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4-12-15

东西方文化交流(共9篇)

1.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一

学习目标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的贡献;《马可•波

罗行纪》及其影响等。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的贡献;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了解马可•波罗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流方式 学习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可马•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学习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意义。学习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阅读41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知道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吗?

2、世界交流的主流是什么?学习过程

一、预习与交流: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阿拉伯人将中国的古代发明传入()和()等地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和()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2、阿拉伯人将()人的计数法加以改进,()世纪传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了中国。受到了中国皇帝()的赏识。

2、《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马可波罗的见闻与经历,在()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与向往。

二、课堂合作与探究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三)、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交往的历史意义。

三、课堂小结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贸易要道。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贡献:

1、给中国带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

2、将阿拉伯数字传给世界。

马可波罗。

四、布置作业

1、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代阿拉伯人B、古代腓尼基人

C、古代印度人D、古代希腊人

2、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

A、阿拉伯人B、印度人C、英国人D、意大利人

3、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人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他会选择下列哪部书作为参考:()

A、《荷马史诗》B、《三国演义》

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

4、以下不属于马可•波罗经历的事情的是:()

A、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B、在中国生活了17年

C、出使日本D、与热那亚人作战

5、马可•波罗一行何时来到中国:()

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6、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的是:()

A、阿拉伯人B、印度人C、英国人D、意大利人

7、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包括:()

A、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B、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0到9的计数法

C、传播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2.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二

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从天文历法到人生哲学, 无所不包。这些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也是指导现实的良方。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 几位大教育家和他们所代表的学术思想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在东周时期, 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这一时期, 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 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 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和道家, 他们各自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 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在诸子百家当中, 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孔子, 他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 对中国, 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二、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在现代, 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深入。以孔子为例, 在英美等国家, 孔学被称为Confucianism, 被作为一项专门的学科进行讨论和研究。孔子生活在距今约2500年的春秋时代, 他的学说之所以在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国学者所研究, 一方面是由于孔子的思想代表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明, 另一方面是由于儒家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孔子门下弟子三千, 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比如“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怠”等, 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除此之外, 孔子的“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 文化历来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单纯的经济运作过程, 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虽被称为第三产业, 但与一、二产业相比重要性并不低, 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 对于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在我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既是经济建设课题, 也是社会科学文化建设课题。没有文化的协调发展, 经济伦理和经济规范确立不了, 经济建设就难以搞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就是知识化经济, 就是文化知识作支撑的经济。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影响

(一) 文化研究带动人口流动

自古以来, 国外学者就不断到我国访问学习, 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国人口流动更加迅速而便捷, 这也为国外学者的到访提供了便利条件。

由文化研究带动的人口流动是一种自发的流动, 其主要特点在于目的性强。为感受瑰丽的东方文化, 外国友人来到我国, 由此产生的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促进各国间文化经济交流的客观条件。

所谓交流是一个互通有无的过程。如果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社会结构、文化传统都极其相似, 则其交流的可能性必然较小。而东西方之间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 东西方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轨迹。因此, 交流无疑成为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最佳工具。

(二) 灿烂文明加深良好印象

中国文化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文化, 虽经历了几千年的考验但却历久不衰。对于西方国家来说, 中国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而这种独特的魅力必然会对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产生巨大的影响。

尽管很多西方学者到访的目的即为研究我国传统文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出行之前即对我国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无论各国之间的交流如何深入, 要真切地感受一国的文化, 必须亲身体验方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到访的外国友人在我国的人文环境中必然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除文化交流外, 也有很多外国友人来到我国并非是为了研究我国传统文化, 而是以经济交流或旅游观光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灿烂文化可以使其加深对我国的良好印象, 而由此必然产生经济交流的进一步扩大, 如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字画、瓷器等商品的购买量的增加。回国的外国友人的宣传作用也可进一步促进经济往来, 由此创造出经济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 良好的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经济环境, 也为西方贸易实体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灿烂文明的国家, 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 必然能够成为世界各国各大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和优秀的人文商品来源。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本文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及文化与经济等几方面阐述了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保持我国文化先进性的前提下, 努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 实现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双重飞跃。

