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精选8篇)
1.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篇一
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面临五大挑战 2011年06月24日 0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17)【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孙自法)最新出炉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提出,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等5方面挑战。由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纲主编,历时1年完成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23日在北京发布。其指出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所面临问题如下:
——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此前中国城市发展,比较关注经济成长、看轻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高位增长,但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值基本上低于GDP增速。在城市财富迅速积累的前提下,居民富裕程度未有同步的提升。
——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虽然中国进入城市快速发展时期,但城市建设却非常低效粗放。当前,资源环境瓶颈效应日益强烈,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迈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轨道。
——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现阶段,中国面临着由于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均而导致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中小城市人口增长乏力现象,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供基本生存性福利的均等化,是政府的必然选择。
——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调。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包括初级产业用工荒与高端人才求职难并存、公共交通工具的增长小于城市建设的扩张、土地的城市化水平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大小城市分布不均衡等。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和共享的中国城乡体系,则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称,“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2.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篇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 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大体而言, 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 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 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 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
应当说, 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 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 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值得重视的是, 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 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 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因为, 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 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 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
二、人口迁移理论
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
人口和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 是劳动力市场在空间上从不均衡向均衡转变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刘易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 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几乎等于零或为负值,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负面影响, 反而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中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 直至城市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在刘易斯的模型中, 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不存在显著的制度性障碍。城市现代部门的较高工资水平和传统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 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驱动力量。在托达罗两部门模型分析中,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迁移取决于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当城市的预期收入水平和农村的工资水平相等时, 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分配和迁移都达到均衡。
费尔茨认为, 托达罗模型中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正规部门寻找工作的概率问题。由于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获得正规部门就业机会的相对概率较低, 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只能滞留于非正规部门。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 主要是在于他们预期能够从得到的城市正规部门工作机会中获得补偿。在托达罗模型基础上, 费尔茨引入了搜寻工作机会的观点, 一方面强调了城市制度工资和相对就业概率对迁移过程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指出, 非正式部门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保证了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时的失业率低于托达罗模型得出的估计非正式部门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失业问题。
三、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1、中国的人口迁移状况
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征, 而且还有经济体制转型的独特之处。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及其改革过程, 为人口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择业提供了制度基础, 这也是研究其他国家人口迁移的理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所有在就业政策、保障体制和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对外地人的歧视性对待, 都根源于户籍制度。随着时间推移, 两方面的因素变化推动政府对迁移政策进行改革。一是城市户籍制度不再拥有外部或隐含的福利, 也就是地方政府不再根据个人的户籍来提供就业、社会福利等各方面保障。这样, 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不会给地方政府增添额外财政负担。二是地方政府意识到, 劳动力流动不仅带来资源重新配置, 而且也是城市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
2、农民工对城市化的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 这为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城市化) 提供了历史性契机。目前已经有1亿左右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现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进城, 同时也都有大量农民工回乡, 虽然农民工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 但却为我过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在城乡间的流动, 城市上成为民工技能的培训基地, 成为农民工生命中年轻阶段的驿站, 因而这些农民工被赋予了一定城市化的标签, 而且部分农民工定居下来。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利于城市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并且有力地促进了民工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民工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表现在:首先, 由于产业上的转换对民工的智力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尽管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主要是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 但与农活相比, 其对民工知识结构、技术水平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其次, 城市中人才荟萃, 文化繁荣, 教育文化设施齐全, 可以为民工创造与提供更多的文化学习或技术培训的机会。大城市中严峻的就业形势, 也迫使民工在埋头苦干之余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农民工的这种流动模式也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民工在城市打工期间学习到了先进的理念, 这不仅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而且一批批回乡的民工, 带回了已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回乡的农民工, 可以利用在城市掌握的技能, 在农村创业。这一过程带来了的农村的进步。这很有可能使小城镇最终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典型道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
[2]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3]《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003)
3.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潜在风险分析 篇三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风险
