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所计划(精选9篇)
1.乡镇财政所计划 篇一
乡镇财政所工作计划
(一)坚持依法治税管费,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我们将继续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特别是增收工作,尽可能做大财政这块蛋糕,为全镇发展和稳定提供财力支持。一要组织好税收收入,挖掘增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并尽量做实收入。二要抓好非税收入征管。我们将利用大水泥项目已试生产的有利时机,联合国、地税两家及时跟踪靠上,及时组织征收。
(二)进一步继续突出保障重点,支持好全镇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始终把保工资发放作为各项支出的首要位置抓实抓好。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确保社会稳定。二是继续抓好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中联项目尽快进入全面生产经营阶段。三是抓好草根经济的规模培植工作。在政策、资金、信息、培训、场地、资源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全面掀起草根经济发展新高潮。四是抓好水源地保护和森林滕州建设。计划新植经济林及荒山绿化3400亩,总投资230万元。
(三)建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公共财政观念。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将更多的新增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基础建设,真正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聚财的公共财政理念。二是让全镇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在财政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和谐。2013年将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进行装饰装修。继续抓好镇驻地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形象,真正把羊庄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镇。继续抓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对已完成硬化任务的路段,加强后期维护,对正在硬化的路段,加强质量监管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
(四)加强学习,创新机制,努力提高财政干部信息调研水平。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情况、提思路、出政策、拿措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五)继续完善所内各项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管理方法,创新机制,努力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六)做好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2.乡镇财政所计划 篇二
一、理顺管理体制, 实行“乡财县管”
取消农业税后, 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明显弱化, 收入规模不断缩小, 支出规模大幅增加, 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所的职能由组织收入为主向管理支出服务“三农”为主转变。针对这一实际, 2007年金塔县委、县政府适时制定印发《金塔县“乡财县管”改革实施意见》, 县编办将县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局更名为县乡镇财政管理局, 以乡建制的乡镇财政所上划县财政局垂直管理, 更名为基层财政所, 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 人、财、物归县财政局直接管理。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基层财政所的业务指导, 工作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基层财政所具体负责乡属各项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工作;乡镇经管站承担村级财务的代理记账职能。体制理顺后, 形成了县乡联动, 分工协作, 密切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作用。
二、明确工作职能, 服务农村发展
体制的确定和职能的划分, 把基层财政所的工作重点定位在了管理财政资金、核算单位账目、发放惠农补贴上, 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地服务和就近监管的优势, 着力实现乡镇财政从“收钱”到“发钱”、从“管钱”到“管事”的历史性转变, 使乡镇财政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履行制定乡镇单位收支定额标准和相关制度, 开展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工作考核, 指导监督乡属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 规范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发放, 组织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等职责;基层财政所履行乡镇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债权债务和会计核算工作。负责村级三项费用的分配、拨付和发放工作, 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分配、公示和发放工作, 负责乡属单位票据领用核销、代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等工作职能。
三、加强资金监管, 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使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与核算权相分离, 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切实发挥了会计集中核算和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 有效堵塞了收支漏洞, 防止了新增债务发生。一是开展清理, 移交账目。对乡镇政府及所属单位的银行账户、固定资产、债权债务、财政供养人员、票据进行逐一清理核实, 并建立了台账, 健全完善了账务, 摸清了各单位的资产家底。在此基础上, 组成了由财政、审计、人事、教育、纪检等部门参加的账目移交小组, 将乡镇政府、乡镇中小学、幼儿园、财政所等单位的财务收支账目全部移交基层财政所统一集中核算。二是统一建账, 集中核算。撤消单位银行账户, 各乡镇以财政所统一开设“惠农专户”和“基本支出户”两个银行账户。乡镇所属单位的会计业务, 由财政所按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进行会计核算。乡镇一般性公用支出, 由乡镇财政管理局按规定程序进行统一审核, 从县金库或财政专户中实行集中拨付;工资性支出委托银行代发, 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建设项目支出安排, 经主管部门和县财政部门审批, 数额较大的报县政府批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 撤消各村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 各乡镇经管站统一开设一个银行账户, 集中核算各村的村级财务收支。三是健全制度, 规范操作。制定了《金塔县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实施方案》以及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财政所及工作人员职责等8个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制度。在全县10个基层财政所, 全面建立了信息通达登记、资金监管台账, 公开公示影像资料和专项资金抽查巡查制度, 形成了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和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体系, 保证了财政资金的科学规范使用。四是完善措施, 强化监管。在具体工作中, 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原则, 加强乡镇单位财务收支的监督与管理;各财政所履行会计核算职能, 代理单位记账;各单位坚持以收定支, 全面落实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非税收入等各项管理规定, 加强乡属单位财务收支管理, 全县纳入基层财政所集中核算的单位, 做到了一般性支出基本户核算, 专项支出专项核算。有效规范了单位财务收支行为, 杜绝了不合理的支出, 预防和制止了腐败问题的发生。通过集中核算, 严把收支报审关, 切实起到了资金管理“过滤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四、突出重点领域, 管好惠农资金
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实施办法》, 创新思路, 强化措施, 以惠农补贴资金、涉农专项资金和财政奖补资金为重点, 切实强化资金监管, 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规范、安全和有效使用。一是严格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从维护农民利益的高度出发, 2008年在全县全面启动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方式改革, 实现了惠农政策由“一册明”通知到户, 补贴资金由“一折统”发放到户, 确保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取得了促进生产、改善民生的明显成效。在惠农补贴资金的监管上, 我们严把关键环节, 规范业务流程, 强化公开公示, 公开举报电话, 使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做到了公正透明, 发放率达到了100%。二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为确保惠农政策落实, 加强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的管理监督工作, 县上每年都抽调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或专项检查组, 对惠农补贴资金进行2到3次检查, 检查采取听、查、看、访等形式, 从宣传发动、信息采集、明白册填制、专户开设、服务窗口建设、补贴公示发放等方面为重点, 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 发现的问题限期纠正。经过督促检查, 进一步规范了补贴发放程序、明白册填制、资金管理等工作。在全县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程序和“六不准”制度, 采取财政所干部分村划片包干、定村定户到人的补贴发放办法, 确保了“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的规范运行。建立健全了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监管台账, 补贴资金公示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三是逐步完善制度确保规范运行。先后制定印发了《金塔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加强惠民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 《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审计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工作督查》、《操作规程》、《考核细则》等9项工作制度, 明确了惠农补贴落实的部门职责, 坚持部门管事、财政管钱的工作机制, 在“四不变”的前提下, 各补贴主管部门恪守所承担的惠民政策落实、宣传、享受对象、补贴标准等资金计划分配的职责, 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资金拨付、资金管理和资金发放的职能, 确保了“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的规范运行。四是建立惠民大厅提高服务质量。在充分借鉴永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金塔县实际, 在全县10个乡镇统一建设了惠民服务大厅, 按照大厅窗口设置, 明确岗位职责, 合理配置人员, 坚持全天候坐班制度, 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把惠民服务大厅建成落实惠民政策的第一阵地, 联系群众的第一桥梁, 化解矛盾的第一窗口。五是强化宣传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印发了《金塔县惠民政策宣传手册》、《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金塔县惠民政策资料袋”各3.3万份, 发放到各农户。在乡镇建立大型惠农政策宣传栏, 村组建立“一村一栏、一组一板”的惠农政策宣传阵地, 同时, 通过张贴宣传牌、标语和在电视台开辟惠民政策解读专栏等形式, 全面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的基本概念、补贴对象、补贴程序、补贴标准等, 开通手机短信、固话语音提示, 建立惠农短信服务平台, 使每个农户都知道自己所享受的惠农补贴项目和标准, 有效提高了群众对惠民政策知晓率。
参考文献
[1]佟伟.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 .财政监督, 2011 (24) .
