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精选14篇)
1.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一
中学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天使。”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是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新鲜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家朱自清一起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捕捉有关作者的信息,看完后请学生讲“从‘作者简介’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过渡:朱自清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他笔下的《春》,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一同去领略大好春光。
学生听朗读,在听读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生字的读音。
酝 酿 黄晕
蓑衣 嘹亮 应和
2、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对,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五幅画面浓墨重彩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的。
3、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
5、你能找出文中盼春的句子吗?
合作品读两幅画面
1、师生共赏春花图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有人喜欢那青青的草,有人钟情于那争艳的花,还有人喜欢感受那和煦的风,更有人喜欢沐浴那无声的雨,老师也对那争奇斗艳的花情有独钟。能让老师读读吗?
①教师范读
②朗读指导
A首先把握基调
B 注意重音:能体现春花特点的关键词要重读,如:“让”“都”“满”“红”
“粉”“白”“火”“霞”“雪”“甜”“闹”“遍地”“散”“眼睛”“星星”“眨”
C 注意语速快慢和连停,如:“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等排比句整句话语速要稍快,各排比句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之间要注意连读,同一句内不同意义单位间要停顿,如“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花里/ 带着甜味儿”“树上仿佛/ 已经满是……”
讲完后,请学生读。
③先自由朗读,后齐读。
④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想想它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然后说说它好在哪里。
⑤教师归纳总结
看来,作者笔下的花之所以这样五彩缤纷,生意盎然,这与他善于运用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首先作者善于多角度描写,不但通过视觉和味觉正面写花多,花艳、花甜,还通过蜂闹蝶飞的繁忙情景从侧面来表现春花的这些特征。
正面
写作角度
侧面 蜂闹蝶飞
作者不仅多角度地描绘,而且非常注意层次,如由春花想到秋实,由实写到虚,从“树上”写到“花下”再到“遍地”,由上而下,次序井然。
板书:
写作顺序
作者除了注意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春花外,还善用美的语言。具体表现在修辞与用词的巧妙方面。
板书:
修辞手法
美词佳句 “闹” 传神 有声响 侧面写花多、花艳、味
甜
2、学生分组合作赏析
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
①学生读后学生评。
② 学生按“春花”的品读方法,分组讨论,品析这一幅画面。
配诗句
你能给它们各配一句反映其特征的古诗吗?
学生配诗后教师评价。
小结:
这节课,我们品读了春花图,图。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一幅幅风景画,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无法一一品析,其他画面就留待同学们课后去品读吧。
过渡:同学们,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钟情于春光春色,留下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惊世之作。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请用你的特长来赞赏你眼中最美的季节
2.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二
一、让阅读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修养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过分强调读的用处, 强调它的功利性, 会降低阅读的乐趣, 所以还是以平常心看待学生的阅读, 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 即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真正的阅读是严肃和娱乐并存的, 这里的严肃, 不是一本正经地学, 而是愿意放下心中固有的判断, 去深入剖析, 并有自己的思考。同一本书、同一句话对人的启悟也不一样。所谓娱乐, 不是一味的媚俗的恶趣味, 而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 从中获得长久乐趣, 即使是枯燥的东西, 如果能挖掘出不一样的东西, 那么这样阅读的过程将是有趣的。
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填鸭式的, 总是把过深的东西交到学生手里, 又设下了很多限制, 要如何如何才能正确, 不允许这个、那个。实质上, 阅读最重要是从中获得快乐, 有所体悟, 不要给学生设限, 否定那些与考试无关的阅读。其实, 知识是相通的, 学生看似无关的阅读却能推进整体的学习素质。
理想的阅读境界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对于学生来说, 这种阅读的个性, 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上。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 虽然这些理解很可能不同于教材、教师的解释, 但却表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个性化阅读现象。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除了课内还有课外。从内容上来说, 课内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 也是主阵地。课外阅读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延伸。我们要通过课堂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方法引导, 逐步建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从而达到能自主有效地进行课外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二、实行道德情感的教育策略
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要以情育情。
教师首先要以真挚爱心和感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这种情况下教师关于道德情感的教育和渗透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 教师还要在讲课时、与人相处时以及对人、事、物做出评价时, 表现出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表达, 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榜样引导、熏陶下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要设法及时引导和消除。例如, 为自己取得了好成绩而高兴是正常的, 但高兴之余同时贬低他人, 就不合适甚至是不道德的。对后一种表现, 教师要予以教育和引导, 使其道德情感健康发展。
2. 教师要以知育情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以道德认识为基础, 并且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由直觉性发展到形象性, 再发展到理论性, 即道德情感的水平和道德认识的水平有密切联系。因此, 培养道德情感可以采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然后激发出他们的情感体验, 接着再引导其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的策略。例如, 教师在分析道德范例时, 对好的行为明确表示赞扬, 从而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 产生肯定、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不良行为明确表示反对, 从而使学生相应地产生否定、愤慨的情感体验。这是一个由知到情、以知育情的过程。
3. 通过以境育情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表现往往具有情境性, 所以, 道德情感的培养也要注意情境性。这里说的是后一种情况, 在培养时要创造某些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组织学生活动时, 从活动内容到现场气氛都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共鸣程度, 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受到情感教育和熏陶。
4. 舆论强化, 以群促情。
在班级生活中, 良好的舆论环境无疑有利于健康道德情感的培养, 而不良的舆论环境其作用无疑是消极的。所以, 教育者应培育、营造健康的学校和班级舆论环境, 让学生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受到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教育。
5. 形象激发, 促情共鸣。
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不仅充满艺术性, 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化底蕴的挖掘, 通过讲解和对课文带有艺术化的情境设计, 让学生在情感和情绪上产生某种刺激, 真正情有所钟, 从而达到文道统一。利用语文教材中具体生动的形象引发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 即是文以载道。例如, 讲《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用古诗词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即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 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 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 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 求知欲强, 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 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 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总之,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摆脱旧的束缚, 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学生才能走近语文。
3.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实践;思考
略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形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也较为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数量也在增加,所以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需要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不过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误解与困惑仍然存在,无法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与科学性。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度把握,不能完全忽视也不能过于重视,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一、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
第一,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目的是,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与范围,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文化品位,增加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提高其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精神世界得以丰富。第二,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学生对略读课文的浏览和阅读,提升其查找素材与处理信息的水平,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都十分重要。新时代是一个信息社会,小学生通过浏览与略读的方法,在社会竞争中更具优势。第三,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增加阅读量,拓展其阅读范围。如果小学生无法掌握略读的技巧与方法,所有课文全部精度,就无法完成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而且所有课文全部精读毫无必要。另外,掌握略读方法,提升阅读速度,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1、删繁就简,提炼主线。小学语文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阅读速度的能力,教师可以删繁就简,提炼主线,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过程与方法。教师可以从课题着手,针对略读课文让学生快速浏览和阅读,搜索课文中关键的人物、地点、时间和故事情节等,从而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与答疑。同时,也可以从“阅读提示”出发,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問题去阅读课文,小学生则可以运用自由度、朗读、扫读或默读的形式了解文章主题与内容,理顺课文的主线与脉络,从而感受文章所表现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入手,让小学生紧抓关键词:句,然后把整个文章的主要内容整合起来,感悟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阅读文章的速度与水平。
2、自主阅读,互动交流。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活动中,也需要一定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设计者,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包括对阅读文章的情感、认知和思维等。通过小学生的自由阅读,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互相分享自己的见解或看法,并且逐步提升他们的略读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略读课文的特色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部分关键话题,引导和组织学生对略读课文进行自由阅读和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可以以关键语句、故事情节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话题,让小学生进行阅读和交流,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把握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与团结,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略读课文,并且逐步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
3、动静结合,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动静结合,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动静结合就是促使学生把肢体行动与阅读思考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对阅读情景的创设,让小学生快速进入到阅读状态,重点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略读课文内容与学生特点,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采访,并且进行记录,也可以组织辩论、搜集和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略读课文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进行《陈毅探母》略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的道理,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陈毅这一伟大历史人物进行了解,课文的关键故事情节是陈毅给母亲洗衣服,然后让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和母子间浓厚的亲情,引导小学生树立孝敬长辈的思想意识。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度把握,不能完全忽视也不能过于重视,合理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为其将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中学语文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四
本文针对目前很多中学生陷入写作难的困境,首先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接着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理论联系实际、有新意、写作困难四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旨在让作文教学在轻松中收获成果.
