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共11篇)
1.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一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选取某消防队136名基层消防官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68名消防官兵作为观察组,将其余68名消防官兵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心理素质的变化。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后,对照组消防官兵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各项评分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消防官兵各项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消防官兵学习能力、社交自信、自尊、体能、外貌评分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消防官兵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基层消防官兵的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缺陷感,提高其心理素质。
2.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调研报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在甘肃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立项和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基金课题立项资助下,就健康、心理健康、卫生、心理卫生、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概念和心理健康评价标准、心理素质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建设。在甘肃省2009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之《甘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问卷编制研究》立项支持下,我们编制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系列问卷,结合甘肃实际,验证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理论。本文主要报告按照系列问卷开展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调查的结果。
一、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问卷的设计
根据已经发表的理论设计,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问卷设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三套问卷。鉴于小学生文化水平所限,取消自评问卷;同时为了进一步简化,合并高中生和初中生问卷。合并后形成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评价问卷(城市教师版,农村教师版,城市家长版,农村家长版);小学生心理素质测验评价问卷(城市教师版,农村教师版,城市家长版,农村家长版);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验评价问卷(城市自评版,农村自评版,城市教师版,农村教师版,城市家长版,农村家长版);中学生心理素质测验评价问卷(城市自评版,农村自评版,城市教师版,农村教师版,城市家长版,农村家长版),合计20个问卷。
二、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问卷调查对象和方法
抽取甘肃省张掖市、白银市和定西市三个地级市三个县的城乡中小学各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 000份,回收3 789份,有效问卷3 053份。具体调查方式是:研究人员将小学生的班主任集中,详细讲解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并当场要求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填写师评版问卷,评价被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水平;家评版问卷由被调查学生的班主任连同关于问卷详细说明的《给家长的一封信》发给调查对象带回家,由其家长将问卷填好后回收;在中学调查时,研究人员按照小学方式将师评版和家评版集中的发放给每个同学,自评版问卷由学生的班主任协助研究人员将其集中在班,统一发放问卷并讲解问卷填写方法,然后统一将问卷收回。
三、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比较
(1)城乡差异比较。
自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自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城乡变量上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自评版在认知障碍(Sig=0.016<0.05)、人格与自我意识障碍(Sig=0.000<0.05)、神经症(Sig=0.000<0.05)、身体症状(Sig=0.007<0.05)和总分(Sig=0.000<0.05)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但是在情感障碍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家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城乡变量上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在各个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Sig=0.000<0.05),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
师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城乡变量上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在认知障碍(Sig=0.000<0.05)、情意障碍(Sig=0.013<0.05)、神经症(Sig=0.000<0.05)和总分(Sig=0.000<0.05)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但是在人格与自我意识障碍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2)年级差异比较。
自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自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自评版在神经症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Sig=0.021<0.05),在其他各维度与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Sig=0.002<0.05)、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Sig=0.039<0.05)、初一年级和高二年级(Sig=0.011<0.0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为初一年级得分高于初三年级、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
家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在各个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在各个维度与总分上,总体呈现初一年级的得分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且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与高三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师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在认知障碍(Sig=0.024<0.05)、情意障碍(Sig=0.021<0.05)、神经症(Sig=0.020<0.05)和总分(Sig=0.027<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格障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调查分析
(1)城乡差异比较。
家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城乡变量上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从表8可以看出,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在认知障碍(Sig=0.000<0.05)、情意障碍(Sig=0.000<0.05)、人格与自我意识障碍(Sig=0.000<0.05)、神经症(Sig=0.000<0.05)和总分(Sig=0.000<0.05)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身体症状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师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城乡变量上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在各个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Sig=0.000<0.05)。
(2)年级差异比较。
家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家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个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师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甘肃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师评版在神经症维度(Sig=0.030<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各维度和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四年级与一年级(Sig=0.003<0.05)、四年级与二年级(Sig=0.003<0.05)、四年级与三年级(Sig=0.047<0.0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四年级的得分高于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
四、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1.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差异比较
(1)城乡差异比较。
自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自评版各维度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自评得分在认知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得分(Sig=0.005<0.05);情感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农村学生意志素质维度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1<0.05);在性格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在兴趣信念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在总分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
