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环保意识

2024-08-08

居民环保意识(9篇)

1.居民环保意识 篇一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1

一、调查背景

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垃圾排放量增大,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由此导致农村地区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既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又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调查地点:

本村

调查对象:本村居民

人数:80

问1:你认为垃圾可以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河沟、没用的地方、其它

问2:你家的垃圾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河沟、没用的地方、其它

调查结果显示,问1中有32%的人选择路边,29%的人选择河沟,25%的人选择随便哪里,16%选择没用的地方,6%的人选择其它。问2中有40%的人选择路边,23%的人选择河沟,18%的人选择随便哪里,19%选择没用的地方,10%的人选择其它。

据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人知道垃圾应该放在诸如垃圾箱之类的指定地点,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还是习惯把垃圾倒在没用的空地上。其原因如下:

1、农村人口多,垃圾生产量大,而如垃圾箱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很难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2、农村居民对生物肥料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原来的肥料被当成垃圾扔掉,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化学肥料。

问3:什么是环保?

对此问题,知道“环保”是“环境保护”的居民占87%,但其中只有20%的居民能具体进行解释,而且在这部分人中务农者仅占18%。

问4: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知道并能举例者占43%,其中务农者占20%。

问5:你知道为什么要使用无磷洗衣粉吗?

对此问题,能正确回答的不到10%,而且这部分人大多都是一些工人、医务者、教师等非务农者。

从调查中看到,农村居民对环保知识了解较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部分居民的知识水平不高,文化素质较低,而且交通通讯较差,对外界的了解较少,使其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2、农村居民习惯较差,即使知道环保,但依据是垃圾乱放。

3、环境污染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表现地远远差于城市居民,导致居民对环境保护较差。

三、调查结论

1、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习惯不好,不了解环保的积极意义。

2、农村居民人口多且分散,垃圾多且不易集中,基础设施建设较差也是一重要原因。

3、环境恶化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明显,未引起居民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四、调查体会

在本次调查中,我体会到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差,更重要的是文化水平低,甚至未接受过教育。老一辈的不良习惯也影响了新一代的行为,新一代只顾个人卫生而不顾公共卫生的现象较多。另外基础条件较差等综合原因造成了农村环境的现状。

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应该只是关注个人卫生,更应该多关心公共卫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动起来,携手营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存环境!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2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努力增强了,环境面貌的改变也随之日益加快了。但是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市政府会同市环保局组织展开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我市居民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162人

发放问卷:162份

有效问卷:162份

一、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 仅有15%的人表示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有85%的人对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不太清楚。可见,对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仍需进一步加强。

有38%的居民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污染举报”免费环保12369,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73%的人对xxxx2年xxxx市着力实施的“十大环保工程”表示了解,有41%的人对xxxx市实施的蓝天工程表示了解,看来市政府所采取的环保举措已经越来越为广大人们所关注。

有92%的人认为与以前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另有4%的人认为并没有很好的提高。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有73%的人认为保护环境是为了生活环境更加整洁;另有23%的人认为保护环境是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子孙后代着想。看来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发现破坏环境时,88%问卷调查都表示积极制止,由此可见,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社会每一份子的职责和责任。

对于目前的生活环境,58%的居民表示良好,12%的居民表示一般,31%对身边环境表示不满意,可见,生活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对于xxxx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92%居民表示希望尽快创建成功,可见我市居民对我市未来环境的发展很有信心,相信将来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有88%的居民表示愿意为环境保护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不仅有热情,还有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二、环保意识的特点: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查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环境题的认识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所处环境越好,居民的环保意识越强,反之亦然。

三、建议:

通过这次的xxxx市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对我市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不少调查者也提出了一些环保意见和建议,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我市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

针对目前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处理和改善:

(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我市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第一,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第二,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我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另外,市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使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二)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我市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

第一,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居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居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

第二,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单位有章可循,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三)加强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

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从而自觉保护环境。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而加紧宣传是迫在眉睫的。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可以明确地反应出我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蓝,水更碧,花更红,草更青的生活环境。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3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环境状况却日益恶化,令人担忧。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被污染的环境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人类陷入困境。

本次调查从南丽湖周边及城镇的居民入手,分析不同的学历、不同人群的环保意识情况。立足于居民环保意识,来审视当下的环保形势。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今面临的环境问题加以了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更多人参与到环保建设的队伍中来。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目前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83%的居民都愿意成为环保志愿者,但环保意识没有深入居民心中,会宣传的只是少数人。56.7%的居民知道政府出台的“限塑令”,表示能够理解和支持,但在日常生活中会随身携带环保袋的居民在少数,调查显示只有13.3%的居民会随身携带环保袋,这意味着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和塑料带打包。导致南丽湖周边居民过度使用塑料袋打包的主要原因是环保意识不够深,不能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使用环保袋有很多好处有很多,使用环保袋,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染;而且环保袋的使用寿命比塑料袋长,最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使用。要使“限塑令”施行过程中的阻力减少,我们通过这次调查,总结出了几点。

1、继续加强对“限塑令”的宣传,使限塑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2、从总体上加强环保意识,不仅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要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从生活习惯的各个方面出发,制造更便利时尚的环保购物袋;

5、鼓励各个事业单位施行不违背于“限塑令”的实际措施,等等。

二、对环保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关注度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方针关注度还是很高,只有60%的居民能够正确回答出世界环境日的日期,还有40%的居民则无法准确回答。在对工业“三废”的内容中居然还有20%的居民回答不上来,这部分人的`环保意识较弱,应该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到环保深入人心。我国的植树节目前工业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调查表明,50%的居民认为,目前最大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工厂排放大量污水,导致土地污染严重,难以恢复。环境污染还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三、“低碳”的认识

民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步加强,环保意识正在逐步深入他们心中。他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主要依靠每个人,但是环保未来任务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没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对政府所做的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以致错误的认为政府一直没有进行管理,甚至认为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上没有很大的作用。而政府可能对环保工作或宣传也同样有不周之处,政府对此应该采取措施,政府领导人们,共同努力,为南丽湖今后改善环境污染尽一份力!

您对环保和实行“低碳”有何建议?

(1)多宣传环保

(2)不要乱扔垃圾

(3)加强环保意识

通过最后一个开发放题显示,大多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关注环保的,但只做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自己注意环保同时,我们还应该带动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行动中来!

