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读书报告(精选8篇)
1.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篇一
高等岩石力学 读书报告
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地质工程 姓名:曾敏
学号:
2006201071 高等岩石力学读书报告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又称岩体力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它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岩石力学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这里推荐一种较广义、较严格的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科学,同时也是应用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岩石对于各种物理环境的力场所产生的效应。”这个定义既概括了岩石力学所研究的破碎与稳定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也概括了岩石受到一切力场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力学效应。岩石力学的理论基础相当广泛,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数学、弹塑性理论、工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岩石力学主要理论基础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岩石力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它的理论基础相当广泛,涉及到很多基础及应用学科。岩石力学的力学分支基础
1、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在采矿工程中用到的固体力学主要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如把采场上覆岩层看作是梁或板结构用的就是结构力学理论;采用弹性力学研究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
2、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流体力学中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对于地下采矿工程来说,其研究对象就是地下水与瓦斯等矿井气体。
3、爆炸力学
爆炸力学主要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它从力学角度研究爆炸能量突然释放或急剧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冲击波(又称激波)、高速流动、大变形和破坏、抛掷等效应。同时爆炸力学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学、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地下开采中的巷道掘进,露天开采中的采剥都要进行爆破。
4、计算力学
计算力学是综合力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方法,以及编制软件的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在力学的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工程技术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它已成为力学除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外的第3种手段。常见的计算力学方法并已广泛用到数值模拟计算中的有: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热传导和热应力有限元法、弹性动力学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无网格法、有限差分法、非连续变形分析等。以计算力学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应用也正广泛地开展起来。岩石力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上述力学分支构成了岩石力学的基础,同时,岩石力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在岩石力学的发展过程中,岩石力学十分关注其他学科的最新进展,并不断地吸收、借鉴它们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岩石力学自身的研究应用手段。
岩石工程中所研究的岩块和岩体,作为一种地质体,其形成受地质作用支配,地质系统与工程岩体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对岩石的成岩和蜕变过程,构造应力和构造变形,岩石所赋存的构造部位及地质环境等因素的研究构成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
岩石工程的状态参数大多是随机变量,甚至可能是时间或空间的随机过程。由于这种状态参数的随机分布特性,其破坏模式及破坏过程也具有随机性。因此,对岩石工程进行参数的概率统计、破坏的随机过程分析和系统的可靠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统计学研究从观测数据(样本)出发寻找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对未来数据或无法观测的数据进行预测。现有机器学习方法共同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统计学,传统统计学研究的是样本数目趋于无穷大时的渐进理论,现有学习方法也多是基于此假设。与传统统计学相比,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Learning Theory或SLM)是一种专门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V.Vapnik等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致力于此方面研究。目前该理论又成为研究热点,我国冯夏庭、赵洪波等人已将其应用到了岩石工程中。
近年来,随着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遗传进化算法、数据挖掘、灰色理论、非线性力学以及系统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为突破岩石力学的确定性研究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并行实时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等多种学科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它运用计算机表达现实世界的各种过程,通过它可以运用数学力学方法如数值模拟呈现开挖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描述尚未进行的工程,结合工程实践预测岩体变形及稳定。岩石力学的分支
岩石力学以上述这些力学分支为基础并跟其他学科融合,逐步发展出以下分支:岩石工程地质力学;岩体结构力学;统计岩体力学;岩石流变力学;分形岩石力学;岩石水力学;强动载作用下的岩石动力学;非线性岩石力学;卸荷岩石力学;软岩工程力学;岩石力学智能分析方法。这些分支目前在采矿工程各个领域中都有具体应用。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
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两个方面。但是这些方面只是主要方面,随着建设的发展,还会有新的问题不断的提出。2.1
基础理论
1、岩石应力,包括岩体内应力的来源、初始应力(构造应力、自重应力等)、二次应力、附加应力等。初始应力由现场量测决定,常用钻孔应力解除法和水压致裂法,有时也用应力恢复法。二次应力和附加应力的计算常用固体力学经典公式,复杂情况下采用数值方法。
2、岩石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断)强度及岩石破坏、断裂的机理和强度准则。室内用压力机、直剪仪、扭转仪及三轴仪,现场做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以确定强度参数(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强度准则大多采用库伦-纳维准则。这个准则假定对破坏面起作用的正应力会增加岩石的抗剪强度,其增加量与正(压)应力的大小成正比。其次采用莫尔准则,也可采用格里菲思准则和修正的格里菲思准则。
3、岩石变形,包括单向和三向条件下的变形曲线特性、弹性和塑性变形、流变(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和扩容。岩石流变主要包括蠕变和松弛。在应力不等时岩石的变形随时间不断增长的现象称为蠕变。在应变不变时岩石中的应力随时间减少的现象称为松弛。岩石扩容是指在偏应力作用下,当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岩石的体积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研究岩石变形在室内常用单轴或三轴压缩方法、流变试验和动力试验等,多数试验往往结合强度研究进行。为了测定岩石应力达到峰值后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必须应用伺服控制刚性压力机。野外试验有承压板法、水压法、钻孔膨胀计法和动力法等。根据室内外试验可获得应力与应变关系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以及相应的变形参数,如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泊松比、弹性抗力系数、流变常数等。
4、岩石渗流,包括渗透性、渗流理论、渗流应力状态和渗流控制等。对大多数岩石假定岩石中的水流为层流,流速与水力梯度呈线性关系,遵循达西定律。岩石渗透性用渗透系数表示,该系数在室内用渗透仪测定,在野外用压水和抽水试验测定。渗流理论借流体力学原理进行研究。稳定渗流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多数岩石内的孔隙(裂隙)水压力可用K.泰尔扎吉有效应力定律计算。为了减小大坝底面渗透压力、提高大坝的稳定性,应当采取渗流控制措施,如抽水、排水、设置灌浆帷幕以延长渗流途径等。
5、岩石动力性状,研究爆炸、爆破、地震、冲击等动力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应力波在岩石内的传播规律、地面振动与损害等。动力特性在室内用动三轴试验研究,野外用地球物理性、爆炸冲击波试验等技术进行研究,波的传播规律借固体力学的理论进行研究。2.2
工程应用方面主要研究五个方面
1、地上工程建筑物的岩石地基,例如研究高坝、高层建筑、核电站以及输电线路塔等地基的稳定、变形及处理的问题;
2、地表挖掘的岩石工程问题,如水库边坡、高坝岸坡、渠道、运河、路堑、露天开采坑等天然和人工边坡的稳定、变形及加固问题;
3、地下洞室,如研究地下电站、水工隧洞、交通隧道、采矿巷道、战备地道、石油产品库等的围岩的稳定和变形问题,地下开挖施工以及围岩的加固(如固结灌浆、锚喷、预应力锚固等)问题;
4、岩石破碎,如将岩石破碎成各种所要求的规格,以作为有关建筑材料(建筑物面石、土坝护石、堆石坝和防波堤石料、混凝土骨料等);
5、岩石爆破,如用定向爆破筑坝,巷道掘进和采矿等。此外,岩石力学还应用于某些地质问题的研究,如分析因开采地下矿体和液体而地表下陷、解释地球构造理论、预估地震和控制地震等。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岩石力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为了能用力学观点对自然存在的岩体进行性质测定和理论计算,为工程建设服务,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科学实验、理论分析及工程验证等几个环节,三者是紧密结合并且相互促进的。
岩石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因此在应用岩石力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时候,必须与工程设计与施工保持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按学科的领域区分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 地质研究方法
着重于研究与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有关的岩体。如:
岩层特征的研究。如软弱成份、可溶盐类、含水蚀变矿物、不抗风化以及原生结构。岩体结构研究。软弱结构面、软弱面的起伏度结构面的充填物等。环境因素研究。如地应力成因和展布地下水性态,水平地质条件等。物理测试方法
结构探测。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来探查各种结构面的力学行为。环境物理量测。如地应力机制,渗透水系量测等。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如室内岩块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原位岩体的力学性质,钻孔测试,变形监测以及位移反分析确定岩体和岩性参数等。力学分析方法
力学模型研究。包括弹塑性模型、流变模型、断裂模型、损伤力学模型、渗透网络模型、拓扑模型等。
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系统分析法和设计施工风险决策的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模糊聚类和概率分析。如随机分析、灵敏度分析、趁势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灰箱问题等。模抑分析。如光弹应力分析,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离心模型实验等。整体综合分析方法
就整个工程进行多种方法并以系统工程为基线的综合分析。
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岩石力学的发生与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岩石力学已经广泛应用到了采矿工程中的各个领域,而且其研究理论正不断创新,研究手段也日新月异。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在采矿工程中将会遇到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岩石力学问题,因此,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工程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矿山岩石力学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及渗透是这一学科领域带全局性的发展趋势之一。岩石力学由研究单一的固体不连续材料向多场耦合和多相运动研究发展。灾害与公共安全的力学问题是目前需要特别给予考虑资助的重大科学问题。由此,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如下:
1、多学科相互交叉和多种手段的综合集成
岩体工程的不确定性导致来自任何一种来源的知识都难以支持可靠的决策。因此,综合地质、物探、测量、力学试验、数学、物理和化学分析等学科知识和手段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好途径。
