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2024-08-18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5篇)

1.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篇一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转载日期:2012-7-17 23:16:00 来源:求是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全局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短短18年间,上海浦东已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立足国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浦东新区由上海市原三区二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组成,面积570平方公里,包括6个功能区域、23个街道、镇,常住人口305万。浦东开发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先后经历了形态开发(1990—1995年)、功能提升(1996—2005年)、综改推进(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实现超常规增长。浦东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750亿元,年均增长18.2%,财政总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77倍。经济总量占上海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1/12上升到2007年的近1/4。浦东以上海1/6的人口、1/1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4的GDP和工业总产值、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1/3的外资引进总额,中资银行存贷款总额约占全市的1/3。

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开发开放之初上海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成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3.7∶76.2∶20.1调整为0.2∶47.5∶52.3。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体。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投入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新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绿化面积24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

开发能量得到深层次体现。通过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实现了由工业基地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型,正向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迈进。通过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发展,形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浦东的“窗口”、“舞台”角色越来越明显,“示范”、“带动”功能日益增强。

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对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目标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浦东开发晚了,是件坏事,但也是件好事。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江泽民同志强调:“浦东开发开放是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提出来的,一定要集中力量把浦东开发这件大事办好,不断使浦东开发开放工作跃上新高度。”胡锦涛同志要求:“继续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体制创新,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可以说,“高起点”既是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浦东开发开放确立的发展思路。

坚持规划先行,初步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高标准、系统化的规划原则,指导高起点的浦东开发。浦东的城市规划布局,跳出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功能分区、多心组团”的规划理念,按照功能定位进行城市形态和产业规划。围绕发展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功能,最早规划建立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开发区;其后规划建设了浦东国际机场,成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三林地区规划布局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场馆,成为浦东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按照这一总体规划,浦东已基本形成了“一轴(从上海虹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城市发展轴)、三带(沿黄浦江发展带、中部发展带、滨江临海发展带)、六区(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三林世博和川沙(机场)六个功能区域)”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围绕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浦东开发开放中集聚世界经济的精华,推行金融贸易先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产业发展方针,精心挑选外资项目,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大企业。浦东引进的1万多家外资企业中,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5家在浦东投资了404个项目,使浦东越过“三来一补”的初级加工阶段,直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形成要素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浦东开发中坚持以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成立了开发公司,政府通过“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方式把土地注入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则利用土地资本筹集资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区的形态和功能建设,由此开创了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浦东开发建设的全新模式。率先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了500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成立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国有资产有序流动、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外资和跨国并购进入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浦东开发之前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基础比较薄弱。面对开发开放以后城市化加快推进、人口大量导入的情况,市委、市政府在积极推动浦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支持浦东社会事业和文化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并轨,推进社会事业管办分离;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步行15分钟文化圈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平均每天有社区(小区)广场文化演出,每月有近百场不同层次的群众性文艺展演;大力进行环境治理,绿地总量是开发之初的25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开发之初的45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等称号。

坚持体制创新不停步,初步形成新型管理体制。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新区、新事、新办法,积极鼓励浦东进行体制创新,支持浦东“东事东办”、“特事特办”,为浦东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保障。浦东开发之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浦东进行了体制探索,按照“党政合署、政企分离、强化综合部门、实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设置政府机构,机构减少了2/3,人员减少了1/3,把传统体制下4—5个部门的职能综合到一个部门,变原来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为部门内部的工作关系,提高了管理运作效率。

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重要标志,是我国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成功推进开发开放的生动典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我们诸多思考与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开发开放的一大法宝。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解放思想的生动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内政治**和国际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面前,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进而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布局,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化为创造性实践,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浦东开发开放,努力做到起点更高、后来居上。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新跨越。

启示之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开发开放的根本指针。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定位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体现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社会和谐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示之三:共建共享是推进开发开放的动力源泉。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证明,开发开放的成功既得益于广纳贤才、群策群力,让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开发建设,又体现在人民群众共享开发建设成果,正是这种共建共享机制,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18年来,浦东共培养、引进各类人才46万多人,年均增长17.7%,形成了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用人机制,营造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选择浦东、选择成功”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浦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07年浦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73元和12246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4.9倍和8.2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近1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已成为历史。

