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

2024-08-01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8篇)

1.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 篇一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10)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重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设计一个班会(论述)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 常规管理

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二平行管理

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 民主管理 四 目标管理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明确的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 3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如果你真的下决心做一件事,那全世界都会给予你帮助。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2.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 篇二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改革,高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基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资格证改革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但教师资格证改革对当前的高师院校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育背景下,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就可取得教师资格证,然后进入中小学参与教学,教师资格证改革之后,师范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非示范专业也可以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这就使得师范专业教育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因此,高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教师资格证改革后,考试内容更加广泛,包括课堂教学、学科专业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高师院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实际教育需求,根据资格证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为我国的中小学院校提供优秀的教师,因此,教育专业必须立足于实际的教学需求,与中小学课程紧密联系,注重教材知识的实用性,然后结合资格证考试大纲,更新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践,缩减以往一些陈旧、空泛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新的学科知识,优化课程设计。

二、构建综合性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学校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不应该仅仅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涉猎到其他学科,因此,教育课程改革应构建综合性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意高师院校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与一般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有所区别,必须综合教师培养目标、教师资格证改革制度及院校自身特点进行设置,切实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优秀教育人才。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师范院校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教学实习往往不够,这就导致许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足,因此,师范教学改革必须创新教学模式。

(一)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很少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且通过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示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符合中小学教学目标的优秀教师,因此,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十分重要。师范院校必须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锻炼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学技能难以提升的困难,对于师范院校的教学十分有利。

(三)举办多种课外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课堂教学,课外的教学活动也十分重要。因此,学校还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课堂讲解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等等,因此,学校在组织课外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这些能力的提高。

(四)视学生的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始将专业实习作为教学任务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的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学生花费了时间,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学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师范院校学生的实习。大一、大二阶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中小学进行教学见习,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总结归纳,并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科知识,就需要组织学生进入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教育实习后,学生的教学技能必然能够有所提高。

高师院校师范专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师范专业必须立足于当前教育环境,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两方面创新改革,培养综合性的教育人才,促进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管培俊.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3.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 篇三

一、拓宽教师培养渠道,形成开放化的教师配置体系

在美国,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是拿到教师资格证书。要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最常见有三种基本途径。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途径,即进入州教师教育机构中学习教育专业,毕业后就可以直接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学制4年。第二种途径是直接向州教师管理机构递交申请。这要求申请者满足所申请证书在学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第三种途径是选择性教师培养方案。一般综合大学中学生,在完成大学的学科专业课程、获得学位证书之后,若有志从事教育事业,可再用1年时间在大学的教育学院学习教育学课程,参加教育实习,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并可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也就是所说的“4+1”学制。此外,还有两种较为特殊的途径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一种是通过紧急教师资格证书的方式获得。这是因为一些科目的教师通常是紧缺的,如科学和数学,一些偏远地区也经常紧缺教师。紧急教师证书的颁发就是为了满足这些特殊的紧急需要。另一种是社会杰出人士聘任制度,这种资格证书主要颁发给一些在特殊的领域有特别声望和成就的个人。

为吸引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师工作,给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提供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机会,我国的师资培养渠道应从单一的师范院校向多样化模式发展。改革的第一条渠道是,鼓励综合性大学设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或教育课程班,承担培养、培训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只要师资、课程、设备、资源合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条件,综合性高等学校都可以依据自身的特色,参与师资培养工作,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教师培养和任用机制。第二条渠道是,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但在任教前要到师范院校进修一年,学完必修的课程,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后,方可到中小学应聘。

对参与教师培训的机构应予以严格审定,要保证这个时期培训机构的正规,培训制度的严格、严肃,培训人员的认真负责。对培训的时间、师资、内容、形式应予以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对该类培训机构予以监督,承担师范教育的高校应该参与到教师资格培训中来,并给予培训机构以专业指导,确保申请者经过培训后具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二、改革教师培训内容设置,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美国,教师教育和培训主要由教师教育机构来承担。各州教师教育机构在美国教师教育鉴定协会的指导下,制定教师培训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如下。

1通识课程教育。各州教师教育机构规定的通识课程范围都比较广,主要课程有英语作文和口语、美国历史、数学、物理、地理、生物、文学等。学生在大学完成2年的通识教育后,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自愿性人职考试,成绩优异者才有资格进入教师培养计划。

2专业课程与教职课程教育。进入教师培养计划的未来教师必须在教师教育机构指定的主要通识课程中选择主修一门作为自己的专业课程,目标是掌握该专业系统的知识,为将来的专业教学做准备。同时,未来教师必须学习教职方面的核心课程,获得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教育评价、学科教学法等。

3教育实习。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美国教师培养的核心问题。未来教师不管是4年制还是5年制毕业生,都必须确保足够课时量的教育实习或见习。有些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实习是分散在各学期进行的,每学期5~12学时不等,有些是集中在最后一个学年,学时最长的可达一年。

4职前培训。完成教师培训项目的所有毕业生都必须参加职前培训。因为教师教育计划的完成仅意味着毕业生获得了学位,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有了实习经历而已。但他们如何发展教学技能、如何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如何同教辅人员有效合作、如何面对问题学生、如何评价学生,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是教师职前培训的主要目的。为此,许多州启动了中小学与大学教育学院合作的新教师培养计划。

在我国,进入高等院校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专业课程外,还需必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几门课程,并在第四学年参加教学实习。对于已进入教师系统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其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讲授教育类课程的形式,之后对所讲内容进行笔试,通过者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教师培训相对简单,实际效果不明显。为改变这种局面,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培训应关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达到教师培训的目的,应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结合书本内容和教师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谈谈感想和心得体会;请有经验的教师举办讲座;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分析指导实际案例;举办现场研讨会等等。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学分制,严格地考核,对于培训学分未合格的教师不能取得考试资格。

教师培训的内容要增加通识知识模块,同时,培训的内容必须体现时代特色,加入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比如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心理辅导知识、最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培训内容还应体现各级各类教师工作的特色,如对小学教师可增加三字一琴一画的培训,这样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实习环节需要加强,一方面增加教育实习的课时量,另一方面注重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提高实习的实际效果。

三、严格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与评估,提高教师入职标准

美国基础教育教师资格认定的高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学历高、专业水平高、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要求高与资格考试规范而严格等方面。到2006年,美国共有47个州采用了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开发的普瑞克西斯职前技能测试系列对教师资格申请人进行考核。

前述的进入教师培养计划的考试采用的就是PraxM,称入学鉴定测验。该测试有笔试和机试两种形式,主要测量候选人基本的学业技能,据此初步判定候选人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

PraxisⅡ是用于对初任教师资格认定的测验,题型都是选择题和论述题。具体测验内容包括一般常识、沟通技巧、教育学原理(以案例研究形式出现)、特定学科知识、多元学科知识(英语、数学、历史、科学、体育等)等领域的知识。考试合格者获得初任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1年)。

