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共19篇)(共19篇)
1.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一
后山镇初级中学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简报 ——————
图为学生作品
为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倡廉崇洁的校园文化氛围。2月28日,我校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此次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廉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记住无功不受禄的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廉政文化进校园”推向了高潮。
通过这次活动全校同学认识到廉洁是美德之一,受人爱戴;廉洁是大公无私的表现;廉洁可以抵制物欲横流;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使敬廉崇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人格伴侣。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后山中学
王光友供稿)
2.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二
但是在我国,除了少数文体类艺术生,大部分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专业方向,而这些专业方向的内容,多数和文体专业方向的内容相去甚远。因此学生也许会因为个人爱好,或者希望在这些活动中对文体知识有所了解而来参与。但这种短暂参与实际达到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参与人数也有限。因此在举行各类文体类校园活动的同时,我们高校团工作者需要探索一种更适合各类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即摆脱一贯学生活动中文体类项目主打的状况,形成一种能将学生活动和学生技能学习相结合的另类学生活动模式。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都是通过一些通用学科的竞赛来展开的普遍性大型学生活动,参与面很广,但分摊到各个学院就没有多少学生可以参与了。
每个学院、每个系部都会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研究如何将专业特色融入学生活动中来。例如,纺织学院的学生是以纺织类知识为学习主要方向的,那么在组织活动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面料竞猜游戏,不是更让学生感兴趣吗?由于所有学生都是向一个专业方向学习的,因此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而同样再组织一场舞蹈大赛,则只能选拔少数身材合适、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并使他们牺牲一个月左右的休息时间来苦练一支舞。两种活动学生的参与率对比非常明显,而且活动后的教育效果也大不相同。有多少纺织方向的学生会因为舞蹈大赛学会跳舞或者知道跳舞的要领?但是通过面料竞猜知识却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之余不自觉地上一课。当然,文体类活动放到文体类学院也就成为了技能型活动。由此可见,结合各学院的具体专业情况,开展校园活动,是更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
同时我认为,结合各学院及各系的专业方向来开展各项竞赛或者趣味活动,组织好专业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共同开展技能和活动双赢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院更好地开展特色学生活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兴趣这四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知识高速传递的今天,任何一所高校的团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工作,开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但是文体类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例行项目,很难在这些活动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因此将与专业相关的技能项目添加到学生活动中来,可以给学生活动添加无数个可能性。每一所高校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内涵,每一科专业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中文系可以举行古诗论坛,数学系可以举行知识抢答,外语系可以举行单词大比拼,纺织类可以举办面料猜猜猜,这些活动既有专业技术含量,又有趣味和奖品,由于通过学生参与举办,更能够激发众多学生的参与热情。虽然这些活动的规模与全国性的竞赛不能相比,但它却可以容纳更多的普通学生,因此全面带动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显著,也就更能找到创新点。
其次,开展此类活动有利于充分利用和整合学科教学资源。此类活动所需要的资料或者材料由相应的专业教师提供,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征集资料,最后由专业教师分析整理。这些过程都需要专业教师的参与,改变了“教师课上见,下课永不见”的现象,并且他们准备的材料与教学材料也相辅相成,达到活动和专业的结合,有效地利用了所有教学资源。
再次,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活动开展前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过程。换句话说,此类活动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外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活动开展时的各个具体环节及各个环节实现的种种形式,可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的大胆尝试。如常州纺院纺化系曾开展面料猜猜猜的活动,在活动后学生还围着专业教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与教师进一步交流。这都表明专业教师离开讲台到学生中去,是学生和专业教师交流的更新的一种形式。
最后,将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师生们共同走出课堂,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动手活动,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比起教师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的方式,这种以活动形式展开的学习,使得学生不知不觉中学到的知识记得更长久更牢固,也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当他们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会迫切想要知道答案,并且会自己主动寻找答案。此类活动可以教育学生将学习当做娱乐来完成,而不是把学习当作枯燥的记忆工作。
3.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三
让“尚读”文化浸润校园
11月25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特色学校专家组成员胡方,遵义市特色学校项目工作人员到遵义市丰乐小学评估“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丰乐小学通过“4+2”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单元主题,再补充2篇课外阅读文章)和课外阅读指导课(低段以绘本的形式,中段以好书推荐,高段以欣赏经典文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尚读”教育课堂形式。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储蓄文明传承美德养成好习惯》,该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写,分为低学段(1-2年级)、中学段(3-4年级)、高学段(5-6年级)三套教材,每套内容都包括:爱国篇、诚信篇、礼仪篇、勤学篇、健体篇、劳动篇、安全文明篇等内容,使德育教育与“尚读”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丰乐小学还充分利用常规的大课间活动,对其进行重新编排,将“尚读教育”理念渗透到大课间活动之中。现在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有常规的课间操、班级好书推荐、学堂乐歌律动、千人大诵读、绳操等,不仅达到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在优美旋律中、朗朗读书声中感受读书乐趣。
特色课程“红色浸染校园”
在遵义十一中,特色课程“红色浸染校园”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色学校项目办李昌云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进一步认识特色学校建设对于追求优质学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强调做好特色学校的顶层设计与规划蓝图,鼓励全校教师的积极性,边干边研究。重庆清华中学副校长张礼从特色学校的抓手与特色学校的保障体系详细阐述了特色课堂和特色活动开展的前提性因素,通过“红色文化”和“沙滩文化”为载体,为“求真”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诗意课堂铸就多彩童年
11月25日,重庆专家组和特色学校项目办对绥阳县洋川镇城南小学特色课堂建构、特色活动策划进行过程性指导评估。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副校长张雪梅、教导主任莫坤杰等深入特色课堂,观摩城南小学诗意课堂,莫主任结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分析点评了小学高段文言文教学、低段识字教学的目标、策略等问题。专家组长熊德雅教授建议诗意校园可以从语言运用训练、语感训练等方面入手。参会教师纷纷表示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意课堂和诗意校园对师生的要求,城南小学欧老师激动地现场赋诗献给专家和模范老师。
课程超市引领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遵义市第十六中学以“课程超市”为抓手,着眼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学校在特色学校创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教师资源,开发出涉及九大智能领域的五十余门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多元智能课程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并开发出系列的校园文化标示。专家组熊德雅教授对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发提出指导意见,从文化继承性、校本课程的有效性、文化理念教材、学生整合等方面对多元智能课程进行规划开发。
