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导游词

2024-06-26

株洲市导游词(精选8篇)

1.株洲市导游词 篇一

株洲神农谷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株洲神农谷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株洲神农谷导游词 篇1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神农城,这里是个旅游胜地有各种不同的景点,下面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首先我们可以看见广场中央炎帝像高高耸立在远方,炎帝爷爷左手拿锄头,右手拿镜子,背后还背着一大筐草药,我们仿佛看到了炎帝爷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采回草药为人民治伤,治病。

炎帝像后面是数条水道,那水的颜色变化极快,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美丽极了,每弯一种颜色都会有许多小朋友跳进水道之音嬉戏。

晚上7时30分音乐喷泉准时开启,喷泉随着音乐英节奏的快慢以及音量的.大小,忽高忽底,音乐喷泉的最高达2米左右,当音速变低时,就会有许多条浩浩荡荡的银龙托景而出,当音速变高时左边和右边都会喷出三条水柱,到了中心就成了一长长的巨龙。

好了,我就不说了,请你们细细游赏。

株洲神农谷导游词 篇2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使人感觉舒适的时间长达196天,年平均气温12℃。高含量的负氧离子更能增进人体健康,是绝佳的避暑疗养胜地。

▲珠帘瀑布李涤凡/摄景点介绍

游珠帘瀑布

瀑布因如一挂珠帘悬挂在岩石上,水珠似玉珠用丝缕串结成“帘”而得名。珠帘瀑布是世界罕有的无菌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3万个,居亚洲第一,被誉为“天然氧吧”。

游树抱石

峡谷深处,清溪蜿蜒,长着一颗极大的板栗树;最为神奇之处在于,板栗树下一颗巨石像是被紧紧抱住,寓意团圆和美。天然长成的“树抱石”,像是石头也有一个长高的梦想。

游黑龙潭

潭面波平如镜,宛若一条玉带系着一面玉镜,潭水四周林木葱郁,幽静秀野。传说炎帝曾以潭洗药。潭边的石壁上,至今留有两个清晰可辨的大脚印,这就是当年炎帝洗药时留下的。

游石板滩

这里是万阳河最漂亮的石滩景点,河滩上巨石遍布,俨如一张张摆好的桌子,喜迎四方宾客前来把酒言欢。

神农飞瀑

神农飞瀑落差235.2米,成三叠下泻,是国内落差最大的瀑布,蓝天、青山、绿树间,似一道白练当空飘舞,又如一条云龙飞身入潭。春夏时节,水量急增,天河倾泻,一级撞击一级,惊心动魄;枯水季节,一线瀑布则有如轻纱薄绢缥缈其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您犹若置身仙境。

摔碗酒何必去远方,神农谷里等你来

这周末去神农谷吗?去干吗?

摔碗酒!

神农福地桃花开,酿得好酒待客来

好酒当有豪饮掷,落地有声岁岁财

据说,喝一碗桃花米酒,对着山谷吼出你的愿望,再将碗狠狠摔碎,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摔碗酒的民间传说是某个时代,土家族的两个族长或是兄弟之间有了恩怨,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两人决定尽释前嫌,于是共饮一碗酒,以示今后的友谊与和谐,饮过之后,将碗摔碎,以泯恩仇,也显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气。但是从今天的摔碗酒看,已经完全转化为一种友情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心与心贴的更近了。

株洲神农谷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们

欢迎诸位来神农山参观游览,神农山,为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晋城泽州县山河镇狄河村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西万镇云台村交界处,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

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神农山风景名胜区[1]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

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神农山文化底蕴厚重。远古时期,炎帝神农在此设坛祭天;西晋女道士魏华存在此修道42年,著述了被称为“四大天书”之一的《黄庭经》,并创立了道教上清派;北魏高僧稠禅在此开凿太平寺摩崖石刻,兴建云阳寺、临川寺、太平寺和沐涧寺;巍然挺立在群山峻岭之间的一天门比泰山的一天门还要早154年。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神农山还是祈财、祈福和祈运的圣地,游客到此“一拜神农,生意兴隆、五谷丰登;二拜神农,百病全消、平安一生;三拜神农,官运亨通、心想事成”。

位于景区内200米处,端坐在广场中央的是高9.9米,重29吨的纯铜神农氏塑像。炎帝神农头生双角、手捧五谷、一副顶天立地的帝王之相。这里群山环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整个广场分三层,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坛有4个登坛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季,祭坛周围有12块讲述炎帝生平事迹浮雕,寓意一年有12个月,祭坛底层的环坛路共24圈,寓意24节气,每圈由365块青石铺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祭坛周围的八只灵兽分别是青龙、神马、朱雀、猛虎、神鸟、白虎、神牛、玄武,相传曾为神农氏作出了许多贡献。

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这传说中的神农谷吧。但愿今天的神农谷之游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株洲神农谷导游词 篇4

湖南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北长32.25千米,东西宽13.50千米,东与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湖南省炎陵县下村乡相连,西与炎陵县的十都镇、策源乡相接,北抵江西宁冈县武功山,总面积10000公顷。

该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北段之西北坡、南岭山脉北麓,为南岭山地向湘中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属中山地貌。同南岭山脉的万洋山为主体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3座、山体呈南北走向,地势较低,但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沟谷纵横。区内最高海拔2115.4米,为湖南省第一高峰,最低海拔420米,相对高差1700米。

森林公园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6%,区内日照少、气温低、云雾降水多、空气湿度大、风速小、气候垂直变化大、是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主要开发的景点有:落水源瀑布、珠帘瀑布、树抱石、黑龙潭、桃花桥、石板滩、龙潭天河、万阳河峡谷风光、神农飞瀑等。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株洲炎陵县东北部,罗霄山脉中段,东连井冈山,南接桂东八面山,北抵武功山。神农谷是湘赣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和发源地。公园原为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更名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2.株洲市诗词协会文件 篇二

株洲市诗词协会关于表彰2008年度诗词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株洲市诗词协会2007年10月成立以来,认真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我市是此工作开展活跃,形势喜人,成绩显著,涌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根据市诗协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关于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的决定,经全市各诗社(协)的推荐,市诗协会长会议审议,决定授予建宁诗社等7个诗词组织为我市2008年度诗词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县等6个单位为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彭楚林等16人为优秀诗词工作者,唐寅森等23人为优秀会员光荣称号。其中授予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诗词进校园先进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朱建军同志为优秀诗词工作者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保持光荣,继续努力,不断奋进,为弘扬中华诗词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号召全市诗词组织和广大诗友虚心向先进学习,把株洲诗词事业与和谐文化建设推向前进。

株洲市诗词协会

3.株洲市城市管理考察报告(摘录) 篇三

湖北省政府学习考察组

一、株洲市基本情况

株洲市位于湖南东部,实行市管县体制,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5县4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人口391万,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

2010年株洲市经济“高开高走”,实现了经济总量、投资总额、消费总额、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五个大幅增长”。全市GDP达到1230亿元,增长15.5%;财政收入130.9亿元,增长30.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0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4%和16.1%。株洲的综合实力在湖南省排名第二,位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是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2010年荣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从2008年开始,紧紧围绕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目标,先后开展了“三创五改”(“三创”是指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五改”包括小街小巷改造工程、主次干道混凝土道路改沥青路面工程、10KV架空电力线入地工程、人行道板改造工程、主次干道临街建筑物“穿衣戴

