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2024-10-28

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8篇)

1.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篇一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功率》(3000字)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功率》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一个新物理概念。机车起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

(2)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3)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4)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区别和联系。

(5)具有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

习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功

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二、案例设计

(一)新课引入

问题: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的差异。)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十分关注做功的多少。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分析一些生产事例、工作场面,或展示一些做功快慢不同的图片。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更生动地展示这些画面和情景,使学生对做功快慢的情形有更为形象和具体的认识,从而为建立正确的“功率”概念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事例:①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②建筑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上,起重机和搬运工相比,起重机要比工人快得多。③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④家住在高楼(如8层),乘电楼比走路要快得多。⑤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关事例,形成初步共识:人们选用机械来做功时,不仅要考虑做功多少,还要考虑机械做功的快慢。如挖掘机做功比人快;大卡车比拖拉机做功快;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起重吊车比搬运工人做功快;抽水机比辘轳提水快,等等。研究做功的快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具体数据,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做功的快慢。如在某高楼建筑中需要搬运一批砖头

到一高层上,在搬运砖头过程中,起重机和搬运工人的生产记录情况如下表所示:

师:不同的机器或物体做功有快有慢,如何来衡量做功的快慢呢?请同学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讨论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①选择相同时间,比较做功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就快;

②选择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的,做功就慢。

③类比“速度”的定义方法,用做功和完成这些功所花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功率”。

说明: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类比如“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体会比值法定义功率概念。

(二)新课教学

1.功率

(1)定义式:物理学上用物体所做的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作为在该时间内物体平均做功快慢的量度。即 P=W/ t(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单位: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公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P:功率,单位:瓦(W),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W:力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

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单位换算:1kW = 1000 W1W=1J/s(4)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快慢。

(5)讨论与交流:

小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书的封面上,打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硬币开始下滑。请同学仔细分析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硬币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

提示:①比较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硬币开始下滑处的高度应相同。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②实验的分析讨论,要注意所分析的是某个力的平均功率。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做功分析,可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在理论上进行的推演,使思维更加严密。

(6)认识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

①汽车发动机:5×10 W ~ 15×10 W ②摩托车约2×10 W ③喷气客机约2×10 W ④火箭的发动机约 1×10 W ⑤ 人的平均功率约 1×10 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000W ⑥人心脏跳动的功率 1.5W左右 ⑦万吨巨轮 10W以上 ⑧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kW 等等。61324438 2.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一部汽车载重时和空车时,在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试讨论这两种情况下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预测学生会回答:

①载重汽车与地摩擦力较大,牵引力也大,由于行驶速度一样,故相同时间内,载重车的牵引力做功较多,所以载重汽车的输出功率较大。

②载重汽车行驶得比空车慢,因此功率较小。

③载重汽车比空车费力,因此载重车的输出功率较空车时要大些。

说明:上述分析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功率与力和速度有何关系。学生分析可能会出现片面和不完整回答,教师要参加到学生的讨论分析中,帮助、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正确的回答应是①)。教师根据课堂需要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汽车在上坡和下坡时功率、速度和牵引力会怎样变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牵引力的功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功率定义式进行推演,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提出问题: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在牵引力大小为F,运行速度为V,试求此时汽车牵引力F的功率为多少?

注意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应用功和功率的定义式进行分析和推导。

课堂分析结果: P=F〃v

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注意:这里的F是速度V方向上的作用力。

分析讨论:由V=S/t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代入公式P=Fv求出的功率是F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如果t取得足够小,则V表示瞬时速度,此时由P=Fv求得的功率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即当V为平均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平均功率,V为瞬时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瞬时功率。

(1)总结:

①平均功率P=Fv(v是平均速度)

②瞬时功率P=Fv(v是瞬时速度)

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故此时平均功率等于瞬时功率。交流讨论问题:由求出的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由公式求出的功率,反映了该力在t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故由公式求出功率是平均功率。

(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认识

问:人力直接做功能否像汽车做功那样快呢?汽车做功能否像飞机做功那样快呢?人如果做功过快,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汽车超负荷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人做功过快,会引起疲劳、甚至受伤、生病等,汽车超负荷工作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烧毁。)

问:奥运长跑运动员能否用100米短跑的速度来完成5000米的赛跑路程呢?为什么?