Praxis I和Ⅱ重视考查书本知识,考试形式局限于书面考试,不足以全面、准确反映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表现性评价或称绩效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教师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表现,来考察其能力状况。

PraxisⅢ和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初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中普遍采用。例如,在康奈狄格州,约10个学科的初任教师在第2年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每个成长记录袋中,教师要结合一个或两个教学单元收集一些材料,包括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整个单元的教案、两盒教学录像带、学生作业的样本以及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等。评价者会根据州学科教学标准,结合一系列指导性问题,给每个成长记录袋评分。没有通过评价的教师资格申请者可以在第3年再次参加成长记录袋评价,如果表现依然不理想,他们将不能获得专业教师资格证书。

对于教师资格认定中的学历或学位要求,美国规定最低门槛为学士学位。初任教师、专业教师和终身专业教师这三级教师证书分别以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为基础。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关键环节。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普瑞克西斯标准化的考试体系,对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有很大启示。

首先,制定科学的测试标准,建立标准化的教师资格考试体系。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中心与相关部门配合,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各级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细致、科学合理的各级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标准化的教师资格考试体系,测试内容应涵盖全面,测试项目要设置合理,测试指标宽度适度,增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可操作性。

其次,采取有效的测试方式,提高测试的信效度。对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可以采用面试、笔试、试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面试来考察申请者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反应、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笔试应该考察申请者运用教育理论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的内容还要增加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法、教育政策法规等;试讲能更好地考察申请者设计教学、组织课程实施、管理学生、讲解知识及运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对于试讲的评估可采用随机抽取预备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料,或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讲授一节课的方式,然后由评估专家现场分析评分。

最后,培训评估专家组,提升其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专家评定组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人员组成,接受测评技术、方法与程序的培训。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中,力争使评估结果与申请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为教师资格的认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在学历方面,把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提高到专科、本科以上的程度,实现学历层次由旧三级向新三级的过渡,即由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结构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上移。

四、完善教师资格证书种类,建立灵活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证书体系

总体而言,美国各州的基础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两类: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又有科目、年级和等级之分。按科目来划分,有一般教育科目证书、特殊教育证书、学校服务证书、学校管理证书等几类;按年级来划分,有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几个层次;按等级来划分,有初任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教师资格证书(二级教师资格证书)和高级教师资格证书。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主要有选择性、临时性和限制性等类型,是非正式的资格证书,主要是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而设立,持有者在学历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平之后。经考核合格者也可以拿到普通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采用定期认证制度,教师在证书有效期满之前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修完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新的教师资格证书。其中,初任教师资格证书是颁发给刚入职的见习教师,有效期一般为1~3年,以进一步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素质和能力;专业教师资格证书颁发给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式教师,有效期5-10年不等,期满需重新认证,次数不做限制。高级教师资格证书颁发给成绩突出的教师,一般终身有效。

美国各州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不尽一致。基础教育教师质量参差不齐,证书在地区间难以合理流动。为解决这种问题,1994年,美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全国性资格证书制度,认定的标准更高、方法与程序更加严格。教师在申请全国性资格证书之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已获得学士学位、拥有州教师资格证书以及至少3年的教学经验。同时,评估中心要求申请者写出为期三周的单元教学计划,并对其中一天的教学活动录像和评阅过的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此外,申请者还要通过面试、现场教学等考核环节,才能获得全国性教师资格证书。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依次分为7个层次,但并没有按学科更细地划分,也没有按照任教年限或职称作分级设置。这种划分方法过于粗放,层次单一,缺乏针对性,学科专业性也不强。因此,在要求中小学任课教师具备资格证书的同时,还要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及相关专家具备资格证书,而且应该把同一领域或类型的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证书做不同等级差别的划分。

建立资格证书的定期认定制度,逐步取消所有教师资格一次认定而终身有效的做法。对于刚毕业的新教师宜颁发短期教师证书,有效期可定为1~3年,经校方考察合格且进修完规定的课程学分即可颁发专业教师证书,有效期可延长至5~10年;对于那些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且有志终身从教的教师则颁发长期或终身资格证书;对于一些急需专业的老师也可颁发临时教师证书。

4.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讲义2 篇四

第一节 现金管理规定

一、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金是指具有现实购买力或者法定清偿力的通货,包括铸币、纸币和信用货币。我国的现金是指人民币。现金管理应当遵守以下现金管理原则:

1.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必须依照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2.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3.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4.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机构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执行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5.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二、现金使用范围的规定

单位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项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三、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现金与转账结算凭证的关系

在经济往来中,转账结算凭证具有与现金相同的支付能力。开户单位在购销活动中

不得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的待遇;不得只收现金而拒收汇票、本票、支票和其他转账结算凭证。

(二)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

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核定。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3-5天的日常零 星开支所需要的现金核定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

(三)关于现金交存银行的规定

凡有现金收入的单位,其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及时交存开户银行。

(四)现金账目的管理

开户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笔记载现金支付。现金账目应当做到日清月结 账款相符;①、不准用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白条抵库);②、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③、不准谎报用途套用现金;④、不准利用存款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者支取现金;⑤、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储蓄;⑥、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禁止发行变相货币;⑦、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五)大额现金登记备案制度

根据规定,除工资性支出和农副产品采购所用现金支出外,开户单位在开户银行提

取现金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地区分行确定的大额现金数量标准的,要填写有关大额现金支取登记表格。开户银行对本行签发的超过大额现金标准、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视同大额现金支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六)严格控制坐支

开户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其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 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坐支(即直接支付)。坐支单位应当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

(七)法律责任

开户单位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开户银行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责令其停

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警告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对该单位的贷款或者停止对该单位的现金支付。

开户单位对开户银行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必须首先按照处罚决定执行,然后可在10日内向开户银行的同级人民银行申请复议。同级人民银行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开户单位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节 支付结算和银行账户管理

一、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种类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 款和银行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

在支付结算中银行仅仅是结算活动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不参于当事人双方的经济业务。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划拨当事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不得停止当事人银行存款的正常支付。

支付结算的种类,包括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票据结算包括汇票、本票、支票。非票据结算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委托付款和信用卡等。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就是单位、个人和银行在办理支付结算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支付结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3.银行不垫款。

(三)支付结算的一般规定

1.结算收付双方必须在银行开户,付款单位必须有足够的存款余额。2.结算收付双方必须根据经济合同和有关制度办理支付结算。3.结算金额起点。

4.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1.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2.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3.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4.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准确、字迹清晰、不错不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五)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当用正楷或者行书填写。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在“分”后不写“整”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目的是防止变造票据。

4.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5.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6.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当月为壹、贰、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壹拾、贰拾、叁拾的,应在前面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前面加壹。

例如:2月15日应写为零贰月壹拾伍日;10月20日应写为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7.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

