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2024-08-16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精选10篇)

1.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一

立足高等教育实践发展高等教育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朱晓刚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0月,原华中工学院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6年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199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我院至今已有12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一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涉及高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涵盖高等教育学的多数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科内容,促进了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25篇博士论文中,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理论29篇、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43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篇、大学教学与课程理论16篇、国际与比较教育4篇、高等教育史5篇、民办高等教育2篇、高等职业教育7篇、教育心理学4篇、基础教育理论7篇、女性高等教育3篇。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本身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高等教育分支学科领域。综而观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选题的价值取向来看,我院多数研究以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1、实践性。

我院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如,大众化问题、民办教育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一流大学问题、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构成我院博士生论文选题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管理方向的博士论文为43篇,占论文总数的34.4%)。如:2000届陈敏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异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届周进博士的《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背景下,着重探讨重点理工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过程中理科如何建设的问题。2002届罗云博士的《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则是在深刻剖析我国 1

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并对比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对策。2002届张珏博士的《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刘卫东博士的《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高校日益突显的社会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和对策分析。2002届陈运超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领导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朱九思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长达30年左右(1953-1984)时间的治校案例,展开大学校长治校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校长治校之道的研究。2003届吴鹏博士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从学术、市场、人文三个维度揭示了制约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并从理念选择、制度原则、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颇有创建性的政策建议;王怀宇博士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教授群体》试图从如何推动教授与教授群体发展入手,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探讨了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与新的教学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提出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大学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2003届孔垂谦博士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着重探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发展一直处在较强的行政干预的背景下,这一选题更具有现实意义。2004届沈曦博士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探讨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校合并所带了的多校区组织结构与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2005届沈华博士的《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式设计》、黄维博士的《 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红桃博士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及2006届李庆豪博士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对新时期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咨询、制订、实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06届郭卉博士的《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 ——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通过对高校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高校教师利益表达的特点、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利益表达制度的功能;李爱民博士的《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通过对当前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构建及其实践的研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教育职员制度的构想;李碧虹博士的《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国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现实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人力资本的分配设想。上述三篇博士论文,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突显了我院立足实践,发展“院校研究”的特色。

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史及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选题,也是来源于对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外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照,目的是从历史的经验或国外的做法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或可资借鉴之处。这方面的研究如:2005届粟洪武博士的《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研究》,2005届封海清博士的《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2005届宋彩萍博士的《 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 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2004届陈利民博士的《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这些研究都突出极强的实践性。

2、前瞻性。

2000届刘莉莉博士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我国较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博士论文,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蓬勃趋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提出“政府的控制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等在当时来说颇为针对性的观点,我国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也证明作者的判断的正确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度短缺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瓶颈”。2002届张俊宗博士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在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式及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缺陷,并构建了未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

值得专门提出的是,2003届张晓明博士的《学术参与: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妇女》,2004届杜学元博士的《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2005届王俊博士的《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号——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作为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她们走在前沿。.二、从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来看,我院注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史的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不少研究弥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和不足。

1、研究的系统性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教育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我院有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和建树,5篇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侧重点各异。2002届康翠萍博士的《学位论》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学位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重点探讨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等学位的核心理论问题;2003届廖湘阳博士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价值期待冲突与整合的分析》提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诸多利益主体互动的复杂过程,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结构、功能及战略态势,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我国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3届骆四铭博士的《我国学位制度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和刘鸿博士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从较为实证和操作性的角度对我国学位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届邓光平博士的《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从政策分析角度对我国专业学位设置进行了研究。

大学教学与课程论以及教学管理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教学管理以及传统的教学理论需要创新,16篇博士研究论文分别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如,2002届刘旭博士的《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针对当今课程改革难以有效突破以及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局面,论证以意义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对大学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试图以此解开当前课程改革的各种症结。在当前大学课程论研究几近停滞和有创建性的成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尤显作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勇气;2003届许建领博士的《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从多学科角度论证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旨归,本质上属于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和创新。作者针对我国大学课堂参与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大学教学

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性措施;2004届李轶芳博士的《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及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2005届康全礼博士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考察了不同时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并尝试提出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2005届荀振芳博士的《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提出大学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是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并运用价值冲突理论对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释。

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亮点,2000届李小平博士的《大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002届徐建波博士的《大学个性教育研究》和梁红博士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内化问题研究》,以及2001届彭志红博士的《论语言的教育功能》和2002届李祖超博士的《教育激励论》分别探讨了大学教育心理和基础教育心理的不同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

