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2024-06-16

护理差错整改措施(共16篇)

1.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一

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制定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1、加大考核力度。

护士长根据科内及护理部工作安排,做到年有计划,月有重点,周有安排。每天早晨提前上岗检查前一天医嘱执行情况、危重患者好转恢复情况、病房管理有无问题等等,根据情况提出措施,每月随机抽查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列入考核。

2、组织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内容新颖实用。

3、每月一次护理安全分析讨论:全科护士参加,并踊跃发言,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对已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到实处。

4、严格执行交接班:

(1)认真执行交接班,危重病人床旁交班:病情、睡眠、饮食、治疗、活动、皮肤受压情况、翻身情况等。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天医嘱、治疗单、执行单唱对。查对护士及护士长签名。

5、护理管理:

(1)合理排班,弹性排班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新老搭配,达到互补的目的。

2.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二

1 门诊护理工作易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1) 缺乏人文关怀, 对患者态度冷淡; (2) 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注意力不集中, 易出现抄错、漏抄医嘱, 输液过程中出现错换液、漏输液的现象; (3) 工作缺乏责任心, 不能及时巡视; (4) 法律意识淡薄; (5) 专业知识欠缺, 技术水平较差。

2 护理防范措施

2.1提倡人文关怀,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首先, 我们要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 门诊护理人员对患者应具有爱心和同情心, 要主动与患者交流, 满足患者需求,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解释, 及时传达患者的病情和执行医嘱情况, 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这样才能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才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2加强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八对一注意”是杜绝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操作时不能疏忽大意, 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在社区门诊碰到的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输液治疗是使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 严格执行查对, 将医嘱输液执行单每一步或每一组抄成瓶签, 标上组数或步数, 贴于输液瓶上, 这样可以防止错拔针和漏输液的现象, 查对时还可采取让患者说名字、年龄查对。既杜绝了外界环境的干扰, 也使患者在护理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 增加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2.3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理论技术水平, 熟练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门诊护士要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强护理知识1 000题的学习, 加强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的学习, “三基”知识的学习,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正确的护理技术操作程序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论知识之上, 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才能在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及时准确完成急救任务。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 定期考核, 做到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 护理工作的性质, 决定了对护理工作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特别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 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 也保护了我们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利益。

2.4加强输液巡视、观察, 增强责任意识生活中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门诊护士要高度树立对患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思想, 爱岗敬业, 做到一切为了患者, 自觉履行个自的职责,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管在门诊或病房, 护士都要及时巡视, 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守工作岗位, 严格交接班, 时刻铭记,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安全至上, 责任重于泰山。

2.5增强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及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护理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且责任重大。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 明确临床护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实施服务过程中必须依法履行护士职责,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这是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

2.6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忠诚于护理事业, 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作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主要体现在护士的责任心方面, 对工作、对患者没有责任心, 往往是产生护理差错的根本原因, 所以护士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才会更好地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 实现患者最高利益。

3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在医院多次发放的问卷调查中, 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7%, 连续5年无护理差错, 无医疗纠纷的发生, 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高效、和谐的护理服务, 维护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门诊护理观察与分析, 总结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从而使门诊护理工作差错率大为降低。结果通过学习分析总结门诊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使门诊护士大大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和责任心,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充分认识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增强自我防范措施, 使护理差错率大为降低, 维护了医院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3.浅谈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篇三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第一,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是医院护理管理者需探索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此浅谈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是常见的原因。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工作马虎,不安心本职工作,思想不集中,凭印象操作,甚至玩忽职守,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危害也是最大的。

1.2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是护理差错的重要原因。大多数的护理差错是由于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引起的,由于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错接液体、发错药、错注射等情况多次发生。年轻护士在工作中没有形成很好的工作思路、没有形成自己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完成每班的工作就成了最高的要求,特别工作量大时,有时为了完成本班的工作而简化查对程序,忽略了查对环节。年资高的护士长期工作中形成了思维定势,在工作中存在先入为主的思想,进行操作时想当然的做法导致差错隐患的发生。

1.3 技术水平低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观原因。有些护士平时不阅读专业理论书籍,不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业务,工作能力有限。在实际工作中,病情观察能力差,思想上又不重视,导致工作中差错的发生。

1.4 护士的心理、生理原因。护士本身的身体素质差,工作压力大,心理状态不稳定也易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

1.5 其他原因。如病人频繁的转床、同一病房同名同姓同音者、护士频繁的换科、重点时间(午班、夜班)、工作量大时均易发生差错事故。

2 应对措施

2.1 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护理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只有管理到位,护理安全才有保障。要注意新老搭配,积极疏导护士的不良情绪,强化每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护理安全意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要严格落实好查对制度。

2.2.1 三查七对。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严谨的工作作风,保障护理安全。

2.2.2 反问式查对。恰当使用反问式的查对制度,减少差错的发生。采用反问式查对,可以强迫大脑注意力集中,减少用药差错发生,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2.3 严格医嘱执行单使用。电子医嘱执行单直接打印,不经过转抄,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医嘱单准确无误,每位患者的输液巡视挂于床头,方便执行者查对签名,并有利于监督医嘱执行情况。

2.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业务能力。要鼓励、支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并强化三基训练,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操作技术训练,同时使护理人员对临床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及时、详细了解,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2.4 加强自身修养、融洽护患关系。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除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和强化服务意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要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要和患者善于沟通,使患者消除担心,充满信心,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

4.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四

来源: http://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防范措施。[结果]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操作水平不高、医护患沟通不足等有关。

有效的防范措施为严格查对制度、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护理管理、加强医护患沟通等。[结论]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差错事故;防范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在不产生冷漠、厌倦心理。再加上儿科的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断提高.防范差错事故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比例,这些都给儿科护士造成负性情绪反应,表现为工作不积儿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儿的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极、不主动。没有上进心,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危机意识,有的成熟。处于继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护士言行举止不得体。工作态度不够严谨,让家属从内心排斥护凶猛、病情变化快等特点;部分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人员,这些都会成为差错发生的隐患。

不适,一旦发生差错。难以及时、正确的处理。因此,在儿科护理医护患沟通不足对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工作中防范差错事故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防范儿科护理征检测的重要性,护士不能主动及时的与家属交流。家属为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儿科护理服务中易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因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输液期间擅离病区;怕患儿哭吵拒绝护理人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员巡视病房和监测生命体征;为“减轻”患儿痛苦尽快结束输液1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而隐瞒护理人员放开活塞等事故隐患的存在。

1.1工作繁杂患儿陪伴家属多;儿科床位周转快;患儿病情律知识欠缺。在侵入性操作未能提前告知家属或为过分满足家变化快,临时医嘱多。护士除处理医嘱外,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属的需要违背正规操作原则,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有时医护病情观察和记录、健康教育、接待新患儿,这样在处理医嘱的过缺乏交流导致治疗、护理不明不白,甚至含糊不清,导致差错事程中有其他情况要处理,容易出现差错。故的发生。

