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2024-06-26

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精选10篇)

1.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运行维护与检修

浅谈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运行维护与检修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构建上的不同,阐述了智能变电站在二次运行维护与检修方面所要掌握的方法和注意点。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二次设备 运行维护与检修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是以数字化变电站为依托,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全站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的数字化统一应用平台,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它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构造和功能与传统变电站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变革了传统变电站的二次运行及检修模式。

2智能变电站设备组成

过程层由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构成,完成对一次设备的监测、控制等相关的功能,包括实时运行电气量测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控制命令的执行等。

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相量测量等若干个二次子系统组成,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设备的就地监控功能。

站控层由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和其他功能站构成,提供站内运行的人机联系界面,实现管理控制间隔层、过程层设备等功能,形成全站监控、管理中心,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

3装置之间的联系方式

智能变电站用光纤以网络通信代替了传统的电缆硬接线,GOOSE、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SV输入输出信号为网络上传递的变量,智能变电站中的GOOSE相当于传统变电站中的二次直流电缆,SV相当于传统变电站中的二次交流电缆。层与层之间的联系通过SV网和GOOSE网进行,SV网主要是交流采样数据的传输,GOOSE网是用来传输控制及信号数据。与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交流采样部分增设了合并单元,而直流操作及信号采集部分又增设了智能终端设备,同时彻底改变了变电站内二次设备之间的联系方式,传统变电站内二次设备之间传输的主要是接点及模拟信号,用控制电缆进行传输,智能变电站内二次设备之间传递的是数字信号,靠光纤传输,同时还需配置大量的数据交换设备。

4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行与检修的不同

4.1装置的检验与故障查找

传统变电站二次交流及直流回路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其原理与接线关系可以通过二次图纸直观体现。变电站的装置检验,主要根据装置具体功能,经交流输入端子、直流端子提供相应的故障模拟量或开关量信息,检验装置的各种逻辑功能及开入开出信号是否符合现场运行需要。智能变电站用光纤以网络通信代替了传统的电缆硬接线,因此智能变电站装置的检验无法通过外加故障模拟量或开关量信息进行,只能通过计算机与装置的调试接口连接,直接向装置输入相关数字量信号检验装置的各种保护动作逻辑及输入输出地正确性。在运行维护与检修中,以往的查点对信号的工作变成了对配置文件参数与配置的核对,因此检修人员需学会查看配置文件及掌握配置方法。传统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中,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是二次检修人员不可或缺的仪表,交流电流回路故障主要通过钳形电流表测量回路电流与装置采样值比较,从而判断交流电流回路的故障点,交流电压回路及直流回路故障则通过万用表测量相关接点电位查找故障所在。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装置与装置之间的联系完全靠网络通信维系,一旦发生故障除了通过装置本生地各种告警信息判断故障外,二次检修人员还必须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报文的收发,以便更有效地判断故障点。当然,由于在智能变电站中,网络交换机等通信设备大量使用,因此二次检修人员应具备对相关通信设备进行运行维护的技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2带负荷试验

带负荷试验是检验具备方向保护功能或需采集多路电流回路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间极性关系的一项试验。传统变电站引起电流、电压极性关系错误主要是由于流变、压变二次输出反接或连接错误,如果接线错误,则在带负荷试验中相位关系反映非常明显。智能变电站中保护的数据采集模块前移至合并单元,所有二次交流数据必须通过合并单元处理后再通过光纤传送至保护、测控装置,由于各间隔二次数据的采集处理环节相互独立,且在传变过程中存在延时,因此处理不好就会使各间隔输出数据失去同时性,导致装置误发信号甚至误动作:

110kV某变站是一座110kV/10kV两个电压等级的终端变电站,2011年11月该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该变电站的110kV系统电流、电压互感器全部使用电子式互感器,10kV系统互感器仍是电磁式互感器。该变电站改造完成之后,运行中发现随着供电负荷的不断提高,主变差动保护差流也在增大,甚至大过差流越限值,导致差流越限告警。由于高压侧电流采样使用光纤信号传输,我们无法检测二次电流值,而低压侧电流测试结果与装置显示相当,无异常。查看差动保护电流采样值发现差流有时高达0.32A,并且高、低压侧角差异常,正常运行高、低压对应相相差应在150°左右(主变为星/三角-11点接线),但装置显示对应相相差140°左右。经过多方现场排查,终于找出了原因:由于本变电站主变高压侧是电子式互感器、低压侧是电磁式互感器,导致两侧的电流采集存在差异。高压侧电流的采集:①由电子式互感器的传感模块负责采集、调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传给合并单元。②合并单元负责将各相远端模块传来的数字信号进行同步合并处理后传给保护装置。低压侧电流只需经过合并装置将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就可以传给保护装置。由此可以看出,高压侧电流经过两次采样后才能到达保护装置,而低压侧电流只需经过一次采样。所有装置采样都会存在一个固有延时约0.75ms(厂家提供数据),这样高压侧两次采样延时约1.5ms,低压侧采样延时约0.75ms,两侧相差0.75ms,导致采样不同步。可以计算出一个周波的角度差为:(0.75/20)*360=13.5° 厂家现场对差动保护程序经行了升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处理,对所差角度进行了补偿,补偿后差流降至0.1A左右。数字式互感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检修人员没能从根本上去认识它,对于电磁式互感器,差动保护带负荷试验时,检修人员首先关注的是差流,总认为一旦接线错误,角度差会非常明显。对于小的角度差通常认为负荷较小形成的测量误差。

4.3设备的运行维护

4.3.1传统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组成:

1、保护及自动装置与总控之间的通信;

2、总控与主站及后台机的通信。通信中断不会影响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功能,也不会影响在变电站内对一次设备的操作。因此,通信中断对运行中的一二次设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4.3.2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组成:

1、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通信;

2、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的通信。其中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通信相当于传统变电站的总控与主站及后台机的通信。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的通信则是取代了传统变电站控制电缆的传输功能。一旦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的通信中断,则该间隔的二次部分完全瘫痪,对一次设备的保护、监控等所有功能全部丧失。

4.3.3运行维护注意点:日常的运行维护中,运行检修人员应及时更新观念,传统变电站中在运行维护中往往存在“重装置轻通信”的弊病,在智能变电站中,如果装置通信中断,则保护控制装置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作用。另外,智能变电站中将原来110kV及以下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交流采样部分划归至合并单元,而直流操作及接点输入输出部分划归至智能终端,对于一台断路器而言,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跳、合闸信号通过GOOSE网传至智能终端。在智能终端处,分别设计一块跳闸、合闸压板。对于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本间隔部分保护及自动装置检修时,只需退出该套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跳、合闸压板就不会对运行中设备造成影响。但在智能变电站中,一台断路器只对应一组跳、合闸压板,因此智能通过断开GOOSE网的方法来断开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联系。

5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兴起,几乎颠覆了原有对二次系统的认识,在二次运行维护与检修方面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许多新设备、新名词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涌出,运行维护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探索,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顺应现代技术发展的潮流。

------------最新【精品】范文

2.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二

如果一个人要给人类文明最大和最难以捉摸的智力挑战去做一个排名, “解码”我们自己—我们的头脑, 我们的思维的内部工作原理, 以及这些元素怎样在我们的基因组编码架构, 肯定会是第一位。然而, 不同的领域承担了这一挑战, 从哲学, 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 对正确的方法是充满了分歧。在计算机领域,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我们拥有越来越快的计算机,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研究越来越依靠以贝叶斯概率统计模型为基础的统计的方法去研究。这样的研究是否能带领我们走向解码人工智能之路?在大量数据中去寻找规律, 是否是走上了行为主义的路上, 而不是更加现代, 复杂的计算的方式去解决人工智能?

