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2025-01-18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精选3篇)

1.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篇一

ICU患者外出检查中预防输液管路脱落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泗阳县人民医院

叶丽娟

李彩玉

223700 【摘要】 ICU是院内危重患者集中地场所,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1)高于普通病房。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危重患者的并发症,(2)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身上留置的管道也较多。为判断病情或明确诊断,ICU患者往往要外出进行各项辅助检查,如CT、MRI等。在患者外出转运的过程中,如果陪检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制度和流程,患者很容易发生管路脱落等风险。

2.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篇二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浆膜腔积液患者852例, 男517例, 女335例, 年龄20~89岁, 大多数在45~75岁。

标本采集与制备方法:在进行标本的采集之前, 先要在清洁的标本瓶内先加入一定量的106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 标本与抗凝剂的比例10:1, 送检标本100~200ml。对于送检标本, 通常先观察它的一般情况, 如性状和颜色等, 待标本自然沉淀20分钟后吸取沉淀物装于离心试管中, 安装玻片和离心滤纸至模具中, 使用珊顿cytospin3细胞离心机1500转/分离心5分钟, 然后弃去上清液, 细胞学玻片自动完成, 其上细胞均匀分布, 薄厚适宜, 涂片2~4张, 立即固定于95%酒精中15分钟行HE染色。

诊断标准:采用三级分类法[1]:Ⅰ级阴性:涂片中见数量不等的间皮细胞及炎性细胞;Ⅱ级可疑:涂片中有异型细胞;Ⅲ级阳性:涂片中有肯定的恶性肿瘤细胞。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85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中, 涂片检查肿瘤细胞阳性 (Ⅲ级) 173例 (20.31%) ;可疑 (Ⅱ级) 32例 (3.76%) ;阴性者 (Ⅰ级) 647例 (75.94%) 。对检测结果为Ⅲ、Ⅱ级的205例经临床有关资料 (X线、B超、CT、MRI、内窥镜、病理组织活检、肿瘤标记物) 确诊为恶性肿瘤198例, 检出率23.24%, 其中32例II级者有7例良性病变, 假阳性率21.88%。654例Ⅰ级中5例后经临床证实为恶性肿瘤, 重阅存片找到可疑肿瘤细胞, 假阴性率0.76%。

恶性积液分析: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腺癌占绝大多数 (67.17%) , 鳞癌 (17.17%) 、恶性间皮瘤、未分化癌以及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则少见。恶性浆膜腔积液病理分型, 见表1。

恶性积液内肿瘤细胞的来源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 肿瘤来源及原发部位的确定对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34例胸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以肺癌比例最大, 共104例 (77.61%) ;其次是乳腺癌, 共7例 (5.22%) ;卵巢癌、食管癌各4例 (2.99%) , 胃癌3例 (2.24%) 。49例腹腔积液中卵巢癌16例 (32.65%) 、胃癌12例 (24.49%) 、肝癌7例 (14.29%) 、肠癌5例 (10.20%) 。恶性肿瘤原发灶分布情况, 见表2。