四、对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通过相关部门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制度来规范居民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相应规章来严格管理。开展一些环保主题活动,形式不必拘泥于理论知识教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社会也应该积极宣传关于环保的知识,并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意识的加强,从学校抓起,建立高素质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队伍。

4、学校、社会、政府官员、青年、老百姓应当共同加入构建美好环境的氛围之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工作者得环保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队伍的力量,使环境工作者既要拥有广博的环境知识,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素质和技能,才可能胜任环境教育与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既要强调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又要拓宽知识面注重启发性,激发兴趣并且要经常开展热点问题讨论、促进教学互动,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环保工作人才。

五、总结与启示

环保不只是种观念,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而不应该停留在浅层得理论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的教化,只有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以最优化地方式将环保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环保是大家的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环保部门的事,更不是社会的事,它是我们所有人的事。现在绝大多数人拥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已将环保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所以,我们每个大学生或所有的公民都要从自身做起,把环保做好、做深,营造优美和谐的环境。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此时,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偶遇抽样对沈阳市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保意识宣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此次,我就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针对沈阳市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了一番调查。但由于能力的有限我仅对沈阳市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偶遇抽样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有效调查率为91%,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73名被调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临汾市居民

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80人

发放问卷:80份

有效问卷:73份

一、居民环保意识

(一)环保意识的定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年第4期,刘志峰在《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一文认为: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环境意识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含实践要素,由四方面内容组成,即环境伦理意识、对环境科技知识和常识的了解、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和环境心理意识。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

《高教论坛》20xx年第5期,朱义年等《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一文认为:环境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系,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环境意识包括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的哲学、宗教、经济、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吴宝宏《对旅游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关系的客观反映,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要的认识和态度,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

(二)环保意识状况

1、在第九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其中有66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0%,有5人认为“不存在”,占总体的7、5%,有2人表示“不了解”。

2、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这样的,调查显示共有68人认为环境问需要治理,其中有2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人认为“无所谓”。

以上两道题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被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向我们表示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治理,尽早治理,万不可由之任之。尽管如此,在第十五题中,竟有只有32%的人总能够把废旧电池投放的指定位置。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市民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一但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这些市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3、有些人在观念上认为人类不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但是引起垃圾成堆、空气浑浊等等的事实,其实际行动却让人们无意中扮演了破坏者的角色,这一点是人

们没有意识的。

被调查的这部分市民对环保的认识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比较虚的或者说比较宏观的一面,即环保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为市民普遍接受,并在观念上形成一种共识,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另一方面,市民的环保焦点停留在对自己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或危害的身边问题上,如绿色食品、沙尘暴、水污染等,而且相关的知识还不一定正确。并且实际行动却与环保意识不一致。其实大多数人的环保意识是比较强的,具有选择正确环保行为的判断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环保的行为并没有达到与环保意识配套的程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市民自身的行为约束力不够,但在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未采取有力的且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环保意识的特点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查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满意群体”和“低满意群体”比例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满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满意度最高(3:1),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度最低(3:5),即低学历与高学历满意度比为5:1。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环境题的认识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所处环境越好,居民的环保意识越强,反之亦然。选择空气中无难闻气味,垃圾屋乱放现象的有10个人,其中有7人在下一题,“是否看见有人乱扔垃圾”中选择“无”,环保意识高达70%。

4、从调查中发现,居民的年龄也是影响环保意识的一个因素。在是否愿意参加环保活动一题中有54人选择“愿意”,其中50岁以上的共有30人。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我们的宣传行动可以从老年人带头做起。

二、看法和建议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使我对临汾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沈阳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针对目前沈阳市市民的环保意识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如何加以处理和改善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下面我就针对这两方面分别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沈阳市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第一,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第二,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沈阳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另外,市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使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二、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沈阳市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

第一,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市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

第二,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单位有章可循,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三、加强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

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从而自觉保护环境。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显而易见的。大街上不发有丢垃圾的人,但不见他们都知道这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而加紧宣传是迫在眉睫的。

以上是我个人环保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可以明确地反应出沈阳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蓝,水更碧,花更红,草更青的生活环境。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相信,通过沈阳市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大力配合,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5

一、调查目的

1、 了解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2、 提高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5日---20xx年1月28日

三、调查范围

江南新城小区楼层

四、调查方法

1、 问卷法:出问卷

2、 观察法:站在路旁,观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有几人

五、调查结果和分析

调查可知: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以及随手关灯的选项中10份问卷中有百分之九十能做到自觉的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以及能随手关灯。垃圾分类,带菜篮,选择经常做到的选项没有人选择,而世界环保日所有人都选择不清楚。使用一次性筷子,公共交通出行,废水合理利用,和吃剩的饭菜打包选择偶尔的选项比较多,说明这些行为还是有较多的人在选择适当的时候在做。

1、 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哪些方面比较薄弱?(问卷法)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关于垃圾分类,买菜时带菜篮,世界环保日的问题环保意识比较薄弱,问题也比较突出:

1) 虽然现在有些地方的垃圾桶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桶,但是居民对于哪些是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并不清楚,而且江南新城的垃圾桶都是大垃圾桶,并不存在分类,所以导致垃圾都是一袋倾倒,并没有分类的意识。

2) 虽然国家出台了限塑令,但是菜场里很多塑料袋还是照常使用,居民不愿意带菜篮,一方面是因为拿着去买菜觉得不方便,还有就是反正塑料袋是免费的,不拿也浪费的心理。

3) 世界环保日基本没有人知道,这说明国民对于环保确实存在着不重视,意识不够强烈的问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关注。

2、 小区居民的环保行为哪些已经有所改进?(问卷法)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关于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打包饭菜和随手关灯的意识有所增强。

1) 随地吐痰会使细菌在空气中传播,乱丢垃圾使城市不美观,这些意识随着城市的日渐发展而渐渐在人们头脑里清晰。

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根深蒂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不铺张浪费,外出就餐基本选择适度原则,吃不完打包也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而随手关灯也是从不浪费电的角度入手,基本能做到人离灯灭,而且大都换上了节能灯,减少能源消耗。

六、思考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要随之提高。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家,环保意识问题其实也是关于道德品质的问题,要节约,要与人方便,不可因一人私利而去损害了他人。如果我们都能做到环保,那么天空会更蓝,水会更清澈,而我们的空气里也会少些雾霾,城市会更美,道路会更整洁宽畅。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城市的环保献出一份力。

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6

现将此次实践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污染、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重要的威胁。为此对农村所在居民环保意识展开调查。

二、 调查内容和结果

本次调查共对120位村民进行提问。

问1:你认为垃圾可以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没有的空地,其他。

问2:你家的垃圾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没有的空地,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问1中有34%的人会倒在路边,25%的人随便哪里倒,30%倒在没有的空地,其他的为11%。问2中有14%会把自家的垃圾到在路边,6%的随便倒,78%会把垃圾倒在没有的空地,2%在其他地方。

据调查表示,虽然大部分居民知道垃圾应该对方在诸如垃圾箱之类的指定地

点,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还是习惯于将垃圾对方在一些被认为没用的空地上。其原因有几点:

( l )农村人口多,日产垃圾量多,而且居民点分散,没有或很少有集中堆放垃圾的场所;

( 2 )以前还可以将部分垃圾撒入田里作肥料,而如今一方面有了化学肥料,另一方面也由于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厂房、公寓所替代,所以垃圾只能堆放在房前屋后。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对环境的影响。

问3:什么是“环保” ?

