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2024-09-27

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共12篇)(共12篇)

1.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一

贯彻落实县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情况汇报

县纪委:

2月24日召开的县纪委五次全会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和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会上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传达了县纪委五次全会会议精神,并明确要求机关全体同志,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六次全会及县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加强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推进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一)认真领会各级纪委会议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各级纪委会议精神列为2010年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反复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准备把握在新形势下新时期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反腐倡廉提出的新要求,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并结合我局实际、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和廉政建设。

(二)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观看警示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意识。针对机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教育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要守住底线,不踏红线,要严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杜绝违纪违规事件发生,把党员干部得思想认识统一在干事业上来,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心系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发扬民主、秉公用权、生活正派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良好的干部形象。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一是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不断强化反腐倡廉教育,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令禁止的行为,尤其注意不以权谋私,不插手、干预工程招标、项目建设等事宜。三是切实抓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增强依法理财,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特此汇报。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2.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的意志和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 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地位重要且极端脆弱, 保护环境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家园, 既是青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重大贡献, 也是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基本内涵、内在要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号角, 号召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勇于尝试、善于开拓,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以下简称“海北州”) 在“生态立州”战略指引下,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保海北州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海北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把海北建设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 根据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州”战略, 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着力推进“三河一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保障自然生态安全,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着力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逐步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但由于海北州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严酷, 森林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面积大,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趋势日益加剧, 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共赢, 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放在海北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行谋划, 从而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北科学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争取生态补偿,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和积极性。改变唯GDP的观念, 淡化GDP考核, 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严格执行草蓄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 发展设施畜牧业和人工草场。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把好环评审批关, 健全环境安全监管体系。

2 积极实施生态工程, 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 保护生态是第一责任的思想, 坚持保护优先、综合治理, 在实施好天然林保护、环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等重点工程的同时, 争取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黑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等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促进生态保护建设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 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围绕建成全省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的总体目标, 继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组织实施门源县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青海湖生态保护与治理、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项目。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州、县发改、财政部门捆邦项目, 整合资金, 从制度机制上保障项目支撑和资金投入到位。在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的基础上, 州、县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 根据建设规划分年度、按计划配套建设资金, 提高建设投资标准, 确保加快建设进度, 巩固建设成果。突出县域特色, 依托项目带动, 实现持续发展。坚持一县一特色、一县一主业的分类指导方针, 突出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规律, 突出特色, 项目带动, 持续发展。如州属门源县加强对仙米林场、浩门林场等国有林场体制改革, 加大天然林保护, 实施227国道沿线和岗木线沿线造林绿化, 实施村庄绿化和浩门镇及外延扩展区绿化。州属祁连县加大对天然林保护力度, 实施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工程,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 加大冰川和湿地保护力度。刚察县依托青海湖的生态优势, 加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实施“湖滨藏城”绿化工程。建立以普氏原羚繁殖救助为主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进一步挖掘青海湖裸鲤增殖暨观鱼放生节和鸟岛生态旅游潜力。州属海晏县围绕打造“两区两园两镇一线”, 实施生态建设和管护工程等。

3 坚持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坚持节约资源,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 海北州工业化进程有了较快发展, 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产业结构来看, 重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 生态保护的压力大, 节能减排的任务重。因此要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 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任务。一是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条件, 把好项目准入关。选择一些行业和项目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同模式, 引进项目既考虑国家产业政策, 更注重节能环保, 发展耗能低、污染小的生态工业,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投向节能减排,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切实加强重点领域, 突出抓好电力、煤炭、有色金属、铁合金等重点耗能工业以及建筑和交通两大行业节能工作, 推进资源整合和行业及技术进步, 提高纯农业集中度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三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财和资源综合利用,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并督促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积极向省上申报节能专项资金, 吸引社会的资金进行节能改造的投入。四是加大节能统计和节能监察力度。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加大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力度, 重点监控重点用能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能耗状况, 根据全州能源消耗水平适当调整高耗能产品的产品结构和质量,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积极推进海北州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

4 切实加强宣传教育, 培育生态道德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要具有环境意识的民众,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的环境意识是通过生态道德素质体现出来, 生态道德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 这是海北州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所以, 只有提高海北州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 培育生态道德意识, 把道德建设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操,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 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二是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有更强的生态意识, 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三是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 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普及环保知识, 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活动, 严格执行“限塑令”, 治理“白色污染”, 使海北州各族人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要提倡可持续消费, 反对不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资源能源浪费型消费。在消费引导方面, 各级政府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 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 推动绿色消费, 建立环保型社会。