2 人工智能的定义

1956年, 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大学举办的一次长达两个月的研讨会上, 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 (AI) 来形容智能研究:在计算机上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实例化一个智能系统, 使用人造的硬件, 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生物硬件”细胞和组织, 将会是一个终极的理解, 并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中的智能设备, 甚至机器人的创造。

像许多新兴学科一样,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还没有统一。人类的智能存在于许多的方面。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科对于人工智能都有研究。不同科学或学科背景的学者对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理解, 提出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大致分类有符号主义, 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等, 或者叫做逻辑学派, 仿生学派和生理学派。

3 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

(1) 举例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 有人希望能够预测窗外天气, 并以正确的方式做到这一点。这个“正确”的方法是, 收集有关这个地方天气的大量的数据, 并用最大, 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做复杂的统计分析-你会得到一些窗外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样的预测。事实上, 你得到一个比物理系不曾给予的更好的预测。如果成功的定义得到一个公平的近似一团混乱的未经分析的数据, 那么它是个更好的方式, 而不是物理学家做的方式。但是, 你不会得到科学一直旨在获得的东西。你会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是一个近似值。而那在所有地方都在做。如果要预测明天的天气。一种方法就是我会得到我的统计先验, 如果你愿意, 有一个高概率明天的天气将是与这是昨天在这里的一样, 所以我会记录, 和那里的阳光将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也会记录, 你会得到一堆这样的假设, 你运行实验, 您一遍又一遍看着, 你通过贝叶斯方法修改它, 你会得到更好的预测知识。你将会得到明天的天气一个很好的近似。这不是气象学家该做的-他们需要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

这些都是两个不同的成功和成就的概念。在语言领域, 像计算认知科学应用到语言, 成功的概念几乎总是这样。所以, 如果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据, 更好统计数字, 你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和更好的逼近, 一些巨大的语料文本, 但你学不到任何东西的语言。一个非常不同的方法--正确的做法。如果你能理解核心属性基本原则是什么, 并在实际中使用, 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变化。有点像窗外发生的, 你会将以后的事物排序, 如果你想更好的近似, 这是一个不同的方法。这些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二个是伽利略以来, 这是现代科学的科学。近未经分析的数据类型是排序的一种新的方法, 而不是完全, 有喜欢的东西了过去。它基本上是一个新的方法, 加速了存在大量的记忆, 非常迅速的处理, 使你可以做那些用你的手不能做的事情。

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研究以后会得到越来越准确的结果。但是那样的准确是否是代表智能的研究正在进步还是不确定的。而在有些时候统计的方式不一定能找到规律。

(2) 没有人知道任何有关光合作用的东西的时候。你如果想研究植物, 你要做的就是你把一堆土加热, 所有的水从中逸出。你测量它的重量, 并把它放在一棵柳树的一个分支上, 倒入水就可以了, 并衡量你倒进去的水。当你这样做, 你的杨柳树就成长了, 像上次一样, 你将土壤加热使水分蒸发。因此, 这已经表明, 水可以变成一棵橡树或什么东西。你不知道的但应该去寻找的东西。他们不知道, 空气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有氮, 和你了解的光合作用等。然后, 你可以重做实验, 并找出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你可能很容易被工作的实验误导, 因为你不完全知道你要寻找的东西。如果你采取大量树是如何生长的数据去研究树的生长, 将会被更多的东西所误导。输入一台大型计算机中, 做一些数据统计, 得到过去所发生的事的大概。

4 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些看法

4.1 强调计算性能

人工智能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是逆设计出一个高复杂度的系统, 而它的内在工作机制还是一个巨大的迷。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理解。第一层次 (“计算层次”) 描述为输入和输出系统, 它定义了系统正在执行的任务。在视觉系统的情况下, 输入的图像投射在我们的视网膜和输出是我们大脑对我们所观察到的图像的识别。第二层次 (“算法层次”) 描述的程序如何通过该输入被转换为一个输出端, 即我们的视网膜上的图像是如何被处理以达到任务 (由计算水平描述) 。最后, 第三层次 (“执行层次”) 描述了我们自己的生物硬件—细胞是如何实现的算法描述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系统的内部结构的, 使其能够执行任务, 而不是过去的行为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外部关联。目标是挖掘到“黑盒子”—驾驭系统, 说明其内部运作。

4.2 回归基础

无论你是在哪个工程领域里, 学习的都是相同的基础性科学和数学。在那之后, 你可能会学一点该如何应用他们。这是个非常不同的途径。并且这导致了, 从事实上来说可能真的是历史上第一次, 基础性的科学, 比如说物理学, 可以真正地对工程师们有用。此外, 技术开始飞速改变, 如果10后的技术变得不同了, 那么学习今天的技术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你得学习的是基础性的科学, 它能适应任何接下来会出现的东西。在医学上也发生了几乎相同的事情。所以, 在过去的那个世纪——还是第一次——生物学对医学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从而如果你想成为医生的话, 你必须得了解生物学。同时, 技术还是会改变的。

5 结语

人工智能中的传统是从计算理性开始, 现在逐渐变为概率统计。单凭现今主流的概率模型的人工智能研究是不能够正真解码人的智能。我们需要更加的注重基础性的研究。特别是要注意跨学科的交流。如果只是一个领域的人去独自研究, 将很难突破人工智能。只有各个学科联合起来, 才会有机会去在未来解决人工智能, 实现真的智能。人工智能不仅试图去理解智能实体。更是要去建造智能实体。

参考文献

[1]蔡自兴, 许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浅谈人工智能与教育 篇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网络 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 世纪以来,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以最早期的机械运行方式为基础,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直到集成电路,时至今日已涉及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并逐步普及应用,人们又开始力图根据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试图用机器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以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

1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探讨如何运用计算机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设计、学习、思考、规划以及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并以此解决如咨询、诊断、预测、规划等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通俗的说,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即“人工”和“智能”,顾名思义就是人造的智能。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2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关系

(1)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关系。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科学从1956年诞生起,其研究和应用领域就与教育紧密相关。人工智能就是研究让计算机接受教育、提高智能的科学技术。AI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可以改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应用到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的工作效率(减少教师的数量和工作时间、甚至直接提高受教育者的智能)。还可以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如网上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等。(2)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和技术从诞生起就应用于教育,其产品通常称作智能指导系统ITS或者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

ICAI系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从根本上讲,它是在保证学生和程序灵活性的方式下,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和技术,组织安排教学系统的各种成分。它并不是根据预先输入的问题、预先想到的解答、预先指定的分支等进行工作,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时积累的知识而工作。它的一般工作准则和标准,是依赖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近期活动事件,如学生回答的历史记录。许多ICAI系统都具有这样的重要特点,即能够实现与学生的自然语言对话。

3人工智能与网络教育的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技术发展,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日渐扩大,例如Internet上的web站点,其网页的组织形式,就包含智能的原理。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I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由程序教学发展而来。但是以程序教学为理论基础开发的CAI课件,在推理机制和学生模型方面存在不足,因而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