帽”改造工程)、“四创四化”(“四创”,即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活动。“四化”包括:美化,对城市主干道建筑“穿衣戴帽”刷漆;绿化,拆围(墙)透绿种树;亮化,整治广告、店牌;数字化,在城管方面推行数字化)和“城市提质”战役,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品味和形象迅速提升。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等称号。目前,株洲正在向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二、株洲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十一五”时期,株洲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的重大机遇,将城市管理纳入“两型社会”改革范畴,注重从细节入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市场化、数字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了城市核心竞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株洲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招商引资”的指导思想。市委书记陈君文被市民亲切地称为“三大书记”(扫大街、抓大项目、做大产业)。市长王群把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紧紧抓在手上,经常带领各城区负责人进行明查或轻车简从进行暗访,对城市管理工作亲自检查、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在政策、资金、机构、人员上予以大力扶持。目前,城市管理已

成为株洲各级各部门领导工作的主要抓手,汇聚社会资源的首要平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管理理念先进超前。株洲市的城市管理理念先进超前。一是追求卓越目标,保持持续发展。考察组所到之处,看到城市道路干净卫生、交通通畅有序、临街建筑立面整洁美观,路边园林绿化生机盎然,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垃圾和灰尘。株洲市通过2008年至2010连续三年的集中整治,城市形象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围绕“创卫”目标整治市容环境,改变了脏乱差面貌;2009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5%提高到55%,绿地率由25%提高到45.5%,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0年抓“城市提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2011年又提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争取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真正做到了城市管理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目标,保证了城市管理的劲头不松、管理水平不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追求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布局。株洲城市总体布局可用高起点、大手笔来形容。其总体规划邀请中国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进行设计。考察组参观的神农广场项目占地2970亩,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以炎帝广场为核心,以神农文化为主题,包括神农像、神农湖等九大标志性建筑与景观,是一个集文体、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开放空间,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项目;湘江风光带总投资116.5亿元,全长104公里,秉承“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的设计建设理念,将“神农文化”、“工业文明”、“红色政权”等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

结构,既是防洪工程,更是生态项目,还是市民运动、娱乐、休闲的好地方。株洲市老城区、工业区、休闲度假区等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城市绿化、道路、交通、管网、给排水、集贸市场、垃圾收运系统、公厕、路灯等专业规划完备。三是追求先进科技,引领发展潮流。2008年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作为“数字株洲”信息化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正式立项,2009年11月建成试运行,2010年12月通过住建部验收,成为全国44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从而初步建立了“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运转,显著提升了城市整体管理水平。

(三)管理体制科学顺畅。株洲城市管理实行“两级主体、分级管理”的体制,运行顺畅高效。市城管局负责指导、协调、考核各区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管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城区破路占道、户外广告、招(店)牌、停车场设臵等审批和监督管理;负责渣土处臵管理和渣土运输行业管理;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负责指导各县市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将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城管执法等具体作业、执法事项全部下放到城区。市里定标准,区里抓落实,责任明确、职能明晰、责权统一,有效解决了相互扯皮推诿、都管都不管的状况。比如,在对城市“毒瘤”----违法建设的防控上,该市把规划的监管和违法建设的防控查处职能全部交由区级政府行使。城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区长亲任主任,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治理违法建设协调

监察大队,为副科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正因为由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违法建设防控查处,该市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

(四)管理机制灵活高效。株洲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了一套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了涉及经济、行政、纪律多方位的考核奖惩机制。从2010年起,为充分发挥市级检查、考核、督办职能,采取“鞭子”、“票子”、“帽子”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由四个城区各拿出400万元,市财政配套400万元、设立了2000万元的城市管理奖励基金,由市城管局通过暗查、明检和数字化平台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城区城市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排名、奖惩兑现,每月对获得第一名的城区奖励100万元,第二名奖励30万元,第三名不奖不罚,末名罚款30万元,并通过市级主流媒体公布排名及其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姓名。连续两次排名末位的城区,由纪检部门按照干部问责和诫勉谈话程序,提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并记录在案。奖励区里的资金直接拨付至区城管局,60%用于城管工作方面的投入,40%用于奖励城市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这项机制的建立,使市级对区级的考核更加量化、更加具体,更能发挥检查督办作用。二是建立了市场化运行机制。从2007年开始,先后对环卫作业、建筑渣土清运、园林绿化、城市“牛皮癣”清理、户外广告设计制作、市政设施维护、楼宇清洗等实行市场化运营,公开招标相关公司进行维护管理,成效明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株洲神农广场完全市场化运作,政府没投一分钱,项目建成后每年还可提供3亿元税收。三是建立了严管重罚机制。市、区两级根

据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需要,按照原建设部“城管人员按城市人口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比例配备”的要求,株洲市、区两级按万分之四的标准共配备城管执法人员410名,全部实行参公管理。建立了完整的城管执法队伍录用、辞退、监督、着装、奖惩、执法过错追究等考核制度,市级执法部门负责对区级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所有城管执法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过错行为通过媒体曝光。为加大执法管理力量,聘请1045名“4050”人员和享有城市低保人员为“市容环卫监督员”,分布在城区主要广场、主次干道等107个岗点,授权他们负责对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穿马路等“六乱”行为进行纠章处罚,所罚金额全额返还个人。这是该市“先行先试”的一个创举。

(五)资金投入保障到位。株洲市每年用于城市维护管理的财政经费达12.5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1/3。近几年,除投资7亿元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外,该市还投资100多亿元正在新建炎帝神农广场综合体项目,投资1.6亿元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规划展览馆,投资3600万元建成了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并由财政每年保证1000万元的运行费用。2008年,新建75座公厕、35个垃圾转运站、40个环卫工人休息室。2009年和2010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购臵环卫清扫和清洗车辆,2011年又投入1000万元从中联重科购臵24台大型清洗车辆,使市区环卫清洗清扫车辆达到112台,城市机扫率达69.28%。除此之外,每年由财政安排环卫机械设备更新专项经费2000万元。由于保障到位,该市环卫清扫作业模式已由传统的“扫路”变为“洗路”,达到发达

国家城市水平。据了解,2008-2010年,湖南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施“三年三步走”战略,利用国家拉动内需之机,省级财政每年配套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费3亿元,支持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湖南全省各市县均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

(六)社会群众广泛参与。株洲市把社会和群众视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管理城市。2008年以来,株洲市通过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先后开展“三创五改”、“四创四化”和“城市提质”战役,对29条主次干道的临街面1600栋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拆除防盗窗44984个,安装隐形防盗网33250个,整治店招店牌11164块,安装空调格栅22686个,整治管线970栋,改造卷闸门218张。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24条道路路面提质改造、324个绿化新建和改造项目、66条小街小巷路灯新建和10条道路路灯改造、417栋建筑亮化工程。在这些工作中,市、区两级步调一致,部门通力合作,积极争取群众社会广泛参与。为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开通市民有奖举报短信平台,凡核查属实的,给举报人每次5元或10元的奖励,并从环卫公司分片包干费用中列支。现在,领导重视,社会联动,群众参与,严管重罚在株洲已成为常态,群众以遵章守纪、维护秩序、配合管理为荣,市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三、考察株洲城市管理工作经验的几点启示