2、在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

高等教育是研究,包括中外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史的不同领域内容。如: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考察了原苏联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模式形成的历程,讨论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并在总结主要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若干问题。2002届宋秋蓉博士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私立大学》用较为丰富的史实研究和梳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私立大学的性质、生存与发展、不足与缺陷背后的根源。同时作者明确提出研究这一段私立大学发展史,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003届陈巴特尔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进新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蒙古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之作。2002届雷晓云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用比较详实的史料以文化来透视中国古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探究文化特质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呼应,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证,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同是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所揭示的规律为指导,重点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这一研究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大学制度演变相依相随的历程。2005届宋文红博士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试图系统全面地对西方中世纪大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3、在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力作。

2000届贾永堂博士的《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审视》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进行了系统追述,论文提出大学素质教育取向主要源于大学教育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现有的专业教育。论文提出的很多观点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2000届肖海涛博士的《大学的理想》是较早探讨大学理念的博士论文之一,论文在论述中(古典大学、近代大学以及华中理工大学)外大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是个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并且充满灵性的文化氛围。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想将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大学正确定位,以及对于大学办学活动中的过于功利化倾向具有纠偏和警

醒作用。2002届周光礼博士的《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依据“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是大学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剖析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特性、阐述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依据,力图客观而全面地揭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关系,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这一大学发展悖论之消解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陈廷柱博士的《学习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学习社会作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学习社会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出发,结合学习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认识与基本要求,架构了学习社会“一本三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2003届凡奇博士的《从边缘到中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和大学教育改革》基于对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服务工具”的观念的束缚,把大学将处于全社会支配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贯彻到底,阐述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进行重新定向。彭未名博士的《交往德育论》针对传统灌输德育在新时代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审视了大学德育在中国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及在当代的价值走向,所构建的交往德育论为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朴雪涛博士的《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论证了大学制度本质上是知识制度,大学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知识制度创新的缺失是大学危机的根源等命题,并根据中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知识制度的有效途径。2004届江新华博士的《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从越轨社会学角度,探究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实质、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王恩华博士的《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围绕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试图透过学术越轨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和本质,并尝试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马廷奇博士的《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以个体的大学组织作为制度分析的基本单元,运用组织分析方法,结合中西方大学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大学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刘亚敏博士的《大学精神探论》通过考察大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梳理了大学精神演变的轨迹,探讨了大学精神的现实境遇及培育问题。2005届张奕博士的《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演变之考察》从知识、知识活动和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律。米俊魁博士的《大学章程价值研究》对大学章程及其价值问题进新了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大学章程的博士论文。李金奇博士的《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从学科规训的视角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摆脱大学人文教育现实困境的理论路径。

三、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构成了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特色,这一研究方法取向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根据我院“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选题和研究原则,除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透视等研究方法之外,有相当部分论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实地调研和顶岗实习,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其二,在研究范式上,我院毕业博士论文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一些囿于教育学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思路。综合分析我院博士

毕业论文中的研究范式,所运用的有政治学、文化学、新制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视角,可以看出从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已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范式。当然,从多学科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在客观还存在着一个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范式如何高等教育学科化的问题,我院博士毕业论文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可贵探索,但仍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2.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二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 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通常把人才分为四类, 即学术 (研究) 型人才、工程 (设计) 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设计型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 (研究) 型人才和从事与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 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完成任务, 把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和研究成果等转化为物质形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 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 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育类型和内容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即以职业技术和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学科, 按学科设专业, 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理论为导向, 具有浓厚的理论教学色彩。对工作有较宽的适应性。专业课的内容是该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反映的是学科性人才的职业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则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 按社会职业岗位 (或岗位群) 设专业, 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 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尽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 但两者的内涵不同。前者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后者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 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联系。同时, 可能看到, 在许多情况下, 两者的专业设置名称相同或相近, 但事实上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对应的是研究领域和与之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名称从更多的意义上说对应的是“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其所学习的职业技术是建立在与劳动过程直接联系的基础之上, 实现与具体职业实践相对应的劳动过程的系统化。

三、教材建设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编写教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尺度编写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 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实践体系的统一。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 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强调体现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主张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教材, 克服以学科编写的倾向, 打破旧的理论框架体系, 注重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需要揉合成一门教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 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 还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差异

由于主要目标与具体需求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普通高等学校围绕实现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作为主要目标, 同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三类主要技术开发合作模式:1.以合约为基础的合作模式, 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相互兼职、联合培养人才等;2.以共建科技经济实体的合作模式, 包括企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高职院校则围绕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主要目标, 与企业形成四类主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的“工学交替”结合模式, 主要特点是:根据教学需要, 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 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2.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主要特点是:三年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 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 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 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 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论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方法如下: (1) 高职 (专科) 升本科。教育部在有条件的普通高校中批准设立了“职业技术学院”, 要求认真按高职教育方向办本科, 此举为高职本科教育开了一个口子, 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国家应允许取得高职专科的毕业生通过一定的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升入高职本科或普通本科学习深造。建议国家应加大高职本科的招生数量, 增加高职本科招生的专业, 以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2) 高职 (本科) 攻读技术硕士研究生。国家应制定高职本科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与普通本科报考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政策, 以鼓励和选拔高职本科优秀生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技术硕士研究生考试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 还应考核职业技术的水平, 以形成鲜明特色。 (3) 探索建立高职本科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教育的“三士一贯” (或称“三士连读”) 或分段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国家应制定设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标准, 先行进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试点, 招收高职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 从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学制上, 可以实行分阶段学习, 也可实行高职学士、技术硕士、博“三士一贯”制。

