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2024-08-06

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

1.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一

第一章 绪论(教学设计)

(引入)大家好,很高兴大家来参加《普通心理学》学习。请问谁看过TVB拍的《读心神探》,《谈判专家》,《法证先锋》等电视剧吗?其实这些电视剧都与心理学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例如微表情,犯罪心理学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和他人进行交流这也需要我们了解心理学,学习其中的交流技巧,就算谈个男女朋友这也更需要心理学技巧的。Okey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就开始学习的心理学吧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基础教材,是学习者习得系统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把握心理科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的知识体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本教材着重关注一下几点:①科学性;着力反应国内外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并得到诸多实证研究支持,经得起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和实验事实;②专业性:着力反映有关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经典性研究结果和实验事实。本教材分为十七章节,每章节大约有三到六小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知识目标

① 了解心理学概念,研究对象,实质,任务,研究方法及心理学发展 ② 掌握心理学基本原则和技巧 ③ 分析心理学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 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对心理学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 ② 能够自主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课时安排

本教材有十七章节,主要学习第一,六,九,十,十一,十五,十六,十七章节的内容,其他章节的内容将为大家粗略的进行讲解。本学期有十七周,有三十四个课时进行学习。教学重点与难点

心理学上有很多名词需要解释进行记忆,并且都比较长难记,还有许多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主张

(四)教学方式

讲授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关于本章内容的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然后进行问答,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但对学生的回答不进行评论。教师让学生预习所学的内容,然后进行提问,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章内容,和教师的指导下一起制作本章知识结构图,并且使知识结构图延展开来,接下来教师减少对学生的帮助,然后让学生自主独立学习。(支架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回答问题对与否,都要进行鼓励,使其更有自信心。在教学环节中,设置错误,让学生主动鼓励质疑可以无限制提出假设促使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组织进行小组化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导下的教学,或者展示PPT或观看有关本章的影视,然后课下写心得体会。最后有教师总结知识点,随机提问让学生及时复习刚学的知识。本章绪论主要学习

(一)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对象

①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②个性(包括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二)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这一节主要分为唯心主义心理观和唯物主义心理观,我们主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三)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

①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②心理学的任务 <1>陈述人的心理现象 <2>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3>预测人的心理现象 <4>调控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

③心理学分类(包括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和心理学应用领域(四)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注意比较学习)(五)心理学的发展

①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应用到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为止只有百余年的历史。)②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略讲)③生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略讲)④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 <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研究方向:人的意识经验 研究方法:内省法(个体对自己的内省或反思)

<2>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卡尔

研究主张: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意识的作用或功能

<3>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研究方向: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4>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研究的对象:意识的组织

<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研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

研究方向:研究人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等知识的讲解。

(六)巩固复习作业要求

下次上课时,进行随机提问,记录课堂表现,给与奖励,收取布置的作业。

(七)教学环境及教学准备

PPT,小奖品,马克笔(八)教学参考资料

《心理学报》《心理学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

(九)教学后记 优点之处:

1、“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整体,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不管学生做的对与否,都细心教导。

2、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与其主张发生错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用新的方法进行记忆。

3、学生合作,互相帮助。

组织小组学习,提高了学习氛围,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提高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

4、学生动手操作,加强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推动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不足之处:

1、个人性格原因,语调太高,给人不舒服的感觉,自己的嗓子也比较累。以后要注意慢慢改正。

3、学生自主学习还不够充分。

在教学环节中,虽然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但有的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被动的接受,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2.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案例,教学效果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1]。此方法改变了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分析与讨论,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以案例为载体进行训练,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情况、分析与使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较之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更切实的效果。而此方法应用范围虽广[1,2],但尚未见在《普通心理学》等临床医学本科生选修课程中应用,笔者首次尝试将此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1教学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第三军医大学二年级学生74人,其中女性11人,男性63人,平均年龄为(19.46±1.46)岁,涉及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临床护理等多个专业。

1.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本科生通选课普通心理学的“需要与动机”。采用三个案例为研讨载体,分别为“4岁娃严重烧伤,父母失踪(案例1)”、“生命的接力(案例2)”、“遭遇车祸的母女(案例3)”,结合医患需求与医患沟通,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把握医患核心需求,从而提升医患沟通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实现优质医疗服务。

案例1的讨论主题有两个方面:1从患儿的角度看,患儿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患者做些什么?2从医生的角度看,李医生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人民军医,李医生的行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案例2的讨论主题有两个方面:1从临终患者的角度看,临终患者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临终患者做些什么?2从家属的角度看,家属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家属做些什么?

案例3的讨论主题有两个方面:1从女患者的角度看,女患者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女患者做些什么?2从患婴的角度看,患婴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患婴做些什么?

1.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将全体学生随机分组,将74名学生分为9组,每组8-9人。每组讨论案例,并推选1位学生做主题汇报,每组其他学生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报告准备与补充。全体学员在主题汇报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拓展。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周时间将布置研讨任务、主题及要求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根据任务分配及要求研讨内容,组织汇报研讨内容。推选1位学生做主题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报告准备与补充。

实施阶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和学习。教师导课和提出学习目标。教师首先用简单扼要、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导课,指出新知识点及其与老知识的衔接之处,提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学生需要掌握、熟悉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该教学内容具有整体系统的认识。然后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及每个小组需讨论的问题。之后学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即回答本案例讨论的所有问题,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最后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即倾听、辅导和启发,不时提出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使讨论更热烈、深入。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和综合性问题探究讨论。教师根据本次课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对讨论过程中争论比较多的内容予以点评,并对每组学生所提供的解释加以综合分析整理,最后给出确切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结合“心理-社会-生理”医学模式,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针对各组的汇报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1.4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统计