3.东西方文化浅谈 篇三

关键词:社会价值 人本主义 集体无意识

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导致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引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主流教育思想,注重对道德的培养,通过道德教育来改善人性,使人人都能按照伦理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懂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强调个人服从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际伦理关系,强调先社会后个人的价值观,认为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而西方的教育比起中国来说起步较晚,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主要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强调理性、科学,崇尚自由、民主、,推崇个人奋斗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利益是最重要的,不实现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实现集体利益、就谈不上个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衣、食、住、行,少不了说话办事,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感情的交流,那么礼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其环境下,人们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就很大,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参观一个社区时,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有组织地用英文高声欢呼“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克林顿当时表情有一点儿迟疑,但还是用微笑示谢,就在此刻,一个小男孩大声直呼“克林顿、克林顿”。 克林顿当时备感亲切的抱起了这个孩子。”领导和老师们看到这一幕感到十分诧异,那个三岁的男孩竟敢直呼总统克林顿的名字,按照中国的礼仪,这显然是大不礼貌的行为,在中国人看来,要尊老爱幼,一般只有熟悉的同辈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有时为了显得亲近,还要把姓氏去掉,称呼后面的名字或者小名, 在大多数西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讲究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在家庭观念中,西方国家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都直呼其名,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见面时必须要尊重长辈,礼貌待人,不可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没教养,西方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孩子一旦过了18岁就要自力更生,父母也再不会给他们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可在中国却存在很多“啃老族”,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父母也认为钱就是给孩子留的,结果造成了很多中国孩子没有西方国家孩子的独立生存、创造事物的能力强,造成东西方礼节差异的主要愿意是因为道德体系和价值观不一样。

在西方文化中注重的是自我的表达和发展,自我是西方人思维的中心点,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不违法,不伤害他人,都应当是受到尊重的,注重自我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的伦理道德一样平常,比如说:一部在2005年的美国爱情电影,描述的内容是美国西部二个男人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在西方人看来是合乎常理的、是可以接收的,在《断背山》这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中,导演的拍摄角度并不是批判和对立,而是在义正言辞的赞美爱情,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面演绎出了两个同性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力,社会对他们应该包容和理解,给他们予以支持,这在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是应该受到所有人尊重的。但是在中国人们受传统观念、儒家思想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颇深,人伦的压力让大都分人会选择继续维持没有愛情的家庭婚姻,更不要谈同性之间所发生的爱情,同性爱情是要受到社会和道德谴责的、谩骂的,这就意味着在东方国家并不是所有人的个人欲望都能得到满足,得到释放,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受到社会秩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约,如张元的电影《东宫西宫》中,铁链的寒冷、残雪的污损,整体气氛有种黑暗、潮湿的感觉,墨黑的夜晚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些种种为影片添上了神秘色彩的因素,也在无意识中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既同性恋者的生活是荒诞且奇怪的,这部同性恋电影的真正价值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由于中国的中庸处事哲学,同性恋永远躲在阴影中,受到主流社会的藐视和不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因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也就发生了改变。

曾记得林语堂有一段话讲述了中西方艺术表现对象的差别“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女人,西人知人体曲线之美,而不知自然曲线之美;中国人知自然曲线之美,而不知人体曲线之美。[1]”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艺术方式是主观的,寄情于山水之间,西方艺术方式是客观的,重写实再现。从技巧上来说,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明暗关系,绘画注重理性,而中国画讲究线条的贯气和神韵,虽然也通过技巧去达到目的,但是更注重感性。从效果上讲,西方绘画重写实,追求细节上的逼真,以细节的逼真去反映对象的神韵,达到普遍人们认可的美,比如说达荷兰绘画大师杨-维梅尔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女孩》,通过写实的技巧表现了一个少女转身的刹那,回眸欲语的姿态。艺术作品之所以创作出来,不是为着一些渊博的学者,而是为一般听众[2]。中国画注重精神,在形似和神似之间更注重神似,来反映对象的神韵,以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意境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精髓,比如说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可以感受到画面上山峰的用笔潇洒到位、气韵生动,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飞流的瀑布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得全幅作品行云流水,由此可见,绘画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心灵的物态存在方式,它不仅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内在的精神世界,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虽然绘画是属于一种“个人化”的行为,但是更受到了“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就中西方文化比较而言,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审美的差异,西方的文化沉淀较弱,现代感、前卫性较强,注重现实,中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较传统,不是很现代,还在不断的演变、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天晶.当代时装摄影解析[M].河南大学,2011年版

4.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四

国际商务谈判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往往会遭遇思维方式的冲突。以东方和英美文化为例,两者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三个方面:

1.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英 美文化偏好抽象思维;

2.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

3.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英美文化注重对立。

意识差异:

1.决策意识 当面对复杂的谈判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将使用不同 的方式做出决定。比如,对于日本人来说,决策是集体的事 情,需要得到管理层的一致同意。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和精 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而在德国,决策权 一般在公司的最高层手中。