1.2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未严格按规, 防范措施定做好“三查七对”,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严格查对制度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多而护理姓名、药品浓度、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看似简单的查对制度工作又琐碎、细致的特点,医嘱除按查对制度严格执行外,增加很容易被忽视或忽略其中一两项,尤其是工作较忙的时候,容易护士长监控次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班次和科室人员的导致药物错用。如有的护士未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计算输液滴安排上应按职称、能力,技术性层次上岗,安排高职称、责任心强数,仅凭经验估计进行操作,出现输液过快或过慢等问题;有的的护士来担任医嘱班,在节假日或工作繁忙时采用弹性排班。适护士在患儿热疗时,不注重指导家长在热水袋外加防护套而导当多配备几名护士,以备应急,分解责任护士的工作来避免护理致患儿烫伤。差错发生。

1.3临床观察不仔细患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感觉,提高业务素质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定期组至还不会说话,对于身体不适和变化不能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织业务学习和选派骨干人员到二级医院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并大多数情况下由家长或看护者代诉,有的护士仅凭家长或照护在科室推广使用。不定期考核操作技术,让其进一步强化掌握。

并未亲自观察检查。这些疏忽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明确急救药械责任人。随时补差,让其处于随时能用的完备状题、解决问题,延误救治机会,发生差错事故。态。对急救技术实施先培训后考核,必须人人过关,一步到位护士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有的护士医疗仪器操作不当,对督促护士逐步完善自我,对其仪表仪容,言行举止等进行规范培一些新仪器的使用不熟练而导致操作不熟耽误抢救时机;有的训练习,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水平不高,不能迅速成功穿刺进行及时救治。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十长每天认真检1.5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有的护士由于工作疏忽或繁忙不查、监督护士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分明。规范文书书写,详能及时完善护理文书。有时也因非监护人带孩子入院,拒绝签细告诉病人家长、监护人签名的意义,让其主动配合工作,不会字或年龄过大不会或不能写字导致首次护理记录单不能及时完写字者用右手拇指手印代之。加强病室医疗设备的管理,指定成或记录错误。有时还由于护理人员配备不够,护士擅自离院、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维修各种医疗仪器,确保其完好性。

特殊治疗和护理等不能及时记录。增强法律意识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护士缺乏上进心有的护士常常面对患儿的疾病痛苦、死法规,让其知法、懂法、守法,正确维护患儿和自身的合法权利。

家长的眼泪、责骂,时间长了会使人思维狭窄,心情压抑。易2.5加强医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注重细节,合理延长护患交流时间、次数。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反馈患儿有效信息.准确执行医嘱.详细告知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含蓄给予预警信号,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厂作的顺利实施和得到家属的密切配合。

做好工休座谈.及时了解、分析冢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流程等,以便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心护士跃院应多应用激励机制对护士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如合理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待遇,增加工作积极性;适当增加护十参观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改善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加强对护士工作的宣传,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和认同护士的工作,提高护十的社会地位,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对家庭有困难或身体、情绪不佳者给予适当照顾.鼓励他们合理宣泄自己的烦恼,减轻思想负担,减缓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发工作信心和激情,有效防治差错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相关,通过不断总结找出问题及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院2008年较2007年同期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下降了一半,提高了护理质量,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护理论文发表网专业提供护理毕业论文范文参考,并提供大量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

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1]郭敏.浅谈儿科护理工作风险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4(2):189—190.

[2]程爱萍.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I):1910—1911.

[3]高犟林,何敏.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32—233.

[4]张春梅,吴育萍。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10B):2637.

5.护理整改措施 篇五

针对我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我们科护士都非常的年轻作为低年资护士的我们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操作不够熟练、思考问题比较单

一、不善于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能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迅速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临床突发事件等,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作为临床护士,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

护理的整改措施:1。对于经验不足,我们要加强学习,医院增加培训的机会,我们自己要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尤其要提高输液水平输液水平是衡量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标准,常规处置时应征求患者说:静脉输液前您能方便一下吗?静脉穿刺第1次不成功,应用道歉的语气说:对不起,让您受苦啦,我可不可以再给您扎一次或是不好意思换个人再给您扎一针等等。工作不忘学习,只有通过努力,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稔的操作技能才能是一个合格的护士!

加强责任心 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负责的一种自觉意识,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护士要加强责任心,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6.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六

通过分析2016年犯下的重大稽核差错,得出的原因如下:

细心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差错是由于粗心、检查单据不细致导致的差错,不仅麻烦了客户,还浪费了不少时间

二、避免业务差错策略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柜员自身业务素质。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途径。当今社会,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合作银行各类金融产品也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掌握各类业务的操作流程与规章制度,就会发生差错。发生业务差错后,应从中汲取教训,强化业务培训,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形成员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用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服务水平,才能服务好每一位储户,才能与合作银行共同成长。

2、坚持“一笔一清”。在办理业务时,往往一笔没清,又接办下一笔业务,甚至同时接办几笔业务,这样慌忙中就会把几个客户的凭条弄混,甚至将户名、存期、金额录入错误,所以柜员应做到笔和纸不离手,把客户报出的数字及时记载在纸上,敲打键盘时有核对的依据,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差错;有多少客户在柜台外等候,也要做到“一笔一清”,并且办理下一笔业务时就不要去想上一笔办理的业务现金收付是否准确,这样就会减少差错。

3、增强责任心。工作责任心不强,就容易出现差错,这就需要我们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对自己办理的每一笔业务,都要认真办理,仔细核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也不能存有依赖思想,认为经过事后监督员审核,有差错也会审核出来,只有自我复核、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承担风险,才能做到对储户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

4、提高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下应做到冷静、沉着、头脑清醒,并做到“三不”,一是不听,在办理业务时,不去听别人讨论的话题,耳朵用来服务客户;二是不想,办理业务时不要去想其他事情,人在岗,心在岗,其他的事情等到下班再去思考;三是不带情绪工作,不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自己的工作,更不能将消极情绪带给客户。

7.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七

关键词:护理记录,医疗纠纷,措施

临床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是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之一, 也是维护护患双方在护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性文件。而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 病人有权复印的资料包括临床护理记录单[1]。若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纠纷, 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2], 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就要求护理记录要真实、准确、字迹清楚, 完整地反映病人的病情。然而, 在临床工作中对儿科病历护理记录抽查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保证护理记录书写完善,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临床资料

抽查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的100 份病历。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首次护理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具体、评价不全面

如新生儿入院时未对皮肤黏膜完整性进行评价及记录, 入院第2天记录却显示“患儿有红臀及头颅血肿”, 无法反映红臀是入院时发现的, 还是入院后发生的, 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 护士接诊时一定要对患儿全身进行检查, 尤其是皮肤黏膜完整性、四肢活动情况、外生殖器、肛门等, 发现问题应详细记录并告知医生和家长。

