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心得体会

2024-12-09

目标心得体会(12篇)

1.目标心得体会 篇一

2015年秋学期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3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2.对后进生多赏识,少责备.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3.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八、教学进度

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单元:位置与方向……3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倒数的认识……1课时

2.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单元:比

1.比的意义……1课时

2.比的基本性质……2课时

3.比的应用……2课时

五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3课时

3.圆的面积……3课时 4.扇形

5.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单元:百 分 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2课时

2.节约用水……1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1课时

九单元:总 复习……4课时

2015年秋学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师:乔云波

2015年9月

2015年11月18日、20日,我和语文教研组长韦献华老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国目标教学专题研讨会暨柳州市教育特色展示活动,聆听专家讲座,观摩课堂展示,参观校园风貌……耳濡目染,受益匪浅,谈谈对目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环节的开展,而且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有着水平和层次的差异,他们的知识储备、心理和技能特点以及各自的学习需求,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指导教学实施的航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更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以此来制订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二、以教学反馈为手段一个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如果学生学习经过学习后反馈良好,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说明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是有效的。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那我们要回归到最初的目标,反思什么地方设计得还不合理,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改进。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再设计不断地循环操练,教师的目标设计的能力一定会日趋成熟。

三、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未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往往适合某些学生,而不适合所有学生,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满足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差异可以进行学生分析,也可以进行学生调研,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进行谈话与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知识体系。总之,合理、准确地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就难以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也难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制订,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科学地确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注重个体差异,多进行教学反馈来实现目标。

全国目标教学专题研讨会 暨柳州市教育特色展示

——心得体会

教师:乔云波

2015年11月23日

2.目标心得体会 篇二

一、注重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对每个学段都有明确要求,而且就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学段其目标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是一定要关注这一点。拿阅读教学来说,低年级注重字词和朗读。高年级更注重的是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达方法的运用,读写结合。如:对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时考虑的重点是学生字词的理解和识记,给生字组词,理解生词的意思,能够流利地读课文,能说出短文的大致意思。可是到了高年级同样是阅读课文,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字词的理解外,主要把重点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上,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所表达的含义,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写作顺序、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用意,以及你学习这课后有什么感悟体会才是高年级制定教学目标时考虑的重点。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学段不同,教学目标制定上差距很大。语文教师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使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时间长了,教师这样引领学生就能感悟到学习的重点项,学习也有了规划。

对于学生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策略。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三不教”:学生已经读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教,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甚至可以和学生共同谋划,从而让教学目标更加接近学生学习的实际。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安排整体感知,自主质疑这样一个环节,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质疑,以便我们能筛选出适宜学生的教学目标。另外我们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两个典型问题,更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处理好计划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死抱住一个计划,‘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他是什么也做不好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目标。课堂是学生的知识和灵性“生长”的地方,教学过程就应该是计划和生成的统一。在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对计划中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例如,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时,却发现他们连课文都还没有完全读通顺,这就需要改变目标,加强朗读训练。正如布卢姆所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课堂带有无数不确定性,教师应乐意使它向那些不确定性开放。这样,我们的课堂会更生动,更有创造力。看一下我的一个课例: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教学目标之一是:抓住“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对这句话进行理解。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道德方面的知识,再说一说怎样做是道德的,怎样做是不道德的。预设学生回答:因为我钓到的大鲈鱼距离鲈鱼开放日还有一个小时,只有把鲈鱼放回湖里,这才是遵守了道德,但是却放弃了个人利益。所以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困难。但是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却出人意料“,这时除父亲外并没有人知道,只有这一次,也算不遵守道德吗?”这时课堂情况与预设目标不一致了。于是,我随机应变,是呀,这件事没有旁人知道,只是这一次,也算不遵守道德吗?我们在有人监督和没人监督时对问题处理态度方式一样吗?这样一问引发了学生积极发言,他们说,多数人,包括一些大人,在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时,表现不都一样,都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愿舍弃个人利益。这时通过这一临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对道德理解得更透彻,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更深入,感受也更深刻。这样的教学目标已经超出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通过讨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我的既定目标。所以,我们一定充分抓住这一临时生成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三、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的学习是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内涵,感动生活中的真情,并从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关注知识内容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价值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从中摸清学生所思所想,这样引领起来更有切实指导意义。

四、教学目标要有适当密度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给学生留出发挥空间,不可急功近利,整节课头绪多,又烦又乱,弄得学生紧张,抓不住头绪。教学目标过多,则学而不精,密度过少则学而不足。这时我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出主次分明,强调重点的教学目标。比如《毛主席在花山》这篇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通过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表现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美好品德;二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那么,制定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要面面俱到,对课文的朗读点到为止,应该把重点放在以下方面:概括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的?这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的什么品质?

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事情,方向正确,目的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如此。设定教学核心目标的方法有很多。如何把目标落实到位?这需要老师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找准教学内容,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达成。

摘要:教学目标制定的关键所在是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在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并找到教学内容的关键和切入口之后再制定出来。

3.目标心得体会 篇三

一、对个人而言

1.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活教材,我们可以正面引导学生。《论语》里曾说,孔子家的马厩发生了火灾,孔子退朝回来后问的是“伤人乎”,而没有先问马怎么样。历来人们认为,孔子“不问马”的行为说明了孔子“重人、爱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代表了“以人为本”的儒学精神;然而我们今天却屡屡出现飞车撞人,问车不问人或逃逸等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往往习惯于用“物质”来衡量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其实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计量的,因为人类的一切都源于生命的存在。

2.培养学生善良、诚实、直率、负责任等做人的品格

这方面的事例相当多,教师可结合教材多挖掘。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甘愿流血牺牲,献身变法;孙中山先生孜孜探索、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让学生体会这种豪放的英雄主义的壮美;另外,书法、绘画、音乐等作品,都会给人想象和审美的感动,都有丰富的历史美学价值。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这对高中生恐怕不适用,效果不大。如近代史上的曾国藩,他一方面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另一方面,他也体现中国士大夫的传统美德,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一方面勾结洋人,“借师助剿”,丧权辱国,另一方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必要的相关资料,使分析实事求是,评价恰如其分,这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二、对国家和民族而言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这一目标是在对个人人格、人性、人文、意志、态度教育的基础上的继续提升。