作 者:温玉峰 作者单位:山西省沁源县职业中学,山西沁源,0465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 关键词:实际 创新 训练
5.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篇五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教学目标”这一老话题在今天又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研究之处:有人说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说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还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杂乱无序,还是过去的“目标教学”最好;也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使得教师们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上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和误区制约、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叶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前一线老师的困惑是新教材是按照三维目标设计的,一堂语文课怎样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是
难以把握的。一是因为在教学中受教学内容的约束,有时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教学,有时教学实践中强调过程与方法,有时教学侧重于情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材有时难以取舍。二是一些老教师由于长期的教学模式和固有的观念,在教学中仍然以“双基”为主,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过程与方法是走过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标签。另外一些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接受新理念快,在教学中强调课堂气氛,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又忽视了“双基”的落实,课堂的形式多样化了,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上却忽视了。三是新教材编写者一味强调“习得”过程,在教材编写时淡化了具体的“双基”知识内容,结果是一线语文教学实践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去处理“双基”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无边界泛化,教学过程的空泛化、形式化、一些语文课看似热热闹闹,却无多少实际效果,甚至异化成了科学课、政治课。一些语文课在字词上转来转去,亲近语言的同时却忽视了其他教学内容的落实,离真正品出味来还存在较大差距。不由让人生发疑惑:语文课程究竟姓什么?
其实,能力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新课程的本义是改变不合适宜的知识教学或一味只知教知识不育人的现状,而不是淡化或弱化知识,它追求的是更新、更实、更有用的知识。①
二、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
识通过教师有意义、有目的的传授,比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花的时间远远要少的多,尤其是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以他们的知识积淀去从事一切发现式学习是不切合实际的。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针对课堂教学“满堂灌”之风而提倡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地位茫然迷惑无所适从,出现了以下的困惑:一是课堂到底谁是主体。如果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当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符合“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又变成放羊式教学难以掌控。二是是否每一堂课都要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去操作,结果会怎样?因为有的课,学生没有能力去自主合作探究,必须要老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如果是一些浅层次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的多元化与发散性,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为了形式而形式,这样是劳而无功的。
三、文本观与课程资源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今天,我们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新课改理念的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是为了体现新的课程资源观,结果文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冲击和冷落,教师忽
视或轻视对文本的解读,过多的迁移补充课外知识,偏离文本。二是强调学生的个性解读,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以“创新”为名,出现了种种游离于文本的众多说法,偏离了课改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文本观到课程资源观的进化,是新课标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两个价值取向上的飞跃,它打破了学科本位的界限,避免“教死书,教书死”的弊端,强调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但前提必须是以语文文本为根本,以其它课程资源为辅的观念。
四、继承与创新
在语文新课改的继承与创新的认识上,存在以下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没有这个新观念,那个新方法,不同样涌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大文豪,寻找借口拒绝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二是部分语文老师认为,只要高考不改革,什么改革都是空话,唯高考是尊,消极对付新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三是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年青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除旧布新,学习理论不能领会实质,教学追求形式上翻新。这些都不是新课改的精神。马克思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概括出来的。新课改、新理念、新方法等,继承和借鉴是他们的共性,而创新是他们的个性,他们统一于辩证的过程中。但是“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绝不能替代的。”②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来
选择和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因此,坚持课程改革思想不动摇的坚定性,深刻认识课程改革战略意义的重要性,正确估量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艰巨性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确立的正确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寻找教学实践的规律性,不断地积累语文新课改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和完善语文新课改的科学理论,从而推动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推动我国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
注释:
【1】黄建国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13
6.对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篇六
本文中的中学数学实验教学,指的是引导中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试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数学教学形式,在发达的国家里,数学实验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形式,有的国家在中学里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有的国家在中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材料,而我们的中学教学教材中只有“想一想”、“看一看”等阅读材料,中学教师对数学实验也显得认识不足、缺乏经验。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少做数学实验,教师们有“三怕”一怕影响教学进度;二怕自己没有时间考虑;三怕没有经验。由此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压力过重是一种客观原因,这种压力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来自应试教育的环境。如果教师身处的环境间存在很大的应试压力,要他们从素质教育出发,考虑数学实验的教学形式,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不能把原因完全归于客观,更何况素质教育倡导多年,教育环境毕竟有所变化。所以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对数学实验的认识不足。中学教师由于怕影响教学进度而放弃数学实验。的确,数学实验的缺点是花费时间较多,但是,适当地做一些实验,对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很大。而且,适当的实验能提高教学的深度,牺牲一点进度以换取深度,并非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更何况在实际上,没有一个学校是赶不上进度的;情况恰恰相反,任何班级每到期末总有很多时间进行复习。因此,教师在一学期内挤出几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做实验,是不会影响教学进度的。所以说,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主要原因还是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
1.2 数学教师缺乏数学实验教学的经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想上数学实验课却不知道如何上;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随着教育环境的宽松,随着教师对数学实验教学认识的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如何上数学实验的问题。首先,长期以来,只有物理、化学、生物有实验课,数学是不必做什么实验的。因此,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数学实验教学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其次,可以参考的资料又很少。原有的教材中是不提什么数学实验的,新教材中开始有了实验教学内容,但可以作为实验课来上的内容仍然很少。教学杂志上关于数学实验的文章也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统计、频率、测验这几个课题上。因此数学教师缺乏上数学实验课的经验,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开展数学实验课题研究的建议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让数学实验进入课堂而又缺乏数学实验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课题研究,就是既有必要又有可能的事情。对此,笔者有如几点建议: 2.1 研究内容应以实践性课题为主,开展数学实验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数学教师实验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研究课题当然应以实践性课为主。这一方面是教师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相互之间学习研究的成果。实践性研究课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学实验的教学设计,另一类是一般操作问题的课题研究。数学实验教学设计是打开实验教学局面的迫切需要,一个好的实验教学的具体方案胜过一打名言。总之,研究课题围绕着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教师才会有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2.2 研究主题是广大数学教师。也就是说,广大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投入数学实验的课题研究之中,而不是等待理论工作者研究好后指导自己。而且,这既然是一个实践经验问题,那么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就必须由实践者来担任主角,也唯有参加实践的人才能研究出可付之操作的结果。要使数学实验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依靠数学教师大胆尝试,先让数学实验进入课堂,在实践的同时研究课题,积累经验,然后通过交流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使数学实验成为一种经常采用而不是偶然采用的教学形式。2.3 课题研究与教师培训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已是负担重重,繁重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法定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学习,教师已经很少有喘息的时间,如果要另外抽出精力、挤出时间搞课题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不大切合实际的;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学习也需要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以往的教师培养,大多数是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势,效果并不理想。不是教员不想采用探讨的形式,而是没有研究的课题,讨论就难以展开。而且教员要不断地开设新课题,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学员则总觉得进修内容与实际教学距离太远。大家都希望教师培训改变内容与形式,而数学实验的课题研究正好可以向教师培养提供新的学习内容。由于研究与实践同步,就容易引起学员注意;由于研究与学习同步,就容易开展讨论。所以研究课题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既向教师提供了时间保障,又给教师培训带来了活力。
浅谈中学数学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需要实验,数学也需要实验。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需要数学实验的回归。许多数学定理,性质都是数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的。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实验,可以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运用数学实验能够打破沉寂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数学实验还能让学生得到直观启发,增强感性认识。学生经过亲身实验操作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有些甚至终身难忘。因此数学实验是提高数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探索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