3.乡镇财政所计划 篇三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三农;职能转变
前言
乡镇财政所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基础,直接面对“三农”,在巩固乡镇基层政权、落实三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过去相比,近几年乡镇财政所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准确地把握乡镇财政所的职能变化,科学定位乡镇财政所的新职能,这对于乡镇财政所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财政所服务“三农”职能的定位
1.为农村稳定服务。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乡镇财政所的职能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一是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三农”发展,抓新农村建设,抓农村和谐稳定。而乡镇财政所作为政府的“后勤”,就要积极提供财力,参与到农村商贸、文化、教育,卫生、水利、道路等农村基本建设中;二是当前惠农资金的支出规模不断加大,如救济资金、扶贫资金、各种开发资金、社保资金等,都要由乡镇财政所管理,因此只有用好这些惠农资金,才能农村稳定中发挥作用;三是乡镇财政所只有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努力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为农民增收服务。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在农民增收过程中,农民需要减负,农民需要致富信息和生产资金、技术服务,农民需要生产贷款,农民需要调节自己的收入分配等,所有这些都是乡镇财政所具备的优势;同时,乡镇财政所还能为改善农民生存条件服务,更大程度上提供条件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种地增收水平。
3.为农业增长服务。当然,乡镇财政所除了要管好用好各项支农资金外,还要及时运用财政政策,及时引导与支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乡镇财政所还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农产品市场,支持重要紧缺农产品生产,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二、乡镇财政所职能服务“三农”的措施
乡镇财政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立的,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乡镇财政所在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组织地方财政收入、开展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发展地方经济、维护政权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乡镇财政工作者,我们应该勤学习勤思考,就当前我们的工作进行谈讨一下。在实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办法后,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必须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在“不越位、不缺位、补到位”的前提下,积极转变职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形势,乡镇财政所的广大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理出新思路。要由过去注重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征管型”向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服务型”转变;由过去负责农税征管“收入型”向以管理财政收支的“收支并重型”转变。要由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应对新形势的本领,做到有为有位。
2.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征管职能弱化,财政监督职能就显得尤为突出,要认真做好监管文章,通过有效的监管提高财政的整体管理水平。一是切实转变过去重拨付、轻管理的作法,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管,对资金的审核、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特别是对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要加强监管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并纠正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二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资金。目前,大多数乡镇的招待费、办公费、燃修费、电话费等日常公务开支都已得到有效控制,而招商引资、城镇建设、项目的配套等支出,由于没有标准限额,弹性较大,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要根据本乡镇的全年工作计划和上级政府的任务安排,积极和领导沟通,认真拿好全年的支出预算,真正做到量入为出,变被动为主动;在日常支出安排时,要随时向领导汇报资金使用及结存情况,给领导以适当的提醒,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另外还要灵活调度资金,调节季节收支不平衡,从而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积极主动服务。乡镇财政所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服务“三农”,我们的工作人员要从过去的“财神爷”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勤务兵”。一是落实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如农村低保、五保、粮食直补、各种扶贫、支农项目的实施等,要真正把这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必须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走访,需要乡镇财政部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各项支农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民手中。二是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对经济运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敏锐地把握经济形势,主动履行好财政职责,变“事后出手”为“事前监督”和“全程跟进”,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亲近群众,查看成效,让群众多发言多提宝贵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财政服务水平。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乡镇财政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乡镇财政的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乡镇财政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有效履行新农村建设中所承担职责和职能问题,这需要我们转变思想,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好为“三农”服务的本职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贤通,魏再权.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1(10).
[2]刘翠萍.乡镇财政所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J].新财经(理论版),2011(08).
4.乡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四
今年以来,我镇财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和财政目标任务,积极履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职能,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切实保障民生需要,加强财政监管,促进了陶厂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财政收入
面对严峻的税收形势,积极关注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跟踪财税政策调整动向,加强与国地两税协调配合,强化征管措施,细化收入任务,加强税源调查和监控,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予以解决。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约2570万元,其中国税收入460万元,地税收入1840万元,财政收入270万元。
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努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合理调度财政资金,重点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重点工程等领域倾斜。认真执行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三公经费逐年下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470万元。
三、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一)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切实做好财政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财政法治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财政法规,按时报送财政资金监管月报表。认真开展“四清一建”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召开党委会,对历史遗留问题认真研究,财政所根据处理结果进行账务处理,并与各部门核对盘点固定资产,损毁需报废的按程序办理,已实际发生的调整账务处理,做到账账、账实相符。协调计生、土地、民政、农办等部门,配合县审计局开展镇主要负责人任职三年内的财务审计,对审计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整改到位。
(二)加强三资委托代理
严格按照《陶厂镇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把好支出审批,按照村级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实行大额发票审批制。要求各村及社区报账员及时报账。根据村财管理制度每月在10号前,各村要到财政所报账,否则资金一律不予支付,确保了农村财务“三资”管理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自6月16日起,陶厂镇政府委托楚天会计师事务所对我镇10个行政村2012—2014财务进行全面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章立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建立互控制度,相互牵制,互相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四)落实惠农资金政策 截止目前,已通过“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低保补贴、五保补贴、优抚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综合直补等财政补贴农民资金18个项目51批次,共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353.3万元。将所有数据分户录入网络版财政补贴农民资金软件,使上级单位能及时掌握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动态。
四、稳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做好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0个项目的立项、审批、资金筹措、项目实施、资金监管督查等工作。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料,10月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通过县验收组验收。
