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2024-10-31

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精选6篇)

1.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篇一

谈到学生的改变时,刘秀祥开心得“手舞足蹈” 唐瑞清摄 “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候。”刘秀祥说,在8年“助学走乡村”的经历中,他发现随着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大力开展,“真正因为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很少了,”他坦言,“更多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特别是对女孩来说。”刘秀祥深刻地意识到,扶贫亟需扶智,思想的转变是关键,这正是刘秀祥把工作重心放到德育上的原因。

刘秀祥的公益励志演讲开展了1000多场,有上百万听众。他的能量也通过这一场场演讲传递给了无数的孩子,在他们心间撒下了点点星火。

刘文星的改变就始于刘秀祥的一场演讲。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故事,努力改变命运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在读初中的刘文星。“从那以后刘老师就成了刘文星最敬佩的人,他转学去了刘老师的班上。”母亲罗儒红说。她感叹道:“孩子变化太大了。”在刘秀祥的影响下,原本不爱学习,有些让人“不省心”的儿子渐渐变得自觉懂事,变得会关心父母,变得富有同情心。

刘文星的父亲刘春旺告诉记者,儿子在北京学画画时,刘秀祥经常通过微信关心他的情绪和学习。刘秀祥去北京时,刘文星特别激动,要去看望老师,刘秀祥请他吃了饭,又因为担心他晚上回去的安全问题,掏出200块让刘文星打车回住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刘老师的细心让我们十分感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时时为学生考虑。”刘春旺动容地说。

在北京学画画半年没上文化课,刘文星在返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刘秀祥帮他制定学习计划,激励他不要放弃。高考,经过努力,刘文星以超过艺考线5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录取。“祥哥你放心,我在大学也会像在高中一样努力的!”刘文星说。

刘文星 唐瑞清摄 在孩子们的心里,刘秀祥不是严肃的副校长,他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智慧的朋友,孩子们亲切地唤他“祥哥”。“祥哥是个很温暖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水果,(买)香蕉、芒果给我们解馋。我们住校不常回家,逢年过节他还会叫我们去他家搓一顿改善伙食。”刘文星说道,“今年端午节,刘老师和师母凌晨4点就起来给我们包粽子,全班56个同学,还有科任老师,每个人都有。”

采访当天下午,正值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三班的思政课,刘秀祥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你不努力,谁替你努力》的演讲。课上,刘秀祥声音激昂:“面对困难不放弃,努力会让你看到希望,不要用现状去评判未来!”他的目光明亮有神,仿佛盛着希望。

课后,高三三班学生廖国份告诉记者:“刘老师的演讲总是充满力量,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觉得离自己很近,是刘老师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廖国份说,自己以后想当一个设计师,修建优质的建筑来帮助更多的人。

刘秀祥每个月都在学校举办沙龙、论坛,给孩子们上不同主题的思政课,以此来跟孩子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状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树立自信,坚定目标,与他们一同发掘撬动人生的支点。

刘秀祥不只影响了学生,在同事杨名胥的眼中,刘秀祥是老师们的榜样。“对刘校长来说,学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平均一周有4天以上都住在学校,而且睡得越晚,起得越早,精神越好。”杨名胥告诉记者,在刘秀祥的带领下,老师们都卯足了劲整学风、抓学习,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大减少,原本严重的迟到现象也基本杜绝。杨名胥说:“刘校长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家有多远,他都一定会去家访。他常常说‘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去努力改变望谟教育的现状。”

刘秀祥给学生上思政课 唐瑞清摄 刘秀祥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教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在学生、家长、同事们眼中,他是“伟大”的人,“真正的好老师”,“强大的榜样”……刘秀祥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做了作为一个人该做的事。”对于荣誉,他看得很淡,只对它们能让自己的公益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改变更多的人而感到欣慰。

