提醒学生直接运用定理,不要仍旧去找全等三角形。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方便进行一题多解及一题多变研究,更好的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及形成知识运用能力。两道变题同时展示,符合高效课堂要求。
通过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2 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教学方法手段]限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交流证题思路,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一般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
4.评价反思
[教学内容10]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1]
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22页第1、2、3题
选做题:教材第23页第6题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9.鸬鹚名师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篇九
生:(边看画面边默写新词。)
师:(插话)注意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胸要挺。写好的举手,你写的什么?
生1:夕阳。
生2:我是“夕阳”和“平静”。
生3:我写的是“夕阳”和“粼粼的波纹”。
师:“粼粼”可是个难写的词语。老师看你写的对不对。(低头检查)哎哟!真不简单,写对了,真了不起!你呢?
生4:我写的是“夕阳”、“一圈圈”。
生5:我写的是“夕阳的柔光”。
师:这个词写得好!特有诗意。“柔”字写对了吗?让我看看。(低头检查)对了!很好!继续看画面。(播放课件,呈现第二幅画面。)
生:(边看画面边默写新词。)
师:好!你写的是哪个词?
生1:我写的是“炊烟四起”。
生2:我写的是“袅袅地升上天空”。
生3:我写的是“炊烟”和“袅袅升起”。
生4:我写的是“炊烟四起”、“袅袅升起”。
师:还挺合辙压韵的。
生5:我写的是“炊烟”和“袅袅”。
师:这两个词可以合成一个词,“炊烟袅袅”。好!咱们来看最后一个。(播放课件,呈现第三幅画面)
生:(边看画面边默写新词。)
师:好!最后一幅画,你写了什么?
生1:我写的是“稻田”。
生2:我写的是“金黄”。
师:“金黄”这个词书上有吗?没有。注意,要写的是书上有的词语。
生3:我写的是“一望无垠”。
师:这词好!挺合适的一个新词。
生4:我也写的“一望无垠”。
师:“一望无垠的稻田”,多美呀!同学们,你觉得这一幅画写了哪段课文的内容呀?
生1:课文第一段话把这幅画的内容给画出来了。
师:噢,给画出来了?实际上画就是写,写就是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想象,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随着《渔舟唱晚》音乐的响起,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生:(闭眼,静静地欣赏、想象。)
师: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稻田,一阵风吹过来,稻子就翩翩起舞。
生2:我看到了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上,它们显得很威武,有的鸬鹚低头看着湖面,有的鸬鹚抬头看着天空。
生3:我看到了夕阳照在平静的小湖上,湖水红红的,还荡着一圈圈粼粼的波纹。
师:夕阳,小湖,波光,还有一群威武的鸬鹚。多美的风景,多美的画面。
生4:我看到了河边的几棵垂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贺知章的《咏柳》,想得好!用得好!
生5:我看到渔人在悠然地抽着烟。
师:有了渔人,一位悠然的渔人,那风景就更美了,画面就更生动了!刚才是老师领着大家看风景,现在,请你自己走进去,自由自在地去看风景。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谁想把自己看到的风景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谁想读?谁愿意读?
生:(朗读课文)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师:欣赏着这样的水乡风景,你有一种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
生1:我觉得自己都快要陶醉了。
生2:很舒服,很悠闲的一种感觉。
生3: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个渔人,我还有一群听话的鸬鹚。
师:这样的水乡生活真是令人神往啊!来!带着这样的感受,咱们一起美美地读风景——
生:(齐读课文)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这么美的水乡风景,作者是怎么写的?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子美在哪儿。
生:(默读第一段,划词划句。教师巡视。)
师:来!跟大家说说你体会最深的那个词或者那句话,好吗?