五、扎实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工作,始终坚持投保自愿原则,采取直接投保和集中投保相结合的承保方式,推进承保工作精细化。配合保险公司对受灾农户进行现场查勘,严格理赔程序,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足额发放到位。不定期的开展种粮大户和村协保员培训,宣传投保、理赔政策,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
六、强化财政队伍建设
转变职能,认真履行财政服务职能。加强自身修养,为自己充电。根据上级安排,5月中旬至6月初,全所人员轮流参加“皖中六市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班”;10月下旬,参加市局组织的财政干部执法考试。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拓展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中心工作
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做好参谋。服从党委、政府安排,积极主动配合参与秸杆禁烧、森林防火、计划生育等各项中心工作。2016财政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配合国、地税部门,全方位、多渠道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二、坚持统筹合理地调度资金,确保刚性支出,保障民生,强化预算约束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开展33项民生工作,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
三、充分发挥一线监管职能,全面监管镇级各项财政性资金,做好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工作,强化内部互控制度,认真进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
四、坚持依法清查、规范管理、有效监督,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民主理财的积极性。
五、认真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及时准确地将各项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
六、坚持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打造亮点工程,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立项、审批,监督各项目施工,完善各项目资料。
七、坚持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完善各项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资料,做好投保和理赔基础工作。
5.乡镇财政税乡镇财政论文 篇五
一、乡镇财政税在传统的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欠缺一些较为有效的监督,进一步致使行政的成本太过高。确保我国行政机构自身的行政费用也会越来越高。在分税制进行改革之后,会有大多数的乡镇进一步展开了较为综合性的财政预算或者是零户统管的试点,但是那些较为传统的粗放式财政管理的观念却一直没有得到较为根本的改变,故而无法对自身所属的单位采取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因为在实行分税制的财政机制以及农村税费的改革之时还没有实行有关的配套改革,因此导致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自身的配套资金、独生子女上的费用、畜禽防疫上的经费以及农村环境需要的整治经费、绿化的经费等等都呈现出了更加快速的增长,继而致使了乡镇财政自身的社会负担也就越来越严重。
二、乡镇财政税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财政的制度不健全完善,乡镇财政欠缺有效的制度保障
中国基层政权不仅仅需要提供出义务教育、乡镇范围之内的基础设施、民生社保、或者是行政管理等等较多种地方的公共产品,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层工作自身的投入都能够有财政的支持,故而制度上面就会致使乡镇财政出现很多的困难。此外国家的政府之间,财政的转移支付机制以及分税制机制的配套要求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故而欠缺规范、科学又稳定的要求,特别是无法适应农村税费在改革之后乡镇财政运转的需求。
2.乡镇欠缺严格的债务管理或者是约束制度
从一方面来说乡镇领导自身对政绩的不断追求,热衷在政绩形象工程上面的成本。虽然只是一些全民的招商、零地价的用地或者是无底限的优惠,都会导致一些地方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债务。在另一方面上看,大多数的乡镇都是因为上级的政府所下达的收入任务已经脱离出了实际但是没办法进一步完成,故而为了可以进一步应付考核,就只可以拉税或者是买税,利用借款缴税来满足举债交税或者是虚增的收入,这样不仅仅造成了财政收入的虚假,而且进一步增大了债务。欠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预算的约束一点也不严格,但是因为乡镇的人大或者是上级的审计部门,都会对乡镇的举债行为仍然进行欠缺的审计以及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镇的债务增长。
3.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落后,财政“越位”和“缺位”共存
国家的机制在改革之后,乡镇却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实施所说的“六套班子、七所八站”,而且,由于向下或者是横分流渠道自身的欠缺,造成了约束以及监督的机制有所缺失,尽管精简了一些机构,但是所执行起来的却也产生了减机构不减人的状况,使得机构的精减只是流于形式上。此外,乡镇政府依然还没完全从那些私人的经济领域之中退出来,有的仍然是把财政资金进一步投放到了一些竞争性的领域之中,有的甚至直接去干预经济。这不仅不利于政府对财政以及税收的管理,而且不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
三、乡镇财政税实施新模式
1.健全地方性的财政管理制度,有效的去规范地方上的分配关系
第一,一定要去依据财权、事权相互统一的这个原则,进一步去合理的界定地方上每一级的收支范围,进一步去确保基层的政权可以正常的.运转以及每一项事业都可以健康的发展下去。第二,在分税制的财政机制的总框架之下,一定要去有效改进并且进一步去完善转移支付的这个方式。确立起一个较为规范、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最终,需要完成非常完整的分税制度,进一步保证健全的地方税收制度,进一步去确保地方税的主体税种,确保较为合理的税收管理权限。进一步强化中国地方税的体制建设,确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地方税权,进一步去完善优化地方税的结构,保证规范的地方税征管亦或是其保障体系。
2.精简乡镇政府的机构,加快速度转变政府自身的职能
全面去取消农业税,为了该乡镇机构的精简能够进一步提供出更为前所未有的宝贵良机。利用农业税免征的这个政策所产生的效力,能够进一步的大力到乡镇机构以及其人员的有效精简,进一步压缩乡镇的财政支出负担,确保乡镇财政能够有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在总体上面一定要能够本着优化乡级财政性的资源去进一步配置,确保建立起较为廉洁又高效的政府管理组织机制的原则,减少里面那些不必要的机构或者是一些财政人员的供养,进一步去节省节约行政费用所需的开支;进一步加快该事业单位自身的机构改革,将那些具备了条件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地推到市场里面去;同时必须要清理出一些县乡财政的供养人员,进一步去增大人员分流的力度,保证有效的实施“减员增效”这一战略,进一步去减少行政的成本。
3.必须要立足于地方税,将已有的小税种进一步培育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在没有开征新的税种的情况下,应当着力于将现有的地方小税培育为地方主体税种。实际上,小税种的收入比较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税收征管的水平和强度,如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征管工作,其收入组织潜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4.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大培植乡镇的税源
6.乡镇财政所工作汇报材料 篇六
乡镇财政所工作汇报材料2007-02-02 21:54:
43实施改革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镇财政所
我镇地处本市南大门,××经济发展要镇,崛起的工业兴镇。根据《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全省财政职能转变工作指导意见》(苏财农税[2005]27号)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市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实施办法》(××办[2006]9号)文件精神要求,我镇积极推动,顺利实施。在改革中我所根据市局统一布置,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周密布置,规范管理,运行正常。以转变观念,正确把握,积极实施为抓手,坚持“八方进水、一只池子蓄水,一把龙头放水”的理财原则,并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教师和公
务员的地标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确保民政经费按时按季发放定补;确何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正常拨付使用;确保基础设施重点投入,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现将我镇的做法和体会作简要汇报。
一、顺应改革,广开财路,坚持“八方进水”
根据新一轮市镇财政体制要求及“镇财市管镇用”的管理目的,镇级财政必须努力提高保障能力,确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保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是发展经济,从财源培植入手抓财政,广开财路,做到“八方进水,一只池子蓄水”。
1、培育税源经济,是财政增收的基础。
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是基础,财收增收基础是发展经
济,发展经济的关键是培育税源经济。我们一直把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基础作为财收工作的主旋律,从财源培植
入手抓财收增收。坚持在培植财源上寻求项目兴财战略。按照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经济目标计划,镇财政财积极配合参与实施,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列入财政预算,为引进大项目,实现大发展提供最优的发展平台,同时确保政府激励企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资金足额到位。为鼓励企业增强纳税意识进行纳税奖励,05对纳税八强实施奖励万元,对新投资企业在用地政策、税收政策、服务政策上实施优惠,充分利用“黄桥老区”政策,引商引商,项目大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投入,优化产品结构,防止产品单一,防范市场风险,在扶持财源项目建设上发挥导向作用,聚集作用,牢固树立税源意识,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培植过程中,大力引进高附加值,高税赋项目,促进各类要素向重点骨干企业集聚,扶持企业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培植基础财源和递补财源,增强财政发展后劲,促进财政
收入稳定增长。
2、注重两税征管,强化综合治税是财政职能的体现
镇财政增收节支,重点是增收,财政增收的重点是税收。随着农
业税的取消,镇级财政的主要税收就是两税即增值税和地方税收入。我镇共有纳税户998户,镇国税、地税充分利用纳税信息和社会综合治税两上平台,分析全镇税收情况,我们一直经常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收入进度,剖析结构状况,分析收入增减变化,原因发生在哪类哪家企业,一起认真研究全镇两收入结构特点,强化镇财政收入中支撑税种和主导收入,促进财政收入实现快增长,努力提高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将发展经济、经济增长成果及时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好两税征管,强化社会综合治税工作。
一是召开会议,通报情况。我们逢月进行全镇税收情况分析会,通报情况,对照计划,寻找新增税收的突破口。
二是传递税源信息,增加税收。充分利用采集到的有效信息,及时通报,及时传递,根据全镇项目投入,新办企业,基础设施投入,企业用地等税源基础资料,及时传递迅速体现收入。
三是对重点税源实施监控,遏制税收跑、冒、漏。我镇近年来,规模企业成长快,服装外贸出口产品多,对此,镇国、地税、财政联合对重点税源实施监控,部门间通报各纳税户明细,情况资料,重点关注企业出口退税的真实性,关键分析骨干企业的投入、用电、产出、销售、税收等要素的正确剖析,寻找收入增长点。
四是加强零散税收的征收。一方面,我们分片派驻3名助征员协助国税、地税部门征收个体零散税种的征收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企业外地员工的租住、信息、组织收入,再则,组织力量协助税务部门开展税收执法行动。