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严谨的学科。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归纳学科。”这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即要充分体现它的内容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必须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在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形式下,面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更应关注后者。数学实验是一种以数学知识素材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为任务,利用算具(或空间模型实物)作为实验工具来推演(或模拟)的,并且以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实验原理的一种实验形式。数学实验可使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对形成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实验正在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受到广大数学教育者的特别关注。
一、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探索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兴趣又是依赖于传授知识的情境。所以在新知识引入时,能否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情境,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巧妙地通过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急于想知道其中原因或道理,出现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
案例1:教学“对数运算”一节时,教师先问学生: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峰?它有多高?一些同学就会积极地回答: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然后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对学生说:这张白纸厚0.0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要是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它的厚度为多少呢?学生交头接耳,猜想估计,课堂气氛骤然活跃。片刻,教师说:可以计算出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表露出惊讶和怀疑,于是列式:。然后教师引导:计算要花费多少时间呀,如果我们学会对数运算,便很快得出结果。
案例2:上二次函数图象时,先配以如下演示:
用一把水枪紧贴黑板,枪口略向上翘起射水,细细的水流在黑板上留下一道抛物线。再引导学生从黑板上的水痕联想投铅球、喷泉喷水、踢弧线球等众多日常常见的抛物运动,并提出以什么角度投掷铅球会投得更远等问题。这样通过实验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顿时高涨,如此引入新课,效果就远较照本宣科的好。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关键的一点是有效的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设疑最容易引起学生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被激活。设疑、创设问题探索情境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兴奋点。“水荡起涟漪,石击行灵光。”运用实验使设疑得体,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问题世界,激发其探索欲望。然而通过实验对问题探索情境的创设必须注意真实性、趣味性、激励性和导向性。要遵循激趣—启疑—导思—诱发—提问—创新的发展过程。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验,创设使学生处于“欲知而不得,欲说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二、通过直观、熟悉的数学实验,归纳出抽象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又使学生缩手缩脚,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如此种种,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并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及厌学的情绪。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境况呢?我认为应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不让学生感到数学太抽象、太难,要降低数学的门槛。灵活的运用课堂实验,引导学生对其现象多加观察及合情推理,从实验中轻松的学习和研究数学问题。案例3:在“等比定理”的学习中,学生对这个抽象的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运用数学实验来让学生有直觉领悟,效果就大不一样。开始实验:
先准备一大瓶糖水和几个大小不一的杯子。把糖水分别倒入各个杯子中,则这些杯子里的糖水的甜度(浓度)是相同的。(1)把其中的三杯糖水倒在一起。(2)把所有杯子的糖水倒在一起。
问学生:在(1)、(2)实验中混合后的糖水甜度(浓度)是否改变?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知道将任意多杯甜度相同的糖水倒在一起后,糖水的甜度不变。据此类比,若将、„看作倒前各杯糖水的甜度,则倒后糖水的甜度为,即由,可得 =。
案例4:在学习“无理数”时,通过实验来探究无理数的概念:
课前教师准备一个大骰子作为教具。上课时先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学生积极性很高齐声回答:这是骰子,是打麻将用的。教师再问:这骰子除了打麻将之外,它还有什么用处呢?学生转入沉思不知道这骰子还能有别的用处。然后教师告诉同学们:这骰子有一个新的用处,而且是与我们的数学有关——可以用来产生无理数!教师随后在黑板上写出“无理数”三个大字,并在下面写个“0.”然后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要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在“0”的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地掷,点数一次次地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47632198„这时教师突然喊“暂停”,然后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的掷下去,点数不停的记下去,那么在黑板上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它会有多少位?是循环小数吗?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们很快能得出结论:它是一个无限的不循环的小数。因为点数是掷骰子出来的没有什么规律。最后由教师通过上面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无理数”的概念与性质。
上述的实验虽然看似花了不少的时间,但让学生亲历了“等比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用骰子来产生一个具体的、位数可以不断延伸的小数,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感触”的无理数模型。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含义,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事实表明,当一个人对某种东西陌生时就会觉得很难,反之,熟悉的就会觉得比较简单。数学教师的责任就是把数学有血有肉的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注意挖掘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再现数学的抽象过程。适当的运用数学实验,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来讲解数学知识,增加其趣味性,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历观察—尝试—体验的数学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只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上,而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意无意间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只让学生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机械的训练,而内在的探索和创新的潜能得不到开发。因此灵活的运用数学实验,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主体地位。案例5:在推导“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发一个圆锥形纸帽子和一张长方形的纸片。
先要求学生将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圆锥形帽子。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尝试实验,引起认知冲突,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接着让一位学生将圆锥形帽子剪开,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到要制作这种圆锥形纸帽子必须先画一个扇形。而画扇形又必须知道它的圆周角。已知圆椎的母线长和底面半径,怎样求出扇形的圆心角呢?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继续实验,教师把剪开的扇形卷成圆锥,又把圆锥展成扇形,重复几次,让学生观察分析圆锥的母线长、底面周长与扇形的半径、弧长的关系。有些同学悟出了圆锥底面周长等于扇形弧长的关系。这样,可以放手让学生猜想、推证圆周角的求法,而圆锥侧面积的求法也“不攻自破”了。最后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圆锥形的纸帽子,并计算出它的侧面积。这样通过多层次的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猜想、推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不断的探索,主动建构了新知。现代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教师分析得再好,讲的再精彩,也只是停留在教师层面上的认识过程。传统教学注重“一捅水灌一碗水”的方式。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则更强调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和创新。“观察—猜想—验证—证明”,这正是数学家们思维活动的浓缩。因此,恰当的运用数学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合作交流,对问题亲自动手探求、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今后的发展中用这种手段去获得更多的知识的方法。这是一种“教师教给学生寻找水的方式”或“给学生一杯水使学生能找到一捅水甚至更多的活水”的求知方式。
四、运用数学实验探求实际数学应用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首先来自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因此又必须返回去服务于现实。现在的中学数学涉及了一些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考察。而这种问题的特点是生疏隐晦,看上去不像数学问题,其中数量、位置关系不明显,让人一筹莫展。对此,应设法对问题加以提炼,根据对应同构原理,并进行恰当赋值,构造出一个对应的数学模型而使之清晰具体化,再利用新获得的数学结构,找到有效的解题途径。数学实验与建立数学模型息息相关,通过走出课堂去实验,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去搜集实物和数据样本。学生的好奇心和渴望揭开奥妙的心理使他们兴趣盎然,从而达到探索与获取数学模型的目的。
案例6:在课堂内学完《数列》一章后,布置实践问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对象组成若干小组,到附近的银行去存款、取款,了解储蓄的常见方式及单利、复利计息、利息与本利的计算等等;也可去附近的房地产公司和购房户家中去调查分期付款的问题。数学建摸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建摸的方法,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适当的运用数学实验培养学生从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抽象出恰当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把客观事物的原型与抽象的数学模型联系起来的能力。
五、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数学教学的灵活性。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许多学生埋怨数学难、数学枯燥无味,不喜欢上数学课。为什么呢?因为与物理相比,数学课上听不到滴答的秒表声,听不到仿真马达的咔哒声。而与化学相比,数学课上看不到斑斓的色彩,看不到翻动的泡沫,更看不到令人兴奋的五彩火焰。有的大多是那冗长的计算,苍白的证明,枯燥的推理。数学似乎成了聪明者的游戏。的确,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大多数仍然沿用着“一支粉笔,一把尺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技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型不断出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实验,为学生创造一个数学实验的环境,并使得数学实验有了质的飞跃。借助计算机迅速的计算和图象能力,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模型。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数学问题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案例7:学习“旋转体”的概念,若利用计算机中的几何画板平台将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半圆分别绕着适当的边旋转一周,把整个运动过程用不同色彩保留下来,一个清晰的圆柱、圆锥、圆台、球的图形就跃然在屏幕上,不仅省去了教师诸多的口舌和比画动作,而且学生在啧啧的赞叹声中理解起来更是轻松自如。“旋转体”的概念就这样在学生头脑中深深形成了。
案例8:立体几何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传统讲授先后要添加8条辅助线,加上原来的线共11条。在黑板上表示眼花缭乱,效果不好。但借助计算机制作相应的课件:
先显示基本图象,采取线条逐步添加并通过调色板对涉及到的点、线、面、角等作特殊颜色画出,并分别先后闪烁显示,思考到哪里,就突出到哪里。不明白的或需要重点强调的还可以点击“返回”。这样强化了认知,使教学更轻松、高效。