2.2 护理记录涂改、字迹模糊

护理记录作为法定的医疗文书, 要求书写清晰, 不能涂改, 如书写中出现笔误, 可在该文字上用黑色笔画双横线, 不能涂改以免影响对原有字迹的辨认。

2.3 病程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连贯

病程记录不及时、不完整, 无实施效果分析记录。如患儿出现腹泻, 日解黄色稀烂便5次, 医嘱给予十六角蒙脱石、妈咪爱口服对症处理, 执行医嘱后未及时记录并观察疗效。

2.4 “量”的概念不具体、不规范

出入量记录不准确, 无24 h总结, 在护理记录中经常用大量、小量、量中等形容呕吐物、大小便、分泌物的量, 描述呼吸时用快、慢、浅促代替呼吸次数, 用发热、高热来代替体温, 此外护理记录上描述的体温与体温单上的体温不相符, 使护理记录失去了客观性、真实性。

2.5 危重病人抢救后未及时记录

危重病人抢救只做回顾性描述造成事实与记录有出入。执行者由于工作繁忙、责任心不强, 忽略了记录, 护理记录存在不完整的缺陷。执行者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h内据实补记, 并加以注明。护理记录记载了对病人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过程, 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而护理记录中往往出现危重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 更改护理级别及停病重通知时, 没有及时转换护理记录单。或者危重护理记录单转换一般护理记录单时, 页码未连续编排。

2.6 观察病情不仔细, 患儿出现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

如蓝光照射治疗患儿出现全身皮疹, 未能在护理记录上描述及向医生反映, 一旦患儿继续出现严重的病情进展, 将会为日后的法律纠纷留下隐患。

2.7 抄写医生的病程记录

责任护士为避免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有出入, 经常出现照抄医疗记录现象。护士与病人密切接触, 按时巡视病房,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 能为医生提供病人第一手资料。抄袭医疗记录说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客观性缺乏认识。

3 整改措施

3.1 加强护理记录书写的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广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内容,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院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使护士更加熟悉法规对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 通过典型的病历分析, 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视, 有利于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强调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 降低护理记录缺陷[3,4]。

3.2 重视护士、护士长的继续教育

医院经常举办一些护理学习班和参加院外举办的护理课程, 给护士及护士长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 并鼓励他们参加业余高护班的学习, 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3.3 医护双方加强沟通, 以防出现记录不符现象

对一些关键数字及词句, 护士应先与医生核实后再记录。书写护理记录内容与医嘱、病程记录相一致, 若不相符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核实, 避免出现医疗和护理记录不符, 以免带来医疗事故隐患。

3.4 加强儿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来院实习、进修护士首先对他们进行儿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的讲解, 然后每周进行1次专业知识小讲课和小考, 同时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5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科室护士每天对在架的每份病历和出院病历进行初步监控, 检查记录内容情况, 科室护士长对每份出院病历进行归档前的最后监控, 检查各项记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加强学习, 院质量控制小组每月不定期对科室的在架病历进行抽查进行检查指导, 对存在的护理记录缺陷及时反馈到科室或个人, 给予落实和改正, 并加强进一步的学习。

4 小结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变化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措施的客观记录, 是反映护士在观察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的行为, 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具体化的一个记录, 能反映出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医院护理的整体水平。因此, 在促使医院护理管理向重质量、重保障、重质效、重法治的发展活动中, 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是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大举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应注意培养和训练护理人员善于收集和利用证据的能力, 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 逐步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水平, 以保证护理质量, 防范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3.

[2]贾丽英.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3) :15-16.

[3]王惠云, 张红芸.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4, 18 (7B) :1304.

8.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八

【摘要】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是产科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讲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科护理差错;防范;护理管理

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是产科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讲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提高助产技术

1.1 助产士的素质差异大:由于低年资聘用制的助产士增多,加之剖宫产的比例增高,平产接生机会减少,致临床经验不足,产程观察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处理问题,潜伏的安全隐患增多。

1.2 助产技术操作失误:产科技术操作有其特殊性,绝大部分为有创性操作,且很多操作需要手法和经验灵活运用。有些操作技术根本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也无法在直视下进行,只有心领神会用“心”来操作,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母婴安危。如产时确诊性的阴道检查、保护会阴的技巧、产时会阴侧切的角度、会阴缝合技术、臀位接生等,是产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有失误则会伤及母婴。

2 重视医德医风

2.1 服务态度生硬,用语不当:孕妇临产后心情难免急躁、恐惧、孤独,她们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呵护。但有时在工作中能听到“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我们帮不了你。”“生孩子哪有不疼的,不疼就生不出来。”等等诸如此类生硬的话,这无疑对孕妇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产后一旦母婴病情有变,则引发纠纷。

2.2 服务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入院宣教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对病人的隐私不够尊重,对病人的主诉不够重视,未主动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不满情绪引发纠纷。

2.3 病历记录方面:①对产程观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处理措施、抢救经过、记录不详尽;②缺乏医护在治疗护理上的沟通,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的现象;③由于产科病历具有表格多、病情变化快、风险记录多的特点,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笔误。

3 防范对策

3.1 加強管理: 对特殊病人,如:孕妇、新生儿等自我照顾能力较差的群体,安全防范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标志,有病人跌倒,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的隐患。

3.2 对住院病人管理不严:由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迁就、照顾、放弃原则,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如住院孕妇请假离院,孕妇及家属开始请假时,态度友善,而孕妇一旦离开后分娩发生问题,反过来追究医院的责任。

4 护理管理

4.1 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本科特点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入院安全告知相关内容,对常见急危重症提出应急预案,对新生儿、孕产妇等高危人群制定意外伤害防范预案。

对于火灾、盗窃、停电、中心氧压及中心负压不足等事件发生时,如何处理和上报做详细规定,危险地段设立了温馨警示标志。病人请假实行经治医师审批签字,家属申请签字制。规范平产的处理常规、程序,新生儿沐浴的处理程序,完善了产房工作制度、查对制度。明确规定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一旦发生差错纠纷必须以群体的力量面对,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利用一切机会如每月的例会、周会、晨会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4.2 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注重专科知识学习。医务人员要不断自我完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因而,除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外,科内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由经验丰富的老助产士、老护士轮流授课,讲理论谈经验。对新上岗的年轻同志进行岗前培训,临床带教、试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选派青年骨干外出进修学习,鼓励大家参加函大,自考等学历提高学习,以提高助产士、护士的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

4.3 加强人文关怀,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去,良好的护患交流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用礼貌的用语、热情的关爱、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信赖。

4.4 重视产科病历记录,提高书写质量:病历是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对患者健康状况和诊治过程的全面原始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应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如实记录,及时汇报[J]。

参考文献

[1]甄丽基.防范医疗事故的临床实践与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50

9.护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篇九

【摘要】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通过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隐患因素及产生原因,提出明确的防范措施,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大大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隐患;防范;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维权意识越来越高。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增多,如果不能及时识别风险隐患并加以防范,容易产生严重的医疗纠纷。在科室床位扩张、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护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存在诸多隐患,将其中主要问题及防范措施归纳如下,与各位同道共同探讨。

