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15篇)
1.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一
华西附四院内三科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013年)
一、培训目标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科室发展的切实保障。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旨在使全科医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服务意识,增强全科的主人公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科室医疗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2、3、4、5、6、7、8、《职业病防治法》等各种法律法规、三基知识的学习科室诊疗规范和指南 十三项核心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地震安全预案、消防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9、医疗风险防范、医患沟通技巧等医疗安全教育
10、医院随时下发的需要科室学习的重要文件
华西附四院内三科
2013年1月
2.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二
1 护理安全的定义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3]。医疗活动实践中, 护士所占比例最大, 在临床一线中起着重要作用。护理应通过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把缺陷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确保患者安全, 防范意外事故, 把护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环境。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2.1 责任心不强, 有章不循
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差, 工作粗心大意, 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查对制度不严, 导致差错发生, 引发纠纷。
2.2 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缺乏法律知识教育, 只注重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忽视了本属于患者的权利, 给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3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 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 若护理理论知识缺乏, 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 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 护理措施不到位, 就会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引发纠纷。
2.4 患者行为因素
患者或家属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 若患者心理承受力差, 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 不信任医生, 怀疑诊断错误, 更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 拒绝服从治疗, 并出现不遵医行为, 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3 加强护理安全性的措施
3.1 增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
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负责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4]。护士要遵循规章制度, 加强责任心, 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以增强护理效果, 提高护理质量。
3.2 加强护患沟通
树立护理职业的神圣感, 增强自信心,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尊重患者自身的权利, 家人能给患者温暖, 护士能给患者安全, 亲情和关爱是患者康复的精神支柱。
3.3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3]。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知识, 现行的国家医疗、护理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 明确护患双方所享有的权利, 从而维护了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3.4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水平
提高处事问题能力是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护士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工作认真负责, 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尽可能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3.5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是人类行为规范的总称, 医德则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护理专业上的具体表现, 也就是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工作时, 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 是医院发展的保障, 而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 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5]。随着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工作不仅是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而且要增进健康。由于患者对护士言行很注意, 如果护士在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谈论与病情无关或有关的话题, 这些言行无意中加大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担心护士的护理质量和能力。所以护士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自身修养,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更新护理理念来适应工作需要, 在工作中应具有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奉献精神,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护理安全和护理技能的提高。
4 小结
当今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面对着“患者”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 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给患者以生命和健康的保障, 而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将直接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医院整体质量水平得以提高, 必须抓好全体护理人员安全质量。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护理质量, 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明确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 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 加强工作责任心, 转变护理观念, 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把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 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韩路.新时期护理安全相关性探索[J].现代护理, 2005, 11 (15) :1205-1206.
[2]朱喜凤, 崔健明.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患纠纷[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12) :3535.