利用计算机演示来实验,使教学内容真正“活”了起来,学生看到了“动”的数学,通过这样的实验演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化解了教学的难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能从“动”的数学中去发现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数学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应用。数学有其自身的价值,它的价值是能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工具。数学离开为科学技术服务,就成了符号游戏,成为无源之水。中学数学教学里开展数学实验,不在乎这种所谓的“实验”是否完全符合一般科学实验的形式的标准,重要的是两者之间内在本质的相通。创新思维来自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来源于创新的实践,实践的创新需要实践空间的拓广。数学实验正是数学实践空间拓广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多媒体化,数学实验的内容和方式也更加丰富起来。教育者也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因此数学已经成为一门更具探索性、动态性的实验学科,而中学数学实验的教学价值也将更全面的体现出来。
浅谈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不是某一学科特有,而是每个学科都存在。数学领域也大量拥有,比如教师的多媒体演示,教具的利用;学生画一画,比一比,摆一摆,拼一拼,调查等。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格言来描述:“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地展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
首先,艺术化的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使概念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鲜明的实验事实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所形成的观念发生了矛盾,产生认识失调,于是心理上就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形成心理紧张和压力。由于个体总是有使自己的知识、信念、态度与当前的问题保持一致性和一惯性的强烈欲望,就必然产生认知动机,并采取认知行为,使之趋于协调。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用多媒体直接、灵活地展现割补方法及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把听觉、视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刺激感官,强化记忆,巩固认识。这样,既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使教育者更好的调节课堂的气氛,实现渗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完成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养成。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班级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其奋发学习的心理体验。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对于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实验等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学习的轻松环境。
教师课前应进行预备实验,保证课堂上实验的成功。教师可以结合实验现象适时讲解,把实验与讲授完美的结合起来。教师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规范的实验操作和探究实验中知识原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利用比较图形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要比较面积大小,必须统一测量单位,自然接受面积的学习,教师不必花大量语句来说明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的氛围中,自己就能探究统一测量单位必要性,在教学中,实现渗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完成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养成。
再次,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使教育教学目的更好达成。
人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实验、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
笔者在教学“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时,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校园,第二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在展示时,老师再在其中渗透一些想法和注意事项,利用学生作品加深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知识与技能也较好达成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知识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数学的实验教学具有它的独特性,教师要利用学科特点,根据课程资源,开发更多的教学实验,增加数学教学的有趣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和谐。
浅谈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摘 要:恰当地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逻辑思维
一提起实验,人们总是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好像实验与数学一点也挂不上钩的。其实,数学实验从数学诞生起就存在,只是没有被人们所重视。纵观数学发展史,从古埃及、巴比伦、希腊以及中国的古典数学到现代数学都是通过实验不断发展而成(如勾股定理、概率统计)的。数学实验是指为研究与获得某种数学理论,验证某种数学猜想,解决某种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的活动参与下,在思维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数学实验教学就是指恰当的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
在数学实验活动过程中,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做数学”、“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维”,这为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实验的重要性
姓名:陈光明 单位:宣城中学
目前,学生仍要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自然很多数学老师数学教学往往只是片面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而对数学发现过程中的展示关注较少,数学便成了枯燥无味的公式、结论和习题的堆积,如果教师能把实验带进课堂,则能达到另外一种效果。
实验不只是物理、化学的专利,数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相比,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考量较大,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数学实验课的作用,以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对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首先,数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我在上“有理数加法”一课时,让学生回家准备扑克牌,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同学们互相玩起了有理数牌,这样一来,本来枯燥无味的有理数加法通过实验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深深体会了有理数加法法则,而教师只需从旁引导,同时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新课改精神。在学生回家后,我也要求他们与家长配合玩有理数牌,此举又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家庭资源。在上有理数的减法、乘法、除法及混合运算时,我同样采取了此种方法,效果较好。
其次,数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数学是抽象的,又是联系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即可以从课本中学,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想让一道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同样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如:在教学时我曾出过这样一道题:“用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裁剪粘贴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不考虑损耗及接缝),要使它的容积大于550立方厘米,请问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和高各是多少?”此题集数量关系、空间观念、实际应用等数学问题于一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得到不同的解决,我请同学们自主动手剪贴。得出结论:因为要使这个纸盒子的容积大于550立方厘米,考虑到高是整数,则有:
解法一:在这张正方形的纸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将其折合成一个长方纸盒子,这纸盒子的长和宽均为:20-3×2=14(厘米),高为3厘米,因此这只纸盒的容积为:14×14×3=588(立方厘米)。解法二:在这张正方形的纸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将其折合成一个长方体纸盒子,这纸盒子的长和宽均为:20-4×2=12(厘米),高为4厘米,因此这只纸盒的容积为:12×12×4=576(厘米)。
如果考虑到高是小数,则还有无数个答案,如果考虑将剪去的四个小正方形再进行粘贴,则还可得到其它答案,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计算实验,使学生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培养了数感。
再次,数学实验有利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从讲台走下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实验探究,给予他们机会,只有有了机会,他们才能创新,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技能的建构过程中。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密铺”一课时,由于学生们对此感到比较难懂,因此,我请同座位同学互相准备了一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硬纸板模型,然后设置情景:老师家里准备装修,想在地面上铺地板,想铺得与众不同,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上的多边形为老师设计一些图案,这样一来,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忙起来了,用准备好的各种多边形拼接,拼了一种又一种,在实验中感受生活,从生活中体验数学,从探究中吸取知识,实验让他们体会到快乐,更深层理解了密铺的条件。
再如,我在教学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时,刚开始我就问同学们,谁能回答正方体侧面展开图有几种?下面同学有的说一种,有的说二种,有的哑口无言,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同样需要同学们动手实验去感受、体会、理解,由此我让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正方体和剪刀进行操作,结果同学们都很惊讶,想象与结果大不一样,而且由一种剪法的结果,学生们可以去探究其它各种剪法,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动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劲,师生互助,效果好,最后同学们体会了正方体为什么会有11种展开图,而且牢记11种展开图的结构,可见实验的价值。
第四,通过数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或者说思考问题时必须要客观、全面、深刻和系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初中生正处人生中的成长期,容易被生活中的种种表象迷惑。因此,有必要教育孩子一定要看清问题的真正面,看起来好象是哲学问题,其实不然,数学中也提到过。如:在“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课教学中,首先上课时我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大“9”字,然后我问同学们这是几?毫无疑问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是9,而我却说不对,于是我将“9”倒置,我说是6,结果同学们都在笑,从笑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看,顺水推舟,我又用准备好的水瓶、乒乓球、茶杯放在讲台上,水瓶在中间,其它两物各放左右,三物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然后请事先上来且不知内情的同学站在讲台两侧观看,结果一人说只有茶杯和水瓶,另一人却说只有乒乓球和水瓶,而下面同学都说有乒乓球、茶杯和水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要多方面考虑问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将来走上社会才不至于被假象迷惑,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更深刻。
最后,数学实验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旧的师生关系存在着“一压、二包、三放弃”的弊端。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决定师生关系是否良好,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从一定程度上看,数学课堂中的实验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初中生仍然天真、活泼,课堂中的实验,可以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通过实验,教师与学生加强了交流、沟通,增进了感情,对数学课的兴趣也可转移到对数学老师的喜受,实验可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可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互助学习的快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7.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七
