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翻译

2024-07-28

英语诗歌翻译(共12篇)(共12篇)

1.英语诗歌翻译 篇一

If 如果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如果所有人都失去理智,咒骂你,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你仍能保持头脑清醒;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的怀疑动摇;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

如果你要等待,不要因此厌烦,

Or, being lied about,don’t deal in lies,

为人所骗,不要因此骗人,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为人所恨,不要因此抱恨,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不要太乐观,不要自以为是;

If you can dream — 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如果你是个追梦人——不要被梦主宰;

If you can think — 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如果你是个爱思考的人——光想会达不到目标;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如果你遇到骄傲和挫折。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把两者当骗子看待;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如果你能忍受,你曾讲过的.事实

Twise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被恶棍扭曲,用于蒙骗傻子;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看着你用毕生去看护的东西被破坏,

And stoop and build ’em up with wornout tools;

然后俯身,用破烂的工具把它修补;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如果在你赢得无数桂冠之后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and-toss,

突遇颠峰下跌之险,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失败过后,东山再起,

And never breathe a word about your loss;

不要抱怨你的失败;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如果你能迫使自己,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在别人走后,长久坚守阵地,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 in you

在你心中已空荡荡无一物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Hold on!”;

只有意志告诉你“坚持!”

2.英语诗歌翻译 篇二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学者、翻译家和革命家。郭沫若生于富商家庭, 性格潇洒不羁, 自小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式传统教育, 但在1914年与中国妻子离婚远渡重洋赴日学医。在日本, 郭沫若开始接触并研究国外的语言文学, 并学习了斯宾诺斯、歌德、泰戈尔、雪莱和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并深受其影响。

郭沫若对近代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理论和翻译贡献杰出, 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尼采的《莱茵梦》, 雪莱的《雪莱诗选》, 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等等;其多采用自创的理论——“风韵译”来翻译。本文旨在阐释郭沫若翻译理论的原则及其在他的翻译作品, 尤其是英语诗歌的翻译作品中的体现。

2. 中国翻译发展简史

中国的翻译事业有上千年的历史,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汉朝至唐代的时期, 支谦和尚可谓是中国最早的翻译家, 所译著为佛经, 他主张翻译应“约而意显、文而不越”;这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是唐朝僧人玄奘, 他认为翻译应遵循“精准”和“易懂”的原则, 这样才能使译作简约而不失高雅。

翻译的第二阶段由清末至民初 (1911—1949) , 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翻译事业之巅峰。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是严复, 他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被后人沿用至今;鲁迅和瞿秋白也是著名的翻译家, 鲁迅的翻译标准“忠实”和“通顺”对后人的影响紧随严复三原则之后;郭沫若、林语堂等以自己独特的翻译标准扬名。

翻译的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至今, 其中刘崇德、黄龙、王佐良等翻译家们对中国当代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郭沫若和他的“风韵译”

郭沫若主张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并深受其影响, 尤其是第三点, 严复曾以“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形容“雅”字, 而“文”则指艺术和人文 (尤其是音乐和诗歌) 。“严复对翻译工作有很多的贡献, 他曾经主张翻译要具备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他这种主张是很重要的, 也是很完备的。翻译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注重第三个条件, 因为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郭, 1989) 郭沫若赞同严复的主张, 并认为翻译作品应当为一件艺术品, 而这也正是郭的“风韵译”的主题。

1920年, 郭沫若自创了诗歌的翻译标准——“风韵译”, 他认为:“诗的生命, 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 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 当得有种‘风韵译’。” (郭, 1989) 翻译家袁荻涌解释道:“所谓‘风韵译’, 也可以叫做‘气韵译’, 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 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子句应该应有尽有, 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 或先或后, 或综或析, 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 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这种译法与傅雷的“神似”、林语堂的“传神”是一脉相连的。翻译家刘重德提出:“译诗不可满足于达意, 力求传神, 首先力求保持原诗的意义和意境, 这些同郭沫若的翻译美学不谋而合。” (袁, 2003) 郭沫若还强调翻译必须还原原作的风韵, 不可随意毁改, 且翻译宜意译而非直译。

4.“风韵译”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4.1“风韵译”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

郭沫若曾说:“我译尼采, 便是我对于他的一种解释。……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译文只是尼采的虚像;但我的反射率不免有乱反射的时候, 读者在我镜中得一个歪斜的尼采像以为便是尼采, 从而崇拜之或反抗之, 我是对不住作者和读者多多了。”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加入自己的感情是无法避免的。 (陈, 2000) 对比英诗《西风颂》 (雪莱) 最后两句的不同译本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点: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郭沫若版:请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严冬如来时, 哦, 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杨曦玲版: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语言吧!/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蒋风版: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 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在这些译文中, 郭沫若把单词“winter”译成“严冬”, “spring”译成“阳春”, 分别有凛冽严寒和温暖明媚之意, 而原作里仅指出冬春两季, 郭创造性地添加了“严”“阳”之意, 赋予诗歌以自己的情感。当时中国辛亥革命成果被窃取, 人民生活依旧困苦, “严冬”即指当时社会苦难、人民深受折磨, 而“阳春”象征未来美好光明, 鼓励人民不要失去希望、勇敢奋斗, 郭沫若的爱国之情由此可见, 读者可强烈感受到郭沫若本人的主观感情。观之其他两位译者的译作则无此添加, 我们也可推测因其生于和平年代而没有郭当年的心情, 因此适时添加译者主观感情也是有必要的。

4.2“风韵译”主张意译

郭沫若提倡意译, 强调意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神韵还能使读者印象强烈, 这是直译所不能达到之效果。意译不代表无拘无束地乱译, 译文必须是扎根于原作的美感和艺术性并重的艺术品。郭沫若翻译奥玛珈音的《鲁拜集》第29首诗就体现了这一观:Oh, come with old Khayyam, and leave the Wise/To talk;one thing is certain, that Life flies;/One thing is certain, and the Rest is Lies;/The Flower that once has blown forever dies.来, 随老伽叶远离空谈/要知道, 生命逝如羽箭/余者都是谎言/花开绚烂一时, 花败却成永远。

此诗中郭沫若用意译既保留原作风韵又不失其原义。郭沫若并未按原诗逐字硬翻, 原诗中以音节“/ai/”结尾, 而郭则采用拼音“/an/”结尾;省略了第二、三行的句子“One thing is certain”, 并以一中文对仗代替了“that Life flies”“and the Rest is Lie”;用对偶句替换了原文最后一个陈述句, 避免硬译。郭的译本通顺押韵, 让读者感到新鲜自然, 如直译则难免风韵全失、诗不成诗。

