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2024-11-02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精选15篇)

1.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一

贫困户感恩标语(横幅)

——氛围营造

1.安贫可耻,脱贫光荣,共奔小康,感谢党恩。

2.救助帮扶暖我心,脱贫致富有决心。

3.勤劳致富靠双手,不等不靠摘贫帽。

4.饮其乐,思其源,贫其果,忆其村,感其恩。

5.大家帮我,永志不忘,自力更生,早日脱贫。

6.立脱贫之志,鼓奋进之气,感扶贫之恩。

7.真心帮扶解民困,精准发力助脱贫。

8.结对帮,真扶贫,日月长,真辛苦,铭于心,感于情。

9.就业帮扶解烦恼,脱贫致富靠双手。

10.语由口出,恩从心涌,精准扶贫,我感党恩。

11.精准扶贫,助力脱贫,真帮实行,恩于我心。

12.大病救助暖人心,早日脱贫有信心。

13.致富之道,干部之情,党恩难忘,恩情永存。

14.贫困户,志向高,学感恩,践于行,知图报。

15.感政府之情,立脱贫之志,报大家之恩。

16.扶贫政策就是好,为咱们百姓解烦恼。

17.帮扶之情,永志不忘,自力更生,早日脱贫。

18.帮扶之恩重入山,脱贫责任记心间。

2.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二

关键词:扶贫攻坚,西藏,农牧区,精准脱贫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西藏的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西藏当前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仍有77.7万, 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和主战场。

1“十二五”时期西藏农牧区扶贫开发的成就

“十二五”以来, 西藏扶贫工作实现了“一个明显提高, 两个明显下降, 三个明显改善, 四个有所突破”的显著成效。西藏的扶贫开发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提高贫困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 2014年底贫困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民纯收入由2010年的4139元提高到2013年的6578元, 贫困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到2014年底, 贫困发生率由49.62%下降到32.95%。

二是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明显改善, 完成溜索改造84座, 10多万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的住房, 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99.7%、98.28%, 基本解决了60多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等。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积极引导农牧民加大牲畜出栏率, 大力实施舍饲养畜和农牧业结构调整, 实施人工种草18.72万亩, 改善草场灌溉面积44.6万亩,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 西藏农牧区精准脱贫的制约因素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决胜阶段的扶贫任务下, 西藏农牧区的落后是阻碍扶贫开发事业的因素, 也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贫困区域。

一是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尤其是农牧业的发展不具备规模, 自然形不成规模效应, 也就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 贫困人口所在的比较偏远的农牧区。种植业作物类型单一、农产品品质差、加工利用困难、积压严重、效益低;季节性草场产量低、承载能力有限、畜群数量过大、结构不合理、存栏多出栏少, 不少牧民不愿意出售牲畜。西藏的农牧业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 西藏农牧业经济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二是西藏总体经济实力薄弱, 社会发育程度低, 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西藏的扶贫攻坚。交通、能源、通信等社会基础设施薄弱是西藏贫困农牧区的经济发展不稳定和脱贫人口重新返贫的重要原因。尽管西藏蕴藏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热能等资源, 但由于技术落后, 管理不力, 电网滞后等原因, 导致西藏的电力供应普遍不足, 部分地区缺电状况仍很严重, 有电力设施的地区用电水平也较低, 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3 实行精准扶贫方略, 实现西藏农牧区的精准脱贫

要做好新形势下西藏农牧区的精准脱贫工作, 就要实行精准扶贫, 要加快学习精准扶贫相关的理论,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笔者认为, 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尽快摸清贫困底子, 精确瞄准贫困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精准扶贫, 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 把家底盘清”。这首先要求西藏政府部门、尤其是扶贫办等扶贫一线部门要负起责来, 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地点, 离开办公室和书本资料, 到贫困村去, 挨家调研, 真正搞清楚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底子, 并找到造成贫困的原因。要分清楚哪些是具备劳动能力、通过生产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哪些是居住在土地极度贫瘠的地方、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哪些是丧失了劳动能力、应当通过社会保障实施兜底扶贫的。

3.2 实行精准扶贫, 要精准到户到人

精准扶贫, 一定要精准施策, 一定要精准到户到人。面对西藏的精准扶贫形势和任务, 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政府资源与各方资源相结合、做到因人因地的不同、贫困类型的不同、致贫原因的不同等施以不同的措施。笔者认为, 只要真正落实到实处, 定会在较短时间内, 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几年里, 解决好西藏的贫困问题, 实现西藏行的更高水平和层次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

[2]牛治富等著.《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M].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 (9) .

[3]蓝红星.新时期西藏扶贫开发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技, 2011年 (39) .

[4]马春艳.西藏农牧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 2013年 (14) .

[5]刘永富.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人民日报[N].2014年 (04) .

[6]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 2015年 (11) .

[7]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胡新生.西藏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考[N].西藏日报, 2014年 (10) .

3.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三

该县主要措施:一是积极搭建就业扶贫服务平台。全县28个镇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已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138个贫困村建立了村级就业服务站;31个村(社区)实现了广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联网;县、28个镇和部分重点社区(村)建立了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二是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县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档案台账,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贫困村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就业双选平台。

三是大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县人社部门深入贫困村举行7期8班次技能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400人;举办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480人。充分发挥贫困村就业服务站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宣传发动全县504名“两后生”到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接受为期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是帮扶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该县以广西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及海上王、力胜等2个创业孵化基地,以及自治区级农民工实训基地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基础,为失业创业人员提供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平台。目前,海上王创业孵化基地已有50多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280多人;农民工创业园入园企业9家,带动就业2060人。

五是认真落实创业优惠政策。该县为广大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设施、创业场地等创业帮助。目前,已发放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第一批10家企业场租和水电补贴3.9万元。同时,协调财政、信用联社等部门开展农民工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工作,更好支持广大农民工创业,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70笔共700万元。

4.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四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自治州、XX 县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找准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为 XX 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全方位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现结合 XXX 实际,制定 XX 县 XXX2020 年脱贫攻坚帮扶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盯目标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激发帮扶对象的内生动力,坚定坚决地完成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任务。

二、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促进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特成立脱贫攻坚工作帮扶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扶贫工作办公室设在XXX,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XXX 为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督察、协调及材料收集报送等。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 工作责任。

XX 党组将脱贫工作纳入全院工作重要日程,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同考核,形成制度,常态运行。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学习,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计划、帮扶计划,落实和完善精准帮扶规划,帮扶计划与村(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帮扶措施与村(队)扶贫安排有机联系,使帮扶成效真正落实到户到人,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注重培育贫困户“造血”机能,努力把帮扶资金和项目转化为发展致富新途径新举措。

(二)、院领导 以身作则,开启督战模式。

根据 XX 县扶贫领字【XX】X 号文件的精神,XX 书记包联督导 XX 村,XX 在督导包联过程中严格按照《XX 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的要求,采取摸清底数、督就业、联乡督战、巡回督战、督战指导等督战模式,督进度、督落实、督整改、督巩固、督质量,扎实开展挂牌督战,保质保量完

成好扶贫各项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力争将包联村打造成脱贫攻坚的样板村。

(三))、支部书记扛起责,抓好抓实扶贫工作。

压实各支部书记责任,以党建工作为载体,助推扶贫工作,保持帮扶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各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开展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引导党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要深入推进扶贫工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措施及帮扶办法,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部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干警学习相关扶贫工作文件及要求,督查干警做好学习笔记,组织爱心募捐等,把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强化 干警 素质,助力脱贫攻坚。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批示指示、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纳入重点学习计划中。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全院大会、党团日学习、支部晨会时间,组织干警学习脱贫攻坚知识,组织干警参加县委各类脱贫攻坚培训会,引导干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责任感、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的热潮中。

(五)、实行 干警” 结对帮扶,让贫困户有“帮手”。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帮扶措施。坚持重点帮扶与联系低保户相结合,即帮扶干警在所分配村结对帮扶一户建档立

卡贫困户,看望帮扶和走访了解情况每月不少于 X 次,帮扶干警若有变动,新任干警自然接替,确保帮扶对象不脱贫、帮扶工作不脱钩; 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提高致富能力。帮扶干警用心用情用智深度挖掘脱贫原因,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强化勤劳致富的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给他们带去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使得每个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帮助指导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根据所结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脱贫路子,充分解决好贫困户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力争帮助每户贫困户 X 名以上劳动力转移就业,年收入达到或超过现行脱贫标准; 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增强致富信心。充分利用“结亲周”、“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普法下乡、全国扶贫日,结合当前“五同三送十个一”活动,充分发挥个别干警宣传教育特长,利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典型,对贫困户进行思想引导,帮助贫困户更新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定各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依法办理 涉贫 案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精准打击涉贫刑事犯罪,依法审结贪污挪用、套取骗取脱贫资金和惠民政策资金等职务犯罪,依法惩治农村基层“微腐败”,确保脱贫攻坚风清气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坚决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精准开展涉贫执行,将涉贫执行、涉民生执行作为执行工作的重要内容,集中开展执行活动,灵活运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不因合法权益

