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共18篇)
1.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一
一、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高一开始渗透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意义的获得, 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 形成自己的理解。对高中生来说, 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无疑就是一种学习技术, 高一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学习能力不强和新课标教材的局限, 在历史学习上存在着较多的困难, 因此, 教师对高一学生进行构建知识网络的指导, 应以逐步渗透、教师示范和指导为主。
1. 建构每篇课文的知识网络。
(1) 指导学生对课文逐段进行仔细的阅读、理解 (含文字材料、图片、图表等) , 找出中心句、中心词。 (2) 把消化了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整理。 (3) 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情境, 以板书的形式科学地、有层次地建构课文的知识网络。 (4) 利用该知识网络对课文基础知识进行小结、升华, 总结出相应的历史规律、历史结论或经验教训、启示。
2. 建构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
(1) 学完每个专题后, 指导学生尝试回忆, 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整理, 以简单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建构起本专题的知识网络 (可利用课文中的大标题、小标题和知识要点来建构) 。 (2) 利用该知识网络对本专题进行归纳、概括, 把握好每一专题中体现出来的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趋势等。
3. 建构整册教材的知识网络。
(1) 学完每册教材后,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纵向整理, 以简单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建构起本册的知识网络。 (2) 利用该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延伸性复习, 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本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高二力求掌握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建构历史知识网络的意义和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在此基础上, 教师不再以板书或学案形式来示范为主, 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为主, 教师调整、指导为辅。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探索, 才能激活思维、形成能力, 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
1. 建构每篇课文的知识网络。
(1)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 指导学生自主建构课文的知识网络。 (2) 对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拓展, 以培养和锻炼学生提取、分析、归纳历史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2. 建构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
(1) 以课堂作业的形式, 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大小标题和知识要点来建构专题知识网络 (历史规律、趋势或启示等的归纳总结较难, 教师可提供更多帮助) , 及时批改, 多鼓励。 (2) 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成果, 以伙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通过这一过程的锻炼, 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建构知识网络的基本方法。
3. 建构每册教材的知识网络。
以学案的形式、填空的方式,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和课文中的大小标题、知识要点来建构全册的知识网络, 以便于学生利用该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全册的主干知识。
三、高三灵活运用
1. 第一轮复习中, 从每个专题知识入手建构知识网络。
(1) 引导学生依据考试大纲要求和教材, 通过自主学习与思考, 对每个专题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合, 并找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构专题知识网络。 (2)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分析与解读。 (3) 师生共同探讨, 进一步归纳、概括出本专题中体现出来的历史特征、历史规律、历史认识与启示。通过对整个专题的整体性指导、思考、实践, 使学生从宏观上高度清晰地把握每个专题的知识脉络,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为综合复习、能力提升作好准备。
3.高中历史知识浅化教学探究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知识浅化;学习兴趣;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8-1
高中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辩证思维也有较大的发展,他们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抽象和理论性的知识上,开始把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向到扩大知识面,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对他们最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历史人物详加解读,帮助他们梳理清楚基本的历史线索,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当然要达到以上目的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把复杂的历史知识简单化、浅化,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就变得较容易了。
首先,用语要简单。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深奥的特征,而历史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其浅显、易懂。而要做到这点,作为教学最常用工具的语言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因此教师必须用学生能听得懂的教学语言来为深奥的历史知识做白话注解。如:讲世界近代史的时候,学生对于资产阶级为什么叫资产阶级、民主与革命为什么要说成是资产阶级民主或资产阶级革命越学越模糊,越学越不懂,越学越焦急。因此,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每个同学都在睁大眼睛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正困扰着他们。而我也知道,如果用经典著作里面的解释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们会无比失望。于是我尝试着用下面的解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说:“其实资本主义的东西,在我们身边也有。”学生听我这么一说,精神就来了,眼睛睁得更大了。“大家在政治里面学过,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很多东西就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学过来的。像股份制、大工厂、商品经济等。”学生若有所误,我继续往下讲,“同学们,如果让你办工厂你需要什么?”学生“需要钱”、“需要土地”、“需要人”、“需要市场”……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我再问:“在封建社会末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有钱吗?有土地吗?有劳动力吗?有市场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学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封建社会土地属于谁的?”“地主”,“农民能离开他们租种的土地吗?”“不能”,“商品能自由流通吗?”“不能”,“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吗?”“没有”,“这些都是什么造成的?”“封建制度”学生们想起了所学的知识。“所以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他们得不到,他们要得到这些东西,就必须推翻封建制度,甚至铤而走险去掠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市场。当然他们还需要技术。并且让他们得到的这一切有保障,形成一种制度。这就是资本主义。”同学们松了口气。这样,就用简单的语言实现了历史的深度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了历史学科的思考方法。
其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破除难题的利器,有兴趣了难的也会变易,深的也就无畏,也就会感觉到它的浅。如果历史教学能从学生的心理入手,着重处理课本的某个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在学生的有意注意中浅化深邃的历史知识。如讲到中国瓷器部分时,我先通过投影展示《2005年拍卖年鉴·瓷器》中的青瓷、白瓷、青花瓷、冰裂纹瓷、斗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又讲述了:瓷器由原始陶器演变而来,白瓷和青瓷,是瓷器出现的早期形式,青瓷是瓷器的起源、瓷器之母,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了白瓷,之后再派生出了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各色瓷系。并简单介绍了各种瓷器之特征及其价值,还讲了几个瓷器相关的故事,当学生听到: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的元青花大罐,这个罐子高27.5公分,腹径为33公分,一共20来斤重,当时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这件元青花是全世界范围内最贵的瓷器,也创造了单件工艺品的最高价时,他们再也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拉伸、收缩的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提高了自己人文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不再凝固,也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了,而且这种空间的拓宽带来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再次,在现实中解读历史。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把握过去、回顾历史的支点就是现在,就是在历史和现在之间找到交汇点,用生活来见证历史,用现实来阐释历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热点”。然后教师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能在现实中嗅到历史的气息,因之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如讲到国际关系变化时,我就分析中美关系,点明中美利益攸关、国际关系进入大变革时期。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课后居然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中国不害怕美国赖帐呢?”我的回答是“假如你借了别人的钱,别人会害怕你不还吗?”学生若有所思,然后我接着说:肯定借钱给你的人担心,但你如果欠债不还,你见了债主心理是什么感觉?学生觉悟了,说“经济上的强大是现在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资本,也成为中国制约美国的重要因素了。”学生明白了我这样上课的目的。
总之,我们不仅要把“死去”的历史用很浅的生活常识加以注解,而且学生感受到的是鲜活的历史,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迸放出来、脑筋开动起来,能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掌握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在生活中找寻历史的答案,懂得历史和现实惊人的相似;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历史规律,分析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预见性。