中图分类号:17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84-04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最简单的理解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但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城市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理解,乡村城市化不单是人口的城市化,更主要是生活在乡村的居民能够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都能达到现代化的标准。从文化学角度理解,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演变,而且此过程还伴随着精神、文化、观念的无形转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代价和风险也如影随形。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的线索和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廓清认识上的误区,自觉控制发展中的代价和风险,稳步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理论探讨和共识形成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1949年至1977年的2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8.3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为0.2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城市化步伐,从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共提高12.48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前增长速度的2倍多…。尤其在最近10年,中国城市化率由20%增至40%,走过了英、美等国百年以上的历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而且增长势头不减。
回顾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我国在对如何克服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等重大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争论,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识逐渐形成。
首先,考察了西方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世界城市化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历史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初期阶段,往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GNP指标”,其发展是一维的,并导致“城市病”的产生与发展。为了解决贫困、失业、收入不均、住房拥挤、交通不便等城市病问题,人们开始修正发展的目标,在GNP指标外,补充了一些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贫困人口、营养状况、成人文盲率等。至此,城市化进入二维发展阶段,即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阶段,这是城市化的第二个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引起的一系列恶果,使人们意识到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和批判,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模式由二维转变成三维。城市化进入第三阶段,即可持续发展阶段。
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标准看,世界城市化进程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到70%之间。这一阶段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到90%之间。为了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
其次,对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借鉴和发展。国外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方发达国家、亚洲、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等的城镇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结构理论、区位理论、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涉及了经济学和区域发展当中的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之一的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初期对中国学者研究及政策都有较深影响。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处于借鉴西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阶段。同时也认识到:西方经典的城镇化理论只是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而且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为依据的,它一定程度上可以供中国城镇化借鉴和吸收,但不能完全阐释中国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实践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有与世界城镇化普遍规律相一致的特点,又具有反映本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借鉴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讨。中国城镇化的方针和道路选择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先后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1)小城镇论。这一观点认为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中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城镇化道路。(2)中等城市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城镇化要以发展中等城市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因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小城市的优点而少有两者的不足,中等城市在城镇体系中有独特作用、发展潜力和良好效益。(3)大城市论。这一观点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也不能例外。(4)均衡发展论。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5)多元模式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市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6)都市圈模式论。都市圈,或称城市群、都市带、大都市连绵区,是指在某一地域上集中分布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庞大的城市群,是一种具有多核心、多层次的大都市区联合体。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都市圈带动模式,都市圈是中国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通过组建若干都市圈,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多极带动,使都市圈中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在探讨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共识已经形成: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各地区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它追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镇布局、城镇化与大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按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到2000年稳步推进时期。总体上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方针,稳步推进。
这一阶段,从理论研究层面看,主要是为在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理论解释。主要内容集中在“小城镇问题”、“民工潮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镇化发展方针和发展道路问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规律”、“城镇化机制”、“城镇化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也有学者研究了人口流动和城镇化、非农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城镇规划、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实用性很强,有些研究成果直接成为国家制定有关城镇化政策的依据,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和城睾寰,七发展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从政策层面看,这一时期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定政策,引导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84年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使正在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发展和与之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人人们的视野。1990年开始执行的《城市规划法》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i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具体化,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实践中,这一时期的早期,起指导作用的主要是乡村城镇化理论。费孝通先生是主要的代表。费孝通先生认为: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小城镇,采用了离土不离乡的形式,符合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的城市没有能力在这样短的几年中吸收如此众多的人口,国家现有财力不可能创造这样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生活设施,进镇从事工商业活动,在当前不失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才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非农化的转移,也使得小城镇成为农村非农化的聚落点。
第二阶段,2000年之后,中国城市化提速,进入一个以“农民变市民”、“发展大城市”为主要途径和内容的新阶段。