2.人情意识 中国有别于西方的一个特色就是人情问题,凡事讲究 人情,讲究面子,所以在谈判中,也不可避免受此影响。而 且,中国谈判者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认为个人间的融 洽关系对于谈判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西方人在现行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强调对利益的追求。虽然也很注重谈判中的 人际关系,但他们一切以利益为重,在人情和利益两难的情 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3.利益意识 商务谈判的目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 中西谈判者都具有利益意识,双方谈判的目标集中而鲜明 地指向利益,并以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但是,中 国谈判者的利益意识没有西方谈判者那么明确和强烈

观念差异:

5.东西方企业文化论文(精选) 篇五

【摘要】:文化的差异在现在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改变。文化差异由此引起的文化的冲突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目前成为企业合作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此,促进东西方文化和谐与融合成为企业合作一个 成为维系东西方合作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

当前,和谐的话题已经被人们广泛论及。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和谐。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来说,文化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迅速蔓延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外深入,东西方企业合作频频出现。“走出去,引进来”也日益成为一种高调的趋势,中国的企业家在国外投资或外国企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东西方企业之间彼此交流合作,但跨国界的企业文化难免出现许多的矛盾冲突,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利用机遇,如何面对挑战?促进企业文化融合,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不仅要正视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又互相融合,而且还要进行创新剔除企业文化带来的诸多不利的因素,同时为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就需要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管理,才能更好的避免文化冲突,促进文化和谐,社会和谐。

一、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的差异表现有很多种,自然地域条件、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东方的企业文化更多的集中在传统文化上。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孔孟思想已经在东方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人注重理性的思维,逻辑性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东西方企业内部文化

1、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也可以称之为思维方式。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受传统的思想的影响较重,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孔孟的思想对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依然是一个热点话题。重情感的认识。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时可能仅仅是为限制君主的权利,但对现在却有极深的影响。东方的人的人一向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其体验、感悟和想象。依据情感,传统的情感来调节社会矛盾。偏重于经验,用推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所有在众多的东方企业中,能感受到浓郁的儒家气息。而西方文化更多注重理性思考和实践的验证。对事物追根溯源,强调逻辑性,推理性,事实性。西方企业文化一向主张数量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看待事物既看到对立也看到统一,以科学生的理性精神作为其思维根基,以科学的原则作为社会准则。

2、人生观不同。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经历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有意义等等。东方人一贯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既要重视物质,又要重视精神。记得庄子写的逍遥游,揭示了他的人生观,鼓励人们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而能自己解放自己。重视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而西方人的个人主义观念较强,以自我为中心,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熏陶下的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取的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认为孩子要正确认识得与失。关心自己的成败得失,物质利益凌驾于精神利益之上,强调自己解放自己和人人为自己。而对于真正的人生观,就是马克思的人生观,人的一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贡献自己,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3、价值观不同。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批判是所持有的观点。东方人的集中价值观则是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只有集体的力量强大,个人的力量才能强大。个人的发展离不了集体的支撑。这是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分离,与周围人、事相处和睦,特别重注感情,个人的成功来自集体。仁、义、礼、智、信,忠,百善孝为先,传统的三纲五常规范人的行为,这些都是东方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西方的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则一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私欲至上,追求自身的利益,实现自我价值,个人享受。这种价值观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个人竞争。以“我”为核心。过分强调民主、自由、平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浪费主义、消费主义思潮席卷西方。生活不受约束,非常自由,注重自我表现。

4、世界观不同。世界观使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东方企业一向接受的是马克思提出的唯物主义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物质的体现。对自然有所敬畏,但也注重对自然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西方企业受自身的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相差甚远。在对待自然上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原则。形成了人本主义的世界观。

5、风俗、语言不同。风俗是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而语言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不通是双方交流的障碍,要中影响了双方的准确交流,而翻译则对一些人来说是不太可能的。同样,身体语言也有差别,比如点头、挥手等一些肢体的语言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比较大。语言不通再加之肢体语言理解错误那么该如何交流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难以融合。这样在同一所企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共同工作的两人难以建立起信任感,即使沟通有些语言难免表达不到位而产生一些误解,造成回避沟通。风俗的不同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难以接受。它需要时间去适应,而有些人恐怕一辈子都不能适应,矛盾、冲突频频出现。