[3]潘绍山.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349-350.
[4]李殿富, 于志超, 褚英.医院如何摆脱医疗纠纷的困惑[J].中国医院管理, 1999, 19 (9) :56-57.
3.医疗安全教育培训 篇三
一、主题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形式
周会、科室学习、自学等
三、内容
1、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贯彻执行临床用血安全;
4、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5、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6、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
四、方式
1、每周早会,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报告。做到人人知晓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2、每位医务人员都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医院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 篇四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活动为契机,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高我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联系我院的实际,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疗安全专题教育。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达到“科科有行动、人人有触动、服务有变动、病人有感动”的实际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活动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诊患者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医院的优质品牌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教育目标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质量服务意识,增强我院全体人员主人翁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的优质品牌。
三、教育对象
医院全院职工。
四、教育时间
从现在起、每年定期不定式的开展医疗服务安全知识教育。
五、教育主题
全院行动起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消除医护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每年分别根据实际形势和具体情况,拟定医疗安全教育的活动主题。
六、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
各科室要认真贯彻医疗服务安全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医院关于医疗服务安全的教育活动的号召。要高度重视医疗安全教育,仔细查找本科室、本部门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隐患(包括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及其落实执行情况等方面),采取调研、讨论(案例剖析讨论)、培训、整改等多种形式,把思想教育和行动实践结合起来,切切实实做到科科有行动、人人有触动,使我们的服务让病人感到满意,让病人为之感动。
七、总体安排
(一)、由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召开科主任、医生、护士等三个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进行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调查研究。
(二)、由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牵头,各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对全院职工进行集中教育、分批指导的培训活动。
(三)、各科室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特别是按以上教育形式和总体要求,结合科室实际,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剖析,查找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或隐患,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的宣传,在院内营造安全行医、安全服务、放心就医的氛围。
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
5.2013骨科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五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手术患者部位错误、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等。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3、网络报告:知情人员登陆医院内网,填写完成《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电子表格,以电子邮件形式报告。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根据情况予以现金奖励。
3、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4、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5、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安全责任状》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应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报送护理部。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报告护士长、科室主任采取急救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报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
2013年我科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6例,其中留置针脱落1例,医嘱未执行1例,药物过敏反应2例,自行拔除尿管1例,输液错误1例.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流于形式、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
2013年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6例,虽未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二、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药物制剂不纯;
2、个人身体差异性;
3、巡视病房不及时,未能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
4、宣教沟通不到位,责任护士在进行宣教时,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毒副作用未告知患者或家属,导致患者在发生过敏反应时不能理解,情绪激动;
5、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个别护士简化操作流程,存在懒惰心理,工作随意性太强,导致固定不够妥善,给患者带来可乘之机;
6、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
7、未严格进行交接班;
8、护理风险评估不到位,预见性不强。
9、护士长对制度落实督查欠到位,警示教育不到位。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定期组织科内学习,加强常用药物药理知识的学习;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于输注相关药物或输血的患者多加巡视,减慢输液(血)的速度,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侍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间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操作前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5、护士长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科内规范化培训、晨间提问等,做真做实,夯实基础。