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以组织设计、研讨实施、研讨效果等为指标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每项均按5点量表计分:不好为1分,不太好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好5分。在教学结束后向学生分发。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课程结束后,为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方式的评价(见表1),向学生分发问卷调查表74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研讨式教学法形式不仅设计较好、理论先进,而且内容紧扣主题、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条例清晰。采用这种形式既新颖又联系实际的教学法进行学习,课程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与趣味性、可操作性强,故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相互交流,能够获得启迪,学会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通过研讨式教学法使课堂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讨论

案例教学法已在许多院校和多种课程中广泛使用[3]。它能转变教师教学和研究的观念,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首先,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其次,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员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3]。最后,案例教学法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把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有机统一。然而,有效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选择要经典,具有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一方面紧扣已讲知识,另一方面紧扣将要讲的知识;要避免所选案例的答案是“唯一最佳解”,答案要有可探讨性、发散性、伸缩性,要针对具有分歧、尚未定论的问题而设计,从而营造开放、宽松的讨论环境,让学员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最充分的发挥;同时,选择案例要尽可能真实、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本案例教学所选案例为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并且紧扣当前敏感话题“医患关系”,这对于即将迈入临床实习的医科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教师要具备充分的课堂驾驭能力,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恰当点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把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管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写作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求教师要精心组织、检查落实,在实施每个环节时,要及时把握各环节落实情况,并做出适当调整,布置任务后要有检查,完成情况要有讲评;还要求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2]。本案例教学中,教师注意组织课堂,留有充足时间以供学员充分准备,并且在各个环节注意整个课堂的氛围及学生反映,较好把握了课堂整体节奏,点评适当。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员在案例教学中起着主角的作用。学员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调动学员的参与意识。故而需要提前将案例告诉学生,让学生能进行充分准备。本案例教学中,学生的整体满意度较好,但仍有学生参与度不积极、评估不高。这一方面可能源于大班教学的方式对案例教学的适用度有限,教师难以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反应。因此,在较小班次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可能源于本次案例教学属于选修课程,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重视程度有限。故而,需要进一步思考有效调动选修课中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3.普通高校教学心得 篇三

一、關于教育的目的

本科教学的目的是是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那么如何要让学生获得幸福?即要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存在”。执教者不要认为一切理所当然,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来构建。教师应该进行积极情绪的管理,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给学生以正能量,一种阳光活力般的形象。这就必须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打破教学传统思维的定势,打破思维反刍的牢笼。

二、关于教学内容

大学本科教学内容要有适量的信息内容。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大,要适中。从部分贵工程教学比赛的过程来看,有些教师一节课就说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平时我们所熟知的问题。如果教学中只是重复这些环节,那么这个教学信息就过低了。

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要能及时反映当下学科知识的前沿、进展。这就对教师作更高的要求了:备课就要认真,下工夫。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查阅相关的教学内容文献,完成教案的创作,之后再次对讲稿进行熟悉,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课堂要结合学生的思考和体悟,将自己的科学研究融入到教学中,促进教学的提高。反过来,从教学中得出的感悟和心得,能够促进我们科学研究的发展,或科研论题的生成,最终为了教学来服务。

教学和科研充分的结合起来。别把教学和科研分开进行,有些老师是多产型的科研能手,但是他们的成果大部分和教学接不上边或对教学帮助很少甚至没有帮助。这就会使得我们的研究成了孤独者的叙述了。所以,一句话,产学研要能相互影响和发展。

课堂教学部是说教,要善于利用资源,充分做好造桥者的角色。信息时代要善于利用好多媒体资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也全球化,角色的虚拟化、学习的自主化和等多种特征。要了解学习的私人化、平民化、碎片化。如当下的微信、微播、慕课等学习方式和行为。

三、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反思当下大学课堂,如何让你人醉?课堂的关键行为是哪些?

1.清晰的授课。教学思路要有条理,清晰明了。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树立目标意识4.合作对话5.积极参与学习

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做终身学习者,提升境界。用禅宗的三重境界来说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提升教学能力,达到自我的超越。

四、教师礼仪需要注意的细节。

衣着、导入、语音、提问、讨论、板书、强化等都要用心设计。例如,多数教师PPT最一页是“谢谢大家”,这样的页面有些浪费了,大量的信息空间应该有一句话,这句话是可以激励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可以是哲理的话,也可以是名言警句等。

五、大学教育的质量保障

教师要从哪些角度来保障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大学培养不能同质化。中国高校同质化的因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归纳,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体制问题,中国高等学校没有真正的独立办学资格,或者曰没有独立的人格(校格)!它从一开始就依附在政府这个大树下,成为一种附庸的准机关。这样的体制便逐渐导致所有的公办高校最终将变得完全一样,从里到外都高度的趋同!你到过中国的一所本科高校之后便可以想象出其他600所本科学校的样子了,这是同质化带来的问题。

走教研融合发展道路,学习医科模式。我们可以让教研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研,教研和科研一体,相互促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学习医学院的模式,学和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毕业,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动手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意综合发展。不要太强调自己的专业,要转变,拓宽视野。解决制约学生学习发展的诸多因素:资源、制度、文化。不能唯分数论,解决好育人的目标。化解就业与需求的矛盾,鼓励学生创新,做个大学离不开的人。

再次,大学教师要有不断激励发展的机制,要有适当的培训。学校要搭建平台,组织团队,充分考虑教师家庭条件等因素,花心思为教师的发展做好谋划。比如,贵工程每年派出几十人去交流进修,鼓励老师们学习,提升。要舍得花钱,同等系列人员的薪酬待遇差距不要太大,要保障好一线教师的底线。一句话,用心做服务,让教师乐于为学校服务,乐于为教学服务。