(六)支付结算的纪律和责任

二、银行结算账户

(一)《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凡是在中国境内的银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人。

银行是指在中国境内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支付结算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

(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 1.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原则。2.自主选择原则。

3.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原则。4.信息保密原则。

(三)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以下简称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邮政储蓄机构办理银行卡业务开立的账户纳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1.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存款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填制开户申请书。

2.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应于5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开户银行办理变更手续并于2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3.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1)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的(2)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3)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4)其他需要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

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五)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1.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1)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①企业法人;②非法人企业;③机关、事业单位;④团级(含)以上军队、武警部队及分散执勤的支(分)队;⑤社会团体;⑥民办非企业组织;⑦异地常设机构;⑧外国驻华机构;⑨个体工商户;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小区委员会以及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等。

(2)基本存款账户使用范围: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以及存款人的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3)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应出具的证明文件。2.一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主要为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一般存款帐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存款人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应向银行出具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和证明文件。

3.专用存款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从事证券投资开立的人民币特殊账户和人民币结算资金账户纳入专用存款账户管理。4.临时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活动、注册验资可以申请临时存款账户。

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临时存款账户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六)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自然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而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存款账户。

个人结算账户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存取,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

(七)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八)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处罚 1.对存款人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处罚

(1)存款人开立、撤销银行结算账户,如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于非经营性的存款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 000元的罚款;对于经营性的存款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违反规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②伪造、变造证明文件欺骗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③违反规定不及时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2)存款人使用银行结算账户,对于非经营性的存款人有下列第①~⑤项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 000元罚款;经营性的存款人有下列第①~⑤项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5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存款人有下列第⑥项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 000元的罚款。

①违反规定将单位款项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②违反规定支取现金

③利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逃避银行债务 ④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⑤从基本存款账户之外的银行结算账户转账存入、将销货收入存入或现金存入单位信用卡账户 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存款人地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的变更事项未在规定期限内通知银行。(3)存款人违反规定,伪造、变造、私自印制开户登记证的,对于非经营性的存款人处以1 000元罚款;对于经营性的存款人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开户银行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处罚

(1)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中,如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银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停止对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核准,责令该银行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违反规定为存款人多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②明知或应知是单位资金,而允许以自然人名称开立账户存储。

(2)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中,如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银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停止对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核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提供虚假开户申请资料,欺骗中国人民银行许可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 ②开立或撤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时,未按规定在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上予以登记、签章或通知相关开户银行 ③违反规定办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转账结算 ④为储蓄账户办理转账结算

⑤违反规定为存款人支付现金或办理现金存入

⑥超过期限或未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等资料。

第三节 票据结算

一、票据概述

(一)票据的概念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由自己或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一种有价证券。票据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票据法》所指的票据是狭义的票据,即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票据作为一种有价证券,与其他有价证券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是: 1.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权利的产生、转让和行使与票据是密不可分的。2.票据是金钱证券;是以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

3.票据是流通证券;票据权利的转让可以通过直接交付票据或背书的方式行使。

4.票据是文义证券;票据权利内容以及与票据有关的一切事项均以票据上记载的文字为准。5.票据是无因证券;只要票据的权利人持有票据就可享有票据上的权利,不必对取得票据的原因负证明责任。6.票据是要式证券;票据的制作、记载事项只有按照法定的方式行使,方可产生票据效力。

(二)票据行为

票据行为,是指票据关系的当事人为发生、变更、消灭票据关系而进行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其成立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或无缺陷

3.票据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4.票据行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三)票据权利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是票据上的主权利(第一顺序权利),追索权是票据上的附条件权利(第二顺序权利),当付款请求权不能使实现(也就是遭到拒绝)才可以行使追索权。

二、汇票

(一)汇票的概念和种类

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有以下特征:

(1)汇票有三个基本当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2)汇票是由出票人委托他人支付的票据,是一种委付证券。(3)汇票既可以是见票即付,也可以是约期付款。

(4)汇票是付款人无条件支付票据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汇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通常主要分为:

(1)根据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2)根据付款期限的不同,汇票可分为即期汇票(银行汇票)和远期汇票。注意:未记载付款日期的商业汇票视同即期汇票。

(二)银行汇票 1.银行汇票的定义

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是一种即期汇票,又是一种记名汇票。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该票据的付款人。2.银行汇票的使用范围

单位和个人在异地、同城或统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可以用于转账,填写“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也可以用于支取现金。现金银行汇票仅限于银行汇票的申请人和收款人为个人,且必须交存现金,才可以办理。

没有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收款人,如果需要支取现金,应由代理付款银行根据现金管理规定审查支付。3.银行汇票的记载事项

签发银行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①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②无条件支付的承诺;③出票金额;④付款人名称;⑤收款人名称;⑥出票日期;⑦出票人签章。4.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持票人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人(银行汇票的代理付款人是代理本系统出票银行或跨系统签约银行审核支付汇票款项的银行)不予受理,只能由持票人持汇票向出票银行提示付款。

银行汇票的有效期限是自出票日起2年内。5.银行汇票的办理和使用要求(1)出票

①出票的概念。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可见,出票应当包括两个行为:一是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作成票据,即在原始票据上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二是交付票据,即将依法作成的票据交付给他人占有。

②出票的效力。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完成出票行为后,即产生票据上的效力,形成票据权利义务关系,这一关系因汇票当事人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第一,对收款人的效力。收款人取得出票人签发的票据后,就取得了票据权利。

第二,对付款人的效力。付款是付款人的一项权限。出票人的出票行为并不意味着付款人能因此而承担付款的义务。第三,对出票人的效力。出票人的出票行为是委托他人付款,这就必须保证该付款得以实现。如果持票人依法请求付款时,而付款人不予付款,出票人就应该向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2)背书

①背书的概念。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的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的一种票据行为。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以背书转让的汇票,背书应当连续。”

②背书的记载事项。背书是一种要式行为,其记载的事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根据《票据法》规定,背书记载的事项包括:

第一,背书人签章。背书人签章是背书的绝对记载事项。

第二,被背书人的名称。被背书人的名称也是背书的绝对记载事项。第三,背书日期。背书日期是背书的相对记载事项。③背书不得记载的事项:

第一,附有条件的背书。附有条件的背书是指背书人在背书时,记载一定的条件,以限制或者影响背书的效力。根据规定,汇票背书是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第二,部分背书。部分背书,是指背书人在背书时,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或者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两人以上的背书。部分背书无效。

④禁止背书。禁止背书,是指出票人或背书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等类似文句,以禁止票据权利的转让。第一,出票人的禁止背书。出票人的禁止背书应记载在汇票的正面。第二,背书人的禁止背书。背书人的禁止背书应记载在汇票的背面。(3)承兑

①承兑的概念。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商业汇票特有的制度。②提示承兑。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持票人应当在提示承兑期限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关于提示承兑的期限,因汇票付款日期的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1)定日付款和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的提示承兑期限。(2)见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的提示承兑期限。