6、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并定期督查落实情况,不能流于形式;
6.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六
实习生Glenda在一家大型医院的超负荷运转的内科实习。该内科使用电子医嘱给药, 药房根据电子医嘱药品自动配送到病房、静脉输液时使用智能输液泵调节速度。
这天Glenda与她的带教老师一同核对8点给的病人药物, Glenda帮助带教老师从自动配送药物柜取药。Glenda的带教老师评估了Glenda相关药物知识及工作能力, 她能够口述所给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故认为Glenda有能力给药而且带教老师也和Glenda核对了将给药的患者的姓名和剂量等。教学老师也能随时为Glenda提供帮助, 所以带教老师留下Glenda照顾另外一个病人去了。
Glenda进入需给药病人房间的时候, 正巧看见静脉置管成员刚好为这个病人的左前臂置入了一个静脉输液通道。Glenda立即为病人给药。她的教学老师正巧看到Glenda在经静脉通道而不是胃管给5m L的愈创甘油醚 (祛痰药, 口服剂) 。教学老师立即停止了静脉输液, 尽量回抽已经注入的口服药物, 立即通知了其带教老师和护士长。护士长立即咨询医院资深药剂人员紧急处理措施, 并通知了病人的主管医生, 共同立即决定暂不给予病人特殊处理, 病人的病情非常稳定。
一小时之内, 主管医生、资深药剂师、护士长、带教老师、教学老师、危机处理经理、护理部主任和实习同学Glenda一同开会分析了该事故。根据医院的制度, 此事件必须填写用药错误事故报告单, 以危机经理为主来完成这个报告, 调查发生差错时病区的一般状况、所牵涉的人员。危机经理同时还需调查用药错误的发生经过, 药房所发给该病人的药品情况。
调查发现药房所发的愈创甘油醚剂采用注射器包装且带有与静脉通道相连的螺丝扣。最后结论是:如果用口服容器包装口服药就没有可能把口服药注入静脉。调查小组同时也认为尽快通知病人及其家属, 说明已经发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
一、质量和安全:护理教育的新标准 (Quality And Safety:The New Standard For Nursing Education)
美国的医疗技术先进, 医疗人员知识全面、工作能力强, 拥有先进的药物;也有人认为美国的医疗系统是最昂贵的 (Anderson等, 2005;Gabel和Fitzner, 2003) 。但是美国的医疗系统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医疗质量和安全落后于科学技术革命。医学会的质量鸿沟报告 (the Quality Chasm reports the IOM) 中一直强调:为了常备不懈地预防差错发生, 必须持续改进美国的医疗照顾系统。医疗质量差和医疗差错、事故损害了公众的信任感、增加了医疗支出、提高了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Mayo和Duncan (2004) 认为医疗的核心就是有责任保证好的结果, 避免差错。
医疗职业的教育应以质量桥梁为模板 (Greiner和Knebel, 2003) , 确认各医疗成员的能力、技术和知识水平来降低差错并改进质量。教育工作者应该谨慎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修养, 最终成为医疗组的一员, 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强调循证医疗、质量改进、善于信息化管理 (Cronenwett等, 2007;Greiner和Knebel, 2003) 。
医务工作者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甚至有时在极端环境里工作, 随时要把警惕差错发生作为重点。认识到如果改变一个系统需要仔细研究导致某一事件发生的每一个步骤时的状况,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原因的分析来防止未来的错误发生。发生差错时不是对个人的责怪而是对体制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质疑, 例如病人及其家属因素在医疗安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系统质量和安全的改进, 护士才有机会改变医疗照顾方法从而改善质量。
二、临床实践资质认证 (Applying The Competencies In Practice)
护士工作的重点是为病人提供护理、紧扣护理安全、用各种方式措施对病人进行管理。对护士的工作和资质的认证取决于下文将论述的六个方面。护士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参与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在医疗组起领导作用, 出色地完成该领导职能需要怎样的知识、技巧和态度。
1.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Patient-Centered Care)
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的关键特征是完全了解病人、认知到病人的价值观和健康信仰、通过病人的眼睛观察护理病人 (Cronenwett等, 2007) 。它包括制定病人护理计划时, 引入和结合病人的爱好及价值观。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 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和医疗决定, 在治疗的过程中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 (Chapman, 2009)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尊重人经历的多样性, 因此护士必须检查自己工作的态度与其共事同仁的价值观的差别。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是否合适,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认:
(1) 目前我能为病人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 怎样使病人及其家属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疼痛, 从而确定疼痛管理, 计划能否折射病人有关疼痛及其由此引起的态度和期望。 (3) 护士应怎样帮助病人家属在探视病人时能以照顾者身份来减轻病人及其本身焦虑的情绪?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还强调护士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泛听取意见、从教科书和其他受好评的资料中搜集信息护理病人。 (Boehm和Morast, 2009) 。
2. 团队工作及合作 (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传统的团队合作已经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着重于分配工作和团队的功能。新的团队工作理念所强调的是各职业间相互合作的性质, 强调护士、医生、药剂师、治疗师、营养师及其他医疗团队的成员治疗、护理病人所面临的不断增加的复杂性。
美国的一个医疗报告显示, 66%的医疗错误与工作人员人际关系差、沟通不畅有关 (Kohn等, 2000) 。团队之间沟通良好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Shojania等, 2001) 。一个广泛应用于医疗团队培训的方法是“Team STEPPS” (团队技巧和工具来增强工作能力和病人安全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 。“TeamSTEPPS—团队与安全”即认识到团队的训练和加强沟通是理解病人安全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团队与安全”的关键点, 有效的各专业团队的合作包括以下方面:团队充满活力而不是死水一潭的关系, 能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和目标来确定团队的氛围, 根据病人的需要以安静型或者活泼型模式为病人服务。团队的成员应持续观察并认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谁可以作为一个有主见的领导。
结构性沟通能确保信息交换准确。团队做出共同决定, 帮助护理人员形成可以分享的心理模式来理解所预期的共同的护理结果, 识别各种导致错误的方式。高效率团队的沟通技巧包括: (1) 评估与措施:记录病人一般信息及简单的病情进展;了解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主诉;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建议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寻求帮助。 (2) 说出关键信息, 使所有组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听见发生的事件并能预估下一个步骤。 (3) 重复所听信息, 例如:“我需要3mg的肾上腺素”, 重复一句“给你3mg的肾上腺素”。 (4) 互相支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监测护理病人, 根据实际需要重新分配任务, 给予同仁口头支持和鼓励, 分享信息、提供安全警示。 (5) 准确交接, 使用交接表来确认转送病人的状况, 多问问题澄清疑问。
3. 循证医疗 (Evidence-Based Prac-tice)
以循证医疗为核心是高水平的护理质量的前提。护士为病人的护理措施必须符合最新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临床意见以及综合病人及其家属的需要。为了获得证据, 护士应能掌握信息技术随时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