参考文献

[1]谭界忠.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差异性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356-57

3.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三

读完大学后又是另一码事,随着毕业接近,沐浴在福利社会的阳光雨露中的欧洲年轻人,也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尽管如此,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和找工作的过程,仍和我们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大区别。

从找工作的观念来看,正如马克思教育我们的,每个社会都有阶级和阶层,这是普遍原理,宣称平等的欧洲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在意识形态中刻意淡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可悲的是现实中或许还是这样),所以大家不认为受高等教育就一定要从事“高等”职业。大学生穷,因此上学时就会利用业余时间做门房、垃圾工以及搬运工之类的工作。记者在瑞典读研究生的时候,班上就有位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干了四五年的垃圾工人,每天凌晨1点钟开着垃圾车四处游荡。我们的老师当中有一位竟然是位司机,在斯德哥尔摩开过10年地铁!

相比之下,前一阵国内爆出的北大才子卖肉事件,倒是显得我们有点太想不开。

到瑞典来的浙江籍华侨,大都是来开餐馆,打拼个五六年后也都身家至少千万。陆博士如果卖肉说不定也能成为富豪。从经济角度考虑,比费尽心思挤进外企,最后做一个患得患失的中产阶级要划算多了。

中国的读书人是从乡试会试殿试的种种关口往社会上层爬,每个关口都是一场“生死战”。这种游戏进行了上千年。

而欧洲的年轻人更多地把学习和找工作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连续的成长过程。工作不如意就换,或者工作几年累了想充电,就回到大学里去继续读一段时间。

欧洲现代社会则是有很大灵活性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回到前面讲到的那位司机老师和垃圾工同学的故事上——那位做垃圾工人的同学,工作都是在深夜和凌晨,经常有机会观察到城市的一些阴暗角落及阴暗勾当,于是乎后来就被报社聘用成为法制新闻记者,最终与笔者同班读新闻学的研究生。

而那位司机出身的老师的经历就更离奇了:他大学毕业后从爱尔兰跑出来,到瑞典南部的一家造船厂当工人,几年后工厂倒闭再度失业,辗转到首都斯德哥尔摩来,幸好找到了开地铁的工作。问题是他还有电影评论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一点个人爱好,业余时间经常在报纸上发表点暴力美学之类的深奥文章。于是在他司机生涯的后半期,他一边开地铁,一边在高校开班讲课,这样持续了5年时间,又回到校园里来了。可见一个大学生在欧洲干点儿体力活或做点小买卖都没什么,因为如果他愿意,早晚也可以干点别的。但在中国,一旦开上地铁或者卖起肉来就好像基本“没救”了。这也与人们在观念上把人进行“ 阶层定位”,没有营造出地铁司机也可再当大学老师的社会氛围有关。

4.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四

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初见成效;专业数量猛增,专业更新步伐加快,各校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注意加强学生综和能力的培养与整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初具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着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在学校建设方面,高职教育的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够突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软硬件水平跟不上学校转型的要求;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还不够协调,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实习场地和配套设施不够,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够规范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渐突出。

二、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一要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即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专业设置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即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满足了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

2.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高职学校的特色发展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和职业岗位要求调查分析,制定完整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生质量标准,突出地方办学特色;以体现就业为导向和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来设计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要以应用为主旨,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内容要与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要求有效接轨,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行业企业的评价和反馈,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规划调整和改善专业设置;争取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多方支持,加大教学设施设备经费的投入。

2.2加强职教师资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教育的扩招同时带来了师资数量和结构的突出矛盾。一方面,职教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学历达标率低。另一方面,职教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由高校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占教师比例的绝大多数,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应以掌握职业技术为目标,实践性课程占相当大比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有,要成为既懂理论﹑会教学,又熟悉生产一线,会应用的双师型教师。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合作企业和培训中心开展教师的再培训和在岗实训;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有关人士报考﹑应聘;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继续从社会聘请一部分兼职老师,实行专兼结合;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促使职业教育师资定期参加培训,不断进修提高。