家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家评版各维度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1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家评得分在认知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得分(Sig=0.025<0.05);情感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23<0.05);在性格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42<0.05)。在意志素质、兴趣信念素质维度和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师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师评版各维度和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2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师评得分在认知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得分(Sig=0.000<0.05);情感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9<0.05);意志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性格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9<0.05);总分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在兴趣信念素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年级比较。
自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自评版各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3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自评版,在情感素质维度上(Sig=0.007<0.05)、性格素质维度上(Sig=0.002<0.05)和总分上(Sig=0.027<0.05)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认知素质、意志素质和兴趣信念素质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总体上呈现初一年级得分低于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且差异显著,其他各年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家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家评版各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4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家评版,在性格素质维度上(Sig=0.022<0.05)和总分上(Sig=0.027<0.05)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和兴趣信念素质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师评版:对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师评版各维度和总分在年级变量上做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5所示。甘肃省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师评版,各个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事后比较发现,总体上呈现出初二年级与其他五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的趋势,且初二年级得分均高于其他各年级。
2.小学生心理素质差异分析
(1)城乡差异比较。
家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问卷家评版各维度及总分进行城乡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6所示。甘肃省小学生心理素质家评得分在性格素质上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且差异显著(Sig=0.002<0.05)。其他各维度以及总分没有显著差异。
师评版:甘肃省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师评版各维度及总分进行城乡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7所示。甘肃省小学生心理素质师评得分在情感素质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且差异显著(Sig=0.012<0.05);意志素质维度上,城市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Sig=0.000<0.05);兴趣信念素质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且差异显著(Sig=0.000<0.05);心理素质总分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得分(Sig=0.040<0.05)。
(2)年级比较。
家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心理素质家评得分进行年级变量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小学各个年级在心理素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师评版:对甘肃省小学生心理素质师评得分进行年级变量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8所示。甘肃省小学生心理素质各年级在认知素质维度(Sig=0.010<0.05)、情感素质维度(Sig=0.008<0.05)、兴趣信念素质(Sig=0.038<0.05)以及总分(Sig=0.028<0.05)上差异显著。事后比较发现,上述各个维度以及总分的差异均表现在三年级同一二年级之间的差异,即三年级的上述各维度得分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其他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五、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状况讨论
1.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城乡比较
调查显示:城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农村中学生,这说明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上较城市中小学生更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文化格局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于城市,而这种格局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重要因素。在农村,特别是甘肃省的农村,大部分地区贫困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中小学生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引起心理健康水平的落后。另外,农村中小学生从小受着“发愤图强,走出大山”的教导,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水平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来自心理学工作者的努力以外,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品质,扶持农村教育事业。只有这样,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2.甘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年级比较
调查显示:甘肃省小学生四年级是一个分界点,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一二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由低年级进入高年级,其学业负担加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青春期呈现提前的趋势,在青春期,青少年儿童自我意识高涨,心理矛盾急剧增加,神经症症状在这一时期表现尤为强烈。
在中学生方面,初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年级,这是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其生活学习环境和模式陡然发生变化,而该阶段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结果同时显示高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其他年级学生,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和学习压力,高三年级的学生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三学生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同时要注意心理保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城乡比较
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中小学生,这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文化结构有关,城市学生从小接触的事物较多,受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资源优于农村学生,其心理素质的各个维度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无论是自评、家评还是师评,城市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分要普遍高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分。
4.甘肃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年级比较
甘肃省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有两个关键时期,分别是小学三至四年级和初中一至二年级。在这两个阶段,学生从小学或中学低年级升入高年级,其意志情感、兴趣信念等心理素质得到急剧发展,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成熟。因此,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一定要抓住这两个发展的关键期,促成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钟,王云霞,雒焕国.跨越青春的障碍——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15-16.
[2]张海钟.论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J].健康心理学,1997(1):64-65.
[3]张海钟.来自河西走廊的报告——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33-37.
[4]张海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多学科理论构建[J].四川心理科学,2004(3):23-25.
[5]张海钟,安桂花,师玉生,雒焕国.中国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43-54.