1.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自大教育

中国古代史教学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们介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优越性,丝织、瓷器、冶金、四大发明等中国古代辉煌文明成就的同时也要介绍它们的局限性,从而对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2.爱国主义教育还应该是理性的爱国主义

例如,在新人民版必修1第二专题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通过教材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分析日军侵略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极大灾难,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一组组图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对日军的滔天罪行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但我们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仇恨教育,尤其是仇日教育。因此,我在课堂最后让学生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应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大多用一种理性的、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而不是盲目的民族复仇心理,最后我在黑板上书写“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结束教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牢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更自觉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课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我们不能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先烈献身,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离开这点谈大公无私,就有点形式主义,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所以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要尽量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三、对世界和人类而言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使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具有理性,更具有包容性。

例如《罗斯福新政》教学中“经济危机面前,自由放任只能是杯水车薪”就突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无序性、盲目性;罗斯福新政就突出了政府干预经济,发挥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保体系等。用“政府与市场——两种配置资源的手段”来指引教学,紧紧扣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脉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以使学生少一些意识形态的争论,多一些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青年学生全球视野的确立会有好处的。

再比如在《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时,我设计了自由论坛: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结果却使驯鹿大量繁殖,数目急剧增加,品種迅速退化,结果由于驯鹿过度啃食草原,导致该草原逐渐减少。谈谈你对自然选择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人为干预往往是对整个系统的破坏。因此,人类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存。然后我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酸雨、沙尘暴等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对学生进行环境生态危机感教育,靠“灌”效果是甚微的,我这样做就是要让学生“悟”:保护环境要先从我们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老师往往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最后五分钟,倾尽全力在这五分钟里画龙点睛,这显然是不对的。有许多情感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够达成的,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课标的基础上,把三维目标统筹考虑,融为一体,努力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理性的阳光,充满人文的关怀,充满公共意识、现代意识、全球意识、责任意识,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4.学习三维目标的心得体会 篇四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是重知识的讲解,轻能力的培养,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重烦琐的内容分析,轻情感的体验,不善于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课程目标就是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性。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呢?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的,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完全可以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实际并非如此,它需要通过创造情景、创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的。课程功能变化了,相应的实施方法也应该变化。

其实,越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不是能通过讲授来达到的。这里谈到接受学习。我们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两者不是对立的。如果这节课我就是以让学生获得某个知识为目标,那么就直接告诉他们好了,比如“ ”怎么写,告诉学生就行了。越是知识、技能的东西,越是可以通过讲授获得。为什么新课程要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就是因为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新的课程目标又不能通过讲授实现,而是需要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方法就是随着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应运而生,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具有多功能性。

比较而言,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5.目标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一、创建“追求卓越”为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公司及个人价值取向,从细小处做起,从粗框架到细渗透,唯一要的就是行动。做了才能有效果。只在公司普遍达成这种价值取向,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才能形成普遍的信任与有效的执行,并且能够超越目标的执行。

二、所谓以目标为导向的整体绩效管理,核心就是目标的明确,执行的主体应是所有的部门主管及员工,而不仅仅是HR部门,绩效目标的设定与执行应是所有部门共同愿景的结果,明确绩效管理的主体才能体现“整体”这一概念。

三、KpI指标的设定绝不可以用封闭的部门考核指标来设定,而应是以部门之前可以相互融合的指标为导向,这样才能避免部门走向矛盾对立的误区。在此借一培训时所用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美国西南航空有一个考核飞机利用率的指标为:飞机从降落到重新起飞的时间的考核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将地勤部门与机修部门的共同任务融为一体。避免了互相之间的相互扯皮。当然,指标的设定因公司业务的不同而不同,但有智慧地设定可融合的指标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搭建并保持透明与开放的沟通渠道是提升目标管理实现重要方面。沟通渠道不仅在形式上要有,而且要保证渠道是开阔的公速公路,不是只有下达的“排水管道”,只能下达而不能上传。重要的是上传,才能保证下达的有效与准确。如何保证?首先要做要渠道的及时反馈,只有呼应的沟通之道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第二,要保证沟通通道的安全性,并形成制约均衡的关系;第三,搭建多样化的可选择的沟通通道,这也可以保证以上第一,第二点的实现。

五、明确的岗位职责的界定与有形无处不在的提醒很重要,很难想像一个员工在公司都没有给其岗位清晰的岗位定义的情况下还能很好工作并做出卓越业绩的事情。如果公司在岗位职责或是部门职责都未有很好定位的话,员工也会很茫然,仅能凭自已的揣测而行,揣测的好坏决定了与公司整体目标是并行还是背道而驰二种结果。如何定义部门及岗位职责?以部门或岗位的业务输入及输出关系来进行界定,并且取其融合部分作为KpI指标。

六、预算目标执行要实现承诺制并形成制度化,预算是在共识达成的前提下一起去完成,而且要以追求卓越为导价值导向去完成。预算要实行滚动预算,而不是僵化的预算,以年度预算为大目标,以季与或月度预算为执行目标,二者可以不一致,对未实现的季或月度目标应是立即加入的到下个考核周期之中,而不是均摊至后期各月。加强预算实现有紧迫感。

七、绩效的设定的要透明,绩效的评估要公正,有年初的岗位及部门职责定义,有个人的承诺,有清晰的考核KpI,有明确有绩效薪酬计划。形成透明公正的绩效管理体制,有助于公司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八、定期让绩效主体当事人对所有人、财、物的目标进行偏差分析,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九、作为部门经理,发展业务与培养员工(接班人)同等重要。只有带动员工的共同发展整体的目标才能更容易实现。

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去更好的,更及时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信息的迅间万变,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往往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行动,结果也有可能是事倍功半,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在考核及目标实现保证透明,及时,公正起到很大的作用。

6.新目标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我们使用新教材已是第七个年头。现将我对新教材的认识和几年来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做个简要的总结:

一、教材结构:

《新标准初中英语》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单元整体结构

输入部分包括:Comic strip /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Vocabulary,Grammar

实践部分:Integrated skills

输出部分:Main task,Check out

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为了最终的任务!