良性浆膜腔积液分析:649例良性积液中, 结核性积液占多数, 共238例 (36.67%) , 其次为肺感染、脓胸、胸膜炎、腹膜炎、肝硬化、肾病、心力衰竭等。

讨论

细胞学诊断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检查和诊断方法, 它从几百年前开始发展至今, 它主要是对细胞形态和性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近年来, 有着许多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 它们相对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来说有着许多优势, 使得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但是, 由于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费用低廉, 设备采购费用也相对较低, 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特点, 使得它在国内的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仍有着广泛的应用。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肿瘤细胞, 对积液的性质进行鉴别, 此外, 浆膜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可以由远处的肿瘤组织中随血运等途径转移而来, 也可以是由附近的肿瘤组织中脱落蔓延而来, 如果在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 就可以根据它的特点来对原发部位的肿瘤的情况进行推断[2]。常见到低分化的恶性肿瘤细胞, 它们的胞浆通常分化都不明显, 所以在临床上造成我们对其分型的困难, 但它们一般都具备癌细胞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对原发部位的肿瘤的情况进行推断, 如当我们在积液中看到有大量乳头状细胞球团, 并且这些细胞有砂粒体, 则可能是卵巢囊腺癌或甲状腺癌。如果发现有单个的小细胞癌, 则提示有淋巴瘤或小细胞癌的可能。大而单一, 有胞质角化现象提示鳞癌 (图1, 图2) 。腹水中具典型的印戎细胞 (图3, 图4) , 可能是胃癌[3]。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肿瘤细胞, 对积液的性质进行鉴别, 它能够当作恶性肿瘤额诊断指标。本实验的阳性检出率23.24%, 在资料报道范围内 (9%~44%) 。如果我们在积液中找到了恶性肿瘤细胞, 但对该患者的病情尚不能明确诊断时, 对这些细胞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则可作为诊断的首要依据。因此, 无论患者处于疾病的早期或晚期, 只要能够在浆膜腔积液中寻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 都可以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从而对该患者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并且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结果要显著比传统的诊断方法高, 如CT、MRI等[4]。特别是对于一些找不到原发病灶的恶性肿瘤患者, 我们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认该肿瘤细胞的性质, 并逐步去推断它的原发部位, 这对我们为患者选择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进行浆膜腔积液检查时, 发现的恶性细胞中, 最多见的是上皮癌细胞, 这其中又以腺癌为最多见 (67.17%) , 与文献报道相符[5]。在对胸腔积液进行检查时, 如果我们发现了腺癌细胞, 那么首先应该怀疑的是肺癌, 其次是乳腺癌。而在对腹腔积液进行检查时, 如果我们发现了腺癌细胞, 则可能来自于腹卵巢癌、胃癌及肝癌;鳞癌、未分化癌和其他肿瘤较少见。这是由于原发性肺癌中鳞癌和未分化癌的类型大多数都是中央型, 而中央型的癌组织多位于肺门附近, 距离胸膜腔的位置较远, 所以它导致胸膜腔积液的可能性比较小, 我们在进行胸膜腔积液检查时找到癌细胞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外由于肺鳞癌的起源部位多数是在主支气管, 这些部位的肿瘤组织随着发展会逐渐增大, 最后导致气管管腔的阻塞, 严重时会引起肺不张, 从而影响癌细胞的脱落。肺腺癌多是周围型, 它距离胸膜的位置较近, 当肿瘤不断发展时也容易侵及胸膜, 从而易造成胸膜腔积液, 脱落的肿瘤细胞也容易进入胸膜腔, 进行胸膜腔积液检查则容易发现肿瘤细胞。而腹腔积液多由卵巢癌、胃癌引起 (38.4%) , 与文献报道相符[6]。当患者发生肝癌时, 可引起血性腹水, 但此时在腹水中通常难以找到癌细胞。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癌组织多位于肝脏实质, 尚未发展到肝表面, 从而使癌细胞难以脱落进入腹腔所致[7]。

在浆膜腔积液的良性标本中, 我们见到的细胞多是淋巴细胞, 还可见到间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我们对238例结核性积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仅在1例样本中发现有上皮样细胞成分, 2例样本中找到多核巨细胞。这些患者中都没有发现有干酪样坏死和抗酸染色阳性, 多以渗出性改变的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据此推断, 当我们进行浆膜腔脱落细胞学检查时, 如果发现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的存在, 则很有可能是结核性积液。此外, 在一些炎症性病变中, 较多见的细胞则是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

在一些非肿瘤性的积液中, 我们可以看到增生间皮细胞。仔细检查还可能发现有多核间皮细胞, 这种细胞的细胞核一般有3~5个, 特殊情况下可达到20个, 甚至更多, 还可发现有多量的幼稚间皮细胞, 它的排列方式和腺癌相类似, 但细胞与癌细胞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细胞较小, 核也非常小并且多位于细胞中央, 胞浆丰富, 核无恶性特征等。所以, 异常细胞的分布排列状况对诊断亦有一定帮助。总之, 当我们对浆膜腔积液细胞进行检查诊断时, 不能仅依据核的状况进行判断, 还需要把别的一些资料相结合起来一起观察, 如胞浆的特点, 细胞的排列方式等, 从而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对于恶性积液中, 其不能判断原发病灶1.0%。即使在临床上很难发现原发病灶, 但可以依据积液中恶性细胞多而典型, 然后与该患者的临床资料相结合, 从而对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所以, 对于那些在临床上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的患者, 如果发现其有恶性浆膜腔积液, 则可以对其进行浆膜腔积液的脱落细胞学检查, 从而明确患者的病情, 这对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单次积液检查发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不是特别高,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常可以采取多次检查的方式来提高阳性率, 特别是对一些高度怀疑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要对其浆膜腔积液进行多次检查, 切不能因为一二次化验没发现阳性结果而造成误诊[8]。