最后,教学评价方面。大学教师对学生的考评的重要依据是期末试卷,期末试卷质量的高低也能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多大学教师出题有诸多问题。例如,单选题要出5-6项,让学生选出最优的答案,而不是四个中选出正确的一个,否则会让学生成为”贝多芬”(背多分),纯知识的记忆。再如,名词解释要有高效度,不能考纯记忆,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就可以换成辨析题,指出其中的异同点,学生分别解释不能得分。这样才能发展他们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出活题,不要停留在“知”与“学”上,要注意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让育人的目标缺失,教学不是让学生衣食无忧,而是要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总之,教学工作给了我很多启发,也启示了我们自己许多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来说,会有逐渐的的增长和促进。只是希望贵工程有更多的相关的教学培训继续跟上,多送教师学习,形成一个教师发展的良好机制,发展好教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从而为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做好保障。不虽然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期间,仍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不过我相信,只要有我们地方踏实努力的工作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一定能做好转型发展的领头羊。

4.普通话教学计划 篇四

根据“三纳入一渗透”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水平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1、纳入教学基本功: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我校重视教师语文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将教职工语言文字培训列入校本培训计划。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提高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加大个别帮扶力度,重点搞好个别教师的语言培训工作,帮助未达标教师尽快达标。组织全校教师的硬笔书法大赛,选拔优秀作品进行展评等。

2、纳入总校校的常规管理:校长带头讲普通话,带头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学校每学期都要将此项工作写入计划总结中,始终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总校校还将由工会牵头定期对教职工进行语言文字的培训,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普通话比赛。坚持在教学评估和期中教学检查,多媒体讲课比赛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教学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教务处坚持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中,对教学内容、效果以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严格把关。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过语言关、文字关。

5.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篇五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10110300 课程总学时:56,其中:讲课:56,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0。课程学分:3.5 课程分类:(填必修或选修)必修 开课学期:(填秋或春或夏)秋、1上

开课单位:理学院应化系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食品、生物、动医、动科,资环等专业。所需先修课: 课程负责人:刘霞

二、课程内容简介(中英文对照)(包括课程性质、任务、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等,字数约300-500字)普通化学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及生物类等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2).了解现代化学的实验基础;3).熟悉用化学术语描述相关化学反应。

这门课程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溶液和胶体;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平衡原理;化学热力学基础;水溶液中的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

General chemistry is a kind of course designed to provide following knowledges for non-chemistry studying students: 1).Lear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hemist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urrent events related to the majors of the students;2).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modern chemistry;3).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language of chemistry and with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s.Topics studied in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solution and colloid, atomic structure, chemical bonding and molecular structure(valence bond theory,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etc.), basic thermodynamics, chemical dynamics,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quilibrium,equilibriums on acid-base,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oxidation-reduction, and coordination, etc., and as well as elemental chemistry.三、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教学要求: 1.2.3.4.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关系;

了解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等基本概念;

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

掌握单电子原子、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级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熟练写出第四周期以内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掌握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

第二章 化学键分子结构(6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离子键理论 共价键理论 轨道杂化理论 分子间力和氢键 晶体结构

教学要求: 1.2.3.4.5.理解离子键理论的要点、离子键的特点,理解离子的特征(离子半径、离子电荷及离子的电子构型)对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掌握共价键理论现代价键理论要点和σ键、π健的特征;

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杂化类型、特征;等性、不等性杂化概念及应用,了解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能正确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 理解分子间力类型、特点、产生原因;

掌握氢键形成条件、特征、应用及其对物质重要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4学时)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节 溶液 第三节 胶体溶液

教学要求: 1.2.3.4.了解分散体系的分类;

掌握溶液浓度的定义及其相互换算;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计算;

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4学时)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三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要求: 1.2.3.4.5.6.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10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化学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化学平衡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基元反应、复杂反应等基本概念; 了解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质量作用定律;

了解反应速率理论,了解活化能;理解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概念;了解速率方程;

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简单应用; 了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掌握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要点。

教学要求: 1.2.3.4.5.6.7.8.了解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热力学能、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涵; 掌握化学反应定容热、定压热概念及其与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摩尔焓(变)的关系; 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热化学定律,掌握化学反应热的基本计算方法; 理解自发过程的趋势,了解熵与混乱度的概念;

掌握吉布斯自由能的有关计算,能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方向; 熟练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六章 酸碱反应及酸碱平衡(6学时)第一节 质子酸碱理论

第二节 酸碱平衡

第三节 酸碱平衡的移动 第四节 缓冲溶液及其性质 教学要求: 1.2.3.4.5.6.7.掌握质子酸碱、共轭酸碱、两性物质、酸碱反应、酸碱离解常数等概念; 熟练运用近似方法计算酸碱水溶液的酸度和其它有关离子浓度;

理解同离子效应、介质酸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熟练掌握有关近似计算; 理解稀释作用、了解盐效应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 了解酸碱缓冲溶液的性质,理解酸碱缓冲溶液作用原理; 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 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第七章 沉淀反应及沉淀-溶解平衡(6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溶度积原理 沉淀的生成 分步沉淀 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溶解

教学要求: 1.2.3.4.5.6.7.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基本概念;

弄清难溶电解质溶解度、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的近似计算; 掌握溶度积原理;

掌握沉淀生成与溶解的条件、分步沉淀与转化的原理,并进行相关计算; 掌握介质酸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4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平衡 螯合物

配合物的应用

教学要求: 1.2.3.4.了解配合物、配合物内界、外界、中心原子、配体、配体原子及螯合物等概念; 配合物命名(根据化学式命名;根据名称写出化学式); 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概念,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配体酸效应、中心原子水解效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影响配位平衡移动 的因素,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8学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电极电势图及应用