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同志有句名言:“解放思想,黄金万两”。

株洲市城市管理所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的结果,科学发展的结果,先行先试的结果,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抓城市管理,领导重视是保证。株洲市委、市政府把抓城市管理放在与抓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地位,认为抓城市管理工作、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经济、抓民生、抓稳定。只有环境优美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只有环境优化了,企业才能放心投资。学习株洲经验,就是要学习党委、政府领导如何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如何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一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注重从顶端到微观的科学谋划和设计,这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启示二:抓城市管理,科学规划是支撑。株洲建有全国一流的规划展览馆,可以看到株洲市城市功能分区明确,设施完善。株洲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科学的城市规划促进了株洲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学习株洲经验,就是要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好城市规划,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启示三:抓城市管理,理顺体制是基础。株洲市城市管理实施市级管总、区级实施、监管分离的模式,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极大的调动了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株洲经验,就是要严格按照“该统的统到位,该放的放彻底”的原则,实行监管分离,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就是要成立强有力的综合指挥协调机构,实行高位监督,这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

启示四:抓城市管理,健全机制是关键。株洲市创造的标准

化的考评机制、严格的奖惩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严管重罚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涵盖了城市管理运行的各个方面。学习株洲经验,就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以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转。

4.株洲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四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株洲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本规划。

第一部分:“十一五”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工作,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一是面积稳定,总产、单产保持较高水平。五年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380万亩以上,2010年达到393万亩。五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平均粮食总产187万吨,亩产稳定在450公斤左右,单产在全省14个市州中始终稳居第一。其中,稻谷年均总产183万吨,双季稻面积达到174万亩以上,年平均水稻单产485公斤,比全省平均值高出约80公斤。二是优质稻种植比重提高。2010年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220万亩,年平均播种面积190万亩,超过“十一五”规划年播种面积90万亩;高档优质稻年平均播种面积25万亩以上。三是粮食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2010年,全市种植规模在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专业合作社)达到7300余户,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专业合作社)达到2450户,200亩以上的达到158户。最大的达到5000亩以上。

二、经济作物稳步发展

2010年全市经济作物总面积163万亩,总产值33亿元,同“十五”期末比较,面积和产值分别增加了3万亩、6亿元,增长1.87%和22.2%。一是几种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2010年蔬菜播种面积为88万亩,总产13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11万亩、18万吨,增长13%和15.8%;水果33万亩,总产11.6万吨,比2005年增加2万亩、1.6万吨,增长6.45%和16%;茶叶3.54万亩,总产1292吨,比2005年增加0.38万亩、35吨,增长12.03%和2.78%;果用瓜11万亩,总产15.34万吨,比2005年增加2.7万亩、4.6万吨,增长32.53%和42.83%。二是经济作物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优质高产和突出特色为重点,大力引进、推广经济作物优良品种。茶陵脐橙、炎陵黄桃、攸县南方早熟梨以及株洲县、天元区和茶陵县的葡萄等,已形成一方产业。同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基本上做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内部结构日益优化,全市生产和销售的蔬菜种类达37种之多,市民“菜篮子”日益丰富。三是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经济作物设施栽培面积为29.7万亩,比2005年增加16.5万亩,增长125%。其中,2010年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为17.4万亩、果用瓜10万亩、水果2.3万亩,同“十五”期末比较,分别增加了12万亩、2.5万亩、2万亩,增长222%、33.3%和667%。

三、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进入新世纪来,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一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制(修)定农业地方标准26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8个,面积达200余万亩,9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无公害产品82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覆盖蔬菜、大米、旱杂粮、茶叶、瓜果、食用笋等6大类。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不断加强。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市、县两级成立了11个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站),同时在乡镇、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建立了农残速测站40个,配备检验检测仪器100多台(套)、专业检测人员100余人;农业行政执法专用车5台、执法人员56名。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点46个,涵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加工企业等,年抽样检测30多次,样品3万余个,农残超标率均控制在省定标准范围内,且逐年下降,农残合格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加大了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年均查处涉农案件100余起,杜绝了违禁农业投入品的销售、使用。三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不断推进。2008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在城区确定了33家基地、企业和超市进行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推行以蔬菜、猪肉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同时,根据市场准入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了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等四项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市民消费安全。

四、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十一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23.6%,比“十五”末净增98亿元;完成增加值46.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7.3亿元,实现利润6.1亿元,上交税金2.4亿元,安排农村劳动力6.3万人,带动农户41万户;“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上交税金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88%、208%、193%、130.7%,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240家,实现经营总收入3.05亿元。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十一五”末,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5家,比“十五”末增加79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18.5亿元、利税6.6亿元,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9%。二是品牌建设成绩喜人。“十一五”末,我市共培育了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湖南名牌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19个省著名商标、14个湖南名牌产品,品牌总数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稻基地163万亩,竹木基地183万亩,油茶基地58万亩,茶叶基地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00万亩。四是休闲农业乘势而上。我市休闲农业已从“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形式逐步向多功能休闲庄园企业为主的形式转变。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发展迅速,星级农庄不断显现,已分别拥有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休闲农庄7家、10家、5家,其中年经营总收入过500万元的农庄达9家。

五、综合产能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部门坚持地力培肥和农民培训的硬件、软件两手抓,农业生产综合产能得到明显提高。一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低产田改造。五年来,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等工作,有力地促进我市地力的提升。到2010年底,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30万亩,比2005年增加270万亩,耕地质量和地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农民科技素养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部门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来抓,通过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蓝色证书、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5年累计培训农民70万人(次),其中,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对全市3个县201个示范村的9902名农民开展了系统的科技培训;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对全市9个县(市区)的79200名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民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学以致用的专业农民,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

六、农业科研硕果累累

以株洲市农科所为主的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共选育新品种38个,其中国审3个,省审13个;获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7400.55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达25亿元。

第二部分:“十二五”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发展现代农业重要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机遇。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更加凸显 “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工业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农业为其提供优质原料,越需要拓展农村市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更加重要;农产品价格对稳定物价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的逐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

我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13.3:49.6:37.1调整到2009年的10.6:55.4:34,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8.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11230提高到2009年的17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958提高2009年的6525元。表明我市已经进入工业化起飞期、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将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这一现象在部分地方已经显现。

三、科技的发展与农业的转型,更加有利于成果的利用和推广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和转型将会出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发展转型和农村经营主体发生变化以后,必将加快科技成果的利用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将集成应用到生产中,发挥其累积效应。与此同时,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将促进科技水平的向前推进。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一、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将在较长时间存在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和用工成本的上涨,农产品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但价格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在短期内还难以理顺,农民从种养业中获利的空间更加狭小,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二、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但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的经营模式,使中小型农业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建设,一些大型农业设施的配套工程也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部分地方农业生产越来越受耕地、水等资源的约束,农业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而整体恶化的势头没有明显改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低下。夯实农业基础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农业内部分工分业加速,而生产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生代农民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力量以后,将加速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发展、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引领支撑作用迅速凸显;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现象迅速推进,重大项目带动、农业项目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农业生产资料的统购分销、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降低农产品成本的生产型营利性服务体系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及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相对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第三部分:“十二五”农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以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增强农业竞争力。重点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优势产业形成

对接省里实施的主体提升战略,抓好项目论证和实施,积极引导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模式转变,促进专业化规模经营主体的发育和株洲优势产业的形成。引进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参与项目建设,鼓励工商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产销对接等途径投资农业领域,为农业发展提供资本、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的支撑,增强株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提升地方特色品牌