2、多场耦合、多相运动和多尺度的综合集成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日益加大,采矿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出现了热、流、固、化多场并存以及固、气、水、微粒多相复合运动的状况。因此,对多场耦合以及多相运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同时,随着采矿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力学上均一体的尺寸效应进化为大尺度和多尺度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面临多尺度模型及其耦合,即:宏观一细观一微观的研究及其相互耦合。
3、灾害的非线性动力过程的预测和防治研究目前采矿工程中还有如下主要灾害急需深入、系统地研究: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顶、底板水防治;大型矿山的坍塌;采动引起的巨型坡体失稳和山体滑坡。
过去,工程中遇到的岩石工程问题,多凭经验解决,但工程实践证明:单凭经验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工程规模及工程的复杂性。如采深近400m的大型露天矿边坡角增减1°将影响投资变化可达数千万乃至亿万元,而且一旦边坡出现失稳将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和资源损失。这些都对岩石力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此外,各类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要求对群硐围岩稳定深入分析研究;在能源建设中如天然气和石油的开发,核电站和核工业建设中的核废料处理等等,也都是难度极大的科研问题。对这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要求系统地的对岩石的变形性状、破坏机制以及力学模型,从而在工程设计中预测岩石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使工程具有尽可能的经济性。这些巨大的工程建设问题,为岩石力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任务,将大大的促进岩石力学的发展。参考文献
[1] 高等岩石力学,周维垣,水利电力出版社 [2] 岩石力学简明教程,李世平,吴振业等,煤炭工业出版社
[3] 岩石力学采矿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蓝航,煤矿开采,2006(5)[4] 岩石力学在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蔡美峰,金属矿山,2006(1)[5] 智能岩石力学的发展,冯夏庭,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4)
2.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篇二
《耙耧天歌》描述的是发生在耙耧山脉尤家村落的尤四呆子家的事儿。女主人公尤四婆和尤石头结婚后育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生下来就是傻痴。最后生了一个男娃,一开始正常,后来因为一次淋雨发烧,竟也成了傻子。他们赶紧去瞧病,大夫说诊断这是尤石头家的遗传病,治不好。在回去的路上,尤石头跳河自杀了,书中这样描写道“男人就死了,被未来的日子吓死了。”经常在新闻里报刊上看见畸形儿或者先天有疾病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案件,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四位嗷嗷待哺的痴呆孩子的单身母亲的心境。尤石头将一个男人应扛起的责任、该挑起的大梁狠狠地扔在了这个女人身上。不论尤石头是出于什么想法,是一时没想开还是觉得这种生活看不见希望而选择自杀,这就是一种懦弱脆弱没有担当的表现,这就是逃避责任逃离苦难置媳妇孩子于不顾的行为。尽管这日子这么苦这么难,这个女人还是独自为自己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世人说父爱母爱都一样伟大,我只承认半句,父爱伟大,但是绝对没有母爱伟大,不然为什么只有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没有《世上只有爸爸好》。母爱是无穷大的,在一定情况和境遇下是无法匹敌与超越的。
小说终归是小说,有虚构的成分,尤石头死了以后他的魂魄还一直陪在四婆身边,陪她说话,给她打气。故事的前半部分的主线是给三妞找对象,三妞虽然傻,可是毕竟姑娘大了,心里有想法了,也想嫁作他人妇。倘若再不把三妞嫁出去,只怕四傻会和三妞乱伦哩。因为大女儿嫁的瘸子,二女儿嫁的独眼龙,过得都不怎么好,所以这次尤四婆立志要给三女儿找个全人。最终给三妞找了一个丧偶的懒鳏夫,不仅要了棉被、布鞋、牛等还将四婆家的粮食拉了个精光。可以说四婆以倾家荡产为代价把三妞嫁了一个全人。这又使得我心头一紧,究竟这个女人的生活要苦到什么地步啊。尤石头看见这个景象,面露愁色,反倒是尤四婆安慰他,说“房子还在就能住,有床有被就能睡,地都还在梁上就别怕饿死人。”这样的形势下,就算一个坚强的男人也未必能说得出口。
此书后半部分的主线就是给孩子们治病。二妞肚里有了娃儿,可是疯病却越来越严重,二女婿梦见一位老中医交代说若是喝了死人骨熬得汤,就可以根治此病,而且越是近亲的越好。于是乎四婆带着他立马去掘了尤石头的坟。书中对挖开的坟墓这样描述“黑漆早已剥落,泡桐木的棺板上,有许许多多虫蛀的洞眼,如蜂窝......棺盖上有两只白亮的蛹虫蠕动着。”此处明着是在描写蛹虫啃侵棺木,实则是在说几个傻痴孩子和女婿对尤四婆财产的啃食。啃活人还不够,现在连尤石头的几根老骨头也保不住了。
二妞的病好了,这是全文的一大转折点。文中花了近500字来描述二妞病好之后无异于常人的种种细节。三十年尤四婆也没见过的整洁的头发、干净的衣裳,已纳好的鞋底。尤四婆痛哭了一场,哭得无遮无拦,长长远远,和田野上望不到尽头的路一样。究竟尤四婆为什么哭,是在哭自己冷酷无情毫不犹豫说挖就挖的掘出了自己老头子的尸骸,还是由于带着四个痴孩儿煎熬挣扎了这么多年终于得到治病的方子喜极而泣?也是这时她意识到光是尤石头的老骨恐怕是不够了,那么就用自己的骨血吧。“她脸上的兴奋又渐渐淡薄了,被一层坚毅的灰白取代了,仿佛脸上结了白铁皮的壳。”她已经下定好决心,开始周密的筹划筹划自己的死亡,就连身体也是分配的清清楚楚,“四傻的病最重,取下我的脑子趁热熬成汁儿给他喝。大妞、三妞的病轻些,把我的骨头从中间分开来,用生白布包上三层放在桌上,待四傻脑子稍有灵醒了,他会给他大姐、三姐送过去的。”在安排生命死亡的过程中,她异常的冷静,没有丝毫犹豫和恐惧,竟然还唱起了30年前出嫁时唱的一首小曲儿,是因为终于可以治好儿女们的傻病了么?交代清楚之后,让尤石头将一个刚死不久的屠夫领到家里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头到尾,尤四婆为孩子们操碎了心,只要她有的、能给的,从来没有过丝毫犹豫。四个孩子病好之时,竟是尤四婆生命之尽。一生为孩子付出一生的尤四婆没有来得及享孩子们的福,便离开了人世,真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半生的煎熬、苦难还不够,最终真是要了她的命。为了其他三个儿女,用新鲜的血骨来医他们的病。母亲的使命完成了,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也终于,终于得到解脱。
而全文令人惊叹之处在四婆死后,她的魂魄对女儿的叮嘱“这疯病遗传。你们都知道将来咋治你们孩娃的疯病吧?”仿佛预示着,为人父母就是在还债,一代一代,环环相扣,真是一个独特的循环和宿命。它让人类意识到,在命运面前,自己的抗争是多么渺小、无意义。
这个短篇小说,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虚构,尤石头的魂魄,尤四婆的血骨熬汤,都是虚构。读的时候有一种荒诞的感觉,但是我们确实真实的感受到了这个最为悲壮的母爱图景。在这个荒诞、神奇又惨烈的叙事小说中,产生了一种动人的力量,诉诸给读者强烈的亲情伦理观念。也许四婆并没有死,她的血骨已经溶在了儿女们的血液中,她们带她一起活着。
《耙耧天歌》确实是一篇献给母亲的赞歌,将母亲的这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篇文章能够给许多年轻人上极富教育意义的一课,每个人都终将为人父母,但是首先我们都是儿女。文中末尾写到“他们姐弟四个,则簇拥这黑棺材,哭得死去活来。棺材入墓时,四个人竟都从棺前拉不开,一个一个哭唤着往那棺材盖上撞。尤石头说‘你们还能哭活她吗?’”这个地方真是看得人心碎,大概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实写照吧。什么都可以放一放,等一等,唯独孝顺不可以。
参考文献
[1]蔡宁:《为还债的母亲-读阎连科<耙耧天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月
[2]汤玲:《论阎连科小说语言的民间性》,《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8月
3.官员读书报告 篇三
官员们,爱听汇报,还是爱自己读书?《非普通读者》里的英女王如此区分听汇报和自己阅读:“听汇报和自己看书说穿了是两回事……汇报的用意在于浓缩、切割、提纲挈领,阅读则是广博采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地增长、延展;汇报是一个终结的动作,而阅读,则是开启。”
那阵子,英国女王与书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的眼球,于是喜欢八卦的人开始猜测,如果把小说中英国女王“你最近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抛给中国的“非普通读者”群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在2011年,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当诸多官员直面这一问题时,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淡定,还是疑惑、尴尬呢?
两个经济大省的“劝学运动”
一本名叫《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的图书,在这个冬天,卖得很火。2011年12月22日,此书其中一位作者、以色列人索尔•辛格第一次踏上南京这块土地的时候,这本书在中国已经销售了10万册。
在正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江苏省,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将《创业的国度》和《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起,摆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因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地推荐了这三本书。在会上,罗志军特意讲了推荐这三本书的目的:要求各位干部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坚信江苏“两个率先”一定能实现。
对于《创业的国度》,罗志军还给出了推荐词:江苏的省情“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与以色列颇为相似,因此,江苏除了学习新加坡“创优环境吸引投资”做法外,也要学习以色列“自己创业、创新”的做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罗志军推荐这本书的前后,江苏省内至少有3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在公开场合向其手下的干部推荐这本书。但他们的推荐词的侧重点不同于省委书记。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认为,“以色列人不安于现状、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南京人学习。”他还向南京市的官员们推荐了本土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人》,并评价说,“在作家眼中,‘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南京人听天由命的懒惰性格’。作家说的可能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杨卫泽表示,作为南京人,他从书里读出了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干部们能读读《南京人》,反思懒惰的习性。
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则认为,“《创业的国度》揭开了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以色列的崛起是依靠技术创新的经济腾飞,值得苏州学习借鉴。”此外,蒋宏坤还向苏州市的领导干部们推荐了3本书,分别是《“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和《中国未来30年》。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则专门在《宿迁日报》上发表了“开启激情创业的新时代——读《创业的国度》有感”一文,他写道:学习以色列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宿迁气质……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创業发家致富,让宿迁的经济社会通过创业加快发展。
在省、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江苏省各级官员中出现了读书热潮,党政机关、单位纷纷团购省委书记推荐的书,不少地方的书店甚至卖到脱销。而这样自上而下的“劝学运动”并非只是江苏省的“专利”。与江苏省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的广东省,也活跃着一大批重量级的“非普通读者”。
在今年1月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透露,前段时间,他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到江苏考察,与当地讨论了两地面临的共同问题。他说,按有关部门的测算,按照这几年两省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算,江苏要超过广东大概在2017年,“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
汪洋“不打经济增长速度这个仗”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他致信省直机关干部和各市党政主要领导,推荐大家阅读两本阐述幸福的书籍,一本是《幸福的方法》,另一本是《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有评论认为,这两本书均体现了汪洋的施政理念。
在重庆做市委书记的时候,汪洋就要求领导干部“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他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从中央党校带到了重庆,又带到现在主政的广东。他还邀请该书的作者弗里德曼到广东访问,并对弗里徳曼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通过阅读《世界是平的》,加深了对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对指导工作很有帮助。” 弗里德曼回国后,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称汪洋是“当今中国领导层中最具创新意识的思想者之一”。
而汪洋到广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则专门推荐了当时正在读的一本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当时吴南生看到汕头很穷,向省委请缨去办特区,说,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汪洋现场朗读道。
在汪洋的带动下,广东官员开始集体读书,在“2010图书漂流迎亚运”活动中,广东省的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并“放漂”了自己的书籍,其中有《经典广东》、《中国机遇:强国之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等。广东还出台规定,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集中读书应不少于五天,而其他干部则不少于三天,以建立“学习型的党组织”。
不学习?也许你就“out”了!