然而, 在这种情况下, 在实际语文教学课堂上, 语文教师却只是把自己对课文的解读或教参对课文的解读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理解课文。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 但一直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阅读原理与文本解读》的学习, 触发了我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思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呢?要使阅读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如何做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对中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结合这些要求想方设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有量的积累, 才能有质的提升。目前, 惠阳区作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已经完善了所有学校的硬件, 各个学校都具备了图书馆、电脑室, 这为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据调查, 目前我们区的初级中学, 在中考的压力下, 绝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名著, 只是阅读了中考考纲要求的必读名著的梗概。对此, 语文教师应该做的是利用学校的资源, 为学生制定初中三年的阅读计划, 并且要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将其落实。这样, 才能切实地把新课程标准要求的400万字课外阅读量落到实处,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提升的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才有源头活水。
二、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据调查, 惠阳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注重对课内文本的讲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语文教师切实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转变角色,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成为引导者。语文课堂上不应该再是教师讲授知识点, 强调重点内容, 分析课文中心, 把前人对课文的解读模式化地灌输给学生;而应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这样,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学完课文后能有所思考和感悟, 同时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读写结合, 体验成功
无论是制定阅读计划, 还是课堂阅读指导, 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则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 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做好积累。这也是检查学生是否将日常的阅读计划落到实处的方式。而最终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时,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写作能力是否提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实际上, 我们可以把阅读看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途径, 而写作则是将阅读成果具体呈现的方式。较强的写作能力必然以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基础。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也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 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 教给学生的是模式化的答题方式与技巧。当然, 这虽可以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提升部分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 但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无从谈起。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当是学生学习知识、个人成长的引导者, 而不只是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实,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也能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江.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0.
8.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八
第一,中学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
这些年来整个社会重智轻德、重理轻文的倾向日益明显,一些人提出我们的学生正在迷失社会核心价值观,其实,我们的语文教育应承担一部分责任。我们要扪心自问为什么今天的语文课枯燥乏味,无法令学生产生兴趣?为什么人们会说如果要毁掉美好的事物请让它参加考试吧?我们只重视阅读分析、咬文嚼字、分析语法词汇、背诵权威人士的标准答案。是的,我们不得不这么做是因为学生要参加考试。老师们昂起头仰望一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首先要教人学做人、教人做真人,其次才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教学有一个高度,它让我们点燃学生知性的火焰,它是人文性和知识性兼顾的,其中的平衡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探索求真,我们不得不带着镣铐跳舞。
第二,语文的觉醒,需要教师率先革命。
语文教师要站到一个高度去看待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要抽身从我们一贯的做法中解脱出来,从仅仅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书、一个备课本中走向多元立体的教科书,思想的扩展是课堂丰富的前提。
只有我们先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双重责任和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定性的教学思维所导致的教学行为,语文教学才有希望。据调查,很多老师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老师对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行为从心底是拒绝改变的,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花样繁多的教育模式是不屑一顾的。时代变了,教育也要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发展。如果还不改变自己提出更高的追求,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将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第三,回归真实的“语文人文教育家常课堂”。
当我们弄清楚语文要教什么以后,我们就要知道语文要怎么教。丹麦当代语言学家叶斯柏森说:“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里去游泳。”我们常常拿到一篇课文便开始分析作者、写作背景、思想主旨,是的,分析这些是没有错的,不然语文又怎么教呢?就像我们学开车,只告诉学生汽车的构造、发动机的原理、刹车在什么地方,从来都不让学生上车练习一样,我认为对语文课文的讲解实在不能一开始就分解得肢离破碎,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精选的范文,却由于我总是把它嚼得太烂而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俗话说:“游泳不用教扔到水里自然就会了。”我想这是不无道理的,绝没有人是站在岸上学会游泳的。
第四,讲课抓重点,讲效率,做一个“懒老师”,把学生能做的交给学生。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懒老师才能培养勤学生”,魏老师20个课时就教完了200个课时的内容。魏老师不主张“精雕细刻”,他认为“其实语文总体知识把握住了,一册书必要的知识把握住了,就一篇课文来说,真没有必要到非讲不可那种程度的知识”,说得白一点教师讲的是难点,“直击靶心”。其实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已经教了他们太多的知识和技巧,学生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不要总是不放心,我们只注重对核心知识的把握,要先把孩子放回到知识的海洋中,任由他们驰骋,当他们遇到困难游不动的时候再去帮助。只有经过他们自己深入思考、分析后得出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第五,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减轻学生的负担。
语文知识就像深邃的海洋,有其自身的魅力,除了课堂上要讲解的,课外几乎可以无限地延伸,因此,语文作业的弹性是最大的。我不反对“死记硬背”,因为有些知识是非记住不可的,语文作业的布置有很多学问,一般我们要少布置需要手写的,当然生字、词、日记是必不少的。除了这些,其他的完全可以不布置或少布置。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留给他问题只让他思考并说出来而不必写下来,这样的作业学生随时可以思考、完成。学生要学的真的实在是太多了,教师不要总是担心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够,他们是不是学得就不扎实,剩下的时间是不是就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事实证明,学生总是先做最少最容易完成的作业,我们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是精简又精简的作业,一定要是非做不可的作业,同时也适当照顾学生的兴趣。记得陕师大附中名师外号“四道题”,作业布置得最少,班上学生成绩却很好,说明多布置作业学生成绩不一定就好,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找出最有价值的习题,要避免让学生做重复、机械的劳动,将脑力劳动变成体力劳动。
9.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九
以来,我市先后提出“三案六环节”、“六模块生态高效课堂”课堂模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指导。笔者根据这两种模式,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创建探索研究,现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创设
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愉快,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性格的交叉区的范围更大,师生的交流量增多,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给予的快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和促进者。2.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语文学习状态,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
二、自主探究
尊重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自主探究,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独立认知、思考的过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民主文明的重要标尺。
1.开展学生课堂自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利用各种媒体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自觉积累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对于读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知识上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问题可由学生直接回答、相互答疑;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三、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式,在小班化课堂中,由于人数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有发生的可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和交流,在教师、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当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科学组合。要科学组合学习小组,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2.有效互动。交流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问答结果,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是学生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注重指导。在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不是局外人,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矫正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出现的偏颇,让合作学习不偏离主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解决不了的难题,以备交流展示时进行适当点拨提升。
四、分类指导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并且利用差异、改变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课堂,真正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1.学生组别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建立档案进行研究,同时根据学习情况定期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的,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做到“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统一。3.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教学要面向中等生,发展后进生,提高优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既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给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机会。
五、多元评价
评价具有诊断、鉴别、调节、激励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1.注重导向的激励性。除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外,教师要重视对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随时给学生以激励。
2.注重主体的多元性。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10.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十