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加工装备水平,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加强产销对接和原材料本地基地建设,鼓励工商企业实行品牌嫁接,参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加快株洲特色农业品牌的形成和提升,丰富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三﹚以资源和需求为依托,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善于发现和把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给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机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丰富农业发展内涵,努力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等服务型农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动转变和农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四﹚以提高综合产能为目标,增加农业基础投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稳定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核心,是农业基础的基础。一是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二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机制创新;五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现有发展基础和条件,综合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十二五”期末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0亿元;农业产业化300亿元;休闲农业10亿元;农民人平年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5%,达到15000元。并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 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在18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180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98万亩,产值25亿元;水果35万亩,产值8亿元;茶叶5万亩,产值2亿元;中药材发展到10万亩,产值达到1.6亿元。

﹙二﹚农村经济结构显著优化

充分利用农业区划成果,挖掘地方特色,调优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5年内翻一番,达到300亿元,年递增率14%,农产品原值与加工产值比提高到1:1.17;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标准化规模到达80%以上;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市场流通等安全监管,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

(四﹚农业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集成技术,切实把优势产区做成优势产业;挖掘农业资源,依托地方特色农产品,运用现代科技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推进传统特色作物的集约经营和品牌运作,提升其质量和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的市场竞争力。

﹙五﹚农业资源环境显著改善

坚决贯彻《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从严查处违规占用和破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行为,切实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确保到2015年我市的耕地保有量不少于现有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旱作农业技术耕作方式。力争农田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耕地复种指数提高10%;种子、能源等资源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和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农药利用率提高15%以上,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2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和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

﹙六﹚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到达95%以上,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54%提高到59%。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水稻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70%以上。

第四部分 重点产业规划

一、粮食生产

以增强粮食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加工、流通与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积极引进、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着力引进和推广高产、环保、节本的栽培技术,实现无公害化、标准化、轻型化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稻和优质旱粮作物,不断调优粮食内部结构和粮食品质;大力推进“单改双”,恢复和稳定双季稻面积。“十二五”期间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总产180万吨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确保在每年200万亩以上,双季稻面积确保在170万亩以上;旱杂粮面积到2015年发展到15万亩以上,总产5万吨。

二、蔬菜生产

围绕“保供给,重质量,促外销”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兴菜为重点,大力推动蔬菜的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企业化经营。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8万亩,总产160万吨,产值突破25亿元,同“十一五”时期比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增加11万亩、25万吨、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菜地保有量超过0.033亩,人均日鲜菜供应量0.75公斤以上,做到品种多、数量足、质量优、上市均、价格稳。工作重点:一是坚决执行占补平衡适度发展的原则,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二是积极推广设施栽培和各项先进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延长市场供应,增加菜农效益;三是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市场建设和流通组织扶持,确保产销畅通;五是建立蔬菜生产风险机制和产品储备制度,落实异常情况下的补偿机制。

三、农产品加工业

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培育一个产值过百亿元、10个产值过10亿元、50个产值过亿元、100个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建成区域结构合理,企业结构优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特色基地建设,以“唐人神”带动1000万头生猪,以“福来喜”带动130万羽“酃县白鹅”,以“好棒美”带动1000万羽攸县麻鸭,以攸县纤维板厂带动1000万亩林木,以“武陵源”带动100万亩油茶。重点抓好畜禽、粮食、竹木、中药材、油脂、果蔬等主导产业链建设。依托神农米业、仙竹米业、金湘米业、湘渌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建立高档优质米生产基地,实施精米加工改扩建项目,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依托湘龙竹木、江陵木业、创兴人造板等竹木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竹胶板、竹地板、实木家具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档次,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依托千金药业、大豪药业、康美尔乐等企业,建立一批中草药种植基地,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药物流、加工品牌;依托好恰油、恒源油脂发展山茶油的精深加工,开发高档烹油、色拉油、保健油;以沙坡里、一遍红实施蔬菜深加工项目,提高特色蔬菜商品化处理能力;以洣江、兹峰、神炎春等茶叶企业为龙头,加大推广名优茶、有机茶种植,打响株洲“神农福茶”系列茶叶品牌知名度。

四、休闲农业

到“十二五”末休闲农业总收入达10亿元,年均增长21%,年接待能力达800万人(次)以上。到2015年努力建设云田、荷塘月色、松西子、星光、酒埠江5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培育2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0个星级农庄,增加农村就业人数5万人以上。

五、特色经济作物生产 以茶陵火田、高垅、秩堂、严塘等乡镇小气候适宜区为重点,发展脐橙3万亩;以攸县酒埠江库区沿线5个乡镇及炎陵县炎帝陵周围乡镇为主,发展5万亩早熟梨;以城市四区及株洲县等地为重点发展葡萄2万亩;以炎陵、茶陵、攸县名优绿茶为重点,新扩0.5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转换0.5万亩有机茶园;以106国道沿线为重点发展双低油菜40万亩;以炎陵、茶陵为重点建设10万亩中药材基地,发展中药材产业;以茶陵为重点发展烤烟基地3.5万亩。

第五部分 主要工作实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攸县、醴陵、株洲县、茶陵为重点建设100万亩标准农田;10万亩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的快速培肥;修缮中小型水库及各类山塘水坝,完善好农田灌溉设施;搞好退化土壤的综合治理和污染土地的恢复;实施好每年3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完成好60万亩低产田改造;100万亩冬闲田开发及绿肥示范推广,切实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服务农业生产全过程、监控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的工作要求完善全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改善基层公共服务站点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其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根据自然和生态条件、主导作物的布局等不同情况建设8-10个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加强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和农技队伍的培训;着力抓好株洲市农科所科研手段的改进,科技设备的武装和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原创能力的提升;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信息服务,整体提升我市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准确及时地把握农村发展的机遇,推动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实施专用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二是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集中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格局的形成。三是努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是完善名牌激励机制,加大名牌宣传力度,发挥品牌效应。五是发展农产品专业流通企业,培育新的目标市场。

四、推进农业行政执法

按照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执法;加强农业污染源防控,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外来物种的法制化管理。

第六部分 重点支撑项目

一、新增粮食产能工程

以攸县、醴陵、株洲县和茶陵县为主的株洲市新增6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水利工程、田园化工程、机耕道建设、地力提升、良种引进与推广、设施化育秧、农机化建设、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信息化工程和仓储流通工程建设。

二、湘米产业工程

在攸县、醴陵市、株洲县、茶陵县等4个产粮大县建立高档优质湘米原料基地30万亩。突出抓好品种引进和示范,种子生产;扶持一批种粮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建立健全农技农机服务体系,力争优质稻种植面积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在75%以上;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神农米业、仙竹米业、金湘米业、湘渌米业。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完善湘米推介新型销售网络,制定知名品牌产品质量标准,狠抓品牌质量和品牌运作,做优做强株洲大米品牌。

三、水稻良种繁育工程

以株洲市农科所为主,建设两系不育系核心种子繁殖基地、原原种繁殖基地、亲本原种繁殖基地;以攸县、茶陵为主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基地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有农田水利建设、晒坪修建、仓库建设,收割加工机械、检验设备和制种农户等的技术培训。

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保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在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控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督与管理,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方面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重点是改善和武装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和试验基地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五、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

重点发展10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其中2.5万亩高山反季节外向型蔬菜基地,主要布局在炎陵县;2.5万亩特色蔬菜基地,主要布局在株洲县、攸县、茶陵;2.5万亩早熟茄果类和瓜类基地,主要布局地醴陵市和株洲县;2.5万亩城镇蔬菜标准化示范园,主要布局在株洲县及醴陵市和攸县。