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自上而下推动的“劝学运动”,只是中国官员掀起读书、学习热潮的一个缩影。
在《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一项书面调查中,多达87%的受访官员告诉《小康》记者,自己的上级领导向自己推荐过必读书目;75%的受访官员说,自己也向下属推荐过必读书目。而在官员的“荐书录”中,《追逐日光》、《世界是平的》、《曾国藩全集》、《细节决定成败》、《资治通鉴》、《激荡三十年》、《政府新闻学》等书籍被频频提及。
《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调查显示,官员喜爱的图书种类覆盖面相当广泛,喜欢“传记”的最多,占受访官员的60.9%;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均达到了52.2%的比例;第三“受捧”的是“哲学”类书籍,43.5%的官员表示“喜欢读”;“修养”和“历史”类书籍同样受到青睐,均占到了39.1%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经济”(30.4%)、“生活”和“社会科学”(均为26.1%),“保健”、“旅游”和“体育”(均为17.4%),“职场”、“沟通”、“法律”、“金融”和“科技”(均为13.0%),“成功”、“军事”和“人力资源”(均为8.7%),“美食”、“收藏”、“心理”和“教育”(均为4.3%)。只有“营销”类书籍的得票数为“0”。
“官员读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会选择自己专业和工作领域内的书籍读。”谈及官员读书的特点,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总结道。
《小康》杂志的调查结果印证了王长江的说法,超过半数的受访官员表示自己的购书习惯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买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委书记对《小康》记者说,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他买来了思想家梁漱溟的著作以及《世界大趋势》、《苦难辉煌》、《致加西亚的信》等书籍。“不读书?不学习?怎么可能呢!再不学习可就‘out’(网络用语,落伍了)了!”这位区委书记坦承,“以前对读书、学习重视不够,感觉工作已经很忙、很累了,压力也很大,所以一有空就想自娱自乐一下,后来因为市里出台了干部读书的相关规定,我开始加强阅读,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充了电之后,工作反而轻松了许多。”
nlc202309011550
官员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在用于读书的时间上也体现得颇为明显。官员们每周会花多长时间读书呢?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关于党政干部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3年之后,官员们每周读书的时间延长了。《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状况的调查显示,每周花10~14个小时读书的官员最多,达到了35.1%的比例,其次是7~9个小时,占受访者的26.0%。
王长江认为,对于官员来说,不读书是有压力的,因为“读了书才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为了促进官员读书,中央党校的学员们有一个内部交流的活动,每个人发言15分钟,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例如最近看了哪本书,这本书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先是小组交流,讲得好就再到全班去交流,“这项活动的推动力挺大,因为还有竞争的因素。”
在给官员们授课的过程中,王长江还发现了一个悄然而又有趣的变化。
中央党校对上课老师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在讲课的时候和官员们有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学生们有没有听进去,他们关心并且在思考哪些问题,师生们之间需要一个“有来有往”的交流。
按照王长江的习惯,有时候他会把课堂中间的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或者20分钟,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他“聊聊”;他还会在两小时课程中留下最后15到20分钟,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交流互动。
去成都参加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之前,王长江刚刚给一个“省部班”授过课,上课的时候,王长江照例给最后的互动环节留出了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话音未落,两只手举了起来,王长江感到有些吃惊。他开始回答问题,但没等解答完第二个学生的问题,又有人跃跃欲试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题了。当他回答完三个学生的问题后,竟然还有第四个提问的学生。
“他们还真的挺活跃。”王长江有些没想到,因为往常给官员们上课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开口说话,“只要我一让大家提问,座位上就全是摇头的动作,这种现象在‘省部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王长江看来,官员们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他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而思考问题的前提是看书。”王长江说。
读书成为既传统又现代的休闲方式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写给外甥的信里有一段关于人生规划的感悟:“尺璧之阴,以三分之一治公事,一以读书,一以为棋酒,则公私皆办。”他觉得人生的光阴有限,应当把时间合理用于事业、读书和下棋喝酒。
按照古人的妙论,读书应该与立业、休闲并重,而在现代社会,有人提出,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因为这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对于“忙碌背后身不由己”的非普通读者——官员来说,读书可以作为他们的休闲方式吗?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常乘坐高铁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间。他说,每次飞机上都放那几部电影,没意思,在来回8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如看书,“每次出差的时候,我都会带上自己要读的书,也包括一些杂志,闲暇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运动和摄影。”陈刚认为,对于官员来说,读书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阅读,自己可以间接获得别人的思考结果,以及别人的休闲状态。
淮安市信访局长邱金义读的大部分书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他同样对“读书也算是一种休闲方式”的观点表示认可,他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把逛类似于北京单向街之类的特色书店当作是一种享受,在机场候机时他一般都会去逛机场书店。
在乘飞机或者坐火车的时候读书,成为很多官员“挤时间”的有效方式,云南红河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皓曾在微博上展示自己在候机时所读的书,“一本《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本新版的《苏联的最后一年》。两个特殊的年份,分别折射两个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在改革,改革的路径又应怎样?鉴古知今,居安思危。”
从书中获取了思想、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在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下,读书也不再成为官员的负担。在参与《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書状况调查的官员中,超过半数的官员表示,读书是他们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你喜欢读书吗?”这个问题,34.8%的官员表示“非常喜欢”,65.2%的官员表示“喜欢”,没有官员认为自己对读书的兴趣“一般”,或是“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
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些诗句的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研究问题,他一直保持着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了100多万字记录他的所读、所思、所想、所悟。
在“您对官员读书有何建议”这个问题后面,他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大字:博览。
中国的这些非普通读者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享受着读书生活,《小康》调查显示,习惯于去逛综合性书店的官员比例远远超过了在网上购书,或者是逛特色书店和专业性书店的官员。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注重“与时俱进”的官员们也普遍开始倾向于网上阅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建设学习型社会,要随时随地学。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是学习,上网浏览信息也是学习。”
国家领导人的读书清单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长达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书之一,《资治通鉴》则是他的床头书之一,他去世之前阅读的最后一部书是《容斋随笔》。
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过《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他是武侠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他还喜欢看写鬼的书,特别是《聊斋志异》。
江泽民对美国《时代》周刊谈及自己关于读书的兴趣爱好时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在担任上海市长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就有超过3000本书籍。
胡锦涛曾在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4.科学革命的结构 读书笔记 篇四
托马斯·库恩生于1922年7月18日,死于1996年6月17日,出身是物理学家,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作为科学家的代表作有《哥白尼革命》和本书——《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的名气很响,他被认为是美国科学哲学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人物,而奠定其这一影响力的基石便是1962年出版的著名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他在科学哲学、科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不过,他的声望的一大半、甚至80%以上,应该归功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范式”(paradigm)概念,并以这个概念为核心对科学发展历程的解释。
通读这本经典之作,最大的收获是纠正了我原有的对科学的认知,科学并不只是教科书上的定律理论等,库恩认为有历史的科学才是完整的真实的科学。这也是本书写作的一个目的:勾画出一种大异其趣的科学观,它能从研究活动本身的历史记载中浮现出来。科学的发展也不是连续的、逐渐累积、直线发展的,而是一个旧的常规科学遇到了危机进行范式转移从而产生新的常规科学的过程,它是非连续的。全文的思路可按以下方向来理解:旧范式——常规科学——反常——危机——范式转变(科学革命)——新范式——常规科学。
首先,必须明确这里所讲的几个重要专业词汇的概念:
⑴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一科学共同体承认这些成就就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
⑵范式:在本书中库恩把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作范式:它们的成就空前的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
⑶规则:规则是将规范合理化而形成的一个共同的标准。规范相对于规则具有“优先权”,只要规范仍然可靠,即使没有对合理化取得一致意见,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合理化问题,规范也能够发挥作用。
⑷不可通约性:在本书中,不可通约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竞争着的范式的支持者对于候补范式所应解决的问题不同,他们对科学的标准或定义不相同;新范式运用了一些与旧范式相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新范式中以一种新的关系组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意义;不同的范式的持有者仿佛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他们的世界观是不同的;不同范式的持有者即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方法不相同。