一、护理隐患及产生原因

1、潜在护患纠纷

临床护士年轻化,经验与技术不娴熟,无法做到一针见血,液体量大,人员少,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回血堵塞输液管,拔除后又不能及时扎针,一系列因素致使患者家属对护士意见激增。一旦出现病人病情加重,将直接导致纠纷。

2、基础护理不到位

因护士忙于加药、换液体,无暇顾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如翻身、拍背、鼻饲及高热、尿崩、便秘等,交由家属操作,有异常时再告诉护士汇报医生处理,不能保证按时观察病情,容易出现并发症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不是不做,而是没时间,感觉护理工作光有数量,而没质量,一直不停的在忙碌,真正给病人做得又很少,尤其周末值班时,有许多的医嘱无法按时执行,只能等下班后再执行。总之,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没有科学的统筹的管理分配方法,让护理工作达到完善的地步。

3、安全隐患多

换液体时一次拿好几瓶,稍不注意就换错床号;输液卡不清晰,

查对不方便,一是影响查对速度,二是容易对错药品;手术搬床频繁,易出错;夜班、连班多为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沟通技巧,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影响抢救治疗;危重、手术病人放在普通病房,路途遥远、人员又少,观察治疗不方便,加大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各班次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安全隐患,医疗护理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4、护士体力透支严重、精神高度紧张

因工作量大、害怕出错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护士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体力严重透支,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对工作失去热情及积极性,对病人缺乏爱心及同情心,科室缺乏吸引力,团队没有凝聚力,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的发展。

5、陪员管理问题多、难度大

危重、手术、昏迷病人多,护士数量少,每天疲于完成基本的治疗,没有精力、人力提供基础的生活护理,需要陪员大力协助,因此,无法限制陪员数量。随着陪员留科室,水、电、暖及病房设施耗损大,陪员晚上吸烟、打地铺睡觉、聊天,满过道搭晾衣服等情况屡禁不止,与医护之间的摩擦机会多,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安全隐患多。单从病房限制陪员数量,效果不理想。

二、防范措施

1、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

(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轮转护士须进入我科监护室专科培训3月以上才可跟随老师倒班。期间进行操作训练及理论强化。并教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基本技巧,具备应对纠纷的基本能力。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

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

(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2、调整班次,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

在护理薄弱时段加强人员,如中午、周末增加人员且老少搭配,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观察病情及处理突发事件,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原有通宵班调整为大小夜双人上班,保留帮班,人员增加压力减少,上班变得愉快。加强监护室人员配置,细化各班次岗位职责,明确值班责任,做好危重病人护理,落实基础护理责任,保障护理安全。

3、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1)要求责任护士利用晨间扫床时间,问候、关心患者,与家属沟通病情,叮嘱注意事项,宣教护理知识。同时制定服务心愿“14些”,及健康宣教手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入院接待热心些,入科介绍详细些;面对患者微笑些,言语态度温馨些;问询解答耐心些,诊疗操作专业些;失误道歉真诚些,患者住院舒心些;术后护理细心些,服务内涵丰富些;康复阶段鼓励些,健康教育全面些;办理出院迅速些,患者感觉满意些。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2)正确处理或避免发生护患冲突。面对护患冲突,护士需冷静分析遭遇冲突的起因,任何冲突一旦发生,总有双方的原因,即使起因最先或主要源自患者,护士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也应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去体谅、理解患者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切忌以受伤者的心态对待患者的不理智行为。面对护患冲突,护士可尝试应用一些技巧,如深呼吸法、换位思考、转移法、冷处理法,往往可以降低护理纠纷【2】。

(3)维护病人的隐私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故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操作需要暴露其隐私部位时,应该为病人提供隐蔽场所;同时,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能对病人的隐私随便进行议论及告知他人。

4、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

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既是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在预防护理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本部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信任,通过护士长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

每月均要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安全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5、陪员管理任重道远,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最迫切的任务。

护士与患者的关系简单和谐,只要加强以上措施的实施,用专业的态度服务病患即可。护患之间的矛盾更多的集中在与家属的相处中,因对生病亲人的庝爱而倍加挑剔接触病人最多的护士的言行,忙碌时地照顾不周,言语中的不重视、生硬等均称为矛盾的导火索。加强对陪员的管理,减少陪员数量,重视与家属的沟通,可化解萌芽状态的纠纷。

小结:

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是难免的,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除应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外,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持续质量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0.护理部安全管理自查与整改措施 篇十

2月27日-28日护理部组织科室对手术室、产房、产科住院部及门诊部4个护理单元进行了安全管理的自查。主要内容包括病区安全管理、患者安全管理、药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四大部分,现场查阅了护士排班表、查看了急救车,麻醉、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逐一检查了氧气、吸引器、简易呼吸器、喉镜等仪器设备的性能,此次护理安全工作质量专项检查总体情况较好,对于个别科室存在问题均已现场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现将自查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病区安全管理方面:

1、产妇家属在病房内使用电饭锅,存在用电安全隐患;

2、病房卫生间未贴防滑倒警示标志;

3、入院宣教时护士不知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药品管理方面:

1、手术室:一次性使用的耗材有过期物品,主要有成人一次性气管插管、静脉输液器针头,吸痰器、一次性手术包、鼻氧管。

2、产房:维生素C过期,消毒液和手消液未注明开瓶日期;

3、住院部:高危药品未单独存放,无警示标志;

4、门诊输液室:抢救车里有多种过期药品及一次性过期耗材,高危药品未单独存放,无警示标志,物品存放零乱无序,急救药品交班记录不规范。

二、整改措施:

(一)、病区管理方面:

1、加强入院宣教,在病房张贴限制使用物品的温馨告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与理解,我院食堂将在近期开放使用,到时能解决产妇与家属的用餐问题。

2、在每个卫生间贴防滑倒标识;

3、由护士长对科室人员培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药品管理方面:

1、现场督促护士长将所有过期药品与耗材已更换;

2、消毒液与手消液也进行更换并注明开瓶时间;

3、高危药品已单独存放并贴上警示标志。

4、急救药品交班记录本由护理部统一设置表格、印刷后发放到各科室使用,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督查,反馈,整改。

医闻通过科室的安全自查与护理部的督查,不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部

11.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门诊药房;调配差错;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35-01

调配差错是指药师根据医师的处方为患者提供药品时出现的差错,如药品品种差错、剂量剂型差错、数量差错、错发他人药品等。由于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调配差错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身心损害,也损害了医院的名誉和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所以笔者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出现的药品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归类分析。