3.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创业能力是继学术性、职业技能教育之后,大学生要具备的第三种能力[1]。因此,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创业心理素质,是指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的、稳固的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2]。理论上把创业心理素质归纳为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和创业相关知识等四个方面[3]。从素质理论和大学生主题角度来看,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顺利转化为实际创业者的主观前提因素,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4]。据文献检索,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创业心理素质是独立性与合作性、敢为性与克制性,坚韧性与适应性。现阶段对创业心理素质的研究,针对独立学院、高职院校学生的较多,这可能与近年来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比例较高有一定关系。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很多都是20年前的创业者,受父辈影响,很多大学生对创业兴趣浓厚。因此,在创业教育中有意识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意义重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研浙江省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情况。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创业心理素质的构成状况,从而加深我们透视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能力,为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和促进我国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意见。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浙江省内各大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22份,有效回收率90.3%;走访杭州赛博创业园、浙商创业园、杭州沃土培训机构和下沙高教园、小和山高教园区的高校及周边实体店铺30个,了解高校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心理素质现状。调查结束后,对调研结果进行SPSS数据统计分析,在一般性的结论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的特点。
(一)创业动机多样,但创业需求层次较低
创业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调查中,44%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动机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需要,42%认为是积累的需要,8%认为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6%认为是工作和就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创业还只是停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中的低层次需要,如希望在学生时代通过创业赚钱,解决温饱问题,积累一点人生经验。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把创业和将来的就业以及实现自己价值的需要划上等号。这可能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创业能力内容丰富,但欠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人际能力
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是创业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指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创业人群的创业基金82%以上来自家庭的支持,说明当代大学生创业很多都得到了来自家庭的支持。在调查大学生创业所需具备的创业能力中,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人际能力被看作是相比之下很重要的创业能力,选择完全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14%、18%和15%。而这三种能力不管是在创业前,还是创业后都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大力加强。
在调查已创业的大学生当中,认为和其它大学生比较,有哪些创业能力的优势时,36%的学生选择了发现商机的能力,51%选择了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表明这两种能力在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
(三)创业需要先天优势,但更需后天不懈努力
创业人格指善于在已有的社会秩序、规范、条件、关系和格局下,创造新的秩序、规范、条件和格局,有各种心理要素共同参与并综合表现在身心各个方面的,明确指向和影响实践活动和结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在调查中,同学们认为最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性格品质中,真诚坦率占13%,坚强的意志占18%,自信心占23%,高达46%的人认为有胆识最重要。因此表明有胆识被大学生看作是在创业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人格品质。
(四)管理知识欠缺,政策了解不透彻
创业相关知识包括创业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社会职业知识等。在对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类知识对创业者均有影响,尤为重要的是管理知识,占调查的30%。但被问到如何获取管理知识时,52%的人是从书本上获得,表明高校教育缺乏管理学知识方面的传授。当被问道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时,绝大部分同学知之甚少。法律知识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中被看做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在调查中也认为除了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外,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也很重要。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策略
(一)建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是学校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建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保证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开办创业教育课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展从大一到大四的一系列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培训。其次,开展模拟创业,实践考查公司企业的运作,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真正了解创业全过程。最后,以社团为载体,开展户外拓展和校内企业沙盘模拟大赛等活动,积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二)建立创业心理培训体系
心理培训是一种要求个人充分发挥自主性的自我改变历程,通过培训使个人对自己有更真实的了解、更恰当的引导和更主动的控制。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除了要有完善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之外,还要建立创业心理培训体系。首先:成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大学生创业成长。大学生受年龄、阅历的影响,往往会对创业风险认识不足,如果在缺少良好心态的前提下,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可以依托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就业中心,培养一批即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又具有创业指导知识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培训和指导。针对创业不同阶段,采取师生面对面交流,进行创业心理咨询活动。在咨询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争取让更多学生的创业不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把创业作为一种人生事业去经营。其次,举办提高创业能力的相关团体辅导。通过团体辅导等形式,针对90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的现状,重点从抗挫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出发,特别要从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人际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训练,希望能够在创业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最后,要开展针对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格相关方面的一系列培训,从完善学生的性格品质入手,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待人真诚的态度和在创业过程中的信心和信念。
(三)搭建创业扶持体系
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和政府联动的过程。从学校到政府,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学校可与创业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创业实训腾出教室,并在硬件上为此类教育机构提供便利及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创业氛围,如提供创业资金、为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提供创业岗位等;要尽可能的培训自己学校的老师,让这些老师可以教授创业实训课程。学校还可以开设创业园,让学生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开办公司,积累创业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吸引社会上的投资者们来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其次,针对学生对创业项目熟悉度不高的问题,政府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进行宣传,通过校园媒体、杂志、校园巡回讲座等方式对政策进行讲解。最后,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出台政策在创业上的支持,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并在某些诸如户口、档案、咨询服务等实际问题上给予更多的关注。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的情况,政府可以从“创业补助”,“小额贷款”等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尽量宽松的资金政策和平台选择。
总之,学校和政府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摇篮,对学生的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在创业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既不要过分低估自己,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创业计划。要有艰苦创业的积极心态,即使创业失败也应更多地把创业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经验积累。希望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帮助,有更多的学生可以顺利的在创业这条路上做出成绩。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2-23.