4.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四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分封制的意义
1、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逐渐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分封制使得各诸侯在自己领的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权,这为西周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5.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五
近代英国制度的创新历程。
(1)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2)17: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3)19世纪中期:自由党和保守党形成,两党制发展。
(4)1832年:议会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在英国成立的条件、时间和标志、意义。
(1)含义: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制约。
(2)背景
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
②13世纪初,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以限制王权。
③1688年的“光荣革命”赶走了詹姆士二世。
(3)时间和标志: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意义
①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②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形成过程、内阁的运行原则、内阁首相与大臣的产生方式。
(1)含义:内阁(即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制度。
(2)形成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原则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要么下台,要么提请国王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内阁首相与大臣的产生方式:19世纪中期,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负责组阁。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英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简述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3)影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地位和意义。
(1)背景
①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
②独立战争结束后,松散的邦联难以维系各州。
③美国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
④“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3)内容
①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并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在宪法中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②宪法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属于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作用
①地位: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直接:据此,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③长远:保证了美国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1)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属于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2)总统与国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3)总统与最高法院。总统任命联邦法院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4)国会与最高法院。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什么是联邦制度?为维护联邦统一,美国进行了怎样的斗争?有何影响?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的统一而战”的口号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4)影响:联邦制度维持的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不同点
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1)背景:1789年以来的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3)内容
①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4)巩固:确定法国国歌和国庆日,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6.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涉及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政权及其统治者的政治制度,如夏商周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郡县制等。
2.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主要涉及农业生产、土地制度、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主要涉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内容,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民主革命的历程和成果。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主要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建设历程,包括社会主义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
5.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包括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6.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涉及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演变,以及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
7.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涉及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历程及其影响,以及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7.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七
一、归纳综合能力对高中生的重要性探析
历史知识由于其时间跨度长, 涉及的人物、事件等较多, 因而知识点琐碎是其主要特点。这是学生学习历史感觉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无论再多的历史知识, 只要考试需要了, 就必须记住。对于学生而言, 如果没有切合自己个性或习惯的学习方法, 记往如此多的历史知识的确是一件难事。归纳综合能力, 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用主动探索与总结的方式, 把自己应该学习的历史知识加以整理, 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 便于掌握, 更有利于深化运用。因而, 归纳综合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基础学习能力。
二、归纳综合能力对学好高中历史的必要性研究
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 无法摆脱高考功利性的追求。因此, 除了适应高考的需要外, 还要能深化与提高其他的能力, 进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 归纳综合能力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更具有必要性。一是记忆知识的需要。历史知识再多, 无论是为了高考, 还是为了研究, 都需要记忆。被学生自己动手归纳综合的历史知识, 通过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 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二是个性化学习习惯培养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或方法。通过这种能让自己感兴趣、学习效果好, 且饱含个性的学习习惯与方式的养成, 能让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保持持久力, 而且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积极的影响, 他们会把这种归纳综合的习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三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需要。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能力, 都需要有对基础知识的处理的能力, 也就是归纳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相对高级的能力, 都需要基础知识做积淀, 同样需要基础能力来完成基础知识的积淀。
三、培养学生历史知识归纳综合能力的方法探析
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论, 只有让学生在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中, 才能通过不断的教训与经验总结, 去巩固与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进而去提升学习该知识所必备的能力, 也即把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统一起来。因而, 需要从训练的方法上入手, 把学科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应对高考有机结合, 既要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 按照任务的难度梯级去给学生布置训练任务, 实现一举多得。
首先, 按学生兴趣度训练。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本身是枯燥的, 再加上学生开始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 因而, 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第一, 要在学生中深入调研, 了解学生对哪一类的事件感兴趣, 这样可确保训练的针对性。教学不能是教师个人一厢情愿的行为, 最起码应立足于大部分或者多数学生的兴趣点。第二, 要把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进行分类。不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就适合作为训练内容的, 如在钓鱼岛事件的焦点时期, 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 却不能作为一个训练的内容展开。因而, 要注意分类, 如哪些是一般性的知识, 哪些是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等, 做到心中有数。第三, 要密切与学习进度结合。任何训练都要与学科教学相关, 在确保训练拓展弹性的基础上, 也要保证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 如超越教学进度、打乱整个教学计划等。