另外,银行汇票是见票即付的汇票,则无需提示承兑。

③承兑的效力。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是付款人的一种绝对无条件的责任,并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而解除。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的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4)保证

①保证的概念。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担保票据债务的履行所作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②保证的效力:

第一,保证人对合法取得汇票的持票人所享有的票据权利,承担保证责任。

第二,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是连带责任,保证人与被保证人在票据债务的履行上处于同一地位,保证人并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第三,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限于确定的票据债务人,凡对被保证的票据债务人享有权利的一切票据权利人,均可依该保证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第四,保证人履行债务后即解除自己和被保证人及其后手票据债务人的票据责任,并产生对票据保证人的代位权。(5)付款

①付款的概念。付款是指付款人依据票据文义支付票据金额,以消灭票据关系的行为。②付款期限。银行汇票属于见票即付的汇票,不存在付款期限的问题。

见票即付的汇票不存在付款期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定日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出票之日起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具体到期日。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出票之日起按月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承兑或拒绝承兑之日起按月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

③付款提示。付款提示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或承兑人出示票据,请求其付款的行为。根据规定,持票人应当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持票人应在提示付款期限内,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开户银行不予受理。④付款的责任。(6)追索权

①追索权的概念。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不获付款、不获承兑或有其他法定原因,并在实施行使或保全票据上权利的行为后,可以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及其他法定款项的一种票据权利。这是在票据权利人的付款请求权得不到满足之后,法律赋予持票人对票据权利人进行追偿的一种权利。

②追索权的当事人。追索权的当事人包括追索权人和偿还义务人。追索权人包括最后的持票人和已为清偿的票据债务人;偿还义务人包括: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③追索权的行使

第一,行使追索权的原因有: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汇票在到期日前被拒绝承兑;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即第一项权利)得不到满足,作为对其付款请求权的一种补救,持票人就可以行使追索权(即第二项权利)。

第二,行使追索权的程序是:取得被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其他合法证明;自取得被拒绝承兑或付款有关证明之日起3日内向其前手一人、数人或全体发出追索通知;

④追索对象的确定和责任承担。追索对象即被追索人(包括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或偿还义务人。作为被追索人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的一人、数人或全体行使追索权”。《票据法》又对回头背书的情形作了规定:“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 ⑤追索金额:

持票人或其他追索权人追索的金额有: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汇票的金额从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档次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的费用。

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再追索的金额有:已清偿的全部金额;汇票的金额从清偿日至再追索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发出通知的费用。

(三)商业汇票 1.商业汇票的定义 2.商业汇票的种类

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3.商业汇票的使用范围

商业汇票允许背书转让,在异地和同城均可使用。4.商业汇票的记载事项

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①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字样;②无条件支付的委托;③确定的金额;④付款人名称;⑤收款人名称;⑥出票日期;⑦出票人签章。欠缺记载上述事项之一的,商业汇票无效。5.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6.商业汇票的办理和使用要求(1)出票。

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并交由付款人承兑。(2)承兑。

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且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3)付款。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三、支票

(一)支票的概念和种类

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票据的一种,具有与汇票、本票相同的要式性、无因性、文义性等基本特征。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支出票款的票据,是一种委付证券。

支票有3个基本当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

支票按照付款方式不同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普通支票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

(二)支票的使用范围

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支票。

我国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均为不定额支票,由出票人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确定出票金额。

(三)支票的记载事项

签发支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①表明“支票”字样;②无条件支付的委托;③确定的金额;④付款人名称;⑤出票日期;⑥出票人签章。欠缺记载上述事项之一的,支票无效。

支票的金额、收款人名称,可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不得背书转让和提示付款。

(四)支票提示付款期限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但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支票的办理要求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签发和使用支票。

(六)禁止签发的支票 1.禁止签发空头支票

所谓空头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存款金额的支票。2.禁止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

签发空头支票和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银行予以退票,并按票面金额对其处以5%且不低于1 000元的罚款;同时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对屡次签发的,银行应停止其签发支票。

(七)支票的付款

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应当自出票之日起10天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付款人不予付款的,出票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

四、银行本票

1.银行本票的概念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本票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银行本票的出票人资格有限制。按照有关规定,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二是银行本票仅限于见票即付,属于即期本票,是一种支付证券而不是信用证券。任何银行不得签发远期本票。银行本票分为不定额银行本票和定额银行本票两种,定额银行本票面额为1000元、5000元、1万元和5万元。2.银行本票的使用范围

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各项款项,均可以使用银行本票。银行本票可以用于转账,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3.银行本票的记载事项

签发银行本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①表明“银行本票”的字样;②无条件支付的承诺;③确定的金额;④收款人名称;⑤出票日期;⑥出票人签章。欠缺记载上述事项之一的,银行本票无效。4.银行本票的办理和使用要求

(1)申请(2)出票(3)受理(4)付款

第四节 非票据结算

一、概述

非票据结算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卡等结算方式。

二、汇兑

1.汇兑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根据划转款项的方法和传递不同,汇兑分为信汇、电汇两种,由汇款人选择使用。

汇兑结算的使用范围广泛,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结算,均可以使用。一般用于异地间的结算,同城范围或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的结算,不适用汇兑结算。

签发汇兑凭证必须记载下列事项:①表明“信汇”或“电汇”的字样;②无条件支付的委托;③确定的金额;④收款人名称;⑤汇款人名称;⑥汇入地点、汇入行名称;⑦汇出地点、汇出行名称;⑧委托日期;⑨汇款人签章。2.汇兑结算的基本规定

(1)汇兑系由汇款人亦即付款人委托银行办理的结算,汇兑凭证必须填明收款人。

(2)汇出银行受理汇款人签发的汇兑凭证,经审查无误后,应及时向汇入银行办理汇款,并向汇款人签发汇款回单。(3)汇入银行对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应将汇给其的款项直接转入收款人账户,并向其发出收账通知。

(4)未在银行并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凭信、电汇的取款通知或“留行待取”的,向汇入银行支取款项,必须交验本人的身份证件,在信、电汇凭证上注明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并在“收款人签盖章”处签章;信汇凭签章支取的,收款人的签章必须与预留信汇凭证上的签章相符。(5)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尚未汇出的款项可以申请撤销。

三、托收承付

1.托收承付结算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托收承付结算款项的划回方式,分邮寄和电报两种,由收款人选用。

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查询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并且采用发货制,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2.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基本规定

收付双方使用托收承付结算必须签有符合《合同法》的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上订明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收款人办理托收,必须具有商品确已发运的证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运输部门签发的运单、运单副本和邮局包裹回执)。

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 000元。

签发托收承付凭证必须记载下列事项:①表明“托收承付”的字样;②确定的金额;③付款人的名称及账号;④收款人名称及账号;⑤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⑥收款人开户银行名称;⑦托收附寄单证张数或册数;⑧合同名称、号码;⑨委托日期;⑩收款人签章。托收承付凭证上欠缺记载上述事项之一的,银行不予受理。