教学要求: 1.2.3.4.5.6.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方法;

掌握有关原电池的概念;电极电势概念,了解其物理意义;

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反应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掌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方向的方法;

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 掌握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四、使用教材的名称、主编人、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及主要参考书名称。教材:

揭念芹

主编《基础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参考书:

1.赵士铎 主编,《普通化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2.黄秀锦 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5。3.华彤文、陈景祖、严洪杰、王颖霞、卞江、李彦 著,《普通化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执笔人:刘霞 鲁润华 审定人:杜凤沛

6.普通话教学总结 篇六

教学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的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这个学期我带了11级(1)班、(2)班、(3)班以及10茶艺班四个班级的普通话课。总的来说,同学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级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到普通话这门课,所以我从学期一开始就拟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主要是让她们多听、多读。每一次讲完新课后,我都会带学生反复练习词语,然后再分别示范错误、缺陷、正确的发音,让学生听辨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误或者是有缺陷的发音。比如,在讲解翘舌发音这一节内容时,我就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给学生讲清楚翘舌发音的方法,然后再带学生练习翘舌音词语。等学生练到一定程度后,再让她们听辨。这时,我会分别示范舌尖翘得不到位,舌尖翘过了头,舌头卷起以及舌位刚刚好的翘舌音zh ch sh r,让学生起来找说说哪个音是对的,哪个音是有缺陷的,哪个音又完全是错误的。就这样的教学方法,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许多同学在听辨能力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还记得她们有的刚进校时连平舌和翘舌都分辨不出来,但是现在已经能听辨什么样的发音才是正确发音了。

然而,普通话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学好的,她们能听不一定代笔她们能说。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同学能听辨正确发音却无法正确模仿,即便是通过老师的纠正也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改过来。这也是很正常的,想要改变一个人已经固有的发音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有个别同学天生就是夹舌子,所以学习普通话更有难度。

10级茶艺班的同学由于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所以对于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我没有过多讲解,只是适时点拨一下。这个班由于在校时间不多,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时间提前到下学期3月左右,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作品朗读上,前几个周讲解的是轻声、儿化、变调等内容,后来就是作品带读,下个学期主要就是说话训练了。

在朗读一篇作品之前,我会先教大家读后面的特别提示,这些特别提示都是同学们容易错读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再叫学生标注一下文章中的平翘、边鼻等,我教一句她们读一句,一篇文章带读两遍后让她们自己自由训练。最后再叫她们每个人反馈给我练习的情况,我再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

通过这样的练习,班上有几个同学的普通话进步特别快,虽然不是每个音都能发得非常标准,但是在朗读时已经能很自觉地分辨一篇文章的声韵调了。

这就是我对本学期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总结。在教学中我也看到了自身不足之处,我期待自己在下学期的普通话教学中能有更好的表现。

普通话老师: 2012年12月30

7.普通心理学教学计划 篇七

一、《普通心理学》的专业性质及建设目标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国内外心理学专业都将其列为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从内容上看, 它不仅提供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还是其他心理学课程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根本保障;从课程的教学安排来看, 它是专业学生入校后所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时安排较多。它不仅承担了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的重任, 也是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开展专业研究和实践的根本前提。

1.以往的普通心理学教学误区

自20世纪60年代起, 就有学者对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意见[1]。此后的几十年中, 普通心理学课程改革曾一度出现模糊性, 这与当时国内对本课程性质及其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地位的认识不清有关。从学科的独立性来看, 曾有不少国内学者将普通心理学视为心理科学中一支重要的分支学科。独立的学科应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方法体系, 例如生理心理学是以实验生理学方法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理活动机理, 发展心理学是通过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等研究个体的心理成长历程和各种生命事件在个体或群体中的变迁。

普通心理学与这些分支学科存在差异。不少国内学者曾认为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这其实是一种简单概括。因为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还涉及其他年龄段、社会群体或异常个体的发展规律, 仅仅确定为“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合适的;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上, 普通心理学同样更多地体现出心理科学的整体特征, 独立学科分化迹象不甚明显。

学生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 可以对心理学多种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所了解。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国外普通心理学教材的传入[2,3]和国内一家之言的格局被打破, 学生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和渠道来认知和体验这门学科。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使得当代大学生比以往的学生更具探索性和实践性。如果规划得当,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实践将极大地开发学生的不拘泥、不迷信权威的思维模式, 养成批判和怀疑的科学态度, 以及勤动脑、勤动手的科学实践素养[4]。

2.三亚学院的普通心理学教改目标

三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广泛、掌握多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结合其他行业知识后能够适应教学、咨询、管理、旅游等多种实践需要的本科毕业生。基于此,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将致力于达成这样的目标:以传授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 结合网络和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技术, 结合问答、辩论、自我分析、课后阅读和讨论、研究实践等多种途径, 形成“课本与教辅材料相结合”“讲授与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实践模式。在培养学生坚实的学科基础的同时, 激发专业学习、实践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在理解心理学的科学思想的同时, 能用心理学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用心理学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使自己和他人生活更加美好。

二、教学实践新模式探索

以下从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学习方式、评估手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课本与教辅材料相结合

1. 教学材料:一种教材为主, 多种教材为辅

与传统教材相比, 由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 主编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修订版, 2004) 教材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划分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划分为认知 (包括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节) 、情绪和动机 (包括动机、情绪和情感两章) 、心理特性 (包括能力和人格两章) 三部分[5]。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 本书结构清晰、体例新颖, 便于初学者识记和掌握[6]。该教材已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并为国内多所大学采用。