4.3 译文必须再现原作风格

郭沫若说:“将外国诗译成中文, 也得象诗才行。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 硬译。可是诗是有一定的格调, 一定的韵律, 一定的诗的成分的。如果把以上这些一律取消, 那么译出来就毫无味道, 简直不象诗了。”他还十分形象地说:“一杯伏特加酒不能换成一杯白开水, 总要还他一杯汾酒或茅台, 才算尽了责。” (黄, 1993) 郭认为如果原作本是韵文, 那么译作就需用韵文, 如果原作非韵文, 强硬地押韵之文也会生硬无味。

对詹姆斯·斯蒂芬斯的《风中蔷薇花》一诗中, 郭沫若以诗译诗, 每句译作中文四字, 每行三音节, 并以“aabb”为韵脚, 诗意正浓, 风韵犹存;若译成散文则诗韵全无, 诗不成诗。Like a dream, in a sleep/Is the rose, in the wind;/And a fish, in the deep;/And a man, in the mind.睡中之梦, 风中之花, /蔷薇颠倒, 睡梦生涯。/水中有鱼, 心中有君;/鱼难离水, 君是我心。由此可见, 翻译不光要求外语能力高, 译者的中文水平能力更要过硬, 而郭沫若的中英文功底可见一斑。

5. 结语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领头羊, 他在理论指导和翻译作品方面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首创的“风韵译”也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尽管“风韵译”仍有不足之处, 但它对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英语诗歌翻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郭沫若和他的“风韵译”对中国翻译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激励了众多后来者为翻译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

[2]郭沫若全集 (文学编) (第十七卷, 雄鸠集, 文学论集)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3]黄遵洸.伏特卡与茅台——郭沫若《英诗译稿》读后[J].杭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2) .

3.诗歌翻译鉴赏 篇三

[关键词]《红楼梦》;诗歌翻译;信息功能;美学功能;文化传递功能

在我国的小说中,《红楼梦》是非常重要的典范,其中对诗歌的运用尤为突出。在小说中,诗歌的使用和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整个故事的情节联系都非常密切,一首诗歌常常会与一个人物的命运发展密切相关,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正是由于《红楼梦》中的诗歌含义丰富、特色明显,因而当译者要对其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比较多:首先,诗歌本身所传递出的信息要进行准确的翻译;其次,诗歌语言常常具有音韵美、形式美、意象美、含蓄美等特点,在翻译时,这些特征都要有所体现;最后,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中国优秀文化翻译出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红楼梦》的众多译本中,杨宪益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下面笔者将就这两个译本,对其中有关诗歌的翻译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两译本中的信息功能对比

翻译本身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在诗歌的翻译中,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对《红楼梦》原著中所蘊含的语言文化信息要有基本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以便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著,从句义、词义以及语体色彩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使得译本能够与原著内容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杨宪益夫妇认为,翻译应当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出发进行考虑,在其译本中,尤其是在诗歌的翻译中,对异化这一翻译手法的使用比较普遍;而大卫·霍克斯作为一个生活在英文母语背景下的人,他更多地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强调读者的阅读感受,因此在他的译本中,对归化翻译法的使用是比较突出的。下面笔者将就具体的诗句,分析两位译者的译本在信息传递上的特色。例如《红楼梦》中对惜春的判词这样写道:“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判词对惜春的命运进行了预示,“缁衣”“青灯”等词语是佛门用语,透露出了一种清冷悲凉的信息,而“绣户”“候门”则是富贵的重要象征,中国读者在进行阅读时,由于长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对这些词语的含义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而对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有一定的认知;而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译者进行恰当的翻译。针对惜春的判词,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是这样进行翻译的:“She sees through this transience of spring,Dark Bud-dhist robes replace her garments fine; Pity the child of a wealthynoble house,Who 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从中可以看出,杨宪益的翻译不管是对“缁衣”还是“绣户”“侯门”的翻译,都比较好地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是将“灯”翻译成”dimly fit”则是不够准确的,用”shrine”来表示寺庙也有些不妥,用这两个词无法表现惜春出家这样一个孤寂与清冷的意境。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是:“When you sawthrough the spring scenes transient state,A nuns black habitshall replace your own,Alas,that daughter of so great a house,By Buddha's altar lamp should sleep alone.”大卫·霍克斯在翻译时,为了让读者有更深入的了解,用“nun”这样一个词,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宗教属性没有确切的认识,对惜春出家的具体情况也难有深入的了解。再如,在对妙玉判词的翻译中,二位译者也有显著的区别,在感情色彩上处理的差异也较大,“云空”这一词本身是表达一种超脱的境界,而大卫·霍克斯用“vaunt”这一词,有吹嘘、自夸的含义在其中,明显和原著的意思有所差别。另外,在其翻译中,还使用了“impure”这样一个词,这个词本身也含有贬义,但是在原著中,关于妙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刻意贬低的意思,但是大卫·霍克斯在翻译中,贬义过于明显,很显然没有做到忠实于原著。而杨宪益的译本中,对原著的感情色彩翻译比较恰当,尤其是对“玉”这样一个含义丰富的中国器物,进行了恰当的翻译,这是非常值得以后译者借鉴的。

二、两译本中的美学功能对比

诗歌常常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既包括诗歌表达上的含蓄美和音韵美,也包括诗歌所体现的形式美和意象美。中国的诗歌善于去营造一种含蓄、朦胧的意境,从而在读者的心中形成独特的感受,在诗歌的翻译中,怎样将诗歌中的意象恰当地翻译出来,是非常具有挑战的,这需要译者对词语音调、押韵、诗词技巧以及格律等都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使原著中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得以体现,给读者以非常突出的审美感受。在《红楼梦》中,两位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在这一点上也都有着各自的翻译特色。例如,在对晴雯判词的翻译上,其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一句诗词内涵就非常丰富,这里的“霁月”指出了“晴”这样一个特征,而“晴”既是她名字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其高洁人品的暗示;而“彩云”则指出了“雯”字,有美好纯净的含义,而“难逢”和“易散”这两个词则是暗示了晴雯的命运,将会受到封建制度的迫害。大卫·霍克斯在对前半句进行翻译时,将其译为:“Seldom the moonshines in a cloudless day”,这样的翻译很显然与原著的意思是不符合的;而杨宪益则将前半句翻译为:“A clear moon israrely met with”,这与原著的含义是较为一致的。在对后半句的翻译中,大卫·霍克斯进行归化直白的翻译,将所有的意象和描述都概括为一个“晴”字,这使得原诗的美大打折扣;杨宪益的翻译中,依然遵循原诗,保留了原来的意象,比较适当地体现了含蓄美与意象美。当然,在对晴雯判词的整体翻译上,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都非常注重押韵和形式,从而使得原著诗歌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在翻译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