对此问题,知道“环保”是“环境保护”的居民占 87 % ,但其中只有 20 %的居民能具体进行结实,而且,在这部分人中务农者仅占 18 %。

问4: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 ?

知道并能举例说明者占 43 % ,其中务农者占 20 %。

问5:你知道为什么要使用“无磷洗衣粉” ?

对该问题,能正确回答者不到 5 % ,而且这部分人都是年龄在 20 一 35 岁之间的工人、医务工作者、教师等见识或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非务农人员。

从调查中看,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差,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多。这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居民们长期生活在环境相对安静的农村,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体验较少,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的积极意义。

(2) 农村居民中以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占绝大部分,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获得各方面信息的来源也较狭窄,影响他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3) 部分农村居民从祖辈开始沿袭了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随处倒垃圾等)一时间还难以改变过来。

三、 调查结论

(一)农村居民(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对环保知识的了解不多,还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的积极意义。

(二)周围环境的污染固然与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关,而另一方面,农村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农村人口多,日产垃圾量多,且居民点分散,没有或很少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等。

(三)目前,农村环境相对城市而言不太严重,所以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城市大搞环境建设的同时,农村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下去。

四、调查体会

从这次调查中体会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差,其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水平低下,受教育少,有些人根本没机会接受教育。老一辈的人环保意识差,就连新一代的年轻人环保意识也不高,其原因不得而知,由于农村家境贫困,文化素养低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不只要关心自己的衣食冷暖。还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周边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这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反思,而是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环境做起。

2.居民环保意识 篇二

自1980年国内开始恢复保险业务, 保险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我国居民的保险意识还是有所欠缺,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为研究我国居民保险意识水平, 我们以扬州市为例开展了一次居民保险意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与分析居民保险意识强弱, 以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 以此来逐步提升我国居民的保险意识, 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一、扬州市居民保险意识现状

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对江苏省扬州市共265名居民的实地调查。本次调研发出问卷共计265份。对调查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后, 剔除了一些异常数据, 最后共选取了220份有效问卷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我们将被调查者分为四个年龄段, 分别是25岁以下、26-35岁、36-50岁和50岁以上。问卷显示, 25岁以下人数占23.5%、26-35岁人数占41.8%、36-50占31.2%、50岁以上人数占3.5%。在选取的220份样本中, 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男性占比46.5%, 女性占比53.5%。

在受教育水平上, 初中及以下的人数占8%, 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人数占30%, 大学学历的人数占60%,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2%。

在人均收入方面, 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数占45.5%, 2000—3000元的人数占28%, 3000—4000元的人数占15.5%、5000元以上的人数占11%。家庭总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占13%, 2—5万元的占38%, 5—10万元的占31%, 10万元以上的占18%。

在家庭结构方面, 核心家庭占68%, 主干家庭占14%, 联合家庭占5%, 其他家庭占13%。从数据上可以看出, 核心家庭即仅由父母和未婚子女或仅有夫妻的家庭是调查家庭主要存在形式。

3. 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情况。

在本问卷中, 有18.5%的人对保险完全不了解, 65%的人对保险一般了解, 15.5%的人基本了解, 只有1%的人完全了解。由此可见, 大多数居民对保险不太了解。超过半数的居民反映, 虽然给自己和家庭买了保险, 但是对所保险种以及遭遇损失如何报案等缺乏足够的了解。

另外, 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 年龄也是影响居民对大病医疗保险评价的重要因素。35岁以下者对该保险制度缺乏了解, 对其也保持着中立的态度;36-50岁者, 则对保险存在较大的意见, 有许多自己的看法。

在了解保险的人当中, 大多数通过电视广告或短片和保险公司发放的材料了解保险,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互联网和其他途径了解保险。但是, 居民大多从电视广告等媒体工具和保险公司发放的材料来了解保险。

二、影响居民保险意识的因素分析

1. 居民对保险的购买态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居民有购买保险的潜在欲望。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无法购买。其中, 收入原因占大部分因素, 同时由于自身对保险的不了解, 导致居民不敢轻易购买保险。单位已经购买了保险也是另外一大影响因素 (见图1) 。

2. 居民购买保险的种类。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居民在购买保险时, 大部分选择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住院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我们基本可以得到, 居民比较关注与自身健康有关的保险以及有关养老方面的保障, 对子女未来教育、财产安全等方面保险意识交薄弱 (见图2) 。

3. 居民对保险的评价。

在居民对保险的评价中, 大多数居民对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以及保险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评价一般, 甚至有出现负面评价。由此可见, 保险要想深入人心, 人人都有保险意识, 需要从保险产品的质量以及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抓起 (见图3) 。

三、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1. 问题分析。

从因素分析中可看出,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 自身的产品质量, 提供的服务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居民保险意识的因素。对于居民来说, 收入以及自身的风险意识是制约居民保险意识的因素。

2. 对策建议。

(1) 保险业加强自身规范建设,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加强自身内功修炼。

骗保、拒不赔款等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了群众们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 保险产品的开发滞后导致供需不对口。因此, 保险行业加强建设应该从自身的诚信建设以及产品的创新能力着手。其中, 保险行业自身的诚信建设重点应是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保险从业人员代表的行业形象, 重塑保险从业人员的服务形象是重中之重, 可采取培训和年检等方法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产品开发上, 也因做到从实际出发, 与国际保险业发展相结合, 开发出真正能贴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的产品。当然, 宣传手段也是必不可少。, 保险业应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比如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互联网等载体, 积极宣传保险的正面效应, 提高人民的保险意识, 引导人民充分认识保险的作用, 实现全社会普及保险知识。