提示:奥运比赛是一种挑战运动局限的比赛,人与机器一样,不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短跑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时间不过是十几秒,能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此时运动员的输出功率是正常时的数十倍。在5000米的长跑运动中,运动员不可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因此长跑运动员不可能一直保持百米赛跑那样的速度。

说明:此问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身边所熟悉的问题,认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以及概念的意义。

①额定功率:指动力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②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③很多机械的铭牌上都标有这台机器的额定功率,请同学将家里的电器设备上的额定功率都记录下来,并计算家里的每部机器每天要做多少功?要消耗多少电能?哪一部机器最耗电?请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当汽车输出功率一定时,根据公式P=FV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牵引力F成反比,如果汽车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就必须减小运动速度。

思考: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徒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①加大油门,汽车可顺利到达坡顶。②汽车要换档,才能顺利驶到坡顶。

师生共同分析:①根据P=FV 知,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因遇上坡路段,汽车所需的牵引力增大了,若要保持行驶速度不变,这是不可能的;加大油门,只会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过额定功率),发动机将因超负荷而过热损坏。②这是一种正确的操作方式,当司机将发动机的速度档位调低后,速度减少了,牵引力加大了,只要牵引力足够,汽车便可顺利上坡。

思考:汽车等交通工具,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行驶速度?

3.学生进行测功率活动。(建议课后安排)

问题:如何才能知道在某种运动中自己做功的功率呢?请同学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际测量。说明:应激励积极思考、设计可行方案,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实验方法和感受实验成果的喜悦。实验方案举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实验)

方案1:学生快速跑上楼,来测量做功的最大功率。

方案2:估算学生自己平时上楼或爬山过程的功率。

方案3:设计沿某一竹杆或树杆上爬一定的高度,来测量做功功率。

方案4:利用跳绳运动,来测量做功功率。

方案5:测算自己举起杠铃时的最大功率(需要同学的帮忙)

说明:①有关实验方案、原理、器材、数据的测定及同学协作等,都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讨论、分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给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机会。

②方案选定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求功和功率,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测量哪些物理量?测量是否存在误差问题,如何才能较准确地测量。

③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最后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观看,最后还可以进行评选活动。

④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亲身的实验,达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同时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评析

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功率”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在引入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等概念时,都注意通过生产、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和有趣,学生易于认识和理解“功率”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体会比值法在定义“功率”概念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测定人在某种运动中做功功率实验,来达到内化和强化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实现知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联系。

在“功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生活与物理,物理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较好地体现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课程理念。

四、相关链接

1.瓦特其人其事

生平简介

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年)苏格兰发明家。1736年1月19日生于苏格兰格林诺克。童年时代的瓦特曾在文法学校念过书,然而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瓦特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许多机械制造知识,以后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

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785年,他也因蒸汽机改进的重大贡献,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19年8月25日瓦特在靠近伯明翰的希斯菲德逝世。

科学成就

1763年,瓦特修理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台纽可门泵,得以仔细研究了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到了热量损失消耗大量燃料的症结所在,他终于想出了加一个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汽缸外装上绝热套子,使它一直保持高温,新的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瓦特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1781年他又制造了从汽缸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作蒸汽机,并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瓦特还设计了离心节速器,利用反馈原理控制蒸汽机的转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蒸汽机迅速被各工业部门采用,为产业革命铺平了道路。蒸汽机车加快了19世纪的运输速度。蒸汽机→蒸汽轮机→发电机,蒸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力发展铺平了道路。

趣闻轶事

童年时代的瓦特和茶壶的故事

一天晚上,瓦特和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喝茶。瓦特不停地摆弄茶壶盖,一会儿打开,一会儿盖上,当他把茶壶嘴堵住时,蒸汽顶开了茶盖。在旁的外祖母对瓦特的这种无聊动作极为不满,加以训斥。瓦特并不介意,他一心想着蒸汽的力量,从此萌发制造蒸汽机的念头。

蒸汽机与产业革命

罗尔特所著《詹姆斯〃瓦特》中,曾写道:“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2.机动车辆常见的两种启动过程

对于汽车或机车等交通工具,在静止开始启动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满足公式P=F〃v,在P、F、v三个物理量中,若保持一个量不变,当另一个量变化时,第三个量也随之变化。关于汽车的启动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下面我们就两种常见的启动过程分析如下: ①汽车(或机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和行驶过程(请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课标的难度)

汽车牵引功率保持恒定时,由P = FV可知,牵引力大小与速度成反比。结合牛顿第二定律F – f = ma可知,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过程,随着汽车速度V的逐渐增大,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加速度等于0,最后汽车做匀速运动。

思考:当汽车在平直公路行驶时,前方遇到了一段较徒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应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只靠加大油门能否顺利到达坡顶?