6、思想观念不同。东方人的思想观念依然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东方人自古重视“忠”和“义”,有绝对服从的心理。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有人遵纪守法,绝对服从。那么这人可能是东方人。他们的工作指令是上级的指示,对上级的管理人员持尊敬和服从的态度。对上级的一些错误之处往往不会当面指出来,或进行批评。上级一向有专制独裁的权利,从而造成员工缺乏独立自主权,可能会常常造成怀才不遇。西方文化中重视对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民主和自由”广泛存在,对员工的控制较少,员工可以当面指出上级领导的不足之处,可以对上级领导发表不同的意见,有较大的自主权,作为领导阶层来讲他们也乐意听取下属的意见,并欢迎他们参与讨论和决策。

7、管理思想不同。东方的管理思想来源于传统的思想文化。上下五千年道德中华文化以儒家的思想为基础,道家思想为辅。东方的企业管理者思想修养要求极高,并时时自身道德修养来为下属做标榜作用,这与东方人注重情感有关。以“仁”来对待员工,重视员工的心理,也注重和员工之间关系的的亲密度,比如,过节的时候有的领导会亲临员工家里探望,来促使员工为企业尽心尽力,习惯于“以德服人”。而西方则可以看做是恃强凌弱,谁有能力谁就上,不讲求和度,重在看待员工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心理,这样一来,上层与员工的矛盾就显得比较突出。若西方人任用东方的员工,那么文化冲突的局势会加重。

8、其他方面的差异。东西方企业的文化冲突不仅仅限于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三观”、风俗、语言和思想观念不同,还有对时间,对权力的观念,自身所带有的性格等等。这些差异同样也会影响东西方企业之间合作的正常进行。文化冲突的现象会层出不穷。

(二)东西方企业外部文化

1、企业的外部文化主要表现在利益金钱的关系上、及与之利益相关的其他关系上,如政府,竞争对手,供应商等等。企业与政府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政府对企业提供政策的支持,企业必须服从政府指定的一系列对企业进行约束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行为要符合政府规定的行为,不可脱离政府。企业与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竞争对手的出现才能够促进企业不断进行出改造和创新要不它将面临着被兼并的危险。当然,如果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合作关系,那么恶性竞争和窃取商业情报的现象会层出不穷,破坏正常的商业活动,造成商业界秩序的紊乱。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合作共赢的关系,供应商只需给企业供应所需的材料,供应商不能决定企业的一些策略,企业可以自由的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可以自由的选择企业,二者之间的合作不受限制,关键在于企业资金多少问题。企业不能妥善处理与这些利益相关这之间的关系,不能从这些利益相关这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那么企业的文化冲突则此起彼伏。

2、企业的外部文化在企业之间的交流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比须依据有共同的利益,共同利益的表现则是文化的一种融合,在文化和谐的背景下才能进行更好的合作。东方企业在外部文化方面以传统的思想文化为合作标准,感情可能放在第一。西方则以利益为前提,记得二战时英国的首相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由此观之,东西方企业的外部文化有非常大的区别。

二、如何解决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自然文化冲突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如何正确的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得承认它的客观性,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面对这一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途径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这样之后才能减少企业中不和谐的因素。相反,如果采取回避的态度,势必会引起企业间的重大矛盾,导致企业间的合作,竞争都难以持续,从而导致正常的经营活动困难并最终破产失败。解决文化冲突大的前提是了解它的文化,对于文化的了解是一个不断的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进行文化的变革,促进文化很好发展。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类型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过程,并由此进行文化的一种创新。促使文化的和谐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合作顺利,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持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价值观。由此,才能减少企业间存在的矛盾及冲突,取得互利共赢。所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包容是东西方企业间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下有几种方法。

1、承认东西方文化企业间存在的差异。文化差异是引起文化冲突的根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阶层的人物来说任务重大。领导要正确识别不同文化,对症下药,不能盲目地把所有的文化都归于一类。同时,领导要重视文化的差异,尊重、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也就是要“知冷知热”。对待文化文化问题上要兼容并包,互相吸收各自文化的优点,避除腐朽的文化。在企业的内部,要允许不同种文化元素互相并存,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助于企业间的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文化互相融合还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床新,可产生更多的独特的方案和策划。相反,如果不能正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那么对企业间合作产生的负面作用就越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进行文化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通过学习能体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样。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也是一个不断促进文化互相融合的过程。将文化优秀的部分加以整合和升华,形成广大部分的人乐于接受和学习的文化,得到广大的人员认可,是对文化学习的成功之处。作为一个领导,更应该注重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企业内部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宽容和理解,寻找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愉快的交流,畅谈。找出不同文化冲突点所在,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合并、整合,使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在东西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方便企业进行管理。当然,在学习不同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不能忘记本民族文化,别的民族优秀的文化可以“为我所用”,对一些腐朽的文化要及时辨别,以消除腐朽文化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实例,在华投资的一家外企摩托罗拉公司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是因为其企业的领导学习东方文化,得益于他自身所处的文化与东方文化很好的融合,文化的和谐是关键的因素。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他在投资中国市场时实现了母公司企业文化文化与中国的民族文化进行了很好地融合。聪明的企业家会不断学习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各种不同的对策和方案,促进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企业之间健康,和谐的合作。