852例标本中假阳性率21.88%, 假阴性率0.76%。有7例假阳性结果, 造成假阳性的原因是我们在检查时把间皮细胞错误当作了异型细胞。这是由于一些刺激因素的存在, 如肿瘤、炎症等, 可造成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过度地增生活跃, 从而难与肿瘤细胞相鉴别, 尤其是一些腺癌细胞。此外, 由于一些新的病理医师的临床诊断经验欠缺, 从而导致了一些误诊的可能。5例假阴性结果, 2例把分化较好、胞质较丰富的腺癌细胞误为增生间皮细胞, 2例把小细胞肿瘤误认为退变的淋巴细胞, 1例制片不理想, 片中大量血细胞堆积重叠, 诊断者阅片不仔细漏掉了少量的肿瘤细胞。所以, 在临床工作中, 为了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就务必要对诊断者进行严格要求, 使他们对各种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熟练掌握, 只有这样, 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出更加细致和严谨的诊断, 才能保证细胞学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郭华, 胡福定.实用胸膜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82.

[2] 马正中, 阚秀, 刘树范, 等.诊断细胞病理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0:249-250.

[3] 曹跃华, 杨敏军, 等.细胞病理学诊断图谱及实验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17-118.

[4] 王颖, 王永才, 王忠利, 等.重新评价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病理学诊断价值及意义[J].医药世界, 2006, (7) :65-67.

[5] 李沛, 李娜, 章豫, 等.367例胸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8) :942-943.

[6] 刘蕴霞, 刘玉侠, 钟政荣, 等.恶性浆膜腔积液200 例细胞学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2012, 1 (10) :112.

[7] 陈忠, 虞秀兰.74例腹膜腔积液恶性细胞教学标本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1993, 11 (4) :207.

3.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 篇三

然而,很多妇女认为,绝经后就不存在什么生殖道问题了,也就没必要定期接受妇科检查,除非出现阴道出血或有臭味的排出液或脓,才去找医生。殊不知绝经后的子宫出血,90%有器质性病变,而器质性病变中40%是恶性肿瘤,60%属癌前病变。一般来说,出血离绝经时间越长,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女性朋友应该定期接受妇科检查,通过医生观察、触摸,做子宫颈刮片,必要时行阴道镜、宫腔镜、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以至活体检查等,及早发现盆腔病变。

为尽可能早地为女性朋友筛查出宫颈病变,一些医院引进了妇科“肿瘤脱落细胞检查”设备(LCT),用于女性体检。该检查是用一个特制的小刷子,通过宫颈管刷取宫颈管上的脱落细胞,然后进行检查,是目前最为简单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辅助诊断方法,可早期发现病变。 LCT和大家所熟悉的宫颈刮片检查目的是一致的,但宫颈刮片只能刮取宫颈上的细胞组织,不能深入到宫颈管内部,难免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目前临床上基本为LCT所取代。空军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任东平介绍,凡是结过婚或者过早地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应把这项检查作为常规项目,每1~2年检查1次,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

这项检查没有年龄限制。有的六七十岁的女性认为自己早已经绝经,没必要再进行这项检查,任东平副主任医师说,这样的认识很危险,宫颈的肿瘤不会因你的年龄大而得到眷顾,老年妇女也应该在体检中认真做一次LCT,防患于未然。在妇科门诊检查中发现,有些妇科炎症也可以导致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改变,医生建议,一定要先按炎症治疗3~6个月,然后再做LCT。如果检查中发现异常,应做阴道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防止误诊。

任东平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如果你决定到医院做LCT,之前,要准备好卫生护垫,因为检查时因刷子在取细胞时对宫颈管有刺激,检查后,会从阴道排出微量的血性分泌物。

上一篇:公务员面试:面试官这么想 你知道吗?下一篇:工程化学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