2.3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核心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建设上应围绕拓宽公共素质课﹑改进专业基础课﹑革新专业核心课程几方面来深化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职业岗位的流动性和更换频率大大增强,为了长期的职业发展,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他们的适应性,公共素质课应涵盖人文﹑自然﹑社会等全方位的基础知识,考核方式可以更加自由灵活。随着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速度的大大加快,专业基础课应不断补充前沿的发展成果,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借助多媒体﹑讲座等方式更新专业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专业核心课程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适应岗位需求,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积极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学用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更好地与工作岗位衔接。

2.4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增加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资,大力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优化学生的实践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构建优化﹑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符合专业设置标准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与社会企事业等单位挂钩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二是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规范标准,严格考核和检查。对学生实行学历毕业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双证制”,要求毕业班学生必须参加专业技术等级考核。三是实行产教结合,建立校办企业,把教学实习延伸到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委托培养。

三、小结

5.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论文 篇五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职业教育,其发展关系着国家就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招生制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入门通道,其改革必定要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相适应。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多元化招生制度成了时代发展的必要产物,文章通过对六种多元招生方式的利弊分析,来解读多元化招生制度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招生制度是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它是改变以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力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4月1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由此高职教育形成了六种各具特色的招生类型,它们是在原来招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丰富的结果,其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的合理分流。

一、普通统考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统一的入学考试就被固定下来。

但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进入高职院校应补充并增加专业技能考试,最后招生院校综合学生的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择优录取。

这种招生录取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规范,相对公平

统一的试卷、时间和录取方式,有利于进行统一管理,科学规范地进行人才的甄选。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是通过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择优录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入学的公正性。

(二)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考试内容

以前,高职院校的招生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招生一样,是通过文化知识的考核实现对人才的考评。

随着高职教育自身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招生改革步伐也与时俱进,在文化考核的同时,加入了技能成绩的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历史悠久,认可度高

统考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被延续至今的招生方式,其历史悠久,影响力较大,同时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种招生模式的认可度较高。

普通高考的初衷是为了进行合理的人才分流,但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和职业性,通过高考这一选拔与淘汰机制,带来的是分数高低的排列组合,最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是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因而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与歧视,家长与学生的认同度低,高职教育陷入自身无法提高教育质量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单独招考

高职院校单独招考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录取方式,主要是针对中专、职高、技校的毕业生单独组织的考试。

但目前这种招考方式的招考范围发生了变化,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参加单独招考。

单独招考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

过去,高职院校招生多是以统考为基础,招生方式单一,在对学生的筛选中缺乏主动权,甚至是选择权。

而单独招考给高职院校自主选拔学生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提升了其自身地位,拓宽了招生渠道。

(二)报考条件宽松,给予了学生更多受教育的权利

单独招考主要是高职院校自主命题自主选拔,它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平台。

另外。

单独招考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更宽松的入学条件,切实保障了每位学生的利益和受教育的权利。

(三)考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增多

随着改革深入,自几家高职院校试点到现在的多地区、多领域的积极参与与开展,单独招考给予学生的不光是“无需高考即可有学上”的途径,随着试点院校的不断增多,也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高职院校的机会。

单独招考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招生模式,它适应了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统考是在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之下进行的,而单独招考则需要依赖院校自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招生的运营成本,加大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风险。

同时生源的复杂性也极易造成人才培养难度的加大,学校的监管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说单独招考要想在大范围推行恐怕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三、注册入学

注册入学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一种新模式,是指在高考结束后,未被志愿院校录取但高考成绩达到“注册入学”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就有机会填报这种招生模式的志愿。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特长直接向高职院校提出申请,每个考生有3所院校的申请机会。

高职院校根据招生简章,在计划范围内来选择符合入学标准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它考量的是报考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注册入学作为一种新的招考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入学标准低门槛,以学生实际需要为主

注册入学是在学生最后没有被志愿院校录取的前提下另辟的一条通往高校学习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另外,当前中职学校一直存在生源短缺的问题,这一低标准的招生门槛,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中职学校的生源问题。

注册入学本着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提出申请,这一举措充分尊重了学生,并且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最大可能地挖掘每个人适应社会的潜能。

(二)具有针对性,实现因材施教

注册入学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僵局,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它不像统考那样将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时通过成绩进行排列,相反,它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将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操作灵活,院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

注册入学是面向各省的民办高职院校和部分公办院校开展的招生模式,一经批准,均可进行试点。

其操作灵活简便,打破了以前繁琐的录取流程,学生一旦申请,只要符合标准,均可进入高校学习,这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

其本质目的还是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注册入学是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是解决生源短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相应的它也存在一些弊端。