正如2001年12月10日《嘹望》新闻周刊指出:“中国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工业化过程,使绝大多数地区迈入工业化社会,并进而改变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对人口迁移限制作用的减弱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未来中国城市化过程将出现难以避免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城市的诞生,使中国城市体系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人们终于认识到,发展大城市最符合经济效益,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十六大以后,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作用下,政策先行,媒体造势,学者研究,中国城市化提速。“减少农民——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现代化步伐加速,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中国曲线’。”“如何减少农民?出路只有一条:向城市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有关机构测算:今后15年,若能通过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使农村人口减少30%,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即可增加30%。”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城市群、郊区城市化、造城运动等途径和方式,注重做大城市规模和外延拓展,农民通过迁入城镇或随被征用的土地一起获得了市民身份。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最近10年,城市化率由20%增至40%多,走过了英、美等国百年以上的历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而且至今增长势头不减。有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至55%,到2050年可能达到60%至70%。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风险管理
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问题也逐渐积累和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如下:最近10年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经济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不能适应冒进式城镇化;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破坏。问题的缘由可以归纳为三类:(1)对我国国情缺乏深刻认识,包括自然基础、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以及“农民工”现象的长期性缺乏正确的认识。(2)对城市化的误解。真正的、科学的城市化是有产业支持的,是有需求拉动的,并能真正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错误地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理解为通过所谓的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追求城市化像追求GDP一样的时髦和功利。(3)相关制度和政策存在缺陷。城乡二元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及过低的征地费用造成大量圈地;干部考核制度的偏差;分税制带来了大规模出让土地的动力;城市规划急功近利等。不少学者对“失控的城镇化”表示担忧,陆大道、叶大年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经过一年的调查和研究,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中发文,指出应警惕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伴随城市化而来的社会风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潜在风险来自于:农民的土地被城镇化了,而农民及其家属未被城镇化,给其中部分人带来失去生产和生活保障的风险,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圈地,通过消除农村户口,消除农民身份,进而把农村变成所谓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化没有产业支持,广大农民在得到非常微薄的补偿之后,成了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前景堪忧。”有的失地农民举家外迁,进城务工。但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下面,进城务工农民中.只有不超过30%的农民可能获得稳定的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或做生意赚了钱,而70%以上进城农民很难获得在城市安居所需收入条件。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已成“失地农民”,又可能会成为城镇失业人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批农民工失业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大量农民迁入城市但不能在城市定居,会使这个庞大的群体陷入到贫困艰难的境地;如果又因失地无法回流农村,陷入困顿,不仅会威胁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化运动的可持续推进,而且可能构成中国社会秩序的极大隐患。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正因为当前中国部分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返回农村,而不是不计代价地待在城市竞争维持温饱的边缘性就业
机会,而使留在城市的农民工仍可以获得温饱线上的收入,回村的农民工也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在这样一种格局下,一方面是城乡差距在拉大,城市内部的结构也在分化,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并未在局促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形成严重的两极化,中国最底层的社会仍能维持基本生存。这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大秘密。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目前阶段,保持一种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的一体化的城乡制度设置,有助于农民更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利于提高中国现代化的安全系数。
对传统社会的解构既伴随着对传统观念和文化的扬弃,又会对新的共同价值和新的相互信任关系提出质疑,同时要求新建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会结构形式能满足大多数阶级、阶层的利益和发展需求。城市化过程中由农村流入城市的移民中将长期存在文化认同和社会融人障碍,在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政策障碍。目前在城市中长大的“农民32--代”就在户籍、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推进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产业支撑和农民意愿等等因素,做好城乡统筹,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发展代价,稳步推进城市化。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城乡之间应协调发展。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的一系列二元化制度和政策造成了长期以来城乡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格局,形成了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就我国国情而言,城市化就是二元环境下的经济在空间上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和要素重新集聚的问题,城市化进程本质是实现二元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城乡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机制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原有制度构架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下形成的城乡均衡特征会不断地被打破,新的城乡不平衡现象又会不断出现。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能否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了极为重要的问题。城乡统筹主要内容包括:城乡人口统筹、城乡经济资源的统筹利用、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新农村建设等。
其次,创新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公平。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建了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其作用无所不在。制度安排,是指对所有正式规则的设计、建构与操作。在经济活动中,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和制约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决定着经济的绩效。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落实,更需要调整城镇管理政策,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比如在农民工问题上,如何在户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个人发展、政治参与等方面保证其权益,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实现城市化可持续推进。
城市化与经济建设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所作为。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看,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就目前我国城市发展阶段和趋势而言,关键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统筹规划,对全国来说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要多元化协调发展。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消除对大城市的恐惧症,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做好大城市、城市群的文章;空间上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要有所差异;机制上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动力上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产业共同拉动。二是渐进式,要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速度,使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相协调,实现城市化可持续推进。
城市化的历史已经表明,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部改造史,也是一部认识史,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改造与认识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波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及负面影响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01)
[2]钱振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一现状及发展方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中国城市化的八个趋势[J].嘹望新闻周刊,2001,(50).