刘秀祥基于亲身经历的励志演讲是一阵有力的春风,唤醒了无数孩子内心对读书、对奋斗的坚持,梦想开始发芽;而刘秀祥,是光,他对教育和公益的坚守,是一汪不竭的清泉,持续地滋养这些梦想;最终,一棵棵树茁壮成荫,或撒下一方清凉,或散发一阵芬芳,带去更深更远的改变。

2.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 篇二

看着这封录取通知书,刘秀祥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背精神失常的母亲一起上大学。他说只要学校答应他和母亲一起上大学,什么条件他都答应。

后来,刘秀祥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在贫困大山深处,还有着这么一个顽强的少年。

谈起刘秀祥的童年,只能用一声叹息来形容,命运早早就对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4岁丧父,10岁哥哥姐姐也相继离开,在这样的打击下,母亲精神失常,迫不得已的他,从10岁就开始肩负起家庭的责任。

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刘秀祥挖过药材,捡过废品,打零工,工地抬钢筋,睡猪圈,那些我们不敢去想的心酸,他都经历过,在命运对其百般折磨的时候,刘秀祥还是没有选择放弃读书,相反,他深知知识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道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之后,他成功考上大学。

在事情被报道之后,刘秀祥成了名人,无数人愿意资助他上学,而学校也同意让他带着母亲一起上大学。

刘秀祥的性格天生就很难开朗坚强,乐于助人,在上初中的时候,他意外认识了三个和他相似命运的孩子,对于这三个人,刘秀祥主动承担了哥哥的责任,在上了大学之后,他还资助这三人读书,遗憾的是最小的妹妹最后还是放弃了学业。

这件事给了刘秀祥很大的触动,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但直接给他们钱,资助他们上学,这些都没用,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毕业之后,刘秀祥参加了为期三年的特岗教师,成为望谟中学的一名老师,他说自己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城市工作,但喝水不忘挖井人,他还是想回到西部帮助更多孩子。

刘秀祥在教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消遣方式,抽烟、喝酒、早恋,各种情况出现在孩子身上,这些孩子仿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为了激励这些孩子,刘秀祥一遍又一遍拿着自己的故事当例子,讲给孩子听。

3.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篇三

我们经常说:苦难是人生的大学。然而却很少有人愿意去经受苦难,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我们也不敢想万一承受不住,等待我们的结果将会是什么。

有的人被苦难压垮,从此一蹶不振,甚至付出了生命;有的人却在苦难中,凤凰涅槃,展翅翱翔。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我们如看待苦难。

1、后悔过去

每个人都有后悔的事情,有的是后悔选错了行业;有的后悔嫁了个渣男;有的后悔说错了话;有的后悔父母生前没有好好陪伴父母。

人生总有后悔的事,没有一个人敢于拍着胸脯说:我这辈子没有做过任何后悔的事。但是仍旧有很多人沉浸在后悔当中,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悔不该当初上,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想着如果我当初怎样现在就不会落到这步田地。时间就在后悔当中过去,然而现状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仔细想一想,其实没有人愿意做后悔的事,都想做不悔之事。我们要相信,每个人在每一个时刻做出的决定都是最好的决定。过去的决定也是基于我们当时的能力、资源、智慧和所处的环境做出的最好的决定,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从之前的事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当下的现在和以后的未来,遇到类似的事件时,我如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尽量不后悔。

2、比较今天

我们常常觉得如果我是谁谁谁就好了,如果这么好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就好了。

很多人喜欢拿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去和别人作对比:老公没有别人家老公长得帅、能挣钱、体贴人、有才华;老婆不如别人家老婆长得漂亮、贤惠、能干、会持家、还能辅导孩子读书学习;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聪明、学习成绩好、听话。

自己想想也就算了,还要直言不讳的告诉爱人孩子,别人有多么好。

我们常常以为别人活得比自己要好,要精彩。

我们经常看到别人的长处,然后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相比。很少有人低头,认真的看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4.2021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篇四

为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做好辍学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刘秀祥骑上摩托车开展家访。劝学路上,他吃过闭门羹、遭遇过误解,但从未想过放弃。“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山里的父母和孩子,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做特岗教师的3年里,刘秀祥先后家访500余名学生,把很多孩子从打工的工地拉回了校园。