5 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严格环境执法

一是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海北州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保护队伍来完成。一方面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 解决环保机构编制、装备和人员, 努力实现各地区环保工作有独立部门、专人负责管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环保队伍思想、业务水平, 培养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廉洁奉公、勤奋敬业的环保队伍。二是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依法打击各种乱砍滥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对违反“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污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对在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环境地带进行开发建设和采矿活动等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以强硬的手段减少污染物, 保护生态环境。三是贯彻依法治州方略, 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情况、新要求, 及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四是建立政府主导, 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动机制。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形成内部互动、上联动的整体执法机制;环保、工商、公安、安监和各级经济主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 建立案件移送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人大监督, 开展舆论监督, 发动群众监督, 健全资源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州、县发改、财政、农牧、交通、住建、国土资源、水利、科技、旅游、文化等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分工负责, 紧密配合, 全力推进创建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州工作。州、县发改委负责项目捆绑、规划设计等工作落实, 财政局负责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等工作落实, 国土资源局负责落实林地红线的区划界定、土地治理项目整合等工作落实, 住建局负责生态城镇的规划、申报、绿化等工作落实, 交通局负责国道、城乡等道路的绿化工作, 水利局负责河流湿地的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 以及造林地引水灌溉设施等项目的落实, 文化局和旅游局负责生态文化活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等相关工作。五是坚持依法行政, 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 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系行为, 维护环境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六是加大信访工作力度, 对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现场执法, 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建立起环保与广大群众之间的一条绿色通道。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安排部署。海北州作为青海省环青海湖牧业示范和生态旅游区的重要区域, 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不仅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资源环境态势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因此海北州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为此, 就海北州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谈了几点建议。

3.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三

文化厅党组对举办这次省直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及经营管理高级研讨班十分重视,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省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在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院团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举办这样一个高级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与我们的院团领导同志就院团经营管理进行认真研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文艺院团下一步的繁荣发展、改革创新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时刻牢记文艺院团肩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

国有文艺院团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个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从历史上看,国有文艺院团产生于解放初期,由两个方面组成,一部分是部队上的文工团,服务于解放战争、革命战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发动群众;另外一部分是私营剧团,也是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解放之后,把部队文工团和私营剧团合二为一,形成国有院团。从1952年开始改革和组建到现在,国有文艺院团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一直承担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对民族精神培育、国民素质提高、道德风尚培养,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一系列的经典剧目,都是这一个时代创造的。在新的时代,文艺院团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从六个方面做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举措,每一项文艺院团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重要的任务。

(一)创作生产艺术精品。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重要的标志是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怎么创造的呢?必须有一批专门的艺术人才;去精心打造,十年磨一剑。精品戏尤其得磨,急功近利是不行的,真正能够传之久远的艺术精品,必须经过长期的打磨,经过艺术专业人才的精心打造,文艺院团恰好承担着这方面的任务。就是说,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打造文化精品,特别是精品剧目,这应该成为我们院团的一个重要使命。

(二)培养聚集高素质人才。全省文化系统拥有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包括演艺人才,音乐、舞美、编剧人才等等。文艺院团担负着培养聚集艺术人才的作用,这方面和艺术院校不一样,艺术院校是带有学院性质的。我们是在长期艺术演出的实践中不断的发现、培养、造就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和人才梯队。能够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培养造就一批顶尖艺术人才,这是其他文化单位和部门很难做到的。

(三)弘扬引领社会主义新风正气。陶冶道德情操、弘扬新风正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文艺院团的一条重要使命。宣传教育、引领风尚,培养审美情趣、弘扬社会正气,是自古以来文学艺术所承担的重要功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倡导礼乐文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必须在礼乐中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够立而为人,礼和乐是不可分割的。文艺院团的这些使命在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确。文艺院团创造着反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弘扬社会新风、培育精神文明的鸿篇巨制,培养造就一大批群众欢迎、在社会上闪耀着德艺双馨风采的文艺大家、大师。

(四)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省118家国有院团中,80%以上是戏曲院团。有的地方戏曲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真正是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每一个曲牌,每一个剧目,都是历史的积淀,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都沉积着重要的文化基因。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们传承下去,而不至于在我们手中消亡。其他20%的院团,有歌舞,有杂技,有曲艺,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山东民歌、山东民间舞蹈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亟需发掘和保护。山东民间器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山东杂技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山东曲艺深受群众喜爱,济南就有曲山艺海之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文艺院团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二、正确认识文艺院团属性、功能和定位

文艺院团应该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阵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器官,弘扬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培育文艺人才的重要窗口。总之,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

(一)公益性。从性质、地位方面讲,国有文艺院团具有浓厚的公益性,不管是什么艺术样式的院团,歌舞、话剧、杂技、曲艺,还是京剧、吕剧、柳子、茂腔、五音戏等,不管是代表国家水准、民族特色,还是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院团,都带有公益性质。第一,必须生产精品剧目、精品力作;第二,必须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第三,必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必须传承优秀文化。公益性应该是文艺院团的一个基本属性。我们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利用文艺院团宣传、发动、组织、教育群众。战争年代,以部队的文艺院团为主,地方也有,在延安有评剧院,1944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给延安评剧院作过重要批示,那个时期山东也有这样的剧团。最重要的是全国解放之后,党和政府大规模建立国有文艺院团,国有文艺院团发展到现在,它的这种作用功能,这种公益属性是不可忽视的。