为了说明科学发展的过程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累积,库恩特别探讨了常规科学的本质。常规科学的活动是一个解谜的活动,即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实验室内,这种活动似乎是强把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里。”简单说,常规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已有范式的应用范围、提高其精确性。
其次,我们来看全文具体的逻辑结构:
⑴旧范式形成阶段:如前所述库恩提出的“范式”的概念,他认为“范式”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某些公认的范例为某一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库恩认为先前的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某种大家公认的东西,当大家都接受并形成科学之后,初期的分歧消失了,这种公认的东西变成为以后研究工作的一种范式。
⑵常规科学研究阶段:常规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便是对先前形成的范式进行扫尾工作。而这项扫尾工作根据对范式依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首先是范式所表明的特别能揭示事物之本质的那类重大事实,通过运用这些事实解决问题,范式就能使这些事实以更大的精确性和在更多样的情况下得以确定。第二类事实常常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但可以与范式理论的预测直接进行比较。第三类用实验和观察来说明理论,不仅运用事实,也运用理论,不单是产生新的知识,还产生一种由于消除了他们据以工作的初始规范所残留的模糊不清而取得的更加精确的范式。而这种依赖于“范式”指导的科学研究向着更加精确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从而扩大范式的范围和精确性的活动,库恩称之为常规科学。常规科学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
⑶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阶段:常规科学的目的不在于事实或理论的新颖性,但在科学研究中却不断发现新的和始所未料的现象。事实的新颖性导致旧有范式在解释时出现了反例。库恩认为,发现始于感到反常,即发觉自然界违反了“范式”引起并支配着常规科学的预期,于是科学研究者不断地发现新的事实,发明新的理论,一些用以往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反常事例和科学发现涌现。
⑷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阶段:反常的事实涌现,要求大规模的范式破坏,要求常规科学的问题和技巧有重大转变,新的理论便会在常规的问题解决活动宣告失败之后突现。
⑸范式转变(科学革命)形成新范式阶段: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原则上,只有三类现象可以引发新理论。第一类是那些现存范式已妥为解释的现象,但它们很少成为科学家创建新理论的动机或出发点。第二类现象是指那些其本质已为现有范式所表明,但其细节的理解却有待范式的完善的现象,它们是科学家常规研究的对象。第三类现象即公认的反常现象,其特征是无法被现有范式同化。只有这类现象才会促进新理论的发明。库恩在书中的第II节中所指出的,一种规范到另一规范的逐步过渡,就是科学革命,这是成熟科学的通常发展模式。危机的涌现将导致科学革命的发生,形成新的范式。库恩在书中用三个十分典型的事例,论证了危机的涌现,引发科学史上的重大变革。
归纳而言,科学的发展就是新的范式不断代替旧的范式的过程,是上述几个阶段的循环。形象一点来说,就如同政治革命一样,旧有的政治制度约束着人民大众,当旧有的政治制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满,到一定程度,这种不顺应时代潮流的体制必将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符合大众的政治体制,社会就这样随政治体制的改变而向前发展。
科学革命就是世界观的改变。对此,库恩引入了认知心理学中格式塔的概念。他举哥白尼天文学的例子说,在哥白尼之前,人们都将月球看作一颗行星;而在哥白尼之后,人们却只能看到卫星了。这就是在哥白尼前后,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但是,实际情况应该是哥白尼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前人不同,然后才会发现月球是一颗卫星。至于哥白尼世界观改变的原因,根据库恩所作的科学史研究,乃是源于他的太阳崇拜,而不是他的天文学知识。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伽利略身上。是伽利略的成长方式决定了他可以以不同于前人的方式看待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然后他才会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去做新的实验;而不是反过来,他去做实验,然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而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证伪理论。波普尔站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对立面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证实”而是“证伪”原则,进而提出他的证伪理论。他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不是从经验中归纳出带普遍性的理论,而应该是从“猜想”到“反驳”,人类正是在不断地“试错”的过程中向真理无限接近的,试错法也就是波普尔的方法论。他的证伪理论本身给我们科学研究很多有益的启示。但库恩反对波普尔不断革命的科学发展模式。他在本书中提出范式的不可通约思想,认为新旧范式的交替并不意味着新范式的内容就比旧范式的内容进步,只是他们各自拥护的科学共同体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在不同的世界里看待世界的方式不相同,所面对的问题也不相同,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不相同,即库恩认为他们的世界观是有差异的,在这个意义上,库恩是完全否定科学进步的。
库恩的这本《科学革命的结构》很好的描述了科学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库恩想告诉我们,科学的正确性是有局限性的,科学永远都是“近似性的真理“。在当前的科学体系中肯定存在一些不正确,不确切的观点、法论。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糟粕”会不断的被剔除,科学规范会越来越趋近于“真理”。科学的一次次突破就是一次次的“科学革命”的过程。所以,对已有规范和常规科学的学习很重要,但是,我们要有批判性的思想,不要固定思维,要明白了科学发展的这一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才能把握住科学研究的方向,在遇到反常现象和问题时才不会毫无办法,科学也才能够有新的发展。
二、全书纲要
以下是按照我个人的思路对全书的一个整理。
全书按照写作顺序可以分成四部分:常规科学、规范、科学革命、进步。首先在导言中,库恩就明确指出: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改变对熟知材料的理解和评价。然后,库恩引出人们最为认可的常规科学的发展规律,发现危机,在常规科学原有体制下无法解决,怎么办?这时提出了规范,要想解决危机,就只能打破原有规范,发动科学革命。经历科学革命,重新确立新的规范时,也是新的世界观的确立。革命解决了危机,科学是不是进步了呢?按照库恩的观点,科学由于革命而进步。全书很简短,比较难懂。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全书思想。
1、常规科学和规范
“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一科学共同体承认这些成就就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它是库恩科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常规科学的本质就是为了分析规范所已经提供的现象和理论。因此,常规科学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它是对事实的一种研究,是一种高度累积性的事业。在此期间,大量的事实问题通过集中火力研究得以解决,这也是很多人看常规科学进步很快的原因。
规范,引用《结构》中的原文,是指:具备这两个特点的科学成就,此后我就成为“规范”a、这些成就足以空前地吧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b、这种成就又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规范是支撑库恩科学论的最重要的术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给研究者共同体成为样本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一般被公认的科学业绩。
显然,在常规科学期间,必然就有它的规范,常规科学与规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但是在常规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但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里称为“逆事例”。这时,原有的规范可能会不断得以完善,但这些逆事例还是拒绝适应规范。反常的出现会愈发严重,最后对危机的反应就是科学革命。
2、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其实有两种意思,在这里被当做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规范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规范所代替。科学革命不是从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中引伸出来的,它是解决危机的一种非常规的手段。通过科学革命,不仅是一种新规范的确立,也是一种新世界观的形成。不同的规范下,人类的世界观不同,这就导致了前后两种规范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科学革命是无形的。科学家和医匠两者都从权威的来源获得了他们对创造行科学活动的许多印象,部分出于重要的功能方面的理由,故意隐蔽科学革命的存在和意义。只有当那个权威的本质已被认识和分析时,人们才能做出充分有效的历史事例。
3、进步
马克思•普朗克悲伤的讲:一种心的科学真理并不是靠他的反对者信服,并且使他们同情而胜利的,不如说是因为他的反对者终于死去,而在成长的新一代是熟悉他的。革命解决了危机,确立了新的世界观,我们是不是就进步了呢?为什么进步几乎是专门留给我们叫做科学这种活动的一种特权享有的东西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最普通的回答在本书中已经完全否定,通过艰苦的搜索,库恩发现:由于革命而进步!
三、心得评论
托马斯•库恩是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用哲学的观点来评价科学的发展历程。而且他提出的范式立论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常规思维,使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又无话可说。正如他在导言中说:我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改变对熟知材料的理解和评价。《结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就是这种感觉。
库恩彻底改变了逻辑实证主义者告诉我们的那种累积式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掀起了科学哲学世界里的另一场革命。《结构》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不是累积式的进步,而是通过科学革命的断断续续发展的。但是在常规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又是一种累计前进的,这似乎有点难以令人接受。
这本书非常紧促,但是每给出一个结论,库恩都从理论和事例上给出了论证和说明,而且这些例子都是一些科学发展史上很出名的事件,很具有说服力。条理很清晰,每个部分的发展都很符合人的逻辑思维。
存在一些疑问:到底是什么进步了,“由于革命而进步”指的是什么?
《结构》中的一些事例虽然很具有说服力,但是比较专业,很难让从事科学意外的行业人看懂。
四、小结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问世,不仅仅是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场革命。它的问世,有人称之为谋杀科学的事件。库恩因此也走上了审判法庭,与波普等人掀起了异常激烈的争论。《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虽然论述的是自然科学,但是,它一经提出,便成为哲学、科学史乃至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本身无疑已经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并且随着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它将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非凡意义和巨大活力。不仅如此,库恩的影响还波及到历史和哲学以外,它出版以后,在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等其他各个学科的著作中,开始频频出现了“范式”、“不可通约性”、“危机”之类的库恩式的术语。库恩,这个伟大的人,不愧是“二战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哲学家”。当看到库恩提出范式立论后的种种遭遇,我们不禁感到真理的发现和传播是多么困难,当看到库恩在审判庭上的精彩辩驳,我向他致敬!