四、委托收款

1.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在同城、异地均可使用。签发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下列事项:(1)表明“委托收款”的字样;(2)确定的金额;(3)付款人的名称;(4)收款人的名称;(5)委托收款凭据名称及附寄单证张数;(6)委托日期;(7)收款人签章。欠缺记载上述事项之一的,银行不予受理。

五、信用卡

1.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卡的特质载体卡片。

信用卡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按信誉等级分为金卡和普通卡。2.申领与使用信用卡的有关规定

(1)凡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的单位可申领单位卡。

(2)单位或个人申领信用卡,应按规定填制申请表,连同有关资料一并送交发卡银行。

(3)单位卡帐户的资金应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交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其帐户。(4)信用卡仅限于合法持卡人本人使用,持卡人不得出租或转借信用卡。

(5)持卡人可以持信用卡在特约单位购物、消费。但是,单位卡不得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

(6)持卡人凭卡购物、消费时,应将信用卡和身份证件一并交特约单位。

(7)特约单位受理信用卡审查无误后,在签购单上压卡,填写实际结算金额、用途、持卡人身份证件号码、特约单位名称和编号。

(8)单位卡一律不得支取现金

信用卡透支金额,金卡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普通卡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信用卡透支期限最高为60天。持卡人使用信用卡不得发生恶意透支。

(9)持卡人如不需要继续使用信用卡,可持信用卡主动到发卡银行办理销户手续。

5.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篇五

一、概念、单选、判断、多选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

端。不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开端,之前有带有高等性质的大学。

3、在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4、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

18、威斯康星大学在任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威

斯康星思想”而著名。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

本途径:

1、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

2、专家服务。

1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0、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

21、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

34、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观可溯源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近代代表人物18世纪法国启蒙学家卢梭;20世纪初永恒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赫钦斯再次弘扬自由教育理念。

35、社会本位观在西方可溯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

教育和军人教育。

36、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美国20世纪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的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

49、我国成人高等学校从形式分

1、职工大学和

职工业余大学;

2、广播电视大学;

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

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

5、其他(包括教育学院和中小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等);

6、除了以上由具体机构承担的成人教育以外,我国还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又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

50、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

大学;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哲学博士学位。

37、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51、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80年

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古希腊教育内容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是: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学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5、(多选题)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有四个方面:

一、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制约着高等

教育体制

四、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6、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7、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8、(单选题)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对应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技术结构对应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消费和分配结构对应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经济结构中的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对应高等教育地区结构。

9、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的研究: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研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3%

10、美国丹尼森的研究: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

11、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

12、文化对高着等教育的影响四个方面: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高等教育的实施;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式;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13、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4、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五所: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

15、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新式大学有四所: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16、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这是大学现代化的开端。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17、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社会服务的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22、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又重申高等教育必

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23、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

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作了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4、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25、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26、教育目的的性质体现为两个方面,1、教育

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27、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28、(多选题)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高等教

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29、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

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30、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三个方面,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认人的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利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其次,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

31、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性质的体现。2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32、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经主要有三个方面:

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33、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这些内容被称为“七艺”。

38、通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39、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

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40、课程体系应该“一维”、“深井型”向“二维”、“T型”转变。

41、英才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是指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最初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他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于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42、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

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

43、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

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张为主的日本模式。中国走日本模式。

44、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

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45、高等教育的效率反映了教育内部的投入与产

出的关系

46、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47、举办者角度将高等教育概括为四种基本类

型:

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意大利);

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法国);

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澳大利亚);

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日本和美国)

48、国外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

3、研究生院。中国分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53、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统一考试的组织者既可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是社会中的民间组织。在亚洲,统一考试普遍被采用)2.有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美国)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日本)

54、1998年我国决定将实行‘3+X’方案,‘3’

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X’为综合科目考试,有文理大综合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小综合两类。

5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逐步推行了定向生制度、保送生制度、委培生和自费生制度。

56、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

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

57、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第一,系统原则,第二,整体效应原则,第三,最低岗位数量原则,第四,动态性原则。

58、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

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59、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及代表国家:

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其中以法国尤为典型)2.权利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国、日本、英国)

60、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两极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61、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1.欧洲大陆模式(以

学术权力为主,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等管理模式)2.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强调规范,实行相对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负责的高校管理模式)3.英国模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平衡,两者相互制约的高校管理模式)。62、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1989年后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3、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见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1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

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

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64、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四个:1.经济因

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2.文化、传统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4.教育因素

65、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

85、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86、大学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87、课程的定义: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

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合。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上的短学程化;

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

和多样化。

99、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

结和学业成绩评价等

100、多选题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101、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

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114、科研程序:科研准备阶段(一、选题

二、申请课题); 科学实验阶段; 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115、大学的科研成果分六类:

一、理论性成果

二、应用性成果

三、发展性成果

四、阶段性成果

五、教学研究成果

六、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

116、凡属于发明的科技成果及重大理论性的研

究成果,在上报成果的同时,可以向国家科委申请发明奖与自然科学奖。

102、(多选题)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1、117、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

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66、科类、专业结构(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67、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

68、能级结构(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

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列关系。我国目前分三个能级:1.设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学校)。

69、地区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

成状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布局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有两种。1.梯度结构模式2.中心城市模式)

70、高校教师的任务有三点:1.培养高级专门人

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

71、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高校老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72、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1职务结构2学历结

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73、高校学生生理发展特征: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的后期。74、高校学生的记忆以逻辑记忆为主,思维能力

尤其是辨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75、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

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

76、专业的概念(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的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 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77、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又与

一定的学科基础相对应,专业设置与调整既要遵循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又要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78、高等学校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是教学

79、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80、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 2

个重要方面

81、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82、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独立性的增强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8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中间过渡性特征:高校

教学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

化与经验、活动。

88、(单选多选判断)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分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选课形式(课程要求)上看,可分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课时数的多少将课程划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89、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生

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征中习得规范和生活态度,学校在无形中亦完成了社会化训练、阶级结构的维持等功能。

90、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91、多选题教学计划的组成:

1、专业培养目

标和基本规格

2、课程设置

3、主要教学活动

4、时间分配

5、学年编制(简称校历)。92、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93、多选题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

求):

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94、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

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95、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照大

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96班级授课制最先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

〈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在我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普遍推行。

97、散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

1、19世纪末美

国出现的巴达维教学法;

2、欧洲出现的曼格依木教学法;

3、20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的“开放教学“;

4、50年代初英、美等国的”协作教学“。

98、多选题(单一条易出单选题)班级授课制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有:

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

2、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

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103、(单、多选题)大学教学方法分类:

1、教

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问讨论法等;

2、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3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104、选择题(二者概念和区别)讲授法是通过