二、几点做法:

1、阅读教学:

两课时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以理解为主,主要落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情境导入—词汇教学—快速阅读—研读—拓展与延伸”等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图片、音乐、导入等),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寻读、略读、研读等),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读,了解文章的基本概况;第二课时以分析课文重点为主,重点是“双基”训练并引导学生化知为能。这可能是学生不欢迎的课时,但是这节课却是至关重要的知识点的理解与训练。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重点及难点短语、句子,并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点拨。教师应设计出一些随堂基础习题和拓展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

2、词汇教学:

Vocabulary重点是学习与本单元有关的新词语并教会学生学习

1词汇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活动、探究、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例如8B第一单元的反义词教学,第二单元的添加-ful和-less、第五单元的添加-ment ,-ness,-ion 后缀教学,第六单元的合成词教学以及第四单元的有关剧院内容的单词教学,鼓励学生事先自己预习(设计好预习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充实上课内容,然后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学生兴趣比较高涨。

3、语法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 先理论、先规则、再练习模式

现行的语法教学思路: 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 语法教学应以少讲多练为主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例题找出规律,学会自己学到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最后,在语法集中教学时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点拨,教师安排一系列的练习和提高性质的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语法教学要力求做到:小步走,快反馈。

对于语法部分,教材也在使用过程中做不断的调整:如八年级原教材在讲条件状语时主句、从句时态搭配规律:除了主将从现外,还有一种主现从现。If pandas have no food , they attack people.在修订的教材中就不在出现了。

对于九年级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的教学时,我仍有一点疑惑:在转述事实或信息仍然真实时,间接引语时态不变。“信息仍然真实”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在辨别上有一定难度。在P109,B2部分的练习。教学用书指出一般过去时有时可以不变成过去完成时:当“过去的过去”已经不言而明,或者侧重于强调所转述的事实本身时。我们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有很大难度。

4、综合技能训练:对于这一课时的训练,我们一贯采用的做法还是学生提前预习,完成相关听力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则由教师统一检测,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再通过补充练习进行拓展与延伸,增加了课堂容量,增添了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

5、中心任务的教学:Main task 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和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我认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单元教学中渗透写作意识。Main task 位于一个单元的最后,它与其他版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词汇、语法教学和综合技能是的Main task准备和储备阶段,所以Main task的教学设计不能仅仅是教学进度进行到这一步来做,而应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而应充分利用好课文中提供的范文,从模仿写作入手

6、检测:这一部分所设计的习题都是针对本单元语法和重点词汇的训练。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自主讨论完成书中相关练习,相互质疑,共同研究。教师则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我们也鼓励学生提前设计好一些练习题,在本节课中让同学们相互纠错、练习、提高。

三、教学思考:

1、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重点落在预习方面。发挥个人和学习小组的作用,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针对每个不同课时,学生准备的内容也不相同,凡是书中要求填空的内容,都尽可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好,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锤炼能力,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

2、坚持一单元两次正规练笔活动。写作训练也是每单元必须抓的内容。虽然每一单元都有一个main task 但,毕竟间隔时间太长。我们要求学生在每一个reading 课时学完后仿写文章,在main task 结束之后再第二次安排学生作文训练。对于英语兴趣浓,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坚持写英语周记;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鼓励他们用文中的重点短语或单词造句。

3、坚持高声朗读训练不放松。由于学校生源不近相同,各校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开口说话的机会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感觉就是初一时学生还踊跃发言,到了初二就开始变的稳重了,初三就只好点名了。口语考试对我们平时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始时,为了鼓励学生好好朗读,我们采用了限时朗读的竞赛办法,规定时间,看谁读的又快又好,然后逐渐把朗读时情感、爆破、停顿等技巧纳入考核。

4、听力训练落在平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多说、多听,并利用每节

课的 daily report 进行相互的听说训练。值日学生在话题陈述完毕之后,根据内容设计问题要求其他学生回答,既达到锻炼口语,又能训练学生的听力

5、活化教材,整体处理新教材中的单元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思考,我们觉得:要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就有必要对们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量的整合。例如,我们通常把Comic strip放在Welcome to the unit之后;有时根据Reading中词汇的需要,我们把vocabulary调到Reading之前上,几乎每个单元的Speak up与Welcometo the Unit 的内容都会有关联,却与Integrated skills无多大联系,所以我们通常都会把Speak up的教学与welcome to the Unit 的教学安排在一个课时之内。另外,Grammar的学习也可以把Checkout的A分作为一种学习后的检查与练习。

6、如何布置作业和评价学生

作业的“三布置” :夯实基础的;提升能力的;发展思维的。作业的“三不布置”:机械重复的;惩罚性质的;超负荷的。我对作业布置的思考:

1.不在让学生机械地抄写所有的单词和句型,改为用重点词汇和句型造句,学生可以参考书本,也可以查字典,但要求不能照抄,必须经过自己的改写。

2.从学生作业中收集一些典型错误,并作为改错作业布置给学生。

3.分层次布置作业。

7.目标心得体会 篇七

1 教学对象

本次为了研究出护理带教中目标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采用分组法进行相关的研究, 共分为施教组、对照组等2组, 前者共有2011、2012年级三年制大专生70名, 除了选用常规带教法以外, 配合使用目标教学法;后者共有2009、2010年级三年制大专生58名, 选择早期的常规带教法。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 均属于高中毕业后就读护士学校, 老师则为护理专业的资深工作者。

2 目标实习方法

2.1 时间分配:

本次采用周期法, 安排每一位同学持续实习, 持续时间为28 d。

2.2 目标确立的原则

(1) 规则性。本次护理带教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临床能力, 严格按照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实施, 并且在掌握临床工作要点前提下, 尽可能培养学生更多的临床护理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则, 不仅要注重学生个人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 还要学会掌握更多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内容, 从而实现了教学大纲内容的相关要求。 (2) 明确性。教师作为专业课程的施教者, 其必须要明确自身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以学生个体学校要求为中心, 展开相对应的护理临床教学活动。对于实习生临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直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熟悉位置, 这是目标教学法的本质要求。 (3) 客观性。根据临床带教法的执行情况, 教师要从客观角度为学生教学提供平价, 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要求。同时, 定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平价, 判断其在日常学习中掌握的知识情况, 为改善学生知识水平做出新的调整。

2.3 设定实习总目标:

护理带教中采用目标教学法, 这本质上是临床教学活动的创新方式, 实际上是护理专业生课程学习的必然要求。为了改变早期教学流程存在的不足, 教师不仅要坚定本次带教的终极目标, 还要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掌握目标准则。例如, 针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情况, 从专业知识、书本理论、临床实践等三方面开展教学,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应用能力。