三、两译本中的文化传递功能对比

翻译本身就是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一项工作,在中国文化中,诗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红楼梦》的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非常多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本身能够提供一种审美情趣,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对《红楼梦》中的诗歌进行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诗歌原本的含义,对其中的文化意义也要进行恰当的翻译,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尽量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即使一定要使用归化的方法,也要注意尽量使其中的文化含义得以保留,下面笔者将就大卫·霍克斯以及杨宪益的译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惜春的判词中,两位译者的翻译就有所不同,针对“缁衣”这一词,大卫·霍克斯将其翻译成“a nun's black habit”,这显然是不恰当的,“habit”本是英美国家修道士的服装,这和中国佛教中尼姑的服装有显著区别,其中蕴含的宗教文化意义更是截然不同,而杨宪益将其翻译为“dark Buddhist robes”則更为符合原诗的文化含义。再如,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就有“世人都晓神仙好”,原著中的神仙是一种道教观念,在对“神仙”这个词进行翻译时,应使得原著中的道教文化得到保留,也方便读者去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杨宪益将其翻译成“im-mortals”,是一种直译,而大卫·霍克斯则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考虑,为了方便英美读者的理解,将其翻译成“salvation”,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译文没有传递出中国的道教文化,《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也没有得到体现,不利于读者加深对中国宗教文化的理解。这些告诉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对原著中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语,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尽量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避免在翻译中导致其中文化含义的缺失。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读者就很难通过文学作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也使得翻译本身的目的大打折扣。

总之,《红楼梦》作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其产生的影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非常突出的,为了使得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走向世界,对其进行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红楼梦》的译本也非常多,以上笔者就大卫·霍克斯以及杨宪益夫妇的两种译本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中中国元素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遵循了翻译的“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在翻译方法上,大多使用了异化和直译,使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得以传递,同时对中国诗歌的优雅和韵味也进行了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则是从读者的角度进行考虑,从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翻译,虽然便于英语读者进行阅读,但是却使得原诗的风味和意蕴没有得到很好地展现,其中很多中国文化元素也没有传递出去,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进行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对不管是诗文中含义的传递、诗句中各种美的传递,还是诗歌所包含的文化,都是需要译者进行充分考虑的,从而使得整个译本既能够为目标读者所理解,也能够传递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各种意境,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博.《红楼梦》诗词风格翻译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姜秋霞,郭来福,杨正军.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差异一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09(4).

[3]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2).

[4]朱敏虹.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8(23).

[5]张帆,译者的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J].文学界(理论版),2012(5).

[6]周丽丽.从《红楼梦》两译本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学理论2015(15).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5年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专项重点项目),编号:15XF03。

4.英语诗歌翻译 篇四

【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译一(普通版)

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 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 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

译二(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译三(诗经版):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译四(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心噬。

译五(七言绝句版):

恋雨却怕绣衣湿,喜日偏向树下倚。欲风总把绮窗关,叫奴如何心付伊。

译六(七律压轴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涼。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怜卿一片相思意,尤恐流年拆鸳鸯。

【小编编后语】

不知道这世界上是否还有第二种语言能像中文这样产生出如此极具美感的文字来。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跟随者众人疯狂地学习英语的时候,是否能偶尔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呢?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时尚用语时,是否能偶尔静下心来品味一下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动呢?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浩瀚灿烂的宇宙,便奇迹般的出现了美丽的生命。众神观看这奇妙的世界,无意中发现,人,早已贵为万物之尊,吸收了日月之精华,汲取众神的智慧。众神无语,而他们的沉默则成就了人类的语言。于是,英语、法语、日语„„各种语言如音符花雨般缤纷飞扬。而在这些璀璨无比的人类智慧结晶中,最美丽动人的,无疑便是那最奇特最源远流长的汉语了。

汉语之美,是夜空中那一片冰月,清淡而艳丽。当它被古人创造之时起,它便函命中注写要伴随着这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它象天上的月,在一边观看历史的轮回,岁月的变迁。因为汉语之美,才令多少文人墨客写下彪炳千秋的文章名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悲凉,无论翻译成什么语言,也无法达到中的那份沦桑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种闺房幽怨,大概汉语最为得意的妩媚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如此宏伟的气势,哪种语言不是望尘莫及?!

汉语之美,清淡而艳丽。

汉语之美,是汪洋国那一掬清水,透明而沉重。它里面有一种叫作“历史”的水分子,太重太重了。字里行间,中国人的血泪无时无刻不在浮现。当屈原在汩罗江边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忧虑便化作一粒粒沉重的汉语,被屈原写在《离骚》上;当曹雪芹在悼红轩中阅数十载,“刻”下《红楼梦》时,谁的灵魂不被汉语震撼,谁的心灵不在颤动?我之所以用“刻”,是因为这么沉重的汉语已经令“写”字无所承受了。当汉语之美,透明而沉重。

汉语之美,是群山中的珠穆朗玛,稳重而脱俗。所有的故事可以胡编乱造,所有的情节可以轻描淡写,所有的图案都可以东拼西凑,唯有汉语,它是真实的,厚重的,完整的,它无法用别的语言代替。它的美,在秦砖汉瓦、唐诗宋词中殷红。它方方正正,成为人们做人的标准。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到至死不屈服的刘胡兰,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一切的一切,如同古老的情歌,被一串汉语轻轻拔动。汉语,稳稳重重地教出一拔又一拔稳稳重重的人。它同时还令迁客骚人们心胸广阔,超凡脱俗,不信?请看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请看那“不与培缕为类”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柳宗元,请看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汉语之美,稳重而脱俗。

汉语的动人旋律、感人的韵味,岂是我一支小小的笔所能描述的?

夜阑人静,独守一隅,指尖轻轻划过泛黄的纸页,洁白的思绪便展开了使般的翅膀,在汉语中方块字里飞翔。此时,仅需一杯清茶,伴着书香流入心田,就可以领略到汉语的无穷魅力。

5.叨叨令道情诗歌翻译 篇五

叨叨令.道情 邓玉宾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作者简介]邓玉宾,生痤年不详。《灵鬼簿》称他为前辈已死名公有乐行于世者,存散曲小令四首,套数四套。多为宣扬道家思想,描写隐居修道生活的。

[注解]

空皮囊:喻指人的皮肉躯体。

干骷髅:指人的骨骼。

拖刀计:古代一种战法,在战斗中佯装战败,拖长柄大刀而走,乘敌方追赶不备,回身挥刀杀敌。此处比喻挖空心思,用尽计谋。

担山力:喻超乎寻常的神奇气力。

省:醒悟、领会。

也么哥:也作也波哥。元曲中常用的衬词,无义。

长生道理:指出家求长生之道。

[译文]

6.戴良《筑新居》诗歌大意翻译 篇六

作者:戴良

挈杖去中林,卜宅江之边。

江边多故庐,改筑架斯椽。

左右皆废墟,南北尽颓垣。

昔人固不留,遗迹尚依然。

因之悟物理,盛衰恒递迁。

世既异市朝,海亦变桑田。

古来皆有是,念此一长叹。

何以慰我怀,斗酒倾前轩。

百世非所知,聊且乐当年。

---------------------------

戴良《筑新居》诗歌译文:

我拄着拐杖来到中林这个地方,在江边用占卜挑选住所。

江边有很多旧房子,我也在这里修建自己的房子。

我的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是废弃的残垣断壁。

当年的房主确实不在了,但废弃的房子还在。

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万物盛衰变迁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世间已经发生过很多朝野更替的旧事了,甚至连沧海都会变成桑田。

自古以来这种事情都是如此,想起这些,我忍不住叹惜。

(唉!)该用什么来抚慰我这受伤的小心肝呢?恐怕只有在家喝个痛快了。

世间盛衰非我能理解,我还是惜取当下,及时行乐吧。

---------------------------

戴良简介: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也。曾祖父遵,字子高,平帝时,为侍御史。王莽篡位,称病归乡里。家富,好给施,尚侠气,食客常三四百人。时人为之语曰:“关东大豪戴子高。”良少诞节,母憙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

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论者不能夺之。良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

同郡谢季孝问曰:“子自视天下孰可为比?”良曰:“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举孝廉,不就。再辟司空府,弥年不到,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优游不仕,以寿终。初,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者之风焉。

译文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戴良的曾祖父戴遵,字子高,汉平帝时担任侍御史。王莽篡位,戴遵推托生病回到家乡。戴遵家中富裕,他喜欢周济他人,崇尚侠义气节,家中的食客经常有三四百人。当时的人说他:“关东富豪戴子高。”

戴良自小行为纵放不拘,母亲喜欢听驴叫,戴良就经常学驴叫让母亲高兴。母亲去世时,兄伯鸾住帐篷喝粥,不合礼的行为不去做,而戴良惟独吃肉喝酒,悲哀时才哭,但两人都面容憔悴。有人问戴良说:“您这样守丧,合乎礼吗?”戴良说:“合乎礼。礼是用来控制感情放纵的,感情如果不放纵,需要谈什么礼呢!吃美味而感觉不到甜美,所以造成面容憔悴的结果。如果口中吃不出美味,那么吃这些是可以的。”和他谈论的人没法压倒他。

戴良既才高旷达,且见解崇高新奇,所以大多惊世骇俗。同郡的谢季孝问他:“您自己看天下人谁可以与您相比?”戴良说:“我好比生长在东鲁的孔子、出生于西羌的大禹,独步天下,谁能够与我相比!”

他被举荐为孝廉,不去。又被司空府召用,满一年他还没去,州郡强迫他去。戴良于是故意用话搪塞,并去公府。他把妻子孩子全带上,走到半路,借机逃到江夏的山里。戴良悠闲自得,不去做官,最后长寿而死。

起初,戴良的五个女儿都有才能。每次有人求婚,戴良总是同意出嫁,用粗布衣服被子、竹箱木鞋嫁女。五个女儿能够遵守父亲的训诫,都有隐者的风范。

7.意象——诗歌翻译的灵魂 篇七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但相当难以探索的领域,其困难源于多个方面,主要还是原诗的写作风格,在翻译中很难处理与把握,诗人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译者对原文风格的不充分理解构成了翻译的障碍,从而导致原诗中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思想,在译作中难以充分再现。

其次,中国古诗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意象与典故,不了解这些意象与典故的人是很难读懂读透这些诗歌的,更不用说是翻译了。况且,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文化中还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心理感受,这更为翻译带来了极大地难度。英诗汉译在这方面也同样如此,如T.S.Eliot的《荒原》,如果不充分的领会诗人在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典故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无法理解整首诗歌的,对其进行翻译更是无稽之谈。

再次,汉语与英语有着完全不同的音律方式,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译的。中国的古诗诗体多样,风格迥异,尤以五言诗与七言诗最为著名。这种诗体不仅对仗工整,且韵律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流传甚广,被选为翻译目标的也占多数。但英译本中,极难把这些平仄仄平的韵律完美的呈现出来。

最后,汉语与英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两种语言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差异,为古诗英译产生了障碍。若没有一定的补偿手段,如翻译中的增删策略等,而直接按字面直译,是很难清楚地表达原作思想的。

基于以上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许多人提出了古诗不可译的观点,尤以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为代表。但正如董史良所说,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不可译论”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翻译著作问世。这是因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迫切需要交流、需要共享优秀文化成果。就连认为诗歌不可译的王以铸也说,诗不可译“决不等于说我们今后就不再需要翻译外国诗歌了。文化交流,开拓眼界,参考借鉴等等都要求我们有不断把外国的诗歌介绍过来的必要,我们自己的古今诗歌也要不断介绍到国外去”。

因此可以说,诗歌不但必须翻译,而且也是可以翻译的。因为人类文化具有共同的基础,人类具有相同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且历史上也不乏优秀的诗歌创作,大量成功的诗歌翻译实践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2 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

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永不褪色的瑰宝,中国古诗词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闪烁着美的光芒。可是遗憾的是,许多名句译成英语后原来的美消失了,变得平淡无奇,毫无诗意可言。这是什么原因呢?以下对两首古诗的英译实例进行分析,揭示意象的把握对诗中整体意境或个别词语的理解和翻译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差异。

下面以唐代陈陶的《陇西行》中的后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为例,正如明朝王世贞所评“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但这两句千古绝唱在英译中的面貌却与之相差甚远:

译文1:Alas!Their bones lie on riverside battle ground;

But in dreams of their wives they still seem safe and sound.——Xu Yuanchongsafe and sound

为求押韵,许译文使用了safe and sound这个陈词套语,既不符合原文意义,更没有生动的形象性。这个例子说明许多字字玑珠的诗句移植入外语后之所以失去光泽就是因为译者没有着力处理意象、创造艺术形象。我们再看一下以上两句的另一种译文:

译文2:Alas,their bones,lay beside the Wuding River;

They still live in their ladies’dreams in spring time.——Robert Kotewell&Norman Smith

这个译文比前一个译文更具有动感,因而更形象一些,但仍嫌意象不够生动,但还有两种译文在此值得一提:

译文3:Alas,the bones of killed soldiers lie on Wuding River,

The ghosts of which embodied in the flesh appear fresh in theirwives’s dreams.

译文4:Alas,the bones on Wuding River seem embodied inthe flesh,

Whose ghosts in their wives’s dreams appear alive and fresh.——Lin Yupeng

在这两种译文中,译者没有把诗中的出现在“春闺梦”里的“河边骨”直接在句子中用the bones表达出来,而是用了个定语从句,这样读起来意思会比较符合汉语习惯,因为在“春闺梦”里出现的不可能是一堆白骨,而应该是一个她们朝思暮想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具有人的身体或者灵魂的意象。但译文3看起来有些冗长,不太符合诗歌的简洁明快这一特点。相比较而言,译文4的表达更好一些,且句子的长度与原诗更为相符,句尾的flesh与fresh也取得了极好的押韵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也在此附上拙作及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以供参考:

Alas!Their souls wandered by the riverside,

And still smiled in their ladies’tossed night.