(二)经营性。除了完成公益性文艺演出、政治演出之外,还有面向市场的演出,适应社会不同层次需要的演出。建国初期,国有院团从一开始成立就带有经营性。我们生产的艺术精品也有很多是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是通过长期的市场检验立起来的,是通过长期的市场运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精品创作出来不能仅仅为了参加评奖,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三)两种属性辩证统一。国有文艺院团的市场性和公益性并不矛盾,往往是市场中有公益,公益中有市场。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要求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用低票价或者优惠票为基层人民演出,就是一种公益活动,这其中有一定的

市场性,更有公益性,公益和市场是结合的,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公益活动政府采购就带有市场性。解放初期国有院团建立时,就确定必须在市场上有半年到几个月的商业性演出,文化部1953年《关于调整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国有戏曲剧团每年至少应有六个月在剧场公演;国营话剧团、歌剧团每年至少应有四个月在剧场公演。”并同时要求“国营院团应采取企业经营的方针,使其逐步达到自给”。所以国有文艺院团一开始就有两种属性,公益性和经营性,是二者的统一体。

(四)院团改革坚持两种属性。目前进行的院团体制机制改革,有的保留事业体制,保留事业体制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市场性,也需要搞经营,也需要有市场成分;有的要转企改制,转企改制的文艺院团也有公益性,而且这种公益性还很强。既然有公益性,政府就要支持;既然有经营性,就要走市场,二者无法截然分开。所以,不能以是否转制来硬性把国有文艺院团的这两种功能、两种属性割裂开来,分离开来,如果机械地、绝对地、形而上学地硬性分开,对院团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也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如果说,保留事业单位的院团只有公益性没有市场性,那院团发展就不能享受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也享受不到进入市场后的成果,同时也无法运用市场杠杆调动多方面积极性,这样,院团发展将会受到严格限制。如果说,转制院团完全是市场性没有公益性,就会失去政府的支持,失去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包括政府采购等各方面的支持,院团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国有文艺院团完全依靠市场是难以存活的、难以为继的,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正是考虑到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党和政府对转制院团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加大而不是减少财政投入,增强转制院团的发展后劲和内在活力,同时为了改善院团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不遗余力。

(五)厘清文艺院团功能定位。只有厘定清楚,才能为院团改革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对院团的领导同志来讲,应该进一步从根本上去明确院团的性质,为院团下一步的发展做出努力。其实,国有院团的经营管理研讨班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来举办的。院团既然既有公益性又有市场性或者经营性,那么就有一个经营管理的问题,保留事业体制的院团要加强经营管理,转制院团更要加强经营管理。所以,我们必须把经营管理这一课补上,把经营管理学深、学透、学好,这样院团发展才有根本保证。

三、加快推动文艺院团改革发展

文艺工作者期盼关注改革,又害怕改革,很矛盾很纠结,实质上是对改革有一些误解,就是说,对改革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

(一)科学认识文化体制改革与院团改革的关系。为什么一些同志怕改革,据了解和分析,是因为存在这样一种逻辑、一种认识,即“把文化体制改革仅仅等同于文艺院团改革,把文艺院团改革又仅仅等同于转企改制,把转企改制又仅仅等同于政府撒手不管,认为转企改制就是把院团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方式的改革在今天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也是党和政府所不同意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到了一种“我们一感冒世界就打喷嚏”这么一个程度,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文明成就,很重要的是得益于我们国家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国家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小平同志是带头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伟大政治家。还有实行民主选举和领导干部任期制,我们党的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连任不超过两届,这在世界上都是了不起的成就。非洲、中东一些国家出现的政治动荡,很重要的应该归咎于他们的终身制。文化体制改革:首先是宏观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从“办文化”走向“管文化”,“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省文化厅理想的管理体制不是按照行政的办法去管理六大院团,应该是“管办分离”,文艺院团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省文化厅与院团的关系应该是行业管理关系。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主要通过运用法律的、财政的、土地的、税收的政策等手段来支持或扶持文艺院团。因此说,文化体制改革不只是针对院团,首先改革的是宏观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包括副省级以下城市文广新局的合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的建立。

(二)充分利用院团兼具的两种属性。对院团的公益性,要继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继续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惠民、利民文化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人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戏,都应该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这些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保障。谁来买单呢?政府来买单。人民的政府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这是改革的方向。当然了,政府买单也和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计划经济时期不一样,讲求调控性,就是说公益性也必须有一定的市场性,这种市场性就是谁的产品质量好,群众欢迎,而且服务态度好,政府就找谁去演。这就是政府采购,阳光采购,政府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艺术作品,什么样的演出,列出菜单,文艺院团进行申报、投标,说明你有什么优秀的产品,可以向政府提供。政府支持不可能是撒芝麻盐,也要进行改革,这也是文化体制改革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面向市场,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更是院团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也不是说把院团推向市场不管不问,省里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根本目的就为改制文化企业、改制文艺院团提供足够的产业支持,一个好的剧目要投向市场,政府就把它作为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支持;一个重要的演出,可以作为产业项目进行支持,一个好的人才引进计划,也可以作为产业项目进行支持。作为签约演员,成立一个工作室,或一个项目公司,就能够申请产业项目支持。总之,文化产业资金应该发挥出重要作用,不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吗?