2.4 目标展示:

安排学生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并且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调整学习状态, 促使护理学习活动达到某个标准水平。在每批学生实习的第1周, 进行入科环境及规章制度介绍, 熟悉常见血液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第2周, 进行专科护理操作如密闭式输血技术及骨髓穿刺术后护理等知识的传授;第3周, 通过前2周的学习, 对所学专科技术操作进行考核;第四周, 通过理论考核对学生进行出科测评。

2.5 选定带教老师:

从护理带教方案的执行需求来看, 对项目所选择的教师也要符合标准, 一般要求专业具有5~10年的工作经验, 并且对临床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实际教学过程中, 定期召开教师研讨会, 对项目教学法应用情况综合探讨, 掌握课程教学实际要求后完成考评工作。

2.6 实习带教:

选择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 对临床带教活动定期考核与检查, 指出临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编排。必要时, 可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提出建议, 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

2.7 定期检测考评:

无论是哪一类的临床带教工作, 都要定期考核实际带教成果, 以便更好滴促进临床教学工作。本次带教阶段, 不定期对学生实习水平进行考察, 以客观地反映临床带教成效。

3 效果

为了检验目标实习的可行性、实效性和技术完善性, 我们将2009、2010级和2011、2012级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对我院血液科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分析, χ2检验P<0.01, 有显著差异, 见表1, 提示实施目标教学后的带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效果。

4 体会

目标教学是一种以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

注:χ2=22.14, P<0.01

4.1 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实习目标:

目标具有准确性、行为化、可测性三个特征, 对教师和学生在带教过程中主导和主体作用起了重要的导向功能。有助于教师准确的识别和掌握实习目标, 有针对性的选择带教内容, 在带教过程中, 抓住重点、难点内容, 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

4.2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确立实习目标, 向到科室实习同学展示实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通过实习应达到的标准, 增强了实习带教的透明度, 有利于提高实习的主动性, 克服实施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4.3 促进护理实践教学趋向目标化、规范化、系统化:

实习目标是将预期学生应该达到的态度、知识、技能目标, 尽可能全面、完整的列在实习总目标、实习科目标和实习周目标中, 组成了“标准目标”体系, 避免因教师个人原因或中途更换教师而出现知识带教不完整、不规范等弊病, 以提高带教质量。

4.4 减少学生对掌握知识的重复教学:

由于学生实习的科室较多, 许多基础知识、技能重复学习。确立实习目标, 有助于教师测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对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忽略讲解, 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未掌握的难点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

4.5 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考评:

由于实习目标具体明确, 并且覆盖整个教学内容, 便于教师和学生自行测试教与学的效果, 进行教学分析, 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矫正和调控, 也有利于学校对教学效果的定期考评。

5 讨论

实施目标教学法, 改变了以往教学的随意性, 有助于师生共同准确把握实习目标, 引导带教老师按规范进行工作, 在目标教学中制定带教质量管理、护理教学资料、护生考试考核、护生出勤管理等, 通过考核、评估, 可掌握护生实习的发展, 同时, 也能反映出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综述所言, 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 其不仅要掌握书本理论知识, 还要把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 从临床护理操作培养个人的知识水平。为了摆脱传统教学流程的不足, 必须全面推广临床带教目标教学法, 这样才能激发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本次采用目标教学法之后, 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水平均有增长, 充分说明了新型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5]。为了将这种新型教学法推广开来, 今后相关专业教学均可采用此方法, 全面提升专业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技能水平。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2009、2010年级三年制大专生58名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将2011、2012年级三年制大专生70名为施教组, 在传统教学法上应用目标教学法。结果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施教组优于对照组, P<0.01,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目标教学法运用于临床护生带教, 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实习目标,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护理教学趋向目标化、规范化、系统化, 减少学生已掌握知识的重复教学, 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考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带教,目标教学,护生

参考文献

[1]钮美娥, 薛小玲, 孙志敏.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环节质量控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 (2) :33-35.

[2]史晓娟, 李东凤.目标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5) :117.

[3]方慧麟, 薛小玲.护理目标教学临床实习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20-21.

[4]方海云.护生临床实习模式如何适应整体护理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 1997, 12 (1) :18-19.

8.明确目标,实现目标 篇八

曹姗告诉记者,由于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为了上学方便,她初中的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的,到了高中,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由外公外婆照顾生活,学习上主要靠自己,没有请过家教.

从初中开始,她就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小纸条上,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哪怕有一件没做完,都绝不去睡觉.“这个习惯坚持了6年,很有用,而且让我每天都有成就感.”曹姗说,“除此之外,我还比较注意总结,考得好考得不好都会总结一下.文科的东西要反复才能加深印象.我的记忆力也不算太好,就一遍一遍反复.比如高三的时候,历史书就背了七八遍吧.”

9.有追求,有目标主题班会心得体会 篇九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以有追求,有目标主题的班会,主要内容涉及到了考研与就业,可想而知其主要类容主要围绕对于我们大学生当我们在未来的路上怎么选择,是先进入社会进行我们的职业生涯还是继续我们的学习之路“考研”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对于这次主题班会我感想很深刻,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先说考研吧,除了支付时间成本外,还得考虑到两个变数:考上与考不上。如果考上了,还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个边际效用问题。

这就是说,当读研的人数很少时,其边际效用为大,二者成反比;当读研的人数增长时,尤其像现在这样迅猛增长时,你可能会想到毕业后的竞争激烈程度,那么读研预期的边际效用可能将随着在读人数的增加而递减。

如果考不上,那么,其机会成本与心理成本将增加,如果此时去找工作,机遇可能减少了许多。如果你看到那些成绩不如你的同学找到了比你好的工作,你的心理成本将上升,因为攀比之心从皆有之。其次,如果你准备明年再考,对挫败的恐惧也会增加你的心理成本。

那么,该如何选择,我以为,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去考虑:

一、方向定位。一般来说,家长比较喜欢为子女设定目标。但是,作为目标的实现者自己对这个目标有没有认同,这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则目标难以实现,起码会使实现的过程少了许多快乐。如果能够实现,却很难充分享受实现所带来的快乐。因此,这种定位应该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爱好来定,于是,这又出现了一个两难:刚上大学怎么知道自己的长处,而当你知道自己的长处后,时间却不长了。因此,在时间不可逆转的前提下,应该先定方向。但不管什么样的定位,我以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做:

二、是培养起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增强自己的好奇心,因为兴趣总是以好奇心为基础的。对求知的事物的好奇心,常常会激发我们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所带来的动力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就读书而言,不仅在于增长我们的知识面,更在于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它包括归纳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质疑的能力等等。这对于我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以后的工作甚至人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二是培养的我们表达能力。知识经济里,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交往中使用的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尤其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它是以法学为主干的。毕业后大多从事司法和党政工作,这可是典型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由于本人个人的偏好,我还比较倾向于鼓励大家喜爱辩论。因为无数事实充分,从功利的角度看,辩论不但能培养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在于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点,只要看看学校辩论队已经毕业工作的同学的情况就可以充分。

三、是降低期望值。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正逐渐从身份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在本科学历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学历所包含的价值量正在逐渐降低,而对于能力的价值预期正逐渐提升。我有这样一个类比:学历如同电影院没有座位号的入场券,没有它肯定进不了影院,那么,你即使有再高审美能力也不行;但进去以后,要坐上理想的座位,还需要你的能力去竞争。这个时候,学历已不具有什么意义了。再则,当今大学生就业已没有了什么特殊性,以进入“大众化就业”时代,学校也不是专门培养什么“精神贵族”,而是培养有知识素质高的普通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看似有点降低层次,但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而且有助于及时肯定自我。因为你的很小的进步都可以得到自我的及时肯定。这对于树立我们的自信心很重要,人的自信其实就是肯定自我,社会的肯定必须经过自我肯定才能转化为自信。而且要维系这种自信,还得不断地对自我进行肯定。降低期望值,并不等于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对自己要求严格,这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

10.党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的心得体会 篇十

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也是干部素质的具体体现。学校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政策领悟力、实践结合力、团队建设力、协调沟通力、过程控制力等等;执行能力就是把计划、方案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总揽部门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派兵遣将的指挥调控能力;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中层领导在学校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自己分管的管理工作,有时做了大量的工作,还不被教职工认可,不乏辛苦和委曲。为适应当下的教育形势,中层领导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增强执行力,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具体来说,学校中层干部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岗位认知能力。学校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准。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足球运动员,心中装着集体的目标,真正进入竞技状态,场上跑动积极,注意用“大脑”踢球,讲究和同伴相互配合,才能赢得整个球队的胜利。

2.政策领悟能力。学校中层领导对校长、副校长负责,又要主持处、室的工作,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时以法治教。另一方面,要吃透校长的决策,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决策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草率行事,不仅不会达到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3.计划条理能力。中层干部对校长决策意图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中。每学期,各个部门、处室都要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部门计划,围绕学校的总体思路,结合部门特点,落实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拿出时间表。要保证部门与学校工作的整体性、一致性、连贯性。在制定计划、方案的过程,多请教师参与,多听取采纳教师的意见、建议,把部门的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觉认同。

4.组织实施能力。这是中层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可能变成现实、蓝图变成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指挥得当、调控有力、激励有方。学校中层干部要能通过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实现管理决策层的用心、中层的上进心、教师的责任心“三心”最佳组合。对全体成员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采用必要的物质奖励和有效的精神嘉奖相结合的方式,让教职员工产生归属感。在检查、激励、反馈的过程中,完成组织目标、任务。

5.全面协调能力。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学校中层干部,起的是桥梁、纽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协调就是沟通,就是及时上传下达,倾听“民心”,反映“民意”,解读校长之声,是共识协调;学校中层干部直面教职员工,碰到的现实问题要多一些,协调就是理顺,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是关系协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实现共赢。

6.深刻洞察能力。这是一种判断思维能力。学校中层干部虽然不是学校的决策者,但是应该义不容辞地为校长决策提供事实依据。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提炼出真实的信息,供校长决策参考。对教职员工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或改革中的一丝曙光,能洞察先机,及时予以抑止或张扬。未雨绸缪,是有洞察力的表现。

7.有效授权能力。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历亲为,学校中层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因此,无论是管教学的,还是抓后勤的,都应该最大限度地赋予助手、下属责、权、利,全体教师才有成就感和责任感。同时,中层干部要勇于为教职员工承担工作中的失误,不把属于自己的责任和矛盾推给学校领导。

8.大胆创新能力。中层干部应该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执行不是简单复制领导的命令,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条,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的过程,要有中层干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这样,校长的决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完善、科学,创新也在执行过程中成为组织解决问题的文化。

9 基本素质能力。 模范遵守组织纪律,会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行使干部的民主权利。一旦形成集体决议,应坚决维护和执行。会内讨论的内容,包括各人讲话的内容,未经授权,会后不应传播和扩散。遵守组织纪律,维护组织的团结是每一个中层干部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条件。

二、怎样提升执行能力?

1、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诸葛亮事必躬亲,历来受到人们的批判,但失去了这位事无巨细的丞相以后,蜀国很快灭亡了。中层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校班子的整体形象,必须以德立身,以绩服人,时时处处做老师们的楷模。中层领导要结合所分管工作的实际现状,创造性地去完成学校所布置的工作,不当话筒,不能将上级的意见和要求停留在口耳相传的环节,应该身体力行,敢于下水,不能将所分担的工作分解完事。

2、不找借口,勇于担当。在美国卡托尔的新员工录用通知单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最优秀的员工是像恺撒一样拒绝任何借口的英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许多干不好工作的借口——“领导给我的权力太小了”、“这一级学生的基础太差了”、“我们的师资力量太弱了”、“后勤保障不到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局面:每个人都努力地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的过失,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实际上,中层领导在自己的岗位上都独挡一面,不要为工作的过失寻找借口,要勇于担当,凡事多分析自身的主观原因。力争做到:如果不能改变手里的牌,那就要改变出牌的方式,在现有的状况下争取最大的成绩。

3、提高素养,关注细节。中层领导要通过学习,提高德行修养和管理素质,努力克服个人英雄主义,追求团队成功,因为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中层领导要关注细节,要督促、去指导,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忍受压力、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凡事该快的时候要“动如脱兔”,该慢的时候要“静若处子”。