[2]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业学校学报, 2008,24(113):154-155.
[3]陈奎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739(27): 92-93.
4.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五”时期儿童发展规划,了解全市13-15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于6月-5月,针对13-15岁的儿童心理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抽取了海淀区、崇文区、东城区、大兴区、平谷区5个区25所学校的1500名儿童。零点调查公司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方式,于20底完成调查数据报告。 调查发现,总体上,北京市儿童无论是在生理发展方面,还是在心理发展方面整体状况都属良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儿童的生理发展符合正常指标,尤其体现在身高、体重和第二性征方面。本市的儿童心理发展处在健康状态,并处于稳步发展的态势。 研究发现,北京市儿童的心理素质虽然整体情况属于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 在生理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的是儿童的视力。 心理素质发展方面: 1、对自身和周围的变化,部分学生缺乏自我调适能力,尚需指导。 2、部分学生负面情绪比较高。 3、在学校和家庭都存在心理沟通不畅。 4、本次调查发现,负面情绪和反抗情绪多集中在15岁年龄段儿童中,他们是心理状态最不稳定、最值得关注的群体。 考察以上调查结果,虽然本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整体情况良好,令人欣喜。但我们必须看到,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其未来成长,因此对于调查所显示的儿童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理应本着科学的态度,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从内因来分析,儿童正处于向青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伴随其心理发展过程会出现相应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 1、新的独立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2、自我发展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矛盾。 3、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其次,除了内在原因,儿童心理发展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1、社会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向社会各界、向各位家长呼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 1、倡导尊重权利、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理念。 2、营造尊重权利、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心理环境。 3、充分发挥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净化儿童的社会成长环境。
5.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五
余爱国
纪检监察干部心理素质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纪检监察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建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纪检监察干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接受新考验,完成新任务的必备条件,对于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我们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当前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素质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一、纪检监察干部消极心理的主要表现
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消极的、不健康心理,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1、疲劳心理。近年来,随着中央反腐败战略重点的转移,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复杂的情况,繁重的任务,高压的态势,严格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的同志深感力不从心,束手无策,疲于奔波,忙于应付,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由此产生疲劳心理。
2、急躁心理。有的同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准备不足,希望速战速决,一步到位,希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旦愿望与现实存在反差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情绪失控,产生急躁心理,甚至出现偏激、过激行为,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客观实际,急于求成,胡搞蛮干。
3、厌烦心理。有的同志长期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相对单
一、单调、单纯的工作性质,容易使人失去新鲜感、责任感、使命感,产生职业厌烦心理;有的同志还认为纪检监察是“查人”、“整人”的工作,容易得罪人,费力不讨好,长期从事这种“与人作对”、“以人为敌”的特殊职业,带来的是麻烦,影响的是关系,丢掉的是朋友,因而心生倦意,希望能够交流、调整岗位。
4、忧郁心理。有的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只看到复杂、曲折的一面,看不到前进、光明的一面;不能正确领会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和重点的转移,只看到惩处、治标的一面,看不到改革、治本的一面;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只看到支流,看不到主流;因而心存疑虑,信心不足,产生忧郁心理。
5、孤独心理。纪检监察尤其是查办案件工作的职业特点,客观上造成纪检监察干部与外界接触不多,交际不广,沟通不畅,因而导致纪检监察干部人际关系渠道窄,圈子小,朋友少,产生寂寞、孤独、无助的心理。
6、失落心理。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相比较,纪检监察工作更加讲规矩、讲规范、讲规定,对于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有的同志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不如他人,因而感到不自由、不自在、不自信,产生失落心理。
二、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具备的心理特质
纪检监察干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与其他行业、岗位所不同的心理素质。
1、良好的自制力。要善于自我控制、自我陶冶、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态,心境开朗,心胸豁达,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识善恶,正视问题,化解矛盾。
2、沉着的应变力。要遇事镇定,处变不惊,经得起风浪,抗得住摔打,在复杂多变的情
况面前,静得下心,稳得住神,牢牢把握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增强适应性,牢牢把握主动权。
3、严格的约束力。要正确看待纪检监察干部的名与利、得与失、苦与乐、成与败、进与退,高标准,严要求,模范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模范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不为名利所动,不为女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人情所累,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严格自律。
4、高度的自信力。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意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理直气壮地肯定反腐倡廉的工作成效,理直气壮地肯定反腐倡廉的战略转移,理直气壮地肯定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相信党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取得全面胜利。