六、农作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工程

以县市区为主,全面提升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主要建设内容有: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建设,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专业化统防统治工程,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农药和药械管理与安全使用能力,把病、虫、杂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七、地力提升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低产田改造60万亩,标准良田建设总面积达到100万亩。主要内容为培育耕地基础地力、建设和完善田间排灌体系、实行土地平整。达到每亩粮食产量增加5%以上,耕地地力提升0.5~1个等级,土壤的耕种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

八、龙头培育工程

围绕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进企业的加工装备,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 “唐人神”、“福来喜” “好棒美”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好恰油、恒源油脂等油脂加工企业;沙坡里、一遍红等蔬菜深加工企业;湘龙竹木、江陵木业、创兴人造板等竹木加工企业;洣江、兹峰、神炎春等茶叶企业等的加工技术改造和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优势区域的建设,形成地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九、休闲农业扶助工程 对具有地缘和资源优势的地方,运用贴息和税收等措施,大力扶助发展休闲农业和服务业。重点支持株洲县松西子生态农庄和茶陵惠科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云田、荷塘月色、松西子、星光、酒埠江5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

第七部分 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依托我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对龙头企业的人才、资金、税收等的支持,利用科技扶持和信贷支持等手段,促进企业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鼓励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进入农产品行列,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二、积极扶植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要充分利用技术支持、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等手段,积极鼓励种苗统一供应、病虫统一防治、产品统一收购和销售等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推动农业生产的分工分业,降低生产成本。

三、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内涵,拓展外延

积极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突破传统农业范围,挖掘农业发展的内涵,积极拓展农业的外延空间。发挥好农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扶助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以及其他服务型产业。

四、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强化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经营主体的改变,对农技推广体系将提出新的要求。要进一步理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加强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搞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及农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增强农技推广部门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009年株洲市妇联工作要点 篇五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贯彻,广泛宣传全国妇联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全市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依法维权,更加注重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大力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实施株洲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扎实做好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株洲“保二争一”,建设“两型社会” 的宏伟目标作出新贡献。

一、认真宣传中国妇女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中国妇女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妇联的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妇联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宣传、深入学习,通过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妇女儿童全面领会和把握全国妇女十大精神实质,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2、扎实推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全面理解中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各项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妇联工作全过程,体现在妇联组织建设的各方面。在学习中推动妇联干部思想观念大转变,实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大推进,着力促进妇女工作机制大创新,促进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的大提高。

二、把握发展机遇,引领妇女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3、继续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两块老品牌。以激励妇女建功创优为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重点,动员妇女积极参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进一步完善统筹妇女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妇女的创造热情引导到促进科学发展上来。深入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积极鼓励女职工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发明创造和提合理化建议,大力推广新工艺、先进操作法,激励广大妇女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充分发挥妇女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帮助妇女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中开辟致富新路。加强农村社区妇女工作,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四个十”牵手共建活动,即:组织10个城市社区、10名女性一把手、10名女企业家联系结对10个农村社区村,牵手共建新农村。强化政策扶持、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示范带动,进一步为失业妇女、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女大学生等自主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4、抓住“两型家庭”建设切入点,引导妇女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以弘扬和谐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为目标,以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建

设,将“节能环保”等内容纳入创建活动中,开展“两型家庭”评选活动。倡导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廉洁守家,以家庭和谐促进城乡社区和谐,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为巩固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努力。

三、着力开发妇女人力资源,提升女性素质。

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提升女性素质。通过对女企业家、女领导干部进行素质培训提升其领导力;通过对妇联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执行力;通过对下岗妇女、在岗女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技能与创业培训提升其竞争力;通过对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其致富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5、大力实施“妇女人才支持行动”。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妇女发展意愿为导向,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加强对基层妇联干部服务能力、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女能人发展能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培训,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妇联发动、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妇女收益的社会化妇女教育培训格局。要充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农村,组织妇女技能培训、转移培训、农村女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培训;在城镇,各级妇联和女工组织要创建一批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和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示范基地,常年对进城务工妇女、失业女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

6、利用株洲女性人才论坛等媒介,引导株洲女性人才围绕株洲“保二争一”建设两型社会的总目标来研究株洲、解读株洲、服务株洲,提出具有创新性、参考性的建议。研究把握妇女成才规律,积极宣传各类妇女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强妇女人才库建设,积极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女干部和发展女党员工作,为妇女人才健康成长铺路搭桥。组织优秀女干部领导力提升北大培训班,提升素质,开阔眼界。各级妇联组织要利用党校、干校等阵地,对妇女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与水平。“三八”期间,市妇联将举办“阳光心态自信人生”专题培训。

四、突出维权职能,关爱弱势群体。

维权是妇联组织立会之本。维权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维权向主动维权转变,就是要有主动的意识、超前的预见和积极的作为;从事后维权向事前干预转变,将传统的坐等上门,事后“救火”,转变为事前发现苗头,积极化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中采取有力措施,主动“灭火”;从实事维权向源头维权转变,主动把握妇女儿童的需求,主动争取党委领导,主动参与源头决策,主动赢得社会支持。

7、有效开展公共服务。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积极承接事关妇女儿童的部分职能,以推动解决失地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特困妇女、老龄妇女及留守流动流浪儿童的民生问题为重点,开展人文关怀,加大帮扶力度,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妇女儿童解难,让每个妇女儿童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目标,发展壮大巾帼和家庭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健全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市妇联将组织引航心理专家团队深入社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心理教育活动,深入基层开展以女性健康教育为主的蓝丝带系列行动。

8、不断增强维权工作的实效性。以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和实事化维权为手段,大力实施“妇女儿童权益维护行动”,进一步完善妇联维权工作长效机制,推动解决妇女在参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婚姻家庭、人身权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妇联信访网络、法律援助网络、维权监督网络和基层维权阵地建设,健全妇女儿童维权预警机制,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和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不断优化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环境。

9、进一步实施“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推进落实家庭教育工作规划,做好指导推进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参与社会教育的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年内组建一支家庭教育志愿讲师队伍,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亲子教育大讲堂进乡村(社区)”活动。扎实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在全市创建一批“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各类书籍、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为留守儿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六一期间全市要组织开展慰问留守儿童活动。

10、推动“两纲”重点难点指标落实。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已进入关键阶段。要在巩固“两纲”中期评估督导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力度,在市内进一步推进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在农村推动妇科病免费普查工作,降低新生儿缺陷出生率,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争取如期实现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终期目标。认真做好下一个十年“两纲”的编制准备工作,按期出台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妇女儿童发展新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推动其在新一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五、勇于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妇联自身建设。

11、健全组织、强基固本。2009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年内将召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会议。各级妇联组织要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深化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双五能力”建设,推进“强基固本”工程。积极推动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规划,做到同步建设、同步督查、同步推进。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使工作更好地落实在基层、发展在基层、受益在基层。

12、在巩固现有组织网络基础上,延伸妇联组织触角,树立“大”妇联意识。完善以妇联基层组织为主体、以其他妇女组织为延伸、广大妇女共同参与的妇女组织体系。着眼于社会全局,着眼于各个阶层的妇女群体,支持妇联团体会员依据章程开展活动,凝聚一批女性精英,团结一批热心妇女事业的社会人士,创建各种形式的妇女社工组织、义工团体,通过丰富活动,把妇联建设成为聚纳妇女的阵地,吸引女性人才的洼地,凸显妇联的“社会”职能,将服务惠及最广泛的妇女群众。