4、合理定位,用好权力。中层在管理一个部门时,要弄清自己有那些权利,一般来说中层权利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完全自主,不要向领导报告,可以自己决定;第二种叫有限自主,告知高层领导后,自己可以操作;第三种叫不能自主,没有许可绝对不能做。哪么中层干部只有弄清自己的定位后,我们的执行力才会提高,否则就是徒劳。

学习了《激活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一书,其间有很多感触。第二章中感触最深的是对执行力这个概念的陈述。书中把执行力的三个关键要素概括为:“快、准、狠”。 快:执行的速度要快;准:执行的尺度要准;狠:执行的力度要狠。 在实践中,要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工作,就要做到速度快、尺度准、力度狠。

11.论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 篇十一

关键词: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

0引言

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会计的研究也不例外。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而这个系统要运行,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指引其运行的方向。迄今为止,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仍在进行。正确认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不仅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指导我国会计实务工作,引导和优化会计行为。

1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

1.1西方国家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第一个将会计目的作为独立范畴加以深究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Staubus(1953),他指出: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应重视的是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短期和长期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如果同意将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视为会计的首要目的的话,接着应完成的任务是确定为满足这种目的所需的信息种类,以及提供这些信息的可能性。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对以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书提出会计的目的是为以下领域提供信息:①做出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识别有决定意义的决策领域,确定目标与方向等;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与物力资源:③记录与报告资源的经管状况;④使社会机能与社会控制更加便利。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principle Board,简称APB)(1970)发表题为《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第4号公告,该公告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经济决策所需的合格信息。在此基础上,公告又进一步将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特定财务报表的目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一般目的,以及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质量目的。

特鲁布拉德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它的任务是研究财务报表的目的,该研究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目的》研究报告,亦称《特鲁布拉德报告》(1973)中提出了十二个会计目标,其中前十个目标是针对盈利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后两个则是针对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提出的。

FASB于1978年发布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该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认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受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Committee)在1988年颁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框架》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

1.2我国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初期,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会计的含义、对象、性质、职能、任务、原则、方法等,可以把会计任务近似地看成是会计目标。而当时研究的会计任务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任务。

直到1989年11月.出版的由刘恩禄、向泽生教授主编的《财会知识更新手册》才收录了会计目标辞条,而在此之前,会计辞典、手册等都没有明确指出会计目标,指出: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是会计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并指出我国会计学界常把“会计目标”与“会计任务”视为同一意思表示。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在我国会计界受到重视应当说是在1988年前后,在第一次全国性“会计原则专题理论研讨会”上,娄而行教授主要分析了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的关系,并将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将会计目标纳入到会计管理活动中来,认为会计目标和其它经济管理活动的目标并无二致。葛家澍教授主要分析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含义,认为财务会计目标代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的期望和要求,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毛伯林(1987)教授指出会计行为受会计目标的制约,是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从九十年代开始,对会计目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我国会计界的重视。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既有“经济的”会计目标,又有“社会的”会计目标;既有一般的会计目标,又有具体的会计目标;既有财务会计目标,又有管理会计目标。而且随着会计工作的细化,各种具体会计目标还会不断出现,如人力资源会计目标、金融工具会计目标、通货膨胀会计目标等。

2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

2.1西方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20世纪30、40年代之前,财务报告目标不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才开始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1953年,美国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Staubus)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目标问题,开创了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先河。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概念与准则委员会”直接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1960年,一篇题为《研究方法结论和会计理论构建》的论文,首次谈到财务报告目标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起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和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和目标都必须明白规定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至此,会计目标开始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20世纪70年代,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受到了会计理论界的广泛重视。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阐述,认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目标,就是提供关于一个企业定量化的财务信息,且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决策,使财务会计信息具有有用的属性。同时,又把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作为具体财务报表的目标。1971年,受AICPA的委托,成立了以特鲁伯鲁德为首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开始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的目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73年成立后,一直重视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并于1978年发表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SFAC No 1)《企业财务报

告的目标》。

西方会计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不被重视发展到普遍引起重视,直至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成为研究其它财务会计概念的前提,并实现了由财务报表目标向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在FASB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发布以前,美国关于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中在论述会计目标时,指的是财务报表的目标。随着FASB对会计目标研究力度的加大,通过对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以及实现使用者信息需要的现实可能分析,将财务报表的目标扩大为财务报告的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2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初期引进美国的决策有用观,后又引进美国的受托责任观,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理论界也进行了长期争论。但是财务报告目标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第10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但这一目标过于笼统,没有区分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对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位次关系排序,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2003年2月,财政部成立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最具权威性的研究和咨询机构——第二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ASSC),ASSC成立后,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掀起了有关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高潮,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在ASSC卓有成效的工作下,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中第一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基本准则对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具有适用性和前瞻性,强调了委托人对受托责任的监督,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需求。

3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

国内外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许多学者针对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对繁荣会计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遗憾的是,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提出至今,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并不注意区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之间的差异,许多学者经常把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混同使用。在我国,有些文献也把会计目标认同为财务报告目标,甚至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会计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反映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在研究或强调财务报告目标时不能忽视会计目标,或者不能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会计目标。其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会计目标由不同层次的会计目标构成:第一层次是会计的基本目标(或称总体目标);第二层次是会计的具体目标(或称直接目标)。其中,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它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提供其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各环节、各过程中的展开。

基本目标与直接目标的关系是普遍适应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各有着不同的作用。基本目标的作用在于:在会计一般环境性假设的基础上,以基本目标为指导,运用规范和实证的方法推导出会计的原则和规则。”各种原则和规则都应逻辑地引自各种假设,并达到与会计基本目标相一致的要求”。具体目标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确定特定环境下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以及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和财务会计能够提供哪些信息,从而最终为确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构成与形式提供指南。财务会计报告尽管不像产品那样具有很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但其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却始终处于循序渐进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源于人们基于会计环境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其中对具体目标的定位起着直接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3.1.1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它在会计工作中处于支配地位,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会计行为的指南,也是统一会计人员工作观念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会计工作和基本目标的联系纽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资源提供者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是向信息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提供有助于其作出合理决策的信息。

会计目标的实现,最终应通过一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来完成。基本目标是战略目标,其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体系的宏观导向。具体目标是战术目标,是基本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结果。