抛开这一切争论和影响,我们确实应该感谢这样一位哲学家,他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了科学的新的一面。
前一段时间,导师让我读一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和《必要的张力》,在科学哲学方面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个五一,把《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根本看不懂,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还不是很深,学术浅薄,所以只是了解一个大概,但对我初步理解他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帮助。
去年的这个时候,导师也曾推荐我们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但当时的学术意识不强,也没有用心去读,只是在上网和看专业论著的过程中偶然看到相关评析,所以对其中的“范式”也有些好奇,特别是对“科学革命”一词的确定,感觉库恩的这一著作题目是这样的奇特。
托马斯·塞缪尔·库恩(Thomas Sarnual Kuhn,1922-1996),他用了15年的时间酝酿了《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基本思想,该书首次出版是1962年,1970年又出了第二版。库恩早年也是学物理出身的,后来才转向了科学史的研究。所以作为一个物理教育研究工作者有必要读读库恩的著作还是有帮助的。
全书以“范式”(Paradigms)为核心概念,系统论述了科学知识的增长模式。在对历史上科学方法论方面,他认为i,以往的科学观——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单纯积累观和波普尔的“不断革命”的科学观——是误导的。他所强调的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的“阶段革命论”。常规科学的范式处于反常和危机状态时,需要向新范式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科学革命。所以他认为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渐变和激变相结合的过程,决非通过一个个发现和发明对旧范式进行的修改或扩展的积累过程,而是要在一个新基础上重建该研究领域的过程。
对于逻辑经验主义者来说,他们接受的归纳主义的累进式科学观。代表人物内格尔(E.Nagel)就主张科学是通过归并而不断增长。他们热衷于对科学知识结构的分析,不关心科学知识的变革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是把已有定律和理论变成在逻辑上更全面的新理论,把旧理论看成是新理论的“特殊”情况或“局部”情况。对于批判理性主义者来说,他们强调科学的发展是对原有理论的不断批判和革命的过程,驳斥“科学始于观察”的观点。代表人物波普尔,他的代表作《科学发现的逻辑》(1934)就提出这样的科学发展模式:P1(问题1)——TT(试探性理论)——EE(消除错误)——P2(问题2)。以问题为起始和终点,强调“不断革命”的科学观。
虽然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都有不足,但我们在看待他们的思想时,可以借用库恩的“范式”,用另一种解读和理解方式来审视他们,用他们各自科学共同体的范式来研究,就会有所收获。但库恩是对两者的批判继承和超越,突出强调“阶段革命论”的科学观。
全书要涉及到“范式”的概念很多,但在第一版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所以给很多批评者指责他打开了“潘朵拉盒子”,使科学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事业。所以在第二版后面库恩加了一个后记,他指出,“范式”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1)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2)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难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
我个人的理解是“范式”可以作为常规科学在一段时间的标志,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一段时间里所共有的东西,更多地是共同的信念。不同的范式会导致不同科学共同体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标准,甚至是对某一问题的解读和理解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常规科学经过科学革命的过渡,从一个范式转变到另一个范式,但新旧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或许这就是“科学革命”的力量。
范式总是与科学共同体是分不开的。牛顿时代的科学共同体与爱因斯坦时代的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范式是不同的,所以两组科学家对同一现象的解读是不同的。牛顿体系中的时间、空间都是绝对的,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但是爱因斯坦体系中的时间、空间是相对的,遵循洛仑兹变换,他们都是在不同的范式下从事各自的事业。导致两组科学家的世界观不同的原因就在于“科学革命”,它会导致世界观的改变,这是《科学革命的结构》全书的点睛之处。
作为结构的理论:2.库恩的规范
1.导言
库恩理论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强调科学进步的革命性质,这里的革命意味着放弃一种理论结构并代之以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二是科学团体的社会学特征的重要作用。
库恩关于一门科学如何进步的图景可以概括为下列开放的图式:
前科学 —— 常规科学 —— 危机 —— 革命 —— 新的常规科学 —— 新的危机。
2.规范和常规科学
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单一的一种规范(库恩在协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后,曾承认他原来使用“规范”(paradigam)的意义是含糊不清的。在1970年版的《跋》中他区分了这个术语的广义和狭义二者,广义是指“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狭义他已用“范例”(exemplar)代替。这里继续在广义上使用“规范”,指的是库恩已重新命名为学科基质的东西)所支配的。规范为在它所支配的科学内合理的工作规定标准。它协调并且指导在这规范内工作的一群常规科学家“解决难题”活动。根据库恩的观点,有一个能够维持常规科学传统的规范的存在,是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的特征。库恩对规范缺乏精确的定义。但规范的组成部分有:明确陈述的定律和理论假定;把基本定律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情况中去的标准方法;为了使规范的定律能够对实在世界产生影响所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仪器使用技术;一些非常一般的形而上学原则,这些原则对规范内的工作起指导作用;一些非常一般的方法论规定等等。
常规科学包括作出详尽的努力来阐明规范,以改善它与自然之间的匹配。库恩把常规科学描绘成按照某一规范的规则进行的解决难题的活动。而难题具有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性质。常规科学家必须预先假定,规范为在规范内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手段。解决某一难题的失败,被看成是科学家的失败而不是规范的缺陷。无法解决的难题,被看成是反常而不是规范的证伪。库恩承认一切规范都将包括一些反常并摈弃任何牌号的证..伪主义。
一个常规科学家必须对他在其中工作的规范不加批评。只是由于如此,他才能集中精力去详尽地阐明规范和从事深入探索自然所必要的秘传工作。正式在基本原理上不再存在分歧,把成熟的常规科学和不成熟的前科学的相对说来是杂乱无章的活动区别开来。根据库恩的说法,后者的特征就是基本原理上的分歧不一和争论不休,严重要详细的秘传的工作无法进行。
库恩坚持认为规范所包含的要比能够以明确的规则和指示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的东西更多。如果有人要为科学史上或是当代科学中某一规范的特征作出精确而明晰的描述,其结果总会发现这一规范内的某项工作是和那种特征描述不相符的。然而,库恩坚持认为,事情的这种状态并不能使规范的概念成为站不住脚的概念。即使不存在完整的明确的特征描述,个别的科学家仍可以通过他们的科学教育获得某一规范的知识。
3.危机和革命
当常规科学中的反常特别严重,即如果它被看承是对于规范基本原理的打击,而又顽固地拒不屈服于常规科学团体成员为了消除它而进行的努力,如果它们对某种迫切的社会需要构成了重大的问题时,就会产生危机。对反常严重性产生影响的还有它拒不屈服于消除它的努力的时间长短。严重反常的数目则是影响到危机发作的又一因素。
一旦某一规范已经被削弱和动摇到它的支持者对它失去了信心的地步,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
对于个别科学家由忠于某一规范转为忠于不相容的另一规范这种变化,库恩比之为“格式塔转换”,也就是“宗教信仰的转变”。没有任何纯逻辑的论据可以证明一种规范就比另一种规范优越,并因而可以迫使一个有理性的科学家作出这种改变。这种证明之所以不可能的理由之一是,一个科学家对某一科学理论价值的判断所牵涉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个别科学家的决定将取决于他给予不同的因素以优先地位。理由之二是由于互相对立的规范支持者,在使用的标准和形而上学原则等问题上各行其是。
引起一场科学革命的,不是个别科学家,而是作为整体的有关科学团体,放弃某一规范和采纳另一新规范。
4.科学的进步
库恩科学观的某些方面表明,他的立场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这样一种立场认为,....不能在客观的意义上说一种科学理论或规范比另一种“更好”。但库恩却坚持,他不是一个相对主义者,科学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说成是进步的。
科学能不能被说成是通过革命取得进步的,换句话说,能不能在一种客观的意义上说一种规范比它所取代的那种好。库恩的观点似乎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回答是肯定的,而有关的准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库恩承认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是在进步,但他又否认这种进步是朝着某个目的前进的。尤其是他想要否认科学在朝着真理前进。
5.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常规科学时期为科学家们提供机会去发展某种理论的秘传细节。由于他们据以工作的那种规范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就可以进行费力而必要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以便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进规范和自然之间的匹配。
如果所有的科学家曾经是并仍然是常规科学家,那末,某一特定的科学就会落入某种规范的陷阱而不能超越它而进步。没有一个先验的理由能允许我们指望任何一种规范..是尽善尽美的,甚至不能指望它是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一种。因此,科学就应该在其本身内部含有足以突破一种规范进入另一种更好的规范的手段。这就是革命的功能。
科学革命的结构
1《科学革命的结构》是美国科学史家库恩的代表作。人们对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智慧的一座里程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掘”;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完全不足信的”和“耀眼的错误”。在库恩看来,科学家是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所谓“范式”就是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他认为,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的转换,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表示:
范式----危机----新的范式----危机----。新旧范式之间截然不同,即在新旧范式下从事科学实践的科学家拥有完全不同的规则和标准,承认完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就像库恩在文中所说:“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常规科学的研究乃在于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那些现象与理论,旨在修饰、扩散和精练早已存在的范式的事业。被库恩称作“解谜”,即以一种新的方式实现预期。是缓慢、连续、稳定和积累的变化。而“科学革命”或“范式转换”是极少发生却又极有意义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反例”对于科学进步很有意义,一门理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问题解答”以后,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反例”,从解答不了到出现危机,就会刺激新的理论出现,旧的理论就被颠覆,“反例”恰恰指出了原有模式的不足并刺激新的理论的产生。库恩相信,科学的历史是由那些极具洞察力的新思想推动的,而不是连续积累的效应。库恩认为,科学家依照既有的科学范式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累积研究成果的现象,称为“常态科学”当常态科学维持一段长久时期后,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情境与问题,无法用现有的范式去思考,去解决,因而形成一种危机或混乱状态,这些对原有范式而言是异常的现象,使科学家必须摆脱原有范式去思考,去解决,去寻求突破,并采取新的角度,方法来思考。库恩称科学界这种企图解决混乱状态的危机之努力为“特别科学”,如果努力成功,便是一种“科学革命”,当科学革命成功后,原有的范式便需要与新的思想整合形成一个新的范式,并取代原先的范式。这种新范式取代原有范式的情形便“范式更替”。(作为科学史学者,很早就听说过库恩的大名。在理论法学领域的文章著述也会经常看到库恩所创造的“范式”这个概念。这几天,看完了库恩的名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也就是他提出“范式”概念的小册子。
这片长文一共包括十三章(第十四章是库恩多年后应邀写的补记)。在开始,库恩指出了我们对于科学一直存在的一种印象——认为将科学发展是个渐进性的积累过程——乃是缺乏关于科学的基本历史知识所造成的一种谬见,而这一谬见的形成与科学教科书以及科普书籍的编写叙事方式密不可分。1 作为替代,可恩提出了一种“新编年史”,之所以为“新”,乃是因为它否定了以往科学历史那种知识堆砌的叙事方法,转而把“革命”引入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当中。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决不简单的是新发明/发现一点一点堆累推进的历史——知识或信息的增加不等于科学的进步——而是不同范式之间竞争、淘汰的历史。历史的诸多证据表明科学的发展过程遵循的是如下这一套路:每一种新的范式都会显现于传统科学研究发生危机的时刻,进而造成与旧有范式争雄逐鹿之格局,最后将后者淘汰。显然,这里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如何理解“范式”的问题。在书中,库恩多次使用范式这个概念,但并没有就其给出统一而又明显的定义。不过我么可以从第二章开头谈到何为开创性研究的文字中作以理解。在这里,库恩指出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凡是能够称得上开创性研究的,都具备一下两大特征:一是能够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使他们脱离其他的竞争模式,二是它足以无限地为重新组织起来的这批实践者们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这是一个与‘常规科学’密切相关的术语” 这样一来,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的发展的确需要经历范式的转化,比如日心说之于地心说,比如说爱因斯坦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而这种范式的交替、转变,就是库恩所称的科学革命。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得的一个其实,那就是库恩的贡献之一就在于把以往貌似堆积无序的科学进展历史“建构”出一个结构、一个关于“范式”的结构,从而发现了《科学革命的结构》。
这本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首先,范式的转变虽然有说理的因素,但关键因素不在于说理,而取决于争取——取决于哪一方能够争取更多的信众皈依于其门下。但这也不是说范式的变革仅仅是一个改宗的问题,因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之所以改信某个范式而舍弃了其他的竞争范式,绝不仅仅是因为新范式的“动人心魄”,而是它的确解决了或有助于解决(后者这在新范式处于萌芽状态时更为明显)以往理论所无法解决的困局、难题。由于新范式的出现,使得在以往理论体系里的“死结”迎刃而解了,以往理论百思不得其解的迷惑在新范式下面甚至转眼便烟消冰释、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了!