4.美化校园活动简报 篇四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育人的阵地,因此校园文化环境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更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为此11月3日下午4点,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内举行了美化校园的活动。协会所有成员积极地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前副会长XX进行了活动的动员工作,他提到了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只有美丽的梧桐才能招来金色的凤凰!只有繁茂的森林才能庇护生命的茁壮的成长。尽管我们身在他乡,但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好我们的家园,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清洁、温馨、健康向上学习、生活环境。动员工作后,副会长XX分配了各部清扫区域和任务。由部长带领,他们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的带领同学们进行卫生扫除。大家卖力的清扫着那些地面上的垃圾,看见烟头就用手捡起来,一个个烟头脏了同学们的手,一滴滴汗水浸湿了同学们的发鬓,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的,反而互相督促互相比拼。经过一个小时的奋斗我们的校园焕然一新,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自己的家园,欣慰的笑了…
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意识到美好环境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体会到校园环境卫生与每个同学息息相关。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绿色作为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去关注校园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保护绿色国家与地球的时代重任!
5.校园女生节活动简报 篇五
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角度深刻思考了雾霾防治的问题,而环境学院的学生身为环保人,更加应该有环保的意识,也更应该承担起环保的使命。目前,由于扬州处于建城25的重要建设时期,诸多建筑工地带来的工地扬尘成为了扬州空气主要的污染源。同时,扬州的发电方式主要还是火力发电,排出的各种污染气体也让PM2.5值急剧上升。
为了关爱大家的健康,唤起大家对雾霾的危机意识,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的女大学生们走上街头,为大家发放一次性口罩,同时向大家征集防范雾霾的措施。为了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空气污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更是为市民们装上了“污染地图”这款手机APP,使他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究竟是谁在排放污染气体。
没有丰厚的礼物,没有多彩的活动,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的女生们就准备用这样的方式来度过她们今年的女生节。给排水专业的陆一鸣说:“这个节日算是社会给予女生的特别福利吧,我们能做的虽然不多,但还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去回馈这个社会。”
6.“反校园欺凌”宣讲活动简报 篇六
讲座中,韩庆鹏从发生在校园的小事讲起,结合任城检察院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未成年人犯罪的成长经历、发案原因和处理结果,引导未成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人。未检部门干警则向同学们讲述了校园暴力表现、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抵制校园欺凌。
讲座后,检校双方还就法治教育、治安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检察干警敦促学校严格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7.中学生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篇七
1. 中学生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分析
中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校园文化的活跃,而且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的形式和手段。实践中,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种途径,让积极活跃的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外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使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认知社会,这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内容、方法和形成的文化氛围等,都会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而且还蕴含着德育的内容和艺术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从以这一层面来讲,校园文化教学与中学生社团活动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其中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当前教育教学形势下,中学生社团活动,已被学界和各类中学校所接收,而且开展的社团活动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与其中,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办学宗旨、价值取向以及师生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在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中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学校发展的品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其中后者有包含精神、制度以及行为文化。对于社团活动而言,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而且更多体现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社团活动所包含的内容、价值体现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中学生社团活动基础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基于以上对中学生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可知,通过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有效繁荣校园文化,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当前的形式想,如何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来全面推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学生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
中学校应当强化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领导,以新课标为要求,坚持以发展的观念看问题;以中学校文化教育为阵营,立足实际,以老师指导为导向、以学生会为助手,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组建文学社、书画社以及舞蹈队和体育队等学生社团,在民主意见基础上制定活动规制以及每一个学期的基本活动方案和计划,既可突出社团的特色,单独组织社团活动,又可融入到学校文化活动中来,充分发挥每一个社团成员的作用。比如,一些中学社团活动中,围绕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等,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在组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中,应当以正确的舆论为导向,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重点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将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教育性相统一起来。
2.2 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为强化和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育人功能,在校园构建、办学理念和三风制定方面,应当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确保思想概念以及布局格调的和谐统一。通过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在此过程中,可组织优秀社团及其成员参加各级文艺作品创作大赛,并用社团活动中的优秀书法、摄影获奖作品,来装饰教学楼走廊两侧的墙面,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能够给社团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通过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社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全面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结语
校园文化以其正确、鲜明的导向来鼓舞和引导学生,并且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来规范和影响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峥豪.在初级中学发展学生社团的若干经验[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6).
[2]杨成轩.发展校园社团文化创新多元学习方式[J].学习月刊,2014(06).