②机车以恒定的牵引力启动的过程:机车做的是加速度a=(F-f)/m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输出功率P随汽车速度增大而增大,直至汽车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匀加速过程结束。接着汽车保持功率不变,汽车通过减少牵引力,进一步提高速度,直到加速度a=0,最后做匀速行驶运动。这一过程中各量的变化,可用下列流程图来表示。

案例来源:陈峰主编,《走进课堂——高中物理(必修)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3000字)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800字)

2.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篇二

一、选文编排方式逆反传统,教学中难以操作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为2007年第4版,为表述的便利,具体分析中,简称“苏教版《高》”)的最大特点是编排方式打破传统习惯,以专题作为选文编排单位,并有意识淡化文体。这种编排方式新、奇,但问题也随之而生。

1. 选文按专题编排,突出人文性弱化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语言是人类的心声,又具有人文性。一般而言,选文学习强调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选文教学应充分关注工具和人文两大元素。

但苏教版《高》的编排,过于注重教材的专题思想内涵,弱化了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忽视了“双基”目标的落实。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应重点落实语文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绝不能“得意忘言”。我们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如果丢了这些,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苏教版《高》偏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过少关注语文的知识与技能。

2. 文体交错编排,让教师戴着镣铐跳舞

选文传统编排方式是文体分类编排,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5)(教材为2007年修订的第2版,为表述的便利,具体分析中,简称“人教版《高》”)采用这种编排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文体教学,便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操作,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而苏教版《高》反其道而行之,打乱文体,以主题内涵的统一性来编排文体,显得不伦不类。如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选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烈士事略》等。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相间杂,让人眼花缭乱,看起来像一锅杂烩,或是一份拼盘。

苏教版《高》编写组个人的阅读价值取向扰乱了教材编排要求的系统性。今天古文,明天小说,后天再变诗歌,必然导致教学的跳跃性加大,打破了学习的连续感,让一线教师戴着镣铐跳舞,这不符合教学的规律!

二、选文结构比例不当,教材质量有瑕疵

1. 选编的古代诗词数量过少,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高》:共精选22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2人,并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诗经》等,覆盖面较广,以最优秀的诗作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苏教版《高》:共选10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煜、晏殊、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0人,选择范围局限在唐诗宋词。

比较而言,苏教版《高》在古诗词选编上有两个问题:一是选取的篇幅数量上偏少,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积累提高;二是选编的范围有些褊狭,没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只在局部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高峰成就,学生的阅读及认识视野有局限。如极富成就的《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苏教版教材就视而不选。

2. 选编的文言文与其他文体交错编排,忽视了古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文言文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独特性。人教版《高》一直采取单元的编排方式,以便教师教学操作。这一点经过历史检验是合理的、科学的,是广受教师欢迎的。但苏教版《高》一改单元编排方式,现代文和古文混编,把小说、诗歌、散文、古文等硬熬成一锅粥。如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统领的篇目有:《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等。古文、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外国诗歌等相交错。

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文不同,其教学任务与现代文也不同,教学任务的界定与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其特殊性,很难想象,教师在两周时间内,要教学古代序文、中外小说、中外诗歌等多种文体,这种随意性实难令教师接受。

3. 选编的外国文学过多,有“舍中捧外”之感

鲁迅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我并不反对选取外国作品,但选谁不选谁,选多选少必然表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在对待国外选文上,人教版《高》与苏教版《高》表现了较大的不同。

人教版《高》5册必修共109篇(首),国外18篇(首),占16%。

苏教版《高》5册必修共112篇(首),国外30篇(首),占27%。

比较而言:苏教版《高》国外篇目数量偏大,甚至必修二和必修五的国外选文已经分别占到了1/3。一本高中语文教材需要近30%的外国选文吗?一个中学生的文学视野需要那么大的国际阅读空间吗?为什么中国诸如鲁迅等那么多优秀作家的篇目被挡在教材选文之外?国外选文近30%的份额让人觉得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夸大了国外作品的阅读价值!