(三)积极主动地进行院团改革探索。院团改革包括顶层设计和院团自身改革两个方面。顶层设计包括中央院团的顶层设计,各省、各个单位、各个地方院团的顶层设计,包括成立大的演艺集团,大的演出公司,这些确实不是文艺院团自身能够完全说了算的。但是院团自身的改革是院团可以自己说了算的,是能够自己主动进行探索的,不一定非要等到顶层设计方案出来。而且,院团自身的改革会推动顶层设计,有利于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务实。院团根据自身特性进行的自主改革创新,对壮大实力,发展文艺事业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各个方面支持力度相当大的情况下,院团利用改革去有效吸纳有利资源,是大有作为的。一方面,院团有公益性,政府会逐渐加大支持力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特别是省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之后将会出台一系列文化强省的重要政策,对院团公益性方面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院团有经营性,对院团经营性方面,扶持意见里面也会有一些重要的政策规定。省文化产业扶持基金将会大幅度地增

加,文化事业经费的规模也将会加大。就是说,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包括中央、省、市、县,增加的幅度都不会太小,如果我们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就会丧失机遇。希望文艺院团的负责同志,尤其是一把手,一定要从现在开始高度关注,抓住机遇,千万不要等、靠、要,不要等着改革的顶层设计,等着什么时候改,什么时候转,这些思想都要不得。对于政府公益性支持,厅机关会全力以赴地去争取,院团自己也要争取;对于政府产业支持,也要去努力争取,把产业性的文章和公益性的文章做大、做实、做优、做好。这样,院团的发展才会有基础。院团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探索应该是全方位的,团中团,院中院,事生企,一团两制,甚至一团多制都可以。譬如,可以成立文化演艺公司,院团为什么不能成立演艺公司呢?省京剧院虽然是保留的院团,成立山东京剧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又有什么不可以的?省话剧院也可以成立山东话剧演艺公司。这些工作可以抓紧行动,为什么不可以做?打造一个剧目,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它的市场性,拿到它的知识产权,成立项目公司进行市场运作,这个公司可以面向社会聘请人才,我们有的院团已经进行了这样的探索。就是说,院团创作生产的剧目,从一开始就要讲究投入和产出。不要老搞一下子几千万、几百万的这种大投入,这种投入确有必要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要考虑怎么在市场上通过盈利收回成本。尤其是围绕着承办十艺节,全省文艺院团将会打造一批文化精品,要从一开始就要有这种市场意识。创作生产艺术精品不仅可以申请文化艺术创作资金,还可以申请文化产业资金,取得重要支持的,为什么不可以去争取呢?我们要搭好平台,抓住这个机遇,准备用好这些资金。产业资金花不出去的可能性是有的,院团要不到钱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这笔钱花到我们的艺术事业上,演艺产业上,这样,院团的发展才能有一个足够的保障。实际上,团中团,事生企,一团多制,应该说这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低成本,少震荡甚至零震荡,高产出。好多院团自身和企业进行合作、联盟、挂牌,也都是重要的经验。企业愿意支持,院团可以为他们提供艺术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啊?在这方面鼓励大家进行探索。

四、明确文艺院团改革发展需要坚持的原则

院团改革发展应当坚持四条重要原则。

(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要突破条条框框,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没有这一股子闯劲,冒劲,是干不成什么事业的,就会非常的平庸,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错失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们院团叫冷暖自知。改革一定是我们院团自己的事情,要发挥院团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包括厅里面的同志,只能是给你们出主意、想办法,创造条件搭建一个平台,但是真正的改革,还要靠院团自身。因此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院团改革成功的评价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通过改革,我们出戏了没有,出好戏了没有,出大戏了没有,出在社会上市场上有影响的戏了没有,出那些能立得住、传得久远的好戏、精品力作了没有。通过改革出好戏、大戏、精品剧目,改革才是成功的。第二,有利于出人才。避免院团还没有进行改革,就已经人才流失的情况。改革是皆大欢喜、多方共赢的事情,通过改革,院团实力增强了,国家财政上给予支持,企业挂名给予支持,市场上也有大的盈利空间,院团实力迅速壮大。第三,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通过改革,职工收入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而不是减少,而且通过这种收入的增加,院团各个方面的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这不是双赢的结果吗?这样,党和政府才会高兴。改革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这“三个有利于”应该是院团改革是非得失的衡量标准。