启示之四:一流党建是带动一流开发的根本保证。1993年上海浦东新区党工委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凝聚”、“三服务”、“三覆盖”的党建工作创新思路: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目标,以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为载体,以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为保障,做到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在党建中,浦东把廉政制度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廉政也是投资环境”,设置了三条“高压线”(不准擅自向有关部门开口子、写条子、打招呼;不准利用职权为亲属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在工程发包中利用职权捞取好处)、两道“防火墙”(任何开发公司负责人不准擅自决定公司的资金拆借,不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做资金担保),加强干部作风养成教育,从而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 联合调研组 执笔:陈高宏 刘世军 李幼林 周溯源 李文阁 闫玉清)

2.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篇二

1 基本情况

我校共接收11级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170人、12级学生87人, 因各种原因退回42名学生, 现共有215名, 来自9个民族。女生8人, 男生207人。数控系75名学生、采矿系140名学生。

2 具体工作

2.1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为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2.1.1新疆教育厅对内派教师为一年一调整, 这往往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利。为了让内派教师尽快进入角色, 制定了详实的内派教师工作职责、内派教师每周例会制度、内派教师签到制度, 内派教师每月测评制度, 这样能够挖掘内派教师工作特长, 充分发挥其他老师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而帮助学校较好地开展工作。

2.1.2 根据新疆班学生特殊性, 制定了学生退学办理程序、请假办理程序。

2.1.3进一步落实学生实时考勤制度、班主任内派教师晚间查房制度、信息员联络制度、与学生谈话制度、重点学生重点关注,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重大情况及时上报。

2.2 针对新疆班学生特点, 制定了“一个基础, 三个注重”的教育目标, 学生各方面得到长足进步, 成果显著

2.2.1 打好一个基础

全力做好新疆班学生在生理、心理、环境、人文等的适应和调节工作,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生理适应关、心理适应关、环境适应关、人文适应关, 这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2.2.2 做好三个注重

(1) 注重学习:一是, 汉语言的强化训练;二是, 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三是, 职业规划的制定: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近期和长期的职业规划。目前在11级学生中已经明显感到了压力和紧迫感, 很多学生有了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求。

(2) 注重行为养成:针对新疆学生纪律观念不强、懒散等实际情况, 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手把手教, 反反复复强调,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 新疆班学生的内务整理、文明礼貌、纪律观念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3) 注重发展: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注重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3 坚持“爱、严、细”的教育管理原则, 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2.3.1 关爱切实。

“爱生如子、关爱有加”。最大限度地在情感上补位与投入, 真情换真心, 帮助新疆班学生尽快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2.3.2 管理严格。

对于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 坚持在校规校纪面前一视同仁, 做到统一要求、统一管理。

2.3.3 工作细致。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要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 从来新疆班学生的所有事无小事, 大事小事事事关心:制定详实的各类制度、预案, 做到有章可循;紧抓学生的日常管理,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学生外出旅游、购物, 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安排的详实周到。

2.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注重在活动中育人

积极筹备古尔邦节:组织学生到徐州市景点旅游;给学生买来了羊肉、馕、馓子、水果等集体会餐, 组织学生联欢, 并送给每一个学生节日礼物———棉袄。校领导、老师与同学们载歌载舞、共同联欢, 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古尔邦节。

同时我校还开展教工党员与新疆班学生结对子活动, 有的党员送衣送物;有的给学生送书;孩子生病了, 到医院看望他们, 嘘寒问暖;定期跟学生谈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党员们对待学生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更多的关爱。

2.5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对新疆班来说,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军训和入学教育期间, 我们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采用听、看、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 如请学校党委书记为同学们上爱国主义教育课;观看《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爱国主义影片10多个;到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瞻仰革命烈士, 以铭记历史, 努力学习, 报效国家, 来激励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机会。

2.6 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

围绕中职国家资助政策、援疆免费教育计划等民生工程讲党恩, 讲国恩, 从自身成长讲父母恩, 从老师同学的帮助事例讲师恩、同学情等形式, 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召开专题班会、组织学生给父母、给老师等需要感谢的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 培养学生对在成长过程中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或集体的感恩之心。