当学生的母语基本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还需要提高的时候,把时间和视野过多关注到国外选文,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编写专家的个人偏好和学识不应轻率地强加给学生。

三、选编的写作指导随意、散漫,让作文教学无序操作

苏教版《高》的写作指导与人教版《高》教材的写作指导相比,最大的问题:不系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让一线老师难以操作。

我们先比较人教版《高》和苏教版《高》各五本必修教材在写作指导的编排上有着各自怎样不同的设计。

人教版《高》:在五册必修教材中,写作指导被细化为两大系列(记叙、议论),两个层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二十个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黄河九曲,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必修四: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必修五:逼近真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苏教版《高》:写作指导在五册必修教材中随意、散漫。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就写作而言,不同文体写作要求系统的写作技术指导,并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比较而言,人教版《高》的写作编排布局科学、知识连贯、指导全面,而苏教版《高》的写作编排过于随意:

1. 写作指导的编排紊乱无序。人教版《高》的写作指导编排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写人叙事,必修三和必修四是议论说理,必修五是写作提高:深刻、充实、有文采、新颖。按照由浅到深、由写人叙事到抒情议论、由基础等级到发展等级等合理的逻辑顺序,是一种金字塔模式构设的。而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点状的无序编排,完全没有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技术指导的延续性。

2. 写作指导和选文编排各为一张皮。因苏教版《高》选文编排从属思想专题,文体属性被彻底打乱,而写作指导又要求具体的文体特性,因而每个小模块的写作指导与专题的粘合就像两张皮,不能合二为一。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的写作指导安排的是“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而本专题的几篇选文是《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图片两组》,这几篇选文集中表现的主题是关于“和平”的思考,而写作指导是关于“叙述角度”。问题是:这几篇文章其写作的突出特点是叙述视角的使用吗?

3. 同一文体的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人教版《高》集中以必修三和必修四两册连续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技术要点作不间断的连贯指导,体现了布局的科学、知识的连贯、指导的全面。而苏教版《高》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议论文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其中还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

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极不系统,极不连贯;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甚至是支离破碎。

四、选编的阅读作业题强化“育人功能”,淡化语文“知识与能力”

苏教版《高》的阅读作业题与人教版《高》的阅读作业题相比,最突出的问题是:过于强调选文的“育人功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务虚而非求实。

人教版《高》和苏教版《高》在阅读作业题的设计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编排。

人教版《高》作业题设计是一课一练的形式,对每一篇选文都设计了3—4个问题。作业内容分为两个层级———理解鉴赏层次和拓展应用层次,其中“拓展应用层次”注重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训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人教版《高》必修五李密《陈情表》,设计的问题:

1.《古文观止》认为本文“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背诵全文,谈谈你的阅读体会。(本题———侧重理解鉴赏,注重背诵积累。)

2.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加点的词。(本题———拓展应用,文言字词积累。)

(1) 臣以险衅, 遭闵凶。

(2) 生六月, 慈父。

(3) 门衰祚薄, 晚有。

(4) 蒙国恩, 臣洗马。

(5) 岂敢, 有所希冀。

(6) 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3.本文层层推进,措词委婉,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请从中找出后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体味,并尝试写一段话,陈述自己某种无奈之情。(本题———拓展应用,书面语言表达。)

苏教版《高》作业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方式。“文本研习”侧重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问题探讨”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如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选了李密《陈情表》,其课后的作业题呈现为“文本研习”,设计的问题:

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李密在《陈情表》中是怎么说的?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该题在人教版《高》的作业中,当属第1题,属于文本的鉴赏,对文本应当积累的文言实词,没有涉及,不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人教版《高》第2题,则以具体的“翻译、词语解释”进行文言字词积累的落实,另外人教版《高》第3题加强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扎实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

比较而言,人教版《高》既注重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又兼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苏教版《高》过于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强调“育人功能”,而淡化了“知识与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指瑕 篇三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4.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由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三、教学设想