10.第1课时 《生日》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内容:教材P83-84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量),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手机和整理数据。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量)教学难点:
能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哪些日子是你感到特别高兴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我们一出生就注定了无法更改的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的生日。我们出生的这一天在我们的人生中便贴上了一个标签,对我们来说这是独一无二的。但在这一天,我们却不一定是唯一的。在一天或是一个月或是一年里,都有很多的婴儿出生,就比如说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都是同一年出生的,但大家出生的月份却不尽相同,所以老师本节课想要来统计一下同学们出生的月份和季节。
(板书课题:生日)
二、引导自学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83-84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自我检测。
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观察并完成。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小组发言,并进行评价。
4、教师强调: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数的多少,还能比较各种数量的大小。
三、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伴交流。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补充完整之后回答问题。组织学生归纳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的优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生 日
11.第1课时:记叙文阅读 篇十一
想一想:我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课外记叙文阅读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2012年,江苏省13个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均设计了课外记叙文阅读题。万变不离其宗,对照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结合江苏省2012年各大市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下列知识及能力点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 在通读作品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典题诊断
(2012·江苏省镇江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秋光的涨幅
张晓风 ① 绿竹笋,我觉得它是台湾最有特色的好吃的笋子,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根据。孟宗笋细腻芬芳,麻竹笋硕大耐嚼,桶笋幼脆别致,但夏天吃一道甘洌多汁的绿竹冰笋,真觉得人生到此,大可无求了。
② 然而,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像蝉、像荷香、像艳丽的凤凰花……秋风一至,便枯索难寻。
③ 但由于暑假人去了北美,等回到台北,便急着补上这夏天岛屿上的至美之味,那盛在白瓷碗中、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的绿竹笋。
④ 我到菜市场上,绿竹笋六十元一斤,笋子重,又带壳,我觉得价钱太贵。
⑤ “哎,就快没了,”卖菜妇说,“要吃就要赶快了。”
⑥ 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仿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如长江鲥鱼,如七家湾的樱花钩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就要没了。啊,属于我的这一生,竟需要每天去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再见”。啊,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仪式的吗?
⑦ 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⑧ 第二个礼拜,我又去菜市场,绿竹笋仍在,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第三个礼拜是八十元。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元了。
⑨ 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第尔,他和妻子在二月末从佛罗里达出发,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宋词中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他们夫妻二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窥探出来了。原来,春天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他们一路走,走到六月,到了加拿大边境才歇了下来。好一趟偕春北进的壮举。
⑩ 原来,“春天的脚步”这句话不是空话,它是真有其方向、真有行速,甚至真的可以尾随追踪的。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也许极热极湿极气闷,也许还不时遭我骂一声“什么鬼天气”,但毕竟也是相遇一场,我会记得这阳光泼旺的长夏。
绿竹笋想来会在贵到极点的时候戛然消失。秋天会渐深渐老,以每周十元的涨幅来向我索价。
(选自《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1. 根据文意,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 第⑥段中“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一句中,“我”心中微痛的原因是什么?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4. 第⑨段中艾文温·第尔夫妇与中国词人对待春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插叙艾文温·第尔夫妇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 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秋光的涨幅”为标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练习,你们是不是觉得对记叙文阅读的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老师还有以下提醒:
一是要看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
有的同学,只是大致浏览了题目的要求,而没有注意到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从而导致答 题出现偏差。例如第1小题,一些同学的答案是“甘洌多汁”“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等,但这道题是要求写出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参考答案: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它的价格会随着“秋光的涨幅”不断上涨。
二是不仅要得分,还要力争拿“满分”。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同学因为给出的答案不全面,被扣掉了一些分数,非常可惜。
同学们首先可以注意每道题后面的分值。一般来说,阅读题1分就是一个答题点,要学会看分答题。例如第2小题(注:分值是2分),有的同学只答了“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不够全面,因此丢了1分。参考答案:最具有特色的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1分);每天都有美好的东西消逝,这引发了“我”内心的伤感(1分)。
其次,要注意多角度答题。有的同学,每一题的答案写得挺多,但是得分却不高,原因就在于他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解答,写得再多,也只能算作一个得分点,如果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例如第4题第2问,一些同学只是从内容上说,这引发了“我”对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最终会成为轻烟一缕而消逝的感慨,而缺少从结构上进行的思考,应该加上“结构上引出‘春天的脚步’这段话”。再如第5题(注:分值是4分),要从4个方面来回答。答题要点:① 写出绿竹笋涨价与秋光流逝的关系(1分);② 写出采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类比)的手法(1分);③ 写出用“秋光的涨幅”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之类的情感(1分);④ 写出用“秋光的涨幅”表达把握、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主旨(1分)。