较低的入学门槛,虽扩大了入学机会,但也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质疑。

四、技能高考

技能高考是湖北省在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创举。

技能高考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面向应往届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它不同于以往的“笔试+面试”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实施以技能操作(70%)为主,文化考试(30%)为辅的方式,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以“知识+技能”的方式呈现。

技能高考的出现是探索高职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招考形式独具特色,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

湖北省的技能型高考,以技能操作占70%,文化考试占30%的比重分配,它突出强调的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同于统考检验的“纸上谈兵”,但是也不忽视对于文化知识的考核,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应有的教义与精神。

(二)因材招考,专业对口招生

技能高考将技术操作与文化知识以真正的考试形式固定下来。

其中文化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和部分常识题,考试内容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

但技能高考不同于传统考试,它培养出的是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在内容考核上也多从学生实际出发,技能考试方面不同专业则实行分类考试。

不同的专业技能考核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且主要是现场实际操作。

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专业设置的多样性、科目设置的多元化也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技能高考的考试内容是由教育考试院统一编制,其技能考核的内容是根据相关院校需求制定,在考核上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专业对口设置更有利于院校自身与人才培养的发展。

(三)招考标准新颖,侧重实践操作的考查

湖北省的高职院校退出统考的历史舞台,至此,高职教育全面进入多元考试招生阶段。

其中技能考试内容是依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和国家相关行业初级技术等级标准制定的,分为应知(专业知识)和应会(技能操作)两部分,考试成绩则以“合格”与“不合格”来区分。

它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人才培养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入学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体现了其招生的规范化。

录取工作与普通高考基本同步,也是将知识与技能成绩融合在一起,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技能操作占70%的比重说明了实际操作在这类考试中的分量,也充分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性。

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能高考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高职院校组考,实际上就是主考的一种考试手段,它是将高考“一分为二”的一种有效尝试,但是在考纲制定、命题内容设置、阅卷评分和报名信息的实施过程中都可能受到主考部门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五、五年一贯制

“五年一贯制”又被称为“五年制高职”或“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是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推出的保证初中毕业生可以上大学的一种升学途径。

“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层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当他们达到一定成绩标准后,可直接进入高等学校进行五年连贯性教育。

其中,不同的省份对这一途径采取的是不同的模式,主要的表现形式有:“3+2”模式、“2+3”模式或称“2+2+1”模式。

“3+2”模式指的是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是参加完中招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到中等学校学习三年,再参加中职升高职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转高职院校完成两年的大专学习;“2+3”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三年在高职院校学习;“2+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中职学校学习,后两年高职院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1]。

这种上下贯通的招生方式有效地提升了中职学校的升学率,有力地确保了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上下贯通,缩短了受教育的年限

五年一贯制,上下贯通,学生可提前进入社会进行锻炼,尽早熟悉工作岗位,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样既缩短了受教育的年限,又节省了部分学费,对于一些家庭来讲减轻了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孩子教育提供了机会。

(二)专业前景与就业紧密结合

五年一贯制所设置的专业都是就业前景较好的热门专业,如人力资源、审计、高铁乘务、幼教等专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这种招生模式培养的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它为学生在择校时提供了更明确的导向。

(三)拓宽了入学渠道,圆了学生上大学的梦

五年一贯制是连续性、有效性的教育形式,它是学生上大学的“直通车”,中间无需参加“高考”,就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和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与传统教育相比,节省了部分受教育的时间。

此外,五年一贯制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考察,切实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这一招生形式的出现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同时也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必要途径。

五年一贯制缺乏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其生源质量较低。

另外,五年一贯制处于“无淘汰、无应试”的保护模式之下,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所以这也导致高职教育一直跳不出弱势教育的怪圈之中。

六、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

技能拔尖人才主要是指在本专业领域内技术技能水平较高,学习或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或社会人员[2]。

所谓免试入学,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免去考试这一繁琐的程序,直接进入高校学习,类似于保送生或推荐生。

但高职教育的免试入学需满足以下条件: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免试人员名单还需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格、高等职业学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后,最终由相关学校免试录取[3]。

(一)招考针对性强,人才技能突出

6.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六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

【论文摘要】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升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47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如下:不同群体大学生的职业价值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择业时对于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的关注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

一、引言

价值观体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通常也称之为“择业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和群体差异,尤其是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可以帮助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针对不同群体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

二、被试选取和研究设计

(一)被试选取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534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34份,回收问卷507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为94%。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关于被试的选取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本研究希望考察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否存在差异,在选取被试的时候以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两所教育部直属的“2ll”高校作为重点高校的代表,以省属综合大学河北大学作为普通高校的代表;其次,本研究拟将“学习成绩”作为变量之一进行研究,以“在过去一年获得奖学金”代表学习成绩好,以“在过去一年考试挂科”代表学习成绩差,而两者皆无的情况在统计结果中不再体现,所以表1中也没有列出这一部分被试的数量;另外,“家庭经济条件”这一变量的区分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方式,由于本研究只对“富裕”和“贫困”的被试进行比较,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被试统计结果中不再体现,所以表l中也只列出了“富裕”和“贫困”的被试数量。