1 常见差错类型

1.1 电子处方差错 这类差错有患者姓名错误,药品名称、用法用量错误。这类差错是由于医师操作失误造成的,只要医师认真审核处方,大部分可以避免。

1.2 药品错误

这类错误比较多见,有药品名称相似造成的差错,如地巴唑片和他巴唑片、消心痛和消炎痛等,药品名称仅一字之差,药师容易凭影响调配出錯;外包装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容易混淆 ,如辉瑞的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立普妥和络活喜,诺华公司的代文和洛丁新及得理多等;药名相同剂型和规格也相同,厂家和价格不同,这类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如头孢哌酮1g/支、头孢曲松钠1g/支、头孢他啶1g/支;药名、剂型、厂家都相同只有规格不同的有血栓通150mg/支和250mg/支,诺和龙1mg/片和2mg/片;药品名称相同,剂型不同 如消炎痛片和消炎痛栓,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布洛芬乳膏,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软胶囊;单一制剂和复方制剂 ,如厄贝沙坦和厄贝沙坦氢氯噻氢,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1.3 药品数量差错 药品的单位有盒、粒、片、支、剂等,针剂的包装更是五花八门,有2支/盒的、3支/盒的……有的药品处方为多盒,只发放了多粒,有的药品处方为一盒,而发放了多盒,均为药品漏发、多发,也有患者漏拿药品的现象。

1.4 药品的用法用量出错或特殊用法未交代,如安定类应睡前服用,处方往往写一日一次,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应饭前0.5h服用,奥美拉唑与果胶铋不能同时服用,因奥美拉唑是强力制酸药,而果胶铋只有在胃液酸性条件下才能形成胶体性能极佳的溶胶保护膜,保护受损的胃黏膜

1.5 错发患者 由于药师不仔细核对患者信息,或患者听错药师所呼唤的姓名,取走他人药品的。

1.6 发出过期或失效药品 在药品调配过程中不注意检查药品效期,尤其是效期短或滞销的药品,出现发出过期药品的错误。

2 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

2.1 人员因素

工作时间短,经验少的药剂师;责任心不强、精力不好、年长、情绪不稳定的药剂师差错发生较多。

2.2 主观因素

药剂师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聊天、接打电话、看报,以及药学知识缺乏,调剂时不遵守“四查十对”是导致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2.3 客观原因

工作环境嘈杂,纪律不严,管理不到位,新药品未通知工作人员,药品质量未能及时检查,药品摆放杂乱。

3 防范措施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的从制度上保证药品调配的正确,建立了《药品调配复核制度》、《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医药沟通制度》、《差错登记制度》、《发药服务交待规范》、《药品信息管理制度》、《药品摆放原则》、《近效期药品及滞销药品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等,让药剂师在工作中有章可依。

3.2 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优化工作流程,审核药师(主管药剂师以上的工作人员)接到处方,经过“四查十对”后,先通过电脑进行处方审核,包括药名、药品数量、规格、剂型等,如有差错立即纠正,这是通过电脑一对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进入调配环节,调配由年轻的精力充沛药士以上人员进行,调配时,药师通过处方调配药品,然后把所调配的药品再和处方核对,做到通过药品二对处方,调配药师负责药品的效期,品名、品规、数量的正确和外观的合格,调配完毕,交于发药药师(主管以上经验丰富,药品知识全面的药师)。要使差错不出门,发药药师必须再次认真全面地审核一遍处方内容,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是否合格(包括形状、色、嗅、味和澄明度),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药。通过人员复核处方药品,这是三对处方。

3.3 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

建立双人复核调配制度,提高发药准确性,有效地扼制差错事故的发生。复核发药是防范发药差错的重要措施,杜绝一人既调配又发药的同时,应当保证调剂人员的数量。

3.4 落实新药告知制度

对新购进的药品,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通知药剂师,知晓率达到100%,并在显眼位置差色(不同颜色的纸)张贴,药剂师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判断是否需要了解最新的药品信息,及时更新知识。在HIS系统中及时公布新药信息,让医生及时了解新药信息。

3.5 建立差错登记和分析制度

对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无记名的登记,差错率较高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在晨会上讨论防范措施,对重点差错要及时报告,上质控会讲评,分析并进行奖惩。对未发生差错的药师进行事前教育,吸取教训预防同类差错的发生,避免他人的差错再次发生。

3.6 药品要摆放整齐有序,确保药品发出准确无误

我们根据药品剂型和药理作用采用分类定位摆放的方式。不同剂型的药品分开放置,同种剂型的药品按药理作用顺序定位放置,对于那些外观相似、发音相近、药品名称容易混淆而作用又相似的药品及同一名称、剂型而规格不同的药品一定要相隔摆放,并且贴签提示。药品要按规定贮藏保管,堆放时要遵循“发陈贮新”的原则,即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发。对退回来的药品和多取了未发的药品由专人负责归位和整理,确保药品合格后方可上架使用。

3.7 加强药剂师的素质教育,增强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药剂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随着医院药学服务观念的转变,要求药师不但应精通药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更多的临床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药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在职继续教育等,使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8 加强用药指导,做好发药交代工作:药师发药时正确和艺术的语言表达、耐心、仔细的用药交代,对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起着直接作用;亲切、体贴、宽慰的语言会使患者愉快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印制“药师提示标签”,发药时贴在相应的药盒或药袋上,便于患者服用时参考,如“此药需2℃一8℃冷藏”、“用此药避免饮酒”“服药期间不要驾驶汽车”“勿与抗生素同服”“此药与其他药同服间隔一小时”等,粘贴药盒上,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节约药师体力和时间,更好的为疑难和复杂的用药进行交代。

3.9 成立质控小组,建立质控管理条例,

质控小组不折不扣地履行药师岗位责任,严把药品质量关,建立药品质量检查登记本,对进出药品质量进行核查,对近期、外观不合格及滞销药品及时处理。特别是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管理办法要求执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3.10 建立药房与医师联系卡

调剂人员发现问题通过医药联系卡及时与处方医生联系并妥善解决,避免由患者转述不清而引发医患纠纷,主动将药学信息提供给医生,同时听取临床对药品供应和使用的意见,加强医药间的沟通和理解。

3.11 建立和完善药品信息系统

随着HIS系统的投入使用,我院就诊开药实行电子处方,有效解决了医师书写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同时在系统中嵌入药品说明书,以供医师和药师参考,减少了不合理用药和不规范处方的发生。同时,发生了出门差错事故后,药师可以及时从HIS系统查询患者的信息,及时追回差错药品,避免患者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12.企业会计差错及应对措施 篇十二

一、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很多, 以下几种是常见的原因。

1. 会计确认环节产生的会计差错

(1) 与权责发生制确认时间基础不符的会计差错, 例如:提前或推迟确认收人或不确认实现的收入, 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时调整。

(2) 与真实性不符的会计差错, 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本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 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人的方法确认收入。

(3) 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例如: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 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差错。

(4) 账户分类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 记入了短期投资, 少计提累计折旧, 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5) 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 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采用不当方法, 或确定不当比例。滥用此两项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2. 会计计量环节形成的会计差错

(1) 与实物数量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对发出材料的计量不准确, 导致期末存货出现盘盈或盘亏现象, 从而使会计报表发生错报。