8.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八
关键词:文化 活动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04-01
1 开展文化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开展各种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寓德育于文化活动中,是获取学校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重在参与,旨在育人,巧在引导,终在收效。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民族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法制和预防犯罪教育。定期组织国防教育,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庆“七一”《党在我心中》和颂“十一”《祖国,我为您骄傲》演讲比赛,《爱我家乡》、《兴我酒钢》征文大赛,可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瞻仰英灵、缅怀英雄、学习模范,可匡正学生做人之行;“红领巾”读《祖国万岁》、《光辉的历程》等好书、古诗文诵读比赛,可树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立报国之志。通过系列化的德育活动,挖掘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仅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净化,而且将知识、道理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从而达到培育师生健康向上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
2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旨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审美情趣,展现自我,树立自信。校园文化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需要组织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选择的参加学科知识、科学技术、体育活动、艺术展示等活动,从而弥补了课堂教学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需要的缺陷。为学生培养兴趣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机会,创造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从或绘或写的书画展、经典诗文朗诵、演讲比赛、科技发明、载歌载舞的文艺节及体育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使广大师生从中欣赏到绘画的神似与形象及大自然的美好,音乐的奔放与婉转,知识的丰富与奥妙,舞蹈的热烈与缠绵,人体的健美与柔和挑战自我……。这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情趣更浓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风采,增强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得到了知识、开启了睿智、增长了才智、培养了特长;而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过剩的情感之水有节制地泄导出去,产生一定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愉悦情感,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完美发展。
3 丰富文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
(1)组织“红領巾心向党”和“手拉手,话小康”活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主题,通过学生深入家庭、农村、企业收集资料,走访身边的老干部、老党员,组织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小伙伴手拉手”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通过征文、书画、制作等形式设计祖国、家乡未来的美好蓝图,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使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以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感恩孝敬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深化“五爱、四有”主题活动,根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读书心得、观看体会、演讲比赛、书画展示、文艺创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不仅歌颂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弘扬社会公德,而且展示了少年儿童欢乐的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和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3)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弘扬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中队、假日小队为单位,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展系列活动;寻找一个人,或是历史人物,或是身边的优秀人物,从他们身上寻找和发现一种民族精神;挖掘一件事,或是历史事件,或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寻找和发现一种民族精神;自己去做一件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事。
(4)强化孝敬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孝敬与尊重、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关怀、慈爱之心。利用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教育契机,开展关心父母、孝敬长辈的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品德。如:重阳节的送爷爷奶奶一句温馨祝福、做一件事、过一次生日,写一篇敬老体验日记,等“尊老敬老我能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培养青少年一代尊老敬老的优秀品德。“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让少年儿童懂得为人子女,感谢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做到:常问好,懂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守法纪,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以融洽父母与子女的和睦友善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的内涵,实现学校文化育人的目标。
(5)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创建“绿色学校”和争创“全国卫生模范城市”的契机,利用课内外的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深入家乡、工厂或周边地区,对当地的生态污染等环境进行走访调查和研究活动,充分利用校本教材—— 《我爱家园》、《爱我酒钢》对学生进行专题环境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组织“红领巾”进社区—— 植绿护绿为主题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以假日小队为活动形式,为社区清理垃圾,用“小手拉大手”方式对叔叔、阿姨等成年人和同龄人随意践踏草坪、攀摘花草树木、随地丢弃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在校内争做“我是环保小卫士”,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见垃圾,弯腰捡;随地扔,当面止;践草坪,上前教;好习惯,益健康。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环保部门举办的环保征文比赛和环保活动设计方案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环保实践活动,不仅对全体少年儿童进行了广泛的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而且并通过他们的影响感召家庭和社会,为创建绿色学校,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9.系列春节文化活动简报 篇九
今年春节期间,岳西县将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
据岳西县文化委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脱贫攻坚”“移风易俗”“欢度新春”为主题,旨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内容有“迎春灯展”、第二届舞狮展演、乡村新春大联欢等活动。
岳西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委还将面向基层,深入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送书画、送春联、送电影、送展览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各乡镇也将通过举办文艺演出、读书讲座、灯会、舞狮、体育比赛等各种文化体育趣味竞技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系列文化活动将全面展示岳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特质,突出岳西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亮点,展现岳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
10.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十
【关键词】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校园文化活动;职业素养;校企文化
一、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校企共建的原则,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鲁昕副部长也在职业教育相关会议上多次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一要求为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革发展的方向。因此,中职学校应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积极推进校企文化的融合,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这是摆在我们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也为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是当今中职学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职业素养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根本任务
通过调查发现,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工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约束力是用人单位最注重的员工素质和能力,是排在前五位的指标,而这些都是属于职业素质的范畴。五项指标里面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其他仅仅通过专业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大部分学生初次就业频繁跳槽。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原因并不一定是学生缺乏胜任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往往是因为缺乏在企业生存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导致没办法在企业里面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从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企业招聘员工时,在看重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这一特点使得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具有更为明确的必要性和较强的针对性。
三、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桂西欠发达地区是指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辖的30个县区,是广西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大石山区和水库库区于一体。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落后于发达地区。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体制和经济计划时期办学思想的束缚,教学内容陈旧狭隘,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商科特色,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市场适应性差;另一方面,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边远落后山区,山区初中教育应试教育的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存在问题,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活动;重理论考试,轻能力培养。另外,山区学生信息量不足,兴趣面比较狭窄,性格特点偏内向,这几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该地区中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填写,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校园活动以体育运动和艺术晚会为主,每个学校每学期都安排有球类比赛或者文艺晚会,80%安排有假期社会实践,20%的学校建立了社团,活动类型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体育活动类,有部分学校举办技能类、考证类的活动,可见在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丰富,娱乐性较强,在方法上灵活多变,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大部分学校校园活动缺乏“职教”特色,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80%是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做一线工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无法深入合作,校企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强化。