被侵犯而返贫返困,对执行贫困群众的案件,促成当事人和解,体现善意执法、柔性执法和司法关怀; 三是提供多元服务。坚持“困难群众的司法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跑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建立司法救助、法律救助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是 强化工作责任。把扶贫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强化工作责任,牢固树立扶贫攻坚,人人有责的思想,把“扶贫责任”真正担起来。每月,干警在扶贫走访入户的同时,必须认真填写精准扶贫 APP 及建档立卡APP,积极解决扶贫对象的困难诉求,各支部组织委员需及时统计好本支部干警走访情况,做好解决困难诉求相关台账,每月由院绩效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二是 强化科学施策。帮扶干警要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明确具体措施,多渠道筹措帮扶资源,做一个称职的“核算员”。要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思想观念,确定帮扶项目,积极鼓励贫困户靠政策、靠双手勤劳致富;要改变贫困户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居住环境,倡导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及发展现代农牧业,帮助联系就业岗位,鼓励外出务工等方式脱贫致富;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引导贫困群众办事靠法、遇事找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努力营造脱贫攻坚法制氛围。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院监察室和扶贫工作办公室将加大督查力度,不定时督查涉贫案件办理情况、结对贫困户脱贫

5.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篇五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的习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于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大约还有2年的时间,目前已处于决胜阶段。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农村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合理安排公共资源配制,动员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头脑中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喊出扶贫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层次从小事做起。

长期以来,扶贫乱象时有发生,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贫困县舍不得脱贫摘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导致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这不仅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更是扶贫工作没有走心的恶果,不可小觑。

精准扶贫要用真心从实抓。以调研走访的实际数据定位哪儿最贫困,为什么贫困?实打实的派驻工作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等发展当地经济;上级部门也应拨付资金、实行一帮一的政策,点对点扶贫帮困。

精准扶贫要清心从严管。扶贫资金和项目要从严管,防止进入小腰包,要实实在在的用在基础设施修建或贫困老百姓身上;资料整理和汇报要从严核,防止为了验收检查而作假,杜绝书面汇报漂亮、群众口碑差的以汇报夺政绩观;定贫脱贫要从严审,严厉打击为了扶贫资金而定贫困村、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现象。

心系于民,冷暖在心是动力。扶贫干部应深入贫困,体会疾苦,让心得以洗礼,发自内心的来打好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二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我们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孙志刚书记在《党建》发表的文章:两场战役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夺取中指出,要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打赢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的信息决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5%,57个县摘帽退出。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党员干部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了初心的使命,向党和人民诠释了他们的忠诚,展现了他们的成果。今年年初以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有所停滞,但是如今,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对疫情防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有所控制,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千方百计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争取时间,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奋力冲刺九十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战争,夺取胜利果实。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水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达标之年。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艰辛努力。这些年来,他们奋战在扶贫一线,进村入户访真贫、真扶贫,他们奉献了青春,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关心、关爱扶贫干部,为他们减负确实必要,也非常重要。但减负不意味着减责,贫困人口数量少了,不等于责任小了、担子轻了,更不能由此产生歇歇脚、换频道的倦怠思想,因为“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这是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无论任何工作,党员干部在其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干部强,攻坚有力量,干部软,攻坚无保障。因此,党员干部在这一攻坚战中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能吃苦。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充分认识艰巨性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作出的科学判断,目的在于警醒全党对脱贫攻坚的困难不能低估、问题不能回避。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始终保持打攻坚战的状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赢歼灭战。

打赢脱贫攻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遇到的都是硬骨头,需要更精准的举措。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直面问题、精准发力。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挪穷窝”。要推进健康扶贫再提升,同时完善提升乡镇卫生院、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要实现兜底保障更精准,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五

三下乡第四天,我们去到了石泉县云阳村,为当地的孩子们义务支教。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早早地便等在了村委会。说实话,对于跟小孩子打交道,一开始我是有些发憷的,所以当看到几个小孩子在村委会大院里追逐打闹时,我心理是拒绝的。

但当真正和他们交流时我发现,小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纯洁的。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会让我觉得: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他们判断一个人好坏仅仅是通过你对他们是否友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娇娇的小姑娘,她今年只有四岁,正在读幼儿园。刚开始的时候,她仅仅会以点头或者摇头来回答我的问题。但当真正熟悉之后,她开始叫我姐姐,跟我对话,那时候,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她对我说出那句姐姐我喜欢你的时候,我感觉心都要化了。

从小成长在城市中的我们始终过着比这些孩子更加便利的生活,我们有发达的通讯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到自己想联系的人,可以随时随地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体会不到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渴望。他们生活在大山之中,他们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务工,他们只能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他们一年中和父母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对于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日子,他们是向往的,珍惜的。

调研时,有一位奶奶跟我提起他的外孙,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一年中都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只能通过手机和妈妈交流,每次打电话都会哭。了解之后,我故意关注了一下那个孩子,孩子今年才一年级,高高瘦瘦的,上课时很安静,属于乖宝宝。并且从始到终,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只有在给妈妈写信时,他的眼中才泛起了泪花。我知道,他想妈妈。

留守儿童这种现象现在在中国很普遍,但是不能因为他普遍,就不能不予以解决。孩子离开爸爸妈妈,对他的童年来讲无疑是一种缺失。这种现象应如何解决始终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追本溯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的经济现状。经济压力迫使农村成员进城务工,而严格的人口制度又使得进城务工人员不可能将孩子带到身边,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乡。

所以说,解决这种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民工收入问题,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村人生活、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把人留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这又是昨天提到的那个问题,精准扶贫,授人以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我希望,我们可以和当地的孩子结成帮扶对子,给这些孩子以持续关注。

6.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六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1月2日)

2019年驻村以来,县司法局驻**县**乡**村工作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按照各级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以及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管理部门要求,尽职尽责、苦干实干,驻村以来,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良的工作业绩赢得了贫困群众及各级扶贫部门的一致认可。

一、**村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村位于**回族乡北部,共有180户854人,601亩耕地,主要种植大蒜、玉米和莲藕。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9人。**村共有建档立卡户61户193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二、2019年主要工作1、2019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带着感情与贫困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将党的各项政策挨家挨户、不拉一人宣传到位,注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切实帮助大家增强信心、激发动力、最大程度使贫困群众摒弃落后思维、纠正错误认识。

2、严格落实县防贫机制,密切关注边缘户,确保应帮尽帮。对于边缘户,我们给予重点关注,加大对边缘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村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边缘户,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等方式加大帮扶力度;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因病、因灾造成的边缘户给予其民政救助或纳入低保范畴,保证其基本生产生活。扎实做好已脱贫群众巩固工作。结合**县里防贫机制,完善脱贫不脱政策、不脱支持、不脱帮扶等帮扶政策,进一步强化脱贫户监测管理,着重产业项目效益的稳定性发挥和兜底保障政策的落实,精准落实后续扶持政策,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将5户一般户列为防贫(边缘户)对象。

3、进一步完善扶贫档案资料,做好迎检工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重点是贫困户受助所涉内容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原始基础资料的收集、更新、完善、归档以及帮扶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4、推进村产业发展。立足村情和资源优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大蒜种植能手、拟投资人赴周边地区学习考察大蒜深加工和种植、管理、经营,重点围绕大蒜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条上项目,积极推进蒜薹冷库贮藏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家庭手工加工项目,为群众和村集体增收。

5、加强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监管,督促抓好各项惠农

政策的落实政策。指导村两委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

6、积极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按照“三日一网”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局机关组织好集中帮扶工作,每月开展一次送温暖关爱慰问活动。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倡导法治进村入户携手助力精准帮扶活动,为建档立卡户群众“雪中送炭”。

7、帮建好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乡村振兴规划。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村两委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落实好上级乡村振兴规划,协助村两委抓好乡村治理,为群众营造美好幸福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6月28日,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召开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专题教育活动,为全村党员佩送党徽、共学《党章》、宣讲主题教育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工作队出资两千余元购置村两委党员信息展板、扶贫宣传条幅、党徽和**宣传墙。

8、争取资金,落实政策。今年以来,6月份为12户享受肽牛养殖第二轮覆盖的建档立卡户发放分红7560元;10月份为57户建档立卡户发放了2019年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分红,共计171000元;另外第一轮肽牛养殖覆盖的23户建档立卡户即将领取分红14490元;我们还争取到派出单位**县司法局资金2万元新建了350米的排水设施;争取5000

余元资金为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更换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为徐秀银等5户建档立卡户积极争取临时救助资金6200元,解决生活临时实际困难;为2015年脱贫的8户建档立卡户争取了分散式光伏发电产业项目,为2015年脱贫的1户建档立卡户争取了肽牛养殖项目,实现了建档立卡户产业项目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出资3000元用于购置树苗180棵,助力开展“四个一”活动。