译文中把“河边骨”意象化的处理后译为souls,因为考虑到后面出现在“春闺梦”里的应该是一个可以映入眼帘的实体,至少是她们的妻子们想要看到的一个意象,哪怕只是一个虚幻的。Wander一词想要表达的是那些客死他乡的将士们无法落叶归根的孤独感和无所依赖感,只能终日在岸边徘徊。Tossed在字典中的释义为“辗转难眠的,无法入睡的”,在此可以形象的表现出春闺们思念丈夫,盼望与之早日相见的迫切心情,她们夜晚辗转反复,难以入眠,而在她们睡梦中出现的丈夫理应是面带笑靥的,因此用了smile一词来予以呈现。

下面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一诗为例,说明诗歌翻译中意象处理不当对整首诗的意境欣赏所造成的损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本诗中,“啼”是诗眼,是诗的神韵所在,只有把这一神韵把握好了,才能展示出译作对于原作的完美体现。以下是对孟诗的几种不同译文作一对比,在对比中发现问题。

译文1: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Weng Xianliang

原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但译者却没有形象地传达出这种意象,如把“处处闻啼鸟”中的“啼”翻译为crying,鸟儿的婉转啼鸣在此仿佛成了炙热炎夏树上聒噪的蝉鸣,完全破坏了原诗中的意境美。

同时,译作的语言也不如原作明白晓畅,翁译以无韵的散文体译诗,散文味较重,且诗行长短不一,缺乏音乐性和节奏感,而原作句子对仗工整,句尾押韵,音调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更加贴近生活,读来意味隽永,令人印象深刻。

译文2:One slumbers late in the morning in spring,

Everywhere,one hears birds warble or sing.

As the night advances,rain spatters;winds moan.

How many flowers have dropped?Can that be known?

g——Xu Zhongjie

这一译文中,与翁译本的cry不同,徐用warble or sing来描绘小鸟清晨的啾啾声,表现了前两行诗中春意盎然的景象和诗人爱春的心情,但如用正在进行时态singing,也许效果会更好,更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该译文在形式上采用抑扬格,节奏感比较好,突出的特点是用韵巧妙,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3: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Xu Yuanchong

与前两种译文相比,许译在整体上对仗工整,简洁明快,同原诗一样具有言浅意深的艺术效果。但同样是为了追求押韵的效果,而把啼鸣译为crying,没有达到原作所要表现出的境界。且最后一句因感慨味道比较重而不及原诗的低沉婉约,隽永清新。译作没有把作者喜爱春天及细雨之情、但同样又因春雨打落花瓣而产生惋惜之意二者的矛盾心情很好地结合起来,但总体来说,许译对音、形、意的把握还是略胜一筹的。

译文4:Slumbering,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

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s weeping,

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

——Wu Juntao

此译文从头至尾都采用同一个韵脚,在韵律上采用的是抑扬格,节奏感很慢,但全诗最惹人眼球的是修饰petals的sleeping一词,把经受了一场风雨洗礼后的残花败叶拟人化处理了,这一词用的极为传神,表现了诗人淡淡的忧伤情结。虽然花朵已经凋谢,但春天还会有更美的景色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去捕捉。整首诗的翻译让人很容易联想到Ezra Pound的《地铁站中》,两首诗对于意象的处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译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是诗歌赖以飞翔的双翼。只有在翻译中把握好对于意象的处理,才能赋予诗歌以灵魂,赋予其鲜明生动的形象。诗歌也只有充满了形象性的语言,整首诗才是鲜活的,才是能够走进读者内心的好作品。只有处理好意象问题,诗歌翻译才能做到形神兼备,至善至美。

参考文献

[1]董史良.一些翻译家的翻译思想介绍[Z]//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092-1094.

[2]许钦承.千古名句诗话辞典[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2007(2).

[5]石建海.汉诗英译的难点及补偿策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6]丛滋杭.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8.浅谈诗歌翻译中“三美” 篇八

【关键词】诗歌 翻译 “三美”

一、引言

诗歌的翻译对任何翻译者来说都并非易事。美国诗人Frost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是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他认为译诗有失无得。国内也有人持诗歌不可译论,如翻译家王以铸说:“我以为诗这种东西是不能译的……”。这是因为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由于其传达意境和文化差异等不同,常常导致异语诗歌翻译中形式和内容等不同程度的流失。尽管如此,诗歌翻译这座翻译界最后的“巴别塔”仍然无法阻挡诸多诗人和学者探索的脚步。

在诗歌翻译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处理有两种手法:“异化”或“归化”,异化指的是以西方文化认同为原则;归化是指以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为归宿的原文再现的翻译原则。这两种情况的译文处处可见,为了保存源语(original language)中的本国情调,这时翻译就变得相当复杂,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水平,都会做出大相径庭的处理。因为异化和归化是一对矛盾,一方面要求忠实于原文,一方面又要得到西方文化的认可或理解。

二、译诗的“三美论”及应用

鲁迅先生提出翻译的“三美论”即 “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冯庆华也倡导译诗要把握其思想感情、意境形象、音韵节奏和风格神韵;讲究音美、形美、意美。许渊冲也将此理论成功地应用到了诗歌翻译中,提出“意美”指译文传达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音美”指译文可以借用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形美”主要指在诗句长短方面和对仗工整方面做到尽量形似。许渊冲积极提倡用“三美”原则来指导诗歌的翻译,并在翻译实践中也努力贯彻自己的翻译标准,对再现原诗的审美价值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下面引用许渊冲翻译的一首唐诗《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Tr. 许渊冲)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众所周知,押韵是诗体与其它文体的最大区别之一。押韵是语言中相同音素的重复和组合所造成的共鸣和呼应。许渊冲的译文以五步抑扬格来传达原诗的节奏美,以AABB韵式传达音韵美。在内容的传达上,以“等化”的方法为主,看似“依样画葫芦”,但绝不是逐字对等的死译,这样,使得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一样,透过诗的字面形式,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能力,充分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再看以下英语诗歌的翻译(参考译文为普通翻译爱好者提供):

A Grain of Sand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子

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

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

把握在你手心里的就是无限,

永恒也就消融于一个时辰。

从诗歌翻译的“三美”标准看以上译文,笔者认为它虽然达到了“意美”,即传达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但没有较好的反映出诗歌的“音美”和“形美”。对于诗歌的翻译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笔者自己练习的拙译,仅供参考:

一粒沙(1)

一粒沙可以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也能是一座天堂。

一只手抓住的是无限,

一小时凝固的是永远。

一粒沙(2)

一沙包万象,

独芳亦成春。

方寸容无限,

短暂化永恒。

三、结语

总之,诗歌是一种对其所属语言有着高度依赖性的文学样式,其形式构成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语言符号系统自身特定性的成分。这部分是很难在不同的语言系统间顺利转换的。因而,在诗歌翻译问题上追求百分之百忠实原作无异于痴人说梦。笔者读了多篇许渊冲翻译的中国古诗,感到诗歌中的“三美”并非一个静态的概念,而应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译者要克服诗歌翻译过程中的美感缺失,努力在“三美”之间做到互补互偿,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在译入语中的整体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谈唐诗的英译[J].中国翻译,1983.