(2) 加强保险机构的监管,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首先, 合理分配保险业的资源, 重视并推动各项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业包括营利性的商业保险以及政策性保险业务, 政策性保险可以实现保险制度社会功能, 营利性商业保险可以满足个人风险规避的需要。中国的保险业应该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 长久下去, 保险业的声誉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 监管部门需要完善自身的制度设计, 保证信誉的建立可以带来最大的预期收益。在制度建设过程中, 部门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用激励机制来深化保险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和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用约束机制约束保险从业公司, 对出现的违规操作的公司严惩不贷。

(3) 引导公众正确对待风险, 增强社会公众保险意识。

社会公众应该对相关法律文献有所了解, 如《社会保险法》, 提高有关保险的法律意识。提高文化素质, 改变传统观念, 反对迷信, 正确认识保险规避风险、防损防灾的作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要剔除侥幸心理, 要对风险的客观存在和风险程度有理性的认识和评估。

当然, 社会公众也包括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 首先, 他们年纪较小, 面对风险选择保险的意识较低, 需要加强引导;其次, 他们现在就逐渐形成保险意识, 对以后的生活也有导向作用。因此, 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应当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 普及各类保险知识, 可以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的, 带领学生参观保险公司, 实地了解保险公司的日常运作, 提升保险知识。

摘要:为了解我国居民真实的保险意识现状, 我们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开展了一次实地调查活动。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扬州市保险意识现状存在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居民保险意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意识,影响因素,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73-75.

[2]臧兴东.浅析保险活动中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3]张兴, 王正峰.影响保险意识四因素[N].国际金融报, 2001年6月14日第五版

[4]夏益国.关于普及保险知识问题的思考[J].中国保险, 2008 (10)

3.城市常住居民法律意识调查 篇三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法治建设,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我们特针对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识进行调查,剖析城市居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城市居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存在的漏洞与缺陷,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居民;法律意识;调查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46-01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城市居民树立法律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城市常住居民法律意识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式。

法律意识调查主要针对退休人员、高收入阶层、农民工、学生四大群体,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城市常住居民法律意识”问卷调查:一是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发放问卷,二是以“问卷星”网页链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累计发放462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纸质版问卷200份,网页版问卷262份。

(二)调查目的。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分析其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以及城市居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践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同。在调查中,76.6%的城市居民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说明了绝大部分居民对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具体统计如下:1.高收入群体。该群体对法律的认知程度高达88.7%,但仍有10%的公民对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想法带来潜在行为危机,有可能在某些条件下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2.未成年人群体和农民工群体。未成年人群体认为自己掌握了相当水平的法律知识的占73.6%,农民工群体为71.5%。这两大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知法水平呈上升趋势,反映了社会的整体法律素质水平在提升。3.退休群体。该群体法律意识最低,仅为50.1%。这和历史遗留问题有一定联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中国公民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真正地形成和发展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才逐渐形成的系统的法律意识来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以及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城市居民遵法守法意识强弱不一,法律还未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95.7%的居民对交通法规有着较清晰的认识;然而当问及购物时是否会索要发票时,仅有45.6%的公民会主动索要发票,23.1%的公民表示不要发票,超过3成的被调查者表示给就要不给就不要,许多人甚至不明白发票的重要意义。在维护自身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仅 30.4%的公民选择“寻求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的帮助”,有超过20%的公民选择“只能自怨倒霉”或“心理感觉不舒服,但不知道怎么办”。这一结果反映了城市居民对法律认知水平有限,个体差异较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动性较差。

不仅是社会的不同群体法律意识强弱不一,相同群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也表现出来不同的守法观念。城市居民遵法守法意识强弱不一,归根结底还是居民法律观念不够强烈。

(三)城市居民接受法律教育的途径主要来自电视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75.6%的居民通过电视的方式了解法律;选择网络的方式占65.4%,成为广大居民获取法律的第二途径。

在未成年群体中,通过学校教育途径获取法律知识的也占很大比例,达到67.1%,在中小学生的时间分配中,他们在学校里的时间最长。但许多学校为了升学,为了考试,往往忽略了法律教育的具体落实,造成学校教育这一关键环节跟不上社会的要求,是值得教育部门深思的问题。

三、城市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途径和建议

(一)加强学校法律教育。法律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法律人才是宣传法律的骨干力量。强化学校的法律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科学的法律教育体系。教育部门应着手加强从小学至大学的法律教育,并将法律课程纳入教学大纲。教材编写上,采取简明易懂的编排方式,使教材成为宣传法律最重要的载体。教学上,应根据课程特点,营造良好的学法环境,使得学生从小学会知法,守法,用法。2.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多开展法律的第二课堂活动,如邀请法学专家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旁听法院审判,开展模拟法庭等,让学习和宣传法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普法教育。普法的最佳载体当属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等大众传媒去传播法律信息,不断提高法律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例如,政府部门可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设宣传法律的栏目。各大律所可推出有关法律咨询服务的APP,解决公民遇到的法律难题。

另外,法律类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等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如节目中专业术语的不规范、重大的真实案例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影响等。有关栏目制作人应谨慎对待问题,找出改进节目制作的方法,推出更加精良的电视节目。

(三)法律宣传走进社区,法律文化深入群众。各大高校法律专业的学生和法律工作者可在社区内设置法律援助服务站点,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加强普法力度:1.退休群体。志愿者可在公园、敬老院向退休老人派发法律宣传海报,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老年人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不良现象向宣传相关法律知识,让老年人知道自己应享有哪些权利,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2.农民工群体。志愿者可走访建筑工地、工厂、汽车站等农民工聚集的场所,向他们派发印有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的小册子,提供正确、有效的维权途径,使发生在农民工身上的欠薪、工伤、欺诈等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本着依法治国的方略,我国的法律建设近十年来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充满挑战的21世纪,我们必须不断推进法制建设的进程,不断地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民主法制国家。

作者简介:

陈珠洙(1995-),女,广东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郑秋韵(1995-),女,海南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高海桐(1994-),男,河南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李嘉顺(1995-),男,福建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4.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表 篇四

您好!

为让更多的人共同来关注我们身边的环保,我们正在进行一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活动。这次活动旨在了解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现况,以便今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环保工作。您真实的想法对我们这次活动至关重要,请您按您真实的想法填写答案。非常感谢您真诚的合作!

()

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那一天?

A、3月22日;B、5月27日;C、6月5日。

()

2、工业“三废”包括有:

A、废水、废渣、废气;B、废物、废料、废品

()

3、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那一天?

A、3月12日;B、3月23日;C、10月16日。

()

4、您认为您的环保意识:

A、非常好B、比较好C、可以D、不好

()

5、了解周围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您认为:

A、非常必要B、有必要C、不必要D、与我无关

()

6、如果市场上禁止使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您的反应如何?