其次, 按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要求训练。虽然是能力训练, 但还是要注意与高考结合起来。作为高中历史教学,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因而, 在训练中也要注意三结合。其一, 把历史知识的归纳综合训练与高考类型题目练习相结合。教师在训练时, 要提前把训练形式做好, 尽量与高考模式贴近。虽然是能力的训练, 但也要与高考的任务结合起来, 实现双赢。其二, 与教材难点和高考难点突破相结合。这些难点,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会采用多种可能的形式领着学生去突破, 然而由于如此被动的学习, 学生们还是会有夹生现象。在这种能力训练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寻求突破, 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强化, 也可以实现内驱能力的提升。其三, 与重点强化相结合。无论是教材中的重点, 还是教师根据经验总结出的重点, 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外, 一般很少有其他的方法。因此,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 将能力训练与重点的理解与掌握相结合。通过它们的整理, 可以把一个单元, 或者一个历史时期的重点知识归纳在一起, 更直观, 线索更清晰。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03年版)
[1]高国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11 (31) .
[2]黄峥.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陈华.中学历史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S2) .
8.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八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历史本身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如何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但要深入分析问题则离不开政治。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要用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且高考历史命题往往与政治热点问题相联系。[2]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很有必要,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还能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完全为学生不理解的课题,很难使他们感兴趣。[3]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
既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非常有必要,那是否可行呢?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的关联性,从政治视角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无疑既合理又可行。其次,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契合的点、面较多。再次,一些高考文科综合真题中出现了史政结合的现象,这也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如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40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山东卷)第29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等题。最后,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运用高中生熟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促使其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三、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现以人民版高中历史、人教版思想政治的教材为例,来论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及重要意义。历史包括三个必修模块,政治为四个必修模块,其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点可以在历史三个模块中进行运用,因为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反思的一门学问。[5]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历史必修第一册“政治史”、必修第二册“经济史”、必修第三册“思想文化科技史” 分别与思想政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存在较多可契合的点、面,这无疑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1.运用哲学理论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同理,运用哲学去解读历史,可以使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前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有利于其把握历史知识脉络,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这个历史观的核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些知识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所涵盖的内容。
现以高中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哲学知识来阐述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解释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要失败,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其生产力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巴黎公社的失败。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因为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巴黎公社和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及大跃进运动,其共性在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与此相反,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策正是由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可以结合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态势来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这一专题时,可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英、法、德、美四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点。还可用联系的观点来比较分析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欧洲的启蒙运动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异同。可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解释中国的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在前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而到后期却恰恰相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基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比如义和团运动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此外,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和不足,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基于矛盾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原理,在理解历史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苏联革命胜利的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中国却是农村包围城市。虽然所处具体社会环境不同,但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于适应了各自的具体环境,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2.寻找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讲透历史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原有学科课程的体系下,尽可能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历史学科的内容能够放在更广阔的基础上[6],如能寻找到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运用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将有助于讲透历史重难点。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到了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课本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介绍得很少。而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有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运转方式有详细的讲解。再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其内容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只要运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就可把握问题的核心、关键,轻松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下面将人民版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至必修3模块的可契合处列举如下表:
四、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故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历史教学主题,恰当运用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政史学科不同的特色来突出历史教学主题,高中历史强调知识点的纵横联系,而高中思想政治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例如历史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知识点时,不但要讲其内容,还要讲到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而且要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及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分析。思想政治课却着重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且要讲得比历史课的详细、透彻。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讲解历史,是为了把历史中的重难点知识讲透,促进学生接受吸收。但切忌运用过度,发挥过多,导致主次颠倒。
2.寻找契合处原则
在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高中历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通政史学科知识,尤其是对政史学科的相关教材要非常熟悉。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找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的点、面并加以恰到运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科学合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1]赵秀玲.历史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6.