(四)改革目的是发展。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绝对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文艺院团科学发展,是为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这才是衡量改革的一个根本标准。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文艺院团的发展当然也是硬道理。看院团改革,最重要的是看是不是发展了。过去一年排两个或三个戏,改革之后要排好多戏。市场有多元需求,政府公益性演出也有很多需求,一年排两个戏三个戏已经远远不够用。为了在整个政府采购中更有竞争力,必须多排戏、排好戏;面向市场也是这样,青少年喜欢什么,老同志喜欢什么,农民工喜欢什么,公安干警喜欢什么,根据各行各业不同人群、不同群众的各种需求,包括为企业排戏,排各种各样的戏满足不同需求。由此,每年可能排十个,甚至更多戏,院团的同志可能会累并快乐着。文化体制改革一定是为了发展、为了繁荣,这是改革的基本考虑。

五、切实加强文艺院团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重要内容。

首先,改革投入机制。改革要为院团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个什么平台呢?是一个投资平台。文化厅现在缺少一个文化投资平台,省财政事业费要逐年增加,但在产业资金上还是缺少的,怎么给我们的院团包括其他单位的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就是要建设一个好的平台。

其次,创建一条好的院线联盟。我省的院团是好院团,同志们都是好同志,但是演艺产业形不成规模,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省里是省里的,市里是市里的,县里是县里的。省直六大院团也是这样连不起网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电,只有并联或串联才能产生强大的电流。世界上最著名的托拉斯、最著名的商业集团,他们的优势就在于网,电影产业也得益于网,电影院线不就是网吗?没网是不行的。我们的弱势不在每个院团,每个院团拿出来都是好院团,都是一流的院团。但是没有网络,每个院团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是形不成力量的。所以要建属于自己的院线——演出院线和演出联盟,把全省一个个院团连成一串,连成一片,连成一张大网,只有这样,才有产生超出我们想象的巨大力量,才能形成闯荡市场、闯荡世界的足够实力。这不就是改革吗?所以,一定要立即把演出院线建立起来。不光要建我们省的,还要打出山东去,打到别的地方、区域去,应该有这种雄心壮志。

一个投资平台,一张网络,山东的院团改革才能够取得进展,才能够为院团提供一个改革发展的优质环境。

六、坚定不移加强文艺院团建设

国有文艺院团一定要加强经营管理,把经营管理作为院团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面。院团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和细胞,必须加强建设,要把加强院团建设作为省文化厅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加强院团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

作风建设以及经营管理诸方面。

(一)政治建设。就是要加强院团党组织建设,院团的所有共产党员都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应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的领导作用。文艺战线是光荣而崇高的,作为文艺战线的共产党员,也应该是光荣而崇高的,应该在广大的演职员队伍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擦亮“共产党员”这个品牌,各级党组织,包括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等等,都要在凝聚艺术人才,进行精品创作,开拓市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组织建设。文艺院团应该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一个利益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所有演职员在一起,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繁荣发展。我们应该有共同的使命,形成这么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这就是组织建设。党组织,工会组织,妇联组织,各个方面都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思想建设。文艺院团应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要组织大家认真学,反复学,这关系到院团自身长远的发展,一定学深,学透。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食不甘味,寐不甘寝,把一天当两天用,抓紧时间去梳理、去研究政策,把这些优势发挥好、政策利用好,要从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中挖到黄金。思想建设当然不仅包括这些,还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二为”方向。事实上,文艺院团服务意识越强,服务越到位,获得的支持力度就会越大,获得的各方面资源就会越多。从这个角度上讲,思想建设应该说也是有效益的,不是虚的,是能够为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只要善于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天道酬勤,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四)作风建设。国有文艺院团一定要加强作风建设,要有团结战斗、奋力拼搏、扎实肯干这么一种好的作风,这种作风我们可称之为团风或者院风。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补台,互相扶持,互相帮衬,形成这么一种良好的氛围,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不惹事,院团才能够红红火火,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文艺院团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肩负着带队伍、抓作风这么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院团长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定要把作风、把队伍带好,形成独特的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这也是院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院团一方面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动员群众,另一方面也有一个文化建设问题,自身要形成有别于人的团队文化。一旦形成自己的院团文化,对增强院团凝聚力、战斗力,一定会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

4.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四

情况汇报

7月24日上午,市委召开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会议主要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泰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着重研究部署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和关键措施,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奋力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迈向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市委会议之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落实。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认真领会

7月30日上午,镇党委、政府召开了由全体镇干部参加的会议,会议由镇党委书记曹慧同志主持,对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进行了再学习,再领会,重点学习了陆晓声书记和徐克俭市长的讲话,要求与会人员进行深刻领会,认真讨论,科学谋划我镇2012年下半年工作。

二、认真回顾,科学总结

2012年上半年,新垛镇党委、政府务实重做,开拓进取,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较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36万元,占市交任务的52%,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14亿元,占市交任务60%,完成财政收入124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650万元,分别占市交目标58%、53%,其中国税524万元,地税505万元,非税收入211万元。

三、科学谋划,狠抓落实

2012年下半年新垛镇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全力以赴谋跨越求突破、夯实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战略,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以“重民生、快发展、保稳定”为主题,树立发展为先、和谐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努力打造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新垛。

(一)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寻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新突破