6.株洲市导游词 篇六

学生代表:阴雅婷

敬爱的老师,英姿飒爽的教官、亲爱的同学们:

远离了童年时的温馨烂漫,走过了初中的斑斓年华,如今我们站在了这灿烂而美丽的高中校园中。高中对于我们来说,就像那还未打开的巧克力糖,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味道,但正是因为这份不可预知的味道,高中才能显示出他的神秘与美妙。

作为高中生活的第一课,“军训”往往和 “烈日”、“汗水”、“酸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让人畏惧,让人退缩。可是今天,望着整齐的队伍,我的心中涌动着一股热流,那是一股渴望的热流,期盼的热流。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和我一样,渴望惊喜,渴望挑战,更渴望胜利。军训将让我们不再幼稚,使我们摆脱懦弱。我们要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破釜成舟的决心和追求卓越的信念来迎接这三天的训练。

本次军训,可以说是高中征途前的洗礼,它使我们清晰自己追求,检验自己的意志,与高中同学建立起真挚友谊。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享受军训过程,努力成为坚强、帅气、不同于过去的自己。为顺利完成本次军训,我和大家一定会做到:

一、端正态度,严格训练。等待着我们的,可能是烈日,也可能是风雨。我们不能退却,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次军训是磨砺我们自身意志的一次机遇,我们要以端正的态度来面对这次军训。从严训练,严格要求自己。

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军训中,我们要充分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无论多苦、多累,无论是风吹还是雨打,我们决不退却,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三、巩固军训成果。军训生活虽短,但我们相信,这短短的几天军训必将在我们人生的里程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们一定会把军训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学到的好思想、好作风,继续发扬下去,贯彻到我们高中的学习生活,甚至整个人生中。

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军训是高中生活的第一步,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笔挺的军姿和英气的正步开始,互相鼓励,互相监督,走好这青春中最靓丽的一步。

让我们整装待发,在训练场上展现出二中新生代的风采!

7.株洲市导游词 篇七

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师德为先、以德化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的原则,力争到20,使全市乡村学校教师来源保障有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教师资源配置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师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乡村教师头脑,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乡村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配备必要的党务干部,适度加大发展乡村教师党员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乡村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三、大力加强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到2020年,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成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员补员”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实施。建立完善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四、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我市农村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任教的,按照中央和省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可申请省财政适当支持。扩大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特岗教师队伍。依法加强新进教师招聘管理,县级教育部门根据核定的教师编制总量和当年教师减员情况,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在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下,按照市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办法组织实施。通过调整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政策和教师招聘办法等方式,探索适合乡村教师招聘的可行办法,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实现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均衡,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园)长进行360学时培训。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实施培训的主体责任。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市、县市区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建立支持学校、教师使用相关设备的激励机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经费。今后一个时期,“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重点支持乡村教师与校长培训。积极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十百千万”工程,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重点支持乡村教师发展,通过培养培训、送教下乡,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整体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特别要加强乡村学校理化生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

六、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乡镇及以下学校在职在岗教师一律纳入乡镇工作补贴实施范围(特岗教师参照执行)。继续落实罗霄山脉农村教师人才津贴,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县区自行设立乡村教师人才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不得冲抵原已享受的绩效工资中的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和罗霄山脉农村教师人才津贴。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逐步提高乡村教师班主任津贴,将班主任工作计算工作量,学校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统筹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每年一次对乡村教师进行免费身体健康检查的制度,相关经费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可申请省级财政适当奖补。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乡镇以上政府要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乡村教师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包括大龄未婚乡村教师婚姻难等问题,重点加大救助特困教师力度。支持市教育基金会建立市、县市区两级联动救助特困教师机制。

七、建立乡村教师成长激励机制。20开始,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乡村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并切实向乡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业证书的教师,不再重复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与考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20年和30年,且目前分别还是初级、中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学校教师。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表彰制度。继续实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奖励津贴制度,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优秀”等次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可享受株洲市骨干教师津贴,骨干教师的选拨、培养向乡村教师倾斜。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积极推荐乡村教师参加“湖南优秀乡村教师奖”评选。县市区对在乡村学校任教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鼓励和支持市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选等表彰奖励活动。在评选表彰各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确定特级教师评选指标和评选条件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八、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部门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合格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聘用1年以上的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用于非教育教学工作。

九、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实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引导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合理流动。强化城市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工作制度,城市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职务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评聘高级职务应累计有2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乡村学校教师评定为特级教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服务5年后方可流动。各地可开展定期交流、跨校竞聘、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相对稳定。

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县市区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任务分工,分解责任,推进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到实处。将实施乡村支持计划的情况纳入—2020年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的绩效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和监督。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履职,切实承担责任。要着力改革体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在乡村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成绩突出的基层教育部门,有关部门要加强总结、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并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

加强经费保障。县市区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要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开展督导检查。市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建立情况通报与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府配合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8.株洲市导游词 篇八

在学校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校长室领导的关心下,学生科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务本求实的原则,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德育课程、学生管理为主要内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检查和评比为手段,狠抓常规管理,向常规管理要习惯、要效益,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得到落实,力求在细化管理中求实效,力争提升教育形象,让群众满意;提高教学质量,令社会满意。本,在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德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德育成果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现将2012—2013年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常规,务本求实、重过程,注重养成,学校校风日臻优化。

本学生科致力于德育过程的,狠抓落实,注重细节,在“规范”二字上做文章,力求在德育实效上求得最大化,不玩花样和形式,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二中校风和育人环境日臻优化。

1、加强学生科内部成员的管理,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工作职责,加强他们的岗位培训,落实周日晚学生科长,团委书记例会制度,认真总结一周以来的工作情况,编写出教育管理的周情通报,落实一周的工作安排。

2、细化班级考核。将班级绩效考核和班主任自身工作考核分开,既考核班级的工作效果,又考核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一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进一步扩大和充实德育考核的内容,每周评出风纪卫生班级,每月评选出文明班级、示范班级,文明寝室,每期评出优秀班级和优秀班主任。

3、两操规范成为常态。学生科制定了课间操的评价办法,分方阵考核,从跑操到冬季长跑,学生秩序井然,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形成二中的一大特色,学生口号响亮,精神抖擞,年级组、体育组、班主任上下齐心,每天适时点评,他们精心组织,表现突出,现在两操、冬季长跑成为学校特色。

4、校园、教室卫生整洁,凝聚大量心血。学生科、团委带领年级组、班主任着力抓好了班级卫生工作好和学生的卫生习惯,护栋、保洁员恪尽职守、风雨如一,年级干事、学生分会,坚持每天检查评分,学生科长分年级负责,大扫除科长必须到场检查,班级卫生整洁程度很高。确保我校无论何时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

5、着力抓好学生的文明就餐。学生已经形成了饭后主动送饭盆的习惯。新生入校后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做法而行为变成自觉。

6、重视“希望生”的转化工作。规范了学生处分程序,使处分真正成为管理学生最有效的手段,注重了处分的教育功能。同时注重“希望生”的转化工作,个别谈话、集中培训学习,还尝试了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形式,用心理游戏为载体,科长和学生一起平等对话,学生感触很深,转化效果明显。