(2) 与计量基础前后期不符的会计差错。例如: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 是以历史成本计价还是以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等。

(3) 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 多估计或少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 从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

3. 会计记录造成的会计差错

(1) 操作性错误, 即财务人员操作不当出现的错误, 如:按错计算器键、眼误或笔误等、复写下联字迹不清等造成的错认。

(2) 技术性错误, 即财务人员由于对财务工作的不熟练而造成的会计差错。

(3) 习惯性错误, 如将6的上面写的太短而被错认为“0”等。

4. 其他原因造成的会计差错

例如:由于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错记借贷方向、错记账户等会计差错。

二、会计差错的查找

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 发生差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发现错误;一是要确认错误的金额;二是要确认错在借方还是贷方;三是根据产生差错的具体情况, 分析可能产生差错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查找方法, 便于缩短查找差错的时间, 减少查账工作量。

1. 顺查法 (亦称正查法)

顺查法是按照账务处理的顺序, 从原始凭证、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即首先检查记账凭证是否正确, 然后将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同有关账簿记录一笔一笔地进行核对, 最后检查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这种检查方法, 可以发现重记、漏记、错记科目、错记金额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查的范围大, 不易遗漏;缺点是工作量大, 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是在采用其他方法查找不到错误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

2. 逆查法 (亦称反查法)

这种方法与顺查法相反, 是按照账务处理的顺序, 从会计报表、账簿、原始凭证的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即先检查各有关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然后将有关账簿按照记录的顺序由后向前同有关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逐笔核对, 最后检查有关记账凭证的填制是否正确。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顺查法相同。所不同的,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后期产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

3. 抽查法

抽查法是对整个账簿记账记录抽取其中某部分进行局部检查的一种方法。当出现差错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段、重点查找。将某一部分账簿记录同有关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还可以根据差错发生的位数有针对性地查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范围小, 可以节省时间, 减少工作量。

4. 偶合法

偶合法是根据账簿记录差错中经常遇见的规律, 推测与差错有关的记录而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漏记、重记、错记的查找。

三、会计差错的应对措施

会计差错一经查找出就应立即更正。由于差错性质不同, 发现的时间有先有后, 所以采用的更正方法也有所不同。现将通常更正错误的几种主要方法有:

1. 划线更正法

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过程中, 如发现文字或数字记错时, 可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在划线时, 如果是文字错误, 可只划销错误部分;如果是数字上错误, 应将全部数字划销, 不得只划销错误数字。划销时必须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更正后, 经办人应在划线的一端盖章, 以示负责。

2. 红字更正法

在记账以后, 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 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所谓红字更正法, 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 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 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据以登记入账, 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3. 补充登记法

在记账以后, 发现记账凭证填写的金额小于实际金额时, 可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更正时, 可将少记数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补充登记入账, 并在摘要栏注明。

13.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十三

一、护理组织管理:

1、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上班有玩手机的现象

2、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

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

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习,次数不够

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

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人员变动的及时登记

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培训

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

1、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

2、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

3、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4、氧气筒用后要放余气并关总开关,“空”“满”标识按要求挂(不要自己写的)

5、输液瓶签加药后未签名及时间。无菌观念差,有不消毒就换瓶的现象,输液瓶有留在病房的现象

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1、无输液卡,有输液卡的个别没签名及时间

2、个别床单元晨间护理不到位

3、管道没有标识,静脉留置针穿刺完没有记录日期

4、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要有标识

5、健康宣教进一步完善,个别做的不到位

四、消毒隔离

1、有过期物品的现象,吸痰器没有及时清理

2、压脉带用后没有及时消毒

3、冰箱内有杂物,肝素液当天用当天配

4、治疗车用后及时擦拭干净,治疗盘不要放病人床上

5、消毒液更换后没有记录

五、急救药品、物品

1、有交接不及时的,有质控不及时的,有没有记录的

2、个别科室有“两卡一本”不健全的

3、急救药品有没固定数量的

4、有有效期不明确的,有过期的

六、护理文书

1、体温记录单(原始)要规范记录,写床号、姓名,新入院的写下面,按表格要求书写,并保存。体温单有漏项、涂改、刮,新入院病人15:00之前血压要靠前

2、医嘱单打印不及时(督促)、漏签名,血压记录单在同一年内写了两次(应写一次)

3、核对医嘱没核对病历

4、个别科室没有核对医嘱登记本

5、个别科室没有出入院登记本

6、护理交接本漏项,涂改

护理质量检查问题分析:

1、个别护士对护士素质及纪律认识不足,护士长监督力度不够。

2、基础护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基础护理对于病人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但执行力度不大。

3、急救药品:个别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欠缺,个别科室缺乏急救药品知识的学习,交接班流于形式不认真不及时,质控不到位。

4、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个别护士无菌观念差,护士长对院感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监督和检查。

5、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控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落实规章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各科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各项制度及护理文书书写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职能: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人人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及科室质控小组的检查力度。

3、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危重、特、一级护理的病人的管理,达到“六洁、四无”

4、急救物品专人管理,每日严格检查有登记,护士长每周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必须保证完好备用。

5、护士长要严格按照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和工作检查标准以及护理质量质控要求履行好职责。

6、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分析、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再次检查落实。

14.护理差错整改措施 篇十四

根据2018年护理部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在2017年护理质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质控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018年上半年共组织院内临床护理质量检查6次,专项检查6次,现汇总检查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组织质控组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如下:

一、护理管理: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护士长手册书写不及时,内容不全面2次(3、6月)

2、护士培训计划不具体,不全面,流于形式2次(3、5月)

二、护理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达到100%,汇总分析及整改措施不全

2、患者不知晓责任护士3次(3、5、6月)

3、缺陷讨论内容无意义,分析不深入,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3次(4、5、6月)

4、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讨论分析整改不全面3次(3、4、5月)

三、责任制整体护理: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高危患者评估与病情不符,缺少连续性3次(2、4、6月)

2、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护理问题及措施欠全面3次(3、4、6月)

3、护理记录不全面,缺乏连续性3次(3、4、6月)

4、健康教育效果差5次(1、3、4、5、6月)

5、压疮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3次(2、3、4月)

6、坠床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5次(1、2、3、5、6月)

7、留置针回血,固定不规范3次(4、5、6月)

8、输液卡签字不全3次(1、2、5月)

9、患者指甲长,床单位乱3次(1、3、5月)

10、吸氧病人宣教差3次(1、4、5月)

四、患者安全: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抢救车物品过期3次(3、4、6月)

2、换液核对不规范4次(1、4、5、6月)

3、病人未戴腕带3次(3、4、5月)

五、药品安全: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近期药品无标识3次(2、3、6月)

2、甘露醇结晶2次(2、4月)

2018年上半年护理质控问题汇总分析

一、护理管理:

(一)原因分析

1.未对上周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追踪 2.护士长对计划、检查内容考虑不全面

3.对轮转护士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单一,缺少专科特色

(二)整改措施

1.检查计划、内容加入上周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持续追踪

2.护士长根据院护理部规划,结合科室实际工作,制定科室计划、检查内容 3.对轮转护士多形式、多时段的提问、考核,加入科室专科特色内容

二、护理质量管理:

(一)原因分析

1.护士长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亲自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意义理解不到位,知识缺乏

2.入院时未做好责任护士宣教,责护为患者服务次数少、与患者交流少沟通少

3.对缺陷讨论内容的范畴知识缺乏,护士长对风险的认识不明确,未找到根因,讨论内容未做到全员参与

4.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不及时,未做到全员讨论分析,护士长对不良事件立即讨论分析整改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

1.护士长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要亲自进行,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准确找到问题根源,学习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

2.入院时做好责任护士宣教,责护因时因事为患者服务、增加与患者交流沟通,反复多次宣教,更换家属时及时做好宣教

3.学习缺陷讨论内容知识,护士长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全员参与讨论内容,直至找到根因

4.及时对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全员参与,人人发言,护士长加强对不良事件立即讨论分析整改的重要性认识,通过讨论分析警示护士,提高安全意识

三、责任制整体护理

(一)原因分析

1.对高危患者的评估方法知识缺乏,对高危患者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患者入院时在护理站不结合患者实际流于形式用手持机评估

2.责任护士缺乏安全意识,对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缺乏,护士长检查不到位

3.护理记录:危急值、特殊用药及效果评价记录不全,专业知识缺乏,对护理记录的法律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教育

4.健康宣教时间、内容、地点、方法不合适,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依从性差,宣教内容不一致,宣教内容专业术语太多,病人不信任、不理解 5.对压疮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到位,未按时为病人翻身,翻身时动作不标准 6.宣教不到位,对跌倒坠床的危害认识不足,缺少安全及法律意识,标识、床挡的作用未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现场指导少,家属不理解

7.对留置针回血造成的危险认识不到位、知识缺乏,科室培训、考核不到位,未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8.对输液卡签字的重要性不认识,科室安全教育不到位,未进行输液核对,未落实绩效考核

9.入院时未及时为患者处理好卫生,晨护晚护工作不到位,更换床单不及时,物品准备不充足

10.对患者氧气吸入安全知识宣教不到位,用氧的相关安全知识未告知患者,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患者离开时未及时通知护士,护士未按时巡视病房。

(二)整改措施

1.学习高危患者的评估方法,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禁止在护理站不询问病人详情就用手持机机械上传

2.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让护士意识到对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重要性,专业知识培训,护士长每日检查 3.对护理记录:危急值、特殊用药及效果评价记录方法进行培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安全教育

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根据时间、内容、地点进行宣教,科室宣教内容统一,宣教内容不用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反复沟通,并发放纸质版资料

5.按时为病人翻身,翻身时动作不标准,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6.反复宣教,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跌倒坠床的危害,对护士进行安全及法律教育,标识、床挡的作用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现场多指导、多协助

7.对留置针回血造成的危险知识教育,科室培训、考核,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8.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护士充分认识到输液卡签字的重要性,严格进行输液核对,落实绩效考核

9.入院时及时为患者处理好卫生,晨护晚护工作到位,根据患者需要及时更换床单,物品准备充足

10.对患者氧气吸入安全知识宣教,用氧的相关安全知识反复告知患者,患者离开时及时呼叫护士,护士按时巡视病房。

四、患者安全

(一)原因分析

1.抢救车检查不及时,用封条的抢救车用药后签写新的封闭日期,造成简易呼吸器过期

2.护士缺乏安全意识,对换液核对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病房无执行单,手持机有黑屏现象未及时与微机室联系维修 3.对腕带的作用、重要性护士宣教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

1.抢救车检查及时,用药后签写原来的失效日期,到期后及时消毒

2.对护士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换液核对的重要性,病房放执行单,手持机有黑屏现象及时与微机室联系维修 3.对腕带的作用、重要性护士反复宣教

五、药品安全

(一)原因分析 1.药品未检查,缺乏药品过期的危险意识,无标识贴

2.对使用结晶甘露醇的危害不重视,药品检查不到位,结晶未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5.临床检验中常见差错的处理措施 篇十五

1.1 差错

(1) 由于对仪器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原理及显示信号的含义不是十分了解, 而且在同一实验项目更换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时, 没有依照试剂说明书上的要求改变不同的参数, 致使实验结果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2) 由于仪器保养不善及仪器内部一些零部件老化、损耗, 没有及时发现而引起的实验结果差错;

(3) 由于所用试剂与仪器设备的要求不符, 如进口仪器在严格意义上讲应使用与其相配的试剂, 使用国产试剂或其它试剂均会影响到其实验结果及仪器的稳定性。有时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害。

1.2 应采取的对策

(1) 对避免以上出现的差错, 对于高档仪器, 应规定专门的负责人, 相对固定操作人员。每个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测定方式和方法, 各种信号显示的含义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

(2) 建立操作卡片。从仪器的开机至关机 (包括暂停) 的全过程, 每一步骤均应按照操作卡上的指导进行;

(3) 应持续使用, 不应在一周内某个特定的时间使用。许多单位为爱护仪器, 怕其疲劳而间断使用, 反而带来不少的麻烦。比如仪器内液挥发而造成管道不通及小孔堵塞等。实际上仪器是不怕疲劳的, 建议在常规工作中使用的仪器日间不必关掉电源, 每日8~10h工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4) 高档的进口仪器其使用试剂比较严格, 在无进口试剂的条件下, 应想方设法使自制试剂接近进口试剂;

(5) 仪器应有日常使用记录、质控记录和质控图、故障及排除记录和维修记录;

(6) 定期对各种仪器做日常维护, 并严格按照各种仪器的维修要求去做。

2 由于检验标本采取和处理的不规范化而引起的差错及对策

2.1 由于检验标本采取和处理的不规范化而引起的差错

(1) 在血液标本的送检中, 有的血液标本没有按实验室的要求加入特别规定的抗凝剂。如: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应加1%草酸钠抗凝, 送检标本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

(2) 血液标本中抗凝剂比例不恰当。如血沉血标本, 没有按抗凝剂:血液应是1:4的比例, 或使抗凝剂量少而血液量加大, 引起血液凝固或实验结果偏低;或抗凝剂量多而血液量少使血液稀释引起实验结果偏高;

(3) 血标本被稀释及溶血在病人正在输液的同一侧胳膊上采静脉血造成血标本被稀释;采完静脉血后没有将注射针的针头拔下直接将血注入试管中, 而且速度过快, 由于压力大将血中红细胞破坏而引起血标本溶血;

(4) 尿液标本的送检对于一些特殊检验的尿液标本也与一般体检一样送随机尿样, 使漏检率大幅升高。如:对于有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病的患者, 则应留取餐后2h尿更有利于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病的检出;对于需检查尿胆元的患者, 则留取下午尿标本更有利于尿胆元的检出。