3、时时进行交流和对话。文化的距离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如何去缩小这种差距。文化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只有不断加强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达成一种文化的共识,才能是企业发展的更好。交流和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产品展销会、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等等,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亲和度,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4、借鉴优秀的文化。优秀的文化必有长远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管理思想,只有不断借鉴文化的精髓,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促进东西方企业文化合作与发展不断走向一个新的高潮。文化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看是否符合企业的利益。一个符合企业利益的文化对企业来说是优秀的文化。“因地制宜”、“对阵下药”才能促进东西方企业之间的优秀的文化不断融合,成为发展的一个有利的因素。

5、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管理者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责任承担者,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的核心就体现在企业的责任上,企业的社会地位及合作的伙伴是企业责任表现的一部分。同时,企业道德责任的体现也来源于企业的责任,他是体现企业的道德标准,社会价值的一把衡尺。只有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美好形象才能传播的更远。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壮大的企业,无论是东方企业,还是西方的企业都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进行可持续发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是企业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对社会的责任。东西方企业在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的合作,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推动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6、始终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接受、容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合作,还必须有一部分人才,让他们参与企业各种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提高企业的管理运作。他们受过西方教育,对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都有所了解,这样就能较好的理解和贯彻创新性的饲喂管理方式。其实,人才也是一种文化,人才的利用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可以降低企业的某些成本费用。

7、始终保持一种创新型思维。文化不仅需要吸收,融合还要进行创新,创新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是原来的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东方企业虽一贯坚持传统的“人本思想”,但在不同时期它的含义有所不同,去除了文化所包含的腐朽而加入了时代的元素,成为企业生存的命脉。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创新型思维将东西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利用,促进企业文化更好地交流,企业间更好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三、结束语

6.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六

曹炯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一方面简单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反映在语言上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也从语言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因素,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tes the consistence in language between west culture and east culture by means of enumerating several typical examples; meanwhi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 culture and east culture through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language.

【关键词】文化因素 语言 文化差异

【Key words】cultural element; language; differences in culture

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课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 (《潦而不倒的女士们》)一文中,讲述了一群生活再 纽约的孤独而奇特的女人们,她们或无家可归,或离家出走,她们既不公开乞讨,也不骚扰别人,这些人追求自由,自得其乐。文章在谈到街坊邻居对她们所持的态度时,写到:If she chooses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away as it is a lost dog. 在此,作者用“丧家之犬”的 比喻来 说明对她们报以同情的态度,并给予她们接济。对作者的这一比喻,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丧家之犬” 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用来描述那些做了坏事,走投无路且令人厌恶的人。然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西方善待动物的大气候下,把一只无家可归的狗从家门口赶走就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只有了解了英美国家这一文化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文化?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定义不下两百个,有的侧重于文化的物质性,有的侧重于文化的精神属性。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实际上,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可以说,文化几乎无处不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一方面,语言是形成整体文化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要通过语言来表现。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狭义地指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离开了文化因素或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要全面地掌握或正确地理解某一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J.C.Catford指出:“Meaning is a property of language.”(意义是一种语言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论文范文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他认为:“无论在笔译还是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事实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正如前苏联符号学家Juri Lotman所说:“No language can exist unless it is steep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no culture can exist which does not have at its corner,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即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万恶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不可分性在语言中表现出的文化是相通的,它反映到实际中,就成了交流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两个人初次见面,英语中说:“I’m glad to meet you ” 或“I’m pleased to meet you.”汉语中也有“幸会、幸会。”或是“见到你很荣幸。”的说法;再如,英语中分手时说“See you later.”或“See you tomorrow.”,汉语则说“再见。”或“明天见。”还有,由于气候原因或人们缺乏安全感,美国人分手时说“Take care.” 或“Take care of yourself.”而汉语中也有“珍重”或“多保重”之类的说法。再看下面的例子: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Barking dogs don’t bite.

会叫的狗不咬人。

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 a penny’s worth of price.

一分钱一分货。

Bring up your beloved child with a stick.