6、规范学生仪容仪表。制定了《株洲二中学生仪容仪表标准》,制作宣传栏、进行了主题教育,每月组织一次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规范了学生的冬季校服。

7、切实做好扶贫助学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制度。积极开展关爱贫困学生活动,新生入学,我们就对贫困生进行摸底,建立“特困生”档案,与多家企业建立助学渠道,对家庭特别困难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帮困,同时积极配合教育局资助中心及教育基金会的工作,组织动员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及时办理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及发放工作。

8、优秀学生表彰工作。评选出高三的市、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17人,并推荐沈迪曼、朱大有两位同学为省级优秀学生候选人。两期均评选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及优秀学生会干部。颁发了本的“英才”奖学金,沈迪曼等111人获奖,奖金达54900元。

9、狠抓考风考纪,正考风是兴学风的一项重大举措。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学生科考前认真开好年级组长、班主任会,提出明确要求,在各班做好考前动员。认真抓好考场布置工作,精心做好考场安排,考时加强考场督查,严格考场管理,对有舞弊行为,尤其是用手机短信舞弊的考生予以严肃处理,舞弊现象就大为减少。

10、以综合素质评价统领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工作的抓手,学生科严格落实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评价标准、要求达到的百分比做出细致的要求,逐渐规范评价的过程,实效性正日渐凸显。

11、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创建和管理。为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学生科以“展示成果,记录成长”为手段,以“增强自信,发展自我”为目的,改变以往只关注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传统方法,学生科努力推进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创建和管理,通过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培训,让教师明晓该制度的意义,并让导师指导学生的制作让学生作出评价,函待掌握成长记录袋的创建。

12、协调学生和医保局的关系,按规定全校学生购买了医保,督促保险公司理赔案件10余起,金额达一万多元。

13、安全、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班会课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及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

1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级阳光台的建设。

15、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规范了“家校通”业务的范围,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指导和组织的家长会,全年组织两次全校性的家长会,成立了家长学校,组织两次家长培训。

二、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

年级组、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整体素质的高下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下。本,学生科努力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理念,能够学习,热爱学生,忠诚教育的优秀团队。

(一)加强对年级组工作的指导。

学校建立了年级组为核心的横向扁平式管理和以校长室、中层科室的纵向垂直管理格局,学生科对年级组更多的是服务、指导和评价功能,更多的是执行学校层面的工作,年级组首先要落实学校的规定动作,然后就可以有自己的自选动作,鉴于此,学生科尽力扮演好年级组参谋的角色,对问题突出的年级组给予支持和指导,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地解决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使学校三个年级学生管理齐头并进,进而有力地促进校风的整体推进。

(二)班主任队伍建设。

1、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班主任例会,明了学校学生工作动态,安排班主任工作事务,把握班主任工作重点,组织班主任培训,转变班主任的育人理念,明确班主任工作方向,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步伐,提高班主任工作效果。学生科坚持每周利用教育管理周情通报反馈一次班级管理情况,将每周的常规扣分进行公布,为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育人水平,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科对班主任进行理论培训和主题培训。

2、继续实施“导师制”的全员德育,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功能,落实“一岗双责”,实施班级副班主任制,制定副班主任的职责和评价方式。评选出等5位优秀副班主任。

3、做好班级的考核和评优工作,实施班主任过程考核,评选出优秀班级19个,优秀班主任19人。

4、加强班主任培训,暑假组织班主任赴石燕湖参加为期两天的班主任培训及工作论坛,收效甚好。

5、注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心理老师多次对班主任进行疏导,同时外请专家针对高二年级班主任,组织了“减压增能”心理沙龙,班主任在活动中尽情释放压力,调试心态,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幸福感。

三、继续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力求德育课程化,实效化。

1、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教育,坚持做好开学、休学典礼,做好年级的阶段性总结大会。

2、班会课规范管理,努力提高班会课的德育教育质量,对班主任是否召开班会,实行专人检查,班主任必须携带精心设计的班会课教案上班会课,对班会课过程和效果、学生听课等都作了硬性的规定。确立了“人格—最高学位”的主题教育,每次班会课都有统一的教案和课件,加强了教育的针对性。

3、规范了读报课。

我校充分利用这15分钟时间开展德育工作,对读报课进行常规管理,对读报主题作了统一安排,星期二唱歌;星期四读报;周一、周五传达周情通报和布置工作,读报内容由班主任、学生自主选择。资料上交学生科检查。

4、“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展洒扫应对,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培养高尚品质;开展“日行一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开展“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童心向党歌咏比赛,让学生学习经典,提升自身品质;开展“文明小博客”、节日小报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活动品质。

5、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正逐渐规范和完善。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是二中的传统特色,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科科学规划,对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制订了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学生活动要上交活动调查报告或活动论文,并明确活动的目的,并根据学生的优劣情况予以学分。与云里社区建立综合实践课程共建单位,与攸县罗家坪村建立学农基地,七月初高一学生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学农社会实践,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与唐人神拓展基地以及石峰公园的“动力前线”建立综合实践课程共建单位,高三学生四月份进行了心理拓展训练。

出色完成军训工作。组织了新生入学5天的军训,培训了学生的新课程,学习了二中的教育读本,进行了跑操训练。举行了阅兵,学生上交了军训感言,编写了军训简报,评选出G1211等9个汇操优秀班级,G1213等9个风纪卫生先进班级,滕菲等120名“优秀学员”、蒋钰昕6等名“宣传标兵”,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纪律观念。

“劳动风纪值日”有创新。“劳动风纪值日”从今年开始改革,分为“劳动保洁体验组”和“行政管理体验组”,一部分学生维护卫生保洁,另一部分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到各个科室体验和锻炼。学生通过老师的认真培训、指导,在劳动和行政管理这个平台上学生充分展示了自我,发展了个性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和行政管理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作为二中人的主人翁意识。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做好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的日常工作

心理健康活动中心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搭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心灵家园。充分宣传,有效利用中心场地和设备,让学生亲近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及时解决他们心中的心理困惑。心理咨询室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接待来访学生、老师及家长,为有需要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为保证效果,所有的体验和咨询均需提前预约。另外,为了保障学生正常上课,心理老师利用中午下午及晚上的休息时间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由三位心理老师轮流值班,对来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并做好个案分析、记录。上学期接待咨询66次,下学期接待咨询139次,咨询效果很好,受到学生家长好评。同时撰写了学生心理档案和心理辅导手记。有效利用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让学生亲近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做到校园心理危机事件零发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同时通过心理委员培训及心理社团活动指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完善“预防——预警——干预”的心育三级体系,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2、坚持“班级心理委员”工作 举行了四次心理委员培训,坚持班级心理状况晴雨表的填报工作,密切关注各班学生心理状况,对心理委员上报的特殊学生都做了反馈和追踪。

3、心理社团的指导工作

本学期心理社团队伍壮大,成员共110多名,是校内人数最多的社团。为方便管理、保证效果分两个班分别开展活动,周二中午、周四下午两个时间段活动。做好心理社团的指导工作,日常活动及艺术节活动均做出特色,将心理社团打造成精品社团,更好地实现同伴互助,构建学生健全人格。

4、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师生

大型活动有为期一个多月的“5.25”心理健康月系列的八大活动,十月份的“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开放周”的活动,还开展了一些小型的活动:“发现闪光的我”团体辅导活动,协助开展高二年级班主任“减压增能”心理沙龙以及“希望生座谈会”。