3.1.2从会计目标的构成层次看,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基本目标之下的具体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3.1.3从发展方向上看,会计目标具有前瞻性,其基本目标能指引会计具体目标发展的方向,是会计目标切实为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具有先进性,注意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将它定位为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符合我国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基本情况。

3.1.4从地位上看,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只是相对稳定,不会经常变动。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仅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具体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目标,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2财务报告目标是具体目标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环境下会计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要求,是会计运行的导向和归宿。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其特殊的方法和流程而产生会计信息,并最终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财务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工作循环的终点,也是其向外界披露财务信息的通常渠道。虽然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流程的最终产品,但编制财务报告不是会计工作的惟一目的,不能用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来代替会计目标。

3.2.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某一时点或某一年度的有用信息,但是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仅需要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日常信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会计提供一种连续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作出经济决策,而财务报告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受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特性和报告手段局限性的影响。

3.2.2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直接手段。会计是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定着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也影响着财务报告的形式,而财务报告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直接手段。虽然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都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但它们只有借助于财务报告,才能发挥它们在实现会计目标中的作用。因此,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总括反映,其目标应体现会计目标的基本精神。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输出成果,其目标直接反映和体现了会计目标。

3.2.3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创新。现行准则中“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借鉴国际惯例,明确了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的双目标,而会计目标是具有会计中国特色的目标。

12.企业目标及企业战略目标 篇十二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南、设定要达到的目的。企业目标是企业之灵魂。企业没有灵魂, 也就失去了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力。企业目标应该根据企业能力来确立生产经营范围, 以及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理念就是在客户需要的时候恰好拥有客户需要的产品。客户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薄利多销, 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利润。企业越是与企业员工分享企业利润, 企业员工就越是会尽心竭力为企业做贡献, 企业就会获得更多利润, 赢利可以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缺乏企业目标或者企业目标不明确, 企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 长此以往, 问题成堆, 顾此失彼, 疲于奔命, 危机四伏。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战略决策者, 决不会等到问题成堆, 甚至出现危机时, 方才仓促应对危机, 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最成功阶段就应该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看, 成功之时也就是危机之时, 要保证企业持续科学发展, 就必须在企业蓬勃发展阶段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目标, 来适应企业内外部变化。

1. 企业目标的内涵

企业目标的内容可有三个主要因素:企业生存基础、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形象。

(1) 企业生存基础

企业生存基础是满足客户需求, 企业生产的产品被客户认同并购买, 用获得的收益来维持再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只有客户购买企业的产品,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从维持企业生存角度来看, 企业必须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兴旺发达。客户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客户所购买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 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带来的满足程度。客户需求关系到企业存亡。为了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 企业要对潜在客户群进行分类, 分析不同类别客户群的个性和共性、价值取向和消费习惯、分布特点和所在区域、购买动机和需求、现实购买能力和未来购买能力。企业还应该分析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 未来市场结构变化, 未来资源获得途径。

为满足客户需求, 位于顺德容桂镇的家族企业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生产经营方面制定的企业目标是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 作为企业生存基础。格兰仕通过降低微波炉销售价格, 赢得客户认同并纷纷购买, 获得微波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格兰仕微波炉连续多年低价销售运营下, 海尔、三星等家电品牌2005年前后纷纷选择了退出微波炉市场, 就连最强硬的对手LG也决定退出微波炉低端市场。这无疑是给格兰仕让出了巨大的微波炉生存空间。企业生存基础坚不可摧, 企业才有能力谋求发展。

(2) 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

如果企业经营理念是以人为本, 那么企业就会关爱企业员工。这种关爱可以体现在为企业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心企业员工个人生活, 甚至关心企业员工家庭生活, 及时解决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困难, 对有心理亚健康倾向的企业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 使企业员工没有后顾之忧, 以企业为家, 一心一意为企业作出奉献。

如果企业经营理念是诚信, 那么企业就会诚实守信, 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货真价实, 不会以次充好、欺骗客户, 企业信誉就会建立起来, 企业员工也会对企业忠诚。

如果企业经营理念是不讲诚信, 弄虚作假, 欺你没商量, 抱着骗一个够本, 骗俩赚一个的心态, 企业员工也同样会想方设法欺骗企业。这样的企业必定是短命的。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 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然而, 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 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中国搞市场经济的时间短, 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决策稍有不慎, 就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 甚至生存。”2006年, 三鹿集团成立50周年之际,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如是说。没想到两年后, 企业竟然真的遭遇生与死的挑战。

2007年12月以来, 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 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

2007年8月1日下午5时,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获得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检测结果, 其产品16批次奶粉样品中, 15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膀胱、肾部结石, 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董事长田文华在召开的经营班子扩大会上, 要求产品中含三聚氰胺之事对外界严格保密, 不能泄露出去, 甚至要求部分内容不记入会议记录。

据三鹿集团网站介绍, 自1993年起,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在短短几年内, 先后与北京、河北、天津、河南、甘肃、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的30多家企业进行控股、合资、合作。2006年6月15日, 三鹿集团与全球最大的乳品制造商之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2007年, 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 同比增长15.3%。

几年间, 三鹿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 进行乳品项目建设和相关企业并购。由于其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其奶粉在二线城市市场以及农村市场拥有很强竞争力。2007年奶粉市场三鹿继续领先于其他品牌, 市场占有率达到18.26%, 比位居二、三的其他品牌分别高出5.68%和9.43%。

扩张的冲动导致了对产品质量的忽视。三鹿集团面临产品质量危机问题之时, 不是以诚实守信的企业经营理念去处理产品质量危机, 而是想方设法欺骗公众。从三鹿集团接到消费者投诉到向社会公众不得不公布其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竟然时隔9个多月, 承认2008年8月7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已经流入市场大约有700吨。在这9个多月的时间里, 三鹿集团一直隐瞒事实, 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推诿转移公众视线, 这期间又有多少婴幼儿身受其害, 又有多少家庭备受煎熬。三鹿集团未能恪守诚实守信的企业经营理念, 咎由自取, 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黯然谢幕, 破产成为三鹿集团的最终结局。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的基石、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经营理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 逐渐成为企业员工行动准则, 成为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

(3)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被社会公众识别的具体形态和姿态。社会公众识别一家企业主要有三个方面: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

企业的名称、标志、商标图文、产品包装和工作服都是企业的视觉识别。企业的视觉识别应该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健康、向上、简洁、明快的元素融入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会为企业增添光彩, 吸引社会公众目光, 令人过目不忘。