棍棒之下出孝子。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何其相似的两种文化氛围! 同样地,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把to shed crocodile tears说成是猫哭老鼠假慈悲。因为“流鳄鱼眼泪”与它的文化内涵相同,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我们谈到了中西文化反映在语言上的共通性,下面让我们再从语言这一角度来看一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例如,看到“to pull one’s legs”这一习语,我们很自然地会在头脑中形成“拖后腿”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开玩笑、捉弄、哄骗、打趣某人。”(to make fun of sb.、for a joke),而汉语中的“拖后腿”用英语表示应该是“to hold sb. back”或“to form an obstacle to”。因此,把“to pull one’s legs”理解成“拖后腿”是犯了见树不见林的错误。再如,同样是说东风、西风,在中国提起东风总是给人以暖洋洋、陶然欲醉的感觉,而提起西风则会让人产生寒冷刺骨的感受。英国地处西半球,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反映在气候上就是东风冷,西风暖。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怎么能对《西风颂》中使万物复苏的西风产生共鸣,对摧残万物的东风产生厌恶呢?同样地,正如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梅、竹能使中国人心驰;大海、城堡、夜莺也常令英国人神往,这其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如不能深谙英美文化,又怎能心领神会?又如当中国人看到someone is a wolf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凶残”、“狼心狗肺”、“如狼似虎”等词;而英语中,当a wolf指人时,意为 a man who is always ready to make sexual advances to a woman.即汉语中的“色狼”。当然,由于wolf有狡诈的一面,所以也有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敌人),汉语“批着羊皮的狼”即源于此。让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一个句子: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联想到汉语中有关动物的谚语,学生很可能就会理解成“下雪下雨,猫狗高兴”,而实际上这句话在英文中只是表达了“倾盆大雨”的意思罢了。类似的还有:His father and mother live a cat and dog life.这一句子中所谓“猫和狗的生活”并不是“他的.父母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而是“他的父母经常吵嘴而已。”可以看出,对以上例子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是属于特定的文化现象。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许多孤立的词都隐含着文化的成分,如前文中提及的“dog”。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有得意之日),又如:a gay dog(快活之人,好玩之人),a top dog(身具高位之人),a handsome dog(美男子);而在汉语中,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在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如“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咬狗”、“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之辈”、“哈巴狗”、“癞皮狗”、“走狗”等等。又如,说到fat meat(肥肉),在英语中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该扔掉的 东西;而中国人在说某样东西是块肥肉或某差使是个肥缺,言下之意却是不可多得或求之不得的事物。

与单一的词汇相比,英语中大量的习语、成语和典故更是体现了文化的氛围,特别是《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更是对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Why I Teach 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不了解《圣经》故事,又如何能理解作者是借上帝赋予人类生命之气的故事,高度赞扬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如,《大学英语》精读地一册,P11有这样一个句子:To Vingo, Florida was in fact the land of Promise. 学生们如果不了解《旧约》(The Old Testament)第二篇《出埃及记》Exodus中讲述的犹太民族英雄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向神许给的福地迦南(Ganan)艰苦跋涉的故事的话,是很难理解这个句子隐含的意思的。在这个故事里,摩西成为大英雄的化身而福地旧被喻为美好的归宿,这样一来,把这个句子理解为“佛罗里达州的家对文戈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归宿”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有人说,学英语的人不了解《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就无法认识英美文学,这话虽然略嫌偏激,但事实上的确是,离开了它们,许多英语典故都很难理解。大家都知道,克服词汇困难可以凭借查词典,而要逾越文化障碍则只能依赖对文化环境的了解。当文章中的字字词词都认识,却无法领会文中之意的时候,文化背景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从这一点看,我们不应该只学习研究语法规则,还应该认真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把握语言现象的方法,无疑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而这正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岱年 方克立

[2]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二期

[3]《英语成语典故》 福建人民出版社 彭在义 彭兆荣

[4]Communications Between Cultures [M] 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amovar

7.从东西方文化看英语翻译 篇七

一、东方的具象思维与西方的抽象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周易》以“观象制器”解说中国文化的起源,汉字以“象形”推衍构字之法,中医以“观面相查舌色”诊治病疾,天文历法研究“观象授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观“天象”预测气候变化。而西方文化秉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尚思”。西方人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分析的过程中,以探索世界的始基为最终目的,以分类方法为主要手段,试图从物象的类别中提出该类别的共象,再递级上升做纯思的抽象概括,将各类物象的共象归在一起,形成柏拉图所称谓的“理想世界”。而各类共象的表达形式往往是以概念为内核的语言符号,不像汉语的共象仍以象语来表达。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的使用层面上。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方痩马……”三行诗句中连续使用了九个名词,并列了九种具象,萧瑟凄凉之景,空旷冷落之感从这九个象语中凸显而生,油然而生,生动具体地抒发出作者当时的情绪和心境。而“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再比如“In line with latest trends in fashion, a few dress designers have been sacrificing elegance to audacity. (有些设计师为了赶时髦,舍弃了优雅别致的式样,而一味追求袒胸露背的奇装异服) ”可见,汉语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而较多地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但是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