由于范式竞争的这一本质,使得我们不难理解下面这些问题了,即为什么范式的开创者多为年轻人,或是外行人?为什么说范式的胜利与其说在于同代人之间说服论理的过程,到不如说是一个类似于政治革命的过程——范式变化通常要经过不只一代人的努力,而且其争取的也主要不是同辈的科学家而是即将进入这个共同体的晚辈后生们。正如普朗克所言“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并不是考使它的反对者信服和领悟,还不如说是因为它的反对者终于都死了,而熟悉这个新科学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很多科学家至死也不接受当事已被接受为范式的新理论新模式。那么,既然范式变化性质无异于一场革命,那么我们能够说范式的转变是进步的么?科学革命的进步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还是说范式的斗争都不过是“诸神之争”,无论谁成败得失都与进步无关——这等于接受对科学的历史作相对主义的解读?此时回想两点常识或许就能够对相对主义的指责作以回答。第一个,有谁会认为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的天文学革命是一场相对主义的斗争?难道在当时一个放弃后者接受前者的人会像下面这样想问题 “我接受了日心说而舍弃了地心说并不是因为后者错了——后者没错,前者也无所谓对不对”?如果真有哪一个科学家会在选择范式时是这么想问题的,那简直是疯了!第二个,科学共同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只要这个大的目标不发生变化,那么范式之间的评断就不可能人言人殊而是会有一个专业性的判准,因而范式的转换也就不会被理解为相对主义了。
2、不过,尽管库对于“范式理论会导致相对主义”的指责给予了辩护和澄清,但是他同时坦然承认,范式理论之所以招人懊恼的另一点在于它暗示着科学发展的无目的性。3 因为传统科学理论认为科学进步的唯一标志在于不断的接近自然,逼近真实,而库恩的范式理论却证明了这不过是一个幻想。4那既然科学发展既不是对真实的接近,又不是相对主义,那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它呢?它到底是什么呢?对此只能做功能主义的解释,或者说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新范式之所以由于旧范式,并不是由于它更真实,而是由于它提出的那一套科学观(科学的概念网络)能够更好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特别是旧范式所无力回应的难题和困惑。而且,一旦它的预测得到验证,就会吸引一大批成员投奔其门下,开始利用新范式作为研究平台开始从事新一轮的科学实践。人们决不会因为一个理论更美而相信它,而是要看这个理论能不能“解惑”,特别是解其他理论所不能解之惑!一方面,这表明范式的优劣好坏完全是功能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托勒密的地心经由基督教赋予其规定性,连教皇都出头保它,可还是被日心说拿下了;可日心说没过多长时间又被新理论观点代替了)。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科学的实用主义特征,或者说实践性特征。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库恩这番论述的要点:科学发展没有目的性,只有实践性。
科学的本来面目——浅读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科学革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美]托马斯·库恩 Thomas S.Kuhn [译]金吾伦胡新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7-301-06100-5
我清楚地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物理老师说,牛顿力学是量子力学在常规条件下的近似,它并没有被淘汰或者推翻,它仍旧起着广泛的作用;然后物理老师接着说,科学就是这样,每一种新理论的产生都建筑在旧的理论的基础上,前人取得的成就是后人研究的开端,恰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是库恩说:错了!科学不是按这样的方式发展、也不可能按这样的方式发展。教科书里的科学史遗漏了太多的东西,如果我们找到那些遗漏的细节,就会发现一副完全不同的图景,就像如果我们还原了牛顿那番话的真实背景,就会发现那不过是他在尖刻讽刺辩论对手矮小的身材一样。
那么,在库恩的眼中、在还原了的科学史里,科学究竟是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着呢?这个问题,就是他在自己的这一部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要回答的东西。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
在第一段里,库恩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本文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教科书误导了”。按照教科书的观点——科学就是事实、理论和方法的总汇,那么科学的发展就成为一种积累的过程,而科学史也就变成一门编年史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当代科学的每一事实、定律和理论是何人在何时发现或发明的;二是描述和解释那些阻碍着科学以更快的速度累积的错误、神话和迷信。
但是今天的科学史家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胜任这两个任务了。一方面,附加的研究让他们难以回答诸如“氧何时被发现”或者“能量守恒最先由谁提出”之类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也越来越难以区分过去的“科学”于那些在今天被打上“迷信”标签的东西了——用库恩自己在后面章节中提出的观点分析,可以认为科学史已经遇上了常规范式无法解决的危机,于是科学史学的革命就到来了。
当然,作为绪论,库恩在这里并没有详细展开说明,他只是简单地指出,对于研究者个人而言,针对某种科学所做的研究,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由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决定,也可能是由他的个人性格决定的;但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在常规科学时期)他们必须要承诺接受一套关于本学科的共同的信念——这套共同信念大约也就是库恩所称的“范式”(Pattern)。库恩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范式,则一个学科恐怕连“科学”都算不上,就如同今天的社会科学领域仍旧被怀疑不是科学一样。
而常规科学是会遇到危机的,或者按库恩的说法,是“反常”。当反常发生、且经过科学共同体的努力之后,仍旧无法使那些反常与预期一致的时候,科学共同体就会不可避免地进行反思,于是也就进入了非常规研究的阶段,并且最终会导致科学共同体做出一系列新的承诺,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实践的新的基础。——这种非常规研究时期,就是库恩所称的“科学革命”。
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
本章库恩所要解决的是常规科学如何产生的问题。
首先,在库恩看来,所谓“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者多种过去的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使进一步实践的基础。注意,库恩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基础是由科学共同体的公认产生的,而进一步的研究也是在这种公认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里,“科学共同体的公认”应该就是库恩所说的“范式”了。所以库恩的“常规科学”的实质就在于一个通用的范式;反过来说,如果不存在这种通用范式——或者不如说,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范式——那就不能算是常规科学的时期了。
5.《结构性思维》读书心得 篇五
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要点、杂乱无章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往往缺乏对对方的说服力,甚至降低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究其原因,是在传递信息时没有构建一个有效的结构。
《结构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地证明这个观点,使我们能够做到清晰思考和准确表达。如果全员普及,更可以通过构建统一的思维和语言标准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甚至提升全民素质。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具体讲述了结构性思维与记忆、结构性思维与倾听、结构性思维与阅读、结构性思维与口语表达等内容。
6.从读书笔记到读书报告 篇六
——2011年“世界读书日”在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讲座
邓湘子
小朋友好。小朋友们的大朋友好。
每年4月,有两个与读书有关的节日。4月2日,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生日,也是国际儿童读书节。有些同学不知道这个节日,大概是没有认真阅读《小学生导刊》。每年4月的刊物上,我们都设计了国际儿童读书节的活动。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
这些年来,儿童阅读受到社会更多重视。4月21日的《中国教育报》“读书”专版上,发布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一共是30本。我在这里做个介绍。
低年级10本是:文学6本,即《蝴蝶〃豌豆花》(金波/编)《稻草人》(叶圣陶)《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小猪稀哩呼噜》(孙幼军)《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尔兰/麦克布雷尼)《不一样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法国/约里瓦波);科学2本,即《第一次发现(濒临危机的动物)》(法国/雨果)《神奇校车(在人体中浏览)》(美国/乔安娜〃柯尔);人文2 本,即《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中国神州故事》。
中年级10本是:文学6本,即《千家诗》《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安徒生童话》(叶君健/译)《长袜子皮皮》(林格伦)《亲爱的汉修先生》(美国/克莱瑞);科学2本,即《奇妙的数王国》(李毓佩)《让孩子着迷的77Χ2个经典科学游戏》(日本/后滕道夫);人文2 本,即《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书的故事》(前苏联/伊林)。
高年级10本是:文学5本,即《西游记》《城南旧事》(林海音)《草房子》(曹文轩)《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夏洛的网》(美国/怀特);科学3本,即《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昆虫记》(法国/法布尔)《地心游记》(法国/凡尔纳);人文2 本,即《孔子的故事》(李长之)《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丰子恺)。
发布这个书目说明什么?说明小学生阅读的书,是需要慎重选择的。教师和家长一个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读到最好的书,对孩子身心发育健康有益的书。
这里我还想推荐我主编的“小发现者丛书”,这套书共6册,即:《小发现者成长地图》《小发现者作文地图》《小发现者阅读地图》《小发现者电影地图》《小发现者在行动》《小发现者家长读本》,去年获了湖南省首届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是获奖的20部优秀书籍中唯一的少儿读物。因为今天我们将讨论如何写读书笔记的话题,这套书实际上就是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孩子的阅读,确实是需要引导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如何阅读,是需要学习的。
学习写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写读书笔记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精读,促进思考,领悟书中要领和精髓。这是相对浅阅读而言,有的孩子看书就像看电视,获得表面的印象就行了。我们提倡深阅读,是让孩子摸索阅读方法,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学会在阅读过
程中积累知识、搜集材料、综合思考、消化创新的能力。
许多杰出人物都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鲁迅说过,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其中的“手到”,就是动手做笔记。毛泽东在一师上学时,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他是通过动笔——画重点、做记号、写批语——促进自己思考。爱因斯坦教大学生每天花一点时间看权威的书籍,找出观点,动脑批驳。每天批一个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这些杰出人物做读书笔记,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了,让心灵、思维在文字里出发了。他们强调“破”的批判思维,训练“立”的创新思维。总之,是让自己学会思考。
怎样写读书笔记呢?传统的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批注、提纲、心得等。一是摘要式笔记
索引——记录文章题目、出处,便于以后查找。
抄录——抄录原文中的精彩语句、段落。
二是批注式笔记
重点标记——在书中重要的地方标上符号。
书头批注——在书头、书尾等空白处加批注。
三是提纲式读书笔记
叙述提纲——按原文的结构,提纲挚领地叙述内容。
概括提要——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梗概。
四是心得式笔记
札记——把摘记的要点和思考结合起来写成的。
心得——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发现和收获写出来。
许多小学生最习惯做的一种笔记,就是抄录摘要式笔记。读过一篇文章,把好词好句抄录到自己的本子上。这种做法对于丰富和积累词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不能让你的脑子动起来,不能让你的心灵、思维在文字里出发。也就是说,这种做法不能帮助你学会思考和发现。
这里,我想介绍两种我认为比较有效的读书笔记。
第一种方法,是问题式笔记。也就是从阅读中提出一个问题,再从书中寻找材料、思路和答案。这里以阅读《森林报·春》为例,阅读这本书,尝试提出下列问题:
这是什么样的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
哪些动物最先活跃起来?