五、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助推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建设资金匮乏,学校自筹能力有限,能用于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较发达地区少之又少。在校园中营造专业环境譬如校企文化长廊,教师办公区按照企业格局设置等形式难以实施。在如此情况之下,校园文化活动这一“物美价廉”的方式便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推进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能让校企融合达到不一样的高度。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开展具有职业文化特色的系列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激活学生个性、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目前,中职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内容是艺术体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以娱乐性为目的,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和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既要保证活动的量,还要抓活动的质,只有成规模和高质量的系列活动才能形成贯穿于活动的文化精神,譬如定期组织企业文化节、科技节、技能节,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技能意识、竞争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2.组织职业社团,促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
要使学生将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光靠教师的教育,效果甚微,若能调动学生“做”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感受企业文化精神,自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便是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途径。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化团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才能、塑造自我的重要载体。鼓励学生围绕商业活动组建社团,学校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能手担任社团的兼职指导教师,通过开展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学校努力搭建职业社团与企业实习的平台,向企业推荐优秀社团毕业生,以各项举措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共同开展活动,交流企业文化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文化元素,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而学校与企业党团组织、工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搭建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校企文化互动和对接的有效形式。
一是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开展职工与学生间的文体比赛、职业知识和技能竞赛,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之中。
二是开展企业文化节、科技节、技能节,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时,积极邀请企业参与。譬如学校开展技能比赛聘请企业的资深人士做评委,并为学生做点评指导。
三是经常举办成功企业家报告会,让学生得到直观的、直接的启示和教育,通过他们真实的事迹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根据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学生,以校园活动为依托,为学生融入企业搭建桥梁。桂西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也能结合自身实际走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道路。
参考文献:
[1]魏雯.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2-123.
11.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十一
跨文化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 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企业纷纷来华开展商务活动, 中国的许多企业也谋划进军国际市场, 中国经济会更广泛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的经济运行中反映出来, 甚至形成商业冲突。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及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 如何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 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 是我国企业在跨文化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重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具体到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定义, 我认为, 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 人们藉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 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 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跨文化交际中, 作为个体而言, 就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人;作为企业与集团而言, 则是一个组织与集体。
二、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有哪些文化因素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 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 具有持久性、稳定性, 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 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 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一般认为, 群体价值是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核, 而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支柱。中国是前者的典型代表而美国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传统的中国人认为, 群体在先个体在后, 个体是群体的一员, 而且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古强调群体价值,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矣, 体现的是人际关系。说明中国文化是群体性文化, 强调团结就是力量, 体现团队精神, 群体价值。相反的, 西方文化则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位置。竞争在崇尚自我的西方国家被人们看成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美国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这就激励了每个人积极主动地去竞争, 以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2]。另外, 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东方人强调形象思维, 西方人则强调抽象思维。东方人重视曲线思维, 而西方人则更看重直线思维。喜欢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因此, 文化差异是商务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文化对个人行为和商务活动的影响
由于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每个国家的人会因为各自的文化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伊斯兰教的信徒在商务宴会活动中注重礼节等。可以说, 由于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 各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而这三观则是为人处事的出发点。有的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商务活动中会千方百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有的人则注重长远的发展, 这类人在商务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性也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倾向。而根据上文所阐述的, 商务活动是商业中各个人与人组成的关系网络之间的物质、信息、资金流动, 它的基础就是人。因此, 文化因素在对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 也会对商务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西方文化反映在国际商务方面, 经常表现为轻视人情和传统习俗, 只尊重规则和制度, 一切服从合同和计划。而东方文化的传统伦理思想所注重的则是人伦情谊关系, 追求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东方文化的群体价值观既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 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公平、均富和稳定。员工以和谐为原则, 讲求团体合作精神, 反对彼此倾轧。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 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于独立自由及个人的成就, 通常个人也有足够的权利来处理各类日常事务。类似于德国, 这是个非常讲求契约精神的国家, 人们在商务活动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严谨、一丝不苟, 遵照规章制度行事。在中国, 往往商务活动少不了传统酒文化的影响, “无酒不成席”已经成了商务宴会中的法则。因此, 如果中国人跟德国人之间谈生意, 中国人要遵守德国人的严谨甚至有些苛刻的性格, 而德国人也要努力适应中国的这种商务文化。
四、结论
通过上文, 我们发现, 文化对人、对商务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每个国家要想更好地与他国进行交流、进行商务经贸合作往来就不得不考虑文化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价值观、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更是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交往, 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差异, 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尽量缩小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 我们应该避免文化产生的冲突, 努力克制情绪, 谈判的最佳结果就是达到双赢, 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同时, 又要以各自的文化背景为依托, 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 我们看到了文化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巨大作用, 也只有充分地进行相关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知识的学习, 了解各国的文化把它对个人和商务活动带来的限制最小化, 努力实现合作双赢才是真正让企业走向国际的正确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雯祺.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影响[M].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2]窦卫霖.关于跨文化商务交往与礼仪的调查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 1999, (5) .