[4]王健君,叶俊东.中国城市化提速[J].嘹望新闻周刊,2001,(50).
[5]李义平.正确理解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经济理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6)
[6]i土伟农民工失业了吗?[EB/OL].http://news.qq.com/a/20090205/000762_6 htm
[7]贺雪峰.中国城镇化战略反思:反对积极城市化战略[N].南方周末,2008—05一15.
4.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四
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喆
【摘要】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科学地调整城镇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中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城乡人口结构转化,也不单纯是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的改变,而是以将传统的生活、劳动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生活、劳动方式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目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次序。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需要遵循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然后实现城镇现代化,最终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产物,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
在农村城镇化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注重工业化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变向机械化生产,最终实现电气化工业建设。而当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在自然环境、市场规模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后,就需要开始实现城镇城市化。通常来说,城镇城市化需要经历这几个过程:(1)不断地提高工业化水平。(2)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促进人口和产业工人逐渐从农村地区集中到城市。(3)持续性完善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发展条件较为良好的地方,在实现了城镇城市化建设之后,需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城市现代化前进,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终究目标。在这一时期,城市功能需要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需要在城市中构建完整性、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功能和齐备的贸易水平,保证城市能够成为一个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管理中心,能够变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的重要集散区域,甚至成为国家、国际的核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较为明显的三步走“并行推进”特点,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次才是实现城镇城市化,再次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因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不够,而且农民群体的收入普遍较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城镇城市化建设的巨大改变相比较,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力度明显较低,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矛盾,比如社会的三农问题愈发严重,社会的二元结构也存在有很大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等,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较好地把握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次序,统筹城乡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共同的发展进步。
二、坚持实施“三集中”战略
“三集中”战略指的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是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战略方针。
首先,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农村地区,我国的农业水平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还相当的落后,仍然保持过去的小农经济耕作格局,农业的发展现状严重地制约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只有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农民身份转型,促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人口中去,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第二,实现工业向园区的集中,能够有效地帮助乡镇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快速地提升工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能够在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实现文明生产,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业展开技术转型,能够促进农业结构和组织方面的完善转型,能够明显地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产出率,紧密地结合市场需求来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将农业生产当成是有机的整体,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慢慢的提升规模效应。
三、深入探索农村制度建设
上文说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点、焦点、难点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这其中涉及到了农村制度建设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对农村底层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实现工业化,或者是单纯的户籍改革,而是推行一种新型的社会模式,将过去的生产、生活进行大幅度改革,需要经过充分地调查和探索。
传统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为中心来进行发展,和国家政权结构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政府对于传统的农村结构展开了全面的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
实现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在于构建先进的制度体系,尤其是市场经济制度,通过制度才能够在实质上引导民间的力量,来自发的走上城市化道路,不然全凭政府行政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多给予,少获取,为农村的城市化改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探索出合理的城乡统一制度体系,包括了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只有为农民的生活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才能够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四、总结
城市化发展进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结构十分复杂,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的。我国有关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城市化进程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就该课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坚持实施“三集中”战略,深入探索农村制度建设,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5.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篇五
引言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不仅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效率。同时,该市的交通拥挤现象也与日俱增,由此造成的外部成本很高,本文旨在量化估算呼和浩特市道路交通拥挤的外部成本,并提出缓和措施。1呼和浩特市某交叉口交通拥挤调查分析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兴安南路交叉口高峰半小时的通过车辆数、排队车辆数进行调查统计,从该交叉口的交通拥挤情况分析高峰期间呼和浩特市的交通拥挤情况。新华大街和兴安南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交通流量比较大,拥堵状况比较严重。其中南向北方向为四车道(一条左转,两条直行,一条右转),北向南方向为五车道(一条左转,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调查得到的通过车辆数和排队车辆数如表1,2所示。从表1中看出,该交叉口一个周期内由南向北左转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19辆,排队车辆平均为36辆,有17辆即47%的车辆在本周期未通过,需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排队;直行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42辆,排队车辆平均为74辆,有32辆即43%的车辆在本周期未通过。从表2中看出,一个周期内由北向南左转车道通过车辆平均为1
6.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篇六
城市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进入正常轨道。苏雪串指出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以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是指采用参数模型 (本文主要是ARMA模型) 对所观测到的有序的随机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时间序列分析 (ARMA) 模型表达了在不同时刻一个随机过程本身的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 即表达了时间序列内部的相关关系。ARMA模型是动态模型, 是对随机过程的动态描述。