[2]张燕.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3).
[3]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 教学纵横,2005(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6]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41.
9.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九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建立所作的贡献
(1)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进入全面繁荣时代。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主要观点: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意义: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打击了神创说,促进了思想解放;“适者生存”成为殖民扩张的借口,也推动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开展。
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火车)。
(2)电气技术的应用: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许多家用电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②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③社会生活(如:衣食住行娱)发生变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相对论与量子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运动)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
(1)内容: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
(2)意义: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2、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
(1)提出:德国普朗克。
(2)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后来量子力学建立。
五、现代信息技术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1)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2)网络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互联网(因特网),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10.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水平考 篇十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共同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其代表作有《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严厉批判了君权论。
维新变法作用:①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更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性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⑤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11.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历史知识;运用
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语文的学习需要历史的辅助,历史的学习也离不开语文的指导,二者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比如《战国策》、《左传》、《史记》等经典名作,都是历史和语文完美结合的典型范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入历史知识,而学习高中语文教材也能回顾相关历史事件。但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还不够重视,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老师就要注意在课堂上融入历史知识。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的必要性
语文和历史这两个学科有着互相包含的关系。历史知识对高中语文教育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探索意义。高中语文教材以名家经典文学作品为主要载体,旨在向学生传授综合性语文知识。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历史文化常识,其课文本身就可作为历史的记载与重现。在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中,教学不能仅限于学习本学科教材知识,而应当展现出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状态,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历史变化的层面看待教材问题,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历史知识,使语文与历史学科自然结合,充分吸收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方法
1、结合历史学科,开展历史专题讲座。高中语文教材中,涵盖了很多名家的经典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情况或是对现代社会的启迪,因此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借此,老师可以展开人物专题知识讲座,以某位作家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处的历史社会大环境作为背景,研究其在不同时期内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准确掌握其思想情感。
2、导入历史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历史这一学科具有故事性特征。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更乐于学习教材内容。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更要注重为学生打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在课上引入历史人物或相关事件,能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史料的学习,重现历史,使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自主思考。
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庖丁解牛》一课,本是文言文形式,学生不易读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无聊,失去学习兴趣。这时,老师可以引入庖丁解牛的历史事件,以讲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战国时期,有一名丁姓厨师为梁惠王杀牛,而杀牛过程中,刀子游走的声音竟然能与伴奏曲子的节奏合拍。梁惠王感到惊奇,询问缘由,庖丁说,臣所研究的是事物的规律。最初杀牛时,眼睛看到的是整头牛。而如今,看到的只是牛的筋骨和肌理了。然后庖丁向梁惠王仔细讲述了自己的解牛技巧,听得梁惠王目瞪口呆。老师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解,能让学生懂得这篇文言文的大致内容,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氛围。
3、归类同时期的文章和作者,集中讲解分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其表现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也有所差异。所以,老师可以系统性地整合教材内容,以某一段时期为线索,把相同历史时代的作家作品结合起来探讨,让学生理解在同样社会背景下人的情感变化和作品传达的内涵。
4、拓展历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搜集和化用。历史知识可用作教学材料或是论点,直接引入教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史料收集活动,并进行讨论,以拓展知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知识面扩大后,学生对教材背景内容也会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另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历史知识,能对课本知识起到延展作用,教会学生从语文的视角读懂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运用历史知识,要注意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创作背景、相关历史典故、事件等等。高中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熟练掌握并应用历史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史料激活课堂气氛,加强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联系,配合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引进历史作品,使学生文史兼通,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辉.中学语文现代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线索梳理[J].考试周刊,2013,09:107-108.