1、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

2、设置情境

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

3、新课讲授

(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

(2)例

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51,ACB=75。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 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题目条件告诉了边AB的对角,AC为已知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根据两个已知角算出AC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算出AB边。解:根据正弦定理,得 AB = AC sinACBsinABCsinABC55sin75 = 55sin75 ≈ 65.7(m)

sin(1805175)sin54 AB = ACsinACB= 55sinACB= sinABC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60,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建立数学模型。解略:2a km 例

2、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分析:这是例1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首先需要构造三角形,所以需要确定C、D两点。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既可求出另两边的方法,分别求出AC和BC,再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AB的距离。

解: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 ACD=,CDB=,BDA =,在ADC和BDC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AC = BC =

asin()= asin()sin[180()]sin()asinasin = sin[180()]sin()计算出AC和BC后,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 AB = AC2BC22ACBCcos

分组讨论:还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师生一起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变式训练: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60 ACD=30,CDB=45,BDA 略解:将题中各已知量代入例2推出的公式,得AB=206

评注:可见,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

4、学生阅读课本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

5、课堂练习:课本第14页练习第1、2题

6、归纳总结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四、课后作业

1、课本第22页第1、2、3题

2、思考题:某人在M汽车站的北偏西20的方向上的A处,观察到点C处有一辆汽车沿公路向M站行驶。公路的走向是M站的北偏东40。开始时,汽车到A的距离为31千米,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A的距离缩短了10千米。问汽车还需行驶多远,才能到达M汽车站?

解:由题设,画出示意图,设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达B处。在ABC中,AC=31,BC=20,AB=21,由余弦定理得

AC2BC2AB223cosC==,2ACBC31432则sin2C =1-cos2C =2,31sinC =

123, 31353 62所以 sinMAC = sin(120-C)= sin120cosC-cos120sinC =在MAC中,由正弦定理得 MC =ACsinMAC31353==35 62sinAMC32从而有MB= MC-BC=15 答:汽车还需要行驶15千米才能到达M汽车站。

5.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教案 篇五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惯性的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问题设计]

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答案不是.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怎样?请阅读课本中的“理想实验的魅力”,思考伽利略是如何由理想实验得出结论的.

答案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再现: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要点提炼]

1.关于运动和力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种错误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近两千年.

(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第一次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意义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论”的方法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②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身体后倾.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身体前倾.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原来人和车一起保持静止状态,当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运动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原来人和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停止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

[要点提炼]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与力无关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的表现

(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延伸思考]

人能推动冰面上的重箱子,用同样的力却推不动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是不是冰面上的重箱子惯性小于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呢?为什么?

答案不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箱子的惯性大于轻箱子的惯性.判断物体惯性的大小应在相同情况下比较,比如用同样的力推都处于冰面上或都处于粗糙地面上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

[典例精析]

一、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

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理想实验,他的设想步骤如下:

图1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解析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而②是可靠事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斜面上无摩擦的设想,最后推导出水平面上的理想实验④.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B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解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的存在,物体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C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大小,D错.

答案AC

针对训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

三、惯性的理解

例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火车速度变化慢,表明它的惯性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与是否静止无关,故B错误;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杀,表明它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是因为它的惯性小,故C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错误.

答案C

[课堂要点小结]

[自我检测]

1.(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接触面摩擦相当小,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答案BD

解析只要接触面摩擦存在,物体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水平面上就不能匀速运动下去,故A错误.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故B正确.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精度,但是仍然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故D正确.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受外力作用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AB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说明运动状态在改变,B正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原来静止,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开始运动,是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推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的缘故.

4.(对惯性的理解)如图2所示,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图2

A.冰壶的速度

B.冰壶的质量

C.冰壶受到的推力

D.冰壶受到的阻力

答案B

6.高中语文必修1小狗包弟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讨法与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介绍:了解作者及文革背景

整体把握:朗读,品味;结构,文眼

具体探讨: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感悟作者情感

一、导入

小调查:爱狗的同学有多少?你喜欢狗的什么特点?