哪些植物最先开花?
淙淙的溪水里漂来了什么生物?
哪些动物有了新生儿?哪些鸟下蛋了?
写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叫声是怎样的?
„„
根据这些问题进行阅读,你的收获会很不一样。你们可以去试一试。
第二种方法,是主题式笔记,比较适合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来做。即,确定一
个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收集有关材料。这里以阅读《从文自传》为例,这本书是沈从文先生记叙自己从小到20岁的人生经历,我们确定下列主题:
生平年表主题——列出每年传主的主要事件,考察哪些事件对他的人生产生过深刻影响。
人文地理主题——画出沈从文活动地图,了解地理环境对他有过什么影响。民俗主题——考察书中的湘西民俗风情及对作者的影响。
教育主题——了解作者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人物主题——以“沈从文和他接触的各色人物”为主题,进行阅读考察。文本欣赏主题——考察这部书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魅力。
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负责一个主题,分别从各自的主题写阅读笔记,然后开一个读书交流会。我相信,这个读书会将是非常精彩的。
中国的孩子在抄录好词好句的时候,美国的孩子怎么读书呢?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孩子的阅读活动是如何开展的。美国小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要写读书报告。
我们来看一个美国老师指导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写读书报告的案例。
老师给家长一张纸条,提出下列要求:①家长带孩子到社区图书馆借一本人物传记,至少要25页;②孩子把书交给老师去批准(2月6日前);③家长督促孩子阅读;④学生填写好老师的读书报告表(2月19日前);⑤做一个该人物的木偶(2月22日前);⑥孩子在学校完成最后的报告(2月22日)。
从纸条的时间安排来看,是要求学生在一个月里,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和写读书报告的任务。
老师还给学生提供一份读书报告表
书名:
作者:
插图:
这本书是关于:
这个人物出生于:
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在于:
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关于这个人物的两个最重要的事情是:1.2.你会向你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吗?
为什么?(推荐理由)
老师的要求很具体,学生和家长比较便于操作。根据上述要求,有个美国一年级小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读书报告:
我读的书是《马丁〃路德〃金和华盛顿的游行》。这本书有48页。
马丁〃路德〃金的重要性是他在华盛顿发表了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说:“我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不以肤色而区分的国家。”他没有使用拳头,他没有使用武器,他用的是语言。
说起来,马丁〃路德〃金的这个演讲,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他在哪里演讲?什么时候?有多少听众?可能未必能回答出来。这本书告诉读者,那是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之所以选择那一天,是因为在一百年前的这一天,林肯解放了美国黑人奴隶。参加听演讲的人很多,有25万人。书里有一些小故事很感动人。
我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真是太好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很容易找到,我在网上找到了原文,推荐给大家。
再介绍一个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读书报告的案例。
老师要求二年级学生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家长要在“读书确认表”上签字记录,交给老师。老师给家长一张纸条,提出下列要求:①让孩子阅读一本人物传记,选择这个人物作为报告内容。②为孩子准备一个空咖啡罐。③孩子把与人物有关的图贴在罐头外围上,写5到10条关于该人物的暗示纸条,放进咖啡罐里。④孩子做报告时,从咖啡罐里取出纸条,念出来请大家猜。
我们来看一个美国二年级小学生写的读书报告。他写了八条暗示,大家猜一猜该人物是谁?我请一个老师来朗读他从书中摘出来的八条暗示,请同学们猜一猜。
1.他曾与他的父亲和叔叔旅游。
2.他喜欢探险。
3.他生活的年代比(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还要早。
4.他来自意大利的威尼斯。
5.哥伦布探险是受他的影响。
6.他13世纪时到了中国。
7.他向欧洲人介绍了木炭和米饭。
8.他与忽必烈会面。
有个同学猜出来了,这个美国小朋友阅读的书,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传记。
我们再来看美国二年级小学生如何写关于动物的读书报告。
老师的要求是:借一本关于一种动物的书(25-30 页)。这本书必须有关于这个动物的出生、主要特征、习性、自然繁殖地、在哪里生活、如何生活、吃什么,被什么动物捕捉,等等。这本书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学生阅读这本书。填写老师提供的表写出草稿。检查自己的草稿,改正标点、语法、大小写,要求笔迹整洁。写出最终的稿子。做一个自然繁殖地的小型橱窗。最后递交稿子和小型橱窗。
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份读书报告表,内容是这样的:
书名:
作者:
插图:
这本书是关于:
这类动物出生于(季节、地哉):
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这类动物的主要习性:
这类动物的自然繁殖地:
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你会向你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吗?