中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如何,将会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但是我们现在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为了拿自己的自行车,即使碰倒一大片,竟然也心安理得,扬长而去;有的学生与教师相遇,却昂首而过,旁若无人;有的学生不分场合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同学间有矛盾,到校外找人报复,打群架斗殴„„一个连基本做人规范,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和法纪都不懂的人,何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究其原因:现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造成他们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他们缺乏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助人为乐、孝敬长辈、热爱集体却正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此,学生现状也需要我们强化做人教育。
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一、言传身教,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1995年7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树立理想,培养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对于每位年龄在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老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给他们讲南朝孙康映雪苦读的故事,讲宋朝陈正之勤能补拙的故事,讲顾炎武勤勉好学、终志不懈的故事,等等,使学生始终牢记理想,自强不息。
三、立足点滴,勤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初中这个年龄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良机,进行文明行为的训练与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重点抓了两项:一是狠抓训练。每年重点在七年级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老师或学生做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性的或模仿性的道德实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二是加强程序管理,按时间先后依次安排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这四个管理程序。坚持善始善终,一环扣一环,并在倚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的状态。
四、关注个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过去的学校教育,只教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但没有教学生认识自己及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对于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处理同异性的关系,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如何革除自身不良的性格习惯等问题,均不过问,使其成为教育目标不能涵盖的空白地带。从内容上看,这些亦应纳入“学会做人”的教育研究中来。心理素质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人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心理素质基础之上的,如果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也会落空。
(-)学校聘请心理医生:①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系统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②根据学生实际问题设计教案,利用主题讨论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③建立心理咨询室。
(二)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作为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一起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学校也要密切联系家长,采取一些得力措施,帮助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如成立家委会,开展家庭教育互助组活动,请家长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共同交流,组织研讨科学教子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请有经验的老师或有关专家进行家庭心理教育指导,系统地传授家教知识;班主任或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家长与老师之间也可互访,便于全方位了解学生;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育的生力军和主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好家长、学校、老师、学生几方面力量的关系;分类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五、立足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克服自己的缺点。”当道德教育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处于同一轨道,道德教育才易于被学生接受。中学生在自我感悟的自觉行为中,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出做人的道理,迸发出对真、善、美的追求,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做到:第一,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真情实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旁敲侧击等不良语言、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感情;第二,要高度信任中学生,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白自己的看法和体验,让其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第三,要适度宽容中学生。要让中学生摆脱压力和束缚,不必担心主动学生会招致批评或嘲笑,也不必担心失败带来的压力,让他们担当追求道德真理的“发现者”、“探求者”、“胜利者”,像赞科夫主张的那样,让中学生在课堂上过一种“积极的沸腾的精神生活”,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道德教育的活动中。
六、拓宽途径,经常性地开展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坚持经常并通过多途径开展教育。主要途径是政冶课教学、班会、团队会和各科教学活动,学校的其它方方面面工作及各种活动也都要渗透人生观教育,学校还要发挥老师的楷模影响作用。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科教学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坚持以传授知识为载体,有机地渗透人生观教育,切防生拉硬套。
学校还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团会的作用。针对学生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门研讨人生观问题的主题班团会。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的看法。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观》、《革命烈士人生观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专题研讨。
总之,学校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53748820
http://wenku.baidu.com/view/8f5109748e9951e79b892721.html
用心
爱心
专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ab27b01007zzb.html
用心
爱心
11.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表达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表达 策略思考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感到自身所教学生都是在比较积极地思考着,但其思维结果不尽理想,主要体现在表达的见解乃至所进行的见解表达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平时多寻觅学生出现如此症状的原因,现我将所获的思考拙于笔端,以求方家教正。
一、学生有效表达需有滋有味地读
我们大多有这样的感觉,小学生读文都如同细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应当说,这样的读是永远也不可能读出多少感觉来的。小学生学习语文如果读不出来感觉,那么怎么有可能表达,又能够表达出些什么?语文课堂没有学生的表达既体现不出课堂生机,又看不出多少真实意义上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效表达并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而且应当是一开始就有滋有味地读。我们应当感到:小学生毕竟只是小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文的能力比较缺失,如果我们组织不好,如果气氛不行,就无法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起来,首先必须是教师的范读,诸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人们对教师的范读已不再那么重视,甚至比较淡薄,整个课堂近乎就是那样听不到老师朗读的声音。殊不知没有教师范读时美好空间语言的传递,那学生是进入不了有滋有味朗读氛围的,哪怕再美的文本。其次,必须对学生的读提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如课堂上学生朗读时的坐姿、声音、速度等都应当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再次,要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也不就是让学生读一遍就能了事的。在课堂极其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多读,学生课堂上的多读,尤其是学生在朗读后的多默读,那完全就可能是学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学生有效表达需原汁原味地读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学生的表达当然完全需要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也应当完全是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实现学生阅读感悟的个性化行为了吗?窃以为还是完全意义上的没有。尤其在人们倡导前置性学习的导学案设计的当下,某种程度上是剥夺了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的权利。对此,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学生有效表达还需要学生原汁原味地多读起来。何谓原汁原味地多读起来?笔者的理解和具体的实践是多让小学生一开始就素读。现代教育媒体着实给课堂教学良好气氛的形成带来许许多多便捷,如学生在读文时进行相关配乐渲染,气氛很不一样。但我们所必须看到的现实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的行为从某些意义上说受到一定的约束。对此,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读文中的配乐,需要但不能滥烂。譬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古诗文时,一般都给学生以配乐朗读,而那些相关的说明文和一些比较具体的叙事性文本,都不予以配乐。就是一些可以配乐的也都采取先配乐朗读,后让学生素读。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学生倾听金戈铁马似的乐曲之配乐朗读,随后的一切朗读都让一个个学生在极素的情形下进行。学生自己朗读着,自己思维着。学生在阅读中联想到红军将士跋涉千山万水的艰险和艰辛,也从“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相关语句中感受到红军将士所凸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学生如此多的素读,恐怕诸多学生就不可能有如此之个性化的感悟。
三、学生有效表达需有胆有识地表
平时的阅读教学,学生不能表达得有效,不仅仅就是感悟的问题,其实与学生的表达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在表达中不够大胆,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具备胆识,那么学生的表达肯定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无效。怎样让学生在表达时具备胆识或者比较充分地渐渐建立胆识?窃以为兵家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对我们有启迪意义。对于小学生的表达,老师需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旁若无人的前提下,进行表达;对于小学生的表达,需要我们进行比较含糊的评价,我们虽然不用将学生的错评价为对,一些可以含糊应对的可以含糊过去。对于小学生的表达,我们可以多让学生在表达后感到十分喜悦,建立学生的喜悦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小学生在表达时都是那样心有余悸,不知道老师和同伴会给予怎样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先多呵护学生,尤其是学生表达出独到而又正确的见解时,应当给学生以热情的点赞。如教学《姥姥的剪纸》,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比较有板有眼而且声情并茂地这样表述着:姥姥的剪纸不仅仅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剪纸,更是祖孙之间友好情怀的体现;姥姥的剪纸不仅仅就是一种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精神传播,姥姥剪着纸,对周围进行乡土文化的传播。姥姥剪着纸,对我进行着情操的陶冶,心智的启迪。当学生说到这些时,老师不仅仅就是以目光传递大加赞赏的空间语言,更重要的是以比较得体而又丰富形象的语言赞赏他们,学生便欣喜若狂,有胆识地进行表达的劲头会更足。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2.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十二
课改实施以来, 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学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认为,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并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贯彻上述精神,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总量比以前明显增加。阅读课文分必读和选读两类, 三年级开始必读课文中又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三至六年级233篇必读课文中略读课文共97篇, 约占42%。其中不少是长课文, 而且一般只要求每篇用一课时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应怎样把握?略读课应怎样上?