下半年,我镇将分别在苏、锡、常、上海、南京召开新垛老乡联谊会,进一步宣传推进新垛,招引更多项目落户。以上海、苏南地区为主阵地,重点吸引产业转移项目,力争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围绕提高产业竞争力,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由引进项目向引进产业的转变。突出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和培育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坚持真招商、招真商,以小分队驻点定向招商为主,采取委托招商、专题招商、会展招商和以商引商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招商网络。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本镇在外能人的纽带作用,突出抓好与招商目标所在地政府、园区、商会的对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成效。着力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从源头上提高项目信息甄别的能力,提高信息转化成功率,不断优化招商机制,切实提高招商水平。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合力

坚持扩总量与快转型并举,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在项目建设中出新思路、新措施、新机制、新招数,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建设率,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有效投入,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对已落户的项目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下半年,我镇全力服务荣澄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的建设,确保10月份能顺利投产。按照“统一布局,资源共享,联动开发”的原则,加大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开发框架,迅速集中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增强项目承载能力。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理念,按照“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增强功能、提高品位、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构建特色明显的工业集中区。高标准分步实施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切实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动产业上下游延伸发展,引导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扶大促优战略,实行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着力打造一批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量级企业,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改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统筹 “三化”互动并进,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支撑

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三化”互动并进。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以锦海草莓基地、葡萄园

基地为源头,招引高效农业项目,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农业项目招商,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种养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特色养殖、规模种植之路,对种养户加大政策、技术、资金扶持力度,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区域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项目,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创建泰州市园林式小城镇为目标,打造进镇通道,强化施公路的绿色长廊。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公路、汇车道、停车场,新建农桥和改造危桥。加快推进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深入开展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规范日常管理保洁机制,全面开展“绿化、美化、亮化、畅化”行动,着手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推进重点区域整体开发、背街小巷整治;推进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对拓展镇域框架、优化镇区形象具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同时,充分发挥施耐庵故里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挖掘水浒文化内涵,打造水浒文化品牌,紧紧抓住施耐庵陵园整修契机,整合资源包装项目,大力发展水浒文化产业和商贸旅游,走文化兴镇之路。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新环境

以提升执政能力与水平为目的,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党政班子思想、作风、制度和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党员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以顶针碰硬的态度

5.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五

区委督查室:

现将区政府办公室贯彻落实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情况汇报如下:

一、传达全会精神情况

7月17日,区委召开一届六次全会后,区政府办公室于7月19日下午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参加的会议,会议认真传达了蹇书记做的区委全会报告及相关内容,总结了办公室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上来,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服务、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坚决完成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狠抓学习培训,根据各科室的工作职责,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习原则,分别组织公文写作、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技能学

1习。同时加强交流,做到及时理解、准确把握,进一步增强办公室全体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与交流中提高整体素质,为更好的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不断适应新区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质优良、业务精通、能战善战的干部队伍。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区政府办公室规章制度》,在进一步修订完善办公室督查、信息、调研、接待、公文处理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更细致、更严密、更科学的实施细则,完善各科室的内部工作机制。围绕精干高效的目标,切实规范办事程序,逐科室、逐环节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减少和杜绝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二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和谐舒心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尤其是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机关工委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进一步调动全体机关干部的活跃性,提升机关工作效率。

(三)加强领导,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要在工作中不断谋划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开拓新局面,努力创造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工作高效的工作业绩。要将政务公开、应急及法制工作在全市年终考核中力争排名前列,人大、政

协议案、提案办理、外事管理、综合材料及会务协调等其它工作也要抓实抓好,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放心。

(四)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及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健全防腐败体系。坚持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制度建设,使干部队伍保持清正廉洁之风。严格执行《沈北新区机关纪律作风整治工作方案》及《沈北新区机关纪律作风整治相关问题处理暂行办法》,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克己奉公,自觉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决抵制一切腐败现象,树立良好形象,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环境。

区政府办公室

6.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篇六

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作为年轻干部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具体到工作中要念好“敢、干、甘”三字诀,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敢”字为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古人云:“胸有凌云志,敢为天下先。”纵览历史上的风云变幻,时代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敢想敢做的闯者。这就要求我们年轻干部“敢”字为先,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惯性思维,敢干“前无古人”的事业,敢做“史无前例”的文章,敢走“与众不同”的新路,敢破“不合时宜”的陈规,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确定的目标任务,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达目标不罢休。

“干”字当头,坚持真干、实干、埋头苦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事是干部的本色,也是本分。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一方面,苦干实干。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新蓝图徐徐展开,明年我们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作为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灌注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会干巧干。不沉下心抓落实,蓝图再好也是镜花水月。面对经济发展、社会问题、民生福祉等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坚持以干促学、以学促干,干出实绩,做出实效,用实际行动将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7.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七