4.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病人对质量的高要求使得医疗机构形成以质量为焦点的文化, 即焦点文化。医疗机构以质量为焦点的文化, 鼓励医务人员反复推敲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出现差错、甚至可能出现事故时, 能以全局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关键, 从而在设计、制度等层面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医疗机构的质量焦点应该基于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 实施循证医疗, 同时考虑病人的喜好、价值观和目前的需要。
5. 安全 (Safety)
在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中, 质量与安全是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来阐述的。而对于新标准的护理而言, 实际上强调的仍然是病人的安全。这种对安全的认识并不止局限于对病人的监测、保持病人稳定, 医务人员还应考虑人的因素、从负性事件的报告中吸取经验教训, 需重点关注病人的安全、防止差错发生;做好负性事件的报告、分析工作, 形成和完善“焦点文化”, 避免无意识差错。医务人员不应该为由于体制等而导致的差错买单 (Mayer和Cronin, 2008) 。
与人有关差错的因素是:工作区的特定场合、服务提供者的性格、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通常很难预测护理人力是否符合要求, 因为病人的病情和需要是变化的, 难以控制的。长期的护理人力短缺导致护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了完成工作, 护士们不得不相互打搅、满足各种任务的需要, 只能依靠工作区不足的体制的支持。同时高风险的工作使得护士身体和心理紧张;只注重完成任务, 可能导致护士不能认知技术的发展, 可能失去阻止差错发生的机会。
安全的另一个方面是从体制上、个人层面上怎样看待差错 (Reason, 2000) 。管理差错的模型有着不同的哲学体系, 差错追究模式 (Reason's error model) 陈述的是从个人层面来分析差错时, 认为个体健忘、精力不集中和道德欠缺是导致差错的原因;从体制层面注重检查个体工作时的状况, 建立防御机制来避免差错、减轻差错的负面影响。病人安全作为护理实践的核心, 护士必须承担责任, 促进形成“焦点文化”, 防止差错, 主动地促进病人安全。
6. 信息化 (Informatics)
医疗护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使用信息学和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流方面已经落伍了。成本是导致医疗结构不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 医疗机构常在引进先进科技和维持现状之间徘徊。信息技术通过提供获得信息的入口和数据管理来保证病人的安全。
护理人员在关于信息技术的设计、购买和实施其新科技来满足临床需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Mc Kesson, 2009) 。根据美国护士在信息化中的作用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计划、信息技术在病人的安全、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其分配流程、产品的终端接受者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护士承担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职责, 如:终端教育、工作任务分析、系统的措施及对使用者的支持 (Mc Kesson, 2009) 。掌握信息技术意味着护士在工作场所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充实相关的临床知识、查阅证据实施循证护理、改善质量技巧和解决疑难临床问题。
三、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7.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ppt 篇七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您在工作中的任何一点对安全的疏忽都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护理安全教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护理安全与法律医疗护理安全现状(WH0)2007年关于患者安全的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中即有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伤害,而发展中国家患者住院感染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20倍。美国每年死于医疗事故患者有44000人。英国10%的住院患者出现医疗差错,每天有100名患者死亡,有1000人留下了长期或严重的损害。护理安全与法律严峻:02年以来医疗纠纷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调查:326家医院都发生过医疗纠纷(98%)医疗护理安全现状卫生部信访办2006年受理投诉排前五位的医疗方面占4项,其中一半是投诉医疗纠纷的(49.47%)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护理效果
(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
护理效果护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而护理不安全因素则使患者的疾病向坏的方向转化,如疾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功能障碍或死亡。由此可见,护理安全与护理效果存在因果关系,护理安全产生高质量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体现护理安全水平。
(二)护理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护理不安全带来的后果,如护理差错或事故,不仅损坏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給医院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物资消耗,使医疗成本上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额外开支。
(三)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安全可以综合地反映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以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所以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什么是护理安全?什么是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护理不良事件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四个基本要素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低护理安全与法律护理安全隐患人员素质隐患
(1)劳动纪律松散(2)服务意识欠缺(3)违章违规操作(4)工作责任心差(5)工作计划欠缺(6)慎独精神缺乏(7)情感身体影响离岗脱班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护理安全与法律护理安全隐患
(1)劳动纪律松散(2)服务意识欠缺(3)违章违规操作(4)工作责任心差(5)工作计划欠缺(6)慎独精神缺乏(7)情感身体影响缺乏同情心,不重视病人的主诉,服务态度差,言语冲撞.人员素质隐患护理安全与法律护理安全隐患
8.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八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1]。目前,由于实习护士的特殊身份导致医疗差错的比例也较高,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正常工作。为此,我院自20xx年起对实习护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并通过系统的岗前安全教育和案例培训、场景模拟等工作,明显降低了实习护生的差错,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参加临床实习的20xx年、20xx年全日制专科护生454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名、女449名,年龄21-23岁、平均22岁,均未参加过临床实践。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20xx年实习护生为观察组254名,20xx年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0名,两组护生年龄、受教育程度、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护生岗前培训时没有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培训,观察组护生在岗前培训中增加护理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观察比较两组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差错发生率。