9、严格监管。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大量专项资金进入贫困村,我们在“精准扶贫”中不断加强“精准监管协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召开村委会、群众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项目的决定权、资金的使用权等交给群众,保证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项目的实施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指导监督,成立项目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的民主监督。同时,聘请财务、审计专业人士指导各个项目资金的划拨、账务处理、凭证收集等操作规范,加强日常监督,确保项目质量、资金安全。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0年,驻村工作队将以国务院、省成效评估为重点,按照“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责任”的总体工作要求,扎

7.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 篇七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 按照中国扶贫标准, 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 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 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矢志扶贫30多年的中国, 对此既有丰富经验丰硕成果, 也有时不我待的攻坚压力。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应当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一是政策体系必须要在全国范围内保持同级别的政策强度, 保证各个贫困地区整体向脱贫目标和小康社会指标靠近, 在2020年如期脱贫;二是因省、市、县、乡、村, 直至农户, 每一贫困户贫困原因、程度、特点, 脱贫的禀赋、资源、机遇, 以及返贫的可能性等都不尽相同, 不能各地都依照完全相同的扶贫办法, 应当允许和鼓励各级、各地扶贫单位因地制宜、因人定策, 灵活开展个性化扶贫工作。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 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 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

首先, 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当前, 中国扶贫工作不论是在贫困人群的识别, 抑或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上, 都缺乏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政府扶贫单位是县级贫困区域;2001年转向15万个村级贫困区域;2011年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精准扶贫思想正是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 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其次, 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习近平在2015年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 并概括为“四个一批”, 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 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 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第三, 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扶贫先扶志, 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 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 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 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 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8.精准施策 攻坚脱贫 篇八

一、周家村贫困概况

周家村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有村民461户、1835人,党员64名,水田524亩,旱地629亩,村集体拥有山林1000余亩,水面300多亩。全村外出务工有600多人(创业知名人士有15人),在家进行水产养殖、生猪养殖创业的农户有3户,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700多元。2015年,周家村有贫困户38户、贫困人口146人。扣除年底实现脱贫的8户、28人,通过对30户、118人摸底分析,患病、缺劳力和无技能是造成农户致贫的主要原因。

一是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重病为致贫返贫的最主要原因。在30户贫困户中,家庭中有成员患病的多达27户,占90%。因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有的甚至债台高筑,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疾病重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二是因缺劳力而致贫的现象严重。在30户贫困户中,家庭中有成员生活不能自理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多达18户,比重为60%。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这样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需家庭成员留家照顾,没了务工收入。这类贫困户往往很难通过自己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是扶贫工作的难点。

三是劳动力无技能、文化素质低使脱贫困难重重。在30户贫困户中,除了1户石匠、1户房屋装修工和1户校车驾驶员外,其他的劳动力都属于没有特长技能的。这类贫困户的劳动力,往往因为没有技能,仅靠少量的种养业收入来维持生计。由于无技能、文化素质低,即使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贫困存在代际传递的迹象。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 比贫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在教育,但周家村连小学都没有。调研反映,村里每年有40个左右初中毕业生,只有大约20个会继续上高中或中专,只有不到10个能考上大学。在30户贫困户中,仅有2个大学生。这些贫困户的小孩,不但在贫困中度过童年,走上社会后大部分只能做苦力,甚至过得比父辈生活更艰难。当前,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困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扶持办法,他们不但难于在本代内脱贫,而且将陷入一个贫困代际传递的陷阱,使他们的下一代也难于脱贫致富。

二、周家村致贫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周家村与鄱阳县其他贫困村相似,其贫困的形成,既有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也有村民意识、脱贫能力等主观因素。特别是薄弱的产业基础、闭塞的交通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滞后的农村教育等致贫原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代表性。

一是交通不够便利,基础设施建设乏力。周家村地处湖边,三面环水,一面是丘陵。去往县城,要么从陆路绕行近1小时车程,要么从水路换乘交通工具。交通运输通道不畅,导致外面的产业引不进来,里面的产品运不出去,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周家村所辖3个自然村分布散而偏,交通设施建设差距较大,除老村村内所有道路基本完成硬化外,其他2个自然村未实现村内水泥路全覆盖。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规划多建设少,农村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灌溉难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制约发展。

二是收入来源狭窄,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第一产业后劲不足,第三产业严重缺乏,村民除传统的种养和外出务工,无其他固定收入来源,增收致富渠道有限。村民大部分没有专业技术或者特长,对外界接触面不宽,对国家方针政策、商品流通信息、最新市场行情知之甚少,长期从事习惯性和盲目性生产,脱贫发展办法不多。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没有形成规模,抗风险能力较弱,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全村面积小、耕地少,产业结构单一,种养业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缺乏精深加工,未形成产业链,发展无资金,生产无技术,产品无档次,流通无信息。

三是青壮劳力流失,人口素质整体偏低。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一半的年轻人初中毕业便外出务工,导致大量人口外流,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残障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又大多没有专业特长,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普遍不高且开销大,一年到头积攒不多。全村无教学点,小孩上学要到乡里的中心学校,导致外出陪读的多,无形增加了就学成本。全村大学生数量偏少,高考录取率不到50%,且多为二本以下高校,一本高校基本没有。

四是返贫现象频发,脱贫障碍依然较多。在已脱贫的人口中,富裕人口相对较少,收入单一,因灾、因病、因残返贫现象频繁发生。现有贫困户主要是孤寡病残,有的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经营,只能依赖政府低保救济;有的虽然有正常劳动能力,但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脱贫积极性大打折扣,有心无力。在危旧房改造上,尽管有国家政策扶持,但大都属于贫困户,虽有建房意愿,资金缺口较大,难于享受到政策红利。在长期贫困的状态下,贫困户思维方式保守,容易满足现状,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自主意识还不强。

三、周家村脱贫致富有利条件分析

一是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周家村自然生态好,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口中的“小南海”飘里山在湖中与其相望,造就了青山与绿水相映成趣的景致。飘里山常年绿荫葱葱,栖息着近十种鸟类,它们嬉戏追逐,长空翔舞,昂天鸣唱,不绝于耳。村内处处栽着樟树,望眼看去好似村在林中。这些樟树有些年头,颇有古道之风,有的一两百年树龄,最大的有五六百年,都得到了周家村的有效保护。村里有近1000亩连片的农田,适宜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林下资源的开发,加之具有一定的休闲旅游、种植、养殖基础,休闲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潜力较大。村里还建造有“滴水观音像”、“凤凰雕像”、“逸怡园”等景点,提出了“打造最具乡愁村庄”的发展思路。在全省百个“最具乡愁”村庄评选活动投票中排名第9。

二是文化古,村风民风良好。周家村世代以渔为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渔俗文化,传承至今。村里文化气息浓厚,成立了渔俗文化歌舞队、业余赣剧团、舞龙队、龙舟队和腰鼓队等文化团体,可以向民众和游客展现周家历史文化和乡土特色。周家村的村风民风文明淳朴,村民环保意识强,自发对村庄定期清扫、处理生活垃圾,保持着村容村貌整洁优美。

三是思想齐,脱贫愿望强烈。经长期困难生活的磨练,村民为改善和摆脱当期贫困现状、努力发家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全村一盘棋的思想深入人心,村民公益事业心强,凭借在外务工创业获得的收入,都愿意为建设美好家园出资出力。村民对周家村的发展有信心,支持村干部的干事创业行为,在村庄规划、环境卫生、湖水保护等方面,都能当成自家的事来办。

四是班子强,干事创业热情。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办事公道正派,对全村发展思路清晰。村里还组建了转产创业、外出务工、民事代办、纠纷调解、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六个党员服务团队,将联系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近年来,周家村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示范村居”,省“妇女儿童之家示范村”,市“巾帼示范村”“优美新村”“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四、周家村精准脱贫对策建议

推进扶贫开发,帮助脱贫致富,不是简单的兜底供养,也不是单纯的给钱给物给政策,而是要找准根子,精准施策,根据周家村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脱贫攻坚对策。

(一)实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之战

一要摸清贫困家底。进一步摸清30户、118个贫困人口情况,按致贫原因和发展潜力作进一步细分,逐户研究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要聚焦特困人口。强化特困人口托底保障,全力抓好保障性、兜底性扶贫,对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条件的无力脱贫特困群众,及时给予保障性、兜底性扶贫,保证他们基本生活条件,做到“不让一户贫困,不让一人掉队”。三要解决现实问题。重点抓好现有的需要改造的48户危旧房,把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等有关政策捆绑起来,筹集改造资金,建设美好家园,做到“不让一户农户居住在危旧房里奔小康”。