借鉴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知识,由于专家系统中包含知识库和推理机两个基本模块,在一般专家系统中再加入一个“学生模型”模块,就构成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系统的基本结构。其中推理机的作用相当于现实教学中的教师,它可以根据知识库中的内容和学生模型推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智能代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它是一种单向沟通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流行。这种理论强调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即一种“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在这种教学并重的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良好情操的培养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在网络远程教学中,为实现上述教学模式,把人工智能中的智能体(Agent)技术应用到网络远程教学中,并逐渐成為在教学领域实现智能化的一种主流技术。

实现智能化信息服务。Agent技术应用于信息服务领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智能性和协作性,为用户提供方便简单的信息搜索、处理手段,提高学习者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将Agent技术应用于网络信息搜索,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学习功能,能够在信息交互中获得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在此前提下,系统可以主动、定期地为用户查找信息,并根据用户搜索信息的变化调整“知识库”中的通用字和关键字,使之能够有效地适应专门领域的信息搜索。

4.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四

引言

目前,建筑智能化在我国发展迅猛。大型商业建筑、体育馆等娱乐休闲场所、别墅、居民小区、门店等,皆采取闭路电视、侵入报警系统、门禁及停车管理系统等智能设施的安装。不管买卖交易、或是工作休闲,五花八门的智能化操控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全与便捷。智能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由技术角度看,包含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安防技术、消防以及联动。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昔日更侧重于电器及通讯,当下世界各国、对安全防御日渐关注,安防系统,以其高智能、高效率的防范技术,对不法分子犯罪的取证功效,极大程度的震慑正要或想要做案的人,从而降低了犯罪率,使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最终受到保障。

1、安防系统类别

在智能化安防技术领域,我国有很多大型大规模的智能建筑安防系统,皆使用了国际领先产品,并且要求设备厂商需使用国际标准的通用接口,保持与第三方系统有极好的兼容性。正常而言国内智能安防系统,包括三类。

1.1紧耦合模式安防

国内外安防领域皆有属于自已的主流厂商。第三方厂商,通常针对主流的市场产品、展开研发,一切的业务逻辑、皆于集成平台上完成,在设备的层面上、集成子系统。由于是跟随,所以第三方厂商相较于设备生产商在对设备的了解与掌握上处于弱势,设备在升级换代等问题比较落后。并且紧耦合模式安防系统子系统缺少独立性,加之系统的兼容性差,仅适于那些设备及功能需平稳、不需常常变动场所的用户。

1.2非开放性系统

此类系统是厂商为自身产品而研发的,极限性大、兼容性小,针对性及对硬件的依赖性强。厂商是能够依据用户需求提高设备支持,由于厂商设计此类产品时,是为了配合本厂的硬件产品的,没有考虑别的厂商产品的兼容性,即便依客户要求增加了支持率,亦不能算为开放式系统。其主要应用在设备对其兼容性要求不高、系统功能明确、覆盖率比较高的场所。

1.3开放安防系统

此亦为第三方厂商研发,各异的业务逻辑皆于各自的子系统里完成,仅高层次业务逻辑于系统集成的平台完成。此类型安防系统,可发挥各子系统设计优势、及接口和别的建筑智能子系统互相集成,极大的发挥功能。开放式安防系统的设计最大的特点为:研发并非着重于厂商设备基本功能的重复完成,其重点主要着重于系统间的决策与联动。开放式系统的适用极其普遍,并且有极高的灵活性,除了那种彻底封闭未预留接口的设备其余皆留有集成余地,并且能够按照用户的需要扩展。此亦为当下智能安防设计的关键发展方向。

2、智能化安防系统的综合分析体现

建筑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常见的模式:

其一,防盗报警模式。建筑自身及周界的空间防预及物体的防预。系统的前端、为各种报警探测器,使用有线与无线两种传输方式,其中有线传输利用电话线传输及专线传输;系统终端为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及通信设施,能采取独立报警的控制器,亦能采取报警中心控制。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系统误报警要降低至能够接受的最低限度,但绝对不可漏报。系统还须装置紧急报警系统及与110警局监控中心联网,若有抢劫及公民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警察可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其二,闭路监视的报警系统。其主要安置于建筑物里对关键主要区域展开监控,起到实时的录像与报警作用。系统前端为各类摄像机及视频报警器,普遍采取光缆及同轴电缆的传输模式,系统终端为显示系统、记录系统及控制装置,大多选用独立视频及监控报警中心的控制台。闭路监视报警系统要与防盗报警、侵入系统、门禁出入控制等系统串联,并由中央控制室展开集中管理与操控。独立的闭路监视系统,具有须可随意的编程、手动以及自动的、切换画面功能,并且画面上、需有摄像机的编号、时间与地址、及日期等等信息。系统应安装紧急的报警装置并与110警局、监控中心联网。报警时,系统可对报警点展开图像及声音的审核。

3、安防系统研发

智能安防系统研发,第一步依据惯例的给系统分层,将系统分为:设备的接口、处理及应用层。

3.1设备的接口层

接口层的以往装置普遍、为RS232/RS485的慢速接口,而当下研发的新型智能设备大多数使用RJ45的网络协议。设备的接口层需不影响、原有子系统、正常运转的状况下,以厂家的开放协议为标准,来完成对、设备的控制、与事件的收集。接口层的作用是用来、统一设备的、基本的控制接口。每一种安防设备、皆有着自身的接口模式、与接口协议。3.2处理层

安防设备处理层的作用,是用来衔接上层应用与设备接口之间的处置。并且,处理层会对由设备接口层收集而来的一切信息展开分析与加工。相对一般规模比较大的系统,例如智能建筑机场、博物馆等等地方皆安装许多安防的子系统,每秒钟皆会收到许多的信息,此处便涉及规则库,若不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相应的整理、剖析,操控人员根本不能做出回应。规则库即为和预定义信息相关联及匹配之后生成的新信息,规则包含先后发生的顺序与信息发生相差的时间及信息相互间的是或非的关系等。

因规则库的存在,令处理信息方面愈加快捷,且因新信息的传递让信息表达的信息愈加清楚。例如安防设备中的、视频移动的、检测功能与、此地域无线移动的传感器皆被触发,能够被规则库预定义是此区域发生移动情况。又如,一扇门倒了引发报警器与声音探测报警器皆被触动,能够被预定义是门倒了。安防系统中规则库的定义,需以丰富的安防经验为基础,而经验却是用户不具有的,如此,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安全咨询方面。规则库的设立需包含信息处理及当自定义的信息被触动之后应通知哪些人及安防设备中该触发的联动机制。目前国外技术领先的厂家大多以软件进行模拟与定义以上程序,然后把程序储存至有RTOS安装的硬件设备里。处理层的功能便是通过此硬件设备来完成的。

对安防系统的设想,需主要由电路接口的、标准化入手,这便对研发者对各种电器控制的了解程度是个考验。此类方式的最大缺点是若不升级Firmware、可处理的信息种类便极少、若进行修改升级处理、又极为不便。若由IT行业视角来看安防行业,此处理层可利用软件的形式完成,亦可利用Script脚本语言办法进行设计规则库。保证稳定性基础上,充分发挥软件的技术灵活及可扩展性的优势。开发人员亦不需要对电器协议有深入了解,而由接口层进行控制整个系统,且对应用层给予充分支持。

3.3应用层

应用层研发,侧重于用户使用感觉,采取交互式用户界定,利用视频、图形、声音、文字等综合表达模式,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发生状况,可迅速便捷展开操作。应用层软件能够对处理层展开定义,亦可由处理层订阅相关信息,能透过处理层操作底层设备。

4、结语:

智能化建筑迅猛发展,对于建筑至关重要的安防装置的要求,亦随着增加。而接口开放充分及功能内聚度高的安防产品,获得安防系统开发商的青睐于情理之中。安防开发商其发展及壮大亦将推动安防的接口标准化迅速发展,智能先进的安防系统服务大众已是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孙红.智能安防系统[L].北京:清华大学山版社,2006.