为什么?(推荐理由)
做一个自然繁殖地的小型橱窗。
关于动物的读书报告,这里不举例。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美国老师提供的读书报告表,自己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
我们中国的小学生在抄录好词好句的时候,美国的同龄孩子在写读书报告。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带来的不同阅读质量,大家应该是可以想象的。
你们看,美国老师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是很有创意的,还要求学生做人物木偶、做动物自然繁殖地的小型橱窗,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阅读活动就更加生动有趣了。
小学生的阅读,老师应当用心指导,提出比较具体的有创意的要求,便于孩子进行操作。还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配合。这样,小学生的阅读才能落到实处,形成良好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到儿童阅读时,这样说:“一本书之好坏,可以拿下列三个标准判断它:
(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我觉得,陶行知先生谈的,既是判断书籍的三个标准,同时也是三种有益的阅读方法。孩子们的阅读,就是要让他们行动起来,要让他们学会思考,从中产生新的价值与力量。
7.结构力学读书报告 篇七
一、精选书目
如何选定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我们或许可以从英国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 (图1) 理论中得到启示。[1]
从图1可以看出,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 有协助能力的成人 (本文指教师) 居于中间地位 (并非中心) , 他起着提供、激励、示范和反馈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在课外阅读中, 学生仍然居于中心地位, 在选书、阅读和回应的循环过程中, 成人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但要注意的是, 根据美国教育学者史蒂芬·克拉生教授的研究, 许多学生喜欢的读物都是通俗作品。所以史蒂芬·克拉生教授强调:仅仅“迎合”学生的口味是不够的, 教师还需要发挥“引领”的作用。因为唯有经典、优秀的优质书籍这类真正的好书, 才能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境界, 让他们的阅读品位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真正步入阅读的殿堂, 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合推荐书目的方式下, 广泛搜集适合初中学生、与新闻有关并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 然后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 在了解、阅读十多部中外有关新闻类作品的基础上, 最终确定柴静的《看见》为学生的阅读书目。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的自传性作品, 在书中她写下了一个记者眼中的十年, 写下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 “人要从蒙昧中挣脱, 就像叶子要从蜷缩中挣开”;她也写下了自己的内省与反思, 写下了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过程, 同时也是记录新闻生成的全过程。柴静细腻的笔法和情感能够很容易让读者走进新闻事件本身, 并找到共鸣。
二、教学目标
阅读完《看见》并了解新闻生成过程及其真实性的特点;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看见》了解社会现状并展示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三、读书会时间
整个过程约为20天, 历时三周。每周保证一节自由阅读课, 一节《看见》讲授、讨论课。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读书的主体是学生, 要想取得阅读效果, 必须让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导读课上, 教师首先介绍网上流传颇广的文章《她叫柴静》, 让学生对“这个清瘦的女子, 内心似一片深海, 铁马冰河, 波澜不惊, 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的柴静心生敬佩之情。接着介绍《看见》这本书获得的荣誉———上架三天即荣登京东图书畅销榜榜首, 发行一个月销量上百万册, 感动无数读者。最后播放《看见》一书第十五章出现的《新闻调查———奥运瞬间》视频。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引导, 很多学生已经对柴静及其《看见》一书满怀期待, 阅读兴趣已经被激发。
(二) 读书指导
这本书感情丰富, 不论选材、篇章结构、语言都是学生学习的很好范例, 但是阅读需要时间的保障和科学的阅读方法。美国教育家约翰·沃纳曾说:“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很多孩子来自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 这样的孩子常会因为电视而牺牲阅读的时间。”
所以教师除了鼓励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一章, 每天批注5处以上外, 还要保证每周有一节自由阅读课及一节讲授、讨论课, 要求20天内读完, 并向家长推荐这本书, 争取做到跟孩子一起阅读。同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帮助学生体悟文章、走进柴静的内心世界。
1. 以批注形式推进阅读
批注式阅读方法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把自己的感悟、思考、疑问写在书眉页侧, 长此以往, 读、思、写有机结合, 阅读之真义就能达成。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这样他们将受益终身。
批注样式有四种:感悟感想式, 分析赏析式, 联想拓展式, 质疑补充式。教师展示各式示例, 具体见表1、表2、表3、表4。
批注一般写在书的页眉、页脚、页侧, 像作业本那样全班上交批阅比较麻烦,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批注得到检查、交流、互评:第一, 小组轮流抽查。每次布置批注作业后, 抽查1~2个小组。由于人数少, 一般以面批为主。肯定其新颖独到的见解, 指出其思想偏激观点、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第二, 小组交流、互评。由于各人性格不同、喜爱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对文本的批注差异很大, 充分交流后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 加深对本书的理解。第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技术进行课堂交流和展示批注, 要较全面、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语言能力, 教师进行全程批注指导。
2. 课堂讲授部分章节
本书有一些章节对初中生来说有难度, 比如第十七章讲卢克安部分, 初中生很难理解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一些章节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写得特别精彩、感人, 比如第二章讲“非典”时期的事情和第十七章讲奥运的感人瞬间, 这些章节完全可以等同于教材, 进行课内教学, 而不是全部推给学生自己阅读。这些章节讲授通过批注式教学来完成, 基本流程是:课前自主批注—课堂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师生总结提升—学生二次批注、反思。此流程设计主要体现这样两个原则:一是真正落实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 凸显学生主体;二是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在师生总结提升环节, 教师可以在把握全章节内容的基础上, 设计几个值得学生关注、讨论的问题。比如在第十七章, 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卢安克是怎么样一个人?你如何评价他的所作所为?”学生在讨论这两个问题时, 不仅更加熟悉了本章内容, 而且也在思考如何看待、理解、包容一个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同于一般的人。
3. 拓展阅读材料, 写读后感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在学生阅读《看见》这本书的过程中和读完后, 可向学生推荐柴静博客以便对她有更多的了解, 还可印发一些评论家对《看见》一书的相关评论, 辅助学生阅读, 以求达到读透这本书、读懂柴静的目的。阅读完整本书和相关资料后写《看见》读后感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研究小论文。
(三) 读书交流
遇见打动自己的书, 我们往往会热情高涨、思潮起伏, 期待找到知音、与人分享, 学生也一样。所以每读完一本书后进行读书交流很有必要。艾登·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理论也告诉我们, “回应”的意义正在于“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 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 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 (读者) 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2]
课前准备:根据喜欢的章节, 自然分组, 组内成员充分交流, 准备好读后感或者研究小论文, 并邀请与孩子一起阅读本书的家长参加我们的读书交流会。
1. 小组交流
各小组成员讨论以下问题后与全班同学交流:通过阅读《看见》和相关视频、文献资料, 我看到了柴静的哪些个性?你如何评价她的新闻报道与价值?
2. 小组展示
让学生展示“我们组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形式可多样化:朗诵、表演、手抄报、书法、辩论、写推荐词竞赛, 等等。
3. 分享阅读收获
请读过《看见》的家长谈感受, 与孩子交流体会, 评价孩子的展示。家长的参与、分享和鼓励, 能够让孩子切实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同时也是激发其他家长多关注孩子的阅读好方法。营造“人人读书, 处处分享”的良好阅读氛围。
五、读书会设计反思
读书会的教学设计, 远比一般的课文教学设计难, 但是学生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 收获远比读单篇课文收获大, 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此次读书会历时不到一个月, 但是带给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很多学生因此喜欢上了柴静, 主动去阅读她的书并经常光顾她的博客、看她的节目;学生学会了批注阅读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留下了自己的“书间笔痕”。家长对以专题阅读推进课外阅读、跟孩子一起读书的形式非常支持,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跟孩子一道, 也在享受阅读, 悦读阅美。
参考文献
[1]王林.课外阅读循环圈中教师的作用——儿童阅读研究视野中的课外阅读指导[J].福建教育, 2014 (4A) .
8.《复杂地权的代价》读书报告 篇八
【关键词】效用;道义经济;人口过剩
埃里克森认为“在前后两种制度之下,个人对土地的占有都要受限于未来利益”。①因而地权的复杂化会导致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减少对土地改良的投资。埃里克森通过对简明地权的优势分析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典权历史的剖析和几种典的存在形式的论证,以及对前人研究经验的总结和借鉴,使其论证更具说服力。最后通过对传统典的分析引入到目前中国存在的土地制度,埃里克森认为“这种类似传统典的土地使用权,会使中国非凡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继续受累于这种土地制度”。②
正如埃里克森提到“在1951到1978年间大规模的土地集体化实验之后,中国政府于1981年批准授予私人土地使用权。正是政府看到土地的集体化不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才在1981年批准土地使用权的下放,这使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笔者认为不论是历史上存在的“典”还是租,从短期来看这种土地使用权的转移不会导致土地利用率的降低反而提高;从长期来看不论是典或租的存在,它们导致的不是土地利用率的降低而是土地的过度使用,以及低度的土壤保护和土地改良。正是这种土地的过度使用、低度的土壤保护和土地改良,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詹姆斯.斯科特从小农的思想和政治行为分析认为小农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安全第一”和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以及“主客”间的“互惠关系”等,这种道义经济与西方所谓的效用至上的经济追求有天然的区别。在中国历史上以道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长期存在,如传统地主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他们在灾荒之年或歉收年景中会选择减免租金,施粥赈济灾民。这与西方所追求的效用至上背道而驰。这是因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传达给他们的价值追求是社会认同、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而不是西方人所追求的效用。中国传统的地主认为社会认同、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方面比物质利益追求更重要,这正是中国绝对典权得以存在的关键原因。一旦一方完全剥夺了另一方赖以生存的权利,这种有违道义的举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抗争,这种破坏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行为的危险性,使人们一直维持着这种绝对典权的存在,而不去刻意践踏。
孔飞力认为清朝的衰微是清朝官僚政治的组织能力所完全不能解决潜在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资源与人口比例的失调。他把清代人口对资源造成的压力认为是清朝“特有问题”的核心命题。而美国华裔历史学家何炳棣认为中国人口发展到清代以后出现了空前大增长局面。顺治八年为10633326人;康熙四十九年为23312200人;雍正十二年为26417932人;乾隆五十九年增至313281295人;嘉庆二十四年为371580173人;道光三十年为429931034人。中国人口在那一段时间内翻了一番多,从1.5亿增加到3亿多。仅1779年—1850年,中国人口就增长了35.6%。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土地面积扩展的有限性,人地矛盾凸显。
黄宗旨认为“一个有剩余劳力的小民,把投入农场的劳力提高到很高的地步,是因为这样的劳力对他来说只需很低的机会成本,而这种劳力的报酬对于一个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小农消费者来说具有极高的‘边际效用’”。很明显黄宗旨是通过效用来分析中国小农经济。他的研究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明显的信息,那就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力投入问题。从孔飞力和何炳棣那里我们已经知道,清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而这种过剩的劳动力又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出去,这就导致了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劳动力的过度投入,这种原因导致的结果是土地的精耕细作和为维持生计而过度的土地使用。但是这种土地过度使用的前提是耕种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具有土地的占有权,恰恰是这种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成为了后来影响中国非凡的经济发展能力的关键,也是造成中国经济后期发展的落后。同时人口增加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而使小农无法积累“资本”,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型农场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无法完成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而是在恶性循环中逐渐趋于贫困。
中国传统经济出现的繁荣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所内生的一套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农产品和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贸易,这种类型的经济模式是在农产品生产剩余和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过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赖以交换的商品是生产过剩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一旦这种生产无法出现生产剩余,这种经济就会随之而衰落甚至解体、崩溃,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周期性繁荣存在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产剩余存在的背后,关键因素就是承载其生产剩余的土地以及土地制度。影响生产剩余的土地在典或租背后的使用权和占有权的分离恰是造成后期影响土地生产剩余的关键所在,同时再加上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对生产剩余的消耗,成为中国1600年以后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注释
①罗伯特C.埃里克森.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 清华法学,2012,01:5-16.
②罗伯特C.埃里克森.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 清华法学,2012,01:5-16.
③罗伯特C.埃里克森. 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 清华法学,2012,01:5-16.
参考文献:
[1]罗伯特C.埃里克森.复杂地权的代价:以中国的两个制度为例[J].清华法学,2012,01:5-16.
[2]黄宗智.略论华北近数百年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兼及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02)
[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4]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结构力学读书报告】推荐阅读:
金属力学读书报告12-10
结构力学上机心得10-14
空间展开折叠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研究06-27
工程力学报告11-06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全11-03
钢结构评估报告06-22
中间结构验收整改报告07-18
大学结构实习报告07-24
人防主体结构评估报告08-15
结构软件调研报告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