[2] 黄宝琼,陆游.我国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目标分类取向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4,05:222.
12.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二
一、教师应具备的知识
(一) 历史学科知识
所谓的学科知识就是指特定学科所独有的专业知识内容, 其中包含了学科的基本思想、整体的概念结构以及相关概括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学科的知识具体就是指历史概念中所涵盖的相关知识内容。尽管针对学科知识曾经产生过很大的争议, 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那就是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构成内容, 并在教学过程中都有着相对统一的标准和流程, 历史教师应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历史所独有的知识系统上。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科知识不仅要包括中国通史, 还应该涵盖世界通史,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理论, 历史方法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 还得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学习配套知识, 例如古汉语以及历史地理学知识等。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内容中, 对于通史方面的知识, 绝大多数历史教师都能够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 但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历史学理论知识, 扎实的文字功底对于历史教学也十分必要。综合以上这几方面的知识, 教师就能够基本形成历史教学所需的知识架构, 若想要获得进一步提升, 就需要以这些内容为基础进行积累和沉淀, 从而形成深厚的历史学功底。
(二) 教育情景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历史事件的情景, 只有教师能够具备相关的教育情景方面的知识, 并借助这些知识内容来进行历史情景的再现, 这样一来针对历史相关内容的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整体效果。
情景是无处不在的, 人的生存或者生活始终都处在一种特定的情景之中, 在人文风貌上情景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通过《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就能够清晰地看见十二世纪的中国城市那些真实的繁华生活。当然, 情景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具象化的画面内容, 同时还有人的理解和认知, 并且还包括人的心里感悟,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启发和渲染, 学生将可以在相关情景的带动下进行深入的探索, 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主观意向, 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探求和解析。
二、构建专业知识的注意事项
(一) 突出知识构建的意义
历史学科自身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 不仅有中西方通史方面的知识内容, 还包括了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都涵盖在历史知识之中。不仅如此, 还有考古以及文献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讲, 都是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但是在现实状况中, 很多历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 在这几方面并没有达到专业标准, 对于相关内容并没有形成深厚的积累, 而是仅仅了解了框架性内容, 只有骨头没有肉。在这种情况下, 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能够使这具骨架变得更加丰满, 这是现阶段历史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方面。此外, 有很多历史教师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学习背景, 只是经历了多年的教师生涯后, 半路出家改行教授历史。面对这样的整体现状, 需要强化历史教师的知识架构, 使其更加符合专业化要求的标准。同时, 必须增加历史教师的阅读量, 使其通过有计划成系统的学习, 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并进一步形成专业修养。长此以往, 这些历史教师必然会在专业知识方面形成厚重的知识沉淀, 从而能够肩负起新时期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重任。
(二) 强化学习历史配套知识
历史学综合性很强、涵盖内容很广, 归根究底应归属于社会科学, 与其他科目的相关知识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不仅博大精深, 而且包罗万象。因此, 针对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 研究领域不应该局限在常规意义上的历史学范畴内, 而要进行知识领域上的渗透和蔓延, 甚至要全面覆盖人类的整个繁衍以及进化历程。在这一过程中, 要能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并进行各种形式的深入研究, 可以按照种类的不同以及地域的不同进行, 不仅如此, 还应学习相关的配套知识, 如文学、美学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和研究, 教师在历史方面的积淀将能够更加完善、更加深厚, 从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将能够进行广泛的知识拓展, 使得历史教学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并提升学生的整体历史水准, 促进学生围绕历史建立起知识系统。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 才能够符合当下社会对教师的整体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兰英.在思想与现实之间跋涉:王世贞思想再透[J].齐齐哈尔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 :10-14.