为了让学生对普通心理学有更广泛的视角和认知能力, 该院同时选取了一些内容和体系均较好的同类书目, 供学生参考阅读。如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199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200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希庭的《心理学导论》, 以及部分国外普通心理学教材, 如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格里格等人编著的《心理学与生活》、2007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库恩编著的《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学院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中, 针对课程内容推荐相关书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扩充知识。

2. 书本学习为主, 其他教学资源为辅

除书本材料外, 学院还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图片、音乐、电影、趣味心理学知识、专家讲座或访谈资料、电子图书、专业论文数据库等, 以丰富学生的视听, 拓展学生的专业见闻和知识面;学院对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如数据库使用方法、小案例搜集方法、论文写作规范、如何将思考变成研究成果等, 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丰富的研究话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外延, 学会批判和怀疑的科学思维, 激发其动脑、动手的积极性, 并尝试在调研后撰写论文报告;专业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实验器具等材料能有效弥补书本视觉刺激的不足, 从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和意识层面给学生以影响, 让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和具体;比较成熟的专业学习网站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当前的热门话题、最新研究成果, 结识更多同行并找到志同道合者, 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 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 并有机会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会议。当条件允许时, 考虑创办校内的专业学习网站, 使资源共享更具针对性, 使心理学专业特色更加清晰, 并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来迎接学科发展的各种建议和意见。

(二) 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网络手段相结合

1. 使传统的讲授过程技术化和艺术化

讲授基础理论时, 教师要能改变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 将经典的理论或实验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事件相结合进行举例, 深入浅出地讲解, 增强学科的趣味性, 锻炼学生观察生活、举一反三的能力。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 学习新知识后开始一段时间遗忘速度较快, 几个小时或一天后遗忘速度逐渐减慢。因此在教授新知识时, 教师应基于人类认知与学习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将新知识与以往的知识体系相联系, 复习时不再只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回忆或再认, 而要通过提出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强化学习内容,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为了深化认知, 教师还可提出学科历史上争议较大的理论或问题, 通过全班共同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 进行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地进行学习, 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7]。

当然, 这并非说教师可以不承担教学责任, 事实上, 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比传统教师更优良的教学素质。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充分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有效利用好每一分钟时间, 使课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还需保持自身良好形象、提高普通话水平、丰富身体语言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美感和流畅性;同时注意培养体育或艺术爱好,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情绪, 给学生阳光、健康、大气的教师形象;并能结合大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利用教学过程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2.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更具魅力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形式具有这样的优点: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便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过程, 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往往使学生处于较被动的接受地位, 不利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知识型人才很难在未来社会中具有高水平的竞争力。

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向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技术平台。学会如何学习及如何运用教育信息资源, 是未来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所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 用交互方式来处理、表示、传递信息的一种技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 就是充分利用其形、声等特点去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 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 诱发他们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8]。

心理学探讨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机制和变化规律, 并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预测和控制。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 使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难以有定性或定量的结论, 对于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机制及变化过程, 心理学上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究的余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够通过超文本、超链接方式, 有效地组织各种分支学科知识和教学信息, 故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讨论、交流的学习工具。教师则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9]。例如, 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研读。除了传统的图书馆查阅外, 还需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获取资料, 研读、记录、并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 最后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如“我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特征”“儿童与成人意志过程的比较”等, 教师则对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报告的书写方式等进行指导。

(三) 学习手段: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相结合

学生除了书本学习和利用网络自学以外, 还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 如班级读书会、心理沙龙、心理电影赏析、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等,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班级读书会邀请两至三位专业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推荐书目 (包括专业书籍和文史哲等相关学科书籍) 、定期针对某位作者、某部作品、某种传统或最新的理论和技术, 举办研讨活动, 使学科思维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掘, 从而避免知识和技能的表面化。

每月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沙龙活动, 每次由三名心理学专业学生主持。提前公布一个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 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前来观摩和讨论。到场的每个同学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主持人则需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情景提出更聪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导。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考能力, 也能提高主持者心理素质, 增加其自信, 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而非专业的学生也可借此机会领略心理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每周末开展的心理电影赏析活动, 选择经典的或新近的比较具有心理分析和研讨价值的电影, 在观看之后针对剧中角色或心理现象从认知、情感、意志、动机、行为等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讨论, 并形成文字的电影赏析报告。以此培养学生会看、会想、会写的能力

(四) 专题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1. 研究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组织教师在课外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利用论文数据库、了解文献查阅、问卷编制、自然观察、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 使其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验证, 并形成一定形式的科研成果, 如文献综述、调查或实验报告等。

创办专业内刊, 视成果、质量在专业内部每学期发行一到两次, 并赠送学院资深教授阅读。对于品质特别优秀者, 可鼓励其向国内外核心或学科刊物投稿。此种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三亚学院“学以去惑, 学以致用, 学以济世”的教育思想,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科研报告通常需要多人合作, 这样的方式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践与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学生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 能够指导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使自己更加健康、自信;能够指导环境中的人与事, 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心理学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目标。积极实践、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从失败中学习, 是每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应有的思想和行为准备。

除上述提及的读书会、心理沙龙、小组讨论、辩论、研究性学习等校内实践活动外,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深厚, 校外实践学习多以观摩为主。通过与学校周边的幼儿园、中小学、劳教所、养老院或孤儿院、精神病院、心理咨询所等机构建立联系, 使学生有机会亲自进行观察学习。普通心理学的专业应用包括两方面:

(1) 利用普通心理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 学生不仅能熟知个体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利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理论知识, 积极探寻人生价值、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树立大学学习与生涯发展目标、认识爱情与友情、能力发展和个性塑造等大学时期可能遇到的成长和发展问题[10]。而思维深度与广度训练、记忆技巧训练、自信训练、创造力训练等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改善;学生还可在此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即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行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培养对生活的广泛兴趣, 积极创新、敢于挑战、追求卓越, 使自己自尊自信、充满阳光和活力。