12.反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活动简报 篇十二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集美中学,为该校800余名中学生及家长开展一堂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
活动现场,检察官以小说人物“欧阳锋”、“任我行”等角色为主角,为校园欺凌可能涉及的罪名、犯罪情境、防范措施及相应的救济途径,用案例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在活动尾声,青年检察官还现场自弹自唱改编后的歌曲《青春修炼手册(检察版)》,将犯罪预防与法律知识融入到学生们喜爱且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中,获得在场所有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截至日前,该院今年先后开展21场“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听众达到8000余人。
13.校园安全教育日活动简报 篇十三
活动中,民警利用教室多媒体,以交通安全幻灯片为全体师生讲授了一堂意义深刻、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课。
课堂上,民警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和学校周围交通环境特点,从信号灯、标志、标线警示入手,教育学生了解标志、标线的作用。以及出行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4.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十四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德育,道德素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精神,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4]16号) , 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校园文化活动, 以及德育的涵义
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融知识与娱乐为一体的活动, 包括艺术节、演讲、辩论、讲座、小品、歌咏、舞蹈、体育等表演与比赛。[2]
德育即育德。德即德性, 所以德育实际上就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德性是指能够妥善处理人与外界之间关系的品性。如现在提倡的诚实、勇敢、信用、团结、爱国、奉献等, 这些无不属于德性的范畴。德育在教育中处于首位, 起到核心的作用。德育要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是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 是思想品德、作风意识、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等, 以及对人、对事、对家、对国、对自然界的准则态度问题。育人是学校的重要职责, 学校的一切正常工作都是为了育人。[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社会上物欲横流的不良风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起到显著的教育效果,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这种载体, 将精神转化为实践, 从而使德育深入到每一位学生中, 这是提高高校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 活动组织者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活动组织者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立足点”, 仅立足于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该活动是否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大型的教育活动往往没有考虑到层层推进, 没能做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在活动的每一阶段受益;或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过分看重活动的内容和主题, 活动形式却陈旧呆板,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活动的时间地点安排也不够合理。
(二) 学生在活动中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
高校举办的很多校园文化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少数学生干部策划,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 他们在活动中只是充当了群众演员的角色, 策划活动的学生干部则充当了导演的角色, 学生干部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大多数人缺乏自主性或者就没有自主性可言。另外, 参与活动的同学多为大一、大二的学生, 他们很多有创建性的想法都未能被采纳, 因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挫。
(三) 教师在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有准确定位, 处在顾问与辅导之间, 要把握活动的大方向, 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另外, 指导教师, 在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上要求较高。但在很多高校, 一些社团的指导教师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 大都以一个专业教师的身份挂着头衔, 没有真正地对社团进行细致认真的指导, 或是参与的热情不够。没有将工作的中心转移过来, 导致有名无实, 社团的发展只能日趋衰落。[4]
三、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 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一) 精心组织校级活动, 树立精品意识。
校级活动是学校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校级部门相互协作开展的影响力大、参与面广的学生活动。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用核心价值观来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实现自身的科学和谐发展, 增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全校开展“弘扬淮师精神, 争做文明先锋”主题教育月活动。整个活动将“坚守朴实, 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贯穿始终, 引导广大同学学习淮师精神、弘扬淮师精神、践行淮师精神;抓典型示范,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国家奖助学金获得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针对不同群体, 制定不同目标, 提出不同要求, 做到分类教育、协调推进, 统筹发展;抓工作重点, 做到虚实结合, 努力通过思想教育推动日常工作开展, 重点解决好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讲道德、守礼仪、重修养, 让学生真正懂得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朴实”, “追求”什么样的“崇高”。学校还通过征文比赛、周恩来班、五四红旗团组织和学生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创建活动, 加大身边典型的宣传力度, 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切实用周恩来精神引领学生志存高远, 励学笃行、发奋读书, 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学习热情。此外, 学校还重视开展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 如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 通过举办座谈会、演讲赛、歌咏比赛、组织观看教育影片等形式, 利用校报、广播台、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宣传载体, 生动开展好纪念活动, 引导大学生发扬革命传统,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意识。
(二) 精心策划院系活动, 树立创新意识。
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可以通过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途径实现。创新活动内容可以让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创新活动的形式, 可以让学生参加活动时感到更新奇更兴奋, 从而发自内心愿意加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变被动为主动。各学院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特色精心策划本院系的活动, 例如理工科院系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科技创新团队, 以某一项目为指导, 通过模拟真实的开发训练,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文科院系可以组织学生多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让同学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 院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 除了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外, 还应该花大力气在活动指导上,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院系的学生活动成为持续时间长、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同时又能突显学院专业特色的活动。
(三) 精心引导年级活动, 树立育人意识。
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历程中,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适应与基础灌注阶段 (一年级) 、中期阶段———全面培养提高阶段 (二、三年级) 、后期阶段———完善调整阶段 (四年级) 。[5]在这三个不同成长阶段中, 学生的思想、心理、面临的问题、认识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 我们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时候, 也要考虑到这一现实状况, 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 开展具有年级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从而提高活动的育人功能。大一是学生的迷茫期, 许多大一新生由于不了解所学专业, 因而对四年大学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就业前景的分析上, 也不能把专业学习和社会就业大环境结合起来思考。有一批学生是被调剂到现在所学专业, 并不是自己填报志愿时的首选专业, 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学习过程中会带有抵触情绪。针对大一新生, 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图片展、板报等形式, 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 培养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还应该多开展一些指导学习方式转变和处理人际关系为主的活动, 让大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并学会与人相处,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大三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多开展一些跟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大四是学生运用之前三年所学专业知识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阶段, 此时应该多安排与就业择业相关的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最终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使高校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从而转变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9.
[2]熊明亮.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当代职业教育, 2010, (6) :17, 21-22.
[3]和智坤.德育与学生活动的有机结合[J].科技信息, 2010, (16) :444.
[4]徐倩.刍议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校学生活动[J].大众文艺, 2010, (13) :257-258.