二、调查概述
1.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 (3~4年级) 的阅读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在第三学段 (5~6年级) 中要求“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种表达, 让广大一线教师难以准确把握, 科学施教, 只好在困惑中见仁见智。对照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不少“不放心”的教师略文精教、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很放心”的教师“略文不教”, 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张扬个性, 学多少算多少;还有的教师“略文粗教”, 以粗知内容大意为满足。而真正能深入钻研教材, 像精读课文那样去探讨教学要求、处理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模式的教师为数不多, 教育刊物上或各级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中也鲜有涉及。略读课文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 带着困惑与担忧, 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3~6年级略读课文做了进一步调查, 初步梳理的数据如下:
(1) 略读课文文体以记事、写人、写景的记叙文为主, 97篇中占了65篇;状物为主的说明文15篇;此外还有童话5篇、剧本1篇、长篇小说 (节选) 4篇、相声1篇、书信1篇。
(2) 略读方式以读为主。按课文前的提示语要求, “读一读”、“认真读”、“阅读”的有48篇;“有表情朗读”、“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的有9篇;“默读”的有33篇;“快速默读”的有4篇;“浏览”的有3篇。
(3) 略读要求重在内容概括、分析与感悟, 体现“粗知文章内容”。其中提出内容概括 (如: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的有26篇次;而要求内容分析 (如: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 的有56篇次;说说内容感悟 (如:悟出什么道理?) 的有35篇次;其中还有28篇次要求交流或讨论;此外有16篇次要求理解特殊句子意义;有13篇次要求进行语言表达分析或想象;有9篇次要求进行文体表达方法比较或分析;有6篇次要求背诵积累, 有15篇次要求抄写、续写、改写或表演等实践运用;只有5篇要求延伸课外搜集资料或阅读原著。
上述数据表明, 教材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意图是: (1) 让学生多形式地读——以朗读、默读为主, 向快速默读和浏览发展。作为略读课教学的重要活动, 凸显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生间的交流。 (2) 读中以对文本的内容概括、内容分析、内容感悟为主要要求, 贯彻了《课标》中“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要求。
3. 笔者又整体翻阅了3~6年级各册语文教学用书, 其中六年级上册教学用书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1) 略读课文的教学, 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 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 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即可, 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 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 自己把课文读懂。
(2)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中的要求, 独立阅读、思考、交流, 初步体会内容, 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 可以是内容的, 也可以是写法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 可不必多作要求。
(3) 略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注意与单元学习重点结合起来。
从以上可以看出, 教学用书的阐述核心是“降低理解要求, 粗知文章大意, 词句不做重点, 放手学生自学”。略读课文的略的要求显而易见, 而略掉的究竟是什么呢?
4. 笔者再随机抽取四年级上册与六年级上册教学用书中对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发现, 两册教学用书都提到精读课文教学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 还注重以下方面的引导:联系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 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这些任务正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阅读教学部分提出的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比照之下, 略读课文的略, 原来大部分是略去了阅读教学中领悟表达的方法, 积累语言, 向课外扩展延伸等任务!
调查至此, “真相”大白, 心中不仅在困惑之余顿生惶恐, 倍增忧虑——
选入语文教材3~6年级的97篇略读课文, 多是文质兼美,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得很好的文章, 不少是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许多文章词汇丰富、语句优美、表达方式奇异、想象丰富, 足可为学生学习积累、模仿应用, 更能促进学生迁移至课外阅读, 拓展阅读面, 对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按上述略法, 这些教育资源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均遭“略”待, 多被略去, 岂不浪费?实在可惜!
三、对策思考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消除略读课文教学的当前弊端?笔者在调查之余结合自身实践, 有如下对策思考:
1. 思想认识纠正偏差。
笔者认为,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 不能像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提示语中所要求的那样, 致力于内容概括、内容分析、内容感悟。应该意识到, 略读课文中含有一定精读任务, 精读课文中也有略读部分, 精与略是相对的。长文短教是精读课和略读课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不能将“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这样重要的工具性任务略去。
2. 教学要求因文而异。
(1) 要因文体不同整体确定略与不略。
纵观97篇略读课文,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占多数 (56篇) , 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与状物类说明文各有11篇和15篇, 而童话故事、诗歌和其他文体各5篇。笔者认为, 说明文、诗歌、其他文体及写景抒情的记叙文篇数虽少, 但工具性教育资源丰富, 在课外拓展运用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甚至优于精读课文, 应该多从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方面加以选择, 不能略去, 甚至局部要精读。
而对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分析的问题要少而精, 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 相互交流, 无需面面俱到, 而对于能体现文章人文情感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和表现人物品质的描写性语言则不能略。这样才能体现略中有精、精中有略。例如, 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去倾听》、《青山不老》、《一面》等。像教学《一面》时, 就要重点选择鲁迅先生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 引导学生运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读课中掌握的学法, 去理解感悟“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文中对作者的描写则可略去, 留给学生课外思考。
(2) 要因篇而异, 局部确定略与不略。略读课文篇篇都具有丰富的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各种教育资源, 要因篇而异, 局部确定略与不略。
例如,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索溪峪的野》一文中, 整篇文章应以“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课外扩展延伸”为主要任务, 其他要求可略。文中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和人野四个部分, 教学中应以“山野”、“人野”这两部分为主, “水野”、“动物野”可作略处理。教学“山野”部分, 让学生抓住“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去具体领悟“总分”表达方法, 以及“总分”表达中词语运用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抄写这一自然段。而处理“人野”部分, 又相对略于“山野”, 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现“人野”的动作描写, 并抓住省略号, 让学生模仿想象一队人中水的动作神态野, 从而使本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 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作用。
3. 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本。
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与精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样, 都要坚持以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或半独立地自主阅读、思考、发现或质疑、讨论交流。要创造条件多让学生练, 即多给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空间, 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独立性。但对不同课文, 学生的读、议、悟、练以及交流、讨论、质疑等实践活动的方式也要思考略与不略。
如六年级上册的《一面》与《有的人》两篇文章中, 《一面》中议、悟文中“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不能略, 而《有的人》中读、悟诗中的情感表达则是不能略的。
4. 教学方法应侧重比较。
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主题单元编排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 而且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内容主题、文体与表达方法方面往往同中有异, 乃至相似、模仿中拓展延伸, 其目的也是要求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迁移于略读课文中, 以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与迁移运用、拓展能力, 进而延伸于课外实现有效的自主阅读。
例如, 四年级上册的《白公鹅》、《母鸡》与其相应的精读课文《白鹅》、《猫》, 在内容表达上都蕴含了对小动物深深的喜爱之情, 而在语言表达上又都运用了欲褒故贬、欲褒于贬的手法, 这是共同点。而不同点则是《白鹅》围绕“高傲”的特点用了总分叙述的方法, 层次分明;《白公鹅》这一特点则不突出。《猫》虽以“性格古怪”总领全文, 但喜爱之情始终贯穿于“古怪”的种种表现之中;而《母鸡》却是以“一向讨厌”开头, “不敢再讨厌”结尾, 先贬后褒, 表达了对母鸡的情感变化。这些表达方法的特点, 表达中所运用的语法差异, 必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 而后在迁移运用中掌握。
5. 扩展延伸应引向课外。
叶圣陶先生说,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当然, 这不是一般俯拾即是的例子, 而是经过专家精选出的优秀范例。学习例文的目的是从中激发阅读兴趣, 悟出阅读方法, 积累阅读经验, 以便能在课外有效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视野, 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因此, 无论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作用。
但纵观人教版小语教材, 精读课文中的课外扩展延伸安排得很充分, 如引导课外搜集资料, 安排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引导课外阅读, 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 有的还在教材后附上《阅读链接》、《资料袋》等供学生阅读。从编者的意图猜测, 似乎略读课文也成了精读课文的拓展延伸。笔者认为, 如若这样认识和处理, 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外扩展延伸功能就得不到强化和落实了, 没有让其发挥举一反三、学一迁多的作用。
13.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现状分析,针对现阶段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思路;建议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由实践——理论——实践。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活动,是手和脑、知识和能力得到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物理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多方面综合来看,实验课确实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坚实基础。