城市化进程一般采用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即城市化率来衡量。城市化率是一组受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时间序列数据, 利用时序分析的方法, 分析已有数据中的信息, 可以得出时序分析中的参数, 从而建立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序列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ARMA模型
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由于在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受到严格的人为约束, 因此本文主要选择1978年以来的城市化率数据来分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由于国家统计局数据缺少1979、1981-1984、1986-1988年数据, 上述年度数据来源为武力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模型识别
中国城市化率用Yt表示, 我们通过对Yt的相关图、偏相关图分析判别其平稳性以及识别模型形式。
Yt的自相关图、偏相关图在图1中给出, Yt的自相关系数快速地趋于0 (在k=3时落入随机区间) , 表明该时序是平稳的, 可以建立ARMA (p, q) 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 Yt的偏自相关系数在k=1后趋于0, 所以取p=1;自相关系数在k取1, 2, 3时不为0, 因此考虑取q值为2或3。同时考虑到Yt的自相关图呈正弦衰减特征, 偏自相关图在k=1后呈截尾特征, 所以也考虑建立AR (1) 模型拟合Yt序列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3、模型参数估计
使用Eviews5.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 估计结果见表2。
4、模型检验
模型1中残差序列的随机性Q检验可以认为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 所以拟合的模型不合适。
模型2中Yt-1和Ut-2的参数都通过了T检验, 其模型拟合系数较高为0.9982, 模型的标准误差等于0。0031, DW值等于1.304可以视为没有严重的序列自相关。Q检验是检验残差序列的随机性, 其零假设是“拟合的模型合适”, 模型2的Q值为12.875, 超出临界值的可能性为0.998, 所以可以认为模型2是合适的。
模型3中Yt-1参数通过T检验, 其模型拟合系数较高为0.9975, 模型的标准误差等于0。0035, DW值等于12.875可以视为没有严重的序列自相关。残差序列的随机性Q检验也是显著的, 所以可以认为模型3也是合适的。
综合考虑标准差、A IC准则、SC准则和参数个数都是越小越好的原则, 模型2在上述指标上都优于模型3。因此确定模型2作为我国城市化率的时间序列模型。
5、模型预测
依据我国城市化率时间序列的ARMA (1, 2) 模型计算出Y2006的预测值为44.2715%, 已知Y2006的实际值为43.9%, 因此模型预测精度为99.3%。
二、结论
本研究首次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异非常小性。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充分显示了时间序列模型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摘要:本文收集了1978年至2006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年度数据, 建立了城市化进程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即ARMA模型) 。
关键词:城市化,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
参考文献
[1].杨宜勇、顾严、魏恒.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05 (4)
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 篇七
【关键词】电力需求;城市化
1.引言
过去20年多中,中国电力需求年均增长近10%,高于世界其它任何国家,而且预期还会继续增长。与此同时,电力供需形势历经数轮起伏,2008年全国煤电油更是出现全面紧张。充足可靠的电力供给不但是目前影响经济稳定的重大宏观问题,还将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产生重影响。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在2020年左右告一段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并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对电力需求带来何种冲击以及在这种冲击下电力需求如何增长,是本研究要考察的问题。
2.发展现状
首先,可以从农产品生产和运输来讨论。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约为56%,大致推算一下,为全国人口提供足够食物,每个农村人口为不到2个人生产所需的粮食;如果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0%及以上,每个农村人口至少需要为2.5个人提供粮食。要使人均粮食产量达到目前的1.25倍,只有通过农业现代化。所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需要消耗更多能源。其次,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要求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达到一定集中度。国际经验也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国经济往往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所以,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建设及运输过程也将比相对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消耗更多能源。最后,与城市化相关的工业化发展将推动居民能源消费。首先,随着城市化率提高,需要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住房;其次,人口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后,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城市绿化等公共设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需要消耗更能源。
3.变量选择及定义
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是文献中最早、也最常见的解释电力或能源需求的因素。经济增长及其对生活标准的影响是促进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众多经验研究证明了GDP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2)城市化:人口增长是促进电力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相对于人口总量增长,城市化率的提高对电力消费的影响更为显著。
3)工业化:工业耗电在中国的全社会用电量中占70%以上,重工业则占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耗电大户”。中国电力消费呈现的“工业化”特征,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电力使用效率:虽然中国人均电力消费量相对较低,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单位产值电耗水平很高。本文用工业增加值与工业耗电量之比代表电力使用效率。假设工业耗电量会随着用电效率提高而降低。
5)电价水平:价格是影响商品需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电价仍由行政制定,电价水平多年不变。
4.对电力需求研究和预测
4.1 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除了将收入水平作为最重要的解释变量,一些学者也试图纳入其它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城市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会随人均收入及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在研究加拿大各城市人均电力消费后发现,经济运行、人口、气温是影响电力消费的重要因素。城市化水平对发展中国家的长、短期居民电力消费都有重要影响。在三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技术研究并预测了中国电力消费,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4.2 电力消费的收入弹性
经济增长同电力消费之间究竟是否为不变的线性关系,值得商榷。经济中生产和消费活动的结构变化可能会改变收入水平影响能源消费的方式及程度,这在线性方程中很难得以反映。对中国电力消费弹性的中长期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也发现,电力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随着收入水平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因此,在预测中长期电力需求时,将需求收入弹性作为常数的假定确实需要讨论。
5.人均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未来20年将是中国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刚性的能源高需求阶段。因此,本文关于中国电力需求的预测有其合理性。2006年全国城市化率为43%,与中等收入国家61%、高收入国家78%相距甚远。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会提高整体能源(包括电力)消费水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估计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2006年,中国以占世界总量5.5%左右的GDP,消耗了世界钢材总量的30%、水泥总量的54%。2000年到2012年間,中国电力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速超过11%,主要源于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增长。这就印证了本文结论,城市化是引起能源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据本文预测结果,可以判定,中国2020年的人均电力消费量将达到5000千瓦时左右。据此推算,2012—2020年的人均电力消费年均增速约6%。未来中国经济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发生巨大变化,即使技术进步有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经历一段刚性的高增长阶段。总体来看,城市化将是一个比较长的历程。各国社会条件不同,经历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这一过程是每个发达和中等收入国家都经历过的。如果没有出现大的灾难性问题,中国城市化进程大概还需要12年(到2020年)。需要并且真正理解这一阶段的能源消费增长和能源消费刚性问题,是制定有效的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必要前提。