[2]李光海.安防系统上程方案设计[M].西安:西安电了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5.多元智能模式与英语教学 篇五

多元智能模式与英语教学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建构起来的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之路,使得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途径,得到了全面均衡的.发展.本文对多元智能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 者:郑姬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系,中国,上海,20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5)分类号:H3关键词:智能 多元智能模式 学科整合

6.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六

多元智能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多元+智能”。多元,侧重于多种方法和多种维度;智能注重个性、共性与发展性。

加德纳教授提倡用情境化评估替代传统的标准化的考试方案,立足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终身发展。所以,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及每个学生独特的智能特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评价应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应是情境性的,评价应是体现“智能公正”的,评价应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可参考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动态观察学生的表现,作好观察记录;审视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建立档案袋;灵活制定多元智能评价量表;从学生、家长、教师等多角度评价同一个学生;学生展示个人实作、才艺等。

可见,多元智能教学评价为我国传统教学评价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不同评价方式之间的整合和渗透,也有助于评价更为客观、公正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智能成长和学业进步,为教育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并进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充分发展及学业的更大进步。

本实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授操作时应在数控机床实训场地现场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基本加工操作能力。

本实训为突出学生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以课题项目形式发布任务,一人一题,自主完成。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自主编程、自主加工,使之对零件生产流程有个初步概念,并在实际加工中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工艺问题,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移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的项目可大可小,主要通过项目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在一个班级整体进行,也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则围绕项目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讨论确定课题有关内容,拟定具体计划,拿出完整实施方案。如在铝合金材料上加工手机面板模具曾是我们实施过的一个教学项目。模具设计、实体造型、程序生成以及毛

坯的准备、夹具的确定、刀具的选择,直到最后工件的加工均成为一个个攻克目标,学习计划、实施方案便由此产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从技术资料的收集、样本手册的查阅、技术参数的分析、C AD/C AM 软件的应用,直至完成课题要做大量的工作,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从而树立起较完整的工程意识,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每个课题小组进行全程监督和适时的指导,对其间所包含、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可选择进行重点,也可以全面讲授;对完成该项目所需掌 握的实践技能技巧进行言传身教,可亲身示范,也可旁加指导;全面掌握课题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使学生少走弯路,促成教学项目的完成。

在营销过程中审时度势、即时变化营销策略、判断市场购买力、合理定价等职业实践则需要得到逻辑一数学智能的支持。

对逻辑数学智能强的人来说,他们在学校特别喜欢数学或科学类的课程;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喜欢在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中寻找逻辑缺陷;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坎贝尔等人提出在教学中实施如下一些策略可以开发并增强学生的逻辑数学能力:(1)运用不同的提问策略;(2)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3)为核心概念建立模型;(4)让学生运用具体的物体来演示他们的理解过程;(5)预测并验证逻辑结果;(6)在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中辨别其中的模型及事物之间的关系;(7)让学生去修正、完善自己所提出的观点;(8)为学生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9)鼓励学生自己研究或学习,以习得其意义;(10)把数学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7)为学生提供观察和调查的机会;

(8)鼓励学生自己研究或学习,以习得其意义。

多元智能究竟包括哪些智能呢?

园丁教授于一九八三年首次介绍该理论时,提出有七种智能;后来在一九九五年又提出第八种智能。所以目前研究出来的有八种智能,分别是语文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空间智能, 肢体运作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者智能。

1、语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表达、沟通的能力。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等是几种特别需要语文智能的职业。

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数学家、税务人员、会计、统计学家、科学家、计算机软件研发人员等是特别需要逻辑数学智能的几种职业。

3、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

向导, 猎人, 室内设计师, 建筑师, 摄影师, 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

4、肢体运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演员、舞者、运动员、雕塑家、机械师等是特别需要肢体运作智能的几种职业。这一类的人很难常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建造东西,例如缝纫、编织、雕刻或木工,或是跑跑跳跳、触摸环境中的物品。他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的肢体语言,喜欢惊险的娱乐活动,并且定期从事体育活动。

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歌手、指挥、作曲家、乐队成员、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或哼唱)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的把它唱出来。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人际智能强的人通常比较喜欢参与团体性质的运动或游戏,例如:篮球、桥牌;而较不喜欢个人性质的运动及游戏,例如:慢跑,玩电动玩具。当他们遭遇问题时,他们比较愿意找别人帮忙;喜欢教别人如何做某件事。他们在人群中感觉很舒服自在,通常是团体中的领导者,他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有政治、心理辅导、公关、推销及行政等需要组织、联系、协调、领导、聚会等的工作。

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

内省智能强的人通常能够维持写日记或睡前反省的习惯;常试图由各种的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经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喜欢独处,他们适合从事的职业有心理辅导、神职等。

8、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对自然的景物(例如:植物、动物、矿物、天文等)有诚挚的兴趣、强烈的关怀及敏锐的观察与辨认能力。自然生态保育者、农夫、兽医、宠物店老板、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天文学家等是几种特别适合自然观察者智能强势者从事的生涯。

“多元智能”理论坚定地认为:学生的智能无所谓高低之分,区分的只是“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七种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压抑,甚至摧残。传统的教育侧重的是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开发和评价,使相当多的学生潜能被忽视、被压抑,而“多元智能”理论为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开发潜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指挥交响乐的周舟,就是音乐潜能被开发的成功范例。

7.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七

1 数据的收集和应用

1.1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是包含了GPS, GIS和RS等技术, 并强调与通讯, 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一门综合性集成技术学科。3S技术构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核心, 它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处理快速再现和客观反映地球表层的状况、现象、过程及其空间分布, 并深层次地探索现象, 事物的形成机理及其内在之间的联系, 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字地球的基础[1,2]。美国劳工部在2004年初已经将地球空间信息和纳米, 生物等技术一起列为正在发展中和最具前途的3大重要新技术[3]。

1.2 空间移动信息服务及三维建模

空间移动信息服务是综合“3S”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以向人们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信息和服务的应用系统[4]。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通过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并重建三维地表形态成为现实。通过空间移动信息服务, 借助于卫星定位和测量功能快速获得地表及建筑物的各种信息, 然后将其传送到地面的接收终端, 并由计算机软件根据高度, 宽度, 编码等属性信息建立三维模型, 使其成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工程机械在人工智能方面集合的桥梁。

2 工程机械的人工智能化

2.1 人工智能工程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智能化的工程机械可以通过信息化实

现自动驾驶或遥控与无人驾驶功能。美国及日本拥有此类产品并仍在研究该技术。卡特彼勒公司利用GPS (全球定位系统) 、GIS和GSM技术, 将其计划命名为采矿铲土运输技术系统 (METS) .采矿用的推土机定位系统有助于司机完成诸如坡度与推土任务。Leica公司采用基于GPS技术与数字地图技术的Dozer2000导航系统, 在无需勘察标桩的情况下, 允许公司精确地控制推土机的推土板和机器的位置, 实现虚拟推土作业。Trimble公司的产品是Site Vision GPS, 可实现坡度的精确控制, 驾驶室内可视化显示系统指导驾驶员精确作业, 精度可达厘米级[5]。