15.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探索 篇十五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 项目管理
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优良校风、学风的基础,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思想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和指标,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团组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共青团工作种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体制模式。
一、 项目管理的含义
所谓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为了实现其目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执行中的项目发展周期中的各阶段工作中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沟通和激励,以取得良好效益的各项活动的总称。
项目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区别在于:一般的企业管理着重从整体和战略角度为公司的产品、市场等进行定位,而项目管理则从具体任务出发,把公司的设想或战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化管理不仅将企业中典型的项目如:新厂房建设,进行组织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将企业传统作业中的创新活动当作项目对待进而对其实行项目管理,如:企业投融资、广告活动、新产品上市、投资者关系管理、薪酬制度改革。
项目管理是所有管理中繁复、精微的管理。之所以如此具有挑战性,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复合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项目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让所有与项目相关方满意。作为项目管理的领导者,“项目经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Manager(管理者)。因为他所辖的团队不再那么层次分明,以“指挥与控制”为基调的传统管理不再具有效率,要增强团队的战斗力,需要更多地“激发与引导”,进而大大提升企业管理的执行力。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高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具有价值导向、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直接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营造学术氛围,倡导先进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项目管理的特征之间存在相通之处,可以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界定出恰当的适用范围,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项目化管理模式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在理论层面、管理模式层面、管理组织层面、活动内容层面、管理方法层面存在着诸多契合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第一,从管理目标来看,一般项目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项目团队成员在各自任务及目标的指导下,分工负责、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总体目标。而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这与项目管理体现出的目标性相一致。
第二,从管理过程来看,项目管理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视与控制以及收尾。这些过程相互影响,关系复杂。项目管理的综合性要求每一个项目的产品与过程与其他过程恰当的配合与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才便于协调,实现项目最终目标。而校园文化活动一般经历策划、实施、监督和收尾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也有其自身特点。
第三,从管理的成果来看。项目创造独特的可交付的成果,包括产品、服务或成果。独特是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重要特征。校园文化活动同样有这样的要求,要与时俱进,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创新,以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实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单位,采用招投标制度,通过立项申报、立项审批、项目开展、中期检查、竣工验收等程序,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一种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行方式。
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评价和控制。将项目管理的模式运用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项目申请阶段
团委在每学期期初下发《项目化管理指南》,各院系团总支和学生会、学生团体、学生宿舍、学生临时团队等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均有资格申报、参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
(二)项目审批阶段
评审委员会依据国家制度和学校相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项目申请人提交的立项评审书做出评定。所申报项目存在问题的,项目评审委员会责成项目申报人进行修改,修改后的项目申报书交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审查。评委会评审通过之后,应将被评审的活动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及附件、评审委员会的明确评审意见等)移交校团委,确无问题后交由项目部备案,并立即组织实施。
(三)项目管理阶段
1.设立项目责任人,实行项目责任制。项目一经同意,每个项目需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还须确定项目所有活动环节的具体负责人,实行项目责任制,由校团委项目部统一协调活动的开展。
2.项目负责人培训。中标项目确立之后,由团委负责联系、组织,对各项目总负责人和项目组负责人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一方面包括专业技能,即实施项目所需的策划、公关、组织、资金调配和合理使用等能力;另一方面包括经验培训,由团委组织以往的优秀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对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的开展项目同各个项目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3.围绕“目标管理”这一核心,对项目进行全程的监督。成立监督小组与项目团队在实际工作中沟通,取得项目运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监督小组的职责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监督项目运行,记录项目运行日志,取得项目运行的真实资料,包括一些量化的指标;二是作为项目组与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向项目组传达管理部门的信息,向管理部门反馈项目组的问题,并对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项目的资金管理规范化。活动期间的财务管理由专人负责,专款专用。活动费用必须在活动期间按资金预算合理使用,应做到“有根有据”。活动资金的拨付要与活动效果相关联。活动组织不好,没有达到活动效果的项目,要扣除部分活动资金。
(四)项目总结和评定阶段
项目运行结束后,项目组要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文本、图片、DV 资料上交,完成项目自我总结;自我总结的过程是展示活动的成果的过程,也是项目团队自身思路的过程。另一方面,监督小组要根据项目活动日志完成项目的评价。
在项目总结之后,监督小组根据双方总结,依照各主体的项目评优标准对其所受理的每一个项目的各个层面进行量化打分,作为项目评定的依据。最终得出排名,评出优秀项目。
(五)优秀项目表彰、宣传、经验交流阶段
学期评优工作结束后,团委组织召开本学期项目总结会对本学期的优秀项目进行表彰。并将其经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如报纸、广播、网站等等。
四、实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化管理要求申办活动的内容或形式必须要有创新。
要对传统活动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同时要有层次、有规模、有创新、有活的灵魂,项目都必须有一系列程序,要严格按照项目化的运作力一式来运行,以保证项目活动符合要求,达到需要。这样,在实施项目化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其蕴藏的某一方面的才能都有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使每一个同学站在同一起点上,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开展讲效果、讲效率、有创意、高质量的活动,使“讲究创意,提高能力,争做新世纪大学生”成为每一个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
2.在项目落实上应发挥项目管理组的主体作用
项目落实是项目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上,要发挥项目管理组的组织作用。
项目管理组在投标上要有能动性。团组织设计出“项目”后,项目管理组要组织人员进行活动策划,设计标书,并参与招标。项目组的能动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组要根据自身实力、优势来设计最优的活动方案;另一方面,在评标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用事实有力地说服评委。
项目管理组在项目开展中要有自主性。中标后的项目组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在现有政策和己有经费的支持下,在标书框架内自行开展工作。要充分调动人员,充分调动资金,充分利用团内外、校内外的资源,通过自身努力发挥最大潜力,把活动办成“精品”。