一、一年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3年, 是新一届党中央和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 我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按照去年工作会议确定的“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大建设、深化两项改革”的总体布局, 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开拓进取、狠抓落实, 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 实施两大战略取得新成效。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加快市场整合, 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预计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到13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 全力推动落实国务院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实施就业促进计划, 基本实现了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持续增加, 面向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健全。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 新10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面启动,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职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44个。在技能人才方面, 继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良成绩, 全年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约2000万人次。在引进国外智力方面, 大力实施“外专千人计划”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规范出国 (境) 培训工作新要求, 精心组织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引智活动, 取得良好效果。

(二) 推进两大建设取得新进展。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取得新进展,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稳步开展, 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 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突破5亿人。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以实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为重点, 全面开展规范劳务派遣专项行动。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为抓手, 积极健全调解仲裁组织机构, 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稳步推进。研究完善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政策措施,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和家庭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

(三) 深化两项改革取得新突破。

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制度建设和队伍管理不断加强。在公务员管理方面, 公务员分类管理、考录、公开遴选、平时考核等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开展了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 公务员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公开招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和规范。在军转安置方面, 推行统一考试、积分选岗等阳光军转安置办法, 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和培训力度, 顺利完成4.1万名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进行了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试调查和分析比较。各地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重点, 积极稳妥地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开展了国有企业工资收入监督检查和企业薪酬调查工作。

(四) 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推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狠抓作风建设, 严格落实八项规定, 突出“接地气、体民情、转作风、促民生”特色主题, 通过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窗口等专项活动, 有效带动了机关、行业作风转变。

二、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改革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全面推进改革至关重要。初步确定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重点推进以下改革:

———在就业创业方面:制定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 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规范招人用人制度, 努力消除各种就业歧视。

———在社会保障方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双轨制”、“待遇差”问题;整合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实施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 促进参保人员在城乡之间顺畅转移。

———在人才方面: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在人事制度方面: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 建立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 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在工资收入分配方面: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优化工资结构, 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 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评价和调整机制。

三、2014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调整的各个环节,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

明年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0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要进一步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推动出台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 统筹推进“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 健全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保障体制。高度重视并精心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统筹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启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 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 完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修订失业保险条例, 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加强就业失业统计监测, 推进失业预警试点。

(二) 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研究, 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 研究提出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统筹方案。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全面推进和完善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健全工伤保险配套政策标准, 推动以农村地区企业、家庭服务企业和新兴网络服务企业为重点的中小微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制定生育保险办法, 落实生育保险待遇。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加强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 推进基金安全评估和社会监督试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大力推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发展。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社会保障卡持卡总人数达到6.5亿人。

(三) 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等重点人才项目, 建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 配合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活动。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 扎实推进“外专千人计划”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统筹做好出国 (境) 培训工作, 推进引智成果共享体系建设。

(四) 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公务员制度和队伍建设, 坚持“凡进必考”, 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 稳步推进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加强公务员考核特别是平时考核工作, 做好“四类培训”和对口培训工作, 推进国家荣誉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落实年度军转安置任务, 完善自主择业待遇政策体系和管理服务措施, 推进军转教育培训制度建设。

(五) 进一步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做好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工作。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完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综合治理。

(六) 切实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完善农民工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政策。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推动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加强高温劳动保护工作。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和仲裁院建设, 创新仲裁办案方式, 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建设, 开展突出违法问题专项整治,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 推动建立省市联动举报投诉平台, 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 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

8.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八

在组织领导上抓坚强。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纪检组长、政治处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使之形成既轰轰烈烈,又有条不紊。

在学习形式上抓灵活。结合年终临近,各业务指标完成已到了冲刺关键时刻,该院遵循“学习工作两不误”原则,积极采用党组集中辅导与支部自行组织、固定学习日共同学习与各部门分散学习、党组成员轮流交流与全体干警依托新媒体传递体会、邀请党校专家授课与派员外出取经的“四个结合”方法,使全体干警牢固树立政治、大局、核心、看齐“四种意识”,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原则、战斗、时代“四性”。在学习内容上抓重点。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和习总书记关于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以及习总书记对中央宣讲团提出的要求,把《公报》提出的8个数字(一个主题、两大板块、三份文件、四个全面、五个反对、六个不准、七个禁止、八个“不允许”)作为学习重點,让全体干警清楚怎么看待六中全会,怎么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怎么用《准则》、《条例》塑造灵魂、规范言行。

在学习效果上抓行动。该院一是对照六中全会精神,每人撰写一份《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将本人前10个月的政治学习、思想表现、生活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来个“大晾晒”,如有成绩继续保持并提高,如有问题及时纠正或解决。二是开展业务工作“回头看”活动。对照省、市院考核目标,查漏补缺,叫响了“大干六十天,确保大圆满;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创建新品牌,提高知名度”口号。三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提问题、听意见、谈看法,力求尽善尽美,确保年度目标高标准完成,为建设富强、文化、法治、美丽“四个社旗”和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文/赵兰奇 刘凯民)