但是, 以上的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还是尝试性的, 平面化的, 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动作。要想实现工程机械的更高级的自动和独立的操作, 就要以建筑于空间信息服务的三维实体图为桥梁, 将工程机械和作业对象联系起来。如同Mastercam, UG等软件, 通过二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将工件和数控机床联系在一起。操作员只需要通过软件设计出工作流程, 再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就可以使机械自主完成任务。

未来工程机械的人工智能化系统主要通过以下模块实现。

(1) 卫星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接收终端→生成三维实体图→导入配套软件平台。

(2) 采集各种工程机械的各种操作动作的数据→保存→建立相关工程机械的操作动作的数据库→导入→配套软件平台。

(3) 以配套软件为平台, 根据任务要求, 模拟施工, 检查校对其中的错误操作→生成→操作代码→传送到→车载软件, 控制工程机械的执行, 并由各种传感器时时监控施工进程。

2.2 工程机械的改进和数据库的建立

工程机械的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一些中国制造商正逐步缩小与该行业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近年来我国更是出现了工程机械产销量井喷的现象。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产品还有很多问题, 一是主要的核心零件还不能完全自主生产, 再就是缺乏创新。因此, 为了配合未来工程机械的发展, 我们一是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再是能够提升创新能力, 引领未来工程机械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工程机械的硬件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除了继续发展微型化和超大型化的机械外, 就是要增加对工程机械车载软件系统及配套软件的研究开发。工程机械的车载软件系统主要是用来提升机械的可操作性, 以便驾驶员能同时, 轻松地进行多项操作。当发展到无人驾驶的程度时, 即可由车载软件来控制机械的各个动作的完成。而配套的软件主要是一个编程的平台, 通过模拟施工, 得出工作流程, 再生成操作代码, 最后传送到工程机械的车载软件上, 达到机械自主操作的目的。

2.3 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应用举例

公路建设从早期的工程规划到具体的施工过程, 具有点多、面广、线长, 沿线涉及的农林和经济作物多, 管线设施复杂, 需要的工人较多, 技术难度随公路等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等特点,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工程机械的结合, 可以先通过空间信息服务得到施工地形的三维图, 在配套软件的平台上, 编辑各种路面机械的操作动作来完成在三维图上的虚拟施工, 验证无误后再传送到路面机械的车载软件上, 通过时时监控, 使各种机械协调自主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施工任务。这样, 既节省了人力物理, 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精确度。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的定位、测绘、通信等功能与工程机械的集合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借助于空间信息服务这个平台, 我们应该尽快进行其和机械的接口技术及相关软件控制系统和配套软件的研究开发。相信在不久以后, 和机械高度集合的软件系统会和其硬件的发展一样重要, 甚至会大大提升工程机械的可操作性、效率和精度, 并成为行业新的创新点和增长点。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 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乃至赶超发达国家, 振兴民族工业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遥感中心面向21世纪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策.2002.

8.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八

一、开发幼儿语言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语言智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的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而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语言运用的机会,把握生活细节,增加幼儿听说读写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

(一)培养聆听能力

聆听是学好语音的关键,幼儿会听,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发音。培养聆听习惯一是要幼儿明确教师讲话时,应该安静地听,不打断别人的话;二是要能听懂教师讲的是什么,并能按教师说的去做。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好听的故事,会发声、会动的玩具,色彩鲜艳的教具等多种方法或物品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实验园小班教师通过游戏及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聆听及语音能力,让幼儿学习在语言的指导下做事情,听懂连续且相关的两件事,并能用短句表述出来,且发音正确。例如:玩送货游戏。要求幼儿聆听并记住送货的1—2个项目;玩区域活动时,给小娃娃穿衣物。请幼儿按指令给娃娃穿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袜子或鞋子。

(二)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

幼儿语言的获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让幼儿生活在亲切、安全的环境里,才能让孩子见多、听多、有话可说,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例如实验园教师为幼儿创设“听”的环境:在认知区里投放收录机及故事、儿歌录音带,让幼儿在区域中互相聆听老师或同伴讲故事、谈话并交流;在音乐区里投放各种小乐器,让幼儿听各种乐器的声音或乐曲声音进而聆听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风、雨、雷及动物的叫声等)。又如为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角色区里投放过家家的玩具材料以及各种小動物玩具;在认知区投放图片、小卡片、拼图等,幼儿可以边玩边学习发音如“奶奶”“姥姥”“老师”“吃饭”“肚子饱了”“兔子跑了”等;在图书区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录音设备、写画工具,让幼儿学习读和写的技巧。

(三)通过多种渠道学说话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除了专门的语言学习活动,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上,游戏、观察、散步、劳动等都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对话交流。如实验班教师在数学活动中教幼儿认识白天和黑夜,将教学延伸到活动区,要求幼儿认真聆听老师的提示,用较清晰的语言和句子叙述自己或家人在白天和夜晚的活动。教师在幼儿入区活动前分别介绍认知区和美工区投放的材料,明确提出边操作边讲述的要求:“白天谁在干什么?”“夜晚谁在干什么?”还指导家长耐心倾听孩子讲述在幼儿园的表现及幼儿园的趣闻,坚持用普通话主动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并注意及时纠正自己和孩子的语音毛病。

二、开发幼儿数学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数学智能是人有效地运用数字、计算、推理、假设和思考的能力。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把握时机,及时捕捉有益的教育内容,能有效帮助幼儿将抽象概念与实物相联系,让幼儿在活动、协作、交流中提出问题,在动口、动手、动脑中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智能。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鲜活、具体的数学元素,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积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如通过收拾、摆放玩具,渗透方位知识;看钟表认识时钟,吃水果认识数量,吃饼干认识形状,戴手套、穿鞋袜认识双数等。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

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幼儿学得高兴、学得主动、学得容易。例如实验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玩“给宝宝喂饭”的游戏时,让幼儿说出用右手拿勺子喂宝宝并在幼儿的右手贴个标记;在玩“看表演”游戏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右手标记说出自己的左边坐的是谁,右边坐的是谁,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在动手、动脑的环境氛围中学数学

数学活动的一个重点是幼儿操作活动。实验园教师在课堂上、活动区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提供实物让幼儿进行分类,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操作,提升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学活动评价环节,运用同伴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组织《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时,教师给幼儿准备了大小、形状不同的木质的和铁质的平面几何图形以及白纸和彩笔,启发幼儿用触摸、比较、配对、排序的方法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用彩笔对平面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涂色、添画等创意设计。教师还为幼儿设置了数学屋等区域,投放数学材料、数学实验用品、数学竞赛棋,让幼儿在数学屋中认识时钟、练习多角度分类,巩固有关数的守恒等方面的知识,使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四)在家庭中学习数学

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取得家长的配合,把数学活动运用到家庭实际生活中,可以有效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向家长传授一些亲子数学活动的方法,如进超市看价格、分类计数,让孩子帮忙按照商品的标价做付款运算;吃火锅观察电磁炉数字变化学倒数、点数家中物品、分发餐具等。