制作手工作品制作———感恩卡片, 把心里的感恩之情通过卡片抒发情感。

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感恩的心”手语操, 并把手语操搬上了舞台, 用同学们的肢体语言抒发对祖国、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7 存在的问题

2.7.1 学生来我校学习目标不明确, 对专业不清晰, 因此开学很长一段时间我校对这部分学生做了大量的讲解和教育工作, 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思想不稳定。

2.7.2 60%多学生汉语言不过关, 存在无法交流和交流困难现象, 我校要花很长时间对学生进行汉语言训练, 耽误很多专业课学习时间;同时, 我校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 没有维汉双语教师, 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很大。

2.7.3 本批次学生和田地区的学生有50余人, 内派新疆老师听不懂和田地区的学生语言, 无法与学生交流, 他们也感到做工作困难, 这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相当大的难度。

3.浅析昆山公交发展现状与成功经验 篇三

摘 要: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带来的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影响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以昆山公交发展的历程以及现状发展水平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分析昆山公交发展取得的成就,探讨了昆山公交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公交优先;政策保障;基础设施;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07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我国城市的难题之一。一方面,城市道路建设速度无法跟上交通量的增长,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大规模兴建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都较低;另一方面,盲目增加道路建设将会释放潜在的出行需求,并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公共交通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型交通,具有人均占用道路面积少、运量大等优点[1]。公交优先理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法国巴黎[2],现已被证实是城市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高品质的公交服务,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进而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1 昆山城市公交发展外部条件

昆山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昆山距离上海市中心城区50 km,距离苏州市中心城区35 km,距离省会南京市254 km,处于沪宁发展轴与沿沪发展带的交汇点,位于上海、苏锡常两大都市圈的交叉地带,直接受到上海、苏州经济辐射影响,区位优势明显。

2014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 001.02亿元,成为了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 000亿的县级市。2015年,昆山连续第三年并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榜首。公交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众多大型先进制造业项目的投产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昆山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保证了昆山拥有较为旺盛的公交出行需求。

2 昆山公交发展成就

2.1 公交车辆

昆山公交车辆规模从2007年的864辆,增加到了2014年的 1 409辆,计1 650.1标台。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公交标台数为14.04标台(含轨道交通为14.81标台),远高于住建部提出的10台/万人的标准。

在扩大公交车辆规模的同时,昆山也非常重视提高车辆的品质。2014年末,所有公交车辆均为空调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所占比例已接近五成。昆山近年来新购置的车辆均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随着老旧车辆的逐步淘汰,昆山公交车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历年昆山公交车辆发展情况分析,如图1所示。

2.2 公交线路

昆山市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范围也随之扩大,城市新兴片区众多,公交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为更好的解决居民出行问题,特别是城市外围新兴的产业园区及住宅小区,我市公交线网不断延伸,线路优化调整不断加快,公交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截至2014年末,昆山共有常规公交线路216条,线网长度达到了3 231.6 km,全市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48 km/km2。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公共交通站点500 m覆盖率达到100%。昆山中心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 m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

2.3 公交场站

截至2014年末,昆山共有公交首末站18个,枢纽站6个,客运站16个,停保场11个。其中,2014年完成了100个候车亭的建设和主城区15个候车亭港湾式改造,建设了40个公交电子信息站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实时准确的车辆到站预报。公交车辆进站率达到100%。

2.4 公共自行车

为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2011年,昆山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正式启动,并进行了快速布设。

昆山公共自行车系统技术含量国内领先,用户可通过手机、网站查询站点实时信息。截至目前,昆山共设公共自行车站点349个,累计投放自行车近2万辆,初步形成覆盖昆山全市域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网络。

3 公交发展成功经验

3.1 脉络清晰的发展政策

公交优先发展两次作为昆山市人大1号议案提出,并相继出台一系列公交发展政策文件。

昆山市政府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调控与分配三大功能,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昆山通过一系列公交相关政策的发布,引导政府各部门在公交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规范公交服务、保障设施建设;调控公共交通与私家车的发展环境,为公交发展赢取良好的外部条件;分配政府财务支出,提高公交投资的优先级,为公交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1.1 发展意愿明确