(二)加大旅游开发,打造最具乡愁村庄

要结合周家村提出的“融入鄱阳湖旅游开发大局,建设山水乐居秀美周家,打造‘最具乡愁村庄’旅游名片”的发展思路,逐步打造一批特色的渔家乐、农家宾馆及鄱阳湖水产品品牌,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一要规划引领。主动对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品位规划周家村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以乡村旅游为支撑,以农家乐为基础,以渔俗文化为特色的周家村旅游体系,从整体上提升旅游品质,增强发展后劲。二要文化搭台。加快修建戏曲大观园及其配套项目,搭建饶河戏、赣剧的表演舞台;规划重修周处神庙,向游客宣传“周处斩蛟龙”的传奇故事。融合戏剧表演、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渔俗文化展示等载体,使周家村成为一个让游客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的休闲景点。三要特色唱戏。充分考虑区位条件、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投入能力、市场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打造周家村旅游的品牌、特色和新亮点。规划开发渔俗文化体验项目,建设渔俗文化体验馆,内设渔船、鱼网、渔具等工具,让游客体验捕鱼、钓鱼的乐趣,品味劳动果实。

(三)强化产业带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一要坚持政府推动。抓好规划布局,建设示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落实帮扶资金,引导贫困户依托产业脱贫致富。进一步集成政策,采取以奖代补、信贷扶持、科技服务、电商扶贫等方式,选择1—2个贫困户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二要坚持企业带动。与中国华能集团合作,建设村民参与的光伏发电站。引进和培育几家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引周边农户入股,带动千家万户致富。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奖励贫困户流转承包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种养。三要坚持抱团联动。发挥种养能人作用,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参加,形成抱团效益,降低市场风险。积极完善“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周家村山林和池塘优势,大力发展油茶、水产、生态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力入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通过合作社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四)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要着力扶技术,增强脱贫信心。整合“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群众,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为脱贫致富提供最根本的保证、最持久的支撑。二要着力扶就业,增加脱贫收入。逐家了解富裕劳动力情况,建立精准就业扶贫台账,完善贫困群众就业服务平台,开辟贫困群众就业绿色通道,引导鼓励企业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力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三要着力扶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尽快恢复周家村小学,可先实行“中心小学+教学点”模式,保障小学三年级以下孩子就近入学,保障贫困户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扬读书光荣、读书可以脱贫致富,合理引导村民重视教育,营造重视读书、重视教育的氛围。统筹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读得起书、毕得了业,带动家庭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周家村脱贫攻坚目标步骤

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具体目标为:2016年,全村农业总产值翻一番,全部贫困户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贫困村民人均收入达4000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产业发展。在水产养殖方面,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规模养殖户10—20户。计划组建周家水产养殖合作社,力争通过以贫困户劳动力入股和自主创业的方式,帮助10户贫困户脱贫。在休闲农业方面,取招商引资的形式,通过承包或合作经营周家村连片荒地,进行休闲、观光、垂钓、采摘开发,探索开展休闲观光体验式农业。计划成立鄱阳县鼎润农林专业合作社,力争以劳动力入股和扶贫入股的方式,帮助20户贫困户脱贫。另外,在现有的渔家乐餐厅、水上旅游饭店基础上,鼓励农户开设农家乐及旅游宾馆。力争以自主创业的方式,帮助5户贫困户脱贫。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主要是在渡口和新村2个自然村进行村内道路、危房改造、改水改厕、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建设。建设环湖公路,形成环内珠湖示范带。建设戏曲大观园,搭建饶河戏、赣剧的表演舞台。

9.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九

狠抓落实

坚决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

——在全市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在全市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部署会。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市委市政府,从全总到省总,都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工会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解困脱困行动取得实效。刚才,XX同志通报了《2018—2019全市帮扶专项资金审计情况》,XX作了表态发言。可以说今天这个会,既是一次思想上的誓师动员会,也是一次工作上的谋划部署会,更是一次行动上的督促落实会,目的就是引导和推动全市各级工会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面小康目标上,把工作重心倾斜到开展解困脱困上,把工会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职工群众脱贫上,坚决打赢这场精准解困脱困攻坚战和大决战。为做好全市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下面,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切实增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之举,各级党政都对此作了重要部署,并要求工会组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常常讲,大家要按照XX记的要求,做好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什么是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这件就是!全市各级工会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切实增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这是党政所需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今年到了收官之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和保障力度,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帮助困难职工尽快解困脱困。省委刘奇书记在全省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好各级工会“职工之家”作用,营造齐心协力抓脱贫、全民动员促解困的浓厚氛围。市政府常务会在审议我市《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实施意见》时明确要求全市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各类资源帮扶优势,实现对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全市各级工会一定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深刻领会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这一政治任务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定力。

(二)这是职工所急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市解困脱困任务依然艰巨,全市在档困难职工XX户,需要解困脱困的困难职工人数不少,而这些困难职工的贫困程度不同,致困原因也不一样,特别是有些困难职工面临再就业困难、长期疾病等问题,解困脱困的难度很大。此外,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困难职工,这部分困难职工也要实现同步建档、同步帮扶、同步解困脱困。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多做雪中送炭、暖人心的事,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这是工会所能的光荣使命。

全总李玉赋书记强调,各级工会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打赢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省委XX副书记在省总十四届一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忠实履行工会维权和服务职能,加大对困难职工脱困解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服务职工是工会组织的天职,我们强调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服务好职工的生存需求。困难职工都不能服务好,还何谈工会组织的服务?今后,全市各级工会要坚决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全总、省总的要求,把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融入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切实做到解困脱困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解困脱困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解困脱困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责,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小康路上掉队。

二、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认清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真情服务职工,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有力度。自2012年以来,市本级建档困难职工从XX余户减少至2019年的XX户,下降幅度为XX%,在全省位居首位。二是有温度。坚持“四季恒温”,人均帮扶金额从2012年700XX元增至2019年XX元,增长XX%,增幅在中部地区位列第一。三是有厚度。以市总职工服务中心为抓手,目前全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市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中心)为支撑,企业服务(帮扶)站(点)为基础的工会三级帮扶工作网络,建成XX家企业职工服务中心,初步构筑了“上下、左右”一张“无缝关爱网”,覆盖面达到了XX%以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输血轻造血。许多工会组织只是停留在每年逢年过节送点慰问金、物资了事,没有真正去了解困难职工致困的具体情况,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去帮助困难职工依靠自身脱贫解困。二是重物质轻精神。许多工会组织只是在物质上对困难职工予以帮助,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激发困难职工的内生动力,到困难职工家里走访往往是“走马观花”,东西放下就完事,与职工的情感互动不够。三是重套路轻创新。许多工会组织只是机械按照“四季恒温”的路子来开展帮扶工作,春季就只搞就业援助,夏季就只做送清凉,秋季就只办金秋助学,冬季就只开展送温暖活动,在解困脱困工作中创新力度还不够。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进。

今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重点做什么,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

一是要把握好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经明确,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目标也是要确保到2020年,通过精准帮扶,人均纯收入在现行城市低保标准下的贫困职工全部实现脱困,对于因残疾、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职工,推动政府纳入救助制度兜底,建立工会常态化帮扶机制,保障他们生活水平超过低保标准以上实现解困脱困。

二是要把握好资金使用。

按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在工会经费预算中加大帮扶资金和工作经费投入,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困难职工帮扶这个“刀刃”上。市总在这方面将发挥带头作用,从市总工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解困脱困专项资金,充分保障解困脱困工作经费。要加强工会帮扶硬件建设,规范各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四级帮扶服务圈,让困难职工能够近距离享受工会组织服务。各级工会要加强帮扶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向、范围、对象、程序使用,对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帮扶资金使用管理混乱的行为要严肃问责。

三是要把握好作风建设。

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困难职工切身利益,工作是否到位,职工是否认可,是对各级工会作风建设的重要检验。在帮扶困难职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不能居高临下,要带着感情多走访、多沟通,用心、用情燃起困难职工生活的的希望,增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信心,让困难职工经济和精神同步脱贫。要切实发挥工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到工会组织是真正的“职工之家”,是值得信赖的“娘家人”。要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创造更多经验做法,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坚决打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我们要以大抓落实、抓大落实的韧劲,转变解困工作思路,创新解困工作方法,补齐工作短板,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打赢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要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扶贫先识贫。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只有摸清底数,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一是底数要清。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深入对困难职工档案重新摸底调查核查,符合标准的保留,不符合的退出,新发现的及时建档,同时努力推动困难职工数据与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在档困难职工档案动态化管理。二是手段要新。把建档立卡工作与发行“XX职工卡”工作结合起来,为建档困难职工发放“XX职工卡”,使其享受到工会组织的普惠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会会员信息系统,创新思维,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与职工服务信息化平台有机统一起来,扎实推进困难职工救助工作实现网上办理,逐步打造XX“互联网+工会工作”品牌。三是责任要明。深入调查研究,在全面准确掌握困难职工规模、数量、分布等情况基础上,认真分析致困原因,找准解困脱困措施,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确保每个困难职工家庭都有单位帮扶,有解困脱困责任人,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坚持一帮到底,不达目标不脱钩。