A.十分赞同,积极配合;B.无所谓,让用则用,不让用则不用;

C、不该禁用

()

7、看见水流不止的水管您将:

A、立即关掉;B、观望他人;C、与我无关。

()

8、在您使用一次性食品包装时,是否想到白色污染?

A、是;B、否;C、无所谓。

()

9、您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几乎没有作用

()

10、您认为环保工作是谁的事?

A、每一个人;B、政府;C、环保人员。

()

11、您对您身边的环境评价怎样?

A、良好;B、一般;C、差;D、很差。

()

12、当您发现有损于环境保护的现象发生时,您的态度是:

A、积极制止;B、观望;C、无所谓。

()

13、下列那些垃圾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A、易拉罐;B、鸡蛋皮;C、塑料袋

()

14、对于力所能及的环保事业捐款,您会:

A、积极主动捐 B、勉强捐C、不捐D、反对捐

()

15、你在购物时偏好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吗?

A、只购买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B、价格合适会优先考虑

C、不知道什么是绿色环保标志 D、有无绿色环保标志不是重要因素

5.居民爱国意识问卷 篇五

Q1:1.请问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Q2:2.请问您的年龄是?

A 15岁及以下

B 15-35 C 35-60

D 60及以上 Q3:作为中国人,你是否感觉到自豪?

A 非常自豪

B 比较自豪

C 一般,没感觉

D 不自豪 Q4:在你心目中,爱国主义是什么?

A 最真实的情感

B 实际行动

C 只是一种口号

D 不知道 Q6:你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了解吗? A 非常了解

B 一般了解

C 不太清楚

D 完全不了解 Q6:你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行为?

A 爱国主义意识淡薄,很少将爱国思想付诸行动

B 时刻关注国家利益,理性实践爱国行为

C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但是存在过激的行为

D 不知道

Q7:你认为在当代还需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吗? A 需要,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有重大意义

B 需要,传统文化对当前中国建设有作用

C 不需要,传统文化对当前的中国己经可有可无了

D 不需要,传统文化已经阻碍当前中国的发展了

Q8:你如何看待台湾地区一些民众说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

A 太过分了,很伤感情,没有爱国精神

B 这是他们的自由

C 无所谓

D 他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Q9:你如何看待抵制日货、韩货?

A 坚决支持,买日货就是间接卖国

B 行为不妥,但精神可嘉

C 不提倡,这样只会让两国关系更加紧张

D 太荒谬

Q10:近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不断,你对政府处理这些事情的满意程度是(例如萨德事件):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不太满意

D 不满意

Q11:8.您觉得一个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题)A 热爱书本知识,立志报效祖国

B 关心时事政治,具有批判性思维

C 具有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明辨是非 D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振奋民族精神

Q12:您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国民爱国意识?(多选题)

A 增开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等

B 利用互联网,宣传爱国主义 C 通过影视、话剧、相关书籍进行媒体宣传

6.居民消防意识调研报告 篇六

关键词:学生消防 现状调查 反思对策

一、调查概况

调查缘由: 3月,我县化学中心教研组课题组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在初中生中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并扎实有序进行下去,课题组对全县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9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在全县六所学校九年级抽取50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为了更客观真实的了解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参与意识的现状,对被调查学校学生随机取样,进行调查。总共发放500份,回收484份有效问卷,占总数的96.8%。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全县初中学生消防知识的掌握和参与消防的积极性的一般情况,分析形成消防知识欠缺、意识的淡漠的症结所在,着手在初中生中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

(一)消防在我身边

调查问题

选项

占调查人数%

1你遇到过火灾吗?

A 亲身经历过8.7%

B 听说过59.3%

C 没有32.0%

2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有没有受过火灾伤害的人?

A 有且很严重4.8%

B 有但不严重8.9%

C 没有86.3%

3你的家中备有的灭火器材是?

A 灭火器8.3%

B 水缸装满水34.3%

C 没有57.4%

4你会使用灭火器吗?

A 会34.6%

B 看到说明应该会53.7%

C 不会也不敢使用11.7%

5临睡前或外出时,你和家人是否有检查关闭煤气、电器开关的习惯

A 经常31.6%

B 偶尔36.2%

C 从不32.2%

(二)消防知识伴我成长

调查问题

选项

占调查人数%

6你知道我国火灾报警电话号码是什么?

A 1103.1%

B 11995.9%

C 1201.0%

7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______来寻找漏气点。

A 划火柴14.0%

B 肥皂水20.9%

C 闻气味65.1%

8当家里发生煤气泄漏时,应

A 电话报警5.9%

B 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90.5%

C 点火查看3.7%

9火灾初起,应如何应对

A 快速逃出89.5%

B 抢救财物为主8.1%

C 等待救援2.4%

10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的喷射口应对准火焰的

A 根部69.1%

B 中部5.0%

C 上部25.9%

11如何穿过浓烟逃生

A 快速奔跑,远离火场11.6%

B 站在高处,等待救援5.6%

C 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巾捂住口鼻83.8%

(三)消防安全我行动

调查问题

选项

占调查人数%

12你参加过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吗?

A 经常参加11.2%

B 很少参加71.5%

C 从不参加17.3%

13你愿意向你身边的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吗?

A 愿意并经常34.3%

B 愿意但很少54.5%

C 没时间,不愿意11.2%

14你参加过火灾预警演练吗?

A 经常参加10.4%

B 很少参加60.7%

C 没有参加28.9%

15全国消防宣传日是( )。

A 1月19日28.1%

B 11月9日57.4%

C 9月11日14.5%

16您希望学校经常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吗?