――狗,聪明、可爱,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著名作家巴金也养了一条狗,并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1、走进作者(出示幻灯片)

◇“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2、走进特殊时代(出示幻灯片)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文革中,小狗包弟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小狗包弟》。

三、整体把握

(一)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边听边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标好段落数;给陌生字注音;标出关键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二)检查字词:熟悉字词,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jiū)头破血流(xuè)满身是血(xiě)血迹(xuè)

脚爪(zhuǎ)作揖(yī)租赁(lìn)倘使(tǎng)胆战心惊

篱笆缝里(fèng)解剖(pōu)堕入(duò)绿草如茵(yīn)

――血: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心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狗血喷头”;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鸡血,血晕,血块子”。

――爪:手爪、鹰爪、爪牙,读zhǎo;余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读zhuǎ

――缝:名物义,第四声;动作义,第二声。

(三)简要复述本文说了几条狗的故事,哪条狗的故事是主体故事?

――两条狗:

1、文革中把艺术家当朋友的狗;

2、作者的小狗包弟。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四)理清全文结构,标出“文眼”:

? 序幕:引出包弟(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眼前)

? 开端:介绍包弟(2)--------------包弟来历

? 发展:友爱包弟(3-5)---------七年相处

回忆

? 结局:送别包弟(6-10)---------一朝离别

? 尾声:想念包弟(11-13)--------真心忏悔

(眼前)

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具体探讨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探 究:

1、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2、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一)阅读“ 序幕 ”部分(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狗的忠心与人的冷漠、残忍,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①作为引子,引出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文革时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二)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思考: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2、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1、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亲密接触――――欢快

被追杀,不知如何安排――――忧虑

被送走时――――――――――轻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责――――――歉意

2、①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②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③用意是什么?

? 怕生识趣(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 客厅作揖(作几个揖,计糖果吃,引客人发笑)

正面描写

? 守候亲热(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亲热的样子)

?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侧面描写

? 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包弟特点:

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

描写包弟聪明可爱的特点,用意是什么?

――包弟越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让它离开;作者一家与它情感深厚,对它的离开也就越悲痛;

--也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这是为什么?

--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四旧”嫌疑);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这种人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

--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种人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5、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前:

(7)胆战心惊,害怕

(8)暗暗地流泪

(9)睡不好觉

--(个读找出,并解说)文革中,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带来的“抄家”和苦难让他害怕;可怕的劫难与可爱的包弟让他感到自己的无助与抉择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泪。

后:

齐读第10自然段,请一个同学找出作家的内心变化的三个词,并解说:

――“轻松 ——沉重—— 自责”

――轻松: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沉重:

他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责:(读一读表现“自责”的句子)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请理解巴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一辈子的熬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具体探讨: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感悟作者精神。

总结课文:本文的思想价值;写作启示。

拓展人文:联系作品,关注社会,认识自我。

四、具体探讨

(三)阅读“尾声”部分(11-13):真心忏悔。

思考: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11-12)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11-12)

--①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作者的心时时刻刻“在油锅里熬煎”(想念、熬煎);

――②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随想录》一书。

――③“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哀草”“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哀草:文革之后思想道德理想的荒芜,人们的迷惘,精神的苍白。

--砖墙: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

--可见反省、忏悔,重建精神家园,何等的急迫,任重而道远。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1)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2)作者忏悔的思想意义: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而是深深的自责、自省、歉疚和忏悔。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在此我们感受到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

动,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印证:(个读)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巴金

五、总结课文

学完全文后,思考: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①认识一个畸形时代的情况:连狗都难以幸免;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十年浩劫”的含义;

②感受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③明白作者呼唤人性的时代意义: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顺势总结文章主题:(出示幻灯片)

――揭露文革的罪恶;

――表现作家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呼唤:

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①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②朴素情真:语言朴素,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③巧用对照:

(1)狗与人的对照:(序幕)

――狗:忠诚,可爱,有人情味;人:冷漠、残忍,背弃。

(2)两条狗的故事的对照:

故事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对照

写狗的忠诚 写人的背弃

重在写现象惨烈 重在写内心悲哀

--①从内容上深化主题: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反映那个时代人和人的关系竟不如狗对人的信任,表达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②从效果上深化主题: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烈惨,是一种悲壮惨烈的“肉体残害”;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熬煎”。最深的痛,是心痛!这更衬出了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承担责任的精神态度。

(3)前后情感的对照。(略)