5、果敢的决断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时,能够见微知著,多谋善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6、坚韧的承受力。要心胸开阔,海纳百川,在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面前,在各种各样的非议和误解面前,在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指责面前,不以一言善恶而动怒,不以一时冲动而取舍,时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
三、纪检监察干部心理素质建设的基本要求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心理素质建设,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着眼于心理健康,着重于教育疏导,着力于机制保障。
1、必须体现人文关怀。人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解决心理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因此,我们既要把纪检监察干部当作“特殊人”,对他们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约束;又要把纪检监察干部当作“普通人”,要看到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脆弱的一面。既要关心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善于了解纪检监察干部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贴心人,做知心人,让每一个干部感到话有人听、难有人帮、愁有人解、忧有人分。
2、必须注重教育疏导。对待干部的心理,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予以理解、宽容,都要进行疏导、引导。要树立良好的心理导向,积极倡导纪检监察干部培育良好的心理自信能力、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约束能力、决断能力、自制能力,摒弃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要加强学习教育,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分类引导,对待不同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要经常组织文化娱乐、学习培训、专题讲座、参观交流活动,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交流情感,淡化成见,澄清误解,消除隔阂,增进团结,营造友好健康、努力进取的氛围。
3、必须讲求平等和谐。要坚持以和谐的理念和平等的观点来处理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问题,对干部要一视同仁,可以有职务上和任务上的区分,但切不可有感情上的亲疏和能力上的歧视,更不能培植“心腹”,搞小集团、小帮派。与同事相处要保持等距离接触,以诚相待,坦诚相见。要不断强化情感的纽带作用,积极培养良好情感,促进纪检监察机关人际关系的和谐,形成团结进取的战斗集体。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要经常进行平等、诚恳、和谐的思想交流,通过广泛深入的交心谈心,有效消除误解和思想隔阂,从而进一步增进理解,加强团结,建立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
4、必须强化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调研测评机制,及时掌握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切实解决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忙闲不均、苦乐不均等问题,重在保护和调动积极性,树立和强化责任心。要建立健全进退流转
6.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六
高中生价值观的确立与其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相联系。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高中生价值观的发展?
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才初步形成。
高中生价值取向所呈现的有哪些特点?
第一,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喜欢把各种督促检查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
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即不仅要说明自己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且还要找到社会对自身的意义;
第三,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反映其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高中生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均不一样; 第四,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还容易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
因此,高中阶段个体的价值观仍有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
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哪些问题?
当代高中生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很多高中生则是盲目的,不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容易上当受骗,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当代高中生很难做到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人云亦云,在面临自己人生追求的选择时,不假思索地接受已有的思想,而懒于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对形势的分析。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高中生的价值观?
当个体进入青少年期,确切地说,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随着社会接触的扩大,生活阅历的积累及文化知识的增长,便开始考虑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一种自然事实。
第一,随着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能够分析各类社会事件,能够掌握各类社会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衡量各种现象,能够有较正确的道德意识。第二,进入高中以后,意味着很快就要结束中学时代的生活,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在继续求学中进行专业选择等问题。
第三,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能更充分地认识自己,更正确地对待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从而能按照社会的要求,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
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意义?
对于高中生来说,初步明确人生意义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将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较好的结合起来。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则具有延缓直接满足的功能,使高中生逐渐地学会将自身努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桥梁,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勤奋。
怎样培养当代高中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代高中生在面对价值观的偏离时,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提高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要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在生活中主宰自己,对生活充满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正视挫折,冷静客观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积极寻求战胜困难的恰当方式。(对于高中生自身)
要解决当代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庸俗化问题,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活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使外部的支持帮助与他们自身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当代高中生树
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定位人生追求,是克服其价值取向庸俗化前提。(对于学校社会来说)
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什么问题?