以上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有效遏制
税收的跑、冒、滴、漏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十五”期间年递增%,05年比05年增长51%,“十五”期末比“九五”期末增长580%,今年一季度已完成万元,占预算的%,比上年同比增长38%。
3、强化非税收入征收,是增加可用财力的有效措施。
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镇财政实现快速增强,提高镇财政的可用财力主要方面是非税收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是我们组织财政收入的重头。
1、加强部门预算外收入的征管,做到“一只池子蓄水”。我所一直严格按照要求管理镇级部门预算外资金,以票据管理为主,收费管理为重,支出管理为实,对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及时进入财政专户,对高支出比重的教育,教育财务财政所专人兼职,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加大资产盘活力度,实行固定资产转化利用。摸清闲置资产、整合资产盘活,实施固定资产转化。根据区划
调整合并带来的闲置资产以及镇政府实施东迁的目标,实施市场化运作,确保镇政府东迁工程到位,我们主要采取将原营防、龙舌、××政府资产进行整体变现以及医院改制带来的增益资金,转换成现在的镇政府办公大楼,达到了“政府不举债,企业不摊派、农民不集资,工程不欠债”的市场化运作的预期目标。
3、按实征收企业租金。全面征收政府与原集体企业改制后的房屋及土地租金收入,原集体企业改制中都与镇政府存在租赁关系。我们积极主动摸清家底,一一进行核对,建立台帐,根据现实经营状况,分类管理,一年一次征收。对已倒闭原集体企业的存货资产,进行变现,能售则售,一方面缓解了财政资金的困难,增加了镇财政的可用财力,另一方面,又减少了政府的管理成本。
4、加大基金费收入征收的力度。我们根据各个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分类定性,对照企业用电量、产量、产品销售、资产固定规模等要素,制定征收
数额,并利用国、地税所掌握的资料信息,对基金费征收注重在“度”字上应收尽收,既体现政策的严肃性,又体现政府扶持企业发展,达到企业做强,政府财政增收双赢。
通过以上措施的到位及精心运作。我镇的可用财力稳定增长。“十五”期间年递增55%,有力地保证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理财原则,近三年来,我镇财政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始终能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集中资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了财政保障能力,办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应有的努力,一方面主要是依靠市财政的正确领导,积极支持扶持外,更重要的是我镇党委、政府对财政管理,顺应改革,转变观点,树立自力意识强,财政运作高质量的作为。
二、规范管理,理清思路,坚持“一
把龙头放水”
为保证镇财市管改革工作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规范运行,我们理清思路,规范操作,对镇属部门事业单位负责人、财务人员
进行业务培训,明确了具体操作程序,保证了改革工作平稳推进。
1、精确编制并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根据我镇的财政状况及新一轮的市镇财政体制所体现的公共财政要求,按照性质,核查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确保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支出固定轧死,收入打足预算,以收支平衡作为目标要求。合理调优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培植财源,农业结构调整和公共建设服务的投入,压缩新增支出、专项支出及无预算支出,寓财政监督于财政收入预算编制,预算收支执行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
2、确立“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意识。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民政定补对象的正常发放和机关正常运
转,维护社会稳定,我镇一直在“吃饭”与“建设”上并举,做到吃饭经费从不拖欠,同时还积极筹措资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
3、加强管理,增收节支有章可循。从严控制机关的招、车、费支出,制定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即对机关办公费、招待费财政所专门参管,主管后勤管理工作,参与政府和费用的审核,最大限度节约公用经费的支出,人员外出车旅由政府办实行监单登记制度,需要来客招待的机关食堂以就工作餐为主,公务用车实行预算承包,一次性定价无其他任何费用报支。
4、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保障能力。农村三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通达工程、河道疏浚、改水、有线电视、农桥、镇区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都进行专人管理,专项核算,核算规范,管理严格,造价审计,一直没有因挤占挪用专用资金而欠工程款的现象。
三、牢记宗旨,优质服务,坚持依法行政
干一切事业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我所现有人员8名,市局借用
1人,实际在所7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我们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我所以提高人员素质,牢记宗旨,优质服务,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主线,实行“镇财市管”管理方式改革后,镇财政管辖的范围更大了,肩负的责任也更重了,为此,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通过加强思想建设、工作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建立了一支思想上积极上进,作风上求真务实,纪律严明,廉洁高效,能吃苦、肯奉献的财政队伍,使全体人员主动更新知识的结构,拓宽思维视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形成钻研业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了富有朝气、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财政集体。
7.乡镇财政所计划 篇七
一、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铜川市所辖一县三区, 其中3个国家贫困县 (区) , 1个省级贫困区。目前共有34个乡镇, 543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44.96万人。近年来, 市财政收入虽增长较快, 但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乡村基层财政, 多年来由于财力原因仅能维持低水平运行。目前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乡镇财政建设无法引起乡镇领导足够重视
乡政府作为群众利益的直接承办者, 是全面贯彻中省市各级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 落实扶贫济困方针,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中间载体。乡财政在很大程度上要用有限的财力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 乡镇财政在机构设置、人事制度、行政管理与具体业务上分属乡镇和县 (区) 管理, 有的乡镇领导对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不甚了解, 认为乡镇财政就是领导的会计、出纳机构, 因此, 随意调、派、换财政工作人员, 使得乡财政业务骨干人员系统外流动性较大, 严重影响了财政整体工作的连续和规范化管理。
(二) 乡镇事权和财力不对等
农村税费改革后, 铜川市的乡镇、村几乎全部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维持基本运转, 自身可用财力较少, 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以本市经济发展中等县、中等乡的一个中等村为例分析, 现阶段要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最低需要4万元。其中:村干部工资及补助1.46万元, 村级组织办公费0.6万元, 计划生育费用0.6万元, 突发性事件支出 (主要指防汛抗旱、检查评比支出) 0.3万元, 生产经营支出 (主要指为发展生产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 0.4万元, 其他支出0.64万元。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2008年全市543个村的平均收入 (含各种转移支付收入) 为2.4万元, 尚有缺口1.6万元, 543个村的缺口总计1 303万元。乡、村在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上经常争抢,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 更谈不上兴办一些农村公益事业。
(三) 财政约束软化, 乡镇机构膨胀, 财政供养压力剧增
目前, 铜川市乡镇人员普遍超编严重, 虽经过历次机构改革和多次清理, 但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其主要原因:一是财政监管“缺位”。乡镇一级政府无论乡镇规模大小和当地资源状况如何, 都要设置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部门, 增事务增机构, 减事务不撤机构, 导致机构和人员极度膨胀, 财政缺乏有效的制约。二是乡镇政府“越位”。在实施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前, 乡镇机关进人没有规范的约束和有效的监管, 在就业形势艰难的情况下, 人员进入的随意性较大。三是国家政策“错位”。一方面, 国家对大、中专生的硬性招聘安排, 对本来过剩的乡镇机构人员没有裁减, 使原来3-4人就可保证运转的单位, 短期内人员增加较快;另一方面, 复转军人安置、民办教师转正等也增加了乡镇财政供养, 在撤乡并镇的改革中, 虽然下达了精简人员的目标, 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安置办法, 工作难以开展, 最终还是越减越多。
(四) 债务监管化解机制不健全, 贫困地区债务负担沉重
至2005年底, 全市乡镇累计负债达34 503万元, 乡均负债235万元。其中村级债务24 155万元, 平均每村债务近45万元。巨额债务形成原因复杂。一类是旧债。主要是有的原乡、村干部为创政绩, 以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名义向银行或个人借贷兴办企业, 建设公益事业项目形成的;有的是村集体为“普九”、“两基”达标而形成的;有的是因乡镇机构膨胀, 收支缺口较大, 为弥补日常开支而举债形成的;还有的是原基层干部吃喝招待等缺少监管所形成的;有的是垫付税款、弥补赤字、担保扣款形成的, 绝大部分根本无法回收。二类是新债。财政采取许多奖励措施积极促进旧债化解, 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 新农村建设又加剧了乡镇举债, 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举债, 比如, 农村道路建设, “村民打底子, 政府铺面子, 财政补助为水泥路面15万元/每公里, 沥青路面10万元/每公里”。就铜川市的实际情况看, 大部分是山区路面, 这样的补助标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缺口, 乡镇政府为完成任务只有举债。由于缺少收入来源, 因此旧债还未还清, 又添新债。加之目前缺少化解不良债务的利好政策和财政支持, 许多乡镇账户多次被法院查封, 因欠费而被断电、停电等更是常事。在加大财政风险的同时, 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
(五) 乡镇财政理财积极性难以提高
税费改革后, 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 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 村级基本无收入。乡镇财政是上级财政给什么钱, 花什么钱, 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依赖性很强。虽然现在人民群众对政府期望值很高, 总希望当地政府能尽可能为其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但乡镇苦于财力的原因, 往往事与愿违, 结果是群众不满意, 政府自己也不满意。在经济社会发展上, 乡镇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 更多的是等、靠、要, 依靠上级财政部门帮助而发展。在一无区位优势, 二无资源优势的乡镇, 发展的难度可想而知。