(2) 用心理学眼光看待问题, 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改善身边的人或事。培养心理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是普通心理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学习之后, 学生不仅能塑造和改善自己, 也能在“学以致用、学以济世”的过程中体会到“助人自助”的积极意义。对于初学者而言, 亲人、朋友、同学可能是最早的专业实践对象, 学生在利用专业思维或技术帮助他们的同时, 也能使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支持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升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度过同一性危机大有裨益。

(五)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考核的目的不是考试本身, 而是为了评估后的改进。改进学习方法、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 促进教授者和学习者双方的提升。传统的大学专业课考试形式单一, 多以试卷为主, 一学期进行一次, 加上日常作业, 考核只是几个“点”。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 这样的考核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强化知识, 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以对今后的教学进行相应改变。学生的动脑习惯、动手能力很难培养, 学生往往在学期结束时临时抱佛脚, 即使获得了不错的分数, 但是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仍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记忆模糊, 给后面分支学科的学习带来了极大不便。

教师如能在平时加大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主动探索等专业素质的考核力度, 如课堂讨论、辩论、模拟讲课、研究性教学成果、社会实践报告等研究性和学习性成果的考核比重, 辅助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的传统知识测试, 将不仅有助于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的识记, 也有助于学生的真正理解和应用其知识。

三、结语

通过对三亚学院普通心理学教学实践模式的一点尝试性探索, 研究者认为, 这种“课本与教辅材料相结合、讲授与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 无论是对独立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 还是对心理学教学研究的开展,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最终效果如何, 还有待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亨杰.普通心理学教改中的两点尝试[J].心理科学通讯, 1966 (1) .

[2]库恩.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谢佛, 麦伦斯.普通心理学研究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4]陈宏.普通心理学课程改革方向及目标分解的理性思考[J].克山师专学报, 2003 (2) .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刘百里, 蔡笑岳.普通心理学内容体系规划的新构想[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7]曾伟楠.启发式教学法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5) .

[8]赵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普通心理学》教学的优化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8) .

[9]徐迎利.心理学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作用的转变[J].池州师专学报, 2004 (8) .

8.心理学课程教学初探 篇八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1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03

中专生活作为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走向社会,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贮备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提升。而心理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公共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是从实际来看,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变通的意识,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相对抽象的知识更显得枯燥与乏味,这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是不利的,有可能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降低,因此在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应该做出一定的改革,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敢于突破,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中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支撑点,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中专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也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像英语、心理学、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此,心理课程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心理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还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实,结合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现状、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现实需求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来说不能拘泥于手中已有的资料,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不断地扩充和更新知识,洞悉时代发展的趋势,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既全面、具体,又新鲜、实用。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来看,他们更愿意接触那些他们了解一些但是又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据此教师可以把教学中那些相对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迷茫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心理课程的实用性,也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所以,现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低头搞科研,更要抬头知世界,要敢与突破,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的理念,把学科教学做得更好。

二、目标明确,方法适当且针对性强

从当前中专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来看,他们对于公共课程从内心来说往往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的,他们中的很多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且专业课过硬就可以了,而公共课程只要能够过关即可,所以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够重视的,学习时间投入也相对较少,应付心理较为普遍。

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哪些内容该讲到哪种程度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相对简单或者不太重要的知识要做到必要的整合,尽量不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主次地通篇给学生过一遍就结束了,这样慢慢地就会使学生学习热情下降,甚至出现逃课的学生。在教学的方法的应用上切不可教师总是一讲到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枯燥感,要善于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适当地引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可以组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环节,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既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够使教师教学针对性提高。

三、关注学生实际,明确评价标准

现在的中专生,在经历了高考的残酷竞争后,进入了管理相对宽松的中专校园,学习依靠他们的主动学习。但是,很多学生习惯了外界的管理,当需要自我约束时往往不能够约束住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也希望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便为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首先在课堂纪律要求方面要严格,同时告知学生学好心理学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要让学生知晓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需要记忆而哪些需要应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目的就明确了。在对于学生评价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上的表现,综合、全面地来评价学生。

四、教学手段要先进,教学环境要适宜

从时代发展和学生特点看,在“读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已习惯于在有声有色中接受信息,人类已经进入“图像统治文字”的时代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学具有抽象性强、实用性强及操作性强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达到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为教师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形成新的教学环境,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

随着现代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将最新的心理学科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迅速引进,可以较好地弥补心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凭语言讲解、现象描述,显得感性材料不足,欠缺说服力,使学生感到知识抽象和深奥。心理学中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和社会调查基础之上的,适当增加此类环节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产生真切的感受,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敏感神经的内容,才能真正让他们记住,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所以,教师平时多注意找找生活中的心理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感受。

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社会竞争越来越大,需要学生既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心理学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学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不断地改革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

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4(5).

[2] 张建平,马希荣.案例教学及其在《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 牛俊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科技,2005(6).