三、开发幼儿运动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智能,开发幼儿的运动智能可以促使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动作全面发展。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

幼儿在各年龄段身体、智力发展是各不相同的,实验园教师充分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将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收集、筛选、汇编和整理,让幼儿选择喜欢并易于接受的民间游戏提高体能及动作发展水平。如:“跳皮筋”“捉迷藏”,训练幼儿跳跃、奔跑;“过独木桥”“踩高跷”训练幼儿平衡;“翻绳”“夹弹子”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培养幼儿的手、脚动作的灵敏度;“抬轿子”,动静交替,情节丰富,百玩不厌;“拍大麦”“蚊子叮人”“剪子包袱锤”“炒黄豆”收放自如,易于玩耍。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选择练习,激发幼儿参加运动的兴趣,达到发展动作的目的。

nlc202309051554

(二)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及户外场地

幼儿的特点是易兴奋易疲劳,体力、耐力不足,因此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可分批进行、个别指导,以免造成幼儿疲劳过度,产生不必要的畏惧心理。要安排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执教,班级教师辅助负责教学管理,包括组织教学、提供场地、医务监督等事务,也包括根据气候变化、园内日照情况制订相应的体能锻炼制度,并按照制度组织幼儿开展早操、体育课、户外活动等。

(三)注重运动的动态和常规,掌握强度和密度

幼儿在进行体能锻炼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放松关节,如安排一些柔韧性或形体性练习的动作等,避免幼儿在运动中受到损伤。在运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出汗、面色等精神状况,以随时调节、控制运动量。宜采用高密度、低强度或者高强度、低密度的训练方法,安排较合适的运动负荷量,使幼儿的身体机能、心理机能的承受力等得到一定的锻炼。

(四)取得家长的支持

运动智能锻炼必须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身体运动智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实验园将幼儿运动智能的培养延伸至社区、家庭,通过召开家长会、出板报、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作用,取得家长的支持,指导家长与孩子一同玩民间亲子游戏,为幼儿创设更广阔的运动空间。

(五)注重幼儿营养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消耗能量大,要特别重视幼儿营养的补给。实验园根据季节特点及幼儿的运动量,加强幼儿营养的补给,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每周由保健医生和厨房负责人根据教师的反馈,安排幼儿食谱,保证幼儿营养需要。

四、开发幼儿空间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空间智能是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智能,具有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且能把所知觉到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能力。空间智能强的儿童倾向于运用图像思考。

(一)感知体验,激发探究欲望

以美术活动为切入口,为幼儿提供多种美工活动材料,采取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能开发幼儿的空间智能,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实验园教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如吕老师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让幼儿为房子、手帕、彩虹、气球和各种水果等图案填色、涂色。当幼儿对色彩有一定认识后,让幼儿选择色彩用简笔画为物体配色,画小雨点、太阳、苹果等,引导幼儿体验构图的平衡,建立初步的构图意识;通过添画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为兔子添画草、萝卜,为小金鱼添画水草、泡泡,为小鸡添画虫子等。让幼儿玩几何图形插塑,在生活中寻找几何图形物体,并对幼儿的活动成果给予肯定、鼓励。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用适宜的方式引导他们观察、体验、想象,选择相应的材料充分练习。作品完成后,请幼儿与同伴分享:水彩画在白纸上和画在黑色卡纸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哪个更漂亮?利用水不能覆盖油的原理,先使用油画棒,再把水彩大块刷上去,会产生什么结果?用画笔画画,再用自己的小手画画会怎么样?用牙刷又会怎么样?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提升其感知空间的能力,促进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

(二)自主选择,创设游戏环境

为幼儿创设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开放游戏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建立安全、温暖、平等、自由、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让幼儿自主选择、动手操作、看图建构、合理布局,能使幼儿提升空间智能,视觉辨别能力、把握空间方位、形象思维能力三方面获得发展。

实验班教师为幼儿设立建构游戏区,如积木、不倒翁、橡皮泥、拼图、跳绳、迷宫、指南针、放大镜等,在室内外用各种材料装饰主题背景,在美术作品展览区投放了艺术品及幼儿的美术作品,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互相评析,教师及时更换游戏材料、空间益智玩具,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指导,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认识线条、色彩、形状等,在晨间来园或是离园活动时选择各种材料进行美术活动。例如大班教师在建构活动中,请幼儿选择建构的主题,如公园、幼儿园、社区、城市等,6-8名幼儿自主合作,共同商讨建构的主体,进行具体分工。开始,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类的作品零乱堆放,教师利用色彩优美、布局合理的平面图形,帮助幼儿摆放作品。在练习中,孩子们会合作,会商量,会添置各种花草、绿树,空间布局能力得到提高。

(三)家园配合,共享社区资源

幼儿居住的社区有丰富的空间知识,大小、高矮、上下、前后、左右、里外都包含着空间方位的元素。在培养幼儿空间智能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配合。如带幼儿外出散步、逛街、到朋友家做客、到公园游玩,看到各种建筑物、标识牌、家居用品的摆放等,可以让幼儿分辨方位、左右、颜色、线条,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人与事,欣赏比较容易理解的优秀画家的作品,在欣赏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模仿名画中色彩的搭配关系,并适当地将它们反映到自己的画面上来,唤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神往,丰富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建立空间感。

五、开发幼儿音乐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音乐智能的开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实验园教师将幼儿音乐智能的培养贯穿在日常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指导幼儿演唱,鼓励幼儿仿编歌词,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选择一些音乐在孩子日常活动时间固定播放,如起床、上课、游戏、吃饭、睡觉,让孩子在音乐的指挥下进行常规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新年音乐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舞蹈展演”等,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热情。

六、开发幼儿人际交往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人际交往智能指能觉察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儿童则表现为善于体察家长的喜怒及心情,懂得察言观色,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他人合作等。为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在游戏中教师应帮助无伴的幼儿寻找游戏伙伴,帮他(她)配对子,鼓励他(她)找到自己的新朋友并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合作玩耍的幼儿,促使幼儿学会與同伴交往、分享、合作;或让幼儿在过家家、医院、商店等角色游戏中体验交往的乐趣;或让家长给孩子充足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邀请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让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孩子的人际交往智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nlc202309051554

七、开发幼儿内省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内省智能指认识自我和善于自我反省的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开发幼儿的内省智能的途径与方法有以下方面:

(一)明确目标,选择教育内容

明确开发幼儿内省智能的教育目标,选择有社会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让幼儿学习用社会要求来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通过“文明棋”活动,将一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关于道德标准、规则意识的问题渗透到活动中:随地吐痰退后一步、抢玩具停走一次、破坏图书倒退三格、闯红灯回到起点等,让幼儿在制作棋谱、制订游戏规则、互玩游戏的过程中熟知这些社会要求,并通过多次玩文明棋进行强化巩固,逐渐内化为其行动准则。

教师还可根据幼儿身边经常发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选择教育内容,让幼儿易于理解。如通过儿歌“轻轻的”,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光顾着自己,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通过小班的生活游戏“大家一起玩”,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从家里带来的玩具,与同伴交换玩耍,掌握分享谦让的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可爱的大皮球”、谈话活动“我不爱生气”等,让幼儿产生自豪、自信、快乐、满足等积极情感。