(六) 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人员身份复杂。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财政干部的身份出现了双重性, 即一部分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原财政所人员, 一部分是原经管站合并过来的事业人员, 干相同的工作, 身份、待遇却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二是接受双重领导。大部分乡镇财政干部在业务上接受财政局领导, 在行政上接受乡镇政府领导, 工作随意性很大, 很多干部反映工作很难干。三是干部缺乏流动。除少数领导干部和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外, 一般干部根本就没有机会流动, 从上班到退休, 永远在原地踏步, 一没变动工作地方, 二没职务升迁机会, 无活力也无动力, “工作一辈子, 反正是科员”, 干部无激情, 也无热情, 惰性强, 工作得过且过。四是人员年龄老化。农村税费改革、机构精简、人员分流以后, 财政系统干部只出不进, 大部分都是20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干部, 年轻人少, 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最基层、最贴近农民的一级财政, 担负着维护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切身利益以及乡村级组织运转的重要保障职能。要进一步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财政职能的优势, 尽快建立完善科学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这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及时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加快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地方财政发展壮大及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建立分类管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体制问题实际上是财权的划分问题, 由于县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条件也千差万别, 乡财政管理体制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模式。一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加大上级财力调控力度。特别要强化省级政府在调节省以下财力分配方面的责任意识, 在建立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最低支出保障机制时及时完善省以下财力差异调控机制, 促进财力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 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财力补助力度,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在逐步简化财政管理层级, 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的同时, 围绕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直管县的直管村经济, 激活各个“造血细胞”, 增强各乡村的“造血”功能, 加大其对其他县乡镇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建立不同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比如, 对经济发达、较发达、税源丰富地区, 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按税种划分县乡间财政收入和事权, 并各自负责本级支出;但对经济欠发达, 地区自身财源少, 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性较大的乡镇, 实行核定收支超收分成、超支不补或给予一定比例补助的体制, 确保乡镇基本支出需要;对落后地区收入规模小、财力有限、无法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乡镇, 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体制, 确保乡镇机构正常运转。五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确保村机构正常运转。村级组织肩负基层党政工作和村民自治的双重职责, 履行一定的公共职能, 地方政府对村级经费具有一定的补助责任, 要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六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建立健全全国生态示范县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这些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二) 科学界定乡镇的财权与事权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 基层缺乏应有的财力, 却承担了大量的事权责任, 是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进一步明晰财力与事权划分, 而且必须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予以实施。笔者认为, 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对乡镇应该享有的财力要予以充分保障, 对乡镇应承担的事权予以明确划分, 彻底解决乡镇责权利相背离的问题, 强化乡镇财政的基本职能, 促进乡镇政权建设、经济发展与事业进步。从有利于乡镇政权建设和保障民生出发, 将适合县 (区) 级管理的事权收到县 (区) 级, 将适合乡镇管理的事权划归乡镇, 并匹配相应的财力。一是凡有利于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基层政权建设和工作开展的事权, 都应下放到乡镇。二是将适合乡镇征收和管理的税种划归乡镇, 作为其固定的收入来源。乡镇财政收支范围确定后, 在体制执行中如遇到事权结构发生变化, 应及时划转收支基数, 调整财力分配关系, 实现乡镇财权与事权的有效统一。三是凡属于县 (区) 级财政承担的支出, 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到乡镇。四是对事权未下放但须乡级协助开展的工作, 依据乡镇和县 (区) 级部门职责划分及工作量, 合理确定经费分配比例, 由县 (区) 财政局商县 (区) 级相关职能部门后, 将经费直接拨付给乡镇级, 实现“财随事转”, 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和重点专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五是不向乡镇特别是农业乡下达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任务, 让经济增长顺应经济规律, 同时减轻乡镇的负担和压力。六是针对乡镇的各种达标升级、检查评比活动, 由相关部门负责安排和提供项目资金。七是县 (区) 市政府委托乡镇承办的事务, 应足额安排专项经费, 不得要求乡镇超财力配套资金, 增加乡镇负担。
(三) 增强财政约束, 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
在合理划分市县乡收入, 调动县乡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积极性的同时, 采取可行措施化解乡村债务。一是对债务进行细化认定, 制定化债计划。乡镇债务虽然已进
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
行了清理, 但笔者认为至少还要进行细化认定, 并制定针对性的化债方案, 分期分批逐年化解。并把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举债作为国家的欠账进行化解。二是建立偿债准备金, 专项用于化债。各乡镇除在年度预算中, 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专项用于化债外, 还可以从行政事业性收入、国资收益等非税收入中安排一定的资金, 专项用于化债,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偿还债务, 最终实现对债务的有效化解。三是建立债务化解责任制。把债务化解纳入乡镇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目标责任制, 彻底杜绝乡镇政府举债搞建设和形象工程、超前消费现象的发生。四是上级财政要适当补助乡镇化债。争取中央在政策一致性的前提下, 在债务化解的政策、资金方面适当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财政困难较大地区倾斜。上级财政对县乡财政债务要区别情况, 分类处理, 共同承担起化解县乡债务的责任。五是坚持量力而行, 控制新增债务。乡镇在支出安排和建设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量力而行,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坚决不能举债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六是建立乡镇债务监管机制。对乡镇债务化解情况、新增债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并加强督办, 确保乡镇债务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同时, 制定确保县乡财力稳步增长的奖惩机制, 对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和化解乡镇债务较好的给予财力性的奖励, 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发展经济和清偿债务的积极性。
(四) 促进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提高监管水平
在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和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 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监管”的管理模式。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为主要内容, 遵循“统一政策, 分级管理, 确保收支平衡;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预算管理权不变;调动乡镇理财的积极性;保障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五点原则。确保乡镇政府履行职能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需要, 促进乡镇理财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
当前必须把完善乡镇财政职能作为规范管理的重点, 结合铜川调查实际, 乡镇财政所规范管理后应充分发挥监管九项职能:一是在区县财政局指导下, 负责所在乡镇政府预决算的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乡镇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工作。二是负责乡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集中统一核算与监督。三是负责乡镇组织实施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四是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工作。五是负责“村账乡管”村级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六是负责农村基金会的清欠。七是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的管理。八是负责各项惠农补贴的核定兑付工作。九是负责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特产税的征收管理。实现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切实心系农民, 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更直接、更具体、更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五) 进一步改革完善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以促进辖区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每年安排一定的财力从保障性、激励性和定向性三个方面对乡镇实施转移支付。对当年体制收入未达到乡镇级支出基数的乡镇, 实行基本运转转移支付, 根据综合考核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平衡财政收支、控消政府性债务的情况, 确定转移支付额;对公共服务等不定部分实施一般定向性转移支付;对区域产业布局做出贡献的实施专项转移支付。转移支付采用统一的计算公式, 尽力实现财力下移。一是对于上级财政部门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 本级财政增加的可用资金, 应尽可能的向乡镇倾斜, 缓解乡镇财力的不足, 解决乡镇实际困难, 支持乡镇发展;二是对由于产业规划布局以及生态建设示范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要给予加大倾斜, 特别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均衡乡与乡之间财政的基本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六) 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是多渠道盘活存量集体资产, 增加财政收入。对发展势头好和有潜力的集体经济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 使其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对经营不善、亏损或倒闭的集体经济项目, 通过破产、兼并、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 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充分利用和挖掘集体的荒山、荒坡、荒地等资源的潜力, 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 搞农业综合项目的开发;四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积极引进外资企业, 大力培植新的财源。