项目管理组要有随时接受检查的自觉性。在评标过程中,要听取评委们的建议,修改和完善现有标书;在项目开展中,积极配合评标组或上一级团组织的检查,把中期的工作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他们反映;在项目完成后,要接受评比验收,研究项目完成情况及与标书的差距等。
3.要形成利学的项目化管理评价体系
项目化管理能否取得实效还有赖于利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把评价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做。评价是一种导向。团组织要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把验收工作做细做实,要通过验收总结材料、组织座谈会、个别讨论等方式正确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并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团组织汇报。做好评价工作决不是浪费时间,它不仅公正评价了本次活动,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际上是一举两得。
要建立利学的评价标准。对项目运作评价的标准是是否根据标书完成项目。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社会效益,即有没有形成一定的轰动效应;二是同学认可度,即有没有得到同学的认可,同学们在活动中是否有收益;三是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在预算的范围内执行,有否超支。
要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对完成项目的项目管理组要进行奖励,评选优秀项目策划人和项目管理人,并形成制度,一学期或一学年开展一次。同时,对优秀学生要在综合积分、评优、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没有完成任务的项目管理组要进行必要的惩罚,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徐莉,赖一飞,程鸿群.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6.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十六
为有效避免和减少辖区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保障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精河县公安局阿合其派出所按照县局要求,组织民警在辖区大街小巷,利用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品等多种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于近日又组织民警走进阿合其中学,针对在校学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校园行”集中宣传,受到校方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11月7日上午,精河县公安局阿合其派出所民警通过法制讲堂的形式向在校学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集中宣传。讲座中,民警结合辖区和学生们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将电信诈骗的种类、惯用手段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充分生动的讲解,面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告诫大家不要相信以各种理由索要财物的陌生电话或短信,提醒大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等;并重点告知大家如遇到可疑情况,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及时向亲属、朋友或拨打110咨询,以免遭到不法侵害;如果上当受骗,必须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尽快挽回损失。讲座结束后,民警们现场发放了宣传品,并动员学生们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普及防骗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防范电信诈骗校园行活动,精河县公安局着力在辖区校园内外营造人人知晓、人人防范的浓厚宣传氛围,通过警校联手,争取构筑防范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火墙。
17.系列春节文化活动简报 篇十七
为加大文化场所公共服务力度,湖北省除实行“三馆一站”等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政策以外,还将扩大部分文化场所的经营范围。这些文化场所除开展自身原有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还将增加系列文化演出,以保证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依据湖北省文化厅部署,春节期间全省238个社会演出场所将安排演出约4000场次,观众将达到约360万人次。
为体现亲民惠民,各地文化部门将注重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形式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既突出年俗年味,以迎新年、贺新春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展演活动,又注重以乡土味组织表演,鼓励各地遴选一批草根艺术工作者,运用当地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演自己、自己演。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严荣利介绍,春节期间全省各地共安排约场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展示表演。同时,首届社会文艺团队展演产生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49个节目、“民间文艺能人”、百佳“社会文艺团队”也将在全省各地进行惠民演出。
18.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 篇十八
一、基本情况
(一) 调查背景
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还可以催人奋进, 起到育人的功效。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研究校园文化,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 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而对于我们学院来说, 刚刚升本, 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则成为了我院的关键。
(二) 调查目的
1. 全面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2. 着重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通过具体的实践调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4. 从育人入手, 优化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对我院的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 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 课桌文化。
目前, 许多大学生喜欢在课桌上舞文弄墨, 把干净整洁的桌椅弄得花花绿绿、字迹斑斑。从反映的内容来看, 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 而平庸之作过滥。这一定程度上表明, 部分大学生素质低下, 自律能力较差, 社会责任感不强。
2. 宿舍文化。
一方面, 大学生在装饰宿舍上趋于低俗, 往往都是将明星画像、美人玉照贴在墙上, 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 大学生习惯使用粗俗, 甚至污秽的语言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 这种语言就成为其他大学生的通用语。
3. 广告文化。
广告文化也在校园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高校已经成为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广告栏、黑板、墙面等公共设施顺理成章地变为众多大学生进行兼职的重要阵地。他们以各种形式张贴广告, 把家教信息、海报、销售等信息推送给每一个大学生。另外, 还有些大学生竟然明目张胆地张贴代考、办假证等不良信息。
(二) 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第一, 临时抱佛脚。大学中流行“60分万岁”的口号, 经历了高中紧张学习的大学生开始放松自己, 平时上课也不像高中时那么认真和努力。但是受高校学分制的影响, 大学生又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分数。所以, 大学生往往都是在最后一个月内背完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应付考试。
第二, 逃课。大学教授上课已经不像中学老师那么严格, 他们会充分尊重你的发展, 尽可能地让你自己来学会学习, 多数任课老师只管上课, 不管到课率也不管课堂情况, 同时给辅导员工作增添了压力。
三、实践特色校园行为文化
(一) 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德育观
长期以来, 学校德育工作更多强调人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 过分突出德育的思想政治功能。新课程强调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自身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纠正德育的社会本位倾向, 把促进学生个体道德完善这个德育的最直接、最本体的功能提到应有的位置。相应的, 学校德育内容要从单纯服务于中心工作的需要, 转变为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德育途径要从封闭式的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德育评价要从片面的认知评价转变为较全面的知行统一评价。
(二) 家校携手
实施新课程要取得社会与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同样, 营造特色校园文化也必须有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等渠道, 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要求与影响达成一致。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具体且富于可操作性, 如在寒暑假期间, 可向家长发出教育子女履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具体化措施的公开信等。.