(二)突出重点,有效辐射

大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会越来越多。因此,大班幼儿内省智能的重点为:受挫后的心理调节。实验班教师通过生活故事“我是小勇士”、情境表演“我该怎么办”等内容引导幼儿如何面对困难、化解困难、寻求帮助。让孩子认识到调节、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重要性,并学习一些自我调控的技能和策略,如遇到困难先不着急,受到批评首先想想自己做得对不对,遇到误解及时解释清楚或找人倾诉,养成想一想、试一试再做的好习惯,学习将此经验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的行动中。

中班孩子的培养重点是自我意识培养。实验班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如体育活动“可爱的大皮球”、谈话活动“我不爱生气”等,帮助幼儿为了获得自豪、自信、快乐、满足等积极的自我体验来制约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

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非常强,自控能力较差,经常发生诸如抢玩具、抢位置等争端。因此,小班幼儿内省智能的培养重点是尝试与人分享。实验班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与人分享物品、分享爱、分享快乐,让幼儿学会为了别人的感受而尽量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转劣为优,寻找突破口

研究发现,大班幼儿内省智能优势是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规则意识;中班幼儿的发展优势是移情能力和情景转换;小班幼儿的发展优势是情感交往能力和对外部刺激肢体的反应。实验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带动和帮助幼儿体验其他情感,如通过生活活动“我是值日生”,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哪方面做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对自己进行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价,教师对其优点及时予以肯定,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中班幼儿,教师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幼儿对他人情绪和行为的敏感性,尝试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感受和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带给别人的影响,如“我弄坏了他的玩具他会伤心的”“我坐了他的位置他就得站着了”,帮助幼儿认识:为了不让别人伤心、辛苦而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小班幼儿年龄小,情感依赖性强,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实验班教师抓住这一特点,经常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提出一些社会性要求和规范准则,经过不断地强化巩固,使他们懂得用这些标准来制约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四)形式多样,实施教育教学

1.专门性的教学活动与延伸活动相结合

专门性的内省智能教学活动是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培养的教育活动。实验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制订活动目标,找准重点难点,进行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如学唱歌曲“拉拉勾”、数学活动“学习分类”、语言活动“三只小猫”等。

延伸活动是教师根据专门的内省智能教学活动设计的与其相关的巩固、强化和验证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将专门性活动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实物操作的方式灵活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如餐后自由交换玩具、活动区自选活动、棋类游戏等。

2.集体教育与个案跟踪观察教育相结合

在对幼儿进行内省智能培养时,实验班教师分别对本班两个幼儿进行橫向和纵向的跟踪观察,横向即该幼儿在诸如进餐、盥洗、上课、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纵向即该孩子在同一情境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如记录个案来园在不同时间、地点、情境下内省智能的表现,调整教育方案和内容。如实验园教师跟踪观察的中班个案每天中午很难入睡,经调查发现他的作息时间混乱,于是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增加了“好好休息”的健康教育活动。

3.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随机进行渗透教育

实验班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及时观察和利用幼儿身边突发的内省智能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容易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内省智能。如活动区活动结束会收拾整理物品,户外游戏懂得注意安全,入厕、洗手时会自觉排队守秩序等。

(五)家园合作,共享教育资源

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孩子在这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会发出最真实的行为表现。实验园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内省智能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家教园地、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网站组织家长交流育儿经验和心得,分享培养孩子内省智能的金点子……

实验园还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经常带孩子参加社区联欢活动,到小学与哥哥姐姐手拉手以及到公园春游、秋游,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六)积极强化,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内省智能的培养不同于知识技能教学,它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内化而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理的成熟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的一些不良情绪行为表现会反复出现,比如惧怕困难、不爱护物品等。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培养过程中不要着急,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经常性、反复性,要积极强化,让幼儿从被动地接受到理解直至内化,最终形成自觉的行为;要为孩子内省智能表现的点滴进步表示肯定和高兴。

nlc202309051554

八、开发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自然观察者智能指人表现出对自然现象、科学和动物世界等特别的兴趣和爱好倾向。

鼓励幼儿亲近大自然,观察四季变化及其规律,了解不同季节的特征和各种天气现象,能较好地开发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南棉幼儿园实验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植物,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提供能启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材料,使他们在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动作和习性中,开发自然观察者智能。如在“观察菊花”的活动中,请幼儿仔细观看菊花外部特征的同时,请他们谈谈自己对菊花的认识,与小朋友一起交流有关菊花的知识;在“气味真多”的活动区投放各种带有香味的食品、物品,让幼儿看看、摸摸、闻闻;在“可爱的小动物”活动中,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学习观察和分类;在“有趣的声音”活动中,鼓励幼儿寻找各种悦耳的声音,如手机铃声、歌声、小动物的叫声、玩具发出的声音等,讨论:什么时候说话声音可以大声些,什么时候说话声音要轻?

九、开发幼儿情感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有多种需要,自然就形成了多种情感体验。开发幼儿的情感智能,要以情感为核心,珍惜幼儿自然、健康的情绪感受,让幼儿有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感到满足,有安全、接纳感,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获得愉悦、关爱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要强化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把学习动机、需要和兴趣作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培养幼儿的自主自信和合作创造能力,为幼儿创造民主的平台、自主自立的条件。

实验园教师根据幼儿期情感发展的特点,理解、关怀、体贴和爱护幼儿,将情感智能的培养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通过“小溪流的歌”“秋天多美好”“可爱的小动物”“有趣的植物”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爱护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的情感;通过与幼儿建立互动互爱的师幼关系,接受并回应幼儿的问好,接受幼儿的微笑,蹲下身来和幼儿平视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老师的牵手、笑容、拥抱,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意;通过值日生活动,让孩子在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对值日生工作产生积极的情感,促使孩子将值日生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内部的自觉要求;通过组织“好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我的好妈妈”等活动,鼓励幼儿关心父母、亲近老师,与同伴一起合作、分享及友好生活;通过创设丰富、温暖、安全、信任、互爱的情感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解情绪、宣泄情绪、调节自身行为的相应物品和氛围。如设置心情角(表达、发泄),友爱区(解决同伴争执),悄悄话屋(私密空间),握手桥(宽容、接纳、交友),爱心墙、许愿墙等活动开发幼儿的情感智能。

十、开发幼儿创造智能的途径与方法

发展幼儿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应变能力,能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智能。

实验园教师采用开放性教学的方式,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提供能引发幼儿好奇心的活动和材料,让幼儿在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帮助幼儿学习寻找、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幼儿的探究行为;在活动的设计上,以增强兴趣性、操作性、探索性、启发性为主,特别注意在活动中给幼儿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及冒险性的环节。比如,在故事、绘画、音乐、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中,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幼儿进行模仿、创造、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在竞赛性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中,开展“什么东西能浮在水上”“会变的颜色”“影子游戏”“看不见的空气”等科学小实验,强化幼儿不同寻常的想法,允许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安排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游戏,让幼儿自己探索玩法,创造性地玩;每天安排自由交流和师生互相倾听的时间,鼓励幼儿敢想敢说,多说爱说,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让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有成功体验。

幼儿优势智能的开发是一个充满爱的课题,它给了我们的孩子无限的爱意,为学前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我们应该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充分挖掘孩子的内在潜能,给予他们创造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又有效地将幼儿的发展纳入合乎社会需要轨道上来的教育理想。