第一,在没有进入高中前,对高中生活过于崇拜,把东西过于理想化,尤其是刚入校的学生不太适应,更容易一下子从理想化到失望,这样极易使一些学生陷于迷茫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第二,进入高中后,人际交往日趋社会化和复杂化,一些缺乏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经验,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又相对个性化的高中生感到不适,难以在频繁的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经常显得难以招架、怀疑一切,缺乏真诚,嫉妒别人的优越地位和条件,交往中故意设置障碍,最多使自己陷入困境。第三,当代高中生在自我评价方面突出表现为:
1、自我评价过高,自负傲慢,到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悲观失望,这种心态在家庭及生活条件交优越的学生中最容易产生;
2、自我评价过低,自卑心理极强,感到生不逢时,往往感到自己没有在家里条件好;外在形象,智力水平等反方面的优越感,感到事不如人,低人一等,在遇到逆境时,缺乏信心与勇气,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自惭形秽、悲观厌世。
高中生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高二学生面对学生时代的各种压力,我们要相互协助,从压抑、苦闷、忧郁、惶恐、无奈等容易导致不稳定甚至变态的心理状态中摆脱出来,保持安全、稳定、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为培养多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当我们拥有专注、自信、快乐、爱心、不怕困难和挫折、持之以恒等许多优秀的心理品质,就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在我们的心底涓涓流动。
学校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一,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辅导活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和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讲座和辅导,强化校园建设。第二,积极营造道德环境,实现社会整体伦理道德的回归。第三,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教育。第四,通过开展咨询,及时帮助那些具有心理困惑感、心理冲突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尽早疏通症结,达到心理康复的目的。第五,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辅导和帮助,如要注重新生由于新环境而导致的心理适应和心里过渡问题。
第六,在继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讨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总结、开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增加针对性,提高洞察力。
7.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 篇七
为切实提高农民工消防安全素质,预防和遏制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6月30日,重庆市万州区建委、消防支队联合组织全区所有在建工地负责人开展了一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活动。
上午9时许,活动在祥瑞·天湖美郡施工工地拉开序幕。首先支队宣传人员结合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围绕火灾预防、火场逃生自救、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对工地负责人和部分农民工代表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简易防护,蒙鼻匍匐;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就地避难,固守待援。”为让农民工快速有效记住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人员还精心准备了各类消防顺口溜,帮助农民工真正将“消防”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随后,施工现场执勤中队与祥瑞集团组织开展了一场施工工地消防联合演习。演习开始后,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立即分成抢险组、灭火组、疏散组和救护组全力配合消防员开展灭火救援,在消防队员和工地义务消防队通力协作下 “大火”被成功扑灭。
此次消防培训演练,不但提高了农民工预防和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也对全区建筑工地抵御火灾、防止事故发生起到了警示作用。下阶段,支队还将以夏季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继续加大对农民工的消防培训,切实筑牢辖区施工工地消防安全“防火墙”。
8.***消防中队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篇八
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官兵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十八大”消防安保打下坚定的思想基础。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中队将组成由政治指导员严毅凯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形成班长、骨干、全体官兵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三、确立目标
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官兵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确保“十八大”消防安保期间官兵人格的健全发展。依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官兵实际,确立中队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训练成绩作为评价战士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战士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战士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战士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战士从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战士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战士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导致战友、官兵和新老兵间的冲突。所以协助官兵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官兵政治素质培养,往往忽视非政治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官兵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战士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战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战士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战士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四、工作原则
1、根据战士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战士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官兵,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官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官兵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官兵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战士,以战士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战士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官兵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干部的科学辅导和战士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战士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五、实现途径