9.最为伤感的英文诗歌赏析带翻译 篇九

伤感英文诗歌赏析:柳林下的哀悼

i sat with love upon a woodside well,

leaning across the water, i and he;

nor ever did he speak nor look’d at me,

but touch’d his lute where in was audible

the certain secret thing he had to tell:

only our mirror’d eyes met silently

in the low wave;and that sound came to be

the passionate voice i knew; and my tears fell.

and at their fall, his eyes beneath grew hers;

and with his foot and with his wing-feathers

he swept the spring that water’d my heart’s drouth.

then the dark ripples spread to waving hair,

and as i stoop’d, her own lips rising there

bubbled with brimming kisses at my mouth.

柳林下,泉水边,

我独自哀悼爱人的亡灵;

唯有天上的爱神前来作拌,

与我并坐泉边俯看水中的倒影;

他低头躲避我的目光,

他双唇紧闭默不出声;

他不能把天机向我泄漏,

只得弹起古瑟细细传达真情;

清泉里我们四目相对

碧水中我们心明如镜;

他的琴曲化作爱人温柔的话语,

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淋。

我的泪水滴落泉中,

爱神的眼睛变成了爱人的眼睛;

爱神迈开脚步张开翅膀,

越过清泉就无踪无影;

那泉水便流进了我焦渴的心田,

那碧浪便幻化成爱人卷发的波纹;

俯身细看,爱人的红唇向我扑来,

汩汩喷涌出阵阵狂吻。

伤感英文诗歌赏析:哀悼

i meet thy pensive, moonlight face;

thy thrilling voice i hear;

and former hours and scenes retrace

too fleeting, and too dear!

then sighs and tears flow fast and free,

though none is nigh to share;

and life has nought beside for me

so sweet as this despair.

there are crush’d hearts that will not break;

and mine, me thinks, is one;

or thus i should not weep and wake,

and thou to slumber gone.

i little thought it thus could be

in days more sad and fair---

that earth could have a place for me,

and thou no longer there.

yet death cannot our hearts divide,

or make thee less my own;

’t were sweeter sleeping at thy side

than watching here alone.

yet never, never can we part,

while memory holds her reign;

thine, thine is still this wither’d heart,

till we shall meet again.

我见到你月光般沉郁的面庞,

我听到你让人心颤的声音;

逝去的年华一幕幕再现,

多么短暂,多么亲近!

空有叹息声声,

枉自泪水淋淋;

在这世上万事已休,

唯有绝望最为温馨。

我的心早已破碎,

我的心刺痛难忍;

既然你已长眠地下,

我为何还在泪水中苦度余生?

在我们当初苦恋的岁月

何曾想到今天的惨景;

这个世界竟让你离去,

却留下我孓然一身。

死神不能把我们拆散,

生生死死永结同心;

隔世相望又有何益,

不如到地下同眠共寝。

我们永远永远都在一起,

只要我的记忆犹存;

我枯槁的心决无改变,

10.题扬州禅智寺诗歌翻译赏析 篇十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前言】

《题扬州禅智寺》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描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用“歌吹是扬州”来表现市井繁华的扬州,从而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注释】

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飘萧:飘摇萧瑟。

阶砌:台阶。

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暮霭:黄昏的云气。

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翻译】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鉴赏】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静寂,和诗人忧弟病、伤前程的黯然心境不无关系。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就更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4]“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11.论诗歌翻译及其文化因素处理 篇十一

关键词:诗歌翻译 文化因素

一、引言

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翻译规律和翻译用词,提高诗歌翻译的准确性。在处理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问题时,可以根据影响诗歌翻译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方案,提高诗歌翻译的精准性,从而完美地呈现诗歌的原有意境。在提高诗歌翻译精准性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也间接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扬,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诗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一)诗歌题目的翻译

对于诗歌翻译来说,最先要进行翻译的就是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起到总领全文、或者是突出背景、抑或是突出意象的作用,这些都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因为诗歌的题目往往对整首诗歌的布局有一个总的指引,通过分析题目就可以了解到一些诗歌包含的具体信息。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诗歌题目的翻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枫桥夜泊》这首诗,它的题目就揭示出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时间以及环境,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要侧重于这个主题和背景。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的题目《枫桥夜泊》翻译为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这样虽然和诗句本身的文化意境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已经可以直接反映出《枫桥夜泊》这首诗的题目表达的直接意思,使人可以理解到这首诗的基本意境。

(二)诗歌专有名词的翻译

部分诗歌的内容中会出现一些专有名词,这些名词的翻译就会带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因为在一个文化区域内,都会有一些专属的名词来表达固定的意思,这些往往是诗歌翻译的难点。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不识庐山真面目”里面的“庐山”的翻译,又如林升《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里“杭州”和“汴州”等专属的地理名词的翻译。翻译过程中该如何处理专属名词,这是翻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专属名词往往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在这些具体的事物和景象融入了一定的感情,或者是说采用了借助抒情的手法。因此在对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深刻的理解这些具体的专属名词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诗歌中人称的翻译

诗歌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称的翻译。汉语诗歌表达往往可以省略人称;而翻译的时候,需要对这些人称代词进行还原处理,这样就容易导致诗歌的基本意思发生变化。例如,在对《枫桥夜泊》这首诗进行人称代词翻译还原的时候,翻译者一般都会翻译成人称代词“我”;但是实际上,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作者还是另有他人,不得而知。因此翻译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翻译。这样一来,诗歌的内涵意义以及人称代词的翻译往往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翻译版本,这就对诗歌的原有意境理解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非汉语专业的人进行相关阅读。因此,在对诗歌的人称代词进行翻译的时候,要侧重对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准确地翻译诗歌的人称代词,表达诗歌的意境。

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一)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翻译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语言文化出现差异,从而造成了各个地区语言文化的差别。在翻译的时候,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文化方面的区别。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诗歌的创作者对诗歌的创造内容以及表达的意思的差别,这样就会呈现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例如,对于同一种意象“雨”,诗人的思维情绪不同,就会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翻译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其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看到的是“喜雨”,心情十分愉悦的,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就不仅要翻译出“雨”这个现象,还要要翻译出诗人的喜雨之情。所以很多人将其翻译成“快乐的雨”即“Happy rain”。这样的直接翻译并没有将诗歌的具体思想内涵翻译出来。可以看出,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诗歌翻译的最终效果不同。