昆山市政府出台的《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11〕23号)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将加快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全市居民“行有所乘”的民生工程,坚持公交优先、统筹协调、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整合系统资源,加强网络衔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构筑多功能、一体化、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网络,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更好地满足全市居民安全、优质、便捷的出行需求。

3.1.2 工作目标统一

昆山市政府出台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争创江苏省公交优先示范市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办发〔2012〕38号)提出要积极争创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市”,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城市相配套的现代化公交客运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样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为城乡居民提供同型优质的交通服务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同等优惠的交通优惠政策的目标。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提高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政办发〔2012〕39号)中,提出要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扩大公交服务覆盖面。

3.1.3 管理手段规范

《市政府关于印发昆山市区域公交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规〔2013〕4号)的出台,意在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规范各区镇区域公交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市政府关于印发昆山市公共交通场站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规〔2013〕5号)中,提出为合理配置和管理全市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资源,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出行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我市公交场站的建设、利用和维护工作,根据《苏州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苏州市市区公共交通场站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昆山实际,制定了《昆山市公共交通场站管理办法》。

3.2 体系完善的规划编制

政府的政策需要配套编制体系完整的公交规划来实现。昆山的公共交通规划体系已基本完善,在《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指导下,昆山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公交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综合性规划方面完成的综合交通规划和正在编制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整合规划及技术指引,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明确目标和思路;在专项性规划方面完成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有轨电车发展研究、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优先通道规划研究、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后评估、S1线与苏州轨道衔接方案研究等,有效指导公交各分项有序建设;在控制性规划方面完成的轨道交通控制性规划、公交场站建设计划等,为公交基础设施发展进行用地控制。

各交通规划在编制时充分考虑了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规划可实施性强,对城市公交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保障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3.3 滚动调整的公交线路

昆山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昆山市公交线路保持较高的优化调整频率,以充分利用城市新建的交通基础设施,积极应对城市新兴片区的出行需求。近年来,昆山为了应对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针对公共交通线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2010~2014年共新辟公交线路134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38条次,延长服务时间线路63条。

昆山中环快速路构建了昆山中心城区对外辐射的快速路网体系,奠定了昆山城市发展框架,促进了城市各组团间的快速联系。中环快速通畅的道路条件,十分有利于开通快速公交,服务较长距离的公交出行需求。

伴随着昆山中环快速路的建成,昆山在2015年开通了8条中环快线公交。其中两条为新辟线路,6条为调整线路。开行以来,单程平均运行时间得到缩短的同时,客运量显著上升,日均客流达到12 500多人次,运行效率提升明显。

与调整前相比,公交101路单程运行时间平均减少3 min,日均客运量增长约9.01%;公交103路单程运行时间平均减少

2 min,日均客运量增长5.98%;135路单程运行时间平均减少

10 min,日均客运量增长10.76%。

中环快线借助高效畅通的中环道路资源,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加快速、便捷的公交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公交吸引力,为提升现有公交运营效率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3.4 用地集约的场站建设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既有独立占地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缺乏动力,难以适应城市转型时期发展要求。因此,昆山对新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九方城市花园是集住宅、酒店、商业、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档社区,交通区位优越、便捷。结合该社区的建设,在商业底层设置了九方城市花园公交枢纽站。

该配建公交场站的建设在集约利用用地的同时,实现了公交场站与客流的紧密结合,提供了“门到门”的高品质公交服务,为缓解公交场站用地难以落实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极具借鉴意义。九方城市花园配建公交场站实图,如图3所示。

3.5 特色丰富的公交服务

2007年11月28日,昆山率先开通区域公交,覆盖整个镇区,与城区公交、市镇公交既独自成网又优势互补,较好地破解了城乡公交一体的现实难题。2011、2012年分别开通了2条“24小时公交”线路。2013年为配套轨道交通,开通了轨道交通站点至重点旅游乡镇的旅游公交。2014年开通了定制公交,进一步丰富了公交服务品质,提升了公交服务能力。2016年,开通了社区巴士,途径医院、菜场、广场、小区、学校等重要生活性客流集散点,提供了“门到门”的高品质公交服务,极大方便了居民的短距离生活出行。在结合城市中环开通快线公交形成公交快线系统的同时,开通6条城际毗邻公交以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公交化联系。