要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报告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光靠工会组织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要当好困难职工的信息员、联络员,把有关信息向各级各界及时报告,争取更多支持,推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三位一体”困难职工大解困格局。一是要争取党政重视。要积极推动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党政考核体系,纳入当地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布局,聚合各类解困资源,实现对全市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整体推进。二是要争取部门支持。要主动加强与人社、民政、信访、司法、卫生、教育等政府部门和慈善组织的联系沟通、协作配合,推动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市财政加大对帮扶专项资金投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三是要争取社会参与。积极鼓励和动员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解困工作,按照能力大小和意愿,自主选择困难职工家庭作为帮扶对象,或以帮扶项目的实施为载体,推动社会帮扶。大力开展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力量,提高帮扶效果。

要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帮助人。要结合工会特点和优势,针对困难职工具体致困原因和脱困需求,对困难职工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分类实施帮扶,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一是通过就业创业援助解困脱困一批。扶贫先扶智,要注重强化“造血”意识,努力帮助困难职工从临时解困变为永久脱困,协助政府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要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品牌活动,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同时依托市职工服务中心,面向困难职工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困难职工有一技之长,打造更多金字招牌,以创业就业的增量减少困难职工的存量。二是通过推动纳入社会保险覆盖一批。有许多困难职工因为种种原因社保政策得不到落实,我们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下大力气帮其解决,推动将符合标准的职工纳入国家社会保险制度覆盖,监督企业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困难职工社保权益。三是通过大病医疗保险保障一批。要加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将全市困难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范畴,为全市困难职工赠送大病意外险,缓解职工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四是通过社会救助兜底一批。要进一步健全送温暖机制,强化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功能,把有限的资金瞄准最困难的职工。对特别需要救助帮扶的困难职工,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实现送温暖经常化、常态化。要切实升级“金秋助学”行动,创新做好困难大学生跟踪帮扶等项目,确保困难职工子女上得起学,顺利完成学业。

10.坚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篇十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和“坚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是总书记在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即今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了发扬革命精神,改变教育现状,“弘扬长征精神 教育精准扶贫——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重走长征路教育捐赠公益活动”仪式在京启动。

该活动由中国知青联盟经联盟总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中国教育出版网、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北京出版发行协会、长征沿途各省市政府驻京办及驻京商会共同主办。由中国知青联盟与中国教育出版网、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北京出版发行协会共同组成组委会。以“弘扬长征精神,教育精准扶贫”为主旨,发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慨,传播红色文化和公益慈善精神,全面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教育扶贫力度,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让“互联网+”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当地教育教学水平,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

11.精准扶贫,贵在“精神脱贫” 篇十一

天河绕群岭,白云指尖,翠谷绿波清水流,山涧人影依稀攀,英雄犹见。”

这是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再次探访林州红旗渠后写下的亲身感受。他说,“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解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最渴望的吃水问题,林州干部不惧艰难、劈山引水,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也是党和国家关心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社会问题的缩影。”

7月16日,谈起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李政新说,“事实上,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都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和重点地区解决贫困问题,新中国建设史的某个侧面就是扶贫开发史。”

中国减贫世界瞩目

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经过改革开放38年来的努力,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目前,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国家“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实表明,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贫困地区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铁路、公路和民航设施所占比重相对偏低;二是人均收入水平低,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较大;三是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差;四是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把握,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情况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政策,把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放在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上,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分阶段推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之一,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可见,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难度依然很大,重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扶贫精准度不够,存在扶贫资金浪费和效率不高等现象;剩余需要扶贫脱贫的人数虽然少了,但难度却增大了;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能力差等因素掣肘,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存在很大脆弱性,容易重新返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虽有明显改变,但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政从多门,很多本来能够奏效的扶贫措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不愿意摘“贫困县”帽子、政绩观不当、政策“逆向选择”等问题。

河南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作为著名的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李政新一直关注学术界对“胡焕庸线”的研究。1935年,民国“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瑷珲(今黑河)——腾冲一线”,发现此线以西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6%,此线以东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94%。这条线后来被学术界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既是人口分布线,更是一条人地关系线。这条线以西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落后;这条线以东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先进。80多年了,学术界一方面认为“胡焕庸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可突破,另一方面说要打破这个规律,争论越来越热。李政新认为,其争论的实质在于科学、可持续、均衡的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正所谓“不变,寓变之中”。李政新刚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参会回来,他说,贵州的山山水水十分让人留恋和回味,这说明清洁肥沃的土壤,干净清新的水和空气也是竞争力,贵州的生态循环发展实践对全国绿色发展、扶贫攻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时期,河南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预计670万人脱贫。而“十三五”这五年,从静态数据上看,河南仍有46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从动态数据上看,则约有500万人需要脱贫,每年需要实现100万~110万人的稳定脱贫。

现实表明,越往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越大,剩下的多属于“贫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且,由于稳定脱贫能力不足,因灾、因病、因学等因素返贫的情况还会发生,新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再加上主动脱贫精神不足、信息不畅、政策偏差和具体工作努力不够等原因,也会给如期脱贫带来不利影响。他说,河南全省上下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下,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使命。

“三山一滩”是河南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弱,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贫困人口集中,总体上占全省的70.1%。这些地方远离中心城市,缺乏带动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竞争力弱,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民风质朴但思想观念落后。因此,这些地方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科学有序异地搬迁,三要积极发展产业,四要解决好资金问题,五要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六要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的支撑体系。

精神“脱贫”意义深远

在中国,贫困现象是历史性的,造成贫困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消除贫困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根本上来说,李政新认为一定要注意抓好教育,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不能“甘于贫困”。

“教育是阻断贫困带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知识和技能提升一步,收入和希望会提升一档”,他说,贫困人口中超过一半以上只有初中文化,另有三成是小学及以下文化,迫切需要提高受教育水平。要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实施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完善乡村教师统筹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贫困家庭子女积极就读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人的生活可能会有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至少不能甘于‘贫”,毛主席曾教导我们“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且无数案例和理论研究都证明,地域文化差异是决定区域发展差距的根本性因素,扶贫脱贫也如此,精神文化上的“脱贫”更加显得重要。

在探访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时,有一本“账本”被不少人忽略而过,但李政新却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建设红旗渠的各项开支,有水泥、有炸药,甚至连一根铁丝、一个钢钉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何等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攻克啊!”

这本账本,不仅是红旗渠账目明晰、制度严密的一个缩影,也是林州人民群众不甘贫困,勇于改变现状的坚强意志体现。自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6865.64万元,累计消耗钢材123.5吨,水泥6705吨,炸药2740吨,单从这组有整有零的数字,足以想象背后是一种什么精神和力量。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真真实实是正确的群众观、利益观、政绩观和荣誉观的体现。”

对照红旗渠精神,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体制性贫困”,需要加以改进和消除。比如,“贫困县不贫”和脱贫后不摘帽,也成了中国扶贫开发领域的一个奇怪现象;而许多并未列入贫困县的地方,贫困村、贫困乡甚至连片贫困却往往存在;套取、挪用、挤占贫困资金,扶贫项目发挥不了效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难以避免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这些都需要引以为戒,努力避免,扶贫攻坚才能达到精准有效。

12.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十二

今年来,芦溪县长丰乡以“党建+”助力扶贫“千百十”工程,即千人移居搬迁扶贫、百户家庭结对扶贫、十大基地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契合生态文明创建、适合饮用水源保护、符合山区乡镇实际的“三合一”精准脱贫之路。

千人移居搬迁扶贫,生态与生活双赢

实施搬迁扶贫工程,通过政府主导与村民自发相结合,让居住条件差的村民进行搬迁,在安源区五陂镇和南坑镇建立了移民村。该乡结合各村反映的具体情况,通过机关干部分组到户实地排查,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群众住宅情况,在尊重个人搬迁意愿后进行结果公示,确定名单。扶贫移民搬迁补助在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每人增加补助1000元,特困户每人增加补助2000元。通过给予住房补贴、搬迁补助和村民自发自筹相结合,实现了“整体搬得出”。

政府财政兜底,完善基础设施。乡政府免费提供宅基地建设点,统一组织专业的建筑施工队伍,以最低造价完成移民新居建设,共争取整合项目资金500万元,财政兜底100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村民健身场所,并确保农户安全饮水。同时,解决好了移民村学生就近入学上学、群众就近医疗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长期住得稳”。

组织就业培训,增强致富本领。发挥市劳动就业局挂点帮扶的有利条件,利用专业的就业培训渠道,发挥乡党员连心小分队作用,免费提供就业培训500人次,发布就业信息300余条,成功引领就业创业400人次,实现了“逐步富得起”。