(二)研究工具

采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该量表共22个项目。考察声望地位、保健、发展三个主要因素。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不太重要,2表示一般,3表示有些重要,4表示重要,5表示很重要。在本研究中,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4。

(三)施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主试为心理学研究生,有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拟依据问卷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探索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

使用spssl3.0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工作,使用t检验考察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不同群体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测量结果,见表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测量结果经t检验发现:普通、重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声望地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表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声望地位方面的因素;富裕、贫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声望地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富裕大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贫困大学生,表明富裕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声望地位方面的因素;男、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保健因素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大学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表明大学女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保健方面的因素;富裕、贫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保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富裕大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贫困大学生,表明富裕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保健方面的因素。其他方面不同群体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比较声望地位、保健、发展三个维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本研究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间的均值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可见,职业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均值差异都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对于声望地位、保健、发展三个因素的关注程度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根据表3的结果,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关注程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

四、讨论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群体差异

本研究发现,重点高校和家庭经济好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都更加关注“声望地位”因素,也就是说,他们在择业时更加关注容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较高社会地位、单位级别高、较高经济地位、晋升机会多、有出国机会、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等方面的因素。同时,本研究还表明富裕与贫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保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富裕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保健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有劳保、职业稳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决两地分居、职业环境优雅、收入高等因素。

本研究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保健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表示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关注福利、收入、工作环境、劳保、保险、工作稳定等方面的因素,这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大学女生在选择单位时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以便首先满足她们生存、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她们更注重感情、人际关系和稳定。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发展因素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一致性,也就是在择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符合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不受约束、能提供受教育机会等方面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同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学习成绩(成绩好、差)和家庭居在地(农村、城市)两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大学校园里面的学生考评机制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紧密相关。学习成绩只是作为个^评价指标的—个方面,大学里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考察。同时,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中,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城乡差距得到缓解,互联网等信息媒介的普及极大促成了非常一致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的逐渐同质性使得居住地不同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虽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群体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还表现出一些普遍性的特点。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一般会首先关注发展因素,其次是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则被排在了最后。这说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已经更加成熟,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和保健因素,而单位的级别、性质、规模已不再是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了。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实际和个体心理需要两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铁饭碗”被打破,大学生已经逐渐地认识到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在职业生涯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其次,从需要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过去一些声望地位显赫的单位在经济上却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之相比,大学生更加希望选择一些“经济实惠”的工作岗位,不再追求“虚名”,而是更加讲究“实利”。

7.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七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句话:办学目标的全球化、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德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不仅着眼于学校、国内, 而且立足欧盟、放眼全球, 紧跟欧盟和全球对人才规格、质量的需求, 把学校、教师和学生放到欧盟和全球的环境中熏陶和磨炼。以下两方面, 尤其是“双元制”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1.“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 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的“双元”, 意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动手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 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1]

在“双元制”教育中, 德国的企业担负着职业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在某种意义上, 企业的职责比学校的职责更重要。

首先, 企业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 大约60%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 大约40%的时间是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从中可以看出, 企业的技能教育是“双元制”的主体, 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是服务于企业技能教育的。

其次, 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大部分经费。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的来源渠道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其中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负担 (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 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 购置培训设备并负担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但“双元制”中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 企业除了负担自己的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 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学费、实验费用和生活费补贴。给予学生的生活费补贴多少与具体的行业有关。

2. 政府与行业协会参与管理。

“双元制”教育中的管理是由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进行宏观管理, 各行业协会进行考核, 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和培训的三层负责制来进行的, 即“双元制”教育中的企业教育部分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对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 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考核与证书颁发, 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 等等, 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由州政府负责管理。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负责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等要求。“双元制”中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各州的文教部制定, 它的基本教学要求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的理论和专业教育, 深化企业实践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企业培训教学要按照联邦教育部和有关专业部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 包括确定教育内容、时间安排及考核办法等。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但没有统一指定的教材;组织实施教学的职业学校和企业是根据大纲的要求由主讲教师来具体安排教学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成为相应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主要为综合高中、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和企业办培训中心或学校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 上世纪6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社区学院是被美国各州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颁发的最高学位是学士, 主要招收走读生, 学生所支付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远远低于四年制学院或大学。据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 美国社区学院在校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44%, 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 开放性办学。