6.结论
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目前还处于能源高需求阶段。城市化推进阶段的工业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阶段能源需求的刚性说明中国的重工化过程不可避免。近期中国的能源发展动态也表明能源消费在快速增长。2003年到2007年间,各年能源消费总量以近双位数增长,究其原因是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增长,这说明城市化进程在加速。
参考文献
[1]吕新良,王维超,沙宇恒.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8.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篇八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想要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心灵的温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
视角1 商帮:亲缘与地缘基础上和衷共济
(1)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2)商帮形成的原因:商帮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左右者;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
视角2 国共关系:合作则双赢,对抗则俱伤
(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2)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国共合作破裂。
(3)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5)国共关系“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①“分则两伤”:因为两党的性质、立场、纲领、前途等都是不同的,为此,国共势不两立,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②“合则两利”:国民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视角3 战后世界的经济合作
(1)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2)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了东盟。,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5)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区域性经济集团除了经济领域的合作外,往往还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社会、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协调与合作。区域性经济集团与世界性经济集团相比,在规模上有明显区别。世界性经济集团是面向世界各国,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视角4 新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合作精神
(1)政党间的合作: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2)民族间的合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加强了民族团结。
(3)两岸合作:“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4)国际合作: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宣告诞生。
针对训练
1.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 )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B
解析 关键信息:“1949年4月”“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由此分析可知是解放战争之后,团结各民主党派,准备召开新政协,筹备新中国成立的各项工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恢复民主党派的组织,只是提到要团结民主党派,故A项不正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1956年才提出来的,与材料1949年时间不符,故C项不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是在1953年,与材料1949年时间不符,故D项不正确。
2.《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答案 C
解析 着重理解“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
3.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 ②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③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④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③
答案 C
解析 “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说明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故①正确;蒋介石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主要依靠政府和军队,全面抗战路线是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故②错误;个人的回忆录或者个人的口述史,有个人的情感参与其中,主观色彩较强,故③正确;张发奎将军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他的言论对研究国民党抗战具有一定的价值,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4.诞生于20世纪代的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向前(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听说广州的国民政府要办军官学校,就去了广州。有一天,徐向前跑去听孙中山的演说,他回忆道:“记得大意是讲三民主义……孙中山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更坚定了报考黄埔军校的决心……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28岁。”——据《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1921~1949)》
材料二 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八路军参谋长——摘者)和重庆会友陈宏模莅临大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
材料三 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由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徐向前元帅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和意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判断,徐向前报考黄埔军校和组建延安黄埔同学分会时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2)据材料三,“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什么能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们成立的政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黄埔精神的主要内涵。
答案 (1)背景: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合作抗日。
贡献: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将领;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2)精神家园:沟通同学联系的桥梁;共同致力于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意愿。
因素: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当局放宽两岸交流的限制。
(3)民主进步;不怕牺牲;团结合作;民族复兴。
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关键提示:
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跟踪思考: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关键提示:
农书是农学理论著作,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它既属于农业的范畴,也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跟踪思考: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占区大量土地被日军使用,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满地。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跟踪思考:中国近代农业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19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关键提示: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关键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跟踪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2.均田制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跟踪思考:井田制与均田制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3.更名田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的分田方案从本质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绝对平均主义。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关键提示:
减租减息并没有改变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通过这次土改,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跟踪思考: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提出过哪些土地方案?
五、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
1.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内容