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辩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单向的,讨论法是双向的。

105、(多选题)近代直观性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看图、演示模型、标本、参观等各种教学手段

106、(多选题)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四个方面:

1、学习者

2、学习资源

3、教育开发职能4教育管理职能。

107、多选题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1、对教育决策的影响

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的影响。108、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将计算机用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逐渐与通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等融为一体,具有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功能这样一种技术组合。

109、1999年6月,教育部制定〈关于发展我国

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提出“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的十六字方针。

110、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准则包括:教学素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的实际效果。

111、自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国家级

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112、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

一、确定和

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编审试题;

三、建立试题题库;

四、实施考试,取得信息;

五、阅卷评分;

六、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113、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一、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二、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

三、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四、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五、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

118、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 119、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军事训练

二、专业实习

三、生产劳动

四、社会调查

五、智力扶贫

六、参观考察。

120、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阶级

二、广泛的群众性

三、很强的实践性 121、(多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疏导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122、思想政治教育的六种方法:

一、调查研究

法;

二、说理启迪法;

三、情感交流法;

四、榜样教育法;

五、参观访问法;

六、品德评价法

123、(概念掌握)说理启迪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榜样教育法是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为榜样来启发、激励青年学生的方法。124、(多选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活动;

二、教职员工的“三育人”;

三、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

四、校园文化;

五、社会实践;

六、各课教学

125、(多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三类:

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

4、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5、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

2、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

3、劳动态度和纪律教育

4、革命传统教育);

三、按阶段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新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二、三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高年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26、(多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127、(简答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1、用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3 篇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困惑,老师指导怎样想,学生不会表达,老师指导表达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教师要激励意志而不是强迫他们顺从,教师要给于学生启发但又要保留余地让学生自己思考

%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演示法开始于夸美纽斯 %案例法是哈佛大学首创 %发现教学是布鲁纳首先提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永远正确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包括:认识对象、认识条件形式和认识过程

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3.西周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书,御,?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5.太学的建立,标识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选择题)7.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文学学科在当时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

8.19世纪,洪堡(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

9.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教学与科学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10.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教自由”和”学自由”。前者是指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自由,后者是指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自由 11.1861年在国会众,参两院通过由林肯总统签署在1862年生效,称为著名的”莫利尔法案”

12.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纽约州),威斯康辛大学

13.威斯康辛思想:1912年, 威斯康辛州公共图书馆管理员查尔斯。麦肯锡首次使用”威斯康辛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对校长查理斯。范海辛提出的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的概括(1904年提出的)。”威斯康辛思想”遂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14.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一所外国语学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性质与功能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15.1903年”葵卯学制”在高等教育阶段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等学堂,第二级是大学堂,第三级是通儒院。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16.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的方式的总和(错)17.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对)

18.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问题,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

19.五部法律——学位条例80年;教师法93年;教育法95年——基本法;职业教育法96年;高等教育法98年

20.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两重性,即高等学校兼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组织属性

21.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上可分为三大模式: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并重模式

22.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23.高等教育实践的内容: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管理制度

23.学历是一个什么术语:它是指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24.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八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对):精英教育15‰以下,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高等教育-超过50‰

25.标准: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比例,又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6.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量化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性条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只是意味着接收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大量增加(对)

27.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对)28.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力(对)

29.判断题:知识与能力成不成正比(不成正比)30.判断题: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对)31.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对)

32.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判断题)

33.发现教学法是布鲁纳提出的34.科学研究是衡量高等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志 35.真正具有科学性的高校科研,从19世纪初开始 36.科研作为高校职能的提出者:德国人-洪堡 3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38.(选择)教师的角色特征:传授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 代理人的角色

1、“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孔子(“有教无类”——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2、“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原则——出自《学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教学文献。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3、“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4、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5、夸美纽斯(捷克):著作《大教学论》,提出“教学原则体系”的概念。

演示法——始于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中国,始于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6、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7、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19世纪初,洪堡(德国)

9、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组合。(×)

10、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P150

a、运用语言传递为主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b、通过直观感知为主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 c、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自觉指导法等。

11、案例法——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的。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P11912、发现教学法——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首先提出。

13、程序教学法——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创。

14、个体通过整理文化材料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析、转换和迁移能力,促进其心理能力的发展。(智力、能力等)——瑞士 心理学家皮亚杰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皮亚杰

15、远程授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16、上课——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17、课程——英国的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用“课程”一词18、1985年我国设立了“教师节”,以促进社会对“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19、“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0、“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21、“我是林中木”、“独木不成林”——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群体性”。22、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模式。

23、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4、高校教师资格是对高校教师资格任职条件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5、高校教育实践研究的内容:a.研究教育对象b.研究教学内容c.研究教学方法。

26、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7、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激励法、计量法。P18428、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应归因于教育。P7229、高等教育再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30、1973年,(美)马丁.特罗 /高等教育大众化指一个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至50%之间。(注:比例在15%以下——精英教育阶段;比例超过50%——普及高等教育阶段。)P248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已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3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32、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

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35、1862年“莫利尔法案”: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即农工学院、资助办法是,按照1860年规定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联邦政府分得三成英亩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通过出售土地获取建校资金。——赠地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36、范海斯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包括:(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37、1903年“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1)高等学堂(2)大学堂(3)通儒院 39、199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1、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1.近代高教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教学

3.七艺: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4.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革命初期,中等教育开始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 5.19世纪后半期高教的扩展和丰富表现:高教层次多样化、高教形式多样化、英才教育转为大众教育

6.1998.年8月29日公布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

实施的教育

7.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

才的社会活动

8.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决定领导权2.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制约高等

教育体制4.制约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9.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专门

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4

10.经济发展对高教的决定作用:1.是高教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

旧额定乐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教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高教的结构

11.高教的经济高能:1.高教促进经济增长2.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提高人们收入

12.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体现: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

结构,拉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通过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申汇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13.斯特鲁密林研究:老董简化率 14.舒尔茨研究: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5.丹尼森的研究:美国 16.科学技术对高教的影响:1.内容2.手段 17.高教的科技功能:1.高教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

功能2.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18.文化对高教的影响:1.内容2.高教的实施3高教特色的形成.19.高教的文化功能:1.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具有创新和发展

文化的功能

20.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

为社会提供服务

21.18世纪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功能:1.人才培养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

完善与欧洲中世纪,是现代教育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2.高校出现在西方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创立学院。我国追溯到西周时期……..2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大学

自治和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1862年莫理尔法案,范。海

斯的维斯康恩思想,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24.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法长的需要和基本

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5.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

26.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

27.99年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

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8.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

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29.教育目的性质:是一种理想教育、具有客观性 30.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31.高等教育目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激励 32.1961年高校六十条,1998年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应当是学生比较系统的庄我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3.制定培养目标确立的关系:1.德与才2.身与心3.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3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见31页)