[4] 姚梅林.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9.普通员工工作计划 篇九

在这一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我遵守公司每一项制度,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随和,就是想要给员工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把公司变成第2个家,自觉的维护好公司的形象,在朋友面前也宣传公司良好的形象,本人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会有计划的去完成好每一天需要分配的任务,努力的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把所有的心事全部都放到工作中去,学会创新的同时才能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在工作的时候确实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20xx年已经来临了,我制定好了相关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需要知足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一些专业的知识,和周围的同事们一起探讨一起进步,让自己的学识提高一个档次。

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让自己变成一位优秀的员工,克服好年轻的脾气,做什么事情都是脚踏实地的,不怕事情比较多,也不怕事情比较难,一点一点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多看一些关于工作的书籍,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做好自己本身的工作,多多学习,多多请教前辈,认真的完成本职的工作以及日常所需的工作内容,脚踏实地的听从领导的安排,不断的提高自我,时时刻刻严格的要求自己维护好公司的形象,找出与昨天存在的差距,把存在的缺点改正。

新的一年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充实好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每天都会用一个全新的态度去迎接,在今年会有更多的机会和难题在等着,我心里也要默默的为自己加油。我将会跟公司共同的努力,将会把更大的利益带给公司。

★ 普通员工新年工作计划

★ 普通员工个人工作计划

★ 2022年工作计划

★ 普通员工个人工作总结以及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2022年

★ 2022年法治工作计划

★ 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2022年财务工作计划

★ 社区2022年工作计划

10.普通车工兴趣小组辅导计划 篇十

普通车工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普通车工的操作技能,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车工的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特成立普通车工兴趣小组。现将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计划:

一、活动目的: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通过普通车工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普通车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同时也为参加我校组织的校内技能竞赛和市级技能竞赛作准备。

二、活动时间:

星期二、三、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三、小组成员的组成:

普通车工兴趣小组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其成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由各机电班志愿报名,但因学校设备所限,原则上每班级限报3名同学。要求这些同学具有积极向上、不怕吃苦的精神。

四、小组活动内容计划:

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有普通车工的理论知识,但主要的是动手操作。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部分:(1)普通车工的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有图样的识读,车削基本知识,车床的维护;(2)车削实训,主要内容有:端面、外圆、台阶的车削,螺纹的车削;

(3)学生作品比赛并展览。

辅导教师:黄欧明

11.方言与中职普通话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教学

[作者简介]潘冰冰(1982-),女,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然而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主流之下,近一个时期,社会上又不时传来“拯救方言,就是拯救一方文化”的口号声。方言给交际带来不便,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言存在。因此推广普通话应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

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但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而一旦出门,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所有人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一个游人饿了,走进一家小餐馆说“有什么好吃的?做快一点,我吃完了还要赶路呢。”餐馆因特殊原因当天不营业,服务员回答说:“咪——”意思是“没有”,而游客听成了“面”,心想:“面也行”,就点点头坐下来等。过了好久没见一点儿动静,游客就生气地说:“快点!做面条!怕我不付钱吗?”店里人说“洞国咪——”意思是:“我跟你讲了,没有面!”游客听成“冬瓜面”,就说:“冬瓜面也可以,为什么不给我做?”服务员说:“咪就是咪,吵什么啊咪——”意思是:没有就是没有,你再怎么吵也没有用。游客又听错了,以为是炒面,不耐烦了,说:“原来还有炒面,你为什么不早说?”……就这样,本来是很简单的意思,因为语言差异越扯越远了。

从小的方面而言,不会普通话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大而言之,推及全普通话既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此外,推广和普及普通话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任何学段、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说流畅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在求学、求职和事业竞争中就能处于优势。推广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方言对普通话学习的影响

(一)方言影响普通话的发音。如果孩子从出生就生活在用方言交流的环境中,方言发音就会妨碍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如说粤方言的人,很难于纠正普通话中的 n—lz—zhj—z 等,“河南”说成“荷兰”、“知道”说成“机道”。广西是讲壮方言的人,很难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如b—p d—t g—k等,“兔子”说成“肚子”、“天空”说成“癫公”,“饱了”说成“跑了”。

(二)方言影响着语感。长期大量地使用方言,会影响了学生正确语感的培养和形成,体现是词汇的运用和句子的语序。如普通话中的“今天街上人很多”,南宁地方话习惯是“今天街上人多得”。普通话句子“我先洗衣服”,广西方言习惯说“我洗衣服先”等等。在上课及课间与学生聊天中碰到:(1)男生问:“你周末去什么地方?”女生回答:“我去什么地方不告诉你听。”(2)某同学说:“我叫XXX,有一个哥哥,他一米八,他高过我。”(3)一位学生在上课铃声响时走进教室坐下说“好采今天没有迟到,不然又要挨批评了。”(“好采”是白话,普通话是“幸亏”的意思。)这些对话,无一不暴露了方言表达与普通话表达的差异。

(三)方言制约着语言文字使用者的思维习惯。方言的长期盛行使人们在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方言定势”,思维也不例外。如有一位从小用方言交流和学习的广西合浦学生,当他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嗑嗑巴巴。但当他用合浦话发言时,表达却极其流利。这表明长期使用方言,会造成了一旦使用普通话,思维便“短路”。

(四)方言抵制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欲求。方言时时系着情深故土,家长希望孩子“不忘本”“不忘根”,从而让孩子也感受一下“本乡本土”的语言。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和小农经济意识造成人们地域上、社会心理上的封闭状态,使“本乡本土”的观念异常牢固,许多人“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把不讲方言土语“看成是忘本叛祖的行为”。方言情感引发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凝聚力,但同时也掺入了语言上排他性的狭隘的乡里观念,造成了方言的潜在声望超过了普通话的显性声望的现象。这对普通话的推行是一种很强的阻碍。

三、克服方言影响的措施

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一向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原则。在大众媒体中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封杀”方言。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但是,保护方言并不是要“忽悠”普通话,倘若人们在教育、宣传、公务活动和公共交际中都说方言而不使用普通话,恐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素养首先是靠用普通话表达和交流被人认识的。因此,在普通话学习中不是要摈弃方言,而是要要克服方言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纯普通话语境

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坚持用普通话交流,鼓励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用普通话交谈。可以通过举办普通话比赛、普通话话剧比赛等,营造一个普通话学习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普通话的气氛和重要性。特别是现时任教普通话和语文的教师,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用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来感染学生。其次,应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学习普通话的趣味。总之,要做到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都应该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加强语言修养