一、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理论上都认为上好实验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实验课到底开设得如何呢?调查分析表明许多地方实验课开设得都不尽人意,仅仅是空喊口号,尤其是乡镇初级中学,实验课开设率非常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条件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制约着实验课的开展,对于普通的初级中学来说实验仪器的配备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仅仅初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仪器的配备量折合人民币7万元之多,对教育经费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农村中学或乡镇中学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更何况仪器的配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实验仪器的损耗是正常的,因此,就必须不断填补器材,动态的配备实验仪器,这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相矛盾,很大程度上也就制约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2、主观条件
(1)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禁锢着实验课的开设。多年来,我国教育传统上对实验的动手操作考核基本没有进行过,无论高考还是中考,实验内容都是以笔试的方式在普通理论试题中考,从没有到实验室里去考学生的操作,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
(2)教师只从应试角度出发,看重考分形成了目前实验课的传授方式。老师把实验讲的滚瓜烂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未让学生真正到实验室里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验课难以开展。
(3)实验教师的匮乏,以及实验教师和代课教师的不分,使本来就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代课教师们无暇顾及实验课。实验自然就被置于一个从属的、次要的地位,从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4)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考试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不够,这样就阻碍了素质教育中实验课的开展。
二、具体思路及对策
1、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从初级中学开始重视实验课的开设,克服经费不足的问题,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条件好的学校与条件差的学校建立兄弟学校关系,实现纵向帮助与援助性联合,弥补由于客观物质条件不足而造成实验课开设方面的遗憾,同时提高实验条件差的学校实验课开设的比率;再者,实现横向的联谊关系,意即条件差的学校间建立起广泛的密切联系。除互通有无外,定期召开各学校物理组集会,共同探讨,关于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共同性问题,共同磋商怎样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实验开设的效果,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1)与附近工矿企业建立联谊关系,建立实验教育基地。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工矿车间及其先进生产流程,请有关技术人员担任实验课辅导员,并定期邀请其讲解有关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逐渐养成学生重视实验、重视操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思维,拓展眼界,增加感性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改变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看法,主动积极地为实验课的开设创造条件。
①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理实验的看法,因地制宜,尽可能的多做延伸意义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课堂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操作,一套装置就能满足全班学生观察的要求,延伸意义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既可在课堂上做,也可在课余时间做,区别于课外实验之处是其主要由教师来操作,学生辅助又是它区别于课堂实验之处,这种实验可弥补课堂演示实验的不足与课外实验浓度不高的缺憾,也可提高学生对课外实验的兴趣,这些实验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又达到学生增长知识的效果。另外,多成立课外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做课外实验,它可以不受教学要求的限制和教学进度的制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能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而这些活动又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的特点,吸引着不同的学生,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接受。
这些特点对于实验仪器具体配置情况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不受条件限制而大力发展。正如苏州大学教授朱正元曾经积极倡导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思想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处处留心学问,因为我们平时的一些小玩具中,蕴藏着并不深奥但又很巧妙的物理知识。以上的分析其实也为学生做出更巧妙地课外实验提供了一种思路,并且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促进物理理论课的教学,使实践与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②教师要业有所专。这主要表现在中学实验教师和代课教师(理论教师)不分或分的不清,这样的话,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使理论教师一方面没有精力顾及实验,另一方面把重点都放在理论教学上,只能使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变得生硬、死板、僵化、教条、机械,谈不上创新。这样一来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实验课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负责,并安排足够的课时,使实验课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
14.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 篇十四
内容摘要
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因此,写作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而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先剖析写作的本质,并试依据古代及现代学者的学说,建立写作理论的架构,以从心理学、教育学去分析快乐作文实施的可行性。后三部分则将写作架构应用于实践。第二部分是写作前提的实践;第三部分是写作操作的实践:写作指导、写作形式、训练手段、训练内容等;第四部分是作文评讲的实践。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实践,并利用理论作指导,说明写快乐作文的教学方法,以求改变应试的教学观念。从人文价值的回归,人格的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关怀青少年的写作,完成教育工作者肩上神圣的使命。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
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快乐作文的可行性
历来的文章家、文论家、语文教育家,对写作的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形异而实同的结论,即“双重转化论”,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法。”指出写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的双重转化。而叶圣淘对写作本质的阐述则更为具体透彻:“夫文无本体,必附丽于事物而后成其为文,读物之实质固亦为种种之事物;而读物之处,事物正多,尤贵实际探求。宜令学者随时随地探求事物之精蕴,且必经已之思考而得答案。然后陈事说理自能确切而畅达。”叶老的这段话,道出了写作的精髓: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必“附丽于事物”,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那么,生活从哪里来?这里指出,学生的生活应该
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间接生活,一个是直接生活。间接生活来自读物,读物“正多”的事物,就是丰富的生活。直接生活指学生学习期间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为文字?作者必须具备把“充实而深美的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的本领。作文教学的终结,就是培养这种本领。即语言表达的能力。
非常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都明白作文教学的终极,但如何都改变不了学生对作文兴趣索然,甚至视为畏途的现状。
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近年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也告诉我们:“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是与对外界事物的需要密切相关的。需要即是欲望,欲望是否强烈往往决定着兴趣浓厚程度的高低。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强烈的需求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一面,因为它更具人文性,更为感性,更有感染力,容易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从事学习实现学习目的的心理驱力。
其次,阅读与写作是相逆相通的。阅读活动表现在“文—意—物”的转化,正好是写作思维走向的逆运转。从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心理看:儿童和少年有很强的模仿本能,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发表欲。求知欲是阅读的内驱力,发表欲是写作的推动力。二者同时发展,互成正比,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不断促进他们的发表欲,不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是推动读写结合,双向互进的根本。
可见,快乐作文在理论上看,是完全可操作的。
快乐作文的前提工作
1、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而今后的社会也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去交际、去完成高速度、高智能运作的社会。
2、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淘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3.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 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所以语文教材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把课文当作例子,当作优美的范文,让学生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感受优秀作品的魔力,从而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4、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赫尔岑),提倡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所谓放胆,就是打开思路,开动脑筋,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任其驰骋,随意翱翔。所谓“自由文”,就是结合各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写作的动机,使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提起笔来,如泉涌瀑泻,自然抒发情怀。
5.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点滴思考06-20
浅谈信息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06-09
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浅谈中学语文课的目标教学07-03
中学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06-11
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点儿思考10-06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09-05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07-25
中学语文教学实录09-05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浅析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