二、东方的综合思维与西方的分析思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惯于采用综合法,这是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庄子·天地篇》) 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惯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即将宇宙看作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而西方哲学从一门自然哲学发展开来,西方人采用分析法,使得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医学相继成为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各个学科又有进一步细分,如物理学又分为力学、光学、声学、热学、电学等多门二级学科。可以说,分析法对近代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分析型的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科学,就没有西方社会今天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繁荣。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民族的思维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西方人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叠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而东方民族的综合型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的句子结构。例如,“Upon his death in 1826, Jefferson was buried under a stone which described him as he had wished to be remembered as the author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Virginia Statute of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father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信教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人之墓。

三、东方的人本思维与西方的物本思维

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的孟子亦云“万物皆备与我矣”。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汉民族人本型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体,人超然于自然界之外,具有绝对的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故“西方人生则与自然划离,力求能战胜自然,克服自然,这种重视向外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把宇宙自然看作是人类的对立面而加以研究和征服的观念,逐渐形成了物本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的一个特征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而英语则用非生物词作主语。例如,“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四、东方的顺向思维与西方的逆向思维

不同的民族,在观察某些事物现象时,所取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向有时是极不相同的。表现在语言上,不同的民族有可能采用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事物、行为或现象。中国人和英国人对“风”有着不同的态度,甚至产生不同的联想。这种联想主要在于对“东风”和“西风”的态度方面,由他们所产生的联想与感情均有很大差别。东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指春风,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又用来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有英译如下:Its'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东风”直译成the east wind,对西方人来说,可能品味不到那种淡淡幽怨之情。东风 (east wind) 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是凛冽的刺骨寒风,与我国的西风、北风相似,给他们带去的是寒冷、不愉快的感觉。对英国人来说,west wind (西风) 才是温暖、和煦的春风。再如赋予政治色彩的“东风压倒西风”之说,译成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4]462.恐怕也令西方人难以琢磨。英国浪漫派大诗人雪莱写了著名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John Milton有“west wind with musky wing” (带有芳香翅膀的西风) 的描写。桂冠诗人John Mansfield也有一首the West Wind《西风歌》:

Its'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cries;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n hill.

And Aprils'in the west wind, and daffodils.

这是暖风,西风,充满了小鸟的歌唱;

我每一次听到了西风,就不禁泪水盈眶。

因为它来自那西土,那苍老而暗黄的山峦,

西风吹来了四月,也吹来了水仙。———余光中译

对于中国人来说,此译文中的西风无疑是个让人迷惑的意象,西风吹来怎么能鸟语花香呢!而在英国的文化环境下则恰到好处。

翻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非单个理论或方法能尽全功。因此,译者应该比较熟练地运用源语和译入语;比较透彻地了解不同民族的各种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全面地通达人情世故,了解作者和读者的心理;正确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遴选适当的翻译方法。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译者应该特别谨慎,仔细分析隐含在词语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深刻发掘“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根据具体语篇,在不违背源文语言意义的基础上,按照译语表达习惯和译语读者思维方式,再现源语词语的文化内涵,达到实现语言转换、文化传递之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摘要: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而翻译过程始自语言, 又终以语言。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更是一种思维活动, 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人类共同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规律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人群对相同的事物可取得共同的认识。但是人类思维必然也具有个性, 即民族性。正是这种思维个性所形成的语言形式上的差异, 构成了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障碍。

关键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英语翻译

参考文献

[1]苗秀楼.文化差异与翻译拾零[J].美中外语, 2005, (12) :18-22.

[2]杜春发.试论英汉翻译中的语境问题[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2) :34.

[3]郭尚兴.翻译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258.

[5]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6]张丽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翻译的异化趋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8.由日本地震看东西方文化 篇八

Yet since Japan’s devastating earthquake, the entire world has been riveted3) by heartbreaking images in the East revealing the horror of a nation whose northern coastline was reduced to rubble. Several nations have rallied behind Japan, sending in badly needed aid and other offers of help. The resounding support and generosity offered by the world community reveals the common bond, the humanity, that East and West share, contradicting Kipling.

But a closer look at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this historic crisis reveals subtle differences of culture, similarities of geography, and lessons for both sides of the world.