(七) 建立农村公益事业财政投入新机制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奖补办法, 积极采取措施, 在组织开展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基础上, 总结试点经验, 扩大试点范围。建立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大力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八) 精兵简政, 切实加强乡镇的机构建设
建立权责一致的乡镇机关, 逐步减轻财政供养压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乡镇行政成本。一是精简乡镇党政机构。按事设岗, 按岗定人, 一岗多责。结合乡镇实际, 合并乡镇财政所、农税所、地税所、国税所, 设立乡镇财税服务中心,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乡镇管收与管支脱节的问题, 增强乡镇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集中乡镇的人力、财力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二是调整事业机构设置。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分类, 将公益性职能重新整合、综合设置, 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生产经营性业务分离出来, 走向市场。从而将乡镇现有的职能属于企业的放给企业, 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 属于社会的交给社会, 属于村组的转到村组。过去由政府和事业单位主办的企业, 都必须剥离出去, 自我发展。三是将财政所上收县 (区) 财政局统一管理。如铜川市有两个区财政将财政所上收区财政局统一管理,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财政所上收后不仅有利于县 (区) 财政在业务和干部人事上的统一规范管理, 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而且财政干部由县 (区) 财政局统一调配, 可以结合年龄、学历、能力等综合情况, 使财政干部能够在全县 (区) 范围内合理流动, 实现老、中、青合理搭配, 增强干部活力, 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乡镇的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乡镇机构编制长效管理机制, 严控人员编制。建立乡镇机构编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 对每个乡镇逐一核定编制和人员, 做到编定到人。在实行严格控制入口、乡镇间互相调剂的基础上, 实行“渐进式”消化办法, 制定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期目标, 对分流人员分批逐渐消化, 确保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超编人员的分流任务。
(九)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促进乡镇财政依法理财
8.加强乡镇财政债权管理 篇八
一、当前乡镇财政债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债权形式五花八门。有的乡镇将本来属于财政拨款性质的资金,却由受款单位出具借条,挂暂付款,形成虚假债权;有的乡镇将预付性质的项目建设资金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借出后,就不管后来项目有无建成、有无办理竣工结算,将资金长期挂账;有的乡镇对财务交接中出现的资金资产盘亏,不作追究,直接将盘亏的资金资产挂暂付款,形成空头债权。
(二)债权对象难以找寻。由于个人死亡、失联,单位撤并、变更,以及区划调整、单位改制、人员调动等原因,债权债务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有些债权由于当事人变动、当时的记录不完整、记载不明确,已成为“无头官司”,使得个别乡镇现时账簿中登记的部分债权对象难以找寻。比如,在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中,改制工作机构对乡镇企业欠的财政债务,往往考虑不多,部分财政债权在改制中丧失,只留下财政账面上的老户头。
(三)债权价值难以考量。个别乡镇长期未对债权进行清理、结算,一些债权挂账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其实际价值已难以衡量。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促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镇财政发放了大量财政支农周转金,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有少部分周转金形成沉淀,长期挂账,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余年,其账面价值已不符合现时实际情况。
(四)债权核算时有偏差。个别乡镇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债权的实际情况。有的债权业务登记对象不准确,将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或领取的备用金记成单位债权,有的债权业务不设置具体的明细科目,只有“暂付款”总数或写成“以前年度结转”、“某某账往来”、“其他”等明细账户,不能准确地反映债权发生的背景。比如,在乡镇区划调整后,将被拆并乡镇的债权仅以“原某某乡暂付款”总数登记入账,不再设置明细账。
(五)隐性债权“时有忽略”。债权有时不一定体现账面上,却事实存在,往往被忽视。比如,个别乡镇在企业改制中,以原有国有资产参股新企业,合同约定每年收取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的管理费、占用费,但部分企业却以各种借口久拖不缴,加上有关单位合同管理不善、催收不力,这些管理费、占用费就形成了新的隐性债权,却很少有人问津。
(六)债权管理混乱粗放。个别乡镇债权管理程序不清、工作不细、责任不明、监督缺失。比如,有的乡镇领导人一个电话就将钱借出去了,事后无人过问,领导也不及时补全借款手续,造成程序错乱、责任不清,留下后患。有的乡镇借出财政资金时,未明确还款期限、借款责任,结果借款人长期不还款,也无人追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债权也就成了“滥权”。
二、乡镇财政债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领导,包括总预算会计,对债权管理主观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个别现任乡镇领导对以前的债权不愿触及和清理,存在着怕得罪人、“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特别是对涉及干部职工的欠款清理工作不敢动真碰硬,没有认识到债权管理不善可能会给乡镇带来损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个别总预算会计法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够、思想素质不高,在债权日常管理中,还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要么会计核算粗枝大叶,要么只满足于账务的记载,疏于参与债权的具体管理工作。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未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债权管理机制,既没有债权管理的工作程序,又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更没有考核奖惩制度。合同执行、清理催收、年度清查、坏账核销等日常债权管理制度严重缺失,对债权经办的程序,经办人员的责任,以及相关责任人定期对债权进行清理未作出具体规定,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甚至无人过问。乡镇考核更多的往往是收支和债务,对债权管理的考核很少涉及。制度缺失、权责不清,是造成债权长期挂账的主要原因。
(三)业务交接不全面。通常情况下,乡镇领导及总预算会计对自身任职期间发生的债权来龙去脉是清楚的,但在平时工作中疏于对债权的管理,资料保管不善,会计核算不清,为日后移交工作埋下隐患。在业务交接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资料交接,对相关债权项目形成的背景未予详细说明。新接手人员仅凭有限的资料,对债权形成的背景难以完全理清楚,往往也不愿去清理前任留下的账。几任交接下来,接手的人员就很难理清这些债权了,有些债权就成了无头案。这种情况在乡镇区划调整中表现尤为突出。
三、加强和推进乡镇财政债权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树立正确理念,重视债权管理。乡镇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债权管理不仅是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乡镇化解财政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债权管理工作中,要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总预算会计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理财、规范理财的意识,积极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高度重视债权管理工作。
(二)重新认定债权,全面清理回收。乡镇要成立专门的债权清理小组,严格清理工作纪律,保证清理工作质量。要摸清家底,挤干水分,防止以简单的债权统计代替清理,注重债权清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对以前年度债权要重新认定,清理小组成员要在债权清理材料上签字确认,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项清收,为今后的管理奠定基础。清理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方针进行,区别情况,大胆实践,该清收的就清收,该核销的就核销,该补登的就补登。对清收的债权可按照先收本、后收息,先单位、后个人,先干部、后群众,先新债、后旧债的方法进行,对积极还款的,可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还款的,可诉诸法律。
(三)规范会计核算,遵守财务制度。总预算会计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做好本乡镇的债权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注重会计手续,规范账务记载,科学设置明细科目,详细说明债权背景,原始单据必须齐全,债权合同必须完整,要定期与债务单位进行函证,确保账实相符。对“以借代拨”、“以借抵费”等资金要及时进行清理,调整会计科目,避免长期挂账,形成虚假债权。根据债权清理结果,及时进行账务调整,并附详细的调整分录文字说明。办理业务交接时,交接资料要完整,并将账面债权数额与债权人相应的数额进行函证,确保一致。
(四)完善管理制度,狠抓日常管理。乡镇要建立健全债权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一是建立出借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加强风险评估,规范出借行为;二是建立债权台账管理制度,确保每笔债权原始明细记录的清晰完整;三是建立出借资金催收责任制度,对到期债权,及时提醒债权对象依约付款;四是建立债权年度清查制度,每年年终时,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各项债权,并与债务人进行核对;五是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债权,报经批准及时清理核销、及时调整账务。