13.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篇十三
2、殖民扩张:
扩张区域:亚洲印度、北美、非洲、大洋洲
殖民过程: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建立殖民据点。
③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爆发三次英荷殖民战争,荷兰战败。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纽约。
④英法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法国终败,夺取北美和印度殖民地。
14.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四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耕作方法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
3、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4、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宋以后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宋朝我国经济重心移到江南地区。
5、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曹魏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6、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7、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春秋:私田出现,井田制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成就:高超的冶金技术,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异彩纷程的丝织业。
(1)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
(2)陶瓷业
商朝已烧制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景德镇是著名“瓷都”。明青花瓷。清代:粉彩瓷器。
(3)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明清:明朝的花楼机能制造精细的丝织品,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
【元朝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2、特点: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三种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并存;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出现邸店、柜坊(最早的银行)、飞钱,促进了商业繁荣。
②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和草市)。
②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3)古代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扬一益二”。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兴起较早并不断发展繁荣。
②柜坊、飞钱、纸币很早就出现。
③商业受政府控制色彩浓厚,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④对外贸易“厚往薄来”,并日益萎缩。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②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与闭关锁国: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外的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等。
单元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1、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对黄金、白银的追求(根本动力);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阻断商路;传播天主教;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发展、罗盘针西传、地圆学说等。
2、过程: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新航路
大西洋
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影响:新航路开辟后,结束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葡萄牙和西班牙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1581年赢得国家独立,17世纪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 “海上马车夫”。
③殖民地:夺取好望角、马六甲、锡兰、台湾和新阿姆斯特丹。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原因:政治: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军事: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三次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
经济: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在大西洋航运中心,成立东印度公司,颁布《航海条例》,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等。
4、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和掠夺:
殖民扩张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概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2、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经济条件: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
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3、进程:
①首先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和轮船)。
4、影响:①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主要国家:德国和美国。
3、主要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电车、电话等)。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传统工业的进步如钢铁工业的发展等。
⑤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4、影响:
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出现了垄断;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促进工业生产机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代替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五、小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专题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影响:剌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
3、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膨胀。
4、外资企业的发展。
5、洋务运动时期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工业。
二、洋务运动
1、背景:内忧外患。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奕訢(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时间:19世纪60一一90年代
5、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旗号:“自强”“求富”
6、实践(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7、军事工业:旗号:自强,性质:封建性质的企业,企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8、民用工业:旗号:求富;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9、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只海军。
10、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11、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12、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13、影响:①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②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人才;③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5)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6)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历史背景:外商企业利润的剌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自然经济趋于解体;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乐于投资近代企业。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地点:东南沿海地区。
3、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只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目的: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主要原因)。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始转变到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制度。资产阶级上层倡导“实业救国”。
五、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
2、原因:辛亥革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3、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特征;时间短暂,昙花一现;轻工业发展较快(面粉业和纺织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六、小结: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19世纪末(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4、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一1936)民族工业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5、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打击。
6、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遭到萎缩。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双重打击。
七、小结: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① 阻碍发展的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根本原因;先天不足(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后天畸形(主要在轻工业领域,分布地区不平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有利于发展的因素:A、西方列强的侵略冲击了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清末民初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的椎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八、小结: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3、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专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一五计划(1953—1957):
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一次成功探索。
4、新中国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的核心是大炼钢铁,导致农轻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1966-1976):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
5、失误中的纠正错误的措施:
(1)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经济逐步复苏和发展。
(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6、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背景:文革结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内容: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①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用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最先试点:安徽和四川。
前提——坚持土地公有制;
特点——包产到户;
地区: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所有制结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专题