昆山在公交模式上的不断创新,丰富了公交服务类型,可更好地满足市民差异化的公交出行需求,有利于发掘潜在的公交出行需求,提升公交吸引力。如图4所示。

3.6 与时俱进的智能公交

早在2010年,昆山公交车辆GPS车载机与车载刷卡机安装率就已达到100%,并引进了客运管理系统,对安全、机务、运营、人事、财务等实现智能化管理。2012年,引入了用友系统和商帅汽修汽配管理系统,将智能化管理引入汽车修理行业。2013年紧跟智能手机发展潮流,推出了“掌上智能公交系统”APP,为市民提供查询线路基本信息、线路换乘查询、实时公交等服务。2014年,昆山进一步拓展了公交信息发布渠道,建设了29座电子站牌,为乘客提供候车到站预测,车辆到站提示和相关信息发布,并提供班次查询、换乘查询票价等功能。同年,公交调度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对全市公交车的运营情况、客流情况的一级监控功能。2015年,昆山完成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提升了公交智能管理水平。

未来,昆山还将建设公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暨昆山公交ERP系统。系统将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分类采集与挖掘分析,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及系统安全性,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同时通过准确、快捷的数据归集处理及数据深度挖掘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 结 语

公交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策、规划、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政策是城市公交发展的先导性因素;规划是联系政策与设施落实之间的桥梁;设施建设是提供公交服务的基本条件;运营是提高公交设施利用效率的重要环节;管理是保证公交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

昆山公交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一方面是长年积累水到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带来的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 刘洋.公交优先基本措施和实施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7.

4.集团化办学的经验与不足 篇四

天城初级中学集团学校共三个校区,分别是:文安校区、洋河校区、谷前堡校区。

一、基本情况 1.文安校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911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幢,面积5060平方米,宿舍楼、食堂、水冲厕所各一,合计面积约1800平方米。校园运动场面积8680平方米,300米环形跑道一条。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生物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各1个。理、化、生仪器室各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74人。本科学历93人,专科学历53人。

办学规模:十轨制,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82人。2.洋河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74731.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825.平方米,其中教学楼5615平方米、实验楼3441平方米、宿舍楼11857.5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058平方米、餐厅2413平方米、水冲厕所441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信息技术室2个,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仪器室有理化生、音体美、数学、地理。

教职工165人,专任教师163人,工勤人员2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52人,初级教师101人。办学规模:十轨制,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70人。3.谷前堡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22127平方米,建筑面积1125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46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600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一条,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各一个。

教职工85人,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35人。现有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数287人。

二、办学经验

集团校成立以来,我们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各校区整合基本完成,各项工作步入正规,阶段性成果明显。

1.机构设置: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委,各处室领导已配备齐全,责任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序开展。

2.人事管理:集团校组建后,设立集团校校长1名,主持集团校全面工作;集团校副校长3名,协助负责集团校工作,兼任校区执行校长,负责各校区的日常工作。

文安校区和谷前堡校区教师保持不变,原五、六中、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师转归洋河校区,各校区按照轨制和学生人数以及均衡发展要求,优化配置,资源互补。

各校区依据班级数、学科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师流动,每次交流时间不低于3年,其中骨干教师实现学科、班级基本平衡;参与交流的教师编制、人事关系不变,职称评聘、岗位调整仍在编制所在单位进行。

集团校制定统一的教师考勤、业务培训、教师流动、考核、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人事管理制度。

3.经费管理:各校区独立建账、核算。学年初,各校区的维修、大宗物品购置等预算计划,通过集团校会办研究后,统一上报。校区正常性支出审批程序不变。集团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管理制度。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备情况,集团校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完善集团校内实验器材、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学生桌椅等物资流转程序,进出库台账记录齐全。