(1)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跟踪思考:“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及无爵位的地主、小官吏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朝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关键提示
编户制度既是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又是一种赋役制度。
(3)租庸调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4)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的作用:①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跟踪思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6)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关键提示
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
(7)摊丁入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跟踪思考: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六、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1.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的配套措施。
2.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目前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目前出现的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不是一个长期现象,而是一个阶段性问题。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应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以适应“人世”的新形势。
3.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减负和增收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农民收入问题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的突出焦点。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费群体比重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
出现。
(2)土地兼并的影响:政治上,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3)封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两者的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代王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虽能暂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阶级通过起义的方式,进行均田免粮,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拓展2: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使地力长期保持而不必休耕,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如棉纺、丝织、制茶等也得到发展。
拓展3: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拓展4: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②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③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拓展5:建国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1)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入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在当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本专题的内容在专题复习阶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农业和农民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都是很高的。广东卷出了一道材料解析题;年全国文综卷出了一道综合大题,同年广东、河南卷出了一道问答题;,全国卷及江苏、上海卷中共有10余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高考中,全国卷和上海、江苏、广东等卷中,涉及到“三农”问题的选择题有10余道,非选择题有3道。高考有多题属于农业内容。全国文综卷二从水利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
农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复习时应以历史学科为主线,附带将我国当代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等现实问题进行联系。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
(1)历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对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政策。
(2)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掌握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采取的是何种土地政策。可适当联系世界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采取的土地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和学科内综合。
(3)农民的负担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又一主要内容。要注意纵向把握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负担(在古代主要是赋役负担)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和调整情况。
(4)重农政策是中国历代经济政策的重心。要注意理解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
(5)要注意从中外联系的角度全方位聚焦“三农”问题。年高考就指向苏联的农业政策这一内容。要关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内容。
释疑解惑
1.如何掌握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1)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和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往往只具备其中的某些条件。在分析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①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和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产量的提高等。②手工业方面;手工业部门的扩展,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冶铁业、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等;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花色品种增多等。③商业方面:商品种类的增多;集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货币的发展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在归纳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时,可从上述诸方面去思考。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1)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3)五代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几种赋税制度的比较
(1)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比较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征收标准是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是以实物为主。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虽然也以征收实物为主,但却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主要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且征税时间也固定为两次。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征税标准的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编户制度和摊丁入亩比较
编户制度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府把农民编人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摊丁人亩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府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税收征收的是实物。摊丁入亩实行后,不仅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而且税收也不再征收实物,而是征收银两。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4.封建统治者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出现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和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莽的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制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09-27
中国城市化发展方针07-17
城市化进程情况11-01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08-14
论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09-0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07
城市化进程中穆斯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08-20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09-07
不可低估中国城市贫困现状09-16
中国各大城市污染现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