小结:

――巧妙对照:说明了作家自责和忏悔的必然性,深化了主题。

六、拓展人文

1、关注社会:

请看图,就“勃兰特的下跪”与“小泉拜鬼”说说你的看法。

附: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

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

2、认识自我: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说说自己的“忏悔”,向曾经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

友真诚的表示歉意。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向巴金致敬: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七、课外作业:

1、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表示歉意。

7.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篇七

1.定义

示意图是用较简单的图形表示和说明某些地理事物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的图形。

2.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示意图形象直观, 能够不断激发学生探索, 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学习地理知识; 示意图简明清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让学生轻松学习;示意图通过与其他图像的配合,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示意图能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简单的图像发现问题, 进而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动手绘图能力, 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示意图类型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示意图数量分布

示意图根据图像在教学中作用同可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经统计, 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的各种示意图及数量, 见表1。

3.2各种类型的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成因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构成图像总数一部分, 占示意图中很大一部分。成因示意图是为了达到解释某种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教学图像。 通过阅读成因示意图, 能轻松地得出某种地理事物出现或者形成的原因。 成因示意图一般以一组既区别又有联系的图像出现, 或者由多种不同形式的图片组成。 成因示意图, 可简单也可复杂, 并且图片之间关联性很强。例如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热力环流的形成的成因示意图, 通过简单的四个等压面的曲折变化分析热力环流的原因。 通过箭头的颜色变化和箭头指向分别说明空气的冷热和气流的流向, 层层递进, 条理清晰, 逻辑推理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成因示意图, 要注意图像的对比分析, 对比可知各图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辩证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

原理示意图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图像, 这一类型的示意图对地理事物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做了充分体现。 原理示意图较抽象, 图像反映的内容也多, 还包含深层次的地理信息。 阅读原理示意图, 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图像, 从而发现问题, 并能理解和掌握图像所要反映的最重要内容。 原理示意图的教学,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例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水循环的原理示意图。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水循环发生的地域及水循环主要的几个环节, 通过箭头的大小反映水循环环节的强度, 通过箭头的指向及构成的循环可以得知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阅读原理示意图, 要注意事物的发生及变化。

景观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是一个很突出的亮点, 它形象表示某一种景观但又对景观做一些简化而形成的理想化图像。 景观示意图再现地理景象, 为了使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 对景观做一些修饰, 因此, 这种图像具有重点内容突出的特点, 对学生自学有很大帮助, 可提高学生自主观察图像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景观示意图的分析, 可以很轻易地读出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 读出地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 并且各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该变化的原因, 以及各个阶段的联系。 例如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就是一种景观示意图, 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得出现象的发生。 又如从图中看出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地势变化大的山前地带, 其他河流堆积地貌也可以得出, 并且可以通过对比其形态及位置等的差别, 推出成因。 观察景观示意图, 要注意分析隐藏的内容。

结构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出现的次数较少, 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 结构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组成结构的一种图像。 结构示意图直观、形象生动, 简明但传达的信息多。 通过阅读结构示意图, 可以知道某地理事物的结构是怎样的, 并且能够知道各层次分布的位置, 也可以通过观察各层次的厚度确定大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观察图像, 可以知道太阳的大气层有三个层次, 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 并且通过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发现各层次的不同。 观察结构示意图, 要注意层次顺序和各层次的厚度。

4.结语

笔者将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主要图像类型中的示意图细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类型。 在图像类型已分的基础上, 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类型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对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的示意图的研究, 对中学地理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8.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 篇八

关键词: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活动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然从政治到经济到科技再到思想观念等皆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而产生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进步促使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载体,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之

一,因此对教科书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除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外,更注重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终极目标。在体现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并合理地安排了各种功能的辅助栏目,特别是设计了“活动”内容,成为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一个新课题,尤其以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出版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体现最为明显。因此对高中地理教科书中辅助栏目,特别是“活动”部分的研究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典型的湘教版教材进行探究。

1、“活动”内容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1的活动内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和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九大原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基本规律共有五个规律:地球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基本过程: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基本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穿插于这些基本原理、规律、过程和观念中的“活动”设计特色如下:

1.1“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在湘教版地理必修1中,有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辩论、计算、观测观察、实验、标本采集、参观、调查、搜集资料和评价等。