根据中队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在日常训练、处警、执勤备战中,都应注重对官兵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战士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战士,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战士、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战士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
2、团体咨询。是指对有同类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的战士进行辅导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
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团体咨询的具体过程一般有成立团体、团体活动,实施矫治和巩固效果四个环节。
〇一二年四月
9.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生心理调节技巧 篇九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生心理调节技巧
牧羊法:
有一些考生拿到试卷后,便忧心忡忡,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使交感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迷走神经过度抑制。这时,考生可让思路象牧羊一样,任其在大草原上畅游。这样,有利于植物神经协调,从而摆脱困境,顺利迎考。
化简法:
以往,有很多优秀的考生一拿到试卷,就先把简单的试题消灭掉,再一步步地解决化简疑难的问题。因为一旦把简单的试题完成后,就能有效地稳定情绪,活跃思路,迅速提高反应能力。
精神致胜法:
怯场既产生于精神方面的原因,就必须依靠精神的力量来解决。考生要利用机体的调节系统,通过意念、言语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可以多次做深呼吸,双眼凝视一个目标,暗暗地对自己说“要冷静,不要紧张”,“我能考得很好”,“我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会”等等,以强化意志,战胜紧张。
抑制法:
有许多学生在临考前总担心怯场,怕自己会紧张。对此,考生可用抑制法来避免怯场或走神。其原理是,当大脑中一组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发出兴奋去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思维活动。同时,它又会发出另一种兴奋,去抑制其他神经元的活动。运用抑止法的具体方法是,当考生拿到试卷后,只需冷静地思考试卷上的题目,不需多久,这种怯场或走神的心理干扰就自然会被抑止,进而调整机体步入最佳状态来完成考试。
睡眠法:
有些考生一接到试卷,由于昨夜不足,身体欠佳,或者因为怯场,导致发挥失常。此时不妨即卧在桌上,休息3至5分钟,以达到镇静的效果。这样做有利于中枢神经的协调,还能消除疲劳、紧张,使情绪稳定,思路敏捷。结果,使机体竞技状态从低谷走向高峰。
转移放松法:
考生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立即停止答卷。或者伏在桌上休息片刻,或者活动一下手、脚、头等部位,放松一下自己,也可请求监考老师批准出门喝口水或上厕所,通过暂时改变活动内容和环境,重新调整好情绪。如果因为遇到难题发慌,可先改做它题。
1.一级消防工程师的应试技巧
2.一级消防工程师答题技巧
3.一级消防工程师的考场技巧
4.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实务》精选题及答案
5.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习题
6.一级消防工程师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7.一级消防工程师专项练习题
8.2016一级消防工程师精选习题及答案解析
9.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复习误区
10.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十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是认识依
然模糊。主要是对心理教育的意义、作用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心理教育是赶时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而口头上说重要,心底里并不以为然;有的认为开展心理教育和活动是独立的,没有与其他工作关联起来;有的则把心理教育单方面看成是政工干部的事,与己无关。
二是教育持续性不够。当心理教育受关注和重视时,能够认真组织开展,但按要求开展了一些心理教育和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后,限于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的缺乏,后期基本上少开展或不开展。开展过程中强调“操作性”,忽视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免不了狭隘、片面、生搬硬套。
三是教育效果不佳。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对教育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教育者必须同时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以及部队管理学等知识;在工作技能方面要求具备团体教育、个别教育、心理测验与诊断、心理咨询、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技能。而目前基层消防部队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干部,或由政治干部或聘请医务工作者兼职,对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官兵心理活动的规律还不熟悉,对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技能等也知之甚少,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官兵心理潜能,严重制约了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
几点对策
一要消除模糊认识。要正确认识心理教育在部队思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强化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教育及心理卫生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树立起心理教育意识,真正把心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对思想工作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过分夸大心理教育的功能,既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性,即培养“四有”军人,又看到二者在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具体任务、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区别,不把心理教育当作解决官兵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坚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有机结合的原则。心理教育要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始终把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核心,脱离思想政治的所谓“纯粹”的心理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二是遵循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尊重、平等、宽容、自我教育。这是心理教育的前提,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和评价官兵,平等待人,重视其价值,尊重其隐私,帮助其开发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自我心理教育意识,促进其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政工干部兼任时,要处理好思想工作者、心理教育者和心理咨询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健全教育体制。要把心理教育当作系统工程,上级部门要对基层心理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和检查督促;要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宣传,营造心理教育集体氛围,制定心理教育计划和心理科学知识学习方案并使之制度化;要建立心理教育骨干队伍,改变忽视、夸大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对心理教育工作不懂不会的状况;要帮助官兵树立心理教育意识,消除心理教育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政工干部任务的错误认识,全员重视,全员参与,提高心理教育和训练效果。
11.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篇十一
结题报告
费县第二中学课题组
本课题进入实验一年半以来,我们全体成员认真执行研究计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顺利进入到结题阶段。现将我们的研究总结如下:
第一,课题的提出理论背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人的素质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共同决定了人的发展和成就。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以智力因素为基础的,但是必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包含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社会因素等。关于心理因素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国内已有研究,如《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李洪玉、阴国恩,1997)、《学生成绩与智力和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张履祥,1990)、《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机制》(王晓柳等,1988)、《气质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及其机制的研78究》(张履祥、钱含芬,1995)、《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相关的研究》(钱含芬,1996)等,这些研究揭示出智力、非智力等心理因素对学业成绩的极大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立足于智力因素为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非智力因素为影响因素,考查非智力因素中的部分因子(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第二,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随着我省高中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生的学业基础成绩和心理素质的情况更加多样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弊端日益明显。不少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出现许多困惑和矛盾,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出现了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今年,我们山东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我们感觉到为顺应时势的发展,高中教育将一改过去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教育质量的方式,而是要以考查学生,回归教育的本来,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为我们广大的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课题中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的肯定,以改过去评价学生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变为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为标准的衡量方式,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家长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我省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第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步骤
对象的选取:我们根据研究的方便和有效性,选取2008年的高二学生五班,六班、九班、十班、和几个熟悉的二班,十二班的同学,开始跟踪他们直到2009 年他们参加高考结束,历时一年半,并在2008年7月选取新录取的高一年级的九班和十班的白书麒等同学,名单见测量数据。
主要步骤:
一、制定方案,选取研究对象。
二、了解研究对象,建立档案,想象预测。
三、跟踪观察,核定相关关系。
四、部分干预,对比研究。
五、形成认识,跟踪观察,验证结论。
六、形成材料,申请结题。
第四,课题实施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研究对象的选取:我们根据学生自愿申请和实验老师批准的原则选定的研究对象,签订书面协议,确立研究关系。并且收集了他们的2008年1——2月的考试成绩作为基出成绩(附件4)
我们要求实验老师深入调查和了解参加实验的学生,得出心理基本状况的评价和学业成绩的基础情况。基本情况的评价形成书面材料(见附件1).以此为基础做出经验性的短期预测,预测其学期末的心理和学习成绩的发展。然后进行非干预性的跟踪了解,掌握情况。
我们在期末考试前的大约7——10天,根据边涛和吴玉红主编的《学习心理测评》,使用其中的学习动机量表和厌学情绪量表(附件2),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量,记录了原始分数(附件3),收集了学生7月份的高二期末考试成绩(附件4),进行了解对比,验证先期估计,深刻反思。
在2008年8月底,我们形成各人的个人结论,调整自己的下期估计,并且有我和王平老师对六班和九班的,等同学实施正向心理干预。了解他们的价值观,进行跟踪式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增强了他们的成就动机或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到学期末再次验证我们的估计。
2008年12月底,时隔6个月后我们再次利用边涛和吴玉红主编的《学习心理测评》,使用其中的学习动机量表和厌学情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学习热情量表,知识价值观量表(附件2),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量,记录了原始分数(附件3),收集了学生7月份的高三12月考试成绩(附件4),进行了解对比,验证先期估计,深刻反思。,在此期间,王平老师,王义老师,聂守柱老师,吴海燕老师都写出了各人自己的看法。
2008年9月,吴海燕老师,对新高一的部分学生深入了解,做出评价,跟踪观察,积极干预,12月让新高一的实验学生使用
了边涛和吴玉红主编的《学习心理测评》,使用其中的学习动机量表和厌学情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学习热情量表,知识价值观量表(附件2),进行了心理测量,记录了原始分数(附件3),收集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大约2009年1月考试成绩(附件4),进行了解对比,验证先期估计,深刻反思。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论,形成统一的观点,我们在2009年上半学期跟踪干预并且调查学生的心理测量数据和考试成绩的关系,我们收集了5月份高三学生的二论考试成绩和高一学生的5月测验成绩(附件4)作为研究的依据。为了验证我们实验老师的了解判断和学生的自己感受的心理状况以及学习成绩的发展,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写出了自己的个人总结(附件5),供研究参考。征得学生的同意,时隔6个月后,我们再次利用边涛和吴玉红主编的《学习心理测评》,使用其中的学习动机量表和厌学情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学习热情量表,知识价值观量表(附件2),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量,记录了原始分数(附件3),收集了学生7月份的高三12月考试成绩(附件4),进行了解对比,验证先期估计,深刻反思。
第五,课题取得的成果
填写我们的结论,论文,数据关系
剪切来的:本研究发现,个性心理是通过促进认知与社会适应来影响学业成绩的,这与国内认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学业成绩是智力与非智力综合作朋的研究结果不同。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也许是由于先前研究多采单因子或两因子的研究,提供给学生的自变量较单一,在测试时.学生由于没有心理素质其它成分供选择而过高关注主试所提供的选项从而造成判断误差。另外.个性心理通过社会适应来影响学业成绩这一点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离开智力因素后.非智力因素仍然对学业成绩起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个性心理在学生学习中主要起动力、凋节与制约作用。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在本研究所列的七项个性因素中只有抱负、自制性、独立性、自尊心对学生学习活动影响显著。
第六,课题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从从心理素质出发的角度(维度或层面)不同,我们从心理素质中的心理现象(动机、情感)出发,立足个体的社会和发展环境(态度、价值观)(动机、情感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属于心理现象;态度、价值观是社会发展中的心理现象)。也就是站在了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上研究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性。
【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消防整改报告10-18
消防系统维修报告06-16
自验收报告消防07-21
消防演习报告(人事)10-04
企业消防自查报告10-31
小学消防安全自查报告07-08
关于消防自检自查报告07-10
消防安全检查申请报告07-10
光大环保消防自查报告07-13
民工宿舍消防自查报告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