工作时间越长,刘秀祥愈发认识到,要凝聚更多的力量助力乡村教育。这促使他创办了刘秀祥名师(劳模)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刘秀祥牵线省内外资源,对接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公益讲座、教师研修项目,鼓励、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室还实施“青蓝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10年来,刘秀祥共开展教师研修、学生德育教育讲座2000余场,联系接收捐助资金13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200余名。在刘秀祥的激励和影响下,很多学生毕业后回到望谟,扎根大山。

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些年,刘秀祥获得的荣誉很多,但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我觉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去冲在最前,能够去干在实处”。

★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感悟

★ 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 2022感动中国人物刘秀祥先进事迹

★ 骆驼祥读后感

★ 主要先进事迹

★ 游祥峪森林公园作文

★ 罗志祥经典语录

★ 忆一祥散文

★ 孔祥熙简介

5.学习刘秀祥心得体会 篇五

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是美好,每个人的生活都和自己一样无忧无虑.当你真的面对真实的世界时,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大城市,并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福寿安康,也并不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充满阳光.他被当地人称为“贵州第一孝子”,2008年以“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县从教,将所有的精力和收入都投到了学生身上.他走遍所有的村庄,只为通过家访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开展公益励志演讲1000多场次,覆盖听众上百万人.羔羊跪乳,寒鸦反哺.在那些关于孝悌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之后,他以现代的方式翻唱了源自沂蒙的古老歌谣.刘秀祥,他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家,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未来,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去坚持,不怕任何困难险阻,勇敢面对,就一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刘秀祥,他对母亲不抛弃,对学业不放弃,在如此窘迫的环境里坚强的走了出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秀祥用坚强与孝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他这种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勇于承担、发奋进取及乐助人的精神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学习刘秀祥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谈到学生的改变时,刘秀祥开心得“手舞足蹈” 唐瑞清摄 “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候。”刘秀祥说,在8年“助学走乡村”的经历中,他发现随着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大力开展,“真正因为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很少了,”他坦言,“更多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特别是对女孩来说。”刘秀祥深刻地意识到,扶贫亟需扶智,思想的转变是关键,这正是刘秀祥把工作重心放到德育上的原因。

刘秀祥的公益励志演讲开展了1000多场,有上百万听众。他的能量也通过这一场场演讲传递给了无数的孩子,在他们心间撒下了点点星火。

刘文星的改变就始于刘秀祥2015年的一场演讲。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故事,努力改变命运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在读初中的刘文星。“从那以后刘老师就成了刘文星最敬佩的人,他转学去了刘老师的班上。”母亲罗儒红说。她感叹道:“孩子变化太大了。”在刘秀祥的影响下,原本不爱学习,有些让人“不省心”的儿子渐渐变得自觉懂事,变得会关心父母,变得富有同情心。

刘文星的父亲刘春旺告诉记者,儿子在北京学画画时,刘秀祥经常通过微信关心他的情绪和学习。刘秀祥去北京时,刘文星特别激动,要去看望老师,刘秀祥请他吃了饭,又因为担心他晚上回去的安全问题,掏出200块让刘文星打车回住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刘老师的细心让我们十分感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时时为学生考虑。”刘春旺动容地说。

在北京学画画半年没上文化课,刘文星在2019年返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刘秀祥帮他制定学习计划,激励他不要放弃。2020年高考,经过努力,刘文星以超过艺考线5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录取。“祥哥你放心,我在大学也会像在高中一样努力的!”刘文星说。

刘文星 唐瑞清摄 在孩子们的心里,刘秀祥不是严肃的副校长,他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智慧的朋友,孩子们亲切地唤他“祥哥”。“祥哥是个很温暖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水果,(买)香蕉、芒果给我们解馋。我们住校不常回家,逢年过节他还会叫我们去他家搓一顿改善伙食。”刘文星说道,“今年端午节,刘老师和师母凌晨4点就起来给我们包粽子,全班56个同学,还有科任老师,每个人都有。”