三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注意答题规范。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缺乏规范答题的意识,从而导致丢分。考试是戴着镣铐的跳舞,同学们要掌握一些典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第3题,有的同学的答案是“写出了时光的易逝”,应该说这基本读懂了句子的意思,可是他们忽略了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没有从这些方面再深入阐述,所以被扣了分。同学们可以积累一些典型题的答题方法,如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等角度去分析、阐释,同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参考答案: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作“盛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易逝,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惋惜、无奈之情。
四是要重视元阅读习惯的培养。
有的同学习惯先看阅读题,然后“按图索骥”地阅读全文;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第一遍往往是快速浏览全文。这样急功近利、断章取义的阅读习惯是要不得的,因为这容易导致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同学们在做记叙文阅读时,要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第一遍一定要细品文本,静心、细心阅读。重视作品的元阅读是很重要的。
1 (2012·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向泥土敬礼
耿 立 ① 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做“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 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 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 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 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从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他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他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 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 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 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2) 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3) 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4) 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5) 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2. (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泪的重量
林 希 ① 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
② 我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是我家一只老猫的泪。这只猫已经在我家许多许多年了。我们全家人每天生活的一项内容,就是和它在一起戏耍。也许是我们和它亲近得太多,它已经一天也离不开我们的抚爱,无论是谁,只要这一天没有抚摸它一下,就是到了晚上,它也要找到那个人,然后无声地卧在他的身边,等着他的亲昵,直到那人终于抚摸了它,哪怕只是一下,它才会心满意足地慢慢走开。
③ 多少年过去,这只老猫已经太老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行动已经变得十分迟缓。母亲说,这只老猫的寿限就要到了。也许是人类的无情,我们一家人最担心的却是怕它死在家中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角落,怕它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于是每天每天地观察它。我们看到,这只老猫确实是一天比一天更加无精打采了。它就在屋檐下、窗沿上静静地卧着,似在睡,又似在等着那即将到来的最后的时刻。也是无意间的发现,我到院里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因为看见这只老猫在窗沿上卧得太久了,就走过去想看看它是睡着了,还是和平时一样在晒太阳。当我靠近它的时候,突然发现,就在它的眼角处,凝着一滴泪珠。看来,这滴泪珠已经在它的眼角驻留得太久了,已经被太阳晒得活像一颗琥珀,一动不动,就凝在眼角,还在阳光下闪出点点光斑。
④ “猫哭了。”不由自主地,我向房里的母亲喊了一声,母亲立刻走了出来,似乎想给这只老猫最后的安慰。谁料老猫一看到母亲向它走了过来,立即挣扎着站了起来,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一步一步地向房顶爬去。母亲尽力想把它引下来,但它头也不回,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向远处走去,走得那样缓慢,走得那样沉重。
⑤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是我们对它太冷酷了。它在我们家活了一生,我们还是怕它就在我们家中终结生命,总是盼着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自己走开……
⑥ 很久很久,我总是不能忘记那滴眼泪。那是一种最真诚的眼泪,那是一种留恋生命、又感知到大限将至的泪水。动物不像人类,人类总是对自己心存侥幸,总是希望那种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会在自己身上出现奇迹。倒是动物,它们只给人们留下自己的情爱,然后就含着一滴永远的泪珠向人们告别,而把最后的痛苦由自己远远地带走。
(选自《视野》2005年第2期,有删改)
(1)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第①节中画线句的理解。
(2) 请赏析第③节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十二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 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关注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导致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反比例函数是浙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6章的内容, 它是继一次函数之后的又一种具体函数, 它与一次函数一样, 也有丰富的现实情景;反比例函数 (第1课时) 涉及的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是函数概念的具体化, 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函数思想方法的具体化;具体到抽象和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过程和蕴含的生活常识、函数思想方法;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步骤和蕴含的归纳思想;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和蕴含的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等.这些对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和个性有积极的影响.基于“过程教育”的“反比例函数 (第1课时) ”的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笔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 并在象山县骨干教师带徒活动中进行了教学实践, 课后获得了观课教师的广泛好评.本文简录其教学过程并进行教学点评, 供读者参考、研究.
2教学过程简录
环节1:经历产生并感悟反比例函数的过程———明确研究对象
首先, 教师指出:我们知道, 现实生活中许多变量关系问题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一次函数够用了吗?请大家解决下列问题.
根据浙江省象山县旅游资料记载:石浦码头到鹤浦码头的距离是4海里, 一艘航船从石浦码头开往鹤浦码头, 记航船全程的行驶时间为x小时, 航船行驶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y海里.问: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当x=2时, y的值是多少?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其次, 教师组织学生交互反馈, 并在反馈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
(1) 函数y=4/x是怎样产生的?
(2) 求y的值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 你对这类函数有何感触?
第三, 教师在学生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讲解.
(1) 函数y=4/x可以看成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也可以看成是数学自身逻辑的产物.
(2) 求y的值经历了3个步骤:①分析———析出常量和变量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②列式———根据变量关系列函数解析式;③求值———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值.