A 希望69.0%

B 随便26.0%

C 没必要5.0%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消防在我身边。六成同学家中没有配备消防器材,临睡前、外出时不能经常关闭煤气阀门和电源开关。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自信的认为会使用灭火器。

原因: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学生亲身经历火灾和身边收到火灾伤害的人并不很多,加之部分社会人士对消防安全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 这些也都影响了学生,造成了学生消防意识的淡薄。

(二)消防伴我成长。八成同学不知用合适的方法检查煤气的漏气点,煤气泄漏时、火灾初起时仍有一成同学不能正确应对,有六分之一的同学不知道如何穿过浓烟逃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灭火时不知灭火器喷射口应对准的火焰位置,这些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但一些基本的、学生经常接触的安全常识,如火警电话等掌握较好。

原因:由此可见,学生消防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是因为他们受到的相关教育缺乏所致。我们发现,供学生学习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很少,且教师也往往为应对考试而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重视不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消防逃生演练很少且不到位。

(三)消防安全我行动。有九成同学很少或从没有参加过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火灾预警演练,他们愿意参加消防知识的宣传但经常向身边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只有三分之一,有七成的同学很希望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

原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很少且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宣传。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缺乏、受到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成系统、参与消防的热情得不到正确引导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思考。

四、对策思考

(一)立足校园,勤宣传,重实训

1、加大宣传,增强意识。

(1)学校设置一块固定消防警示教育标语: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消防警示宣传标语。作用是时时提醒学生,让学生铭记在心,即看在眼里、记到心上。

(2)经常性进行消防常识宣传:充分利用班队会、晨会、放学集队、旗下讲话等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能听到消防安全知识,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一种潜意识。让消防安全在学生心里扎下根。

(3)建立消防安全学生QQ群和家长飞信群。由教师或学生定期发布消防安全知识和一些相关活动信息,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节日,火灾易发多发之时,我们会通过飞信提醒学生和家长在过好节日的同时也要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课内、课外加强学习

(1)结合九年级化学课本进行《燃烧与灭火》的教学活动,教师精心组织《燃烧与灭火》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挖掘教材中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内容,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并用纸笔测试检测教学效果。

(2)定期上消防安全教育课:分班级进行,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相关课件,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3)定期印发每生一张的致家长书:《消防知识一起学》。家长、孩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你学我学,大家一起学。让消防安全知识深入每一家庭,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进来。

(4)定期出消防知识墙报:充分利用各班教室后的黑板和学校的宣传走廊出版消防知识墙报,深入普及学校消防安全知识。

(5)定期组织召开消防主题班会:召开消防主题班会,通过演讲、讨论、辩论等各种形式巩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

3、重视实训,增强能力

(1)结合《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开设消防实践活动课。如“争做小小消防员”,在消防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模拟火灾的灭火演练,学习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2)定期举办疏散逃生演练。火灾是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会逃生自救。因此,加强学生疏散逃生演练,学习逃生知识和技巧是必要的。对这项活动必须精心组织,演练前由老师集中讲解逃生知识和技巧,然后由学校联合当地专职消防队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疏散逃生应急预案,演练后有总结评比。演练要定期并坚持直至纯熟,确保全体师生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从容应对。

(二)联系社会,走出去、请进来

1、走出去。让学生走出去,激发学生参与消防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1)精心组织学生编排各种形式的有关消防知识、消防意识、消防技能的文艺节目,如:小品、相声、情景剧、歌曲、小游戏……在学校,街道,乡村进行演出,宣传消防安全。

(2)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互查。检查了就要有结果,“谁是最好的”,要评比出消防安全先进班级及个人。人人参与,亲身体验,人人有责,从而增强学生责任心。让学生在参与检查的时学到消防知识,同时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请进来。把专业人士请进来,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消防知识培训和具体的操作演练,提升学生应对火灾的能力。

首先,通过火灾现场图片展览、消防安全报告等形式,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火灾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应对火灾的能力。

7.居民环保意识 篇七

1 调查方案设计

城镇居民是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用水量非常大, 而且随着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 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均用水量逐渐加大, 城镇用水形式非常严峻, 城镇居民用水量的多少与用水规律对于供水系统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城镇居民用水情况很复杂, 为了获得更加详细和真实的资料, 在相关学者及资料的指导下设计调查方案, 并拟定调查实施措施。

选取包头市比较有代表性的县区作为调查对象, 如东河区、青山区、昆区、白云区、九原区等, 并进行实地考察。由于调查涉及到诸多方面, 内容合适且比较广泛, 因此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走访专业人士、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观察等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统计分析所有调查资料, 完成调查报告。

2 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的方法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式, 调查1000户城镇居民的用水情况, 共发放问卷1000份, 去除掉调查空白问卷以及与事实不符问卷, 有效率达到了93.7%。调查情况参考了其他项目, 被调查人员样本、受教育程度结果等见表1所示。

3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以上调查人群的受教育程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为两代以上同住的家庭占57.9%, 家庭平均人数4.06人。家庭月收入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平均算来家庭月收入3656.4元, 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比较强。

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家庭住房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大多数 (82.1%) 的城市居民住在有淋浴设备的住房, 这部分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大多是为80~150m2的房屋。依照年用水量、水费统计局的统计结果, 包头市的平均水价为2.1元/m3, 家庭年用水量为51~100m3的占据52.9%, 用水量在101~150m3的城镇居民占据47.1%, 居民的生活用水基本来自于自来水。

在对城镇居民调查水价的认识中发现, 城镇居民对于水价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 这种模糊性与职业、家庭收入等息息有关。在问卷调查中, 目前仍然对水价不很清楚的居民大约占据23.2%, 这一点可以从侧面表现出城镇居民对于用水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水费相对于家庭收入比重来说比较小。在调查中城镇居民普遍认为水的价格是政府部门拟定的, 而自己是不能不用水的, 这点从侧面反映出城镇居民并没有机会表达用水建议。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调查中显示出很多共性问题, 家庭成员的数量与家庭用水量呈现正比例相关的关系, 同时家庭成员的年龄与用水量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成员越是年轻, 人均用水量越大, 老年夫妇用水量最少, 这种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出年轻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加具有卫生意识, 老年人更加注重节约意识, 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和习惯上的差异。

在调查城镇居民的洗漱情况时, 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部分家庭开始使用全自动洗衣机, 因此在用水方面显示出了季节性, 夏天是用水量最大的季节。在对人群的便器水箱调查中发现72.4%的城镇居民使用的是6L坐便器水箱, 只有大约27.6%的城镇居民采取的是节能水箱, 说明便器水箱方面有很大的节水空间。在对人们关于再生水资源的态度中发现, 54.2%的人对于再生水资源并不清楚, 在对人们讲解后, 84.2%的人对于再生水资源的使用是赞同的, 我国城市用水效率与国际I型昂比是世界水平的4倍多, 我国城市用水显现出一种用水效率低下的情况, 不同规模城市用水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 依照数据来看, 我市结婚随潜力为7.32%.