9.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九

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国气象局 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张世英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落下帷幕,中国气象局党组就连夜进行了传达,并利用3天时间组织召开了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会议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温家宝总理就《建议》所作的说明等,讨论了《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一、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一是提高了对五中全会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重要会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好“十二五”规划,落实好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对《建议》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有了清晰的认识。“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学习,使我对《建议》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和“五个坚持”的科学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我认为,党中央确定的主要目标既实事求是,又鼓舞人心,采取的重大举措既切实可行,又任重道远。可以说《建议》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蓝图,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三是对“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感鼓舞。《建议》中总结了“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中央政治局在过去一年中集中精力抓的六件大事和八个方面的工作,使我认识到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从中表现出党中央统揽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卓越领导能力。与此同时,中国气象事业在“十一五”期间也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取得的成就巨大,举世瞩目。回顾这些成就,使我信心十足,勇气倍增。

四是认识到《建议》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

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重视,体现了气象事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广大气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气象工作面临的需求无止境,要求会更高,任务会更艰,做好气象工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五是认识到《建议》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建设。《建议》第九部分专门讲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第十二部分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使我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气象文化建设事业任重道远,是气象工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有可为的一项事业,从而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初步思考

1、推动党内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部署,下发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主题、主线、目标任务、重大举措。要抓好各级党组(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学习任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谋划、带头撰写学习体会。通过学习,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议》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2、加强党的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十七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直属机关党委将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加强党内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积极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目前,我局的创先争优活动呈现出一个阶段突出一个着力点的特点:一是围绕庆祝建党89周年开展了各种系列活动;二是围绕汛期气象服务,发挥好“三个作用”;三是围绕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大力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年底前的创先争优活动,要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推动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主要内容。机关创先争优活动要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走在前、作表率要求,郑国光局长提出的“四讲四重”和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文风会风为重点;事业单位要以细化“五个好”、“五带头”标准,狠抓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党员服务先进团队建设、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窗口为重点。明年上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抓落实、见成效、促发展”为抓手,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围绕中心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大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环境和氛围。

3、组织制定好“十二五”气象文化发展规划。气象文化是气象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机关党委将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组织制定好“十二五”气象文化发展规划。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气象文化事业发展的成绩、经验,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十二五”气象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项目。将召开各种座谈会、讨论会和评审会,进行研究修订,使“十二五”气象文化发展规划做到软硬结合、继承和创新结合、与总体规划衔接。

10.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十

城关镇党委、政府

2012年2月24日

2012年2月17日,县纪委全会召开后,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传达贯彻全会精神。

一、召开党委会和全镇干部大会。

会上纪委书记朱松涛传达了县纪委书记孙同林同志在县纪委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镇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了2012年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城关镇利用社区公开栏、电子屏幕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控试点、换届选举纪律、阳光居务工程等党风廉政建设内容。

三、制订《城关镇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等文件。由镇纪委办牵头,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座谈讨论。

四、加强党务、政务公开。

镇和社区利用公开栏将党务、政务、财务、居务予以公开,接受广大居民监督。在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中,严明换届纪律,将换届选举过程公开,严格执行换届选举纪律。

五、认真贯彻工作日午间禁止饮酒规定,要求全镇干部,令行禁止,违者严惩。

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11.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贵在“六心” 篇十一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首先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发展的前提。我们只有把思想意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中来,把精力智慧凝聚到科学发展的宏伟征程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将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要坚信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变成美好的现实。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雄心和决心,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去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实现“211”战略目标。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以热心和用心去做好各项工作。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充满激情,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狠抓落实,才能将美好愿景变为幸福现实。当前,要热心和用心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应自觉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自觉将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与本行业、本企业、本岗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从我做起,立足岗位,干好每一件事,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二是要将十八大精神和推进当前工作相结合。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动力和实际行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实现“211”第一步战略目标;三是要把十八大精神与谋划2013年及今后一个阶段公司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举措;要热心和用心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做到实干、苦干、巧干、努力干,在日常工作中展示新姿态、新作为,不断刷新新业绩。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恒心。十八大的伟大实践,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争分夺秒,奋勇争先,坚持不议论、不犹疑、不观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乘势而上,抢抓机遇,破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时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做好迎接和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思想准备,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我们必须勇于和敢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努力实现思想认识有新高度,体制机制有新突破,各项措施有新力度,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2.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篇十二

一是层层压实扶贫责任。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构建市负总责、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坚持把县级作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强化脱贫攻坚举措。坚持以精准理念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变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确滴灌式扶贫。对12.6万贫困人口精准分类,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造血”功能,通过产业发展扶持4.1万人脱贫;打好搬迁脱贫攻坚战,通过异地搬迁解决1.9万人脱贫;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创业解决1.5万人脱贫;打好保障脱贫攻坚战,在基层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众保障式扶贫兜底机制,通过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兜底解决5.1万人脱贫。

三是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用好一个载体、完善三个机制”。用好一个载体,就是坚持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完善三个机制,就是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扶贫资源资金整合机制,完善社会资源整合帮扶机制,形成大扶贫格局。

上一篇:关于中秋节的唯美经典语录下一篇:大学毕业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