百户家庭结对扶贫,党心与民心相印

实施百户家庭结对扶贫工程,12个扶贫工作组、57名各级干部,翻山越岭、入户结亲、温情留驻,在结对帮扶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在扶贫惠民中实现党心民心相印。

精准识别无误差。确定精准扶贫户名单,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等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制定帮扶联系表;精准对接无缝隙。在摸清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建档立卡,做到定户定人定责定策,对接相应政策,实现全覆盖,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准火力无盲区。针对扶贫工作不同时期,帮扶对象不同情况制定契合实际需求的规划,并对脱贫制约因素、前期帮扶情况、后期致富瓶颈等分月、季、年3类进行建账和销账,由乡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信用威望高的老干部、老组长成立精准扶贫监督理事会,收集反馈村民诉求,监督推进精准扶贫,对工作不力的同志进行问责。

十大基地产业扶贫,资源与财源相连

为了将资源转变为财源,拓宽贫困户增收的渠道,长丰乡积极实施十大基地产业扶贫工程,通过基地辐射带动产业,通过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因势利导打造特色基地。该乡因交通、地理等因素制约,不具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却蕴育了巨大的农业发展潜能。该乡在巩固原有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扶持特色基地发展。通过基地建设,将自然山水环境等资源转化成绿色财源,打造了蜜蜂、黑山羊、油茶林、瓜果、蘑菇、野猪、黄牛、红豆杉、黄栀子、八洞小鱼“十大基地”。

1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职责 篇十三

一、帮扶单位职责。

1.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县、乡(镇)直部门要派驻“四双”帮扶工作队,选派单位优秀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担任工作队队长、队员,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干部驻村包户(人)的帮扶工作。工作队与原工作岗位脱钩,常驻到村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定期、分批到包保户开展帮扶工作,每年不少于6次。建立作战体系、帮扶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切实履行驻村帮扶工作中领导联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职工包户责任,实现帮扶村贫困人口包保全覆盖。签订单位与工作队、工作队与村、包户干部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书,落实帮扶责任人,对工作队“四双”帮扶和干部包户(人)工作进行责任制考核。

2.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按照“三年整体脱贫、五年同步小康、两年巩固提高”的要求,结合所驻村和所包保户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脱贫措施,按照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的时间节点,保证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对村出列、户销号抽查验收达标,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3.积极支持帮扶工作。帮扶单位要将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汇报,深入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督导和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协调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所驻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支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4.主动关心驻村干部。单位党组织把关心驻村干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驻村工作作为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途径,优先考虑驻村干部在提拔重用、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政治待遇。定期看望、慰问驻村干部,关心身心健康,配备必须的办公设备,解决基本的生活条件,确保驻村干部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二、工作队职责。

1.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队原则上由2-3人组成,与原单位工作脱钩,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工作队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工作队实行派出单位党组织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接受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的检查督办、监督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任期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撤离。确需调整,报组织部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审批。

2.宣传扶贫政策。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广泛宣传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专项扶贫政策以及教育扶智、转移就业、医疗救助、保障兜底等行业扶贫政策,做到政策公开、家喻户晓,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3.调查贫困状况。通过“大走访”、“大核查”、“五看五定”活动,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状况、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对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信息化管理。

4.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调查摸底情况,认真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进行科学分类,建档立卡,为制定脱贫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5.制定脱贫规划。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对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逐户研究确定脱贫项目和扶持政策,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和脱贫明白卡。

6.明确帮扶措施。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分类分户明确帮扶措施,有针对性的精选“五个一批”、“十个到户到人”,做到因村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引进帮扶企业,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动员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领办经济实体,成立亲友协会、扶贫协会,通过土地流转、打工收益等措施,构建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7.协调项目资金。协助村“两委”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信贷扶贫资金、部门对口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和市场融入资金及各类涉农惠农政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负责到村到户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项目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村到户到项目。

8.组织项目实施。全程参与村级项目和到户项目的实施,协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参与项目验收、后续管理的各项工作。

9.完成脱贫任务。负责本单位干部包户工作,组织包户干部向贫困户公开承诺帮扶措施、脱贫年限,张贴脱贫明白卡,分解落实脱贫任务,做到脱贫对象到户到人,确保如期完成减贫目标确保验收合格。

10.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协助村“两委”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监督等规章制度,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打造素质优良的村组干部队伍。

11.开展“村企共建”。动员和协调帮扶企业进驻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能培训,参与民生工程等途径,多渠道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实现村企互利双赢。

12.兴建合作组织。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因村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经营,集约发展。13.开展科技服务。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协调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推广科技成果,领办科技基地、培训乡土人才、创办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工作。

14.调处信访维稳。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精准扶贫等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

15.推广典型做法。重点总结工作队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呈现出的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先进做法、取得的效果,在全乡、全县乃至全市以上范围内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

三、包户干部职责。

1.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一人。

2.加强帮扶协作。包户干部每月到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不少于1次,明白卡张贴上墙,做到建档立卡,不错一档。

3.制定到户规划。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有针对性地制定到户到人脱贫规划和脱贫措施,制定帮扶明白卡(明白袋),与贫困户签订帮扶承诺书,做到制定方案,不失一策。

4.协调到户政策。为所包扶的贫困户对接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搬迁、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资金,因户制宜,协调医疗救助、教育扶智、转移培训、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确保项目支持和政策保障,做到落实政策,不少一户。

14.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十四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督查情况汇报 1 ? ?

一、督查村的基本情况 ? ?

乡村地处公路通铁公路段 60 公里处,东与接壤,西与相邻,北与接壤。全村幅员面积 9.8平方公里,耕地 650 亩,田 302 余亩,地 348 亩。平均海拔 700—1160 米,森林覆盖率为 40%,年平均降雨量 1050 毫米,年平均气温 16℃,无霜期 270 天。

? ?

共有 4 个农业合作社 208 户,804 人,其中在外务工 267人。全村享受低保 24 户,2014 年精准识别扶贫户 48 户,154人,留守儿童 35 人,在校大学生 3 人。该村经济发展滞后,系全市出名的贫困村。全村年均总收入 300 万元,人均年收入 3340 元,2000 元以下贫困户 150 余人,90%收入靠劳务输出,产业特色不明显,种养殖业发展规模不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无一处水利设施,相当一部分农户人畜饮水困难,全村没有卫生站,没有村小学,没有幼儿园。住居条件极差,大部分农户散居在高山上,加之 90%的村民隔河而居,交通极不便利,一部分务工挣到钱的农民到城区、街道、农家乐等地购买了房屋,仍居住在高山上,没有搬出来的则确属贫困农户,无力改变住居条件。

? ?

二、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 ?

(一)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到村的调查反映,县委、政府、乡党委、政府能认真自觉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精准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自觉把上级要求不折不扣地传达到村、组和农户。尤其是市委去年 12 月上旬精准脱贫电视电话会后,能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1”、“五个一批”和市委“六个不纳入”的要求,开好三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

? ?

(二)督查的贫困村脱贫思路清晰,脱贫攻坚目标明确。

? ?

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村按县委政府的统一要求,再次细化整村脱贫规划,细化贫困户脱贫规划和帮扶规划,为脱贫攻坚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子。

? ?

(三)部门用心帮扶,脱贫攻坚有了良好开端。

? ?

1、加强村“两委”阵地建设。

? ?

按上级要求对该村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改建,村党组织活动场所面积不低于 120平方米。达到“八有”标准,即:有

办公、会议、培训桌椅,有规范的党旗悬挂和“两委”牌子,有档案、资料柜,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各类规章制度,有远程教育设备,有宣传学习资料,有室外活动场地。建好群众文化和健身广场,面积达到 590平方米,配齐娱乐器材,共需资金 21 万元。

? ?

2、交通建设 ? ?

一是远期维修猪钻洞漫水桥 1 座,长 70 米,预算投资20 万元。

? ?

二是维修加宽从猪钻洞至村党组织阵地的村道路 5 公里,在原路的基础上加宽 1 米,预算投资 50 万元。

? ?

三是硬化村中心到 3 社产业园的公路 3 公里,预算投资135 万元。

? ?

四是新建并硬化从黄梁嘴到村党组织阵地的公路 3.8公里,预算投资 270 万元。

? ?

3、水利设施建设 ? ?

提前启动水务局规划的全村 5 处大堰 8200 米和维修堰塘 1 座,新建微水池 2 口,预算投资 180 万元。

? ?

4、土地整理项目 ? ?

对全村 1200 亩猕猴桃产业园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包括作业道和产业园的拉杆立线),预算投资 600 万元。

? ?

5、民生工程建设 ? ?

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土坯房﹚80 户,异地移民搬迁 46 户,预算投资 160.8 万元。

? ?

6、广播电视项目工程 ? ?

对全村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预算投资 50 万元。

? ?

7、产业发展项目 ? ?

新建三社猕猴桃产业园 500 亩,在猕猴桃产业园内配套种植中药材(折耳根)200 亩,改造核桃园 300 亩,新建核桃园 500 亩,培育养羊大户 10 户,养牛大户 5 户,预算投资 300 万元。

? ?