The sharpest link connecting East and West is simple geography. Like two Siamese twins4) joined at the hip, the Pacific’s Ring of Fire5) forges a common destiny between East and West. Ninety percent of all earthquakes take place along this deadly ring, which extends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Japan to Alaska and South America. Tsunamis, tidal wav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under the oceans, span the Pacific as if it were a pond, traveling like a jetliner at 500 to 700 miles per hour. For example, the Cascadia6) fault7) off the coast of Washington state once erupted with a 9.0 earthquake; however, scientists had difficulty dating it. But realizing that a giant tsunami must have slammed into Japan, they were able to give the precise date and time of the earthquake by examining Japanese accounts of the tsunami of Jan. 26, 1700.

But there are also subtle, reveal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ir reaction to tragedy.

In spite of monumental collapse and ruin, the Japanese politely wait in long lines for hours, without once complaining. Law and order are respected at every step. The Shinto-Buddhist8) tradition, which stresses social harmony and cohesiveness and looking out for your neighbor, is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culture.

This stands in sharp contrast to some of the spontaneous reactions that have flared in the West. In the U.S., for example, a simple blackout back in 1977 unleashed an embarrassing wave of looting and mayhem9), with marauding10) bands of thieves making off with anything they could carry.

When Hurricane Katrina hit New Orleans in 2005, there was a rapid collapse of civil authority as society disintegrated into an orgy11) of chaos. Louisiana Gov. Kathleen Blanco’s comments summarized the city’s descent into lawlessness: “These troops know how to shoot and kill and I expect they will.”

9.东西方礼仪文化差异1 篇九

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文明来说,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西方商务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在今天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有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笑话并不少见。近代历史上有两则

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由此可见,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

1、研究中西礼仪差异及原因

1.1 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背景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来说,它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他们信奉的誓言是:“只要我们能够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是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1.2 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大大的折扣。

而在西方人们法制观念较强。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青年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尽量早独立,摆脱父母的管束,他们不希望过分的倚赖家庭,倚赖父母,否则,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父母对孩子倍加珍惜,恨不能一切都为孩子想到,以致于当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时要给孩子大操大办,当孩子有了孩子后,还要牺牲自己的晚年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甚至于在中国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极不情愿丢掉铁饭碗,这种倚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观念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

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2、中西方见面的礼仪的差异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2.1 中西方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2.2 中西方对隐私的看法

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国人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地问对方一些家庭情况,美国人就很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别有用心,一桩生意很可能就这样泡汤了。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握手礼来源于西方人类半野蛮半文明时期。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作为见面和告辞的“握手”礼节,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应用最广泛的致意礼节。见面、道别时的礼貌演变到今天就是“你好”、“再见”两个短语,客气的顶多再互相

握下手,在各种古怪疾病流行的今天显得简洁而卫生而又体面。然而西方国家,见面就要先送贴面礼、亲吻礼和吻手礼,让我们很不习惯也不能接受。

3、中西餐餐桌上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3.1 中西方餐桌氛围的差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3.2 中西方用餐时的差异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从传统习俗上说,中国人请客,不论按长、尊、主、次围桌而坐,满桌丰盛的酒菜,主人频频劝酒,客人谦让礼到。中国人觉得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另外宴客时崇尚热闹欢快的气氛,讲究面子排场。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较随便的形式则是主人邀上三五知己,到家中由女主人炒几个菜,小酌一番。这种随便的宴客形式不讲究礼仪,不讲究坐次,不讲究饭菜,只讲气氛的和谐、主人的热诚、主客谈话的投机。当然,近年来西方的一些宴客形式,如酒会、招待会、自助餐或冷餐也会传到中国,但这些多是官方或单位出面组织的宴请形式,平民百姓还少有实行。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中国人的餐桌要热闹,西洋餐桌则安静。中国人要用言行来劝酒劝食,西方人只是用语言劝酒而已。酒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被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酒杯不空茶水不满。在西方,通常喝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在中国,宴会喜欢共桌共菜,西方则认为不合卫生,实行分餐制。中国人宴请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西方则要求少声响少动作,用餐程序较多。

4、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

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4.1 中西方服饰礼着重点及代表服饰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

穿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并打领带,领带打好后的标准长度,是其下端抵达皮带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考虑的一个尺度。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5、结束语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

在今天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的过程中,我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参考文献

[1] 金正坤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占一 试仪焦急文化和知识文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 [3] 廖文丽 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4] 吴

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5] 邢

东 中美文化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6] 陈

平商务礼仪

上一篇: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下一篇: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