2.2 对策

(1) 做尿液分析的尿标本不新鲜或是用加了防腐剂的标本做尿液分析, 导致结果出现不应有的异常。在某些情况下应向患者询问是否服用大量Vc等药品, 因大量服用Vc可以使葡萄糖、胆红素、亚硝酸盐及潜血呈现阴性结果。碱性尿会造成蛋白试纸假阳性, 进行蛋白质试验时应注意PH。高比重尿液可以降低潜血反应的敏感性。而次氯酸盐及尿道中微生物的过氧化物酶可能引起假阳性的结果;

(2) 便标本的送检标本量太少或未采到有病变的标本, 而是取了正常部分的标本送检, 结果使本应异常的报告而按正常结果报出;

(3)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送检中在抗菌治疗后或发冷发热后采集血液细菌培养标本。而正确的采血时机应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 最好在抗菌治疗前, 以正在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

(4) 下呼吸道分泌物 (痰培养) 的标本采取, 没有时间限制随意留取标本, 有时甚至留取的是唾液。而正确的标本采取应是自然咳痰:要求患者清晨留取, 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3次, 之后用力咳出。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咳出。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

(5)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取在用抗菌药时间不长之后留取尿标本。而正确的标本收集是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d之后留取尿液标本;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8h以上, 使细菌有足够的时间繁殖。

3 由于检验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对策

3.1 对已稀释的标本最后结果没有乘以稀释倍数将病人姓名张冠李戴;拿错病人的标本;将一份病人标本当做两份病人标本加样;同一病人标本重复加样, 填写检验报告时将结果写错;没有仔细核对检验报告与病人的病情是否相符;没有将漏检或漏填写的报告查对出来。

3.2 对于由于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出现的差错, 做为科室领导应对其进行恰当的批评教育, 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指出应改进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3.2 对于由于心理因素而造成差错的检验人员, 应仔细分析其原因。其中生理疲劳与心理因素有关, 情绪的好坏, 是否有心理负担, 对工作是否有兴趣, 都会影响检验人员生理疲劳的产生。而消极情绪是心理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感、事业上的挫折感、生活上的失落感、从事简单工作的单调感和长期从事一定工作的厌烦感, 都容易导致检验人员产生心理疲劳, 由此可表现出检验人员精神不佳, 遇事烦燥, 工作效率低, 而且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

检验科工作是一个技术要求高, 又比较细致的工作, 因为检验科每天检验的不是几个病人标本, 而是一大批, 所以要耐心、细致对待每一份标本, 调整好心态, 不要急躁, 认真细致并消除烦燥情绪是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差错的最有效办法。

摘要:如何在实践工作中把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降到最低, 消灭过失误差, 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有科学的态度,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熟练地掌握科学检验技能, 不断提高证据的科学性。现就将临床检验中常见的差错及应采用的对策分析如下。

16.手术室护理工作差错防范探讨 篇十六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防范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及抢救重危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和错误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工作中的错误,才能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本文将手术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手术室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

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接送患者查对制度,接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

体位不当而致神经麻痹或长时间手术而致组织压伤。

未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用错药、输错血。

物品的查对: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未分别放置,错用非无菌物品造成感染。

手术物品清点:手术器械、敷料清点不清致使遗漏体内。

标本保留不当、遗失或标签错误;检查单、标本名称填写错误,标本容器内未放置固定液,标本丢失等。

电刀的安全使用:电刀是一种高频、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在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使用不当极易引起电灼伤。

麻醉清醒前患者的防护:术后患者麻醉还未完全清醒前易烦燥,容易发生自行拔管、坠床等意外现象。

方法及管理措施

加大手术室人员管理制度:严格考核,按职上岗,上岗前由护理部统一组织技能培训,达标后方可上岗。科室根据本科特点每个月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熟练掌握科室各项知识点。按职上岗是预防技术性差错事故的主要措施,不可越职行事,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手术室护士必需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才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服务意识: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正确处理患者的知情权和保护性治疗的关系,与患者交谈要慎重,既要对患者负责又不要违反原则。

针对手术室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①严格执行患者的查对制度:手术室在接送患者时一定要按手术通知单定项查对,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性别、科室、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及用药情况、皮肤情况、义齿及X线片等。到手术室后核对手术房间,每晨值班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仔细查对每个患者,巡回护士接到患者后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并填写核对表。②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掌握各种体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肢体不可过度外展、屈曲,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止血带,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放松,术后检查皮肤是否受损。③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时用药通常是口头医嘱,要复述1遍,吸药后与麻醉师核对药瓶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保留。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经血液科人员、输血医生、手术室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完后的血袋保存,手术结束后随患者送回病房保存24小时。④无菌物品的管理:消毒、未消毒的物品分开固定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间,使用前检查消毒效果、日期、名称,检查包装是否松散、潮湿有无破损。每天无菌区人员对无菌敷料包器械包及小制作物品进行检查,有过期现象及时重新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⑤术中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整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数目,纱布纱垫缝针清点2遍,准确记录在清点单上,开台后台上台下护士第2遍数清点,术中增加的物品及时记录,特别是术中剪下的钢丝、克氏针、注射器针头套、阻断管等尤其应该注意妥善保管,仔细清点。关闭体腔切口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清点手术记录单上的所有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皮前再1次清点,手术结束后再1次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确保无一遗漏。5遍清点可杜绝器械敷料遗漏患者体腔事故的发生。⑥加强标本的管理制度:标本是指从患者身上取下的任何组织,它的检查结果决定病变的性质,关系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案和预后,所以要妥善保管。术中取下的标本需做冰冻的及时交给台下输血医生按病理名称打好标签送至病理科,常规病理术后提醒医生及时处理好标本,检查标本申请单、标本标签是正确一致,标本盒内是否有甲醛浸泡,填写标本送检登记本,按时送病理科。⑦电刀的使用和管理:使用前仔细检查电刀线路,负极板平整放置在肌肉丰富无皮肤破损无毛发的光滑处与皮肤完全接触,患者皮肤应与手术床铁质的地方绝缘且距离2cm以上,体内不能有金属物体否则应选择用回路垫或选用双极。消毒酒精未干时禁止使用电刀,防止酒精燃烧。使用中电切电凝的功率不得超出安全使用范围,电刀要定时检修,护士还应注意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⑧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全麻患者清楚前巡回护士应恰当约束四肢,并在旁守护,防止患者突然烦燥而发生自行拔管、坠床、注射针脱出、引流管拔出等意外情况,同时注意保暖。

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差错分析及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我科各项工作指标有显著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2007年有1例因电刀放置不当引起轻度烫伤情况后,2007年以后无1例此类事故发生,新护士专业技术和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有针对性预防手术常见护理差错,提高效率,减少了护理缺陷,減少了护理纠纷。

讨论

上一篇:初中作文素材积累下一篇:春季高考部分专业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