企业的承诺、践行, 企业员工的言行都是企业的行为识别。企业的行为识别会给社会公众真实的感受。企业承诺并且忠实践行自己的承诺, 企业员工真心实意对待客户, 企业就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社会公众的口口相传比花费巨额广告更加能够有实效。企业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会提升企业整体效率, 有别于其他企业, 成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行为识别。

2. 制定企业目标的基本原则

制定企业目标的基本原则有四点:

第一是长期性。制定企业目标必须明确制定出企业未来的经营大政方针, 规划中长期企业发展框架,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保持企业目标长久持续稳定实施, 集中精力做一项事, 更容易把事情办好, 持之以恒, 事业才能有成。企业目标朝令夕改, 飘忽不定, 企业就不能够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

企业目标缺乏长期性后果是严重的。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生产经营的企业目标是采用降低微波炉销售价格, 占领微波炉低端市场, 在刚刚获得微波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久, 就改变了企业目标——向微波炉高端市场高歌猛进, 放弃部分微波炉低端市场。这给竞争对手美的集团获得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美的微波炉市场份额急速攀升, 一举摆脱了此前亏损的局面。凭借这一突如其来的好运, 美的集团如今已经成为格兰仕集团一个巨大的威胁, 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直追格兰仕。有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 2007年格兰仕微波炉的市场份额已从53%下降至46%, 而美的则上升为40%。

格兰仕集团由于忽视了企业目标长期性对企业的重要性, 丧失了微波炉的市场份额, 教训是深刻的。

第二是指导性。制定企业目标应能够指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实施企业目标。将企业总目标分解成为企业各个子目标, 企业各个子目标以企业总目标为宗旨。

第三是激励性。制定企业目标应对企业员工具有激励。企业目标的实现要使企业员工受益, 制定的企业目标越与企业员工利益息息相关, 企业员工越会竭尽全力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将激励转化为企业员工内在的动力。

第四是关联性。当制定的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密切相关而且正相关时, 个人在争先恐后地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 企业目标也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因此, 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并且巧妙地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 达到企业与个人共赢。

企业目标表述应该简单明确, 切实可行, 具有感召力, 能够引起企业员工共鸣。

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并设定要达到的目的。企业战略目标依据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等因素, 兼顾企业全局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制定企业能力的准备和运用并设定要达到全局性的谋划目标。

制定企业战略的基本原则:

1.宏观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种宏观的企业目标, 是对企业全局的长远谋划。企业战略目标是从宏观角度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全局性的谋划并设定宏观目标, 规划企业整体发展总要求和总任务, 制定高度概括的企业整体发展的根本方向。

2.长期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种企业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够实现的目标。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要有前瞻性,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先进性, 长期指导企业发展方向和进程。

企业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上涨, 我国石油供应不足, 希望煤化工逐步开始替代油化工, 减少对石油依赖, 新型煤化工品种中主要包括甲醚、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国内新型煤化工企业纷纷成立, 企业战略目标是煤化工逐步取代油化工。全国一哄而上投资的新型煤化工企业导致产能过剩, 开工率不足, 效益低下。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煤化工被列入需要重点加强指导的行业。这是国家第一次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行列。

据亚化咨询上海公司统计, 2009年上半年, 国内甲醇产量493万吨, 净进口340万吨, 而截至上半年, 国内甲醇实际产能有1357万吨, 即国内甲醇开工率仅36%。二甲醚开工率估计也仅两三成。

煤制甲醇、二甲醚技术成熟, 产能大增, 下游需求严重不足, 导致开工率不足。

需求不足, 使醇醚价格暴跌。市场行情方面, 2008年6月份, 甲醇价格最高达4900元/吨, 二甲醚最高时价格达6750元/吨。2009年8月甲醇价格跌至2100元/吨左右, 二甲醚价格跌至2800元/吨左右。

开工不足, 利润微薄, 前几年争上醇醚项目的上市公司。尝到了投资热的苦果。比如, 天茂集团40万吨二甲醚上半年完成计划投资的94%。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54.49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28.79%, 实现净利润为2417.52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45.15%。其中, 占主营收入67%的化工 (二甲醚为主) 毛利率11.27%, 同比下降33.54%。由于市场需求不足, 公司二甲醚产能利用率为15.46%。又如, 远兴能源拥有国内最大甲醇项目, 据公司半年报, 占总营业收入65%的甲醇上半年毛利率是-8.15%, 公司上半年每股亏损0.21元。企业战略目标不能长期指导企业发展方向和进程, 将使企业面临危局。

3.稳定性。

企业战略目标的长期性就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的稳定性。稳定性的企业战略目标利于企业组织资源调配, 按照既定的长期目标组织攻坚, 逐步实施企业战略目标, 减少盲目性、随意性。

4. 全面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种整体性要求, 虽然是着眼于未来, 但却不能忽视现实。企业战略目标应该从局部出发, 统领全局。科学的企业战略目标, 应该将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5. 可分性。

由于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 所以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可分性。企业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 总是可以分解成若干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具体要求。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既可以在空间上把总目标分解成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又可以在时间上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只有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 才能使其成为可操作的方案。

6. 可接受性。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和评价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公众来实现。因此, 企业战略目标必须被企业员工理解并符合企业员工的利益, 才能够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表述必须明确, 容易理解, 能够得到企业员工的接受。融合企业员工长远利益的企业战略目标必然能够得到企业员工响应和认同。

7. 可检验性。

企业战略目标应该能够在未来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客观的检验。企业战略目标必须明确, 具体地说明将在何时达到何种结果。企业战略目标的定量化是使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可检验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 有许多目标难以数量化, 时间跨度越长、战略层次越高的目标越具有模糊性。对此, 应当用定性化的术语来表达其达到的程度, 要求一方面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 另一方面须详细说明工作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苏东.格兰仕夭折的转型.中国企业家.2008.12.12.

[2].三鹿集团破产全过程调查:究竟“鹿”死谁手?.中国青年报.2009.1.7.

[3].三鹿4年前曾进“黑名单”经企业公关撤下.东方网.2008.09.12.

[4].阮晓琴.争上项目酿苦果醇醚需求不足价格暴跌.上海证券报.2009.8.28.

上一篇:2024年三八妇女节知识测试题下一篇: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