1.2实习护生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1.2.1护理安全教育的步骤:统一制定培训方案,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4周,其中考核时间为1周,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
1.2.2护理安全教育的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演示、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现场实践等方式。教学中由临床医院护理部专家和医院质控管理人员讲授护理法律法规知识,护理安全知识,风险防范知识,医疗护理可能发生的差错等,并通过临床护理管理、案例分析、实景体验让护生明确护理工作的风险性、重要性,增强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职业安全意识。
1.2.3安全教育的内容:①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等。首先向护生介绍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2];其次,请医院护理部主任重点介绍本医院护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嘱护生在岗实习要做到按章办事,学会独立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应认真思考并积极提出解决办法。培训中要求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并设置护理工作情境让护生形成感性认识,掌握临床学习要点。②例举往年临床实习护生差错案例,分析差错原因。请实习医院护理部专家总结历届护生在实习中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分析研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并指出在工作中遇到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汇报,以便采取补救措施。③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化的护理文书是评价治疗效果的依据,同时也是发生医疗事故和进行纠纷处理时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在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中,带教老师应重点培训护生如何规范书写护理文书、如何防止在临床护理记录中出现差错,让护生做到规范、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填写护理记录,并要妥善保管,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护理记录[3]。④加强护生职业风险教育,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请实习医院有关专家结合本专业的工作特点和临床案例对护生进行教育,并要求护生通过培训交流,提高对职业风险的认识,处理好护患关系。⑤利用情境教育,提高感性认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组织护生到临床实践场所感受实际,提高对做好护理工作的认识,并结合情境实际,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xx年实习护生(对照组)差错发生率为4.00%(8/200),20xx年实习护生(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0.78%(2/254),20xx年实习护生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20xx年实习护生(P<0.05)。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实习前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可明显降低护生的差错率;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观察组护生在工作中精神状态良好,能熟练掌握护理工作岗位的安全要求,得心应手地开展护理实习工作。因此提示,护理安全教育是护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习护生强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融合。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前,要了解和掌握护生对临床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临床护理相关规章制度的`知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很多实习护生由于刚进临床实习,没有临床经验,临床护理实践知识欠缺,不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加上粗心大意,使得临床实习时发生差错的风险较高。为了避免实习中发生差错,除了要培养护生的防范差错意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护生实习上岗前的培训和职业安全教育。在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安全教育中,要让实习护生认识到他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如果工作疏忽会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加强护生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应着重强调“慎独”教育,让护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4]。同时,了解和熟悉临床实习医院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也是预防医疗护理差错的前提。在开展临床实习前安全教育时,可以组织护生对护理安全教育问题展开讨论,听取护生对岗前培训的意见,或通过个别谈话、分组交流、案例调查等形式了解护生对护理安全教育知识培训的要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5]。在进行护理安全教育过程中,既要拓宽护生临床实践知识面,也要联系临床护理工作的岗位实际开展培训教育。通过本次安全教育也提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在注重护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临床护理工作职业风险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并将这一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中,如开设医疗护理法律法规讲座、设置护理专业安全教育情境课程、增设护理安全实践教学课程等。在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时,要用实案或模拟工作岗位对护生开展护患沟通艺术的教育,如护理专业教师可选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提高护生的交流水平,如情境表演、纠错表演等,让护生在表演中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语言沟通,并适时运用一些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如目光、表情、肢体语言等[5]。同时,在学校层面上要重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安全教育内容,规定相应课时,以培养护生护理职业安全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张国增,陈艳秋,王强.本科护生对优质护理态度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xx,32(1):51-53.
饶春梅,张颖,孙静.不同级别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应对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xx,19(21):138-139.
刘芷颖,曾丽芳.实习护生医疗法律知识认知程度及存在的法律风险调查[J].护理学报,,10(18A):74-76.
赵青华,张永兰,赵朋云.不同层级护士对新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8(21):253.