3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见32-35页)35.全面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36.高教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开始于古希腊。个人本位源

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老子的道。社会本位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理论。

37.如何看待两者: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

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8.通才和专才:六艺:礼、乐、射、书、数、御。结论:两者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各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有较大的区别。

39.通才:一种同时教育,棋迷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特征;1.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0.专才:配有比较狭窄专业人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 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特征:1.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和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41.通才专才的结合: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3.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42.马丁。特罗:15% 43.英才高教阶段体现了传统高教的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德培养,大众高教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44.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5.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哪些学校?主办管理单

位,性质和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

46.依据:1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水平。2.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47.办学体制特征: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多重公立和管理系统(加拿大和德国);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和美国)

48.成教的类型: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4.夜大5.其他

49.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 大学,确立是19世纪德国洪堡 50.高教职位设置的原则:系统、整体效应、最低岗位数量、动态性原则 51.改革重点和方向:1.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

编制相结合;2.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和嘎权益要得到有效的保证,监视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物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52.高等教育攻关管理体制的模式:1.中央集权型(法国),权力分散型(美

国);既权和分权相结合(德国、日本)

53.体制改革:1.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丹蒂高效的统筹权;

2.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活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54.管理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学术权力,法国、意大利)美国模式(行政权

力);英国模(两者结合),1989年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特点: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校长是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

事务;/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行政管理层次:校、学院、系

55.行政管理改革方向:1.调整权力机构,下移权力中心,扩大自主权,权责统一2.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化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3.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校人事制度,包括职称评定、人事聘用、分配制度绩考核4.高校后勤社会化,56.影响教育结构的因素:经济、文化传统、科技、教育因素

57.结构状况:1.层次结构(水平结构)2.科类专业结构(12个专业)3.形式结构4.能级结构(比例关系)5.地区结构(梯度/中心城市结构模式)58.高校教师的作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59.任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60.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

61.培养和提高:1.切实加强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3.加强职业教育 62.教师结构:1.职务结构(职称比例,倒金字/科研;卵型/并重;金字塔型/教学)2.学历结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63.结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2.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合理流动3.克服近亲繁殖

64.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3.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65.高校师生的特点|:1.主体性和互动性增强2.独立性增强。希望平等的交流知识,建立融洽的感情

66.改善途径:1.加强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威,以学以德服人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

67.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导思想;1.尊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3.专业范围覆盖面宽广5.专业设置布局合理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68.专业调整:.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需要为出发点;2.积极复制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的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2.改变培养方式3.避免几种倾向:一哄而上、盲目扩大招生,缺乏社会需求预测

69.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较高的认为素质和道德风貌2.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具有现代意识4.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70.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教的总体目标一致2.与社会需要一致3.个人发展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71.社会实践的特征:1.目的在于培养学生2.有定向选择内容3.通过先斯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高校其他教学环节具有互补并进的效果

72.作用: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能力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73.活动形式: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74.一些关系:1.出人才和出成果2.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科研3.学生自主性和教师指导4.深入性和广泛性5.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75.思想政治教育:人在私营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人、塑造人的意识观念的教育活动 76.特点: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7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遵循规律:1.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2.遵循高等教育规律3.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它有各种教育因素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在矛盾中进行;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矛盾运动的过程

78.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

79.内容:1.系统的马克思基本理论2.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4.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5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

80.原则:方向性、疏导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

81.方法:1.调查教育2.说理启迪3.情感交流4.榜样教育5.参观访问

82.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马列主义课、思想品德课教学)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4.校园文化5.社会实践

83.高教科研的地位和作用:1.是高等教育法真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水短4.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下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84.特点: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快的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室高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85.遵循原则:1.社会经济效益和学术水平相统一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3.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4.项目指南和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5.支持青年人元。开拓新的研究领域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86.科研方法论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理论的层次性3.加强综合研究 87.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1.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观、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88.教学的任务: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油画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89.地位和作用:它是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90.特点:独立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91.课程分类:1.认识的主体或客体上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分,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3.层次结构上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选课形式分,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

92.教学计划的组成: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

93.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育实用性

94.大学教材的特点:1.专门为教学服务2.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3.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创建性、针对性和科学性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便于学习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95.编制教学大纲的意义:它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张节、客体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教学指导文件。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是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96.形式:说明、正文和附录。说明部分阐明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编选的依据,教学方法的提示。正文部分安排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的讲授内容、基本论点和教学时数。附录列举参考书目

97.课程建设的意义:1.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98.内容:1.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的改革2.教学设施的建设3.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4.教学组织与管理

99.要求:1.富有特色2.教材合适3.教学资料完整4.考核手段科学5.有效的教学方法6.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100.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低;班机授课制(捷克夸美纽斯最早提出),它有利于扩大规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但他强调统一,忽视个性差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101.教学组织形式的趋势: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3.场所的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102.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实习、科研和毕业设计

103.备课的要求:1.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2.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3.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

104.组织讨论课的要求:1.避免讨论课的无计划性2.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3.善于控制讨论进程4.及时总结

105.教学方法的共同趋势: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试2.由交给学生知识相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106.教育技术的作用:1.对教育决策的影响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影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有利于扩大规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7.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 篇七

自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 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认为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时期都强调,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对适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要搞好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1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完成这一重任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 而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等方面的特点决定它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对高职院校来说, 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重要指标之一, 其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评价指标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的为合格等次,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的为优秀等次, 对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 也有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要求。这种评价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导向性的指标, 职业院校必须创造条件, 努力改善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 优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 搞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对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 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的几种观点

在职业教育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培养社会适用型技术人才等因素作用下, 全国各类职业院校掀起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热潮, 相继出台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 开展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工作, 抓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以加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达到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目前国内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比较通行的观点有以下六种: (2) 一是“双证”说, 认为凡是持有“双证” (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 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 (双素质) ”说, 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 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叠加”说, 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四是“双职称”说, 认为“双师型”教师应既具有讲师的职称, 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五是“双层次”说, 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 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 即:经师 (经典专业知识) +技师 (精湛专业技术) :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 即:人师 (价值引导) +事师 (职业指导) ;六是“特定”说, 认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以上认定条件的几种观点, 对处于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3 贫困地区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条件探索

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抢占教育资源 (尤其是生源) 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如果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 尤其是加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增强抢占教育资源的优势。因此, 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应大力坚强师资队伍建设, 尤其应该大力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虽然, 对以上几种认定办法, 众多专家褒贬不一, 孰优孰劣到目前为止还在争论不休, 但对地域上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将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照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的做法, 笔者认为, 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在专任教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情况下, 可以给予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下转第115页) (上接第106页)

(1) 有从事教学的教师资格证, 又有与所从事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者。

(2) 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者。

(3) 有从事教学的教师资格证, 经考核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者。

(4) 有所从事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 又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者。

(5) 能讲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又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者。

(6) 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 ; (2)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4)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以上认定条件的依据:第一个条件采用“双证”说;第二个条件采用“双能”说;第三、四个条件是对“双证”说和“双能”说的延伸理解;第五个条件其实就是对双师素质教师最基本条件的理解;第六个条件是《高职高专评估指标分点诠释表》中对双师素质素质教师条件的注释, 是对“双职称”说的扩展, 其实也是职业院校“产、学、研”办学思路的基本要求。

总的来说, 双师素质教师首先应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基本条件之一。其次, 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与所教专业相近其他知识和能力, 有较强的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的技能和一定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4 结束语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如果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要求过高, 由于受所处环境条件的限制, 会大大抑制教师往双师素质教师方向发展。因此, 贫困地区在组织教师进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的认定时, 应该认真领会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与外延, 根据本院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本校特点且不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对双师素质教师条件要求相去甚远的认定条件, 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尧.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30年综述[N].中国教育报, 2008-12-15.