(五)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债权监督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经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当年对其财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各类奖励和评优评先资格,对重大债权损失,应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考核时,要侧重乡镇新增债权、清理历史挂账等方面的考核,乡镇应及时提供年度债权台账和相关会计资料,以及有关债权情况的说明材料,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9.乡镇财政所实习报告 篇九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活最后一次社会实践,是迈向社会职场的最后一扇实验门,也是适应职场的过渡期。通常,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如果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够“学以致用”是最理想的事情。可眼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也是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之一。在选择实习工作时,大学生其实不必过于“执着”专业的对口性,应更多地考虑兴趣尝试,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的职业兴趣点,惟有如此,才不至于在毕业之后出现短期内频繁跳槽的状况。而且实习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获得专业方面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了解工作程序,工作氛围,掌握职场交往守则,因为我们刚参加工作时,并不是立刻就会接收工作任务,而是在前辈的带领下边学边进入正式工作,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重中之重。因而,我的实习目的有如下几个方面:.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 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单位介绍
(一)、基本职能
十字财政所是沭阳县财政局的下属单位,是主管十字各个乡镇财政收支,财税政策等的政府单位。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执行国家财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管理全镇财政收支活动;编制财政预决算。
2、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情况,对各项预算外资金进行监管。
3、拓宽理财领域,培植新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4、积极筹集各种资金,开展财政信用,支持生产和事业发展。
5、承办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岗位设置和岗位介绍
目前十字财政所会计核算中心分为:所长副所长岗位、总账会计职位、现金会计职位、综合外勤岗位、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1、所长副所长
所长副所长岗位是财政所的管理层人员。负责财政所全面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正确行使财政管理权,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组织乡镇财政预决算编报工作;协助抓好财源建设,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总账会计
总账会计分管预算和总账处理。预算会计主要工作包括预算管理、收支预算、决算、分析、部门预算、税源调查、国地税对。预算外会计管理工作包括核算中心(招待所、合管办、工会、综治等)财务核算、医保、养老等。总账处理是指乡镇府账务归总,各种财务报告的出具。
3、现金会计 现金会计职位主要负责乡镇府资金运转,包括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和转账工作。贯彻执行银行结算制度和倾向管理制度,严格办理托收承付、汇款等结算业务。加强银行支票管理,负责支票签发,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并按规定签发空头支票。负责登记“支出专户”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记账及时规范、分户账之间不串户。定期或不定期与开户行、预算会计及相关部门站所会计核对存款余额,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综合外勤
综合外勤岗位又分为农财农税管理组和“村账乡代理”岗位。农财农税管理组主要负责与村级进行联络、协调,组织开展代理中心日常工作。“村账乡代理”岗位主要负责村账乡代理资金管理职责和村账乡代理职责。
5、档案管理员
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有:按规定做好会计档案(包括磁性介质档案)的归档、保管、查阅等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档案借阅登记,防止会计档案被涂改、拆装和抽换;会计档案借出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按要求办理登记手续;保持档案室环境整洁,定期进行防蛀、防腐处理,防止档案毁损、遗失和泄密。
三、实习内容
(一)财务预算
实习过程中给我映像深刻的就是乡镇财政所得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对下一财务周期资金运用的规划管理,是对未来的计划,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防范财政风险,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的平衡保障机制。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不断规范。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乡镇财政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征管型”向“服务型”转变,打破了原有乡镇财政收支的管理格局,乡镇财政收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内容也力求科学化、精细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潜伏于乡镇财政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无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是每一个财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答的课题,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财政工作人员对此展开探讨。
总预算岗位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字面上的含义,仅是对下一财务周期的资金活动的计划,它的主要职能有;
1、财政职能——总预算、单位预算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
2、财务管理——单位预算、稽核会计负责政府机关的帐务处理及固定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
3、惠民补贴岗位——有家电下乡,粮食补贴,退耕还林等惠民补贴发放
4、护税协税
实习中我接触到的是前两个职能,比如说单位预算编制,涉及项目有税费类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非税收入分为四个项目:行政事业性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功能分类项目如:一般性公共服务、外交服务、国防、公共安全等。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贴、债务本金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每个科目后设两个栏目,一是预算数,二是任务数。根据调查情况和国家要求设定合理数额。这编制的仅仅是预算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方面也需要进行预算管理,以法制、综治及平安建设经费预算为例。法制、综治及平安建设经费预算为例分为平安建设专项经费、综合治理专项经费、群防群治规范工作专项经费。本单位预算金额和定额相同,现在情况下乡镇政府预算通常是按国家的最高或最低标准来设置,因而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如何实现预算管理的合理化、高效化是各乡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二)档案整理
实习生很多时候是做一些协助类工作,这对于满怀梦想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迎头浇了一盆凉水,认为是埋没了自己的能力,殊不知刚参加工作时,新员工都是从杂事做起,因为你没有接触过,冒然就交任务给你,很可能会做错事而产生很多麻烦,所以一般单位都是让新员工跟着老员工后面学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工作期间,一方面让自身的知识得到了深化理解和运用,提高了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从实践中增长了书本外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也一些新的启示和收获。实际工作过程中,改变了我重理论轻实践的态度和想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实践能力明显不强,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我想这就是学校要求我们必须毕业实习的实质目的吧。
实习期间我做了很多表格,就拿工资表和公积金表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所以很多事务不需要最原始的操作方法。做工资表时,首先是将内容从财务软件里导出来,转换成excel表格形式。然后的工作其实就是excel的运用,因为横向内容较多,打印的时候会出现错乱现象,这就需要在打印前,修改格式。将数额为零的项目的列缩小,再设置行高等参数。有的时候也会因表格内容太少,为了美观,则需要调大表格。做公积金表时主要是函数的应用,计算月缴额合计数,应缴额合计数。同时应缴额是由月缴额乘月数得到,这都需要函数的运用。
实习中还学会了凭证整理和档案归类。在粘贴凭证时要注意凭证的大小,使其不超过粘贴纸的外围,同时为了以后查证时的便利,折叠要统一有规律。档案归类要先分类,再排序,然后编卷类目录,最后之作封面装订。
(三)财务软件的使用
这次终于在财务软件上正式输入凭证了,以前在学校也在财务软件试用版上做过账务实验课,但那毕竟是实验课,做错了也没有很大影响,最多删了重做就是,老师也不会检查你做的对不对,所以做错时也就糊弄,蒙混过关了。但是现在不行了,凭证输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是整个账务流程的开始,开始你就错了的话,整个账都会出现错误。单位用的是T3软件,操作和在学校学的用友软件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学习的是企业会计,所以科目设置不同。单位的科目设置是按政府专用的标准,科目更细。比如支出类,单位软件专门设置了经费支出科目,下级还分设招待费,办公室水费电费等。登记凭证是采取了两人合作的方式,一人将业务读出,另一人输入凭证,在输入完成后再进行一遍详细检查,细查一遍后,还要核对银行存款明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这样也发生过错误,金额数目不对,差了好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认真进行详细核对,为避免再出现疏忽,两人一起进行核对,一人翻看凭证读出金额数,我负责看电子凭证,终于发现了错误,原来是将两万看成了两千,不得不说财务工作要十分的小心才行,一个零的差距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四)核对账务和银行转账业务
核算账本,方法不难。计算合计数,然后再按各个分类计算分类合计数,将算出的数值记录在账本的封页上,在封页上还要注明作废凭证的编码。核对罚没款时,发现分类核算主要分为土地资金,村部建设,广告租金,社会抚养费,广告租金,建设费用,四项环境整治,焚烧秸秆罚款,创卫督查。通过核对账务让我对乡镇政府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毕竟以前根本不了解政府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银行转账主要是对账单的填写,之前一填这种票据类的东西就会紧张导致填错,上次填结算单时就填了好多遍,经过几次银行业务的办理,让我学会了转账业务的流程。首先支票要有三方签章:现金会计、总账会计、财政所财务账。办理转账要带身份证,最后还要照相,过程十分严格。
除了这些主要事情外,哪里有需要,我就会到哪帮帮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业务办理的盖章,复印材料等。
四、发现问题
(一)岗位职能不清与人员配备不足