当今美国社区学院中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欢迎。据统计, 它培养出来的学生75%能迅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是社区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美国社区学院的开放性办学指导思想显现在各个方面:首先, 它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而且具有开放性的特色。由于科技不断进步, 经济发展极为迅猛, 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社区学院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极其重视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 以及人才需求的预测, 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 及时增设社区需要的专业、课程, 停办内容陈旧、缺乏生源的专业;同时在课程中经常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内容, 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2]

2. 重视实践性教学。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普遍建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安排上以实际应用为方向,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特别强调实践课程和活动。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美国的社区学院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特别是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它们通过聘用兼职教师的办法来解决并保证教师队伍中实践教师的比例。通常情况下, 社区学院的教师主要承担通用课程的教学和日常教学管理, 承担实践课程所需的大多数教师一般都通过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外部人员兼职, 这些兼职教师都是从社会、企业各部门中聘用的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3. 校企合作。

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极其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 社区学院通常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与企业协作教育, 为企业培训职工, 以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合作。这些合作方式, 对学生本人而言, 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企业而言, 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和扩大未来可供选择的高素质新增劳动力来源;对学校而言, 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场地和人力等教育资源, 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社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三、德、美两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美两国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 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 转变教育观念, 加大经费投入。

我国长期受着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重“学”轻“术”, “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根深蒂固。要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短时间内是有一定困难的, 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是复杂的、艰难的。当前,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中, 办学条件好一些的专科院校差不多都在努力升本科, 带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大学”之类的院校也在想方设法去掉“职业”二字。避开“职业”, 攀附普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剩下一些本来办学条件就差的学校早已困难重重, 哪有精力和热情去深化改革。在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方面, 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采取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级拨款为主, 社会和企业合理负担为辅的经费投资体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虽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但有限的拨款对于学校建设与发展来说, 简直是杯水车薪。因此, 政府要舍得花钱办教育, 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更多地参与和支持, 解决高职院校维持与发展的经费问题, 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2. 调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已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 院校与企业已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院校融入社区 (即地区) 经济, 面向社区、服务社区, 发展社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院校根据当地经济特点设置专业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和课程计划, 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3]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参差不齐, 绝大部分地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十分薄弱, 企业与院校缺乏沟通与联系, 从而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 企业对所需人才缺乏足够的认识, “人尽其才”、“量才录用”的意识没有形成。有的企业甚至认为:现在到处都有大学生, 何苦还用高职生。不只造成企业的“学历高消费”, 同时未能做到“人尽其才”, 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损失与浪费。其次, 多年来, 企业长期受到“国家培养, 我用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影响, 从未意识到企业还有培养人才的义务与责任。最后, 多数企业目光短浅, 没有意识到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 而是错误认为:企业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妨碍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德、美两国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要改变我国落后的职业教育现状, 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广泛实行产教结合, 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指导院校的教学工作, 帮助院校随时展开专业教学论证, 研究专业课程设置, 或调整教学内容, 或更新培训计划;院校还应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充当学院的兼职教师, 用以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企业向学校提供劳动力市场和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 院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劳动力大军, 两者互为依托, 共同发展。

3. 实践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能力培养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 从各环节上予以保证。专业的设置要与行业、企业对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 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定吸收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和指导,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修改。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要加强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走上工作岗位。为此要下大力气搞好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 并引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 还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全体教育者更新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党庆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简介[J].职业教育, 2007.12, (A) :7.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77-278.

8.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教育;精英教育

西方一些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等阶段。马丁·特罗以晕的指标定义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属精英高等教育,15%至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7%,在2009年更是达到29%,已超过教育部对2010年达到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规划。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持续高速增长,但精英教育并没有,而且也不应退出历史舞台。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是长期共存、相互补充、分工合作的关系。

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概念与两者差异

(1)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以效率为价值取向。“传统的精英教育” 中被教育者的量少,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大众化中的“现代精英高等教育”更关注“质优”而并不单单在于“量少”,是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学术本位的高层次的高等教育。(2)大众教育。大众教育常以普通教育的普及或比较开放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为前提,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其价值导向是机会平等。同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大众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及学校的功能、模式、招生和师资等方面均有所区别。大众教育的目标是让希望接受且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如果说精英教育更侧重“有能力接受”,大众教育则更侧重“希望接受”。(3)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区别。马丁·特罗在其著作中论述了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在11个维度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在高等教育观上,接受精英高等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接受大众高等教育是所有有能力者的权利。在功能上,前者主要是塑造人的心智与个性,培养官员和学术人才;后者则重在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在课程和教学形式上,前者侧重学术与专业,课程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注重个别指导;后者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在学术标准上,前者遵循共同的高标准,后者标准则趋向多样化。在入学与选拔上,前者看重考试成绩和英才成就,后者则引进非学术标准平等入学。