(二)地区传统文化不同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诗歌的翻译还与地区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对诗歌的翻译造成了影响。例如,李白的诗歌通常采用一些浪漫和夸张的写作手法,这使得原来的一些事情变得不符合科学现实。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诗句,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果对这些基本的地域文化不了解,那么在对这些诗句进行翻译的时候,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就会造成一些歧义,使阅读者出现疑惑:什么样的瀑布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什么样的银河可以流落九天之外。这样的夸张手法如果直接翻译就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困惑。但是如果对地区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能理解这样的翻译。由此可以看出,地区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译者个人文化背景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翻译者个人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素质也会对翻译的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诗歌翻译者来说,更加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常识。因为诗歌的是没有界限的,任何内容都有可能成为诗歌的歌颂对象,如果翻译者不了解诗歌中所提到的内容和描述意象,就会造成翻译的不准确甚至误解。此之,如果翻译者不仅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对国外的文化也不了解,那么其诗歌翻译不仅仅失去了原有诗歌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浪费了翻译的价值,因为其他人也不能理解该诗歌的翻译内容。由此可见,翻译者个人的文化素质与翻译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缺乏文化背景常识的翻译者,是不能将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进行科学翻译的。因此,翻译者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于汉语诗歌的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

(一)加深对文化思维方式的了解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进行诗歌翻译,翻译者就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人群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其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的了解,来提高翻译的实用性。如对一些中英语言表达习惯的了解,或者是行为方式的了解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对诗歌进行精准翻译。比如,在汉语诗歌中习惯将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来进行语言表达,将作者的情感寄托于其中,同时向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这就是汉语表达的思维方式;而对于英语来说,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更加侧重于直接表达。二者在思维方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诗歌翻译中,一个细节的翻译差异都有可能导致翻译内容和情感的偏差,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翻译,体现出汉语诗歌的原汁原味,就需要加深对文化思维方式的了解和学习,综合语言之间的表达和思维差异,对诗歌的翻译做出最接近原意的翻译,为阅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翻译文章。

(二)学习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精华,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缩影,只有对诗歌进行了细致的了解,才可以更好地去体验民族文化。因为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是作者的家乡或者是一些作者比较熟悉的生活区域,作者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就会借助当地的一些文化背景或者是景物特征来进行描述。可以对诗人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理解诗歌中具体意象的表达意思。此外,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不仅仅要对诗人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还要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包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源流等等,并对其有科学的把握,这样才可以欣赏和翻译该民族的诗歌。因此,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学习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处理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对策。

(三)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

翻译者是进行诗歌翻译的直接负责人。翻译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常识的缺乏,不利于诗歌翻译准确性的提高。一个不懂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来对中国的汉语诗歌进行翻译,不仅不会科学地翻译诗歌的基本内容,而且还会在诗歌的基本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诗歌的翻译者不仅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也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样一来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就会简单高效的多。因此,对于诗歌的科学翻译来说,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的翻译者而言,往往不能进行最准确地翻译,这样就使得诗歌文化失去了宣传的有利途径。因此,本文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根据这些文化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处理对策,希望可以推进诗歌翻译的发展,促进汉语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J] .中国翻译, 2014(4): 34 -38.

[2] 穆诗雄.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2): 33 -36.

[3] 易经.诗歌翻译活动的本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5): 49 -52.

[4] 冯玉津.词语、文化与翻译[ A] . 耿龙明.翻译论丛 [C]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12.试论诗歌翻译的意境之美 篇十二

诗歌翻译中形神兼顾当是其最高境界。然而, 诗歌翻译中能同时形神兼顾的, 毕竟很少。当形式与内容不可得兼的情况下, 应该努力地传达原诗的意境, 最大限度地保留形式。笔者很是赞同以下几位德高望重的翻译家的观点。

茅盾 (1921) 提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 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傅雷 (1951) 说过:“翻译, 所求的不在于形似而在神似。”傅雷解释道, “我并不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 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留原文句法的。”傅雷先生所说的句法, 主要是指形式。罗新璋 (1984) 对此有番更高的阐释,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是指神似形似不可得兼的情况下, 倚重倚轻, 孰取孰弃的问题。意在强调神似, 不是说可以置形似于不顾, 更不是主张不要形似。神似形似, 浑然一致, 是为胜境;但不能两全时, 则不要拘泥字面, 死于句下。为了颇得神气, 可以略于形色。”

许渊冲在形似与神似之间, 他更看重的是“神似”。他说, “翻译求似 (或真) 而诗求美, 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求真是低标准, 求美是高标准;真是必要条件, 美是充分条件;” (许渊冲, 2000) 许先生所说的“真 (或似) ”, 主要是指形式上的相同或相似;许先生所说的“美”, 则是指原诗的意境之美, 神韵之美。可见, 当形式与意境不可得兼时, 许先生也是以保留意境为最高原则。

英汉诗歌翻译中, 在处理意境与形式的关系方面, 翻译家吕志鲁教授的方法值得我们研习。我们不妨将George Gordon Byron (拜伦) 经典之作———《She walks in beauty》的两篇译文进行比较。

一篇是吕志鲁先生的译文, 另一篇是曹明伦先生的译诗。

She Walks in Beauty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n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more, one ray less,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l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吕译:

她在美中徜徉

她在美中徜徉,

她在美中穿行;

象深邃的苍穹缀满繁星,

象皎洁的夜空万里无云。

明和暗多么协调,

深与浅恰如其分;

白昼的光线过于炫耀,

柔和的夜色最为温馨。

美汇入她的举止,

美溶入她的眼神;

美在乌黑的发际游弋,

美在灿烂的脸上逡巡。

不多一丝辉光,

不少半点柔阴;

包容的思绪弥足珍贵,

潜藏的心灵更加香醇。

在面颊, 在眉宇,

无言胜似有声;

那里可以体察心绪的平静,

那里可以领会情感的温存。

那折服人心的微笑,

那淡淡泛起的红晕,

诉说着度过的优雅时光,

透露出沉积的品性。

人间万事平心以待,

恰似美的天神;

一颗心装着至爱,

一颗心永远真纯。

曹译:

她身批美丽而行

她身批美丽而行,

清朗无云繁星闪烁的夜晚;

明暗交织成的最美的光芒

融会于她的明眸和容颜,

就这样化为那恬淡的柔光,

那柔光上苍从不赋予白天。

多一缕浓阴, 少一丝淡影,

都会有损于那难言的优美

优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鬓,

使她脸上焕发柔和的光辉;

她的神情从容而甜蜜的表明

她灵魂的寓所多么高洁珍贵。

她面容多温和, 眉宇多娴静,

但却有千般柔情, 万种蜜意,

那迷人的微笑, 灿烂的红晕

只能证明她生性就善良仁慈;

证明她有个宽容一切的灵魂,

证明她心中的爱情纯洁如玉。

青年拜伦在一次舞会上看见了美丽的威尔莫·霍顿夫人。当时夫人身批丧服, 黑色的丧服上面缀饰有许多闪烁的金箔。美人着美衣, 引发了拜伦的诗兴, 舞会后他便写了这首名诗。本文将从形式和意境两大方面来分析比较这两首译文。