采访当天下午,正值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三班的思政课,刘秀祥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你不努力,谁替你努力》的演讲。课上,刘秀祥声音激昂:“面对困难不放弃,努力会让你看到希望,不要用现状去评判未来!”他的目光明亮有神,仿佛盛着希望。

课后,高三三班学生廖国份告诉记者:“刘老师的演讲总是充满力量,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觉得离自己很近,是刘老师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廖国份说,自己以后想当一个设计师,修建优质的建筑来帮助更多的人。

刘秀祥每个月都在学校举办沙龙、论坛,给孩子们上不同主题的思政课,以此来跟孩子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状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树立自信,坚定目标,与他们一同发掘撬动人生的支点。

刘秀祥不只影响了学生,在同事杨名胥的眼中,刘秀祥是老师们的榜样。“对刘校长来说,学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平均一周有4天以上都住在学校,而且睡得越晚,起得越早,精神越好。”杨名胥告诉记者,在刘秀祥的带领下,老师们都卯足了劲整学风、抓学习,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大减少,原本严重的迟到现象也基本杜绝。杨名胥说:“刘校长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家有多远,他都一定会去家访。他常常说‘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去努力改变望谟教育的现状。”

刘秀祥给学生上思政课 唐瑞清摄 刘秀祥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教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在学生、家长、同事们眼中,他是“伟大”的人,“真正的好老师”,“强大的榜样”……刘秀祥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做了作为一个人该做的事。”对于荣誉,他看得很淡,只对它们能让自己的公益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改变更多的人而感到欣慰。

刘秀祥基于亲身经历的励志演讲是一阵有力的春风,唤醒了无数孩子内心对读书、对奋斗的坚持,梦想开始发芽;而刘秀祥,是光,他对教育和公益的坚守,是一汪不竭的清泉,持续地滋养这些梦想;最终,一棵棵树茁壮成荫,或撒下一方清凉,或散发一阵芬芳,带去更深更远的改变。

学习刘秀祥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平平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01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08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学习刘秀祥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19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12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学习刘秀祥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谈到学生的改变时,刘秀祥开心得“手舞足蹈” 唐瑞清摄“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候。”刘秀祥说,在8年“助学走乡村”的经历中,他发现随着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大力开展,“真正因为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很少了,”他坦言,“更多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特别是对女孩来说。”刘秀祥深刻地意识到,扶贫亟需扶智,思想的转变是关键,这正是刘秀祥把工作重心放到德育上的原因。

刘秀祥的公益励志演讲开展了1000多场,有上百万听众。他的能量也通过这一场场演讲传递给了无数的孩子,在他们心间撒下了点点星火。

刘文星的改变就始于刘秀祥2015年的一场演讲。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故事,努力改变命运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在读初中的刘文星。“从那以后刘老师就成了刘文星最敬佩的人,他转学去了刘老师的班上。”母亲罗儒红说。她感叹道:“孩子变化太大了。”在刘秀祥的影响下,原本不爱学习,有些让人“不省心”的儿子渐渐变得自觉懂事,变得会关心父母,变得富有同情心。

刘文星的父亲刘春旺告诉记者,儿子在北京学画画时,刘秀祥经常通过微信关心他的情绪和学习。刘秀祥去北京时,刘文星特别激动,要去看望老师,刘秀祥请他吃了饭,又因为担心他晚上回去的安全问题,掏出200块让刘文星打车回住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刘老师的细心让我们十分感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时时为学生考虑。”刘春旺动容地说。

在北京学画画半年没上文化课,刘文星在2019年返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刘秀祥帮他制定学习计划,激励他不要放弃。2020年高考,经过努力,刘文星以超过艺考线5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录取。“祥哥你放心,我在大学也会像在高中一样努力的!”刘文星说。