(3) 形如y=4/x的函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丰富的情景.例如, 函数I=12/R, ρ=100/V, s=500/h都是从现实生活数量变化关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正因为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生活中有丰富的情景, 就决定了有认识这类函数的必要.这节课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类新形式的函数———反比例函数. (揭示课题)
环节2:参与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活动———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首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函数与我们学过的正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
生1:这个函数右边的代数式是分式, 正比例函数右边的代数式是整式.
师:不错!你借用分式与整式的概念来演绎.
生2:这个函数的两个变量成反比例, 正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师:不错!你借用两个变量成反比例与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概念来演绎.
生3:这个函数两个变量的积是常数, 正比例函数两个变量的商是常数.
师:好!你从运算的角度来演绎.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函数y=4/x, I=12/R, ρ=100/V, s=500/h有何共同特征?
生4:它们变量与变量之间都是反比例关系;它们解析式右边的代数式都是分式.
生5:它们都不是正比例函数, 也不是一次函数.
生6:它们变量与变量的积都是常数.
生7:它们都可以表示为y=k/x或xy=k (k为常数, 且k≠0) 的形式.
师:非常好!生7运用了符号化思想和概括方法.由此可见, 这类函数有多种特征, 但其本质特征是:两个变量的积是常数, 即xy=k (k为常数, 且k≠0) .
第三, 教师引导学生定义:像定义一次函数一样, 为以后研究与叙述方便的需要, 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函数一个名称:函数y=k/x (k为常数, 且k≠0) 叫做反比例函数.这里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 k叫做比例系数.显然, 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值不能为零.
第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你认为还可以研究什么?
教师在学生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讲解.
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步骤:
①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具体反比例函数;
②观察具体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③归纳具体反比例函数的共同特征;
④用文字和符号定义反比例函数.
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有:变化与对应思想、符号表示思想、归纳思想等.
像研究一次函数一样, 我们还应该研究其图像和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环节3:参与尝试概念应用的活动———合作解答“有代表性问题”
首先, 教师要求学生合作解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函数中, 哪些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
①y= (1) / (2) x;②y=-3/x;
③y=1/3x; ④y=2/ (x-3) .
(2) 已知反比例函数y=30/x.问:
①其比例系数是什么?
②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③当x=5时, 函数y的值是什么?
④能给反比例函数y=30/x赋予不同的意义吗?请至少提出2个以上意义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合作解答的基础上追问:判断给定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的依据是什么?求函数的值有几种方法?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 阻力为1000N, 阻力臂长为5cm.设动力y (N) , 动力臂为x (cm) (图中杠杆本身所受重力略去不计.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问:
(1)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 当x=50时, 函数y的值是什么?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3) 当动力臂长扩大到原来的n (n>1) 倍时, 所需动力将怎样变化?如果把动力臂长缩小到原来的1/n, 那么所需动力将怎样变化?
第三,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具体使用了哪些技巧?
教师在学生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讲解.
(1) 策略:运用转化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2) 方法:①引进两个表示变量的字母;②建立函数解析式;③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值;④用求出的函数值回答实际问题的答案.
(3) 技巧:①分析———析出涉及的常量、变量及变量关系;②列式———根据变量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③求值———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④回答———根据求出的函数值回答实际问题的答案.
环节4: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合作进行反思与总结
首先,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清单”, 并要求学生围绕“问题清单”进行回顾与思考.
(1) 本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2) 反比例函数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定义反比例函数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4) 类比研究一次函数的经验, 你认为反比例函数还应该研究什么?
其次, 教师要求学生交互反馈, 同时教师进行激励与评价.
最后, 教师在学生交互反馈的基础上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点评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 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对整节课来说, 认知过程前半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数学结果;认知过程后半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获得的数学结果解决具体问题.但当前课堂教学前半段认知过程短暂, 而用大量时间用于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导致理解与练习不和谐.对每个教学环节来说, 认知过程前半段是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以获得数学结果 (或解决问题) ;认知过程后半段是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实践.但当前课堂教学前半段认知过程短暂———没有经历必要的思维“站点”, 后半段认知过程缺失———砍掉了获得数学结果之后的反思过程, 导致失去了欣赏数学结果、感悟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的机会.这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这节课贯彻了“过程教育”———既有认知过程“前半段”, 也有认知过程“后半段”, 并且课内“过程”与“结果”的时间分配比较和谐———将支点放在靠近“过程”的三分点上.