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4、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改革开放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到多样化。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在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通讯工具变迁: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2、近代交通: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新中国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近代中国出现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4、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报纸:
①从维新运动时起,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戊戌变法期间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唤起民众的重大启蒙
作用。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创办《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②报刊业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宣传政治纲领,推动社会政治运动发展,提供休闲和娱乐,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人摄制的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始;②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电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4、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它同报纸、广播、电视等并称为“四大媒介”。中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专题
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和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以工代赈)
⑤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
②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其作用:使不少穷人受惠,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弊端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二战后,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促进了经济发展,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2、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新经济概念。“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专题
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大中小工业全部实行国有化;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普通义务劳动制。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斯大林模式”
1、苏联成立: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组成苏联。
2、斯大林模式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③发展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国家从农民那里取走太多,农民积极性不高;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直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苏联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大规模垦荒种植玉米运动等。工业方面,部分管理权力下放。
(2)评价:
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博列日涅夫改革
改革重点是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军事势力与美相当,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
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苏联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下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纠正;
2、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
3、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专题
八、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2、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3、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在货币问题上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世界银行(IB,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4、意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
二、WTO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施国际贸易自由化。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关贸总协定
以上三大经济支柱共同组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EURO):欧盟单一货币,2001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
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成立和发展: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4、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四、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
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和科技落后、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
15.历史知识点的处理方法与能力培养 篇十五
一、重点分析,解决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
重大事件、制度类的知识点,总是包含着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具体的作用和影响、以后的发展和变化等方面,只有对这些方面作全面的掌握,才能称之为完整。学生在复习中一般对某些方面掌握较好,但限于知识和理论水平,往往又存在薄弱环节,甚至忽略了某些方面。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前提下,在全面、系统讲授的基础上,对知识点作某些方面的重点分析,是学生对知识深刻理解和完整掌握的关键。例如:中古史上的“士族制度”,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它的兴衰过程和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的特殊权益。但比较容易忽略“士族”的定义,不能深刻、全面地分析它的衰亡原因。教师指导复习时,应该侧重强调“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地主阶级中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殊权益和一个阶层”这一定义。再指出由于其本身的腐朽性,导致士族逐渐成为一群社会寄生虫,是其衰败的根本原因。庶族地主在政治上的兴起和对士族的不断打击;科举制度的兴起和发展;隋唐农民起义的直接打击,是这一制度衰落的具体原因。这样的重点分析,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原有知识,避免简单重复,又结合了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强化和提高。类同的还有“闭关锁国”“科举制度”。
二、同类排比,培养深层次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认识能力的形成前提,是学生必须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炼出观点。而大量有效信息的产生,正确观念的形成,总是建立在对一系列同类知识点的综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在复习指导中必须引用同类知识进行多层次排比的方法,从中揭示其共同特性或各自特点,最终证明观念或形成观点。例如:把英、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过程中,对土地问题的处置措施综合在一起对比分析,从四个层次上进行排比,即没收土地的来源;英国是皇室的土地;法国还包括教会和逃亡贵族的土地。得到土地的对象:英国绝大部分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法国是明令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对元主荒地、公用土地的处置:英国一方面残酷镇压“掘地派运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新贵族继续进行大规模圈地;法国是无条件归还农民。对封建义务的态度:英国只是废除地主对国王的义务,农民仍须向地主交纳地租;法国是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烧毁一切封建地契和文据。通过这样的排比,学生能从土地问题这个侧面着手,很自然地证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同时代革命中最彻底、最伟大的革命这一历史观点。接着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以下三个历史观点,即:(1)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和局限性,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资产阶级革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3)资产阶级民主派是资产阶级中最革命最激进的派别。有了这三种认识,就基本上把握了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局限性的分析方法和原则,也为以后区别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性打下了基础。注重分析角度,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学生分析能力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从理解、掌握到自觉地引用分析方法去认识历史现象的过程。而分析总是从一定的角度出发的,即便是“历史定论”,也是建立在大量不同角度的分析基础之上的。高考中出现的“小切口,深分析”的回答题,实质上就是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此复习指导中必须重视对知识点分析角度的处理,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一种方法是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现成的结论,而对知识点不角度的展开分析: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从几个角度分析和平解决的好处:(1)从民族利益角度出发,能团结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抵御外侮,维护民族独立。(2)从中共方面出发,符合中共政策,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时间的内战。(3)从国民党方面来讲,促成了国民党营垒的进一步分化,粉碎了国民党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4)从人民的愿望角度分析,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抗日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四个角度的分析,学生一方面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深刻理解了和平解决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向学生示范了如何引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另一种方法是综合教材对知识点不同角度的分析,提高分析层次,培养学生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问题,最终全面、完整地认识历史。如近代的“洋务运动”,如何全面评价其历史作用往往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可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从目的来看,主要是增强清政府镇压革命的实力,也抵御外国侵略一面,终极目的是为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2)从倾向性看,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盲目排外,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与顽固守旧派完全不同,但在保卫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一根本点又是一致的,因此后期同顽固派勾结起来,共同攻击维新派。(3)从客观后果来看,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了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使学生能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去全面认识洋务运动及洋务派,避免全盘肯定或否定的片面认识。
三、典型综合,深刻理解历史定论,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