9、电网建设项目 ?

?

在全村实施低压变电器和农网升级改造,预算投资 180万元。

? ?

10、医疗卫生 ? ?

新建 100平方米甲级卫生站 1 座,培训 1 名以上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免费疾病筛查,预算投资 70 万元。

? ?

全村 2015 年—2020 年,共计预算投入 1980.8 万元。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

(一)产业发展滞后。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无支柱产业,贫困户无稳定增收来源。

? ?

(二)基础建设落后。全村三社、四社无公路,无自来水。

? ?

(三)公用服务入户率低。村无村卫生站,无村文化室,通过中心医院援建才建成。全村所有村民饮水不达标,全村无宽带网络覆盖。

? ?

(四)村集体经济无收入,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

? ?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 ?

(一)认识需再深化。脱贫攻坚应充分发挥贫困户主动脱贫的主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激发贫困户脱贫奔康内生动力;要把扶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交给群众,特别是要变过去财政资金无偿扶持变成有偿使用的基金,变资金为资本,变输血为造血。

? ?

(二)规划需再完善。贫困村的整村脱贫规划要与所在县(区)、乡镇的产业规划、基础建设、公用服务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与地方相关配套政策相对应,避免各自为政。

? ?

(三)措施再具体。如对贫困户再按“五个一批”要求,细化入户到人,把生产自救、产业发展放在县(区)统筹来抓,移民搬迁、新居建设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选择,不搞大包大揽。

? ?

(四)工作再强化。各级要把脱贫奔康作为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对建卡贫困户要宣讲到位、关心到位、帮扶到位,重点要突出。

?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督查情况汇报 2 ?

一、基本情况

? ?

1.领导重视,结对帮扶成效明显。全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后,各街道(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区直各单位主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填写表册、宣传政策、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特别是区委宣传部帮助 3 户结对对象解决就业问题,区政协办组织捐款 10 万元帮助帮扶对象进行危房改造,区教育局组织机关及学校干部职工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 ?

2.台账规范,帮扶政策落实主动。各街道(乡)、区直相关部门严格扶贫工作要求,做到帮扶方案一户一策,扶贫资料一户一册。同时,主动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区农林局组织磨刀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合作社,在建中村、磨刀村、麻布村实施农村饮水提质改造工程。区人社局组织开展就业扶贫、职业教育扶贫等项目,特别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扶贫补助项目落实成效明显。区卫计局全力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面启动贫困户一站式就医,已为 14 名因病致贫对象实行医疗救助。区工信局全面落实 4G 覆盖率、光纤通达等工作,科技人员联系贫困村开展服务工作成效明显。

? ?

3.政策宣传,脱贫退出意愿强烈。各街道(乡)结合《湖南省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口袋书》、《湖南省脱贫攻坚工作手册》,以社区(村)主要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带的公示栏为载

体,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发放口袋书、工作手册、设立政策咨询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

? ?

二、存在的问题 ? ?

虽然各部门单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工作不均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结对帮扶成效不均衡。抽查发现,部分帮扶干部走访存在敷衍现象,未深入了解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如区安监局黄慧琴、区司法局谢细元等结对帮扶责任人已上门入户 2 次,对其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仍不了解。

? ?

2.行业扶贫落实不均衡。督查发现,区交建局负责的危房改造工作未在规定时间内启动验收,小额信贷完成额仍不足 2%,磨刀村扶贫项目麻磨路拓宽工程进展缓慢。

? ?

3.资料规范程度不均衡。督查发现,枣树村、滨湖村、胥家桥社区均缺少村支两委研究工作记录、村党员组长会选举村贫困户评议小组会议记录及参会人员签到册、村贫困户评议小组人员名单公示照片、村民主评议票决贫困户会议记录及评议人员签到册、村贫困户评议名单公示照片、村贫困户花名册等相关资料。区工商联在督查时未见任何台账资料。

? ?

三、后段工作要求 ? ?

1.要进一步完善资料台账。各街道(乡)及社区(村)要对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内容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查漏补缺,着力解决台账不完善、欠真实的问题。

? ?

2.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区扶贫办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 ?

3.要进一步强化行业扶贫。各负有行业扶贫责任的区直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确保行业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督查情况汇报 3 ?

一、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 ?

根据砖窑湾镇政府出台的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和县人大制定的各项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上半年来,中心领导多次进村召开精准扶贫专门会议,并多次带领单位包扶干部入户走访,将整村困难和各贫困户实际致贫原因收集汇总,全体领导干部对所有汇总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集体商讨研究,制定出包扶村和每户的帮扶措施:

? ?

1、根据本村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贫困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中心购买 6 吨果树专用肥,总价为14000 元,给予本村 51 户贫困户每户发放苹果专用肥 3 袋。解决了他们在苹果产业发展中肥料短缺问题。同时也激励他们自觉、自愿投身于产业发展的信心。

? ?

2、街砭村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苹果种植业的方面,本村几乎每户村民都有 4—30 亩不等面积的苹果园,在我们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村虽然是一个苹果产业发展集中典型村,但真正懂的苹果树种植和管理的人员很少,为了能让广大农户进一步提高苹果园种植和管理水平,我中心专门诚邀县果业局多名技术人员为该村苹果种植户举行了一期苹果种植和管理方面的培训班,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不到位的实际困难。

? ?

3、通过苹果种植技术培训的深入,我中心专门为本村贫困户每户购买苹果树修剪专用剪刀一把。

? ?

4、在对关路峁村组走访中,村领导和村民反映苹果园缺水问题,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带领包扶干部实地考察和外围调研,发现制约关路峁村民脱贫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苹果园灌溉问题,为了打通这一瓶颈,我中心高主任从本已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拿出 5 万元,用于实施关路峁村组的苹

果园灌溉工程,该项工程于今年 4 月底开始建设,现已完成工程量的 50%。

? ?

5、协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工程队,拓宽街砭村所有苹果园生产道路。

? ?

6、积极协调县水利部门,修建王台村组跨河桥,解决该村组生产道路不畅问题。

? ?

7、根据贫困户王生满的要求,给予其成年母猪一头。予以解决该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 ?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

因我中心工作职能范围小,性质单一,在帮扶过程中一是因该村地处偏远,发展一直缓慢,整村存在的困难比较多,一时无法全部解决;二是村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更有一部分村民故意刁难,挑事闹事,使我们的帮扶工作难以开展;三是协调能力不足,资金缺口较大,一些重大困难无法解决,如该村村委会办公驻地因多雨失修,于 2016 年塌陷,因重新修建费用过大,现一直处于搁置状态。

? ?

三、下半年打算 ?

?

1、积极与商场用工企业联系,解决需要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需求,增加他们的收入。

? ?

2、积极引导贫困户创业,并给予创业贷款的扶持,解决脱贫致富的长效办法。

15.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责任书 篇十五

在召开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同时,召开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总的要求是,科学规划,创新机制,集成资源,加大力度,转变作风,务求实效。刚才,心社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会议以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下一步的总体工作思路、五项重要原则、六项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鹿省长的讲话篇幅不长,但主意高远、思路清晰、部署明确、措施得力,请大家回去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下面,我就贯彻好鹿省长的讲话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创新工作思路,谋划组织好扶贫攻坚的大战役

我省是革命老区,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战略指引下,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但是,一些地方贫困落后的面貌需要进一步加快改变。就我省的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38个县(市、区)来说,共有人口19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行政村数8018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6.5%,自然村数98529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9%;区域农村贫困人口338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7%;区域贫困村数2790个,占全省3400个贫困村的82.1%。虽然这些年来,这些贫困县(市、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但从全省总体发展来讲,仍然是薄弱环节。比如,38个县(市、区)的生产总值去年是2337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0%;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6%;人均财政收入是全省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省的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的61%。因此,我省要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难点、重点都在这些贫困地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务,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它关系到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际上是要求把原中央苏区作为脱贫致富的龙头。从现在算起,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还有8年,所以到“十二五”末的今后3年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创新思路,统筹谋划,组织好扶贫攻坚大战役。

第一,以对老区人民的感恩之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扶贫工作。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如果不能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我们愧对人民。中央对老区人民给予了极大关怀和倾斜支持,同时也是交给了各级领导干部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如果完不成扶贫任务,我们愧对中央。实现全面小康首先要实现老区人民的小康,如果完不成这个使命,把贫困继续留给后一代,我们愧对时代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受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家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在实践中锻炼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如果扶贫任务完不成,我们也愧对人民的重托和自己的岗位。所以,完成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扶贫任务,首先必须深怀对人民的真挚感情。有了这份真挚感情,我们就能想出办法,找出思路;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决心,我们就能充满工作激情,就能赢得群众拥护,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增添扶贫活力和动力。贫困地区长期贫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到狭隘眼光和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是有些干部思想不开放、观念不新、视野不宽。推进扶贫攻坚,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扩大开放,把经济实力提上来,把竞争力提上去。要把国内外的优势资源引进来,特别是把资金、企业、技术、人才、市场等,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转化成经济财富,转化成人民的富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展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了财富。作为贫困地区,得到国家这么多的支持不容易。我们要创新思路,设计好项目,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国家更多政策,通过外力转化为内因,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江西人杰地灵,要相信群众有办法脱贫致富。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添扶贫工作活力和动力。