9.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到我院入职护理人员70名, 根据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观察组35名和对照组35名护理人员。观察组男性2名, 女性33名;年龄18~24岁, 平均年龄 (20.3±1.2) 岁;学历:高中及中专12名, 大专及以上23名;对照组男性1名, 女性34名;年龄18~23岁, 平均年龄 (20.6±1.0) 岁;学历:高中及中专13名, 大专及以上22名;两组护理人员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护理人员均接受常规教学培训。根据培训手册及培训方案, 采取集中授课、个案护理、集中操作示教、自学、电化示教等方法, 护理人员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练习, 并临床应用, 然后根据教学培训内容对护理方法进行考核评价。观察组的教学中采取护理安全教育。 (1) 教学设计。根据护理教学内容, 相关工作制度, 制定教学方案, 明确教学实施措施、操作目的、目标及操作过程。操作者应明确护理技术操作目标和结果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基本内容:核对、评估、操作准备、尊重患者知情权、操作步骤及操作后等环节, 在操作步骤中应严格按照操作原则, 选取准确合理操作方法, 熟知注意事项, 严密观察, 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处理;操作后应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整理物品, 详细记录等。核对是护理技术操作关键环节, 保证患者与即将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相吻合;评估患者病情是否能接受此项护理操作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环境条件是否合适, 机械设备是否符合护理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尊重患者知情权, 及时告知患者护理目的、步骤、安全性、有效性、风险, 做好患者心理准备,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在操作中,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 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防护技术操作原则[2], 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安全及健康意识。操作后正确处理护理操作期间的物品, 根据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对物品进行分类、放置和处理, 并做好记录。同时帮助患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 不断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性。 (2) 教学方法。教学中, 帮助护理人员建立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意识、整体理念, 确保护理技术操作的系统性, 为护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根据Tyler行为目标模式, 将护理技术操作目标分为3个领域, 包括:认知、情感和精神运动领域[3]。分析护理人员应该完成的任务、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明确技能分层、教学具体目标、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实际条件, 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开发, 拟定教学测试标准, 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 提供针对性教学练习, 安排教学模式, 明确完成教学目标需安排多少教学工作;试教, 确定教学的有效性, 并采取必要的补充和改进措施。 (3) 教学安排和学习过程。首先在认知阶段, 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记住操作程度、步骤和注意事项;按照操作程序学习每一环节中的内容和要求, 掌握护理行为要求和操作方法;熟知护理操作应遵循的原则、相关知识和涉及的法律法规, 并能够准确运用保障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操作技术。准确有效识别护理操作风险及后果可能出现的损害程度, 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风险措施。其次强化阶段, 应评价整个护理技术操作是否正确, 效果是否达标;评价在操作中有无关心、爱护、体贴和尊重患者, 操作动作是否正确、安全、合理、有效, 服务态度是否友好、耐心、热情。 (4) 效果评价。拟定测试标准, 按照学习目标评价护理人员学习效果, 包括:学习目标是否完全实现;学习目标部分实现;学习目标未实现, 并准确记录。
1.3 评价标准[4]。
护理安全能力:自制调查问卷表, 评价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能力情况, 内容包括:发现、分析及解决护理安全问题, 分为提高、无改变及降低三级。护理成绩:分为理论和技能考核, 为百分制。护理不良事件包括:院内严重感染、用药错误、安全意外等。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具体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检验时采用χ2, P<0.05代表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 (9 1.6±4.5) 分, 技能考核成绩 (92.1±2.7)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 (78.8±6.3) 分, 技能考核成绩 (79.1±5.8) 分, 差异显著 (P<0.05) 。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能力提高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为97.1% (34/35) , 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为71.4% (25/35) ;两组对比 (P<0.05) 。
2.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7% (2/35) ,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9% (8/35) ;两组对比 (P<0.05) 。
3 讨论
随着患者及患者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的日渐增强, 对护理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护理工作中, 应个体性差异, 均存在安全隐患, 增加了护理操作的不安全性, 易诱发护理纠纷。因此, 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采取护理安全教育则显得十分重要, 护理安全一般是要确定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未发生超出法律、法定规章制度的心理、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5]。通过护理安全教育, 使护理人员可见每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多于对照组,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见, 通过护理安全教育, 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能力, 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能力, 从而可更好的预见安全隐患,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以此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在护理安全教育中, 应积极分析护理人员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找出学习目标未实现的原因, 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加以改善。总而言之, 安全教育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 作用显著。
摘要:目的 分析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到我院入职护理人员70名随机分为两组, 均接受常规教学培训考核, 观察组35名与此同时接受安全教育。结果 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护理安全能力提高率多于对照组,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安全教育对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路开芳, 董玉会, 彭燕芬.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 2014 (z1) :226-227.
[2]赵桂凤, 赵庆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影响性[J].教育界, 2012 (9) :103.
[3]乌兰图雅.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36) :212-213.
[4]周永琴.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54-56.