(一) 形式

译诗的形式, 主要是译诗的节奏和韵律。曹先生译文的形式忠于原文形式, 基本上实现了形式的对等。原诗总共3段, 每段6行诗句, 共18行。曹译诗不多不少正好18行, 一共3段, 每段6行诗句。并且每行的字数基本相等。而吕先生译文的形式教原诗有一定的变动, 把原18行的诗句扩展翻译为28行, 采取8、8、12行的分段形式。相邻两行的字数相等, 比如说:第1、2行的字数相等, 第3、4行的字数相等, 第27、28行的字数相等。如果说曹译注重了形式的等值翻译的话, 那么吕先生则别具匠心地在原诗形式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和变通, 使其更具有一番独特的美的韵味。

韵律。原诗头6行用的是交叉韵 (ab ab ab) , 第2个6行用的是一对韵 (cc cc cc) , 最后6行用的又是交叉韵, 并且与首段中有相同的韵 (da da da) 。曹译的韵脚很有规则, 基本上作到了隔行压韵。比如:像-芒-光 (ang) , 晚-颜-天 (an) , 影-明-静 (ing) , 辉-贵 (ui) , 意-慈 (i) , 晕-魂 (un) 。即基本上使用的是交叉韵。吕先生译文的韵脚虽没有曹译那么规则, 但也体现了压韵, 并且是一韵到底。如果说曹译遵循了“首信保韵”的原则, 那么吕译则同原诗一样音协韵美, 意韵隽永, 寓意深邃。

(二) 意境

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的要素和结构, 它是天人合一哲学主题在诗歌意境中的具体呈现。诗歌的意境有一些基本特征:画面的动态性, 形象的主观性, 言意的两层性 (竹亦青, 1985) 。可见, 情感是意境的主导因素, 凝练的形象化语言是诗的精髓。

译好重要的形象有助于意境的传达。而要恰当生动地译出文学形象又取决于语言的选用和锤炼。原诗中“The night of cloudn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一句, 分别描述了两种形象“cloudness climes”和“starry skies”。曹先生只用一句话将其直译为:“清朗无云繁星闪烁的夜晚”, 可谓是忠实原文, 把原诗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了。而吕先生则用两句话分别描绘诗中的两个形象“starry”和“cloudness”, 相应译成“缀满繁星”和“万里无云”, 并且把“skies”分别译成“苍穹”和“夜空”。吕先生还根据美的意境, 颇具匠心地加了两个形容词来修饰“苍穹”和“夜空”:深邃对苍穹, 皎洁对夜空, 选词准确、优雅, 完满地保留了原文的形象, 再现了该句所独具的神韵美, 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印象中的舞会上的美人, 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原诗中“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二句, 描写了“beauty” (美) 作用于两个形象“raven tress” (乌黑的发际) 和“face” (脸) , 原诗分别使用动词“waven” (波动) 修饰“raven tress”, “lightens” (发光) 修饰“face”。因此, 译好这两个动词对形象的体现极为关键与重要。曹先生, 将其直译为“波动”和“焕发光辉”;而吕先生本着以雅译雅的翻译原则, 将其分别译为“游弋”和“逡巡”, 使形象变得栩栩如生, 动态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再者, 就这二句的句式看, 这两句由连词“or”连接起来, 可见这两句是选择并列关系。而曹译“优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鬓, 使她脸上焕发柔和的光辉”, 是使动关系, 与原诗有一定出入。吕先生则处理得相当好:“美在乌黑的发际游弋, 美在灿烂的脸上逡巡”, 两句并列又对仗, 将beauty的动态美生动得再现出来, 使读者脑海中自然呈现出一副高雅炫艳的美丽女人的景象。由此, 全诗的意境传达得既真切又出神入化。再如:原诗中“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二句, 描绘了两个形象“smiles” (微笑) 和“tints” (红晕) 。动词“win”和“glow”分别修饰“smiles”和“tints”。“Win”here mean“solicit and gain the favour of”, 曹先生只将它翻译为“迷人的微笑”, 显得太过直白, 平淡无味。“glow”means“to give out heat or light without flames or smoke”, 曹先生只将它译为“灿烂的红晕”, 有些不妥, 没能准确表达出程度。再看吕译“那折服人心的微笑, 那淡淡泛起的红晕”, “淡淡泛起”, 很贴切地表达“glow”一词, 尤其是“折服人心”, 鲜明生动地描绘了这位美丽女人笑的迷人, 令人难忘;是译者“内心体察”与“心灵感受”的产物, 完美地再现了意境。可见, 吕先生为准确表达原文意境在选词上颇下苦心。

纵观两首译文, 曹译虽然看上去形式很整齐, 注重与原诗的形式对等。并且也做到了与原文类似的压韵形式。但仔细研读, 我们发现译文只是做到了忠实原诗, 将原诗所描写的事物形象基本上等值译出, 并没有把原诗的意境传达出来。所以读上去比较平淡, 缺乏汉语诗歌的特质美, 更不能使读者体会到原诗交织着的微妙复杂的感情, 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吕先生的译诗, 虽看上去不像曹译那样“整齐”, 但读来琅琅上口, 具有很浓的汉诗韵味。吕先生在贯通中西诗歌格律和韵律后, 采取了变通形式, 调用了汉诗中的韵脚和对仗等手段;更重要的是吕先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了原作的风格、基调、气氛, 并在此基础上, 认真地琢磨原作主要形象的移植,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配以优美的音韵, 再现原作的意境。

二、结束语

译诗决不能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生搬硬译, 或不切实际地要求译文音步韵律和原文的一致, 否则会弄巧成拙, 造成某种机械的“死译”。译诗的形式应该服从内容的需要, 译者应当首先考虑如何做到传达原诗的意境、风格、韵味, 从而采取相应的形式。诗歌翻译中形神兼顾当是其最高境界。然而, 诗歌翻译中能同时形神兼顾的, 毕竟很少。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同语言表现美的形式手段固然存在差异, 但这些形式因素所反映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功能则存在着相当大的共性。译者不妨从这一共性出发, 即透过原作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功能, 采用相似的或相异的手段, 来再现原作美。殊不知翻译的根本任务之一, 正是异中求同, 即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 用一种语言形式来传达另一种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义、情、美, 求得最大限度的同。这种异中求同的性质表明了机械主义或形式主义的翻译方法的不可取性, 同时也为译者采取灵活可行的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美提供了客观依据。

摘要:能准确、完整地再现原作意境之美的译文是好译作。语言本无穷尽, 译者应发掘语言巨大的潜在表意功能, 努力实现原诗意境的转移和表达, 并在此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形式及其他特征。文章就意境与形式的关系进行探讨, 并分析比较了拜伦的名作——《She walks in beauty》的两篇译作。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境,形式

参考文献

[1]、吕志鲁.英语爱情名诗选译[M].武汉出版社, 2003.

[2]、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关于亲近自然500字作文下一篇:开展“119”消防宣传月