8.加拿大多元化教师资格证制度探讨 篇八

关键词: 加拿大 教师资格证制度 多元化

2001年,国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专业化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但总的来看,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起步比较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整个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地方,比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一些制度政策需随社会与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与完善,在证书的鉴定、管理与发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找出一条适合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适应并促进教师教育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发展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留下可供其他国家参考的教训。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是加拿大的教育强省,其教师资格证制度建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和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一、教师资格证种类的多元化

BC省的教师资格证主要有以下五种:专业教师资格证、标准教师资格证、基础教师资格证、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和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

1.专业教师资格证

专业教师资格证提供所有的教师地位、薪金和保险金。申请人必须在BC省的大学某一专业完成了四年的理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另加一年的教师教育课程(48学分)(2008年4月1日前,要求为30学分);或直接完成5年的教师教育(150学分)(2008年4月1目前,要求为120学分)课程,课程内容必须包括6学分的英语或法语的文学和写作课程。持专业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必须了解加拿大学校体系的情况,可以在本省公立学校和独立学校教授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任何科目。

2.标准教师资格证

标准教师资格证提供所有的教师地位、薪金和保险金。教师要获得标准教师资格证需要完成至少三年的高等教育课程。但现阶段,大多数持有标准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都完成了4年的理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另加一年的教师教育课程,或直接完成了五年的教师教育课程。持标准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可教授小学各年级或学前课程。

3.基础教师资格证

基础教师资格证只给那些过去被鉴定合格但是没有大学学位的老教师颁发。

4.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

这是临时证书,有效期仅为四年,四年后就要重新申请。

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最初只限于颁发给那些从事厨师教育、技术教育、第一民族语言教育和理事会规定的其他特殊教育的教师。申请人需要完成三年的大学全日制学习。除了学习教育和语言学之外,还要求学习英语、数学和实验室科学。而且申请人还必须完成由教师学院验证的跨省证书课程和教师学院认可的第一民族课程学习,语言流利者可免去语言训练课程。

5.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

这是一种临时证书,通过申请可转为永久证书,持证人只能够教授第一民族语言。

发展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是一种解决教师短缺问题的很好的办法,但是仍然需要完成3年的大学全F1制学习。除了学习教育、语言和语言学之外,还要求学习英语、数学和实验室科学,所以很多土著语教师达不到这些要求。因此,1999年,第一民族語言教育筹划委员会为土著语教师议定了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的一个新形式——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BC教师学院并没有对其规定具体的课程,而是制定了课程提纲。第一民族的各机构必须和大学议定这种证书的课程细节,一旦他们之间达成协议,BC教师学院就必须批准。

二、教师资格证的期限的多元化

1.临时教师资格证书

临时教师资证书颁发给那些符合专业教师资格证和标准教师资格的条件,但是教师教育课程是在BC省外完成的。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和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就属于临时证书。一般临时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48个月。临时证书失效后可以再次申请成为临时证书。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延期4年:申请人遵守法规;在证书失效前提出延期申请;并满足BC教师学院法规所规定的教学经验条件,即申请人所教授的科目必须和BC省广泛教授的科目相同;教育和管理方法与BC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校体系相符合;在提出申请前,十年内每学年最少有75天在职或者连续两学年有100天在职。申请人还需上交学院所规定的年度学习成绩单,但是如果没有完成BC教师学院所规定的年度学习,证书就只能延期一年。

2.永久教师资格证书

永久教师资格证没有终止期限,除非没有缴纳年费,或根据教师职业法被中止或吊销。标准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教师资格证都属于永久性教师资格证。申请人满足临时专业教师资格证和临时标准资格证的条件,并且完成了实习课程和30学分的专业课程和普通课程,同时还必须是由大学罩的教育学院推荐到BC教师学院的,并完全符合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条件,则可以获得永久资格证书。

临时教师资格证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转为永久教师师资格证书:

申请人遵守法规并在证书失效前提出申请;完成教师学院所规定的年度学习;提交令人满意的教学报告并获得推荐(推荐人必须是教师学院的成员,还兼职地方教育官员或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如校长或副校长,而且推荐人必须对申请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过监督和评估);在持有临时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内在BC的公立学校或独立学校从教,而且25%的时间在岗,六年内累计在岗时间为1.5年。提供兼职服务的教师因不能获得正式的教学报告可以通过推荐转为永久教师资格证的持有者(推荐人必须是教师学院的成员,还兼职地方教育官员或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如校长或副校长,他必须对申请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过监督和评估)。推荐的内容包括:有能力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专业关系;有能力完成分配的教学任务;可以恰当地应用课掌管理策略,可以实施适合于某一学校或年级的学科实践活动;有能力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三、加拿大多元化教師资格证制度对我国的启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应该注意不断完善适合各地实际的教师资格体系。

从加拿大BC省实施师资格制度的经验看,因为与其他省教育制度不同,BC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符合本省发展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颁发不同的教师资格证书形式,目前和其他省份纷纷签订互惠协议,促进BC省和其他省的教师的流动和互补。BC省教师资格证书形式的多样化及其证书标准的灵活化为制定教师资格法规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也可以根据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完善和细化各地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适合各地区和民族发展的教师资格证书形式。通过法律规定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最低标准,国家教育部拥有对中小学教师资格法律的解释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各地的实施细则,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设定最低标准,把握数量与质量的平衡点,以此保证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但是各省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细则必须报请国家教育部批准。

参考文献:

[1]张德锐.师资培训与教师评监[M].台北:师大学苑公司.2000,P41.

[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P199.

[3]F.Henry Johnson, History of Public Education in British Columbia[M].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64,32.

[4]David Angus,Professionalism and the Public Good:A Brief history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EB/OL].Thomas B. Fordham Foundation: 2001.

[5]ARPS (Annual Report of the Public Schools)[EB/OI].1873-74,P45.

[6]ARPS(Annual Report of the Public Schools)[EB/OL].1874-75,P71.

上一篇:酒类企业资源整合研究下一篇:底精品演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