4.业务管理:集团内各校区整体工作统一推进,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以课程方案、科目方案、特色课程读本、教学设计与案例、设备与设施使用方案等形式,使各种课程资源在集团内共享),促进集团各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集团各校区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5.招生管理:文安校区面向县城划片招生,实行走读制管理;洋河校区面向全县招生,实行寄宿制管理;谷前堡校区实行走读与寄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各校区严格执行县科教局出台的招生政策,不得擅自跨区招生,不得随意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确需增加招生计划的,由学校向科教局提交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各校区保持现有学生稳定,校区之间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如果符合转学就读条件的,且在有余额的情况下,各学校方可规范办理接受转进学生手续。

三、不足之处

1、学生基础不同,来源不同,难以统筹兼顾。

5.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篇五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中华民族走过了60 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60年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辟了一条实现民族腾飞振兴、国家兴旺昌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0年来伟大成就的取得决非偶然,成功经验十分宝贵。

一、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最终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回顾6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了伟大的历史变革。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新中国诞生后,迅即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民主改革和新民主主义建设,不仅迅速恢复了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而且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伟大斗争中锻炼了新国家、新政府高度的动员组织能力,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和走向社会主义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1952年9月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在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提前完成。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这样,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制度变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第一次伟大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我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为国家的富强“创造了社会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但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加上一些理论上的失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盲目迫求所有制关系的不断升级,特别是在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

主义改造后,国内阶级状况已经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仍然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直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发生“文化大革命”。

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国家就能自然而然地富强起来。强国不仅需要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还需要建立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1978年12月召开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此后中国真正进入了大变革、大解放、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

邓小平所说的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于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因而也是一场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制度层次,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等等,都在质的规定性上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二是体制层次,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体制,这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长期实践检验,其中确有不少严重的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而且应该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竞争中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大胆思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同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这样,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革命这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伟大革命。

从建立新中国到实行改革开放,从五十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中建立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制,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提供了可靠保证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探索

为了实现强国之梦,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围绕着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奋斗目标,实现了从战争到建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

会主义这样两次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告诉全党“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为全党在人民解放战争结束以后立即转入经济、政治、文化各项建设事业,作了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

为了使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尽快强盛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在1953年采取了两个战略性的大举措:第一,制定和宜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二,宣布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的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全党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党的八大是标志我国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在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八大以后的二十年中,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特别是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掌握了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等国防科技尖端技术,提高了国际地位并重返联合国。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决策。从这时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领导全党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问题决议,首次概括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及其十个方面的“主要点”。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极富创造性地把我们找到的这条强国之路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后,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极为可贵的探索。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定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并且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确定,意味着我们已经在实践中走上了一条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社会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邓小平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强调坚持全面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坚持协调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新中国60年的成功经验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正因为有了这一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才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经验,认为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大胆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就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僵化停滞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才会在理论上武装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恰恰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胜利,也昭示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生机和未来。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和前提。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本原因还是历史的选择。从历史的对比中,人民切身体会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来之不易,从而由衷赞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并憧憬着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团结和统一,这就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什么时候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最快、最顺利、最好的时期。没有统一,便没有团结;没有团结,更谈不上稳定。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靠改革开放,走依法治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强国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人民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政治路线和健全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组织路线,这就使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走上了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路线方针的根本调整,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逐步深入,人们在一系列问题上的认识不断更新。历史证明,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靠改革开放,走以法治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强国之路。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必须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自由、和平,“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扩张,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离乱、分裂之苦,更目睹了主权丧失和屈辱外交的悲剧。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不懈努力,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国家主权岿然不动,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60年来,尽管国家的周边环境波澜不断,但外敌始终不敢贸然侵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得以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成功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务实灵活的外交实践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在国际和平事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决不惧怕战争。新时期,中国不仅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适时调整了国际战略,特别是对世界大战的估计,乘机加速发展,提高国力,而且力争主动,做两手准备,以实际行动落实了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柱石。60年的历史昭示人们,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一步证明,“科技强国”必须以“科技强军”为保证。在这60年中,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发射,成为在国际上有发言权的核大国,使敌视新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不敢轻举妄动。近30年,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新时期建军理论的指导下,获得更大成就,使其在对内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对外抵御侵略,保卫国防的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当今形势下,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遇到了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严重阻碍,中国人民必须坚持不懈地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科技强军”中壮大国防力量,使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

上一篇:2024云南永胜县公办教师招聘7名公告下一篇:移动营业厅前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