1.2以图表分析和材料分析为主。由表1不难数据计算发现,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这三种类型的活动为主,分别占15%、40%和14%。详见下图图1

如此设置充分体现了图和案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图像的功能在于用直观形象的地图、地物相片、地理绘图、地理图示等形式储存和传递地理信息:案例可以将高度抽象的概念实践化和生活化,是对已经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这些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由以上量化分析可知,在湘教版地理必修1中“活动”设置类型丰富,且以图表分析和材料分析为主。

2、内容设计原则的再发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活动”丰富,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辩论、计算、观测观察、实验、标本采集、参观、调查、搜集资料和评价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平台,始终贯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是实现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路径,处处体现了地理科学方法。

2.1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活动”类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来编制的,辅助栏目“活动”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来编纂。具体见表2 1

观察表2可知,课标要求行为动词为“阐述、说明”,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辩论”;课标要求运用实例,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案例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读图分析;课标要求“演示”,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实验操作……由此可见,“活动”设置自始至终都围绕课标的要求,将课标落到实处。

2.2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標准可以分解为由四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以地理1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地理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可以作以下的分解:

为达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地理教科书在“活动”内容设计上,以每节课的地理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在前置限定中,安排图像、文字或视频等学习材料;以主题内容为重难点,是课堂的核心部分;以行为动词为可操作性条件。在教科书中呈现了许许多多丰富的且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紧密的各项“活动”。

“活动”内容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又为达成地理课程标准服务。

2.3处处体现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侧重于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地理科学方法主要涉及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类比与联想、地理分析与综合以及地理归纳与演绎。

(1)地理观察

通过运用各类地图、示意图、实物模型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直接或间接观察地理事象和地理过程,以获得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案例: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第9页上的实践活动:观察月相

nlc202309090947

该观察活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2)地理实验

利用地理教具、学具、地理仪器、多媒体设备等实验手段展示地理知识、过程、规律和原理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第71页上的实践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

(3)地理调查

通过观察、观测、访谈、问卷、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地理调查研究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中,第69页实践活动:调查当地的一家工矿企业(如造纸厂、电镀厂、水泥厂、钢铁厂等),分析其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地理类比与联想

类比即通过对比两类事物的属性,特别是内部关系(即结构)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属性,获得借鉴的思维方法;联想是以类比为基础,由某一事物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的思维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第55页上的探究活动,填表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5)地理分析与综合

地理分析就是把地理对象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方法:地理综合就是将分析所得的各部分、各方面关于对象的状况、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第63页上的探究活动,读图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活动案例设置4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针对洋流对地理环境一个方面的影响,恰到好处的帮助学生通过读图和案例的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实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6)地理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根据全部事实确定规律性的逻辑推理方法;演绎法即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原理到特殊事物和现象的推理,是一种论证的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第62页上的探究活动,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由此可见,“活动”内容设置或多或少的涵盖了多种地理科学方法,将各种方法以“活动”的形式融入学生的课堂,摒弃了纯文字的枯燥乏味,逐渐向“趣味性”的理念方向发展。

3、“活动”数量分析

从表32中可以看出,每个章节都配有大量活动,第二章居多,共有26个,第四章相比较而言略少,有11个;平均下来每节课都有2个以上的活动;前三章每页平均有0.7个活动,第四章略少,但在数量上也有0.4个活动。这充分表明湘教版地理必修l非常注重“活动”栏目,平均每节4.7个活动,每页0.6个,编排数量诸多。而人教版必修1与其比较而言,全书共五个章节,共16节,98页,活动有29个,平均每節1.8个,每页0.3个。

4、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对湘教版地理必修l教材的“活动”栏目解读,其设置以图表和材料为主,紧扣新课标,将地理科学方法贯穿于“活动”中。但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2004年启用的教科书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教科书知识的滞后性就表现出来,“活动”如此之多,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可操作性的活动有多少?其难易程度学生是否能接受?这就需要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的一臂之力,发挥老师的作用,将教材内化,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文在此站在教材“活动”本身的角度抛砖引玉,以期更多有兴趣的学者可以从实践这一层面挖掘“活动”栏目现下操作的现状,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为地理教材的编制与完善,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下一篇:学校公寓安全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