二、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冲突

1.大众高等教育对精英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1)由于政府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有限,当大众教育机构高速发展,其占用的资源必然增多,精英高等教育从政府获得的资源必然被削减,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损。(2)建立在高深学问之上的精英高等教育以科研为重,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而大众高等教育普及服务于社会的直接需求,并且强化了外部世界对高等教育(包括精英教育)的控制。而如果精英高等教育受到过多的外部干预,则可能丧失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原则。(3)由于经费的减少以及外部控制的加强,精英型高等学校为求生存不得不扩大规模(如设立高收费的二级学院),这将掠夺原应用于精英型教学的资源,从而产生一种类似经济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贬值。(4)大众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因为具有实用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且薪酬期望值较精英高等学校毕业生低,往往会抢占精英教育毕业生的许多就业机会。在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高校教育趋于以就业为导向,容易导致一些精英高等学校也追求短期就业率,快餐式课程在精英高等教育的课表上比比皆是,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快餐式教育模式日趋流行。

2.精英高等教育对大众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1)尽管大众高等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手中夺走了一部分经费,但国家对大众高等教育的投入仍赶不上其高速发展所需。(2)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接受精英高等教育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拥有好的就业、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使得学生盲目挤向精英高等学校而不顾自身是否真正有研究高深学问的愿望与能力。同时这也使得大众教育接受者以一种低人一等的身份出现,使人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进行扩招时,总是期望精英型重点高等学校尽可能多地容纳学生,承担起实施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而不认可本应承担大众教育的学校和机构。(3)鉴于社会、学校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观念还没调整好,许多大众型高等学校不顾实际地向精英型教育靠拢,在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以精英型教学为标准,争创硕士点、博士点,把创建所谓的“重点”、“研究型”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协调

(1)协调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讲,大众高等教育并不是精英高等教育的“天敌”。大众高等教育甚至还可以帮助甄选适合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学生。而且经过大众教育,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则在精英高等教育的可选入学范围平均水平亦将提高。而精英高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高等教育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如精英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到大众高等学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因此,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并不是不可调和的。(2)协调的必要性。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一方面要求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达到较高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前进;另一方面,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去不断开拓创新,攻破一个个科技堡辛,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要求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共存在于高等教育内部,完成高等教育所承担的责仟。(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协调。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发展大众高等教育,也要发展精英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既需要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以适应社会高速增长,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去攻坚克难和开拓创新,因此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必将继续长期共存于高等教育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一个仅仅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还是一个建立有效的功能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制度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经济政治大环境的实际情况,指导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保障重点高校的精英性和独立性,同时大力发展职业院校的大众教育,动态调控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比例,在推广高等教育大众化创建社会公平的同时也给予精英教育应有的政策支持,通过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互补性,鼓励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使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的推动社会发展,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并进。

学校应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按照各自不同的区域需求、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治理结构、不同的服务面向、不同的评价体系选择精英教育道路或是大众化之路,并按照发展方向进行招生、教学和管理,按其各自职能和特色来不断发展壮大。为了保证精英教育的质量,研究型和学术型大学不宜过度扩招,可以效仿国外高等教育宽进严出的做法,严格要求被教育者获得一定成果才授予相应证书,对于不能在原有学制时长内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学生可以延长学习年限,对于不适应该教学模式的学生给予转学机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学生整体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着重培养和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达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被教育者应以人为本的尊重自身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性,实事求是的根据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当的教育,而不是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精英教育,轻视大众教育。分立不是二元,精英与大众是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细分,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是总体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功能分化,只有相关各方理清两者的关系,正确看待两者的分工合作,才能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娜.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之辨[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2]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张思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1)

9.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篇九

2004年5月11日 9:12:3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规模快速增长,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思路明晰,社会认同度明显提高。在2003年对26所高职院校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中,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被评估为“优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取得明显成绩。一是规模快速增长,布局更加合理。截至2003年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90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有一所职业院校的局面,这对地方经济建设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此外,还有612所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479万,约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3%;招生数达到200万,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2.3%。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且正指导着整个战线的改革实践。三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明显提高。2003年全国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了35万,而就业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概括地说,一个充满活力的、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职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走向上将进一步突出以下几点。

引导学校正确定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扭转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和一些学校盲目攀高升格的倾向。要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部将在评估工作、教师的表彰工作、教师的学位提升、培训等工作上加大力度,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与财政部正在联合制定方案,要通过中央财政经费补贴与奖励的方式,推动各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职业能力培训,今年要使设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的学生,毕业时有80%以上能够拿到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以促进就业。

10.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 篇十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

本文从探析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办学的主要区别出发,阐明高等职业教育应确立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明确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异,才能拥有广阔的前景.

作 者:李永新  作者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石家庄,05009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71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定位  

上一篇:新西兰学生签证下一篇:十佳少年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