第三,以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方法,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省长刚才在讲话中指出,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等。同时,省长讲得非常清楚,扶贫既是一项迫切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统一规划。特别是省长讲的“五个结合”,大家一定要落实好。要把加快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农民收入增加了,温饱解决了,但是如果人居环境差,那也是不行的。还要做到繁荣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相结合、争取多方面支持与调动农民积极性相结合、引进外部资源与发挥当地比较优势相结合、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第四,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实现扶贫新突破。贫困问题是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难题。扶贫攻坚,江西有着独特优势,这就是精神优势,我们有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我们的作风要更加务实,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得更轻一些,既干锦上添花的好事,更多为群众做一些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的实事急事;少考虑一点个人的升迁、名利,多为群众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呕心沥血。在尽力争取上级更多支持的同时,绝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越是上级支持加大,越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强化内因上下功夫。外因作用再大,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少一些应酬,少一些文山会海,多花一些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难题。要把难题一个个梳理出来,建立台帐,一件件去解决。

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三年扶贫攻坚的大成效

下一步扶贫攻坚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新农村建设重点放在扶贫开发38个县(市、区),使贫困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省委省政府调整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新农村建设点每年由8000个减少到5000个,省、市、县三级的财政投入,加上各部门集成资金、农民筹资投劳和社会支持,原则上一个村一年100万元,重点放在扶贫开发38个县(市、区)特别是贫困村。3年内,全省3400个贫困村特别是38个县(市、区)的2790个贫困村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连片贫困村要连片开展新农村建设,土坏房要进行彻底改造。扶贫开发的难点不仅是赣州、吉安等地,环鄱阳湖的几个大县,难度也不小。还有移民搬迁,原计划有70多万人,现在已经搬迁了27万人,剩下的除少部分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大部分是在贫困地区,也要加大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要特别注重改善居住环境。我们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经过3年实施,成效很大,但森林城乡尤其是森林乡村仍是重点。要继续执行好以前的政策,财政补贴提供苗木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农村清洁工程等资金支持也是这样。要通过新农村建设,使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发生重大变化,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幅改变,真正使贫困村变成秀美乡村。

第二,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省长讲话很明确,关键是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通过发展生产力,应用先进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推进专业合作社建立,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要按照省长的部署,使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省长特别强调,贫困地区要发展高效农业,包括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都可以大力发展。实际上,全省很多贫困地区恰恰是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特别丰富,发展旅游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也是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依托大的景区,把乡村旅游搞上去,不光是发展观光旅游,还要发展农家乐,发展旅游产品。要在贫困地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收益。农民收入还有一块就是务工收入。38个县(市、区)的外出务工人员有399.8万人,外出务工收入占全省外出务工总收入50%,但是分布不均。我们要多组织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和省内工业园区做工。要通过努力,3年时间里,使38县(市、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收入的80%,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基础。

第三,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全省公共服务事业均等化。省长把这一点提到很突出的位置,要求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环保等经费的增量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是贫困地区还有些中小学校舍十分破旧,3年时间要完成改造,同时提高教学水平,使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其他地区农村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好的教育。要对贫困乡村的卫生机构进行进一步提升改造,为贫困地区人民健康提供更好条件和有力保障。开展文化建设,农村是一个重点,文化建设的增量资金要向贫困地区倾斜。还有低保、新农保政策和养老院、福利院等设施建设,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重点。环保、生态建设等,也要增加贫困地区的投入。

第四,多渠道争取经费,集成资金,用足政策,增大投入效应。首先应充分认识政策的含金量,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若干意见》讲了7大方面27条政策,又专门讲了9条政策,共有36条政策。国务院的文件里,政策这么具体,含金量如此之高,是少见的。中央关于特困片区扶贫开发,也是36条政策,其中7大方面28条政策,又专门讲了8条政策,含金量也比较高。省直单位要把中央政策研究好,组织市县同志把政策一个个落到实处。除了特有的政策,现在的国家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在加大重点领域投入,中央投资是一个大金矿。每个厅局要把中央的信息把握好,指导和组织市县把项目设计好,多争取中央投资。比如关于重金属污染治理,国家计划投入300亿元,我们要想办法多争取一些。水利、农业、林业、交通、民政等等,中央都在加大投入,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项目设计得好就可以争取更多。央企是共和国的长子,《若干意见》赋予了央企责任,我们要多争取,不光是动员他们搞慈善,更多是动员他们搞项目。要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要做好省属企业和中央驻赣企业的工作。企业是讲经济效益的,但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位,他们还是会投入的。还有就是要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省长讲话中强调的金融资本,这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总之,要集成资金,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增加效益,不能撒胡椒面。

第五,加大对招商引资和市场拓展的扶持,加快贫困地区工业化和财政增收。贫困地区要把富民和财政增收结合起来,同时也只有财力增加了才能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阶段的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是招商引资。商务、工信、发展改革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把帮助贫困地区招商引资作为重点任务,建立专门渠道,为贫困地区提供特殊支持。但是,决不能向贫困地区引进污染,这是一项硬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优势产品,有了市场才能有好的效益,所以开拓市场是扶贫很有效的一种形式。商务等部门要大力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多为贫困地区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进行推介。要加强富裕县(市、区)和设区市开发区对贫困县(市、区)的扶持。比如九江开发区对修水县的扶持政策就可以借鉴。对口支持、兄弟支援都是可以的,不能完全靠省委省政府,还要靠自己创新。

三、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作风,为取得扶贫攻坚大成效提供有力保障

省长明确的四项保障措施很重要,要全面落实好。这里,有几点再强调一下:

第一,转变工作作风,发挥好“三位一体”机制和省市县联动机制的作用。“三位一体”就是一位省级领导、一个省直单位、一家省属或中央驻赣企业联动扶贫。现在有些地方反映,一些部门领导下去就是走马观花,听一下汇报,看一个村点,就走了,没有真正沉下去帮扶。所以,要把38个县扶贫开发统筹起来,关键是要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包点领导主要职责是摸清实情,客观掌握全面情况、薄弱环节、优势资源、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帮助指导县市搞好规划,协调引进资金,督导实施情况。挂点部门起码要有一名厅级领导带队,至少3名成员常驻,也就是说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时间常驻。省里部署的工作能不能落实,就看各个厅局能不能发挥作用。各厅局应发挥专业优势和职能,指导挂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省直有关部门落实好资金,帮助县市跑项目、跑资金。驻县的企业不仅要投钱搞公益事业,而且还要帮助指导发展产业和招商引资。以上是“三位一体”机制。省市县联动机制就是每一名市领导也要包一个县,组织部门下县、下乡和下村去帮扶,县乡干部要长期驻村。

第二,做好系统设计,县乡两级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扶贫开发,主体是农民,但是主导是县乡两级政府。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做好详实规划,基本覆盖到乡、到村。宏观规划、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农民就业培训规划等都要做到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设计好载体,制定有效措施,真正把规划的重点变成效益。县委、县政府要领导好、组织好扶贫计划实施,组织好本县的调度工作。特别是要组织好与省市部门的对接,把项目和资金落实到位。

第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扶贫开发根本在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和激情;关键在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调研中发现,往往越是贫困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班子越是软弱涣散;班子软弱涣散,村子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调整增强贫困村“两委”班子,选配好班子一把手,深化“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把群众信任、一心想改变家乡面貌、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年富力强的同志选进村领导班子,有的可做一把手。有的村确实难以选到合适人选,可以推广选派乡镇得力干部到村里挂职任支部书记的经验。县、乡要派得力干部长期驻村,无论是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还是旅游开发等,都要干部带头,率先垂范,充分发动群众,凝聚民心,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四,加强调度督查,确保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省委农工部、省扶贫移民办要参与协调各项扶贫工作,对全省特别是38个县扶贫规划制定的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也可以请省纪委、省监察厅和市纪委、市监察部门参加,调度工作进度。特别是要对干部作风进行督查,包括省、市、县驻点干部,看作风实不实,是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要加强资产、资源、资金这“三资”管理,绝不允许侵占挤用扶贫资金,绝不允许有关部门对扶贫资金滞留,特别是基层干部要廉洁自律,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省委农工部和省扶贫移民办要及时了解全省情况,汇总信息,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提炼好经验,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提供意见建议。乡镇和县要进行月调度,市里要进行季调度。要把扶贫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涉案卷烟物品管理制度下一篇:厂内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