刘文星 唐瑞清摄在孩子们的心里,刘秀祥不是严肃的副校长,他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智慧的朋友,孩子们亲切地唤他“祥哥”。“祥哥是个很温暖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水果,(买)香蕉、芒果给我们解馋。我们住校不常回家,逢年过节他还会叫我们去他家搓一顿改善伙食。”刘文星说道,“今年端午节,刘老师和师母凌晨4点就起来给我们包粽子,全班56个同学,还有科任老师,每个人都有。”

采访当天下午,正值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三班的思政课,刘秀祥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你不努力,谁替你努力》的演讲。课上,刘秀祥声音激昂:“面对困难不放弃,努力会让你看到希望,不要用现状去评判未来!”他的目光明亮有神,仿佛盛着希望。

课后,高三三班学生廖国份告诉记者:“刘老师的演讲总是充满力量,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觉得离自己很近,是刘老师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廖国份说,自己以后想当一个设计师,修建优质的建筑来帮助更多的人。

刘秀祥每个月都在学校举办沙龙、论坛,给孩子们上不同主题的思政课,以此来跟孩子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状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树立自信,坚定目标,与他们一同发掘撬动人生的支点。

刘秀祥不只影响了学生,在同事杨名胥的眼中,刘秀祥是老师们的榜样。“对刘校长来说,学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平均一周有4天以上都住在学校,而且睡得越晚,起得越早,精神越好。”杨名胥告诉记者,在刘秀祥的带领下,老师们都卯足了劲整学风、抓学习,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大减少,原本严重的迟到现象也基本杜绝。杨名胥说:“刘校长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家有多远,他都一定会去家访。他常常说‘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去努力改变望谟教育的现状。”

刘秀祥给学生上思政课 唐瑞清摄刘秀祥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教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在学生、家长、同事们眼中,他是“伟大”的人,“真正的好老师”,“强大的榜样”……刘秀祥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做了作为一个人该做的事。”对于荣誉,他看得很淡,只对它们能让自己的公益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改变更多的人而感到欣慰。

6.2021张桂梅事迹个人心得感悟 篇六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个人心得感悟三民中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边远贫困山区,家庭普遍困难。冬天来了,学生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坐在教室里瑟瑟发抖,张老师为他们捐出了自己的衣服、鞋子、被子、毛毯,还用自己不高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置避寒衣物。9 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发高烧,张老师得知后,立即赶到宿舍。当她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盖着薄薄的毡子时,心情十分沉重,她当即含着热泪把丈夫逝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物--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位学生,并且连夜把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付了58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闻讯赶到医院时,张老师还守候在病床前。这时她脸色苍白,神情憔悴--她守候学生己整整10个小时,这位僳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张老师没有子女,但她这颗拳拳慈母心,又何止让一位学生家长感动呢!还有一个男生,常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学习下降很快,成了班上的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几次提出退学的要求。可只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看着这些缺少文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中途辍学,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张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星期拿出30元钱给这位学生,帮助他完成初中学业,学生很感动,成绩也有了明显好转。为了给长期不能回家的学生改善生活,她就请12名同学上饭馆。猪蹄汤,回锅肉,学生吃得好开心,可结帐时,个个傻了眼:“张老师,我们不知物价这么贵。”她却说:“只要你们安心学习,比什么都强。”民中学生大都来自高寒山区,他们远离父母,家庭经济又差,外面的世界对他们的诱惑可想而知。由于学校围墙残缺,又无校门,要让学生健康成长,张老师只得全天跟着他们,早晨6点半她起床就敦促学生上早操,然后上自习、上课,每天中午都亲自检查督促学生午休。她用整个身心来呵护他们,爱他们,她既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又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既尝到母亲般的慈爱.也得到老师严格的熏陶,培养学生吃苦、勤奋的精神。同时,也严格要求她自己, 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的形象来为学生树立榜样。渐渐地,她和学生消除了年龄界限,交上了朋友。学生信任她、喜欢她,把她看成是学习上的好老师和生活中有大姐姐。她调到民中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共资助学生2500元。她的学生从未出现过违犯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

上一篇:经典英语骂人的话下一篇: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