(本文得到南宁市教科所原副所长邓立东的具体指导。课题组成员张其川、李莉萍、黄秋霞、梁小川、赵曼云、农瑜、李琼符、姚海娟、黄煜淇、周腾先、黄青、青海华、苏列莎、诸葛慧慧、冯春、黄秋霞、梁丽华、吴萍、单红、宁苑君、崔婕、李燕、苏冰莹、鲁常新、李艳莎、罗乔丹、玉敏娜、罗萍、黄乾、覃胜飞、王素群、陈媚宁、陈玉兴、孟兵、覃惠珍、朱文俊、任红梅、邓红艳、陆峰、毛丽云、卢宁、滕冰、何军、马茂华、杨春玉、梁云清、蔡广珍、何艳、卢宁、周素琳、陆小敬、牟卫华、雷云东、李文红、卫茵、兰岚、陈荧、戴红景、覃梅丽、石翠寧、何雪梅、吕蔷、谢立芳、梁瑶棠、黄素杰、黄慕芳、李俐、庞少玲、刘丽莹、郭敏、陈朝英、区蕾、廖银娥、何小凤、廖丽芬、赵璇、任桂霞、罗莉莉、黄艳芸、梁筱琳、卢静、李莹、陈梅、吴潇、雷银宇、梁燕、陈洪燕、黄毅、黎毅、罗敏等教师为本课题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

9.浅谈人工智能与教学 篇九

1、人工智能应用理论分析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门边沿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不定性论,其研究范畴为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现,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机器学习,知识获取,感知问题,模式识别,逻辑程序设计,软计算,不精确和不确定的管理,人工生命,神经网络,复杂系统,遗传算法等,应用于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自动化生产、运输、传播的快速发展。人脑是最精密的机器,编程也不过是简单的模仿人脑的收集、分析、交换、处理、回馈,所以模仿模拟人脑的机能将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途径。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增强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关键一环,实现自动化,就等于减少了人力资本投入,并提高了运作的效率。

2、人工智能控制器的优势

不同的人工智能控制通常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讨论。但AI控制器例如:神经、模糊、模糊神经以及遗传算法都可看成一类非线性函数近似器。这样的分类就能得到较好的总体理解,也有利于控制策略的统一开发。这些AI函数近似器比常规的函数估计器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些优势如下

(1)它们的设计不需要控制对象的模型(在许多场合,很难得到实际控制对象的精确动态方程,实际控制对象的模型在控制器设计时往往有很多不确实性因素。例如:参数变化,非线性时,往往不知道。)

(2)通过适当调整(根据响应时间、下降时间、鲁棒性能等)它们能提高性能。例如:模糊逻辑控制器的上升时间比最优PID控制器快1.5倍,下降时间快3.5倍。

(3)它们比古典控制器的调节容易。

(4)在没有必须专家知识时,通过响应数据也能设计它们。

(5)运用语言和响应信息可能设计它们。论文格式,自动化控制。。

(6)它们有相当好的一致性(当使用一些新的未知输入数据就能得到好的估计),与驱动器的特性无关。论文格式,自动化控制。。现在没有使用人工智能的控制算法对特定对象控制效果非常好,但对其他控制对象效果就不会一致性地好,因此对具体对象必须具体设计。

10.浅谈人工林栽培技术的探讨与发展 篇十

【关键词】人工林;栽培技术;探讨发展

人工造林在我国甚至世界各国都占据着积极重要的地位,它适用于极度退化的荒山、沙区以及条件极差的退耕地且又易遭到人畜反复干扰的地区培育生态林,还适用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商品林的培育。采用的树种为当地的乡土种类,主要是建群种和优势种,并且强调多种类、多层次的材料混合,所形成的森林接近当地的天然林,植被结构合理,同化能力强,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人工造林还可以模仿表现良好的人工林。在自然情况下要使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为顶极森林植被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1.我国造林现状和人工林种类及作用

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8884万亩,比2009年减少5.43%。其中,人工造林5830万亩、飞播造林298万亩、新封山育林2757万亩。可见2010年我国人工造林占到总造林面积的65.62%。森林具有多种效益,根据经营目的和人工林产生的不同效益,可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五大类,即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林种的划分是相对的,正如用材林也起着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护林也能生产一定数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同时这两个林种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每片人工林都有其主要造林目的,属于一定的林种,它们在林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必须区别对待。

2.我国人工林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造林树种选择的问题

正确地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选择就更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如我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小老树”林,形成的原因当然和立地条件有关系,但与树种选择不当也有直接关系。在树种选择过程中除考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外,还要坚持“生物与经济兼顾”的原则,既要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还要考虑造林的目的,使造林目的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2.2缺乏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

特别是对土地合理利用的结构优化问题,林种如何优化结构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林种结构,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

2.3缺乏对纸浆材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根据我们的考察,原料林基地建设从企业推进的进程看还是比较迅速的,但许多原料林基地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可行性论证,特别是以桉树、杨树为主要造林树种的纸浆林基地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缺乏论证,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实际不符合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程序的基本要求。

2.4造林地的选择具有相当的随意性

按照森林经营方案,一般商品林业用地中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林地等。作为纸浆林重大工程项目,在落实纸浆林基地建设时,应当从总体上规定原料林应建在何种土地上,否则很容易造成毁林造林的现象,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发生,如在南方部分地区一些灌木林和次生阔叶林被砍伐,炼山,营造桉树,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的。

2.5原料林基地建设缺乏环境评估

作为一个大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理应对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但从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些项目看,环境评价工作比较滞后,有先斩后奏的嫌疑。

3.对我国人工林栽培综合技术的探讨

3.1树种的选择技术

树种选择三抗杨、三倍体毛白杨,欧美杨107、108,漳河柳,四倍体刺槐等速生用材新品种。

3.2整地方法

采取大坑整地和壕坑式整地,整地方法及规格同前。

3.3综合造林技术

一是苗木质量标准。(1)苗木具有幼年性,不老化退化。(2)苗壮、干直、分枝细而少,有明显的顶端优势,胸径3cm以上。(3)苗龄12年生,根幅大于50cm。(4)苗木无病虫害。(5)嫁接苗木要有自生根。

二是栽植技术八要领。(1)苗壮:即达到上述苗木质量标准。(2)根全:根幅50cm、主根长30cm。(3)苗湿:苗木不失水。(4)修枝:造林前剪除苗木所有侧枝。对顶端生长优势较差的品种则需剪去30-40cm的顶枝,选择三个饱满健壮的芽留下,将其余主干上的芽抹除。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苗木水分和养分消耗,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5)泡苗:栽前用清水泡苗48h,保证苗木吸足水分,造林时随栽随取,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极为关键的技术措施。(6)深栽:栽植深度70-l00cm。(7)踩实:栽植苗木时设置直径5cm的渗水孔,有利于浇透水,避免上湿下干。分两次回填土,并分别踩实土壤。(8)浇透:植苗后要及时浇灌水,浇透。第一次和第二次浇水间隔时间不要超过20d。

三是造林季节。营造人工林要以春季造林为主,冬季和秋季造林为辅。春季造林要处理好苗木失水问题;秋季造林要在苗木停止生长且叶片变黄开始脱落时进行;冬季造林则须在土壤上冻前整地和造林,栽植前让苗木吸足水分,栽植后土壤灌足冬水。 [科]

【参考文献】

[1]刘继国,宿占仁,张佳贵.红松人工林开花结实的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29~45.

[2]黑龙江森林.编辑委员会.黑龙江森林.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235~236.

上一篇:专科毕业生的自我介绍下一篇: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