10.医疗护理专业实习鉴定 篇十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11.护理医疗典型案例 篇十一
双胞胎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出现“面红、呼吸急促、一级颅内出血等症状”;予暖箱保暖、面罩吸氧一周;出院医嘱“复诊”;六个月后,两患儿双眼失明;《新生儿学》“早产儿供氧勿常规使用(原则上不超过3天),仅在呼吸困难时才给予吸氧,吸氧时间过长易致视力障碍。”
《新生儿护理常规》:曾吸氧的早产儿应当进行定期眼科检查,首次检查为出生后4-6周内;法院认定:被告医院应当尽到最善告知义务,即明确告知两原告监护人“出生后4-6周内到眼科复诊”;因告知不明确导致两原告丧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损害后果的,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2.医疗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解析 篇十二
1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
1.1 社会的压力
(1) 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心里[4], 社会上流传着“医生的嘴, 护士的腿”, 我国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 不被重视, 护理人员辛勤劳动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实证医学、临床路径的提出, 尤其是专科医学的发展, 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 医疗行业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求, 而且学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由于来自经济、时间、精力等多方面的干扰, 护理人员本身便不能在业余时间安心进修。
1.2 家庭的压力
每位护理人员在医院是预防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承担者, 而在家庭中还扮演着女儿、妻子、人母的角色。由于护理工作服务对象是患者, 责任重大, 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谨小慎微, 再加上长期三班制体力上的过分消秏, 使其在精力与体力上对家庭的照顾和关心, 不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会产生强烈的自责心理。
1.3 环境的压力
(1) 护理人员需要面对诸多致病因素、令人不愉快的气味、面对饱受痛苦的患者, 琐碎、繁重、疲累的工作[5]; (2) 护理人员缺编及护理设备上的投资不足等, 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3) 工作中若出现差错、事故, 直接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须为此承担相应责任[6]; (4) 职业伤害对护理人员也构成了很大威胁, 针扎、感染等伤害发生率颇高。 (5) 护理人员面对的不仅是患者, 还要面对主任、医生、护士长和患者家属等, 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1.4 患者的压力
(1) 随着社会的进步, 患者作为一个消费群体, 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负责, 他们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满意的护理人员为其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 还要有预防、保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 而现有人员水平还没得到相应的改进, 存在较大差距。 (2) 随着大众法律意识的增强, 对自身权益保护更加重视, 护理人员需应对各种医疗纠纷, 诸如医闹现象等。长期的压力使护理人员极易产生紧张心理。
2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化解途径
护理是一项高压力的专业工作, 在长期影响下, 将会导致专注力下降, 产生身心症状、职业疲乏, 甚至出现异常情况, 更直接影响其工作满足感, 产生离职倾向, 加之护理人员欠缺, 更严重影响患者的护理质量。在医疗管理过程中, 采取适宜对策和措施化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使其置身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能保障护理服务水平。
2.1 成立护理人员社团, 增加护理人员之间交流, 相互分享工作经验, 互相学习, 提升处理事情的能力, 进而提升自我专业知识与能力。多数护理人员仍对工作有一定程度的认同与兴趣, 若能设法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提升护理质量, 必然会有相当大的帮助。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会员联谊活动, 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 相互倾诉工作中不舒心的事情, 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尤其对于新进的护理人员, 更应增进社团归属感, 这是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部门主管可利用每次事件发生之后, 选择适当时机, 以不责备、开放式的讨论, 适时予以引导, 让护理人员学习思考、练习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不仅可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困境, 亦可减轻许多无谓的压力。
2.3 有计划地充实专业知识及技能。专业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不单是护理技术, 在多元化、教育知识普及的社会变化中, 护理人员必须同时具有其他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知识, 并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 不断增加能力, 以满足病患及家属的需求。护理人员可积极参与相关技能培训或研讨会, 以增进知识及护理技能, 学习有效处理复杂问题与掌握工作技巧的能力。
2.4 定期有效的练习身心纾缓相关运动及技巧, 学习简单纾缓技巧或运动, 如深呼吸、静坐、听喜爱的音乐、瑜珈等, 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做纾缓练习, 对身心压力的缓解极有助益。建议医院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下班时间, 指导护理人员开展相关运动及技巧练习, 以备工作间隙参与。
2.5 各部门建立明确的工作任务分工, 以利相关从业人员遵循, 避免各单位间无谓的争执。另外可定期与相关单位进行单位间的讨论会或工作人员间的聚会以增进对彼此间的了解, 化解在工作上的摩擦, 促使工作顺利进行。
2.6 行政管理部门亦应重视合理与公平分配原则, 根据护理人员的专长、兴趣、潜能、负荷、困难来分配岗位, 以防因工作负荷过重, 影响护理质量。另外建立开放沟通管道, 设立公众电子信箱, 让同事缓解压力, 部门主管也可了解同事的工作压力状况。
2.7 建议医院多举办有关大量伤患救治护理的演练, 可录制自己医院的相关影片提供给工作人员观看, 增强印象, 减少因经验缺乏而产生的压力。
3 结语
本文从社会、家庭、环境和患者等方面探讨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来源, 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化解途径和方法, 可供医疗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参考。
摘要:本文从社会、家庭、环境和患者等方面探讨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来源, 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化解途径和方法, 可供医疗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参考。
关键词:工作压力,护理人员,压力来源,化解途径
参考文献
[1]石莉, 肖红岩, 石晓云, 等.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性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8) :102-104.
[2]黎晓蓉.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增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6) :167-168.
[3]孟玉兰.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分析[J].护理研究 (中旬版) , 2010 (4) :1013-1014.
[4]石莉, 肖红岩.对部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23 (4) :979-980.
[5]刘瑾, 左靖红, 周家元.护理人员的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 2010, 16 (12) :115.