历史上的特定论点,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总结,是建立在对大量历史材料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复习指导中,对历史定论的处理,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已有的相关知识点来证明它,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它,并且教师的归纳、综合指导要有一定的深度,引用的知识点要有典型性,要注重方法的指导,避免知识的简单罗列。如:“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正确执行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一历史定论。学生要理解或证明它,往往有满脑子材料,就是理不出头绪。教师的指导就应该侧重于说明的层次,即以巴黎公社的失败、战后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失败是缺少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一类教训的材料,说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战后德国、匈牙利无产阶级建立苏维埃共和国斗争的失败、中共在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挫折为另一类教训材料,说明虽然有无产阶级政党,但因其不成熟,还是不能取得斗争胜利;以十月革命的胜利,遵义会议后中共趋于成熟、最终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为典型材料,来说明一个成熟的、正确执行马列主义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通过以上三层的归纳、综合,学生就能理解这个定论的正确性和严密性。
四、深度追述、广度补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
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而教材受到章节编排或取材角度的限制,不可能对知识点的各方面都作详尽的阐述。因此,学生很容易对某些知识点的联系与发展忽视,甚至把相关知识点看成是独立的,这样既不能掌握历史的整体性,也不能真正掌握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低层次上,影响了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对某些知识点,在深度广度上作尽可能的追述和补叙,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
16.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发掘 高中历史 隐性知识 提高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5-01
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指教材中没有直接叙述出来,但却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即我们常说的既在课本之内,又在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它是教材显性知识(即课本中的用正常字体表述的内容)的深化、比较、概括。也是考试的内容之一。发掘隐性知识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学生自己读书往往缺乏信心,不求甚解,浮躁不实,习惯于听教师讲,很少去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将学历史变为背历史。隐性知识的教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我们只有将教材中的隐性问题不断提出来,才能引导学生去深入、主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机械记忆表面的知识。才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通过理解讨论等不同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记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掘隐性知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引言、注释、插图
引言不仅包含章节中引用的资料,也包括每章教材的前面一段言简意赅、立论贴切的提示即其言,非常重要,它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教学内容纲要的作用,并且内容深广,教学的指导性强。引言中涉及到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像一些事件发生的背景时,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及。例如: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引言是“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被称为“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发展为“学在民间”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交代历史背景。插图是提示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状态和情况,以其画面内容反映响应课本的主题,是历史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大纲中内容要点的具体化,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表述了复杂的历史现象,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如: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一段插图《群神宴》中的中国瓷器,画家把来自中国的三件瓷器放在突出位置上,反映当时中国瓷器被欧洲人格外珍视,而且用来盛放水果和汤,在欧洲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说明应用之广,并广受欢迎。在教材的引言、注释、插图中往往隐藏着许多重要问题,如:高考试题中的英国议会制度及两党政治变化题就是对教材中注释和正文的综合考查;台湾在各朝代的名称及同大陆的关系隐藏了许多知识点。对教材中的引言、注释、插图,学生容易忽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对插图的阅读要注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发掘教材中的历史纵横
历史纵横栏目主要是介绍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以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该栏目的设置,一般属于学生阅读参考的内容,不做统一要求。但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颇有帮助,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有些教材作了明确的分析,但有许多并未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潜藏在教材之中。历史纵横中18个栏目是对正文内容的细化,有或是对重要概念的解释,或是对重要历史事件过程的描述,或是烘托一个具体历史场景,或是具体事物的中外对比等。15个栏目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爆发背景的介绍,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上下文的联系,为正文讲述的重点内容提供背景知识,同时也减少了历史教材的枝节头绪,保证了正文叙述的顺畅。11个[历史纵横]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即将重要的同类历史知识放在栏目中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或是讲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及评价,训练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第16课《抗日战争》的历史纵横中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和华北事变重大事件相继列出为正文再讲述的重点内容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提供背景知识,简化了教材的头绪,更加便于教学。并能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起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象更深刻,利于记忆。
三、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学思之窗
学思之窗栏目是将材料和问题相结合,左边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右边主要是针对阅读材料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的思考题,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得出结论。它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历史1(必修)》中,[学思之窗]的阅读部分,共有26个其中有4个历史故事,有6个是历史评论,有5个描述历史现象的,有11个原始文献资料。例如:综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通过这些历史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17.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知识 篇十七
一。政治体制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1.罗马共和国:
⑴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
⑵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⑶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服从从多数。
⑷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⑸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保民官
2.帝制的确立
⑴原因:古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
⑵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入2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罗马法的形成:
1.《十二铜表法》
⑴编著:前452-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⑵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⑶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
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C是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法典
⑴形成:3世纪后,查士丁尼鉴于西罗马灭亡而编,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
⑵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⑶影响: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阿奎里亚法,这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4、罗马法的影响:
18.高中历史改革的知识点总结 篇十八
背景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3)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政权与教权矛盾加深,天主教会成为各国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4)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5)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
15,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
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概况
1.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
1517年开始
经过
开始:“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意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内容及评价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2)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王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评价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作用
(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
发起者和时间
国王亨利八世,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实质
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
(1)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特点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影响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3)天主教会的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4.结果
建立了不受罗马教会控制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5.历史作用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2)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3)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4)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实质
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7.目的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09-25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06-21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09-17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12-07
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12-13
化学高中会考知识点09-24
高中物理会考总结12-04
初三历史会考试题07-27
初三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0-02
高中历史中共X大知识点梳理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