十字财政所确实按规定分清岗位,但是具体的分工却出现重合,相回避的工作往往是同一个人就可以做。整个会计中心总共7个人,所长副所长是行政岗位,剩下5人按理说应该是一人一岗,但是由于岗位工作量的不同,通常时候是多岗多人,而档案管理却没有人来专门管理,只是需要整理档案时,谁有空谁去。而预算岗位由于业务繁多,却只有一个人负责,导致在规定时间无法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下一个月在做上一个月的账,预算到上面检查时才匆忙完成,达不到预算管理的本来目的。还有十字财政所实行会计电算化,但是没有设置电算化会计岗位,出现问题只好求助外部人员,是对财政账务的一大威胁。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正如上一问题中提到的,由于人员配备不足,档案没有专人管理,造成的原因就是对档案重要性认识不深,总认为检查时再在整理就行了,在乡镇财政所人手少、工作繁杂、乡镇财力又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造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工作往往被忽视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就是使得最后的档案清理以及调度成了大问题。同时认为有人也认为财政所的档案在乡镇政府,自己存档与否根本不重要;有的则认为只要有会计档案管好经济就行了。这就导致了形成的总结、计划、预决算资料、专题报告、合同协议书、基建资料、工资转移单、工资调整、人员录用资料等的丢失或损坏;有的甚至将部分资料随意带走,任意交付给不相关人员,没有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
目前,财政所档案业务分工有预算会计、农业税收专管员等,但是基本上都没有明确具体文件收发、传递归档的相关管理人员。这对加强基础管理,推进廉政建设极为不利的。因为在违反财经纪律被调查的财政干部中,很多人都是利用长期不记账,票据不结报,私自篡改账目,来最终借机贪污挪用公款。不记账这就构成了不法人员的一种贪赃枉法的常用手段。当然也有人档案意识较强,不定期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装订,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分类,没有科学有效的检索工具,没有主次,查找起来其实还是很艰难,长此以往,最终会使档案库存臃肿冗余,重要层次不能一一体现出来。
乡镇财政档案是乡镇经济、财政、税收历史发展的真实纪录,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各级领导借鉴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发展规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良师益友。加强乡镇档案管理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各级财政档案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
(三)做账不及时
乡镇财政所涉及的业务各个村,业务量大且零碎繁杂,而且很多事情要下到村里亲身办理,所以财政所会计经常要跑外勤,根本没有时间做账,账务就积累下来。县财政局下达查账通知时,就会加班赶工把账务做好,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高。如果没有查账,很多情况下是下个月在做上个月的账务。
(四)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
十字财政所随着政策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且由于现金的廉政政策,上级对此问题有些草木皆兵,矫枉过正,使得基层科员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打击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制约机制形同虚设,监督职能缺失
财政所岗位区分明确,但是实际操作上没有按规定来,现金会计负责和资金有关的所有业务,支票保管,出纳等工作都是一个人来完成。支票盖章应该三方签章,印章保管都是分开的,但是钥匙都是通用的,需要盖章时,另一个人不在,可以直接拿到签章,根本不需要另一个人的同意。究其原因是人情作祟,都是一起工作很长时间的同事了,有什么不相信的,就是这个因素使得财政所的制约机制不复存在。
(六)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实行“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支付”后,县财政统揽了乡镇干部职工工资发放、组织财政收入、专项资金项目储备申报和分配下达等业务,乡镇财政只承担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工资申报、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报账核算和涉农专项资金的兑现落实等具体业务,收支管理工作单纯、业务局限性强、范围狭窄,缺乏统筹调控余地。乡镇财政实际上等于县财政的一个预算单位,成为县财政的报账单位和“出纳员”。
五、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强化乡镇财政所队伍建设
1、加强管理层的职能发挥
首先是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建设,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建设是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总纲,具有整体财务系统、决策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比如说在设计资金流动较大的经济建设项目的时候,就要经过财务管理层的研究与讨论,制定出一个科学的财政资源投入指导方针。同时,加强管理层内部控制的同时还包括对财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设备进行更新维护,提高财政工作的处理效率。
详细来说就是充分发挥财政所所长和副所长的职能,全面规划财政所工作,监管什么和如何监管,财政工作如何开展。为下属指出方向并协助他们不断地学习进步。除了做好法律规范规定的岗位职能如: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掌握财政、税收、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各项财政改革,积极参与制定本镇发展规划。负责组织乡镇财政预决算的编制工作,定期向镇人大、政府及县财政局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协调本乡镇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帮助科员更好地完成工作,有错误及时指出,又不会的事务指导其完成。
2、壮大财政人才队伍
地方乡镇财政干部中,行政、事业、聘用人员并存,长期混编混岗,身份模糊,人心不稳。县城附近的所普遍超编,其他的所人员不足现象严重。解决这种状况要向上级反映,协调好各区人员分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此外每年事业单位招考时扩大招考人员数,使得财务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提高已在职人员的水平,应该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尤其是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因为会计电算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十字财政所的人员一半是在财政所成立时进入的,年龄都是偏大的,知识结构单
一、老化,又得不到财政政策和业务知识等正规培训,更是对计算机很陌生,必须改变这个现象,才能使财政所的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二)完善档案管理
完善档案管理首先要务是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意识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谨慎管理档案。意识提高的同时,分配专人对档案进行管理,除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正确性,档案室的管理也不可忽视,要定期检查档案室的安全性,包括除湿、防火。档案要按时定期归档,不拖延,根据重要性,档案类型分类整理,编好搜索目录的。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采取计算机化管理,使得档案的进档,归类,存储,外借都实现规范化。如果条件达不到,那也必须用人工的方法,制作搜索目录,档案的存储地方不可以随意改变,以免查阅时找不到。档案外借时,要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登记申请表,经过领导批准后,出借复印件。内部人员查看时,也应该先申请,并且随时知道档案的去向和用途,归还时要严格检查,确保完整性。
(三)强化财政监督职能
1、岗位制约机制
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相回避岗位不能串职,各司其职,实现真正的制约。印章监管力度加强,不能未经允许不可随意盖章。
2、建立处罚制度
相应的职能部门应该履行自身职责,加强监督机制,对于错误或漏洞要及时指出,指导其改正,对拒不更改的按照处罚机制进行处罚,不得姑息。对屡次出现的失误,则要严格处理,判断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对其采取调职或降职处理。严格的监管制度是为了拉紧心中的法律绳索,没有严格的规定会使精神松懈,做出无法挽回的事。
3、预算监管
参与或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管理与执行,加强预算监督,保证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乡镇财政所要制定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办理流程、公示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以标准化的流程设计各项财政业务的管理。
4、内部监管与评价制度协作进行
改进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有效的监督机构对财政部门内部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财政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能够恪守职责,财政工作能够高质量地进行。另一方面是建立起对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判断内部控制的管理情况,对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计划。
(四)节流和开源相结合
1、减轻财政负担,合理的规划支出
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等的国家政策,积极推行乡镇行政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如农业、水利、畜牧等于向市场流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乡镇机关人员向农村流动,引导乡镇人员兴办实业,减轻财政困难。除此之外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议、学习、差旅、接待下乡补助等费用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度,领导离任、调转要进行严格审计。同时还应该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资金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所财政风险、财政赤字的发生。
2、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建立专账,随时监管,防止资金滥用浪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创新资金运用方式,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开辟新的财政支农投入渠道,综合运用补助、贴息、奖励、保险、物资援助、先建后补、风险补偿、减免税费等政策,引导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不断扩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
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
六、体会与总结
通过实习我对乡镇财政所的职能有了很多的认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财政所的其他人也都发现了,但是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多的业务工作使得这些问题都被抛之脑后,隐患是肯定存在的,如何消除这些隐患,我国基层财政规范化管理建设道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要走。
这次的实习是进入社会职场的最后一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首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虚心向他人求教,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需要密切关注财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积累判断是非的经验,遵纪守法,诚信做人,做好本职工作;再则需要社会正义感,明确社会赋予会计工作的责任,拒绝轻浮、肤浅、敷衍和舞弊,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
【乡镇财政所计划】推荐阅读:
乡镇财政所工作计划报告10-08
乡镇财政所信访接待制度08-17
乡镇财政所年度工作总结07-03
乡镇财政所年终工作总结07-13
乡镇财政所2011年工作总结09-14
乡镇财政管理论文09-26
乡镇县财政局财政工作总结07-24
乡镇财政先进个人工作总结06-25
乡镇财政2011年工作总结07-14
乡镇财政机关效能建设之我见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