在调查样本为三口之家的城镇居民中发现, 城镇居民家庭用水量最小值70t与平均值100t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说明城镇居民用水量存在很大的节水空间。在对城镇居民点的节水意识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 (92.6%) 城镇居民都具有一定的节约用水意识, 但是由于习惯等因素, 很多 (32.5%) 城镇居民并没有付诸行动, 更多的人还是认为节约用水应遵从自身的生活习惯。在对城镇居民的如何提高节约用水措施中, 认为在市民中广泛开展教育宣传的占据62.1%, 提高水价逼迫市民节约用水的占据71.3%。这项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在对待节水意识和节水措施上是两回事, 城镇居民的素质表现在节水意识这个软环境上, 节水措施则被认为是硬环境。

4 调查结论与对策分析

在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调查中可以发现, 城镇居民饮用等生理用水仅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30%) , 主要的生活用水 (70%) 用在了洗漱、冲厕等方面, 在城市公共用水中, 用水量最大的部分 (60%) 集中在空调冷却水、冲厕水以及淋浴水三部分, 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极大地减少洗漱以及冷却水等的用量。

节水器具在生活用水节水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城镇居民节约水资源的利用除了依靠自身的节约用水的意识之外, 还可以采取推广使用节约器具等, 节约器具能够有效节约用水30%~40%, 另外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制定节约水型产品的相关标准, 监督管理节约器具的产品质量。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仅仅只用19.4%的居民采取了节约水器的使用, 包头市在这方面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很多居民为了省事或者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采用节约器具。

节约用水的基本措施主要是行政立法以及经济手段等, 在调查中也显示出人们对于大的节约用水环境 (抬高水价等) 有更强的意识。在城镇居民的节水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首先应加大节水的宣传力度, 城镇居民是生活用水的主体, 加大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具体措施的执行情况, 目前很多城镇家庭的水龙头质量很差, 常出现漏水情况, 因此可以全面推广流量适中的水龙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等还需要不断加大用水器具的维修等问题, 杜绝出现使用水器具损坏现象, 供水部门也需要定期检查供水管道, 及时修理出现的问题。最后相关部门可以适当调整用水价格, 加大水资源的费用在家庭月收入中占得比例, 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而达到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讲述包头市居民节水意识和节水潜力的调查, 分析调查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 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污染情况显得日益突出, 我国逐渐呈现出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在城镇居民用水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居民普遍存在节约用水意识, 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这些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宣传力度, 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褚俊英, 秦大庸, 杨柄.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调查分析[J].节水灌溉, 2008, 21 (07) :27-30.

[2]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J].城乡建设, 2014, 21 (02) :25-26.

8.居民环保意识 篇八

关键词:居民区;节能环保;生态;规划设计

通过节能设计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有效的处理能源矛盾问题,对于环境恶化起到抑制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建筑行业一直都是耗能大户,因此在居民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采取节能环保措施,是实现居民区节能环保生态目标的重要途径。

1.构建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为了更好地加强生态小区的规划,首先就必须掌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环境生态化

在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为了确保城市发展能与环境的承载性能之间有效的协调,就必须将保护自然为基础,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尽可能的确保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使生存环境得到有效的维持。并科学的选定区域致力于生态系统和大地景观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确保植被的结构和组成的合理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提高城市植被的覆盖面积,同时更好地对环境进行控制,切实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从而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效结合,实现环境的生态化。

1.2社会生态化

在大众社会不断提倡生态文明发展的今天,只有致力于现代城市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尽可能的采取生态化的模式进行消费,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实践行动中体现出来,并为社会生态化的实现从法律、保障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促进社会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致力于人口结构的优化,降低城乡二元发展的差距,从而规划出基于社会、经济、自然为一体的人类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经济生态化

在生态小区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实现环境和社会的生态化,还要着眼于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因此,在生态小区规划设计中,要关注社会经济基础的增长,加强对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加强先进工艺技术和清洁、节能材料的应用,尽可能的降低应用过程中带来的能耗和污染,确保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降低因经济发展给人类的环境和健康带来的危害,并对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并在能源体系中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切实加强小区生态化技术的应用,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居民小区。

2.现代居民区节能环保生态规划设计措施

2.1加强对自然生态基础的利用力度

大自然不管是在自我维持还是在自我修复方面的能力都较强,因而作为小区规划设计人员,只有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加强对自然力量的利用,利用其着力恢复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再生,尤其在构建生态和谐的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不仅应保留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元素,还应尽可能的再利用原有的材料,确保小区中原有的原始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还应采取人工的方式不断的完善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生态效益的目的。

2.2进行科学的编制

任何城市要想发展就必须加强建设,而加强建设就必须注重规划,因而为了构建和谐生态的宜居城市,就必须对生态小区规划进行科学的编制。尤其是在当前的新时期背景下,作为小区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始终将生态优先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生态小区规划进行科学的编制,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生态效益的提升和自身环境的改善,尤其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城市的实际进行科学的编制。

2.3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景观

所谓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有山水等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变化的环境。而且要确保自然景观能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空间,同时不断的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从而在较大区域内确保空间的平衡,因而其保留价值较大,所以为了确保自然景观要素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就必须在意识到加强自然景观要素保留的重要性,并在加强对其保护的同时将生态自然环境与现代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塑造细小而又较强趣味性的人文景观的同时塑造良好的空间形态,从而提升生态小区规划成效。

2.4充分运用可再生资源和洁净能源

在现代居民区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太阳能与地热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对现代城市的节能环保意义重大。在居民区的生态节能环保设计中,通过打井的方式,居民区地下机房中的地泵能源机房从地下获得热能,千家万户的温暖和凉爽经过机房系统处理而获得。被动式太阳能是较常采用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因为对太阳能采用大量的光电系统对于电能消耗量相对较大,被动式太阳能相对耗资小且耗能少。为使太阳能板充分吸收热能,需要设计在屋顶,这样就可以为发电系统提供大量的能量。

2.5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民区生态系统

想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就不能以利益为核心,要通过自然环境的建设来满足居民的良好生活及活动需求。小区规划首先是要做到生态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保证地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为此,小区规划充分保持和利用周边环境,改善小区环境,内部配置大面积绿地、广场,使小區本身不仅具有了休闲功能、景观功能、文化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小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如某小区的建设以依赖于生态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基准,在居民区内对原有的生态区进行合理的整合,然后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将原来的绿色植被进行整理规划,将生态区改造成一个生态园林系统,既改善生态环境,又起到一定的景观价值。

2.6居民区地域性文化的体现

居民区的建筑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背景,将人文底蕴融合到整个小区设计的之中。小区依附于当地具体地形建造,在造型上与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建筑遗址相呼应,力求在简单规则的体形中,表现出一种自由、错落的韵律,在建筑色彩上使用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的灰色调式,这样就使整个小区在统一建筑风格下,又不是千篇一律,达到和谐之目的。居民区建筑环保生态设计规划应该基于整个环境以及资源能源利用的宏观角度上去思考,务必要保证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生物链的有序前进,不仅要抓建筑区每一寸土地面积的充分利用率,还应该要保证整个小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小区建筑设计的本质性原则。