13.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篇十三
各科室: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安全活动,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医疗安全,增加医疗透明度,并对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院制定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安全活动的规定,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附件一: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规定 附件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的规定
附件一: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规定
一、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其中特殊检查(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
二、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三、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四、主动邀请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五、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六、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并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七、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患者护理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步骤、以及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八、对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和警示标识等办法邀请患方主动参与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九、定期向患者举行医疗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十、医院设立投诉科,建立投诉机制,向患方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
附件二: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的规定
一、各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利用入院宣教,病情告知,工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和机会等向患者(近亲属)提供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二、在手术切口(范围)标记时,请患方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
三、患者接受手术,有创诊疗操作前医务人员应主动邀请患方说出身份,并参与疾病诊断和部位、手术方式,操作项目的核对。
四、标本采集、输血、药物使用等各类诊疗活动时,请患方自报姓名,诊断和相关药物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信息,医患双方主动查对。
五、医务人员有责任教育经治的患者在就诊时必须提供真实病情,真实的诊疗信息,检查资料,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医生、护士必须认真对待患者或亲属对病情和各项诊疗活动的反映及意见。
七、医生、护士、药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患者宣传用药安全知识,让患者了解用药的目的和不良反应,主动提供既往用药情况,留意核对药袋、输液瓶上的姓名、药名等,避免出错,及时提供与用药相关的病史如过敏史、糖尿病史等。
八、药剂师在适当的场合张贴安全用药知识宣传资料,印制常用药物使用科普折页,特殊药物(降核糖、抗高血压、抗肿瘤、止酸、中药注射剂等)小贴士,在相应科室护士站、药物咨询窗口分发。
14.护理安全教育 篇十四
骨科自7月份分科以来,得到了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及护理部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2011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各护士各尽其职,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2)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积极学习普法知识,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一注意。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部分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并进行督促实施,监测实施效果,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反馈,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3、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4、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3、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7月份至10月份对今年进院的2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
知识,组织护士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授课能。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2、3、科室坚持了每日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六、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1、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3、半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148个,1、个别护士无菌观念不强。
2、整体护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书写欠规范
3、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士的服务,仅次于日常工作。
4、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
一年来护理工作由于院长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尊敬的医院领导:
我来到xx工作已有x年了,在科室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在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护士专业知识。
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我感觉通过每月对护理知识的理论和实践地巩固,受益良多。在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我本着“把工作做地更好”这样一个目标,积极完成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认真书写护理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在这些年的护理工作中,我的体会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于是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必。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http://,范文大
全)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谁会不需要护士的细致关心和悉心照顾呢?“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护士应该是会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我会尽自己最大地努力工作,希望见到更多的家庭欢声笑语。
15.护理文书管理与医疗纠纷防范 篇十五
1.1 护理记录相符性差
医护记录不相符:如在同一时间护士记录病人呼之不应, 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而在医生的记录中则是意识不清楚, 或者医护记录死亡时间不一致, 医护间沟通少, 护士与医生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 从而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打折扣。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 有时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开错, 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导致与事实的不相符[1]。又或是在执行临时医嘱时, 护士执行签名时间和医生下达医嘱时间相隔过长, 超过临时医嘱在15 min内给病人用上的要求。
1.2 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 重点不突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文书记载了对病人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部过程, 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也是我们澄清事实真相的有力武器。而有的护士仅仅延续一班的护理记录, 对重点的护理内容没有反映, 或记录内容不连贯, 未能动态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效果。
1.3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
记录不及时, 主要见于当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未及时记录, 待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再进行回忆性描述, 由此导致记录与实际的出入。记录不准确, 主要是出现“血压偏低”“出血较多”“调节多巴胺滴数”等不准确的描述没有具体的血压数值、出血量、每分钟的滴数及药物剂量和单位等的准确写法。
1.4 涂改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试行) 》 (以下简称《规范》) 中规定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资料[2]。有的护理人员为了保存页面的整洁就使用刀片刮去原有字迹或重新整页抄写, 尤其是对一些关键词名或重要数字的涂改, 给人的印象是企图改变隐藏信息, 一旦发生纠纷将在可信度上大打折扣。
2 对策
2.1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3]中“医疗行为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特别确认, 如果护理记录仍缺乏应有的法律敏感性, 那么作为承担倒置的举证责任方就没有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管理者应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
2.2 规范护理记录单书写标准
我院根据《规范》使用了一般护理记录单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2]。一般病人护理记录是对一般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床位号、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危重病人护理记录是对危重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则增加了出入液量、生命体征等病情观察。新护理记录单对病人就诊时间及病情摘要和医生到诊时间、采取措施的时间、病情变化时间及何种处置要认真记录。在因抢救急危病人, 未能及时记录时, 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h内据实补记, 并加以注明。新的记录单较全面地包括了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摘要、主要措施及用药效果、病情变化等, 这不仅有利于业务查房、病情交接及划分责任, 更有利于护士总结、分析抢救病人成功的经验、教训。
2.3 加强医护交流, 避免记录不符
医疗护理记录的不符主要是因医护双方在收集病人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而产生的[3]。护士在发现医生的记录与自己的不一致时, 应找医生予以核实, 避免医护记录相冲突。
2.4 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
护士长要每天检查急重危病人的护理记录和出科病历的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 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业务学习会上讨论、规范, 并指导正确书写, 对不合格的病历要与经济效益挂钩[4]。
2.5 妥善保管护理记录, 严禁涂改
因为每种医疗文书都是可能发生的医疗裁决中的证据, 不管是医嘱记录单, 或是医嘱本, 还是交班报告都应长期保存。我院根据《规范》[2]规定护理记录中如需要进行修改, 用双线划在需修改的地方, 修改后能辨认原字迹, 并签署姓名和日期。
参考文献
[1]苏晓丽, 赵丽, 王彩琴.规范医护耦合性行为减少医疗纠纷[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 :71-72.
[2]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1.
[3]任泽娟, 李林, 吴玉萍.从举证责任倒置强化医嘱安全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12) :904-905.
【医疗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推荐阅读:
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08-23
ICU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奖惩制度09-01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08-27
医疗机构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11-07
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06-13
医疗服务安全教育09-24
护理安全教育06-23
2023骨科护理安全警示教育11-06
口腔科医疗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