“5.25”心理健康月系列的八大活动,包括启动仪式,高三学生户外心理拓展,心理委员培训,主题手抄报、漫画评比,现场心理测量与咨询,书信活动,无敌风火轮竞赛,祝福高考等八个大型活动。其中:“现场心理测量与咨询”,活动现场火爆,学生受益匪浅;趣味运动会“无敌风火轮”竞赛,高一年级在单平科长的带领下全年级出动,班主任都组队参与,师生们在活动中释放了激情、收获了快乐,懂得了团结的可贵;最有意义的活动是我带领一帮毕业生做的“祝福高考”系列活动,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传递着毕业生对母校和高三学子的祝福,高三老师和学生都感受特深。

开放周活动,邀请全校教师和学生参观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并体验心理设备,参与心理减压团体辅导。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5天共接待参观师生近2000多人次,还有很多外校的心理老师慕名来观摩,活动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这次开放活动,也让学生慢慢消除了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愿意亲近心理咨询,预约咨询的学生络绎不绝。

高二年级班主任“减压增能”心理沙龙以及“希望生座谈会”是学生科组织,领导们都参与了这个活动,“发现闪光的我”团体辅导活动总共做6次,反响很不错。

五、社团蓬勃发展,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1、具有特色的学生自主社团管理

我校已建立了具有二中特色的学生自主社团。学校把社团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进行学分管理,2013年,社团联合会继续完善各项社团管理制度。增订了《社员管理制度》,制定了《社团赞助资金管理办法》,合理规范了,赞助资金的管理。由于社团新的发展变化,社团联合会修订了《社团工作手册》。这些制度的完善更好地规范和完善了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社团的壮大及规范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完善学生自主社团活动课程体系方面社团联合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效完成了社团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了如:厨艺大比拼、第四届社团社团文化展示会等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2、丰收的社团成果

2012年是学生社团飞速发展的一年,学生记者团、蓝天文学社、英语俱乐部、微电影社、心理社、志愿者社、电子部落、知行学社、影城社、动漫社、音乐表演社、蓝天文学社、街舞社、流行音乐社、体育俱乐部、国旗护卫队、校园广播站、书法协会、棋艺社、茶艺社等十多个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公益、体育五大领域。校学生社团在2013年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本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和构建优质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我校因心理健康工作突出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心理社团的指导老师文利辉老师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由于发明协会成果丰硕,我校被授予“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称号;发明协会多名成员在全国各大发明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学校五四表彰中,社团联合会评选出了最给力社团:蓝天文学社;最具人气社团:动漫社;最具创意社团:英语俱乐部;最具品位社团:光影社;最具潜力社团:音乐表演社。其中张坚固、雷天舒、许思明、杜新宇、吴文倩被评为2012-2013学优秀学生社团指导老师。

3、建设一批优质的社团功能室

自我校学生自主社团成功申报了株洲市特色项目,取得了市教育局70万装备资金支持以来,2012年我校建设一批特色学生社团功能室,如:茶艺室、英语沙龙、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多功能影视吧、学生摄影工作室、校园电视台、电子作品设计室、社联办公室。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一年来,各个社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突出的有下列社团。心理社团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师生。大型活动有为期一个多月的“5.25”心理健康月系列的八大活动,包括启动仪式,高三学生户外心理拓展,心理委员培训,主题手抄报、漫画评比,现场心理测量与咨询,书信活动,无敌风火轮竞赛,祝福高考等八个大型活动。还有十月份的“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开放周”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社团和活动中心,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从而亲近心理咨询,真正使活动室用于学生。

一年来,校志愿者社团在世界环境日,他们用徒步行走的方式告诉同学和市民,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国庆期间,他们走上街头,纠正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规范问题,检查自行车是否有损毁,为我市推行公共自行车做服务。

蓝天文学社的导师大讲堂在2012—2013年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文学社导师张坚固老师和二中一大批优秀语文教师的精彩授课中,文学社的社员们陶醉其中,解读中外名著,让同学们在学习课内知识之余,增加了很多文学素养。出版了蓝天文学社社刊《丛中笑》第四期。结集校本教材《为你开一扇窗》、《一晚阳春面》,在校园读书节和艺术节中,导师大讲堂开设了学生讲坛,更多的学生走向讲台当起了“小老师”,绘声绘色地跟同学们讲述中华文化之浩瀚。

光影社举办了大型摄影作品赛及优秀作品展出。在学校的运动场、各个艺术节活动的现场,节目的舞台上总是可以看见拿着相机的学生的身影。他们用每一个瞬间记录了学生活动的精彩纷呈。他们的付出也带了回报,这一年许多学生摄影作品在市里各项大赛中获奖。

微电影社的社员们拍出了记录他们成长故事的青春情感电影《十年》,并成功举行了该电影的首映会。

知行学社定期开展了国学知识讲座,弘扬了中华文化。并积极开展校内外交流活动。在社长麦嘉倩的带领下,该社团发展的很快,成为了学校热门的学生国学社团。该社团演绎的中华传统礼仪暨汉服展示《衣冠简朴古风存》节目在社团展示会上荣获一等奖,并于2012年10月选送到株洲市“喜迎十八大,和乐重阳节”大型文艺汇演上演出,取得很好的反响。

流行音乐社在社团展示会、元旦文艺汇演上清纯的吉他弹唱,劲爆的BASE,架子鼓让我们感受了活力四射的社团文化氛围。该社在第四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中开展的原创音乐大赛,发掘出一批才华出众的音乐创作人才,并以此为契机创作出流行音乐社社歌《为流行而感动》。

社团之间的交流活动有声有色。蓝天文学社的导师大讲堂与九方国学社,南方文学社开展了多次校外交流活动。知行学社与株洲市汉服协会定期开展交流讲座,传承中华传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六、加强内部管理,卫生、宿管、医务等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1、宿管工作取得了质的进步。为加强宿舍的管理,对生活老师管理队伍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加强了宿舍的管理力度,使宿舍管理组织结构更科学,管理更加规范,坚持了宿舍的量化检查评比,每月评出了优秀寝室,坚持出早操,定期召开寄宿生会,进一步完善了宿舍管理制度,使管理更人本,更科学。

男生宿舍吉超老师,在人员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勇挑重担、不计得失、坚持职守,多次上级领导检查都得到了好评,宿舍条件不太好,但管理很出色。

女生宿舍两名新生活老师,吉艳红、易华英克服各种困难,尽快溶入宿舍管理之中,努力学习宿舍管理要求,在宿舍管理中倾注情感,投入热情,使女生宿舍本学期有了质的变化,学校政令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女生宿舍很快步入了正规。

在全体生活老师的努力下本学期宿舍没有发生责任、安全事故。

2、护栋保洁工作默默无闻。

每两周召集一次护栋保洁员工作例会,工作平凡,却至关重要,6位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尽心尽力,确保了校园的整洁,提供了一个舒适美观的校园环境,兰运华、戴桃红等默默无闻地工作,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3、健康教育常态有效化(1)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了系列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知识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共出宣传栏4期。

(2)做好师生的初疗、救护、转诊工作。

(3)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反馈。

(4)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5)开展饮食、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本学校在全省学校卫生工作检查及区消毒灭菌工作检查中均合格达标,(6)完成学校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七、取得的成绩

因德育工作突出有实效,2012年学校被株洲市教育局授予“快乐德育示范校”、“心育基地(校)”,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不足之处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新的学期中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上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下一篇:手表的作用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