3.结论

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与政府深入宣传贯彻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生活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反映在居民小区规划上,也要考虑到开发商与民众的双向需求,需要重视到节能环保建筑设计原理的实际运用。本文在规划设计方面,对居民区生态节能环保设计进行详尽分析,充分考虑到建筑地形和有效资源能源并加之利用,达到节能建筑的效果目标;实现生态环保就必须要结合小区地域的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园林建设。从跟本上讲,实现节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生态环保,而实现生态环保的重要途径是节能,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因此,在构建生态小区的过程中,要将生态环保节能几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现代化节能环保生态居民区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晶丽,陈冬梅.论建筑节能设计分析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

[2]李臣义.城市环境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8).

[3]刘晓鞠,王凯.遂宁市安居区琼江河岸线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7(29).

9.居民低碳意识调查报告 篇九

摘要:近年来,低碳逐渐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一次实地的调查活动,以进一步认识人们对低碳的了解程度。倡导绿色生活,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低碳意识,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培养低碳消费习惯,拉动低碳消费需求,引导绿色生产。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关键词: 低碳生活、低碳意识、绿色环保

引言:通过了解居民的“低碳生活”了解他们的“低碳意识”,“低碳生活”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但是要真正做到低碳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次调查,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实行“低碳生活”、如何实现“低碳生活”。通过调查,了解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水平,宣传“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提高居民“低碳生活”意识,让低碳理念融入居民的生活之中,使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小点做起,真正走向“低碳生活”,建设生态家园。

一、调查方法

(一)查阅有关资料:上网浏览关于“低碳”的基本概念知识,了解到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些人可能不会随手关灯,也不会拧紧水龙头,这其实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家庭低碳生活,就是环保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减低碳的排放,注意节电、节气,从点滴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的生态道德,去留意怎样的生活才能更环保、更低碳。查看相关调查得知,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不一样。(二)

访问调查对象:根据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低碳生活”与每一个居民息息相关,所以我从早上八点出发,一家一户的走访询问,然后认真做笔记,了解到农村一些实际的事情,如:如何看待烧麦秆儿一事、家中电器的使用情况。最后回去将不同的情况分类整理,做出一份粗略的统计。

(三)问卷调查:为进一步了解居民的“低碳意识”现状,我设计了《居民低碳意识调查表》,采用无名形式问卷,收集相关资料。

二、调查内容

“低碳生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认同,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

提倡“低碳生活”的意义。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地球变暖、冰川融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

2.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3.地球变暖使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4.地区变暖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1)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2)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是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许多传染病暴发。

3)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三、调查分析

通过走访及发放调查问卷,我得出了以下结论:居民“低碳意识“逐步增强,但落实到实处尚需时日。(一)

居民“低碳意识”逐步增强

从调查结果看,越来越多的人逐步增加了对“低碳生活“的了解,认为”低碳“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观上也愿意支持”低碳生活“。经过大力宣传,以及网络媒体的帮助,大家对环保这一主题并不陌生,对低碳生活也逐步了解。就每年都会出现的“烧麦杆儿”状况,现在仍有极少数人执迷不悟,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当然,这可能与生活背景和受教育程度有关。可惜的是,绝大部分人们已经能够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守规定而且节约水电等,虽然他们中很多都不能理解这与环保、与低碳生活有什么关系,可是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也无疑是一件好事。

(二)将“低碳生活“落实到实处尚需时日

尽管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日益增强,但是通过对居民生活习惯的调查我发现,要使居民真正主动采取措施,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实现“低碳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家庭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家用电器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相应大大增多,而在这些日常生活用器中,有较多的物品对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据我初步统计,主要有:电视机、电水壶、台灯、空调、微波炉、热水器、冰箱、电饭锅、手机、油烟机、电风扇、电吹风、洗衣机、计算机。电脑等。

(三)另外,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本意并非为了实现低碳,而是因为怕浪费,比如说在走访中问及“是否有随手关灯习惯”,大多数人回答“有”,很多人表示“不关灯太浪费”。还有人表示在单位从来不关电脑,在家用完就关。

四、调查建议

低碳消费是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类生活“小事”可以拯救地球,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旺加里马塔伊说“体现差别的并非大事,而是我们每天取得的小小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任何小决定都能让地球得到修复。拯救地球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也不会改变舒适的生活,需要的是认真从生活细节做起。低碳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生活逐渐被人门认同,但是实施的人群相对较少。也就是说,人们都有了低碳生活的意识,但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实践“低碳生活”,同时多向身边的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宣传“低碳生活”,让大家逐渐养成低碳习惯,提高低碳意识,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我谨以一名大学生的名义,向大家提出以下倡议:

1.垃圾分类,小心处理电子垃圾。如一块手机电池,其不仅污染了水源,还有土地,因此,不应该把废弃电子产品随意丢弃至垃圾堆里。2.家里电灯换成节能灯,虽然价格较贵,但是其使用寿命是前者的十倍,耗能是前者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3.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让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4.节约用水。平时关好水龙头,做到一水多用。

5.条件允许可以把室内窗户打开代替空调的使用,以节约能源。6.去超市、逛街自备布制购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买简易包装的,没有化学制剂的绿色食品。如应该购买一些包装可回收再利用的,不购买过度包装产品,既可以节约可贵的能源,又可减少垃圾的数量。7.积极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如饭后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可以每天节约一两小时的峰电。

8.挂根晾衣绳。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9.乘公交车。出行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减少碳排放。

10.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报纸。饮料罐。油罐可回收利用;衣服,可制作拖把或赠送给别人穿;厨房垃圾包装好,让污水尽可能地不外泄,绝不可以往窗外随意丢弃垃圾。

五、调查感悟

其实,提高居民低碳意识并不难,做到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我们能做的事有很多,我打算从我做起,如:少用“餐巾纸”;让妈妈少给我买新衣服;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合理使用电脑,降低电脑屏幕亮度;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家园;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等等。我们还要养成随手关灯,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节约用电,用完水关好水龙头的好习惯,为我们能生活在一个低碳的环境而努力!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让地球更美好,生活更美好,快行动起来过低碳生活吧。

六、总结

上一篇:关于干部作风“昏粗懒”问题专项整治方案下一篇:青安岗创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