1.不说方言词汇,例如:“冰棍”说成“雪条”。常常有外地人在南宁问路:“XXX路怎么走?”得到的回答是:“对不起,我不懂。”“知道”是普通话词汇,而“懂”是方言词汇。再如,普通话里称大年初一的前一天为“除夕”,而广西人喜欢称“三十晚”。这些方言词汇的使用,会极大地影响普通话的标准性和通用性。

2.不说口头禅,不说不文明的话,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如:一些口头术语——我靠、酷毙了等。

(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提高文化水平

1.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普通话学习的好坏,与语文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养成利用工具(字典、手机)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每逢遇到不认识的字、读音拿不准的字,都要求学生立即解决并作记录。

2.下决心苦练基本功。通过听故事、说绕口令、看有益的电影电视、朗诵会、演讲赛、论辩会等活动,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使课内训练内容在课外得到巩固,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例如:在讲故事中反复练习“人”“知识”等难懂的翘舌音;在看电视时有意地比较普通话与方言发音、用词、用句上的异同。

(四)在平常的对话中,寻找机会对个别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发音进行重复训练,从发音部位、发音口形、语感到语义都应找出弊病、解释清楚。如:“自己”的“自”和“既”的发音中——z和j的区别,“穷”和“从“中q和c的区别、三拼和两拼的区别、平舌和翘舌的区别等。

(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1.提高广大教师对推广使用普通话的认识。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各种形式,宣传我国的语言政策,使每个教师都了解推广使用普通话是教师工作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信息时时代的要求。教师要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和授课,做到说话完整,把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话语讲给学生听,语速要慢,以便学生模仿。

2.开展普通话培训,聘请普通话考评员作讲座。组织语文教师找出方言和普通话在 声、韵、调及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对应规律,为广大教师学习和教学普通话提供一条捷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普通话教学观摩及比赛等,使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在活动中由普及走向深入。

3.大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切实使“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六)家长积极配合,让学生在学校中形成的良好语言习惯得到巩固。当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后,要坚持使用普通话。因为学生的语言带有家庭主要成员的语言特征。

普通话和方言作为不同文化的两种载体,是可以并存的,推广普通话,并非是限制任何环境都讲这一种“话”,要学会区分方言和普通话,做到两种语言的任意转化。随着科技进步,普通话将成为一种新时代的城市语言,我们应敞开胸怀,同时代对话,克服方言的影响,将普通话推广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金马等.客家风情[M].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

[3]郑作广.普通话培训与测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12.普通中学“百米定向”教学的研究 篇十二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受父母包办许多事情,因而多数学生缺乏创新与探险精神。但是时代却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探险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拓展训练中“百米定向”在培养学生上进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百米定向”是联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重要性进行设计的,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完成学生价值再造过程并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淮安市第一中学七年级(1)班、 (2)班共92名学生,八年级(3)班、(4)班共86名学生,共178 人。

2.2研究方法

(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

(2)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说明百米定向练习后的情况。

(3)采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行为。

(4)查阅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3.研究结果和分析

3.1研究结果

学生对“百米定向”练习的认识和喜欢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占总人数(178)的70.5%,较理解的占总人数的23.3%,不懂的占总人数的6.2%。在具体“百米定向”练习中,能理解的占总人数的9.2%,较理解的占总人数20.1%,不懂的占65.2%。另外,学生从不了解“百米定向”到了解“百米定向”,最终对“百米定向”练习很认真的占96.4%。在这过程中,说明只要我们去努力,想办法,多去创造,定能攻破难点,找到兴奋点,在教学中取胜。

实验前后学生“百米定向”成绩统计分析表明,有75%的学生把健康作为第一需要。有25%的学生把完成学业作为自己的需要。

学生参与百米定向练习的活动形式的调查分析可见,60%的学生乐于个人自主锻炼这种形式,小型竞赛也是学生兴趣的形式占32%。

3.2分析

3.2.1“百米定向”的价值分析

(1)从身体角度看

体育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享受沐浴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到操场上和大自然中去锻炼。定向运动使学生在室外自然环境中接受锻炼,同时也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它娱乐性和实用性兼备,是非常好的一种锻炼方式。

(2)从心理角度看

体育也是娱乐,人们借体育享受生活,娱乐身心。参加定向运动,使人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3)从社会适应看

“百米定向”运动让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百米定向”运动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密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互助意识、自立意识、生存意识,提高团结协作、抵御挫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从综合素质角度看

“百米定向”是通过专门设计的富有挑战性的课程,是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游戏活动自身形象,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可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强对集体的参与责任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关注和保护自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激动、恐惧、犹豫、喜悦中不断提升对生活的感悟,对挑战的向往,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理解如何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还与数学(比例尺、制图)、物理(指北针、磁场)、地理(等高线、等高距、地形、地貌符号)、美术(颜色)等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

3.2.2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百米定向”训练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它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为主,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和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身潜力。

3.3定向运动组织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定向运动往往安排在校园里或在特定的场所进行,所以开展定向运动特别要强调安全意识,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学校、教师在定向课上有以下职责:

第一、 确保场地和器材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器材要放置妥当。

第二、 事先学习理论知识,活动前认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讲解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三、 场地要布置合理。

第四、 万一出现受伤学生,应及时采用适当措施救护。

3.3.2 场地与器材、教材与制图问题

“百米定向”运动是新教材,应注意开发场地与器材资源,注意研制校本教材和培养制图人员。

4.结论

(1)“百米定向”练习通过专门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游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

上一篇:走在秋天的路上优美散文下一篇:温暖就在你身边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