(三) 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大学生逐一落实, 而这一落实的方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因此, 学校可结合传统与实际,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 传统性教育活动, 例如迎春晚会、学雷锋活动、文艺汇演等;第二类, 常规活动, 例如田径运动会、科技展演、篮球赛等;第三类, 兴趣小组活动, 例如书法班、音乐班、美术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 还增长了学生的才能, 使教师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从而为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完善校园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将间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高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相反, 不良的人际关系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会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因此, 高校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交际观, 克骄、克躁, 尊重基本的交际原则, 保持良好的交际行为, 重视对学生开展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 健全完善的人际关系。
(五) 推动各种形式的物质文化建设
虽然文化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 但是文化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作为基础, 并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展现校园文化, 所以, 高校有必要推动各种形式的物质文化建设。具体说来, 校园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规划、雕塑、绿化等;也包括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重要的育人平台。同时, 各高校也应该分析调查我校学校环境建设现状, 针对当前环境建设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到位;提炼学校特点, 建构学校特色, 创设能够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 不断提升学校形象。
校园文化活动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 校园文化活动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 即既注重大学生知识的传授, 又注重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以其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 高校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的优化、师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影响极大。所以, 我们有必要从每个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 总结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让全体大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使其从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 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摘要: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在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进行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 我院文化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提出了实践特色校园行为文化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董伟.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12) :55-57.
19.浅谈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建设 篇十九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吉林化工学院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质、内涵、形式就显得迫在眉睫,而构建校园文化精品机制就成为了当前校园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针对吉林市部分高校和吉林化工学院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展开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导向性
就目前来看笔者调研了多所高校,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表现出淡漠,校园活动缺乏引导。由于采取放养式管理,主角往往只是学生,而原则上管理这方面工作学生工作们的老师却由于平时监管者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因此无暇顾及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布局中,将校园文化活动摆在次要的地位;一些老师对校园文化活动认识比较浅薄,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就只是简单的娱乐性的活动,因此在很多组织者在组织活动中缺少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的文化型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对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布局。
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
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可谓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通病,这个问题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由于放养式管理与较低的重视度。大体上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地方。一方面,在没有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学生独自创新的难度过大,各方面成本过高。另一方面,长时间的“自治”使学生内部自己形成了一套“传帮带”体制。这种体制固然将学生的经验流传了下来,但同时也将活动形式,活动套路流传了下来。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思维僵化,套路化严重。同时限制了活动的受众,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从另一个方面打击了创新积极性。而由于活动的套版化,使大量的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导致参与者呈现出大一新生主动参加、大二、大三学生被动参与,大四学生毫无兴趣的局面。这就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仅仅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受重视程度。
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主动性
在整体上,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缺乏主动性。其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的主要表现为: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有着逆反心理,甚至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要拿学分、奖惩来强迫学生参与,活动带有强迫性。部分教师不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导致校园文化活动缺少有力的指导,目前,由于校园文化活动经费有限,很多活动经费是由学生拉赞助完成的,活动中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这就降低了活动的质量,从而影响了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
4、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发展性
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发展性尤其突出的体现在了校园文化活动硬件方面。所谓校园文化活动硬件,包括文化活动设施、场所等。目前很多高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在科研上投资力度加大,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上投入资金是微乎其微,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好坏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共青团学生活动经费,资金来源单一而且甚少。而文化活动设施也由于部分学校的不重视设施稀少,空间狭小或者压根没有。活动资金与活动硬件这两条锁链毫无疑问的严重制肘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束缚了大学生的文化进步。
二、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机制
基于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吉林化工学院按照团省委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创建吉林化工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库,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和品牌效应。因此我校团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做出努力:
1、提升活动质量,打造品牌活动
首先我校以教学院为基础,以本院独具特色且备受欢迎的活动为基点,将之做大做强,提升活动本身的质量与内涵,打造属于本院的品牌活动。其次,以团委为整合点,将各教学院的独具特色的高品质活动整合,升级,改造,完成活动质量进一步的提升,打造出符合我校独具一格的品牌系列活动,完成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质的飞跃,提升校园活动在同学们心中的影响力,以促进更多更好的活动的涌现。
2、强化精品意识,吸引学子参与
“打造精品,是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源泉”。吉林化工学院团委经过多年工作总结与探索,把“三节”(即大学生语言艺术节、大学生科技節、大学生社团文化节)打造成品牌活动,并积极扩大“三节”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目前,“三节”已经深入学生心中,成为吉林化工学院学子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成为了我校校园文化活动重要阶梯。
3、传承精品活动,打造文化校园
我校在一项活动做好的基础上,不断打磨加工成细、精,使之成为一项活动精品,纳入到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库中。例如我校的“歌舞大赛”“睿德读书日”等活动,已经传承多年,逐渐成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中颇具规模的活动品牌。这既保证了活动质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形成与精神传承。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最终可以传承一所大学的精神。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想在其中屹立,树立品牌意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吉林化工学院精品库的建立,一步一步完善品牌的建设,从而树立独具一格又极具内涵的校园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的建立,提升校园文化的活跃度,为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R],2004.
[2]邱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教育探索,2014年第1期.
[3]余靖,高翔.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探索[J],前沿,2012(24);
[4]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作者简介
【校园文化活动月简报】推荐阅读:
校园文化德育简报08-14
文化艺术节活动简报08-07
校园文化系列活动08-02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07-13
高效校园文化活动方案08-03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08-03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10-07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10-19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10-20
元旦校园文化活动策划书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