(1) “经历产生并感悟反比例函数的过程”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反比例函数可以看成是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来的, 也可以看成是从“数学现实”中演绎出来的 (从函数概念到反比例函数, 从数量反比例关系到反比例函数) .教材采用从“生活现实”中来产生反比例函数的方式, 旨在让学生经历列反比例函数的过程和感悟反比例函数现实情景的存在性.根据教材的意图, 执教者利用本地资源, 采用教师价值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交流和学生合作交流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的方式,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合作解答问题, 以产生符合题意的反比例函数;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解答具体问题之后的反思, 以满足学生感悟蕴含的函数思想方法、反比例函数现实情景的广泛存在性和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必要性.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满足产生反比例函数和感悟研究反比例函数必要性的需要.
(2) “参与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尽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了解, 但教材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定位处于“归纳”层次, 并且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步骤对以后学习其他研究对象有指导作用.根据内容的特点教材的意图, 执教者借助若干具体反比例函数,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法,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合作观察并归纳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获得反比例函数概念之后的反思, 以感悟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步骤、蕴含的归纳思想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使学生经历获得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思维“站点”.
(3) “参与尝试概念应用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用反比例函数概念解决具体问题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并且其学习结果类型有“知识技能”、“运用规则”、“解决问题”.根据学习结果类型及技能学习的特点, 执教者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汇报交流和汇报交流基础上的教师反思性追问的方法,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学习基础上的交流与评价解法的过程, 以再认反比例函数概念和发展智慧技能;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解决具体问题之后的反思性追问, 以明确判断的依据、再认求函数值的方法和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技巧.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发展学生智慧技能和进一步认识函数思想方法.
(4) “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课堂总结也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旨在再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进一步感受研究的意义.根据课堂总结教学的特点, 执教者借助有价值的“问题清单”,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回顾与思考基础上的交互反馈和学生交互反馈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的方式,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问题清单”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交互反馈, 以回顾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学生交互反馈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 以再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 既有知识回顾的作用, 也有深化认识的作用;既能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 “过程教育”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而由于过程性学习成果具有过程性、内隐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所以“过程教育”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引领学生去发现真理, 当无法找到引领学生发现真理的路径时, 用阐明真理的方法, 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才用奉送真理的方法;“过程教育”的基本特征: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具体的活动或操作、理性的思维, 以获得数学结果, 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获得数学结果之后的反思, 以加深理性认识、揭示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过程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结合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式;“过程教育”的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解, 也包括有助于学生经历实质性思维过程的价值引导———问题暗示、设置认知提示语、积极的认知干预、必要的辨析与追问、适时的评价与激励等.尽管实现数学教育的“双重性”任务需要“过程教育”.但教学中要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结果”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 是教学效果的最起码要求, 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 若过于重视“过程”, 则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之所以这节课符合“过程教育”, 是因为这节课的操作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3.《蓝树叶》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十三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区别字形。
(二)指导“已、经、铅、忙”等字的字形及“由”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式引出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蓝树叶”。板书课题。树叶怎么是蓝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图画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色画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色画笔画树叶了。
过渡语:为了很好地学课文,我们还是先学习生字。
(三)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四)自学生字。
(五)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3.齐读不带音节读生字。4.说一说,你是怎样记每个字的? 老师抓重点字指导。(1)用比较方法记字形。
“术”与“木”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李”与“季”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已”与“己”比较,不同点是什么?(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怕:“白”加 忄旁。拿:“合”加 手 字部。连:“车”加 辶旁。
忙:“亡”加 忄旁。“亡”的第二笔要出头。(3)重点指导笔顺。铅: 由:
5.理解意思。
她:第三人称(女的)。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怕:害怕;畏惧;担心。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连忙:赶忙、急忙。不由得:不禁。6.口头组词。
术:技术
医术
战术
算术 铅:铅笔
铅芯
铅字
铅铁 经:经过
经验
经常
经理 桌:桌子
桌面
桌角
餐桌 怕:害怕
不怕
恐怕 连:连长
连接
连续
连队 忙:连忙
农忙
很忙
帮忙 由:理由
由于
由此
自由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六)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8个字组成4个字,看谁说的快。(投影)木
女
合辶
子
也
手
车
()()()()2.看音节把字补充完整。
【《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推荐阅读:
《孙权劝学》名师教案(2课时)08-04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27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08-21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鲁教版必修二)11-16
淮北市第十四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10-21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知识培训试卷12-106-17
涪陵城区第一小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工程计划08-20
名师古诗教学实录10-13
教学名师工作设想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